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boards

本页内容为未名空间相应帖子的节选和存档,一周内的贴子最多显示50字,超过一周显示500字 访问原贴
History版 - 周振鹤:司马迁理解人性,所以写了《货殖列传》
相关主题
定都与迁都:中国历史的启示 zt出一道题:为啥项羽要叫西楚霸王
数一数,这首歌里的典故,你知道的有多少?古人原始人是吃盐吗
要是没有小冰期,我大明还能撑多久?先秦的“士”
论韩非子的“法治”制度思想(叶行昆)读了好几遍史记,怎么都觉得秦始皇被抹黑得太过分
文化革命是中国走向现代化真正的开始来来来, 哪位大拿给老乔立传 (转载)
古代女子的淫和现代的淫内涵是不是不同?是不是差很远?为啥项羽是西楚霸王
兴华策我蜀威武啊:中国历史上第一张“富豪榜”
中国文明的起源与古代宗教、思想(下)(邹昌林)为什么叫西楚?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司马迁话题: 货殖话题: 列传话题: 所以话题: 黄老
进入History版参与讨论
1 (共1页)
c*********d
发帖数: 9770
1
周振鹤 随读随写 5月21日
本文节选自《司马迁排行榜——<史记·货殖列传>讲疏》,收入《行不由径:周振鹤演
讲访谈录》,东方出版社2018。
《史记·货殖列传》讲疏(节选)
《货殖列传》的历史意义
先讲一个引言:中国人在学术上其实是有很多发明创造的,以消费促生产的思想在《管
子》中就已经存在了。在农本思想统治时,有人给工商业者立传,这人就是司马迁。这
都是很辉煌、很了不起的思想。这在春秋战国还不足为奇,因为当时没有统一,政治上
没有一个统一的要求,爱怎么想怎么想、爱怎么说怎么说,但到了秦朝就不一样了。
谭嗣同说过一句话:“中国两千年之政,秦政也。”虽然秦代只经历十多年就灭亡了。
但是秦代的政治制度,秦代所实行的政治社会制度一直沿用了两千年,从秦朝到清朝一
直没有变。秦政的特点是什么?谭嗣同没有讲。我总结了三点:第一,中央集权;第二
,农本思想;第三,文化专制。这就是秦政的最主要特点。在政治上是中央集权;在经
济上是以农为本,重农贱商;在文化上是专制主义、愚民政策,把书都烧了,把读书人
都“坑”了。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单讲经济这一方面。经济上重农贱商,农本思想,
商人的地位就很低。从秦朝起商人的地位就一直非常低,低到什么时候呢?到明朝时,
朱元璋正式规定商人不准穿丝绸的衣服。你是有钱,但我不让你穿丝绸的衣服。你可以
在家里吃大鱼大肉,但是出门就是不能穿丝绸,让你有钱也没地方用。这就是贱商。司
马迁在秦政之后,他敢给商人立传,这需要何等胆略?
后来,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术”的要点就是“义
利之辩”,只谈仁义道德,不讲利益所在。大家知道孟子去见梁惠王,梁惠王问:“你
老先生不远千里跑到我们国家来,对我们国家会有什么利益,有什么好处呢?”孟子说
:“大王何必言利?只要有仁义就可以了。”所以在儒家成正统之后,司马迁写《史记
》还能给商人立传,这是需要胆识的。以前没有人敢,那司马迁做了示范以后,后世是
不是有人跟着做呢?也不敢。
除了班固写《汉书》(把司马迁的部分作品照抄一遍而已),二十四史中没有一部写商
人的传记。谁敢写呢?国家的制度是农本思想,重农轻商,那谁还敢给商人立传?谁敢
说有钱人的好话?像我们几十年前,谁敢帮有钱人说好话?那时是越穷越光荣,谁有钱
谁就麻烦了。
我们知道先秦有著名的富商范蠡(无锡有一个蠡园,据说是范蠡的遗迹)、儒商子贡、
“治生之祖”白圭等人。如果不是司马迁把他们一一地写出来,我们就不会知道先秦时
期有这么多豪富。有任何重要的经济活动,司马迁都把它一一列出来,所以《货殖列传
》是宝贵的资料,也是宝贵的认识。
班固说司马迁的《史记》写得很好,但也指出他有三个大缺点。司马迁的根本原则是“
是非颇谬于圣人”,就是他的原因与别人不一样。肯定了什么与批评了什么,和圣人不
一样,有三方面是不一样的:
第一,“论大道则先黄老而后六经”,要讲大道理、要讲最主要的基本原则,“大道”
就是基本原则。“论大道则先黄老而后六经”,儒家已经树立了正统地位。你应该先讲
“六经”,而他却先讲“黄老”。“黄老”不是儒家,你为什么要先讲“黄老”?
