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boards

本页内容为未名空间相应帖子的节选和存档,一周内的贴子最多显示50字,超过一周显示500字 访问原贴
LeisureTime版 - 胡适与韦莲司
相关主题
徐志摩的诗 - 纯属好奇专访李敖——谈胡适的自由与容忍
安徽高考題(徵文) (转载)不是我想挖坑啊
徐志摩,张爱玲,钱钟书,冰心...........胡适与鲁迅——关于语言问题的回答zz
谁能告诉我徐志摩为啥能红徐志摩和陆小曼 背后的故事
陈丹青:民国的文人——长沙谈鲁迅抡起板儿砖-就从徐志摩和陆小曼拍起来吧
〖转载〗我为什么不喜欢林徽因 (转载)【胡作非为】偶然
陆小曼 徐志摩 -----那一场风花雪月的往事贴首老歌
圣严法师说:徐志摩的婚姻一团糟wh请问你当了版主如何解决以下问题?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胡适话题: 曹诚话题: 韦莲司话题: 江冬秀话题: 汪静之
进入LeisureTime版参与讨论
1 (共1页)
s*******w
发帖数: 2257
1
深情50年
北京大学出版社 周质平著
放你走
是如此艰难
但你留下来
也不会有什么好结果
l*r
发帖数: 79569
2
这个坑还在挖啊,胡公的垃圾袋也怪倒霉的

【在 s*******w 的大作中提到】
: 深情50年
: 北京大学出版社 周质平著
: 放你走
: 是如此艰难
: 但你留下来
: 也不会有什么好结果

w***r
发帖数: 7173
3
我该怎么办?
w***s
发帖数: 15642
4
科普一下?

【在 l*r 的大作中提到】
: 这个坑还在挖啊,胡公的垃圾袋也怪倒霉的
wh
发帖数: 141625
5
听过周做这本书的讲座,感觉有点窥隐和做作。忘了是不是这个讲座上,他拿一本金瓶
梅故意翻到插画页,又装模作样说不该让你们看这个,这是中国最色情小说。他说话还
挺逗乐,有戏剧性文学性。

【在 s*******w 的大作中提到】
: 深情50年
: 北京大学出版社 周质平著
: 放你走
: 是如此艰难
: 但你留下来
: 也不会有什么好结果

w***s
发帖数: 15642
6
切,bs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听过周做这本书的讲座,感觉有点窥隐和做作。忘了是不是这个讲座上,他拿一本金瓶
: 梅故意翻到插画页,又装模作样说不该让你们看这个,这是中国最色情小说。他说话还
: 挺逗乐,有戏剧性文学性。

l*r
发帖数: 79569
7
据说是胡适美国的女友,两情相悦,又不得不分手,然后为胡适终身未嫁云云

【在 w***s 的大作中提到】
: 科普一下?
wh
发帖数: 141625
8
我当时也特别反感。不过他可能人还不错,曾是princeton中文教学主任,出过中文教
材,听朋友说他注重把商业中文、流行中文等引进教学,吸引学生,还挺用心的。没在
princeton网页上找到他,不知道是不是换地方了。

【在 w***s 的大作中提到】
: 切,bs
w***s
发帖数: 15642
9
哦。。是不是不少名人都有这么一位啊。。季羡林,徐悲鸿,还有谁

【在 l*r 的大作中提到】
: 据说是胡适美国的女友,两情相悦,又不得不分手,然后为胡适终身未嫁云云
s*****o
发帖数: 22187
10
williams?

【在 l*r 的大作中提到】
: 据说是胡适美国的女友,两情相悦,又不得不分手,然后为胡适终身未嫁云云
相关主题
〖转载〗我为什么不喜欢林徽因 (转载)专访李敖——谈胡适的自由与容忍
陆小曼 徐志摩 -----那一场风花雪月的往事不是我想挖坑啊
圣严法师说:徐志摩的婚姻一团糟胡适与鲁迅——关于语言问题的回答zz
进入LeisureTime版参与讨论
w***s
发帖数: 15642
11
在讲座里这么做觉得挺ws的。。。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我当时也特别反感。不过他可能人还不错,曾是princeton中文教学主任,出过中文教
: 材,听朋友说他注重把商业中文、流行中文等引进教学,吸引学生,还挺用心的。没在
: princeton网页上找到他,不知道是不是换地方了。

l*r
发帖数: 79569
12
应该拍案而起扬长而去哈

【在 w***s 的大作中提到】
: 在讲座里这么做觉得挺ws的。。。
b*s
发帖数: 82482
13
不是名人也可以有,只是别人不怎么八卦就是了……

哦。。是不是不少名人都有这么一位啊。。季羡林,徐悲鸿,还有谁

【在 w***s 的大作中提到】
: 哦。。是不是不少名人都有这么一位啊。。季羡林,徐悲鸿,还有谁
l*r
发帖数: 79569
14
没有挤个红颜知己这名士也要打个折扣,作的干巴巴的有什么意思

【在 b*s 的大作中提到】
: 不是名人也可以有,只是别人不怎么八卦就是了……
:
: 哦。。是不是不少名人都有这么一位啊。。季羡林,徐悲鸿,还有谁

wh
发帖数: 141625
15
没错。不过教书的人是不是都会染上表演的习气!我开学上了两堂文学课,都有点哗众
取宠的味道。回头写出来以供聊资。

【在 w***s 的大作中提到】
: 在讲座里这么做觉得挺ws的。。。
wh
发帖数: 141625
16
应该怒斥:你tm k! 我不知道怎么斥。

【在 l*r 的大作中提到】
: 应该拍案而起扬长而去哈
b*s
发帖数: 82482
17
难道痛饮酒,熟读离骚还不够么?

没有挤个红颜知己这名士也要打个折扣,作的干巴巴的有什么意思

【在 l*r 的大作中提到】
: 没有挤个红颜知己这名士也要打个折扣,作的干巴巴的有什么意思
wh
发帖数: 141625
18
看你什么思想!蓝颜不可以吗!

【在 l*r 的大作中提到】
: 没有挤个红颜知己这名士也要打个折扣,作的干巴巴的有什么意思
l*r
发帖数: 79569
19
或者鄙夷的甩出一本什么杂志,扬长而去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应该怒斥:你tm k! 我不知道怎么斥。
b*s
发帖数: 82482
20
《故事会》?

或者鄙夷的甩出一本什么杂志,扬长而去

【在 l*r 的大作中提到】
: 或者鄙夷的甩出一本什么杂志,扬长而去
相关主题
徐志摩和陆小曼 背后的故事贴首老歌
抡起板儿砖-就从徐志摩和陆小曼拍起来吧wh请问你当了版主如何解决以下问题?
【胡作非为】偶然犯淫致祸--徐志摩,就这样殁了【转载】
进入LeisureTime版参与讨论
l*r
发帖数: 79569
21
骚肠九曲不约而同

【在 b*s 的大作中提到】
: 难道痛饮酒,熟读离骚还不够么?
:
: 没有挤个红颜知己这名士也要打个折扣,作的干巴巴的有什么意思

w***s
发帖数: 15642
22
是的,很多好老师都在课堂上非常抓马。。。有点像stand-up comedian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没错。不过教书的人是不是都会染上表演的习气!我开学上了两堂文学课,都有点哗众
: 取宠的味道。回头写出来以供聊资。

l*r
发帖数: 79569
23
蓝颜有什么意思,群众喜看女同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看你什么思想!蓝颜不可以吗!
w***s
发帖数: 15642
24
哈哈哈林徽因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看你什么思想!蓝颜不可以吗!
l*r
发帖数: 79569
25
关关也是老师么?

【在 w***s 的大作中提到】
: 是的,很多好老师都在课堂上非常抓马。。。有点像stand-up comedian
b*s
发帖数: 82482
26
不是四月份才可以讨论林徽因么?

哈哈哈林徽因

【在 w***s 的大作中提到】
: 哈哈哈林徽因
l*r
发帖数: 79569
27
提前热身

【在 b*s 的大作中提到】
: 不是四月份才可以讨论林徽因么?
:
: 哈哈哈林徽因

w***s
发帖数: 15642
28
也可能是最爱笑的那个学生

【在 l*r 的大作中提到】
: 关关也是老师么?
b*s
发帖数: 82482
29
太早了,off season。

提前热身

【在 l*r 的大作中提到】
: 提前热身
l*r
发帖数: 79569
30
可以开始选秀了

【在 b*s 的大作中提到】
: 太早了,off season。
:
: 提前热身

相关主题
《陀螺》词:popgroup 曲:ldy 唱:ldy安徽高考題(徵文) (转载)
读胡适的一点小杂感徐志摩,张爱玲,钱钟书,冰心...........
徐志摩的诗 - 纯属好奇谁能告诉我徐志摩为啥能红
进入LeisureTime版参与讨论
l*r
发帖数: 79569
31
一般是不是都是老师的最爱啊

【在 w***s 的大作中提到】
: 也可能是最爱笑的那个学生
w***s
发帖数: 15642
32
老师永远最爱那个会来事儿的

【在 l*r 的大作中提到】
: 一般是不是都是老师的最爱啊
s**t
发帖数: 17016
33
最后你们看到了没有?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听过周做这本书的讲座,感觉有点窥隐和做作。忘了是不是这个讲座上,他拿一本金瓶
: 梅故意翻到插画页,又装模作样说不该让你们看这个,这是中国最色情小说。他说话还
: 挺逗乐,有戏剧性文学性。

L**********s
发帖数: 12988
34
LOL

【在 b*s 的大作中提到】
: 《故事会》?
:
: 或者鄙夷的甩出一本什么杂志,扬长而去

z*i
发帖数: 58873
35
这个翻译。。。

【在 s*****o 的大作中提到】
: williams?
b*s
发帖数: 82482
36
会来事的谁都喜欢啊

老师永远最爱那个会来事儿的

【在 w***s 的大作中提到】
: 老师永远最爱那个会来事儿的
L**********s
发帖数: 12988
37
May we skip April then?

【在 b*s 的大作中提到】
: 不是四月份才可以讨论林徽因么?
:
: 哈哈哈林徽因

w***s
发帖数: 15642
38
所以老师也是人啊

【在 b*s 的大作中提到】
: 会来事的谁都喜欢啊
:
: 老师永远最爱那个会来事儿的

s*******w
发帖数: 2257
39
一石激起万层浪啊?
s*****o
发帖数: 22187
40
比《胡适与威廉姆斯》好一些吧,这个听着有基情。。。

【在 z*i 的大作中提到】
: 这个翻译。。。
相关主题
谁能告诉我徐志摩为啥能红陆小曼 徐志摩 -----那一场风花雪月的往事
陈丹青:民国的文人——长沙谈鲁迅圣严法师说:徐志摩的婚姻一团糟
〖转载〗我为什么不喜欢林徽因 (转载)专访李敖——谈胡适的自由与容忍
进入LeisureTime版参与讨论
b*s
发帖数: 82482
41
permission granted!

May we skip April then?

【在 L**********s 的大作中提到】
: May we skip April then?
wh
发帖数: 141625
42
嗯。我仔细想起来,他说是给我们看某一页,转悠教室一圈之后说哎呀我翻错页了。不
过金瓶梅插页我感觉一般啊,画得小,不很清楚。

【在 s**t 的大作中提到】
: 最后你们看到了没有?
s*******w
发帖数: 2257
43
一石激起万层浪?
b*s
发帖数: 82482
44
就是啊。以后你要是有了几个娃,你恐怕也是喜欢那个最会来事的那个……

所以老师也是人啊

【在 w***s 的大作中提到】
: 所以老师也是人啊
w***s
发帖数: 15642
45
啊?我现在暂时还不能想象世界上有比大娃儿更可爱的人

【在 b*s 的大作中提到】
: 就是啊。以后你要是有了几个娃,你恐怕也是喜欢那个最会来事的那个……
:
: 所以老师也是人啊

b*s
发帖数: 82482
46
威廉姆斯是个last name啊,可男可女。william是first name, williams就是姓了
venus and serena williams

比《胡适与威廉姆斯》好一些吧,这个听着有基情。。。

【在 s*****o 的大作中提到】
: 比《胡适与威廉姆斯》好一些吧,这个听着有基情。。。
b*s
发帖数: 82482
47
等你生二娃三娃的时候,感觉就不一样了。要是三娃会来事,大娃就惨了……

啊?我现在暂时还不能想象世界上有比大娃儿更可爱的人

【在 w***s 的大作中提到】
: 啊?我现在暂时还不能想象世界上有比大娃儿更可爱的人
w***s
发帖数: 15642
48
不会的!我悄悄下过决心,永远最爱大娃。。。

【在 b*s 的大作中提到】
: 等你生二娃三娃的时候,感觉就不一样了。要是三娃会来事,大娃就惨了……
:
: 啊?我现在暂时还不能想象世界上有比大娃儿更可爱的人

b*s
发帖数: 82482
49
那帮人最初遇见小三前,娶大奶的时候,也是信誓旦旦的……

不会的!我悄悄下过决心,永远最爱大娃。。。

【在 w***s 的大作中提到】
: 不会的!我悄悄下过决心,永远最爱大娃。。。
s*****o
发帖数: 22187
50
我知道啊,不过还是觉着威廉姆斯听起来是爷们儿。。。

【在 b*s 的大作中提到】
: 威廉姆斯是个last name啊,可男可女。william是first name, williams就是姓了
: venus and serena williams
:
: 比《胡适与威廉姆斯》好一些吧,这个听着有基情。。。

相关主题
不是我想挖坑啊抡起板儿砖-就从徐志摩和陆小曼拍起来吧
胡适与鲁迅——关于语言问题的回答zz【胡作非为】偶然
徐志摩和陆小曼 背后的故事贴首老歌
进入LeisureTime版参与讨论
L**********s
发帖数: 12988
51
你别吓墨酥了,回头她不肯再生了。。。

【在 b*s 的大作中提到】
: 等你生二娃三娃的时候,感觉就不一样了。要是三娃会来事,大娃就惨了……
:
: 啊?我现在暂时还不能想象世界上有比大娃儿更可爱的人

b*****e
发帖数: 3522
52
大威廉姆斯
小威廉姆斯

【在 s*****o 的大作中提到】
: 我知道啊,不过还是觉着威廉姆斯听起来是爷们儿。。。
b*s
发帖数: 82482
53
michelle williams……

我知道啊,不过还是觉着威廉姆斯听起来是爷们儿。。。

【在 s*****o 的大作中提到】
: 我知道啊,不过还是觉着威廉姆斯听起来是爷们儿。。。
s*****o
发帖数: 22187
54
这两个还不够爷们儿?

【在 b*****e 的大作中提到】
: 大威廉姆斯
: 小威廉姆斯

l*r
发帖数: 79569
55
是胡适日记里自己写的吧?我猜
没怎么看过胡适日记,只看过几段节选,打牌什么的

【在 s*****o 的大作中提到】
: 比《胡适与威廉姆斯》好一些吧,这个听着有基情。。。
l*r
发帖数: 79569
56
永远都是小娃好啊,但是以后跟你更亲的多半是大娃

【在 w***s 的大作中提到】
: 啊?我现在暂时还不能想象世界上有比大娃儿更可爱的人
b*s
发帖数: 82482
57
所以应该立大娃作为太子……

永远都是小娃好啊,但是以后跟你更亲的多半是大娃

【在 l*r 的大作中提到】
: 永远都是小娃好啊,但是以后跟你更亲的多半是大娃
l*r
发帖数: 79569
58
我们只是说过,到时候一定要一碗水端平

【在 w***s 的大作中提到】
: 不会的!我悄悄下过决心,永远最爱大娃。。。
l*r
发帖数: 79569
59
要嫡生的

【在 b*s 的大作中提到】
: 所以应该立大娃作为太子……
:
: 永远都是小娃好啊,但是以后跟你更亲的多半是大娃

b*s
发帖数: 82482
60
肯定啊,庶子都不加考虑的……

要嫡生的

【在 l*r 的大作中提到】
: 要嫡生的
相关主题
wh请问你当了版主如何解决以下问题?读胡适的一点小杂感
犯淫致祸--徐志摩,就这样殁了【转载】徐志摩的诗 - 纯属好奇
《陀螺》词:popgroup 曲:ldy 唱:ldy安徽高考題(徵文) (转载)
进入LeisureTime版参与讨论
m*****n
发帖数: 7450
61
if google was a guy!
http://www.youtube.com/watch?v=H_AMk4-Xsyg

【在 w***s 的大作中提到】
: 也可能是最爱笑的那个学生
z*i
发帖数: 58873
62
哈哈

【在 m*****n 的大作中提到】
: if google was a guy!
: http://www.youtube.com/watch?v=H_AMk4-Xsyg

s*****o
发帖数: 22187
63
titanic...

【在 z*i 的大作中提到】
: 哈哈
b********n
发帖数: 16354
64
lol,为他深情如斯终身未嫁的女友也忒多了点~~这让鱼鸿雁断经时久滴曹佩声情何
以堪啊~~

【在 l*r 的大作中提到】
: 据说是胡适美国的女友,两情相悦,又不得不分手,然后为胡适终身未嫁云云
b********n
发帖数: 16354
65
lol,就素~~
连皇帝没个后宫争夺赛都亏死啦~~

【在 l*r 的大作中提到】
: 没有挤个红颜知己这名士也要打个折扣,作的干巴巴的有什么意思
L*******s
发帖数: 15925
66
哈哈哈 好吧 我有点理解男人了 唉唉唉

不会的!我悄悄下过决心,永远最爱大娃。。。

【在 b*s 的大作中提到】
: 那帮人最初遇见小三前,娶大奶的时候,也是信誓旦旦的……
:
: 不会的!我悄悄下过决心,永远最爱大娃。。。

w***s
发帖数: 15642
67
哈哈哈,Titanic

【在 m*****n 的大作中提到】
: if google was a guy!
: http://www.youtube.com/watch?v=H_AMk4-Xsyg

w***s
发帖数: 15642
68
真的吗,最爱永远是小的?

【在 L*******s 的大作中提到】
: 哈哈哈 好吧 我有点理解男人了 唉唉唉
:
: 不会的!我悄悄下过决心,永远最爱大娃。。。

L*******s
发帖数: 15925
69
亲 你要知道 大娃吃起醋来的表现 真是很难让人去爱嘛

【在 w***s 的大作中提到】
: 真的吗,最爱永远是小的?
s*******w
发帖数: 2257
70
这是哪儿跟哪儿?
相关主题
安徽高考題(徵文) (转载)陈丹青:民国的文人——长沙谈鲁迅
徐志摩,张爱玲,钱钟书,冰心...........〖转载〗我为什么不喜欢林徽因 (转载)
谁能告诉我徐志摩为啥能红陆小曼 徐志摩 -----那一场风花雪月的往事
进入LeisureTime版参与讨论
s*******w
发帖数: 2257
71
一直要到十年以后,胡适才会知道他这些报告新婚燕尔的信,是如何咬啮着韦莲司的心
。因为韦莲司已经爱上了胡适。
1927

3
月,胡适在访问英国、美国以后,到绮色佳(康奈尔大学所在地)小住几天。
4

17

,是韦莲司的生日,当时胡适已经在横渡太平洋返国的轮船上。韦莲司在当天写的、但
显然没寄出的信里,石破天惊地,娓娓道出她十年前收到胡适来信时的心情:“我今天
重读旧信,读到那封宣布你即将结婚的信【即胡适
1917

11

21
日的信】,又再次地让我体会到,对我来说,那是多么巨大的一个割舍。我想,我当时
完全没有想跟你结婚的念头。然而,从许多方面来说,我们【在精神上】根本老早就已
经结了婚了。因此,你回国离我而去,我就整个崩溃了。”韦莲司在这句话的旁边,加
了一句眉批:“自从接到你
1917

11
月的那封信以后,我就再也没有勇气去重读你的旧信了。”
L**********s
发帖数: 12988
72
哎,可怜的大娃啊,阿姨抱抱,一定是你妈妈偏心!

【在 L*******s 的大作中提到】
: 亲 你要知道 大娃吃起醋来的表现 真是很难让人去爱嘛
x*****g
发帖数: 2498
73
我心戚戚

【在 L*******s 的大作中提到】
: 亲 你要知道 大娃吃起醋来的表现 真是很难让人去爱嘛
s*******w
发帖数: 2257
74
“新文化中旧道德的楷模,旧伦理中新思想的师表。”这是胡适去世后,蒋介石送的
一副挽联。
提起胡适这个名字,老一代的人可能脑子里边还有个印象,那就是“半封建半
殖民地的中国社会的产物,是美国帝国主义一手造成的买办洋奴,是彻头彻尾为帝国主
义服务的”。这是1954年,大陆批判胡适时的定性。1955年,作为这次运动的一个总结
性“成果”,1955年三联书店出版了《胡适思想批判论文汇编》八大册,总共300万字
!好玩的是,当时在美国的胡适,认真搜集大陆批判他的文章,兴致颇浓地在文章上批
注。
这场批判之后,胡适就在大陆“销声匿迹”了,以致于不少青年人都不知道胡
适是何方神圣。不过,到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胡适被重新挖掘出来,通常与鲁迅相提
并论。不过,不管是《四十自述》还是《胡适口述自传》,还是白吉庵的《胡适传》,
胡适留给我们的印象还是一个比较扁平的形象,一个讲究科学方法的实用主义者,一个
提倡白话文的启蒙者,一个温和的自由主义者。这就是蒋介石所赠挽联里所描述的“新
思想的师表”这个形象。
不过,随着相关史料的披露,胡适研究日益深入,他的另一个形象正在突显出
来。这就是关于他的私人情感方面的。
正如我们都知道的,1917年,新文化的旗手胡适,迎娶了一个半文盲的小脚女
人江冬秀,终身未改,这号称民国史上的“七大奇事之一”。 蒋介石说的“旧道德的
楷模”,很可能指的就是胡适这门包办婚姻。这门亲事还在胡适14岁时,就由守寡的胡
母一手定下来了,当时江冬秀也只有15岁。江冬秀文化水平很差,脾气比较刚烈,婚后
的兴趣爱好是打麻将。我们十分困惑,胡适为什么没有违背母命,毁弃婚约;我们难以
想象,温文尔雅、满脑子新思想的胡适与这样一个女人是如何度过几十年的夫妻生活的
;我们怀疑,胡适的情感生活在这样的婚姻里能得到有效的展开吗,胡适有没有与其他
人的亲密关系?
罗志田先生在1995年出版的《胡适传》里,通过对胡适日记和诗歌的细致比勘
,颇为精彩地挖掘出胡适与曹佩声在西湖边的浪漫岁月;1998年,周质平著《胡适与韦
莲司——深情五十年》在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2001年,周质平编辑的《不思量自难忘
——胡适给韦莲司的信》在安徽教育出版社出版,书中披露了大量的一手资料;2004年
,余英时先生出版的《重寻胡适历程》里又挖掘出与Robby(即罗慰慈)的一段感情,
而Robby后来成为胡适的老师杜威的夫人。
去年,又一颗重磅炸弹被引爆,这就是美国学者江勇振著的《星星、月亮、太
阳:胡适的情感世界》(新星出版社2006)。江勇振,毕业于台湾师范大学历史系,美
国哈佛大学博士,现任美国印第安纳州私立德堡(DePauw)大学历史系主任、教授。之前
,他还出版过另一本研究胡适的情感的书《男性与自我的扮相:胡适的爱情、躯体与隐
私观》。翻阅《星星、月亮、太阳》一书,实在可以说,该书是研究胡适情感世界的集
大成者。据江勇振的研究,风度翩翩的胡适确实与江冬秀之间确有感情,但又与很多女
子产生过感情,韦莲司、曹诚英、徐芳、陆小曼、瘦琴、罗慰慈、哈德门太太。蒋介石
地下有知,也许他得重新考虑一下送给胡适的挽联该怎么写了。
这个形象简直可以让我们大吃一惊:胡适还是这样一个人!不过,这可不是小
说家的虚构创作,这是历史学家的研究成果,讲究的是有一分证据讲一分话。作者费劲
心机在台湾胡适纪念馆、北京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以及美国搜集资料,引用资料既
有信件,又有日记,还涉及到报刊杂志,作者对蛛丝马迹的发掘和对资料中障眼法的透
视,让人不得不佩服其火眼金睛。而且,作者着意突破之前相关研究的男性眼光,力图
还原胡适身边这些女性的不同个性,他甚至认为,这些星星和月亮才是赋予这些故事以
血肉/情韵与色彩的人主角。她们的爱恨、她们的相思、她们的挣扎、甚至她们对爱欲
的礼赞,是胡适情感世界里最扣人心弦的精华。
更为有意思的是,该书可读性实在很强。该书是这样开头的:“韦莲司万万没
想到,她原来并不是胡适婚姻之外唯一的女人。这个残酷的事实,啮蚀、扭绞着她的心
。从某个意义说来,这是她第二次失去胡适。”这个开头绝对够香艳,够八卦,一下子
就挑起你平时一本正经道貌岸然下边隐藏着的八卦因子,急欲窥探这位光光鲜无比的大
人物的隐私。这样的片段在书中比比皆是。江勇振对英文书信的翻译也堪称精彩绝伦,
译文字里行间甚至能看出不同女性的不同性格。比起琼瑶这样的专写爱情的专家,江勇
振的文学功底也不见得逊色。事实上,这本书真的像言情小说一样好读,你完全可以在
枕上、马桶上、车上读。读到胡适对江冬秀说“我不会做十分对不起你的事”时,你会
为胡适的狡黠莞尔一笑;读到江冬秀提菜刀威胁胡适,你会幸灾乐祸地大笑;读到白莎
夫妇对胡适的崇拜,你也许会咋舌不已……
l*****f
发帖数: 13466
75
不会吧!胡适要气得跳起来了....

【在 s*******w 的大作中提到】
: “新文化中旧道德的楷模,旧伦理中新思想的师表。”这是胡适去世后,蒋介石送的
: 一副挽联。
: 提起胡适这个名字,老一代的人可能脑子里边还有个印象,那就是“半封建半
: 殖民地的中国社会的产物,是美国帝国主义一手造成的买办洋奴,是彻头彻尾为帝国主
: 义服务的”。这是1954年,大陆批判胡适时的定性。1955年,作为这次运动的一个总结
: 性“成果”,1955年三联书店出版了《胡适思想批判论文汇编》八大册,总共300万字
: !好玩的是,当时在美国的胡适,认真搜集大陆批判他的文章,兴致颇浓地在文章上批
: 注。
: 这场批判之后,胡适就在大陆“销声匿迹”了,以致于不少青年人都不知道胡
: 适是何方神圣。不过,到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胡适被重新挖掘出来,通常与鲁迅相提

s*******w
发帖数: 2257
76
韋蓮司(Edith Clifford Williams,
1895-1971):
根據本書的描述及有關資料,我們知道
韋蓮司出身望族,有良好的家庭背景。她是
胡適的初戀,她啟迪了早期胡適的思想,胡
適與她最初相識那個階段,是亦姊亦友的關
係(長胡適6歲),他們在信裡相互交換讀
書的心得,相互討論知識上的問題,她對社
會、國際動向都有著她獨特的見解,間或也
替胡適解惑,令胡適非常敬佩。胡適在信中
稱她「可以導自己於正確航向之舵手」。 她
對胡適的愛不是自私的,在她知道曹珮聲同
胡適有一段情時,她仍然不動聲色受胡適之
託照顧她。她愛胡適亦同時愛護他的家人。
江冬秀來美後,她邀請他們夫婦到綺色佳
(Itheca)她的居處小住,為了接待江冬秀,
她極細心地問胡適江冬秀喜歡什麼,生怕有
怠慢之處,還送江冬秀一套上刻有江冬秀之
名特製的筷子,對祖望、思杜的關切,對素
斐的夭折,亦同樣感到痛惜,為胡適之喜而
喜,為胡適之哀而哀,這種愛屋及烏至高的
品格,尤其是西方女子,實是難得。她為胡
適終身未嫁,1960 年搬到中美洲加勒比海巴
貝多司島(Barbados)居住,面對海洋,沉浸
在過去她同胡適甜美的回憶裡,度過餘生。
胡適逝世後,為了不再傷及江冬秀及胡適的
聲譽,她應江冬秀之邀將她與胡適來往的信
件予以整理、刪節 、打字送給胡適紀念館。
她於 1971 年逝於巴貝多斯,享年 86 歲。
z*i
发帖数: 58873
77
果然是 williams

【在 s*******w 的大作中提到】
: 韋蓮司(Edith Clifford Williams,
: 1895-1971):
: 根據本書的描述及有關資料,我們知道
: 韋蓮司出身望族,有良好的家庭背景。她是
: 胡適的初戀,她啟迪了早期胡適的思想,胡
: 適與她最初相識那個階段,是亦姊亦友的關
: 係(長胡適6歲),他們在信裡相互交換讀
: 書的心得,相互討論知識上的問題,她對社
: 會、國際動向都有著她獨特的見解,間或也
: 替胡適解惑,令胡適非常敬佩。胡適在信中

s*******w
发帖数: 2257
78
. 胡適性格的特質:
胡適是多情?是無情?是遊戲人間?在
未定論之前,必須了解他的成長的過程及家
庭背景。國人大都知道他自幼喪父,由母親
含辛茹苦撫養長大,他的母親是繼室,大媽已育有三個兄長三個姐姐,在這種大家庭複
雜的環境下,深感母親的難為。中國舊時代
的婦女在未婚之前受的教育不是讀書識字,
而是教育她們出嫁以後如何相夫教子,孝順
公婆。因此在他的幼小心靈上已感到舊禮教
的諸多不合理的地方,引發了他後來的婚姻
論及婚喪禮儀的改革。他在《四十自述》裡
寫他的母親曾這樣寫到:「我在母親的教訓
之下住了九年,受了她的極大極深的影響。
我十四歲(其實只有十二歲零兩三個月)就
離開她了,在這廣漠的人海裡獨自混了二十
多年,沒有一個人管束過我。如果我學得了
一絲一絲的好脾氣,如果我學得了一點點待
人接物的和氣,如果我能寬恕人,體諒人,
一切我都得感謝我的慈母。」
從本書裡,從他的自述裡我們可以了
解胡適性格的養成受了母親極大的影響,從
他的日記,他的談話錄,他的信件看來,他
的待人是和氣、容忍、寬恕。他對他的婚姻
亦是如此。他隱藏了他的本性而極力上進做
好兒子的本份,為了母親他也盡力去維護他
的家庭,然他內心世界裡卻是渴望浪漫的愛
情,追尋理想的情人(妻子)。因此當他踏
上美國國門,最初還是乖乖的做個好學生,
不負母親的期望,然受了西方文化的洗禮以
後,逐漸的開放自己,開始去尋找他心靈的
慰藉,去拼製他理想情感的拼圖。
s*****o
发帖数: 22187
79
綺色佳,康奈尔的?

【在 z*i 的大作中提到】
: 果然是 williams
s*******w
发帖数: 2257
80
这个胡博士真是厉害啊!
不是吹的。
相关主题
圣严法师说:徐志摩的婚姻一团糟胡适与鲁迅——关于语言问题的回答zz
专访李敖——谈胡适的自由与容忍徐志摩和陆小曼 背后的故事
不是我想挖坑啊抡起板儿砖-就从徐志摩和陆小曼拍起来吧
进入LeisureTime版参与讨论
s*******w
发帖数: 2257
81
未完成的拼圖:
胡適一生在情感上尋尋覓覓,繪製他
心靈裡理想的情人(妻子)。在江冬秀身上
找到家的溫暖,維護了他的聲譽,也因為有
一個溫暖的家,使他能專心教育事業,學術
研究,甚至於關心國家社會,顯示他無後顧
之憂;在韋蓮司身上找到智識及思想上的契
合;在曹珮聲身上嘗到戀與慾的滋味;在瘦
琴身上找到男性被崇拜自我的虛榮;在羅慰
慈身上找到西方式的浪漫及一時慰寂的良
藥;在哈德門太太身上找到生活上的慰寂及
生理上被寵愛的滿足;在陳衡哲身上找到心
靈上理想情人的影子;在徐芳身上找到少女
的清純。從這些情感的方塊裡,終其生仍未
能完成一幅完美理想的拼圖。回頭來還是回
到老伴的身邊,相伴相隨45載。作者引用唐
德剛在其《胡適雜憶》中的一段這樣說 :
「……在胡適有生之年,國人一提到 『胡
適小腳太太』,似乎都為胡博士委屈了;但
是有幾個人能體會到,他是中國傳統農業社
會裡,『三從四德』的婚姻制度中最後的一
個『福人』?!」
人間沒有神仙眷屬,這世上也沒有完美
的婚姻。有人說夫妻不是1+1=2, 而是0.5
+0.5=1,那就是說各去掉對方0.5的缺點,
尊重對方0.5的長處,合為一體,相互尊重,
相互容忍,那才是美滿良緣,有福之人。胡
適雖到處留情,但他一直本著他的容忍哲
學,他的善良,不棄糟糠,這一點是國人給
予肯定的。
z*i
发帖数: 58873
82
Ithaca

【在 s*****o 的大作中提到】
: 綺色佳,康奈尔的?
w***s
发帖数: 15642
83
啊?没关系,吃醋说明他爱我们,那更让人疼了啊

【在 L*******s 的大作中提到】
: 亲 你要知道 大娃吃起醋来的表现 真是很难让人去爱嘛
b*s
发帖数: 82482
84
penelope

Ithaca

【在 z*i 的大作中提到】
: Ithaca
C****a
发帖数: 7186
85
疼是肯定疼的 但我的意思就是 大娃没有小娃乖巧啊
大娃经常会欺负小娃
小娃似乎从来不会吃醋啊

【在 w***s 的大作中提到】
: 啊?没关系,吃醋说明他爱我们,那更让人疼了啊
l*r
发帖数: 79569
86
说明你们可能还是偏小娃了
我家小事儿就会吃醋

【在 C****a 的大作中提到】
: 疼是肯定疼的 但我的意思就是 大娃没有小娃乖巧啊
: 大娃经常会欺负小娃
: 小娃似乎从来不会吃醋啊

l***y
发帖数: 4671
87
呃。。。民间所谓的养兔爷儿?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看你什么思想!蓝颜不可以吗!
w***s
发帖数: 15642
88
我都糊涂了。独生子女完全理解无能。。

【在 l*r 的大作中提到】
: 说明你们可能还是偏小娃了
: 我家小事儿就会吃醋

l***y
发帖数: 4671
89
大家多下过类似的决心啊。

【在 w***s 的大作中提到】
: 不会的!我悄悄下过决心,永远最爱大娃。。。
l***y
发帖数: 4671
90
总觉得这两者之间还有个行二的。

【在 b*s 的大作中提到】
: 那帮人最初遇见小三前,娶大奶的时候,也是信誓旦旦的……
:
: 不会的!我悄悄下过决心,永远最爱大娃。。。

相关主题
【胡作非为】偶然犯淫致祸--徐志摩,就这样殁了【转载】
贴首老歌《陀螺》词:popgroup 曲:ldy 唱:ldy
wh请问你当了版主如何解决以下问题?读胡适的一点小杂感
进入LeisureTime版参与讨论
l***y
发帖数: 4671
91
哈哈哈

【在 l*****f 的大作中提到】
: 不会吧!胡适要气得跳起来了....
b*s
发帖数: 82482
92
大奶 二叔 小三?

总觉得这两者之间还有个行二的。

【在 l***y 的大作中提到】
: 总觉得这两者之间还有个行二的。
l***y
发帖数: 4671
93
哈哈,世界于是有了秩序。

【在 b*s 的大作中提到】
: 大奶 二叔 小三?
:
: 总觉得这两者之间还有个行二的。

L**********s
发帖数: 12988
94
等这只靴子很久了,谢谢侬

【在 b*s 的大作中提到】
: 大奶 二叔 小三?
:
: 总觉得这两者之间还有个行二的。

l***y
发帖数: 4671
95
个性吧。男女也有区别。我家老大就很乖巧啊。

【在 C****a 的大作中提到】
: 疼是肯定疼的 但我的意思就是 大娃没有小娃乖巧啊
: 大娃经常会欺负小娃
: 小娃似乎从来不会吃醋啊

A********2
发帖数: 4075
96
在烟霞洞同居过的那位?上次本来要去烟霞洞没去成,甚为憾事。
不过当时问路边的老太,那老太说,那个地方路不好走,下雨路滑
去那里干什么。我们那天其实只是有点毛毛雨而已,估计真是人迹罕至的所在。

【在 l*r 的大作中提到】
: 据说是胡适美国的女友,两情相悦,又不得不分手,然后为胡适终身未嫁云云
s*******w
发帖数: 2257
97
江勇振《舍我其谁:胡适》(第一部璞玉成璧,1891-1917)由新星出版社出版。本书
是目前篇幅最大的胡适传记。近日,本报记者专访江勇振。
胡适谜语之一
资料谜:对于众多胡适传记作者来说,《胡适四十自述》《胡适留学日记》《胡适
口述自传》等等留下的资料,是最为重要的参考。这些资料是否可信?胡适做过什么手
脚?
江勇振解谜:试问到目前为止,哪一个为胡适立传的人,对胡适早年生涯的叙述,
不是跟着胡适亦步亦趋?胡适已经把那些不愿被人窥探的隐私,以及他思想成熟以后放
弃的主张和想法,都一一从他的模本里删除了。比如《胡适四十自述》与他在上海求学
时期的日记,以及他在《竞业旬报》所发表的文章相比,有明显的斧凿、嵌入、建构的
痕迹。
解谜:以前的传记大同小异
新京报:胡适传记,前后已经出版过数十种,为什么还要凑这热闹?
江勇振:中国出版的胡适传记诚然可以排满书架,然而,我们可以试问这些传记是
否大同小异?原因一方面是资料的引领作用。这引领的意思,就是胡适已经替未来要为
他立传的人所打好的传记的模本。前述资料以及他所留下来的许多反思、自叙、甚至他
所搜集保存下来的来往书信,都是他所预设传记的模本。
另一原因,就是先行意识的大同小异。这三十年来重新发现胡适的热潮,跟中国改
革开放的背景、跟中国寻找现代化出路的意图是息息相关的。《舍我其谁》的立意在超
越这一模本,重新呈现一个不同面貌的胡适。
新京报:与此前传记相比,你认为自己最独特处在哪儿?为呈现一个不同面貌的胡
适,又做了哪些努力?
江勇振:必须有怀疑的倾向,怀疑、超越胡适所设下的模本。我们必须要能入宝山
,得其宝,而且能全身而出,不被宝山主人收编为推销员。那就是要读书,要立志去读
胡适所读过的重要的书籍。这可能是一个永远达不到的理想,但正所谓“取法乎上,仅
得乎中”。为什么我们必须要立志去读胡适所读过的重要的书籍呢?写胡适传,资料浩
瀚诚然是一难;发现新资料诚然也是一难;但最难的是要有新的观点。
新京报:很少有人用这么大的篇幅给胡适作传,您是否认为,非如此的篇幅不足以
与胡适的地位相匹配,还是另有其他原因?
江勇振:“所有的误解、传说、人云亦云、胡云亦云,套用胡适自己的话,都须要
先‘推翻’、‘打倒’。然而这只是第一步而已。在抽丝剥茧、解构之余,还必须更上
一层楼,要去重新分析、重新诠释、重新编织出一幅不为胡适预设所羁的图案。所有这
些,都不是三言两语所能道尽。予岂喜辞费哉?‘予不得已也!’”。胡适是值得用两
三百万字的篇幅去为他作传的。
胡适谜语之二
婚姻谜:作为新思想、新观念的传播者,并曾经在美国留学多年,并且与美国女友
韦莲司相爱,为什么服从了幼年母亲定下的婚姻?
江勇振解谜:学者周质平研究称,胡适早年认为中国婚姻制度不合理,去美国后“
为宗国讳”,为中国传统婚制辩护。江勇振称,周的考证不周全。17岁的胡适对婚制的
看法是折中论,对传统婚制与自由结婚都有批评。对于母亲安排的婚姻,一直到留美的
晚期为止,胡适仍在接受、抗拒、矛盾;遐想、顾虑、随缘之间的婉转与徘徊着。
解谜:娶江冬秀错综复杂
新京报:书中你也细致描述胡适的婚姻与感情生活。作为文化领袖的胡适,在婚姻
问题上听从母命,你如何看?
江勇振:胡适对他与江冬秀媒妁之言的婚姻,一定有他错综复杂的情绪。他在接受
、抗拒、矛盾;遐想、疑虑、随缘之间的婉转与徘徊,也绝不是外人所能道者也。他跟
江冬秀之间的关系,绝对不是外人所猜测的不能沟通、鲜花插牛粪的颠倒版。江冬秀不
是一个平凡的女性。胡适与江冬秀之间自有他们的感情。比如说,胡适在婚后给江冬秀
写的一首诗就极其缠绵:“前度月来时,你我初相遇。相对说相思,私祝常相聚。今夜
月重来,照我荒洲渡。中夜睡醒时,独觅船家语。”
新京报:但是,他在留学阶段对韦莲司也用情很深啊?
江勇振:胡适虽然爱跟女性朋友挑情传意,他还不算是一个会凭借着自己的声名与
地位,见猎心喜、或来者不拒的“掠食者”。他自诩为一个颇能坚持原则的男人,比如
,他对江冬秀说:“我自问不做十分对不住你的事。”这句话的重点在于“十分”。
胡适是一个猎艳高手。从他出任驻美大使到卸任后留在美国的十年,是他一生国际
名望的顶峰。他既有位尊名高的本钱,又熟谙调情,艺高胆大。他这个阶段里的“星星
”几乎全是白人,年龄也大多与他相仿。与白人调情,有额外的保障。它可以降低在两
情相悦之余所可能带来的各种瓜葛;用胡适自己的话来说,就是担不起的“相思债”。
新京报:您如何看待胡适的私德?
江勇振:胡适在他所谓“私”领域里的行为,包括他对婚姻与爱情的处理方式,与
他在“公”领域里的作为,是息息相关的。他在“公”领域的行为准则,与他在“私”
领域对自己所做的要求是一致的:理性、法治、井然有序。他之所以认为他的婚约是“
不可毁”、“不必毁”、“不当毁”,就是这种准则的体现。
新京报:他有过好几次婚外情。
江勇振:我认为对胡适来说,重点在于他是否能行之有道,能本诸理性、法治、井
然有序的准则去把持自己。
胡适谈恋爱诚然理智、诚然冷静,但这种理智与冷静并不等于是要超脱或禁欲。有
多少人为胡适唏嘘,说他是传统婚姻制度下的牺牲者,说他寂寞,说他的情感生活贫瘠
。殊不知胡适是高段的调情圣手。江冬秀跟他的其他情人,相对于他这个太阳,是像月
亮和星星一样,各有其运行轨道,是可以并行不悖的。重点端赖当事者的他如何拿捏而
已。(记者 张弘)
s*******w
发帖数: 2257
98
想起中国的一个大贪官,把他的情人们按照MBA理念进行所谓的现代化管理, 哈哈。
哪里有胡博士的智慧啊!
s*******w
发帖数: 2257
99
胡适和韦莲司的关系,一直被研究胡适的学者所关注。
1914年6月,在美国纽约州康乃尔大学留学的胡适结识了该校教授的女儿韦莲司。
在此后48年的岁月中,胡适因受韦莲司的影响而获益甚多,其生平事迹也因有了与韦莲
司的交往而显得更加丰富多彩。
s*******w
发帖数: 2257
100
韦莲司
初恋情人,空候一生
在美国康奈尔大学读书时,胡适与康奈尔大学地质系教授亨利·韦莲司毗邻而居。
1914年胡适应邀参加一个婚礼派对,邂逅了教授的小女儿,从纽约归家探望父母的韦
莲司。韦莲司比胡适大六岁,他们一见如故,彼此留下了极好的印象。
在胡适心中,韦莲司是新女性的理想典范:“人品高,学识富,极能思想,高洁几
近狂狷,读书之多,见地之高,诚非寻常女子所可望其项背”;“余所见女子多矣,其
真能具思想、识力、魄力、热诚于一身者,唯一人耳。”胡适在他的日记中如此写道。
他俩在月下散步,湖边谈心。韦莲司是搞艺术的,正在纽约艺术学校读书,胡适的文化
底子是很厚的,所以他们谈论艺术、谈论天下大事,渐渐的感情越来越深。
1914年6月17日胡适大学毕业并获文学学士学位,6月18日韦莲司带胡适去教堂观赏
西方婚礼,回来的路上他们讨论东西方家庭伦理的差异,胡适的思想在韦莲司的启迪下
,发生了重大转变。 1915年秋胡适转入哥伦比亚大学,与韦莲司同在纽约,他们经常
约会,还经常通信,胡适在短短两年中竟写给韦莲司100多封“情书”。
但他们之所以未能走入婚姻的殿堂,其一是胡适已与老家的江冬秀订婚了,母命难
违;二是韦莲司的母亲反对异国通婚。那时的美国种族歧视严重,华人的地位还是很低
下的。
此后,身处两地的胡适与韦莲司常有书信往来。 1933年胡适作为文化使者应邀访
美时,这对有情人终有机会得以鸳梦重温。狂狷的韦莲司也曾给胡适写过这样火热的情
书:“没想到我会如此爱你……胡适……我崇拜你超过所有的男人……”“我整好了我
们那个小得可怜的床……我想念你的身体,更想念你在此的点点滴滴……”
直到1962年胡适逝世后,韦莲司也没有嫁人,一直独守着她与胡适的那段感情。胡
适去世后,韦莲司竟和江冬秀成了朋友,并忙着整理胡适给她的书信,忙着为他成立出
版基金。9年后,空候一生的韦莲司在一个小岛上孤独地死去,遗物中有完好无缺地保
存着的胡适的书信和稿件。
相关主题
徐志摩的诗 - 纯属好奇谁能告诉我徐志摩为啥能红
安徽高考題(徵文) (转载)陈丹青:民国的文人——长沙谈鲁迅
徐志摩,张爱玲,钱钟书,冰心...........〖转载〗我为什么不喜欢林徽因 (转载)
进入LeisureTime版参与讨论
M****g
发帖数: 11639
101
牛人看来什么都牛
孙中山也是个多情种
这痴情女子不知是幸还是不幸呢

【在 s*******w 的大作中提到】
: 韦莲司
: 初恋情人,空候一生
: 在美国康奈尔大学读书时,胡适与康奈尔大学地质系教授亨利·韦莲司毗邻而居。
: 1914年胡适应邀参加一个婚礼派对,邂逅了教授的小女儿,从纽约归家探望父母的韦
: 莲司。韦莲司比胡适大六岁,他们一见如故,彼此留下了极好的印象。
: 在胡适心中,韦莲司是新女性的理想典范:“人品高,学识富,极能思想,高洁几
: 近狂狷,读书之多,见地之高,诚非寻常女子所可望其项背”;“余所见女子多矣,其
: 真能具思想、识力、魄力、热诚于一身者,唯一人耳。”胡适在他的日记中如此写道。
: 他俩在月下散步,湖边谈心。韦莲司是搞艺术的,正在纽约艺术学校读书,胡适的文化
: 底子是很厚的,所以他们谈论艺术、谈论天下大事,渐渐的感情越来越深。

j******n
发帖数: 21641
102
梁实秋呢

【在 M****g 的大作中提到】
: 牛人看来什么都牛
: 孙中山也是个多情种
: 这痴情女子不知是幸还是不幸呢

b*****e
发帖数: 3522
103
孙大炮是多情种子?确切说,是未成年女性控吧?搁现在够枪毙三百多回了。

【在 M****g 的大作中提到】
: 牛人看来什么都牛
: 孙中山也是个多情种
: 这痴情女子不知是幸还是不幸呢

l*****f
发帖数: 13466
104
那是曹佩声。韦莲司我一直以为是落花有意流水无情那种单恋,难道真的还有一段啊..
..

【在 A********2 的大作中提到】
: 在烟霞洞同居过的那位?上次本来要去烟霞洞没去成,甚为憾事。
: 不过当时问路边的老太,那老太说,那个地方路不好走,下雨路滑
: 去那里干什么。我们那天其实只是有点毛毛雨而已,估计真是人迹罕至的所在。

s*******w
发帖数: 2257
105
和韦莲司好像是真的有一腿。
s*******w
发帖数: 2257
106
搜狐文化:您在第一部和第二部里面有一个写作上的区别:第一部以胡适的人生轴线往
前写,从出生、求学到出国;第二部以论文性的形式,每一章都是具体讨论一个问题。
第一部的写作方式更亲近大众读者,可读性也更强一些,第二部更专业更学术一些。您
在第三部写胡适更复杂的后半生时,会采取一种什么样的写作方式?写作方式的变化是
什么原因?
江勇振:非常好的一个问题,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真正想到这个问题。第一部跟第二部的
写作策略不一样的话,很容易理解,从材料上来说,留美归来之前的胡适,他的人生经
历还有材料比较单一,以时间来区别是很容易做的。
但1917—1927年就不容易了,1917—1927年如果用一般的编年的方法来写的话,其
实对读者的阅读,也是不容易的。比如我写1917年,按照时间写下去的话,那我在每一
章里面就要跳来跳去。比如我会写1917年他回到北大,如果写1917—1918的发展又要兼
顾去谈新文化运动、白话文运动,接下来又要谈到他办《努力周报》,写作在叙述上就
已经产生技术上的一个问题。如果我们按照编年的方式来写胡适,又不失叙述上的一贯
性,那在技术上几乎不可能,按照那种写法,同一章里面我们必须同时处理四五六个问
题,不但我写作上会有分裂的问题,读者在阅读上也会不清楚。
第三部因为还没开始写,但是我推测接近第二部的可能性要大一点。因为第三部从
1927或者1928开始的话,同样胡适是一个多面性的人,既有学术上的成就又有政治上的
意识以及作为,包括他后来又当了北大文学院院长,他是多管齐下的。
搜狐文化:目前第三部的写作应该准备得差不多了吧?
江勇振:我写胡适是写到哪儿看到哪儿,因为胡适一生留下的东西那么多,光是日记就
两百万字。
第三部要处理的问题太多了,从胡适1927年回到中国,以及他跟国民党的关系、新
月的那一段,到后来他回到北大,再到出任驻美大使留在纽约,1946年回到北大当北大
校长,1948年底离开又到美国去,最后到了台湾等。非常多面的一个发展,这里面牵扯
到很多问题,所以为什么胡适研究不容易做好?因为胡适有许多资料是英文的,所以一
定要中英文都掌握才可能了解胡适。所以我以前常常开玩笑说,如果我们对杜威的了解
没超过胡适,我们就没资格研究胡适,因为我们自己就会被胡适牵着鼻子走,胡适说杜
威什么我们就跟着他说什么。如果我们不看杜威根本不知道那是胡适自己的诠释。
比如有一年杜威的生日,胡适在纽约发表了一篇文章,结果他居然被杜威的大弟子
攻击了。这件事我们没有资料,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为什么杜威的大弟子会去攻击胡适
?胡适的日记里面根本没写清楚,他只说他去发表了一篇论文,那边气氛不好,匆匆讲
了几句话就回来了。其实日记上没交代清楚他被攻击了,攻击的原因就是杜威的大弟子
说,你根本误解了杜威的意思。这些资料如果研究胡适的人不能掌握的话,就失去了一
个非常关键的来理解胡适如何“曲解误解杜威”的地方。这就是为什么研究胡适很困难
,今天我写的胡适会有很多人觉得不能接受,就是因为我笔下的胡适跟他们所了解的胡
适相差太远。
s*******w
发帖数: 2257
107
1949年上海解放前夕,民国知名人士胡适在被子女问及应该何去何从时分析说:“去美
国,有面包有自由;去苏联,有面包没自由;留大陆,没面包没自由。”最后,他们全
家选择去了美国。胡适的二儿子胡思杜没有去美国,留在大陆被折磨死了!胡适的确是
中国历史上少见的有远见卓识的智慧学者!!
s*******w
发帖数: 2257
108
江勇振 台湾师范大学历史系毕业,美国哈佛大学博士。现任美国印第安那州私立德堡(
DePauw)大学历史系教授。
“胡适有开山有功,
但留下太多未竟之业”
晶报:您这本《日正当中》从胡适进入北京大学写起,讲述了这个留学生归国后名
满天下、谤亦随之的巅峰十年,是否可以说1917年至1927年这十年,是胡适一生最重要
的十年?
江勇振:《日正当中》,顾名思义,分析的确实是胡适如日中天的十年。然而,这
所指的,是胡适在中国近代思想史上的地位而言。这是胡适奠定他学术界权威、文化霸
权以及思想界龙头地位的关键阶段。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从那以后胡适的巅峰地位就开
始倾颓。事实上,在学术思想界的地位上,胡适还会在1930年代从权威更上一层楼达到
“祭酒”的地位。在舆论界,胡适也更进一步成为“近代中国公共知识分子的第一人”
。然而,胡适是一个多方面的人物。他不只是一个学者、思想家、公共知识分子,他还
是世界级的人物。他在1938年到1942年,是中国驻美的大使。1917年至1927年就胡适在
近代中国思想史地位而言,是他一生的日正当中。可是,等胡适出任中国驻美大使以后
,他等于是跃上了国际外交的舞台,与美国及世界各国王公、总统、公卿往来酬酢。而
且,那也是他密集取得荣誉博士学位的阶段。因此,在胡适一生学术思想的“日正当中
”以后,还会在他出任大使阶段进入另外一个高潮。
晶报:您在书中说“归国十年,胡适在文化的战场上所向披靡,战无不胜。”并用
几章来全面考察胡适在这十年里的学术成绩。我们知道胡的《中国哲学史大纲》虽然只
有上部,但在20世纪初独领风骚,缔造了中国哲学史研究的新典范。而在“红学”方面
,胡的《红楼梦考证》也是“红学”研究一个划时代的里程碑。不过,此后胡适的学术
成就就暗淡了,您认为这是时事所造还是他的兴趣转移?
江勇振:在学术上,胡适所扮演的角色是开山者。用今天流行的时髦话来说,就是
“典范”的创造者。这点,胡适自己非常清楚。他在1927年的一篇文章里,对他自己的
《中国哲学史大纲》上卷作了如下的论定:“我自信,中国治哲学史,我是开山的人。
这一件事要算是中国一件大幸事。这一部书的功用能使中国哲学史变色。以后无论国内
国外研究这一门学问的人,都躲不了这一部书的影响。凡不能用这种方法和态度的,我
可以断言,休想站得住。”就像你所说的,胡适的《红楼梦考证》也是一个划时代的里
程碑,支配了《红楼梦》研究长达半个世纪的时间。换句话说,也是一个新“典范”的
开山之作。
胡适开山有功,但留下太多未竟之业。我认为你说的很有道理,这是时事所造的,
也是他兴趣转移的结果。除此之外,还有另外一个原因。我在一篇文章里说胡适毕生坚
持他科学实证的精神;他不能在还没有作校勘、训诂、辨伪的工作之前,就去作综合、
解释的工作。套用余英时的话来说,没有先经过“小心的求证”,胡适就没有办法推出
他“大胆的假设”;但这是他实证主义的盲点,完全不是杜威实验主义的论点。如果胡
适学术的起点和终点都是中国的考证学,那是因为中国传统所留下来的东西,都必须要
先由他亲自“下死工夫去研究”,实证地去重新整理过,然后再“从死工夫里求出活见
解来。”胡适注定没有写出他发愿要藏诸名山的中国思想史,我们可以想像他晚年的掷
笔之叹:“予不得已也!”
晶报:您提出了“胡适说过就算主义”,这几年胡适确实因为“民国热”而被神化
,圣化了。我特别喜欢您在前言里说的那段话—“如果21世纪是胡适的世纪的话,那未
来的中国就要回到19、20世纪之交。这是科幻小说里时光隧道思古的幽情,不属于严肃
思考中国的现在与未来的范畴。”那么,在您看来,拥有“维多利亚后期思维”的胡适
对中国的现在与未来又有着怎样的价值与意义?
江勇振:当代中国的“民国热”,以及对“民国”的神话化是不难理解的。除了怀
旧的心理以外,那是对以往翻天覆地的政治社会运动、以及全面丑化民国的反动力。“
民国热”的社会意义,就仿如社会集体的卡拉OK。对所谓的“民国范儿”的想像、“再
创造”、怀旧、跟卡拉OK所酿造的那种让人可以寄情投射的郎情妹意,岂不有异曲同工
之妙吗?从某个角度来说,胡适热当然也是“民国热”的一部分。胡适是一个从前被斗
垮斗臭的人。“民国热”既然是一股感性的翻案风,胡适自然是随之而上的。然而,胡
适有其更热切与迫切的象征意义。这是因为胡适已经变成了一个改革开放的象征符号。
从这个角度来说,胡适不但具有怀旧的意义,他还具有面向未来的意义。所谓“21世纪
是胡适的世纪”的说法,固然看似匪夷所思,但如果我们把它放在这个脉络下来理解,
就不足为奇了。
胡适那“维多利亚后期的思维”已经是一去而不复返的了。中国不会回头去走胡适
走过的老路,或者去走他希冀当时的中国会去走的路。就像非洲的许多国家,从原来连
电话都没有的情况之下,一跃而进入使用手机的社会,中国的发展也将是跳跃性的。其
实,我1990年代初第一次到中国去的时候,有几家人有电话?然而,北京的少年男女已
经流行使用那小不点儿的BP机了。当时,在美国只有医生会随身带着BP机。再一转瞬间
,大哥大的时代已经来临。这些历史,对今天的手机族来说,简直就是史前历史。然而
,这才是二十年前的事呢!从只有几家有电话、到BP机、到大哥大、到手机,这种跳跃
性的发展,就象征着中国走向未来的弹道。胡适的理想当然具有当代与未来的意义。但
这就像是说孔子、苏格拉底的思想永远会具有当代与未来的意义一样。可是,我们能想
像会有人说:“21世纪会是孔子和苏格拉底的世纪”吗?
研究胡适“材料固然重要,
新观点才是关键”
晶报:您说要研究胡适一定要“假设胡适的假设,求证胡适的求证”,这话说来容
易,但实际上除了比胡适还要大胆和小心外,还要通过大量的阅读—不仅要阅读胡适的
文本,还要阅读那些影响过胡适的文本。
江勇振:作研究的乐趣,是只有曾经真正倘佯于其中的人才能体会的。在研究当中
所得到的乐趣,可以使有些人根本就不愿意从其中走出来,即使书写不出来都在所不惜
。我说研究胡适要先打破“胡适说过就算主义”。这其实只是现代学术研究的第一步。
任何严肃的学术研究,都是从这一步开始的。诚然,要阅读胡适自己写的文章已经不是
一件容易的事,遑论还需要阅读影响过胡适的文章。然而,研究胡适的乐趣也就在于此
。先说档案。倘佯于档案之中,那种与古人同游所兴起之思古之幽情固不待言。我觉得
能在档案里发现具有关键性的信或文件的喜悦,恐怕连人家中彩的喜悦都不及其万一。
这种喜悦,我在北京的“胡适档案”以及美国的档案馆都经历过数次。阅读的乐趣也同
样是无穷的。胡适的藏书,现在已经再度汇集,收藏在北京大学图书馆的北大文库。我
们可以想像翻阅胡适曾经读过的书,看他所画的线、所作的眉批,那种如
同穿过时光隧道与胡适同游的感觉是难以用文字来形容的。即使是阅读不是胡适自
己所拥有、但他曾经读过的书,也同样是一种乐趣。我2011年秋天开始写作《日正当中
》的时候,隔壁办公室教德国史的同事看见我上个月才读了约翰·穆勒的《论自由》,
后来却又开始一本一本地读英译本的易卜生戏剧,她笑我说,你怎么可能尽读胡适所读
过的书呢!她替我担心的,是我会掉进因为研究乐在其中,结果却不知道要出来的无底
洞。我告诉她说,我不可能尽读胡适读过的书,但是,我必须尽量去读所有对胡适产生
过重要影响的书。
晶报:在您眼中,胡适是怎么从布满历史尘埃的材料中活生生地走出来的?
江勇振: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胡适在1921、1922年之间,读了李慈铭的日记以后
有感地写下了好几首诗。其中一首说:“五十一本日记,写出先生性情;还替那个时代
,留下片面写生。”这是我写《舍我其谁:胡适》给我自己的期许。作到多少,当然有
待学者方家批评。有些读者说我找到了许多新材料。其实,材料固然重要,新观点才是
关键。只有新观点才能赋新意予旧材新料。而如何才能赋旧材新料以新意呢?唯一的法
门就是吸收新的理论。理论的好处,就在于它提供我们新的角度和视野来看问题和诠释
材料。材料就像矿物一样,端赖采矿者者点石成金。材料自己不会说话,理论是能让材
料生意盎然的点金术。我这些年来,得益于理论的阅读与涉猎,也乐在其中。
晶报:除了文本材料外,您有采访过一些与胡适有过交集的当事人吗?
江勇振:在胡适研究这个领域里,我是一个后进者。因为如此,当我开始研究胡适
的时候,已经没有多少胡适同时代的人物可以访问了。我倒是在出版《星星·月亮·太
阳:胡适的情感世界》的前夕,有幸得到胡祖望(胡适之子)夫人曾淑昭女士的首肯,
到她府上去访问了她。曾女士身体健朗、脑筋敏锐、谈锋健胜。我访问了她两天的时间
。第一天,她亲手作了美味可口的中餐给我吃。另外一天,她请我到附近一间雅致的中
餐厅午餐。我感谢曾女士让我有机会去访问她,让我对她、对胡适与江冬秀的为人处世
都有了更深的体认。
对比师徒:杜威是实用主义,
胡适是民主精英主义
晶报:在杜威看来,“民治”是“民有”与“民享”的先决条件,而在胡适眼里,
“民治”只不过是“手段”,无关宏旨,“民享”才是民主制度之鹄的。在这个极重要
的问题上,这对师徒的态度是不一样的。
江勇振:自由主义是一个空泛的名词。称胡适为自由主义者,就仿佛是说胡适是一
个中国人一样,没有什么诠释的意义。更有甚者,说胡适是一个自由主义者,套上了这
个标签,会让人误以为那已经就是答案。我们必须要问胡适是在什么意义下的自由主义
者。我们更必须要问以杜威的弟子自居的胡适,究竟是如何诠释、挪用、或误用杜威的
自由主义?这就是我在书中所处理的一个重要的问题。从杜威的角度来看,“民治”绝
对不能只是“手段”。对他而言,“民治”是“民有”与“民享”不可妥协的先决条件
。杜威民主理念的可贵,在于他坚持民主不只是一个政治的概念,它还是一个社会的概
念,同时还更是一个道德的概念。所以他才会说:“民主就意味著人格既是最先也是最
终的目的……它意味著说,不管一个人是多么的猥琐、孱弱,他的人格不能是由人家给
予他的,不管那个人有多睿智或多伟健。”
与杜威形成对比的,是胡适的民主精英主义。他说:“无论在共产制或私产制之下
,有天才的人总是要努力向上走的……至于大多数的凡民,他们的不向上、不努力、不
长进,真是‘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这些“大多数的凡民”,胡适后来干脆
以“阿斗”来称之。他说:“民主国家的阿斗在选举的时候不但可以画‘诺’,也可以
画‘No’;平时不关心政治,选举的时候才做个‘临时的诸葛亮’。”我们知道阿斗是
一个极其看不起人的称呼。我们要注意胡适在这里说阿斗可以当“临时的诸葛亮”。俗
话说:“三个臭皮匠,赛过一个诸葛亮”,可是绝对不会说“三个阿斗,赛过一个诸葛
亮”。这是因为阿斗是一个完全没用的人。就是一百个阿斗也永远赛不过一个诸葛亮。
胡适让“阿斗”在投票的时候当当“临时的诸葛亮”,因为在他的民主精英主义之下,
治国不是阿斗的事,他们只要“民有”与“民享”就可以了。
晶报:是否能说胡适比他的老师还要实用主义呢?
江勇振:如果这个“实用主义”指的是杜威的“实用主义”,那当然是对杜威实用
主义的误解。我在书中已经强调杜威的“实用”不是“效用”的意思。如果这个“实用
主义”指的是“可用就好主义”,那就要看我们所追求的是什么。如果我们认定“民有
”与“民享”是鹄的,“民治”与否无关宏旨,则开明专制恐怕比民主还更有效率。然
而,如果我们服膺杜威的民主政治哲学,则没有“民治”,“民有”与“民享”根本就
得不到保障。
晶报:在您笔下,胡适只对美国钟情,“俄国从来就不是选项”。但不可否认的是
,胡适也有激进的时候,比如到了莫斯科,他甚至动了成立自由党的念头,要搞社会主
义的试验……对此,您怎么看?
江勇振:胡适在1926年欧游的时候从来就不曾以俄国作为效法的对象。历来许多学
者说胡适当时曾经一度左倾的说法都是错的。苏联让当时的胡适佩服的地方,是它试图
用有理想、有组织、有计划的方式去追赶美国用资本主义的组织方式所达到的生产力。
胡适礼赞西方近代文明。他说:“它除了用科学与机器大大地增进个人的快乐与舒适之
外,还用组织与立法的方式把幸福的生活推广给于社会上最大多数的人。”这就是胡适
用来衡量当时的苏俄的尺度。胡适为之动容的,不是苏联的制度,而是那种用有理想、
有组织、有计划的方式去追赶美国的生产力的“实验的态度”。也就因为如此,等胡适
漫游到了美国以后,他所亲眼目睹的美国的汽车文明,让他顶礼膜拜到要回中国宣扬汽
车文明的福音的地步。
胡适也从来就没有左倾过。他在漫游回到中国以后,斩钉截铁地宣告美国不会有革
命,而且不需要有革命。这是因为他说美国已经用生产力以及社会立法的方式,把革命
的可能性从根断绝了。胡适钟情美国,从来没有对美国贰心过。他礼赞美国,因为美国
用先发制人的社会立法的方式,把可能会发生阶级斗争的问题都给防微杜渐地解决了。
历来学者对1926年间的胡适,只说对了一半,那就是胡适曾经激进过。只是那个激
进不是左倾,而是右倾。有多少人能想像他们心目中的自由主义大师会说:“新的国民
党已经发展出一个高度的组织,一个新的军队,新的纪律。军队是党的一个部份,党是
军队的领袖、老师、灵魂、和大脑……这真是了不得,非常重要。”读者如果觉得不能
置信,或者欲知详情,就请读我的这本《日正当中》。
(责任编辑:胡曼) 原标题:江勇振 “每一代的人, 都是在为上一代的人 重新书写历
史”
b********n
发帖数: 16354
109
啊,听起来除了宋大宋二还有故事啊?八卦八卦吧~~

【在 b*****e 的大作中提到】
: 孙大炮是多情种子?确切说,是未成年女性控吧?搁现在够枪毙三百多回了。
b*****e
发帖数: 3522
110
我记忆不是很确切,所以google了一下:
有一個男人,19歲娶了18歲的女友,
24歲時和只有18歲的秘書交往並納為二房,
28歲見到好友1歲的女兒,開始光源氏計劃,
31歲到日本旅行認識一名15歲的女僕,
隔年認識10歲的蘿莉,
在日本旅行期間就周旋于女僕和蘿莉之間,
38歲時和蘿莉結婚、39歲回國,
49歲光源氏計劃成功、把22歲的小妹妹帶回家,
後來活到59歲死亡。
請問這人生的大滿貫 是哪個歷史人物?
解答:
1885年 19歲 他與盧慕貞(18歲)結婚,後育有三子,
1891年 24歲 認識陳粹芬(18歲),後成?側室,
1894年 28歲 初次見到好友的女兒 宋某(1歲女嬰)開始啟動光源氏計劃
1897年 31歲 流亡日本,認識溙锎海5歲女僕),
1898年 32歲 認識大月熏(10歲羅莉),
1900年 34歲 9月20日上午在神戶市相生町加藤旅館跟溙锎海8歲)相好,
1901年 35歲 向盧慕貞(34歲)提出離婚(當時似乎還沒正式離婚,不過民法頒布于此
人死後,故忽略 "重婚罪" 追朔),
1902年 36歲 向大月熏(14歲)父親提親被拒絕,
1903年 37歲 8月與大月熏(15歲)訂婚,
1904年 38歲 7月19日與大月熏(16歲)正式成親,
1915年 49歲 與盧慕貞(48歲)正式離婚 與光源氏計劃成功的宋慶齡(22歲)結婚,
他就是國民黨所謂的國父孫中山先生!

【在 b********n 的大作中提到】
: 啊,听起来除了宋大宋二还有故事啊?八卦八卦吧~~
相关主题
〖转载〗我为什么不喜欢林徽因 (转载)专访李敖——谈胡适的自由与容忍
陆小曼 徐志摩 -----那一场风花雪月的往事不是我想挖坑啊
圣严法师说:徐志摩的婚姻一团糟胡适与鲁迅——关于语言问题的回答zz
进入LeisureTime版参与讨论
z*i
发帖数: 58873
111
so?

【在 b*****e 的大作中提到】
: 我记忆不是很确切,所以google了一下:
: 有一個男人,19歲娶了18歲的女友,
: 24歲時和只有18歲的秘書交往並納為二房,
: 28歲見到好友1歲的女兒,開始光源氏計劃,
: 31歲到日本旅行認識一名15歲的女僕,
: 隔年認識10歲的蘿莉,
: 在日本旅行期間就周旋于女僕和蘿莉之間,
: 38歲時和蘿莉結婚、39歲回國,
: 49歲光源氏計劃成功、把22歲的小妹妹帶回家,
: 後來活到59歲死亡。

s**t
发帖数: 17016
112
孙大炮这么猥琐?整个一肉食动物啊

【在 b*****e 的大作中提到】
: 我记忆不是很确切,所以google了一下:
: 有一個男人,19歲娶了18歲的女友,
: 24歲時和只有18歲的秘書交往並納為二房,
: 28歲見到好友1歲的女兒,開始光源氏計劃,
: 31歲到日本旅行認識一名15歲的女僕,
: 隔年認識10歲的蘿莉,
: 在日本旅行期間就周旋于女僕和蘿莉之間,
: 38歲時和蘿莉結婚、39歲回國,
: 49歲光源氏計劃成功、把22歲的小妹妹帶回家,
: 後來活到59歲死亡。

m********n
发帖数: 3558
113
说实话,他的讲座和某些学术作风有很多让人不能接受的地方。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我当时也特别反感。不过他可能人还不错,曾是princeton中文教学主任,出过中文教
: 材,听朋友说他注重把商业中文、流行中文等引进教学,吸引学生,还挺用心的。没在
: princeton网页上找到他,不知道是不是换地方了。

wh
发帖数: 141625
114
赞熟悉。什么样的学术作风?我听一个搞中文教学的朋友说参加他主持的教材讨论会,
他算这方面的版主级人物。但princeton网页找不到他,也没显示其他学校,不知何故。

【在 m********n 的大作中提到】
: 说实话,他的讲座和某些学术作风有很多让人不能接受的地方。
wh
发帖数: 141625
115
刚看到曹佩声和汪静之还有一段,汪老也是风流人物:
http://www.newconcept.com/jixi/mingren/hushi/hushi_12.html
april主要是不大有人去爬南高峰,一般只去满觉陇。南高峰那几个洞也不是上山必经
之路。烟霞洞还有石刻造像等景点;最荒的是千人洞,进洞蜡烛熄灭,有人曾因缺氧死
在里面。
看过凤凰卫视拍过胡曹的烟霞洞吗,那个女主持的嘴角诡笑很八卦,烟霞仙境倒是拍得
很清楚,我以前去的时候没这些东西,只有个洞:
http://v.ifeng.com/history/renwujingdian/201112/d8b9d15a-d8f6-4

..

【在 l*****f 的大作中提到】
: 那是曹佩声。韦莲司我一直以为是落花有意流水无情那种单恋,难道真的还有一段啊..
: ..

m********n
发帖数: 3558
116
在的吧
http://www.princeton.edu/eas/people/display_person.xml?netid=cpchou&

故。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赞熟悉。什么样的学术作风?我听一个搞中文教学的朋友说参加他主持的教材讨论会,
: 他算这方面的版主级人物。但princeton网页找不到他,也没显示其他学校,不知何故。

b********n
发帖数: 16354
117
果然够八卦~~而且很精彩~~
果然领导人就是领导人啊~~大家都是以4,5个为基数~~

【在 b*****e 的大作中提到】
: 我记忆不是很确切,所以google了一下:
: 有一個男人,19歲娶了18歲的女友,
: 24歲時和只有18歲的秘書交往並納為二房,
: 28歲見到好友1歲的女兒,開始光源氏計劃,
: 31歲到日本旅行認識一名15歲的女僕,
: 隔年認識10歲的蘿莉,
: 在日本旅行期間就周旋于女僕和蘿莉之間,
: 38歲時和蘿莉結婚、39歲回國,
: 49歲光源氏計劃成功、把22歲的小妹妹帶回家,
: 後來活到59歲死亡。

b********n
发帖数: 16354
118
lol,曹佩声长得漂亮不~~才女好像美女少啊~~

必经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刚看到曹佩声和汪静之还有一段,汪老也是风流人物:
: http://www.newconcept.com/jixi/mingren/hushi/hushi_12.html
: april主要是不大有人去爬南高峰,一般只去满觉陇。南高峰那几个洞也不是上山必经
: 之路。烟霞洞还有石刻造像等景点;最荒的是千人洞,进洞蜡烛熄灭,有人曾因缺氧死
: 在里面。
: 看过凤凰卫视拍过胡曹的烟霞洞吗,那个女主持的嘴角诡笑很八卦,烟霞仙境倒是拍得
: 很清楚,我以前去的时候没这些东西,只有个洞:
: http://v.ifeng.com/history/renwujingdian/201112/d8b9d15a-d8f6-4
:
: ..

b********n
发帖数: 16354
119
每位名人都有一个不成器的儿子啊~~

【在 s*******w 的大作中提到】
: 1949年上海解放前夕,民国知名人士胡适在被子女问及应该何去何从时分析说:“去美
: 国,有面包有自由;去苏联,有面包没自由;留大陆,没面包没自由。”最后,他们全
: 家选择去了美国。胡适的二儿子胡思杜没有去美国,留在大陆被折磨死了!胡适的确是
: 中国历史上少见的有远见卓识的智慧学者!!

l*****f
发帖数: 13466
120
好复杂。够拍个长篇八卦狗血电视剧了~
曹佩声跟胡适分手之后好像另外还有一段情。那个时代的时髦人类啊。

必经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刚看到曹佩声和汪静之还有一段,汪老也是风流人物:
: http://www.newconcept.com/jixi/mingren/hushi/hushi_12.html
: april主要是不大有人去爬南高峰,一般只去满觉陇。南高峰那几个洞也不是上山必经
: 之路。烟霞洞还有石刻造像等景点;最荒的是千人洞,进洞蜡烛熄灭,有人曾因缺氧死
: 在里面。
: 看过凤凰卫视拍过胡曹的烟霞洞吗,那个女主持的嘴角诡笑很八卦,烟霞仙境倒是拍得
: 很清楚,我以前去的时候没这些东西,只有个洞:
: http://v.ifeng.com/history/renwujingdian/201112/d8b9d15a-d8f6-4
:
: ..

相关主题
徐志摩和陆小曼 背后的故事贴首老歌
抡起板儿砖-就从徐志摩和陆小曼拍起来吧wh请问你当了版主如何解决以下问题?
【胡作非为】偶然犯淫致祸--徐志摩,就这样殁了【转载】
进入LeisureTime版参与讨论
l*****f
发帖数: 13466
121
大月熏狠好看,后来好像嫁了一个和尚。给国父生了个女儿,一直在日本养大。

【在 b********n 的大作中提到】
: 果然够八卦~~而且很精彩~~
: 果然领导人就是领导人啊~~大家都是以4,5个为基数~~

b********n
发帖数: 16354
122
他俩有分手啊~~
偶读来的八卦好惊悚~~曹好像一直等,然后胡又去美,最后曹留下来死掉啦~~死之
前吩咐将自己的骨灰洒在路上,这样胡适回来看她,她也可以看到~~偶.......血溅
满地~~

【在 l*****f 的大作中提到】
: 好复杂。够拍个长篇八卦狗血电视剧了~
: 曹佩声跟胡适分手之后好像另外还有一段情。那个时代的时髦人类啊。
:
: 必经

b********n
发帖数: 16354
123
这和尚太占便宜了吧~~
等等,他那是神马和尚,后来还俗啦?

【在 l*****f 的大作中提到】
: 大月熏狠好看,后来好像嫁了一个和尚。给国父生了个女儿,一直在日本养大。
l*****f
发帖数: 13466
124
wah....好香艳。俺看到的八卦说曹去米国读书又有了一段,结果江冬秀说她坏话给拆
散了。胡太v5~

【在 b********n 的大作中提到】
: 他俩有分手啊~~
: 偶读来的八卦好惊悚~~曹好像一直等,然后胡又去美,最后曹留下来死掉啦~~死之
: 前吩咐将自己的骨灰洒在路上,这样胡适回来看她,她也可以看到~~偶.......血溅
: 满地~~

l*****f
发帖数: 13466
125
日本和尚好像可以娶LP?

