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boards

本页内容为未名空间相应帖子的节选和存档,一周内的贴子最多显示50字,超过一周显示500字 访问原贴
Joke版 - Re: 十七年前的密苏里大学“章莹颖案”:郑瀛州夫妇失踪案zt (转载)
相关主题
[BSSD] 扶桑 (转载)查理咬我
来美15年,终于可以做到不开英文字幕就看懂美剧了三峡的事闹大了 (转载)
钱伟长卖友求荣内幕,我以后一定改
超级无敌广告Two And A Half Man的扇子会得到它
猪协又出丑了:足协出现低级失职 卡马乔:只能做我自己能做的 (转载)求婚
Re: 警方结论基本出来了:意外身亡! LAPD威武!!!父姓李, 母姓查, 猜猜儿子叫什么 (转载)
NASCAR 政治太不正确了难堪一幕:英国花心男3女友同时到机场"迎接"(组图) zz
YouTube史上最夯影片 点击量近1.8亿 (转载)这个查理杂志社到底是极左还是极右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瀛洲话题: 孙祥话题: 密苏里话题: 没有话题: 大学
进入Joke版参与讨论
1 (共1页)
j******l
发帖数: 2790
1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xiafanle (lvus),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Re: 十七年前的密苏里大学“章莹颖案”:郑瀛州夫妇失踪案zt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Aug 31 19:44:01 2017, 美东)
(一)
2014年春。
PhD在纠结要不要转专业的我,一日百无聊赖,在查看本地警察局的失踪人口名单。很
多人都已经失踪很久了,随着年龄的增长也贴上了推测的照片。美国太大了,人又少,
长期以来生活风俗让人们对隐私有着清晰的界定。因此“发动群众”这条屡试不爽的中
国破案之道在美国并不总是行的通。在这张列表的最后,我惊奇的发现了一个中国人的
名字:
Yinzhou Zheng (参见:https://www.mshp.dps.missouri.gov/CJ51/Search?
personType=&county=Boone)
密苏里大学(University of Missouri),哥伦比亚(Columbia)这几个词提醒着我,
这是发生在本地的中国学生学者身上的一起失踪案件。然后好奇心驱使着我继续往下挖
。看到了这样的一张通知:
(参见:The Charley Project: Yinzhou Zheng)
查理计划(Charley Project,美国的冷案网站):Yinzhou Zheng
照片:(略)
失踪日期及地点:2000年9月17日,密苏里州哥伦比亚市
类别:失踪
出生日期:1953年10月16日
年龄:46岁
身高体重:5英尺8-10英寸,170-180磅
识别特征:亚洲男性,褐色眼球,黑色头发,中国出生
描述:郑最后一次被目击是2000年9月17日,其妻子孙祥(Sun Xiang)于6天后,即
2000年9月23日失踪。该夫妻原计划前往爱荷华城(Iowa City)拜会在那里读大学(爱
荷华大学,University of Iowa)的女儿,但并未抵达,并就此失踪。两人均为中国出
生,中国公民,并将护照留在了居所。
郑为密苏里大学博士后,其子在案发时也为该校本科生。关于此案,并无进一步详情。
如果您有此案线索请联系密苏里州高速巡警队(Missouri State Highway Patrol),
失踪人口调查组,电话:800-877-3542
==========================================================
我曾经在兰州大学生物系的82届校友会网站上,看见过这个问题的讨论,这也是我唯一
一次在华文社区看到对此案的讨论,然后就是沉默,沉默,死一样的沉默。不过也不是
完全没有收获,正是在这个网站上,我找到了唯一一篇媒体报道。看了主笔者,我大吃
一惊:
Didi Tang(唐迪迪)
对于一个关注海内外时政新闻的人,对这个美联社(AP)的驻京政治记者的名字是有印
象的。这是当年她在密苏里大学初出茅庐,在校报上发表的此案的文章。不知道如今在
北京的时政媒体圈里捕捉领导人的一举一动的唐大记者是否还能记得起来这个案件,但
是终归是有有心人的。
这篇报道现在还在 (偶尔上不去):http://archive.columbiatribune.com/2003/Dec/20031207Feat008.asp
==========================================================
当然有心者不只我一个人,17年来,沉默之中,偶尔有人会在Reddit或者huaren上说起
来,但人们对一个冷案似乎没有多少关心的必要。
也许章莹颖也会成为一个冷案,who knows?
