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s

本页内容为未名空间相应帖子的节选和存档,一周内的贴子最多显示50字,超过一周显示500字 访问原贴
History版 - 帕提亚战术作用有限;罗马帝国衰退的战术根源;平衡的恢复;帝
相关主题
问个问题
八一下世界历史
欧洲是不是只有罗马帝国的继承者才能自称是皇帝?
神圣罗马帝国和罗马人半毛钱关系没有,干嘛叫神圣罗马帝国?
罗马帝国能跟大汉帝国比吗?
秦国很可能雇佣了罗马帝国的雇佣兵打败了六国
俄国自称是东罗马帝国继承者
西罗马帝国的灭亡 ZT
[转载] 古罗马的灭亡与同性恋、淫乱...... (转载)
为什么罗马没有实现“伟大复兴事业”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帝国话题: 帕提亚话题: 北非话题: 蛮族话题: 罗马帝国
进入History版参与讨论
1 (共1页)
Y**M
发帖数: 2315
1
一、帕提亚战术作用有限
帕提亚的骑兵弓箭手貌似完克古罗马的重步兵,尤其是,在古罗马军事上鼎盛时期
,克拉苏败死、安东尼受挫,此后直至尼禄仍然不得不和平方式解决帕提亚问题,更让
帕提亚战术名声大振。
不过,帕提亚战术对罗马帝国的威胁不大。不仅西罗马帝国最终亡于日耳曼人,而
且此前的历次内战中,驻守西方的各军团,表现也都明显优于驻守东方的各军团。
克拉苏、安东尼的失利,是因为他们基于个人野心和政治目的,急于取胜,藐视军
事规律。
罗马人战胜帕提亚人的战略战术如下:
在这一地区,如果军队依托山河行军,一般都可以避免骑兵弓箭手的袭扰;且罗马
人有后勤优势,可以主动选择作战时间。
注:与内外蒙古、阿拉伯半岛之类的地区不同,这一地区并没有太广阔且难以绕行
的旷野。
同时,罗马步兵还兼任工兵。如果罗马人兵临城下,构筑围攻工事,虽然不能速胜
,帕提亚人也将一筹莫展。
最后,帕提亚人及其附庸国的城市都很富庶,一旦被攻克,必然起到“资敌”的作
用。
这些因素加在一起,导致帕提亚人有时不得不在城下主动迎击罗马军队...然后被
击溃。而不管帕提亚是否应战,只要罗马人能劫掠一些重要城市,就算获胜。
帕提亚战术要发挥作用,除了罗马人失去耐心的情况以外;还有一种情况,就是罗
马人打算灭掉帕提亚。
如果罗马人不是劫掠帕提亚城市,而是要永久性占领帕提亚地区。这种情况下,罗
马大军会陷在遥远的帕提亚地区,其交通线和补给线都将被充分打击。
二、罗马帝国衰退的战术根源:蛮族和帝国军队的“骑兵化”
在西部地区,敌人远比帕提亚人贫穷,所谓“光脚的不怕穿鞋的”,帝国很难像惩
罚帕提亚人那样惩罚蛮族。
帝国衰退的战术根源是帝国军队的“骑兵化”。帝国本来是靠步兵军团在固定防线
上抵抗蛮族的。蛮族的大规模入侵往往有“民族迁徙”的意味,这导致其行动迟缓,完
全可以用步兵军团加以粉碎;蛮族的小规模骚扰,则可以用“墙”来挡住。
注:克劳塞维茨曾经仔细论证过,像长城那种防线,在大规模军事对抗中很容易被
优势兵力突破,其主要意义是防止小规模骚扰。
然而,蛮族迟早会找到帝国最害怕的招数:中等规模的骑兵入侵或海上入侵。这就
非常危险了。虽然西部蛮族的骑兵,一般都不是骑兵弓箭手,面对罗马军团时并无胜算
;但他们也不需要有胜算,他们只要能劫掠就可以了。步兵军团再强大,追不上敌人也
毫无意义。
于是,帝国军队不得不“骑兵化”,帝国的步兵仍然存在,但已经不再享受良好的
待遇,素质也因此大大下降了。
骑兵是昂贵而相对较弱的军事力量。一个骑兵在很多战术条件下,甚至不如一个同
样训练有素的步兵有用(所以在一些战斗中,骑兵要下马作战),而维持他的费用,却
远远超过步兵。
我没有查到古罗马时期的费用资料。按克劳塞维茨的说法,一个骑兵连和一个步兵
营的编成费用和维持费用都大体相当,而按人数计算,是一比五。
到了帝国后期,例如戴克里先和君士坦丁时期,尽管军队中骑兵的比例提高了,而
军队的总人数仍然大大增加,这当然会帝国的财政不堪重负。
三、平衡的恢复
1、西部地区
帝国的西部地区,其财政收入水平向来低于东部地区,所以,西罗马帝国首先灭亡。
至于此后平衡的恢复,那就是西欧的中世纪了。西欧的中世纪以贫困、兵力匮乏、
各地自建城堡防守为特征。这倒也可以恢复平衡:它没有恢复帝国的军事力量,但却使
得潜在的劫掠者们变得相对无利可图(与帝国时期相比)。
注:不是“日耳曼人新鲜血液如何如何厉害”的问题,日耳曼人来了以后,甚至打
不过东罗马人。在财政上有利可图的北非,以及东罗马人看重的意大利本土,日耳曼人
都在正面战场上败给过东罗马人。只不过,东罗马人占领这些地区无利可图,难以持久。
2、东部地区
东罗马帝国的平衡:
如果放弃受蛮族威胁最严重且在经济上无利可图的不列颠、高卢、西班牙和意大利
本土,则东罗马帝国勉强可以达成平衡。
注:本土一开始是因为有很多免税的特权,后来则是因为收复战争打得太惨烈,在
财政上一直无利可图;即便东罗马帝国-拜占庭曾长期占领本土或本土的一部分,也是
心理原因大于战略利益。
不过,这种平衡是不稳定的。因为在当时的战术条件下,防线只能依托山河,而不
能依托海洋。一旦失去上述地区,地中海就变得极不安全。安全是暂时的、偶然的,不
安全才是必然的。
拜占庭的平衡:
注:可以把620年希腊语取代拉丁语成为官方语言,视为东罗马和拜占庭的分界线。
拜占庭在其黄金时期,依靠的是类似初唐“府兵制”的制度,这就已经与古罗马帝
国原有的政治、军事制度没有实质性关系了。
中国“府兵制”的有效性,主要依托于领土广阔和人口众多,拜占庭帝国此时的领
土已经相当有限了。其中真正有价值的地区,只包括今天的希腊和土耳其,其余的一些
周边领土。例如巴尔干和南意大利,民族成分复杂,敌人环伺,无利可图。
不过,正因为帝国领土有限,其效率倒有保证:希腊和首都地区商业发达(拜占庭
的海上贸易比唐朝丝绸之路的陆上贸易更有利可图),小亚细亚半岛有精兵健马。
四、帝国灭亡
帝国灭亡分为几个阶段。
1、西部的丢失。
帝国并不是没能力打败蛮族,而是缺乏保卫西部的财力。
即便我们模糊一下时间和地理的跨度,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小亚细亚可以作
为精兵健马的产地,而高卢不可以?