【在 b********n 的大作中提到】
: 这和尚太占便宜了吧~~
: 等等,他那是神马和尚,后来还俗啦?

w****r
发帖数: 17566
126
en

【在 l*****f 的大作中提到】
: 日本和尚好像可以娶LP?
wh
发帖数: 141625
127
噢忘了他是用台湾拼音。

【在 m********n 的大作中提到】
: 在的吧
: http://www.princeton.edu/eas/people/display_person.xml?netid=cpchou&
:
: 故。

wh
发帖数: 141625
128
蛮文静的:
这张是不是有点倔的感觉:

【在 b********n 的大作中提到】
: lol,曹佩声长得漂亮不~~才女好像美女少啊~~
:
: 必经

wh
发帖数: 141625
129
不是胡冠英也不是汪静之?学科学的人怎么也那么不靠谱,哈哈。

【在 l*****f 的大作中提到】
: 好复杂。够拍个长篇八卦狗血电视剧了~
: 曹佩声跟胡适分手之后好像另外还有一段情。那个时代的时髦人类啊。
:
: 必经

wh
发帖数: 141625
130
好像是把遗物烧为灰烬,把遗体埋在绩溪老家的路边……想想还是蛮伤心的……

【在 b********n 的大作中提到】
: 他俩有分手啊~~
: 偶读来的八卦好惊悚~~曹好像一直等,然后胡又去美,最后曹留下来死掉啦~~死之
: 前吩咐将自己的骨灰洒在路上,这样胡适回来看她,她也可以看到~~偶.......血溅
: 满地~~

相关主题
《陀螺》词:popgroup 曲:ldy 唱:ldy安徽高考題(徵文) (转载)
读胡适的一点小杂感徐志摩,张爱玲,钱钟书,冰心...........
徐志摩的诗 - 纯属好奇谁能告诉我徐志摩为啥能红
进入LeisureTime版参与讨论
wh
发帖数: 141625
131
视频里说江冬秀菜刀威胁胡适说要杀了儿子。

【在 l*****f 的大作中提到】
: wah....好香艳。俺看到的八卦说曹去米国读书又有了一段,结果江冬秀说她坏话给拆
: 散了。胡太v5~

w****r
发帖数: 17566
132
第二张更好看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蛮文静的:
: 这张是不是有点倔的感觉:

b********n
发帖数: 16354
133
lol,原来她是绩溪人啊,那跟胡适家很近很近啊,他俩一地方出来的呢~~绩溪那地
方非常有才,偶家里八卦说,离地下老农都会背唐诗三百首,啧啧~~估计她的不靠谱
气质是那地方熏陶的~~
这女生长得很好看啊,第二张图片尤其好看,那时候女学生好有气质~~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蛮文静的:
: 这张是不是有点倔的感觉:

b********n
发帖数: 16354
134
哈哈,偶以为江冬秀举菜刀是先杀胡适再自杀~~胡适吓坏啦~~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视频里说江冬秀菜刀威胁胡适说要杀了儿子。
b********n
发帖数: 16354
135
真的很伤感啊~~
不过这个埋遗体烧遗物是不是本末倒置啦~~大家不都反着来么~~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好像是把遗物烧为灰烬,把遗体埋在绩溪老家的路边……想想还是蛮伤心的……
b********n
发帖数: 16354
136
lol,难怪他们禅宗讲究顿悟,不言语,娶了老婆之后估计需要顿悟的地方太多啦,很
有助于修行~~

【在 l*****f 的大作中提到】
: 日本和尚好像可以娶LP?
b*****e
发帖数: 3522
137
你的肺腑之言吧?:)

【在 b********n 的大作中提到】
: lol,难怪他们禅宗讲究顿悟,不言语,娶了老婆之后估计需要顿悟的地方太多啦,很
: 有助于修行~~

l*****f
发帖数: 13466
138
不是,是另一位姓曾的,出处是石原皋写的闲话胡适,石原皋虽然是胡适同乡加拐弯抹
角亲戚,不过此事属于道听途说,未知确否。而且胡太那把菜刀,在他那里版本是裁纸
刀,说是胡太抓裁纸刀朝胡先生扔过去。这里有节选,lol
http://www.crup.com.cn/Item/102219.aspx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不是胡冠英也不是汪静之?学科学的人怎么也那么不靠谱,哈哈。
b********n
发帖数: 16354
139
LOL,原来原型这么平淡啊~~都素后来脑补惹的祸啊~~

【在 l*****f 的大作中提到】
: 不是,是另一位姓曾的,出处是石原皋写的闲话胡适,石原皋虽然是胡适同乡加拐弯抹
: 角亲戚,不过此事属于道听途说,未知确否。而且胡太那把菜刀,在他那里版本是裁纸
: 刀,说是胡太抓裁纸刀朝胡先生扔过去。这里有节选,lol
: http://www.crup.com.cn/Item/102219.aspx

s*******w
发帖数: 2257
140
1927

3
月,胡适在访问英国、美国以后,到绮色佳(康奈尔大学所在地)小住几天。
4

17

,是韦莲司的生日,当时胡适已经在横渡太平洋返国的轮船上。韦莲司在当天写的、但
显然没寄出的信里,石破天惊地,娓娓道出她十年前收到胡适来信时的心情:“我今天
重读旧信,读到那封宣布你即将结婚的信【即胡适
1917

11

21
日的信】,又再次地让我体会到,对我来说,那是多么巨大的一个割舍。我想,我当时
完全没有想跟你结婚的念头。然而,从许多方面来说,我们【在精神上】根本老早就已
经结了婚了。因此,你回国离我而去,我就整个崩溃了。”韦莲司在这句话的旁边,加
了一句眉批:“自从接到你
1917

11
月的那封信以后,我就再也没有勇气去重读你的旧信了。”(
Williams to Hu, April 17, 1927.
见江勇振:《星星、月亮、太阳:胡适的情感世界》)
韦莲司(
Edith Clifford Williams
),出身于新英格兰望族,其父是康乃尔大学的地质学与古生物学教授,其母出生于耶
鲁大学所在的纽黑文。韦莲司生于
1885
年,比胡适大
6
岁。她从小就有绘画方面的天分。
1903
年,她在耶鲁大学念过一年美术。她在纽黑文时期的作品,现在收藏在耶鲁大学一个美
术馆的特藏室。但耶鲁大学美术馆所藏的,是她写实主义时期的作品。
1914
年,胡适与韦莲司认识的时候,他不知道,那正是韦莲司在纽约艺术界初露锋芒的时候
。在同纽约一些叱咤风云的前卫艺术家来往之后,她的画风丕变,一反她从前的写实路
线。很可惜的是,韦莲司在
1918
年父亲过世以后,就放弃了她在纽约的艺术生涯,搬回绮色佳陪母亲生活。尽管韦莲司
与她母亲之间,存在着极大的爱和矛盾的张力,在母亲需要她的时候,她为了爱而牺牲
自己。
胡适第一次用韦莲司这个译名,并附有她的英文全名,是
1914

10

20

的日记。他记录他们前一个周六,也就是
17
日下午,一起散步三个钟头的经过。当晚,胡适在韦莲司家晚餐,一直到九点才回家。
(胡适,《胡适留学日记》,第二册,第
428

429
页)从这一天开始,胡适与韦莲司不但经常见面,打电话;而且虽然同住在绮色佳,还
互相通信。那年的感恩节,胡适到韦莲司家吃饭。当晚韦莲司不在场,因为她已经在一
个星期以前回纽约去了。晚餐后,胡适回到住所,写了一封可能是他一生中唯一一封“
少年维特”式的信给韦莲司:
上星期四夜里,我心里非常怅惘,因为寒风把我窗外柳树上的叶子全都吹光了,害我不
能为你折下一枝柳条,来作为送别的礼物!而且,我也没有拍下任何照片。我
没有办法用笔墨来形容,我是如何地珍惜你这几个月来——喔,多么短暂的几个月啊!
——给我的友谊和好意。我不知道贵国的规矩是否允许一个男子对一个女子
说,她是最能善解其意、最能启发他的朋友?如果这句话是不能说的,我认为是这个规
矩有问题。

Hu to Williams, November 26, 1914
相关主题
谁能告诉我徐志摩为啥能红陆小曼 徐志摩 -----那一场风花雪月的往事
陈丹青:民国的文人——长沙谈鲁迅圣严法师说:徐志摩的婚姻一团糟
〖转载〗我为什么不喜欢林徽因 (转载)专访李敖——谈胡适的自由与容忍
进入LeisureTime版参与讨论
s*******w
发帖数: 2257
141
胡和williams的感情应该是真的。
wh
发帖数: 141625
142
嗯,曹是旺川村,胡是上庄村,我也猜很近,不知道多近,我们去安徽版问问?
哈哈哈,文学气质等同于不靠谱啊……

【在 b********n 的大作中提到】
: lol,原来她是绩溪人啊,那跟胡适家很近很近啊,他俩一地方出来的呢~~绩溪那地
: 方非常有才,偶家里八卦说,离地下老农都会背唐诗三百首,啧啧~~估计她的不靠谱
: 气质是那地方熏陶的~~
: 这女生长得很好看啊,第二张图片尤其好看,那时候女学生好有气质~~

wh
发帖数: 141625
143
好像是说先杀儿子再自杀。还是有点三从四德的……

【在 b********n 的大作中提到】
: 哈哈,偶以为江冬秀举菜刀是先杀胡适再自杀~~胡适吓坏啦~~
wh
发帖数: 141625
144
哈哈,都烧了吧……

【在 b********n 的大作中提到】
: 真的很伤感啊~~
: 不过这个埋遗体烧遗物是不是本末倒置啦~~大家不都反着来么~~

wh
发帖数: 141625
145
你看过这本书吗?不知道真实性如何,看这段节选挺有文采,说话也算实,没有很多添
油加醋。刀似有两把两次,互动百科说:
“其时,胡适也打算与江冬秀离婚,每当胡适向江冬秀提起此事,江冬秀便大吵大闹,
一次竟用裁纸刀刺向胡适的脸部,未中。又一次,江冬秀拿起了一把菜刀,对胡适说,
离婚可以!我先把两个孩子杀掉,我再自杀。”

【在 l*****f 的大作中提到】
: 不是,是另一位姓曾的,出处是石原皋写的闲话胡适,石原皋虽然是胡适同乡加拐弯抹
: 角亲戚,不过此事属于道听途说,未知确否。而且胡太那把菜刀,在他那里版本是裁纸
: 刀,说是胡太抓裁纸刀朝胡先生扔过去。这里有节选,lol
: http://www.crup.com.cn/Item/102219.aspx

l*****f
发帖数: 13466
146
他们不是啥表哥表妹么,感觉凡是牵扯到的都有点亲戚关系,lol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嗯,曹是旺川村,胡是上庄村,我也猜很近,不知道多近,我们去安徽版问问?
: 哈哈哈,文学气质等同于不靠谱啊……

l*****f
发帖数: 13466
147
美狄亚....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好像是说先杀儿子再自杀。还是有点三从四德的……
l*****f
发帖数: 13466
148
两把? 那两年胡家好火爆。没看过这本,感觉作者观点有点左,而且是多年以后老头儿
的回忆,切实性可能也要打折扣? 不过按他所说,关系还蛮密切,他说他曾劝江冬秀不
要去美国,留下来,江几乎都听他的了,还是胡适比较坚决明智啊。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你看过这本书吗?不知道真实性如何,看这段节选挺有文采,说话也算实,没有很多添
: 油加醋。刀似有两把两次,互动百科说:
: “其时,胡适也打算与江冬秀离婚,每当胡适向江冬秀提起此事,江冬秀便大吵大闹,
: 一次竟用裁纸刀刺向胡适的脸部,未中。又一次,江冬秀拿起了一把菜刀,对胡适说,
: 离婚可以!我先把两个孩子杀掉,我再自杀。”

wh
发帖数: 141625
149
她姐姐是胡适的三嫂,好像没有其他亲戚关系?对,她也是汪静之已故未婚妻的姑母。
汪也是绩溪人,和未婚妻指腹为婚的,呵呵。

【在 l*****f 的大作中提到】
: 他们不是啥表哥表妹么,感觉凡是牵扯到的都有点亲戚关系,lol
wh
发帖数: 141625
150
赞。很喜欢那个euripides的悲剧……

【在 l*****f 的大作中提到】
: 美狄亚....
相关主题
不是我想挖坑啊抡起板儿砖-就从徐志摩和陆小曼拍起来吧
胡适与鲁迅——关于语言问题的回答zz【胡作非为】偶然
徐志摩和陆小曼 背后的故事贴首老歌
进入LeisureTime版参与讨论
wh
发帖数: 141625
151
嗯,你贴的那一段里,裁纸刀那次也是他把他俩劝开的。他87年去世,这本书不知道什
么时候写的,网上看到的是人大2011重印版。那个凤凰卫视视频里有位沈寂也做胡适生
平和思想研究,这个名字好熟悉,可能以前常在新民晚报上看到。
嗯,胡适和鲁迅不同,他不是文学家,呵呵。江也很坚定果断维持自己的地位。

【在 l*****f 的大作中提到】
: 两把? 那两年胡家好火爆。没看过这本,感觉作者观点有点左,而且是多年以后老头儿
: 的回忆,切实性可能也要打折扣? 不过按他所说,关系还蛮密切,他说他曾劝江冬秀不
: 要去美国,留下来,江几乎都听他的了,还是胡适比较坚决明智啊。

b********n
发帖数: 16354
152
胡很亲蒋吧,蒋也很敬重他,肿么会有留在大陆的可能性~~

【在 l*****f 的大作中提到】
: 两把? 那两年胡家好火爆。没看过这本,感觉作者观点有点左,而且是多年以后老头儿
: 的回忆,切实性可能也要打折扣? 不过按他所说,关系还蛮密切,他说他曾劝江冬秀不
: 要去美国,留下来,江几乎都听他的了,还是胡适比较坚决明智啊。

l*****f
发帖数: 13466
153
太祖当年不是说胡适若留下,可以让他做国家图书馆馆长么。他家儿子不就留下一个。
当年大多人对国民政府是蛮失望的。估计我党试图走了一把夫人路线。江冬秀其实可能
也是敷衍这位亲戚,毕竟谁留下来他们都不可能留。

【在 b********n 的大作中提到】
: 胡很亲蒋吧,蒋也很敬重他,肿么会有留在大陆的可能性~~
l*****f
发帖数: 13466
154
查了下有安徽某出版社出的更早版本,估计也买不到了。江是强势也蛮聪明的。那本书
还八卦说梁宗岱离婚案,江支持梁太上法庭抗议。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嗯,你贴的那一段里,裁纸刀那次也是他把他俩劝开的。他87年去世,这本书不知道什
: 么时候写的,网上看到的是人大2011重印版。那个凤凰卫视视频里有位沈寂也做胡适生
: 平和思想研究,这个名字好熟悉,可能以前常在新民晚报上看到。
: 嗯,胡适和鲁迅不同,他不是文学家,呵呵。江也很坚定果断维持自己的地位。

s*******w
发帖数: 2257
155
韦莲司自从1916年4月搬回绮色佳以后,写给胡适的信就越来越少,也越来越短;她心
里了然,自己跟胡适已经渐行渐远。1917年春天,可能因为参加“独立艺术家协会”的
展览,韦莲司跟她母亲到了纽约。5月10日,她们母女俩搭火车回绮色佳。胡适赶了半
天,却没赶上渡轮,痛失了他到车站为她们送行的机会。他立即写了一封明信片为此致
歉。在次日的信里,胡适提到了他最后一次见到韦莲司的时候,她看起来很不好。信尾
,胡适说他会在回国以前去绮色佳勾留几天。(Hu to Williams, May 11, 1917)韦莲
司在回信里,请胡适务必要为她们而去绮色佳,她说:“我知道这很自私!但是,我就
是要!”(Williams to Hu, May 14, 1917)短短几个字,伤感之情尽现。当时的韦莲
司,固然对胡适赞佩有加,却是直到胡适返回中国并来信报告他即将成婚的时候,才幡
然痛苦地领悟到她早已经无可自拔地爱上了胡适。
胡适那一方面,同韦莲司“行月光中”(《胡适留学日记·1914年11月3日》)或者“
循赫贞河滨行”(《胡适留学日记·1915年2月14日》)的记忆也总是难以消除。1916
年,胡适搬进了韦莲司原来的公寓,在那里他写下了中国最早的新诗《蝴蝶》:
两个黄蝴蝶,双双飞上天。
不知为什么,一个忽飞还。
剩下那一个,孤单怪可怜。
也无心上天,天上太孤单。
这首现代“梁祝”预示了胡、韦二人恋爱的结局:本来“双双飞上天”翩翩翻飞的两只
蝴蝶,因胡适母亲催胡适回家成亲,不得不“忽飞还”一个,剩下韦莲司一个人孤苦伶
仃,望穿秋水,也真“孤单怪可怜”——韦莲司一生未嫁。
胡适的一时谦忍,韦莲司付出了一生。若干年后,胡适回忆起这首诗时说,“我……感
触到一种寂寞的难受。”(胡适《四十自述》)周质平先生概括说,“胡适虽初尝了恋
爱的滋味,却也刻意的维持住了一定的矜持。”
胡适1917年回国。从1917年到1927年,胡适一生的事功和学术全成就在这十年之内。这
十年,两人通信不多。
1927年,胡适去美国,到绮色佳去看望韦莲司。韦莲司第一次对胡适吐露了她的爱。这
从4月5日的
一封信里可以看出来:“把你看作是我少有的一个好朋友,这并非对她(江冬秀)的不
忠。……你们同是不合理制度的牺牲品。”第二天,韦莲司再次写信说:“让
你走,是如此艰难,老友——但是你留下来也不会有好的结局。”胡适离开之后写了一
张明信片给韦,上面说:“这张明信片到达绮色佳时,我已到了太平洋岸。然
而整个大陆也阻挡不了我对绮色佳的魂牵梦萦。”
1933年,胡适再一次造访北美大陆。他抱怨在美国的忙碌和疲乏,韦莲司则小心翼翼地
告诉胡适怎么才能到达绮色佳,最后她说,她深知胡适的忙碌,因此她对胡适的来访“
to expect nothing!”她说:“你的来访,对我而言,有如饥者之于食,而对你,则能
留下一些宁静的回忆。是值得来的。”
史家考证,韦莲司在这一次,才与胡适成为身心合一的情人。在9月25日的信里,韦莲
司说:“胡适,我爱你!我不喜欢悄悄说,……你应该爱我,有时,你的爱就像阳光中
的空气围绕着我的思想,见不到踪影,但我必须相信它的存在。……要是我们真能完全
生活在一起,我们会像两条溪流,共同奔向一个山谷。”
在两人的通信中,韦莲司往往直抒心意“I love you”,胡适则一如既往地隐晦和小心
,但即便如此,他所暴露出来的情感也已是很深很深的了。韦莲司说胡适是“难能可贵
的”(precious),也是“容易冲动的”(impulsive),认为他有“在感情上放纵自
己并忘掉理性的时候”。然而,胡适终究不是一个浪漫、狂热、燃烧型的人。韦莲司
1933年9月27日致胡适信说,“一堵高不可测的石墙,只要我们无视于它的存在,它在
一刻之间就能解体消失。”可对胡适来说,如果把墙拆了,他就不成其为胡适了。1934
年,一男子向韦莲司求婚,韦莲司立即给胡适写信“这是我最后一次机会”,胡适回信
“你得赶快结婚”。韦莲司非常伤心:“跟你交往以后,所有的男人是如此的无味。”
让她更伤心的事情还在后面。
虽然韦莲司深知胡适不可能和江冬秀离婚,她仍以为他们的爱,可以不为世俗所囿,可
以像两条汲汲于汇流的小溪、两个比翼双飞的知心(soul mates)。然而,在1936年,
她终于了解,原来胡适托她照顾,在1934年到康乃尔大学读遗传学的曹诚英,并不只是
胡适信中所说的表妹,而且还是胡适的情人!江勇振说,从某个意义上看,这是韦莲司
第二次失去胡适。
1934年8月,
在曹诚英赴美留学之后,胡适写了一封信请韦莲司帮他照顾曹诚英:“我冒昧地向你介
绍我的表妹曹诚英。她要到美国来进修遗传学,很可能会到康乃尔两年。她在
南京的中央大学作了有关棉种改良方面的研究。她的老师多半是康乃尔毕业的,鼓励他
来康乃尔进修。她是自费生,资助她的,是她在天津北洋大学教书的哥哥。她
必须省吃俭用,而且也必须学习英文口语会话。不知能否请你在这几个方面给她帮助和
引导?”(Hu to Williams, August 8, 1934)
1936年7月,胡适启程参加在加州优胜美地(Yosemite)
举行的第六届太平洋学会会议。依照他几年来的做法,他会顺道到绮色佳探访韦莲司。
然而这一次,他却面临与他的两个情人共聚一堂的可能尴尬。为了害怕痴情的
曹诚英情不自禁,胡适特别在到绮色佳之前写了一封信,叮咛韦莲司在他到的那几天,
“务必不要邀请曹小姐来你家住。我可以去她那儿或者在你那儿跟她见面,但
绝对没有必要请她过来同住。”(Hu to Williams, September 13, 1936)值得玩味的
是,胡适在他从优胜美地写的信里,以相当生分、而且负面的语气和字句来数落曹诚英
。他说:“我很高兴从你那儿得知一点曹小姐的近况。自从她离开中国以后,我就从没
写过信给她……你信中所描述的她相当正确。她的确是一个人人哄捧、夸她有小聪明(
cleverness)、被惯坏了的孩子。”胡适还特意摆出一副他与曹诚英之间没有秘密怕人
知道的姿态,随信附了一封请韦莲司转交给曹诚英的信,说他会在到了绮色佳以后,再
跟曹诚英联系。
自从他们1923年
在杭州的烟霞洞坠入情网,度过三个月的“神仙生活”以后,曹诚英就一直痴恋着胡适
。她把自己的爱压抑得太久了,需要倾诉的对象。“孤苦伶仃地处在无亲无故
的异国,相思之情只会更苦。然而,也正由于周遭都是陌生的异国人,身在异域那种无
名一身轻的感觉,可以使人暂时挣脱来自于自己社会的禁忌与枷锁,来对异国
的友朋吐露心声。”也许就在韦莲司把信转交给曹诚英的时候,曹诚英见信情生,忍不
住对韦莲司倾吐她和胡适的过去,以及她对胡适的相思。总之,等胡适到了绮色佳的时
候,韦莲司一反常态地以冷淡的态度来对待他,在胡适勾留绮色佳的四天故意作了矜持
的回避。
一直要等到20多天以后,韦莲司的心情才平静下来。她写了一封意味深远的信给胡适。
在这封信里,她把自己比为一只鸟。鸟是韦莲司给胡适的信里,一个常用的比喻。比如
说,她在1927年就称自己是一只“棕色的、囚居在笼里的小鸟”。在1936年10月28日的
这封信里,她把自己一分为二:一个是毫无保留地把感情释放给胡适的鸟;另一个则是
这只鸟比较实际、冷静的姊姊:
你在绮色佳的时候,你的伊人鸟(bird lady)
不巧有事他往,真是令人嗟叹。听说你以为她在生你的气,由于我和她保持着联系,经
过查证以后,我可以说那是你的过虑。她不在这里的原因有两个。一来是因为
她担心她如果在场的话,可能会伤害到你的表妹。二来我这个比较实际的姊姊,发现她
已经快要把我们共同的资产挥霍殆尽。我们的资产的票面价值,主要是放在同
情、爱心、以及客气的股票上。这些股票在“经济大恐慌”【抑郁的双关语】的影响之
下,已经大大贬值。由于她很容易触景生情,挥霍地动用前两种股票,我近来
已经严峻地不准她在这种场合出现。我希望在采行这种禁足的措施,以及调整我们的投
资策略以后,她可以在不久的将来,再度自由地动用我们共同的资产。由于你
自己也知道你必须把你类似的资产,很谨慎地运用在你周遭的人事上,我们相信你会了
解我们的苦心。
我们——因为她正好在此刻飞进来我身边——祝你旅途愉快。同时也希望我们在不久的
将来,能有幸收到你的来信。
等到那一天来临以前,你若有似无的韦莲司(Until then, Somewhat evanescently
yours, ECW)
胡适在接到“伊人鸟”这封信的前几天,就提笔写了一封转弯抹角地为自己辩护,同时
又向韦莲司讨饶的长信。他在信中历历细数他孤寂的心灵生涯,嗟叹他身边没有可以与
之在学术、诗词上唱和的友朋。他慨叹说:“没想到一个人会那么渴望能找到知己。”
然而,对韦莲司来说,在写了“伊人鸟”这封信以后,即使她原谅了胡适,她也已经自
知她不是胡适感情世界里唯一的她。最重要的是,她再也不会天真地以为她和胡适是天
生一对的比翼鸟。
深爱胡适的韦莲司在知道曹诚英也是胡适的情人以后,甚至还更加特意地照顾了曹诚英
。曹诚英在胡适离开以后,因为相思而生了一场大病。后来,她成了韦莲司的房客,可
能至死都不知道韦莲司居然是她的情敌。
s*******w
发帖数: 2257
156
现在才明白,这首中国最早的新诗是这么个背景!
================================
中国最早的新诗《蝴蝶》:
两个黄蝴蝶,双双飞上天。
不知为什么,一个忽飞还。
剩下那一个,孤单怪可怜。
也无心上天,天上太孤单。
s*******w
发帖数: 2257
157
胡博士到底有多少个情人?
b********n
发帖数: 16354
158
哦,江冬秀在家里这么有地位啊,这种去留的大事也有她一席之地么~~看她拿把剪刀
坚持不离婚,还以为是个从夫的人啊~~

【在 l*****f 的大作中提到】
: 太祖当年不是说胡适若留下,可以让他做国家图书馆馆长么。他家儿子不就留下一个。
: 当年大多人对国民政府是蛮失望的。估计我党试图走了一把夫人路线。江冬秀其实可能
: 也是敷衍这位亲戚,毕竟谁留下来他们都不可能留。

S****s
发帖数: 1935
159
那个时代的女性,基本脱离了被休妻的命运,算是有点选择的自由--但多数也不过是选
择坚持不离婚。有经济能力稍好一点,选择的时候多点余地。

【在 b********n 的大作中提到】
: 哦,江冬秀在家里这么有地位啊,这种去留的大事也有她一席之地么~~看她拿把剪刀
: 坚持不离婚,还以为是个从夫的人啊~~

b********n
发帖数: 16354
160
哎,其实坚持不离婚能好过被休妻的地方也就是多了一口饭吃,有个片瓦遮身而已啊~~

【在 S****s 的大作中提到】
: 那个时代的女性,基本脱离了被休妻的命运,算是有点选择的自由--但多数也不过是选
: 择坚持不离婚。有经济能力稍好一点,选择的时候多点余地。

相关主题
wh请问你当了版主如何解决以下问题?读胡适的一点小杂感
犯淫致祸--徐志摩,就这样殁了【转载】徐志摩的诗 - 纯属好奇
《陀螺》词:popgroup 曲:ldy 唱:ldy安徽高考題(徵文) (转载)
进入LeisureTime版参与讨论
s*******w
发帖数: 2257
161
胡博士若留在大陆
下场会很惨
远远比郭沫若差
看看他和蒋介石的关系就知道
蒋表面上很尊重胡
但在蒋日记里把胡骂了个狗血喷头
s*******w
发帖数: 2257
162
蒋中正和毛润之
一个城市流氓一个农村流氓
农村流氓比城市流氓更流氓
因为农村流氓流氓起来根本没底线
所谓和尚打伞无法无天
s*******w
发帖数: 2257
163
若胡博士留在大陆
毛一定会当众羞辱他
就象毛当众羞辱郭一样
请看一下类似的例子:
从马尔萨 斯、马克思到马斯洛。。。
毛润之说,马寅初同志,你为什么也姓马?
这就是所谓的流氓没有底线!
s*******w
发帖数: 2257
164
周质平在本书 36页中说:
在家庭关系上,我站在东方人这一边,这主要是因为我有一个非常非常好的母亲,她对
我的深恩是无从报答的。我长时间离开她,已经使我深感愧疚,我再不能硬着心肠来违
背她。
“Ihave very very good mother to whom I
owe everything."
胡适对母亲的孝心近乎基督教的”原罪。这个“罪”是无论如何都赎不清的,和江冬秀
结婚,只是赎万分之一罪罢了。
s*******w
发帖数: 2257
165
随着友谊的加深,胡适和韦莲司在纽约相会,引起了韦母的关注。韦莲司的母亲是一个
主见很强的人。认识她的人,说她无论在长相或行径上,都酷似英国的维多利亚女王。
她以捍卫“礼仪”、“教养”为己任,得知胡适居然和她女儿在其纽约的公寓里单独相
处,大为愤怒。
前文说过,胡适在1915年1月在纽约见过韦莲司,当时韦莲司寓居于黑文路92号。1915
年1月23日下午,胡适访“韦莲司女士于其寓,纵谈极欢。女士室临赫贞河,是日大雾
,对岸景物掩映雾中,风景极佳。以电话招张彭春君会于此间。五时许与女士同往餐于
中西楼。余告女士以近年已决定主张不争主义(Non-resistance) ……女士大悦,以
为此余挽近第一大捷,且勉余力持此志勿懈。……”(《胡适留学日记》第524页)
注意这里的“以电话招张彭春君会于此间”。原来在当时的美国社会,男女自由约会的
风气虽已逐渐形成,许多中产阶级的家庭仍然认为青年男女的交往,必须要循序渐进。
最稳妥的做法,是让男女在女方家的客厅会面,如果外出,最好要有个“监伴娘”(
chaperon)当
夹心饼干。胡适见过韦莲司之后,由于他那时已经是韦家的常客,便向韦莲司的母亲详
细地汇报了此行的经验。没想到韦母在知道他去了她女儿的公寓以后,立刻追
问当时究竟有没有其他人在场。胡适赶紧解释,说他们并没有真正地独处了整个下午,
因为他后来打了电话,请当时在哥伦比亚大学念书的张彭春(南开大学校长张
伯苓的弟弟)过来一起喝了茶。
胡适还以为他的解释安抚了韦莲司的母亲。事实上,她马上写信给韦莲司,数落女儿一
直不把“好教养”(propriety)当一回事。她还说胡适告诉她,说他之所以会打电话
叫张彭春来,是因为连他自己也意识到了他不应该与韦莲司独处一室。韦莲司收到信以
后,立即在1月31日写了一封信给胡适。她说如果胡适当天确实是那么想,她必须道歉
。但以他们彼此对自由的了解与坚持,她认为胡适应该是不会拘泥于什么“教养”的俗
套的。至于她自己,韦莲司说她本人所用的是“人上人”(the highest type of
human being)的标准。由于这些“人上人”所追求的是真善美,他们唯一会去遵循的
“教养”,是在思想范畴上的教养。这在同性之间如此,在异性之间也是如此。她认为
异性相吸有它美丽、值得人留恋的地方。而且,即使它变了奏,我们还是可以用意志的
力量,把那个友谊转化到更高超的层次。韦莲司慷慨激昂地说:如果我们只因为男女交
友可能会出问题,就用那所谓的“教养”或“男女之防的顾虑”(sense of propriety
)来阻止,而不让他们从思想的交会来激发出灿烂的火花,那就是因噎废食。
在韦莲司看来,像他们二人这样超脱世俗的“人上人”,只要“思无邪”(propriety
of thought)就好了,行为上的“非礼”(impropriety)倒是毫无关系的。这位韦女
士的确也“狂狷”得可以。她把心灵交会的火花,看作两性交往的最高目的,世俗的“
礼”,根本不在她眼里。
胡适在2月1日回信说:“你把自己的思想表达得强而有力,而且不落俗套。虽然我用了
不同的话说明了我对友谊——
男人与男人,同时也是男人与女人之间——的看法。过去四年里,我至少受了一些康德
思想的影响:‘无论是对你自己,还是对别人,在任何情况下,都要将人道本
身视为一个目的,而不仅仅是个手段。’用我自己的话来说,就是‘永远不把一个男人
或一个女人视为可以玩弄的东西,并以之为达成自私或不纯洁的目的的手段。’这句话
的中心意思是尊重每一个人,并将这种感觉升华为一种敬意。我相信这种敬意是防止语
言上的猥亵,思想上的不纯,以及举止上的不宜最好的办法。总而言之,这可以防止一
般所谓的‘非礼’。”(1915年2月1日信)
他进一步说明:“我所说的‘敬意’只是你所说的‘用意志的力量把注意力转移到友谊
的更高层’的另一种说法。可是你的说法,尤其是对待男女友谊这一点上,远比我要具
体的多。你真让我对自己在另一页中提到的谨小慎微的态度感到汗颜。”
与韦莲司相较,胡适确实要顾忌得多。他在回信
里,说当他意识到他们是独处一室的时候,他确实觉得不安。他认为韦莲司可以不屑于
世俗的规范,他自己则不可以陷她于可能落人口实的不义。“苦行僧可以自己
笑傲地面对痛苦,他的朋友则没有把痛苦加诸其身的权利。”然而,如果要为自己辩解
的话,他认为那是因为他从小所受的是“不正常”的教育。他不只是在男人圈
中长大,而且在上海的六年生活里,也从没跟一个女人说过十个字以上的话。
胡适对韦莲司所说的这段话,当然不是实情。他在上海的时候,曾经有过一小段“叫局
吃酒”,连他自己在《留学日记》里都说是“不知耻”的日子。(胡适,《胡适留学日
记》,第一册,第268页)我们以后可以看到,这并不是胡适向女友第一次撒谎。他固
然在日记里称赞韦莲司:“余所见女子多矣,其真能具思想、识力、魄力、热诚于一身
者惟一人耳”(胡适,《胡适留学日记》,第二册,第524页),然而这句话却也流露
出那种男性“阅女多矣”的自得之情。胡适日记里所记的,跟他写给韦莲司的信,有如
天壤之别。因为就在他夸口说“余所见女子多矣”不过五天的时间,胡适就跟韦莲司表
示他没有跟任何一个女人说过十个字以上的话。
胡适与韦莲司独处一室的风波,在他们的信件公诸于世以后,引来了一些惋惜他“胆小
”的欷歔(周质平用同情扼腕的口气,说胡适与韦莲司独处的当天下午不敢有“大胆作
风”,见周质平:《胡适与韦莲司:深情五十年》,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
第27页),和他“求爱”被拒的悲叹[唐德刚认为,“胡氏显有所求(made some
proposition)而为韦女所峻拒。……她奉劝胡郎,斩断情丝,悬崖勒马;应着重较‘
高级’的情性之交;勿岌岌于‘色欲之诱’(sex attraction)。”见《胡适杂忆》,
第187页]。更
有甚者,像朱洪在他的《胡适与韦莲司》一书里,凭空捏造,匪夷所思地把韦莲司描写
成一个春心荡漾、“情不自禁地伸出双手,挽住了胡适的脖子”、“起伏的胸
膛和涨红了的脸”、口中呢喃着“晚上——”、“留在这里?”迫不及待想要跟胡适上
床的思春女。(朱洪,《胡适与韦莲司》,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31~35
页)
顺带说,这种荒诞的遐想与意淫,在后世的文人
给前世名流的恋爱史添油加醋的描划中,绝非鲜见之举。韩石山在《也说林徽因与徐志
摩》中讥刺电视连续剧《人间四月天》中周迅扮演的林徽因:“《人间四月
天》中的林小姐,给你的感觉则是个小妖精,小荡妇。你看,跟志摩一见面没过多久,
就打得火热几乎等于姘上了。当志摩蹲在她的膝前仰脸看她时,她竟伸出手轻
触她的发鬓,轻触他的脸颊,手顺着下来到了他的唇边。志摩刚要凑过来,她自己的脸
蛋便贴了上去。嘴里说着:‘我许你我整个人!……我再没别的可以给出去
了!’这样的动作这样的话语,就是在妓院里,也不是新手做得到说得出的吧。你得想
想,她才十七岁。一个中国旧时代的大家闺秀,一到了英格兰吃上面包喝上牛
奶,就淫荡成这个样子?据说好些女孩子们还格外喜欢,真是活见鬼了。”
朱洪的错误在于,他虽为韦莲司作传,却一点都不了解韦莲司;此外,他也完全懵懂于
历史的脉络。唐德刚和江勇振都指出,在20世纪的初期,是美国社会对华人最为歧视的
时代,即使胡适与韦莲司彼此有意,两人也无法逾越种族障碍。美国从1661年到1967年
之间,有41州在不同的阶段立法禁止不同种族通婚,即所谓的“反杂交律”(anti-
miscegenation laws),在这41州里,有14州的法律是针对着亚洲人——即中国、日本
及韩国人。举例来说,加州最后一次通过禁止白人与亚洲人通婚的法律是1945年。虽然
绮色佳所在的纽约州没有禁止白人与中国人通婚的法律,这并不表示当地人就能接受这
种联姻。
1915年
的胡适在恋爱方面是个青涩小子;韦莲司心中对胡适也没有任何涟漪。她在讨论“教养
”、分析男女友谊的那封信里,很清楚地表明她对“升华”的礼赞。韦莲司认
为人之所以可贵,在于他可以超脱他的肉体,就好比一个伟大的艺术家可以摆脱技巧的
限制一样。她说生活的艺术,是去品尝人生的极致,去追求生命的无限。她把
人的“肉体”比拟成制造纸和铅笔、或者色彩和画笔的工厂。她说,如果人人都只注意
这个“工厂”跟它所生产的纸和笔,那要让谁去创造那扣人心弦的文学和艺术
呢?换句话说,这个“工厂”和它的成品固然重要,但它们只是画家用来创造艺术的工
具而已;同样的,“肉体”的爱固然重要,它其实只是两个相爱的人追求心灵
交会的媒介。她承认她这个理论有点矫枉过正,因为从前的人确实对性压抑太过,太不
注意肉体。但是,她和胡适都是不甘于平凡,要有所作为的人,特别是胡适。
她认为胡适的志向比她还高,是要进一步去作唤醒他人的大事业。所以,她以“教育”
(education)、“抉择”(choice)和“力行”(vital activity)这个三段式的进
程表来与胡适互勉。(《藏晖室札记》,1915年2月3日)
这番“读书上进”之词就是唐德刚所讽刺的“薛宝钗口吻”,也就是贾宝玉口中的林妹
妹决不会说的“下流话”。只是,唐氏讽刺的全然不是地方。胡适接受了韦莲司的劝告
,在日记里说他们俩互相约定:“此后各专心致志于吾二人所择之事业,以全力为之,
期于有成。”(《藏晖室札记》,1915年5月28日)胡适并且在日记里,附了他次日写
给韦莲司的信的大要。在这封信里,胡适称韦莲司为他“人生的舵手”。胡适受到韦莲
司的感化,不再冬烘、不再因噎废食。他1915年到哥伦比亚大学念研究所以后,跟韦莲
司的来往就更方便了。那时他住在哥大“福纳楼”(Furnald Hall)宿舍,距韦莲司所
住的黑文街92号的公寓,坐地铁只有几站路。他们除了维持通信以外,也经常见面。次
年四月,韦莲司搬回绮色佳住。两年后,韦莲司父亲过世,她就长期留在家里陪伴母亲
。她在纽约的公寓,由胡适从1916年夏天开始顶租,一直到次年七月胡适回国为止
s*******w
发帖数: 2257
166
他后来打了电话,请当时在哥伦比亚大学念书的张彭春(南开大学校长张
伯苓的弟弟)过来一起喝了茶。
======================================================
好像张伯苓校长当时也在哥伦比亚大学念书?
g*******e
发帖数: 2453
167
噗哧

【在 l*r 的大作中提到】
: 据说是胡适美国的女友,两情相悦,又不得不分手,然后为胡适终身未嫁云云
g*******e
发帖数: 2453
168
从表演理论角度出发,大家都是戏子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没错。不过教书的人是不是都会染上表演的习气!我开学上了两堂文学课,都有点哗众
: 取宠的味道。回头写出来以供聊资。

l*r
发帖数: 79569
169
也不是一点道理没有

【在 g*******e 的大作中提到】
: 从表演理论角度出发,大家都是戏子
g*******e
发帖数: 2453
170
我觉得谁为谁终身未嫁/娶这种事情,就像是喝拿铁和卡普奇诺的区别,都是浓缩咖啡
加奶泡,只不过是奶泡多少的问题 - 多一些可以拉花,少一些可以喝饱
靠我怎么还不回去做事情
我想念你们~~ mane 筋筋博思茶众~~
相关主题
安徽高考題(徵文) (转载)陈丹青:民国的文人——长沙谈鲁迅
徐志摩,张爱玲,钱钟书,冰心...........〖转载〗我为什么不喜欢林徽因 (转载)
谁能告诉我徐志摩为啥能红陆小曼 徐志摩 -----那一场风花雪月的往事
进入LeisureTime版参与讨论
l*r
发帖数: 79569
171
恩,基本是这个意思
我果然是二师兄啊

【在 g*******e 的大作中提到】
: 我觉得谁为谁终身未嫁/娶这种事情,就像是喝拿铁和卡普奇诺的区别,都是浓缩咖啡
: 加奶泡,只不过是奶泡多少的问题 - 多一些可以拉花,少一些可以喝饱
: 靠我怎么还不回去做事情
: 我想念你们~~ mane 筋筋博思茶众~~

g*******e
发帖数: 2453
172
唔,极端些的说法呗,起床洗脸刷牙选衣服的时候就开始上妆了
同同和拉拉们特别喜欢的

【在 l*r 的大作中提到】
: 也不是一点道理没有
z*i
发帖数: 58873
173
take care!
别忘了新年resolution. whatever you had .... 据说这个时候是resolution纷纷被
give up 的时候。。。

【在 g*******e 的大作中提到】
: 我觉得谁为谁终身未嫁/娶这种事情,就像是喝拿铁和卡普奇诺的区别,都是浓缩咖啡
: 加奶泡,只不过是奶泡多少的问题 - 多一些可以拉花,少一些可以喝饱
: 靠我怎么还不回去做事情
: 我想念你们~~ mane 筋筋博思茶众~~

g*******e
发帖数: 2453
174
...
那如果 mane 是观音姐姐... 我怕博思打我... T__T

【在 l*r 的大作中提到】
: 恩,基本是这个意思
: 我果然是二师兄啊

g*******e
发帖数: 2453
175
...
你是说一月是分手的好季节吗?(′□`。)

【在 z*i 的大作中提到】
: take care!
: 别忘了新年resolution. whatever you had .... 据说这个时候是resolution纷纷被
: give up 的时候。。。

z*i
发帖数: 58873
176
ft. 一般人都是减肥锻炼神马的。
你这个new year resolution 也太彪悍了。。。

【在 g*******e 的大作中提到】
: ...
: 你是说一月是分手的好季节吗?(′□`。)

g*******e
发帖数: 2453
177
(╯- _-)╯╧╧
减肥锻炼神马地用得着打 resolution 牌么...
斗地主一般王炸都是留最后关头的好么

【在 z*i 的大作中提到】
: ft. 一般人都是减肥锻炼神马的。
: 你这个new year resolution 也太彪悍了。。。

b*s
发帖数: 82482
178
所以我从来不搞resolution之类的

take care!
别忘了新年resolution. whatever you had .... 据说这个时候是resolution纷纷被
give up 的时候。。。

【在 z*i 的大作中提到】
: take care!
: 别忘了新年resolution. whatever you had .... 据说这个时候是resolution纷纷被
: give up 的时候。。。

l*r
发帖数: 79569
179
我都是先吃东西。。。

【在 g*******e 的大作中提到】
: 唔,极端些的说法呗,起床洗脸刷牙选衣服的时候就开始上妆了
: 同同和拉拉们特别喜欢的

z*i
发帖数: 58873
180
嗯,炸个他倾家荡产!

【在 g*******e 的大作中提到】
: (╯- _-)╯╧╧
: 减肥锻炼神马地用得着打 resolution 牌么...
: 斗地主一般王炸都是留最后关头的好么

相关主题
圣严法师说:徐志摩的婚姻一团糟胡适与鲁迅——关于语言问题的回答zz
专访李敖——谈胡适的自由与容忍徐志摩和陆小曼 背后的故事
不是我想挖坑啊抡起板儿砖-就从徐志摩和陆小曼拍起来吧
进入LeisureTime版参与讨论
s*******w
发帖数: 2257
181
离题千万里?
z*i
发帖数: 58873
182
灌水二三人...

【在 s*******w 的大作中提到】
: 离题千万里?
s*******w
发帖数: 2257
183
对得好
建议通过
g*******e
发帖数: 2453
184
我也一样... = =
一般先喝水...

【在 l*r 的大作中提到】
: 我都是先吃东西。。。
g*******e
发帖数: 2453
185
茶众茶众~~
摸摸
继续干活

【在 z*i 的大作中提到】
: 嗯,炸个他倾家荡产!
s*******w
发帖数: 2257
186
韦莲司:与胡适深情五十年2012年02月22日 20:30
来源:凤凰网读书 作者:蔡登山字号:T|T0人参与0条评论打印转发
摘自:蔡登山 著 《何处寻你》 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出版
胡适真正迸出爱的火花,要到一九一四年,也就是他赴美留学的四年后,他结识康奈尔
大学地质系教授韦莲司之次女 燕嫡兹·韦莲司(Edith Clifford Williams)。她是纽
约达达派一位朝气蓬勃的女画家,善于画风景画、人物画和静物画,一八八五年四月十
七日生,比胡适大六岁。当康奈尔大学成立时,她祖父作为三位创设委员之一,曾投入
巨额的资金。她的父亲一八七九年即在康奈尔任助教,八四年晋升教授。而她的大哥毕
业于康奈尔,然后获依埃尔大学硕士学位。而二哥则毕业于依埃尔,再获康奈尔工学硕
士学位。一九O七年她父亲在哈依兰德大街三一八号,伊萨卡市北部丘陵地山道上新建
了美丽的宅邸,宅邸西边有一个很大的湖。七年后这座房子客厅暖炉前,成了女画家与
中国留学生的畅谈之所。
翻阅胡适日记,在一九一四年六月十八日第一次出现韦莲司的名字,两人并同去教堂观
摩西方婚礼。十月二十日在湖滨同游三小时,并在韦家晚餐。十月二十四日从纽约归来
的韦莲司,告诉胡适说曼托罗波力坦美术馆有中国的绘画,而后两人在月光下散步。在
这之后,两人陆续有书信往来,文学与艺术、思想与哲学,还有第一次世界大战胡适与
韦莲司中的美国参战问题和日本对华“二十一条”要求等,都是他俩谈论的话题。韦莲
司“极能思想,读书甚多,高洁几近狂狷,虽生富家而不事服饰”。胡适对她颇具好感
,说“余所见女子多矣,其真具思想、识力、魄力、热诚于一身者,惟一人耳”。一年
之中,与韦莲司会面数次,写信竟达百余封。两人时常以谈人生、谈政治、艺术自由,
郊外散步,公寓约会,看傍晚落日,栉月夜凉风,才女才子共享浪漫朦胧之醉意。而就
在一九一五年一月,胡适访韦莲司于纽约曼哈顿海文路九十二号寓所时,两人“纵谈极
欢”,但由于胡适的胆小慎微,颇让韦莲司失望。后来再加上韦莲司那位“守旧之习极
深”的母亲,以“别人看来不好”,以及异族、异教通婚,有乖时俗等话语,而棒打鸳
鸯散。胡适一九一六年一月二十七日的日记中曾留下对韦莲司之母颇为愤慨的话语,他
说:“夫人如役令媛如奴婢,则何妨锁之深闺,毋使越闺阁一步;如信令媛有人身自由
,则应任渠善自主张,自行抉择。”
虽是如此,后来韦莲司被母亲从纽约召回康奈尔时,胡适就住进纽约韦莲司的寓所,此
时胡适已转学进哥伦比亚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在近一年的时光里,韦莲司居室的家具衣
物、图书、画作,一如旧往地伴着胡适。一九一七年六月,胡适学成即归国,临别前胡
适曾到伊萨卡看望韦莲司,两人不胜依依而别。一九二 年韦莲司再回伊萨卡,因为此
时纽约达达艺术团体已散掉了,而父亲于两年前在古巴的哈瓦那猝死,年迈的母亲需要
有人照顾。到了一九二四年韦莲司就任职于康奈尔大学兽医学部,并担任图书馆的管理
员。
十年后(一九二七年)胡适赴美,两人重逢于伊萨卡,在这次重逢时两人理不束情,韦
莲司说“一堵高不可测的石墙,只要我们无视于它的存在,它在一时之间就能解体消失
。我无视横亘在我们之间的时空距离 “ [2]。一九三三年九月上旬及九月二十四日,
胡适则因访美的紧凑行程,只两度在伊萨卡与韦莲司见面。胡适在九月二十五日给韦莲
司的信中说:“星期天美好的回忆将长留我心。昨晚我们在森林居(Forest Home,按
:旅馆)所见到的景色是多么带有象征的意味啊!那象征成长和圆满的新月,正在天际
云端散发出耀人的清辉,美化了周遭。月光被乌云所遮,最后为大风暴所吞吃。风暴过
去,而新月终成为满月。”[3]而同天韦莲司给胡适的信说:“胡适,我爱你! 我是个
很卑微的人,你应该爱我 -有时,你的爱就像阳光中的空气围绕着我的思想。 要是我
们真能完全生活在一起,我们会像两条溪流,奔赴同一山谷。 “
一九三八年四月十九日,胡适在纽约旧地重游,他好生感慨,并写下一首感伤的诗篇:
四百里的赫贞江,从容的流下纽约湾,
恰像我的少年岁月,一去了永不回还。
这江上曾有我的诗,我的梦,我的工作,我的爱。
毁灭了的似绿水长流,留住了的似青山还在。
一九三九年六月间,胡适回到康奈尔参加校友返校活动,两人又见了一面。韦莲司还送
了一个刻有胡适名字的戒指给胡适。一九四六年韦莲司女士退休。一九五三年七月六日
,胡适和江冬秀到伊萨卡做客,住在韦莲司家,长达二十七天。一九六 年八月韦莲司
卖掉了房子,移居西印度群岛的巴贝多岛,直到一九七一年二月一日去世,享年八十五
岁。而胡适则于一九六二年在台北南港举行新院士酒会上,心脏病突发去世,享年七十
二岁。韦莲司生前保存了胡适寄给她的大量书信,一九六五年她将这批她亲手整理的信
件分批寄赠给江冬秀,目前存于台北胡适纪念馆。两人深情五十年的陈迹残影,后人可
在信件中读到。
s*******w
发帖数: 2257
187
很明显,胡博士和williams是动了真感情的。
s*******w
发帖数: 2257
188
毛泽东称胡适不走就让他当北京图书馆馆长
2013年12月26日14:25 新华网 我有话说(334人参与)
作者: 赵映林 摘自《温故》之九,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9月版
不论是胡适的“规劝”,还是斯大林的高压,毛泽东都没有听。胡适的这种态度决
定了毛泽东不再对胡适存有幻想了。但毛泽东还是做了最后一次的努力,他说:“只要
胡适不走,可以让他做北京图书馆馆长!”胡适听了后笑拒了。

如果生活在五四前后的中国,只要向任何一个知识青年提问:“你喜欢读什么杂志
?”他会毫不迟疑地告诉你:“《新青年》杂志。”如果再问他:“你最敬佩的人物是
谁?”他同样会毫不迟疑地回答说:“是胡适和陈独秀。”从那个时代过来的毛泽东就
曾这样回答过。
凡读过美国著名记者、作家埃德加·斯诺的《西行漫记》的读者,势必会记得1936
年毛泽东在延安对斯诺访问时说过的这么一段话:“《新青年》是有名的新文化运动的
杂志,由陈独秀主编。我在师范学校学习的时候,就开始读这个杂志了。我非常钦佩胡
适和陈独秀的文章。他们代替了已经被我抛弃的梁启超和康有为,一时成了我的楷模。”
胡适只比毛泽东大两岁(胡适生于1891年,毛泽东生于1893年)。还在毛泽东读中
等师范学校时,胡适早已因鼓吹和积极投身新文化运动,提倡白话文和文学改良而声誉
鹊起,成为当时以至后世最有影响的著名学者。当毛泽东来到北京,在北大图书馆谋到
了一个月薪八元的图书管理员的职位时,胡适那时是北大最年轻的新派教授。毛泽东曾
不失时机抽空去旁听过胡适的课。这也是毛泽东一度称自己也是胡适学生的由来。后来
,毛泽东同萧三等人经杨怀中先生介绍专程去拜访过胡适,同胡适讨论新思潮的各种问
题,并以新民学会在京会友的名义,请胡适做过报告,解答问题。从这,我们不难看出
青年毛泽东对胡适的尊重和仰慕。
1918年4月14日,毛泽东、蔡和森、何叔衡等人在长沙创立了以“改造中国和世界
”为宗旨的革命团体新民学会。新民学会成立不久,会员中一些有抱负的青年怀着向西
方寻找真理的愿望,响应蔡元培、吴玉章在北京发出的号召,积极组织到法国勤工俭学
。为此,毛泽东曾进行了多方面的活动,“七、八个月来,他的全部时间和精力都耗费
在留法勤工俭学的宣传、组织和准备的工作上”。可到了临行前,毛泽东却决定不去法
国了。当时,许多新民学会会员很不理解。对此,毛泽东做了解释:“我觉得我们要有
人到外国去,看些新东西,学些新道理,研究些有用的学问,拿回来改造我们的国家,
同时也要有人留在本国研究本国问题。我觉得关于自己的国家,我所知道的还太少,假
使我把时间花费在本国,则对本国更为有利。”一年多后,也就是在1920年3月14日,
毛泽东在给周世钊的一封信中又说到这件事:“我觉得求学实在没有‘必要在什么地方
’的理,‘出洋’两字,在一些人只是一种‘谜’。中国出过洋的总不下几万乃至几十
万,好的实在很少。多数呢?仍旧是‘糊涂’;仍旧是‘莫明其妙’,这便是一个具体
的证据。我曾以此问过胡适和黎邵西(即黎锦熙)两位,他们都以我的意见为然,胡适
之并且作过一篇《非留学篇》。因此,我想暂不出国去,暂时在国内研究各种学问的纲
要。”由此可见,毛泽东最后决定不去法国勤工俭学,主要原因是在于他要了解中国的
国情,研究国内的问题。他认为这样对国家、对民族是更为有利的。后来的历史证明,
毛泽东的确是中国共产党内最了解国情、最了解农民的领袖。中国革命道路的形成,农
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理论的形成,不能说与此没有渊源关系。
毛泽东不去法国的第二个原因呢,则与胡适的态度有关。毛泽东为是否出国一事,
“专门问过”胡适,胡适赞成、支持他留在国内研究问题。因为胡适是赞成“多研究些
问题”的。毛泽东在信中提到胡适的《非留学篇》一文,说明毛泽东读过这篇文章,受
到这篇文章影响。
毛泽东不去法国留学的第三个原因,还与那一时期刚好发生的“问题与主义”之争
有关。1919年6月11日,陈独秀因散发反北洋军阀政府的《北京市民宣言》被捕。胡适
在危难中接办了以谈政治为主的《每周评论》,胡适不想谈政治,但这时已无法全然回
避政治,于是他“就决定谈点基本的问题”——不要空谈主义,而要研究问题。
胡适的这些观点遭到了反驳。陈独秀因为被北洋军阀政府关在监狱里而没有参加“
问题与主义”的论战。对当年发生的“问题与主义”之争,正如有的学者所说“实际上
是投身民众运动抑或继续坚持思想启蒙之争”,也就是说谈不上是什么反对马克思主义
。还要说明的是,这场“问题与主义”之争虽然首先并主要发生在胡适与李大钊之间,
但直到李大钊被奉系军阀张作霖杀害,李大钊始终都认为自己与胡适之间的友谊超过自
己与陈独秀之间的友谊。
毛泽东在这场争论中是什么态度呢?就目前见到的史料,笔者认为毛泽东是赞成“
多研究些问题”的,因在这场争论中,毛泽东在湖南长沙组织了一个“问题研究会”,
并亲自为这个研究会拟定了章程和首批亟待研究的“问题”,如“孔子问题”、“东西
文明会合问题”、“经济自由问题”、“国际联盟问题”,等等,共计七十一大类,其
中的教育、女子、劳动、华工、实业、交通、财政、经济八大类又分列出八十一个更具
体的问题,如“杜威教育说如何实施问题”、“中等教育问题”、“女子交际问题”、
“贞操问题”、“国语问题”、“司法独立问题”、“联邦制应否施行问题”,合计一
百四十四个要研究的“问题”。既然要研究中国的问题,当然不可能跑到国外去研究。
所以,毛泽东也就不去法国了。
而五四运动的发生更坚定了毛泽东留在国内参加火热斗争的决心。
之后,毛泽东在湖南长沙一手创办了“文化书社”。书社里重点销售的图书也有胡
适的一些著作,如《尝试集》、《中国哲学史大纲》(上)、《白话书信》、《短篇小
说集》,或是登载胡适文章较多的刊物《新生活》,还有就是胡适的老师美国杜威教授
的书,如《杜威五大讲演》、《实验主义》、《现代教育的趋势》、《美国政治的发展
》等。从文化书社销售的这些书刊,也折射出青年毛泽东对胡适的态度与立场。

毛泽东在青年时期不仅受到胡适的影响,而且在从事革命活动时也得到过胡适的支
持。
西行漫记》记载说,1919年,毛泽东在回湖南的前夕,曾专程前去拜访胡适,目的
是“想争取他支持湖南学生的斗争”。胡适欣然接受了毛泽东提出的要求,表示尽力给
予支持,以后他也是这样做了。说明胡适不是口是心非。
是年7月14日,毛泽东在长沙创办《湘江评论》。当毛泽东在《湘江评论》上发表
了《民众的大联合》一文时,胡适看过之后立即在8月24日的《每周评论》第三十六号
《新书评介》一栏中,对毛泽东的文章和《湘江评论》作了热情洋溢的肯定。胡适撰文
说:“现在新出版的周报和小日报,数目很不少了。北自北京,南至广州,东从上海苏
州,西至四川,几乎没有一个城市没有这样新派的报纸……现在我们特别介绍我们新添
的两个小兄弟,一个是长沙的《湘江评论》,一个是成都的《星期日》。”接着他又专
门对《湘江评论》和毛泽东的文章作了高度评价。胡适写道:“《湘江评论》的长处似
乎是在议论的一方面。《湘江评论》第二、三、四期的《民众的大联合》一篇大文章,
眼光很远大,议论也很痛快,确实是现今一篇重要文字。还有‘湘江大事述评’一栏,
记载湖南的运动使我们发生无限的乐观。武人统治天下,能产生我们这样一个好兄弟,
真是我们意外的欢喜。”此时的胡适已经发表了《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一文,
可却对充满反叛精神的《湘江评论》与毛泽东的这篇《民众的大联合》的文章给予这样
高度的评价,也反映了当年风云际会、名满天下的新派教授胡适对青年毛泽东的器重。
胡适确实很有眼光。可惜的是,《湘江评论》只办了五期,就被湖南督军张敬尧下令给
查封了。
胡适的这段评介、赞扬,无疑是对毛泽东领导的湖南革命运动与《湘江评论》的极
大支持与鼓舞。以胡适当年的身份、地位与社会影响,他的这篇文章所产生的巨大影响
远非一般文章所能及,即使如后来名声响彻云霄的李大钊、鲁迅文章也是一时不及。正
是由于胡适对《民众的大联合》一文的褒扬,使得该文迅速为《新青年》、《星期日》
、《晨报》、《新潮》、《时事新报》、《星期评论》等报刊所推荐与转载。后来大陆
在50年代批胡适时,把胡适主持《每周评论》时撰写的这篇文章算到了李大钊身上。
根据现存已查阅到的史料,我们得知胡适当年还曾支持毛泽东创办“湖南自修大学
”。
1920年1月15日,毛泽东又拜访了胡适。胡适在他的《日记》中写道:“毛泽东来
谈湖南事。”谈什么呢?毛泽东在给周世钊的信中说到了这次拜访胡适所谈的内容。当
时毛泽东正在北京酝酿筹备湖南“工读互助团”,为了争取支持;毛泽东去拜访了胡适
,把办学的目的与初步计划向胡适求教。“我想我们在长沙要创办一种新的生活,可以
邀合同志,租一所房子,办一个自修大学(毛泽东在此还特别说明,自修大学的名字是
胡适先生给起的),我们在这个大学里实行共产的生活。”胡适后来在日记中追忆了这
件事:“毛泽东依据了我在1920的‘一个自修大学’的讲演,拟成湖南第一自修大学章
程,拿到我家来,要我审定改正。他说,他要回长沙去,用船山学社作为‘自修大学’
的地址。过了几天,他来家取去章程改稿。不久他就回去了。”
1959年12月26日,这天是毛泽东生日,中午,胡适在台北家中留秘书胡颂平吃饭,
谈起了毛泽东的老丈人杨昌济。胡颂平由此便问:“毛泽东进北大图书馆工作,是他老
丈人带进去的吗?”胡适告诉说:“不是。毛泽东在湖南师范毕业后到了北平,他和五
个青年上书于我——这封信,我是交给竹淼生的弟弟竹生保管的。在抗战期间,放在上
海,竹生怕生事,把它烧了。——当时北京有个工读辅助会,他先在辅助会工读,很苦
。”那天,胡颂平还特地把心中一个疑问提了出来,他问胡适:“是否先生介绍他进图
书馆?”胡适告诉说:“不,当时章行严(章士钊)当北大图书馆馆长,李大钊当主任
。章行严是湖南人,大概是章和李大钊两人把他介绍进去的。”不过,毛泽东说自己进
北大图书馆是杨昌济先生介绍的。
毛泽东从胡适处取回请胡适修改的“湖南自修大学”章程后,就正式拟定了“湖南
自修大学章程”,并采纳了胡适的一些具体意见和办法。说明毛泽东很重视胡适提出的
建议和意见,也反映了青年毛泽东在从事革命活动时是得到了胡适的支持的。正因为这
样,胡适才赢得了毛泽东对他的尊重。1920年4月,当毛泽东领导的“驱张”(驱湖南
督军张敬尧)运动胜利后,他就回到了湖南。毛泽东一回到湖南便给胡适写信报告湖南
“驱张”后的形势。信中写道:“适之先生:在沪上一信,达到了么?我前天返湘。湘
自张去,气象一新,教育界颇有蓬勃之象。将来湖南有多点须借重先生,俟时机到,当
详细奉商。暂不多赘。”如果胡适对青年毛泽东的早期革命活动没有给予支持的话,毛
泽东是决不会写信向他报告湖南“驱张”后的新形势的。