但是真相,或者说近似的,推测的真相,总是来的有些过于简单。
(二)
1990年,一望无际的大平原上的小城爱荷华城(Iowa City),来了一位踌躇满志的中
年人——郑瀛洲。
他来自中国的甘肃省,1982年毕业于兰州大学生物科学专业,并且在中国科学院获得了
硕士学位。时年37岁,正值人生精力,阅历蓬勃上升的时期。更加志得意满的是,他刚
刚新婚,娶了一位端庄的正统北京女孙祥。孙祥1955年出生,祖籍北京,大学毕业,当
时是北京市一所中学教师,当年的大学生被誉为“天之骄子”,郑瀛洲作为硕士毕业,
更是社会的精英。两人可谓是郎才女貌,情投意合,前途无量。
然而在光鲜的外表下,一切并不是100%的完美。虽然郑瀛洲是当时社会1%以内,国家未
来栋梁的预备军。但是古板保守的孙家并不感冒。他们更加在意的是郑瀛洲出身:西北
农村户口,而孙祥则是大家闺秀,城市户口,京城二代。如果说这点只是白璧微瑕,那
郑瀛洲的下一个“劣势”就算放到今天已经开放的婚恋市场上,仍然是个减分点:
郑瀛洲已经有了一次短暂并且失败的婚姻,并且和前妻育有一子一女。
不过也许是巨大而辉煌的前景终究说服了老丈人一家,两人最终于1989年结婚。1990年
的爱荷华大学,处于其辉煌时期,“卢刚事件”还没有发生,传统还能抵挡住经济的冲
击。许多有名的教授都还在。郑瀛洲也如该校非常有名的遗传学系攻读博士学位。直到
今天我还是很不解为什么唐迪迪在文章中写道他一年$20000的奖学金(折合一个月1600
美元)时用了一个“only”。
要知道,今天的爱荷华大学遗传学系博士研究生,一个月也是只有1800-2000美元的工
资!
可是那是1990年!
是一个卡罗拉,思域新车只要10000美元的时代!(现在起码涨了一倍价格)
是一个汽油在2美元以内一加仑的时代!
是一个一个人一个月100美元足够吃喝很好的时代!
是一个一栋房子只要10w以内的时代!
今天我拿着1990年的薪水,过着2017年的生活,只有一声叹息...