第二,“序游侠则退处士而进奸雄”,《游侠传》中不把那些处士写进书中,而是把那
些奸雄写进书中。
第三,“述货殖则崇势利而羞贱贫”,就是捧有钱人,看不起那些没有钱的人。
以上就是班固提出的司马迁的三个大缺点。其实这三点都批评得不对。为什么?因为“
先黄老”是当时政治政策的要求,汉朝初期都是先“黄老”学说而不是崇儒家学说的。
窦太后,就是汉武帝的老祖母,就很崇信“黄老之道”。
司马迁写《五帝本纪》,应该是从黄帝写起的,但他不屑从黄帝写起,他要从尧舜写起
。但为什么不从黄帝写起呢?因为黄帝是传说,是不可靠的。司马迁觉得不应该从黄帝
写起,而从尧舜写起比较可靠。但如果他不写,就代表他政治不正确,所以必须从黄老
写起。到汉武帝时把儒家封为正统,但汉武帝也不是真的把儒家当作正统,只是表面上
的,治理天下还是“霸王道杂之”。汉武帝的曾孙子汉宣帝,也是一个很厉害的人,他
的儿子汉元帝,完全相信儒术,他就批评他的父亲:父亲现在对儒生不太好,应该对他
们好一点。汉宣帝很不高兴,说:“吾家自有制度,霸王道杂之。”治天下是用王道,
不用霸道,王道是儒家,霸道就不是儒家,而是法家。治天下不能光用王道,要用霸王
道治之。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牌子是挂了,但实行时不是这样的。所以“
论大道先黄老”,这是当时的政治要求,不是司马迁的问题。
因为班固是生在东汉的,离司马迁有一定的距离,他不知道当时的形势,所以他批评司
马迁是错的。“序游侠”与“述货殖”恰好是《史记》的最大优点。别人看不到,而司
马迁有这个见识,显出司马迁的独到之见。
《货殖列传》说什么?
现在我们来解题,《货殖列传》是什么意思?《货殖列传》就是一群“货殖者”的列传
。那什么叫“货殖者”呢?就是能殖货之人。什么叫“殖货”呢?“殖”就是生殖,“
货”就是钱。所以“殖货”就是生财。《货殖列传》就是能够生财的这一批人的列传。
“货殖”一语并非司马迁所生造,其实在《论语》中就已经存在。《论语·先进》载孔
子之言曰:“回也其庶乎,屡空。赐不受命,而货殖焉,臆则屡中。”
《货殖列传》最主要的内容,大致可分为四部分:
一、全国经济地理区划。如果要做生意一定要先知道经济地理情况怎么样。这是中国历
史上第一个经济地理区划。在司马迁以前是没有人把全国分出经济地理区划的。
二、先秦与西汉的富豪排行榜。
三、把全国分为十数个文化风俗区。要做生意一定要了解各个地方的风俗习惯;外国人
到中国来做生意,也要懂得中国人的人情习惯。这也是中国历史上头一次有这种分法的。
四、发展经济与生财之道的多样性。
这四部分是《货殖列传》的主要内容。另外,在篇首有两段话很重要,一段是老子的话
,一段是司马迁自己的话。这是很少见的,他写列传一开始总是说事情,然后把自己的
意见放在最后,叫“太史公曰”。而《货殖列传》一开始讲老子的话,然后讲自己的话
。大家都知道老子提倡“小国寡民”“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司马迁拿老子
这段话表明自己的态度。他说神农以前我不知道,尧舜以来这种情况就不可能存在了。
为什么?尧舜以来,人的声色之好已经提高要求了,耳朵要听最好的音乐,眼睛要看五
光十色的东西,嘴巴要吃最好的食物,身上要穿最好的衣服。有了这些要求,就不可能
“小国寡民”,一定需要有货物流通才行。
《货殖列传》的写作动机