抗战胜利后,中国共产党提出统战策略,像胡适这样的名人自然是努力争取的。最
突出的有两件事。一件事是1945年3月27日,国民党行政院发表胡适为出席旧金山联合
国大会代表团代表。4月25日,联合国大会中国代表团中的中共代表董必武按毛泽东指
示与胡适长谈,希望胡适支持中国共产党的主张。谈话中,胡适搬出《淮南子》的无为
主义,规劝中国共产党从事单纯的政党活动,作为国内的第二大党参加选举。
第二件事还是发生在那一年。这年的7月1日,国民参政会的民主党派人士傅斯年、
黄炎培、章伯钧等六人访问延安。其中的傅斯年既是胡适的学生,又是胡适的挚友。毛
泽东没有放过这一统战机会,在见面之后,毛泽东便以学生的身份请傅斯年代他向远在
美国的老师胡适问好。有趣的是傅斯年对延安的感受与黄炎培对延安的感受是截然相反
。从延安回到雾都重庆,黄炎培出版了《延安归来》,对在延安的所见所闻大加赞赏,
说延安“一片光明,温暖而自由”。可傅斯年却说毛泽东的气度“咄咄逼人”。在重庆
的报纸上,傅斯年通过文章向自己的老师兼朋友胡适转达了毛泽东的问候,也谈了对毛
泽东的上述印象。
胡适见到傅斯年的文章后,并没有改变自己的看法。是年的8月24日,胡适在纽约
发了一封著名的电报给毛泽东:“润之先生:顷见报载傅孟真兄转达吾兄问候胡适之之
语,感念旧好,不胜驰念。前夜与董必武兄深谈,弟恳切陈述鄙见,以为中共领袖诸公
今日宜审察世界形势,爱惜中国前途,努力忘却过去,瞻望将来,痛下决心,放弃武力
,准备为中国建立一个不靠武装的第二大政党。公等若能有此决心,则国内十八年纠纷
一朝解决,而公等廿余年之努力皆可不致因内战而完全消灭。试看美国开国之初,节福
生(现译杰弗逊)十余年和平奋斗,其手创之民主党遂于第四届选举取得政权。又看英
国工党五十年前仅得四万四千票,而和平奋斗之结果,今年得千二百万票,成为绝大多
数党。此两事皆足供深思。中共今日已成第二大党,若能持之以耐力毅力,将来和平发
展,前途未可限量。万不可以小不忍而自致毁灭!”
此时正值蒋介石三次电邀毛泽东赴重庆共商国是。而斯大林于胡适电报之前两天,
也催迫毛泽东去重庆与蒋介石会谈,电报说:“坦率告诉(中共),我们认为暴动的发
展已无前途,中国同志应寻求与蒋介石妥协,应加入蒋介石政府,并解散其部队。”对
斯大林的这封电报,我们现在知道,毛泽东非常不满,1949年年底,毛泽东去莫斯科终
于讲了出来。
不论是胡适的“规劝”,还是斯大林的高压,毛泽东都没有听。胡适的这种态度决
定了毛泽东不再对胡适存有幻想了。但毛泽东还是做了最后一次的努力,他说:“只要
胡适不走,可以让他做北京图书馆馆长!”胡适听了后笑拒了。这样一来,胡适从统战
名单中除去了。
s*******w
发帖数: 2257
189
当毛泽东来到北京,在北大图书馆谋到
了一个月薪八元的图书管理员的职位时,胡适那时是北大最年轻的新派教授。毛泽东曾
不失时机抽空去旁听过胡适的课。这也是毛泽东一度称自己也是胡适学生的由来。后来
,毛泽东同萧三等人经杨怀中先生介绍专程去拜访过胡适,同胡适讨论新思潮的各种问
题,并以新民学会在京会友的名义,请胡适做过报告,解答问题。从这,我们不难看出
青年毛泽东对胡适的尊重和仰慕。
1959年12月26日,这天是毛泽东生日,中午,胡适在台北家中留秘书胡颂平吃饭,
谈起了毛泽东的老丈人杨昌济。胡颂平由此便问:“毛泽东进北大图书馆工作,是他老
丈人带进去的吗?”胡适告诉说:“不是。毛泽东在湖南师范毕业后到了北平,他和五
个青年上书于我——这封信,我是交给竹淼生的弟弟竹生保管的。在抗战期间,放在上
海,竹生怕生事,把它烧了。——当时北京有个工读辅助会,他先在辅助会工读,很苦
。”那天,胡颂平还特地把心中一个疑问提了出来,他问胡适:“是否先生介绍他进图
书馆?”胡适告诉说:“不,当时章行严(章士钊)当北大图书馆馆长,李大钊当主任
。章行严是湖南人,大概是章和李大钊两人把他介绍进去的。”不过,毛泽东说自己进
北大图书馆是杨昌济先生介绍的。
s*******w
发帖数: 2257
190
主题:胡适的亲情与爱情
主讲嘉宾:周质平(作家 普林斯顿大学东亚系教授)
【要点1】中国人所争取的第一个自由不是信仰或言论自由,而是婚姻恋爱的自由,从
《孔雀东南飞》到《三言二拍》,从杜十娘到巴金小说《家》的三兄弟,这些小说描述
的都是少男少女怎样在父母之命、旧传统中争取恋爱婚姻的自由。在亲情和爱情的冲突
中引发“孝”与“不孝”的讨论,至少很长的一段时间里,爱情向亲情抗争的做法是不
受中国社会肯定的。
【要点2】胡适在近代中国提倡解放妇女、婚姻自由,有个人自由和个人尊严,但唯独
不能解放的是他自己。他解放了千千万万的思想,但自己的婚姻却是“吃人礼教”底下
的祭品。他奉母命走入传统婚姻与发妻江冬秀白头到老,而深爱他的女友韦莲司终身未
嫁。在此基础上,胡适的婚姻几乎成了近代思想史上严肃的课题,我们要讲的不是八卦
,而在这样的冲突里如何选择。
【要点3】胡适与韦莲司深情五十年,止于书信往来。韦莲司终身未嫁,深爱胡适,照
顾其赴美留学的女友曹珮声,与发妻江冬秀相处和睦。1960年75岁的韦莲司从美国搬到
一个小岛上,用毕生积蓄成立胡适基金会。1962年胡适去世,韦莲司写信给长子胡祖望
:“在他的墓边放十朵白色水仙,每五朵绑成一捆,你不必写是谁送的,就悄悄的放在
他的坟旁。”
【要点4】他们故事的是在孝道和爱情中寻找平衡。中国人对爱情故事的最后评价总是
它的结局:“有情人终成眷属”,所有悲喜剧划分都是是否成为眷属,如果最后的目的
不是婚姻,爱情本身是没有意义的。而这位美国女子韦莲司为我们立出来的典型是:虽
不成眷属,而一往情深。
周质平:谢谢大家!非常高兴今天来讲胡适的婚姻和恋爱问题。如果从中国的文学史来
看,中国人所争取的第一个自由既不是信仰也不是言论自由,而是婚姻自由和恋爱的自
由,如果从中国的《诗经·国风》开始一直到东汉的《孔雀东南飞》到晚明的《三言二
拍》里面许许多多的爱情故事,比如杜十娘,比如巴金小说《家》里三个兄弟,老大和
老二的婚姻都非常不幸。再往后可以找到台湾知名作家琼瑶写的《窗外》。这些小说所
要描述的都是少男少女怎样在父母之命旧传统底下争取恋爱和婚姻的自由。那谁是扼杀
爱情的刽子手?是最爱我们的父母。在这个关系里变成亲情和爱情的冲突。在亲情和爱
情的冲突里只能有两种结果:一个是爱情向亲情妥协或者爱情向亲情屈服。这个在传统
的中国礼教底下被认为是符合道德规范的,我们把这个叫做“孝顺”;另外一种方式是
爱情向亲情抗争,不屈服,一定要跟自己所爱的人在一起,娶我所爱的人,嫁我所爱的
人。在这种情况用以前的话是“不孝”,用现在的话来说叫“家庭革命”,至少有很长
的一段时间里,爱情向亲情抗争的做法是不受中国社会所肯定的,一般是反对这样的做
法。
大家知道胡适从1954年开始或者上推到1949年以后,其著作、思想、言行以及一切都受
到了党国的批评,《胡适思想批判八大册》(三联书店出版)从哲学、史学、政治、教
育乃至于他一般的行为举止没有不受到中国大陆知识分子的批评,只有一件事在胡适思
想大批判的过程里没有敢批评的——胡适的婚姻。大家只要谈到胡适的婚姻,还是表示
相当的敬意。那么是什么东西让胡适的婚姻能够有这样一个抗暴防腐的力量?什么样的
暴力也不敢批评胡适的婚姻?
胡适出生于1891年,14岁时其母为他订了婚,未婚妻离他家不远。胡适是安徽绩溪上庄
人,母亲帮他订了一门亲事,离上庄不远的江村,叫江冬秀。母亲帮胡适订婚以后,胡
适到上海读书去了。1911年,胡适19岁时到美国留学,先在康奈尔大学(纽约州北部有
一个镇叫绮色佳,大学就在小镇里,风景非常好),1915年转学到哥伦比亚大学,一直
到他在哥伦比亚大学得博士学位后,1917年回到中国到北大教哲学史。在这段过程里,
也就是他在1913年在康奈尔大学认识了康奈尔大学地质系教授的女儿,其名字叫韦莲司
。这两个人认识以后,互相间写了两、三百封信(在很短的时间里),这段爱情故事并
非秘密,胡适在他的留学日记里有很多记录是关于他和韦莲司女士的这段恋爱,而且也
有不少学者对这段关系表示兴趣,其中包括唐德刚、哥伦比亚大学的夏志清教授,这两
位先生都做了相当的研究,包括日本学者对这个问题也很有兴趣。可在做这些研究时,
最重要的一批材料也就是胡适和韦莲司之间相互来往的信件始终没有着陆,大部分靠胡
适日记里非常有限的一些记录。我非常幸运,在十几年前某年的休假时间里到台北,在
台湾的中央研究院胡适纪念馆里发现了这批信件,所以我整个研究是在此基础上进行的。
如果看留下来的胡适给韦莲司的信,第一封信是1914年写的,最后一封信是1961年写的
,整个过程延续了近50年。所以在几年前我出了一本书《深情五十年:胡适与韦莲司》
。我很多人一信到这批信,先会想到这一定是情书,带着窥密的心情看情书里的隐私。
当然在这些手稿里可以看出两个人的隐私,但很少,主要谈哲学、政治、文学、人生各
方面的问题。
胡适在出国之前(1911年之前)在上海有过一段比较荒唐的岁月,那段岁月里喝过花酒
、去过妓院,这在《四十自述》里写得很清楚,基本上不知道什么是谈恋爱。谈恋爱观
念在中国近代史上还是一件新的事,民国初年很多知识分子,他们觉得谈恋爱可能和嫖
妓女差不多,很少有现代人经历的男女谈恋爱的经验,而且和父母关系非常疏远,尤其
是父亲和孩子的关系,虽然我们有很多文章,比如1919年前后鲁迅写了一篇《我们应该
怎么样做父亲》,说的是大话,跟孩子关系非常疏远,那一代知识分子亲情和爱情双重
贫乏。胡适见到韦莲司女士之后,非常震惊于韦莲司女士的人品、学问、气度,各方面
都非常仰慕。韦莲司女士比胡适大5岁(胡适1891年生,韦莲司是1885年生)。前面我
说到韦莲司是地质学教授的女儿,可她并没有受过完整的智识教育,是完全自由的女人
,喜欢画画,所以胡适到康奈尔时韦莲司在纽约学画,学的是抽象的现代派的画。正是
因为一个在纽约,一个在绮色佳(绮色佳到纽约市坐火车要5、6个小时,而且交通不方
便),所以才这么多信件下来,胡适说在48个小时内写了两封信和一张明信片,但我还
是忍不住给你写第四封信。可以感觉到其感情是相当热烈的。
母命难违,恨未相逢未嫁时
胡适在1915年到哥伦比亚随杜威学哲学,而韦莲司女士在1915年时又刚好搬回到了绮色
佳,所以某种程度上两个人总是两地相居。在此情况下,胡适就继租了韦莲司在纽约的
公寓房子(在海文街92号的公寓房子),一直住到1917年回国,在里面住的时间不到一
年。但可以看出两人关系比较密切。大家都知道一讲到中国新闻学有首诗:《两个黄蝴
蝶》,如果大家对胡适的《尝试集》有所了解就比较清楚:“两个黄蝴蝶,双双飞上天
。 不知为什么,一个忽飞还。 剩下那一个,孤单怪可怜。也无心上天,天上太孤单”
。这首诗为中国新闻学开启了新纪元。很多人不知道胡适为何写这首诗,不过这在胡适
的日记记得很清楚,一开始叫“朋友”,后改成“蝴蝶”。前面有一段序,意思是我住
在海文街的公寓里,有一天在窗前吃中饭看到两只蝴蝶一只忽然飞下去,另外一只在天
上孤单怪可怜,这时忍不住想起了我的朋友,就想这首诗。很多人没有想早首诗是情诗
,是胡适在追忆他的女朋友韦莲司。后来胡适到北大,黄鲫钢读到这首诗后嘲笑胡适,
“黄蝴蝶”成为胡适的绰号:“黄蝴蝶来了”。
胡适和韦莲司交往最密切或者信件往返最频繁的一段时间是1913-1917年,在这段时间
里的信件大概有200封左右(仅胡适,不包括韦莲司的回信)。这些信里第一封里,胡
适跟韦莲司讨论到一个问题:我们对父母是怎样的态度,是坚持我们的看法还是为我们
的父母做某种程度的让步。胡适在这封信里的说明是“在个人问题上我站在东方人这边
,愿意为爱我者屈”。父母年纪很大了,不能让他们在晚年时改变他们的想法。他给韦
莲司信里有一句话:“我有一个很好很好的母亲,我欠她一切。”“我欠她一切”是“
深恩难报”,从“深恩难报”慢慢转化成为“母命难违”。所以胡适和韦莲司交往的过
程里,一开始胡适就很明白地告诉韦莲司“我已经订了婚,而且不会改变初衷”。
1915、1916年时,胡适的母亲听到谣言传到安徽乡下:胡适好像已经在美国另娶结了婚
。胡适写信给母亲:这完全是谣传,我和冬秀的婚约不必毁,不当毁,不该毁。很长的
一封信。我们在这个信里可以看出胡适很有担当,既然答应了这门亲事,就一定成,不
会毁坏婚约。不过我们看不到有任何爱情在里面。西方人在基督教里有一个“原罪”的
观念:人一生下来就有罪。我觉得在中国的传统里也有一个传统比较接近于西方人的“
原罪”——“孝道”:只要生下来就对不住父母了。在座的每一位,扪心自问一下,有
哪一位觉得自己是对得住父母的?我到这个年纪还觉得对不住父母,总觉得某种程度亏
欠父母,我做得不够,他们晚年的痛苦和寂寞跟我有关系,我到现在还有这个感觉。我
想这不只是我一个人感觉,只要是中国人,只要是在中国强调孝道文化里成长起来的人
多多少少都会有这样的感觉,比如在诗词里表现的也都是一种悔恨——“树欲静而风不
止”“子欲养而亲不待”都是教我们及时的行孝,不能愧对父母,一旦愧对父母,这个
人在社会上还是人吗?孝顺基本的、重要的成分是一种罪恶感,是愧对父母的罪恶感。
我们在胡适和韦莲司、妻子江冬秀一辈子过程里可以看出一个非常有趣的矛盾:胡适在
近代中国提倡解放妇女、婚姻自由,有个人自由和个人尊严的人,但唯独不能解放的是
他自己。他解放了千千万万的思想,但自己的婚姻却是“吃人礼教”底下的祭品。在此
基础上,胡适的婚姻几乎成了近代思想史上严肃的课题,今天我们要讲的不是八卦,而
在这样的冲突里如何选择。
讲堂228期实录 周质平 韦莲司与胡适:深情五十年
胡适和江冬秀
首次见面遭拒,若无其事的含笑离开
胡适在1917年6月、7月离开美国回到上海,年底到安徽,他第一件要做的事是完婚,履
行自己的诺言。在举行婚礼前的49天写了一封信给韦莲司:我马上要结婚了,但我老实
告诉你,我心情一点都不高兴,只是要完成生活里的实验,人生没有办法不走这条路,
所以我是怀着这样的心情。而我已经在北京开始了白话文运动,多么希望留在北京工作
,而不要把这段时间抽出来跑到安徽完成我的婚事。他的婚事什么时候完成的?12月30
日,阴历满月,年底完婚。在结婚之前没几天,胡适说“我只有一个要求,希望在婚礼
举行之前能够和江冬秀见一面。”新郎在未婚之前见新娘而今看来理所当然,而在当时
要求不可接受,且胡适是美国大博士,北京大学的大教授,回到乡下娶一个裹脚、不识
字的女人,女方好像实在不便拒绝这样的要求。江冬秀的父亲过世了,所以由江冬秀的
哥哥出面“好,我们让你们见一面。”所以胡适从他们的小村庄走路到江村,还得步行
相当长的时间从这个村走那个村,而且沿途很多人跟着在一起,在江村有很多围观,看
看胡适是否能见到江冬秀。江家很客气,请胡适喝茶、吃点心,与他聊天,可江冬秀始
终不出来。胡适耐心的喝茶等她,江冬秀就是不出来。最后江冬秀的哥哥跟胡适说:冬
秀今天生病,不能见。想想看,一个北京大学的教授,美国的博士到乡下看他的未婚妻
,被未婚妻的兄长当着众人面“你还是不能见他”,而且头一天答应可以见。胡适日记
里写道:“我和冬秀的婚姻从来没有任何意念要毁婚约,唯独当下很想拍案而起,既然
不让我见,不必谈了,大目前可从这个婚姻里解脱出来。”下面两段话可供我们参考,
“可我继而一想,我受了几十年的教育,读了二十几年的书,连这样的场面都不能应付
吗?我应该有能力应付这个场面。”“倘若我拍案而起,拂袖而去,我胡适的面子有了
,可江家的面子呢?”想到这里,他就“若无其事的含笑离开了江家”。这是胡适日记
里的一段。
胡适结婚以后把结婚的照片寄给韦莲司,胡适的母亲在1918年12月过世,他们两个结婚
几乎不到一年其母就因为流行性感冒去世。他的母亲24岁时开始守寡,到48岁过世,一
辈子是一个寡妇,孩子又不在身边。他给韦莲司的信里有这样一段话:我的母亲在几月
几号因为流行性感冒过世了,你和我的交往里我谈到过很多次我的母亲,你对我母亲的
人品都很清楚。“在我离家11年后,唯一感到安慰的是我母亲在临终时知道我娶了她为
我所择定的人,而且她知道冬秀已经怀孕要生孩子,所以我母亲临终是含笑而终。”我
看到这段信时就想,母亲临终时这一点点安慰,他母亲临终时那一点含笑而去是胡适一
辈子婚姻幸福换来的那一刹那——含笑而去!所以我们歌颂“孝道”时要想想这个“孝
道”后面有许多代价,有许多甚至于凄惨的故事在后面。
胡适生了第一个孩子,其名叫胡祖望,取此名是来安慰他的母亲的。胡祖望生以后,胡
适发表了一首诗:《我的儿子》。胡适在留学时提倡一个主义——“不婚无后”,一个
人不要结婚也不要有后代。所以他叫做“不婚无后”主义,当然最后为了他的母亲放弃
了他的“不婚”、放弃他的“无后”。
《我的儿子》:
我实在不要儿子
儿子自己来了
“无后主义”的招牌
于今挂不起来了
譬如树上开花
花落天然结果
那果便是你
那树便是我
树本无心结子
我也无恩于你
但是你既来了
我不能不养你教你
那是我对人道的义务
并不是我待你的恩谊
将来你长大时
这是我所期望于你
我要你做一个堂堂的人
不要做我的孝顺儿子
这首诗发表在1919年,当时影响巨大,而且认为那时的胡适在批评中国的孝道,但“孝
道”这个东西能批评得吗?他的说法是“我要你做一个堂堂的人,不要做我的孝顺儿子
”。现在想想,如果你的父亲写了这样一首诗,你看到了作何感想?我看到这首诗时很
感动,好像从某种罪恶里得到了一定的解放。但现实没那么容易,胡适想解放他自己都
解放不了,或者与其说这样一首诗是写给他儿子听的,不如说胡适跟他已经死去的母亲
说的话,其实是告诉他已经死了的母亲这里面没有欠你的东西在里面,这只是对人道的
义务,你既然生了我,你有义务养我教我,不要觉得孩子欠了你什么。这是20世纪初期
(离现在快一百年)的思想,即使在今天对千千万万的中国父母仍很有意义:孩子不欠
我们什么东西,我们教他、养他都是我们应该的。
这时候到了1919年,胡适给韦莲司的信很有趣,他讲得非常细:我在哪天哪月哪日结婚
,结婚时进行了婚礼改革,对我来讲要拜祖宗或者天地这是很荒唐的事情,所以他拒绝
拜天地也拒绝拜祖宗的牌位。经过和母亲长时间的争执后,母亲在拜天地这点上让步了
,拜祖宗方面母亲不同意,一定要拜祖宗,不能让自己的儿子数典忘祖。他在给韦莲司
的信里说到他母亲下葬的那一天正是胡适的生日,所以“在生死之间感到特别有趣的循
环”。胡适把母亲下葬以后,独自一人回到北京。
从1917年回国到1927年胡适再度回美国,俩人有信件,可不是很多,因为那时的胡适实
在太忙,1917—1927年是胡适转折性的十年,他所有的事功、著作、社会改革、白话文
运动、小说考证、问题与主义的辩论种种一切都在这十年内完成。胡适从一个康奈尔大
学的大学生变成一个国际知名学者,变成“中国文艺复兴运动之父”(海外对胡适的称
呼)。而韦莲司呢?韦莲司继续住在那个小镇里。韦莲司是一个画家,从这点来看也非
常有趣,胡适学问非常渊博,唯有一点实在不是他的专长——欣赏抽象画、欣赏现代化
作,可女朋友是画家,所以偶尔忍不住评论女朋友的画,其中有一封信说:我看了你的
三幅画后恶梦连连,睡不着觉。女朋友很生气:你不懂画,就别评论我的画。在这点上
,一方面距离好像很大,另一方面也有他们很相似的地方,胡适回国以后所提倡的新诗
和韦莲司当时用现代的、抽象的画法来画画在抽象意义上很接近,一个在艺术上、一个
在文学上进行某种程度的革命,这是两个人比较接近和类似的地方。
我想大家听了这个故事以后肯定会问一个问题:这两个人有没有男女关系?我可以肯定
的告诉大家,到1927年胡适第二次回到美国,也就是俩人认识了十四、五年,他们没有
关系。1927年韦莲司跟他表示过,希望能够有进一步的男女关系,可为胡适拒绝,胡适
觉得不应该走向那样一个方向。胡适是韦莲司家里的一个朋友,跟她母亲的关系很好,
而且韦莲司母亲也非常赏识胡适的才学,胡适经常在她的家里会谈三、四个钟头。
胡适再次来到美国是1933年,1933年芝加哥大学请他做一个贺司克尔讲座,讲中国的文
艺复兴,在芝加哥大学讲了12天,后来出了一本书《中国文艺复兴》(1934年由芝加哥
大学出版)。这次胡适去看了韦莲司,我引信件中的一段话,因为这段话比较重要(
1934年),韦莲司说:
“你塑造了一个幻象中的女子——亲爱的适,让我们继续穿着这身正式的外衣吧,否则
你所喜爱的这个幻象中的女子就会死去。我是如此平凡的一个凡人,一旦你整个了解我
的时候,失望会你伤心的,而在你我之间具有重大意义的激励和启发,也就随之死去。
”这段话是1927年韦莲司写给胡适的一段话,1934年她把这段话又引了一次,“现在这
件正式的外衣已经退到了地板上,你已经全然的了解了我,胡适——是不是更喜欢那个
幻象中的女子呢?她也许很美妙,但她毕竟是我,那个胸部扁平又不善于持家的我,那
个头脑不清而又不得体的我,是这个我触摸到了你的躯体和眼睛。我简直不能相信,你
竟爱上了这么一个可怜的东西,然而,你的爱却裹住了我……”
如果要回答刚才的问题,男女关系到1934年才有。在另外一封信里,韦莲司说“我今天
站在你睡过的这个小房间里,站在两个房间中不知道应该去哪个床上睡,最后我把你盖
过的被子拿过来盖在我的身上,我可以在这样的过程里体会到你的体温。”这都是非常
动人的,这是在1934年。
胡适做完讲座后回到中国,再下一次到美国是1937年,之后胡适做了中华民国驻美大使
(1938年)。胡适做大使之前犹豫了很久:我到底应不应该做这个工作。很多人写胡适
传记时忽略能够做出一个决定接受做美国大使,美国女朋友起了相当的作用。她有一句
话:我觉得像你这样一个人,不应该只是属于中国,应该属于全世界、属于全人类。在
这个情况下,胡适终于接受做驻美大使。接受做驻美大使,对胡适来讲——“我是牺牲
我个人自由”。他绝对不是想要当官,因为当时中国受日本侵略已经到了抗战最危机时
,他说作为国民、一个中国人有义务解救中国的危亡。所以有很多当时或者后来左派的
评论家说胡适是为蒋介石服务或者为国民党服务非常不公允,在胡适的脑子里有国家,
是为国家做这件事,不是为国民党,也不是为蒋介石,而是为中国人、中华民族做这件
事。
做驻美大使到1942年就不做了,可他继续留在美国一直到1946年。这段时间,两个人每
年的生日都会互送礼物,比如胡适46岁的生日,韦莲司寄了12多玫瑰花,其中一朵是康
乃馨。胡适回信说这朵康乃馨让他感觉非常温暖。非常动情的信。1946年胡适回到中国
做北京大学的校长,住在现在的王府井边上东厂胡同1号,也就是中科院近代史研究所
的所址,离北大红楼很近,到1946年12月北京成了危城,蒋介石派飞机把重要的学人从
北京接到南京。
(本文依据讲者现场录音编辑整理,未经讲者订正。欢迎完整转载,并务必注明来源:
腾讯思享会)
讲堂228期实录 周质平 韦莲司与胡适:深情五十年
胡适和曹珮声
“十朵白色水仙,悄悄的放在他的坟旁”
这期间里有一件事非常有趣,大家可以看看胡适跟他女朋友之间的关系。1923年胡适和
他的表妹曹珮声陷入热恋,在西湖烟霞洞同居过一段很短的时间,胡适在西湖养病。胡
适最有名的诗,比如“山风吹乱了窗纸上的松痕,吹不散我心头的人影”。“心头的人
影”到底是谁?我想是曹珮声。曹珮声女士也很了不起,30年代决定到康奈尔大学学农
学,胡适最早在康奈尔读书时也是要进农学院。也就是说胡适在中国的一个女朋友现在
到美国读书了,就拜托在美国的女朋友韦莲司照顾他的表妹。我想韦莲司多少有点耳闻
,胡适在信里不可避讳:我生病时我和我的表妹住在西湖。而且韦莲司也没有丝毫忌妒
,曹珮声到美国后,韦莲司很照顾她。这是1948年底。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
在北京成立,那时的胡适在美国。
前面我们说到胡适于1938年做大使,在1938年大使任命后发了一次严重的心脏病,几乎
死掉,在医院里住了77天,住院时他特别选了一间病房,病房所面对的是当时韦莲司住
的房子。这77天病得很严重,医生不允许他下床、写字、看书。当医生允许他下床时,
他做的第一件事是叫出租车到韦莲司住过的那个房子里凭吊一下,虽然他不能爬上去,
但让车子把他拉到海文街92号,这个房子在赫贞江的江边,景色非常好,胡适有许多诗
写的是赫贞江:
百里的赫贞江
从容的流下纽约湾
恰像我的少年岁月
一去永不回还
这江上曾有我的诗
我的梦
我的工作
我的爱
在77天的住院期间有一位美国护士小姐跟胡适关系非常好,而且也非常仰慕胡适,仰慕
到什么程度?胡适大使卸任以后住在护士在纽约的公寓里,这个公寓离大都会的博物馆
很近,到现在还是高级住宅区,女护士把她的房子让给胡适住。1949年胡适来到纽约又
住进了这个公寓,到纽约时天气很热,这位护士小姐写了一封信给康奈尔的韦莲司女士
,她说胡先生想到我的公寓房子里,房子非常热,想给他装一台空调,但非常贵,一台
空调要500块,你能不能出一半,你出一半我出一半共同为胡适谋幸福。韦莲司马上给
这位护士寄了200块钱。胡适知道此事后,他写了一封信:我懂中国的历法,今年立秋
会来得很早,不会热很久,不必装空调。所以钱就退回了。胡适处理人际关系有一般人
不能及的地方,几个女朋友在一起互相间和平共处,不但和平共处,而且愿意谋胡适的
幸福而共同努力,这是少有的。这是1949年。
1949年以后到1958年回到台湾前,胡适一直在美国,这段时间两个人偶尔写信、互送礼
物,都记得对方的生日。1957年胡适回美国之前,韦莲司邀请胡适和他的夫人江冬秀一
起住到他的家里去,因为他的家在纽约州北部非常凉快,风景又好,她说“欢迎夫妇两
位到我家里来避暑,过个夏天。”夫妇两个人带了一个朋友在韦莲司家里住了27天。韦
莲司决定请夫妇到她家去住时,不是完全没有顾虑,她先写信给胡适:这样做是否合适
?胡适说这没有什么不合适。她说我怕多年来的风言风语,你太太对我有一定的反感。
胡适告诉她这不是问题,冬秀中文不识几个,英文更不会懂。到了韦莲司家,夫妇住在
那儿。尤其让我感动的是,她知道江冬秀喜欢做菜,也知道胡适喜欢吃中国东西,韦莲
司想方设法(住的地方比较偏僻)买了中国各种各样的作料在厨房里放好,让江冬秀给
胡适和朋友偶尔做一些中国菜。
1958年胡适决定回台湾,回台湾前,韦莲司觉得应该送江冬秀礼物,后韦莲司送给江冬
秀两套银制的餐具,她在所有叉子、勺和刀上刻上“冬秀”两个字,有中文和汉语。她
不识一个汉字,不知道从哪里找到的刻工刻上“冬秀”两个字,在胡适回台之前送给胡
适。胡适也很有趣,看到后说:这“冬”刻得实在不好。
在胡适70岁生日那一年,韦莲司决定要送胡适一个礼物,她的一封信里写道:你70岁的
生日我要送你一个礼物,我的计划是把我毕生的积蓄(五、六千美元)捐出来成立一个
基金会,专门翻译胡适的作品,从中文翻到中文。胡适看到这封信后,只是轻描淡写地
说一下:我很感谢你要送我这样一个礼物,但工程浩大,不敢给一种错误的鼓励。她为
了给胡适送五、六千块钱成立一个基金会,韦莲司做了一件事,她从绮色佳搬到巴贝多
(加勒比海东南角上,当时英国殖民地,一个小岛,只有430平方英里),她跟胡适说
“如果我要捐出这笔钱,必须生活在花费比较低的地方,而且这时我若到了巴贝多,此
地汇率对美元比较有利,所以我要做这件事。这时是1960年。1960年时胡适到美国开一
个学术会议,到机场送韦莲司女士到巴贝多,这是他们俩最后一次见面。1960年韦莲司
已经75岁了,孤苦伶仃的一个人从美国搬到一个小岛上,身上带的是胡适写给她的那一
摞信,做的是什么工作?把那一摞信打字、拍照、做复印,把原件寄还给江冬秀。想想
,这是什么样的情况?70多岁的孤苦老人,把钱省下来然后捐出成立一个胡适基金会。
1962年2月24日胡适心脏病发,在中央研究院的一次酒会上猝死,韦莲司听到这个消息
以后写了一封信给江冬秀:现在这棵大树倒下了,你和他曾经在这棵树上筑过巢,这棵
树孕育了千千万万的果实,让千千万万饥饿的年轻人受到很好的教育,现在你正是大的
悲痛的时候。”她写了一封信给胡适的儿子胡祖望,她说“作为五十年的老友,我觉得
我应该有些表示,可是我不知道这样做合不合乎中国的礼数,我只想送他一个小小的礼
,我想请你在他的墓边放十朵白色水仙,每五朵绑成一捆,你不必写是谁送的,就悄悄
的放在他的坟旁。”这是韦莲司最后给胡祖望写的一封信。
虽不成眷属,而一往情深
看他们故事的过程不免是男女的恋情,开头我略说到这其实是一个孝道和爱情怎样协调
和冲突的过程。但我想在这个故事里值得我们追念、感怀的人不是胡适,而是美国女子
韦莲司。中国人对爱情故事的最后评价总是它的结局:“有情人终成眷属”这一点,所
有悲喜剧划分都是是否成为眷属,如果不成为眷属,所有的一切都是白搭。也就是说男
女的恋爱关系必须为婚姻服务,任何男女交往都是不同程度的相亲,如果最后的目的不
是婚姻,爱情本身好像是没有意义的。而这位美国女士为我们立出来的典型是:虽不成
眷属,而一往情深。我不知道中国有几个这样的故事,能够不非成眷属而一往情深。韦
莲司并不是一辈子没有动过要嫁给胡适的念头,1934年两个人发生关系后动过这个念头
,她写了一封信给胡适:对我们两个缺乏童年的人,在康奈尔这一段是我们另外一个童
年,现在的生活我们应该再有一次这样的童年。不要看这堵墙很高,如果你一推它也会
倒,我无视于社会的批评,也无视于时空的距离。当然对于她来说可以无视,对于胡适
来说怎么可以无视呢?胡适在婚姻关系里,若跟江冬秀离婚另娶一个美国女人,胡适在
中国几十年建立起的社会声望会受到什么样的打击?韦莲司写给胡适一封信说:我不会
为了讨你的欢心跟别人结婚,你是我唯一想嫁的男人,可我也知道我这一辈子不可能嫁
给你。韦莲司就是这么直接地写给胡适。所以这个故事里更值得感念的是韦莲司这个女
人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对爱情的执着、不妥协和一种忠贞。英国哲学家罗素(他写过很多
书,在中国很有影响,其中影响最大的《幸福之路》、《婚姻与道德》)在其晚年写了
自传(三大册),第一册里开头就说:“在我这一辈子,有三种情绪极其强烈,这三个
情绪控制了我的一生。”这三个情绪是什么?“第一是对爱情的渴望,第二是对知识的
追求,第三是对广大众生的悲悯。”这么大一个哲学家到他晚年还可以说“在我一生里
最大的追求是对爱情的渴望”。这是一个很诚实的态度,中国大人物里很少有人可以坦
然承认“我这一辈子最大的渴望和追求就是爱情”。
这是我今天把胡适和韦莲司两个人的爱情故事和大家分享了一下,谢谢大家!
主持人:现在是互动时间,现场网友可以提问。
提问1:我的问题是,胡适对爱情与徐志摩对爱情的方式非常不一样,徐志摩有对亲情
的抗争,追求自己的爱情,对他们两个人的不同您怎么看?
周质平:这个问题提得很好,是典型的两个案子:胡适和江冬秀,徐志摩和陆小曼是中
国近代史上两个著名的个案。在恋爱和婚姻这么多不同典型例基本上可以分成两类:一
类是“要死要活”,另外一类是“不死不活”。徐志摩跟陆小曼是“要死要活”,一天
看不陆小曼没法过下去,跟林徽因也一样,林徽因在北京演讲,他就从南方坐飞机过来
结果摔死。在“要死要活”和“不死不活”之间,常常歌颂的是“要死要活”,实际能
够持久的是“不死不活”,不要小看“不死不活”,我刚才讲这个故事也没有要提倡“
要死要活”。在胡适的看法里,婚姻跟爱情是截然两回事,能够在婚姻里找到爱情很幸
运,是非常幸运的,他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的自我说服。胡适跟母亲说,我跟冬秀结婚,
母亲说冬秀不识字,胡适说无所谓,倒过来给母亲做工作:妻子不一定是知识的伴侣,
知识伴侣可以在朋友中找到,妻子是柴米油盐的伴侣。听前面的故事,也许大家惋惜胡
适和韦莲司没有成眷属。但再想想,好在没有成眷属,如果成了眷属,这两个人整天也
就柴米油盐,煮饭、洗衣服,就不会有那么深刻的相思与爱慕。
徐志摩是要抗争的,是要找到我所爱的时,“得之,我幸;失之,我命”。梁启超说不
能为了陆小曼那么去做,徐志摩说要在茫茫人海中就要找到那么一个人。但在找的过程
里大概并非都是一种快乐。胡适的看法是把婚姻和爱情分开来看,而徐志摩一定要把它
结合在一起,结合在一起不太切实际。能够接受这两个东西,在婚姻里实在没有爱情,
所以很多人苛责胡适,认为胡适对江冬秀不忠实,当然是不忠实,但"不忠实"有两个概
念:一个是对江冬秀不忠实,另外是对婚姻制度。胡适很忠实于婚姻制度,我跟你结了
婚,这一辈子认你为我妻子,这是在名分上,忠实于名分,可不能忠实于个人。
提问2:您认为理想的“孝道”应该是一种什么样的形式?谢谢!
周质平:我在美国生活了大半辈子(在美国生活了40年),有机会观察美国父母跟的子
女的关系,不得不说美国父母对孩子的关切或者在父母的爱里,父亲的感觉比较少。中
国传统里有一个概念非常深厚——“报”,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报仇"也是"报"的
概念。"报"的概念在西方没有中国这么强,尤其是父母对子女不是变相的投资。想想中
国的老话,“养儿防老”,我自己小时常常听到父辈们说“为了你受了多少苦,要是没
有你……”这给孩子们都是一种很深的罪恶——必须回报。美国孩子或者父母因为对"
报"的概念比较弱,罪恶的感觉也比较淡。另外跟社会制度有关系,很多人说美国孩子
不孝顺,其实很孝顺,只不过孝顺的方式不是通过经济上的补偿,也不需要经济的补偿
,因为有社会福利制度、保险制度,表示的方式往往是过年过节寄一张卡片或一束花,
而不是三代同堂住在一起,三代同堂我觉得很可怕,对谁都不公平,父母年纪老了,在
西方自然是住养老院,孩子的负担已经够重了,而且自己各方面不自由,孩子要我们去
住也不会去住,这上面是有一些不同的,并并不是说哪一边的孩子孝顺或者哪一边的孩
子比较不孝顺。中国社会理特别强调孝顺,绝不是中国人比较孝顺,恰恰相反,是这个
社会里孝顺的人不多,必须无时无刻的要孝顺,孝顺某种程序的实行起来很困难,所以
几千年来不断地讲是因为做到的人实在不多。从这个角度看你可能会有另外一种体会,
并不是周围人特别孝顺。
提问3:从您讲的故事里有很矛盾的事情,胡适为了孝顺放弃了他对女朋友的爱情自由
,但孝顺又使他听从母命,与发妻白头到老。那是不是他自身的一种矛盾?一方面想改
变过去的文化,另外是自身对文化的让步,您怎么看这个问题?
周质平:我们的认知和行为两件事上不能等同起来,不是我们知道的事就是我们能做的
,你知道的事未必是你能做到的事。比如胡适讲他自己的婚姻时,很多人赞美胡适,跟
他同时代的人如鲁迅、郭沫若相比,把原配甩到一边另娶新欢,胡适没有这么做,所以
社会上给他的肯定这么大。胡适说这件事你们认为我的牺牲很大,在我看来我没有牺牲
什么,只是母亲让我跟谁结婚我尊重母命,"在我看来没有过不去的",结果社会上给了
我这样一个回报,“我在这件事很占便宜”。韦莲司也这么说“我不会为了要跟你结婚
而坏了你的社会名声,我是不会这么做的。”在这件事上是他个人的决定,他一再地说
“我跟冬秀结婚,是不忍伤几个人的心。”其实“几个人”是两个人:“不忍伤我母亲
的心,不忍伤江冬秀的心,如果我伤了这两个人的心,往后我不可能快乐。”所以他有
另外一种负罪,若一方面对不起他的母亲,另一方面对不起江冬,怎么还能快乐起来?
所以他做出了这样的决定。
相关主题
【胡作非为】偶然犯淫致祸--徐志摩,就这样殁了【转载】
贴首老歌《陀螺》词:popgroup 曲:ldy 唱:ldy
wh请问你当了版主如何解决以下问题?读胡适的一点小杂感
进入LeisureTime版参与讨论
s*******w
发帖数: 2257
191
主题:胡适思想与现代中国
主讲嘉宾:周质平(作家、普林斯顿大学东亚系教授)、耿云志(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
究所研究员)
【要点1】在中国现代化的过程里,胡适是一个中心人物,从提倡白话文到批判旧礼教
,从整理国故到全盘西化,他不但是一个提倡者,也是一个总结者。孙中山于1911年推
翻满清成立中华民国,但只给出了一个空的政治框架,这个框架一直等到胡适出来以后
才在文字上、语言上和文化上有了一个新的意义。在文化上胡适引进了许多西方思想,
比如民主、科学、自由、平等的概念。
【要点2】回看胡适的一生,是以笔杆子去和枪杆子斗争。虽然胡适做过中华民国驻美
国大使,也做过台湾中央研究院院长,这两个职务理论上都由蒋介石任命,但胡适代表
的是清流,而不是当道。中国知识分子对政治始终是关怀的,但关心政治和热衷名利其
中有微妙的界线,胡适在政治上给了我们新的典型,他对国事和政治发表他的意见,参
与而不同流合污,介入而不为政治势力所吞噬。笔杆子和枪杆子的斗争一直坚持到他死。
【要点3】1949年以后,胡适之所以受到这么多的批评,被视为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头号
敌人,原因在于1919年他和李大钊有过一次辩论——“问题与主义”。胡适的观点是要
多谈些问题,少谈些主义;胡适反对革命,提倡改良。胡适告诉我们:目的不能使残酷
的手段变得神圣,而革命往往是我们使用残酷手段时最好的借口。这是胡适在“问题与
主义”的辩论里非常重要的精义。
【要点4】几十年过去了,胡适从罪魁、帝国主义的走狗,到今天其思想逐渐又受到中
国人的欢迎,自由、民主、理性成为我们久旱之后的甘霖,只能说明时代并没有进步。
胡适晚年写了《宁鸣而死,不默而生》,即知识分子冒着生命危险争取表达不同意见的
自由。我希望这个时代能够很快地过去,我们要的是“鸣而不死”,要的是虽然你的意
见跟我不同,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这个话的权利。
【要点5】梁启超是清末到新文化运动之前,引领中国社会思潮的重要人物。胡适恰好接
他的班,从新文化运动开始成为引领中国社会、中国思想文化向前进步的人物。在我个
人研究中,对任公先生的性格和气质更喜欢一些。胡适先生给人印象是历史负担太沉重
,他的一生过得相当沉重,使命感、责任感太重。梁启超这个人一生生龙活虎。但胡适
的沉冤必须昭雪,他被打入到“十八层地狱”,从十八层地狱捞到地面上来,自然很难。
【要点6】胡适在《四十自述》里回忆说:我个人受到梁启超先生的无穷恩惠,现在回
想起来有两个方面:一是他的《新民说》,二是《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新民说
诸篇给我开辟了一个新世界,使我彻底相信中国之外还有很高等的民族,很高等的文化
;《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也给我开辟了一个新世界,使我知道《四书》、《五经
》之外,中国还有学术新思想,这是第一次用历史眼光来整理中国旧学术思想,因此胡
适立志做中国思想史,这几乎奠定其一生的基本学术方向。
【要点7】胡先生和梁先生在整理旧学、国故方面都用了大力气,成绩斐然。但两人的
态度与做法有很大不同。胡适先生只把国故当做研究对象,用科学方法对国故加以整理
,还其本来满目就可以了,带有明显的批判性态度。梁启超的旧学根底终究深厚得多,
西学对于他不过是供取舍的材料而已;梁先生以中国人的需要为出发点,根据中国人的
标准去选择西方文化对我们有用的东西;胡适认为西方发达国家已经充分发展起来一套
东西,应当是全世界人都需要的。
【要点8】胡氏与梁氏其政治追求是一样的,都追求宪政、追求自由民主,两人都未见
到政治目标的实现。梁先生却因退出政治舞台,于思想学术上多有建树,而嘉惠后人。
胡先生卷入政治,虽其自由主义政论丰富了中国民主思想的滋养,但他也因为分心于政
治而未能专心完成自己的学术夙愿,不免为后学者留下遗憾。
胡适:中国现代化过程的中心人物
周质平:很高兴有这个机会到腾讯燕山大讲堂和大家谈胡适。胡适是20世纪中国最有影
响力的一位学者,他的思想到今天对我们还相当有指导意义。谈到胡适的影响,大概可
以从几方面来说。
一是学术上的影响。在中国现代化的过程里,胡适是一个中心人物,从提倡白话文到批
判旧礼教,从整理国故到全盘西化,他不但是一个提倡者,也是一个总结者。就学术研
究而言,胡适的影响涉及中国的哲学、史学、文学等各个层面,甚至对于近代中国的语
法研究,胡适也是少数的先驱之一。在中国学术的现代化进程中,胡适的另一个贡献是
他改变了晚清张之洞“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格局,终于把“体用”的概念打破,
不再从“体用”的角度来提倡西学引进。
二是社会改革方面的影响。从丧礼改革到妇女解放,从个人主义到好人政府,这些口号
和运动都和胡适分不开,他几乎成了20世纪初期中国新思潮的总汇。也正因如此,新文
化运动所引起的种种结果或多或少都归结到胡适身上。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胡适成
为一个不是功首就是罪魁的两级人物。从他的思想被接受的程度来讲,他同时受到激进
和保守两种势力的批评——激进势力嫌他太温和,保守势力嫌他太激进。
1941年12月15日的美国《生活》杂志上有一篇对胡适的专门报道《胡适大使》(胡适时
任中华民国驻美国大使),作者是当时有名的记者Ernest Hauser,他是这么来介绍胡
适的:“孙中山于1911年推翻满清成立中华民国,但孙中山只给出了一个空的政治框架
,这个框架一直等到胡适出来以后才在文字上、语言上和文化上有了一个新的意义。”
我觉得这个提法非常好,所谓的“在语言上”当然指胡适提倡白话文,也就是中国人从
1917年起在书写方式上和口语大大拉近了,采用了和口语相近的书面文体,现在叫白话
文。“在文化上”指胡适引进了许多西方思想,比如民主、科学、自由、平等的概念,
我们现在看这些概念,与其说它们是西方的,不如说它们是普世的。所以胡适一生所提
倡的价值标准在现在看来不是具有中国特色,而是要我们少一点中国特色,多一点普世
价值。
一位对中国这么有影响的学者,其1949年以后的遭遇值得现在的我们回顾。自50年代初
期开始,我们的政府有计划地把胡适作为一个反面教材,拿鲁迅作为我们学习的样板,
拿胡适作为我们批判的样板,把胡适说成是“美帝国主义的走狗”,是“蒋介石的御用
文人”。1954年中央很清楚地说胡适思想是马克思思想和列宁思想最彻底最狡猾的敌人
,企图从根本上拆毁马克思和列宁思想。从1949年一直到1989年,这样的标签跟着胡适
至少有40年。与此相反的是鲁迅,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在《新民主主义论》里对鲁迅提
出“三家五最”的评价:“三家”即文学家、革命家、思想家;“五最”即最正确、最
勇敢、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民族英雄。这是对鲁迅的官方定语,一直沿用到
现在。毛泽东对他另外的评价包括“中国文化革命的伟人”、“文化新军最伟大和最英
勇的旗手”、“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牛马”等,是当年我们学习的对象。鲁迅曾经说
有所谓的“骂杀”和“捧杀”,即一个人可以被骂死也可以被捧死。鲁迅大概属于被捧
杀的那一位,捧到后来鲁迅几乎成为一个在人神之间的怪物。而被骂杀的呢?浴火重生
。现在我们重申胡适的思想就是最好的证明。
在近代中国思想史上,我们可以看到傀儡和偶像之间非常有趣的例子。乍一听一个是偶
像,一个是傀儡,偶像是人人尊敬的对象,傀儡受人玩弄,差距好像非常大。可仔细想
想,偶像和傀儡之间的距离也许并不那么大。鲁迅逝世于1936年,两年以后他的全集就
出来了,之后1957、1958、1981、直到2003年鲁迅官修全集还在不断被修订。我想鲁迅
集子是中国所有集子里编得最好的,引得好、目录好、注释也好,对各个小事情都有非
常详细的注解,更不要说鲁迅博物馆、鲁迅研究室、鲁迅纪念馆,在北京、上海、绍兴
都可以看到。但回看胡适,胡适逝世于1962年,去年是胡适逝世50周年。50年过去了,
2003年虽然有安徽教育出版社的《胡适全集》,但不全。只要对胡适稍有一些研究,就
知道这套《胡适全集》在政论方面有六、七十篇中文文章没有收录,也有几十篇英文文
章没有收录。没有收录并不是因为这些文字收不到,而是到现在政府仍觉得胡适思想有
一定的晦暗,胡适对社会主义和共产党的批评都没有收录在《胡适全集》里。
胡适:被骂杀之“先时”人物
我在普林斯顿大学教中国近现代思想史,因工作关系有机会在美国、港台、大陆和同学
们谈胡适研究。每次跟美国学生讲到胡适思想时,说胡适的核心思想是自由、民主和科
学,美国学生很诧异:这不是一些常识吗?讲自由、民主、科学等常识性的问题居然可
以开启一个新时代、引起一个新震动?如果和台湾学生讲胡适思想,他们也觉得胡适不
过是一个五四前后的白话文作家,如果跟他们提当年胡适对国民党的尖锐批评,从现代
台湾青年的尺度来看远远不够级别,他们觉得太过温和了。所以胡适思想无论在海外还
是在港台都显然是过时的,唯有到中国大陆我们仍觉得它有很多新意,甚至还有许多闻
所未闻的东西。胡适思想能够始终不过时,一方面当然说明胡适思想有其现实意义,另
外一方面,与其说是胡适思想有其时代性,不如说是这个时代、这个社会没有进步。借
用梁启超在写《康有为传》时的一个很好的提法,即时事与人物的提法:什么样的可以
叫做人物?梁启超对“人物”下的定义是这样的:一个人的生平和言论能够影响到全社
会,一举一动、一笔一舌都引起全国人的注目,这个人出现之前和这个人出现之后社会
的面貌为之一变,这样的人我们可以称之为“人物”。如果拿此标准来看胡适,胡适毫
无疑问是一个人物。接下来,梁启超把人物分成两种,一类是“应时之人物”,用现在
的话来讲是由时代创造出来的英雄;另外一类人物是“先时之人物”,是创造时代的或
者超越时代的英雄。“应时之人物”的特征是什么?“应时而生者,其所志就,其所事
成,而其及身亦复尊荣安富,名誉洋溢。”即应时人物所做的事都能做成,他的一辈子
过得非常好,用的是“尊荣安富,名誉洋溢”这八个字。胡适1917年回到中国后,1917
年到1927年,甚至到1937年,用刚才梁启超描述“应时人物”的几句话来形容彼时的胡
适非常贴切。胡适提倡白话文,1917年发表了《文学改良刍议》,五年内教育部就下令
小学教科书改用白话,这个速度他自己都没有想到。其它方面,比如妇女解放、社会改
革、对旧习气的批判改进和对新思潮的引进,其成功和快速的程度都超过胡适的想象。
我们可以说胡适在这二十年里是一个“应时人物”。
什么是“先时之人物”?梁启超说:“其所志无一不拂戾,其所事无一不挫折,而其及
身亦复穷愁潦倒,奇险殊辱,举国欲杀,千夫唾骂。”1949年以后,尤其是50年代批判
胡适运动后,用这几个字来描述胡适的遭遇也是再贴切不过了。从1952、1953年一直到
1957、1958年,稍稍知名的知识分子没有一个人不批评胡适,从政治到学术,从文学到
历史到教育,甚至他做大使时尽一个公民所该尽的责任,出使美国,争取到美国对于抗
战的同情,这件事也受到极严厉的批评。我注意到1958年由三联书店出的《胡适思想批
判》八大册,其中只有一件事是当时批胡的知识分子所没有批的,即胡适的婚姻,在当
时那个情况下胡适真的是“举国欲杀,千夫唾骂”。现在的五四纪念碑上有蔡元培、陈
独秀、李大钊、鲁迅的像,唯独没有的,是当时新文化运动的真正领导者——胡适。许
多人建议要为胡适在北大校园立一个铜像,但这个建议始终没有得到允许。党和国家到
现在为止,没有公开对胡适有过平反。一个死在50年前的人,是否平反对胡适而言其实
已经没有意义——平反既不能为他增加些什么,不能平反也不能为他减少些什么。但对
于这样一个为中国的自由民主做出过巨大贡献的人,平反的意义不在于被平反的人,而
是当年说他有罪的当局能够平反这样一个人,能够增加当局的合法性,但这件事始终没
有做。
以笔杆子去和枪杆子斗争
回看胡适的一生,看到的是什么?是以笔杆子去和枪杆子斗争。虽然胡适做过中华民国
驻美国大使,也做过台湾中央研究院院长(1957—1962年),这两个职务理论上都由蒋
介石任命,但我们始终觉得胡适代表的是清流,而不是当道。中国知识分子对政治始终
是关怀的,但关心政治和热衷名利其中有微妙的界线,关怀政治和靠拢权势很不同。
1917年胡适回到中国,说“20年内不谈政治”,希望通过文化改良给社会改造打下坚厚
基础。但两年以后他说:“谈政治成为我的一个忍不住的新努力”。当初胡适提出20年
内不谈政治时,他的一帮朋友就开玩笑说:“胡适是处女,我们是妓女,胡适要保持他
的处女之身,不和肮脏的政治有交往。”处女和妓女的比喻虽然是玩笑,但我觉得深刻
体现了中国知识分子与政治的两级关系,好像中国的知识分子不关心政治则已,一旦关
心政治或者涉入政治,不为处女即为妓女,或者不闻不问,或者以此为生。最好的例子
是郭沫若,在两级里郭沫若属于哪一边,大家一看就知道。胡适在政治上给了我们新的
典型,他对国事和政治发表他的意见,参与而不同流合污,介入而不为政治势力所吞噬
。胡适既不是处女也不是妓女,是良家妇女的典型。我要过问国家的事,可我不会和你
同流合污。笔杆子和枪杆子的斗争一直坚持到他死。
1958年胡适去了台湾,很多人以为他和蒋介石关系非常密切,是“蒋介石的御用文人”
,这个说法在蒋介石日记公开后不攻自破。蒋介石在日记里对胡适“恨之入骨”,这四
个字绝不夸张。蒋介石表面上好像对胡适礼贤下士,非常客气,可骨子里把胡适看成是
他的一个心腹大患。胡适1958年到台湾后,和国民党的斗争始终没有停止过。无论是蒋
介石计划连任总统还是雷震案种种,胡适都表示反对。他觉得当时的台湾不够民主是国
民党独裁的结果,必须打破国民党一党专政的局面,他甚至给过蒋介石建议:要救台湾
,必须“毁党救国”,即要救中华民国,必须毁国民党,让国民党分裂,否则中华民国
会随着国民党的腐败和独裁而亡。蒋介石听了胡适的建议后,回家写日记时用最刻毒的
话骂胡适:“胡适让我做的事是数典忘祖,要我做亡国奴,胡适丧心病狂。”1962年年
初,胡适在一次中央研究院的酒会上心脏病突发猝死,蒋介石表面上哀悼他,写了“新
文化中旧道德的楷模,旧伦理中新思想的师表”的对联,可他在日记里说的是:“我终
于去掉了反攻复国的心头大患。”
在许多研究胡适的文章里,尤其是国内,有两种说法:一个是说胡适“浅”,一个是说
胡适软弱,总觉得胡适所谓自由主义太过软弱。对于说胡适软弱的,我想提出一个问题
:无论是对毛泽东还是对蒋介石,在中国近代史上还能找出另外一个人比胡适硬吗?
1945年二战结束后,胡适从美国发了一个电报给在重庆的毛泽东,希望他能够解除武力
,共产党成为第二大党,和国民党一起把一党独裁的政府变成一个多党制的民主政府。
后来胡适说:“我没有收到毛泽东的回电。”这是一件不可能的事。和50年代末要蒋介
石“毁党救国”的思路是一致的,胡适希望中国领导人能够有这样的看法,朝着民主方
向走,但蒋介石、毛泽东没有一个人接纳他的观点。胡适对自己有一个评价:不可救药
的乐观主义者,这最容易说明他在政治上有一种天真。
自由平等的国家不是一群奴才建造得起来的
1917年胡适回国时,用梁启超的标准来评判,他只是一个“应时之人物”,是一个时代
创造出来的人物。到1989年,也就是70年后,胡适反而成了超越时代的人物,超越时代
的标志在于他的全集还收不全,这在中国社会演变里值得大家深思。在胡适思想里,特
别值得我们现在学习的一点是他的个人主义。胡适的个人主义和我们传统的教育恰恰相
反,胡适在1919年发表的《易卜生主义》里提出,最重要的是把你自己造成一块好的材
料,这是你救国的唯一途径。他还用了一个非常生动的比喻:如果一艘船要沉下去,最
重要的事情是什么?是救出你自己,连自己都救不出,何谈救别人?他讲的是老实话。
1930年他发表了一篇文章《介绍我自己的思想》,在文章里他写道:“现在如果有人对
你们说,牺牲你们个人的自由,去求国家的自由!我对你们说,争你们个人的自由,便
是为国家争自由!争你们自己的人格,便是为国家争人格!自由平等的国家不是一群奴
才建造得起来的! ”我想这句话对当今的中国人来说依然有深刻的时代意义。胡适在
《易卜生主义》里面还写道:“世界上最强有力的人就是那个最孤独的人。”如果用《
孟子》里的一句话来说就是“虽千万人吾往矣”——千万人之以为是,不妨碍我一个人
之以为非。
1949年以后,胡适之所以受到这么多的批评,被视为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头号敌人,一个
原因是在于他1919年和李大钊有过一次辩论——“问题与主义”。胡适的观点是要多谈
些问题,少谈些主义;胡适反对革命,提倡改良。“革命”这个词在中国现代史里影响
太大,一直到1989年之前这个词都是绝对正面的意义。“革命”对中国人有一种致命的
吸引,仿佛只要是革命都应该支持,因为“革命”给我们的感觉是在一夜之间把过去所
有的错误和罪恶都洗刷掉。可胡适告诉我们:目的不能使残酷的手段变得神圣,而革命
往往是我们使用残酷手段时最好的借口。有人说,我们之所以如此残酷如此血腥,是为
了残酷和血腥后面乌托邦式的理想。但胡适说,即使这种乌托邦式的理想真能实现,也
不能因此不顾手段。这是胡适在“问题与主义”的辩论里非常重要的精义。
1978年后中国慢慢出现一些松动,这些松动和1978年《光明日报》上的一篇文章《实践
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有一定的关系,此文一般被视为改革开放的先声,其态度和胡
适的实验主义观点非常接近,胡适说的是“实验是真理的唯一试金石”,只是几个字的
不同。几十年过去了,胡适从罪魁、帝国主义的走狗,到今天其思想逐渐又受到中国人
的欢迎,自由、民主、理性成为我们久旱之后的甘霖,我们需要的正是这样的思想。胡
适晚年写了一篇非常重要的文章《宁鸣而死,不默而生》,即因说话而死也要说这句话
。中国的言论自由往往是在这个基础上得来的,即知识分子冒着生命危险、冒着抛头颅
洒热血的风险,争取一点表示不同意见的自由。我希望这个时代能够很快地过去,我们
要的是“鸣而不死”,要的是虽然你的意见跟我不同,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这个话的权利
。谢谢大家!
s*******w
发帖数: 2257
192
1958年胡适去了台湾,很多人以为他和蒋介石关系非常密切,是“蒋介石的御用文人”
,这个说法在蒋介石日记公开后不攻自破。蒋介石在日记里对胡适“恨之入骨”,这四
个字绝不夸张。蒋介石表面上好像对胡适礼贤下士,非常客气,可骨子里把胡适看成是
他的一个心腹大患。胡适1958年到台湾后,和国民党的斗争始终没有停止过。无论是蒋
介石计划连任总统还是雷震案种种,胡适都表示反对。他觉得当时的台湾不够民主是国
民党独裁的结果,必须打破国民党一党专政的局面,他甚至给过蒋介石建议:要救台湾
,必须“毁党救国”,即要救中华民国,必须毁国民党,让国民党分裂,否则中华民国
会随着国民党的腐败和独裁而亡。蒋介石听了胡适的建议后,回家写日记时用最刻毒的
话骂胡适:“胡适让我做的事是数典忘祖,要我做亡国奴,胡适丧心病狂。”1962年年
初,胡适在一次中央研究院的酒会上心脏病突发猝死,蒋介石表面上哀悼他,写了“新
文化中旧道德的楷模,旧伦理中新思想的师表”的对联,可他在日记里说的是:“我终
于去掉了反攻复国的心头大患。”
==========================================
所以我说:胡博士在中国大陆肯定要被毛润之收拾,第二个郭沫若而已。
s*******w
发帖数: 2257
193
韦莲司的妈妈对胡适没有能信奉基督教大表遗憾:
“我最大的愿望是你能接受并彻底相信我们所敬爱的耶稣基督,并在你的生活中感受到
需要主。生活在主的世界里而没有主,这样的生活不会是真正的成功。主为中国人死,
正如他为许多不同的人种死。要是你成了基督徒,你对年祖国正面的影响将会大的多。
我会为你祷告,也希望你为你自己祷告。”
s*******w
发帖数: 2257
194
文/季羡林
我现在站在胡适之先生墓前。他虽已长眠地下,但是他那典型的“我的朋友”式的
笑容,仍宛然在目。可我最后一次见到这个笑容,却已是五十年前的事了。
1948年12月中旬,是北京大学建校五十周年的纪念日。此时,解放军已经包围了北
平城,然而城内人心并不惶惶。北大同仁和学生也并不惶惶,而且,不但不惶惶,在人
们的内心中,有的非常殷切,有的还有点狐疑,都在期望着迎接解放军。适逢北大校庆
大喜的日子,许多教授都满面春风,聚集在沙滩孑民堂中,举行庆典。记得作为校长的
适之先生,作了简短的讲话,满面含笑,只有喜庆的内容,没有愁苦的调子。正在这个
时候,城外忽然响起了隆隆的炮声。大家相互开玩笑说:“解放军给北大放礼炮哩!”
简短的仪式完毕后,适之先生就辞别了大家,登上飞机,飞往南京去了。我忽然想到了
李后主的几句词:“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唱别离歌,垂泪对宫娥。”我想改写一下
,描绘当时适之先生的情景:“最是仓皇辞校日,城外礼炮声隆隆,含笑辞友朋。”我
哪里知道,我们这一次会面竟是最后一次。如果我当时意识到这一点的话,这是含笑不
起来的。
从此以后,我同适之先生便天各一方,分道扬镳,“世事两茫茫”了。听说,他离
开北平后,曾从南京派来一架专机,点名接走几位老朋友,他亲自在南京机场恭候。飞
机返回以后,机舱门开,他满怀希望地同老友会面。然而,除了一两位以外,所有他想
接的人都没有走出机舱。据说——只是据说,他当时大哭一场,心中的滋味恐怕真是不
足为外人道也。
适之先生在南京也没有能呆多久,“百万雄师过大江”以后,他也逃往台湾。后来
又到美国去住了几年,并不得志,往日的辉煌犹如春梦一场,它不复存在。后来又回到
台湾。最初也不为当局所礼重,往日总统候选人的迷梦,也只留下了一个话柄,日子过
得并不顺心。后来,不知怎样一来,他被选为中央研究院的院长,算是得到了应有的礼
遇,过了几年舒适称心的日子。适之先生毕竟是一书生,一直迷恋于《水经注》的研究
,如醉如痴,此时又得以从容继续下去。他的晚年可以说是差强人意的。可惜仁者不寿
,猝死于宴席之间。死后哀荣备至。中央研究院为他建立了纪念馆,包括他生前的居室
在内,并建立了胡适陵园,遗骨埋葬在院内的陵园。今天我们参拜的就是这个规模宏伟
极为壮观的陵园。
我现在站在适之先生墓前,鞠躬之后,悲从中来,心内思潮汹涌,如惊涛骇浪,眼
泪自然流出。杜甫有诗:“焉知二十载,重上君子堂。”我现在是“焉知五十载,躬亲
扫陵墓。”此时,我的心情也是不足为外人道也。
我自己已经到望九之年,距离适之先生所呆的黄泉或者天堂乐园,只差几步之遥了
。回忆自己八十多年的坎坷又顺利的一生,真如一部二十四史,不知从何处说起了。
典型的"我的朋友"式的笑容
积八十年之经验,我认为,一个人生在世间,如果想有所成就,必须具备三个条件
:才能、勤奋、机遇。行行皆然,人人皆然,概莫能外。别的人先不说了,只谈我自己
。关于才能一项,再自谦也不能说自己是白痴。但是,自己并不是什么天才,这一点自
知之明,我还是有的。谈到勤奋,我自认还能差强人意,用不着有什么愧怍之感。但是
,我把重点放在第三项上:机遇。如果我一生还能算得上有些微成就的话,主要是靠机
遇。机遇的内涵是十分复杂的,我只谈其中恩师一项。韩愈说:“古之学者必有师。师
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根据老师这三项任务,老师对学生都是有恩的。然而,
在我所知道的世界语言中,只有汉文把“恩”与“师”紧密地嵌在一起,成为一个不可
分割的名词。这只能解释为中国人最懂得报师恩,为其他民族所望尘莫及的。
我在学术研究方面的机遇,就是我一生碰到了六位对我有教导之恩或者知遇之恩的
恩师。我不一定都听过他们的课,但是,只读他们的书也是一种教导。我在清华大学读
书时,读过陈寅恪先生所有的已经发表的著作,旁听过他的“佛经翻译文学”,从而种
下了研究梵文和巴利文的种子。在当了或滥竽了一年国文教员之后,由于一个天上掉下
来的机遇,我到了德国哥廷根大学。正在我入学后的第二个学期,瓦尔德施密特先生调
到哥廷根大学任印度学的讲座教授。当我在教务处前看到他开基础梵文的通告时,我喜
极欲狂。“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难道这不是天赐的机遇吗?最初两个
学期,选修梵文的只有我一个外国学生。然而教授仍然照教不误,而且备课充分,讲解
细致,威仪俨然,一丝不苟。几乎是我一个学生垄断课堂,受益之大,自可想见。二战
爆发,瓦尔德施密特先生被征从军。已经退休的原印度讲座教授西克,虽已年逾八旬,
毅然又走上讲台,教的依然是我一个中国学生。西克先生不久就告诉我,他要把自己平
生的绝招全传授给我,包括《梨俱吠陀》、《大疏》、《十王子传》,还有他费了二十
年的时间才解读了的吐火罗文。在吐火罗文研究领域中,他是世界最高权威。我并非天
才,六七种外语早已塞满了我那渺小的脑袋瓜,我并不想再塞进吐火罗文。然而像我的
祖父一般的西克先生,告诉我的是他的决定,一点征求意见的意思都没有。我惟一能走
的道路就是:敬谨遵命。现在回忆起来,冬天大雪之后,在研究所上过课,天已近黄昏
,积雪白皑皑地拥满十里长街。雪厚路滑,天空阴暗,地闪雪光,路上阒静无人,我搀
扶着老爷子,一步高,一步低,送他到家。我没有见过自己的祖父,现在我真觉得,我
身边的老人就是我的祖父。他为了学术,不惜衰朽残年,不顾自己的健康,想把衣钵传
给我这个异国青年。此时我心中思绪翻腾,感激与温暖并在,担心与爱怜奔涌。我真不
知道是置身何地了。
二战期间,我被困德国,一呆就是十年。二战结束后,听说寅恪先生正在英国就医
。我连忙给他写了一封致敬信,并附上发表在哥廷根科学院集刊上用德文写成的论文,
向他汇报我十年学习的成绩。很快就收到了他的回信,问我愿不愿意到北大去任教。北
大为全国最高学府,名扬全球,但是,门坎一向极高,等闲难得进入。现在竟有一个天
赐的机遇落到我头上来,我焉有不愿意之理!我立即回信同意。寅恪先生把我推荐给了
当时北大校长胡适之先生,代理校长傅斯年先生,文学院长汤用彤先生。寅恪先生在学
术界有极高的声望,一言九鼎。北大三位领导立即接受。于是我这个三十多岁的毛头小
伙子,在国内学术界尚无藉藉名,公然堂而皇之地走进了北大的大门。唐代中了进士,
就“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遍长安花”。我虽然没有一日看遍北平花,但是,身为北
大正教授兼东方语言文学系系主任,心中有点洋洋自得之感,不也是人之常情吗?
在此后的三年内,我在适之先生和锡予(汤用彤)先生领导下学习和工作,度过了
一段毕生难忘的岁月。我同适之先生,虽然学术辈分不同,社会地位悬殊,想来接触是
不会太多的。但是,实际上却不然,我们见面的机会非常多。他那一间在孑民堂前东屋
里的狭窄简陋的校长办公室,我几乎是常客。作为系主任,我要向校长请示汇报工作,
他主编报纸上的一个学术副刊,我又是撰稿者,所以免不了也常谈学术问题,最难能可
贵的是他待人亲切和蔼,见什么人都是笑容满面,对教授是这样,对职员是这样,对学
生是这样,对工友也是这样,从来没见他摆当时颇为流行的名人架子、教授架子。此外
,在教授会上,在北大文科研究所的导师会上,在北京图书馆的评议会上,我们也时常
有见面的机会。我作为一个年轻的后辈,在他面前,决没有什么局促之感,经常如坐春
风中。
适之先生是非常懂得幽默的,他决不老气横秋,而是活泼有趣。有一件小事,我至
今难忘。有一次召开教授会,杨振声先生新收得了一幅名贵的古画,为了想让大家共同
欣赏,他把画带到了会上,打开铺在一张极大的桌子上,大家都啧啧称赞。这时适之先
生忽然站了起来,走到桌前,把画卷了起来,做纳入袖中状,引得满堂大笑,喜气洋洋。
这时候,印度总理尼赫鲁派印度著名学者师觉月博士来北大任访问教授,还派来了
十几位印度男女学生来北大留学,这也算是中印两国间的一件大事。适之先生委托我照
管印度老少学者。他多次会见他们,并设宴为他们接风。师觉月作第一次演讲时,适之
先生亲自出席,并用英文致欢迎词,讲中印历史上的友好关系,介绍师觉月的学术成就
,可见他对此事之重视。
适之先生在美国留学时,忙于对西方,特别是对美国哲学与文化的学习,忙于钻研
中国古代先秦的典籍,对印度文化以及佛教还没有进行过系统深入的研究。据说后来由
于想写完《中国哲学史》,为了弥补自己的不足,开始认真研究中国佛教禅宗以及中印
文化关系。我自己在德国留学时,忙于同梵文、巴利文、吐火罗文以及佛典拼命,没有
余裕来从事中印文化关系史的研究。回国以后,迫于没有书籍资料,在不得已的情况下
,开始注意中印文化交流史的研究。在解放前的三年中,只写过两篇比较象样的学术论
文:一篇是《浮屠与佛》,一篇是《列子与佛典》。第一篇讲的问题正是适之先生同陈
援庵先生争吵到面红耳赤的问题。我根据吐火罗文解决了这个问题。两老我都不敢得罪
,只采取了一个骑墙的态度。我想,适之先生不会不读到这一篇论文的。我只到清华园
读给我的老师陈寅恪先生听。蒙他首肯,介绍给地位极高的《中央研究院史语所集刊》
发表。第二篇文章,写成后我拿给了适之先生看,第二天他就给我写了一封信,信中说
:“《生经》一证,确凿之至!”可见他是连夜看完的。他承认了我的结论,对我无疑
是一个极大的鼓舞。这一次,我来到台湾,前几天,在大会上听到主席李亦园院士的讲
话,中间他讲到,适之先生晚年任中央研究院院长时,在下午饮茶的时候,他经常同年
轻的研究人员坐在一起聊天。有一次,他说:做学问应该像北京大学的季羡林那样。我
乍听之下,百感交集。适之先生这样说一定同上面两篇文章有关,也可能同我们分手后
十几年中我写的一些文章有关。这说明,适之先生一直到晚年还关注着我的学术研究。
知己之感,油然而生。在这样的情况下,我还可能有其他任何的感想吗?
他对共产党没有深仇大恨
在政治方面,众所周知,适之先生是不赞成共产主义的。但是,我们不应忘记,他
同样也反对三民主义。我认为,在他的心目中,世界上最好的政治就是美国政治,世界
上最民主的国家就是美国。这同他的个人经历和哲学信念有关。他们实验主义者不主张
什么“终极真理”,而世界上所有的“主义”都与“终极真理”相似,因此他反对。他
同共产党并没有任何深仇大恨。他自己说,他一辈子没有写过批判共产主义的文章,而
反对国民党的文章则是写过的。我可以讲两件我亲眼看到的小事。解放前夕,北平学生
动不动就示威游行,比如“沈崇事件”、“反饥饿反迫害”等等,背后都有中共地下党
在指挥发动,这一点是人所共知的,适之先生焉能不知!但是,每次北平国民党的宪兵
和警察逮捕了学生,他都乘坐他那辆当时北平还极少见的汽车,奔走于各大衙门之间,
逼迫国民党当局非释放学生不行。他还亲笔给南京驻北平的要人写信,为了同样的目的
。据说这些信至今犹存。我个人觉得,这已经不能算是小事了。另外一件事是,有一天
我到校长办公室去见适之先生。一个学生走进来对他说:昨夜延安广播电台曾对他专线
广播,希望他不要走,北平解放后,将任命他为北大校长兼北京图书馆的馆长。他听了
以后,含笑对那个学生说:“人家信任我吗?”谈话到此为止。这个学生的身份他不能
不明白,但他不但没有拍案而起,怒发冲冠,态度依然亲切和蔼。小中见大,这些小事
都是能够发人深思的。
适之先生以青年暴得大名,誉满士林。我觉得,他一生处在一个矛盾中,一个怪圈
中:一方面是学术研究,一方面是政治活动和社会活动。他一生忙忙碌碌,倥偬奔波,
作为一个“过河卒子”,勇往直前。我不知道,他自己是否意识到身陷怪圈。当局者迷
,旁观者清,我认为,这个怪圈确实存在,而且十分严重。那么,我对这个问题有什么
看法呢?我觉得,不管适之先生自己如何定位,他一生毕竟是一个书生,说不好听一点
,就是一个书呆子。也举一件小事。有一次,在北京图书馆开评议会,会议开始时,适
之先生匆匆赶到,首先声明,还有一个重要会议,他要早退席,会议开着开着就走了题
,有人忽然谈到《水经注》。一听到《水经注》,适之先生立即精神抖擞,眉飞色舞,
口若悬河。一直到散会,他也没有退席,而且兴致极高,大有挑灯夜战之势。从这样一
个小例子中不也可以小中见大吗?
最使我感动的是他毕生奖掖后进
我在上面谈到了适之先生的许多德行,现在笼统称之为“优点”。我认为,其中最
令我钦佩,最使我感动的却是他毕生奖掖后进。“平生不解掩人善,到处逢人说项斯。
”他正是这样一个人。这样的例子是举不胜举的。中国是一个很奇怪的国家,一方面有
我上面讲到的只此一家的“恩师”;另一方面却又有老虎拜猫为师学艺,猫留下了爬树
一招没教给老虎,幸免为徒弟吃掉的民间故事。二者显然是有点矛盾的。适之先生对青
年人一向鼓励提挈。40年代,他在美国哈佛大学遇到当时还是青年的学者周一良和杨联
升等,对他们的天才和成就大为赞赏。后来周一良回到中国,倾向进步,参加革命,其
结果是众所周知的。杨联升留在美国,在二三十年的长时间内,同适之先生通信论学,
互相唱和,在学术成就上也是硕果累累,名扬海外。周的天才与功力,只能说是高于杨
,虽然在学术上也有所表现,但是,格于形势,不免令人有未尽其才之感。看了二人的
遭遇,难道我们能无动于衷吗?
适之先生于1962年猝然逝世,享年已经过了古稀,在中国历代学术史上,这已可以
算是高龄了,但以今天的标准来衡量,似乎还应该活得更长一点。中国古称“仁者寿”
,但适之先生只能说是“仁者不寿”。当时在大陆上“左”风犹狂,一般人大概认为胡
适已经是被打倒在地的人,身上被踏上了一千只脚,永世不得翻身了。这样一个人的死
去,有何值得大惊小怪!所以报刊杂志上没有一点反应。我自己当然是被蒙在鼓里,毫
无所知。十几二十年以后,我脑袋里开始透进点光的时候,我越想越不是滋味,曾写了
一篇短文:《为胡适说几句话》,我连“先生”二字都没有勇气加上,可是还有人劝我
以不发表为宜。文章终于发表了,反应还差强人意,至少没有人来追查我,我心里一块
石头落了地。往后几年,改革开放之风吹绿了中华大地,知识分子的心态有了明显的转
变,身上的枷锁除掉了,原罪之感也消逝了。被泼在身上的污泥浊水逐渐清除了,再也
用不着天天夹着尾巴过日子了。这种思想感情上的解放,大大地提高了他们的积极性,
愿意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出版界也奋起直追,出版了几部《胡适文集》
。安徽教育出版社雄心最强,准备出版一部超过两千万字的《胡适全集》。我可是万万
没有想到,主编这一非常重要的职位,出版社竟垂青于我。我本不是胡适研究专家,我
诚惶诚恐,力辞不敢应允。但是出版社却说,现在北大曾经同适之先生共过事而过从又
比较频繁的人,只剩下我一个人了。铁证如山,我只能“仰”(不是“俯”)允了。我
也想以此报知遇之恩于万一。我写了一篇长达一万七千字的总序,副标题是:还胡适以
本来面目。意思不过是想拨乱反正,以正视听而已。前不久,又有人邀我在《学林往事
》中写一篇关于适之先生的文章,理由同前,我也应允而且从台湾回来后抱病写完。这
一篇文章的副标题是:毕竟一书生。原因是,前一个副标题说得太满,我哪里有能力还
适之先生以本来面目呢?后一个副标题是说我对适之先生的看法,是比较实事求是的。
我现在站在适之先生墓前,心中浮想联翩,上下五十年,纵横数千里,往事如云如
烟,又历历如在目前。中国古代有俞伯牙在钟子期墓前摔琴的故事,又有许多在至友墓
前焚稿的故事。按照这个旧理,我应当把我那新出齐了的《文集》搬到适之先生墓前焚
掉,算是向他汇报我毕生科学研究的成果。但是,我此时虽思绪混乱,但神智还是清楚
的,我没有这样做。我环顾陵园,只见石阶整洁,盘旋而上,陵墓极雄伟,上覆巨石,
墓志铭为毛子水亲笔书写,墓后石墙上嵌有“德艺双隆”四个大字,连同墓志铭,都金
光闪闪,炫人双目。我站在那里,蓦抬头,适之先生那有魅力的典型的“我的朋友”式
的笑容,突然显现在眼前,五十年依稀缩为一刹那,历史仿佛没有移动。但是,一定神
儿,忽然想到自己的年龄,历史毕竟是动了。可我一点也没有颓唐之感。我现在大有“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之感。我相信,有朝一日,我还会有机会,重来宝岛,再一次站
在适之先生的墓前。
[后记]
文章写完了,但是对开头处所写的1948年12月在孑民堂庆祝建校五十周年一事,脑
袋里终究还有点疑惑。我对自己的记忆能力是颇有一点自信的,但是说它是“铁证如山
”,我还没有这个胆量。怎么办呢?查书。我的日记在“文革”中被抄家时丢了几本,
无巧不成书,丢的日记中正巧有1948年的。于是又托高鸿查胡适日记,没能查到。但是
,从当时报纸上的记载中得知胡适于12月15日已离开北平,到了南京,并于17日在南京
举行北大校庆五十周年庆祝典礼,发言时“泣不成声”云云。可见我的回忆是错了。又
一个“怎么办呢?”一是改写,二是保留不变。经过考虑,我采用了后者。原因何在呢
?我认为,已经发生过的事情是一个现实,我脑筋里的回忆也是一个现实,一个存在形
式不同的现实。既然我有这样一段回忆,必然是因为我认为,如果适之先生当时在北平
,一定会有我回忆的那种情况,因此我才决定保留原文,不加更动。但那毕竟不是事实
,所以写了这一段“后记”,以正视听。
s*******w
发帖数: 2257
195
看了季羡林老先生的怀念胡适的文章
大为感动!
这个老乡也是我极为佩服的。。。。
s*******w
发帖数: 2257
196
张爱玲与胡适的交往
2014-01-13 05:59:11 来源: 中工网-工人日报(北京) 有0人参与分享到
张爱玲与胡适,都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大家,一个是著名作家,一个是著名学者。其
实,两个人的祖上就有过交往,据张爱玲在文章中回忆说,有一回,胡适去看望张爱玲
,“他(指胡适)讲他父亲认识我祖父,似乎是我祖父帮过他父亲一个小忙。”张爱玲
的爷爷就是清朝末期名臣张佩纶,当年,还只是一名秀才的胡适父亲—胡传找到他,请
他写了一份推荐函,去吉林、黑龙江边境找钦差大臣吴大澂,想得到吴大澂的关照。胡
适指的就是这件事。
从张爱玲的文章中来看,张爱玲与胡适最初的交往,可能始于1954年。那年秋天,身在
香港的张爱玲给胡适寄了一本她写的小说《秧歌》,并给胡适写了一封信,胡适后来给
张爱玲回了一封信,详细地谈了他对《秧歌》的看法。从这封信中可以看出,胡适看《
秧歌》看得很仔细,胡适说他看了两遍,胡适谈书中的一些问题,连页码都说得很清楚
,对于一些细节都谈得很透,可见他真的仔细看过了。张爱玲接到这封信后,又给胡适
写了第二封信,向胡适表示了感谢。
1955年,张爱玲移居纽约。到纽约不久,张爱玲就去拜见了胡适,是跟女友炎樱一起去
的,那是他们第一次见面,都谈了些什么,现有的资料不见记载。后来,张爱玲又去见
过一次胡适,张爱玲这样形容那次谈话的感受:“跟适之先生谈,我确是如对神明。较
具体地说,是像写东西的时候停下来望着窗外一片空白的天,只想较近真实。”那一天
胡适讲到了大陆,讲到了不久前曾在书摊上看到张爱玲祖父的全集,还告诉张爱玲如果
想看书,可以到哥伦比亚图书馆去借,说那儿的书很多。后来有一天,胡适到张爱玲的
住处去看望了张爱玲,两个人在一个很大的客厅里聊天,胡适走时张爱玲送他到大门外
,两人站在台阶上说话,胡适当时望着不远处灰色的河面,露出了笑眯眯的神色。张爱
玲这样形容那天的胡适:“他围巾裹得严严的,脖子缩在半旧的黑大衣里,厚实的肩背
,头脸相当大,整个凝成一座古铜半身像。我忽然一阵凛然,想着:原来是真像人家说
的那样。”这是他们二人最后一次见面,所以张爱玲随后写道:“那是我最后一次看见
适之先生。”那一年的二月份,张爱玲便搬到了新英格兰,和胡适几年没有通音讯。
1958年,张爱玲申请到南加州亨亭屯·哈特福基金会去住半年,需要有人担保才行。张
爱玲便写信给胡适,请胡适当保人,胡适很痛快地答应了,顺便把前几年张爱玲送给他
的那本《秧歌》寄还给了张爱玲。书上面,胡适通篇都做了圈点,又在扉页上题了字,
张爱玲对此十分感动,她写道:“我看了实在震动,感激得说不出话来,写都无法写。
”所以,张爱玲写了封短信向胡适表达了感激之情。这是他们最后的交往,因为那以后
不久,胡适就回到台湾去了,再后来,张爱玲听到了胡适去世的消息,她这样写当时的
心情:“又隔了好些时,看到噩耗,只惘惘。是因为本来已经是历史上的人物?我当时
不过想着,在宴会上演讲后突然逝世,也就是从前所谓无疾而终,是真有福气。以他的
为人,也是应当的。”
关于与胡适先生的交往,张爱玲可谓惜墨如金,但我们还是能从点滴文字中读出她对胡
适的怀念之情。胡适早年曾考证过《海上花》,后来,张爱玲想把《海上花》译成英文
,不由得想起胡适来,她写道:“直到去年我想译《海上花》,早几年不但可以请适之
先生帮忙介绍,而且我想他会感到高兴的,这才真正觉得适之先生不在了。往往一想起
来眼睛背后一阵热,眼泪也流不出来。……这件工作(指译《海上花》)我一面做着,
不免面对这些问题,也老是感觉着,适之先生不在了。”
netease 本文来源:中工网
s*******w
发帖数: 2257
197
有一天季羡林到校长办公室去见适之先生。一个学生走进来对他说:昨夜延安广播电台
曾对他专线
广播,希望他不要走,北平解放后,将任命他为北大校长兼北京图书馆的馆长。他听了
以后,含笑对那个学生说:“人家信任我吗?”谈话到此为止。这个学生的身份他不能
不明白,但他不但没有拍案而起,怒发冲冠,态度依然亲切和蔼。小中见大,这些小事
都是能够发人深思的。
========================================
胡适绝顶聪明!他太了解共产党了! 所以他毅然决然离开了大陆。
可怜老舍和华罗庚,人已经在美国了,听到中国成立的消息,马上动身回国参加新中国
的建设,结果呢???
A********2
发帖数: 4075
198
视频看完了,女主持的笑容果然很八卦,哈哈。
我下次去杭州一定要去一趟烟霞洞,看着很有古意的样子:)

必经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刚看到曹佩声和汪静之还有一段,汪老也是风流人物:
: http://www.newconcept.com/jixi/mingren/hushi/hushi_12.html
: april主要是不大有人去爬南高峰,一般只去满觉陇。南高峰那几个洞也不是上山必经
: 之路。烟霞洞还有石刻造像等景点;最荒的是千人洞,进洞蜡烛熄灭,有人曾因缺氧死
: 在里面。
: 看过凤凰卫视拍过胡曹的烟霞洞吗,那个女主持的嘴角诡笑很八卦,烟霞仙境倒是拍得
: 很清楚,我以前去的时候没这些东西,只有个洞:
: http://v.ifeng.com/history/renwujingdian/201112/d8b9d15a-d8f6-4
:
: ..

a*********7
发帖数: 30080
199
牛筋筋

【在 w***s 的大作中提到】
: 哦。。是不是不少名人都有这么一位啊。。季羡林,徐悲鸿,还有谁
A********2
发帖数: 4075
200
沈从文也有吧?应该是那时候没有情人的名人很少吧,
林语堂有没有婚外情人?
牛筋筋

【在 w***s 的大作中提到】
: 哦。。是不是不少名人都有这么一位啊。。季羡林,徐悲鸿,还有谁
相关主题
徐志摩的诗 - 纯属好奇谁能告诉我徐志摩为啥能红
安徽高考題(徵文) (转载)陈丹青:民国的文人——长沙谈鲁迅
徐志摩,张爱玲,钱钟书,冰心...........〖转载〗我为什么不喜欢林徽因 (转载)
进入LeisureTime版参与讨论
l*r
发帖数: 79569
201
气龙你好

【在 A********2 的大作中提到】
: 沈从文也有吧?应该是那时候没有情人的名人很少吧,
: 林语堂有没有婚外情人?
: 牛筋筋

a*********7
发帖数: 30080
202
牛筋筋到底是从了文呢,还是遇了堂?还是左右逢源?

【在 A********2 的大作中提到】
: 沈从文也有吧?应该是那时候没有情人的名人很少吧,
: 林语堂有没有婚外情人?
: 牛筋筋

a*********7
发帖数: 30080
203
哈哈,可见你这点子事人尽皆知

【在 l*r 的大作中提到】
: 气龙你好
L*******s
发帖数: 15925
204
林语堂好像有的吧 赖柏英?

【在 A********2 的大作中提到】
: 沈从文也有吧?应该是那时候没有情人的名人很少吧,
: 林语堂有没有婚外情人?
: 牛筋筋

A********2
发帖数: 4075
205
哈哈哈

【在 a*********7 的大作中提到】
: 牛筋筋到底是从了文呢,还是遇了堂?还是左右逢源?
z*i
发帖数: 58873
206
作了人了。

【在 a*********7 的大作中提到】
: 牛筋筋到底是从了文呢,还是遇了堂?还是左右逢源?
A********2
发帖数: 4075
207
赖是初恋情人吧?算婚内出轨不?

【在 L*******s 的大作中提到】
: 林语堂好像有的吧 赖柏英?
A********2
发帖数: 4075
208
还有郁达夫,鲁迅:闻一多有没有?
a*********7
发帖数: 30080
209
唉,不得不感概一句: 胡适之啊,胡适之?
或曰: 狐适之
你们净会歪楼,我来正一正,你们继续

【在 z*i 的大作中提到】
: 作了人了。
a*********7
发帖数: 30080
210
这个牛筋筋应该没有?

