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boards

本页内容为未名空间相应帖子的节选和存档,一周内的贴子最多显示50字,超过一周显示500字 访问原贴
LES版 - 又见老领导 - 这次是在南都周刊
相关主题
你怎么形容自己(只性取向)?出柜贴:征开启我les欲望之门的人
如何对待拉拉浪费女性资源论要和妈妈出柜么?
2009拉拉志愿者培训营痛苦的困惑
中国女同性恋调查:身份多为研究生或者公务员Les认同之路
一位老朋友托我问候,曾经紫凤凰的人儿们征Les形婚
男同恶心还是女同恶心昨天我出柜了
感想关于出柜,2姐的血泪经验~
为什么男同艺术家如云,LES似乎很少见到?90后小朋友都能一起4年,出柜,结婚。。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同性恋话题: 拉拉话题: les话题: sam话题: 她们
进入LES版参与讨论
1 (共1页)
a*******u
发帖数: 619
1
闲,永远的偶像和曾经的 crush,这几年在国内的成果。
感谢酷儿新闻 wps9988 的转贴:
http://www.mitbbs.com/article_t/QueerNews/12546279.html
南都周刊 记者 蒋明倬
2011-05-20
我们是拉拉队
http://www.nbweekly.com/news/special/201105/26017.aspx
“并非所有人,都有幸生活在平等的社会。
在一些国家,同性恋者辛苦隐瞒,却仍然招来杀身之祸。
在很多地方,同志笼罩着他人歧视和自我否定的双重阴影。
恐同是无声却阴险的疾病,它让人盲目、狭隘、冷漠、残忍,它的侵袭不分年龄、
性别、职业、族群。
然而,同性之爱古今一贯、寰球有之,它和人类所有的真情实感一样,寻常而自然。
让我们拒绝偏见和敌意,共建对话与和谐。
让我们走出阴影,泰然地拥抱生活,真诚地面对彼此。
国际不再恐同日,关乎我们每个人。”
进入5月,“同语”的网站上最醒目的位置上打出了为“5·17国际不再恐同日”的
宣传,上述激昂文字,来自于这个网站。
越来越多的人,通过小说、电影,甚至身边的朋友知道了同性恋这个群体的存在,
但她们似乎离普通人的视线过于遥远。观望这个群体,也犹如隔岸观火,面貌模糊。易
于为普通人辨识的同性恋,往往是外貌、举止不符合传统性别角色的人,很多人更无法
接受,觉得他们“变态”、“恶心”、“奇怪”……这种仇恨、轻蔑、敌视和排斥,形
成了同性恋恐惧。
根据学者的统计,同性恋群体占社会总人口比例的4%左右,虽然依然是极少数,但
也具有相当的规模。了解、尊重、宽容、给与少数族群以权益保障和社会活动空间,是
一个民主社会基本的条件。在中国,这个群体的利益一直被大多数人忽视,同性恋情感
不被尊重,李银河教授提出为同性婚姻立法提案多年无果。
闲(文内采访者均为网名)创办的“同语”,6年来一直做的就是这样一件事,希
望能在不同的人群中寻找共同语言,让更多的人了解同性恋,消除对他们的歧视,改善
社会处境,争取基本的权益。
从自我认同开始
闲在2004年9月回了国。 她干了一件让拉拉小圈子里的人也觉得奇怪的事情。她既
没像别的海归一样在外企找份体面的工作,也没开始自己做生意。她压根就不工作,要
组建一个女同性恋组织,准备搞同志运动了。
其实很难把闲和“运动”这么政治的词搭上边,理科青年知识分子模样,戴个小眼
镜,说话慢条斯理,不激进,总是很理性,爱交朋友,但也不是看谁都自来熟的社交狂
人,做点什么事情都思来想去,爱文学、电影什么的,但也没文艺青年的那个疯狂劲儿
,熟悉她的人都知道,她从前根本不关心什么政治,1990年代上街发个支持同性恋的传
单,她女朋友去了,她没去。
闲在考察了几个月以后,2005年1月创办了“同语”,一个由志愿者组成的公益民
间组织,致力于中国的女同性恋、双性恋和跨性别者的支持、组织与权益倡导。
闲计划用两年做社区建设,然后做公众倡导。她接触了很多拉拉,想找更多的人一
起做这个事情。但发现,她们都对女同志运动没什么概念,有人确实想做活动,但都是
从商业的角度,类似做个会所、酒吧之类的可以赚钱的。那时,中国的女同志组织处于
真空状态,没有一个组织存在,以前有过的“姐妹”小组2000年解散了。
就在那时,闲遇到了安可。她们一起做“北京拉拉沙龙”。每周末,闲会在咖啡馆
,组织拉拉们来聊天。
闲和安可是沙龙的两个主持人,每次她们自己来挑选谈论的话题。大量的时间用在
谈论怎么“看待自己”上,什么是同性恋,TP划分,如何出柜(表明自己同性恋身份)
,已婚的拉拉如何维系和家庭的关系。闲还逐渐安排了一些和同志运动、权益方面的讨
论,请专家来谈。
最初来沙龙的人,都非常拘谨。尤其是一些年长的、已婚的拉拉。有个人戴着墨镜