而郑瀛洲,哪怕不和他做矿工在西北沙漠里吃沙子的兄弟比,就算是和今天的我比,也
让我惭愧。
于是,她的新婚妻子孙祥,也放弃了北京城稳定的教师工作,前来投奔他,做了一名F2
。之后,女儿也来了。
虽然郑瀛洲远比我今天的可支配收入高,但是毕竟有三个人,还是要精打细算过日子。
三个人住在学校给研究生的公寓里面。郑瀛洲努力的上课,做实验,孙祥也尽自己的所
能在家操持家务,让女儿健康快乐成长,让丈夫无后顾之忧——虽然留过学的都知道,
这是不可能的。尽管如此,郑瀛洲还是努力的从牙缝里省出钱,接济远在大西北的父母
,以及支付正在由前妻抚养的儿子的抚养费。
1995年,这一年发生了许多事情,对于一些人而言这些事都是喜事,而对于郑瀛洲而言
,恐怕是喜忧参半吧:
第一,孙祥十月怀胎以后,终于诞下她和郑瀛洲的第一个女儿。这下子他们有三个孩子
了。
第二,郑瀛洲终于和前妻打赢了抚养权官司,大儿子“查理”,即将从国内赶来。
第三,郑瀛洲的父母将从兰州来美国,替她们带孩子。孙祥的压力可以减轻了。
似乎一切都很美,但唯一没有考虑到的事情:郑瀛洲的压力,他有7口人要养。
哪怕经济不是问题,小小的学生公寓单人间怎么容得下那么多人口?不懂英语,衣食住
行,一举一动,都依赖这个年近中年的西北汉子。而且,他已经是读博的第五个年头了
,学业的压力,也沉甸甸的压在他的肩上,无人分担。
1997年,似乎是为了享受“万恶的美帝国主义”,孙祥的妹妹,孙翩(Pian Sun)也要
从将要美国来投奔他们。
以前在内布拉斯加读硕士的时候,因为房租便宜,一个人租一套2室一厅的公寓,一间
做工作室,一间做卧室。有一天我下楼,发现楼下公寓门口居然放了10多只鞋子。后来
我才知道,楼下住的是印度人。6-7个人住一套二室一厅的房子。
可是我在读唐迪迪的报道的时候,忽然觉得好心酸。
孙祥原本是一个时尚,大方,眼光很高的北京小妞。现在却过的比蜗居还要惨。照顾着
三个不同年龄,十分叛逆的孩子,“伺候”者公婆。郑瀛洲还可以去实验室逃避生活,
但孙祥有什么?这样的环境下,就算再和善的人,也会承受不了压力。
但是郑瀛洲奇迹般地挺住了,1998年,漫长的博士学习终于结束,如愿以偿的获得了博
士学位,并且联系到了博士后职位:密苏里大学生物科学系教授,著名玉米专家,美国
科学院后来的院士Jim Birchler门下。而且郑瀛洲的父母也打算回国了,换地方,涨工
资,人也少了。女儿也进了爱荷华大学住进了宿舍,那个时代州立大学周内学生的学费
极其低廉。孙翩替他们照顾孩子,孙祥能在餐馆打工挣点收入,似乎一切都在往好的方
向发展了。
但是爱荷华城的高压生活还是给这个家庭带来了无可逆转的变化了。家庭矛盾迭起,郑
瀛洲和前妻生的儿女和继母的矛盾,郑瀛洲一家和孙祥及孙翩的矛盾,交错在一起。郑
瀛洲,孙祥,两个人的脾气本来就不好,在这8年蜗居的日子里变得愈演愈烈。那个时
代没有那么多的娱乐,网络,不良情绪积聚在心里,日子久了,迟早憋出病来。
这不是夸张,而是事实。
(三)
虽然1990年代是研究生的黄金年代,冷战后期惯性的研究投入,让研究生享受了最后的
丰衣足食一人吃饱全家不愁的日子。
但1990年代却不是博士后的黄金年代。博士后工资收入远不如现在,因为那个年代里面
科学界还没有“博士后是教授的毕竟磨砺之路”的共识。很大一部分phd是可以直接成
为教授的。除非运气不好(如我们的卢刚同志,赶上了冷战结束第一波的削减基础物理
投入)。因此博士后只在研究生基础上稍微提升了一下待遇。而女儿上大学了,学费虽
然相比今天少很多,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四人(郑,孙,大儿子,小女儿)只能继续蜗居在学校公寓University Terrance
