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boards

本页内容为未名空间相应帖子的节选和存档,一周内的贴子最多显示50字,超过一周显示500字 访问原贴
History版 - zz 四亿农村人,连翻身的机会都没有
相关主题
国民党历史上的“四大家族”哪一家最有“才”?TO tonyxu:“阶层固化”挑战中国 美好生活需要拼爸爸(图)
中国贫穷跟人口数量无关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德国在东线
从1949到1953年,中国人口增加了2亿, 黎阳信了为啥中国人几千年都不知道生产橄榄油(附中国古代的平等思想)?
继续向拥李派扔板砖重新看待大跃进:中国人民改变命运的不屈意志 (转载)
无产阶级革命家--董卓中国古代屡次遭到北方蛮族入侵主要是战略错误
我的中国——整理版李闯兵败山海关后为什么不拒守北京城?
关于“常所用”当兵的根本就不服宋太宗
“古文奇才”东大开学发言 “晕”倒同学一片(转)写给邓小平爷爷的信-小学生优秀作文 - 记叙文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农村话题: 孩子话题: 贫困话题: 儿童话题: 中国
进入History版参与讨论
1 (共1页)
s******n
发帖数: 518
1
四亿农村人,连翻身的机会都没有
槽值
槽值
网易原创栏目,公众号槽值(ID:caozhi163)关注我的人都好看又有趣。
你一定看过下面这些话:
穷人穷是因为自己的贫困思维;
穷人往往格局有限,无法做成大事;
穷人考不上好大学,是因为不够努力……
在知乎上,甚至有人问:穷人生孩子是否道德?
不知道从哪天开始,人们开始指责穷人,觉得他们活该穷:你们不够努力,思维有局限
,你们要为自己的贫穷负责。
但事实真是如此吗?
出生在贫寒人家的孩子,真的没有想过,要为自己的人生翻盘吗?
那些出生在农村贫困家庭的孩子,和城里的孩子相比,到底缺少了什么,才让他们无法
成为精英。

为了回答这个问题,美国作家芭芭拉·艾伦瑞克,隐姓埋名,开始在餐馆、旅馆、超市
等地方打工。她想知道,作为精英的自己,混入底层之后,能否凭借自己的努力,摆脱
贫困。
结果是,她发现:在贫穷的世界里,无论人们如何努力,都很难改变贫穷的现实。
她连续上班8个小时,端盘洗碗不停手,但是一天的工资也只够基本生活。
她没有时间去做别的事情,解决生计就已耗费所有精力;她也不想去学习,因为工作完
只想休息;吃东西时更不会在意自己的体重和身材,因为吃饱就已经很难得。
即便拥有智慧、曾经是精英,但活着本身,就让贫穷的她耗尽所有力气。
看,人们所谓成功者需要的眼界、格局、才华,对于穷人,是奢侈品。
极致的贫困,是活着就已不易。
美国经济学家罗斯高,一直以来都在关注中国问题。他和他的团队下基层,做田野调查
,探究中国农村的贫困问题。他在调查中发现,中国的农民工也陷入这样的死循环。
罗斯高在郑州考察苹果公司的代工工厂,他发现:工厂在招人时,需要进行智力测试,
他们只招智力平庸的,那些高智商的、无法忍受艰苦的人,则被工厂拒绝。
这些智力平庸的人,很难得有一份工作,他们不敢轻易放弃,可以一直待在工厂里。
流水线上的中国工人
现实社会中的流水线工人们,上班要面对高强度、长时间的机械工作,下班后也只能在
嘈杂、凌乱的环境里休息。
他们工资不高,解决了基本的生计之后所剩无几。
他们无法改变,没有前途,没有自我提升的意识,更重要的是他们的孩子,也只能重复
他们的生活轨迹,陷入恶性循环。
跨越阶层,成为富人,几乎没有可能。

