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boards

本页内容为未名空间相应帖子的节选和存档,一周内的贴子最多显示50字,超过一周显示500字 访问原贴
History版 - 晚清三多:婊子多,驴子多,候补道多 zz
相关主题
袁世凯是很有能力的一个人,做皇帝就被抹黑了难为李鸿章--南方周末7月13日(转载)
关于赵秉均之死响应灭三俗,谁给推荐个郭德刚的段子来听听
中国古代的反腐皇帝:雍正抄家最多毛泽东曾向党内高官推荐《金瓶梅》(图)
太平天国刚进南京的时候搞过大屠杀吗?红太阳原来是那样升起的(缅怀高华先生)
《天工开物》的失而复得Re: 坐着说话不腰痛
雍正处罚隆科多致清帝国失贝加尔湖如果李鸿章张之洞不搞东南互保北上勤王
历史上那些反腐打虎的王朝大家谈谈李鸿章
我的十大单子慈禧与光绪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晚清话题: 张之洞话题: 制度话题: 袁世凯话题: 候补
进入History版参与讨论
1 (共1页)
L***i
发帖数: 334
1
晚清,作为一个历史概念,有人指是从中英鸦片战争开始计算,至清朝与革命势力妥协
,此为七十一年时间。我个人作为非专业的历史研究者且因实证政治学文献原因,偏向
于从洋务运动开始计算晚清时段,是为五十一年的时间。而不管哪个时段划分更合理一
些,晚清政治总是不可避免存有它的影响,在国家制度设计上有之,在社会生活层面有
之。至于晚清政治人物的作为成为今天的镜鉴,更是较好的证明。
现在,奕劻这个人被重新提起来,因为他有王爷爵位、有内阁领袖地位而不好好打理政
务、维护国家暨皇族,反过来大肆卖官纳贿,是为典型的顶尖级腐败分子。但是,奕劻
这个人有三点没被人注意:第一,明白自己能力偏差,力请袁世凯入阁,还算明智;第
二,他十分明了整个制度没有救了,才敛钱保后路;第三,还有些能贤在其身边,勉强
维持即将崩溃的制度体系。
重新启用袁世凯遭到过宣统皇帝的生父、监国摄政王载沣的反对,但是,奕劻最终还是
做通了前者的思想工作。如果说袁世凯最后博取了最高权力在初始上是李鸿章的苦心孤
诣,那么,奕劻显然是一个看得明白也力推的最重要人物。所以,到满清和平交权或曰
颜色革命后,奕劻搬出了北京,到天津开始自己家族愉快的凡人生活。按其年寿,也是
很高的,活到虚岁八十(一九一七年去世)。被公认的晚清四大名臣曾李左张,四个人
没有一个达到奕劻的寿数。曾与奕劻有短暂工作交集的张之洞活到七十三虚岁,但以改
革名人而立世的张之洞早已没了锐气,晚年充数于高级政坛而已,尽管他是光绪皇帝指
定的顾命大臣(来辅佐宣统)。曾任宣统一朝资政院议员、身跨晚清与民初的易宗夔先
生在其「闲篇儿」著作《新世说》里评价张之洞曰:「以翰林编修起家,官御史,铮铮
有声。累官至湖广总督。所至好大兴作,屡空其库藏。晚年入军机,乃消极不任事。」
作为晚清四大名臣之末的张之洞进京后不干事儿,不是躺在功劳簿上吃老本,而是看到
国家已经穷途末路,无甚指望,尽管他以顾命大臣之身任副总理(协办大学士)。对于
张之洞个人还好的是,在宣统一朝任职时间极短就去世了。
在张之洞之外,另一位著名人物是那桐。那桐在晚清被称为旗人里的大才子,其能力也
是公认的。按现代史观看,他是中国交警制度、城市交通制度的创立人。此人按旧时代
为人做官的标准论,还是个大贤者,因为他的正手奕劻卖官纳贿而连累到他的声誉,北
京坊间说两人主持的内阁是「庆那公司」。政府成了两人的合伙公司,唯一业务就是卖
官。但是,没有史料证明那桐卖官收钱,被时人所讥且不辩解,可以说个人涵养非常好
。其实,那桐也知道大清制度体系不行了,做些实务对付着混日子。到袁世凯内阁成立
,他顺坡下,到新机构弼德院去任顾问大臣了。顾问大臣只是个好名头,多达三十二人
。另一位不可不提的贤能高级贵族是善耆(与历史教科书里涉及到的耆善,写法正相反
)。此人已经是皇族远支(肃亲王一系),但是家底子硬,属于铁帽子王爷那一类。善
