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boards

本页内容为未名空间相应帖子的节选和存档,一周内的贴子最多显示50字,超过一周显示500字 访问原贴
History版 - 大秦、秦始皇、李斯、赵高及其它
相关主题
扶苏是不是史上最土的“太子”?天妒英才——令人惋惜的英年早逝皇帝
秦始皇不死的话能对付了项羽和刘邦吗?秦始皇一次心软的法外开恩,最终酿造亡国之祸
一代名臣李斯竟然没有斗过赵高《谏逐客书》和“殖民三百年”
秦始皇将死不知道秦始皇是怎么想的
秦始皇法外开恩埋下亡国祸根(转载)为啥现在大家都喜欢梦想穿越?
秦始皇:挺彪悍的一人,无奈生了个脑残儿子zzzz 秦始皇的假期
秦朝开国丞相李斯想要明哲保身为何反丧命?说说太监在中国历代这么受皇帝宠爱的原因。
大奸臣系列之二:赵高赵高 沙丘政变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李斯话题: 赵高话题: 大秦话题: 秦国话题: 秦始皇
进入History版参与讨论
1 (共1页)
i*****t
发帖数: 297
1
1
几千年来,是个中国人,都无不知道秦始皇的恶名
然而,这位统一天下的始皇帝真的又是天下最坏的么?
这就得要把整个大秦的历史再好好扒一扒了之后,再做结论了
很多人都知道春秋战国的诸子百家。而这战国时期,不仅是各诸侯国相斗,这诸子百家
也同样的相斗。那最后他们中谁赢了呢?如果谁认为是什么儒家或道家,那就大错了—
—是法家!
法家帮助大秦帝国一统天下,而自己也成为诸子百家中的胜利者。
法家虽以“法”为名,但却是以谋术取胜。后人常说常用的“出谋划策”但是出自于法
家。而讲“诚”或“直”的儒家,与讲“大智若愚”的道家是不屑甚至不耻于法家的什
么谋及什么策的。
但这普天之下,却又是谁也斗不过法家的术谋。而李斯是法家的谋术大师,且那时他已
几乎是没有了对手——他之前的商鞅早就“作法自毙”了,而与他曾经同时为大秦出力
的同学韩非子虽说学问已经是集法家之大成,可还是落入他的陷阱,被他害死了。
然而,就是如此“智谋”超群的李斯,最后却败给了一个小小的赵高。
是马失前蹄,或“智者千虑,必有一失”么?
恐怕不是如此简单。
2
李斯与赵高是秦始皇所最为重用的两员大将。
但却不能说是他的左膀右臂。始皇帝始创中央集权,深信天下他一人说了算即可。而天
下既得,根本用不着什么贤臣良将的辅佐。
那么秦始皇又要这两人管何用呢?——制衡。
帝王的制衡之术从秦始皇起,后被后世无数帝王所发扬光大。
秦始皇便让这两人互斗互制,于是大秦的江山才更为稳妥,他这个皇帝也当得越省心安
全。
直到临死之前,始皇帝仍然用这制衡之术来安排后事。
他立下遗诏,让长子扶苏继位。却把诏书交给李斯保管,而又把玉玺交给赵高保管。
他以为这样,就没有人能篡改,不遵守自己的遗命了。
但事实证明,英明伟大的秦始皇还是太自信了。
3
秦始皇一死,大秦的江山实际便由着李斯与赵高说了算了。
然而俗说又说:一山不容二虎。这一直便是势不两立的李赵二人是不可能和平共处,共
享天下的。
尤其是这赵高,更不愿与李斯共享,也觉得不可能。
赵高本为秦国宗室远亲,入秦宫为宦官,任中车府令,兼行符玺令事,“管事二十余年
”。
赵高深知自己虽说在书法上有那么一点才华,可与李斯的才华比起来,实在是差得太远
。自己之所以能和他抗衡,完全是出于秦始皇的偏爱,更是策略的需要。
而始皇帝一死,这种对他有利的局面便打破了。非但是打破,照此发展下去,他赵高的
好日子恐怕也很快就要到头了。
想这李斯,虽说出身卑微,可无论如何也必须承认他才华了得!曾是大儒荀子门下的高