司马迁为什么要写《货殖列传》?他写作的动机是什么?很重要的一点是基于对人性的
深刻理解和对历史发展动力的理解。人的本性是什么?大家知道先秦有两种说法:一种
是“性善论”,另一种是“性恶论”。孟子是讲“性善”,荀子是讲“性恶”。所以长
期以来,孟子地位很高,荀子地位不高。为什么?因为孟子说“人性本善”,就是说人
一出生心肠就是好的,所以大家听了很开心。而荀子却认为人生来的本性就是恶的,大
家听了肯定会不开心。就是因为荀子说了这样的话,使他被埋没了很多年。一直到清朝
以后,才有人把荀子的地位大大地提高。我给学生讲诸子时,特意要讲荀子、管子、韩
非子、墨子,讲一些大家不太注意的人。
对人性的理解,司马迁有自己的看法;对历史发展的理解,司马迁也有自己的看法。正
因为有这些看法,所以才写了《货殖列传》。司马迁在《货殖列传》中讲过一句话,他
不讲人性善,也不讲人性恶,他说“富者,人之情性,所不学而俱欲者也”,意思是说想
要有钱是人的情性,是不需要学习的。我朋友的小孩,有一天要买东西,她父亲就对她
说身上正好没有钱了,小孩说你没有钱就到墙上去拿。为什么要去墙上拿?因为她看父
亲拿钱都是往墙上塞一张卡进去,钱就出来了,所以她以为从墙上就可以拿到钱。虽然
她不知道钱是怎么来的,但她知道有钱比较重要。这就是“所不学而俱欲者也”的“不
学”。司马迁讲得很有道理。
恩格斯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一文中指出:“自从阶级对立
产生以来,正是人的恶劣的情欲——贪欲与权势欲成了历史发展的杠杆。”贪欲好不好
?权势欲好不好?都不好。但恰恰是贪欲和权势欲成为历史发展的杠杆。这是恩格斯在
评论黑格尔时说的,黑格尔说“恶是历史发展的动力的表现形式”。“恶”是不好的,
但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恶”是一种动力。追求利益,追求金钱的利益、权力的利益,
这些是“恶”,但却是历史发展的动力。司马迁懂得这些,懂得人的本性、懂得历史发
展的动力,非常了不起,这是2000多年以前的事情。谁说中国人没有经济方面的思想?
其实是有的,只是我们没有去发扬。
很多人读《史记》是从头开始读的,而《货殖列传》是第一百二十九篇,很多人根本就
没有读到。有学生问我:“老师,您怎么读《史记》的?为什么我读不下去?”我问他
:“你怎么读的?”他回答说:“我从第一篇开始读的。”我说:“你恰恰不能从第一
篇开始读,因为第一篇《五帝本纪》是最难读的东西。你应该从后面开始读,最后一篇
《太史公自序》,文章中说了他们的家族是怎么形成的,说了他自己为什么要写《史记
》。”现代人一般都是把自序放在最前面,而他却放在最后面。所以读《史记》要从第
一百三十篇开始读,而不是从第一篇开始读。而今天所讲的《货殖列传》是第一百二十
九篇。司马迁理解人性,理解历史发展的动力,所以写了《货殖列传》。
《货殖列传》的闪光点
既然人性是这样的,所以不能简单地排斥,不能简单地批判,更不能与之争。而只能因
之、利导之、教诲之、整齐之,这是司马迁的主张。你不考虑自己口袋里的钱,不考虑
整个人民的利益和整体国家的利益,这是不对的。但是人的本性也有要考虑自己利益的
一面。如果这时候把自己的利益完全剥离去,会产生怎样的结果?我们都已经尝试过,
也都已经体会过。几十年经历过来,结果又如何呢?