Apartment。孙祥在哥伦比亚的George’s Pizza当服务员补贴家用。我曾经去地图上,
去实地考察这个故事中的每一个地标,发现居然都还在。University Terrance
Apartment如今改名成了University Place Apartment,就是留学生口中的UP,而
George's Pizza如今还在原址屹立。不知物换星移几度秋。
不久以后,孙翩从北京来到了哥伦比亚,住进了他们在UP的公寓。
其实在郑,孙的同事眼里,他们都是好人。郑的本科同学,研究生同学,以及密苏里大
学的同事导师回忆起来,他都是一个善良,诚实,从不发火的人(简直是我的反面)。
而在George's Pizza老板的回忆里,孙祥也是一个勤劳,本分,认真守时的人。至少外
人看来,他们还是当年的郎才女貌,模范夫妻,只是回到了UP那座小屋子里后,一切都
会变了。咒骂,责打,家暴屡屡发生。而且更要命的是,只有5个人,还分成了两个阵
营。在报道里大儿子和大女儿总有继母不好的回忆,而孙翩也总是说郑瀛洲嫌她浪费粮
食,希望她能尽快回去减少负担,因为他认为孙翩现在在这里已经是累赘了。不久以后
郑瀛洲老父亲去世,他为了缓解老母的寂寞,执意把他和孙祥的小女儿送回国由奶奶抚
养......争吵,家暴屡见不鲜。似乎永远没有头。这已经似乎不是经济问题,也不是空
间问题,而是常年的高压生活,对所有人,都造成了不可磨灭的伤害了。
家庭如此,工作上也不见成就。当年的Birchler还非今天大名鼎鼎的院士,还要为着
funding奋斗。他明年funding还没着落,如果没有,那就意味着郑瀛洲要丢工作了。虽
然他可以再找别的实验室继续做博后。但他已经累透了,已经失去了对科研,对生活的
任何期望和野心。
所有人都感觉到憋屈,都在盼望着解脱那一天。但是谁都不愿意放弃,生活有些时候就
是这样,明明这样没有前途,却一直陷在里面无可自拔。
但是谁也不曾想到,解脱是这样来的,也是这样无厘头。
(四)
郑瀛洲的生活中,也曾经有过一段插曲。
也许是对现实的绝望,郑瀛洲曾对一个中国来的农学院研究生学妹动了一点心思。郑瀛
洲的大女儿曾经给唐迪迪看过他写给那个女生的一封email,那是在2000年8月:
当男人和女人在生命中相遇,他们之间的友情是简单而纯粹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
种感情会逐渐加深,直到无法掌控。或许我们能掌控住,或许,只能以陌生人结束。
三周以后,郑瀛洲对她的思念如干柴烈火般越烧越旺:
像你这样的女人,让我开心让我失落,让我想抛弃一切只为了你。
没有不透风的墙,很快这件事情就传到了孙祥的耳朵里。愤怒而悲伤的孙祥在朋友圈(
广义的,不是微信)里大吐苦水。对此郑瀛洲当然也是又气又恼。
最后在夫妇双双失踪以后,大女儿在遗留的文件里发现了郑瀛洲给那个女生的信,信中
写道:
我为我的疯狂和轻率向您道歉,如果可以,我希望我们还能继续做普通朋友善待彼此...
这封信写于9月13日,郑瀛洲失踪前4日。
(五)
2000年9月17日,周日
哥伦比亚的周日如往常一样的懒散,17年前人口比今日还少,可以想象得出街上车流几
稀的样子。虽然天气转凉,山岭泛黄。早上起来,家庭的沉闷的氛围一如平常。
郑瀛洲不在家,大儿子“查理”醒来以后,并没有觉得异样,因为几天前郑瀛洲和他说
过,他要去爱荷华大学看自己的女儿。大概6天左右回来。查理今年刚刚高中毕业,顺
利的升入密苏里大学读本科。
他也没有和继母以及姨娘多说话,因为他和继母及姨娘的关系也并不好,一家子陷入了
虽然尴尬,但已经屡见不鲜的沉默中。要么沉默,要么吵架,已经成为这个家庭的日常。
一周以后,9月24日,又是一个往常一样的周日
查理给远在爱荷华州的姐姐发了一封email,询问父亲什么时候回来。
姐姐迅速回复:什么父亲?我没见他来啊?!