【在 A********2 的大作中提到】
: 还有郁达夫,鲁迅:闻一多有没有?
相关主题
〖转载〗我为什么不喜欢林徽因 (转载)专访李敖——谈胡适的自由与容忍
陆小曼 徐志摩 -----那一场风花雪月的往事不是我想挖坑啊
圣严法师说:徐志摩的婚姻一团糟胡适与鲁迅——关于语言问题的回答zz
进入LeisureTime版参与讨论
s*******w
发帖数: 2257
211
原标题:胡适一生未买房:钱用来买书画资助学生
核心提示:胡适始终没有在北京买房,也没有在上海买房,他一生没有置业,他把买房
的钱省下来,买书,买画,买敦煌卷子,资助学生,资助尚未成名的青年作家(沈从文
在上海时常常找胡适接济),资助对中国文化教育事业有益的社会研究和野外调查。他
一生敬重蔡元培先生,他尊称蔡先生为老师,他在老师生日的时候,凑钱买房给老师做
贺礼(蔡元培先生也是一生没有置业)。
本文摘自:中国新闻网,转引自:《中国中国经营报》作者:李开周
胡适始终没有在北京买房,也没有在上海买房,他一生没有置业,他把买房的钱省下来
,买书,买画,买敦煌卷子,资助学生,资助尚未成名的青年作家(沈从文在上海时常
常找胡适接济),资助对中国文化教育事业有益的社会研究和野外调查。
莫言喜获诺贝尔文学奖,说要用奖金在北京买套房,然后就有网友帮他算账,说他那
750万元的奖金只能买一套120平方米的房子——莫言说了,他想在中国作协附近买,中
国作协地处黄金地段,那儿的房子每平方米早就卖到了6万元以上,750万元奖金可不就
只能买一套很普通的房子嘛!
众所周知,很多年以前,胡适也跟诺贝尔文学奖有过一段缘分:大家提名他拿诺奖,他
拒绝了。假如不拒绝,凭他的国际声望,凭他在中国新文学运动中的贡献,拿诺奖的可
能性还是很大的。
现在我们假设胡适也想在北京买房,看看凭他的收入,能在民国时代的北京买多大面积
的房子。
先看胡适的收入。
他给商务印书馆办的刊物写文章,千字平均3块大洋到5块大洋。假如他每天写篇千字文
,一个月下来至少挣到90块大洋。
他在上海的中国公学教书,月薪600块大洋,后来去北大当教授,月薪还是600块大洋。
胡适还在“中国文化教育基金会”(简称中基会,负责监管和分配美国退还中国庚子赔
款的一个基金管理机构)里做过董事,另外还做过驻美大使,国民政府每月发给他1200
块大洋的工资。
从驻美大使的职位上卸任后,胡适留在美国做研究,至少有20所美国大学请他做教授,
他去了年薪最高的芝加哥大学,一年能挣上万美元(以上收入数据分别见于《胡适书信
选》第93页和第312页,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2年版)。那时候,1美元能兑换4块
大洋(参见《海伦·斯诺回忆录》第3页,世界知识出版社1985年版),上万美元相当
于4万块大洋。
咱们接着再看老北京的房价。
1919年,鲁迅在北京西城八道湾胡同买四合院,前后两进,院子大得“简直可以开运动
会”(许寿裳《亡友鲁迅印象记》,峨眉出版社1947年版),不算契税和装修费用,只
花了3500块大洋。
1920年,宣武门内头发胡同有一所四合院出售,也是前后两进,瓦房15间,售价只有
1350块大洋(契约原件现藏于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图书馆)。
1921年,东直门内瓦岔胡同有一所四合院出售,这是前清官僚留下的府邸,前后四进,
整整30间房,售价1万块大洋(出处同上)。
想必您已经看出来了,凭胡适的收入,在民国北京能买很大很豪华的房子——他在芝加
哥大学教上3年书,就能回北京买一座王府!就是不出国,不当教授,光靠写文章,500
篇千字文至少能换1500块大洋,买一所四合院也绰绰有余。
这说明胡适的收入很高,更说明民国北京的房价很便宜。
但是,胡适始终没有在北京买房,也没有在上海买房,他一生没有置业,他把买房的钱
省下来,买书,买画,买敦煌卷子,资助学生,资助尚未成名的青年作家(沈从文在上
海时常常找胡适接济),资助对中国文化教育事业有益的社会研究和野外调查。他一生
敬重蔡元培先生,他尊称蔡先生为老师,他在老师生日的时候,凑钱买房给老师做贺礼
(蔡元培先生也是一生没有置业)。
有人说,胡适拒绝诺奖提名是因为他知道自己拿不到,其实不是的,他是不想让诺奖刺
激得国人膨胀起来,进而减弱向西方学习的动力。他是真正的大公无私,真正的高风亮
节,他即使得了诺奖,拿了奖金,也绝不会想到先给自己买一套房子。
s*******w
发帖数: 2257
212
胡适没有留在大陆是太对了!
他的儿子好像有一个在大陆自杀了。
b********n
发帖数: 16354
213
闻一多走得太早啦~~

【在 A********2 的大作中提到】
: 还有郁达夫,鲁迅:闻一多有没有?
s*******w
发帖数: 2257
214
胡适情事之一:曹佩声 后五四时代的爱情
2011-11-20 16:44:20
1,民国版非诚勿扰
阳光下并无新鲜事物。丁玲曾说:你们觉得新奇的,早就是我们当年玩剩下的(大意)
。她说的这个当年,是在五四之后,人们思想解放到空前的程度,什么都想拿来试一试
,于是1921年夏天,在杭州西湖的游船上,一场后五四版的非常勿扰得以上演。
一个男生,八个女生。男生是胡适的侄子,年轻的诗人胡思永,女生则来自浙江女子师
范,她们的同学,胡思永的小姨曹诚英,将她们召集在一起。
除此之外,在座的还有两位男客,一位是曹诚英的丈夫,另一位则是绩溪老乡汪静之,
他的神情,看上去有点狼狈。
这是一场爱情名下的聚会,结果却是,八个美女都不能给胡思永她们的爱情,换成非诚
勿扰里的说法就是,她们全体对他灭了灯,看来,他文二代的身份,给他增添的光彩很
有限。
胡思永倒是看上了其中有位叫绿漪(本名符竹因)的女生,回到北京他叔叔那里之后,
一个劲儿给这位姑娘写信,人家绿漪不理他,他就给其他女生写信,其他女生也都不理
他,他回过头来再找绿漪,却听说她和那天相亲会上出场的汪静之复合了。
用复合二字,乃因这俩人曾经好过,他们好上的机缘也得拜胡思永的小姨,那位永远媒
人曹诚英所赐。在胡思永到来的前一年,也是在夏天,曹诚英曾把这八位姑娘,都约来
与汪静之见过面。
不同的只是,八位美女,分别跟汪静之见面。每个周末,在西湖的游船上,都有一场相
对小型的相亲会,曹诚英和她老公,外加男主汪静之,成不变的铁三角,剩下的那个座
位上,女主角却如走马灯般的轮换。
两个月,一个漫长的相亲季,八个女生都是心高气傲之人,没一个看上汪静之。曹诚英
也无奈,对汪静之说,没办法,都怪你妈把你生得太矮了。汪静之自尊心一点儿没受伤
害,他说,八个美女里面我最爱绿漪,你还帮我去约绿漪吧。
曹诚英于是又去约绿漪,绿漪倒也来了,汪静之献上小诗一首,本来看不上他的绿漪,
居然一下子被打动了,答应做他的女朋友。
一首诗换一个姑娘,那个时代特有的风景,跟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差不多,那是一个诗歌
极大繁荣的年代。汪静之和前面说的胡思永,后来都出了诗集不说,曹诚英和她老公胡
冠英,也是晨光诗社的成员,晨光社的活动,当时的文学大佬朱自清都亲自参加。诗歌
成了男青年最好的饰物,与其说绿漪爱上了汪静之这个人,不如说她爱上了他身上的那
枚诗歌勋章。
按说这该是皆大欢喜,汪静之和绿漪找到了自己的爱情,曹诚英做媒旗开得胜,应该高
兴的还有曹诚英的老公胡冠英,倒不是为妻子取得这样的成功,而是,他一直对于妻子
和汪静之那段往事耿耿于怀,这下,他应该放下了吧?
汪静之、胡冠英、曹诚英都是绩溪人,一年前前后脚来到杭州读书,汪静之还算是曹诚
英的侄女婿,他跟她的侄女秋艳指腹为婚,三个同岁的孩子打小一处玩耍。在他们十二
岁那一年,秋艳去世,又过了三年,汪静之发现自己爱上了这位“小姑姑”。作为文学
小青年的他,少不了以诗传情,当他将一首七言绝句捧到曹诚英面前时,遭到对方正色
拒绝,说:“你发疯了,我是你的长辈,你还得喊我小姑姑呢。这种诗我不能接受,还
给你。”
不过曹诚英并不拒绝和汪静之做朋友,约定将来一道去古塘山的尼姑庵里做隐士,他们
当时受了陶渊明、王维的影响,“最清高的理想就是做隐士。”
第二年曹诚英嫁给也是指腹为婚的胡冠英,她没有放弃和汪静之的友谊。有一次竟然在
他房中,读了一夜的唐诗。汪静之写了一首诗作为纪念:
清白为人
订婚指腹因缘错
销魂何必求真个
佳人既已有归属
清白为人不可涴
这个,这个……读诗就读诗,咋扯到清白上了呢?是不是有点此地无银了?估摸胡冠英
不高兴了,那是,搁谁都不可能很高兴,老婆跑到别的男人房里读了一夜的诗,这算什
么事嘛?但汪静之对胡冠英的不满很不满:“佩声(曹诚英字佩声)的丈夫冠英见佩声
和我继续保持从小的友谊,一直对我怀恨。有一次我不在自修室时,他打开我的抽屉,
把佩声给我的信和后来赠我的多张照片,全部撕碎。”
哈哈,“多张照片”,汪静之似乎怕读者不怀疑啊,打住,暂不八卦,只说现在汪静之
情有所归,胡冠英总该放心了吧?但胡冠英竟然跑去告诉绿漪,汪静之在家乡订了婚。
看来,对于一个情敌的恨意,比维护自身安全还要重要,胡冠英为了打击对手,不惜让
自己的婚姻再次处于危险之地。
汪静之确实订了婚。秋艳死后,他父母给他定了别的女子,那么疑问就出来了,汪诗人
您都是有主的人了,干嘛还让人给你介绍女朋友啊?汪静之没说他对那位未婚妻为何不
满,但我们可以想象的是,在自由恋爱满天飞的时代,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婚约是可耻
的。
绿漪很不高兴,立即就跟汪静之拜拜了,然后,胡思永就翩翩然下江南来了,接上了刚
才那场相亲会。可以这么说,当时,汪静之是眼睁睁地看着另一个男子跟他的前女友在
相亲。
但不是所有的诗人都是不识时务之人,汪静之就很灵活,他见绿漪不理他,果断地调转
马头,去跟另一个女生献殷勤,那个女生也不理他,汪静之故技重施,又写了一首小诗
献上,那个女生也就心动了……
汪静之和那个女生关系发展得飞快,不久就去见了女方父母,女方父母却嫌贫爱富,棒
打鸳鸯,汪静之又一次失了恋。
失恋之后他也没太痛苦,还回头去追绿漪——写到这里我不由得想起毛泽东的战术,迂
回,常常是取得胜利的关键。
绿漪收到他的信,跟曹诚英诉苦说:“静之已有未婚妻,还想来骗我,我恨他不诚实,
当然不理他。后来他跟慧贞好了,我更恨他。……我又恨静之,又舍不得失掉他。现在
慧贞也不理他了,我有点高兴。我想提出要静之退婚,又觉得被退婚的姑娘太可怜,有
点不忍心,又不愿失掉静之。我痛苦死了”。(《六美缘——诗因缘与爱因缘》汪静之
著)
我录下这段话也很痛苦,已经删去了几行还是这么罗嗦,想想也可以理解,写这段话时
汪静之都那么老了,罗嗦那是常态,他笔下的人物,自然就随了这“常态”。但那段话
的结果是美好的,曹诚英告诉她:“静之跟你好上之后,就写信回去要退婚……”此处
再省去几行字,总之,最后这婚退成了。
绿漪很高兴,汪静之就更高兴了,但是又有人不高兴,这次不是胡冠英,而是远在京城
的胡思永,他得到消息之后,给汪静之写了一封信,指责汪静之既然已经跟绿漪分手,
为什么还要重蹈覆辙?甚至于要来杭州跟他决斗。
按说对这种胡搅蛮缠大不可必理会,可汪静之与绿漪吓得不轻,绿漪为了保护汪静之,
决定出家为尼,汪静之后来作诗记之:少爷妒恨要拼死,骇得诗人无处藏,绿漪决定出
家去,兰蕙惊心不敢香。
他们纠结慌乱了两个月,1922年6月,北方传来“佳音”:胡思永少爷病危了。不是我
要说得无情,汪静之在《六美缘》里谈及此时,正是一派轻松的口气,对于他曾在写给
胡适的信里称作“朋友”的这个人的不幸,没有流露出一丝的惋惜和悲伤,按照后来胡
适的回忆,他还对对绿漪说,胡思永有肺病,信纸上都是病菌,要在太阳下暴晒之后才
能看。
汪静之说完胡思永病危,紧接着就来一句:“不用再害怕。……偕绿漪游湖”。在夏日
的西湖上,他绮思荡漾:“天仙湖畔亭亭立,西子湖增十倍妍。天仙何日施恩德?几时
许我化成仙?”
按说这回该消停了吧,可是,真的像《西游记》上的九九八十一难,总有些想不到的神
仙鬼怪来搅局,到了这年年底,又蹦出个程咬金来,这程咬金不是别人,正是他们的大
媒人曹诚英。
1922年底的某个夜晚,曹诚英跑来找汪静之,自称已经离婚,要实现童年时和他相爱的
愿望。还声称:“决心把你从绿漪手里抢过来。”然后就拉着他上床睡倒。
汪静之说:“我和你童年相爱,并未海誓山盟,我和绿漪已经海誓山盟。我很爱你,但
我不能背盟失信,不能做对不起绿漪的事。”于是,一直到天亮,都是她睡在床上,他
坐在床边(看来他后来挣扎着起来了),谈了一夜的话,第二天他写了两首“绝句”:
(一)
童年对你早钟情,
辈分尊卑不可婚。
我与绿漪早盟誓,
怎可将心再许卿?
(二)
佩声说:
书呆真是真呆子。
自爱洁身又自尊。
考验几番能自制,
虽然心动不胡行。
这是绝句吗?欺负俺不知道有一种文体叫打油诗吗?这且不论,只说曹诚英这番投怀送
抱,以及要把汪诗人抢回来的声明,也太……恕我词穷,在讲述他们这些事儿的过程中
,除了“狗血”二字,请大家提示我,还有啥词比较合适?
八个美女的相亲记,汪静之一次次的另起炉灶,胡思永要来决斗的威胁,乃至曹诚英这
次调转马头,媒人突然想做情人,看上去怎么都是那么荒诞,如同儿戏?这些跟爱情有
一毛钱的关系吗?跟我们想象中的后五四时代的诗人的爱情一毛钱的关系吗?说下大天
来,爱情也不该如此地滑稽。
还是张爱玲说得好:“在当时的中国,恋爱完全是一种全新的体验,仅这一点就很够味
了。”决斗、出家、自暴自弃或者激情澎湃,都有着模仿的意味,当曹诚英躺在汪静之
的床上,你能说她是被爱情推动,还是被外国小说里那些悲情的女人附了体?
世说新语里有个小故事,说有个叫王朗的人很崇拜一个叫华歆的人,华歆在蜡日,召集
子侄燕饮,王朗就学他。时人张华很八卦也很尖刻评价道:王之学华,皆是形骸之外,
去之所以更远。
后五四时代的青年们,山寨来的爱情也是如此,夸张、用力、大动作,话剧腔,想象中
该有的色彩都要有,却像是加了太多作料的菜肴,努力地掩饰本质的贫乏,掩饰对于爱
情的茫然与缺乏感受。在形骸之外,去之所以更远。
爱情是什么?张爱玲说,恋爱能让人表现出品性中最崇高的一部分。黑格尔说:爱的真
正本质在于抛弃和忘掉自己,然后享有和保持自己。杜拉说,它不是一蔬一饭,不是肌
肤之亲,它是一种不死的欲望,是疲惫生活中的英雄梦想……用名人名言定义爱情似乎
有点可笑,但这几位确实说中爱情的实质,是崇高与超越,是与生活的琐屑分道扬镳的
可能。而汪静之曹诚英胡思永绿漪这你方唱罢我登场的爱情肥皂剧中,你能看到这种可
能吗?
不过,也不用着急,爱情会来的,虽然,来的时候,也不那么纯粹,怎么说呢,爱情这
件事,不是出离于红尘之上的一朵金箔玫瑰,更多的时候,它混杂于尘灰之中,偶尔灵
光一闪,又混入尘灰之中。
2,胡适来了
1923年4月,胡思永去世不久,胡适离开北京南下,先到上海开了一个星期的会,4月29
日,他在陈衡哲任叔永等人的陪同下,来到杭州。这时,他正被严重的脚气病所苦,却
不扫游兴,陪他游西湖的,除了任叔永夫妇等随他前来的朋友外,还有在杭州读书的亲
戚与老乡,曹诚英、胡冠英、汪静之等等。
咦,去年底,曹诚英不就说她离婚了吗?几曾见已经仳离的夫妻,还能心无芥蒂地一道
陪人家游湖?而四个月之后,已经北上的胡冠英请曹诚英去看望他病重的祖母,曹诚英
不乐意,说:“你祖母病,并没有人写信给我”。胡冠英说:“我祖母是你什么人?”
若是他们已经离婚,胡冠英如何有这一问?曹诚英的拒绝更像是在赌气,怨恨胡家人没
有把她当回事儿。
也许他们从头到尾就没有正式离婚,在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中国乡村,没有民政局,
也没有居委会,根本没有一个机构办理离婚手续,传说中的休书,大约也就是个传说吧
,如果双方都同意分手,各自走开就是,除非有一方死缠烂打,才会出现鲁迅小说《》
里请有头脸的人裁断的情形。
那时曹诚英对汪静之说她和胡冠英离婚了,很有可能只是胡家表达了驱逐的意思,她要
报复他们一下。
胡家人不满于曹诚英是可想而知的,结婚三年,她没有生育,这足够使她的公婆焦虑,
而她不羁的性情,更让她与夫家人的关系雪上加霜。连她自己的姐姐,胡适的三嫂,都
将她视为一个会给人带来灾难的女子。
胡思永去世后,他的母亲,胡适的三嫂认为,这与曹诚英有很大的关系,她给江冬秀的
信里这样写道:“对于我那不知事的妹子,实在有点埋怨!想你们当然也知道,因为永
儿前年回里,事前并未得我同意,却是我妹子具信约他来的。到旧岁正月,永儿和她同
至杭州,飘荡数月,乐而忘返,这都是我那妹子招惹他引诱他的。据说永儿在杭州曾大
醉一昼夜,大约病根就在那时埋伏。她又不向我和你们说明永儿的病根,以致起先医治
,找不着病路——由这种种想来,永儿的病可不是活活的受她陷害吗?”
江冬秀如何回复不得而知,胡适一定不以为然,第一,他知道他的侄子死于遗传病,第
二,他和曹诚英同病相怜,还有人说是他让胡思永进学堂累着了呢。可是他一点也不觉
得这个罪过就该自己背,倒是胡思永父母责任还大一些,“ 此子一生的病痛,是从其
父得来的,一生的怪癖多疑不能容人容物的心病,是从其母得来的……父母的罪孽,重
集于儿子之身”。当然,跟这个喊他穈哥的小表妹,更没有半点关系。
胡适与曹诚英,没有血缘关系,他同父异母的二哥娶了她同父异母的二姐(早逝),同
父异母的三哥娶了她同父异母的三姐,这种亲密的非血缘关系无以名之,姑且互称为表
兄妹。
从上文可知,胡适对他三嫂印象不佳,晚年还跟人说:“我在《四十自述》里还没有写
我的三嫂呢。我三哥出继出去,后来穷得什么都没有了,我母亲又接他回来,从此我母
亲受的气更大。”没有什么好话。
亲戚间总是这样,恩怨交加不碍来来往往,当年胡适娶亲,请三嫂的娘家妹子做伴娘,
是一件再自然不过的事儿了。
那一年,曹诚英十五岁,胡适二十六岁,她绮年玉貌,他雅儒稳健,实在太应该一见钟
情了,至于背景是他的婚礼,更有一种悲剧的美感,犹如列车缓缓开启的时刻,他在车
上,她在车下,在刚好不能在牵手的一刻,他们发现对方,凝眸处,平添一段愁。
假设这爱情真的由此而起,无疑更加戏剧化,因此我看到的大部分资料,都说胡适在自
己的婚礼上爱上了曹诚英。郭宛的描述很具代表性:“结婚这一天,在胡适眼中,光彩
照人的不是年已二十八岁的大龄姑娘江冬秀,而是这位风姿绰约的小伴娘。当时,曹佩
声正像一朵刚刚冲出苞蕾的鲜花,带着几分娇羞,更有几分妖媚,他多么想这位伴娘和
江冬秀的位置互换一下啊。”
郭先生,您又不是胡适肚子里的蛔虫转世,咋就知道这一堆花花肠子呢?胡适当时的信
件和日记里都没有提曹诚英一个字,他写给韦莲司的信里,全是新婚燕尔之时的兴奋。
还原一下当时的场景,窃以为,在自己的婚礼上心猿意马,难度也有点儿大,没吃过猪
肉我见过猪跑,传统的婚礼上,那个鸡飞狗跳,那个人仰马翻,那个紧张乱乎劲儿,作
为新郎,在众目睽睽之下,还能分神,兼顾一下旁边的小伴娘,假如不是精力过人,那
就一定是超级情魔了。
曾就这个问题特意请教过《星星月亮太阳》的作者江勇振教授,他坚定地认为不可能,
说:你想,那时候胡适才从美国回来,他的眼光已经在另外一个世界了,而且他为了履
行婚约,刚刚放弃一个有见识的,跟他能够沟通理解的女人,怎么可能在自己的婚礼上
,爱上才见面的小表妹?
我把这段话写进我的微博里,有人反对,说男人本来就是视觉系动物,只要曹诚英年轻
漂亮,一切都有可能。
不错,何止是男人,连我这样的女人,看到漂亮的人物,无论男女,总会多留心一下,
但是说到爱,那是一个远比心动要复杂很多的事。我也知道有以专门奔着美色去的男人
,但胡适似乎不是,他的女朋友大多不漂亮且大他很多,只有一个徐芳算得上尤物,但
打动胡适的,应该是徐芳惊人的热情而不是美貌,就那么着,她还是在最短时间内,被
胡适出局。
就算退一万步说,胡适是一个隐藏得很深的好色之徒,曹诚英也并非人间绝色,已经在
北大教了半年书的胡适,该看过多少女学生,何至于这样眼馋肚饱,没见过世面?
但曹诚英无疑给胡适留下了印象。几年后,胡适和曹诚英已经在恋爱了,他写了一首咏
梅的《怨歌》,汪静之一眼就看出这首诗,是为曹诚英而写,因为曹诚英娘家有个梅竹
亭,曹诚英自少年时就自命梅竹亭主。这首诗的前四句是这样的:
那一年我回到山中
无意中寻着了一株梅树
可惜我不能久住山中
匆匆见了,便匆匆地走
“寻着了”三个字,足见曹诚英给胡适留下了印象,这印象未必是在婚礼上,胡适婚后
又在家中住了一段时间,跟亲戚间必有来往,曹诚英给他留下印象也是必然的事,因为
,照曹诚英的性格推想,她一定是想要给这位“留洋博士”外加北大教授的表哥留下印
象的。
,3,绯闻缠身的女人
曹诚英的命,跟胡适的有点像,都是父亲第二个妻子所生,而且在她两岁那年,她父亲
也去世了。
她打小被送到了外婆家,在奶娘怀中长大,所有的教育学家都说小孩不宜隔代抚养,曹
诚英一生性格,足以印证。五岁时,她从外婆家回来,顿时感到动辄得咎,“在家中绝
无爱抚、温暖、同情,而是经常地受威严申斥、冷淡 讽刺”。
复杂的大家庭里,人际风波在所难免,不过我还是怀疑曹诚英的感受有点夸张,作为同
样从小寄居在外婆家的小孩,我太了解从被宠溺到视若寻常,这之间的落差感。假如这
个小孩又多少有点文艺细胞,不甘心于平凡的生活,再知道点古代悲情女子的故事,很
容易把那气氛朝自己身上套,以“容易受伤”作为标签,加强自己的存在感。
一个人的照片,往往反映此人想留给全世界的印象,在银行的柜台前,你常常能看到工
作人员的工卡照片上,那微笑羞涩而甜蜜,仿佛面对一见钟情的恋人,可是你真实面对
的那张脸,却常是冷漠甚至不无敌意的。曹诚英的照片,则几乎没有一张有笑容的,或
是眉间聚着不散的忧郁,或是侧身漠然斜睨,种种才女范儿,让人不难想象她心中的自
己,是一个林妹妹式的人物,她准备好了要在自己身上,发生一点可歌可泣的事儿。
在胡适与江冬秀的婚礼上,曹诚英第一次见到这位表哥,留美的博士,他离文学的距离
是那么近,他身上有另一世界的气息,他还斯文,还温柔,周身缀满了与绩溪乡民截然
不同的神奇光芒,闪耀于一静一动之间。争强好胜如她,怎会不想要引起他的注意,而
她作为一个豆蔻年华的女文青,只要她愿意,就一定能得到这样一种光荣。当过女文青
,并且跟作家或是诗人通过信的女子,都懂的。
他们有过怎样的交谈?她给他留下怎样的印象?都是可以想见而又无须深究的,因那样
的情景每时每刻都在世界的各个角落里发生着,在我们人生的一段一段里发生着。不同
的只是,遇见了,愉快了,记住了,走着走着也就散了,说到底,人生已多风雨,应对
殊为不易,哪有那么多的刻骨铭心,那么多的意乱情迷。
不过他们一直通信,胡适婚后的第二年,他就在信里为曹诚英改诗。曹诚英写信给他说
:蒙将妹的诗改好,妹极感佩。但路途相隔太远,未能时常通信。
大约也就是这样了,谈谈诗,说说文学,远在北京的胡适,是困囿在深山里的曹诚英的
一扇窗口,他也许不能向她展示什么,但通信这种形式,就将她和外面的精彩联系起来
了。不过,总是她去的信多,他回的少,她曾在信里嗔怪地说过一回。也难怪,作为“
新文化运动”的干将,胡适正忙着祭起白话文的大旗,声名鹊起之际,确实不大有功夫
敷衍当初“寻着了”的那位小表妹。
婚后那几年,胡适活得好不热闹,编辑《新青年》,出版《尝试集》,写作《中国哲学
史大纲》,挑起“问题与主义”的论战,与当时最顶端的文化人比如梁启超蔡元培过从
来往……个人命运与时代命运搅成巨大的漩涡,在很短的时间里,他把自己变成了一个
传说中的人物。
曹诚英的人生,跟一般的女孩子差别不大,最大的事儿,也就是嫁人而已,她应该是在
1918年,嫁给指腹为婚的胡冠英。
站在传奇的立场上,她那位指腹为婚的老公胡冠英必须是一个反面人物,像《梁祝》里
的马文才,《西厢记》里的郑表兄,他必须游手好闲,冷漠无情,让曹诚英婚后“心境
悲怆,郁结在心,酿成当时极为可怕的肺结核病”(朱文楚《胡适的家事与情事》),
才使得曹诚英和胡适的一段恋情,更合理,也更有悲剧性。但从我们前面的叙事看,这
说法绝不是事实,有一个证据可以直接证明,曹诚英对这位夫婿,还是比较够意思的。
就在他们陪胡适游西湖的前一年,曹诚英写信给胡适,请他帮她的老公胡冠英报考南开
大学。信中这样写道:“近日接到胜哥(曹诚英二哥曹诚克)来信,讲南开中学是个等
好中学,(胡冠英)就决定到兄那块来,同永(胡思永)一路去考。又恐怕程度不够,
未必能考取,故求吾兄处处为他照料。想吾兄素来爱妹,谅此事必不推脱。”
胡适跟南开校长关系不错,但此事不知怎么没成,胡冠英北上求学是在一年之后,而且
是胡适建议他去的,这时,已是胡适当年第二次来到杭州。
第一次就是刚才讲的,曹诚英他们陪他游西湖这次,他和朋友们在杭州住了四五天。5
月3号晚上,胡适乘夜火车回上海,这也是计划之中的行为,不在计划中的,是这一天
,他写下了一首诗:
西 湖
十七年梦想的西湖
不能医我的病
反而使我病的更利害了
然而西湖毕竟可爱
轻烟笼着,月光照着
我的心也跟着湖光微荡了
前天,伊却未免太绚烂了
我们只好在船篷阴处偷觑着
不敢正眼看伊了
最好是密云不雨的昨日:
近山都变成远山了
山头云雾慢腾腾地卷上去
我没有力气去爬山
只能天天在小船上荡来荡去
静瞧那湖山诸峰从容地移前退后
听了许多毁谤伊的话而来
这回来了,只觉得伊更可爱
因而舍不得匆匆就离别了
因而舍不得匆匆就离别了
都说这首诗明写西湖,暗写曹诚英,但历来以西湖比喻女子的诗比比皆是,“若把西湖
比西子,浓妆艳抹总相宜”,为什么没有人说,苏轼这诗也是写给某个美女的呢?关于
胡适和曹诚英,有太多捕风捉影的文字,这首被公认为送给曹诚英的诗,会不会又是一
场牵强附会呢?
“十七年梦想的西湖,不能医我的病,反使我病得更利害了”,他那几天,脚就是比以
前肿得更厉害嘛。“前天,伊未免太绚烂了,我们只好在船篷阴处偷觑着,不敢正眼看
伊了。”也许就是四月天里,阳光映着波光,刺眼得无法直视。
但“听了许多毁谤伊的话而来,这回来了,只觉得伊更可爱,因而舍不得匆匆就别离了
”,这句实在可疑。“毁谤”二字从何谈起?就算有人说看景不如听景之类,用得着这
么严重的词吗?倒是曹诚英,真的身处“毁谤”之中,连她姐姐都说她呢。因毁谤觉得
“伊更可爱”,更值得玩味。他这是同情吗?是不平吗?非也。向来,有绯闻的女人都
更迷人。
“规矩”这两个字,就像一个戳儿,标明这个女人的所属,要其他男人知趣而退。所以
,对于自家老婆来说,规矩那是起码的要求,可要是看到别的女人身上也盖了这个戳儿
,总像踏入花园瞥见警示牌,大不自在。绯闻,意味着对这警示的冲破,意味着某种可
能,意味着你对她的兴趣、花的精力很可能不会白费,所以,历来名誉破产的女人,会
斩获更多的男人缘。比如《红楼梦》里,秦可卿被描述为最迷人的女人,大约,也因为
,她的原型便是曹雪芹幼年见到的一个有绯闻的女人。
曾几何时,曹诚英在胡适心目中,不过是个好学上进的小姑娘,一个可爱的小亲戚,身
份拘着,他不可以更立体地去看她。她的绯闻打破了这格局,起码,他注意到,她是一
个女人了。
她不但是个女人,还是一个有魅力的女人,璀璨得让他不敢正眼去看,只能佯作不经意
地偷觑一眼。
这一切发生在众目睽睽之下,胡冠英汪静之都一路跟着,却啥也没看明白,胡冠英到了
北京之后给胡适写信,抱怨曹诚英对他不如以前了,汪静之说,他是在很久之后,看到
胡适写给曹诚英的诗,才发现他们俩好上了。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作为局外人,你永远都弄不明白,那些相爱的人,
传情达意的通道。你能看见他们的眼神,却看不见那眼神的余光,你听到他们口中的字
字句句,却听不到那一字一句的言外之意。你永远无法想象,他们是怎样获知到对方的
密码,使得彼此,都能在人堆里,在光天化日之下,将彼此一丝一缕的情意破译,要不
,怎么说,爱情是一个奇迹呢。
眼看着这场爱情开始破题,接下来居然不是轰轰烈烈的铺展,胡适转身回到上海,不是
逃避,只是他原计划就在杭州呆上几天而已。那时,他大概还没想,为这个让他心动的
表妹,改变什么。
4女文青来信
胡适回到上海的第二天,痔疮复发,在朋友家住了一个多月。在日记里,他抱怨闲散与
寂寞的双重夹击,然后说他已慢慢习惯,他仔细地描述他的病情,记下每日见到的人,
收到和发出的信。其中,江冬秀的来信总是最多。虽错别字连篇,却也情意绵绵,比如
:“请放心,请时时保重,少见客,多睡,少看小说,多养神,勉(免)我挂念,望你
多到索先生家住住,别的地方都没有他家好。”“今天接到你的信,我当时把一个礼拜
来的急心都放开了。我这一礼拜,不曾接到你的信,实在把我急死了。”她又提到:“
杭州千万不能去”,不知是何原因,但可以肯定与曹诚英无关,因为,在之后的一封信
里,她又写道:“我前次有一信与你说起到西湖去,请你对佩声说,请她写信安慰嫂的
话,你不要对她说罢。等你回京来,我们再商量,现在不必说。”。
如果你具备全视角,就很难不时时感到滑稽,比如,当江冬秀为胡适的去向苦思冥想,
为该对曹诚英说哪些话再三斟酌时,她不知道,胡适和曹诚英之间,已经建立了一种比
她想象的要亲密很多的关系。
且来看就在她写下这封信的第三天,曹诚英写给胡适的信吧。
糜哥:
你的信叫我感激得笑了,我自发出你那封信之后,便困倒了,直到今天才起床。病仍是
未好,不过一个人困在楼上很不便,饭是不吃的,可以不去问他。但是整日整夜的发烧
,口是很渴的,我只有酒当茶的拿来解渴。(同学们旅行叡州托买的关东酒),可是越
发烧了。像这样更难过,所以我决意今天起来了,我们没有自修室,只好上课了,虽然
坐着挺,但是精神没有,又没有头绪,只不过是呆呆的坐着罢了。
你问我为什么不能高兴,我也回答不出;我只觉得眼所见的,耳所听的,脑所想的,无
一件能令我高兴得起。就是我这样的身体,也叫我不能高兴呢。我所感当的:宇宙中只
有罪恶,虚伪,另外是没有什么了。请你告诉我,我说的对不对?我醉了,狠醉了,因
为我今天没有吃饭,只吃几口酒,所以狠醉了。我要去困一会再来。我不去困了,困着
总是做些极无聊的梦,令人讨厌。
我觉得人是顶坏了,女子尤其。倘若我不是女子,我愿世界上没有女子的踪迹,其实,
我也不愿意有我。什么凶恶奸诈的事,女子都干得出,我恨透了,倘若我有杀人的权力
。我便杀得她干净。说也罢,自己杀自己也没杀掉。
糜哥,你待我太好了,教我不知要怎样感激你才是!哦,我只要记得,世上除掉母亲哥
哥之外,还有一个糜哥。
头是痛的无可形容了,眼球是涨得快突出了,心身是火烧着了;人们结了队去唱歌舞蹈
去了,听,她们欢笑的声音已由操场上传来了,天只管落着凄凉的雨,也不管人家听了
难过不难过。他是不要紧的,就是像这样啊滴滴答答的下了一年的雨,人们是奈何他不
了的,要是我像他这样的哭,怕人们不将我切得粉碎吧?不吗?那是一定会切得粉碎了
!切得粉碎也好,切得粉碎的时候,我不是可以死了吗?那好极了,那我从此可以解脱
了,痴心的梦想吧,我哪有天那样多的泪?又哪有他那样牛皮糖似的精神,尽管落下去
,我哭不到半天,便泪干神疲了。我既不能哭得那么长久,那人们也不会将我切得粉碎
,那我的身体仍是不能解脱了。唉!随他去罢,拖到几时是几时,能受多少折磨就受多
少罢。我也管不得梦得无聊,我这要去困了。糜哥,你几时来?你好吗?
妹 丽娟
12,5,29下午
夸张的语气,过度的感触,一封典型女文青的来信。
“什么凶恶奸诈的事,女子都干得出”,这话如何说起?“倘若我有杀人的权力,我便
杀得她干净”,听上去更是惊人,即便考虑到这话一半是醉后之言,但不是还有酒后吐
真言这一说吗?
也许她记起了姐妹们间的琐屑的仇隙,也许只是跟宿舍的女同学闹得不愉快,女文青总
是用力过猛,使她作此惊人之语,作为读者的我,看了当然是不以为然的一笑,但是,
在这时的胡适眼中,没准是我见犹怜。
愤怒、忧伤,最能轻易地突出一个人的存在感,当一个人说“我愤怒时”,也许,他更
想表达的意思是“请看,我在愤怒”,这时,他不复是构成“人群”这一名词的无声无
息无色无臭的一分子,他有了自己的形状、色彩与声音,生活成了他的舞台,他会不自
觉地回忆起奥德赛或其他以愤怒的标签名扬天下的角色。
但这样的人,只要不是形象气质太鬼憎神厌的话,总有迷人之处,谁能混迹于寻常时日
里心安理得?谁在街角回眸的一瞬不希望自己的人生能稍稍戏剧化一些?假如我们自己
无力争取,也愿意在别人那里看到,纵然那些幻象来自于一个赝品也罢,毕竟真品太少
,你看有几人家中的冰裂纹瓷器,出自旧时官窑?
那些既抒情又矫情的人啊,他们是我们纷乱生活里的摆设,是我们明知其假,也会在日
常劳作中抬起头来,匆匆一瞥的塑料花,不断练习心平气和之余,我们对那些矫情的夸
张的人,真是感觉复杂。
而对于男人来说,矫情的女人,就更为迷人一些,她们矫情,是因为她们希望生活戏剧
化,她们希望生活戏剧化,一切就皆有可能。便捷会大大地增加受欢迎度,反之,就算
你美若天仙,若是过于泰然自若,让人无隙可钻,自然被归为乏味一类。
要不琼瑶笔下怎么一堆一堆的文艺范女生呢,女文青就是比一般的女青年更受欢迎,,
她们夸张、矫情,际遇堪怜,需要解救……男人果然去解救她们了,其实是解救了他们
自己的寂寞难耐。
而此刻的胡适,34岁的胡适,曾经功成名近期颇惹了些是非的胡适,刚刚被中年危机侵
袭的胡适,正需要这样一次拯救。
1923年的胡适,看上去依旧春风得意,但内中甘苦,只有他一人知晓。首先他身体就不
太好,1922年下半年的日记里,不是伤风,就是腹泻,说得最多的,是痔疮,七月份他
割去过一回,后来又有复发。除此之外,他一度怀疑自己患上了糖尿病,远在美国的韦
莲司,特意问他能否买到胰岛素,不成的话,她可以买了寄过来。后来证明是虚惊一场
。但更让人紧张的还有,他在近年底时又得上了脚气病,这病听起来不严重,可是,胡
适的父亲胡传,就是死在这个病上。
就这么着,1922年底他向北大告假一年,休养身体时,还被人揣测,若干年后,唐弢冷
嘲热讽说他是得罪了当局,只好销声匿迹地躲了起来。
那么好吧,按照一般规律,胡适得罪了当局,应该能讨好民众,可是这世上就有一种人
,过分地热爱理性,小事情上他会非常照顾别人的情绪,大的理念上,却不会有一点儿
迎合。见到比较左的,他会下意识地变得很右,见到比较右的,他又会变得很左,这种
不自觉的校正导致他在哪边都不受待见,当局固然对他反感,他也无法成为民众中的宠
儿,胡适,正好就是这种人。
1922年,他因为提倡联省自治,支持陈炯明而得罪了孙中山,《民国日报》天天骂他,
使用丧心病狂这样的词儿;他去看望溥仪,原本是一个人道主义者的本分,在极端反帝
的年代,被人当成靶子在报纸上冷嘲热讽;他提倡“好政府主义”,虽然本质上是要建
立一种制度,却被不知情者谩骂,十年后,鲁迅提起这话头,还大加刻薄……
就这样,以性格平和出了名的胡适,一方面每天跟无数的朋友、学生、陌生人见面、交
谈、通信,另一方面,又招来无数人想要跟他理论,其中包括老友陈独秀和李大钊。活
在一波又一波的人声里,在请教、恭维、声讨、辩驳的各色浪潮里,即便是精力旺盛的
胡适,也会有些疲惫感吧?唐弢或许说对了一半,胡适请假一年,不只是为了养病,还
为了,养心,但这,绝不是所谓躲避,他只是,有点累了。
5,起初不经意的你
胡适在上海住了一个多月,6月8号,再次乘火车来到杭州,这一天上午大雨淋漓,饭后
,雨乃止。他和朋友们坐船出游,雨又下了起来,回去之后,雨便停止,他们再次外出
,去楼外楼吃饭。在这一天的日记里,他一如平日,见了很多的人,没有曹诚英的身影
,但我们知道,他们即将相逢。
胡适没说他们怎么见面的,这一段日记干脆缺失,下一篇,就到了9月9日。
像是一段蜿蜒前行的铁轨,忽然没入荒烟蔓草,那段日记是没有写,还是写了以后又销
毁?胡适与平常人不同之处在于,他还活着,就知道自己将会是一个被写进历史里的人
,他现在写下的每一个字,都有可能成为呈堂证据。很难想像那样一种状态,自己是自
己的史官,也是自己的狗仔,在吃喝拉撒间,会不会老觉得有一个探头挂在后脑勺的上
方,以至于冷汗涔涔?
恋爱这件事,自然更不能写进字里行间,但是胡适似乎又有一种奇怪的责任感,讳莫如
深的同时,又要留下草蛇灰线般的线索,让后世的史学家有迹可查,立一点事功。所以
,他另写了一篇山中杂记,关于曹诚英虽只字未提,却常有她的影子隐现在其中。
《山中杂记》,是按时间顺序写来。他6月8号去杭州,住在新新旅馆,后来他的侄子胡
思聪也赶来同住。15日,他与蔡元培高梦旦以及胡思聪同游南山,先过龙井,再到九溪
十八涧,至烟霞洞吃午饭。烟霞洞的风景打动了他,蔡元培与高梦旦都极力劝他留在杭
州过夏天,因为那时北京兵荒马乱,连江冬秀都写信劝他不要回去。胡适于是跟烟霞洞
管事的金复三问了房价,价却不贵,他就决意在此过夏了。
似乎,在这之前,他并没有打算在杭州过夏。是的,江冬秀的信里,一直在操心把他安
排在哪里比较好,要帮他找个物美价廉的,清净的,利于写作的地方。他自己,也在踅
摸着,烟霞洞于他,应是偶遇,而不是像某些学者说的,为曹诚英找这么个地方。
二十四日,他搬到烟霞洞里来,没说曹诚英是哪天来的。
山中岁月,总是格外幽静,不至于再人来客往不断了吧?江冬秀也在信里说:“知你有
烟霞洞这个好地方,我很赞成,望你与思聪多多的住住。难得有这个地方,我高兴的很
。你住西山不如这个地方好,西山暑期来往的人很多的,故我也不愿意你回来。”
但是,胡适的烟霞洞生涯,却也不是“洞中方一日,世上已百年”,名头太响的人,即
便躲进深山,仍然会放出宝光来。从他搬上来的第一天起,邀他演讲的,请他讲学的,
络绎不绝。这且罢了,最为无奈的,他明明在山上住着,却还平白地,惹下一场山下的
是非。
却说当时杭州教育界暗潮汹涌,因为当时新开了一个高级中学,这所学校是由浙江一师
与杭州一中合并而成,一时还没有校长。原一中的校长黄某,和一师的校长何某都争这
个位子,最后教育厅授予了何某。
黄某大失所望,给教育厅上公呈诋毁何某,这事儿跟胡适原本没有半点关系,但偏偏就
在公呈里把他扯进去了。
为了证明何某不得人心,公呈里举了这么个例子,说“本年六月间胡适之先生来杭,一
师皖籍学生群向胡先生申述师校办事敷衍,不愿继续肄业,请求代彼等设法转学他校”
。胡适说,“此呈中所说,颇与事实不符。此次鄙人来杭,见着我的一个亲戚,他在一
师肄业,已将应学之科目习完,下学期应择地升学。鄙人曾劝他去考天津南开学校的高
级中学,因为一师自经子渊、姜伯韩两先生以来,很注重自由发展个性,毕业后宜投入
南开一类的学校,多受一点严格地训练,可以互相调剂。这不过是鄙人个人对于一个亲
戚的意见,并无皖籍学生群来陈述一师敷衍之事,更无被人引用作为攻击何校长的武器
之价值。”
人红是非多,这个不用说,笔者感兴趣的,是胡适提到的那个在浙江一师读书的亲戚。
我们知道,汪静之和胡冠英都在浙江一师读书,但汪静之充其量算胡适一个邻居,胡冠
英却是胡适的“表妹”曹诚英的丈夫,说是亲戚也不为过。除去这层关系,胡适与胡冠
英还有别的渊源,胡冠英的祖父曾在兵部任职,和胡适的父亲胡铁花关系不错,胡铁花
在台湾做官时,还曾用胡冠英的祖父之弟为幕僚,两家可谓世交。
胡适在上海期间,屡屡与胡冠英的通信,可见关系比其他人都要近得多。
另外,江冬秀七月四号写给胡适的信里说,冠英、干埏两位北来,我们现存的房子很可
以来住。7月十五号的信里又说,冠英同思敬来京,我很赞成。
程干埏是胡适的邻居,后来不知何故也没有来成,胡思敬是胡适的侄子,出生于1910年
,那年不过13岁。也不大可能是胡适提起的那个亲戚。江冬秀的堂弟江泽涵在1923年8
月5日给胡适的信中写道:“冠英果然名不虚传,是个狠天真的人。他前三四天动身到
天津去玩,他说一两天就回来,哪知道到今天还未回来。”
我们知道,南开中学就在天津,当然他可以只是随便玩玩,但我们再来看1924年初江泽
涵写给胡适的另一封信:“我到学校来已经快半个月了,才得到去中学见着冠英,向他
问着你们在北京的近况。”江泽涵本人在南开大学读书,所说的中学正是南开中学,可
见胡冠英已经在南开就读,那么,胡冠英基本上,就是胡适说的,经他建议,离开一师
去南开求学的那个亲戚。
胡冠英是在7月23日到达北京的,7月4日,他的老乡给他写信,还让他转告胡适,把胡
思聪给他画的扇子,寄给他。说明这时胡冠英还在杭州,并且还跟胡适在走动,有意思
的是,在6月24日,胡适已经搬进了烟霞洞。
胡思聪则在22日搬入,曹诚英是在哪天搬进来的呢?尽管于史无载,但极有可能是在二
十四日,或者二十四之前。因为胡适叔侄俩是指着曹诚英给他们做饭的,江冬秀在给胡
适的信里说:“佩声照应你们,我很放心,不过他的身体不很好,常到炉子边去做菜,
天气太热了,怕他的身体受不了,我听了很不安,请你们另外请一厨子吧,免得大家劳
苦。”除非在曹诚英上山之前他们另外请了厨子,否则假如曹诚英没有跟他们一道来或
者提前来的话,这叔侄俩可能连饭都吃不上。
极有可能是这样的,曹诚英搬去和胡适同住时,胡冠英还在杭州,帮她搬家都有可能。
曹诚英的老乡,身在北京的程仰之写给她的信里说:“我在冠英的嘴里,打听着你的近
况;你的身体好些了,我高兴了不得。……我想你和博士同住,一定可得许多好处,你
的思想不能不乐观些了。”
从这段话看,胡冠英也没有对他们两人同住表示任何异议,很有可能和程仰之一样赞同
——假如他表示过一点儿不满之意,从人之常情看,程仰之都不会觉得这是一件好事。
让我们还原一下当时的场景,胡适和侄子胡思聪搬到烟霞洞去住,风景很好,房价也不
高,唯有生活上不太方便,缺个洗衣做饭料理生活的人。这时曹诚英学校里放假了,她
是自己人,亲戚,又很乐于向胡适求教文学上的问题,没有比她更合适的人选了,她搬
去烟霞洞和胡适同住,是件再顺理成章不过的事。
似乎所有人都没多想,都忘了胡适与曹诚英,他们俩是有可能性的,不可能是这些人全
体很傻很天真,他们没朝那方面想的原因,有两个因素。
一方面,他们是亲戚。在中国乡村社会,亲戚间天然有互助的义务,彼此帮衬着,胡冠
英去北京就是住在胡适家里的,曹诚英去帮胡适料理家务,几乎是天经地义。
一方面,是江冬秀也好,胡冠英也好,对他们的婚姻都很自信。
江冬秀不用说了,不管史料上如何妖魔化他们的婚姻,事实都是,他们的感情,可能比
一般的自由恋爱者还要好。四月二十六日,她在给胡适的信里写道:“我有六天没有接
到你的信了,倒叫我很有点不放心起来呢。你说请黄先生看,但不知你的脚还是从前的
老肿病,还又是一样肿呢?请你写封长信,免我着急。”五月二十号写道:“今天接到
你的信,我当时把一个礼拜来的急心都放开了。我这一礼拜,不曾接到你的信,实在把
我急死了。”七月十日写道:“望你多多的写信来要紧,我这一个礼拜,没有接到你的
信,我接连这两夜都不能很好的睡,今天一定要好睡了”……
感情都是双向的,如果胡适对她只有敷衍,她再不识趣,也无法在结婚五年多之后,这
样坦然地表达感情吧?
胡冠英那边则复杂一些。前面说过,1922年底,曹诚英跑去跟汪静之说,她和胡冠英离
婚了。这可能只是曹诚英的激愤之词,起码胡冠英这方面有不同说法。胡冠英在1923年
8月23日,他到了北京住在胡适家之后,给胡适写信说:“糜哥,我同冠英的感情,本
来是不坏的。我哪一件事不替她着想?哪一件待差了她?但她时常以冷淡的态度对待我
,这是我来北方后才发觉的。我不料她待我如此,我更不料我最亲爱最可信托的人,以
这样的手段对付我……我现在已绝对地不相信女子,世界上没有一个女子是好的。”
“最亲爱最可信托的人”,是指曹诚英还是胡适?是不是胡冠英在8月底终于发现了他
俩的恋情?他产生的幻灭感是可以想象的,只是说到“手段”二字,却又值得商榷了。
假如胡适是有预谋地将胡冠英礼送出杭州,支到北方去,还让江冬秀关照他,那他确实
太阴险了点,太不仗义了点,和我们印象中的君子,差别忒大了点,可是,和曹诚英发
展出一段情,是他的初衷吗?邀曹诚英同住时,他预料到了吗?
6,时间对了,人也就对了
不错,胡适第二次来到杭州时,他们已经互生好感乃至于情愫暗生,但这并不意味着胡
适就一定要和曹诚英有所发展。胡适不是一个没有感情经验的人,韦莲司、瘦琴,还有
传说中的陈衡哲,把这几位放在一块儿比较,我们可以得出胡适处理感情的一个特点,
用文雅的话叫做“发乎情止乎礼”,用不文雅的话,叫做闷骚。
他很清楚自己是有家室的人,就算这婚姻不是他想要的也罢,他的婚姻态度与政治态度
如出一辙,是改良派而非革命派,他反对武力推翻,主张逐步改良,他不愿意毁掉一个
无辜的女人的幸福,也清楚自己能从这婚姻里得到多少好处。除此之外,他不像徐志摩
,在爱情这件事上持理想主义,他的一生,绯闻女友伸一只手都数不过来,他未必认为
曹诚英就有什么特别的不同。
最多是一场暧昧吧,四目相对的暗涌,指尖相对的温柔,像琼瑶剧里的台词,从风花雪
月谈到诗词歌赋,让感情的潮水微微涨起,再缓缓落下,生命里的小刺激,既不伤人,
也不伤己,为什么不给自己这么一点犒赏呢?在扮演好丈夫好老师全社会的好好先生之
余?
当然,胡适未必想得这么清楚,他只是相信能把持住自己。
但是,他忘记了有一个词谁也逃不过,叫做“身不由己”,不知道有一个词谁都难以做
到,叫做“戛然而止”。不过,他很快就会知道了。
据胡适的诗中记载,七月二十九日,胡冠英离开杭州一个多星期之后,胡适与曹诚英在
南高峰上看日出;几乎是在同一时期,他们在南高峰上看月。
徐志摩在八月初写给胡适的一封信,证明,在八月之前,胡适与曹诚英已经定情,徐志
摩在给胡适的信中写道:“蒋复璁回来说起你在烟霞洞深处过神仙似的生活……此次你
竟然入山如此之深,听说你养息的成绩不但医痊了你的足迹,并且腴满了你的颜面,先
前瘦损如黄瓜一瓢,如今润泽如光明的秋月,使你原来妩媚的谈笑,益发取得异样的风
流。”
八月十七号,胡适做了一首诗,叫做《怨歌》:
那一年我回到山中,
无意中寻着了一株梅树;
可惜我不能久住山中,
匆匆见了,便匆匆地去.

这回我又到山中,
那梅树已移到人家去了.
我好容易寻到了那人家,
可怜她已全不似当年的风度了.
他们把她种在墙边的大松树下,
她有好几年受不着雨露和日光了;
害虫布满了叶土,

他们嫌她总不开花;
他们说:"等的真心焦了.
她今年要还不开花,
我家要砍掉她当柴烧了."
我是不轻易伤心的人,
也不禁为她滴了几点眼泪.
一半是哀念梅花,
一半是怜悯人们的愚昧.
拆掉那高墙,
砍倒那松树,
不爱花的莫栽花,
不爱树的莫种树!
前面说了,这梅树是比喻曹诚英,“不开花”是个典故,曹诚英嫁入胡家五年,还未生
育,婆家对此深为不满。大概是发了话,如果她再不生,就给胡冠英纳妾。曹诚英向胡
适倾诉,引起胡适的极大同情。
查胡适那段日子的日记,每一段都有曹诚英的身影:
九月十二日:晚上和佩声下棋;
九月十三日:今天晴了,天气非常之好。下午我同佩声出门看桂花,过翁家山,山中桂
树盛开,香气迎人。我们过葛洪井,翻山下去,到龙井寺,我们在一个亭子上坐着喝茶
,借了一副棋盘棋子,下了一局象棋,讲了一个莫泊三的故事;
九月十四日:同佩声到山上#亭内闲坐。我讲莫泊三小说《遗产》给她听。上午下午都
在此。
九月十八日:下午与娟下棋。
九月十九日:夜间月色不好,我和佩声下棋;
九月二十一日:早晨与娟同看《续侠隐记》第二十二回“阿托士夜遇丽人”一段故事,
我说这个故事也可以演为一首记事诗。后来娟遂催促我把这诗写成。我也觉得可从散文
译成诗,是一种有用的练习,遂写成《米桑》一篇,凡九节,每节四行,有韵……
一段典型的中国式恋情,有“女主角遇人不淑,男主角怜其不幸”的苦情,有“宝鼎茶
闲烟尚绿,幽窗棋罢指犹凉”的雅致,胡适曾经梦想着与江冬秀有“执经问字”之乐,
如今在曹诚英身上实现了。但是,如果这些中国元素就能堆积成一场爱情,也未免轻易
,在当时,能陪陪胡适读书下棋的女人,比比皆是,在胡适供职的北大,应该就不乏其
人。论美貌,论才学,论和胡适心心相印的程度,曹诚英都算不得人中翘楚,他们有这
么一场情缘,实乃天时地利人和交集的结果。
人和不用说了,他和曹诚英要是互相不感冒,这场感情就没法启动起来;
地利是他来到杭州,正好曹诚英也在这里;
天时则最为复杂。首先,当时北京时局正乱着,胡适本人也好,江冬秀也好,都不愿意
胡适回到北京;其次,胡冠英的北上,使得跟他家交情极深的胡适,没那么有压力,更
妙的是,后来胡适的侄子胡思聪也下山去往上海。
第三,遇到韦莲司的时候,胡适只是一个胸怀大志的小小留学生,他还没有成功,他渴
望有所作为,他对世界的兴趣,大于对一个女人的兴趣;曹诚英出现时,他初尝成功之
后的疲惫,不过如此了,一个年轻的热情的女人,当然比纷纭世界要迷人。
一般都说人和大于天时,但在胡适和曹诚英的这场恋情里,天时才决定一切。她出现得
早一点,他没心情去爱她,她出现得晚一点,他正跟陆小曼打得火热,所谓爱情,常常
只是风云际会的结果,时间对了,人才能对。
又或者,对于某些人来说,根本就没有对的人,只有对的时间和地点。
7,恋爱中的男人
然而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佛家又有因果之说,你在一件事上得到了多少快乐,往往就
会有多少苦在后面等着你来偿还。洞里的人总要下山,爱里的人必得出局,被际遇推到
这里的两个人,如果没有一定要在一起的强烈意志,别离是必然之事,那么,他们有吗?
曹诚英是有的,她之前跟胡冠英即使不能算恩爱,起码半死不活着,但是,胡冠英也说
了,自从他北上后,曹诚英态度大变,就没打算再跟他过下去。后来果然彻底分开了。
胡适则很难说。他这一路,跟江冬秀通信不断,在他和曹诚英感情最为热烈的八九两个
月,他每个月都跟江冬秀往来通信十多封,虽然多谈家事,多谈经济账目,却也是一副
天长地久用胡兰成的话叫做岁月静好的样子,实在不像有散伙的打算。
三个月后,他离开烟霞洞之前一晚写下的日记,更透露出,他心里一点没底儿:
睡醒时,残月在天,正照着我头上,时已三点了。这是我在烟霞洞看月的末一次了。下
弦的残月,光色本凄惨,何况我这三个月中在月光之下过了我一生最快活的日子!今当
离别,月又来照我,自此一别,不知何日再能继续这三个月的烟霞山月的“神仙生活”
了!枕上看月徐徐移过屋角去,不禁黯然神伤。
要是胡适打定主意要和曹诚英在一起,怎会有这般的凄凉语气?按照他的性格,按照一
般规律,他应该对那个在北京的女人又害怕又愧疚才对,而不是对眼下的难舍,和提前
了的怀念——我们知道,难舍,往往是已经准备舍去,怀念,往往是已经准备放弃。
10月5日,胡适回到上海,见到一干老友。最为笃厚的是徐志摩。10月11日,徐志摩的
日记里写道:午后为适之拉去沧州别墅闲谈,看他的烟霞杂诗,问尚有匿而不宣者否,
适之赧然曰有,然未敢宣,以有所顾忌。
向来写胡适的人多了,唯徐志摩写出了胡适的另一面,你看,首先,是他把徐志摩“拉
去”的,太主动了,太想找人说点什么了,又有顾忌,又不好说,就拿了几首诗出来,
一半藏一半露的。徐志摩果然是绝顶聪明之人,马上发现问题所在,但胡适似乎也正等
他那一问呢,“赧然”二字,将恋爱中的老男人的那份忸怩劲儿表现到十足,只有徐志
摩有这个炼字功夫。
两天之后,胡适再度跟徐志摩吐露心事。这天晚上,他们俩先是参加郭沫若的晚宴,郭
沫若劝酒甚是殷勤,几个人都喝了不少。胡适说起他曾经将郭沫若的《女神》拿过来读
了五日,郭沫若大喜,竟抱住胡适,要和他接吻。
胡适的日记写到这里就没了,徐志摩的日记里却告诉我们酒席散去后的事:“与适之谈
,无所不至,谈书谈诗谈友情谈爱恋谈人生谈此谈彼;不觉夜之渐短。适之是转老回童
的了,可喜!凡适之诗前有序后有跋者,皆可疑,皆将来本传索隐资料。”——这或许
,正是胡适的初衷。
几天后,胡适再次来到杭州,曹诚英在第二天赶到旅馆跟他见面,却不是两人厮守,而
是跟着徐志摩朱经农游船吟唱直至深夜。如是游玩了两天,曹诚英的哥哥来了,曹诚英
不便再与胡适他们一道,那晚便只有胡适与徐志摩朱经农三人游湖。胡适日记里说:“
我戒酒已近十日,今夜心中不快,遂复喝酒。三个人共喝了二斤半。”微醺中,他们来
到平湖秋月,胡适与徐志摩睡在桌子上,胡适的头枕在徐志摩身上,看月亮从两棵大树
之间照下来,他们唱诗高谈,深夜始归……
可以想象胡适心中为何不快,曹诚英的哥哥,他喊做表哥的,这次原本特地来看胡适,
因为胡适帮过他的忙,他念着这情,先到上海去看他,没找到,又来杭州,可谓情意殷
切,可这样的情意,怎么不让胡适心中有愧?
在烟霞洞中,他和曹诚英,不过是一男一女,所有的人际关系屏息而退,留出空间让他
们相爱。离开烟霞洞,没有那么清净,但朋友们多做同情之理解,尚且能给他的爱情留
一席之地。当曹诚英的哥哥,带着满怀的感激来到这里,一切变得不同了,胡适一定记
起那绩溪小山村,错综复杂的亲戚关系,记起他自己在那里的名声地位,他的爱情,与
这些犯呛。
爱情走到深处,必然要与现实碰面,那么胡适对他的爱情是怎么打算的呢?来杭州之前
,胡适认真地考虑未来打算,说有朋友为他筹划三策:一是移家南方,专事著作,为上
策。选择这一条,无疑有利于胡适和曹诚英相聚,但胡适说,上策势有所不能。他没说
为什么不能,但我们可以想象,那是吭吭唧唧一大堆的现实琐屑。
然后是下策。回北大,加入漩涡。胡适说,下策心有所不欲。
他选择的是中策:北回后,住北京郊区的西山,专事著作。
这中策,不但是他的选择,也是江冬秀的选择,早在六月间,江冬秀就极力赞成他去西
山过夏,还列了一堆规划,叫谁去做饭,叫谁去干杂活。这次,胡适还在南方,江冬秀
就叫人去帮他收拾屋子。这是她的义务,也是她的权利,她是他的妻子,唯有她,才能
影响他的人生规划,参与到他的生命里去。
8,两个女人的战争
许多年来,一直看坊间说,胡适和曹诚英好上之后,要跟江冬秀离婚。江冬秀挥舞着菜
刀,声称要杀掉胡适的两个儿子,然后自杀,这才吓住了胡适,离婚一事就此作罢,胡
适和曹诚英只能“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事实是这样的吗?
这次翻读大量有关胡适情感生活的传记,这一说法皆赫然在目,但几乎都没有说明出处
,只有江勇振先生的《星星•月亮•太阳》后面注明:石原皋《闲话胡适》
,39页。
我在石原皋的《闲话胡适》中逐字查找,书中只是说,江冬秀经常为这件事跟胡适大吵
,有一次,她拿起裁纸刀朝胡适脸上掷去,幸未掷中,石原皋把他们拉开。
石原皋的《闲话胡适》,是研究胡适重要的原始资料之一,但文中也有很多话靠不住,
比如说梁实秋要跟原配仳离,江冬秀帮他的原配打官司云云,根本就是张冠李戴;又说
江冬秀后来恨曹诚英,弄散了她的一桩姻缘,也属道听途说。不过,这些差错,皆非石
老先生存心撒谎,有的是年纪大了,记不清楚了,有的则是人云亦云,毕竟,他对江冬
秀的了解也有限。
石原皋说江冬秀拿裁纸刀去掷胡适,是他亲眼所见,应该没问题。只不过,裁纸刀这玩
意,刀锋大多不十分锋利,有金属的没错,更多的是塑料的,杀伤力跟菜刀没法比,两
口子生气,情急之下,拿裁纸刀去扔对方,也是多见之事,《围城》里,孙柔嘉搞毛了
就拿梳子掷过方鸿渐的头。
菜刀这话,其实是汪静之说的,他在《六美缘》里写道:他们(胡适与曹诚英)在烟霞
洞里住了二三月,又在杭州上海二地往返住了二三月。适之师回北京向冬秀提出离婚。
冬秀到厨房里拿了一把菜刀来说:“两个儿子是我生的,杀了儿子再和你离婚!”结果
离婚不成。只能像牛郎织女一样,每年适之师南下在杭州或上海或南京与佩声相会二次。
汪静之描述的这一幕,算是“一哭二闹三上吊”的升级版,被下堂的糠糟之妻多半这么
干,江冬秀要是这么干了,我们当然也不吃惊,但问题是,这事儿,汪静之如何知道的
呢?他可没像石原皋那样,说明是自己亲眼所见。
以胡适的城府,在徐志摩面前都不把话说敞亮,不大可能跟这个神神叨叨的小同乡说这
个;江冬秀是个要强的女人,而且一直住在北京,跟主要活动在南方的汪静之没什么交
集,也不大可能告诉他。要么就是曹诚英?或者其他老乡?这个倒有可能,但汪静之不
提出处,就有点可疑,毕竟这是言及胡适想要跟江冬秀离婚最重要的证明之一,万一他
就是根据石原皋的说法,以讹传讹呢?汪静之这个人,是有满嘴跑火车的先例的。
郁达夫的夫人王映霞和戴笠之间的那段绯闻,就是他抛售的,他说,王映霞为戴笠堕过
胎。这个秘密只有他知道。
汪静之是这样发现王映霞的秘密的。
那时,台儿庄战役刚结束,郁达夫参加了慰问团,上前线去了。某日,王映霞来找汪静
之的妻子符竹因,说:"我肚里有了,抗战逃难时期走动不便,我到医院里请医生打掉
。医生说:'要你男人一起来,才能把他打掉。男人不同意,我们不能打。'达夫参加慰
问团去了,要很多天才会回来,太大了打起来难些,不如小的时候早打。某某姐(汪静
之的妻子竹因)!我要请汪静之陪我到医院去,装做我的男人,医生就会替我打掉。请
你把男人借我一借,汪静之是最忠诚老实的,达夫最信任他;如果请别的男人陪我去,
达夫会起疑心的。"
汪静之的夫人答应了,汪静之也陪王映霞去了,这件事儿算结束了。
过了一阵子,汪静之去王映霞家,发现王映霞没回来,第二天他又去,王映霞很兴奋地
跟他说,昨天去戴笠家了,戴笠家多么豪华漂亮。她眼睛里流露出艳羡的光彩。
就这么两个细节,汪静之就认为他洞察了王映霞堕胎的秘密。还说:为了不愿我的老朋
友、"五四"文坛的一位杰出作家郁达夫所遭受的莫大的耻辱悲惨的命运,永远沉冤不白
,今天我下决心,一气写完这个秘密。
哎,您这是不愿意人家遭受“耻辱悲惨”的命运呢?还是生怕人家没有“耻辱悲惨的命
运”呢,要是郁达夫活着,您还能陪人家捉个奸啊什么的,这所有的当事人都已作古,
你抖落这些事儿,除了让人脸上没光之外,还有什么意义啊?
另外,那俩细节也没法认定王映霞打掉的那个孩子就是戴笠的啊?汪静之既没有捉奸在
床,也没有看到DNA报告,王映霞的说法也是完全可以成立的。这种事儿,有时连当事
人都说不清楚,他汪静之倒弄得门清?
当然,就算汪静之曾经信口开河,也不能证明汪静之每一次都信口开河,我之所以不认
为胡适会向江冬秀提出离婚,还从胡适的个性去考虑。
胡适是一个没有童年的人,他从小被人戏称为糜先生,众人分配给他的任务,就是让他
去扮演一个小先生,他偶尔跟伙伴们玩一次掷铜板的游戏,都会招来村里人的莫名惊诧
。他也是一个没有青年时代的人,尽管,他也曾喝花酒,也曾胡闹,但是,在原该“哪
个少年不多情”的年纪,他已经想清楚了婚姻的作用和意义。
所以,有了那段著名的话,“梦旦邀我到消闲别墅吃饭,饭时大谈,谈及我的婚事,他
说许多旧人都恭维我不负旧约,是一种可佩服的事!他说,他的敬重我,这也是一个原
因。我问他,这一件事有什么难能可贵之处?他说,这是一个大牺牲。我说,我生平做
的事,没有一件比这件事最讨便宜的了。有什么大牺牲?他问我何以最讨便宜。我说,
当初我并不曾准备什么牺牲,我不过心里不忍伤几个人的心罢了。假如我那时忍心毁约
,使这几个人终身痛苦,我的良心上的责备,必然比什么痛苦都难受。其实我家庭并没
有什么大不过不去的地方。这已是占便宜了。”
高梦旦认为胡适的婚姻是一种牺牲,胡适却认为他的家庭没有什么大过不去的地方,两
人对于婚姻的诉求不同,高梦旦以及他代表的那些人,期待婚姻里有热烈的爱情,有才
子佳人的对手戏,胡适则不这么认为,他更重视婚姻的社会功用。
抛开才子佳人的戏码,江冬秀不能不算一个好妻子,婚前她能够呼应胡适客中的孤独,
勉为其难地学习识字,写哪怕是错别字连篇的信;婚后她能够操持家中事务,照顾胡适
族中亲友。比如胡适的二哥先娶了曹诚英的二姐,生下一个女儿叫阿翠,这位二嫂早逝
,江冬秀对这个孤女很是挂怀,胡冠英北上前,江冬秀特地写信跟胡适说,二哥要出去
做工,叫一个小女孩子怎么行呢?不如让她同冠英一阵来京吧?可惜这个阿翠后来回去
与三嫂同住,不堪虐待,吞烟土而死,胡适的气愤自不待言,江冬秀有别于他几个嫂子
之处,也是一望而知。
这样的一个妻子,胡适觉得已经足够。爱情在婚姻中,是必需品还是奢侈品?胡适的答
案跟高梦旦他们,应该是不一样的。
汪静之说胡适回北京后跟江冬秀提出离婚,这个时间更是可疑之极,胡适是十一月三十
号回北京的,回去不久就搬到了西山。在西山上,他写下了那句著名的情诗:“山风吹
乱了窗纸上的松痕,吹不散我心头的人影。”但更多的时候,他在译书、写序,每天都
在工作,看不出一点儿在打离婚大战的痕迹。十二月三十号的日记里,更是特地记道:
今天为我和冬秀结婚的第六个周年。
能记得结婚纪念日的男人,搁现在都不是很多了。一周之后,胡适去天津,不过五天的
行程,他还给江冬秀写了一封信,我没查到那封信,但我相信,那肯定是一封表达夫妻
间善意的信。
值得一提的是,那趟天津之行,他还去看望了胡冠英,在这之前之后,他们都频繁通信
。寒假期间,胡冠英到胡适家中来过,甚至有可能小住,假如胡适这时已经跟江冬秀提
出离婚,还闹得不可开交,我不相信,他有勇气让胡冠英到他家来。
各种迹象显示,和曹诚英的这段恋情,在胡适的人生里,更像一道深藏地下的暗流,而
不是天崩地裂的雷暴。它更多地体现为几句语焉不详的诗,或是突然暗淡下来的心情。
比如,某一日,与江冬秀等人一道看《茶花女》的影戏,回家时,忽起大风,尘土蔽人
,他勉强正眼看那将落的月,已朦胧作黄色,令人起憔悴的联想。
他联想到什么了呢?从他这晚写下的诗里可以找到答案:
石居
松针筛月上眉头,心上凄清感旧游。一样半规初八月,照人狂态照人愁。
胡适的日记里还屡称“烦闷”,他干脆就有一首小诗就叫做《烦闷》:
很想寻点事做
却又是这样的不能安坐
要是玩玩罢
又觉得闲闲的不好过
提起笔来
一天只写得头二百个子
从来也不曾这样懒过
也从来不曾这样没兴致
他为什么没兴致呢?接着他又做了一首极短的小诗:
刚忘了昨儿的梦,又分明看见梦里的一笑。
有趣的是,在这首诗后,胡适又补充了一句:《阿丽丝漫游奇境记》中的猫“慢慢地不
见,只从尾巴尖起,一点一点地没有,一直到头上的笑脸最后没有。那个笑脸留了好一
会儿才没有。”好像他这句诗是对书中句子发的感慨,难怪徐志摩说,他的诗前有序后
有跋者,皆可疑,胡适是瞒天过海的高手。
在感情问题上,胡适和徐志摩交流得最多,不是徐志摩嘴最严实,而是多血质的徐志摩
、爱情至上的徐志摩,一定比别人更能理解认同他的这场婚外恋。明白了这点,就不难
理解在胡适回到北京三个多月之后,胡适为什么叫徐志摩替他去杭州看望曹诚英——用
看望这个词并不准确,徐志摩给胡适的信里说,他找不到曹诚英,不知道她在哪里。
收到这封信后,胡适亲自出马,曹诚英3月21日的信里写道:“糜哥,我的哥,离开我
不到一星期,我已经收到他两封信了。我很高兴,因为他还不曾忘记我。”
发生了什么事,胡适一定要找到曹诚英?原谅我首先很八卦地想到,曹诚英是不是怀孕
了。
曹诚英怀孕说,出自沈卫威的《无地自由:胡适传》,文中说,胡适大哥的外孙程法德
写信告诉他:家父知此事甚详,他曾告诉我,1923年春,胡适去杭州烟霞洞养病(肺病
),曹诚英随侍在侧,发生关系,胡适当时是想同冬秀离异后同她结婚,因冬秀以母子
同亡威胁而作罢。结果诚英堕胎后由胡适保送到美国留学,一场风波平息(堕胎一事胡
适仅告家父一人)。
这段话错谬颇多,首先胡适去烟霞洞是在夏天而非春天,其次,养的也不是肺病,按照
信中说法,胡适这厢离婚不成,那厢曹诚英就堕了胎去美国,但事实却是,曹诚英去美
国是在一九三四年,距烟霞洞时光已过去十一年。不知道程法德所言的怀孕,是发生在
具体的哪一年。
但一九二四年,胡适心急火燎地要找到曹诚英,实在太像发生了什么重大事件,怀孕疑
云成为首选。不过再想想看,从胡适与曹诚英分别到徐志摩去杭州足有四个多月,若是
曹诚英怀孕,早就应该知道了,正常情况下,不会这时再告诉胡适,胡适也不会到这会
儿,再急慌慌地跑来处理。一个月之后,他自个儿又跑来看曹诚英,若曹诚英有五个多
月的身孕,那就太显形了,外人很难不知晓。
因此,更大的可能,是独自在杭州的曹诚英崩溃了。思念积压,没有光明,没有未来,
作为一个女文青,她不可能默默地自我消化,胡适仅仅派使者徐志摩来是不够的,她一
定要见到胡适本人。好在,那个时候,尚且眷恋着她的胡适,也像一个言情剧的男主角
一样,愿意为她从北京跑到杭州。既见君子,云胡不喜,她确定了他的爱,又暂时地踏
实下来。
此后数年,他们藕断丝连,一直到一九三四年曹诚英去美国留学为止,隔上一段时间,
总会遇上个见面的机缘。来来往往间,就算胡适没有跟江冬秀提出离婚,江冬秀也不可
能不知道,掷裁纸刀是她的一个反应,另一个反应,体现在她的大姐江润生写给胡适的
信里:“这炎热天气你们俩生气喝上二十碗酒,未免有害于卫生……你喝这许多酒如何
受得住。……我今天读你的信,深知你是真实动气。你是最有涵容的人,至于所说的感
情与身体这两事,双方俱应保全。始而你与冬秀感情笃厚,还望你原谅她生小娇养性质
,也许是老伯母在生过爱之故,即论身体上说,近年来你常病,他也生育了许多。两方
都不甚强健。我愿你们平心静气,仍旧和好吧”。
这封信写于1925年7月间,那段日子,胡适和江冬秀的关系很紧张,两个人赌气喝上二
十碗酒,与从前的“感情笃厚”大相径庭。是什么让他们这样一反常态?即便不是曹诚
英直接引起来的,胡适的那段婚外情也是铺在下面的一道阴影,江冬秀到这时才发现,
原来,胡适对她的爱,并不像她想象得那么深刻。
尽管胡适跟人家说,要不是为了老母亲,他才不想结这个婚,但他起码没有在江冬秀面
前表现出这一点。留学的时候,他给她写信,一点点引导她给自己写信;新婚燕尔之际
,他为她写诗;忽而小别,他一叠声地催她快来相伴;这几年又生了三个孩子,如同锦
上添花,他们的婚姻,在她眼里,不可谓不和美。
当然,结婚几年之后,像是没有过去好了,但江冬秀认为这是胡适身体造成的,胡适和
曹诚英在烟霞洞里双宿双栖时,江冬秀给他写信说:“我今天拿了你寄把我的扇子,我
偶尔想起今天又是七月七日了。这两首诗还是六年前和五年前的事。我们前五六年前多
么高兴,这几年来,我们添了三个儿女,你老了四五岁年纪了,我这几年把你们的病,
把我的心都惊怕了,望你这次叔侄两个把病养好了。我们从以后,快乐兴致都有了。”
她对未来有期望,对自己的婚姻有信心。
可以想见曹诚英这件事给她的打击,那不只是感情上的打击,还是对她的人生信念的打
击。曾几何时,她是那样不设防的一个人,对曹诚英和胡适住在一块儿都无感,从此之
后,她变得疑神疑鬼,胡适的往来信件她要看,女人的字儿她认得出。她讨厌停妻再娶
的徐志摩,不许胡适去为他和陆小曼证婚,她的泼横在那两年展现得最彻底,如果我可
以为她设计一句台词,我会让她对曹诚英说:“你,毁了我做一个好妻子的机会。”
但胡适竟然跟她赌气喝酒,他有什么好委屈的?要劳江冬秀的大姐来开解安慰。但站在
胡适的角度去想,也不是完全没道理,他固然认同婚姻的职能,却也想在婚姻之外给自
己找点儿乐趣。假如,他压根儿没打算离婚,却被江冬秀这样围追堵截,他纵然有圣人
之称,也难免会感到不快,因为,他已经是保全了江冬秀啊!
早在1925年3月,胡适就曾在信中劝说曹诚英另做打算,对于曹诚英的一往情深,他并
不是那么领情,所以,曹诚英在回信中呼天吁地地说:“从前呢,还有个好朋友爱我和
我哥哥爱我一样。现在呢,他也‘不讳’他对我不满意了。这自然都是我自己作出来的
,与人何尤呢?但是天呀,我虽然自作得这样,但我却不能因为自作的便不悲伤呀!”
4月间,曹诚英有了一个去烟霞洞一带游览的机会,故地重游,物是人非,她的心情非
常低落,写信跟胡适说:“我一路走,一路想着你,想着回来怎么写信告诉你。但是我
一转念,我又不高兴写了。我为什么独自这么兴高采烈的呢?我这样自己问着自己,觉
得十分无趣。”
我们可以确定,胡适打退堂鼓了。这一点儿都不奇怪,莫文蔚的《阴天》里唱道:“开
始总是分分钟都妙不可言,谁都以为热情它永不会减,除去激情褪去后的那一点点倦…
…感情说穿了,一个人挣脱的,一人去捡。”
历来都说是江冬秀的挥舞菜刀斩断了曹胡这段情缘,即便这个著名桥段是子虚乌有,我
们也可以看到,她做了自己的努力。她有一封给胡适的残信里写道:“佩声这次不来天
津,她又想什么心事,我实在告诉你,你再不觉悟,你自己不想做人了,家乡很多的人
,说他……我劝你少与……(省略号处缺)”。
“佩声这次不来天津”之语,估计是她指望曹诚英来天津与在南开读书的胡冠英重归于
好,这是她的一厢情愿。“做人”“家乡”,这些词,则是胡适生命里的关键词,像他
这样的凤凰男,飞得再高,也能感觉到印在翅膀上的乡亲们的目光,他有相当多地一部
分快乐,来自于那种瞻仰。在那种快感与爱情之间,凤凰男一般都选择前者。
不过倘若胡适愿意,他依然可以施展他瞒天过海的招数,犯不着在信里对曹诚英语重心
长。
只是倦了而已,只是激情褪了而已,但也正因为没有彻底的爱,也就没有决绝的分手,
见面的节奏却越拉越长。1931年,胡适在协和医院割盲肠,曹诚英来看他不算,竟然还
躺在他的枕边,又被江冬秀撞了了正着。不都说江冬秀泼辣吗?一个泼辣的女人会怎么
做,我们都是可以想象的,但江冬秀居然只是“我三天没理你,你之后再三申明,我之
后见着她没理过她。”
我很想知道,胡适做了怎样的申明,都被老婆堵在床头了,还能怎么申明?不过,不管
他的申明是如何的破绽百出,江冬秀都只有认可的份,除此之外,她又能如何呢?她唯
一的安慰是,胡适,最后还是她的。
一九三四年,曹诚英赴美读书,通常的说法是两人的爱情被江冬秀阻止,无奈的胡适,
将心碎的曹诚英送往异国他乡。事实却是,曹诚英的学费完全由她哥哥承担,她出国两
年后。胡适给他的美国女友韦莲司的信里写道:“自从她离开中国以后,我就没写信给
她。你信中所描述的她相当正确,她的确是一个人人哄捧、夸她有小聪明、被惯坏的孩
子。”
如果胡适这封信是写给曹诚英哥哥的,这番数落,你还可以说有一种宠溺,这封信的收
信人是韦莲司,是很可能在前信里表达了对于曹诚英的不满的另一个女人,胡适的这几
句话就颇可玩味,就算他为了敷衍韦莲司,表个赞同便可以,何必说得这么一针见血。
他说到了曹诚英的病根上,曹诚英最大的问题就是自恋,尽管她在给胡适的信里刻意扮
演一个才女,一个痴情的恋人,胡适还是早就看透了她的那份小聪明。
懂得,不完全都是慈悲,常常,不爱的时候才更能懂得,因为,爱是一种魔力,他的爱
,可以将你从灰姑娘变成光彩照人的公主,当他不再爱,你就会被打回原型。
假如每一桩爱情都像灰姑娘的童话里那样,有个十二点的期限,对于曹诚英来说,这个
钟声已经敲响。在胡适眼中,她的水晶鞋早已褪去,但她本人,还不自知。信息不对等
,真是一个可怕的状况啊。
不过曹诚英在美国也收获了另外的爱情,来自一位名叫曾景贤的男子,他是曹诚英的同
学,比曹诚英小十岁,曾在曹诚英生病期间悉心照顾她。这段感情最后无疾而终,石原
皋在《闲话胡适》中说,是江冬秀在里面捣了鬼:“曾某的亲戚在上海,一个偶然的机
会与江冬秀相遇,问及曹佩声,她对曹佩声的醋意未消,如象竹筒倒豆子,一粒不剩,
将曹的往事全盘倒出。曹曾二人已订婚,在婚期前夕,曾忽接其亲戚来信,得悉情况,
遂突然变卦,取消婚约。曹佩声再遭重大打击,一场好梦又成空,乃忿上峨眉山,拟入
空门。”
看来江冬秀要成为“永恒的妒妇”了,十八般武艺样样俱全,但好在曹诚英写给胡适的
信里说到过这些,原始资料推翻了二手的传说。
这位曾景贤,胡适也认识,在曾回国后,胡适还帮他找了份工作。曾当时遭遇家变,父
母去世,又有五个弟妹需要照顾,急需设法养家活口,对于胡适的帮助感激不尽。而这
种感激,似乎也决定了他和曹诚英的感情走向。
那是在一九三八年,胡适已经赴美,曹诚英和曾景贤则回到中国,按说彼此有情,又志
同道合,简直是天赐良缘,但这桩婚事,首先就遭到曹诚英哥哥曹诚克的反对。
曹诚克的理由非常奇怪,“第一,他说曹诚英因为自己有病,而跟曾景贤有猥琐的行为
。曹诚英如果要结婚,一定只能跟别人,而不能是曾景贤;第二,他说曹诚英身体不好
,也许是因为她缺乏性生活的调剂,他劝曹诚英,何妨与冠英同居些时。”
“猥亵的行为”指什么?是不是曹诚英跟曾景贤有过性关系?假如是,那为什么会成为
他们不能结婚的理由?是曹诚克有道德洁癖吗?还是他觉得这会让曾景贤看轻他妹妹,
还是他觉得,他们两人的结合,纯然是性的结合?第二条,曹诚克似乎认定曹诚英有性
饥渴,他觉得曹诚英通过前夫胡冠英解决这个问题可能都更好一些。尽管这时胡冠英已
经另外娶妻生子,而且按照曹诚英的同乡胡的说法,胡冠英结婚时,曹诚英送过首饰,
甚至于,胡冠英的孩子的名字都是曹诚英起的。
看过曹诚克其他的一些信,跟曹诚英一样,常有些匪夷所思的文青式的思路。这并不奇
怪,奇怪的是,曹诚英的这位爱慕者,曾景贤,思维方式跟他们也差不多。
曹诚英告诉胡适,曾景贤这样对她说:“此生我不要你的什么,你的身心都已许人……
我已决定,我不能强占人家的整个灵魂,不只使你苦恼,而且要对不住糜哥,我不是这
样的人。慢说你对我的恩情我不能负你,即是糜哥这次也为我尽了这么多人力,我又何
忍强夺人之所爱?”
他的理由比曹诚克更奇怪。若是“你对我的恩情我不能负你”,难道跟人家结婚就是负
了人家?“即是糜哥这次也为我尽了这么多人力,我又何忍强夺人之所爱?”胡适也不
过帮他找个工作而已,不用感恩戴德到连心上人都奉上吧?何况,这时的曹诚英,早已
不算胡适的所“爱”。
一九二五年下半年,胡适就已经跟陆小曼逢场作戏;一九三三年,他跟韦莲司身心合一
;一九三六年,他与徐芳打得火热,一九三七年九月他已赴美,在那边另有一番光景…
…曹诚英将他视为自己的“归人”,在胡适眼中,曹诚英却不过是个过客。所以,当曹
诚英和曾景贤,以一种“刻舟求剑”式的执着谈论胡适的“所爱”时,作为看客,无法
不觉得可悯又可笑。
在信的末尾,曹诚英再次对胡适表达了她的深情:“曾君,我根本便把他当个小孩子,
他的爱我,当时是同情我的痛苦,以后也许是感情的冲动,这是畸形的。我因为他现在
的处境太可怜了,我觉得为报恩,我有爱护他的必要,然而等他环境减好,他的痛苦渐
减,我会放弃他去。所以哥哥的反对是过虑,我希望你不会和哥哥一样的误会我了。”
她这边解释得煞费苦心,胡适那边杳无音讯,完然不理会她信末“千万要回我”的请求
。又过了一年多,曹诚英寄给胡适一首词:“孤啼孤啼,倩君西去,为我殷勤传意。道
她末路并呻吟,没半点生存活计。忘名忘利,弃家弃职,来到峨眉佛地。慈悲菩萨有心
留,却又被恩情牵系”。信末没有地址,邮戳是“西川,万年寺,新开寺”。胡适依旧
丢到一边,半年后,曹诚英的同学吴健雄给他来信,说曹诚英出家了,胡适才在日记里
提到这封信,说:“这使我有点伤感。”仅此而已。
曹诚英的哥哥后来把曹诚英劝了回来,介绍她进入当时校址在重庆的复旦大学农学院教
书。可见曹诚英六根未净,但我很小人地怀疑,所谓出家,也许是一个姿态,否则曹诚
英大可不必给胡适写那么一首诗,她纵然不指望胡适像十五年前那样,派朋友急慌慌地
来找她,也希望胡适能被她这一番苦情所打动。
但她不知道,人一旦不再爱了,比没有爱之前,更加陌路。
吴健雄给胡适写信时,人在美国,她回国之际,胡适托她给曹诚英带两百美金,那时的
一美元,当合现在的15美元左右,折合成人民币,大约将近20000元。
之后胡适几乎完全消失在曹诚英的生命里,其实他在一九三八年就已经与美国的护士哈
德门太太同居,直到一九四三年,共有八年,相形之下,和曹诚英那三个月的烟霞洞岁
月真不算什么,但曹诚英却一直翘首期待,不明白自己已经被刷新。
她写下哀怨的词:
鱼沉雁断经时久,未悉平安否?万千心事寄无门,此去若能相遇说他听,朱颜青鬓都消
改,唯剩痴情在。念年辛苦月华知,一似霞栖楼外数星时。(《虞美人》1943年)
她还指望着,有朝一日能够重逢,将万千心事说于他听,“不信比来常下泪,开箱看取
石榴裙”,连武媚娘都这样指望过,可是,那得是在爱的氛围下,在一个男人的宠爱与
呵护中,直到这个时候,曹诚英还是不明白,胡适的爱,早已是时过境迁。
一九四六年7月,胡适从美国,经过上海回北京,这时的曹诚英还窝在山城重庆,8月,
复旦在渝师生迁回上海,她和胡适错过。不过就算她当时在上海,也未必能见到胡适,
胡适在上海停留不过三天,江冬秀亲自来接他,抵达后的第二天,胡适腹泻,报纸上当
一个消息登出来,他拒绝一切应酬。
数年大使生涯归来,他的生活已经是密不透风,太多的社会关系汇集在他周围,不再给
她留什么缝隙。
他们最后还是见了一面,那是在一九四九年,这是他这一年第二次来上海了。第一次是
护送江冬秀去台湾,第二次处理一些工作,住得比较久,在2月25日的日记里,他写道
:下午,米桑来。十一年半没相见了。
米桑无疑是个化名,上一次出现,是在胡适一九二三年九月二十一日的日记里:
早晨与娟同看《续侠隐记》第二十二回“阿托士夜雨丽人”一段故事,我说这个故事可
演为一首记事诗。后来娟遂催促我把这诗写成。我也觉得从散文译成诗,是一种有用的
练习,遂写成《米桑》一篇,凡九节,每节四行,有韵。
这位来访的“米桑”,自然就是曹诚英了。据胡适与韦莲司的通信里说,他在一九三七
年八月在南京见到了曹诚英,与这十一年半的时间也对得上。
有意思的是,此前,胡适日记里提到曹诚英,多半是是称“娟”,或者“佩声”,这一
次,却用“米桑”代替,这一声称呼里,浸透了多少回忆!是否去国离乡时候,人会变
得特别感性,往事历历从眼前经过,在她还叫“米桑”的时候,她是多么可爱。
据汪静之说,那天,曹诚英本来邀他同到上海胡适住处去送行,劝胡适不要出国,留在
国内等候解放。汪静之说:“我去,对你俩谈话不便,我就不去了。”第二天,曹诚英
回到学校,告诉汪静之她种种劝告挽留不住,说着,又哭了。
她知道那是诀别,别离之伤,的确惨淡,但是若我们想到他们已经十一年前不曾见面,
距他们热恋时候,隔了十二年,他又爱过了起码两个人,曹诚英与他之间,不过一点渺
茫的旧情而已,她为什么会觉得,有劝他留下的理由呢?
将曹诚英与韦莲司做个对比,会发现后者说话是多么有分寸,即使她和胡适已经有了肉
体关系,她也不觉得自己就对他有什么权力,当胡适犹豫是否出任美国大使时,她从来
都是占在他的立场上去衡量利弊,套某个诗人的话说,韦莲司始终以另一棵树的形象,
和胡适站在一起。
而曹诚英不是,我们在影视剧中会看到,有些女人以身相许之后,会娇羞地说一句,我
是你的人了。这句话让男人感到有压力,因为它的潜台词是:你是我的人了。曹诚英对
于胡适多年的痴恋,包括上峨眉山出家、拒绝曾景贤等等,一定也让胡适有压力。那么
就容易理解了,为什么胡适与韦莲司的情意能贯穿一生,对曹诚英却是狠心地只字不回。
之后曹诚英孑然一身,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时,她来到了沈阳农学院,从事棉花品种
改进和马铃薯遗传育种学的研究,1958年,她提前退休,这一年,她来到二哥所在的武
汉小住。
巧的是,这年八月,汪静之来到武汉钢铁厂体验生活,也落脚在他原来的岳家,也就是
曹诚英二哥家。估计当时曹诚英的母亲与嫂子都为她的状况忧虑,见汪静之从天而降,
又与曹诚英情投意合,也不管人家已经有了老婆孩子了,齐齐出力撮合,甚至当晚就撺
掇汪静之住在曹诚英房中。
曹诚英的态度却很自然,她站起来,拉起汪静之的手,像正规的夫妻一样走进她房中。
关了房门,她才对汪静之说:“他们多年来早已断定我们有男女关系,我也不否认。我
们从小相爱,渴望有爱的亲密关系,但我要为表哥守贞操,你要为妻子守贞操,为了贞
节,今生只好算了,希望下世有缘再做夫妻!”她安排汪静之睡在另一头,如是三个月
,直到他离开武汉。
汪静之感慨之下又赋诗五首,我们且选其一:“卿为表哥守贞节,我为爱妻誓守贞。百
夜同床不苟且,爱情冰结友情深。”
笔者看完却有两个感慨,第一,这俩人有病啊。既然“从小相爱,渴望有爱的亲密关系
”,这么睡在一道,不别扭啊?汪静之就不能拒绝曹诚英她妈她嫂子的安排,另外找个
地方睡啊?其次,还“卿为表哥守贞节”,守个屁啊?你是人家早已告别的一段历史,
你的守与不守,与人家没有半点关系,要是说为自己守,还差不多能说得过去。
又过了十年,曹诚英打算找个地方养老,她去了杭州,考虑与在那里的汪静之夫妇同住
,汪静之老婆到没有意见,但是他女儿怕母亲受气,坚决不答应,就这么着,曹诚英最
后回到了徽州旺川老家。
她原想住在胡适的老家上庄,这一心愿因各种原因未果。1972年,她因肺癌去世,逝世
前要求家人将她埋葬在旺川村口,通过上庄的公路边。人们都说,她是希望有一天,胡
适魂兮归来,与她在那里相遇。
想起席慕容一首诗
“佛于是将我变成一棵树
长在你必经的路旁
阳光下慎重地开满了花
朵朵都是我前世的愿望
当你走近,请你细听
那颤抖的叶子
是我等待的热情
而当你无视地走过
我亲爱的朋友
那凋落了一地的
不是花瓣
是我憔悴的心”
曹诚英亲身演绎了这首诗,不同的只是,她甚至没有机会将她破碎的心,跌落在他脚边
。胡适离开大陆后,再也没有回过大陆,1962年,他在台湾演讲时去世,他的肉身自然
不可能踏上曹诚英长眠的那块土地,作为一个根深蒂固的无神论者,他也不可能认同魂
魄来归这样的传说,他曾激赏江冬秀同样是个无神论者,这似乎注定,他和曹诚英只能
交汇那么一小段。
曹诚英守望了大半生,至死不渝,然而最后成了为守望而守望。就像《东邪西毒》里,
那个守着一只毛驴,等待有人为她弟弟复仇的女孩,谁都知道她的守候没有任何意义,
没有人会为了一只驴子去得罪太尉府的刀客,但是,“每个人都会坚持自己的信念,在
别人看来是浪费时间,她却觉得很重要。”
也许,曹诚英的一生也正是这样,爱,不是最重要的,对于她来说,最重要的,是为爱
守候的感觉,这让无所适从的人生有了目标,给空虚的生命,赋予了非凡的意义,她,
也是一个爱上爱情的女人。
s*******w
发帖数: 2257
215
哇塞。。。。
这么个爱情故事啊?
这个胡博士真能整啊?
s*******w
发帖数: 2257
216
现在才知道
胡适远远不是圣人
或者说世界上根本没有圣人
胡适是有血有肉有感情的大活人
世界上有柳下惠吗?
胡适和原配夫人的婚姻一直到终点
这本身就是个奇迹
这里面胡适的孝心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s*******w
发帖数: 2257
217
胡適與梁啟超
張朋園
本文著重在胡適與梁啟超三方面的關係:第一是政治上的接觸,第二是學術上的見
解,第三是彼此的友誼。政治方面,當胡適還是一個青少年的時候,梁啟超已經名滿天
下,在胡適的心目中是一個英雄人物。直到完成留學歸國,胡適認為國家大任只有梁啟
超一型的人物有資格承擔。但五四運動使胡適「爆得大名」,他的觀念有了改變。雖沒
有捨我其誰的氣概,但肯定梁派已經「過氣」,不願在政治上與之結合。學術方面,胡
適從知道天地間有所謂學問開始,便對梁啟超十分崇拜,他之所以走向學術思想的研究
,可以說是受了梁啟超的啟發。但是後來他們的學術境界不同,見解不同,彼此常有爭
論而甚至引起不快,但胡梁之間的友誼始終是正面的發展,胡適視梁為「老輩」,備至
尊敬。梁氏過世之後,胡適十分悲悼,數十年之後,仍然追念不已。這是我們所得的綜
合印象。
胡梁之間這三方面的關係,如果稍作進一步的觀察,或許會發現更深一層的意義。
政治上梁啟超想拉攏胡適是很自然的,因為他力圖振作,正在「招兵買馬」,胡適這樣
的新秀是任何政治組織所不能放過的。然而五四以後的胡適,聲譽隆起,身價百倍,他
是不願輕易投入任何一個陣營的。胡適當然有自己的政治見解。從進步黨、國民黨以致
於共產黨,恐怕都不在他的眼下。他一生沒有下海做政黨黨員,一則是他有自己的理想
,再則與他的個性似乎有關。胡適究竟是一個什麼樣的個性,在此無法討論,但其嚮往
美國的民主政治則甚顯然。國內的政治集團,有政黨之名而無政黨之實,各黨的意識型
態更是叫人難於滿意。胡適拒絕了梁啟超與林長民,已決定了他日後之不願捲入其他任
何政治集團。胡適很想從北大圈子中發展出一個新的胚胎。然而知識分子間的分歧,胡
適是可以體會的。加上一個從事學術工作者的興趣在故紙堆中,只有在衝動的情緒下,
寫寫時論性的文章,聊以滿足自己的政治興趣。
學術上胡適的治學興趣既受梁啟超的影響,日後之敢於分庭抗禮,這完全是學術代
溝的關係。梁啟超是中國新史學的開山祖師,這是不容否認的。但學術的進步,日新月
異。胡適從美國回來,帶來了杜威的實驗主義,在方法上已經超越了梁氏。胡適說梁啟
超缺乏「統系的訓練」,或許指的就是搜求證據工夫之不足。如然,這是一針見血的批
評。梁氏的學問,博學有餘而系統不足,往往七分證據便說了八分話。這不是他有意如
此,而是方法上的無從兼顧。由於證據搜求的不足,往往論證就受到了限制。一言以蔽
之,胡梁之間在學術上是兩代人物,從方法上就可以看出。然而論學術的發展,必先有
前代的歷練,然後有新生代的繼起。梁啟超可以說是上一代,胡適可以說是新生代,學
術在演進中,兩代之間當然不免於分歧。
胡氏在治學方法上超越了梁氏,而梁氏並沒有這一種感覺。梁啟超從二十四歲就名
震全國,不免自認智慧過人,加上不斷求變的興趣,未嘗久與學術脫節。雖然曾經兩度
做官,為時甚為短暫,還以為自己是學術界的執牛耳者。因此,當他批評與他相似早年
得志的青年學者胡適時,才會那麼老氣橫秋,不留餘地。然而胡適是留學回來的,有博
士學位,提倡文學革命,同樣站在時代的尖端,受到了批評,當然是會生氣的。但究竟
胡氏接受過傳統的洗禮,不忘長幼有序的舊規範,無論他如何生氣,如何不滿於梁的批
評。只能在日記中流露自己的感情,在公開場合,絕不反唇相譏。胡適不僅不與梁氏爭
論,更是牢牢記住梁氏啟發他的恩惠,以晚輩待梁,他們之間有著一份深摯的友誼,使
胡適久久不能忘記。
胡梁的交往關係,可以說是兩代知識分子的選例。他們二人有許多相同的地方,例
如高度的智慧,早年得志,以言論起家,著作等身,時論性及學術性的著作都很豐富,
對政治有濃厚的興趣,尤其以批評的態度處之。兩人也有許多不同之處,最明顯的是所
處的時代背景不同。梁啟超生長在中國轉型的初期,他從傳教士的文章和翻譯的西書,
就得到了「足夠」的知識,就可以走在時代的尖端,以一隻常帶感情之筆,就可以做言
論界的驕子──掀起了求變思想的狂潮。胡適十八年之後進入這一個潮流,他更容易推
動這一個求變的巨輪。但是後來者需要更多的條件,正好胡適是歐美回國的留學生,所
以在他領導下的求變運動更具狂?的意味。結果梁啟超被拋擲在後面,胡適顯得更為突
出。這正是「長江後浪推前浪」的寫照。然而我們不可忘了梁已完成先驅者的使命。
梁啟超與胡適的關係,應該可以認作近代中國知識分子的承先啟後範例。梁胡相同
之處,是中國知識分子應該具備的條件,不同之處正可見出時代在迅速的蛻變中。(此
文為張朋園先生〈胡適與梁啟超〉一文的結論部分,全文載於《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
所集刊》期15下冊(1986年12月),頁81-108。)
s**t
发帖数: 17016
218
胡适在文学上就是一张白纸吧,跟诺贝尔奖实在扯不到一块去

