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boards

本页内容为未名空间相应帖子的节选和存档,一周内的贴子最多显示50字,超过一周显示500字 访问原贴
History版 - 花木兰为什么不得不替父从征?花木兰其实不姓花
相关主题
赶个时髦, 说说户口问题.郭沫若风流一生,糟蹋了多少美女?zt
宋朝公务员待遇太好了(zz)刘正教授论文《<唐诗排行榜>述评》
Re: 赵州桥纯属神话 (转载)揭秘晚清小学课本上都写些什么 (转)
明朝为啥那么穷呢?为啥尚武的社会,军人身份是世袭的
zz略论清代旗人制度性特权及其影响陈胜吴广起义从教科书取消 论者疑习近平心虚
宋代地主阶级的出现对中国后世的影响 (ZT)Re: 混乱年代的复杂人性——“安史之乱”前后的大唐将军们
转载: 汉族是如何融入少数民族中的谁读过孟森的《明清史讲义》?我怎么觉得很差劲呀
转贴吧好消息,DNA证实胶东有2-6%北欧白妞基因 (转载)关于隋唐人口的疑惑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花木兰话题: 木兰话题: 募兵制话题: 军户话题: 府兵制
进入History版参与讨论
1 (共1页)
p**j
发帖数: 293
1
想不到继“杜甫很忙”之后,“花木兰”也突然在网络上成了“红人”。起因是演员贾玲在一出小品节目中,身穿古装,嘴啃烧鸡,形象滑稽,硬是将巾帼英雄花木兰恶搞成“贪吃、不孝、胸无大志、贪生怕死的傻大妞形象”。
许多网友不干了,纷纷抗议贾玲“侮辱民族英雄”。还有一个叫“中国木兰文化研究中心”的机构,发出公开信要贾玲及剧组道歉。赶明儿我也成立一个“中国茶叶蛋文化研究中心”,谁要是再拿茶叶蛋开涮,我就发函要求他道歉。
我这么说,并不表示我支持恶搞花木兰,实际上我对这类轻薄的改编很瞧不上眼。但如果有人非要恶搞,那也是没有办法的事。
花木兰不姓花
至于称花木兰为民族英雄云云,我想首先得先搞清楚一个问题:花木兰究竟是一位传奇人物,还是一个传说人物。传说人物显然不可以拿来当民族英雄,否则孙悟空也是一位伟大的民族英雄--你看他杀了多少外国的妖啊。还好,许多研究者都相信历史上确有花木兰其人,并考证出花木兰为北朝女性,很可能是北魏的鲜卑族人,因为“木兰”就是一个鲜卑姓氏(花木兰并不姓花,花字明显是后人加上的);而《木兰辞》中有“可汗大点兵”句,“可汗”即为北魏皇帝的称呼。
木兰家是军户
为什么花木兰非得要代父从军?如果你读过北朝民歌《木兰辞》,就会知道那是因为“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北魏皇帝(可汗)发下征兵令,花木兰父亲名列其中,必须应征。
但花木兰父亲年岁已大,又是“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如何是好?显然,可汗的这次大点兵,已经给木兰一家子带来了愁苦,所以《木兰辞》开篇写道:“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花木兰想必辗转难眠,思量了一夜,才终于想到了对策,下定了决心,“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那么你会不会问道:既然“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北魏政府又为什么非要木兰家派丁入伍呢?木兰家不应召从军不行吗?不行。因为北魏实行的是府兵制。
所谓府兵制,就是朝廷将一部分民户划为“府户”(军户),免其“租调”(人口税),但军户必须世世代代服兵役,当朝廷需要士兵上战场时,每户要出一名男丁应召出征。父死子替,兄亡弟代,不可以逃役。花木兰家无疑被划为军户,列入了军籍,所以可汗的“军帖”上才“卷卷有爷名”。军令传下来,花木兰只有两条路可选:要么让老父亲上阵,要么自己女扮男装代父从军。
府兵制度之下,军户不但有服兵役之义务,而且每次入伍,所需盘缠、粮食、兵器、马匹,都得自己解决,朝廷是不会给你掏一文钱的。你看《木兰辞》中,花木兰出征之前,自己先要“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然后才“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
从府兵制到募兵制
北魏这一极富中世纪色彩的府兵制,一直延续到隋唐。中晚唐之后才瓦解消亡,随后募兵制兴起,宋代实行的就是募兵制,当兵成为了一种基于自愿选择的职业,入伍不再是臣民必须履行的义务--换言之,宋朝人已经不用服兵役了。
既然是募兵制,国家当然需要给入伍的士兵支付薪水。宋代将士的薪水是多少呢?大致而言,一名普通士兵,每月可领钱三百文至一千文不等,大米二石左右(相当于一个成年人半年的口粮),以及若干春冬衣物。俸钱、粮食与衣物都是定期发放的。