回答也简单:西欧人民,包括拉丁民族、拉丁化的蛮族以及蛮族,都缺乏实施“府
兵制”的文化传统。
2、东罗马帝国的衰弱状态。
帝国的鼎盛时期,其防线是经过精心设计的,而以步兵为主的军队,在战斗力方面
又拥有压倒优势。帝国军队骑兵化以后,战斗力下降,费用增加;东罗马帝国虽然放弃
了那些受威胁最严重而在经济上无利可图的地区,但整个防御体系已经崩溃,帝国的大
部分地区都暴露给了潜在的敌人。
虽然帝国也逐渐调整制度以适应新的形势,但它并未获得足够的喘息时间。东罗马
帝国尽管在军事上有时也很强盛,但其社会经济基础始终薄弱。
3、北非的丢失。
北非是帝国的财源,但易攻难守。不过,北非的入口主要只有两个:伊比利亚半岛
和西奈半岛。此外,如果地中海不安全,北非也会受到海上骚扰。至于撒哈拉沙漠以及
南方的入口(例如西非海岸,尼罗河)则没多大威胁,原因我不清楚,也许是纯粹的地
理原因,也许因为南方人在战斗力上弱于北方人。
北非在帝国鼎盛时期,其主要入口都处于帝国的腹地,所以只需要用极少的兵力即
可以防御;而在东罗马帝国时期,其西部和海上入口已经被打开;等到阿拉伯人崛起以
后,从东面入侵,埃及和整个北非就丢掉了。
尽管阿拉伯人后来也衰落了(最终灭掉帝国的是突厥人)。拜占庭和西方曾先后复
兴,但北非的易攻难守的属性,反而阻碍了它们收复北非。其原理如下:
拜占庭的体量不大,距离也远,如果不能在北非建立容易防守的据点,它甚至不敢
做出这种尝试。因此,在北非彻底丢失以后,拜占庭也只能不再考虑北非的问题。
十字军各国,体量同样不大,它们同样无法一举收复北非。不过,它们距离北非倒
有比较近的,而且既然它们能去圣地作战,去北非就更不成问题。于是,它们倒敢于在
北非建立据点,只是下场不好就是了:葡萄牙在北非的失败是典型案例。
4、小亚细亚的丢失。
君士坦丁堡易守难攻,这首先因为封锁一个港口城市要比封锁一个陆上城市困难得
多。而帝国在希腊和地中海岛屿上的领土,乃至在地中海周边的商业和文化影响力,也
使它即便在大陆上一文不名,仍然有负隅顽抗的能力。
注:希腊虽然是半岛,但地形崎岖复杂,军事上接近于岛屿,帝国最后的领土,除
了首都以外,就在希腊(伯罗奔尼撒半岛)。
但是,这些小地方并不能构成一个帝国。拜占庭帝国的主要领土,在两个方向上:
西北的巴尔干半岛和东南的小亚细亚半岛。
说起来,帝国不是打不过巴尔干的蛮族,但欧洲的蛮族难以控制。因此,帝国的核
心领土其实只有小亚细亚。
小亚细亚半岛(今土耳其)对于罗马帝国来说,一直是前线或者距离前线不远。区
别仅在于,它是东面受敌,还是东面和东南面都受敌。
因此,拜占庭帝国对小亚细亚的控制一直不是很巩固,经常会失去对其中、东部地
区的控制。奥斯曼土耳其最终把帝国赶出小亚细亚半岛以后,帝国也就名存实亡了。
1 (共1页)
进入History版参与讨论
相关主题
今天我生日 海奔迟到的土耳其十天神奇之旅 (转载)
感觉帝国都真他妈的脆弱
帝国漫谈——法兰克篇[转载]
资本主义祖国在危急中!7
欧洲“皇帝”演变史
[合集] 美国显然更像罗马帝国
斯拉夫人跟日尔曼人应该是同宗同源吧
鸦片战争后中国从鸦片进口国变成了鸦片出口国! (转载)
欧洲的皇帝
我们聊聊王和皇的区别吧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帝国话题: 帕提亚话题: 北非话题: 蛮族话题: 罗马帝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