耆支持新政如变革官制等,还对汪兆铭(精卫)等人的刺杀载沣未遂案进行干预,使行
刺者免于极刑。当然,这里面有他很深沉的考量:不能以杀死革命党的行刺者来威吓,
越杀越会激起强烈的反抗,恐怕有朝一日不仅载沣这样「代理皇帝」跑不了,就连亲王
一级的他本人也不免成为「枝头目标」。
晚清时期,能贤之辈非止张那善诸人,其他如荣禄、袁世凯都不曾了得,或因学问积累
深厚而出任要职,或因军功而不次升迁,等等。但是,没有人能对抗得了制度习性,即
曰积弊日久而无从革故鼎新,个人或老成持重或激进有为,都免不了面对国家命运的同
一个结果。张之洞进京后变猾了,奕劻当内阁总理前就找好了退路,都是一种个人策略
。连袁世凯被再度启用而自组织内阁,也未尝不是退路之选,尽管那个短命的内阁被称
为「皇族内阁」。
清朝覆亡,整个过程还算平和,这是中华福分。这里面袁世凯功不可没,而奕劻从旁帮
村也起了不小的作用。从较为技术化的层面看清朝之覆亡,用现在的话来说,是它的组
织体系出了大问题。或者说,组织腐败是导致其内部贤能之辈无法提高治理效率的根本
原因。写于民国(大陆)前期的《凌霄一士随笔》很随机地描述了满清官制的败坏,不
看内容,仅看篇(则)小目录就知,其如《官场简放入儿戏》,再如《「位极人臣」之
候补道》。在后一篇(则)里,有天津人的时代谑语说:「群道如毛。」这是对史籍里
的一个说法的谐音,但这里的官位之「道」(小于省而大于府)与贼盗已经等价化。在
当时,道员一职可虚可实,但以虚为主。比如说,慈禧太后想给自己的亲戚安排一个知
府职务,但主政大臣刚毅不同意,给慈禧的亲戚安排了一个高于知府的道员职务。刚毅
说服慈禧接受这一安排的道理是:「作知府恐不胜任,做巡道食禄而已,不管重要案件
。」晚清组织制度败坏到极点,也为时代讽刺小说《官场现形记》提供了大量素材。小
说在民国时代还很流行,也是高端文人的读物。比如,《凌霄一士随笔》选取该小说一
段话,来与「群道如毛」映衬:「南京则有如《官场现形记》所谓『江南有个口号:是
婊子多,驴子多,候补道多。』济南虽视之有逊色,然清末亦呈空前盛况,其多于候补
府且十倍焉。」
晚清「三多」的背后是严重对立的官民关系。道理极为简单:官多了,民负担加重。天
津人讲「群道如毛」与北京人帮着八国联军翻越城墙,不管哪个在先哪个在后,都是人
民仇恨官员的具体表现。而位居国家权力顶层的奕劻们也早已没有了制度自信,其道路
自信是赶快离开北京去天津,理论自信是没钱过不了日子。那时,还不兴投资移民,若
兴,奕劻全家一定会全部移出去,连「裸官」也不做了。张之洞们用改革捞够了个人名
声后,也兴趣全无,因为他们知道:改革救不了一个必将死亡的制度体系,只能糊弄到
哪步算哪步。
B*****t
发帖数: 820
2
《官场现形记》里华中堂好像是隐射那桐,徐军机影射张之洞。
o**n
发帖数: 2130
3
土工现在已经不敢选 儒林外史 官场现形记之类的进语文课了

【在 B*****t 的大作中提到】
: 《官场现形记》里华中堂好像是隐射那桐,徐军机影射张之洞。
1 (共1页)
进入History版参与讨论
相关主题
慈禧与光绪《天工开物》的失而复得
和奥斯曼帝国相比,大清阿凡达们还是虽败尤荣啊雍正处罚隆科多致清帝国失贝加尔湖
史上最冤李鸿章:生前背黑锅 死后被拖尸(zt)历史上那些反腐打虎的王朝
灭亡满清的非大炮也非大头,乃张之洞我的十大单子
袁世凯是很有能力的一个人,做皇帝就被抹黑了难为李鸿章--南方周末7月13日(转载)
关于赵秉均之死响应灭三俗,谁给推荐个郭德刚的段子来听听
中国古代的反腐皇帝:雍正抄家最多毛泽东曾向党内高官推荐《金瓶梅》(图)
太平天国刚进南京的时候搞过大屠杀吗?红太阳原来是那样升起的(缅怀高华先生)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晚清话题: 张之洞话题: 制度话题: 袁世凯话题: 候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