司马迁老早就说了要因之、利导之、教诲之、整齐之,也就是说完全不考虑个人利益,
是不可能的。在司马迁那个时代不可能,司马迁后的2000多年也没有实现。仁人志士考
虑到“一大二公”,结果也没有实现。所以要正确地引导,使之利国利民,把这些本性
引导到好的地方去,更不能“与之争”。“最下者与之争”,司马迁说的话是话里有话
的,他是在批判汉武帝的盐铁官营政策,汉武帝时卖盐、卖铁是赚钱的,国家将它收归
国营,不准老百姓做,这就是与之争。讲这样的话是冒险的,前面说“最下者与之争”
,最最下的人才和老百姓争利。
进一步而言,司马迁更赞成人性依然如此,如果有善于营利赚钱的人,只要他不祸国殃
民,只要他能够为社会增加财富,又有什么不好呢?所以他说:“布衣匹夫之人,不害
于政,不妨百姓,取与以时,而息财富,智者有采焉。”“布衣匹夫之人”就是老百姓
,你、我都是老百姓。“不害于政”就是不妨碍政治政权,不影响老百姓。为了你自己
的利益而坑害别人,比如往奶粉中掺一些东西,那就是不行的。“取与以时”,这里的
“时”很重要,司马迁一直强调“时”,简直和现代人一样。大家知道现在“时”是很
重要的,看准时机是很重要的。什么时候该“取”、什么时候该“与”,要“取与以时
”。“而息财富”,“息”是什么呢?“息”就是增加,我们讲利息就是利益增加了,
“息财富”就是增加财富。“智者有采焉”,聪明的人应该学习。你看这话多光彩,都
是2000多年以前讲的话,是多么闪光的观点。
所以司马迁并没有简单地称赞人性本善,也没有指责人性本恶,既不羞于谈利,更不谈
虚伪的义利之辩。这在汉代中期表面上已经树立起“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情况下,
尤其难能可贵。对比孟子对梁惠王所说“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完全是两
种不同的认识。
司马迁的过人之处还不止于此,他还看不起那些高谈仁义、主张越穷越光荣的人。他有
一句精彩的话:“无岩处奇士之行,而长贫贱,好语仁义,亦足羞也。”如果你没有“
奇士”那样的高行,老是特别穷,没有钱用,然后还一直要“唱高调”,又满口仁义道
德,说自己不是不愿意赚钱,自己赚钱比你们任何人都行,我只是看不起那些赚钱的人
,总是这么说,他们即“亦足羞也”,也没有什么高明的。
比如印度就与我们中国不一样,印度有一些人很穷,但是安贫自立。他们居住条件很差
,但并不仇富,很安心地在那里冥想。印度还有专门的冥想学院,用冥想来代替大鱼大
肉,代替高级的衣服,代替漂亮的东西。为什么?因为他们不需要这些东西,他们在精
神上已经解脱了。
但如果你“无岩处奇士之行”,而又要“长贫贱,好语仁义”,拿“仁义”去做挡箭牌
,就“亦足羞也”。司马迁这个话如果放在四十多年前讲也是不行的。我记得“忆苦思
甜”时,我们讲过去如何苦、如何穷,谁穷得好,谁就是高明。
所以这样的思想即使在现代也是超群的,在四十多年前司马迁这种说法是要被批判的。
之所以他没有被批判,是因为批判的人没有看到这样的书,他读的书不多,他只看到孔
老夫子的书。《史记》这么一大部,一共526500字,谁会去看?看不到司马迁写的这些
话,因此他躲了过去。司马迁的这段话,放在过去,放在不久以前,都是惊世骇俗的话
,不是一般人讲的话。
【封赏】
精选留言
徐純
這跟當代的史官是傳家的官職有關,因為司馬遷的史官不但是家族傳承的事業、官職,
也是家族收藏的文物、文獻資料,以史記對商代王朝記載的完整無缺就可以知道司馬遷
手上資料的完整,所以對春秋戰國時期的經濟力萌起,是史官出了朝廷之外,必須記錄
的社會經濟動態,而且它影響力政治地位!司馬遷了解到社會大動脈的通行!不只是人
性!
1

重农贱商是事实,但商人不能穿丝绸衣服与贱商无关。一是朱元璋时国家刚刚经历战乱
,需要休养生息,杜绝奢侈;二是防止僭越礼制。这些都不是针对商人的,只不过商人
有钱,最容易穿得华丽,所以需要特别强调。
唐宇·无心
不讲利益所在如何解释孔子这句:如富贵可求,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
1 (共1页)
进入History版参与讨论
相关主题
古代的万户猴到底代表了多大的实际利益文化革命是中国走向现代化真正的开始
秦国人日子那么苦 为什么不移民古代女子的淫和现代的淫内涵是不是不同?是不是差很远?
为什么后世很少用楚作为国号兴华策
揭秘史记里中国第一份富豪榜中国文明的起源与古代宗教、思想(下)(邹昌林)
定都与迁都:中国历史的启示 zt出一道题:为啥项羽要叫西楚霸王
数一数,这首歌里的典故,你知道的有多少?古人原始人是吃盐吗
要是没有小冰期,我大明还能撑多久?先秦的“士”
论韩非子的“法治”制度思想(叶行昆)读了好几遍史记,怎么都觉得秦始皇被抹黑得太过分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司马迁话题: 货殖话题: 列传话题: 所以话题: 黄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