【在 s*******w 的大作中提到】
: 原标题:胡适一生未买房:钱用来买书画资助学生
: 核心提示:胡适始终没有在北京买房,也没有在上海买房,他一生没有置业,他把买房
: 的钱省下来,买书,买画,买敦煌卷子,资助学生,资助尚未成名的青年作家(沈从文
: 在上海时常常找胡适接济),资助对中国文化教育事业有益的社会研究和野外调查。他
: 一生敬重蔡元培先生,他尊称蔡先生为老师,他在老师生日的时候,凑钱买房给老师做
: 贺礼(蔡元培先生也是一生没有置业)。
: 本文摘自:中国新闻网,转引自:《中国中国经营报》作者:李开周
: 胡适始终没有在北京买房,也没有在上海买房,他一生没有置业,他把买房的钱省下来
: ,买书,买画,买敦煌卷子,资助学生,资助尚未成名的青年作家(沈从文在上海时常
: 常找胡适接济),资助对中国文化教育事业有益的社会研究和野外调查。

s**t
发帖数: 17016
219
如果是因孝心没分手,还不如分手好呢。伪君子最恶心,不把别人的人格当人格。弄得
高高在上一副施舍的样子,其实是对伴侣精神上的虐待。明明欠别人一份真心的交代,
却搞得好像他忍辱负重别人还欠了他的似的。

【在 s*******w 的大作中提到】
: 现在才知道
: 胡适远远不是圣人
: 或者说世界上根本没有圣人
: 胡适是有血有肉有感情的大活人
: 世界上有柳下惠吗?
: 胡适和原配夫人的婚姻一直到终点
: 这本身就是个奇迹
: 这里面胡适的孝心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s*******w
发帖数: 2257
220
真要分手可能对原配夫人的伤害太大
若要征求原配的意见
她一定是选择不分手
胡适根本不爱江夫人
但为了他母亲只好忍受
母亲闭眼之后胡适想分手
但江以死和孩子作要挟
胡适只好过下去
这是我的理解
相关主题
徐志摩和陆小曼 背后的故事贴首老歌
抡起板儿砖-就从徐志摩和陆小曼拍起来吧wh请问你当了版主如何解决以下问题?
【胡作非为】偶然犯淫致祸--徐志摩,就这样殁了【转载】
进入LeisureTime版参与讨论
s*******w
发帖数: 2257
221
胡適與楊聯陞
中央研究院 陶英惠 (2005/7/25)
胡適比楊聯陞(蓮生)大二十三歲。楊聯陞為河北清苑(保定)人,一九一四年七
月二十六日生,一九九Ο年十一月十六日在美國麻州阿靈頓寓所安眠中去世,年七十六
歲。
一九四二年九月八日,胡適交卸了駐美大使的職務,自華府移居紐約,重拾中斷了
五年的學術研究工作;一九四三年二月及十月,他兩度應邀到哈佛大學演講,並在哈佛
結識了一批後輩學友,楊聯陞就是其中之一。胡適在紐約作考證文字,無人可與討論,
而哈佛有一批中國文史造詣深厚的青年學者,遂成為他論學的對象。
當時楊聯陞甫在哈佛大學獲得碩士學位,又繼續攻讀博士學位;胡適這時已是年逾
知命,在中國學術界享譽很久的宗師。他倆因為性格都溫厚開朗,所以特別投緣,而且
知識上的興味也最為接近,由論學而相知日深,奠下了終身的師友情誼。倆人平日都是
為學術工作而忽略了健康,胡適對楊聯陞的關懷和愛護,可以說無微不至;楊聯陞對胡
適,則是終身以師禮尊之。
一九四九年,胡適重到美國時,楊聯陞在西方漢學界已如旭日東升,他曾寫過許多書評
,除糾正原著的錯誤外,間可解開專家所困惑已久的難題。其所評論的書範圍之廣,遇
到錯誤時決不寬貸的態度,使許多人在背後稱他為西方漢學界的全能警察。胡適對他治
學的精博,極為推重,每有述作,必與往復討論。在預立遺囑時,即指定楊聯陞為其英
文著作的整理人;因為兩人在論學過程中,楊聯陞深切了解胡適研究各項問題的背景及
經過,並曾參加討論。胡適以此項重任相託,就是對楊聯陞學術成就的高度肯定。
他們論學二十年,現存來往的書信有二百多封,這是研究兩人關係最重要的史料,
胡適紀念館將之輯為一冊,經余英時院士作序,並定名為《論學談詩二十年:胡適楊聯
陞往來書札》,由聯經出版事業公司於一九九八年三月印行。這些書信,印証了兩人師
友之間的深厚情誼,也為中國現代學術史提供了極為珍貴的新資料。我們也可以從中看
到他們所參與的學術活動、治學領域、相互的影響、以及興趣轉移的痕跡。
s*******w
发帖数: 2257
222
胡适幼子胡思杜的人生悲剧
转自:
胡适有三子。长子祖望,出生在1919年3月16日,距胡适母丧仅四个月,取名“祖望
”有望祖的意思;次女素斐,出生于1920年8月16日,不幸在1925年5月早夭;幼子思杜
,出生在1921年12月17日,这天正好也是胡适的生日,取名“思杜”是为了表示对恩师
美国哲学家杜威的感激之情。
胡思杜少年时候患有肺病,时读时辍,所以胡适专门请家教辅导两兄弟,其中有一
个家庭教师,就是胡适的弟子,后来成为著名历史学家的罗尔纲。罗尔纲当过小学教师
,对付小孩子有一手,把两兄弟管教得服服帖帖的,其它老师教不了多久就要走人,罗
尔纲一直教了五年,所以他对胡家也比较了解。在罗尔纲晚年著的《胡适琐记》中,有
一章提到了胡思杜,说他从小就有进步思想,比较爱国热爱鲁讯等等,这是他在有意替
胡思杜澄冤,有政治上的企图。当时的胡思杜只是小孩子,不可能有这么丰富的想法,
他的举动应该归因于他生性比较活泼。胡思杜的堂兄胡恒立回忆他少年时,说他脸圆圆
的,异常的活泼搞怪,常常妙语如珠,是大家的开心果。
但是胡思杜不怎么好读书,“善交朋友,好玩乐。”抗战开始后,胡适赴美任驻美
大使,1939年胡祖望赴美到胡适母校康南尔大学就读。胡思杜则随母亲避难上海,胡适
委托一位竹姓朋友照看他,1940年11月9日,这位竹姓朋友写信给胡适:“小二在此读
书,无甚进境,且恐沾染上海青年恶习,请兄赶快注意。”
胡适青年时在上海坠落过一段时期,他怕幼子蹈他复辙,于是在1941年5月安排思杜
赴美,进教会学校海勿浮学院就读。胡思杜在美国一直呆到1948年夏,他回国的原因距
罗尔纲说是在美国染上了吃喝的恶习,被学校驱逐。胡适当时对这个儿子有一点恼火,
所以胡思杜回国后,胡适的许多朋友替他介绍工作,都被胡适以不可胜任为理由而拒绝
。后来胡适安排他到北大图书馆工作,里面也含有要他多读书长学问的用意。
1948年12月,北京已被解放军包围,国民党开展“枪救运动”,用飞机空动出陷在
北京的专家学者。胡适作为国际名人知名学者,排在被“抢救”的第一批。但是胡思杜
不愿意随父母南行,具体原因不明,他说:“我又没有做什么有害共产党的事,他们不
会把我怎么样。”胡适夫妇没法,留下一箱细软,乘傅作义安排的飞机飞南京,后赴美
国,1958年定居台湾。直至老死,没能再上幼子一面。
北京解放后,胡思杜到华北革命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的前身)政治部学习。胡适当
时被称为“资产阶级唯心论的代表”,“国民党的忠实走狗”,作为胡适的儿子,胡思
杜背负着与生俱来的罪孽。但他急切的想要融入新的社会,想要被新的政权肯定。于是
他主动上交了胡适留下的一箱财物,并顺应要求,努力“改造”自已的思想,表现十分
积极。他写了一份思想报告《对我的父亲——胡适的批叛》,表示与胡适划清界线,这
一举动得到了上层的赞赏,使他得以在毕业后能够到唐山铁道学院“马列部”教历史。
1950年9月22日,胡思杜的这篇文章在香港《大公报》上发表,引起了大陆,台湾,
美国三方面学人的关注。胡适认为思杜是逼不得已的,“我们早知道,在共产主义国家
里,没有言论的自由;现在我们更知道,连沉默的自由,那里也没有。”
胡适这么认为有他的理由。中国共产党对胡适采取的是争取和批判双管齐下的策略
,一方面批胡适对国民党“小批评大帮忙”,另一方面又频频向他挥动橄榄枝。在胡适
南飞前夕,中国共产党的广播台播出了“对胡适之先生广播”,要求他不要离开北京(
当时叫北平),并许诺让他继续做北大校长和北平图书馆长,不仅如此,还派潜伏在北
大的地下党当面劝诫胡适。胡适的反应是“微微一笑,说‘他们要我吗?’”结果胡适
还是南飞了,政策也就由拉拢侧向于批判。1949年,香港左报纸刊出了《北平辅仁大学
校长陈垣给胡适的公开信》,文中说道:
“在三十年前,你是青年的导师。你在这是非分明胜败昭然的时候,竟脱离了青年
而加入了反人民集团。你为什么不再回到新青年的行列中来呢?我以为你不应当再坚持
以前的错误成见,应当有敢于否定过去观点的勇气,你应该转向人民。“
以上是批评,下面则是劝喻,“我现在很诚恳的告诉你,你应该正视现实,你应该
转向人民,翻然觉悟……希望我们将来能在一条路上相见”
对于此文胡适公开表示了鄙夷,他声称陈垣不会写白话文,这篇文章定是有人捉刀
,他在1950年1月9日发表《共产党统治下没有自由》作为回应,说陈垣他们现在“没有
说话的自由,也没有不说话的自由”,明确表示不可能在一条路上相见了。
这种不合作的态度使当局坚定了大批判的决心。于是胡思杜的那篇文章被公开发表
,(本来它只是一份普通的每一个人都写过的思想报告)其中有些文字是很伤人的:
“今天,我受了革命的教育,我再也不所那座历史上的‘大山’,敢于认识它,也
敢于推倒它,也敢于以历史唯物主义的天秤来衡量他对人民的作用。从阶级分析上,我
明确了他是反动阶级的忠臣,人民的敌人。在政治上他是没有什么进步性的。一九三零
年做北大文学院长以后,更积极地参加巩固加强匪帮的行动,成为反动政权的忠实走狗
。这次出走,并在美国进行第三党活动,替美国国务院掌管维持中国留学生的款项(企
图培养大批民主个人主义者,忠实于美帝的信徒)。这一系列的反人民的罪恶和他的有
限的(动机在于在中国开辟资本主义道路的)反封建的进步作用相比,后者是卑微不足
道的。”
胡适把那篇文章剪下来粘在日记上,当年10月,他写了《斯大林策略下的中国》在
美国《外交季刊》上发表。这又是一篇反X文章,促使大陆坚定了大批判的决心。
1951年11月胡思杜的文章在《中国青年》等刊物上转载,以此为契机,大陆方面兴
起了第一轮胡适批判高潮。
这场批判从1951年11月到1952年1月底,因为“三反运动”而搁置,其间许多旧社会
过来的知识分子如汤用彤金岳霖马大猷朱光潜梁思成等等,都写了思想反省,表明立场。
胡思杜以为与胡适划清界线,就可以摆脱父亲的阴影,无所扯绊的投入新社会去了
。他显然低估了胡适影响力,也低估了新政府的决心。他是有原罪的,这个罪至死方休。
1954年,两个“小人物”批判红学权威俞平伯,因为俞平伯是胡适的弟子。到11月
份风潮又向胡适卷来,当进文艺界的两个旗手周扬和郭沫若,秉承旨意,号召发动“马
列共产主义思想与资产阶级唯心论思想的斗争。”打倒“中国共产主义与马列主义思想
的最早的,最坚决的,不可调和的敌人”“当代孔子”胡适。
这场批判风潮持续了十个月,范围广力度大,彻底的把胡适批透了,以至于“胡适
话题”变得不新鲜,在文革里人们也懒得抓这根辫子。在这场批判中,胡适被扣上了许
多骂名,如“异族胡适”“文化汉奸”“胡适这个妖怪”“套着美国项圈的走狗”“出
志祖国的最无耻的卖国贼”。胡思杜是“汉奸”“走狗”“卖国贼”的儿子,压力可知。
胡思杜生命最后几年唯一的亲人是他远房堂兄胡思孟,其他亲戚如堂兄胡恒立,舅
父江泽涵等,身份都是党员干部。胡思杜怕连累他们,不常往来,而胡思孟是个工人,
目不识丁,没什么好怕的(胡思孟在文革中被打为“黑帮分子”)
因为成分不好,胡思杜一直没交上女朋友,三十好几的人单身度日,他一直努力工
作,尽量乐观,以为会得到新社会的容纳,但却一直是二等公民。他一直想入党,到了
1957年,中央号召“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他认为贡献的机会来了,就积极主动的给
他所在的院部领导提了关于教学改革的建议。没想到这只是“引蛇出洞”,一昔风去突
变,他被打成了“右派”。他终于承受不了打击,在1957年9月21日上吊自杀了。留下
一封遗书给胡思孟,满纸辛酸:
“现在我没有亲人了,也只有你了。你来了我一定不在了,找我的一个同事,他会
告诉你我的一些情况。你是我最亲的人了,现在我已经死了,你不要难过。你能吃苦,
耐劳。我留下的六百多元钱,公债券二百多元,你的孩子若能上学的话,供给他们上大
学。一个手表也给你,留个纪念。希望你们努力工作,你的孩子们好好学习,为社会主
义立点功。”(引胡思孟口述)
胡思孟赶到他所在单位的时候,看见大院墙上贴满了大字报,有批他的,也有批胡
适的。胡思孟把胡思杜埋在郊外空地上,立了个小木牌,如今已经找不到了。
胡适一直不知道他的幼子已先他而去,他在1957年6月4日立遗嘱,把妻子列为第一
财产继承人,两个儿子立为第二继承人,一直未改。1962年,胡适心脏病发瘁死台湾。
不知这对父子泉下相逢,是怎么一番感慨。
s*******w
发帖数: 2257
223
1950年9月22日,胡思杜的这篇文章在香港《大公报》上发表,引起了大陆,台湾,
美国三方面学人的关注。胡适认为思杜是逼不得已的,“我们早知道,在共产主义国家
里,没有言论的自由;现在我们更知道,连沉默的自由,那里也没有。”
因为成分不好,胡思杜一直没交上女朋友,三十好几的人单身度日,他一直努力工
作,尽量乐观,以为会得到新社会的容纳,但却一直是二等公民。他一直想入党,到了
1957年,中央号召“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他认为贡献的机会来了,就积极主动的给
他所在的院部领导提了关于教学改革的建议。没想到这只是“引蛇出洞”,一昔风去突
变,他被打成了“右派”。他终于承受不了打击,在1957年9月21日上吊自杀了。留下
一封遗书给胡思孟,满纸辛酸:
胡适一直不知道他的幼子已先他而去,他在1957年6月4日立遗嘱,把妻子列为第一
财产继承人,两个儿子立为第二继承人,一直未改。1962年,胡适心脏病发瘁死台湾。
不知这对父子泉下相逢,是怎么一番感慨。
s*******w
发帖数: 2257
224
1948年12月,北京已被解放军包围,国民党开展“枪救运动”,用飞机空动出陷在
北京的专家学者。胡适作为国际名人知名学者,排在被“抢救”的第一批。但是胡思杜
不愿意随父母南行,具体原因不明,他说:“我又没有做什么有害共产党的事,他们不
会把我怎么样。”胡适夫妇没法,留下一箱细软,乘傅作义安排的飞机飞南京,后赴美
国,1958年定居台湾。直至老死,没能再上幼子一面。
========================================================
胡思杜为嘛不离开大陆去台湾呢???
s*******w
发帖数: 2257
225
影响[编辑]
与陈独秀同为五四运动的轴心人物。
第一位提倡白话文、新诗的学者,致力于推翻二千多年的文言文。
顾颉刚先生说,他学会这套“治学方法”[32],是看胡适的《水浒传考证》一文,看出
来的。
三十年代,胡适独具慧眼,提拔、任命、帮助梁实秋完成了日后号称是梁实秋对文坛的
“三大功绩”之一的“翻译莎士比亚全集”。
毛泽东建立的第一个中国共产党党校“湖南自修大学”就是因为胡适的提议和倡导。他
写给胡适的信中曾提到:“你的学生毛泽东……”。学者宣道华认为毛泽东在五四时期
也受到胡适及杜威实用主义的影响,理论联系实际的毛泽东思想观点与之颇有共通之处
[33],胡适在《每周评论》还专文称赞毛泽东主编的《湘江评论》最初几期的内容[34]。
季羡林虽不是胡适的学生(他的老师是陈寅恪),但精通梵文、巴利文、吐火罗文的他
在归国初期受到胡适提拔。
林语堂在其留学中,清政府取消对留学生资助,林语堂是靠着胡适的资助继续在国外读
书的。等他回国从飞机场下来的时候,口袋里只有1毛钱。
鲁迅、陈西滢都指责胡适的提倡“整理国故”是开现代科学倒车的作法。连胡适专家周
质平也认为:“胡适所提倡的‘整理国故’,对中国自然科学的发展,可以说并没有发
生任何积极推动的作用,甚至于还把一批青年人引上了乾嘉考证的老路。”(见周质平
─胡适丛论p21)
雷震在国民政府迁台后,为了宣扬民主自由而创办自由中国杂志,请胡适担任发行人。
自由中国杂志曾经是蒋中正施行独裁、箝制言论自由的威权统治下唯一的民主思想重镇
,但后来也因批评蒋中正与国民党并打算成立反对党请胡适来领导而惹祸上身遭停刊,
雷震也遭诬陷入狱,但自由中国推行胡适所提倡的民主思想和言论自由,影响到后来台
湾的党外运动与民进党的成立,是台湾民主运动的播种者。
李敖
陈之藩与胡适为忘年之交,赴美留学得到胡适赞助。致胡适信件收入《大学时
代给胡适的信》。
s*******w
发帖数: 2257
226
思想与学术[编辑]
胡适(右)和胡先骕[1](左)合照
胡适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研读期间,师从约翰·杜威,使其终生服膺实用主义(杜威式
的pragmatism实用主义,胡适自译为实验主义)哲学。北大学生对教师素来挑剔,北京
大学学生顾颉刚介绍傅斯年去听胡适上课,以决定要不要将这个新来的留学生从北大哲
学系赶走。傅斯年听了几次课以后,他评价胡适:“这个人,书虽然读得不多,但他走
的这一条路是对的,你们不能闹。”[11] 于是胡适留在了北大哲学系。
胡适很喜欢“谈墨”,他认为“欲知一家学说传授沿革的次序,不可不先考订这一家学
说产生和发达的时代。如今讲墨子的学说,当先知墨子生于何时。”其中的兼爱思想成
了胡适一生的品德。胡适还认为“天人感应”是汉代儒教的根本教义,而这是受墨子“
天志”的影响。1921年,梁启超将作品《墨子》笺注辑为《墨经校释》四卷,送请胡适
作序。胡适在这篇长序赞美任公的贡献,但也提出自己的看法。他认为墨子不曾见到战
国名将吴起的死——吴起死时,墨子已去世多年,而且墨学已是一种宗教。任公常说:
“绩溪诸胡多才,最近更有胡适之”。
s*******w
发帖数: 2257
227
北京大学学生顾颉刚介绍傅斯年去听胡适上课,以决定要不要将这个新来的留学生从北
大哲
学系赶走。
1921年,梁启超将作品《墨子》笺注辑为《墨经校释》四卷,送请胡适作序。
==========================================================
这都是中国历史上的大人物啊。。。
s*******w
发帖数: 2257
228
胡适与徐志摩妻子的隐秘爱情
2007-11-05 09:49:33  来源:综合  编辑:杨坤   发表评论  进入论坛>>
1926年10月3日,徐志摩与陆小曼举行婚礼,梁启超为证婚人,胡适为介绍人。他
们的婚礼,真可以算得上是“别开生面”,梁启超作为徐志摩的老师,在婚礼上进行中
引经据典地来了一通训词,训斥这一对新婚夫妇。
陆小曼
轰轰烈烈徐志摩与陆小曼之恋是许多人熟知的,他们邂逅、相恋、结合而后诀别,
他们经历了一对情人所能经历的一切欢喜与悲哀。如果说爱情有着排他性,那么情爱呢
?在徐志摩、陆小曼的情爱旧事里,从零星资料的整合中,我们可以看到的,这或许并
非只是两个人的激情迸发,而是穿插着陆小曼的前夫王赓、徐志摩的好友胡适。
其间发生的故事像是一个巨大的拼图,你可以将他们一点点完全起来,然后才能知
晓每一角应当的所在位置。中文繁体字里的“愛”字书写虽然反复,但在传情达意上却
妙于简体字——简体的爱字去掉了心,好在还有一个“友”字。
徐志摩与陆小曼:万种风情无地着
徐志摩与陆小曼的交往,用“爱得轰轰烈烈”来形容,一点都不为过。陆小曼的丈
夫王赓时任哈尔滨警察厅长,虽不在北京,但侯门如海,徐志摩要用钱来贿赂门房(每
次500元)才有可能与陆小曼见面,而陆小曼给徐志摩写情书不但要用英文,连寄信也
只能自己抽空出去寄。几经波折,徐陆二人的恋情愈演愈烈,弄得满城风雨,王赓甚至
还拔出枪来威胁陆小曼,但这一切都遏止不住二人的热情。
对于徐志摩与陆小曼的爱情,郁达夫的看法颇为中肯:“他们的一段浓情,若在进
步的社会里,有理解的社会里,岂不是千古的美谈?忠厚柔艳和小曼,热烈诚挚如志摩
,遇合在一起,自然要发放火花,烧成一片了,哪里还顾得到纲常伦教?更哪里还顾得
到宗法家风?”
1926年10月3日,徐志摩与陆小曼举行婚礼,梁启超为证婚人,胡适为介绍人。他
们的婚礼,真可以算得上是“别开生面”,梁启超作为徐志摩的老师,在婚礼上进行中
引经据典地来了一通训词,训斥这一对新婚夫妇:“你们都是离过婚,重又结婚的,都
是用情不专,以后要痛自悔悟,重新做人”。最后还来了一句“祝你们这次是最后一次
的结婚!”
徐志摩与陆小曼结成婚姻,让曾经很看好徐志摩与林徽因的人们大跌眼镜。
胡适与陆小曼:没有爆发的四角纠纷
胡适与徐志摩是很好的朋友,据说徐志摩会把他的日记拿给胡适看,然后胡适在上
面做批注。徐志摩也很了解胡适,他说,凡是胡适文章中有按语的地方都要好好考究,
因为这些按语往往都是导引你往错误方向理解的,所以胡适说“知我者志摩”。
后来徐志摩到欧洲去,还托胡适照顾陆小曼,曾经想让胡适带着陆小曼到欧洲去找
他,没想到胡适和陆小曼之间也擦出了一些火花,欧洲没去,倒是留下了几封陆小曼写
给胡适的情书,用英文写的。
那时的“感情形势”是,陆小曼还是王赓的太太,却与徐志摩大谈恋爱,胡适又插
一只脚进来。
被胡适誉为“四川只手打倒孔家店的老英雄”的吴虞1925年6月14日在日记写道:
“立三约往开明观剧,见须生孟小冬,其拉胡琴人为盖叫天之拉胡琴者,叫座力颇佳。
胡适之、卢小妹在楼上作软语,卢即新月社演《春香闹学》扮春香者,唱极佳。”卢小
妹即陆小曼。值得注意的是“软语”二字,胡陆“软语”,师生关系的胡陆,“软”什
么“语”?而陆小曼对于胡适这位老师,当然知他有妻,更知他和另一位情人曹诚英的
关系,但仍和他过从极密,仍写信给他,说什么“别太认真,人生苦短,及时行乐吧。
”两人关系之暧昧,昭然若揭。
当年有传言,说最初是胡适看上陆小曼,无法跟太太离婚(胡适很惧内),小曼才
转而许身志摩的。待到徐志摩和陆小曼的风流事传遍九城,而胡适又参与其事,尽力撮
合,胡太太怒不可遏,一天到晚骂胡适。
有一天叶公超等人在胡家,胡太太又当着这些人的面骂胡适,骂新月的这些人:“
你们都会写文章,我不会写文章,有一天我要把你们这些人的真实面目写出来,你们都
是两个面目的人。”刚说到这儿,胡适从楼上走下来,对太太说:“你又在乱说了。”
胡太太说:“有人听我乱说我就说。你还不是一天到晚乱说。大家看胡适之怎么样,我
是看你一文不值……”(叶公超《新月怀旧》)若仅仅是为徐陆的结合帮忙,胡太太再
颟顸,也不至于这样骂胡适,总是此中有悖于常理的地方,才让胡太太这样大动肝火。
胡适的星星和月亮
这场“四角纠纷”没有爆发胡适那一桩,极有可能是胡适掩饰得很好。
陆小曼在胡适的生命中,是其中一颗星星而已。胡适曾赞赏说:“陆小曼是北京城
一道不可不看的风景。”所指的正是她的精彩。有文献记载:“北京外交部常常举行交
际舞会,小曼是跳舞能手,假定这天舞池中没有她的倩影,几乎阖座为之不欢。中外男
宾,固然为之倾倒,就是中外女宾,好像看了她也目眩神迷,欲与一言以为快。而她的
举措得体,发言又温柔,仪态万方,无与伦比。”
据现存的史料,胡适是太阳,当有三个月亮,一为发妻江冬秀,二为美国女子韦莲
司,三为曹诚英。学者江勇振著《星星、月亮、太阳》考证说,除了“三个月亮”之外
,还有不少的星星伴在胡适的生命之中。只是,胡适善于严守和隐藏他的私隐,可是,
他的月亮、星星所留下的文字和信件却逐渐出土,成为史学家所据,爆出了这位一向“
感情贫瘠”、“新文化中旧道德的楷模”的胡适变成了一位情圣!
按照黄克武(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兼胡适纪念馆主任)的说法,胡
适有很多女朋友,但有个基本模式,胡适在情感上放得不多、收得很快,一旦发现这些
女子陷得太深、有点纠缠的时候,他马上打退堂鼓,这就是胡适,在情感上相当内敛,
保守,在各种各样的文件中尽量隐藏,蒋介石说他是“新文化中旧道德的楷模”是有道
理的,他受这种旧道德的束缚相当大。
《胡适遗稿及秘藏书信》里收有陆小曼给胡适的六封信,均为徐志摩去世(1931)
后所写。且看这样的句子:
“我们虽然近两年来意见有些相左,可是你我之情岂能因细小的误会而有两样么?
你知道我的朋友也很少,知己更不必说,我生活上若不得安逸,我又何能静心的工作呢
?这是最要紧的事。你岂能不管我?我怕你心肠不能如此之忍吧!”“我同你两年来未
曾有机会谈话,我这两年的环境可说坏到极点,不知者还许说我的不是,我当初本想让
你永久的不明了,我还有时恨你虽爱我而不能原谅我的苦衷,与外人一样的来责罚我,
可是我现在不能再让你误会我下去了,等你来了可否让我细细的表一表?因为我以后在
最寂寞的岁月愿有一二人,能稍微给我些精神上的安慰。”
来源: 东北新闻网
s*******w
发帖数: 2257
229
无情未必真豪杰?
s*******w
发帖数: 2257
230
胡适:一段鲜为人知的异国婚外情
胡适的新诗《尝试集》中,有一首新诗《蝴蝶》,诗曰:两个黄蝴蝶,双双飞上天
。不知为什么,一个忽飞还。剩下那一个,孤单怪可怜;也无心上天,天上太孤单。这
应该算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新体诗的开山之作。但很少有人知道,这首诗背后隐藏的是
,胡适和异域女郎韦莲司之间,达半个世纪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
现在大多数人都认可蒋介石对胡适的评价,说他是新文化中旧道德的楷模,旧伦理
中新思想的师表。其实,胡适的人格算不得道德楷模,除了遵从慈母之命,与志趣迥异
的妻子白头偕老外,其他的表现却很糟糕。据说他嫖过妓女,还和几个女人有过道不清
、说不明的暧昧关系。胡适曾和小表妹曹佩声爱得死去活来,还得意地称那段日子为烟
霞山月的神仙生活。
特别是他和美国韦莲司小姐之间,那是确实发生了的婚外情,而且这种关系维持了
近五十年。所以,如果从伦理道德的角度看胡适,绝对是个伪君子。表面上委屈地和毫
无共同语言的原配妻子一道生活,实际上又屡次背叛妻子,和别的女人暗度陈仓。所以
,胡适实在不是一个好丈夫,而对于他的情人而言,胡适也不是一个好男人,对爱情缺
乏担当的勇气,对所爱的人缺乏责任感。
关于胡适和韦莲司之间的恋情,围绕他们到底是精神恋爱,还是存有实质性的男女
关系,两岸好事者曾经为此争论了几十年,直到韦莲司于上世纪七十年代去世,他和胡
适往来的书信得以公开,才揭开了这个谜。韦莲司的情书让人看了脸红心跳,她写道:
我整好了我们那个小得可怜的床,我想念你的身体,更想念你在此的点点滴滴。我中有
你,这个我,渴望你中也有我。至此,人们才恍然大悟,被胡适的伪道德给忽悠了。
同为新文化人的老舍,则比胡适坦白的多,他认为:人们要是得不着恋爱的自由,
一切自由全是假的;人们若没有两性的爱,一切的爱都是虚空。胡适不但不敢公开和所
爱的女人的关系,生怕毁了他的好名声,就连写的情诗,也大多含蓄隐晦,让人如坠迷
雾。胡适日记中有一首词《临江仙》:隔树溪声细碎,迎人鸟唱纷哗。共穿幽径趁溪斜
。我为君拾葚,君替我簪花。更向水滨同坐,骄阳有树相遮。语深浑不管昏鸦。此时君
与我,何处更容他?
明明是写他和韦莲司之间的恋情,末了,却还要声言,词中语意一无所指,惧他日
读者之妄相猜度也,故序之如此。其实,这些话全是此地无银三百两的障眼法。相比之
下,韦莲司对胡适的爱,爱得大度,爱得彻骨。他们相识于1914年,韦莲司比胡适大5
岁,其父是耶鲁大学教授,而胡适则是他的学生,因此,他有幸认识了这个见思想、识
力、魄力、热诚于一身的奇女子。
韦莲司不仅是胡适知识上的伴侣,对胡适的思想起了较大的影响;而且随着岁月的
推移,知识上互相的激荡减少了,而感情上的关爱增加了,成了互相倾诉和感怀的对象
。然而,对于胡适,也许韦莲司的爱,只是他生活的一种点缀,而且这种点缀,还要让
人觉得神不知鬼不觉;而对于韦莲司来说,则是生命的全部。注定她的爱,是如此卑微
而自贱,倒像张爱玲似的爱,在尘埃里长出来的花朵。
韦莲司的倾诉总是如此哀婉而委屈,她对胡适说:你已经全然的了解了我,你是不
是更喜欢那个幻象中的女子呢?她也许很美妙,但她毕竟是我,那个胸部扁平而又不善
于持家的我,那个头脑不清而又不得体的我,是这个我触摸到了你的身体和眼睛。我简
直不能相信,你竟爱上了这么一个可怜的东西,然而,你的爱却裹住了我。即使她已经
向胡适奉献了所有,包括身体,但她的态度还是如此卑微,总觉得哪里对不住他。
而且,韦莲司的爱总是那样无私而大度,为了顾全胡适体面,她说:我不会写任何
东西,是对你妻子不忠实或不体贴的。把你看作是我少有的一个好朋友,这并非对她的
不忠,即使你们同是不合理制度的牺牲品。在爱情和放弃之间,她选择了后者:让你走
,是如此艰难,但是你留下来,也不会有好的结局。
即使是责备胡适,言语也是非常委婉:在一个小范围里,我不知道你是否言行不一
;你并非受制于一种高压的道德,而只是自己胆小。当然,没有任何其他事情,能像你
的婚姻那样增加你的伟大,我非常高兴,我没有把你变得渺小。我从未要你感觉有任何
责任或负担,我没有要和你结婚,也没怪你对结婚所有的一种恐惧。
我们在胡适留下的书信中,几乎没有看到象韦莲司所表达的那样深情、笃诚和忧怨
,只有在他晚年的复信中才写道:这份友谊长久以前开始,一直维持到今天,对我们的
一生有多方面的影响,这个影响是超过我们所能理解的,我一向珍惜这份友谊。在他看
来,如此缠绵悱恻、可歌可泣的爱情,却只是一份难忘的友谊而已;而韦莲司却用整个
生命来守望这份爱,为了胡适,她竟然终生没有婚嫁。
在韦莲司的生命里,胡适是她惟一钟爱的男人,惟一愿意嫁的男人。虽然她说过:
在我一生之中,有一种苦行僧的倾向,对于我自己非常渴望的东西,我宁可全部放弃,
也不愿仅取其中的一小部分。但是,在和胡适的爱情中,她所能取的,毕竟只有其中的
一小部分。她的爱情,注定要象胡适的新诗《蝴蝶》中描写的蝴蝶,无法双双飞上天,
孤单而可怜。
作为一个美国女人,韦莲司为了胡适这样一个中国男人,付出了一生的真情,而无
怨无悔,实在令人感动,同时也深有感慨。胡适在才学上无疑是个人杰,但在感情上却
是懦弱不堪,毫无责任感可言。因此,我似乎终于明白,为什么西方女人总是瞧不起中
国男人?也许就因为有胡适这样窝囊的男人,败坏了中国男人的名声,以致至今都没有
恢复应有的形象。
相关主题
《陀螺》词:popgroup 曲:ldy 唱:ldy安徽高考題(徵文) (转载)
读胡适的一点小杂感徐志摩,张爱玲,钱钟书,冰心...........
徐志摩的诗 - 纯属好奇谁能告诉我徐志摩为啥能红
进入LeisureTime版参与讨论
s*******w
发帖数: 2257
231
一生不尽女人缘:胡适的五个女人
大中小2014-02-09 06:30:29转发TwitterFacebook打印投稿电子报
【多维历史】著名学者胡适13岁时母亲为他订婚。虽然对未婚妻不感兴趣,但是母命不
可违,他没有勇气走出包办婚姻。胡适逝世后,或许正是因为这个原因,蒋介石写挽联
称胡适为“新文化中旧道德的楷模,旧伦理中新思想的师表”。然而,风流倜傥、学识
渊博的胡适很有女人缘,一生恋情不断。《文化人的人情脉络》一书披露,胡适生命中
的女人,主要有五个:夫人江冬秀,恋人韦莲司、曹诚英、徐芳,以及未能如愿的闺中
密友洛维茨。
共同生活四十五年:胡适与夫人江冬秀
胡适与他的结发夫妻江冬秀的婚姻是他的母亲一手包办的。胡适的父亲胡传是秀才出身
,因几次应试未能中举,就进入上海龙门书院,成为著名学者刘熙载的学生,学的是辞
章义理和程朱理学。后来进入政界,曾在广东、河南、江苏、台湾等处充任幕僚或地方
官佐,官至台东直隶州知州兼统镇海后军,是台东地方的最高军政长官。他一生娶妻三
次,前两任妻子先后病故后,与比他小32岁的冯顺弟结婚,这就是胡适的生母。
在胡适三岁零八个月时,他的父亲病故。年仅23岁的冯顺弟将全家的希望寄托在胡适的
身上。她希望儿子能以他的父亲为榜样,走仕途之路。虽说她和丈夫只是共同生活了六
年多的时光,但她对为官的丈夫崇拜、尊敬得五体投地。为了子承父业,她对儿子管教
很严。当时胡适家乡的蒙馆(私塾)的学费很低,每年只收两元钱,因此先生不负责任,
误人子弟。胡适的母亲为了激励先生的积极性,第一年付给先生每年六元钱的学费,第
二年又翻了一番。这就使得胡适得到“偏肥偏水”,另眼相待,对胡适未来的发展受益
很大。
在胡适13岁时,随同父异母哥哥到上海读书。临行前他的母亲为他订了婚。未婚妻是邻
县旌德的望族江家的小脚千金江冬秀。胡适本来对这门婚事不感兴趣,可是他对母亲非
常孝敬,不敢违背母命,就默认了。到了上海之后,胡适逐渐接受了新潮思想的影响,
对封建礼教和包办婚姻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他开始用笔作武器,撰写文章,抨击封建的
包办婚姻,呼吁女性解放,以他人的酒杯浇自己的块垒。但是母命不可违,他没有勇气
走出自己的包办婚姻的怪圈。
1901年9月胡适考取了庚子赔款留学生,进入美国康奈尔大学学习农科。母亲在信中反
复叮嘱他“男女交际尤须留心”,为他“打预防针”,防止他的思想发生变故。胡适给
母亲写信时,则提出要江冬秀放开小脚,读书识字。江家也担心发生变故,遂请塾师教
江冬秀读书识字。后来江冬秀真的能亲自给胡适写信。尽管她写信的语句和字词都用得
令人不敢恭维,但是毕竟不用他人代劳了。此间,胡适的母亲几次催促他回国完婚,他
都借口“儿决不以儿女婚姻之私,而误我学问之大”而推托。
1917年秋天,胡适获得哥伦比亚大学的哲学博士后,应聘为北京大学教授。同年12月,
胡适尊奉母命,在老家与比他大一岁的江冬秀举行了新式婚礼。较老式婚礼多了主婚人
、证婚人和伴娘、伴郎等新内容。江冬秀的伴娘就是胡适三嫂的妹妹曹诚英。
胡适是个勤奋的学者,终日研究学问和撰写文章,而江冬秀对胡适的勤奋,却不以为然
,不懂得丈夫读书的乐趣、研究学问的意义和社会的影响。她经常找来同伴在家里打牌
,家里闹哄哄的。对于他们能一起共同生活四十五年,一直被人奉为美谈。但个中情状
,也只有当事人自知了。
“此时君与我,何处更容他?”:胡适与韦莲司
胡适1910年到美国留学后,遵从母亲“男女交际尤须留心”的叮嘱,有四年的时光不与
女同学交往。可是在1914年6月的一次偶然机缘,他却认识了青年画家韦莲司小姐,并
且成为与他交往48年的红颜知己。
在康奈尔大学读书时,胡适与康奈尔大学教授亨利•韦莲司毗邻而居。或许是出
于同校师生又毗邻而居的关系,胡适经常得到韦莲司夫人的关照,因此胡适与教授家的
过从较多。1914年6月18日胡适应邀参加一个婚礼派对时,邂逅了教授的小女儿,从纽
约归家探望父母的韦莲司。韦莲司比胡适大六岁,是家里最小的女儿。他们一见如故,
彼此留下了极好的印象。在胡适的心目中,韦莲司是个新女性的理想典范。认为她“人
品高,学识富,极能思想,高洁几近狂狷,读书之多,见地之高,诚非寻常女子所可望
其肩背”。“余所见女子多矣,其真能具思想、识力、魄力、热诚于一身者,惟一人耳
。”胡适在他的日记如此说道。
韦莲司也很喜欢文质彬彬、学识渊博的胡适,由此他们开始了个人交往。在这年秋天的
一个周六,他们相邀沿着凯尤卡湖边散步,他们一直走到数英里之外的艾特纳镇,才又
绕道回到绮色佳,走了三个多小时,一点也不觉得劳累。他们似乎有说不完的话,只要
在一起就觉得心里很愉悦,因此他们几乎每天约会,一天不见面就觉得心里空荡荡的。
在这一年的感恩节,胡适受到韦莲司母亲的邀请到她家吃饭。当时,韦莲司到外地写生
去了,胡适没有见到她。晚上回到居室就给韦莲司写了封热情洋溢的信。几个月前,胡
适与韦莲司散步时见到一株柳树,胡适告诉她,中国有“折柳赠别”的习俗,韦莲司领
会其意,在回纽约前,就特意给胡适拍了几张柳树的照片,给他留作纪念。如今他们已
经分别了好几个月,胡适面对窗外被寒风吹光叶子的柳枝,心里非常怅惘,便给韦莲司
写信,述说了对她的缱绻深情。
1915年的1月,胡适到纽约看望韦莲司,他们在韦莲司的寓所畅谈到深夜。事后,韦莲
司母亲得知他们单独在屋里相聚的事,很是反感,一再追问胡适有没有别的朋友在场。
因为当年美国社会男女自由约会时,一般都在客厅里,要是外出或在居室里,都要请一
位已婚的“监伴娘”当夹心饼干。韦莲司的母亲之所以对胡适与女儿独处一处的事这么
重视,是因为当年美国有“反杂交法”,反对异族通婚。不过,韦莲司并不在意这些。
她认为,男女交往密切,并不意味着他们在谈恋爱,他们也许是在追求心灵的交会;而
这种心灵交会的火花,才是两性交往最高目的。
在他们后来的“独处”时,“几近狂狷”的韦莲司,的确对胡适有过情不可遏,动手动
脚,欲行不轨的举动。这可吓坏了胡适,连忙将他已订婚的消息告诉给韦莲司。事后韦
莲司给胡适写信时还埋怨他不够开通,不懂风情。哪里是胡适不懂风情,他是真心爱着
韦莲司的,他们之所以未能如愿,其因由一是母亲的叮嘱限制了他的勇气;二是韦莲司
的母亲反对异国通婚。
此后,身处异地的胡适与韦莲司,就借助于通信来互传情谊。从他们相识到1917年胡适
回国前,他们通信不下百余封。起初,胡适写给韦莲司的信,多是表达他对韦莲司的敬
慕和感谢她的帮助;到1917年行将分别时,他才鼓起勇气,给韦莲司写信,述说了他曾
“企盼他们能举行婚礼”的愿望和不得不遵从母命的难处。胡适结婚后,他与韦莲司有
几年没有联系。直到1923年韦莲司失恋以后,心情沮丧,才想起给她留有美好印象的异
国蓝颜知己胡适,于是就给胡适写了封信,述说了他们别后的情况。胡适当即给她写了
回信,表示希望旧情复燃,有机会重温“年轻的日子”。
异国的思念,更使他们魂绕梦牵,鱼雁的往还,更让他们衷肠不尽,心心相印。1933年
胡适作为文化使者应邀访美时,这对有情人终于有机会相聚,在绮色佳共度了几天美好
时光。
1939年6月10日胡适出于对韦莲司的思念,在给她的信里,将几首诗词寄给韦莲司,告
诉她,这是为她写的。其中有《临江仙》云:
隔树溪声细碎,迎人鸟唱纷哗。共穿幽径趁溪斜。我和君拾葚,君替我簪花。更向水滨
同坐,骄阳有树相遮。语深浑不管昏鸦,此时君与我,何处更容他?
将一对恋人戏耍、游玩时的情景和感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此后的几十年,胡适重任在身,无力分身呵护韦莲司。他们像柏拉图的精神恋爱那样,
将鱼雁的往还作为延续感情联系的纽带。1958年夏天,韦莲司为祝贺胡适出任中央研究
院院长,特意定做了一套银质餐具作为赠礼。在附信中深情地回忆了他们间的深厚情谊
。胡适在回信中也表示“这份友谊长久以前开始,一直维持到今天,对我们的一生有多
方面的影响,这个影响是超过我们所能理解的。我一向珍惜这份友谊。”后来,他们垂
垂老矣,但是每年都写信问候,相互慰藉。直到1962年胡适逝世后,韦莲司也没有嫁人
,一直独守着她与胡适的那段感情。
在韦莲司的衰暮之年,她将胡适与她数十年的通信、电报等,制成副本,寄赠给胡适和
江冬秀,请她交给胡适纪念馆,也算是为她与胡适的恋情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牵心动魄的爱:胡适与曹诚英
胡适与曹诚英第一次见面是在他与江冬秀的婚礼上。曹诚英是胡适三嫂的妹妹,被请来
为江冬秀做伴娘的。
曹诚英,乳名行娟,又名曹珮声,1902年生于安徽绩溪。她同父异母的姐姐是胡适异母
三哥的妻子。她父亲生前将她与邻村的富户指腹为婚,17岁时嫁给这家富户的公子胡冠
英。婚后,曹诚英考入杭州第一女子师范学校读书。但因曹诚英结婚后三年仍无身孕,
胡冠英在母亲的安排下纳一小妾。为此,接受了五四新思潮洗礼的曹诚英愤而提出离婚。
胡适对这位比自己小11岁的伴娘很有好感,曹诚英也很景仰大名鼎鼎的年轻学者胡适。
此后,他们开始通信,曹诚英给胡适写信,请求胡适指导她写诗和修改诗作。1921年在
杭州女师读书的安徽籍学生拟编辑《安徽旅杭学会报》,曹诚英自报奋勇,请著名教授
胡适为她们编辑的写发刊词。胡适很爽快地答应了她的要求。1923年4月,胡适到上海
参加研究新学制课程起草委员会的会议。休会期间胡适到杭州游玩,顺便看望已经离婚
的小表妹曹诚英。这次胡适在杭州玩了五天,曹诚英始终陪伴左右,使他们的感情发生
了飞跃性进步。临别时,胡适写了首《西湖》,在诗的最后一节写道:
前天,伊却未免太绚烂了!
我们只好在船篷阴处偷觑着,
不敢正眼看伊了。
这首诗明写西湖,暗喻恋人。敏感的曹诚英当然是心领神会的,这使他们的关系更加密
切了。
之后新学制课程起草委员会会议复会,胡适回上海出席。此间两人书信不断,胡适也缠
绵于小表妹的绵绵情意之中。于是在会议结束后,便利用北大教授五年一次的休假,再
度来到杭州,在烟霞洞的和尚庙租了房住下。当时杭州女师也放暑假,曹诚英就以陪伴
胡适养病为名,到烟霞洞与胡适同居一室。
三个月后,胡适回到北平,向江冬秀提出离婚。江冬秀以杀死两个儿子相威胁,胡适便
只有委曲求全,不敢再提离婚之事。曹诚英也只好将她与胡适的爱情结晶堕胎。从此曹
诚英再也没有嫁人。曹诚英毕业后,经胡适举荐,进入东南大学(后更名为中央大学)农
科就读。1931年毕业后留校任教。这期间,胡适多次因公出差到南京,顺便与曹诚英相
聚,还有时他们在上海亚东图书馆相聚,住上几天,但都为时不长。
1934年曹诚英的一篇学术论文发表在美国的学术期刊上,胡适很高兴,就推荐曹诚英到
美国康奈尔大学进修。曹诚英去美国时,胡适还特地给韦莲司写信,请她多多关照她的
小表妹曹诚英。韦莲司也的确尽到了呵护、照顾的责任。1936年胡适到绮色佳看望韦莲
司时,事先写信给韦莲司,要她不必在他到来时,让曹诚英来她家住,并说他与曹诚英
并不很熟悉。不料痴心恋着胡适的曹诚英没见到胡适,竟因相思闹了场大病。后来韦莲
司发现了胡适与曹诚英的暧昧关系,并不恼怒,反而更加体贴入微地关照曹诚英。
1937年曹诚英取得硕士回国,在安徽大学任教授。而恰在此时,胡适被任命为驻美国大
使。曹诚英感到她与胡适的恋情无以为继,也就不再抱有幻想。后经朋友介绍认识了一
位大学讲授,曹诚英还算满意。不料江冬秀从中作梗,拆散了这桩婚姻。曹诚英因此悲
观绝望,就想到四川峨眉山万年寺出家。她的哥哥知道后劝阻了她。此后的几年间,胡
适与曹诚英通过朋友中介沟通消息和传递诗歌,一直没有机会见面。直到1949年2月,
胡适经上海准备离开大陆时,亚东图书馆老板汪孟邹请胡适吃徽州饼,请来在复旦大学
任教的曹诚英作陪,则是他们最后一次见面。当时曹诚英劝胡适留下来,胡适只是微微
一笑,并没有听从她的劝告,还是追随蒋介石到了台湾。
擦出爱的火花:胡适与徐芳
风流倜傥、学识渊博的胡适是很有女人缘的。胡适在北大担任文学院院长期间,就有一
个小女生,对他爱得如醉如痴。她就是江苏无锡籍姑娘徐芳。
徐芳于1912年出生在北平,1931年考入北大文学院攻读中文,与布衣学者张中行、历史
学家杨向奎都是同学。徐芳聪颖好学,成绩优秀,深得顾颉刚、傅斯年、胡适等教授的
器重与赏识。或许是出于对文学的兴趣与爱好,徐芳对胡适更是敬慕有加。她喜欢诗歌
,更钟情于白话诗创作,而这正是胡适所倡导和努力实践的,因之他对这个女弟子也很
欣赏。当年,徐芳很勤奋,在北平的文学刊物和天津《大公报》副刊上,经常可以看到
她的诗歌作品,一时间成为闪烁诗坛的耀眼新星。
1935年徐芳北大毕业前,她撰写的毕业论文是专门研究现代新诗的。事先,她拿着自己
的论文提纲,找到胡适征求意见。胡适对她的选题颇为赞赏,除了提出部分修订意见之
外,还主动承担了她的指导教师。这篇长篇论文论述了从1917年胡适倡导白话诗起笔,
一直写到1935年的新诗创作现状,涉及三十多位诗人的作品评价,特别是对胡适的评价
更为客观和中肯。她指出:胡适的白话诗“很像一个缠过脚后来放大的妇人”,“未能
尽脱文言窠臼”,不过,“头一个放脚人的功劳,对于后来是深而且大的”。这种评价
客观而公允,准确地把握了新诗发展的脉络。胡适对这种评价也很满意。
1935年夏天徐芳毕业后,留在文学院研究所做助理。为了让徐芳学习诗歌创作,胡适让
她主编北大文学院歌谣研究会的诗歌刊物《歌谣周刊》。
胡适的关爱,兴趣的相投,难免为这个小女子擦出爱的火花。从1936年初开始,徐芳就
与胡适开始书信往来。在信中,徐芳称胡适为“美先生”,这个称呼的缘由不得而知,
如果杜撰一下,恐怕是对胡适的尊称。在她心目中,胡适是长得美,文笔美,是她心目
中的美男子。她写给胡适的信,热情而真挚,坦率而大胆,很直露地表白了她对胡适的
恋情。信中称胡适是她“最爱的人”,称自己是“你的孩子”。1936年8月,徐芳寄给
胡适一张自己的小照,在照片背面写道:“你看,她很远很远地跑来陪你,你喜欢她吗
?”热情似火的语言,活画出一个小女子对胡适大胆的爱慕感情。最为热烈的,是在胡
适1937年8月赴任驻美大使后,她在给胡适的信中写道:“你这人待我是太冷淡,冷得
我不能忍受。我有时恨你、怨你;但末了还是爱你。反正还是那句话,我要永远爱你,
我永远忘不了你。你在那边的生活如何?大约是很快乐吧?说不定又有了新的朋友。不
然,怎么会不理我?我最美的先生,你要再跟别人好,我可饶不了你。等你回来了,咱
们再算账!你也许不爱听这些话。可是我就这样儿,你不爱听也得听。你的芳就是这脾
气。”
胡适离开北大后,徐芳经孔祥熙举荐,到中国农业银行工作。1941年4月,徐芳又给在
美国的胡适写信,要求胡适帮助她到美国深造。当时胡适虽然不讨厌这个比自己小21岁
的学生,或许是因为徐芳表现太热烈了吧,他考虑到自己的地位和社会影响,不敢再触
动这根神经,便毅然决然地断绝了与徐芳的联系,也没有帮助她到美国留学。陷于绝望
的徐芳,遂于1943年9月,与当时在陆军大学任职,兼任陆军参谋学校校长的徐培根(左
联五烈士殷夫的哥哥)结婚。1949年徐芳随同夫婿移居台湾生活至今。
未能如愿的闺中密友:胡适与洛维茨
正当小女生徐芳如醉如痴地恋着胡适的时候,胡适却奉命于抗战爆发后出任驻美大使。
由此胡适摆脱了徐芳的纠缠,不料在美国又结交了一位新的女友。
这位女友叫萝德芘•洛维茨(Robby Lowitz),犹太人。在大学读书时就很崇拜著
名学者杜威,与杜威有着书信的往还。1936年她定居美国,被杜威聘为秘书,负责处理
杜威的日常事务。胡适1937年10月6日到达纽约,稍事休整后,他就去看望恩师。这是
他与洛维茨的第一次见面。他们一见面,彼此都有亲切感,谈话投机,互相赏识,特别
是洛维茨对这位杜威的得意门生,更是尊敬和爱慕,几个月后就成了互相约会的好朋友
。常常一起吃茶、吃饭、看戏、聊天。本来胡适出任驻美大使的任务,是利用他在美的
关系和影响,宣传抗日,筹集抗日款项,可是从胡适的日记来看,公务之外的时间,几
乎都交给了洛维茨。
1938年的7月12日,胡适要到苏黎世出席世界史大会,临行前他与洛维茨一起吃了晚饭
后,驾车游览了赫贞江。途中,胡适联想起与韦莲司一起游览赫贞江,与曹诚英一起西
湖赏月的往事,不胜感慨。之后因为事务繁忙,也就没有多少闲暇时间与洛维茨联系了。
1938年12月5日,胡适因心脏病住院。在他住院七十七天中,洛维茨经常来看望胡适,
就连胡适病房的护士小姐都与洛维茨混得很熟了。这段时间,他们难得有机会到外边去
,洛维茨开始给胡适写信。在洛维茨给胡适的信中,关切地提醒他注意身体健康,有什
么需要帮忙的事,可以让她去办。她还在一封信中说:“对你(指胡适——引者注)来说
,以有一个真正的管家为好。如果是我的话,我希望在我回家时,有孩子们在。……我
知道,这必得结婚,必须对这个家付出我的一切。我曾答应我的在非洲的朋友,在今年
底以前给他答复。但下这决心可不是件容易的事。”还写道:“要作的决定使我很伤脑
筋,有许多事情我喜欢和你说说,并征求你的意见,……给我写封长信吧,现在就写!
”显然,这是在试探胡适的想法,可惜并未得到胡适的回应,她就于1939年9月,与那
位非洲男友Roy Grant结婚了。
不料,这位Grant先生命运乖蹇,结婚后仅仅一年就撒手人寰。洛维茨重新陷于孤寂之
中,但她与杜威相处十年,也有些日久生情,终于在1946年12月42岁时,与87岁的杜威
结了婚,成为杜威的第二任夫人。此后胡适与她虽有通信联系,但昔日密友,现在已经
是学生与师母的关系了。
(关岭 编辑)
s*******w
发帖数: 2257
232
深情50年
北京大学出版社 周质平著
放你走
是如此艰难
但你留下来
也不会有什么好结果
l*r
发帖数: 79569
233
这个坑还在挖啊,胡公的垃圾袋也怪倒霉的

【在 s*******w 的大作中提到】
: 深情50年
: 北京大学出版社 周质平著
: 放你走
: 是如此艰难
: 但你留下来
: 也不会有什么好结果

w***r
发帖数: 7173
234
我该怎么办?
w***s
发帖数: 15642
235
科普一下?

【在 l*r 的大作中提到】
: 这个坑还在挖啊,胡公的垃圾袋也怪倒霉的
wh
发帖数: 141625
236
听过周做这本书的讲座,感觉有点窥隐和做作。忘了是不是这个讲座上,他拿一本金瓶
梅故意翻到插画页,又装模作样说不该让你们看这个,这是中国最色情小说。他说话还
挺逗乐,有戏剧性文学性。

【在 s*******w 的大作中提到】
: 深情50年
: 北京大学出版社 周质平著
: 放你走
: 是如此艰难
: 但你留下来
: 也不会有什么好结果

w***s
发帖数: 15642
237
切,bs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听过周做这本书的讲座,感觉有点窥隐和做作。忘了是不是这个讲座上,他拿一本金瓶
: 梅故意翻到插画页,又装模作样说不该让你们看这个,这是中国最色情小说。他说话还
: 挺逗乐,有戏剧性文学性。

l*r
发帖数: 79569
238
据说是胡适美国的女友,两情相悦,又不得不分手,然后为胡适终身未嫁云云

【在 w***s 的大作中提到】
: 科普一下?
wh
发帖数: 141625
239
我当时也特别反感。不过他可能人还不错,曾是princeton中文教学主任,出过中文教
材,听朋友说他注重把商业中文、流行中文等引进教学,吸引学生,还挺用心的。没在
princeton网页上找到他,不知道是不是换地方了。

【在 w***s 的大作中提到】
: 切,bs
w***s
发帖数: 15642
240
哦。。是不是不少名人都有这么一位啊。。季羡林,徐悲鸿,还有谁

【在 l*r 的大作中提到】
: 据说是胡适美国的女友,两情相悦,又不得不分手,然后为胡适终身未嫁云云
相关主题
谁能告诉我徐志摩为啥能红陆小曼 徐志摩 -----那一场风花雪月的往事
陈丹青:民国的文人——长沙谈鲁迅圣严法师说:徐志摩的婚姻一团糟
〖转载〗我为什么不喜欢林徽因 (转载)专访李敖——谈胡适的自由与容忍
进入LeisureTime版参与讨论
s*****o
发帖数: 22187
241
williams?

【在 l*r 的大作中提到】
: 据说是胡适美国的女友,两情相悦,又不得不分手,然后为胡适终身未嫁云云
w***s
发帖数: 15642
242
在讲座里这么做觉得挺ws的。。。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我当时也特别反感。不过他可能人还不错,曾是princeton中文教学主任,出过中文教
: 材,听朋友说他注重把商业中文、流行中文等引进教学,吸引学生,还挺用心的。没在
: princeton网页上找到他,不知道是不是换地方了。

l*r
发帖数: 79569
243
应该拍案而起扬长而去哈

【在 w***s 的大作中提到】
: 在讲座里这么做觉得挺ws的。。。
b*s
发帖数: 82482
244
不是名人也可以有,只是别人不怎么八卦就是了……

哦。。是不是不少名人都有这么一位啊。。季羡林,徐悲鸿,还有谁

【在 w***s 的大作中提到】
: 哦。。是不是不少名人都有这么一位啊。。季羡林,徐悲鸿,还有谁
l*r
发帖数: 79569
245
没有挤个红颜知己这名士也要打个折扣,作的干巴巴的有什么意思

【在 b*s 的大作中提到】
: 不是名人也可以有,只是别人不怎么八卦就是了……
:
: 哦。。是不是不少名人都有这么一位啊。。季羡林,徐悲鸿,还有谁

wh
发帖数: 141625
246
没错。不过教书的人是不是都会染上表演的习气!我开学上了两堂文学课,都有点哗众
取宠的味道。回头写出来以供聊资。

【在 w***s 的大作中提到】
: 在讲座里这么做觉得挺ws的。。。
wh
发帖数: 141625
247
应该怒斥:你tm k! 我不知道怎么斥。

【在 l*r 的大作中提到】
: 应该拍案而起扬长而去哈
b*s
发帖数: 82482
248
难道痛饮酒,熟读离骚还不够么?

没有挤个红颜知己这名士也要打个折扣,作的干巴巴的有什么意思

【在 l*r 的大作中提到】
: 没有挤个红颜知己这名士也要打个折扣,作的干巴巴的有什么意思
wh
发帖数: 141625
249
看你什么思想!蓝颜不可以吗!

【在 l*r 的大作中提到】
: 没有挤个红颜知己这名士也要打个折扣,作的干巴巴的有什么意思
l*r
发帖数: 79569
250
或者鄙夷的甩出一本什么杂志,扬长而去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应该怒斥:你tm k! 我不知道怎么斥。
相关主题
不是我想挖坑啊抡起板儿砖-就从徐志摩和陆小曼拍起来吧
胡适与鲁迅——关于语言问题的回答zz【胡作非为】偶然
徐志摩和陆小曼 背后的故事贴首老歌
进入LeisureTime版参与讨论
b*s
发帖数: 82482
251
《故事会》?

或者鄙夷的甩出一本什么杂志,扬长而去

【在 l*r 的大作中提到】
: 或者鄙夷的甩出一本什么杂志,扬长而去
l*r
发帖数: 79569
252
骚肠九曲不约而同

【在 b*s 的大作中提到】
: 难道痛饮酒,熟读离骚还不够么?
:
: 没有挤个红颜知己这名士也要打个折扣,作的干巴巴的有什么意思

w***s
发帖数: 15642
253
是的,很多好老师都在课堂上非常抓马。。。有点像stand-up comedian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没错。不过教书的人是不是都会染上表演的习气!我开学上了两堂文学课,都有点哗众
: 取宠的味道。回头写出来以供聊资。

l*r
发帖数: 79569
254
蓝颜有什么意思,群众喜看女同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看你什么思想!蓝颜不可以吗!
w***s
发帖数: 15642
255
哈哈哈林徽因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看你什么思想!蓝颜不可以吗!
l*r
发帖数: 79569
256
关关也是老师么?

【在 w***s 的大作中提到】
: 是的,很多好老师都在课堂上非常抓马。。。有点像stand-up comedian
b*s
发帖数: 82482
257
不是四月份才可以讨论林徽因么?

哈哈哈林徽因

【在 w***s 的大作中提到】
: 哈哈哈林徽因
l*r
发帖数: 79569
258
提前热身

【在 b*s 的大作中提到】
: 不是四月份才可以讨论林徽因么?
:
: 哈哈哈林徽因

w***s
发帖数: 15642
259
也可能是最爱笑的那个学生

【在 l*r 的大作中提到】
: 关关也是老师么?
b*s
发帖数: 82482
260
太早了,off season。

提前热身

【在 l*r 的大作中提到】
: 提前热身
相关主题
wh请问你当了版主如何解决以下问题?读胡适的一点小杂感
犯淫致祸--徐志摩,就这样殁了【转载】徐志摩的诗 - 纯属好奇
《陀螺》词:popgroup 曲:ldy 唱:ldy安徽高考題(徵文) (转载)
进入LeisureTime版参与讨论
l*r
发帖数: 79569
261
可以开始选秀了

【在 b*s 的大作中提到】
: 太早了,off season。
:
: 提前热身

l*r
发帖数: 79569
262
一般是不是都是老师的最爱啊

【在 w***s 的大作中提到】
: 也可能是最爱笑的那个学生
w***s
发帖数: 15642
263
老师永远最爱那个会来事儿的

【在 l*r 的大作中提到】
: 一般是不是都是老师的最爱啊
s**t
发帖数: 17016
264
最后你们看到了没有?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听过周做这本书的讲座,感觉有点窥隐和做作。忘了是不是这个讲座上,他拿一本金瓶
: 梅故意翻到插画页,又装模作样说不该让你们看这个,这是中国最色情小说。他说话还
: 挺逗乐,有戏剧性文学性。

L**********s
发帖数: 12988
265
LOL

【在 b*s 的大作中提到】
: 《故事会》?
:
: 或者鄙夷的甩出一本什么杂志,扬长而去

z*i
发帖数: 58873
266
这个翻译。。。

【在 s*****o 的大作中提到】
: williams?
b*s
发帖数: 82482
267
会来事的谁都喜欢啊

老师永远最爱那个会来事儿的

【在 w***s 的大作中提到】
: 老师永远最爱那个会来事儿的
L**********s
发帖数: 12988
268
May we skip April then?

【在 b*s 的大作中提到】
: 不是四月份才可以讨论林徽因么?
:
: 哈哈哈林徽因

w***s
发帖数: 15642
269
所以老师也是人啊

【在 b*s 的大作中提到】
: 会来事的谁都喜欢啊
:
: 老师永远最爱那个会来事儿的

s*******w
发帖数: 2257
270
一石激起万层浪啊?
相关主题
安徽高考題(徵文) (转载)陈丹青:民国的文人——长沙谈鲁迅
徐志摩,张爱玲,钱钟书,冰心...........〖转载〗我为什么不喜欢林徽因 (转载)
谁能告诉我徐志摩为啥能红陆小曼 徐志摩 -----那一场风花雪月的往事
进入LeisureTime版参与讨论
s*****o
发帖数: 22187
271
比《胡适与威廉姆斯》好一些吧,这个听着有基情。。。

【在 z*i 的大作中提到】
: 这个翻译。。。
b*s
发帖数: 82482
272
permission granted!

May we skip April then?

【在 L**********s 的大作中提到】
: May we skip April then?
wh
发帖数: 141625
273
嗯。我仔细想起来,他说是给我们看某一页,转悠教室一圈之后说哎呀我翻错页了。不
过金瓶梅插页我感觉一般啊,画得小,不很清楚。

【在 s**t 的大作中提到】
: 最后你们看到了没有?
s*******w
发帖数: 2257
274
一石激起万层浪?
b*s
发帖数: 82482
275
就是啊。以后你要是有了几个娃,你恐怕也是喜欢那个最会来事的那个……

所以老师也是人啊

【在 w***s 的大作中提到】
: 所以老师也是人啊
w***s
发帖数: 15642
276
啊?我现在暂时还不能想象世界上有比大娃儿更可爱的人

【在 b*s 的大作中提到】
: 就是啊。以后你要是有了几个娃,你恐怕也是喜欢那个最会来事的那个……
:
: 所以老师也是人啊

b*s
发帖数: 82482
277
威廉姆斯是个last name啊,可男可女。william是first name, williams就是姓了
venus and serena williams

比《胡适与威廉姆斯》好一些吧,这个听着有基情。。。

【在 s*****o 的大作中提到】
: 比《胡适与威廉姆斯》好一些吧,这个听着有基情。。。
b*s
发帖数: 82482
278
等你生二娃三娃的时候,感觉就不一样了。要是三娃会来事,大娃就惨了……

啊?我现在暂时还不能想象世界上有比大娃儿更可爱的人

【在 w***s 的大作中提到】
: 啊?我现在暂时还不能想象世界上有比大娃儿更可爱的人
w***s
发帖数: 15642
279
不会的!我悄悄下过决心,永远最爱大娃。。。

【在 b*s 的大作中提到】
: 等你生二娃三娃的时候,感觉就不一样了。要是三娃会来事,大娃就惨了……
:
: 啊?我现在暂时还不能想象世界上有比大娃儿更可爱的人

b*s
发帖数: 82482
280
那帮人最初遇见小三前,娶大奶的时候,也是信誓旦旦的……

不会的!我悄悄下过决心,永远最爱大娃。。。

【在 w***s 的大作中提到】
: 不会的!我悄悄下过决心,永远最爱大娃。。。
相关主题
圣严法师说:徐志摩的婚姻一团糟胡适与鲁迅——关于语言问题的回答zz
专访李敖——谈胡适的自由与容忍徐志摩和陆小曼 背后的故事
不是我想挖坑啊抡起板儿砖-就从徐志摩和陆小曼拍起来吧
进入LeisureTime版参与讨论
s*****o
发帖数: 22187
281
我知道啊,不过还是觉着威廉姆斯听起来是爷们儿。。。

【在 b*s 的大作中提到】
: 威廉姆斯是个last name啊,可男可女。william是first name, williams就是姓了
: venus and serena williams
:
: 比《胡适与威廉姆斯》好一些吧,这个听着有基情。。。

L**********s
发帖数: 12988
282
你别吓墨酥了,回头她不肯再生了。。。

【在 b*s 的大作中提到】
: 等你生二娃三娃的时候,感觉就不一样了。要是三娃会来事,大娃就惨了……
:
: 啊?我现在暂时还不能想象世界上有比大娃儿更可爱的人

b*****e
发帖数: 3522
283
大威廉姆斯
小威廉姆斯

【在 s*****o 的大作中提到】
: 我知道啊,不过还是觉着威廉姆斯听起来是爷们儿。。。
b*s
发帖数: 82482
284
michelle williams……

我知道啊,不过还是觉着威廉姆斯听起来是爷们儿。。。

【在 s*****o 的大作中提到】
: 我知道啊,不过还是觉着威廉姆斯听起来是爷们儿。。。
s*****o
发帖数: 22187
285
这两个还不够爷们儿?