有一个段子:
在广阔贫瘠的西北高原,有人问一个放羊娃,“你放羊要干什么啊?”
“挣钱娶媳妇生娃!”
“生娃又做什么呢?”
“放羊!”
笑话不仅仅是笑话,是很多农村孩子生活的缩影。面对命运的残忍,无计可施,无处可
逃,然后一步步走向一个恶循环。
生于农村,死于农村,下一代又在重复自己命运。
在巴菲特授权的个人传记《滚雪球》中,作者写到:
1995年巴菲特与盖茨游历中国长江三峡的时候,在神农溪的餐会上说过:“在那些纤夫
中本来会有另外一位比尔·盖茨,但因为他们出生在这里,命中注定要一辈子牵船过日
子。”
那么终结这种贫困,到底有多难?
新华社拍过一个叫做《光明》的纪录片,该片的主角是在云南会泽县娜姑镇落水村的一
户人家。
两个上学的娃娃,一个失明的丈夫,一个没有劳动能力的婆婆,这一切,让这个家庭自
然而然地陷入了贫困。
纪录片《光明》,何发能和他的妻子
贫困是什么,失明丈夫何发能说:
“孩子还小的时候,他们捡到一张水果糖纸拿了舔舔,我虽然眼睛看不见,我听了心里
太疼了。一个水果糖纸拿来舔舔是哪样味道?因为确实买不起,确实没得,真的没得钱
。”
“孩子的小鞋穿坏了,脱胶了,想买小球鞋,多么细小的事情。但我只有教育他们,将
来自己买。”
幸运地是,他们的大儿子考上了北京大学。
何发能在接受采访时说:“暂时的贫困不是永远的贫困。假如说(钱)不用在教育上,
不用在下一代上,那是永远的贫。贫我可以了,下一代不能再贫了。”
教育改变命运,不是一句空话。

罗斯高的调查也验证了这一点。
他在研究中,关注了两个群体:高等收入国家和中等收入国家。
这两个群体有个明显的不同:劳动力接受的教育水平。
前者75%的劳动力中的是高中毕业生,后者33%的劳动力中是高中毕业生。中等收入国家
要想实现跨越,必须具备足够的人力资源:提高国民整体教育水平。
因为那些没上过高中的人,大多只能干杂活,拿低工资。他们的后代,也没有更好的出
路。
那么今天中国的教育整体是怎样的呢?
据统计,中国的城里93%的孩子上高中,而在贫困农村中,却有接近63%的孩子一天高中
都没上过,包括职中、职高。
许多农村留守儿童,直至青少年时期仍旧未接受过任何正规的教育。
所以,城市里的孩子会越来越好,而生活在贫困农村的孩子,很可能一辈子都是穷人。

既然差距的根源在教育,所以一定有人要说改变很简单:加大教育投入。
晋惠帝执政期间,有一年闹饥荒,城里的百姓饥肠辘辘,饿殍遍野。活着的人也只能挖
草根、吃土果腹。
消息很快报到了晋惠帝这里,他听完大臣的奏报很是不解,于是思前想后提出了一个解
决办法,“百姓们没有粮米吃,为何不让他们去吃肉粥啊?”
这听起来荒唐,但现实中这样的事情没少发生。
当你在嫌弃他人不好好读书不识字,不吃干净的食物不卫生时,却没想到,这件事对于
他们而言,是不可达成的。
网上有个段子,说是如今的90后能顺利长大不容易,从小喝牛奶担心有三聚氰胺,上小
学时遭遇非典,躲过猪流感又来禽流感,读书发愁学区房,高考遇上改革,工作赶上延
迟退休,结婚生子还要生两个,年轻夫妻上有四老下有俩小。
然而,对于很多地区的孩子来说,他们发愁的是明天的三餐。
罗斯高说,从小学开始,农村孩子和城市孩子就有差距。
农村孩子的营养和健康存在着问题。
“我们给他们抽血,看看是否贫血,是不是营养不足、缺铁——如果你贫血,你脑子不
会转,想学都集中不了精神。第二个,我们检查他们的大便,看里面有没有寄生虫。第
三个,我们筛查,看看有多少小学生近视可是没有佩戴眼镜。”
他们在河北、甘肃、青海和宁夏等地区调研,收集全国13万个小学生的资料。调查结果
显示,中国农村27%的学生贫血,33%肚子里面有虫子,25%的孩子近视却没有眼镜。
来源:罗斯高演讲《农村儿童的发展怎样影响未来中国》
贫血会造成儿童发育不良、体质虚弱、认知能力下降;寄生虫导致儿童抵抗力下降;近
视会影响学生学习效果。
而这一切都将导致儿童的智力发展障碍,“这不是一千万人,两千万人,这是三、四亿
人,这是中国未来的人口”。
农村的孩子从体质上,无法与城里的孩子平等地站在同一起跑线上。
走访许多农村后,罗斯高发现贫困农村儿童的食物仍以米饭、面条、馒头为主,对肉类
、水果和新鲜蔬菜的摄取严重不足。
“近70%的家长知道把小猪养成膘肥体壮的大猪,需要足够多的微量元素,但只有不到
三分之一的家长认为婴儿也需要这些”,罗斯高说。
知识是改变命运,但教育的背后,是阶层、家庭的较量。
城乡以及不同阶层之间的差异,实际上是从出生起就开始的机会不公平的积累和延续。