徒不说,更是文采飞扬,佳作连篇。什么《泰山封山刻石》、《琅琊刻石》和《峄山刻
石》、《会稽刻石》名垂千古。更有《谏逐客书》,气韵生动,千古传颂。就连刚愎自
用的秦始皇也不由深深被打动,最终改变“逐客”之意。
当然他更大的功劳还在于终于辅佐秦王成就了统一霸业。
4
翻开历史,看看秦王嬴氏家族的“发家史”,其跌宕起伏,恢弘壮阔之势,恐怕没有哪
个诸侯国能比的。若非其最终背负上暴政恶名而亡,说不准会成为人世间最为励志的传
奇故事。
据说秦人先祖嬴姓部族早在殷商时期就是商朝镇守西戎的得力助手,颇受商朝重视,为
商朝贵族。后因嬴姓部族卷入了武庚挑唆的叛乱而遭到西周统治者的惩罚,被迫西迁,
嬴姓部族因此沦为奴隶。
周孝王时,秦先祖秦非子因养马有功被周王封为附庸。秦人此后世代为周王室养马并在
戌边对抗西戎。周夷王以后,周王室越来越衰败,不得不依靠秦人来稳定西部疆域的和
平。
公元前770年,秦襄公派兵护送周平王东迁,被封为诸侯,又被赐封歧山以西之地。自
此,秦国正式成为周朝的诸侯国。秦国最初由于地处偏僻,不被其他诸侯国重视。直到
秦穆公时先后灭掉西方戎族所建立的12个国家,开辟国土千余里并稳定大后方以后,才
奠定了其作为春秋四大强国的基础。
秦孝公时,任用商鞅进行变法,秦国因此与日俱强,逐渐成为战国中后期最强大的国家
。公元前325年秦惠文王称王。
前316年秦灭巴蜀,从此秦国正式成为战国七雄中版图最大的国家。
前246年,秦王嬴政即位,于前230年至前221年十年间灭掉六国,建立秦朝。
从以上“秦国史”可以看到,秦人由建国到成为七雄之一,用了四百多年的时间。而且
这期间嬴氏家族的一代代祖先们为了家族的“光荣与梦想”,无不呕心沥血,广招天下
之大才。如秦孝公之用商鞅,秦惠王之用张仪,秦昭王之用范雎。
而从秦正式向六国开战到最终统一天下,仅仅只用了十年!
看起来似乎只是瓜熟蒂落、水到渠成,但如果没有李斯,恐怕秦之统一大业未必如此顺
利,甚至也未必就一定能完成。
5
春秋战国,不仅是中国历史上百家争鸣的时代、中国文化思想轴心的时代,更是一个一
切皆有可能,真正英雄不问出处的时代。这时不知有多少出身低微的智谋之士成为诸候
们的宾客,君王们的重臣。
而李斯就是其中之一。
李斯本是楚人。年轻时不过是一乡村小吏,虽然向大儒荀子学了帝王之术,却并没有因
为“知识改变命运”。这让一心向往着“功成名就”的李斯很是苦恼。
而后来,李斯发现同样是老鼠,穷人家的老鼠与官家的老鼠也大不相同。穷人家的老鼠
真正是“胆小如鼠”,猥琐不堪,而官家的老鼠则一个个肥头大耳,“气宇轩昂”的。
于是李斯便发明了一套自己的“老鼠哲学”:就是做老鼠也要做官家的老鼠,而不能做
穷人家的老鼠。
又于是,虽说深受儒家思想教导,也懂得“忠君爱国”之道,但李斯还是下定决心是离
开楚国,到那些只要能给自己带来荣华富贵的国家去。
最后他选定了秦国。
6
李斯到了秦国以后,很快就得到秦相吕不韦的器重,当上了秦国的小官,有了接近秦王
的机会。
但这对李斯来说,已经足够了。
其实真正说起来,李斯对辅佐秦王完成统一大业,只不过是主要做了三件事。
第一,坚定秦王统一天下的决心和信心。
自诸侯争霸以来,作为诸侯之一的秦国自然也着一统天下的梦想。作为秦国接班人的秦
王嬴政当然很是希望这个梦想能在自己手中实现。可又拿不准时势。最终还是李斯给他
指明了方向。
一次,李斯对秦王说:“凡是干成事业的人,都必须要抓住时机。过去秦穆公时虽然很
强,但未能完成统一大业,原因是时机还不成熟。自秦孝公以来,周天子彻底衰落下来
,各诸侯国之间连年战争,秦国才乘机强大起来。现在秦国力量强大,大王贤德,消灭
六国如同扫除灶上的灰尘那样容易,现在是完成帝业,统一天下的最好时机,千万不能
错过。”
李斯一番此言,正合嬴政心意,说到他手心坎上。