、戴着帽子,把自己都捂着严严实实的,装作是普通的客人,在门口转悠。第二周又来
才敢进门。
闲觉得,同性恋群体,很大的一个问题在于,很多同性恋自己都不能接受自己,觉
得同性恋和异性恋不一样。害怕被歧视,伪装“正常”的生活,成为他们痛苦的根源。
闲自己就经历过这种痛苦挣扎。她大学时就喜欢过一个女孩子,但那时同性恋被看
成精神病。于是,她对于自己的身份充满怀疑,对同性恋充满恐惧。很多人即使有了同
性性行为和同性爱人,都不会说自己是同性恋。闲到了美国留学以后,接触了同性恋
NGO组织,获得了更多的信息,才完成了自我认同。
而所谓的社区建设,很重要的一个部分,就是帮助他人自我认同。沙龙是很好的一
种模式,比较放松的聊天,让很多人不再觉得孤独,也像是一个互助小组,让女同志们
互相扶持。
做拉拉沙龙的时候,每年都要做上百场,闲也借此大量接触了拉拉人群。
闲更关注大龄一些的,如35岁以上的拉拉,她们中很多都是已婚的。成长的年代,
社会环境的压力,让她们几乎必须结婚。只要你不结婚,别人就觉得这人是个怪物,是
个活人就得结婚。后来有些人离婚了,她们想找个伴儿;也有人没有离婚,家庭也很稳
定,孩子都很大了,也很难离婚。每个人都有不同的际遇。但也会去参加活动,她们觉
得那是“自己人”的环境,会很舒服,起码会有人跟她们分享共同的痛苦。
在十年以前,拉拉沙龙尚未创立,这些同性恋者就生活在这个国家里,但是她们并
不知道其他拉拉的存在。闲的一个朋友,1996年跟一个登山队要去登珠穆朗玛峰,另外
一个朋友打电话给她说,赶紧回来,北京有个大型拉拉聚会,有8个人!本来要登山的
人立刻撤回,实在没见过那么多拉拉。
拉拉集中营
做了两年沙龙,闲觉得,光北京做得好,不够。应该连接各地的女同志,通过她们
在当地成立类似的小组。那两年,各地都陆续有女同性恋小组建立起来,但是经验不足
,不知道怎么开展活动。闲就有了做拉拉集中营的想法。
2007年7月,“同语”在珠海组织了一个培训,请来台湾、香港、美国的一些女同
志活动家,介绍一些经验、技巧。比如怎么开始建设一个小组,发动自愿者,如何筹划
做大型活动,还有一些NGO的基本技巧,和一些理念的培训,比如同志运动到底应该是
什么诉求,国内同志运动是什么样的状况,大陆、台湾、香港各地的同志又是什么样的
状况。
活动点燃了前所未有的热情,原计划只能有24个来自大陆的拉拉志愿者参加,后来
来了56个,报名的更多,有100人,很多人甚至愿意自费参与。
给参与者的冲击也是前所未有的,“听人家讲经验,直接听傻掉。”台湾的拉拉讲
台湾同志游行有上万人,马英九那时候是市长,作为嘉宾也参与了游行。美国的嘉宾又
讲她们如何给拉拉组织募款,“不要不好意思,正视她们的眼睛,同性恋纳了税,不低
人一头!”
参与过培训的大头和Sam至今都觉得那是非常耳目一新的经历,整个氛围只能用化
学反应来描述,所有人都在特别兴奋的状态之中。视野一下就被打开了。她们忽然发现
,原来有这么多好玩的事情,有这么多可能性。
有人玩笑说,那是第一次在除了夜店以外,第一个场所里见到那么多女同志!这些
人都年轻、有朝气,愿意为自己的权利去努力做一些事情。
而多年以前,闲就是被一次美国的拉拉活动感染,才热衷于做同性恋运动的。
她在美国的那些年,看到美国的同性恋组织,也参加过一些华人同性恋的小型聚会
,甚至还为“华人性别研究中心”工作过,但都还没有真正参与到同性恋运动中,还是
个“旁观者”。
有一年的6月,她被一个台湾朋友小潘拉去参加纽约同性恋大游行。此类游行每年
都有,举块牌子,协商自己的群体诉求,每个族裔的女同性恋都会组成自己的队伍。华
人社区在美国一向保守,之前从来没在游行中出现过。小潘拉着闲组织了一个,打出我
们是华人的拉拉口号,中文叫“拉拉队”。有一些她们不认识的华人,也是ABC,看到
小队伍,就加入过来。
那个活动,让闲发现,原来这个运动,看是一回事,走在队伍里面,作为一个参与
者,非常不一样,“会有身体力行,完全成为一个主题的感觉”,主观能动性焕发,特
愿意为群体做点什么。
拉拉营的作用,跟闲参与的游行一样,参与者的热情被彻底激发。
2008年,拉拉营再次举办,在北京、鞍山、成都、昆明、上海五个城市分别举行,
由当地的同性恋组织分别承办,选择议题也更多元、深入,从历史到法律普及,从运动
到心理支持,探讨形式婚姻的可能性,各地皆有独创。在成都培训中,营员橙子的妈妈
忽然到场,表达对女儿支持,令参与者大受感动。
也是在那一年,各地的小组建立了一个联合机制,成立了“华人拉拉联盟”,还制
定了章程,联盟委员会和秘书处。规定联盟委员选举产生,两年一届。为了保证公平性
,老的拉拉营成员,都作为顾问,“把联盟开发给新人”,闲也进了顾问的名单。
台湾女权运动研究者何春蕤曾经说过,到底什么叫社会运动,不是提纲里,宣言中
讲的一个什么目标,最重要的是参与主体自身发生的改变。
更多的人参与进来,才有机会更多的人发生改变。
走向公众