前段时间,被一篇名为《月薪三万,却撑不起一个孩子的暑假》的文章刷屏。
文章中,月薪三万的妈妈,每个暑假都要陪孩子参加各种夏令营、补习班,生怕一个不
小心,孩子比别人差。
机票、培训费、营养餐等,每一笔都是不小的支出。
当城市里的孩子,有妈妈陪伴,有每月三万资金支持,去更好地完善自我时,农村孩子
连父母的陪伴都是奢望。
在所有农村儿童之中,能够获得原生家庭温暖和培育的少之又少,有的孩子甚至自年幼
起不得不开始独自生活。
2014年,节目《变形记》曾展示过贵州14岁男孩梁训的生活。
14岁,正值天真烂漫。
而梁训被网友们称为是“变形计史上最孤独的小孩”,一个人砍柴打水做饭,唯一的伙
伴是一只小猪。
七八岁开始便一个人在大山里生活,他说独自生活的第一晚会忍受不了不停哭泣,但哭
一年也就习惯了。他“变形”的地方是距家乡660多公里的成都,在看过了大熊猫,坐
过飞机和过山车之后,他恍然若梦必须回家。在这之前,梁训去过最远的地方是离家26
公里的青场镇,通往镇子的是凹凸不平的乡村公路,在高原的风中盘旋而上。
如今,三年多过去,梁训也即将18岁,不知他的生活是否如这公路般盘旋而上。
亲情的缺失带来的不仅是情感和心灵上的空缺,随之而来的是早期教育的空白。
2017年度《中国留守儿童心灵状况白皮书》显示,农村学校学生中,因父母均外出而无
人照料的留守状态学生占近三成。而这些儿童中,超一成农村完全留守儿童与父母一年
不见一面。
《中国家庭发展报告2015》中,指出学龄前留守儿童的主要生活照料者是祖父母,他们
给予孩子的食物、宠爱以及安全感都并不比父母少,但并不知道怎样养孩子,怎样教孩
子。
罗高斯与他的同事曾做过一个实验,让孩子的监护人每天给孩子读书讲故事,教授怎样
跟孩子玩——提高智力、运动能力和社会感情。实验周期是六个月,上26次课。
实验的结果如下图,“妈妈是主要看护人”的孩子IQ最高,认知发展完全正常。可见,
“妈妈在家”对于孩子的认知能力至关重要。
来源:罗斯高演讲《农村儿童的发展怎样影响未来中国》
中国有句老话“三岁看老”,并非无科学道理。我们的大脑和认知,有90%是在0-3岁完
成的。早期发育,决定着我们长大后的IQ发展速度。
差距,就此拉开。