【在 b*****e 的大作中提到】
: 大威廉姆斯
: 小威廉姆斯

l*r
发帖数: 79569
286
是胡适日记里自己写的吧?我猜
没怎么看过胡适日记,只看过几段节选,打牌什么的

【在 s*****o 的大作中提到】
: 比《胡适与威廉姆斯》好一些吧,这个听着有基情。。。
l*r
发帖数: 79569
287
永远都是小娃好啊,但是以后跟你更亲的多半是大娃

【在 w***s 的大作中提到】
: 啊?我现在暂时还不能想象世界上有比大娃儿更可爱的人
b*s
发帖数: 82482
288
所以应该立大娃作为太子……

永远都是小娃好啊,但是以后跟你更亲的多半是大娃

【在 l*r 的大作中提到】
: 永远都是小娃好啊,但是以后跟你更亲的多半是大娃
l*r
发帖数: 79569
289
我们只是说过,到时候一定要一碗水端平

【在 w***s 的大作中提到】
: 不会的!我悄悄下过决心,永远最爱大娃。。。
l*r
发帖数: 79569
290
要嫡生的

【在 b*s 的大作中提到】
: 所以应该立大娃作为太子……
:
: 永远都是小娃好啊,但是以后跟你更亲的多半是大娃

相关主题
【胡作非为】偶然犯淫致祸--徐志摩,就这样殁了【转载】
贴首老歌《陀螺》词:popgroup 曲:ldy 唱:ldy
wh请问你当了版主如何解决以下问题?读胡适的一点小杂感
进入LeisureTime版参与讨论
b*s
发帖数: 82482
291
肯定啊,庶子都不加考虑的……

要嫡生的

【在 l*r 的大作中提到】
: 要嫡生的
m*****n
发帖数: 7450
292
if google was a guy!
http://www.youtube.com/watch?v=H_AMk4-Xsyg

【在 w***s 的大作中提到】
: 也可能是最爱笑的那个学生
z*i
发帖数: 58873
293
哈哈

【在 m*****n 的大作中提到】
: if google was a guy!
: http://www.youtube.com/watch?v=H_AMk4-Xsyg

s*****o
发帖数: 22187
294
titanic...

【在 z*i 的大作中提到】
: 哈哈
b********n
发帖数: 16354
295
lol,为他深情如斯终身未嫁的女友也忒多了点~~这让鱼鸿雁断经时久滴曹佩声情何
以堪啊~~

【在 l*r 的大作中提到】
: 据说是胡适美国的女友,两情相悦,又不得不分手,然后为胡适终身未嫁云云
b********n
发帖数: 16354
296
lol,就素~~
连皇帝没个后宫争夺赛都亏死啦~~

【在 l*r 的大作中提到】
: 没有挤个红颜知己这名士也要打个折扣,作的干巴巴的有什么意思
L*******s
发帖数: 15925
297
哈哈哈 好吧 我有点理解男人了 唉唉唉

不会的!我悄悄下过决心,永远最爱大娃。。。

【在 b*s 的大作中提到】
: 那帮人最初遇见小三前,娶大奶的时候,也是信誓旦旦的……
:
: 不会的!我悄悄下过决心,永远最爱大娃。。。

w***s
发帖数: 15642
298
哈哈哈,Titanic

【在 m*****n 的大作中提到】
: if google was a guy!
: http://www.youtube.com/watch?v=H_AMk4-Xsyg

w***s
发帖数: 15642
299
真的吗,最爱永远是小的?

【在 L*******s 的大作中提到】
: 哈哈哈 好吧 我有点理解男人了 唉唉唉
:
: 不会的!我悄悄下过决心,永远最爱大娃。。。

L*******s
发帖数: 15925
300
亲 你要知道 大娃吃起醋来的表现 真是很难让人去爱嘛

【在 w***s 的大作中提到】
: 真的吗,最爱永远是小的?
相关主题
徐志摩的诗 - 纯属好奇谁能告诉我徐志摩为啥能红
安徽高考題(徵文) (转载)陈丹青:民国的文人——长沙谈鲁迅
徐志摩,张爱玲,钱钟书,冰心...........〖转载〗我为什么不喜欢林徽因 (转载)
进入LeisureTime版参与讨论
s*******w
发帖数: 2257
301
这是哪儿跟哪儿?
s*******w
发帖数: 2257
302
一直要到十年以后,胡适才会知道他这些报告新婚燕尔的信,是如何咬啮着韦莲司的心
。因为韦莲司已经爱上了胡适。
1927

3
月,胡适在访问英国、美国以后,到绮色佳(康奈尔大学所在地)小住几天。
4

17

,是韦莲司的生日,当时胡适已经在横渡太平洋返国的轮船上。韦莲司在当天写的、但
显然没寄出的信里,石破天惊地,娓娓道出她十年前收到胡适来信时的心情:“我今天
重读旧信,读到那封宣布你即将结婚的信【即胡适
1917

11

21
日的信】,又再次地让我体会到,对我来说,那是多么巨大的一个割舍。我想,我当时
完全没有想跟你结婚的念头。然而,从许多方面来说,我们【在精神上】根本老早就已
经结了婚了。因此,你回国离我而去,我就整个崩溃了。”韦莲司在这句话的旁边,加
了一句眉批:“自从接到你
1917

11
月的那封信以后,我就再也没有勇气去重读你的旧信了。”
L**********s
发帖数: 12988
303
哎,可怜的大娃啊,阿姨抱抱,一定是你妈妈偏心!

【在 L*******s 的大作中提到】
: 亲 你要知道 大娃吃起醋来的表现 真是很难让人去爱嘛
x*****g
发帖数: 2498
304
我心戚戚

【在 L*******s 的大作中提到】
: 亲 你要知道 大娃吃起醋来的表现 真是很难让人去爱嘛
s*******w
发帖数: 2257
305
“新文化中旧道德的楷模,旧伦理中新思想的师表。”这是胡适去世后,蒋介石送的
一副挽联。
提起胡适这个名字,老一代的人可能脑子里边还有个印象,那就是“半封建半
殖民地的中国社会的产物,是美国帝国主义一手造成的买办洋奴,是彻头彻尾为帝国主
义服务的”。这是1954年,大陆批判胡适时的定性。1955年,作为这次运动的一个总结
性“成果”,1955年三联书店出版了《胡适思想批判论文汇编》八大册,总共300万字
!好玩的是,当时在美国的胡适,认真搜集大陆批判他的文章,兴致颇浓地在文章上批
注。
这场批判之后,胡适就在大陆“销声匿迹”了,以致于不少青年人都不知道胡
适是何方神圣。不过,到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胡适被重新挖掘出来,通常与鲁迅相提
并论。不过,不管是《四十自述》还是《胡适口述自传》,还是白吉庵的《胡适传》,
胡适留给我们的印象还是一个比较扁平的形象,一个讲究科学方法的实用主义者,一个
提倡白话文的启蒙者,一个温和的自由主义者。这就是蒋介石所赠挽联里所描述的“新
思想的师表”这个形象。
不过,随着相关史料的披露,胡适研究日益深入,他的另一个形象正在突显出
来。这就是关于他的私人情感方面的。
正如我们都知道的,1917年,新文化的旗手胡适,迎娶了一个半文盲的小脚女
人江冬秀,终身未改,这号称民国史上的“七大奇事之一”。 蒋介石说的“旧道德的
楷模”,很可能指的就是胡适这门包办婚姻。这门亲事还在胡适14岁时,就由守寡的胡
母一手定下来了,当时江冬秀也只有15岁。江冬秀文化水平很差,脾气比较刚烈,婚后
的兴趣爱好是打麻将。我们十分困惑,胡适为什么没有违背母命,毁弃婚约;我们难以
想象,温文尔雅、满脑子新思想的胡适与这样一个女人是如何度过几十年的夫妻生活的
;我们怀疑,胡适的情感生活在这样的婚姻里能得到有效的展开吗,胡适有没有与其他
人的亲密关系?
罗志田先生在1995年出版的《胡适传》里,通过对胡适日记和诗歌的细致比勘
,颇为精彩地挖掘出胡适与曹佩声在西湖边的浪漫岁月;1998年,周质平著《胡适与韦
莲司——深情五十年》在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2001年,周质平编辑的《不思量自难忘
——胡适给韦莲司的信》在安徽教育出版社出版,书中披露了大量的一手资料;2004年
,余英时先生出版的《重寻胡适历程》里又挖掘出与Robby(即罗慰慈)的一段感情,
而Robby后来成为胡适的老师杜威的夫人。
去年,又一颗重磅炸弹被引爆,这就是美国学者江勇振著的《星星、月亮、太
阳:胡适的情感世界》(新星出版社2006)。江勇振,毕业于台湾师范大学历史系,美
国哈佛大学博士,现任美国印第安纳州私立德堡(DePauw)大学历史系主任、教授。之前
,他还出版过另一本研究胡适的情感的书《男性与自我的扮相:胡适的爱情、躯体与隐
私观》。翻阅《星星、月亮、太阳》一书,实在可以说,该书是研究胡适情感世界的集
大成者。据江勇振的研究,风度翩翩的胡适确实与江冬秀之间确有感情,但又与很多女
子产生过感情,韦莲司、曹诚英、徐芳、陆小曼、瘦琴、罗慰慈、哈德门太太。蒋介石
地下有知,也许他得重新考虑一下送给胡适的挽联该怎么写了。
这个形象简直可以让我们大吃一惊:胡适还是这样一个人!不过,这可不是小
说家的虚构创作,这是历史学家的研究成果,讲究的是有一分证据讲一分话。作者费劲
心机在台湾胡适纪念馆、北京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以及美国搜集资料,引用资料既
有信件,又有日记,还涉及到报刊杂志,作者对蛛丝马迹的发掘和对资料中障眼法的透
视,让人不得不佩服其火眼金睛。而且,作者着意突破之前相关研究的男性眼光,力图
还原胡适身边这些女性的不同个性,他甚至认为,这些星星和月亮才是赋予这些故事以
血肉/情韵与色彩的人主角。她们的爱恨、她们的相思、她们的挣扎、甚至她们对爱欲
的礼赞,是胡适情感世界里最扣人心弦的精华。
更为有意思的是,该书可读性实在很强。该书是这样开头的:“韦莲司万万没
想到,她原来并不是胡适婚姻之外唯一的女人。这个残酷的事实,啮蚀、扭绞着她的心
。从某个意义说来,这是她第二次失去胡适。”这个开头绝对够香艳,够八卦,一下子
就挑起你平时一本正经道貌岸然下边隐藏着的八卦因子,急欲窥探这位光光鲜无比的大
人物的隐私。这样的片段在书中比比皆是。江勇振对英文书信的翻译也堪称精彩绝伦,
译文字里行间甚至能看出不同女性的不同性格。比起琼瑶这样的专写爱情的专家,江勇
振的文学功底也不见得逊色。事实上,这本书真的像言情小说一样好读,你完全可以在
枕上、马桶上、车上读。读到胡适对江冬秀说“我不会做十分对不起你的事”时,你会
为胡适的狡黠莞尔一笑;读到江冬秀提菜刀威胁胡适,你会幸灾乐祸地大笑;读到白莎
夫妇对胡适的崇拜,你也许会咋舌不已……
l*****f
发帖数: 13466
306
不会吧!胡适要气得跳起来了....

【在 s*******w 的大作中提到】
: “新文化中旧道德的楷模,旧伦理中新思想的师表。”这是胡适去世后,蒋介石送的
: 一副挽联。
: 提起胡适这个名字,老一代的人可能脑子里边还有个印象,那就是“半封建半
: 殖民地的中国社会的产物,是美国帝国主义一手造成的买办洋奴,是彻头彻尾为帝国主
: 义服务的”。这是1954年,大陆批判胡适时的定性。1955年,作为这次运动的一个总结
: 性“成果”,1955年三联书店出版了《胡适思想批判论文汇编》八大册,总共300万字
: !好玩的是,当时在美国的胡适,认真搜集大陆批判他的文章,兴致颇浓地在文章上批
: 注。
: 这场批判之后,胡适就在大陆“销声匿迹”了,以致于不少青年人都不知道胡
: 适是何方神圣。不过,到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胡适被重新挖掘出来,通常与鲁迅相提

s*******w
发帖数: 2257
307
韋蓮司(Edith Clifford Williams,
1895-1971):
根據本書的描述及有關資料,我們知道
韋蓮司出身望族,有良好的家庭背景。她是
胡適的初戀,她啟迪了早期胡適的思想,胡
適與她最初相識那個階段,是亦姊亦友的關
係(長胡適6歲),他們在信裡相互交換讀
書的心得,相互討論知識上的問題,她對社
會、國際動向都有著她獨特的見解,間或也
替胡適解惑,令胡適非常敬佩。胡適在信中
稱她「可以導自己於正確航向之舵手」。 她
對胡適的愛不是自私的,在她知道曹珮聲同
胡適有一段情時,她仍然不動聲色受胡適之
託照顧她。她愛胡適亦同時愛護他的家人。
江冬秀來美後,她邀請他們夫婦到綺色佳
(Itheca)她的居處小住,為了接待江冬秀,
她極細心地問胡適江冬秀喜歡什麼,生怕有
怠慢之處,還送江冬秀一套上刻有江冬秀之
名特製的筷子,對祖望、思杜的關切,對素
斐的夭折,亦同樣感到痛惜,為胡適之喜而
喜,為胡適之哀而哀,這種愛屋及烏至高的
品格,尤其是西方女子,實是難得。她為胡
適終身未嫁,1960 年搬到中美洲加勒比海巴
貝多司島(Barbados)居住,面對海洋,沉浸
在過去她同胡適甜美的回憶裡,度過餘生。
胡適逝世後,為了不再傷及江冬秀及胡適的
聲譽,她應江冬秀之邀將她與胡適來往的信
件予以整理、刪節 、打字送給胡適紀念館。
她於 1971 年逝於巴貝多斯,享年 86 歲。
z*i
发帖数: 58873
308
果然是 williams

【在 s*******w 的大作中提到】
: 韋蓮司(Edith Clifford Williams,
: 1895-1971):
: 根據本書的描述及有關資料,我們知道
: 韋蓮司出身望族,有良好的家庭背景。她是
: 胡適的初戀,她啟迪了早期胡適的思想,胡
: 適與她最初相識那個階段,是亦姊亦友的關
: 係(長胡適6歲),他們在信裡相互交換讀
: 書的心得,相互討論知識上的問題,她對社
: 會、國際動向都有著她獨特的見解,間或也
: 替胡適解惑,令胡適非常敬佩。胡適在信中

s*******w
发帖数: 2257
309
. 胡適性格的特質:
胡適是多情?是無情?是遊戲人間?在
未定論之前,必須了解他的成長的過程及家
庭背景。國人大都知道他自幼喪父,由母親
含辛茹苦撫養長大,他的母親是繼室,大媽已育有三個兄長三個姐姐,在這種大家庭複
雜的環境下,深感母親的難為。中國舊時代
的婦女在未婚之前受的教育不是讀書識字,
而是教育她們出嫁以後如何相夫教子,孝順
公婆。因此在他的幼小心靈上已感到舊禮教
的諸多不合理的地方,引發了他後來的婚姻
論及婚喪禮儀的改革。他在《四十自述》裡
寫他的母親曾這樣寫到:「我在母親的教訓
之下住了九年,受了她的極大極深的影響。
我十四歲(其實只有十二歲零兩三個月)就
離開她了,在這廣漠的人海裡獨自混了二十
多年,沒有一個人管束過我。如果我學得了
一絲一絲的好脾氣,如果我學得了一點點待
人接物的和氣,如果我能寬恕人,體諒人,
一切我都得感謝我的慈母。」
從本書裡,從他的自述裡我們可以了
解胡適性格的養成受了母親極大的影響,從
他的日記,他的談話錄,他的信件看來,他
的待人是和氣、容忍、寬恕。他對他的婚姻
亦是如此。他隱藏了他的本性而極力上進做
好兒子的本份,為了母親他也盡力去維護他
的家庭,然他內心世界裡卻是渴望浪漫的愛
情,追尋理想的情人(妻子)。因此當他踏
上美國國門,最初還是乖乖的做個好學生,
不負母親的期望,然受了西方文化的洗禮以
後,逐漸的開放自己,開始去尋找他心靈的
慰藉,去拼製他理想情感的拼圖。
s*****o
发帖数: 22187
310
綺色佳,康奈尔的?

【在 z*i 的大作中提到】
: 果然是 williams
相关主题
〖转载〗我为什么不喜欢林徽因 (转载)专访李敖——谈胡适的自由与容忍
陆小曼 徐志摩 -----那一场风花雪月的往事不是我想挖坑啊
圣严法师说:徐志摩的婚姻一团糟胡适与鲁迅——关于语言问题的回答zz
进入LeisureTime版参与讨论
s*******w
发帖数: 2257
311
这个胡博士真是厉害啊!
不是吹的。
s*******w
发帖数: 2257
312
未完成的拼圖:
胡適一生在情感上尋尋覓覓,繪製他
心靈裡理想的情人(妻子)。在江冬秀身上
找到家的溫暖,維護了他的聲譽,也因為有
一個溫暖的家,使他能專心教育事業,學術
研究,甚至於關心國家社會,顯示他無後顧
之憂;在韋蓮司身上找到智識及思想上的契
合;在曹珮聲身上嘗到戀與慾的滋味;在瘦
琴身上找到男性被崇拜自我的虛榮;在羅慰
慈身上找到西方式的浪漫及一時慰寂的良
藥;在哈德門太太身上找到生活上的慰寂及
生理上被寵愛的滿足;在陳衡哲身上找到心
靈上理想情人的影子;在徐芳身上找到少女
的清純。從這些情感的方塊裡,終其生仍未
能完成一幅完美理想的拼圖。回頭來還是回
到老伴的身邊,相伴相隨45載。作者引用唐
德剛在其《胡適雜憶》中的一段這樣說 :
「……在胡適有生之年,國人一提到 『胡
適小腳太太』,似乎都為胡博士委屈了;但
是有幾個人能體會到,他是中國傳統農業社
會裡,『三從四德』的婚姻制度中最後的一
個『福人』?!」
人間沒有神仙眷屬,這世上也沒有完美
的婚姻。有人說夫妻不是1+1=2, 而是0.5
+0.5=1,那就是說各去掉對方0.5的缺點,
尊重對方0.5的長處,合為一體,相互尊重,
相互容忍,那才是美滿良緣,有福之人。胡
適雖到處留情,但他一直本著他的容忍哲
學,他的善良,不棄糟糠,這一點是國人給
予肯定的。
z*i
发帖数: 58873
313
Ithaca

【在 s*****o 的大作中提到】
: 綺色佳,康奈尔的?
w***s
发帖数: 15642
314
啊?没关系,吃醋说明他爱我们,那更让人疼了啊

【在 L*******s 的大作中提到】
: 亲 你要知道 大娃吃起醋来的表现 真是很难让人去爱嘛
b*s
发帖数: 82482
315
penelope

Ithaca

【在 z*i 的大作中提到】
: Ithaca
C****a
发帖数: 7186
316
疼是肯定疼的 但我的意思就是 大娃没有小娃乖巧啊
大娃经常会欺负小娃
小娃似乎从来不会吃醋啊

【在 w***s 的大作中提到】
: 啊?没关系,吃醋说明他爱我们,那更让人疼了啊
l*r
发帖数: 79569
317
说明你们可能还是偏小娃了
我家小事儿就会吃醋

【在 C****a 的大作中提到】
: 疼是肯定疼的 但我的意思就是 大娃没有小娃乖巧啊
: 大娃经常会欺负小娃
: 小娃似乎从来不会吃醋啊

l***y
发帖数: 4671
318
呃。。。民间所谓的养兔爷儿?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看你什么思想!蓝颜不可以吗!
w***s
发帖数: 15642
319
我都糊涂了。独生子女完全理解无能。。

【在 l*r 的大作中提到】
: 说明你们可能还是偏小娃了
: 我家小事儿就会吃醋

l***y
发帖数: 4671
320
大家多下过类似的决心啊。

【在 w***s 的大作中提到】
: 不会的!我悄悄下过决心,永远最爱大娃。。。
相关主题
徐志摩和陆小曼 背后的故事贴首老歌
抡起板儿砖-就从徐志摩和陆小曼拍起来吧wh请问你当了版主如何解决以下问题?
【胡作非为】偶然犯淫致祸--徐志摩,就这样殁了【转载】
进入LeisureTime版参与讨论
l***y
发帖数: 4671
321
总觉得这两者之间还有个行二的。

【在 b*s 的大作中提到】
: 那帮人最初遇见小三前,娶大奶的时候,也是信誓旦旦的……
:
: 不会的!我悄悄下过决心,永远最爱大娃。。。

l***y
发帖数: 4671
322
哈哈哈

【在 l*****f 的大作中提到】
: 不会吧!胡适要气得跳起来了....
b*s
发帖数: 82482
323
大奶 二叔 小三?

总觉得这两者之间还有个行二的。

【在 l***y 的大作中提到】
: 总觉得这两者之间还有个行二的。
l***y
发帖数: 4671
324
哈哈,世界于是有了秩序。

【在 b*s 的大作中提到】
: 大奶 二叔 小三?
:
: 总觉得这两者之间还有个行二的。

L**********s
发帖数: 12988
325
等这只靴子很久了,谢谢侬

【在 b*s 的大作中提到】
: 大奶 二叔 小三?
:
: 总觉得这两者之间还有个行二的。

l***y
发帖数: 4671
326
个性吧。男女也有区别。我家老大就很乖巧啊。

【在 C****a 的大作中提到】
: 疼是肯定疼的 但我的意思就是 大娃没有小娃乖巧啊
: 大娃经常会欺负小娃
: 小娃似乎从来不会吃醋啊

A********2
发帖数: 4075
327
在烟霞洞同居过的那位?上次本来要去烟霞洞没去成,甚为憾事。
不过当时问路边的老太,那老太说,那个地方路不好走,下雨路滑
去那里干什么。我们那天其实只是有点毛毛雨而已,估计真是人迹罕至的所在。

【在 l*r 的大作中提到】
: 据说是胡适美国的女友,两情相悦,又不得不分手,然后为胡适终身未嫁云云
s*******w
发帖数: 2257
328
江勇振《舍我其谁:胡适》(第一部璞玉成璧,1891-1917)由新星出版社出版。本书
是目前篇幅最大的胡适传记。近日,本报记者专访江勇振。
胡适谜语之一
资料谜:对于众多胡适传记作者来说,《胡适四十自述》《胡适留学日记》《胡适
口述自传》等等留下的资料,是最为重要的参考。这些资料是否可信?胡适做过什么手
脚?
江勇振解谜:试问到目前为止,哪一个为胡适立传的人,对胡适早年生涯的叙述,
不是跟着胡适亦步亦趋?胡适已经把那些不愿被人窥探的隐私,以及他思想成熟以后放
弃的主张和想法,都一一从他的模本里删除了。比如《胡适四十自述》与他在上海求学
时期的日记,以及他在《竞业旬报》所发表的文章相比,有明显的斧凿、嵌入、建构的
痕迹。
解谜:以前的传记大同小异
新京报:胡适传记,前后已经出版过数十种,为什么还要凑这热闹?
江勇振:中国出版的胡适传记诚然可以排满书架,然而,我们可以试问这些传记是
否大同小异?原因一方面是资料的引领作用。这引领的意思,就是胡适已经替未来要为
他立传的人所打好的传记的模本。前述资料以及他所留下来的许多反思、自叙、甚至他
所搜集保存下来的来往书信,都是他所预设传记的模本。
另一原因,就是先行意识的大同小异。这三十年来重新发现胡适的热潮,跟中国改
革开放的背景、跟中国寻找现代化出路的意图是息息相关的。《舍我其谁》的立意在超
越这一模本,重新呈现一个不同面貌的胡适。
新京报:与此前传记相比,你认为自己最独特处在哪儿?为呈现一个不同面貌的胡
适,又做了哪些努力?
江勇振:必须有怀疑的倾向,怀疑、超越胡适所设下的模本。我们必须要能入宝山
,得其宝,而且能全身而出,不被宝山主人收编为推销员。那就是要读书,要立志去读
胡适所读过的重要的书籍。这可能是一个永远达不到的理想,但正所谓“取法乎上,仅
得乎中”。为什么我们必须要立志去读胡适所读过的重要的书籍呢?写胡适传,资料浩
瀚诚然是一难;发现新资料诚然也是一难;但最难的是要有新的观点。
新京报:很少有人用这么大的篇幅给胡适作传,您是否认为,非如此的篇幅不足以
与胡适的地位相匹配,还是另有其他原因?
江勇振:“所有的误解、传说、人云亦云、胡云亦云,套用胡适自己的话,都须要
先‘推翻’、‘打倒’。然而这只是第一步而已。在抽丝剥茧、解构之余,还必须更上
一层楼,要去重新分析、重新诠释、重新编织出一幅不为胡适预设所羁的图案。所有这
些,都不是三言两语所能道尽。予岂喜辞费哉?‘予不得已也!’”。胡适是值得用两
三百万字的篇幅去为他作传的。
胡适谜语之二
婚姻谜:作为新思想、新观念的传播者,并曾经在美国留学多年,并且与美国女友
韦莲司相爱,为什么服从了幼年母亲定下的婚姻?
江勇振解谜:学者周质平研究称,胡适早年认为中国婚姻制度不合理,去美国后“
为宗国讳”,为中国传统婚制辩护。江勇振称,周的考证不周全。17岁的胡适对婚制的
看法是折中论,对传统婚制与自由结婚都有批评。对于母亲安排的婚姻,一直到留美的
晚期为止,胡适仍在接受、抗拒、矛盾;遐想、顾虑、随缘之间的婉转与徘徊着。
解谜:娶江冬秀错综复杂
新京报:书中你也细致描述胡适的婚姻与感情生活。作为文化领袖的胡适,在婚姻
问题上听从母命,你如何看?
江勇振:胡适对他与江冬秀媒妁之言的婚姻,一定有他错综复杂的情绪。他在接受
、抗拒、矛盾;遐想、疑虑、随缘之间的婉转与徘徊,也绝不是外人所能道者也。他跟
江冬秀之间的关系,绝对不是外人所猜测的不能沟通、鲜花插牛粪的颠倒版。江冬秀不
是一个平凡的女性。胡适与江冬秀之间自有他们的感情。比如说,胡适在婚后给江冬秀
写的一首诗就极其缠绵:“前度月来时,你我初相遇。相对说相思,私祝常相聚。今夜
月重来,照我荒洲渡。中夜睡醒时,独觅船家语。”
新京报:但是,他在留学阶段对韦莲司也用情很深啊?
江勇振:胡适虽然爱跟女性朋友挑情传意,他还不算是一个会凭借着自己的声名与
地位,见猎心喜、或来者不拒的“掠食者”。他自诩为一个颇能坚持原则的男人,比如
,他对江冬秀说:“我自问不做十分对不住你的事。”这句话的重点在于“十分”。
胡适是一个猎艳高手。从他出任驻美大使到卸任后留在美国的十年,是他一生国际
名望的顶峰。他既有位尊名高的本钱,又熟谙调情,艺高胆大。他这个阶段里的“星星
”几乎全是白人,年龄也大多与他相仿。与白人调情,有额外的保障。它可以降低在两
情相悦之余所可能带来的各种瓜葛;用胡适自己的话来说,就是担不起的“相思债”。
新京报:您如何看待胡适的私德?
江勇振:胡适在他所谓“私”领域里的行为,包括他对婚姻与爱情的处理方式,与
他在“公”领域里的作为,是息息相关的。他在“公”领域的行为准则,与他在“私”
领域对自己所做的要求是一致的:理性、法治、井然有序。他之所以认为他的婚约是“
不可毁”、“不必毁”、“不当毁”,就是这种准则的体现。
新京报:他有过好几次婚外情。
江勇振:我认为对胡适来说,重点在于他是否能行之有道,能本诸理性、法治、井
然有序的准则去把持自己。
胡适谈恋爱诚然理智、诚然冷静,但这种理智与冷静并不等于是要超脱或禁欲。有
多少人为胡适唏嘘,说他是传统婚姻制度下的牺牲者,说他寂寞,说他的情感生活贫瘠
。殊不知胡适是高段的调情圣手。江冬秀跟他的其他情人,相对于他这个太阳,是像月
亮和星星一样,各有其运行轨道,是可以并行不悖的。重点端赖当事者的他如何拿捏而
已。(记者 张弘)
s*******w
发帖数: 2257
329
想起中国的一个大贪官,把他的情人们按照MBA理念进行所谓的现代化管理, 哈哈。
哪里有胡博士的智慧啊!
s*******w
发帖数: 2257
330
胡适和韦莲司的关系,一直被研究胡适的学者所关注。
1914年6月,在美国纽约州康乃尔大学留学的胡适结识了该校教授的女儿韦莲司。
在此后48年的岁月中,胡适因受韦莲司的影响而获益甚多,其生平事迹也因有了与韦莲
司的交往而显得更加丰富多彩。
相关主题
《陀螺》词:popgroup 曲:ldy 唱:ldy安徽高考題(徵文) (转载)
读胡适的一点小杂感徐志摩,张爱玲,钱钟书,冰心...........
徐志摩的诗 - 纯属好奇谁能告诉我徐志摩为啥能红
进入LeisureTime版参与讨论
s*******w
发帖数: 2257
331
韦莲司
初恋情人,空候一生
在美国康奈尔大学读书时,胡适与康奈尔大学地质系教授亨利·韦莲司毗邻而居。
1914年胡适应邀参加一个婚礼派对,邂逅了教授的小女儿,从纽约归家探望父母的韦
莲司。韦莲司比胡适大六岁,他们一见如故,彼此留下了极好的印象。
在胡适心中,韦莲司是新女性的理想典范:“人品高,学识富,极能思想,高洁几
近狂狷,读书之多,见地之高,诚非寻常女子所可望其项背”;“余所见女子多矣,其
真能具思想、识力、魄力、热诚于一身者,唯一人耳。”胡适在他的日记中如此写道。
他俩在月下散步,湖边谈心。韦莲司是搞艺术的,正在纽约艺术学校读书,胡适的文化
底子是很厚的,所以他们谈论艺术、谈论天下大事,渐渐的感情越来越深。
1914年6月17日胡适大学毕业并获文学学士学位,6月18日韦莲司带胡适去教堂观赏
西方婚礼,回来的路上他们讨论东西方家庭伦理的差异,胡适的思想在韦莲司的启迪下
,发生了重大转变。 1915年秋胡适转入哥伦比亚大学,与韦莲司同在纽约,他们经常
约会,还经常通信,胡适在短短两年中竟写给韦莲司100多封“情书”。
但他们之所以未能走入婚姻的殿堂,其一是胡适已与老家的江冬秀订婚了,母命难
违;二是韦莲司的母亲反对异国通婚。那时的美国种族歧视严重,华人的地位还是很低
下的。
此后,身处两地的胡适与韦莲司常有书信往来。 1933年胡适作为文化使者应邀访
美时,这对有情人终有机会得以鸳梦重温。狂狷的韦莲司也曾给胡适写过这样火热的情
书:“没想到我会如此爱你……胡适……我崇拜你超过所有的男人……”“我整好了我
们那个小得可怜的床……我想念你的身体,更想念你在此的点点滴滴……”
直到1962年胡适逝世后,韦莲司也没有嫁人,一直独守着她与胡适的那段感情。胡
适去世后,韦莲司竟和江冬秀成了朋友,并忙着整理胡适给她的书信,忙着为他成立出
版基金。9年后,空候一生的韦莲司在一个小岛上孤独地死去,遗物中有完好无缺地保
存着的胡适的书信和稿件。
M****g
发帖数: 11639
332
牛人看来什么都牛
孙中山也是个多情种
这痴情女子不知是幸还是不幸呢

【在 s*******w 的大作中提到】
: 韦莲司
: 初恋情人,空候一生
: 在美国康奈尔大学读书时,胡适与康奈尔大学地质系教授亨利·韦莲司毗邻而居。
: 1914年胡适应邀参加一个婚礼派对,邂逅了教授的小女儿,从纽约归家探望父母的韦
: 莲司。韦莲司比胡适大六岁,他们一见如故,彼此留下了极好的印象。
: 在胡适心中,韦莲司是新女性的理想典范:“人品高,学识富,极能思想,高洁几
: 近狂狷,读书之多,见地之高,诚非寻常女子所可望其项背”;“余所见女子多矣,其
: 真能具思想、识力、魄力、热诚于一身者,唯一人耳。”胡适在他的日记中如此写道。
: 他俩在月下散步,湖边谈心。韦莲司是搞艺术的,正在纽约艺术学校读书,胡适的文化
: 底子是很厚的,所以他们谈论艺术、谈论天下大事,渐渐的感情越来越深。

j******n
发帖数: 21641
333
梁实秋呢

【在 M****g 的大作中提到】
: 牛人看来什么都牛
: 孙中山也是个多情种
: 这痴情女子不知是幸还是不幸呢

b*****e
发帖数: 3522
334
孙大炮是多情种子?确切说,是未成年女性控吧?搁现在够枪毙三百多回了。

【在 M****g 的大作中提到】
: 牛人看来什么都牛
: 孙中山也是个多情种
: 这痴情女子不知是幸还是不幸呢

l*****f
发帖数: 13466
335
那是曹佩声。韦莲司我一直以为是落花有意流水无情那种单恋,难道真的还有一段啊..
..

【在 A********2 的大作中提到】
: 在烟霞洞同居过的那位?上次本来要去烟霞洞没去成,甚为憾事。
: 不过当时问路边的老太,那老太说,那个地方路不好走,下雨路滑
: 去那里干什么。我们那天其实只是有点毛毛雨而已,估计真是人迹罕至的所在。

s*******w
发帖数: 2257
336
和韦莲司好像是真的有一腿。
s*******w
发帖数: 2257
337
搜狐文化:您在第一部和第二部里面有一个写作上的区别:第一部以胡适的人生轴线往
前写,从出生、求学到出国;第二部以论文性的形式,每一章都是具体讨论一个问题。
第一部的写作方式更亲近大众读者,可读性也更强一些,第二部更专业更学术一些。您
在第三部写胡适更复杂的后半生时,会采取一种什么样的写作方式?写作方式的变化是
什么原因?
江勇振:非常好的一个问题,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真正想到这个问题。第一部跟第二部的
写作策略不一样的话,很容易理解,从材料上来说,留美归来之前的胡适,他的人生经
历还有材料比较单一,以时间来区别是很容易做的。
但1917—1927年就不容易了,1917—1927年如果用一般的编年的方法来写的话,其
实对读者的阅读,也是不容易的。比如我写1917年,按照时间写下去的话,那我在每一
章里面就要跳来跳去。比如我会写1917年他回到北大,如果写1917—1918的发展又要兼
顾去谈新文化运动、白话文运动,接下来又要谈到他办《努力周报》,写作在叙述上就
已经产生技术上的一个问题。如果我们按照编年的方式来写胡适,又不失叙述上的一贯
性,那在技术上几乎不可能,按照那种写法,同一章里面我们必须同时处理四五六个问
题,不但我写作上会有分裂的问题,读者在阅读上也会不清楚。
第三部因为还没开始写,但是我推测接近第二部的可能性要大一点。因为第三部从
1927或者1928开始的话,同样胡适是一个多面性的人,既有学术上的成就又有政治上的
意识以及作为,包括他后来又当了北大文学院院长,他是多管齐下的。
搜狐文化:目前第三部的写作应该准备得差不多了吧?
江勇振:我写胡适是写到哪儿看到哪儿,因为胡适一生留下的东西那么多,光是日记就
两百万字。
第三部要处理的问题太多了,从胡适1927年回到中国,以及他跟国民党的关系、新
月的那一段,到后来他回到北大,再到出任驻美大使留在纽约,1946年回到北大当北大
校长,1948年底离开又到美国去,最后到了台湾等。非常多面的一个发展,这里面牵扯
到很多问题,所以为什么胡适研究不容易做好?因为胡适有许多资料是英文的,所以一
定要中英文都掌握才可能了解胡适。所以我以前常常开玩笑说,如果我们对杜威的了解
没超过胡适,我们就没资格研究胡适,因为我们自己就会被胡适牵着鼻子走,胡适说杜
威什么我们就跟着他说什么。如果我们不看杜威根本不知道那是胡适自己的诠释。
比如有一年杜威的生日,胡适在纽约发表了一篇文章,结果他居然被杜威的大弟子
攻击了。这件事我们没有资料,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为什么杜威的大弟子会去攻击胡适
?胡适的日记里面根本没写清楚,他只说他去发表了一篇论文,那边气氛不好,匆匆讲
了几句话就回来了。其实日记上没交代清楚他被攻击了,攻击的原因就是杜威的大弟子
说,你根本误解了杜威的意思。这些资料如果研究胡适的人不能掌握的话,就失去了一
个非常关键的来理解胡适如何“曲解误解杜威”的地方。这就是为什么研究胡适很困难
,今天我写的胡适会有很多人觉得不能接受,就是因为我笔下的胡适跟他们所了解的胡
适相差太远。
s*******w
发帖数: 2257
338
1949年上海解放前夕,民国知名人士胡适在被子女问及应该何去何从时分析说:“去美
国,有面包有自由;去苏联,有面包没自由;留大陆,没面包没自由。”最后,他们全
家选择去了美国。胡适的二儿子胡思杜没有去美国,留在大陆被折磨死了!胡适的确是
中国历史上少见的有远见卓识的智慧学者!!
s*******w
发帖数: 2257
339
江勇振 台湾师范大学历史系毕业,美国哈佛大学博士。现任美国印第安那州私立德堡(
DePauw)大学历史系教授。
“胡适有开山有功,
但留下太多未竟之业”
晶报:您这本《日正当中》从胡适进入北京大学写起,讲述了这个留学生归国后名
满天下、谤亦随之的巅峰十年,是否可以说1917年至1927年这十年,是胡适一生最重要
的十年?
江勇振:《日正当中》,顾名思义,分析的确实是胡适如日中天的十年。然而,这
所指的,是胡适在中国近代思想史上的地位而言。这是胡适奠定他学术界权威、文化霸
权以及思想界龙头地位的关键阶段。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从那以后胡适的巅峰地位就开
始倾颓。事实上,在学术思想界的地位上,胡适还会在1930年代从权威更上一层楼达到
“祭酒”的地位。在舆论界,胡适也更进一步成为“近代中国公共知识分子的第一人”
。然而,胡适是一个多方面的人物。他不只是一个学者、思想家、公共知识分子,他还
是世界级的人物。他在1938年到1942年,是中国驻美的大使。1917年至1927年就胡适在
近代中国思想史地位而言,是他一生的日正当中。可是,等胡适出任中国驻美大使以后
,他等于是跃上了国际外交的舞台,与美国及世界各国王公、总统、公卿往来酬酢。而
且,那也是他密集取得荣誉博士学位的阶段。因此,在胡适一生学术思想的“日正当中
”以后,还会在他出任大使阶段进入另外一个高潮。
晶报:您在书中说“归国十年,胡适在文化的战场上所向披靡,战无不胜。”并用
几章来全面考察胡适在这十年里的学术成绩。我们知道胡的《中国哲学史大纲》虽然只
有上部,但在20世纪初独领风骚,缔造了中国哲学史研究的新典范。而在“红学”方面
,胡的《红楼梦考证》也是“红学”研究一个划时代的里程碑。不过,此后胡适的学术
成就就暗淡了,您认为这是时事所造还是他的兴趣转移?
江勇振:在学术上,胡适所扮演的角色是开山者。用今天流行的时髦话来说,就是
“典范”的创造者。这点,胡适自己非常清楚。他在1927年的一篇文章里,对他自己的
《中国哲学史大纲》上卷作了如下的论定:“我自信,中国治哲学史,我是开山的人。
这一件事要算是中国一件大幸事。这一部书的功用能使中国哲学史变色。以后无论国内
国外研究这一门学问的人,都躲不了这一部书的影响。凡不能用这种方法和态度的,我
可以断言,休想站得住。”就像你所说的,胡适的《红楼梦考证》也是一个划时代的里
程碑,支配了《红楼梦》研究长达半个世纪的时间。换句话说,也是一个新“典范”的
开山之作。
胡适开山有功,但留下太多未竟之业。我认为你说的很有道理,这是时事所造的,
也是他兴趣转移的结果。除此之外,还有另外一个原因。我在一篇文章里说胡适毕生坚
持他科学实证的精神;他不能在还没有作校勘、训诂、辨伪的工作之前,就去作综合、
解释的工作。套用余英时的话来说,没有先经过“小心的求证”,胡适就没有办法推出
他“大胆的假设”;但这是他实证主义的盲点,完全不是杜威实验主义的论点。如果胡
适学术的起点和终点都是中国的考证学,那是因为中国传统所留下来的东西,都必须要
先由他亲自“下死工夫去研究”,实证地去重新整理过,然后再“从死工夫里求出活见
解来。”胡适注定没有写出他发愿要藏诸名山的中国思想史,我们可以想像他晚年的掷
笔之叹:“予不得已也!”
晶报:您提出了“胡适说过就算主义”,这几年胡适确实因为“民国热”而被神化
,圣化了。我特别喜欢您在前言里说的那段话—“如果21世纪是胡适的世纪的话,那未
来的中国就要回到19、20世纪之交。这是科幻小说里时光隧道思古的幽情,不属于严肃
思考中国的现在与未来的范畴。”那么,在您看来,拥有“维多利亚后期思维”的胡适
对中国的现在与未来又有着怎样的价值与意义?
江勇振:当代中国的“民国热”,以及对“民国”的神话化是不难理解的。除了怀
旧的心理以外,那是对以往翻天覆地的政治社会运动、以及全面丑化民国的反动力。“
民国热”的社会意义,就仿如社会集体的卡拉OK。对所谓的“民国范儿”的想像、“再
创造”、怀旧、跟卡拉OK所酿造的那种让人可以寄情投射的郎情妹意,岂不有异曲同工
之妙吗?从某个角度来说,胡适热当然也是“民国热”的一部分。胡适是一个从前被斗
垮斗臭的人。“民国热”既然是一股感性的翻案风,胡适自然是随之而上的。然而,胡
适有其更热切与迫切的象征意义。这是因为胡适已经变成了一个改革开放的象征符号。
从这个角度来说,胡适不但具有怀旧的意义,他还具有面向未来的意义。所谓“21世纪
是胡适的世纪”的说法,固然看似匪夷所思,但如果我们把它放在这个脉络下来理解,
就不足为奇了。
胡适那“维多利亚后期的思维”已经是一去而不复返的了。中国不会回头去走胡适
走过的老路,或者去走他希冀当时的中国会去走的路。就像非洲的许多国家,从原来连
电话都没有的情况之下,一跃而进入使用手机的社会,中国的发展也将是跳跃性的。其
实,我1990年代初第一次到中国去的时候,有几家人有电话?然而,北京的少年男女已
经流行使用那小不点儿的BP机了。当时,在美国只有医生会随身带着BP机。再一转瞬间
,大哥大的时代已经来临。这些历史,对今天的手机族来说,简直就是史前历史。然而
,这才是二十年前的事呢!从只有几家有电话、到BP机、到大哥大、到手机,这种跳跃
性的发展,就象征着中国走向未来的弹道。胡适的理想当然具有当代与未来的意义。但
这就像是说孔子、苏格拉底的思想永远会具有当代与未来的意义一样。可是,我们能想
像会有人说:“21世纪会是孔子和苏格拉底的世纪”吗?
研究胡适“材料固然重要,
新观点才是关键”
晶报:您说要研究胡适一定要“假设胡适的假设,求证胡适的求证”,这话说来容
易,但实际上除了比胡适还要大胆和小心外,还要通过大量的阅读—不仅要阅读胡适的
文本,还要阅读那些影响过胡适的文本。
江勇振:作研究的乐趣,是只有曾经真正倘佯于其中的人才能体会的。在研究当中
所得到的乐趣,可以使有些人根本就不愿意从其中走出来,即使书写不出来都在所不惜
。我说研究胡适要先打破“胡适说过就算主义”。这其实只是现代学术研究的第一步。
任何严肃的学术研究,都是从这一步开始的。诚然,要阅读胡适自己写的文章已经不是
一件容易的事,遑论还需要阅读影响过胡适的文章。然而,研究胡适的乐趣也就在于此
。先说档案。倘佯于档案之中,那种与古人同游所兴起之思古之幽情固不待言。我觉得
能在档案里发现具有关键性的信或文件的喜悦,恐怕连人家中彩的喜悦都不及其万一。
这种喜悦,我在北京的“胡适档案”以及美国的档案馆都经历过数次。阅读的乐趣也同
样是无穷的。胡适的藏书,现在已经再度汇集,收藏在北京大学图书馆的北大文库。我
们可以想像翻阅胡适曾经读过的书,看他所画的线、所作的眉批,那种如
同穿过时光隧道与胡适同游的感觉是难以用文字来形容的。即使是阅读不是胡适自
己所拥有、但他曾经读过的书,也同样是一种乐趣。我2011年秋天开始写作《日正当中
》的时候,隔壁办公室教德国史的同事看见我上个月才读了约翰·穆勒的《论自由》,
后来却又开始一本一本地读英译本的易卜生戏剧,她笑我说,你怎么可能尽读胡适所读
过的书呢!她替我担心的,是我会掉进因为研究乐在其中,结果却不知道要出来的无底
洞。我告诉她说,我不可能尽读胡适读过的书,但是,我必须尽量去读所有对胡适产生
过重要影响的书。
晶报:在您眼中,胡适是怎么从布满历史尘埃的材料中活生生地走出来的?
江勇振: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胡适在1921、1922年之间,读了李慈铭的日记以后
有感地写下了好几首诗。其中一首说:“五十一本日记,写出先生性情;还替那个时代
,留下片面写生。”这是我写《舍我其谁:胡适》给我自己的期许。作到多少,当然有
待学者方家批评。有些读者说我找到了许多新材料。其实,材料固然重要,新观点才是
关键。只有新观点才能赋新意予旧材新料。而如何才能赋旧材新料以新意呢?唯一的法
门就是吸收新的理论。理论的好处,就在于它提供我们新的角度和视野来看问题和诠释
材料。材料就像矿物一样,端赖采矿者者点石成金。材料自己不会说话,理论是能让材
料生意盎然的点金术。我这些年来,得益于理论的阅读与涉猎,也乐在其中。
晶报:除了文本材料外,您有采访过一些与胡适有过交集的当事人吗?
江勇振:在胡适研究这个领域里,我是一个后进者。因为如此,当我开始研究胡适
的时候,已经没有多少胡适同时代的人物可以访问了。我倒是在出版《星星·月亮·太
阳:胡适的情感世界》的前夕,有幸得到胡祖望(胡适之子)夫人曾淑昭女士的首肯,
到她府上去访问了她。曾女士身体健朗、脑筋敏锐、谈锋健胜。我访问了她两天的时间
。第一天,她亲手作了美味可口的中餐给我吃。另外一天,她请我到附近一间雅致的中
餐厅午餐。我感谢曾女士让我有机会去访问她,让我对她、对胡适与江冬秀的为人处世
都有了更深的体认。
对比师徒:杜威是实用主义,
胡适是民主精英主义
晶报:在杜威看来,“民治”是“民有”与“民享”的先决条件,而在胡适眼里,
“民治”只不过是“手段”,无关宏旨,“民享”才是民主制度之鹄的。在这个极重要
的问题上,这对师徒的态度是不一样的。
江勇振:自由主义是一个空泛的名词。称胡适为自由主义者,就仿佛是说胡适是一
个中国人一样,没有什么诠释的意义。更有甚者,说胡适是一个自由主义者,套上了这
个标签,会让人误以为那已经就是答案。我们必须要问胡适是在什么意义下的自由主义
者。我们更必须要问以杜威的弟子自居的胡适,究竟是如何诠释、挪用、或误用杜威的
自由主义?这就是我在书中所处理的一个重要的问题。从杜威的角度来看,“民治”绝
对不能只是“手段”。对他而言,“民治”是“民有”与“民享”不可妥协的先决条件
。杜威民主理念的可贵,在于他坚持民主不只是一个政治的概念,它还是一个社会的概
念,同时还更是一个道德的概念。所以他才会说:“民主就意味著人格既是最先也是最
终的目的……它意味著说,不管一个人是多么的猥琐、孱弱,他的人格不能是由人家给
予他的,不管那个人有多睿智或多伟健。”
与杜威形成对比的,是胡适的民主精英主义。他说:“无论在共产制或私产制之下
,有天才的人总是要努力向上走的……至于大多数的凡民,他们的不向上、不努力、不
长进,真是‘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这些“大多数的凡民”,胡适后来干脆
以“阿斗”来称之。他说:“民主国家的阿斗在选举的时候不但可以画‘诺’,也可以
画‘No’;平时不关心政治,选举的时候才做个‘临时的诸葛亮’。”我们知道阿斗是
一个极其看不起人的称呼。我们要注意胡适在这里说阿斗可以当“临时的诸葛亮”。俗
话说:“三个臭皮匠,赛过一个诸葛亮”,可是绝对不会说“三个阿斗,赛过一个诸葛
亮”。这是因为阿斗是一个完全没用的人。就是一百个阿斗也永远赛不过一个诸葛亮。
胡适让“阿斗”在投票的时候当当“临时的诸葛亮”,因为在他的民主精英主义之下,
治国不是阿斗的事,他们只要“民有”与“民享”就可以了。
晶报:是否能说胡适比他的老师还要实用主义呢?
江勇振:如果这个“实用主义”指的是杜威的“实用主义”,那当然是对杜威实用
主义的误解。我在书中已经强调杜威的“实用”不是“效用”的意思。如果这个“实用
主义”指的是“可用就好主义”,那就要看我们所追求的是什么。如果我们认定“民有
”与“民享”是鹄的,“民治”与否无关宏旨,则开明专制恐怕比民主还更有效率。然
而,如果我们服膺杜威的民主政治哲学,则没有“民治”,“民有”与“民享”根本就
得不到保障。
晶报:在您笔下,胡适只对美国钟情,“俄国从来就不是选项”。但不可否认的是
,胡适也有激进的时候,比如到了莫斯科,他甚至动了成立自由党的念头,要搞社会主
义的试验……对此,您怎么看?
江勇振:胡适在1926年欧游的时候从来就不曾以俄国作为效法的对象。历来许多学
者说胡适当时曾经一度左倾的说法都是错的。苏联让当时的胡适佩服的地方,是它试图
用有理想、有组织、有计划的方式去追赶美国用资本主义的组织方式所达到的生产力。
胡适礼赞西方近代文明。他说:“它除了用科学与机器大大地增进个人的快乐与舒适之
外,还用组织与立法的方式把幸福的生活推广给于社会上最大多数的人。”这就是胡适
用来衡量当时的苏俄的尺度。胡适为之动容的,不是苏联的制度,而是那种用有理想、
有组织、有计划的方式去追赶美国的生产力的“实验的态度”。也就因为如此,等胡适
漫游到了美国以后,他所亲眼目睹的美国的汽车文明,让他顶礼膜拜到要回中国宣扬汽
车文明的福音的地步。
胡适也从来就没有左倾过。他在漫游回到中国以后,斩钉截铁地宣告美国不会有革
命,而且不需要有革命。这是因为他说美国已经用生产力以及社会立法的方式,把革命
的可能性从根断绝了。胡适钟情美国,从来没有对美国贰心过。他礼赞美国,因为美国
用先发制人的社会立法的方式,把可能会发生阶级斗争的问题都给防微杜渐地解决了。
历来学者对1926年间的胡适,只说对了一半,那就是胡适曾经激进过。只是那个激
进不是左倾,而是右倾。有多少人能想像他们心目中的自由主义大师会说:“新的国民
党已经发展出一个高度的组织,一个新的军队,新的纪律。军队是党的一个部份,党是
军队的领袖、老师、灵魂、和大脑……这真是了不得,非常重要。”读者如果觉得不能
置信,或者欲知详情,就请读我的这本《日正当中》。
(责任编辑:胡曼) 原标题:江勇振 “每一代的人, 都是在为上一代的人 重新书写历
史”
b********n
发帖数: 16354
340
啊,听起来除了宋大宋二还有故事啊?八卦八卦吧~~

【在 b*****e 的大作中提到】
: 孙大炮是多情种子?确切说,是未成年女性控吧?搁现在够枪毙三百多回了。
相关主题
谁能告诉我徐志摩为啥能红陆小曼 徐志摩 -----那一场风花雪月的往事
陈丹青:民国的文人——长沙谈鲁迅圣严法师说:徐志摩的婚姻一团糟
〖转载〗我为什么不喜欢林徽因 (转载)专访李敖——谈胡适的自由与容忍
进入LeisureTime版参与讨论
b*****e
发帖数: 3522
341
我记忆不是很确切,所以google了一下:
有一個男人,19歲娶了18歲的女友,
24歲時和只有18歲的秘書交往並納為二房,
28歲見到好友1歲的女兒,開始光源氏計劃,
31歲到日本旅行認識一名15歲的女僕,
隔年認識10歲的蘿莉,
在日本旅行期間就周旋于女僕和蘿莉之間,
38歲時和蘿莉結婚、39歲回國,
49歲光源氏計劃成功、把22歲的小妹妹帶回家,
後來活到59歲死亡。
請問這人生的大滿貫 是哪個歷史人物?
解答:
1885年 19歲 他與盧慕貞(18歲)結婚,後育有三子,
1891年 24歲 認識陳粹芬(18歲),後成?側室,
1894年 28歲 初次見到好友的女兒 宋某(1歲女嬰)開始啟動光源氏計劃
1897年 31歲 流亡日本,認識溙锎海5歲女僕),
1898年 32歲 認識大月熏(10歲羅莉),
1900年 34歲 9月20日上午在神戶市相生町加藤旅館跟溙锎海8歲)相好,
1901年 35歲 向盧慕貞(34歲)提出離婚(當時似乎還沒正式離婚,不過民法頒布于此
人死後,故忽略 "重婚罪" 追朔),
1902年 36歲 向大月熏(14歲)父親提親被拒絕,
1903年 37歲 8月與大月熏(15歲)訂婚,
1904年 38歲 7月19日與大月熏(16歲)正式成親,
1915年 49歲 與盧慕貞(48歲)正式離婚 與光源氏計劃成功的宋慶齡(22歲)結婚,
他就是國民黨所謂的國父孫中山先生!

【在 b********n 的大作中提到】
: 啊,听起来除了宋大宋二还有故事啊?八卦八卦吧~~
z*i
发帖数: 58873
342
so?

【在 b*****e 的大作中提到】
: 我记忆不是很确切,所以google了一下:
: 有一個男人,19歲娶了18歲的女友,
: 24歲時和只有18歲的秘書交往並納為二房,
: 28歲見到好友1歲的女兒,開始光源氏計劃,
: 31歲到日本旅行認識一名15歲的女僕,
: 隔年認識10歲的蘿莉,
: 在日本旅行期間就周旋于女僕和蘿莉之間,
: 38歲時和蘿莉結婚、39歲回國,
: 49歲光源氏計劃成功、把22歲的小妹妹帶回家,
: 後來活到59歲死亡。

s**t
发帖数: 17016
343
孙大炮这么猥琐?整个一肉食动物啊

【在 b*****e 的大作中提到】
: 我记忆不是很确切,所以google了一下:
: 有一個男人,19歲娶了18歲的女友,
: 24歲時和只有18歲的秘書交往並納為二房,
: 28歲見到好友1歲的女兒,開始光源氏計劃,
: 31歲到日本旅行認識一名15歲的女僕,
: 隔年認識10歲的蘿莉,
: 在日本旅行期間就周旋于女僕和蘿莉之間,
: 38歲時和蘿莉結婚、39歲回國,
: 49歲光源氏計劃成功、把22歲的小妹妹帶回家,
: 後來活到59歲死亡。

m********n
发帖数: 3558
344
说实话,他的讲座和某些学术作风有很多让人不能接受的地方。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我当时也特别反感。不过他可能人还不错,曾是princeton中文教学主任,出过中文教
: 材,听朋友说他注重把商业中文、流行中文等引进教学,吸引学生,还挺用心的。没在
: princeton网页上找到他,不知道是不是换地方了。

wh
发帖数: 141625
345
赞熟悉。什么样的学术作风?我听一个搞中文教学的朋友说参加他主持的教材讨论会,
他算这方面的版主级人物。但princeton网页找不到他,也没显示其他学校,不知何故。

【在 m********n 的大作中提到】
: 说实话,他的讲座和某些学术作风有很多让人不能接受的地方。
wh
发帖数: 141625
346
刚看到曹佩声和汪静之还有一段,汪老也是风流人物:
http://www.newconcept.com/jixi/mingren/hushi/hushi_12.html
april主要是不大有人去爬南高峰吧,一般只去满觉陇。南高峰那几个洞也不是上山必经
之路。烟霞洞还有石刻造像等景点;最荒的是千人洞,进洞蜡烛熄灭,有人曾因缺氧死
在里面。
看过凤凰卫视拍过胡曹的烟霞洞吗,那个女主持的嘴角诡笑很八卦,烟霞仙境倒是拍得
很清楚,我以前去的时候没这些东西,只有个洞:
http://v.ifeng.com/history/renwujingdian/201112/d8b9d15a-d8f6-4

..

【在 l*****f 的大作中提到】
: 那是曹佩声。韦莲司我一直以为是落花有意流水无情那种单恋,难道真的还有一段啊..
: ..

m********n
发帖数: 3558
347
在的吧
http://www.princeton.edu/eas/people/display_person.xml?netid=cpchou&

故。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赞熟悉。什么样的学术作风?我听一个搞中文教学的朋友说参加他主持的教材讨论会,
: 他算这方面的版主级人物。但princeton网页找不到他,也没显示其他学校,不知何故。

b********n
发帖数: 16354
348
果然够八卦~~而且很精彩~~
果然领导人就是领导人啊~~大家都是以4,5个为基数~~

【在 b*****e 的大作中提到】
: 我记忆不是很确切,所以google了一下:
: 有一個男人,19歲娶了18歲的女友,
: 24歲時和只有18歲的秘書交往並納為二房,
: 28歲見到好友1歲的女兒,開始光源氏計劃,
: 31歲到日本旅行認識一名15歲的女僕,
: 隔年認識10歲的蘿莉,
: 在日本旅行期間就周旋于女僕和蘿莉之間,
: 38歲時和蘿莉結婚、39歲回國,
: 49歲光源氏計劃成功、把22歲的小妹妹帶回家,
: 後來活到59歲死亡。

b********n
发帖数: 16354
349
lol,曹佩声长得漂亮不~~才女好像美女少啊~~

必经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刚看到曹佩声和汪静之还有一段,汪老也是风流人物:
: http://www.newconcept.com/jixi/mingren/hushi/hushi_12.html
: april主要是不大有人去爬南高峰吧,一般只去满觉陇。南高峰那几个洞也不是上山必经
: 之路。烟霞洞还有石刻造像等景点;最荒的是千人洞,进洞蜡烛熄灭,有人曾因缺氧死
: 在里面。
: 看过凤凰卫视拍过胡曹的烟霞洞吗,那个女主持的嘴角诡笑很八卦,烟霞仙境倒是拍得
: 很清楚,我以前去的时候没这些东西,只有个洞:
: http://v.ifeng.com/history/renwujingdian/201112/d8b9d15a-d8f6-4
:
: ..

b********n
发帖数: 16354
350
每位名人都有一个不成器的儿子啊~~

【在 s*******w 的大作中提到】
: 1949年上海解放前夕,民国知名人士胡适在被子女问及应该何去何从时分析说:“去美
: 国,有面包有自由;去苏联,有面包没自由;留大陆,没面包没自由。”最后,他们全
: 家选择去了美国。胡适的二儿子胡思杜没有去美国,留在大陆被折磨死了!胡适的确是
: 中国历史上少见的有远见卓识的智慧学者!!

相关主题
不是我想挖坑啊抡起板儿砖-就从徐志摩和陆小曼拍起来吧
胡适与鲁迅——关于语言问题的回答zz【胡作非为】偶然
徐志摩和陆小曼 背后的故事贴首老歌
进入LeisureTime版参与讨论
l*****f
发帖数: 13466
351
好复杂。够拍个长篇八卦狗血电视剧了~
曹佩声跟胡适分手之后好像另外还有一段情。那个时代的时髦人类啊。

必经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刚看到曹佩声和汪静之还有一段,汪老也是风流人物:
: http://www.newconcept.com/jixi/mingren/hushi/hushi_12.html
: april主要是不大有人去爬南高峰吧,一般只去满觉陇。南高峰那几个洞也不是上山必经
: 之路。烟霞洞还有石刻造像等景点;最荒的是千人洞,进洞蜡烛熄灭,有人曾因缺氧死
: 在里面。
: 看过凤凰卫视拍过胡曹的烟霞洞吗,那个女主持的嘴角诡笑很八卦,烟霞仙境倒是拍得
: 很清楚,我以前去的时候没这些东西,只有个洞:
: http://v.ifeng.com/history/renwujingdian/201112/d8b9d15a-d8f6-4
:
: ..

l*****f
发帖数: 13466
352
大月熏狠好看,后来好像嫁了一个和尚。给国父生了个女儿,一直在日本养大。

【在 b********n 的大作中提到】
: 果然够八卦~~而且很精彩~~
: 果然领导人就是领导人啊~~大家都是以4,5个为基数~~

b********n
发帖数: 16354
353
他俩有分手啊~~
偶读来的八卦好惊悚~~曹好像一直等,然后胡又去美,最后曹留下来死掉啦~~死之
前吩咐将自己的骨灰洒在路上,这样胡适回来看她,她也可以看到~~偶.......血溅
满地~~

【在 l*****f 的大作中提到】
: 好复杂。够拍个长篇八卦狗血电视剧了~
: 曹佩声跟胡适分手之后好像另外还有一段情。那个时代的时髦人类啊。
:
: 必经

b********n
发帖数: 16354
354
这和尚太占便宜了吧~~
等等,他那是神马和尚,后来还俗啦?

【在 l*****f 的大作中提到】
: 大月熏狠好看,后来好像嫁了一个和尚。给国父生了个女儿,一直在日本养大。
l*****f
发帖数: 13466
355
wah....好香艳。俺看到的八卦说曹去米国读书又有了一段,结果江冬秀说她坏话给拆
散了。胡太v5~

【在 b********n 的大作中提到】
: 他俩有分手啊~~
: 偶读来的八卦好惊悚~~曹好像一直等,然后胡又去美,最后曹留下来死掉啦~~死之
: 前吩咐将自己的骨灰洒在路上,这样胡适回来看她,她也可以看到~~偶.......血溅
: 满地~~

l*****f
发帖数: 13466
356
日本和尚好像可以娶LP?

【在 b********n 的大作中提到】
: 这和尚太占便宜了吧~~
: 等等,他那是神马和尚,后来还俗啦?

w****r
发帖数: 17566
357
en

【在 l*****f 的大作中提到】
: 日本和尚好像可以娶LP?
wh
发帖数: 141625
358
噢忘了他是用台湾拼音。

【在 m********n 的大作中提到】
: 在的吧
: http://www.princeton.edu/eas/people/display_person.xml?netid=cpchou&
:
: 故。

wh
发帖数: 141625
359
蛮文静的:
这张是不是有点倔的感觉:

【在 b********n 的大作中提到】
: lol,曹佩声长得漂亮不~~才女好像美女少啊~~
:
: 必经

wh
发帖数: 141625
360
不是胡冠英也不是汪静之?学科学的人怎么也那么不靠谱,哈哈。

【在 l*****f 的大作中提到】
: 好复杂。够拍个长篇八卦狗血电视剧了~
: 曹佩声跟胡适分手之后好像另外还有一段情。那个时代的时髦人类啊。
:
: 必经

相关主题
wh请问你当了版主如何解决以下问题?读胡适的一点小杂感
犯淫致祸--徐志摩,就这样殁了【转载】徐志摩的诗 - 纯属好奇
《陀螺》词:popgroup 曲:ldy 唱:ldy安徽高考題(徵文) (转载)
进入LeisureTime版参与讨论
wh
发帖数: 141625
361
好像是把遗物烧为灰烬,把遗体埋在绩溪老家的路边……想想还是蛮伤心的……

【在 b********n 的大作中提到】
: 他俩有分手啊~~
: 偶读来的八卦好惊悚~~曹好像一直等,然后胡又去美,最后曹留下来死掉啦~~死之
: 前吩咐将自己的骨灰洒在路上,这样胡适回来看她,她也可以看到~~偶.......血溅
: 满地~~

wh
发帖数: 141625
362
视频里说江冬秀菜刀威胁胡适说要杀了儿子。

【在 l*****f 的大作中提到】
: wah....好香艳。俺看到的八卦说曹去米国读书又有了一段,结果江冬秀说她坏话给拆
: 散了。胡太v5~

w****r
发帖数: 17566
363
第二张更好看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蛮文静的:
: 这张是不是有点倔的感觉:

b********n
发帖数: 16354
364
lol,原来她是绩溪人啊,那跟胡适家很近很近啊,他俩一地方出来的呢~~绩溪那地
方非常有才,偶家里八卦说,离地下老农都会背唐诗三百首,啧啧~~估计她的不靠谱
气质是那地方熏陶的~~
这女生长得很好看啊,第二张图片尤其好看,那时候女学生好有气质~~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蛮文静的:
: 这张是不是有点倔的感觉:

b********n
发帖数: 16354
365
哈哈,偶以为江冬秀举菜刀是先杀胡适再自杀~~胡适吓坏啦~~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视频里说江冬秀菜刀威胁胡适说要杀了儿子。
b********n
发帖数: 16354
366
真的很伤感啊~~
不过这个埋遗体烧遗物是不是本末倒置啦~~大家不都反着来么~~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好像是把遗物烧为灰烬,把遗体埋在绩溪老家的路边……想想还是蛮伤心的……
b********n
发帖数: 16354
367
lol,难怪他们禅宗讲究顿悟,不言语,娶了老婆之后估计需要顿悟的地方太多啦,很
有助于修行~~

【在 l*****f 的大作中提到】
: 日本和尚好像可以娶LP?
b*****e
发帖数: 3522
368
你的肺腑之言吧?:)

【在 b********n 的大作中提到】
: lol,难怪他们禅宗讲究顿悟,不言语,娶了老婆之后估计需要顿悟的地方太多啦,很
: 有助于修行~~

l*****f
发帖数: 13466
369
不是,是另一位姓曾的,出处是石原皋写的闲话胡适,石原皋虽然是胡适同乡加拐弯抹
角亲戚,不过此事属于道听途说,未知确否。而且胡太那把菜刀,在他那里版本是裁纸
刀,说是胡太抓裁纸刀朝胡先生扔过去。这里有节选,lol
http://www.crup.com.cn/Item/102219.aspx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不是胡冠英也不是汪静之?学科学的人怎么也那么不靠谱,哈哈。
b********n
发帖数: 16354
370
LOL,原来原型这么平淡啊~~都素后来脑补惹的祸啊~~

【在 l*****f 的大作中提到】
: 不是,是另一位姓曾的,出处是石原皋写的闲话胡适,石原皋虽然是胡适同乡加拐弯抹
: 角亲戚,不过此事属于道听途说,未知确否。而且胡太那把菜刀,在他那里版本是裁纸
: 刀,说是胡太抓裁纸刀朝胡先生扔过去。这里有节选,lol
: http://www.crup.com.cn/Item/102219.aspx

相关主题
安徽高考題(徵文) (转载)陈丹青:民国的文人——长沙谈鲁迅
徐志摩,张爱玲,钱钟书,冰心...........〖转载〗我为什么不喜欢林徽因 (转载)
谁能告诉我徐志摩为啥能红陆小曼 徐志摩 -----那一场风花雪月的往事
进入LeisureTime版参与讨论
s*******w
发帖数: 2257
371
1927

3
月,胡适在访问英国、美国以后,到绮色佳(康奈尔大学所在地)小住几天。
4

17

,是韦莲司的生日,当时胡适已经在横渡太平洋返国的轮船上。韦莲司在当天写的、但
显然没寄出的信里,石破天惊地,娓娓道出她十年前收到胡适来信时的心情:“我今天
重读旧信,读到那封宣布你即将结婚的信【即胡适
1917

11

21
日的信】,又再次地让我体会到,对我来说,那是多么巨大的一个割舍。我想,我当时
完全没有想跟你结婚的念头。然而,从许多方面来说,我们【在精神上】根本老早就已
经结了婚了。因此,你回国离我而去,我就整个崩溃了。”韦莲司在这句话的旁边,加
了一句眉批:“自从接到你
1917

11
月的那封信以后,我就再也没有勇气去重读你的旧信了。”(
Williams to Hu, April 17, 1927.
见江勇振:《星星、月亮、太阳:胡适的情感世界》)
韦莲司(
Edith Clifford Williams
),出身于新英格兰望族,其父是康乃尔大学的地质学与古生物学教授,其母出生于耶
鲁大学所在的纽黑文。韦莲司生于
1885
年,比胡适大
6
岁。她从小就有绘画方面的天分。
1903
年,她在耶鲁大学念过一年美术。她在纽黑文时期的作品,现在收藏在耶鲁大学一个美
术馆的特藏室。但耶鲁大学美术馆所藏的,是她写实主义时期的作品。
1914
年,胡适与韦莲司认识的时候,他不知道,那正是韦莲司在纽约艺术界初露锋芒的时候
。在同纽约一些叱咤风云的前卫艺术家来往之后,她的画风丕变,一反她从前的写实路
线。很可惜的是,韦莲司在
1918
年父亲过世以后,就放弃了她在纽约的艺术生涯,搬回绮色佳陪母亲生活。尽管韦莲司
与她母亲之间,存在着极大的爱和矛盾的张力,在母亲需要她的时候,她为了爱而牺牲
自己。
胡适第一次用韦莲司这个译名,并附有她的英文全名,是
1914

10

20

的日记。他记录他们前一个周六,也就是
17
日下午,一起散步三个钟头的经过。当晚,胡适在韦莲司家晚餐,一直到九点才回家。
(胡适,《胡适留学日记》,第二册,第
428

429
页)从这一天开始,胡适与韦莲司不但经常见面,打电话;而且虽然同住在绮色佳,还
互相通信。那年的感恩节,胡适到韦莲司家吃饭。当晚韦莲司不在场,因为她已经在一
个星期以前回纽约去了。晚餐后,胡适回到住所,写了一封可能是他一生中唯一一封“
少年维特”式的信给韦莲司:
上星期四夜里,我心里非常怅惘,因为寒风把我窗外柳树上的叶子全都吹光了,害我不
能为你折下一枝柳条,来作为送别的礼物!而且,我也没有拍下任何照片。我
没有办法用笔墨来形容,我是如何地珍惜你这几个月来——喔,多么短暂的几个月啊!
——给我的友谊和好意。我不知道贵国的规矩是否允许一个男子对一个女子
说,她是最能善解其意、最能启发他的朋友?如果这句话是不能说的,我认为是这个规
矩有问题。

Hu to Williams, November 26, 1914
s*******w
发帖数: 2257
372
胡和williams的感情应该是真的。
wh
发帖数: 141625
373
嗯,曹是旺川村,胡是上庄村,我也猜很近,不知道多近,我们去安徽版问问?
哈哈哈,文学气质等同于不靠谱啊……

【在 b********n 的大作中提到】
: lol,原来她是绩溪人啊,那跟胡适家很近很近啊,他俩一地方出来的呢~~绩溪那地
: 方非常有才,偶家里八卦说,离地下老农都会背唐诗三百首,啧啧~~估计她的不靠谱
: 气质是那地方熏陶的~~
: 这女生长得很好看啊,第二张图片尤其好看,那时候女学生好有气质~~

wh
发帖数: 141625
374
好像是说先杀儿子再自杀。还是有点三从四德的……

【在 b********n 的大作中提到】
: 哈哈,偶以为江冬秀举菜刀是先杀胡适再自杀~~胡适吓坏啦~~
wh
发帖数: 141625
375
哈哈,都烧了吧……

【在 b********n 的大作中提到】
: 真的很伤感啊~~
: 不过这个埋遗体烧遗物是不是本末倒置啦~~大家不都反着来么~~

wh
发帖数: 141625
376
你看过这本书吗?不知道真实性如何,看这段节选挺有文采,说话也算实,没有很多添
油加醋。刀似有两把两次,互动百科说:
“其时,胡适也打算与江冬秀离婚,每当胡适向江冬秀提起此事,江冬秀便大吵大闹,
一次竟用裁纸刀刺向胡适的脸部,未中。又一次,江冬秀拿起了一把菜刀,对胡适说,
离婚可以!我先把两个孩子杀掉,我再自杀。”

【在 l*****f 的大作中提到】
: 不是,是另一位姓曾的,出处是石原皋写的闲话胡适,石原皋虽然是胡适同乡加拐弯抹
: 角亲戚,不过此事属于道听途说,未知确否。而且胡太那把菜刀,在他那里版本是裁纸
: 刀,说是胡太抓裁纸刀朝胡先生扔过去。这里有节选,lol
: http://www.crup.com.cn/Item/102219.aspx

l*****f
发帖数: 13466
377
他们不是啥表哥表妹么,感觉凡是牵扯到的都有点亲戚关系,lol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嗯,曹是旺川村,胡是上庄村,我也猜很近,不知道多近,我们去安徽版问问?
: 哈哈哈,文学气质等同于不靠谱啊……

l*****f
发帖数: 13466
378
美狄亚....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好像是说先杀儿子再自杀。还是有点三从四德的……
l*****f
发帖数: 13466
379
两把? 那两年胡家好火爆。没看过这本,感觉作者观点有点左,而且是多年以后老头儿
的回忆,切实性可能也要打折扣? 不过按他所说,关系还蛮密切,他说他曾劝江冬秀不
要去美国,留下来,江几乎都听他的了,还是胡适比较坚决明智啊。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你看过这本书吗?不知道真实性如何,看这段节选挺有文采,说话也算实,没有很多添
: 油加醋。刀似有两把两次,互动百科说:
: “其时,胡适也打算与江冬秀离婚,每当胡适向江冬秀提起此事,江冬秀便大吵大闹,
: 一次竟用裁纸刀刺向胡适的脸部,未中。又一次,江冬秀拿起了一把菜刀,对胡适说,
: 离婚可以!我先把两个孩子杀掉,我再自杀。”

wh
发帖数: 141625
380
她姐姐是胡适的三嫂,好像没有其他亲戚关系?对,她也是汪静之已故未婚妻的姑母。
汪也是绩溪人,和未婚妻指腹为婚的,呵呵。

【在 l*****f 的大作中提到】
: 他们不是啥表哥表妹么,感觉凡是牵扯到的都有点亲戚关系,lol
相关主题
圣严法师说:徐志摩的婚姻一团糟胡适与鲁迅——关于语言问题的回答zz
专访李敖——谈胡适的自由与容忍徐志摩和陆小曼 背后的故事
不是我想挖坑啊抡起板儿砖-就从徐志摩和陆小曼拍起来吧
进入LeisureTime版参与讨论
wh
发帖数: 141625
381
赞。很喜欢那个euripides的悲剧……

【在 l*****f 的大作中提到】
: 美狄亚....
wh
发帖数: 141625
382
嗯,你贴的那一段里,裁纸刀那次也是他把他俩劝开的。他87年去世,这本书不知道什
么时候写的,网上看到的是人大2011重印版。那个凤凰卫视视频里有位沈寂也做胡适生
平和思想研究,这个名字好熟悉,可能以前常在新民晚报上看到。
嗯,胡适和鲁迅不同,他不是文学家,呵呵。江也很坚定果断维持自己的地位。

【在 l*****f 的大作中提到】
: 两把? 那两年胡家好火爆。没看过这本,感觉作者观点有点左,而且是多年以后老头儿
: 的回忆,切实性可能也要打折扣? 不过按他所说,关系还蛮密切,他说他曾劝江冬秀不
: 要去美国,留下来,江几乎都听他的了,还是胡适比较坚决明智啊。

b********n
发帖数: 16354
383
胡很亲蒋吧,蒋也很敬重他,肿么会有留在大陆的可能性~~

【在 l*****f 的大作中提到】
: 两把? 那两年胡家好火爆。没看过这本,感觉作者观点有点左,而且是多年以后老头儿
: 的回忆,切实性可能也要打折扣? 不过按他所说,关系还蛮密切,他说他曾劝江冬秀不
: 要去美国,留下来,江几乎都听他的了,还是胡适比较坚决明智啊。

l*****f
发帖数: 13466
384
太祖当年不是说胡适若留下,可以让他做国家图书馆馆长么。他家儿子不就留下一个。
当年大多人对国民政府是蛮失望的。估计我党试图走了一把夫人路线。江冬秀其实可能
也是敷衍这位亲戚,毕竟谁留下来他们都不可能留。