2008年之后,“同语”的方向转向了对外联络和公众倡导,这比闲当年的计划晚了
一年。
拉拉沙龙由安可坚持做,les+杂志承担了拉拉文化建设的功能,各地的小组也建立
起来,女同志社会的框架也已经基本形成。社会气氛也和以前大不相同。
闲发现,后一些年轻的拉拉,尤其是大城市里,平均年龄二十几岁,“觉得自己挺
好的,根本就没身份困惑”,直接就进入公众教育和倡导阶段,而且她们呈现出的创造
力惊人,非常吸引人。自我生长就可以,根本不需要特殊扶持。
选取合适的途径,让更广大的人群知道同性恋群体的存在,并以平等、尊重、宽容
的心态接纳她们,成为更重要的问题。
2008年2月14日,“同语”参与组织了4对男女同性恋在北京前门拍摄婚纱照的活动
,被媒体广泛报道。2009年5月17日,“同语”又组织了“517国际不再恐同日”自行车
骑游的活动,在北京高校中宣传“国际不再恐同日”和同志相关议题,向学校学生、老
师发放同性恋基本常识。
每个同性恋者都会在是否向父母、朋友出柜上挣扎很久。主要原因是社会对于同性
恋群体的了解少,误解多,明显歧视。了解得越少,社会认知程度越低,出柜的难度也
就越大。“同语”最几年做过一个同性恋家庭暴力调查,被访人群面对家庭暴力境况占
了50%。不但感情上不被理解,出柜很可能遭遇身体摧残。
闲自己在出国之前,向父母出柜。说是出柜,其实是被父母发现。因为她想多看一
些和女同志有关系的资料,国内又没有,她就写信给国外女同志文学研究期刊索要资料
,带回家躲在屋子里看,尽管是英文资料,还是被父亲发现,她父亲英文很好,怀疑她
的倾向,特意去找了国内研究同性恋的专家李银河、张北川的书籍,看过了找她谈话,
他还是不能接受这个群体。闲就明白,她不能被接纳不单是父母的原因,是社会的原因
,必须做些工作改变社会的情况。
十几年过去了,同性恋群体办影展、艺术展还是处于半地下状态。2009年Les+月刊
发起的《别·性艺术展》在宋庄进行,临开展,宋庄当地政府工作人员,以“同性恋主
题不宜公开”阻挠,要求关闭影展。
同语是活动的协办方,闲出面和对方交涉,列举了中国同志社会和政府部门的一些
合作,和国内主流媒体对同性恋的正面报道案例,说明展览的正当性。但警察最后在开
展时,仍然出现在现场,要求关闭展览。闲请他们观看展览。撤掉几幅有争议性作品后
,艺术展得以进行。那次展览成为中国第一次公开展出的女同性恋艺术展。而此前的十
年间,若干次同性恋电影节、艺术展被阻挠、强制关闭。
闲觉得,同性恋组织的定位,就应该是一个反歧视的组织。
她现在接触比较多的,是一些反歧视的维权组织,也有妇女组织。很民间的NGO、
官方的妇联,她都去联络。几年下来,她体会到,无论是NGO还是政府,对于同性恋群
体的态度,还是有变化。尽管很慢。
a*******u
发帖数: 619
2
Les+,一本杂志的同志运动
http://www.nbweekly.com/news/special/201105/26019.aspx
作为一本关注女同性恋、双性恋、跨性别人群的杂志,Les+已经成为同志运动的一部分
,它以媒介的方式,让一些隐性的个体找到了共同体。
已近傍晚,三十几人的会场中,众人沉浸于分组讨论的混乱状态。Gogo大声补充着她知
道的信息。“在新加坡,游行受到很大的限制,你们知道他们采取的方法吗?每个人都
穿上粉色的T恤慢跑。粉红色代表着同性恋的颜色。”
瞬间屋子里安静了,但很快又恢复了喧嚣。20分钟后,会议程序进入项目陈述。一个20
岁左右、瘦瘦的短发女孩儿站起来,陈述她对于“骄傲月”活动的计划。她说,她的计
划受到“闲”(一个名为“同语”的女同性恋组织的负责人)策划的马拉松活动和刚刚
Gogo提到的新加坡同性恋游行的启发,想做一个自行车环城游活动。“你们知道那种彩
球吧?就是上初中时,放在自行车链上很炫的那种。每辆自行车可以挂上各种颜色,飞
驰起来就变成了彩虹色。选条线路,大家一起骑过一条街……”
接下来的陈述更是创意百出,有人打算拍以“我的同性恋朋友”为主题的视频,有人要
做拉拉(女同性恋称呼)广播栏目,有人要选取一所大学做女同性恋心理调查……看着
她们,Sam想起了自己做过的一期Les+封面:自古拉拉出少年。
Les+是一本关注女同性恋、双性恋、跨性别人群的杂志。对于这个人群来说,每年6月
都是她们的骄傲月,用以向公众展示这个群体的存在。
Sam和Gogo是这本杂志的创办者。那两天里,Gogo和Sam请“闲”讲了中国女同志发展史
,导演过《阴道独白》话剧的王翀讲了他是如何获得那部话剧的官方授权,并介绍了美
国一人一剧场形式的话剧,一位男同性恋组织的负责人讲了同性恋文学,一位在Les+工
作的元老简单介绍了如何做口述史……
所有的培训都是实用而有针对性的,都将是进入Les+工作时需要了解、应该掌握的。