第二件事,李斯给秦王设了一套针对六国的“离间计”。他劝秦王派人持金玉去各国收
买、贿赂,离间六国的君臣。
李斯这离间计“软硬兼施”,不择手段。所谓“诸侯名士可以下财者(接受其贿赂),
厚遗结之;不肯者利剑刺之”。
李斯这一招非常有效。六国之君臣无不或多或少受到影响,从而君臣不和,上下离心。
于是秦国便趁势攻打,简直是战无不胜。李斯也因此一路高升。
而这李斯所做的第三件事才是最为重要的,便是写下了千古名篇《谏逐客书》,劝秦王
不要逐客。有史以来,至少在中国历史上,也许没有任何一篇文章所产生的社会历史影
响会有如此之大。
我们完全可以想象,如果没有李斯的这篇大作,秦王便完全可能在当时把投奔到秦国的
人才全都赶了个一干二净,自然也包括李斯在内。
又完全可以想象,秦国如果没有象李斯这样人才,是极有可能统一不了天下,或是即使
统一了,也不是这样的大秦帝国。因为大秦帝国模式的设计相当程度上是李斯的作品。
而没有这样的大秦帝国,也许后来中国的所有封建王朝也将都不一样。因为后来中国的
那些封建帝王无不在一定程度上向大秦帝国学习。
7
李斯不仅对大秦的统一大业功不可没, 是秦始皇所认可的首功之臣。而且还在统一之
初又为秦始皇策划与实施了一系列的“安邦之策”————这些便是史书所载,也是广
为后人所知的如统一度量衡之类,当然也还有“焚书坑儒”。
而李斯的才华到还不是赵高所最为忌惮的。
他所最忌惮的还是公子扶苏真的成为大秦的新君。
因为扶苏还是太子时,就一直不喜欢赵高,而倾向于李斯。若扶苏登基,又有李斯在,
这大秦的天下还能有他赵高的份么?
所以赵高无论如何也要阻止这种情况的发生。
赵高虽说比不上李斯那般的“雄才大略”,文可下笔如神,武能治国安邦,但他有一点
却是李斯比不上的——这便是他精通人性,能看透且充分利用一个人的弱点。
是人都会有弱点,再强大的人也不能例外。
一个人的弱点,尤其是致命的弱点被别人抓住,那这个人十有八九就逃不过别人的手掌
心了。
而赵高就正是牢牢抓了了李斯的致命弱点——对富贵荣华如命般的贪求。
于是赵高便有了自己的主意。
而且是一个有史以来少有人能打、敢打的主意——篡改皇帝立新君的遗诏。
但他赵高就有这胆量,而且成功了!
8
赵高审时度势,非常清楚地认识到要想实现自己的“宏伟目标”,必须与自己的对头李
斯化敌为友,结成“统一战线”。
这是件难度非常大的事。李斯虽然贪图荣华富贵,但多少还是有些感恩之心的。想当初
李斯不文一名来至秦国,没有任何背景与来头,全凭自己的才华。若非始皇帝“慧眼识
英雄”,他李斯极可能仍然不过是象一只在穷人家空米缸中找吃的瘦老鼠。
正因有如此想法,刚开始无论赵高如何的好说歹说,李斯始终坚持着“奉主之诏,听天
之命”。意思是自己只会遵守秦始皇的遗命,虽然他已经人死了。
但赵高有的办法。他来了个“以毒攻毒”,用法家的制胜法宝来对付法家的高手李斯。
法家的祖师爷管仲为法家思想理论提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核心观点,即:趋利避害。认
为普天下之人,用“利害”二字治理即可。而管仲本人也正是用此理论而使原本弱小的
齐国成为春秋王霸之首,而自己也成了名垂千古的“春秋第一相”。
而赵高便正是对李斯威逼利诱软硬兼施,晓以利害。告诉李斯,如果不和他赵高合谋,
那他的荣华富贵就保不住了。而你李斯是要感恩,还是要自己的荣华富贵呢?
面对鱼与熊掌的选择,把自己的荣华富贵放在第一位的李斯最终屈服了。
据史记载,“于是斯乃听高”,且仰天而叹,垂泪太息曰:“嗟乎!独遭乱世,既以不
能死,安托命哉!(他仰天流泪,高声叹息说,遭逢乱世,我已经不能以死尽忠了,又
能怎么办呢?也只能明哲保身了!)