【在 b********n 的大作中提到】
: 胡很亲蒋吧,蒋也很敬重他,肿么会有留在大陆的可能性~~
l*****f
发帖数: 13466
385
查了下有安徽某出版社出的更早版本,估计也买不到了。江是强势也蛮聪明的。那本书
还八卦说梁宗岱离婚案,江支持梁太上法庭抗议。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嗯,你贴的那一段里,裁纸刀那次也是他把他俩劝开的。他87年去世,这本书不知道什
: 么时候写的,网上看到的是人大2011重印版。那个凤凰卫视视频里有位沈寂也做胡适生
: 平和思想研究,这个名字好熟悉,可能以前常在新民晚报上看到。
: 嗯,胡适和鲁迅不同,他不是文学家,呵呵。江也很坚定果断维持自己的地位。

s*******w
发帖数: 2257
386
韦莲司自从1916年4月搬回绮色佳以后,写给胡适的信就越来越少,也越来越短;她心
里了然,自己跟胡适已经渐行渐远。1917年春天,可能因为参加“独立艺术家协会”的
展览,韦莲司跟她母亲到了纽约。5月10日,她们母女俩搭火车回绮色佳。胡适赶了半
天,却没赶上渡轮,痛失了他到车站为她们送行的机会。他立即写了一封明信片为此致
歉。在次日的信里,胡适提到了他最后一次见到韦莲司的时候,她看起来很不好。信尾
,胡适说他会在回国以前去绮色佳勾留几天。(Hu to Williams, May 11, 1917)韦莲
司在回信里,请胡适务必要为她们而去绮色佳,她说:“我知道这很自私!但是,我就
是要!”(Williams to Hu, May 14, 1917)短短几个字,伤感之情尽现。当时的韦莲
司,固然对胡适赞佩有加,却是直到胡适返回中国并来信报告他即将成婚的时候,才幡
然痛苦地领悟到她早已经无可自拔地爱上了胡适。
胡适那一方面,同韦莲司“行月光中”(《胡适留学日记·1914年11月3日》)或者“
循赫贞河滨行”(《胡适留学日记·1915年2月14日》)的记忆也总是难以消除。1916
年,胡适搬进了韦莲司原来的公寓,在那里他写下了中国最早的新诗《蝴蝶》:
两个黄蝴蝶,双双飞上天。
不知为什么,一个忽飞还。
剩下那一个,孤单怪可怜。
也无心上天,天上太孤单。
这首现代“梁祝”预示了胡、韦二人恋爱的结局:本来“双双飞上天”翩翩翻飞的两只
蝴蝶,因胡适母亲催胡适回家成亲,不得不“忽飞还”一个,剩下韦莲司一个人孤苦伶
仃,望穿秋水,也真“孤单怪可怜”——韦莲司一生未嫁。
胡适的一时谦忍,韦莲司付出了一生。若干年后,胡适回忆起这首诗时说,“我……感
触到一种寂寞的难受。”(胡适《四十自述》)周质平先生概括说,“胡适虽初尝了恋
爱的滋味,却也刻意的维持住了一定的矜持。”
胡适1917年回国。从1917年到1927年,胡适一生的事功和学术全成就在这十年之内。这
十年,两人通信不多。
1927年,胡适去美国,到绮色佳去看望韦莲司。韦莲司第一次对胡适吐露了她的爱。这
从4月5日的
一封信里可以看出来:“把你看作是我少有的一个好朋友,这并非对她(江冬秀)的不
忠。……你们同是不合理制度的牺牲品。”第二天,韦莲司再次写信说:“让
你走,是如此艰难,老友——但是你留下来也不会有好的结局。”胡适离开之后写了一
张明信片给韦,上面说:“这张明信片到达绮色佳时,我已到了太平洋岸。然
而整个大陆也阻挡不了我对绮色佳的魂牵梦萦。”
1933年,胡适再一次造访北美大陆。他抱怨在美国的忙碌和疲乏,韦莲司则小心翼翼地
告诉胡适怎么才能到达绮色佳,最后她说,她深知胡适的忙碌,因此她对胡适的来访“
to expect nothing!”她说:“你的来访,对我而言,有如饥者之于食,而对你,则能
留下一些宁静的回忆。是值得来的。”
史家考证,韦莲司在这一次,才与胡适成为身心合一的情人。在9月25日的信里,韦莲
司说:“胡适,我爱你!我不喜欢悄悄说,……你应该爱我,有时,你的爱就像阳光中
的空气围绕着我的思想,见不到踪影,但我必须相信它的存在。……要是我们真能完全
生活在一起,我们会像两条溪流,共同奔向一个山谷。”
在两人的通信中,韦莲司往往直抒心意“I love you”,胡适则一如既往地隐晦和小心
,但即便如此,他所暴露出来的情感也已是很深很深的了。韦莲司说胡适是“难能可贵
的”(precious),也是“容易冲动的”(impulsive),认为他有“在感情上放纵自
己并忘掉理性的时候”。然而,胡适终究不是一个浪漫、狂热、燃烧型的人。韦莲司
1933年9月27日致胡适信说,“一堵高不可测的石墙,只要我们无视于它的存在,它在
一刻之间就能解体消失。”可对胡适来说,如果把墙拆了,他就不成其为胡适了。1934
年,一男子向韦莲司求婚,韦莲司立即给胡适写信“这是我最后一次机会”,胡适回信
“你得赶快结婚”。韦莲司非常伤心:“跟你交往以后,所有的男人是如此的无味。”
让她更伤心的事情还在后面。
虽然韦莲司深知胡适不可能和江冬秀离婚,她仍以为他们的爱,可以不为世俗所囿,可
以像两条汲汲于汇流的小溪、两个比翼双飞的知心(soul mates)。然而,在1936年,
她终于了解,原来胡适托她照顾,在1934年到康乃尔大学读遗传学的曹诚英,并不只是
胡适信中所说的表妹,而且还是胡适的情人!江勇振说,从某个意义上看,这是韦莲司
第二次失去胡适。
1934年8月,
在曹诚英赴美留学之后,胡适写了一封信请韦莲司帮他照顾曹诚英:“我冒昧地向你介
绍我的表妹曹诚英。她要到美国来进修遗传学,很可能会到康乃尔两年。她在
南京的中央大学作了有关棉种改良方面的研究。她的老师多半是康乃尔毕业的,鼓励他
来康乃尔进修。她是自费生,资助她的,是她在天津北洋大学教书的哥哥。她
必须省吃俭用,而且也必须学习英文口语会话。不知能否请你在这几个方面给她帮助和
引导?”(Hu to Williams, August 8, 1934)
1936年7月,胡适启程参加在加州优胜美地(Yosemite)
举行的第六届太平洋学会会议。依照他几年来的做法,他会顺道到绮色佳探访韦莲司。
然而这一次,他却面临与他的两个情人共聚一堂的可能尴尬。为了害怕痴情的
曹诚英情不自禁,胡适特别在到绮色佳之前写了一封信,叮咛韦莲司在他到的那几天,
“务必不要邀请曹小姐来你家住。我可以去她那儿或者在你那儿跟她见面,但
绝对没有必要请她过来同住。”(Hu to Williams, September 13, 1936)值得玩味的
是,胡适在他从优胜美地写的信里,以相当生分、而且负面的语气和字句来数落曹诚英
。他说:“我很高兴从你那儿得知一点曹小姐的近况。自从她离开中国以后,我就从没
写过信给她……你信中所描述的她相当正确。她的确是一个人人哄捧、夸她有小聪明(
cleverness)、被惯坏了的孩子。”胡适还特意摆出一副他与曹诚英之间没有秘密怕人
知道的姿态,随信附了一封请韦莲司转交给曹诚英的信,说他会在到了绮色佳以后,再
跟曹诚英联系。
自从他们1923年
在杭州的烟霞洞坠入情网,度过三个月的“神仙生活”以后,曹诚英就一直痴恋着胡适
。她把自己的爱压抑得太久了,需要倾诉的对象。“孤苦伶仃地处在无亲无故
的异国,相思之情只会更苦。然而,也正由于周遭都是陌生的异国人,身在异域那种无
名一身轻的感觉,可以使人暂时挣脱来自于自己社会的禁忌与枷锁,来对异国
的友朋吐露心声。”也许就在韦莲司把信转交给曹诚英的时候,曹诚英见信情生,忍不
住对韦莲司倾吐她和胡适的过去,以及她对胡适的相思。总之,等胡适到了绮色佳的时
候,韦莲司一反常态地以冷淡的态度来对待他,在胡适勾留绮色佳的四天故意作了矜持
的回避。
一直要等到20多天以后,韦莲司的心情才平静下来。她写了一封意味深远的信给胡适。
在这封信里,她把自己比为一只鸟。鸟是韦莲司给胡适的信里,一个常用的比喻。比如
说,她在1927年就称自己是一只“棕色的、囚居在笼里的小鸟”。在1936年10月28日的
这封信里,她把自己一分为二:一个是毫无保留地把感情释放给胡适的鸟;另一个则是
这只鸟比较实际、冷静的姊姊:
你在绮色佳的时候,你的伊人鸟(bird lady)
不巧有事他往,真是令人嗟叹。听说你以为她在生你的气,由于我和她保持着联系,经
过查证以后,我可以说那是你的过虑。她不在这里的原因有两个。一来是因为
她担心她如果在场的话,可能会伤害到你的表妹。二来我这个比较实际的姊姊,发现她
已经快要把我们共同的资产挥霍殆尽。我们的资产的票面价值,主要是放在同
情、爱心、以及客气的股票上。这些股票在“经济大恐慌”【抑郁的双关语】的影响之
下,已经大大贬值。由于她很容易触景生情,挥霍地动用前两种股票,我近来
已经严峻地不准她在这种场合出现。我希望在采行这种禁足的措施,以及调整我们的投
资策略以后,她可以在不久的将来,再度自由地动用我们共同的资产。由于你
自己也知道你必须把你类似的资产,很谨慎地运用在你周遭的人事上,我们相信你会了
解我们的苦心。
我们——因为她正好在此刻飞进来我身边——祝你旅途愉快。同时也希望我们在不久的
将来,能有幸收到你的来信。
等到那一天来临以前,你若有似无的韦莲司(Until then, Somewhat evanescently
yours, ECW)
胡适在接到“伊人鸟”这封信的前几天,就提笔写了一封转弯抹角地为自己辩护,同时
又向韦莲司讨饶的长信。他在信中历历细数他孤寂的心灵生涯,嗟叹他身边没有可以与
之在学术、诗词上唱和的友朋。他慨叹说:“没想到一个人会那么渴望能找到知己。”
然而,对韦莲司来说,在写了“伊人鸟”这封信以后,即使她原谅了胡适,她也已经自
知她不是胡适感情世界里唯一的她。最重要的是,她再也不会天真地以为她和胡适是天
生一对的比翼鸟。
深爱胡适的韦莲司在知道曹诚英也是胡适的情人以后,甚至还更加特意地照顾了曹诚英
。曹诚英在胡适离开以后,因为相思而生了一场大病。后来,她成了韦莲司的房客,可
能至死都不知道韦莲司居然是她的情敌。
s*******w
发帖数: 2257
387
现在才明白,这首中国最早的新诗是这么个背景!
================================
中国最早的新诗《蝴蝶》:
两个黄蝴蝶,双双飞上天。
不知为什么,一个忽飞还。
剩下那一个,孤单怪可怜。
也无心上天,天上太孤单。
s*******w
发帖数: 2257
388
胡博士到底有多少个情人?
b********n
发帖数: 16354
389
哦,江冬秀在家里这么有地位啊,这种去留的大事也有她一席之地么~~看她拿把剪刀
坚持不离婚,还以为是个从夫的人啊~~

【在 l*****f 的大作中提到】
: 太祖当年不是说胡适若留下,可以让他做国家图书馆馆长么。他家儿子不就留下一个。
: 当年大多人对国民政府是蛮失望的。估计我党试图走了一把夫人路线。江冬秀其实可能
: 也是敷衍这位亲戚,毕竟谁留下来他们都不可能留。

S****s
发帖数: 1935
390
那个时代的女性,基本脱离了被休妻的命运,算是有点选择的自由--但多数也不过是选
择坚持不离婚。有经济能力稍好一点,选择的时候多点余地。

【在 b********n 的大作中提到】
: 哦,江冬秀在家里这么有地位啊,这种去留的大事也有她一席之地么~~看她拿把剪刀
: 坚持不离婚,还以为是个从夫的人啊~~

相关主题
【胡作非为】偶然犯淫致祸--徐志摩,就这样殁了【转载】
贴首老歌《陀螺》词:popgroup 曲:ldy 唱:ldy
wh请问你当了版主如何解决以下问题?读胡适的一点小杂感
进入LeisureTime版参与讨论
b********n
发帖数: 16354
391
哎,其实坚持不离婚能好过被休妻的地方也就是多了一口饭吃,有个片瓦遮身而已啊~~

【在 S****s 的大作中提到】
: 那个时代的女性,基本脱离了被休妻的命运,算是有点选择的自由--但多数也不过是选
: 择坚持不离婚。有经济能力稍好一点,选择的时候多点余地。

s*******w
发帖数: 2257
392
胡博士若留在大陆
下场会很惨
远远比郭沫若差
看看他和蒋介石的关系就知道
蒋表面上很尊重胡
但在蒋日记里把胡骂了个狗血喷头
s*******w
发帖数: 2257
393
蒋中正和毛润之
一个城市流氓一个农村流氓
农村流氓比城市流氓更流氓
因为农村流氓流氓起来根本没底线
所谓和尚打伞无法无天
s*******w
发帖数: 2257
394
若胡博士留在大陆
毛一定会当众羞辱他
就象毛当众羞辱郭一样
请看一下类似的例子:
从马尔萨 斯、马克思到马斯洛。。。
毛润之说,马寅初同志,你为什么也姓马?
这就是所谓的流氓没有底线!
s*******w
发帖数: 2257
395
周质平在本书 36页中说:
在家庭关系上,我站在东方人这一边,这主要是因为我有一个非常非常好的母亲,她对
我的深恩是无从报答的。我长时间离开她,已经使我深感愧疚,我再不能硬着心肠来违
背她。
“Ihave very very good mother to whom I
owe everything."
胡适对母亲的孝心近乎基督教的”原罪。这个“罪”是无论如何都赎不清的,和江冬秀
结婚,只是赎万分之一罪罢了。
s*******w
发帖数: 2257
396
随着友谊的加深,胡适和韦莲司在纽约相会,引起了韦母的关注。韦莲司的母亲是一个
主见很强的人。认识她的人,说她无论在长相或行径上,都酷似英国的维多利亚女王。
她以捍卫“礼仪”、“教养”为己任,得知胡适居然和她女儿在其纽约的公寓里单独相
处,大为愤怒。
前文说过,胡适在1915年1月在纽约见过韦莲司,当时韦莲司寓居于黑文路92号。1915
年1月23日下午,胡适访“韦莲司女士于其寓,纵谈极欢。女士室临赫贞河,是日大雾
,对岸景物掩映雾中,风景极佳。以电话招张彭春君会于此间。五时许与女士同往餐于
中西楼。余告女士以近年已决定主张不争主义(Non-resistance) ……女士大悦,以
为此余挽近第一大捷,且勉余力持此志勿懈。……”(《胡适留学日记》第524页)
注意这里的“以电话招张彭春君会于此间”。原来在当时的美国社会,男女自由约会的
风气虽已逐渐形成,许多中产阶级的家庭仍然认为青年男女的交往,必须要循序渐进。
最稳妥的做法,是让男女在女方家的客厅会面,如果外出,最好要有个“监伴娘”(
chaperon)当
夹心饼干。胡适见过韦莲司之后,由于他那时已经是韦家的常客,便向韦莲司的母亲详
细地汇报了此行的经验。没想到韦母在知道他去了她女儿的公寓以后,立刻追
问当时究竟有没有其他人在场。胡适赶紧解释,说他们并没有真正地独处了整个下午,
因为他后来打了电话,请当时在哥伦比亚大学念书的张彭春(南开大学校长张
伯苓的弟弟)过来一起喝了茶。
胡适还以为他的解释安抚了韦莲司的母亲。事实上,她马上写信给韦莲司,数落女儿一
直不把“好教养”(propriety)当一回事。她还说胡适告诉她,说他之所以会打电话
叫张彭春来,是因为连他自己也意识到了他不应该与韦莲司独处一室。韦莲司收到信以
后,立即在1月31日写了一封信给胡适。她说如果胡适当天确实是那么想,她必须道歉
。但以他们彼此对自由的了解与坚持,她认为胡适应该是不会拘泥于什么“教养”的俗
套的。至于她自己,韦莲司说她本人所用的是“人上人”(the highest type of
human being)的标准。由于这些“人上人”所追求的是真善美,他们唯一会去遵循的
“教养”,是在思想范畴上的教养。这在同性之间如此,在异性之间也是如此。她认为
异性相吸有它美丽、值得人留恋的地方。而且,即使它变了奏,我们还是可以用意志的
力量,把那个友谊转化到更高超的层次。韦莲司慷慨激昂地说:如果我们只因为男女交
友可能会出问题,就用那所谓的“教养”或“男女之防的顾虑”(sense of propriety
)来阻止,而不让他们从思想的交会来激发出灿烂的火花,那就是因噎废食。
在韦莲司看来,像他们二人这样超脱世俗的“人上人”,只要“思无邪”(propriety
of thought)就好了,行为上的“非礼”(impropriety)倒是毫无关系的。这位韦女
士的确也“狂狷”得可以。她把心灵交会的火花,看作两性交往的最高目的,世俗的“
礼”,根本不在她眼里。
胡适在2月1日回信说:“你把自己的思想表达得强而有力,而且不落俗套。虽然我用了
不同的话说明了我对友谊——
男人与男人,同时也是男人与女人之间——的看法。过去四年里,我至少受了一些康德
思想的影响:‘无论是对你自己,还是对别人,在任何情况下,都要将人道本
身视为一个目的,而不仅仅是个手段。’用我自己的话来说,就是‘永远不把一个男人
或一个女人视为可以玩弄的东西,并以之为达成自私或不纯洁的目的的手段。’这句话
的中心意思是尊重每一个人,并将这种感觉升华为一种敬意。我相信这种敬意是防止语
言上的猥亵,思想上的不纯,以及举止上的不宜最好的办法。总而言之,这可以防止一
般所谓的‘非礼’。”(1915年2月1日信)
他进一步说明:“我所说的‘敬意’只是你所说的‘用意志的力量把注意力转移到友谊
的更高层’的另一种说法。可是你的说法,尤其是对待男女友谊这一点上,远比我要具
体的多。你真让我对自己在另一页中提到的谨小慎微的态度感到汗颜。”
与韦莲司相较,胡适确实要顾忌得多。他在回信
里,说当他意识到他们是独处一室的时候,他确实觉得不安。他认为韦莲司可以不屑于
世俗的规范,他自己则不可以陷她于可能落人口实的不义。“苦行僧可以自己
笑傲地面对痛苦,他的朋友则没有把痛苦加诸其身的权利。”然而,如果要为自己辩解
的话,他认为那是因为他从小所受的是“不正常”的教育。他不只是在男人圈
中长大,而且在上海的六年生活里,也从没跟一个女人说过十个字以上的话。
胡适对韦莲司所说的这段话,当然不是实情。他在上海的时候,曾经有过一小段“叫局
吃酒”,连他自己在《留学日记》里都说是“不知耻”的日子。(胡适,《胡适留学日
记》,第一册,第268页)我们以后可以看到,这并不是胡适向女友第一次撒谎。他固
然在日记里称赞韦莲司:“余所见女子多矣,其真能具思想、识力、魄力、热诚于一身
者惟一人耳”(胡适,《胡适留学日记》,第二册,第524页),然而这句话却也流露
出那种男性“阅女多矣”的自得之情。胡适日记里所记的,跟他写给韦莲司的信,有如
天壤之别。因为就在他夸口说“余所见女子多矣”不过五天的时间,胡适就跟韦莲司表
示他没有跟任何一个女人说过十个字以上的话。
胡适与韦莲司独处一室的风波,在他们的信件公诸于世以后,引来了一些惋惜他“胆小
”的欷歔(周质平用同情扼腕的口气,说胡适与韦莲司独处的当天下午不敢有“大胆作
风”,见周质平:《胡适与韦莲司:深情五十年》,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
第27页),和他“求爱”被拒的悲叹[唐德刚认为,“胡氏显有所求(made some
proposition)而为韦女所峻拒。……她奉劝胡郎,斩断情丝,悬崖勒马;应着重较‘
高级’的情性之交;勿岌岌于‘色欲之诱’(sex attraction)。”见《胡适杂忆》,
第187页]。更
有甚者,像朱洪在他的《胡适与韦莲司》一书里,凭空捏造,匪夷所思地把韦莲司描写
成一个春心荡漾、“情不自禁地伸出双手,挽住了胡适的脖子”、“起伏的胸
膛和涨红了的脸”、口中呢喃着“晚上——”、“留在这里?”迫不及待想要跟胡适上
床的思春女。(朱洪,《胡适与韦莲司》,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31~35
页)
顺带说,这种荒诞的遐想与意淫,在后世的文人
给前世名流的恋爱史添油加醋的描划中,绝非鲜见之举。韩石山在《也说林徽因与徐志
摩》中讥刺电视连续剧《人间四月天》中周迅扮演的林徽因:“《人间四月
天》中的林小姐,给你的感觉则是个小妖精,小荡妇。你看,跟志摩一见面没过多久,
就打得火热几乎等于姘上了。当志摩蹲在她的膝前仰脸看她时,她竟伸出手轻
触她的发鬓,轻触他的脸颊,手顺着下来到了他的唇边。志摩刚要凑过来,她自己的脸
蛋便贴了上去。嘴里说着:‘我许你我整个人!……我再没别的可以给出去
了!’这样的动作这样的话语,就是在妓院里,也不是新手做得到说得出的吧。你得想
想,她才十七岁。一个中国旧时代的大家闺秀,一到了英格兰吃上面包喝上牛
奶,就淫荡成这个样子?据说好些女孩子们还格外喜欢,真是活见鬼了。”
朱洪的错误在于,他虽为韦莲司作传,却一点都不了解韦莲司;此外,他也完全懵懂于
历史的脉络。唐德刚和江勇振都指出,在20世纪的初期,是美国社会对华人最为歧视的
时代,即使胡适与韦莲司彼此有意,两人也无法逾越种族障碍。美国从1661年到1967年
之间,有41州在不同的阶段立法禁止不同种族通婚,即所谓的“反杂交律”(anti-
miscegenation laws),在这41州里,有14州的法律是针对着亚洲人——即中国、日本
及韩国人。举例来说,加州最后一次通过禁止白人与亚洲人通婚的法律是1945年。虽然
绮色佳所在的纽约州没有禁止白人与中国人通婚的法律,这并不表示当地人就能接受这
种联姻。
1915年
的胡适在恋爱方面是个青涩小子;韦莲司心中对胡适也没有任何涟漪。她在讨论“教养
”、分析男女友谊的那封信里,很清楚地表明她对“升华”的礼赞。韦莲司认
为人之所以可贵,在于他可以超脱他的肉体,就好比一个伟大的艺术家可以摆脱技巧的
限制一样。她说生活的艺术,是去品尝人生的极致,去追求生命的无限。她把
人的“肉体”比拟成制造纸和铅笔、或者色彩和画笔的工厂。她说,如果人人都只注意
这个“工厂”跟它所生产的纸和笔,那要让谁去创造那扣人心弦的文学和艺术
呢?换句话说,这个“工厂”和它的成品固然重要,但它们只是画家用来创造艺术的工
具而已;同样的,“肉体”的爱固然重要,它其实只是两个相爱的人追求心灵
交会的媒介。她承认她这个理论有点矫枉过正,因为从前的人确实对性压抑太过,太不
注意肉体。但是,她和胡适都是不甘于平凡,要有所作为的人,特别是胡适。
她认为胡适的志向比她还高,是要进一步去作唤醒他人的大事业。所以,她以“教育”
(education)、“抉择”(choice)和“力行”(vital activity)这个三段式的进
程表来与胡适互勉。(《藏晖室札记》,1915年2月3日)
这番“读书上进”之词就是唐德刚所讽刺的“薛宝钗口吻”,也就是贾宝玉口中的林妹
妹决不会说的“下流话”。只是,唐氏讽刺的全然不是地方。胡适接受了韦莲司的劝告
,在日记里说他们俩互相约定:“此后各专心致志于吾二人所择之事业,以全力为之,
期于有成。”(《藏晖室札记》,1915年5月28日)胡适并且在日记里,附了他次日写
给韦莲司的信的大要。在这封信里,胡适称韦莲司为他“人生的舵手”。胡适受到韦莲
司的感化,不再冬烘、不再因噎废食。他1915年到哥伦比亚大学念研究所以后,跟韦莲
司的来往就更方便了。那时他住在哥大“福纳楼”(Furnald Hall)宿舍,距韦莲司所
住的黑文街92号的公寓,坐地铁只有几站路。他们除了维持通信以外,也经常见面。次
年四月,韦莲司搬回绮色佳住。两年后,韦莲司父亲过世,她就长期留在家里陪伴母亲
。她在纽约的公寓,由胡适从1916年夏天开始顶租,一直到次年七月胡适回国为止
s*******w
发帖数: 2257
397
他后来打了电话,请当时在哥伦比亚大学念书的张彭春(南开大学校长张
伯苓的弟弟)过来一起喝了茶。
======================================================
好像张伯苓校长当时也在哥伦比亚大学念书?
g*******e
发帖数: 2453
398
噗哧

【在 l*r 的大作中提到】
: 据说是胡适美国的女友,两情相悦,又不得不分手,然后为胡适终身未嫁云云
g*******e
发帖数: 2453
399
从表演理论角度出发,大家都是戏子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没错。不过教书的人是不是都会染上表演的习气!我开学上了两堂文学课,都有点哗众
: 取宠的味道。回头写出来以供聊资。

l*r
发帖数: 79569
400
也不是一点道理没有

【在 g*******e 的大作中提到】
: 从表演理论角度出发,大家都是戏子
相关主题
徐志摩的诗 - 纯属好奇谁能告诉我徐志摩为啥能红
安徽高考題(徵文) (转载)陈丹青:民国的文人——长沙谈鲁迅
徐志摩,张爱玲,钱钟书,冰心...........〖转载〗我为什么不喜欢林徽因 (转载)
进入LeisureTime版参与讨论
g*******e
发帖数: 2453
401
我觉得谁为谁终身未嫁/娶这种事情,就像是喝拿铁和卡普奇诺的区别,都是浓缩咖啡
加奶泡,只不过是奶泡多少的问题 - 多一些可以拉花,少一些可以喝饱
靠我怎么还不回去做事情
我想念你们~~ mane 筋筋博思茶众~~
l*r
发帖数: 79569
402
恩,基本是这个意思
我果然是二师兄啊

【在 g*******e 的大作中提到】
: 我觉得谁为谁终身未嫁/娶这种事情,就像是喝拿铁和卡普奇诺的区别,都是浓缩咖啡
: 加奶泡,只不过是奶泡多少的问题 - 多一些可以拉花,少一些可以喝饱
: 靠我怎么还不回去做事情
: 我想念你们~~ mane 筋筋博思茶众~~

g*******e
发帖数: 2453
403
唔,极端些的说法呗,起床洗脸刷牙选衣服的时候就开始上妆了
同同和拉拉们特别喜欢的

【在 l*r 的大作中提到】
: 也不是一点道理没有
z*i
发帖数: 58873
404
take care!
别忘了新年resolution. whatever you had .... 据说这个时候是resolution纷纷被
give up 的时候。。。

【在 g*******e 的大作中提到】
: 我觉得谁为谁终身未嫁/娶这种事情,就像是喝拿铁和卡普奇诺的区别,都是浓缩咖啡
: 加奶泡,只不过是奶泡多少的问题 - 多一些可以拉花,少一些可以喝饱
: 靠我怎么还不回去做事情
: 我想念你们~~ mane 筋筋博思茶众~~

g*******e
发帖数: 2453
405
...
那如果 mane 是观音姐姐... 我怕博思打我... T__T

【在 l*r 的大作中提到】
: 恩,基本是这个意思
: 我果然是二师兄啊

g*******e
发帖数: 2453
406
...
你是说一月是分手的好季节吗?(′□`。)

【在 z*i 的大作中提到】
: take care!
: 别忘了新年resolution. whatever you had .... 据说这个时候是resolution纷纷被
: give up 的时候。。。

z*i
发帖数: 58873
407
ft. 一般人都是减肥锻炼神马的。
你这个new year resolution 也太彪悍了。。。

【在 g*******e 的大作中提到】
: ...
: 你是说一月是分手的好季节吗?(′□`。)

g*******e
发帖数: 2453
408
(╯- _-)╯╧╧
减肥锻炼神马地用得着打 resolution 牌么...
斗地主一般王炸都是留最后关头的好么

【在 z*i 的大作中提到】
: ft. 一般人都是减肥锻炼神马的。
: 你这个new year resolution 也太彪悍了。。。

b*s
发帖数: 82482
409
所以我从来不搞resolution之类的

take care!
别忘了新年resolution. whatever you had .... 据说这个时候是resolution纷纷被
give up 的时候。。。

【在 z*i 的大作中提到】
: take care!
: 别忘了新年resolution. whatever you had .... 据说这个时候是resolution纷纷被
: give up 的时候。。。

l*r
发帖数: 79569
410
我都是先吃东西。。。

【在 g*******e 的大作中提到】
: 唔,极端些的说法呗,起床洗脸刷牙选衣服的时候就开始上妆了
: 同同和拉拉们特别喜欢的

相关主题
〖转载〗我为什么不喜欢林徽因 (转载)专访李敖——谈胡适的自由与容忍
陆小曼 徐志摩 -----那一场风花雪月的往事不是我想挖坑啊
圣严法师说:徐志摩的婚姻一团糟胡适与鲁迅——关于语言问题的回答zz
进入LeisureTime版参与讨论
z*i
发帖数: 58873
411
嗯,炸个他倾家荡产!

【在 g*******e 的大作中提到】
: (╯- _-)╯╧╧
: 减肥锻炼神马地用得着打 resolution 牌么...
: 斗地主一般王炸都是留最后关头的好么

s*******w
发帖数: 2257
412
离题千万里?
z*i
发帖数: 58873
413
灌水二三人...

【在 s*******w 的大作中提到】
: 离题千万里?
s*******w
发帖数: 2257
414
对得好
建议通过
g*******e
发帖数: 2453
415
我也一样... = =
一般先喝水...

【在 l*r 的大作中提到】
: 我都是先吃东西。。。
g*******e
发帖数: 2453
416
茶众茶众~~
摸摸
继续干活

【在 z*i 的大作中提到】
: 嗯,炸个他倾家荡产!
s*******w
发帖数: 2257
417
韦莲司:与胡适深情五十年2012年02月22日 20:30
来源:凤凰网读书 作者:蔡登山字号:T|T0人参与0条评论打印转发
摘自:蔡登山 著 《何处寻你》 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出版
胡适真正迸出爱的火花,要到一九一四年,也就是他赴美留学的四年后,他结识康奈尔
大学地质系教授韦莲司之次女 燕嫡兹·韦莲司(Edith Clifford Williams)。她是纽
约达达派一位朝气蓬勃的女画家,善于画风景画、人物画和静物画,一八八五年四月十
七日生,比胡适大六岁。当康奈尔大学成立时,她祖父作为三位创设委员之一,曾投入
巨额的资金。她的父亲一八七九年即在康奈尔任助教,八四年晋升教授。而她的大哥毕
业于康奈尔,然后获依埃尔大学硕士学位。而二哥则毕业于依埃尔,再获康奈尔工学硕
士学位。一九O七年她父亲在哈依兰德大街三一八号,伊萨卡市北部丘陵地山道上新建
了美丽的宅邸,宅邸西边有一个很大的湖。七年后这座房子客厅暖炉前,成了女画家与
中国留学生的畅谈之所。
翻阅胡适日记,在一九一四年六月十八日第一次出现韦莲司的名字,两人并同去教堂观
摩西方婚礼。十月二十日在湖滨同游三小时,并在韦家晚餐。十月二十四日从纽约归来
的韦莲司,告诉胡适说曼托罗波力坦美术馆有中国的绘画,而后两人在月光下散步。在
这之后,两人陆续有书信往来,文学与艺术、思想与哲学,还有第一次世界大战胡适与
韦莲司中的美国参战问题和日本对华“二十一条”要求等,都是他俩谈论的话题。韦莲
司“极能思想,读书甚多,高洁几近狂狷,虽生富家而不事服饰”。胡适对她颇具好感
,说“余所见女子多矣,其真具思想、识力、魄力、热诚于一身者,惟一人耳”。一年
之中,与韦莲司会面数次,写信竟达百余封。两人时常以谈人生、谈政治、艺术自由,
郊外散步,公寓约会,看傍晚落日,栉月夜凉风,才女才子共享浪漫朦胧之醉意。而就
在一九一五年一月,胡适访韦莲司于纽约曼哈顿海文路九十二号寓所时,两人“纵谈极
欢”,但由于胡适的胆小慎微,颇让韦莲司失望。后来再加上韦莲司那位“守旧之习极
深”的母亲,以“别人看来不好”,以及异族、异教通婚,有乖时俗等话语,而棒打鸳
鸯散。胡适一九一六年一月二十七日的日记中曾留下对韦莲司之母颇为愤慨的话语,他
说:“夫人如役令媛如奴婢,则何妨锁之深闺,毋使越闺阁一步;如信令媛有人身自由
,则应任渠善自主张,自行抉择。”
虽是如此,后来韦莲司被母亲从纽约召回康奈尔时,胡适就住进纽约韦莲司的寓所,此
时胡适已转学进哥伦比亚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在近一年的时光里,韦莲司居室的家具衣
物、图书、画作,一如旧往地伴着胡适。一九一七年六月,胡适学成即归国,临别前胡
适曾到伊萨卡看望韦莲司,两人不胜依依而别。一九二 年韦莲司再回伊萨卡,因为此
时纽约达达艺术团体已散掉了,而父亲于两年前在古巴的哈瓦那猝死,年迈的母亲需要
有人照顾。到了一九二四年韦莲司就任职于康奈尔大学兽医学部,并担任图书馆的管理
员。
十年后(一九二七年)胡适赴美,两人重逢于伊萨卡,在这次重逢时两人理不束情,韦
莲司说“一堵高不可测的石墙,只要我们无视于它的存在,它在一时之间就能解体消失
。我无视横亘在我们之间的时空距离 “ [2]。一九三三年九月上旬及九月二十四日,
胡适则因访美的紧凑行程,只两度在伊萨卡与韦莲司见面。胡适在九月二十五日给韦莲
司的信中说:“星期天美好的回忆将长留我心。昨晚我们在森林居(Forest Home,按
:旅馆)所见到的景色是多么带有象征的意味啊!那象征成长和圆满的新月,正在天际
云端散发出耀人的清辉,美化了周遭。月光被乌云所遮,最后为大风暴所吞吃。风暴过
去,而新月终成为满月。”[3]而同天韦莲司给胡适的信说:“胡适,我爱你! 我是个
很卑微的人,你应该爱我 -有时,你的爱就像阳光中的空气围绕着我的思想。 要是我
们真能完全生活在一起,我们会像两条溪流,奔赴同一山谷。 “
一九三八年四月十九日,胡适在纽约旧地重游,他好生感慨,并写下一首感伤的诗篇:
四百里的赫贞江,从容的流下纽约湾,
恰像我的少年岁月,一去了永不回还。
这江上曾有我的诗,我的梦,我的工作,我的爱。
毁灭了的似绿水长流,留住了的似青山还在。
一九三九年六月间,胡适回到康奈尔参加校友返校活动,两人又见了一面。韦莲司还送
了一个刻有胡适名字的戒指给胡适。一九四六年韦莲司女士退休。一九五三年七月六日
,胡适和江冬秀到伊萨卡做客,住在韦莲司家,长达二十七天。一九六 年八月韦莲司
卖掉了房子,移居西印度群岛的巴贝多岛,直到一九七一年二月一日去世,享年八十五
岁。而胡适则于一九六二年在台北南港举行新院士酒会上,心脏病突发去世,享年七十
二岁。韦莲司生前保存了胡适寄给她的大量书信,一九六五年她将这批她亲手整理的信
件分批寄赠给江冬秀,目前存于台北胡适纪念馆。两人深情五十年的陈迹残影,后人可
在信件中读到。
s*******w
发帖数: 2257
418
很明显,胡博士和williams是动了真感情的。
s*******w
发帖数: 2257
419
毛泽东称胡适不走就让他当北京图书馆馆长
2013年12月26日14:25 新华网 我有话说(334人参与)
作者: 赵映林 摘自《温故》之九,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9月版
不论是胡适的“规劝”,还是斯大林的高压,毛泽东都没有听。胡适的这种态度决
定了毛泽东不再对胡适存有幻想了。但毛泽东还是做了最后一次的努力,他说:“只要
胡适不走,可以让他做北京图书馆馆长!”胡适听了后笑拒了。

如果生活在五四前后的中国,只要向任何一个知识青年提问:“你喜欢读什么杂志
?”他会毫不迟疑地告诉你:“《新青年》杂志。”如果再问他:“你最敬佩的人物是
谁?”他同样会毫不迟疑地回答说:“是胡适和陈独秀。”从那个时代过来的毛泽东就
曾这样回答过。
凡读过美国著名记者、作家埃德加·斯诺的《西行漫记》的读者,势必会记得1936
年毛泽东在延安对斯诺访问时说过的这么一段话:“《新青年》是有名的新文化运动的
杂志,由陈独秀主编。我在师范学校学习的时候,就开始读这个杂志了。我非常钦佩胡
适和陈独秀的文章。他们代替了已经被我抛弃的梁启超和康有为,一时成了我的楷模。”
胡适只比毛泽东大两岁(胡适生于1891年,毛泽东生于1893年)。还在毛泽东读中
等师范学校时,胡适早已因鼓吹和积极投身新文化运动,提倡白话文和文学改良而声誉
鹊起,成为当时以至后世最有影响的著名学者。当毛泽东来到北京,在北大图书馆谋到
了一个月薪八元的图书管理员的职位时,胡适那时是北大最年轻的新派教授。毛泽东曾
不失时机抽空去旁听过胡适的课。这也是毛泽东一度称自己也是胡适学生的由来。后来
,毛泽东同萧三等人经杨怀中先生介绍专程去拜访过胡适,同胡适讨论新思潮的各种问
题,并以新民学会在京会友的名义,请胡适做过报告,解答问题。从这,我们不难看出
青年毛泽东对胡适的尊重和仰慕。
1918年4月14日,毛泽东、蔡和森、何叔衡等人在长沙创立了以“改造中国和世界
”为宗旨的革命团体新民学会。新民学会成立不久,会员中一些有抱负的青年怀着向西
方寻找真理的愿望,响应蔡元培、吴玉章在北京发出的号召,积极组织到法国勤工俭学
。为此,毛泽东曾进行了多方面的活动,“七、八个月来,他的全部时间和精力都耗费
在留法勤工俭学的宣传、组织和准备的工作上”。可到了临行前,毛泽东却决定不去法
国了。当时,许多新民学会会员很不理解。对此,毛泽东做了解释:“我觉得我们要有
人到外国去,看些新东西,学些新道理,研究些有用的学问,拿回来改造我们的国家,
同时也要有人留在本国研究本国问题。我觉得关于自己的国家,我所知道的还太少,假
使我把时间花费在本国,则对本国更为有利。”一年多后,也就是在1920年3月14日,
毛泽东在给周世钊的一封信中又说到这件事:“我觉得求学实在没有‘必要在什么地方
’的理,‘出洋’两字,在一些人只是一种‘谜’。中国出过洋的总不下几万乃至几十
万,好的实在很少。多数呢?仍旧是‘糊涂’;仍旧是‘莫明其妙’,这便是一个具体
的证据。我曾以此问过胡适和黎邵西(即黎锦熙)两位,他们都以我的意见为然,胡适
之并且作过一篇《非留学篇》。因此,我想暂不出国去,暂时在国内研究各种学问的纲
要。”由此可见,毛泽东最后决定不去法国勤工俭学,主要原因是在于他要了解中国的
国情,研究国内的问题。他认为这样对国家、对民族是更为有利的。后来的历史证明,
毛泽东的确是中国共产党内最了解国情、最了解农民的领袖。中国革命道路的形成,农
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理论的形成,不能说与此没有渊源关系。
毛泽东不去法国的第二个原因呢,则与胡适的态度有关。毛泽东为是否出国一事,
“专门问过”胡适,胡适赞成、支持他留在国内研究问题。因为胡适是赞成“多研究些
问题”的。毛泽东在信中提到胡适的《非留学篇》一文,说明毛泽东读过这篇文章,受
到这篇文章影响。
毛泽东不去法国留学的第三个原因,还与那一时期刚好发生的“问题与主义”之争
有关。1919年6月11日,陈独秀因散发反北洋军阀政府的《北京市民宣言》被捕。胡适
在危难中接办了以谈政治为主的《每周评论》,胡适不想谈政治,但这时已无法全然回
避政治,于是他“就决定谈点基本的问题”——不要空谈主义,而要研究问题。
胡适的这些观点遭到了反驳。陈独秀因为被北洋军阀政府关在监狱里而没有参加“
问题与主义”的论战。对当年发生的“问题与主义”之争,正如有的学者所说“实际上
是投身民众运动抑或继续坚持思想启蒙之争”,也就是说谈不上是什么反对马克思主义
。还要说明的是,这场“问题与主义”之争虽然首先并主要发生在胡适与李大钊之间,
但直到李大钊被奉系军阀张作霖杀害,李大钊始终都认为自己与胡适之间的友谊超过自
己与陈独秀之间的友谊。
毛泽东在这场争论中是什么态度呢?就目前见到的史料,笔者认为毛泽东是赞成“
多研究些问题”的,因在这场争论中,毛泽东在湖南长沙组织了一个“问题研究会”,
并亲自为这个研究会拟定了章程和首批亟待研究的“问题”,如“孔子问题”、“东西
文明会合问题”、“经济自由问题”、“国际联盟问题”,等等,共计七十一大类,其
中的教育、女子、劳动、华工、实业、交通、财政、经济八大类又分列出八十一个更具
体的问题,如“杜威教育说如何实施问题”、“中等教育问题”、“女子交际问题”、
“贞操问题”、“国语问题”、“司法独立问题”、“联邦制应否施行问题”,合计一
百四十四个要研究的“问题”。既然要研究中国的问题,当然不可能跑到国外去研究。
所以,毛泽东也就不去法国了。
而五四运动的发生更坚定了毛泽东留在国内参加火热斗争的决心。
之后,毛泽东在湖南长沙一手创办了“文化书社”。书社里重点销售的图书也有胡
适的一些著作,如《尝试集》、《中国哲学史大纲》(上)、《白话书信》、《短篇小
说集》,或是登载胡适文章较多的刊物《新生活》,还有就是胡适的老师美国杜威教授
的书,如《杜威五大讲演》、《实验主义》、《现代教育的趋势》、《美国政治的发展
》等。从文化书社销售的这些书刊,也折射出青年毛泽东对胡适的态度与立场。

毛泽东在青年时期不仅受到胡适的影响,而且在从事革命活动时也得到过胡适的支
持。
西行漫记》记载说,1919年,毛泽东在回湖南的前夕,曾专程前去拜访胡适,目的
是“想争取他支持湖南学生的斗争”。胡适欣然接受了毛泽东提出的要求,表示尽力给
予支持,以后他也是这样做了。说明胡适不是口是心非。
是年7月14日,毛泽东在长沙创办《湘江评论》。当毛泽东在《湘江评论》上发表
了《民众的大联合》一文时,胡适看过之后立即在8月24日的《每周评论》第三十六号
《新书评介》一栏中,对毛泽东的文章和《湘江评论》作了热情洋溢的肯定。胡适撰文
说:“现在新出版的周报和小日报,数目很不少了。北自北京,南至广州,东从上海苏
州,西至四川,几乎没有一个城市没有这样新派的报纸……现在我们特别介绍我们新添
的两个小兄弟,一个是长沙的《湘江评论》,一个是成都的《星期日》。”接着他又专
门对《湘江评论》和毛泽东的文章作了高度评价。胡适写道:“《湘江评论》的长处似
乎是在议论的一方面。《湘江评论》第二、三、四期的《民众的大联合》一篇大文章,
眼光很远大,议论也很痛快,确实是现今一篇重要文字。还有‘湘江大事述评’一栏,
记载湖南的运动使我们发生无限的乐观。武人统治天下,能产生我们这样一个好兄弟,
真是我们意外的欢喜。”此时的胡适已经发表了《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一文,
可却对充满反叛精神的《湘江评论》与毛泽东的这篇《民众的大联合》的文章给予这样
高度的评价,也反映了当年风云际会、名满天下的新派教授胡适对青年毛泽东的器重。
胡适确实很有眼光。可惜的是,《湘江评论》只办了五期,就被湖南督军张敬尧下令给
查封了。
胡适的这段评介、赞扬,无疑是对毛泽东领导的湖南革命运动与《湘江评论》的极
大支持与鼓舞。以胡适当年的身份、地位与社会影响,他的这篇文章所产生的巨大影响
远非一般文章所能及,即使如后来名声响彻云霄的李大钊、鲁迅文章也是一时不及。正
是由于胡适对《民众的大联合》一文的褒扬,使得该文迅速为《新青年》、《星期日》
、《晨报》、《新潮》、《时事新报》、《星期评论》等报刊所推荐与转载。后来大陆
在50年代批胡适时,把胡适主持《每周评论》时撰写的这篇文章算到了李大钊身上。
根据现存已查阅到的史料,我们得知胡适当年还曾支持毛泽东创办“湖南自修大学
”。
1920年1月15日,毛泽东又拜访了胡适。胡适在他的《日记》中写道:“毛泽东来
谈湖南事。”谈什么呢?毛泽东在给周世钊的信中说到了这次拜访胡适所谈的内容。当
时毛泽东正在北京酝酿筹备湖南“工读互助团”,为了争取支持;毛泽东去拜访了胡适
,把办学的目的与初步计划向胡适求教。“我想我们在长沙要创办一种新的生活,可以
邀合同志,租一所房子,办一个自修大学(毛泽东在此还特别说明,自修大学的名字是
胡适先生给起的),我们在这个大学里实行共产的生活。”胡适后来在日记中追忆了这
件事:“毛泽东依据了我在1920的‘一个自修大学’的讲演,拟成湖南第一自修大学章
程,拿到我家来,要我审定改正。他说,他要回长沙去,用船山学社作为‘自修大学’
的地址。过了几天,他来家取去章程改稿。不久他就回去了。”
1959年12月26日,这天是毛泽东生日,中午,胡适在台北家中留秘书胡颂平吃饭,
谈起了毛泽东的老丈人杨昌济。胡颂平由此便问:“毛泽东进北大图书馆工作,是他老
丈人带进去的吗?”胡适告诉说:“不是。毛泽东在湖南师范毕业后到了北平,他和五
个青年上书于我——这封信,我是交给竹淼生的弟弟竹生保管的。在抗战期间,放在上
海,竹生怕生事,把它烧了。——当时北京有个工读辅助会,他先在辅助会工读,很苦
。”那天,胡颂平还特地把心中一个疑问提了出来,他问胡适:“是否先生介绍他进图
书馆?”胡适告诉说:“不,当时章行严(章士钊)当北大图书馆馆长,李大钊当主任
。章行严是湖南人,大概是章和李大钊两人把他介绍进去的。”不过,毛泽东说自己进
北大图书馆是杨昌济先生介绍的。
毛泽东从胡适处取回请胡适修改的“湖南自修大学”章程后,就正式拟定了“湖南
自修大学章程”,并采纳了胡适的一些具体意见和办法。说明毛泽东很重视胡适提出的
建议和意见,也反映了青年毛泽东在从事革命活动时是得到了胡适的支持的。正因为这
样,胡适才赢得了毛泽东对他的尊重。1920年4月,当毛泽东领导的“驱张”(驱湖南
督军张敬尧)运动胜利后,他就回到了湖南。毛泽东一回到湖南便给胡适写信报告湖南
“驱张”后的形势。信中写道:“适之先生:在沪上一信,达到了么?我前天返湘。湘
自张去,气象一新,教育界颇有蓬勃之象。将来湖南有多点须借重先生,俟时机到,当
详细奉商。暂不多赘。”如果胡适对青年毛泽东的早期革命活动没有给予支持的话,毛
泽东是决不会写信向他报告湖南“驱张”后的新形势的。