Sam和Gogo希望,刚加入的志愿者们能尽可能地掌握更多的东西,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
她们五年才走完的路。
“在阳光下骄傲地走”
Sam至今还记得,她去找Gogo的那天,乌云密布,灰蒙蒙的天像极了一幅水彩画。她孤
零零地在天幕下走,心里总有什么在涌动。她对Gogo说,一起做本同性恋杂志吧,她负
责内容,Gogo负责设计。她知道 Gogo早就有做这样一本杂志的想法,这样就可以在每
个无聊的夜晚干点有意思的事情。
一个月后,杂志做出来了,取名Les+。“Les+”是英文女同性恋的简写,“+”号可以
理解为家园,又可理解为女同性恋外的双性恋和跨性别人群。Gogo最后为Les+设计的版
式是A3纸折成九宫格,印刷只用了品红和黑色两种颜色,独特而有寓意。对于很多女同
志而言,很多人不太能面对自己的同性恋身份。但这本杂志设计很醒目,在公众场合打
开它,自然会打破一种隐秘的状态,使得女同志们不得不面对自己。
2005年12月,第一期Les+出版,刊首语是“牵着你的手,在阳光下骄傲地走”。杂志内
容不多,一篇是Sam自己写的书评,几个同性恋的基本名词解释,一篇人物稿。最重要
的主题故事其实也很简单,就是让每个人来讲讲她们是怎么看待快乐的,取名“很坦然
,很Happy”。
当时,Sam和Gogo都经历着一份感情,办杂志很大部分是为了自己的女友。Sam那时候的
女朋友叫一一,她出生在一个小城市,那里许多人不知道有同性恋这回事儿,父母更不
会接受自己的女儿是同性恋。即便两人感情再深,最终也会找个男人嫁掉。Sam总是想
,一定要做个东西出来广泛传播,让人们都知道同性恋的存在。“恨不得弄一架直升飞
机,在她们家小区的周围和她父母走过的路上,统统都撒上!”
Gogo的女朋友叫雪飞,两人在一起十五年,但是雪飞依然不承认自己是同性恋,她也不
喜欢Gogo的其他同性恋朋友,觉得她们在一起也就是吃喝玩乐,不靠谱,她总有一天还
是会选择嫁人。
Sam和Gogo的遭遇几乎是那个时期甚至现在很多拉拉面临的困境:少年时发现自己的特
殊之处,躁动、惶恐又困惑,自我身份认同伴随着很大的苦闷;开始恋爱后,反而会出
现太多的不安全感、负罪感和稍纵即逝的无奈。
2000年初,若干“同志”网站出现,“同志们”借助网站、聊天室慢慢聚集起来,在论
坛上分享感受。Sam在2005年发现了一个叫“深秋小屋”的网站,她就是在那儿认识
Gogo的。Sam看到Gogo贴子里的一句话:我要把我的体液涂满长安街的每一盏街灯。她
想,我一定要认识这个人。
两个人都以为对方是“美P”,约好了在长安街见面。冬天的街道清冷无人,见面后两
人都大失所望,尽管Gogo身材高挑,眉眼清秀,但她们都是“小T”。艳遇泡汤,但几
年之后她们却成了杂志的搭档。她们都慢慢厌倦了网上的苦情故事、悲情气氛,希望创
造不一样的氛围,让女朋友、这个群体看到希望和可能性。
群体性困惑
第一期Les+印出来,一一和雪飞比Sam和Gogo还激动,她们很快成为Les+的骨干,一个
管财务,一个管网站。燃烧的气氛感染了更多的人,大头、蛋挞、小黑、手绢……十几
个人加入进来,这些人后来都成了Les+的核心成员。
Sam总是念叨着做第二期,她不停联系各种人,问能不能一起合作。听说从美国回来做
同志组织的“闲”后,Sam就冲到她经常出现的拉拉沙龙找她,“闲”很爽快地答应了
帮着做Les+的发行,而且想办法解决Les+的印刷费用。
Sam身体里掩藏着某种明亮和热力,蒸腾着打破平庸的生活。之后六年的杂志,大半的
主题都是由她策划出来,每次冒出一个新想法,她就把所有人召集起来,折腾得不可开
交。
刚开始,Les+集中关心比较基本的话题,比如同性恋身份认同,TP的划分,如何向父母
朋友出柜等等,当然也会做拉拉名人。更深入一些的专题,都来源自Sam的个人困惑。
Sam在那个阶段对什么感兴趣或感到迷惑,她都会去尝试寻找答案。
让Sam自己觉得非常开心的一期,叫做“闻香识娘T”。
TP划分实质上是女同性恋自身认知及角色扮演的一种标准。所谓的T,即英文Tomboy的
缩写,原意是“男子气的女人”,一般上指两人关系中扮演男性角色的一方。而P往往
就是指更女性化、喜欢穿裙子的一方。在西方一些国家,对TP的划分不那么明显,反而
在中国,TP划分成了独特的亚文化。
Sam自己其实一直不大有这种TP概念, 觉得太标签化了。她觉得,自己是个娘T,因为
自己并不像男生,不阳刚,还很愿意和伴侣撒娇。“我自己认同是女性,我的行为方式
都可以很女性。”专题做出来,娘T这个概念被到处引用,很多人都自认为是娘T。
去年,Sam投入精力比较大的一期是以“形式婚姻”(为敷衍父母而假结婚)为主题。
形式婚姻是亚洲同性恋世界比较独特的现象。孝道为先,父母压力不可避免,所以很多
人才会被动假结婚。Sam感觉到,周围这个事情越来越多,Sam觉得她们每个个体都非常