9
李赵合谋,改了“功盖三皇,德过五帝”的始皇帝的遗诏,逼死了本应接帝位的大公子
扶苏,让残暴昏庸,只知享乐的胡亥当上了皇帝,是为秦二世。
至此,赵高决定性的一步走到位了。接下来他要走第二步:除掉对手李斯。
而要达到这一目的,赵高决定要借秦二世之手。
于是他竭力讨二世欢心,尽可以满足其一切享乐之心。
但李斯也不是吃醋的。为了确保自己“永浴皇恩”享受荣华富贵,也同样取悦二世,只
不过方式有些不同罢了。
如果说赵高是以纵欲享乐来讨好,那么李斯则是以帝王的专断之威来讨好,即所谓的“
督责之术”。
什么是“督责之术”呢?实际上就是严刑酷法和君王的独断专行。李斯说:“彼唯明主
为能深督轻罪,夫罪轻且督深,而况有重罪乎?故民不敢犯也。”李斯对二始说,君王
就是要对臣下和百姓实行“轻罪重罚”,使人人不敢轻举妄动。君主对臣下要实行独断
专行,要驾驭群臣,不能受臣下的影响。李斯认为,只有这样的君主才能随心所欲,为
所欲为。实行“督责之术”,群臣百姓也就不敢造反了,君王的地位才能牢靠。
秦二世大悦,采纳了李斯的“督责之术”。此后,杀人多者为“忠臣”,残忍者为“明
吏”,弄得天下怨声载道。
10
赵李二人比着赛讨好二世,不顾天下人死活,弄得百姓怨声载道,民不聊生。最后逼得
陈胜吴广起义,而在此时竟然还继续加紧盘剥百姓,修建阿房宫。
在此“国难”当头,本是一直把个人荣华富贵放于首位的李斯,也开始“担君之忧”了
,一直想劝阻二世关心一下民间疾苦,给百姓活路,也给大秦活路。
可二世只顾忙着在宫上与宫女们淫乐,根本没心思见他,更不想听他讲什么国家大事。
眼看大泽乡的人就要打过来了,李斯这个急啊!于是他找到常常陪伴在二世身边的赵高
,说道:赵臣想相啊,你看事态都如此严重了,您天天都可以和皇上在一起,能不能帮
劝劝他?
赵高一听,立即意识到除掉李斯的机会来了。
他不动声色回应李斯:李臣相啊,我就是服侍皇上的服务员罢了,哪里有资格和能力和
皇上谈论国家大事呢?还是得您自己亲自和皇上说才行。
李斯一听此言还美滋滋的,却不知赵高的屠刀已经在向他举起。
那就请赵臣相看皇上什么时候有空高兴,便行个方便通告示一下吧!他对赵高说。
后来赵高的确是有好些次通告李斯说可以去见二世了。可偏偏每次都“不巧”,到他到
时,二世便又忙着作乐,不高兴有打扰。
可李斯偏偏总是“来得不是时候”,这让二世很是不高兴,见到李斯时脸色也越来越难
看。
赵高看时机成熟,于是便趁机煽风点火,对二世道:李臣相如此三番五次打扰皇上的雅
兴,我看他是不太把您在眼中啊!
这残暴又愚蠢的秦二世哪里容得下天下有人不把自己放在眼中呢?于是当有一次李斯同
右丞相去疾、将军冯劫劝他停建阿房宫,减少一些徭役时,正与宫女宴饮作乐的秦二世
,终于恼怒万分,下令将他们逮捕入狱。
11
狱中的李斯便成了赵高的猎物,任由宰割了。
李斯在狱中多次上书二世审冤,都被赵高扣留。赵高借机说李斯与其儿子李由谋反,对
李斯严刑拷打,刑讯逼供。李斯被迫承认谋反,最后被处“五刑”而死。
据说李斯是中国历史上甚至有可能是人类历史上死得最为惨烈的一个。而这“五刑”也
是中国人所发明的刑罚中最为残酷的一种。
五刑实施起来是一个漫长、甚至无限延长的死亡过程,远没有被一刀砍下脑袋那样来的
简单痛快。从脸上被针尖随心所欲的雕刻,到鼻子被匕首硬生生的割下,到两根小腿被
砍刀一条一条的剁下,到整个身子被特制铡刀拦腰切断,再到脑袋被鬼头大刀嗖地斩下。
而具有调刺意味的是,这“五刑”之法恰恰是李斯自己制定的。于是他自己享用着自己
的“智慧”成果,看着自己一点一滴慢慢死去的,同时他也看到了自己为之追逐一生的
荣华富贵、权势地位也一点点失去。
而又据说,在押赴刑场的路上,已经七十三岁、白发苍苍的李斯曾回头对同判死刑的二
儿子李由说:"吾欲与若复牵黄犬,俱出上蔡东门,逐狡兔,岂可得乎!"