此外又有各种名目的补助,如“招刺利物”,即新兵入伍刺字之后领到的第一笔“衣屦缗钱”;郊祀赏赐;特支钱,类似节日补贴;银鞋钱,这是戍边士卒获得特别补助;口券,出戌时计口发放的钱粮补助;柴炭钱,冬季发放的薪炭补贴,等等。
毫无疑问,这样的募兵制只能建立在庞大的军费开销之上,也惟有宋朝发达的商品经济与扩张型的财税制度,才能支撑得起。但军费开销还是给宋政府带来沉重的负担,宋人说:“天下六分之物,五分养兵,一分给郊庙之奉、国家之费,国何得不究?民何得不困?”此说虽然有些夸大,不过养兵的成本确实给宋朝财政制造了巨大的财政压力。
尽管如此,我觉得还是要承认,募兵制更具现代性--以致放在一千年前的宋代,可能显得有些超前了--它使平民摆脱了服兵役之苦。
宋朝大臣曾有过“议养兵之弊”的辩论,大臣韩琦坚决不同意废除募兵制,他说:“养兵虽非古,然积习已久,势不可废。非但不可废,然自有利民处不少。古者(强行征兵制)发百姓戍边无虚岁,父子、兄弟、夫妇常有生死离别之忧。论者但云(募兵制)不如汉、唐调兵于民,独不见杜甫诗中《石壕吏》一首,读之殆可悲泣,调兵之害乃至此。”
在府兵制下,服兵役为强制之义务,这才会发生《石壕吏》那样的荒唐剧,也才会出现花木兰这样的代父从军之人。募兵制则可以避免这些不正常状况的发生。
元明清府兵制复辟
不过宋朝之后,元、明、清都未能推动募兵制的发展,反而退回到北魏-隋唐的府兵制。以明代为例,朱元璋继承元绪,延用军户制度,一批平民被划入军籍,世代承担起服兵役的义务,子子孙孙都必须入伍当兵,不可以经商,不可以做工,不可以参加科举。
每一家军户的男丁,都要分好正丁、次丁、余丁、继丁等名次,正丁必须到政府指定的卫所(通常很遥远)服兵役,如果死亡,则由次丁、余丁、继丁依次递补。军饷则由军户屯种自给,不取于赋税。
朱元璋曾因此而自夸:“吾养兵百万,不费民间一粒。”其实,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朱元璋养兵的经济成本只是被嫁接到军户身上去了。
况且,军户制的社会成本更加巨大--它只能依靠落后的中世纪制度来维持:身份社会、人身与户籍控制、强制服役、实物征调与自给自足的供给系统。它不需要市场,不需要货币化,更不允许有人身自由。
这么说来,花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可以发生在北魏,也可以发生在隋唐,当然也可以发生在明代--如果明朝的女子有如北朝女性那么强悍的话。但不可能发生在推行募兵制的宋代。
好了,我已经说完了木兰从军故事背后的制度变迁,现在你大可以赞美花木兰她的孝、她的忠(多么传统),也尽可以从女权主义的立场歌颂花木兰“巾帼不让须眉”的女性觉悟(多么现代)。但是,我想告诉你,凡此种种美德,其实都是建立在花木兰以及她的军户家庭无从选择的“不自由”之上.
z*******3
发帖数: 13709
2
鲜卑人吧
可汗大点兵
天朝皇帝不自称可汗
可汗是胡人的称谓
点兵不就要打战嘛
多半跟其他胡或者汉人打
北魏的民歌,估计说的是五胡十六国时候的事
z*******3
发帖数: 13709
3
发生在隋唐估计是那些文人用来拍皇帝马屁的用的
因为唐皇帝有明显的鲜卑血统
m***n
发帖数: 12188
4
唐朝皇帝自称是李广后裔,李广又是老子后裔。
花木兰能拍个什么马屁。
那首号称是唐诗的压卷之作的:“但使龙城飞将在”,才是拍马匹作品。
有个和尚上书说李家是鲜卑后裔,还有考证的。
被李世民说:“拉出去,上法场。”
去了法场上又被拉了回来,问,“还敢不敢胡说八道了?”
和尚说:“不敢了。你老人家的确是飞将军后裔。绝非胡种。”
李世民满意的笑了,“给你一本书《老子化胡经》,回去好好研读吧。”
《老子化胡经》这本书说的是,老子骑青牛西去,穿越昆仑,去了印度,收了弟子,开
创了佛教一门。后来又有弟子继续西去,开创了基督一脉。

【在 z*******3 的大作中提到】
: 发生在隋唐估计是那些文人用来拍皇帝马屁的用的
: 因为唐皇帝有明显的鲜卑血统

f****r
发帖数: 5118
5
大家都是地球人,一切战争皆是内战
1 (共1页)
进入History版参与讨论
相关主题
关于隋唐人口的疑惑zz略论清代旗人制度性特权及其影响
贞观外战史-------天可汗横扫东亚(ZZ) (转载)宋代地主阶级的出现对中国后世的影响 (ZT)
唐朝军事强盛的因由 (ZZ)转载: 汉族是如何融入少数民族中的
尊重历史 恢复太和殿/皇极殿议事转贴吧好消息,DNA证实胶东有2-6%北欧白妞基因 (转载)
赶个时髦, 说说户口问题.郭沫若风流一生,糟蹋了多少美女?zt
宋朝公务员待遇太好了(zz)刘正教授论文《<唐诗排行榜>述评》
Re: 赵州桥纯属神话 (转载)揭秘晚清小学课本上都写些什么 (转)
明朝为啥那么穷呢?为啥尚武的社会,军人身份是世袭的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花木兰话题: 木兰话题: 募兵制话题: 军户话题: 府兵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