勇敢,也非常辛苦。一个女孩的话让她印象极其深刻。她说这个“形婚”,必须把它当
成一个事业,一定要想清楚。因为你的谎永远要连着下一个谎,整个生活就是一个巨大
的谎言,而且你不能让它有任何漏洞。
Sam在那期Les+里做了各种形态的形式婚姻,内容中也有一些实用性的,比如行婚公约
,甚至在律师帮助下做的法律认同的合同样本,有点像实用手册。让那些想采用形式婚
姻的拉拉,看完后清楚了解自己能不能承担这一切。
所有Sam选择的这些主题,其实也是女同性恋群体普遍关注的话题,是群体性困惑。同
性恋群体共同的困惑不断出现,选题也就生生不息。
农村拉拉们
Les+有个部分专门做口述史,一个生长在山区的拉拉“断弦”讲述了自己的经历,发在
Les+2008年第五期上,稿子的题目叫《我决不会向现实低头》。她没有文凭,也不会写
字。在餐馆打工,遇到了自己第一个女朋友。她和女朋友在一起三年,家里催她女朋友
结婚,两个人就双双割腕自杀。她被人救过来,女朋友却死了。她非常后悔,说如果以
后再有女朋友,绝不会让任何人有权力去反对。
稿子登出来,很多人为之动容,尤其是一些偏远地区的拉拉,跟着感受到疼痛,也感受
到鼓舞。
现在大城市里的拉拉有朋友,有圈子,可以去同性恋酒吧,可以很方便找到同性恋电影
的DVD。很多人能受到良好教育,经历不同的人生。而更多的在小城镇、偏远地区的拉
拉,没有那么多的途径机会遇到其他的拉拉,接触到更多的关于同性恋的知识和信息。
看到Les+这样的杂志是获取一些积极信息的重要途径。
Les+创办第二年,做读者回馈的时候,有个云南大山里的孩子给她们回馈。她自己是个
拉拉,从邮局邮购Les+后,拿着杂志去给爸爸看,说:“你看你看,这个是北京的杂志
,里面讲到了好多这样的人。”借着这个方式,她向自己的家人出柜,她爸爸看了杂志
,也就接受了。在接下来一期的Les+杂志,卷首语如此写道:
同志组织者光是点燃城市的烽火就够忙了,还无暇顾及农村。但反观中国现代发展进程
,农村一直是被牺牲、被剥夺的地方,而作为弱势群体的同志寻求自身权益的时候,不
应该再一次遗忘农村的姐妹了。农村拉拉在哪里?怎样才能找到她们,怎样才可以帮助
她们?
实际上,Les+作为同志运动中承担建构同性恋文化功用的部分,她的影响已经远远不限
于城市,很多小城镇、偏远地区的拉拉都可以通过邮局邮购这个杂志,能看到它,对她
们已经是一种帮助。
群体共生物
Les+出版五年多,早就不再是Sam和Gogo两个人的杂志。编辑、设计、财务、发行、网
站,一本杂志应该有的Les+都有。从一大张纸,变成三十六开本,非全彩印刷变成五十
开全彩印刷,又到八十开,几经扩刊,印刷数量也近四千册。从最初的全免费发放,逐
渐发展到在发行点、淘宝义卖,全国二十几个城市都有代卖点。
和普通杂志不同的是,所有为它工作的人都没有报酬,约稿或者出去采访的人最多报销
打车钱,所有人都在凭着激情做事,义卖所得解决了印刷费用的四分之三,剩下的靠基
金会项目赞助。
从激情开始,幼稚的杂志自发生长,变成群体杂志,参与其中的每个人都开始熟知同志
运动、多元文化等各种概念,开始看理论书籍、尝试做口述历史,翻译国外资料,请港
台、欧美同性恋组织的人做讲座,尝试各种可能性。
在初创期,Les+做了一期骄傲月的封面,所有人用一整天的时间,一本一本在封面上手
绘块状彩虹(彩虹是同性恋的代表和标志)。对于同志权益的倡导,让大家兴奋不已,
所谓运动,就是这种兴奋的不断繁衍。
对于拉拉文化的构建,甚至突破了杂志本身,后来又慢慢发展到做艺术展、独立影像放
映。2010年1月,Les+制作的话剧《欢忧塔》在北京朝阳9剧场公演,这是中国第一部女
同性恋话剧。在那之前,2009年Les+就已经干了一个开全国先河的活动,Gogo牵头办了
“别·性”酷儿艺术展,在北京宋庄举行,那也是中国第一个公开举办的与同性恋相关
的展览。去参观的前后有5000人,艺术展变成了社会活动。
Les+是从个人感情开始的杂志,到后来慢慢做成了同志运动的一个部分,成为群体的共
生物,这可能是Sam和Gogo开始完全想不到的。但随着对社区文化构建的需求加大,问
题也随之出现。所有为Les+工作的人都是兼职,以志愿者形式组建起来的杂志有不稳定
性。每个核心成员的事业发展也都到了关键期,Les+的活动又越做越多,大家都觉得分
身无术。
Sam自己在做Les+的时候接触了更多的人、更多的事,视野更开阔,但是她也希望有更
大的突破,想去国外学一些女性主义的理论知识,看看国外的经验是什么。这其实是很
多同志组织里出现的特点。“同语”、Les+很多团体的志愿者,在接触过美国、欧洲一
些同性恋组织后,自己出去留学。这对于杂志似乎是损失,但对于群体来讲,是另外一
种希望。
a*******u
发帖数: 619
3
那次游行,很多在纽约的拉拉,象 wilder 等,都去了,还在笑语奔了照片。闲的脸上
绘上彩虹旗。那好象是大陆拉拉第一次参加骄傲月游行。