有很多志愿组织在通过支教的方式为农村的青少年儿童提供有质量的教育,帮助农村孩
子凭借自己的双手来获得自食其力的能力。
李磊是“天使支教”项目发起人,这个项目为43所农村学校提供教育帮助。他曾在演讲
中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我曾经问过一个在城市里面每个月拿着1000块钱的代课老师,为什么不回到自己家乡
去,如果回去的话一个月可以有三四千块钱。现在城市里面有很多学校有这种临聘教师
,他们真正拿到手的工资也就1000多块钱。他当时给我的答复是,在村里面,我想看个
电影、听个音乐都没有机会。”
“走出大山,改变命运”,这似乎变成一条鼓励农村孩子努力读书的真理。
但试想,所有学成的人都开始往外跑,村里的老师往乡镇跑,乡镇的老师往县城跑,县
城的往大城市跑。最后所有学成的人都被鼓动出去,没有人愿意回来,逃都来不及,更
别说要建设家乡了。
艾苓是绥化学院的教师,同时也是一位作家。绥化学院被称为“中国高等教育的神经末
梢”,在那里学习的学生从底层来,毕业后又大多回到小地方。
她在演讲中讲述:
“有几个学生大学毕业后就消失了,我想有可能是我们学校的毕业证没有铺平他们的创
业路、就业路,也可能他们认为自己混得不好,并且因为自己混得不好,就想切断和这
个学校所有的联系。”
当所受的教育和出身都成为了难以启齿的事,逃离家乡便是逃离愤恨、不甘和委屈。
何江的演讲在网上疯传,他受到了哈佛大学给予毕业生的最高荣誉,作为优秀毕业生代
表登上典礼舞台讲述中国故事。
这个从湖南乡村走出来的孩子,第一次进城是去上大学。何江的父母都是农民,“我爸
高中都没毕业,也不知道哪里找来那么多的中国传统故事,每天讲都讲不完。”母亲不
识字,喜欢要求他把课本中的故事念给自己听,遇到不懂的地方,还会跟他和弟弟讨论。
何江在哈佛毕业典礼上
他整段演讲中最打动我的是这一段话:
"成长的经历提醒我,作为一名科学家,积极地将我们所会的知识传递给那些急需这些
知识的人是多么地重要。因为利用那些我们已经拥有的科技知识,我们能够轻而易举地
帮助我的家乡,还有千千万万类似的村庄,让他们生活的世界变成一个我们现代社会看
起来习以为常的地方,而这样一件事,是我们每一个毕业生都能够做的,也都能够做到
的。"
凭借自己的双手获得生存的能力和意识,建立一种家乡的归属感。这样,他们的未来是
去建设家乡,而非逃离。

胡适曾说:“你看一个国家的文明,只需考察三件事:第一看他们怎样待小孩子;第二
看他们怎样待女人;第三看他们怎样利用闲暇的时间。 ”
这几年中国发展得很快,鳞次栉比的高楼,车水马龙的交通。也正如罗斯高所说,“我
刚开始做教育问题研究的时候,中国农村的学校环境是特别差的。现在不一样了,最近
十年政府投资很多硬件,老师的工资也提高了,中央的财政直接发,所以这个不是最核
心的问题。最主要的是儿童的健康和营养问题。”
贫穷使得他们在人生的很多转折点上,没有选择的权利,没有能力去获得想要的东西,
没有能力抵抗外界的侵蚀。
如今,已经有很多人为此而努力着:
有邓飞发起的“免费午餐活动”,为农村孩子捐助免费营养餐;
有“春蕾计划”,致力于资助贫困地区失辍学女童继续学业;
有“HELLO小孩计划”,通过爱心套餐为贫困弱势儿童或受灾影响儿童送去问候;
有“希望工程计划”,为家庭贫困的乡村孩子上学提供交通、住宿和伙食费用……
“我们都说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这个起跑线,比我们想象的还要早得多” ,罗斯
高说。
“不服从是人类与生俱来的美德。”
中国农村人口基数大,范围广。虽然做起来很难,但是不能因为难,就不做了。
因为这一切,决定了中国的未来,且与每一位国人休戚相关。
编辑于 2017-09-27
s******n
发帖数: 518
2
何江在哈佛毕业典礼上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65PDGAAWW8Y
s******n
发帖数: 518
3
这个作者和何江,
其实根本就不懂为什么会有贫穷
希望工程等慈善,只能让邓资党脸上有光,根本无法解决问题,
s******n
发帖数: 518
4
她连续上班8个小时,端盘洗碗不停手,但是一天的工资也只够基本生活。
为什么?
因为你被资产阶级剥削了,而且自己还不知道,还以为你的工资就应该那么少。
1 (共1页)
进入History版参与讨论
相关主题
中国青年报:除了工资,还有什么不涨无产阶级革命家--董卓
外交政策 马利德:关于中共的五大迷思我的中国——整理版
被限行的外地车关于“常所用”
【唐子专栏】什么都不信,必信共产党“古文奇才”东大开学发言 “晕”倒同学一片(转)
国民党历史上的“四大家族”哪一家最有“才”?TO tonyxu:“阶层固化”挑战中国 美好生活需要拼爸爸(图)
中国贫穷跟人口数量无关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德国在东线
从1949到1953年,中国人口增加了2亿, 黎阳信了为啥中国人几千年都不知道生产橄榄油(附中国古代的平等思想)?
继续向拥李派扔板砖重新看待大跃进:中国人民改变命运的不屈意志 (转载)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农村话题: 孩子话题: 贫困话题: 儿童话题: 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