这种面以死亡视死如归的慷慨,以及他对牵狗逮兔子那份闲情逸致的向往,与他曾经对
权力对富贵荣华的追逐相比,有着多么大的讽刺性反差!
12
除掉了自己唯一忌惮的对手,赵高于是确信大秦的江山是自己了。于是作乱造反,囚禁
二世,最后派人干脆杀了这个昏君。
赵高杀二世,当然不是为民除害,而是他自己想做皇帝。
赵高的梦得太美了。想着人家赢氏家族用了前后差不多七八百年才打下的江山,他赵高
不过花个一两年就“智取”到手!
然而,再美的梦也还是梦。、
当赵高“摘下了胡亥身上的玉玺佩上,大步走上殿去,仰仗着自己也有着嬴姓赵氏的血
统,准备宣布登基。但是文武百官皆低头不从,以无声的反抗粉碎了他的皇帝梦。赵高
顿觉天旋地转,他这才感到自己的罪恶达到了“天弗与,群臣弗与”的程度,只得临时
改变主意,将玉玺传给了赵子婴”
而经过如此一折腾,曾经强大无比的大秦发出了死亡的气息。正如不久前李斯临死前所
预言:“今反者已有天下之半矣,而心尚未寤也,而以赵高为佐,吾必见寇至咸阳,麋
鹿游于朝也。”
果然,很快大秦便灭亡了。
而赵高也没有好下场。皇帝没当成,被子婴设计杀死了。
13
纵观大秦兴亡史,大秦存亡之际有三个关键人物:秦始皇,赵高,李斯。
这三人,一个暴君,二个为奸臣,这是史书公认的。
可若要非要在这三个人中比个谁好谁坏来,结果会如何呢?
是公认的暴君秦始皇么?
非也!
要我说,最坏的当属赵高!
秦始皇固然专制残暴,但临死前还是做了一个正确的决定。就是想把帝位传给宽厚且有
治国之才的长子扶苏。虽然他就个人感情来说并不太喜欢扶苏。因为扶苏总是与他政见
不和。而此时扶苏正因为曾经反对他焚书坑儒而被罚离开皇宫而和大将蒙恬一起守边。
而在大局面前,始皇帝还是理智的。他知道自己要想大秦江山千秋万代,扶苏可比胡亥
靠谱多了。
如果真的由扶苏做了大秦的第二任皇帝,大秦当应不如此短命,中国的历史也有可能改
写。
只可惜这本该有历史走向却被李赵二人给打破了!
李斯虽也是为自己之私利而和赵高一起干了逆天之事,但还没有完全的丧心病狂。虽然
贪图荣华,但还是懂得唇亡齿寒的道理——大秦没有了,自己的荣华富贵也就同样没有
了。所以关键时刻还是能为大秦的江山着想,还能想着不能把穷人逼得没活路,暂时忘
掉个人之私利。
而赵高这货,却是无时无刻不在想着如何得到大秦的天下,不择任何手段不顾一切。就
算是得不到,把大秦给弄没了,他赵高也不会失去什么——反正大秦本也不是他赵高的。
所以赵高的逻辑便是:大秦的存亡与已无关,而大秦的天下他能否拿到手才与自己有关。
所谓利令智昏莫过于此吧。
所谓人心之恶、之愚也莫过于此吧。
1 (共1页)
进入History版参与讨论
相关主题
赵高 沙丘政变秦始皇法外开恩埋下亡国祸根(转载)
秦始皇有没有可能是被害死的?秦始皇:挺彪悍的一人,无奈生了个脑残儿子zz
扶苏继位后果会怎样?秦朝开国丞相李斯想要明哲保身为何反丧命?
Re: 孔圣人之外,诸子当首推荀子 (转载)大奸臣系列之二:赵高
扶苏是不是史上最土的“太子”?天妒英才——令人惋惜的英年早逝皇帝
秦始皇不死的话能对付了项羽和刘邦吗?秦始皇一次心软的法外开恩,最终酿造亡国之祸
一代名臣李斯竟然没有斗过赵高《谏逐客书》和“殖民三百年”
秦始皇将死不知道秦始皇是怎么想的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李斯话题: 赵高话题: 大秦话题: 秦国话题: 秦始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