都有,举块牌子,协商自己的群体诉求,每个族裔的女同性恋都会组成自己的队伍。华
人社区在美国一向保守,之前从来没在游行中出现过。小潘拉着闲组织了一个,打出我
们是华人的拉拉口号,中文叫“拉拉队”。有一些她们不认识的华人,也是ABC,看到
小队伍,就加入过来。

【在 a*******u 的大作中提到】
: Les+,一本杂志的同志运动
: http://www.nbweekly.com/news/special/201105/26019.aspx
: 作为一本关注女同性恋、双性恋、跨性别人群的杂志,Les+已经成为同志运动的一部分
: ,它以媒介的方式,让一些隐性的个体找到了共同体。
: 已近傍晚,三十几人的会场中,众人沉浸于分组讨论的混乱状态。Gogo大声补充着她知
: 道的信息。“在新加坡,游行受到很大的限制,你们知道他们采取的方法吗?每个人都
: 穿上粉色的T恤慢跑。粉红色代表着同性恋的颜色。”
: 瞬间屋子里安静了,但很快又恢复了喧嚣。20分钟后,会议程序进入项目陈述。一个20
: 岁左右、瘦瘦的短发女孩儿站起来,陈述她对于“骄傲月”活动的计划。她说,她的计
: 划受到“闲”(一个名为“同语”的女同性恋组织的负责人)策划的马拉松活动和刚刚