查理“大惊”。随即,更加惊讶的事情也发生了。
母亲一早去披萨店“上班”后,就没有回家!披萨店老板说,今天她没有来上班。
延宕到周二,查理才确信,父母失踪了于是立即报警。
警察迅速赶到,发现两个人的车,护照,证件,生活用品,钱财......都没有带走,一
切都在,就是人不见了。
从此以后,两人如同石沉大海,杳无音讯。
同样的,有人指责警察办案不力。
只是那个年代或者资讯不发达,或者人民内心淳朴。这件事情几乎没能在当地掀起任何
波澜,就这样淹没在了历史中。没有捐款,没有哭天喊地,没有“找不到儿子/女儿”
就不回国的毒誓。甚至郑,孙的父母,也没有再踏上过美国的国土。
3年以后的2003年,初出茅庐的唐迪迪,采访了此案的前因后果无数人员,汇聚成了这
篇报道,然后也一样的石沉大海,杳无音讯。
14年以后的2014,我试图去找一些线索,但是没有任何回音。
(六)
很多时候,事情也许远没有想象的复杂和黑暗。很多事情以悲剧起始,闹剧结束。郑瀛
洲失踪案可以说以悲剧起始,但还谈不上闹剧。因为至少,从头到尾,这都是一家人的
事情。
一次机缘巧合,我认识了本地资深华人,郑瀛洲孙祥夫妇的朋友。
她对我说,其实郑瀛洲和孙祥不仅没有死,他们还活着。
他们好像借旅游偷渡去了加拿大,并且好像后来已经拿到了永久居留。
他们的儿子“查理”这件事情以后并不悲伤和难过,毕业后在中餐馆打了一段时间工以
后,去了一家在香港的企业工作,据说收入还不错。
他们只是“私奔”,两个人去了没人认识的地方过了新的生活。他们这样做是为了摆脱
有精神病史和迫害妄想症的孙翩和孙家人。他们的女儿,儿子和警察记者那些交代都是
实现准备好的。他们的子女知道父母在哪里,并且知道他们隐姓埋名过着日子......
这一切是真是假?是真的如此还是只是一个美好的愿望。我不得而知......
17年了...
j******l
发帖数: 2790
2
我深深觉得这个小姨子孙翩就是买提上的某个ID
f****p
发帖数: 18483
3
你还可以查一查每年美国有多少妇女和儿童失踪。这些案子很少一部分是被serial
killer 干掉, 不是serial killer 杀人狂杀就更少了,那么大多数去哪了?!答案很
简单,你去查查dolce 案件。
n******7
发帖数: 12463
4
答案是啥?
dolce搜不到

【在 f****p 的大作中提到】
: 你还可以查一查每年美国有多少妇女和儿童失踪。这些案子很少一部分是被serial
: killer 干掉, 不是serial killer 杀人狂杀就更少了,那么大多数去哪了?!答案很
: 简单,你去查查dolce 案件。

y****i
发帖数: 12114
5
啥证件都没有,就能借旅游偷渡到加拿大,能想出这个解释的尼玛也是人才啊。
1 (共1页)
进入Joke版参与讨论
相关主题
这个查理杂志社到底是极左还是极右猪协又出丑了:足协出现低级失职 卡马乔:只能做我自己能做的 (转载)
引发枪杀的《查理周刊》到底是一本什么样的杂志?Re: 警方结论基本出来了:意外身亡! LAPD威武!!!
法军:恐怖分子快投降吧 人质已经被我击毙 (转载)NASCAR 政治太不正确了
方舟子骂基督教狗血喷头,就是不敢动穆斯林半句 (转载)YouTube史上最夯影片 点击量近1.8亿 (转载)
[BSSD] 扶桑 (转载)查理咬我
来美15年,终于可以做到不开英文字幕就看懂美剧了三峡的事闹大了 (转载)
钱伟长卖友求荣内幕,我以后一定改
超级无敌广告Two And A Half Man的扇子会得到它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瀛洲话题: 孙祥话题: 密苏里话题: 没有话题: 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