h*****a
发帖数: 385
4
三蕃的pride parade,一直想去看。虽然这边华人同志也不少,但是没组织过。这个沙
龙过去看过一阵子。佩服这
些人的坚持,为同志群体争取社会认同,能站出来给同类做任何公益的事情,都是给这
个族群的更好的生存添砖
加瓦。

【在 a*******u 的大作中提到】
: 那次游行,很多在纽约的拉拉,象 wilder 等,都去了,还在笑语奔了照片。闲的脸上
: 绘上彩虹旗。那好象是大陆拉拉第一次参加骄傲月游行。
:
: 都有,举块牌子,协商自己的群体诉求,每个族裔的女同性恋都会组成自己的队伍。华
: 人社区在美国一向保守,之前从来没在游行中出现过。小潘拉着闲组织了一个,打出我
: 们是华人的拉拉口号,中文叫“拉拉队”。有一些她们不认识的华人,也是ABC,看到
: 小队伍,就加入过来。

z**********2
发帖数: 6143
5
LES+啊,好怀念,当年也为之奋斗了很久~觉得真的做的越来越好看:)
a*******u
发帖数: 619
6
二妹子当年也做过 LES+?失敬失敬。认识闲不?
几年前同语的两个义工来 LA Gay and Lesbian Center 培训,还参加过马大师家的聚
会,带来几本 LES+ 杂志。
h**c
发帖数: 2376
7
哇噻
不错
我想看杂志。。。:S
c*****e
发帖数: 2073
8
以前有个国内Les论坛 上站便可收听她们自己录制的Radio DJ好像很红 但书签里找不
到了 请问哪位知道
l**h
发帖数: 8270
9
深秋小屋,dj叫做不語亦瀟瀟,小屋第一帥t

【在 c*****e 的大作中提到】
: 以前有个国内Les论坛 上站便可收听她们自己录制的Radio DJ好像很红 但书签里找不
: 到了 请问哪位知道

c*****e
发帖数: 2073
10
莫非我失忆了 doesn't ring the bell啊 去google下

【在 l**h 的大作中提到】
: 深秋小屋,dj叫做不語亦瀟瀟,小屋第一帥t
相关主题
男同恶心还是女同恶心出柜贴:征开启我les欲望之门的人
感想要和妈妈出柜么?
为什么男同艺术家如云,LES似乎很少见到?痛苦的困惑
进入LES版参与讨论
z**********2
发帖数: 6143
11
拉子三缺一?

【在 c*****e 的大作中提到】
: 以前有个国内Les论坛 上站便可收听她们自己录制的Radio DJ好像很红 但书签里找不
: 到了 请问哪位知道

z**********2
发帖数: 6143
12
只是参与过LES+刚开始进入我在的城市的订阅和发放,因为一开始都是派放的,订多少
,在固定的点让
人来取,同语的活动只参加过两次上海女性展览
做义工的事,主要是在我那个城市的LGBT组织,说是LGBT,其实就是组织活动帮助GAY
和LES牵线搭桥
形婚,并且解决一些法律经济方面的纠纷和问题

【在 a*******u 的大作中提到】
: 二妹子当年也做过 LES+?失敬失敬。认识闲不?
: 几年前同语的两个义工来 LA Gay and Lesbian Center 培训,还参加过马大师家的聚
: 会,带来几本 LES+ 杂志。

l*******s
发帖数: 1140
13
帅!
l**s
发帖数: 1589
14
第一次听说,那里可以看到。
a*******u
发帖数: 619
15
不错,发个双黄包以示敬意。

GAY

【在 z**********2 的大作中提到】
: 只是参与过LES+刚开始进入我在的城市的订阅和发放,因为一开始都是派放的,订多少
: ,在固定的点让
: 人来取,同语的活动只参加过两次上海女性展览
: 做义工的事,主要是在我那个城市的LGBT组织,说是LGBT,其实就是组织活动帮助GAY
: 和LES牵线搭桥
: 形婚,并且解决一些法律经济方面的纠纷和问题

a*******u
发帖数: 619
16
同语的网址:
http://www.tongyulala.org/
LES+
http://www.lesplus.org/

【在 l**s 的大作中提到】
: 第一次听说,那里可以看到。
x**j
发帖数: 1678
17
兴冲冲的去报名同语的志愿者,得知需要填一些表格。一看之下,有些内容实在不想填
,比如多大年龄和居住地。后来得到回信,说需要我把这些信息填全了才可以被考虑。
捺住不愠,问她原因。人家说怕我不够18岁!我已经填了我的学历!难道我是天才少年
吗?
我对于志愿者需要填什么样的信息并不知晓太多,但是还是认为LGBT群落目前还没有公
开到那个份上,尤其在国内。既然要团结大多数,同语还是少些不恰当的条件吧。
z**********2
发帖数: 6143
18
谢主隆恩

【在 a*******u 的大作中提到】
: 不错,发个双黄包以示敬意。
:
: GAY

z**********2
发帖数: 6143
19
如果有认识的人在里面的话就很简单了,但是我们那时似乎没有这么多条件,我觉得可
能走形式主义路
线吧

【在 x**j 的大作中提到】
: 兴冲冲的去报名同语的志愿者,得知需要填一些表格。一看之下,有些内容实在不想填
: ,比如多大年龄和居住地。后来得到回信,说需要我把这些信息填全了才可以被考虑。
: 捺住不愠,问她原因。人家说怕我不够18岁!我已经填了我的学历!难道我是天才少年
: 吗?
: 我对于志愿者需要填什么样的信息并不知晓太多,但是还是认为LGBT群落目前还没有公
: 开到那个份上,尤其在国内。既然要团结大多数,同语还是少些不恰当的条件吧。

1 (共1页)
进入LES版参与讨论
相关主题
90后小朋友都能一起4年,出柜,结婚。。一位老朋友托我问候,曾经紫凤凰的人儿们
纽约活动:上海女爱发起人 想起 分享会 后续报道~~~男同恶心还是女同恶心
诚征Les公民形婚!感想
Les 两攻相遇,必有一受为什么男同艺术家如云,LES似乎很少见到?
你怎么形容自己(只性取向)?出柜贴:征开启我les欲望之门的人
如何对待拉拉浪费女性资源论要和妈妈出柜么?
2009拉拉志愿者培训营痛苦的困惑
中国女同性恋调查:身份多为研究生或者公务员Les认同之路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同性恋话题: 拉拉话题: les话题: sam话题: 她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