抗战胜利后,中国共产党提出统战策略,像胡适这样的名人自然是努力争取的。最
突出的有两件事。一件事是1945年3月27日,国民党行政院发表胡适为出席旧金山联合
国大会代表团代表。4月25日,联合国大会中国代表团中的中共代表董必武按毛泽东指
示与胡适长谈,希望胡适支持中国共产党的主张。谈话中,胡适搬出《淮南子》的无为
主义,规劝中国共产党从事单纯的政党活动,作为国内的第二大党参加选举。
第二件事还是发生在那一年。这年的7月1日,国民参政会的民主党派人士傅斯年、
黄炎培、章伯钧等六人访问延安。其中的傅斯年既是胡适的学生,又是胡适的挚友。毛
泽东没有放过这一统战机会,在见面之后,毛泽东便以学生的身份请傅斯年代他向远在
美国的老师胡适问好。有趣的是傅斯年对延安的感受与黄炎培对延安的感受是截然相反
。从延安回到雾都重庆,黄炎培出版了《延安归来》,对在延安的所见所闻大加赞赏,
说延安“一片光明,温暖而自由”。可傅斯年却说毛泽东的气度“咄咄逼人”。在重庆
的报纸上,傅斯年通过文章向自己的老师兼朋友胡适转达了毛泽东的问候,也谈了对毛
泽东的上述印象。
胡适见到傅斯年的文章后,并没有改变自己的看法。是年的8月24日,胡适在纽约
发了一封著名的电报给毛泽东:“润之先生:顷见报载傅孟真兄转达吾兄问候胡适之之
语,感念旧好,不胜驰念。前夜与董必武兄深谈,弟恳切陈述鄙见,以为中共领袖诸公
今日宜审察世界形势,爱惜中国前途,努力忘却过去,瞻望将来,痛下决心,放弃武力
,准备为中国建立一个不靠武装的第二大政党。公等若能有此决心,则国内十八年纠纷
一朝解决,而公等廿余年之努力皆可不致因内战而完全消灭。试看美国开国之初,节福
生(现译杰弗逊)十余年和平奋斗,其手创之民主党遂于第四届选举取得政权。又看英
国工党五十年前仅得四万四千票,而和平奋斗之结果,今年得千二百万票,成为绝大多
数党。此两事皆足供深思。中共今日已成第二大党,若能持之以耐力毅力,将来和平发
展,前途未可限量。万不可以小不忍而自致毁灭!”
此时正值蒋介石三次电邀毛泽东赴重庆共商国是。而斯大林于胡适电报之前两天,
也催迫毛泽东去重庆与蒋介石会谈,电报说:“坦率告诉(中共),我们认为暴动的发
展已无前途,中国同志应寻求与蒋介石妥协,应加入蒋介石政府,并解散其部队。”对
斯大林的这封电报,我们现在知道,毛泽东非常不满,1949年年底,毛泽东去莫斯科终
于讲了出来。
不论是胡适的“规劝”,还是斯大林的高压,毛泽东都没有听。胡适的这种态度决
定了毛泽东不再对胡适存有幻想了。但毛泽东还是做了最后一次的努力,他说:“只要
胡适不走,可以让他做北京图书馆馆长!”胡适听了后笑拒了。这样一来,胡适从统战
名单中除去了。
s*******w
发帖数: 2257
420
当毛泽东来到北京,在北大图书馆谋到
了一个月薪八元的图书管理员的职位时,胡适那时是北大最年轻的新派教授。毛泽东曾
不失时机抽空去旁听过胡适的课。这也是毛泽东一度称自己也是胡适学生的由来。后来
,毛泽东同萧三等人经杨怀中先生介绍专程去拜访过胡适,同胡适讨论新思潮的各种问
题,并以新民学会在京会友的名义,请胡适做过报告,解答问题。从这,我们不难看出
青年毛泽东对胡适的尊重和仰慕。
1959年12月26日,这天是毛泽东生日,中午,胡适在台北家中留秘书胡颂平吃饭,
谈起了毛泽东的老丈人杨昌济。胡颂平由此便问:“毛泽东进北大图书馆工作,是他老
丈人带进去的吗?”胡适告诉说:“不是。毛泽东在湖南师范毕业后到了北平,他和五
个青年上书于我——这封信,我是交给竹淼生的弟弟竹生保管的。在抗战期间,放在上
海,竹生怕生事,把它烧了。——当时北京有个工读辅助会,他先在辅助会工读,很苦
。”那天,胡颂平还特地把心中一个疑问提了出来,他问胡适:“是否先生介绍他进图
书馆?”胡适告诉说:“不,当时章行严(章士钊)当北大图书馆馆长,李大钊当主任
。章行严是湖南人,大概是章和李大钊两人把他介绍进去的。”不过,毛泽东说自己进
北大图书馆是杨昌济先生介绍的。
相关主题
徐志摩和陆小曼 背后的故事贴首老歌
抡起板儿砖-就从徐志摩和陆小曼拍起来吧wh请问你当了版主如何解决以下问题?
【胡作非为】偶然犯淫致祸--徐志摩,就这样殁了【转载】
进入LeisureTime版参与讨论
s*******w
发帖数: 2257
421
主题:胡适的亲情与爱情
主讲嘉宾:周质平(作家 普林斯顿大学东亚系教授)
【要点1】中国人所争取的第一个自由不是信仰或言论自由,而是婚姻恋爱的自由,从
《孔雀东南飞》到《三言二拍》,从杜十娘到巴金小说《家》的三兄弟,这些小说描述
的都是少男少女怎样在父母之命、旧传统中争取恋爱婚姻的自由。在亲情和爱情的冲突
中引发“孝”与“不孝”的讨论,至少很长的一段时间里,爱情向亲情抗争的做法是不
受中国社会肯定的。
【要点2】胡适在近代中国提倡解放妇女、婚姻自由,有个人自由和个人尊严,但唯独
不能解放的是他自己。他解放了千千万万的思想,但自己的婚姻却是“吃人礼教”底下
的祭品。他奉母命走入传统婚姻与发妻江冬秀白头到老,而深爱他的女友韦莲司终身未
嫁。在此基础上,胡适的婚姻几乎成了近代思想史上严肃的课题,我们要讲的不是八卦
,而在这样的冲突里如何选择。
【要点3】胡适与韦莲司深情五十年,止于书信往来。韦莲司终身未嫁,深爱胡适,照
顾其赴美留学的女友曹珮声,与发妻江冬秀相处和睦。1960年75岁的韦莲司从美国搬到
一个小岛上,用毕生积蓄成立胡适基金会。1962年胡适去世,韦莲司写信给长子胡祖望
:“在他的墓边放十朵白色水仙,每五朵绑成一捆,你不必写是谁送的,就悄悄的放在
他的坟旁。”
【要点4】他们故事的是在孝道和爱情中寻找平衡。中国人对爱情故事的最后评价总是
它的结局:“有情人终成眷属”,所有悲喜剧划分都是是否成为眷属,如果最后的目的
不是婚姻,爱情本身是没有意义的。而这位美国女子韦莲司为我们立出来的典型是:虽
不成眷属,而一往情深。
周质平:谢谢大家!非常高兴今天来讲胡适的婚姻和恋爱问题。如果从中国的文学史来
看,中国人所争取的第一个自由既不是信仰也不是言论自由,而是婚姻自由和恋爱的自
由,如果从中国的《诗经·国风》开始一直到东汉的《孔雀东南飞》到晚明的《三言二
拍》里面许许多多的爱情故事,比如杜十娘,比如巴金小说《家》里三个兄弟,老大和
老二的婚姻都非常不幸。再往后可以找到台湾知名作家琼瑶写的《窗外》。这些小说所
要描述的都是少男少女怎样在父母之命旧传统底下争取恋爱和婚姻的自由。那谁是扼杀
爱情的刽子手?是最爱我们的父母。在这个关系里变成亲情和爱情的冲突。在亲情和爱
情的冲突里只能有两种结果:一个是爱情向亲情妥协或者爱情向亲情屈服。这个在传统
的中国礼教底下被认为是符合道德规范的,我们把这个叫做“孝顺”;另外一种方式是
爱情向亲情抗争,不屈服,一定要跟自己所爱的人在一起,娶我所爱的人,嫁我所爱的
人。在这种情况用以前的话是“不孝”,用现在的话来说叫“家庭革命”,至少有很长
的一段时间里,爱情向亲情抗争的做法是不受中国社会所肯定的,一般是反对这样的做
法。
大家知道胡适从1954年开始或者上推到1949年以后,其著作、思想、言行以及一切都受
到了党国的批评,《胡适思想批判八大册》(三联书店出版)从哲学、史学、政治、教
育乃至于他一般的行为举止没有不受到中国大陆知识分子的批评,只有一件事在胡适思
想大批判的过程里没有敢批评的——胡适的婚姻。大家只要谈到胡适的婚姻,还是表示
相当的敬意。那么是什么东西让胡适的婚姻能够有这样一个抗暴防腐的力量?什么样的
暴力也不敢批评胡适的婚姻?
胡适出生于1891年,14岁时其母为他订了婚,未婚妻离他家不远。胡适是安徽绩溪上庄
人,母亲帮他订了一门亲事,离上庄不远的江村,叫江冬秀。母亲帮胡适订婚以后,胡
适到上海读书去了。1911年,胡适19岁时到美国留学,先在康奈尔大学(纽约州北部有
一个镇叫绮色佳,大学就在小镇里,风景非常好),1915年转学到哥伦比亚大学,一直
到他在哥伦比亚大学得博士学位后,1917年回到中国到北大教哲学史。在这段过程里,
也就是他在1913年在康奈尔大学认识了康奈尔大学地质系教授的女儿,其名字叫韦莲司
。这两个人认识以后,互相间写了两、三百封信(在很短的时间里),这段爱情故事并
非秘密,胡适在他的留学日记里有很多记录是关于他和韦莲司女士的这段恋爱,而且也
有不少学者对这段关系表示兴趣,其中包括唐德刚、哥伦比亚大学的夏志清教授,这两
位先生都做了相当的研究,包括日本学者对这个问题也很有兴趣。可在做这些研究时,
最重要的一批材料也就是胡适和韦莲司之间相互来往的信件始终没有着陆,大部分靠胡
适日记里非常有限的一些记录。我非常幸运,在十几年前某年的休假时间里到台北,在
台湾的中央研究院胡适纪念馆里发现了这批信件,所以我整个研究是在此基础上进行的。
如果看留下来的胡适给韦莲司的信,第一封信是1914年写的,最后一封信是1961年写的
,整个过程延续了近50年。所以在几年前我出了一本书《深情五十年:胡适与韦莲司》
。我很多人一信到这批信,先会想到这一定是情书,带着窥密的心情看情书里的隐私。
当然在这些手稿里可以看出两个人的隐私,但很少,主要谈哲学、政治、文学、人生各
方面的问题。
胡适在出国之前(1911年之前)在上海有过一段比较荒唐的岁月,那段岁月里喝过花酒
、去过妓院,这在《四十自述》里写得很清楚,基本上不知道什么是谈恋爱。谈恋爱观
念在中国近代史上还是一件新的事,民国初年很多知识分子,他们觉得谈恋爱可能和嫖
妓女差不多,很少有现代人经历的男女谈恋爱的经验,而且和父母关系非常疏远,尤其
是父亲和孩子的关系,虽然我们有很多文章,比如1919年前后鲁迅写了一篇《我们应该
怎么样做父亲》,说的是大话,跟孩子关系非常疏远,那一代知识分子亲情和爱情双重
贫乏。胡适见到韦莲司女士之后,非常震惊于韦莲司女士的人品、学问、气度,各方面
都非常仰慕。韦莲司女士比胡适大5岁(胡适1891年生,韦莲司是1885年生)。前面我
说到韦莲司是地质学教授的女儿,可她并没有受过完整的智识教育,是完全自由的女人
,喜欢画画,所以胡适到康奈尔时韦莲司在纽约学画,学的是抽象的现代派的画。正是
因为一个在纽约,一个在绮色佳(绮色佳到纽约市坐火车要5、6个小时,而且交通不方
便),所以才这么多信件下来,胡适说在48个小时内写了两封信和一张明信片,但我还
是忍不住给你写第四封信。可以感觉到其感情是相当热烈的。
母命难违,恨未相逢未嫁时
胡适在1915年到哥伦比亚随杜威学哲学,而韦莲司女士在1915年时又刚好搬回到了绮色
佳,所以某种程度上两个人总是两地相居。在此情况下,胡适就继租了韦莲司在纽约的
公寓房子(在海文街92号的公寓房子),一直住到1917年回国,在里面住的时间不到一
年。但可以看出两人关系比较密切。大家都知道一讲到中国新闻学有首诗:《两个黄蝴
蝶》,如果大家对胡适的《尝试集》有所了解就比较清楚:“两个黄蝴蝶,双双飞上天
。 不知为什么,一个忽飞还。 剩下那一个,孤单怪可怜。也无心上天,天上太孤单”
。这首诗为中国新闻学开启了新纪元。很多人不知道胡适为何写这首诗,不过这在胡适
的日记记得很清楚,一开始叫“朋友”,后改成“蝴蝶”。前面有一段序,意思是我住
在海文街的公寓里,有一天在窗前吃中饭看到两只蝴蝶一只忽然飞下去,另外一只在天
上孤单怪可怜,这时忍不住想起了我的朋友,就想这首诗。很多人没有想早首诗是情诗
,是胡适在追忆他的女朋友韦莲司。后来胡适到北大,黄鲫钢读到这首诗后嘲笑胡适,
“黄蝴蝶”成为胡适的绰号:“黄蝴蝶来了”。
胡适和韦莲司交往最密切或者信件往返最频繁的一段时间是1913-1917年,在这段时间
里的信件大概有200封左右(仅胡适,不包括韦莲司的回信)。这些信里第一封里,胡
适跟韦莲司讨论到一个问题:我们对父母是怎样的态度,是坚持我们的看法还是为我们
的父母做某种程度的让步。胡适在这封信里的说明是“在个人问题上我站在东方人这边
,愿意为爱我者屈”。父母年纪很大了,不能让他们在晚年时改变他们的想法。他给韦
莲司信里有一句话:“我有一个很好很好的母亲,我欠她一切。”“我欠她一切”是“
深恩难报”,从“深恩难报”慢慢转化成为“母命难违”。所以胡适和韦莲司交往的过
程里,一开始胡适就很明白地告诉韦莲司“我已经订了婚,而且不会改变初衷”。
1915、1916年时,胡适的母亲听到谣言传到安徽乡下:胡适好像已经在美国另娶结了婚
。胡适写信给母亲:这完全是谣传,我和冬秀的婚约不必毁,不当毁,不该毁。很长的
一封信。我们在这个信里可以看出胡适很有担当,既然答应了这门亲事,就一定成,不
会毁坏婚约。不过我们看不到有任何爱情在里面。西方人在基督教里有一个“原罪”的
观念:人一生下来就有罪。我觉得在中国的传统里也有一个传统比较接近于西方人的“
原罪”——“孝道”:只要生下来就对不住父母了。在座的每一位,扪心自问一下,有
哪一位觉得自己是对得住父母的?我到这个年纪还觉得对不住父母,总觉得某种程度亏
欠父母,我做得不够,他们晚年的痛苦和寂寞跟我有关系,我到现在还有这个感觉。我
想这不只是我一个人感觉,只要是中国人,只要是在中国强调孝道文化里成长起来的人
多多少少都会有这样的感觉,比如在诗词里表现的也都是一种悔恨——“树欲静而风不
止”“子欲养而亲不待”都是教我们及时的行孝,不能愧对父母,一旦愧对父母,这个
人在社会上还是人吗?孝顺基本的、重要的成分是一种罪恶感,是愧对父母的罪恶感。
我们在胡适和韦莲司、妻子江冬秀一辈子过程里可以看出一个非常有趣的矛盾:胡适在
近代中国提倡解放妇女、婚姻自由,有个人自由和个人尊严的人,但唯独不能解放的是
他自己。他解放了千千万万的思想,但自己的婚姻却是“吃人礼教”底下的祭品。在此
基础上,胡适的婚姻几乎成了近代思想史上严肃的课题,今天我们要讲的不是八卦,而
在这样的冲突里如何选择。
讲堂228期实录 周质平 韦莲司与胡适:深情五十年
胡适和江冬秀
首次见面遭拒,若无其事的含笑离开
胡适在1917年6月、7月离开美国回到上海,年底到安徽,他第一件要做的事是完婚,履
行自己的诺言。在举行婚礼前的49天写了一封信给韦莲司:我马上要结婚了,但我老实
告诉你,我心情一点都不高兴,只是要完成生活里的实验,人生没有办法不走这条路,
所以我是怀着这样的心情。而我已经在北京开始了白话文运动,多么希望留在北京工作
,而不要把这段时间抽出来跑到安徽完成我的婚事。他的婚事什么时候完成的?12月30
日,阴历满月,年底完婚。在结婚之前没几天,胡适说“我只有一个要求,希望在婚礼
举行之前能够和江冬秀见一面。”新郎在未婚之前见新娘而今看来理所当然,而在当时
要求不可接受,且胡适是美国大博士,北京大学的大教授,回到乡下娶一个裹脚、不识
字的女人,女方好像实在不便拒绝这样的要求。江冬秀的父亲过世了,所以由江冬秀的
哥哥出面“好,我们让你们见一面。”所以胡适从他们的小村庄走路到江村,还得步行
相当长的时间从这个村走那个村,而且沿途很多人跟着在一起,在江村有很多围观,看
看胡适是否能见到江冬秀。江家很客气,请胡适喝茶、吃点心,与他聊天,可江冬秀始
终不出来。胡适耐心的喝茶等她,江冬秀就是不出来。最后江冬秀的哥哥跟胡适说:冬
秀今天生病,不能见。想想看,一个北京大学的教授,美国的博士到乡下看他的未婚妻
,被未婚妻的兄长当着众人面“你还是不能见他”,而且头一天答应可以见。胡适日记
里写道:“我和冬秀的婚姻从来没有任何意念要毁婚约,唯独当下很想拍案而起,既然
不让我见,不必谈了,大目前可从这个婚姻里解脱出来。”下面两段话可供我们参考,
“可我继而一想,我受了几十年的教育,读了二十几年的书,连这样的场面都不能应付
吗?我应该有能力应付这个场面。”“倘若我拍案而起,拂袖而去,我胡适的面子有了
,可江家的面子呢?”想到这里,他就“若无其事的含笑离开了江家”。这是胡适日记
里的一段。
胡适结婚以后把结婚的照片寄给韦莲司,胡适的母亲在1918年12月过世,他们两个结婚
几乎不到一年其母就因为流行性感冒去世。他的母亲24岁时开始守寡,到48岁过世,一
辈子是一个寡妇,孩子又不在身边。他给韦莲司的信里有这样一段话:我的母亲在几月
几号因为流行性感冒过世了,你和我的交往里我谈到过很多次我的母亲,你对我母亲的
人品都很清楚。“在我离家11年后,唯一感到安慰的是我母亲在临终时知道我娶了她为
我所择定的人,而且她知道冬秀已经怀孕要生孩子,所以我母亲临终是含笑而终。”我
看到这段信时就想,母亲临终时这一点点安慰,他母亲临终时那一点含笑而去是胡适一
辈子婚姻幸福换来的那一刹那——含笑而去!所以我们歌颂“孝道”时要想想这个“孝
道”后面有许多代价,有许多甚至于凄惨的故事在后面。
胡适生了第一个孩子,其名叫胡祖望,取此名是来安慰他的母亲的。胡祖望生以后,胡
适发表了一首诗:《我的儿子》。胡适在留学时提倡一个主义——“不婚无后”,一个
人不要结婚也不要有后代。所以他叫做“不婚无后”主义,当然最后为了他的母亲放弃
了他的“不婚”、放弃他的“无后”。
《我的儿子》:
我实在不要儿子
儿子自己来了
“无后主义”的招牌
于今挂不起来了
譬如树上开花
花落天然结果
那果便是你
那树便是我
树本无心结子
我也无恩于你
但是你既来了
我不能不养你教你
那是我对人道的义务
并不是我待你的恩谊
将来你长大时
这是我所期望于你
我要你做一个堂堂的人
不要做我的孝顺儿子
这首诗发表在1919年,当时影响巨大,而且认为那时的胡适在批评中国的孝道,但“孝
道”这个东西能批评得吗?他的说法是“我要你做一个堂堂的人,不要做我的孝顺儿子
”。现在想想,如果你的父亲写了这样一首诗,你看到了作何感想?我看到这首诗时很
感动,好像从某种罪恶里得到了一定的解放。但现实没那么容易,胡适想解放他自己都
解放不了,或者与其说这样一首诗是写给他儿子听的,不如说胡适跟他已经死去的母亲
说的话,其实是告诉他已经死了的母亲这里面没有欠你的东西在里面,这只是对人道的
义务,你既然生了我,你有义务养我教我,不要觉得孩子欠了你什么。这是20世纪初期
(离现在快一百年)的思想,即使在今天对千千万万的中国父母仍很有意义:孩子不欠
我们什么东西,我们教他、养他都是我们应该的。
这时候到了1919年,胡适给韦莲司的信很有趣,他讲得非常细:我在哪天哪月哪日结婚
,结婚时进行了婚礼改革,对我来讲要拜祖宗或者天地这是很荒唐的事情,所以他拒绝
拜天地也拒绝拜祖宗的牌位。经过和母亲长时间的争执后,母亲在拜天地这点上让步了
,拜祖宗方面母亲不同意,一定要拜祖宗,不能让自己的儿子数典忘祖。他在给韦莲司
的信里说到他母亲下葬的那一天正是胡适的生日,所以“在生死之间感到特别有趣的循
环”。胡适把母亲下葬以后,独自一人回到北京。
从1917年回国到1927年胡适再度回美国,俩人有信件,可不是很多,因为那时的胡适实
在太忙,1917—1927年是胡适转折性的十年,他所有的事功、著作、社会改革、白话文
运动、小说考证、问题与主义的辩论种种一切都在这十年内完成。胡适从一个康奈尔大
学的大学生变成一个国际知名学者,变成“中国文艺复兴运动之父”(海外对胡适的称
呼)。而韦莲司呢?韦莲司继续住在那个小镇里。韦莲司是一个画家,从这点来看也非
常有趣,胡适学问非常渊博,唯有一点实在不是他的专长——欣赏抽象画、欣赏现代化
作,可女朋友是画家,所以偶尔忍不住评论女朋友的画,其中有一封信说:我看了你的
三幅画后恶梦连连,睡不着觉。女朋友很生气:你不懂画,就别评论我的画。在这点上
,一方面距离好像很大,另一方面也有他们很相似的地方,胡适回国以后所提倡的新诗
和韦莲司当时用现代的、抽象的画法来画画在抽象意义上很接近,一个在艺术上、一个
在文学上进行某种程度的革命,这是两个人比较接近和类似的地方。
我想大家听了这个故事以后肯定会问一个问题:这两个人有没有男女关系?我可以肯定
的告诉大家,到1927年胡适第二次回到美国,也就是俩人认识了十四、五年,他们没有
关系。1927年韦莲司跟他表示过,希望能够有进一步的男女关系,可为胡适拒绝,胡适
觉得不应该走向那样一个方向。胡适是韦莲司家里的一个朋友,跟她母亲的关系很好,
而且韦莲司母亲也非常赏识胡适的才学,胡适经常在她的家里会谈三、四个钟头。
胡适再次来到美国是1933年,1933年芝加哥大学请他做一个贺司克尔讲座,讲中国的文
艺复兴,在芝加哥大学讲了12天,后来出了一本书《中国文艺复兴》(1934年由芝加哥
大学出版)。这次胡适去看了韦莲司,我引信件中的一段话,因为这段话比较重要(
1934年),韦莲司说:
“你塑造了一个幻象中的女子——亲爱的适,让我们继续穿着这身正式的外衣吧,否则
你所喜爱的这个幻象中的女子就会死去。我是如此平凡的一个凡人,一旦你整个了解我
的时候,失望会你伤心的,而在你我之间具有重大意义的激励和启发,也就随之死去。
”这段话是1927年韦莲司写给胡适的一段话,1934年她把这段话又引了一次,“现在这
件正式的外衣已经退到了地板上,你已经全然的了解了我,胡适——是不是更喜欢那个
幻象中的女子呢?她也许很美妙,但她毕竟是我,那个胸部扁平又不善于持家的我,那
个头脑不清而又不得体的我,是这个我触摸到了你的躯体和眼睛。我简直不能相信,你
竟爱上了这么一个可怜的东西,然而,你的爱却裹住了我……”
如果要回答刚才的问题,男女关系到1934年才有。在另外一封信里,韦莲司说“我今天
站在你睡过的这个小房间里,站在两个房间中不知道应该去哪个床上睡,最后我把你盖
过的被子拿过来盖在我的身上,我可以在这样的过程里体会到你的体温。”这都是非常
动人的,这是在1934年。
胡适做完讲座后回到中国,再下一次到美国是1937年,之后胡适做了中华民国驻美大使
(1938年)。胡适做大使之前犹豫了很久:我到底应不应该做这个工作。很多人写胡适
传记时忽略能够做出一个决定接受做美国大使,美国女朋友起了相当的作用。她有一句
话:我觉得像你这样一个人,不应该只是属于中国,应该属于全世界、属于全人类。在
这个情况下,胡适终于接受做驻美大使。接受做驻美大使,对胡适来讲——“我是牺牲
我个人自由”。他绝对不是想要当官,因为当时中国受日本侵略已经到了抗战最危机时
,他说作为国民、一个中国人有义务解救中国的危亡。所以有很多当时或者后来左派的
评论家说胡适是为蒋介石服务或者为国民党服务非常不公允,在胡适的脑子里有国家,
是为国家做这件事,不是为国民党,也不是为蒋介石,而是为中国人、中华民族做这件
事。
做驻美大使到1942年就不做了,可他继续留在美国一直到1946年。这段时间,两个人每
年的生日都会互送礼物,比如胡适46岁的生日,韦莲司寄了12多玫瑰花,其中一朵是康
乃馨。胡适回信说这朵康乃馨让他感觉非常温暖。非常动情的信。1946年胡适回到中国
做北京大学的校长,住在现在的王府井边上东厂胡同1号,也就是中科院近代史研究所
的所址,离北大红楼很近,到1946年12月北京成了危城,蒋介石派飞机把重要的学人从
北京接到南京。
(本文依据讲者现场录音编辑整理,未经讲者订正。欢迎完整转载,并务必注明来源:
腾讯思享会)
讲堂228期实录 周质平 韦莲司与胡适:深情五十年
胡适和曹珮声
“十朵白色水仙,悄悄的放在他的坟旁”
这期间里有一件事非常有趣,大家可以看看胡适跟他女朋友之间的关系。1923年胡适和
他的表妹曹珮声陷入热恋,在西湖烟霞洞同居过一段很短的时间,胡适在西湖养病。胡
适最有名的诗,比如“山风吹乱了窗纸上的松痕,吹不散我心头的人影”。“心头的人
影”到底是谁?我想是曹珮声。曹珮声女士也很了不起,30年代决定到康奈尔大学学农
学,胡适最早在康奈尔读书时也是要进农学院。也就是说胡适在中国的一个女朋友现在
到美国读书了,就拜托在美国的女朋友韦莲司照顾他的表妹。我想韦莲司多少有点耳闻
,胡适在信里不可避讳:我生病时我和我的表妹住在西湖。而且韦莲司也没有丝毫忌妒
,曹珮声到美国后,韦莲司很照顾她。这是1948年底。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
在北京成立,那时的胡适在美国。
前面我们说到胡适于1938年做大使,在1938年大使任命后发了一次严重的心脏病,几乎
死掉,在医院里住了77天,住院时他特别选了一间病房,病房所面对的是当时韦莲司住
的房子。这77天病得很严重,医生不允许他下床、写字、看书。当医生允许他下床时,
他做的第一件事是叫出租车到韦莲司住过的那个房子里凭吊一下,虽然他不能爬上去,
但让车子把他拉到海文街92号,这个房子在赫贞江的江边,景色非常好,胡适有许多诗
写的是赫贞江:
百里的赫贞江
从容的流下纽约湾
恰像我的少年岁月
一去永不回还
这江上曾有我的诗
我的梦
我的工作
我的爱
在77天的住院期间有一位美国护士小姐跟胡适关系非常好,而且也非常仰慕胡适,仰慕
到什么程度?胡适大使卸任以后住在护士在纽约的公寓里,这个公寓离大都会的博物馆
很近,到现在还是高级住宅区,女护士把她的房子让给胡适住。1949年胡适来到纽约又
住进了这个公寓,到纽约时天气很热,这位护士小姐写了一封信给康奈尔的韦莲司女士
,她说胡先生想到我的公寓房子里,房子非常热,想给他装一台空调,但非常贵,一台
空调要500块,你能不能出一半,你出一半我出一半共同为胡适谋幸福。韦莲司马上给
这位护士寄了200块钱。胡适知道此事后,他写了一封信:我懂中国的历法,今年立秋
会来得很早,不会热很久,不必装空调。所以钱就退回了。胡适处理人际关系有一般人
不能及的地方,几个女朋友在一起互相间和平共处,不但和平共处,而且愿意谋胡适的
幸福而共同努力,这是少有的。这是1949年。
1949年以后到1958年回到台湾前,胡适一直在美国,这段时间两个人偶尔写信、互送礼
物,都记得对方的生日。1957年胡适回美国之前,韦莲司邀请胡适和他的夫人江冬秀一
起住到他的家里去,因为他的家在纽约州北部非常凉快,风景又好,她说“欢迎夫妇两
位到我家里来避暑,过个夏天。”夫妇两个人带了一个朋友在韦莲司家里住了27天。韦
莲司决定请夫妇到她家去住时,不是完全没有顾虑,她先写信给胡适:这样做是否合适
?胡适说这没有什么不合适。她说我怕多年来的风言风语,你太太对我有一定的反感。
胡适告诉她这不是问题,冬秀中文不识几个,英文更不会懂。到了韦莲司家,夫妇住在
那儿。尤其让我感动的是,她知道江冬秀喜欢做菜,也知道胡适喜欢吃中国东西,韦莲
司想方设法(住的地方比较偏僻)买了中国各种各样的作料在厨房里放好,让江冬秀给
胡适和朋友偶尔做一些中国菜。
1958年胡适决定回台湾,回台湾前,韦莲司觉得应该送江冬秀礼物,后韦莲司送给江冬
秀两套银制的餐具,她在所有叉子、勺和刀上刻上“冬秀”两个字,有中文和汉语。她
不识一个汉字,不知道从哪里找到的刻工刻上“冬秀”两个字,在胡适回台之前送给胡
适。胡适也很有趣,看到后说:这“冬”刻得实在不好。
在胡适70岁生日那一年,韦莲司决定要送胡适一个礼物,她的一封信里写道:你70岁的
生日我要送你一个礼物,我的计划是把我毕生的积蓄(五、六千美元)捐出来成立一个
基金会,专门翻译胡适的作品,从中文翻到中文。胡适看到这封信后,只是轻描淡写地
说一下:我很感谢你要送我这样一个礼物,但工程浩大,不敢给一种错误的鼓励。她为
了给胡适送五、六千块钱成立一个基金会,韦莲司做了一件事,她从绮色佳搬到巴贝多
(加勒比海东南角上,当时英国殖民地,一个小岛,只有430平方英里),她跟胡适说
“如果我要捐出这笔钱,必须生活在花费比较低的地方,而且这时我若到了巴贝多,此
地汇率对美元比较有利,所以我要做这件事。这时是1960年。1960年时胡适到美国开一
个学术会议,到机场送韦莲司女士到巴贝多,这是他们俩最后一次见面。1960年韦莲司
已经75岁了,孤苦伶仃的一个人从美国搬到一个小岛上,身上带的是胡适写给她的那一
摞信,做的是什么工作?把那一摞信打字、拍照、做复印,把原件寄还给江冬秀。想想
,这是什么样的情况?70多岁的孤苦老人,把钱省下来然后捐出成立一个胡适基金会。
1962年2月24日胡适心脏病发,在中央研究院的一次酒会上猝死,韦莲司听到这个消息
以后写了一封信给江冬秀:现在这棵大树倒下了,你和他曾经在这棵树上筑过巢,这棵
树孕育了千千万万的果实,让千千万万饥饿的年轻人受到很好的教育,现在你正是大的
悲痛的时候。”她写了一封信给胡适的儿子胡祖望,她说“作为五十年的老友,我觉得
我应该有些表示,可是我不知道这样做合不合乎中国的礼数,我只想送他一个小小的礼
,我想请你在他的墓边放十朵白色水仙,每五朵绑成一捆,你不必写是谁送的,就悄悄
的放在他的坟旁。”这是韦莲司最后给胡祖望写的一封信。
虽不成眷属,而一往情深
看他们故事的过程不免是男女的恋情,开头我略说到这其实是一个孝道和爱情怎样协调
和冲突的过程。但我想在这个故事里值得我们追念、感怀的人不是胡适,而是美国女子
韦莲司。中国人对爱情故事的最后评价总是它的结局:“有情人终成眷属”这一点,所
有悲喜剧划分都是是否成为眷属,如果不成为眷属,所有的一切都是白搭。也就是说男
女的恋爱关系必须为婚姻服务,任何男女交往都是不同程度的相亲,如果最后的目的不
是婚姻,爱情本身好像是没有意义的。而这位美国女士为我们立出来的典型是:虽不成
眷属,而一往情深。我不知道中国有几个这样的故事,能够不非成眷属而一往情深。韦
莲司并不是一辈子没有动过要嫁给胡适的念头,1934年两个人发生关系后动过这个念头
,她写了一封信给胡适:对我们两个缺乏童年的人,在康奈尔这一段是我们另外一个童
年,现在的生活我们应该再有一次这样的童年。不要看这堵墙很高,如果你一推它也会
倒,我无视于社会的批评,也无视于时空的距离。当然对于她来说可以无视,对于胡适
来说怎么可以无视呢?胡适在婚姻关系里,若跟江冬秀离婚另娶一个美国女人,胡适在
中国几十年建立起的社会声望会受到什么样的打击?韦莲司写给胡适一封信说:我不会
为了讨你的欢心跟别人结婚,你是我唯一想嫁的男人,可我也知道我这一辈子不可能嫁
给你。韦莲司就是这么直接地写给胡适。所以这个故事里更值得感念的是韦莲司这个女
人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对爱情的执着、不妥协和一种忠贞。英国哲学家罗素(他写过很多
书,在中国很有影响,其中影响最大的《幸福之路》、《婚姻与道德》)在其晚年写了
自传(三大册),第一册里开头就说:“在我这一辈子,有三种情绪极其强烈,这三个
情绪控制了我的一生。”这三个情绪是什么?“第一是对爱情的渴望,第二是对知识的
追求,第三是对广大众生的悲悯。”这么大一个哲学家到他晚年还可以说“在我一生里
最大的追求是对爱情的渴望”。这是一个很诚实的态度,中国大人物里很少有人可以坦
然承认“我这一辈子最大的渴望和追求就是爱情”。
这是我今天把胡适和韦莲司两个人的爱情故事和大家分享了一下,谢谢大家!
主持人:现在是互动时间,现场网友可以提问。
提问1:我的问题是,胡适对爱情与徐志摩对爱情的方式非常不一样,徐志摩有对亲情
的抗争,追求自己的爱情,对他们两个人的不同您怎么看?
周质平:这个问题提得很好,是典型的两个案子:胡适和江冬秀,徐志摩和陆小曼是中
国近代史上两个著名的个案。在恋爱和婚姻这么多不同典型例基本上可以分成两类:一
类是“要死要活”,另外一类是“不死不活”。徐志摩跟陆小曼是“要死要活”,一天
看不陆小曼没法过下去,跟林徽因也一样,林徽因在北京演讲,他就从南方坐飞机过来
结果摔死。在“要死要活”和“不死不活”之间,常常歌颂的是“要死要活”,实际能
够持久的是“不死不活”,不要小看“不死不活”,我刚才讲这个故事也没有要提倡“
要死要活”。在胡适的看法里,婚姻跟爱情是截然两回事,能够在婚姻里找到爱情很幸
运,是非常幸运的,他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的自我说服。胡适跟母亲说,我跟冬秀结婚,
母亲说冬秀不识字,胡适说无所谓,倒过来给母亲做工作:妻子不一定是知识的伴侣,
知识伴侣可以在朋友中找到,妻子是柴米油盐的伴侣。听前面的故事,也许大家惋惜胡
适和韦莲司没有成眷属。但再想想,好在没有成眷属,如果成了眷属,这两个人整天也
就柴米油盐,煮饭、洗衣服,就不会有那么深刻的相思与爱慕。
徐志摩是要抗争的,是要找到我所爱的时,“得之,我幸;失之,我命”。梁启超说不
能为了陆小曼那么去做,徐志摩说要在茫茫人海中就要找到那么一个人。但在找的过程
里大概并非都是一种快乐。胡适的看法是把婚姻和爱情分开来看,而徐志摩一定要把它
结合在一起,结合在一起不太切实际。能够接受这两个东西,在婚姻里实在没有爱情,
所以很多人苛责胡适,认为胡适对江冬秀不忠实,当然是不忠实,但"不忠实"有两个概
念:一个是对江冬秀不忠实,另外是对婚姻制度。胡适很忠实于婚姻制度,我跟你结了
婚,这一辈子认你为我妻子,这是在名分上,忠实于名分,可不能忠实于个人。
提问2:您认为理想的“孝道”应该是一种什么样的形式?谢谢!
周质平:我在美国生活了大半辈子(在美国生活了40年),有机会观察美国父母跟的子
女的关系,不得不说美国父母对孩子的关切或者在父母的爱里,父亲的感觉比较少。中
国传统里有一个概念非常深厚——“报”,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报仇"也是"报"的
概念。"报"的概念在西方没有中国这么强,尤其是父母对子女不是变相的投资。想想中
国的老话,“养儿防老”,我自己小时常常听到父辈们说“为了你受了多少苦,要是没
有你……”这给孩子们都是一种很深的罪恶——必须回报。美国孩子或者父母因为对"
报"的概念比较弱,罪恶的感觉也比较淡。另外跟社会制度有关系,很多人说美国孩子
不孝顺,其实很孝顺,只不过孝顺的方式不是通过经济上的补偿,也不需要经济的补偿
,因为有社会福利制度、保险制度,表示的方式往往是过年过节寄一张卡片或一束花,
而不是三代同堂住在一起,三代同堂我觉得很可怕,对谁都不公平,父母年纪老了,在
西方自然是住养老院,孩子的负担已经够重了,而且自己各方面不自由,孩子要我们去
住也不会去住,这上面是有一些不同的,并并不是说哪一边的孩子孝顺或者哪一边的孩
子比较不孝顺。中国社会理特别强调孝顺,绝不是中国人比较孝顺,恰恰相反,是这个
社会里孝顺的人不多,必须无时无刻的要孝顺,孝顺某种程序的实行起来很困难,所以
几千年来不断地讲是因为做到的人实在不多。从这个角度看你可能会有另外一种体会,
并不是周围人特别孝顺。
提问3:从您讲的故事里有很矛盾的事情,胡适为了孝顺放弃了他对女朋友的爱情自由
,但孝顺又使他听从母命,与发妻白头到老。那是不是他自身的一种矛盾?一方面想改
变过去的文化,另外是自身对文化的让步,您怎么看这个问题?
周质平:我们的认知和行为两件事上不能等同起来,不是我们知道的事就是我们能做的
,你知道的事未必是你能做到的事。比如胡适讲他自己的婚姻时,很多人赞美胡适,跟
他同时代的人如鲁迅、郭沫若相比,把原配甩到一边另娶新欢,胡适没有这么做,所以
社会上给他的肯定这么大。胡适说这件事你们认为我的牺牲很大,在我看来我没有牺牲
什么,只是母亲让我跟谁结婚我尊重母命,"在我看来没有过不去的",结果社会上给了
我这样一个回报,“我在这件事很占便宜”。韦莲司也这么说“我不会为了要跟你结婚
而坏了你的社会名声,我是不会这么做的。”在这件事上是他个人的决定,他一再地说
“我跟冬秀结婚,是不忍伤几个人的心。”其实“几个人”是两个人:“不忍伤我母亲
的心,不忍伤江冬秀的心,如果我伤了这两个人的心,往后我不可能快乐。”所以他有
另外一种负罪,若一方面对不起他的母亲,另一方面对不起江冬,怎么还能快乐起来?
所以他做出了这样的决定。
s*******w
发帖数: 2257
422
主题:胡适思想与现代中国
主讲嘉宾:周质平(作家、普林斯顿大学东亚系教授)、耿云志(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
究所研究员)
【要点1】在中国现代化的过程里,胡适是一个中心人物,从提倡白话文到批判旧礼教
,从整理国故到全盘西化,他不但是一个提倡者,也是一个总结者。孙中山于1911年推
翻满清成立中华民国,但只给出了一个空的政治框架,这个框架一直等到胡适出来以后
才在文字上、语言上和文化上有了一个新的意义。在文化上胡适引进了许多西方思想,
比如民主、科学、自由、平等的概念。
【要点2】回看胡适的一生,是以笔杆子去和枪杆子斗争。虽然胡适做过中华民国驻美
国大使,也做过台湾中央研究院院长,这两个职务理论上都由蒋介石任命,但胡适代表
的是清流,而不是当道。中国知识分子对政治始终是关怀的,但关心政治和热衷名利其
中有微妙的界线,胡适在政治上给了我们新的典型,他对国事和政治发表他的意见,参
与而不同流合污,介入而不为政治势力所吞噬。笔杆子和枪杆子的斗争一直坚持到他死。
【要点3】1949年以后,胡适之所以受到这么多的批评,被视为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头号
敌人,原因在于1919年他和李大钊有过一次辩论——“问题与主义”。胡适的观点是要
多谈些问题,少谈些主义;胡适反对革命,提倡改良。胡适告诉我们:目的不能使残酷
的手段变得神圣,而革命往往是我们使用残酷手段时最好的借口。这是胡适在“问题与
主义”的辩论里非常重要的精义。
【要点4】几十年过去了,胡适从罪魁、帝国主义的走狗,到今天其思想逐渐又受到中
国人的欢迎,自由、民主、理性成为我们久旱之后的甘霖,只能说明时代并没有进步。
胡适晚年写了《宁鸣而死,不默而生》,即知识分子冒着生命危险争取表达不同意见的
自由。我希望这个时代能够很快地过去,我们要的是“鸣而不死”,要的是虽然你的意
见跟我不同,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这个话的权利。
【要点5】梁启超是清末到新文化运动之前,引领中国社会思潮的重要人物。胡适恰好接
他的班,从新文化运动开始成为引领中国社会、中国思想文化向前进步的人物。在我个
人研究中,对任公先生的性格和气质更喜欢一些。胡适先生给人印象是历史负担太沉重
,他的一生过得相当沉重,使命感、责任感太重。梁启超这个人一生生龙活虎。但胡适
的沉冤必须昭雪,他被打入到“十八层地狱”,从十八层地狱捞到地面上来,自然很难。
【要点6】胡适在《四十自述》里回忆说:我个人受到梁启超先生的无穷恩惠,现在回
想起来有两个方面:一是他的《新民说》,二是《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新民说
诸篇给我开辟了一个新世界,使我彻底相信中国之外还有很高等的民族,很高等的文化
;《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也给我开辟了一个新世界,使我知道《四书》、《五经
》之外,中国还有学术新思想,这是第一次用历史眼光来整理中国旧学术思想,因此胡
适立志做中国思想史,这几乎奠定其一生的基本学术方向。
【要点7】胡先生和梁先生在整理旧学、国故方面都用了大力气,成绩斐然。但两人的
态度与做法有很大不同。胡适先生只把国故当做研究对象,用科学方法对国故加以整理
,还其本来满目就可以了,带有明显的批判性态度。梁启超的旧学根底终究深厚得多,
西学对于他不过是供取舍的材料而已;梁先生以中国人的需要为出发点,根据中国人的
标准去选择西方文化对我们有用的东西;胡适认为西方发达国家已经充分发展起来一套
东西,应当是全世界人都需要的。
【要点8】胡氏与梁氏其政治追求是一样的,都追求宪政、追求自由民主,两人都未见
到政治目标的实现。梁先生却因退出政治舞台,于思想学术上多有建树,而嘉惠后人。
胡先生卷入政治,虽其自由主义政论丰富了中国民主思想的滋养,但他也因为分心于政
治而未能专心完成自己的学术夙愿,不免为后学者留下遗憾。
胡适:中国现代化过程的中心人物
周质平:很高兴有这个机会到腾讯燕山大讲堂和大家谈胡适。胡适是20世纪中国最有影
响力的一位学者,他的思想到今天对我们还相当有指导意义。谈到胡适的影响,大概可
以从几方面来说。
一是学术上的影响。在中国现代化的过程里,胡适是一个中心人物,从提倡白话文到批
判旧礼教,从整理国故到全盘西化,他不但是一个提倡者,也是一个总结者。就学术研
究而言,胡适的影响涉及中国的哲学、史学、文学等各个层面,甚至对于近代中国的语
法研究,胡适也是少数的先驱之一。在中国学术的现代化进程中,胡适的另一个贡献是
他改变了晚清张之洞“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格局,终于把“体用”的概念打破,
不再从“体用”的角度来提倡西学引进。
二是社会改革方面的影响。从丧礼改革到妇女解放,从个人主义到好人政府,这些口号
和运动都和胡适分不开,他几乎成了20世纪初期中国新思潮的总汇。也正因如此,新文
化运动所引起的种种结果或多或少都归结到胡适身上。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胡适成
为一个不是功首就是罪魁的两级人物。从他的思想被接受的程度来讲,他同时受到激进
和保守两种势力的批评——激进势力嫌他太温和,保守势力嫌他太激进。
1941年12月15日的美国《生活》杂志上有一篇对胡适的专门报道《胡适大使》(胡适时
任中华民国驻美国大使),作者是当时有名的记者Ernest Hauser,他是这么来介绍胡
适的:“孙中山于1911年推翻满清成立中华民国,但孙中山只给出了一个空的政治框架
,这个框架一直等到胡适出来以后才在文字上、语言上和文化上有了一个新的意义。”
我觉得这个提法非常好,所谓的“在语言上”当然指胡适提倡白话文,也就是中国人从
1917年起在书写方式上和口语大大拉近了,采用了和口语相近的书面文体,现在叫白话
文。“在文化上”指胡适引进了许多西方思想,比如民主、科学、自由、平等的概念,
我们现在看这些概念,与其说它们是西方的,不如说它们是普世的。所以胡适一生所提
倡的价值标准在现在看来不是具有中国特色,而是要我们少一点中国特色,多一点普世
价值。
一位对中国这么有影响的学者,其1949年以后的遭遇值得现在的我们回顾。自50年代初
期开始,我们的政府有计划地把胡适作为一个反面教材,拿鲁迅作为我们学习的样板,
拿胡适作为我们批判的样板,把胡适说成是“美帝国主义的走狗”,是“蒋介石的御用
文人”。1954年中央很清楚地说胡适思想是马克思思想和列宁思想最彻底最狡猾的敌人
,企图从根本上拆毁马克思和列宁思想。从1949年一直到1989年,这样的标签跟着胡适
至少有40年。与此相反的是鲁迅,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在《新民主主义论》里对鲁迅提
出“三家五最”的评价:“三家”即文学家、革命家、思想家;“五最”即最正确、最
勇敢、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民族英雄。这是对鲁迅的官方定语,一直沿用到
现在。毛泽东对他另外的评价包括“中国文化革命的伟人”、“文化新军最伟大和最英
勇的旗手”、“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牛马”等,是当年我们学习的对象。鲁迅曾经说
有所谓的“骂杀”和“捧杀”,即一个人可以被骂死也可以被捧死。鲁迅大概属于被捧
杀的那一位,捧到后来鲁迅几乎成为一个在人神之间的怪物。而被骂杀的呢?浴火重生
。现在我们重申胡适的思想就是最好的证明。
在近代中国思想史上,我们可以看到傀儡和偶像之间非常有趣的例子。乍一听一个是偶
像,一个是傀儡,偶像是人人尊敬的对象,傀儡受人玩弄,差距好像非常大。可仔细想
想,偶像和傀儡之间的距离也许并不那么大。鲁迅逝世于1936年,两年以后他的全集就
出来了,之后1957、1958、1981、直到2003年鲁迅官修全集还在不断被修订。我想鲁迅
集子是中国所有集子里编得最好的,引得好、目录好、注释也好,对各个小事情都有非
常详细的注解,更不要说鲁迅博物馆、鲁迅研究室、鲁迅纪念馆,在北京、上海、绍兴
都可以看到。但回看胡适,胡适逝世于1962年,去年是胡适逝世50周年。50年过去了,
2003年虽然有安徽教育出版社的《胡适全集》,但不全。只要对胡适稍有一些研究,就
知道这套《胡适全集》在政论方面有六、七十篇中文文章没有收录,也有几十篇英文文
章没有收录。没有收录并不是因为这些文字收不到,而是到现在政府仍觉得胡适思想有
一定的晦暗,胡适对社会主义和共产党的批评都没有收录在《胡适全集》里。
胡适:被骂杀之“先时”人物
我在普林斯顿大学教中国近现代思想史,因工作关系有机会在美国、港台、大陆和同学
们谈胡适研究。每次跟美国学生讲到胡适思想时,说胡适的核心思想是自由、民主和科
学,美国学生很诧异:这不是一些常识吗?讲自由、民主、科学等常识性的问题居然可
以开启一个新时代、引起一个新震动?如果和台湾学生讲胡适思想,他们也觉得胡适不
过是一个五四前后的白话文作家,如果跟他们提当年胡适对国民党的尖锐批评,从现代
台湾青年的尺度来看远远不够级别,他们觉得太过温和了。所以胡适思想无论在海外还
是在港台都显然是过时的,唯有到中国大陆我们仍觉得它有很多新意,甚至还有许多闻
所未闻的东西。胡适思想能够始终不过时,一方面当然说明胡适思想有其现实意义,另
外一方面,与其说是胡适思想有其时代性,不如说是这个时代、这个社会没有进步。借
用梁启超在写《康有为传》时的一个很好的提法,即时事与人物的提法:什么样的可以
叫做人物?梁启超对“人物”下的定义是这样的:一个人的生平和言论能够影响到全社
会,一举一动、一笔一舌都引起全国人的注目,这个人出现之前和这个人出现之后社会
的面貌为之一变,这样的人我们可以称之为“人物”。如果拿此标准来看胡适,胡适毫
无疑问是一个人物。接下来,梁启超把人物分成两种,一类是“应时之人物”,用现在
的话来讲是由时代创造出来的英雄;另外一类人物是“先时之人物”,是创造时代的或
者超越时代的英雄。“应时之人物”的特征是什么?“应时而生者,其所志就,其所事
成,而其及身亦复尊荣安富,名誉洋溢。”即应时人物所做的事都能做成,他的一辈子
过得非常好,用的是“尊荣安富,名誉洋溢”这八个字。胡适1917年回到中国后,1917
年到1927年,甚至到1937年,用刚才梁启超描述“应时人物”的几句话来形容彼时的胡
适非常贴切。胡适提倡白话文,1917年发表了《文学改良刍议》,五年内教育部就下令
小学教科书改用白话,这个速度他自己都没有想到。其它方面,比如妇女解放、社会改
革、对旧习气的批判改进和对新思潮的引进,其成功和快速的程度都超过胡适的想象。
我们可以说胡适在这二十年里是一个“应时人物”。
什么是“先时之人物”?梁启超说:“其所志无一不拂戾,其所事无一不挫折,而其及
身亦复穷愁潦倒,奇险殊辱,举国欲杀,千夫唾骂。”1949年以后,尤其是50年代批判
胡适运动后,用这几个字来描述胡适的遭遇也是再贴切不过了。从1952、1953年一直到
1957、1958年,稍稍知名的知识分子没有一个人不批评胡适,从政治到学术,从文学到
历史到教育,甚至他做大使时尽一个公民所该尽的责任,出使美国,争取到美国对于抗
战的同情,这件事也受到极严厉的批评。我注意到1958年由三联书店出的《胡适思想批
判》八大册,其中只有一件事是当时批胡的知识分子所没有批的,即胡适的婚姻,在当
时那个情况下胡适真的是“举国欲杀,千夫唾骂”。现在的五四纪念碑上有蔡元培、陈
独秀、李大钊、鲁迅的像,唯独没有的,是当时新文化运动的真正领导者——胡适。许
多人建议要为胡适在北大校园立一个铜像,但这个建议始终没有得到允许。党和国家到
现在为止,没有公开对胡适有过平反。一个死在50年前的人,是否平反对胡适而言其实
已经没有意义——平反既不能为他增加些什么,不能平反也不能为他减少些什么。但对
于这样一个为中国的自由民主做出过巨大贡献的人,平反的意义不在于被平反的人,而
是当年说他有罪的当局能够平反这样一个人,能够增加当局的合法性,但这件事始终没
有做。
以笔杆子去和枪杆子斗争
回看胡适的一生,看到的是什么?是以笔杆子去和枪杆子斗争。虽然胡适做过中华民国
驻美国大使,也做过台湾中央研究院院长(1957—1962年),这两个职务理论上都由蒋
介石任命,但我们始终觉得胡适代表的是清流,而不是当道。中国知识分子对政治始终
是关怀的,但关心政治和热衷名利其中有微妙的界线,关怀政治和靠拢权势很不同。
1917年胡适回到中国,说“20年内不谈政治”,希望通过文化改良给社会改造打下坚厚
基础。但两年以后他说:“谈政治成为我的一个忍不住的新努力”。当初胡适提出20年
内不谈政治时,他的一帮朋友就开玩笑说:“胡适是处女,我们是妓女,胡适要保持他
的处女之身,不和肮脏的政治有交往。”处女和妓女的比喻虽然是玩笑,但我觉得深刻
体现了中国知识分子与政治的两级关系,好像中国的知识分子不关心政治则已,一旦关
心政治或者涉入政治,不为处女即为妓女,或者不闻不问,或者以此为生。最好的例子
是郭沫若,在两级里郭沫若属于哪一边,大家一看就知道。胡适在政治上给了我们新的
典型,他对国事和政治发表他的意见,参与而不同流合污,介入而不为政治势力所吞噬
。胡适既不是处女也不是妓女,是良家妇女的典型。我要过问国家的事,可我不会和你
同流合污。笔杆子和枪杆子的斗争一直坚持到他死。
1958年胡适去了台湾,很多人以为他和蒋介石关系非常密切,是“蒋介石的御用文人”
,这个说法在蒋介石日记公开后不攻自破。蒋介石在日记里对胡适“恨之入骨”,这四
个字绝不夸张。蒋介石表面上好像对胡适礼贤下士,非常客气,可骨子里把胡适看成是
他的一个心腹大患。胡适1958年到台湾后,和国民党的斗争始终没有停止过。无论是蒋
介石计划连任总统还是雷震案种种,胡适都表示反对。他觉得当时的台湾不够民主是国
民党独裁的结果,必须打破国民党一党专政的局面,他甚至给过蒋介石建议:要救台湾
,必须“毁党救国”,即要救中华民国,必须毁国民党,让国民党分裂,否则中华民国
会随着国民党的腐败和独裁而亡。蒋介石听了胡适的建议后,回家写日记时用最刻毒的
话骂胡适:“胡适让我做的事是数典忘祖,要我做亡国奴,胡适丧心病狂。”1962年年
初,胡适在一次中央研究院的酒会上心脏病突发猝死,蒋介石表面上哀悼他,写了“新
文化中旧道德的楷模,旧伦理中新思想的师表”的对联,可他在日记里说的是:“我终
于去掉了反攻复国的心头大患。”
在许多研究胡适的文章里,尤其是国内,有两种说法:一个是说胡适“浅”,一个是说
胡适软弱,总觉得胡适所谓自由主义太过软弱。对于说胡适软弱的,我想提出一个问题
:无论是对毛泽东还是对蒋介石,在中国近代史上还能找出另外一个人比胡适硬吗?
1945年二战结束后,胡适从美国发了一个电报给在重庆的毛泽东,希望他能够解除武力
,共产党成为第二大党,和国民党一起把一党独裁的政府变成一个多党制的民主政府。
后来胡适说:“我没有收到毛泽东的回电。”这是一件不可能的事。和50年代末要蒋介
石“毁党救国”的思路是一致的,胡适希望中国领导人能够有这样的看法,朝着民主方
向走,但蒋介石、毛泽东没有一个人接纳他的观点。胡适对自己有一个评价:不可救药
的乐观主义者,这最容易说明他在政治上有一种天真。
自由平等的国家不是一群奴才建造得起来的
1917年胡适回国时,用梁启超的标准来评判,他只是一个“应时之人物”,是一个时代
创造出来的人物。到1989年,也就是70年后,胡适反而成了超越时代的人物,超越时代
的标志在于他的全集还收不全,这在中国社会演变里值得大家深思。在胡适思想里,特
别值得我们现在学习的一点是他的个人主义。胡适的个人主义和我们传统的教育恰恰相
反,胡适在1919年发表的《易卜生主义》里提出,最重要的是把你自己造成一块好的材
料,这是你救国的唯一途径。他还用了一个非常生动的比喻:如果一艘船要沉下去,最
重要的事情是什么?是救出你自己,连自己都救不出,何谈救别人?他讲的是老实话。
1930年他发表了一篇文章《介绍我自己的思想》,在文章里他写道:“现在如果有人对
你们说,牺牲你们个人的自由,去求国家的自由!我对你们说,争你们个人的自由,便
是为国家争自由!争你们自己的人格,便是为国家争人格!自由平等的国家不是一群奴
才建造得起来的! ”我想这句话对当今的中国人来说依然有深刻的时代意义。胡适在
《易卜生主义》里面还写道:“世界上最强有力的人就是那个最孤独的人。”如果用《
孟子》里的一句话来说就是“虽千万人吾往矣”——千万人之以为是,不妨碍我一个人
之以为非。
1949年以后,胡适之所以受到这么多的批评,被视为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头号敌人,一个
原因是在于他1919年和李大钊有过一次辩论——“问题与主义”。胡适的观点是要多谈
些问题,少谈些主义;胡适反对革命,提倡改良。“革命”这个词在中国现代史里影响
太大,一直到1989年之前这个词都是绝对正面的意义。“革命”对中国人有一种致命的
吸引,仿佛只要是革命都应该支持,因为“革命”给我们的感觉是在一夜之间把过去所
有的错误和罪恶都洗刷掉。可胡适告诉我们:目的不能使残酷的手段变得神圣,而革命
往往是我们使用残酷手段时最好的借口。有人说,我们之所以如此残酷如此血腥,是为
了残酷和血腥后面乌托邦式的理想。但胡适说,即使这种乌托邦式的理想真能实现,也
不能因此不顾手段。这是胡适在“问题与主义”的辩论里非常重要的精义。
1978年后中国慢慢出现一些松动,这些松动和1978年《光明日报》上的一篇文章《实践
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有一定的关系,此文一般被视为改革开放的先声,其态度和胡
适的实验主义观点非常接近,胡适说的是“实验是真理的唯一试金石”,只是几个字的
不同。几十年过去了,胡适从罪魁、帝国主义的走狗,到今天其思想逐渐又受到中国人
的欢迎,自由、民主、理性成为我们久旱之后的甘霖,我们需要的正是这样的思想。胡
适晚年写了一篇非常重要的文章《宁鸣而死,不默而生》,即因说话而死也要说这句话
。中国的言论自由往往是在这个基础上得来的,即知识分子冒着生命危险、冒着抛头颅
洒热血的风险,争取一点表示不同意见的自由。我希望这个时代能够很快地过去,我们
要的是“鸣而不死”,要的是虽然你的意见跟我不同,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这个话的权利
。谢谢大家!
s*******w
发帖数: 2257
423
1958年胡适去了台湾,很多人以为他和蒋介石关系非常密切,是“蒋介石的御用文人”
,这个说法在蒋介石日记公开后不攻自破。蒋介石在日记里对胡适“恨之入骨”,这四
个字绝不夸张。蒋介石表面上好像对胡适礼贤下士,非常客气,可骨子里把胡适看成是
他的一个心腹大患。胡适1958年到台湾后,和国民党的斗争始终没有停止过。无论是蒋
介石计划连任总统还是雷震案种种,胡适都表示反对。他觉得当时的台湾不够民主是国
民党独裁的结果,必须打破国民党一党专政的局面,他甚至给过蒋介石建议:要救台湾
,必须“毁党救国”,即要救中华民国,必须毁国民党,让国民党分裂,否则中华民国
会随着国民党的腐败和独裁而亡。蒋介石听了胡适的建议后,回家写日记时用最刻毒的
话骂胡适:“胡适让我做的事是数典忘祖,要我做亡国奴,胡适丧心病狂。”1962年年
初,胡适在一次中央研究院的酒会上心脏病突发猝死,蒋介石表面上哀悼他,写了“新
文化中旧道德的楷模,旧伦理中新思想的师表”的对联,可他在日记里说的是:“我终
于去掉了反攻复国的心头大患。”
==========================================
所以我说:胡博士在中国大陆肯定要被毛润之收拾,第二个郭沫若而已。
s*******w
发帖数: 2257
424
韦莲司的妈妈对胡适没有能信奉基督教大表遗憾:
“我最大的愿望是你能接受并彻底相信我们所敬爱的耶稣基督,并在你的生活中感受到
需要主。生活在主的世界里而没有主,这样的生活不会是真正的成功。主为中国人死,
正如他为许多不同的人种死。要是你成了基督徒,你对年祖国正面的影响将会大的多。
我会为你祷告,也希望你为你自己祷告。”
s*******w
发帖数: 2257
425
文/季羡林
我现在站在胡适之先生墓前。他虽已长眠地下,但是他那典型的“我的朋友”式的
笑容,仍宛然在目。可我最后一次见到这个笑容,却已是五十年前的事了。
1948年12月中旬,是北京大学建校五十周年的纪念日。此时,解放军已经包围了北
平城,然而城内人心并不惶惶。北大同仁和学生也并不惶惶,而且,不但不惶惶,在人
们的内心中,有的非常殷切,有的还有点狐疑,都在期望着迎接解放军。适逢北大校庆
大喜的日子,许多教授都满面春风,聚集在沙滩孑民堂中,举行庆典。记得作为校长的
适之先生,作了简短的讲话,满面含笑,只有喜庆的内容,没有愁苦的调子。正在这个
时候,城外忽然响起了隆隆的炮声。大家相互开玩笑说:“解放军给北大放礼炮哩!”
简短的仪式完毕后,适之先生就辞别了大家,登上飞机,飞往南京去了。我忽然想到了
李后主的几句词:“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唱别离歌,垂泪对宫娥。”我想改写一下
,描绘当时适之先生的情景:“最是仓皇辞校日,城外礼炮声隆隆,含笑辞友朋。”我
哪里知道,我们这一次会面竟是最后一次。如果我当时意识到这一点的话,这是含笑不
起来的。
从此以后,我同适之先生便天各一方,分道扬镳,“世事两茫茫”了。听说,他离
开北平后,曾从南京派来一架专机,点名接走几位老朋友,他亲自在南京机场恭候。飞
机返回以后,机舱门开,他满怀希望地同老友会面。然而,除了一两位以外,所有他想
接的人都没有走出机舱。据说——只是据说,他当时大哭一场,心中的滋味恐怕真是不
足为外人道也。
适之先生在南京也没有能呆多久,“百万雄师过大江”以后,他也逃往台湾。后来
又到美国去住了几年,并不得志,往日的辉煌犹如春梦一场,它不复存在。后来又回到
台湾。最初也不为当局所礼重,往日总统候选人的迷梦,也只留下了一个话柄,日子过
得并不顺心。后来,不知怎样一来,他被选为中央研究院的院长,算是得到了应有的礼
遇,过了几年舒适称心的日子。适之先生毕竟是一书生,一直迷恋于《水经注》的研究
,如醉如痴,此时又得以从容继续下去。他的晚年可以说是差强人意的。可惜仁者不寿
,猝死于宴席之间。死后哀荣备至。中央研究院为他建立了纪念馆,包括他生前的居室
在内,并建立了胡适陵园,遗骨埋葬在院内的陵园。今天我们参拜的就是这个规模宏伟
极为壮观的陵园。
我现在站在适之先生墓前,鞠躬之后,悲从中来,心内思潮汹涌,如惊涛骇浪,眼
泪自然流出。杜甫有诗:“焉知二十载,重上君子堂。”我现在是“焉知五十载,躬亲
扫陵墓。”此时,我的心情也是不足为外人道也。
我自己已经到望九之年,距离适之先生所呆的黄泉或者天堂乐园,只差几步之遥了
。回忆自己八十多年的坎坷又顺利的一生,真如一部二十四史,不知从何处说起了。
典型的"我的朋友"式的笑容
积八十年之经验,我认为,一个人生在世间,如果想有所成就,必须具备三个条件
:才能、勤奋、机遇。行行皆然,人人皆然,概莫能外。别的人先不说了,只谈我自己
。关于才能一项,再自谦也不能说自己是白痴。但是,自己并不是什么天才,这一点自
知之明,我还是有的。谈到勤奋,我自认还能差强人意,用不着有什么愧怍之感。但是
,我把重点放在第三项上:机遇。如果我一生还能算得上有些微成就的话,主要是靠机
遇。机遇的内涵是十分复杂的,我只谈其中恩师一项。韩愈说:“古之学者必有师。师
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根据老师这三项任务,老师对学生都是有恩的。然而,
在我所知道的世界语言中,只有汉文把“恩”与“师”紧密地嵌在一起,成为一个不可
分割的名词。这只能解释为中国人最懂得报师恩,为其他民族所望尘莫及的。
我在学术研究方面的机遇,就是我一生碰到了六位对我有教导之恩或者知遇之恩的
恩师。我不一定都听过他们的课,但是,只读他们的书也是一种教导。我在清华大学读
书时,读过陈寅恪先生所有的已经发表的著作,旁听过他的“佛经翻译文学”,从而种
下了研究梵文和巴利文的种子。在当了或滥竽了一年国文教员之后,由于一个天上掉下
来的机遇,我到了德国哥廷根大学。正在我入学后的第二个学期,瓦尔德施密特先生调
到哥廷根大学任印度学的讲座教授。当我在教务处前看到他开基础梵文的通告时,我喜
极欲狂。“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难道这不是天赐的机遇吗?最初两个
学期,选修梵文的只有我一个外国学生。然而教授仍然照教不误,而且备课充分,讲解
细致,威仪俨然,一丝不苟。几乎是我一个学生垄断课堂,受益之大,自可想见。二战
爆发,瓦尔德施密特先生被征从军。已经退休的原印度讲座教授西克,虽已年逾八旬,
毅然又走上讲台,教的依然是我一个中国学生。西克先生不久就告诉我,他要把自己平
生的绝招全传授给我,包括《梨俱吠陀》、《大疏》、《十王子传》,还有他费了二十
年的时间才解读了的吐火罗文。在吐火罗文研究领域中,他是世界最高权威。我并非天
才,六七种外语早已塞满了我那渺小的脑袋瓜,我并不想再塞进吐火罗文。然而像我的
祖父一般的西克先生,告诉我的是他的决定,一点征求意见的意思都没有。我惟一能走
的道路就是:敬谨遵命。现在回忆起来,冬天大雪之后,在研究所上过课,天已近黄昏
,积雪白皑皑地拥满十里长街。雪厚路滑,天空阴暗,地闪雪光,路上阒静无人,我搀
扶着老爷子,一步高,一步低,送他到家。我没有见过自己的祖父,现在我真觉得,我
身边的老人就是我的祖父。他为了学术,不惜衰朽残年,不顾自己的健康,想把衣钵传
给我这个异国青年。此时我心中思绪翻腾,感激与温暖并在,担心与爱怜奔涌。我真不
知道是置身何地了。
二战期间,我被困德国,一呆就是十年。二战结束后,听说寅恪先生正在英国就医
。我连忙给他写了一封致敬信,并附上发表在哥廷根科学院集刊上用德文写成的论文,
向他汇报我十年学习的成绩。很快就收到了他的回信,问我愿不愿意到北大去任教。北
大为全国最高学府,名扬全球,但是,门坎一向极高,等闲难得进入。现在竟有一个天
赐的机遇落到我头上来,我焉有不愿意之理!我立即回信同意。寅恪先生把我推荐给了
当时北大校长胡适之先生,代理校长傅斯年先生,文学院长汤用彤先生。寅恪先生在学
术界有极高的声望,一言九鼎。北大三位领导立即接受。于是我这个三十多岁的毛头小
伙子,在国内学术界尚无藉藉名,公然堂而皇之地走进了北大的大门。唐代中了进士,
就“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遍长安花”。我虽然没有一日看遍北平花,但是,身为北
大正教授兼东方语言文学系系主任,心中有点洋洋自得之感,不也是人之常情吗?
在此后的三年内,我在适之先生和锡予(汤用彤)先生领导下学习和工作,度过了
一段毕生难忘的岁月。我同适之先生,虽然学术辈分不同,社会地位悬殊,想来接触是
不会太多的。但是,实际上却不然,我们见面的机会非常多。他那一间在孑民堂前东屋
里的狭窄简陋的校长办公室,我几乎是常客。作为系主任,我要向校长请示汇报工作,
他主编报纸上的一个学术副刊,我又是撰稿者,所以免不了也常谈学术问题,最难能可
贵的是他待人亲切和蔼,见什么人都是笑容满面,对教授是这样,对职员是这样,对学
生是这样,对工友也是这样,从来没见他摆当时颇为流行的名人架子、教授架子。此外
,在教授会上,在北大文科研究所的导师会上,在北京图书馆的评议会上,我们也时常
有见面的机会。我作为一个年轻的后辈,在他面前,决没有什么局促之感,经常如坐春
风中。
适之先生是非常懂得幽默的,他决不老气横秋,而是活泼有趣。有一件小事,我至
今难忘。有一次召开教授会,杨振声先生新收得了一幅名贵的古画,为了想让大家共同
欣赏,他把画带到了会上,打开铺在一张极大的桌子上,大家都啧啧称赞。这时适之先
生忽然站了起来,走到桌前,把画卷了起来,做纳入袖中状,引得满堂大笑,喜气洋洋。
这时候,印度总理尼赫鲁派印度著名学者师觉月博士来北大任访问教授,还派来了
十几位印度男女学生来北大留学,这也算是中印两国间的一件大事。适之先生委托我照
管印度老少学者。他多次会见他们,并设宴为他们接风。师觉月作第一次演讲时,适之
先生亲自出席,并用英文致欢迎词,讲中印历史上的友好关系,介绍师觉月的学术成就
,可见他对此事之重视。
适之先生在美国留学时,忙于对西方,特别是对美国哲学与文化的学习,忙于钻研
中国古代先秦的典籍,对印度文化以及佛教还没有进行过系统深入的研究。据说后来由
于想写完《中国哲学史》,为了弥补自己的不足,开始认真研究中国佛教禅宗以及中印
文化关系。我自己在德国留学时,忙于同梵文、巴利文、吐火罗文以及佛典拼命,没有
余裕来从事中印文化关系史的研究。回国以后,迫于没有书籍资料,在不得已的情况下
,开始注意中印文化交流史的研究。在解放前的三年中,只写过两篇比较象样的学术论
文:一篇是《浮屠与佛》,一篇是《列子与佛典》。第一篇讲的问题正是适之先生同陈
援庵先生争吵到面红耳赤的问题。我根据吐火罗文解决了这个问题。两老我都不敢得罪
,只采取了一个骑墙的态度。我想,适之先生不会不读到这一篇论文的。我只到清华园
读给我的老师陈寅恪先生听。蒙他首肯,介绍给地位极高的《中央研究院史语所集刊》
发表。第二篇文章,写成后我拿给了适之先生看,第二天他就给我写了一封信,信中说
:“《生经》一证,确凿之至!”可见他是连夜看完的。他承认了我的结论,对我无疑
是一个极大的鼓舞。这一次,我来到台湾,前几天,在大会上听到主席李亦园院士的讲
话,中间他讲到,适之先生晚年任中央研究院院长时,在下午饮茶的时候,他经常同年
轻的研究人员坐在一起聊天。有一次,他说:做学问应该像北京大学的季羡林那样。我
乍听之下,百感交集。适之先生这样说一定同上面两篇文章有关,也可能同我们分手后
十几年中我写的一些文章有关。这说明,适之先生一直到晚年还关注着我的学术研究。
知己之感,油然而生。在这样的情况下,我还可能有其他任何的感想吗?
他对共产党没有深仇大恨
在政治方面,众所周知,适之先生是不赞成共产主义的。但是,我们不应忘记,他
同样也反对三民主义。我认为,在他的心目中,世界上最好的政治就是美国政治,世界
上最民主的国家就是美国。这同他的个人经历和哲学信念有关。他们实验主义者不主张
什么“终极真理”,而世界上所有的“主义”都与“终极真理”相似,因此他反对。他
同共产党并没有任何深仇大恨。他自己说,他一辈子没有写过批判共产主义的文章,而
反对国民党的文章则是写过的。我可以讲两件我亲眼看到的小事。解放前夕,北平学生
动不动就示威游行,比如“沈崇事件”、“反饥饿反迫害”等等,背后都有中共地下党
在指挥发动,这一点是人所共知的,适之先生焉能不知!但是,每次北平国民党的宪兵
和警察逮捕了学生,他都乘坐他那辆当时北平还极少见的汽车,奔走于各大衙门之间,
逼迫国民党当局非释放学生不行。他还亲笔给南京驻北平的要人写信,为了同样的目的
。据说这些信至今犹存。我个人觉得,这已经不能算是小事了。另外一件事是,有一天
我到校长办公室去见适之先生。一个学生走进来对他说:昨夜延安广播电台曾对他专线
广播,希望他不要走,北平解放后,将任命他为北大校长兼北京图书馆的馆长。他听了
以后,含笑对那个学生说:“人家信任我吗?”谈话到此为止。这个学生的身份他不能
不明白,但他不但没有拍案而起,怒发冲冠,态度依然亲切和蔼。小中见大,这些小事
都是能够发人深思的。
适之先生以青年暴得大名,誉满士林。我觉得,他一生处在一个矛盾中,一个怪圈
中:一方面是学术研究,一方面是政治活动和社会活动。他一生忙忙碌碌,倥偬奔波,
作为一个“过河卒子”,勇往直前。我不知道,他自己是否意识到身陷怪圈。当局者迷
,旁观者清,我认为,这个怪圈确实存在,而且十分严重。那么,我对这个问题有什么
看法呢?我觉得,不管适之先生自己如何定位,他一生毕竟是一个书生,说不好听一点
,就是一个书呆子。也举一件小事。有一次,在北京图书馆开评议会,会议开始时,适
之先生匆匆赶到,首先声明,还有一个重要会议,他要早退席,会议开着开着就走了题
,有人忽然谈到《水经注》。一听到《水经注》,适之先生立即精神抖擞,眉飞色舞,
口若悬河。一直到散会,他也没有退席,而且兴致极高,大有挑灯夜战之势。从这样一
个小例子中不也可以小中见大吗?
最使我感动的是他毕生奖掖后进
我在上面谈到了适之先生的许多德行,现在笼统称之为“优点”。我认为,其中最
令我钦佩,最使我感动的却是他毕生奖掖后进。“平生不解掩人善,到处逢人说项斯。
”他正是这样一个人。这样的例子是举不胜举的。中国是一个很奇怪的国家,一方面有
我上面讲到的只此一家的“恩师”;另一方面却又有老虎拜猫为师学艺,猫留下了爬树
一招没教给老虎,幸免为徒弟吃掉的民间故事。二者显然是有点矛盾的。适之先生对青
年人一向鼓励提挈。40年代,他在美国哈佛大学遇到当时还是青年的学者周一良和杨联
升等,对他们的天才和成就大为赞赏。后来周一良回到中国,倾向进步,参加革命,其
结果是众所周知的。杨联升留在美国,在二三十年的长时间内,同适之先生通信论学,
互相唱和,在学术成就上也是硕果累累,名扬海外。周的天才与功力,只能说是高于杨
,虽然在学术上也有所表现,但是,格于形势,不免令人有未尽其才之感。看了二人的
遭遇,难道我们能无动于衷吗?
适之先生于1962年猝然逝世,享年已经过了古稀,在中国历代学术史上,这已可以
算是高龄了,但以今天的标准来衡量,似乎还应该活得更长一点。中国古称“仁者寿”
,但适之先生只能说是“仁者不寿”。当时在大陆上“左”风犹狂,一般人大概认为胡
适已经是被打倒在地的人,身上被踏上了一千只脚,永世不得翻身了。这样一个人的死
去,有何值得大惊小怪!所以报刊杂志上没有一点反应。我自己当然是被蒙在鼓里,毫
无所知。十几二十年以后,我脑袋里开始透进点光的时候,我越想越不是滋味,曾写了
一篇短文:《为胡适说几句话》,我连“先生”二字都没有勇气加上,可是还有人劝我
以不发表为宜。文章终于发表了,反应还差强人意,至少没有人来追查我,我心里一块
石头落了地。往后几年,改革开放之风吹绿了中华大地,知识分子的心态有了明显的转
变,身上的枷锁除掉了,原罪之感也消逝了。被泼在身上的污泥浊水逐渐清除了,再也
用不着天天夹着尾巴过日子了。这种思想感情上的解放,大大地提高了他们的积极性,
愿意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出版界也奋起直追,出版了几部《胡适文集》
。安徽教育出版社雄心最强,准备出版一部超过两千万字的《胡适全集》。我可是万万
没有想到,主编这一非常重要的职位,出版社竟垂青于我。我本不是胡适研究专家,我
诚惶诚恐,力辞不敢应允。但是出版社却说,现在北大曾经同适之先生共过事而过从又
比较频繁的人,只剩下我一个人了。铁证如山,我只能“仰”(不是“俯”)允了。我
也想以此报知遇之恩于万一。我写了一篇长达一万七千字的总序,副标题是:还胡适以
本来面目。意思不过是想拨乱反正,以正视听而已。前不久,又有人邀我在《学林往事
》中写一篇关于适之先生的文章,理由同前,我也应允而且从台湾回来后抱病写完。这
一篇文章的副标题是:毕竟一书生。原因是,前一个副标题说得太满,我哪里有能力还
适之先生以本来面目呢?后一个副标题是说我对适之先生的看法,是比较实事求是的。
我现在站在适之先生墓前,心中浮想联翩,上下五十年,纵横数千里,往事如云如
烟,又历历如在目前。中国古代有俞伯牙在钟子期墓前摔琴的故事,又有许多在至友墓
前焚稿的故事。按照这个旧理,我应当把我那新出齐了的《文集》搬到适之先生墓前焚
掉,算是向他汇报我毕生科学研究的成果。但是,我此时虽思绪混乱,但神智还是清楚
的,我没有这样做。我环顾陵园,只见石阶整洁,盘旋而上,陵墓极雄伟,上覆巨石,
墓志铭为毛子水亲笔书写,墓后石墙上嵌有“德艺双隆”四个大字,连同墓志铭,都金
光闪闪,炫人双目。我站在那里,蓦抬头,适之先生那有魅力的典型的“我的朋友”式
的笑容,突然显现在眼前,五十年依稀缩为一刹那,历史仿佛没有移动。但是,一定神
儿,忽然想到自己的年龄,历史毕竟是动了。可我一点也没有颓唐之感。我现在大有“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之感。我相信,有朝一日,我还会有机会,重来宝岛,再一次站
在适之先生的墓前。
[后记]
文章写完了,但是对开头处所写的1948年12月在孑民堂庆祝建校五十周年一事,脑
袋里终究还有点疑惑。我对自己的记忆能力是颇有一点自信的,但是说它是“铁证如山
”,我还没有这个胆量。怎么办呢?查书。我的日记在“文革”中被抄家时丢了几本,
无巧不成书,丢的日记中正巧有1948年的。于是又托高鸿查胡适日记,没能查到。但是
,从当时报纸上的记载中得知胡适于12月15日已离开北平,到了南京,并于17日在南京
举行北大校庆五十周年庆祝典礼,发言时“泣不成声”云云。可见我的回忆是错了。又
一个“怎么办呢?”一是改写,二是保留不变。经过考虑,我采用了后者。原因何在呢
?我认为,已经发生过的事情是一个现实,我脑筋里的回忆也是一个现实,一个存在形
式不同的现实。既然我有这样一段回忆,必然是因为我认为,如果适之先生当时在北平
,一定会有我回忆的那种情况,因此我才决定保留原文,不加更动。但那毕竟不是事实
,所以写了这一段“后记”,以正视听。
s*******w
发帖数: 2257
426
看了季羡林老先生的怀念胡适的文章
大为感动!
这个老乡也是我极为佩服的。。。。
s*******w
发帖数: 2257
427
张爱玲与胡适的交往
2014-01-13 05:59:11 来源: 中工网-工人日报(北京) 有0人参与分享到
张爱玲与胡适,都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大家,一个是著名作家,一个是著名学者。其
实,两个人的祖上就有过交往,据张爱玲在文章中回忆说,有一回,胡适去看望张爱玲
,“他(指胡适)讲他父亲认识我祖父,似乎是我祖父帮过他父亲一个小忙。”张爱玲
的爷爷就是清朝末期名臣张佩纶,当年,还只是一名秀才的胡适父亲—胡传找到他,请
他写了一份推荐函,去吉林、黑龙江边境找钦差大臣吴大澂,想得到吴大澂的关照。胡
适指的就是这件事。
从张爱玲的文章中来看,张爱玲与胡适最初的交往,可能始于1954年。那年秋天,身在
香港的张爱玲给胡适寄了一本她写的小说《秧歌》,并给胡适写了一封信,胡适后来给
张爱玲回了一封信,详细地谈了他对《秧歌》的看法。从这封信中可以看出,胡适看《
秧歌》看得很仔细,胡适说他看了两遍,胡适谈书中的一些问题,连页码都说得很清楚
,对于一些细节都谈得很透,可见他真的仔细看过了。张爱玲接到这封信后,又给胡适
写了第二封信,向胡适表示了感谢。
1955年,张爱玲移居纽约。到纽约不久,张爱玲就去拜见了胡适,是跟女友炎樱一起去
的,那是他们第一次见面,都谈了些什么,现有的资料不见记载。后来,张爱玲又去见
过一次胡适,张爱玲这样形容那次谈话的感受:“跟适之先生谈,我确是如对神明。较
具体地说,是像写东西的时候停下来望着窗外一片空白的天,只想较近真实。”那一天
胡适讲到了大陆,讲到了不久前曾在书摊上看到张爱玲祖父的全集,还告诉张爱玲如果
想看书,可以到哥伦比亚图书馆去借,说那儿的书很多。后来有一天,胡适到张爱玲的
住处去看望了张爱玲,两个人在一个很大的客厅里聊天,胡适走时张爱玲送他到大门外
,两人站在台阶上说话,胡适当时望着不远处灰色的河面,露出了笑眯眯的神色。张爱
玲这样形容那天的胡适:“他围巾裹得严严的,脖子缩在半旧的黑大衣里,厚实的肩背
,头脸相当大,整个凝成一座古铜半身像。我忽然一阵凛然,想着:原来是真像人家说
的那样。”这是他们二人最后一次见面,所以张爱玲随后写道:“那是我最后一次看见
适之先生。”那一年的二月份,张爱玲便搬到了新英格兰,和胡适几年没有通音讯。
1958年,张爱玲申请到南加州亨亭屯·哈特福基金会去住半年,需要有人担保才行。张
爱玲便写信给胡适,请胡适当保人,胡适很痛快地答应了,顺便把前几年张爱玲送给他
的那本《秧歌》寄还给了张爱玲。书上面,胡适通篇都做了圈点,又在扉页上题了字,
张爱玲对此十分感动,她写道:“我看了实在震动,感激得说不出话来,写都无法写。
”所以,张爱玲写了封短信向胡适表达了感激之情。这是他们最后的交往,因为那以后
不久,胡适就回到台湾去了,再后来,张爱玲听到了胡适去世的消息,她这样写当时的
心情:“又隔了好些时,看到噩耗,只惘惘。是因为本来已经是历史上的人物?我当时
不过想着,在宴会上演讲后突然逝世,也就是从前所谓无疾而终,是真有福气。以他的
为人,也是应当的。”
关于与胡适先生的交往,张爱玲可谓惜墨如金,但我们还是能从点滴文字中读出她对胡
适的怀念之情。胡适早年曾考证过《海上花》,后来,张爱玲想把《海上花》译成英文
,不由得想起胡适来,她写道:“直到去年我想译《海上花》,早几年不但可以请适之
先生帮忙介绍,而且我想他会感到高兴的,这才真正觉得适之先生不在了。往往一想起
来眼睛背后一阵热,眼泪也流不出来。……这件工作(指译《海上花》)我一面做着,
不免面对这些问题,也老是感觉着,适之先生不在了。”
netease 本文来源:中工网
s*******w
发帖数: 2257
428
有一天季羡林到校长办公室去见适之先生。一个学生走进来对他说:昨夜延安广播电台
曾对他专线
广播,希望他不要走,北平解放后,将任命他为北大校长兼北京图书馆的馆长。他听了
以后,含笑对那个学生说:“人家信任我吗?”谈话到此为止。这个学生的身份他不能
不明白,但他不但没有拍案而起,怒发冲冠,态度依然亲切和蔼。小中见大,这些小事
都是能够发人深思的。
========================================
胡适绝顶聪明!他太了解共产党了! 所以他毅然决然离开了大陆。
可怜老舍和华罗庚,人已经在美国了,听到中国成立的消息,马上动身回国参加新中国
的建设,结果呢???
A********2
发帖数: 4075
429
视频看完了,女主持的笑容果然很八卦,哈哈。
我下次去杭州一定要去一趟烟霞洞,看着很有古意的样子:)

必经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刚看到曹佩声和汪静之还有一段,汪老也是风流人物:
: http://www.newconcept.com/jixi/mingren/hushi/hushi_12.html
: april主要是不大有人去爬南高峰吧,一般只去满觉陇。南高峰那几个洞也不是上山必经
: 之路。烟霞洞还有石刻造像等景点;最荒的是千人洞,进洞蜡烛熄灭,有人曾因缺氧死
: 在里面。
: 看过凤凰卫视拍过胡曹的烟霞洞吗,那个女主持的嘴角诡笑很八卦,烟霞仙境倒是拍得
: 很清楚,我以前去的时候没这些东西,只有个洞:
: http://v.ifeng.com/history/renwujingdian/201112/d8b9d15a-d8f6-4
:
: ..

a*********7
发帖数: 30080
430
牛筋筋

【在 w***s 的大作中提到】
: 哦。。是不是不少名人都有这么一位啊。。季羡林,徐悲鸿,还有谁
相关主题
《陀螺》词:popgroup 曲:ldy 唱:ldy安徽高考題(徵文) (转载)
读胡适的一点小杂感徐志摩,张爱玲,钱钟书,冰心...........
徐志摩的诗 - 纯属好奇谁能告诉我徐志摩为啥能红
进入LeisureTime版参与讨论
A********2
发帖数: 4075
431
沈从文也有吧?应该是那时候没有情人的名人很少吧,
林语堂有没有婚外情人?
牛筋筋

【在 w***s 的大作中提到】
: 哦。。是不是不少名人都有这么一位啊。。季羡林,徐悲鸿,还有谁
l*r
发帖数: 79569
432
气龙你好

【在 A********2 的大作中提到】
: 沈从文也有吧?应该是那时候没有情人的名人很少吧,
: 林语堂有没有婚外情人?
: 牛筋筋

a*********7
发帖数: 30080
433
牛筋筋到底是从了文呢,还是遇了堂?还是左右逢源?

【在 A********2 的大作中提到】
: 沈从文也有吧?应该是那时候没有情人的名人很少吧,
: 林语堂有没有婚外情人?
: 牛筋筋

a*********7
发帖数: 30080
434
哈哈,可见你这点子事人尽皆知

【在 l*r 的大作中提到】
: 气龙你好
L*******s
发帖数: 15925
435
林语堂好像有的吧 赖柏英?

【在 A********2 的大作中提到】
: 沈从文也有吧?应该是那时候没有情人的名人很少吧,
: 林语堂有没有婚外情人?
: 牛筋筋

A********2
发帖数: 4075
436
哈哈哈

【在 a*********7 的大作中提到】
: 牛筋筋到底是从了文呢,还是遇了堂?还是左右逢源?
z*i
发帖数: 58873
437
作了人了。

【在 a*********7 的大作中提到】
: 牛筋筋到底是从了文呢,还是遇了堂?还是左右逢源?
A********2
发帖数: 4075
438
赖是初恋情人吧?算婚内出轨不?

【在 L*******s 的大作中提到】
: 林语堂好像有的吧 赖柏英?
A********2
发帖数: 4075
439
还有郁达夫,鲁迅:闻一多有没有?
a*********7
发帖数: 30080
440
唉,不得不感概一句: 胡适之啊,胡适之?
或曰: 狐适之
你们净会歪楼,我来正一正,你们继续

【在 z*i 的大作中提到】
: 作了人了。
相关主题
谁能告诉我徐志摩为啥能红陆小曼 徐志摩 -----那一场风花雪月的往事
陈丹青:民国的文人——长沙谈鲁迅圣严法师说:徐志摩的婚姻一团糟
〖转载〗我为什么不喜欢林徽因 (转载)专访李敖——谈胡适的自由与容忍
进入LeisureTime版参与讨论
a*********7
发帖数: 30080
441
这个牛筋筋应该没有?

【在 A********2 的大作中提到】
: 还有郁达夫,鲁迅:闻一多有没有?
s*******w
发帖数: 2257
442
原标题:胡适一生未买房:钱用来买书画资助学生
核心提示:胡适始终没有在北京买房,也没有在上海买房,他一生没有置业,他把买房
的钱省下来,买书,买画,买敦煌卷子,资助学生,资助尚未成名的青年作家(沈从文
在上海时常常找胡适接济),资助对中国文化教育事业有益的社会研究和野外调查。他
一生敬重蔡元培先生,他尊称蔡先生为老师,他在老师生日的时候,凑钱买房给老师做
贺礼(蔡元培先生也是一生没有置业)。
本文摘自:中国新闻网,转引自:《中国中国经营报》作者:李开周
胡适始终没有在北京买房,也没有在上海买房,他一生没有置业,他把买房的钱省下来
,买书,买画,买敦煌卷子,资助学生,资助尚未成名的青年作家(沈从文在上海时常
常找胡适接济),资助对中国文化教育事业有益的社会研究和野外调查。
莫言喜获诺贝尔文学奖,说要用奖金在北京买套房,然后就有网友帮他算账,说他那
750万元的奖金只能买一套120平方米的房子——莫言说了,他想在中国作协附近买,中
国作协地处黄金地段,那儿的房子每平方米早就卖到了6万元以上,750万元奖金可不就
只能买一套很普通的房子嘛!
众所周知,很多年以前,胡适也跟诺贝尔文学奖有过一段缘分:大家提名他拿诺奖,他
拒绝了。假如不拒绝,凭他的国际声望,凭他在中国新文学运动中的贡献,拿诺奖的可
能性还是很大的。
现在我们假设胡适也想在北京买房,看看凭他的收入,能在民国时代的北京买多大面积
的房子。
先看胡适的收入。
他给商务印书馆办的刊物写文章,千字平均3块大洋到5块大洋。假如他每天写篇千字文
,一个月下来至少挣到90块大洋。
他在上海的中国公学教书,月薪600块大洋,后来去北大当教授,月薪还是600块大洋。
胡适还在“中国文化教育基金会”(简称中基会,负责监管和分配美国退还中国庚子赔
款的一个基金管理机构)里做过董事,另外还做过驻美大使,国民政府每月发给他1200
块大洋的工资。
从驻美大使的职位上卸任后,胡适留在美国做研究,至少有20所美国大学请他做教授,
他去了年薪最高的芝加哥大学,一年能挣上万美元(以上收入数据分别见于《胡适书信
选》第93页和第312页,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2年版)。那时候,1美元能兑换4块
大洋(参见《海伦·斯诺回忆录》第3页,世界知识出版社1985年版),上万美元相当
于4万块大洋。
咱们接着再看老北京的房价。
1919年,鲁迅在北京西城八道湾胡同买四合院,前后两进,院子大得“简直可以开运动
会”(许寿裳《亡友鲁迅印象记》,峨眉出版社1947年版),不算契税和装修费用,只
花了3500块大洋。
1920年,宣武门内头发胡同有一所四合院出售,也是前后两进,瓦房15间,售价只有
1350块大洋(契约原件现藏于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图书馆)。
1921年,东直门内瓦岔胡同有一所四合院出售,这是前清官僚留下的府邸,前后四进,
整整30间房,售价1万块大洋(出处同上)。
想必您已经看出来了,凭胡适的收入,在民国北京能买很大很豪华的房子——他在芝加
哥大学教上3年书,就能回北京买一座王府!就是不出国,不当教授,光靠写文章,500
篇千字文至少能换1500块大洋,买一所四合院也绰绰有余。
这说明胡适的收入很高,更说明民国北京的房价很便宜。
但是,胡适始终没有在北京买房,也没有在上海买房,他一生没有置业,他把买房的钱
省下来,买书,买画,买敦煌卷子,资助学生,资助尚未成名的青年作家(沈从文在上
海时常常找胡适接济),资助对中国文化教育事业有益的社会研究和野外调查。他一生
敬重蔡元培先生,他尊称蔡先生为老师,他在老师生日的时候,凑钱买房给老师做贺礼
(蔡元培先生也是一生没有置业)。
有人说,胡适拒绝诺奖提名是因为他知道自己拿不到,其实不是的,他是不想让诺奖刺
激得国人膨胀起来,进而减弱向西方学习的动力。他是真正的大公无私,真正的高风亮
节,他即使得了诺奖,拿了奖金,也绝不会想到先给自己买一套房子。
s*******w
发帖数: 2257
443
胡适没有留在大陆是太对了!
他的儿子好像有一个在大陆自杀了。
b********n
发帖数: 16354
444
闻一多走得太早啦~~

【在 A********2 的大作中提到】
: 还有郁达夫,鲁迅:闻一多有没有?
s*******w
发帖数: 2257
445
胡适情事之一:曹佩声 后五四时代的爱情
2011-11-20 16:44:20
1,民国版非诚勿扰
阳光下并无新鲜事物。丁玲曾说:你们觉得新奇的,早就是我们当年玩剩下的(大意)
。她说的这个当年,是在五四之后,人们思想解放到空前的程度,什么都想拿来试一试
,于是1921年夏天,在杭州西湖的游船上,一场后五四版的非常勿扰得以上演。
一个男生,八个女生。男生是胡适的侄子,年轻的诗人胡思永,女生则来自浙江女子师
范,她们的同学,胡思永的小姨曹诚英,将她们召集在一起。
除此之外,在座的还有两位男客,一位是曹诚英的丈夫,另一位则是绩溪老乡汪静之,
他的神情,看上去有点狼狈。
这是一场爱情名下的聚会,结果却是,八个美女都不能给胡思永她们的爱情,换成非诚
勿扰里的说法就是,她们全体对他灭了灯,看来,他文二代的身份,给他增添的光彩很
有限。
胡思永倒是看上了其中有位叫绿漪(本名符竹因)的女生,回到北京他叔叔那里之后,
一个劲儿给这位姑娘写信,人家绿漪不理他,他就给其他女生写信,其他女生也都不理
他,他回过头来再找绿漪,却听说她和那天相亲会上出场的汪静之复合了。
用复合二字,乃因这俩人曾经好过,他们好上的机缘也得拜胡思永的小姨,那位永远媒
人曹诚英所赐。在胡思永到来的前一年,也是在夏天,曹诚英曾把这八位姑娘,都约来
与汪静之见过面。
不同的只是,八位美女,分别跟汪静之见面。每个周末,在西湖的游船上,都有一场相
对小型的相亲会,曹诚英和她老公,外加男主汪静之,成不变的铁三角,剩下的那个座
位上,女主角却如走马灯般的轮换。
两个月,一个漫长的相亲季,八个女生都是心高气傲之人,没一个看上汪静之。曹诚英
也无奈,对汪静之说,没办法,都怪你妈把你生得太矮了。汪静之自尊心一点儿没受伤
害,他说,八个美女里面我最爱绿漪,你还帮我去约绿漪吧。
曹诚英于是又去约绿漪,绿漪倒也来了,汪静之献上小诗一首,本来看不上他的绿漪,
居然一下子被打动了,答应做他的女朋友。
一首诗换一个姑娘,那个时代特有的风景,跟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差不多,那是一个诗歌
极大繁荣的年代。汪静之和前面说的胡思永,后来都出了诗集不说,曹诚英和她老公胡
冠英,也是晨光诗社的成员,晨光社的活动,当时的文学大佬朱自清都亲自参加。诗歌
成了男青年最好的饰物,与其说绿漪爱上了汪静之这个人,不如说她爱上了他身上的那
枚诗歌勋章。
按说这该是皆大欢喜,汪静之和绿漪找到了自己的爱情,曹诚英做媒旗开得胜,应该高
兴的还有曹诚英的老公胡冠英,倒不是为妻子取得这样的成功,而是,他一直对于妻子
和汪静之那段往事耿耿于怀,这下,他应该放下了吧?
汪静之、胡冠英、曹诚英都是绩溪人,一年前前后脚来到杭州读书,汪静之还算是曹诚
英的侄女婿,他跟她的侄女秋艳指腹为婚,三个同岁的孩子打小一处玩耍。在他们十二
岁那一年,秋艳去世,又过了三年,汪静之发现自己爱上了这位“小姑姑”。作为文学
小青年的他,少不了以诗传情,当他将一首七言绝句捧到曹诚英面前时,遭到对方正色
拒绝,说:“你发疯了,我是你的长辈,你还得喊我小姑姑呢。这种诗我不能接受,还
给你。”
不过曹诚英并不拒绝和汪静之做朋友,约定将来一道去古塘山的尼姑庵里做隐士,他们
当时受了陶渊明、王维的影响,“最清高的理想就是做隐士。”
第二年曹诚英嫁给也是指腹为婚的胡冠英,她没有放弃和汪静之的友谊。有一次竟然在
他房中,读了一夜的唐诗。汪静之写了一首诗作为纪念:
清白为人
订婚指腹因缘错
销魂何必求真个
佳人既已有归属
清白为人不可涴
这个,这个……读诗就读诗,咋扯到清白上了呢?是不是有点此地无银了?估摸胡冠英
不高兴了,那是,搁谁都不可能很高兴,老婆跑到别的男人房里读了一夜的诗,这算什
么事嘛?但汪静之对胡冠英的不满很不满:“佩声(曹诚英字佩声)的丈夫冠英见佩声
和我继续保持从小的友谊,一直对我怀恨。有一次我不在自修室时,他打开我的抽屉,
把佩声给我的信和后来赠我的多张照片,全部撕碎。”
哈哈,“多张照片”,汪静之似乎怕读者不怀疑啊,打住,暂不八卦,只说现在汪静之
情有所归,胡冠英总该放心了吧?但胡冠英竟然跑去告诉绿漪,汪静之在家乡订了婚。
看来,对于一个情敌的恨意,比维护自身安全还要重要,胡冠英为了打击对手,不惜让
自己的婚姻再次处于危险之地。
汪静之确实订了婚。秋艳死后,他父母给他定了别的女子,那么疑问就出来了,汪诗人
您都是有主的人了,干嘛还让人给你介绍女朋友啊?汪静之没说他对那位未婚妻为何不
满,但我们可以想象的是,在自由恋爱满天飞的时代,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婚约是可耻
的。
绿漪很不高兴,立即就跟汪静之拜拜了,然后,胡思永就翩翩然下江南来了,接上了刚
才那场相亲会。可以这么说,当时,汪静之是眼睁睁地看着另一个男子跟他的前女友在
相亲。
但不是所有的诗人都是不识时务之人,汪静之就很灵活,他见绿漪不理他,果断地调转
马头,去跟另一个女生献殷勤,那个女生也不理他,汪静之故技重施,又写了一首小诗
献上,那个女生也就心动了……
汪静之和那个女生关系发展得飞快,不久就去见了女方父母,女方父母却嫌贫爱富,棒
打鸳鸯,汪静之又一次失了恋。
失恋之后他也没太痛苦,还回头去追绿漪——写到这里我不由得想起毛泽东的战术,迂
回,常常是取得胜利的关键。
绿漪收到他的信,跟曹诚英诉苦说:“静之已有未婚妻,还想来骗我,我恨他不诚实,
当然不理他。后来他跟慧贞好了,我更恨他。……我又恨静之,又舍不得失掉他。现在
慧贞也不理他了,我有点高兴。我想提出要静之退婚,又觉得被退婚的姑娘太可怜,有
点不忍心,又不愿失掉静之。我痛苦死了”。(《六美缘——诗因缘与爱因缘》汪静之
著)
我录下这段话也很痛苦,已经删去了几行还是这么罗嗦,想想也可以理解,写这段话时
汪静之都那么老了,罗嗦那是常态,他笔下的人物,自然就随了这“常态”。但那段话
的结果是美好的,曹诚英告诉她:“静之跟你好上之后,就写信回去要退婚……”此处
再省去几行字,总之,最后这婚退成了。
绿漪很高兴,汪静之就更高兴了,但是又有人不高兴,这次不是胡冠英,而是远在京城
的胡思永,他得到消息之后,给汪静之写了一封信,指责汪静之既然已经跟绿漪分手,
为什么还要重蹈覆辙?甚至于要来杭州跟他决斗。
按说对这种胡搅蛮缠大不可必理会,可汪静之与绿漪吓得不轻,绿漪为了保护汪静之,
决定出家为尼,汪静之后来作诗记之:少爷妒恨要拼死,骇得诗人无处藏,绿漪决定出
家去,兰蕙惊心不敢香。
他们纠结慌乱了两个月,1922年6月,北方传来“佳音”:胡思永少爷病危了。不是我
要说得无情,汪静之在《六美缘》里谈及此时,正是一派轻松的口气,对于他曾在写给
胡适的信里称作“朋友”的这个人的不幸,没有流露出一丝的惋惜和悲伤,按照后来胡
适的回忆,他还对对绿漪说,胡思永有肺病,信纸上都是病菌,要在太阳下暴晒之后才
能看。
汪静之说完胡思永病危,紧接着就来一句:“不用再害怕。……偕绿漪游湖”。在夏日
的西湖上,他绮思荡漾:“天仙湖畔亭亭立,西子湖增十倍妍。天仙何日施恩德?几时
许我化成仙?”
按说这回该消停了吧,可是,真的像《西游记》上的九九八十一难,总有些想不到的神
仙鬼怪来搅局,到了这年年底,又蹦出个程咬金来,这程咬金不是别人,正是他们的大
媒人曹诚英。
1922年底的某个夜晚,曹诚英跑来找汪静之,自称已经离婚,要实现童年时和他相爱的
愿望。还声称:“决心把你从绿漪手里抢过来。”然后就拉着他上床睡倒。
汪静之说:“我和你童年相爱,并未海誓山盟,我和绿漪已经海誓山盟。我很爱你,但
我不能背盟失信,不能做对不起绿漪的事。”于是,一直到天亮,都是她睡在床上,他
坐在床边(看来他后来挣扎着起来了),谈了一夜的话,第二天他写了两首“绝句”:
(一)
童年对你早钟情,
辈分尊卑不可婚。
我与绿漪早盟誓,
怎可将心再许卿?
(二)
佩声说:
书呆真是真呆子。
自爱洁身又自尊。
考验几番能自制,
虽然心动不胡行。
这是绝句吗?欺负俺不知道有一种文体叫打油诗吗?这且不论,只说曹诚英这番投怀送
抱,以及要把汪诗人抢回来的声明,也太……恕我词穷,在讲述他们这些事儿的过程中
,除了“狗血”二字,请大家提示我,还有啥词比较合适?
八个美女的相亲记,汪静之一次次的另起炉灶,胡思永要来决斗的威胁,乃至曹诚英这
次调转马头,媒人突然想做情人,看上去怎么都是那么荒诞,如同儿戏?这些跟爱情有
一毛钱的关系吗?跟我们想象中的后五四时代的诗人的爱情一毛钱的关系吗?说下大天
来,爱情也不该如此地滑稽。
还是张爱玲说得好:“在当时的中国,恋爱完全是一种全新的体验,仅这一点就很够味
了。”决斗、出家、自暴自弃或者激情澎湃,都有着模仿的意味,当曹诚英躺在汪静之
的床上,你能说她是被爱情推动,还是被外国小说里那些悲情的女人附了体?
世说新语里有个小故事,说有个叫王朗的人很崇拜一个叫华歆的人,华歆在蜡日,召集
子侄燕饮,王朗就学他。时人张华很八卦也很尖刻评价道:王之学华,皆是形骸之外,
去之所以更远。
后五四时代的青年们,山寨来的爱情也是如此,夸张、用力、大动作,话剧腔,想象中
该有的色彩都要有,却像是加了太多作料的菜肴,努力地掩饰本质的贫乏,掩饰对于爱
情的茫然与缺乏感受。在形骸之外,去之所以更远。
爱情是什么?张爱玲说,恋爱能让人表现出品性中最崇高的一部分。黑格尔说:爱的真
正本质在于抛弃和忘掉自己,然后享有和保持自己。杜拉说,它不是一蔬一饭,不是肌
肤之亲,它是一种不死的欲望,是疲惫生活中的英雄梦想……用名人名言定义爱情似乎
有点可笑,但这几位确实说中爱情的实质,是崇高与超越,是与生活的琐屑分道扬镳的
可能。而汪静之曹诚英胡思永绿漪这你方唱罢我登场的爱情肥皂剧中,你能看到这种可
能吗?
不过,也不用着急,爱情会来的,虽然,来的时候,也不那么纯粹,怎么说呢,爱情这
件事,不是出离于红尘之上的一朵金箔玫瑰,更多的时候,它混杂于尘灰之中,偶尔灵
光一闪,又混入尘灰之中。
2,胡适来了
1923年4月,胡思永去世不久,胡适离开北京南下,先到上海开了一个星期的会,4月29
日,他在陈衡哲任叔永等人的陪同下,来到杭州。这时,他正被严重的脚气病所苦,却
不扫游兴,陪他游西湖的,除了任叔永夫妇等随他前来的朋友外,还有在杭州读书的亲
戚与老乡,曹诚英、胡冠英、汪静之等等。
咦,去年底,曹诚英不就说她离婚了吗?几曾见已经仳离的夫妻,还能心无芥蒂地一道
陪人家游湖?而四个月之后,已经北上的胡冠英请曹诚英去看望他病重的祖母,曹诚英
不乐意,说:“你祖母病,并没有人写信给我”。胡冠英说:“我祖母是你什么人?”
若是他们已经离婚,胡冠英如何有这一问?曹诚英的拒绝更像是在赌气,怨恨胡家人没
有把她当回事儿。
也许他们从头到尾就没有正式离婚,在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中国乡村,没有民政局,
也没有居委会,根本没有一个机构办理离婚手续,传说中的休书,大约也就是个传说吧
,如果双方都同意分手,各自走开就是,除非有一方死缠烂打,才会出现鲁迅小说《》
里请有头脸的人裁断的情形。
那时曹诚英对汪静之说她和胡冠英离婚了,很有可能只是胡家表达了驱逐的意思,她要
报复他们一下。
胡家人不满于曹诚英是可想而知的,结婚三年,她没有生育,这足够使她的公婆焦虑,
而她不羁的性情,更让她与夫家人的关系雪上加霜。连她自己的姐姐,胡适的三嫂,都
将她视为一个会给人带来灾难的女子。
胡思永去世后,他的母亲,胡适的三嫂认为,这与曹诚英有很大的关系,她给江冬秀的
信里这样写道:“对于我那不知事的妹子,实在有点埋怨!想你们当然也知道,因为永
儿前年回里,事前并未得我同意,却是我妹子具信约他来的。到旧岁正月,永儿和她同
至杭州,飘荡数月,乐而忘返,这都是我那妹子招惹他引诱他的。据说永儿在杭州曾大
醉一昼夜,大约病根就在那时埋伏。她又不向我和你们说明永儿的病根,以致起先医治
,找不着病路——由这种种想来,永儿的病可不是活活的受她陷害吗?”
江冬秀如何回复不得而知,胡适一定不以为然,第一,他知道他的侄子死于遗传病,第
二,他和曹诚英同病相怜,还有人说是他让胡思永进学堂累着了呢。可是他一点也不觉
得这个罪过就该自己背,倒是胡思永父母责任还大一些,“ 此子一生的病痛,是从其
父得来的,一生的怪癖多疑不能容人容物的心病,是从其母得来的……父母的罪孽,重
集于儿子之身”。当然,跟这个喊他穈哥的小表妹,更没有半点关系。
胡适与曹诚英,没有血缘关系,他同父异母的二哥娶了她同父异母的二姐(早逝),同
父异母的三哥娶了她同父异母的三姐,这种亲密的非血缘关系无以名之,姑且互称为表
兄妹。
从上文可知,胡适对他三嫂印象不佳,晚年还跟人说:“我在《四十自述》里还没有写
我的三嫂呢。我三哥出继出去,后来穷得什么都没有了,我母亲又接他回来,从此我母
亲受的气更大。”没有什么好话。
亲戚间总是这样,恩怨交加不碍来来往往,当年胡适娶亲,请三嫂的娘家妹子做伴娘,
是一件再自然不过的事儿了。
那一年,曹诚英十五岁,胡适二十六岁,她绮年玉貌,他雅儒稳健,实在太应该一见钟
情了,至于背景是他的婚礼,更有一种悲剧的美感,犹如列车缓缓开启的时刻,他在车
上,她在车下,在刚好不能在牵手的一刻,他们发现对方,凝眸处,平添一段愁。
假设这爱情真的由此而起,无疑更加戏剧化,因此我看到的大部分资料,都说胡适在自
己的婚礼上爱上了曹诚英。郭宛的描述很具代表性:“结婚这一天,在胡适眼中,光彩
照人的不是年已二十八岁的大龄姑娘江冬秀,而是这位风姿绰约的小伴娘。当时,曹佩
声正像一朵刚刚冲出苞蕾的鲜花,带着几分娇羞,更有几分妖媚,他多么想这位伴娘和
江冬秀的位置互换一下啊。”
郭先生,您又不是胡适肚子里的蛔虫转世,咋就知道这一堆花花肠子呢?胡适当时的信
件和日记里都没有提曹诚英一个字,他写给韦莲司的信里,全是新婚燕尔之时的兴奋。
还原一下当时的场景,窃以为,在自己的婚礼上心猿意马,难度也有点儿大,没吃过猪
肉我见过猪跑,传统的婚礼上,那个鸡飞狗跳,那个人仰马翻,那个紧张乱乎劲儿,作
为新郎,在众目睽睽之下,还能分神,兼顾一下旁边的小伴娘,假如不是精力过人,那
就一定是超级情魔了。
曾就这个问题特意请教过《星星月亮太阳》的作者江勇振教授,他坚定地认为不可能,
说:你想,那时候胡适才从美国回来,他的眼光已经在另外一个世界了,而且他为了履
行婚约,刚刚放弃一个有见识的,跟他能够沟通理解的女人,怎么可能在自己的婚礼上
,爱上才见面的小表妹?
我把这段话写进我的微博里,有人反对,说男人本来就是视觉系动物,只要曹诚英年轻
漂亮,一切都有可能。
不错,何止是男人,连我这样的女人,看到漂亮的人物,无论男女,总会多留心一下,
但是说到爱,那是一个远比心动要复杂很多的事。我也知道有以专门奔着美色去的男人
,但胡适似乎不是,他的女朋友大多不漂亮且大他很多,只有一个徐芳算得上尤物,但
打动胡适的,应该是徐芳惊人的热情而不是美貌,就那么着,她还是在最短时间内,被
胡适出局。
就算退一万步说,胡适是一个隐藏得很深的好色之徒,曹诚英也并非人间绝色,已经在
北大教了半年书的胡适,该看过多少女学生,何至于这样眼馋肚饱,没见过世面?
但曹诚英无疑给胡适留下了印象。几年后,胡适和曹诚英已经在恋爱了,他写了一首咏
梅的《怨歌》,汪静之一眼就看出这首诗,是为曹诚英而写,因为曹诚英娘家有个梅竹
亭,曹诚英自少年时就自命梅竹亭主。这首诗的前四句是这样的:
那一年我回到山中
无意中寻着了一株梅树
可惜我不能久住山中
匆匆见了,便匆匆地走
“寻着了”三个字,足见曹诚英给胡适留下了印象,这印象未必是在婚礼上,胡适婚后
又在家中住了一段时间,跟亲戚间必有来往,曹诚英给他留下印象也是必然的事,因为
,照曹诚英的性格推想,她一定是想要给这位“留洋博士”外加北大教授的表哥留下印
象的。
,3,绯闻缠身的女人
曹诚英的命,跟胡适的有点像,都是父亲第二个妻子所生,而且在她两岁那年,她父亲
也去世了。
她打小被送到了外婆家,在奶娘怀中长大,所有的教育学家都说小孩不宜隔代抚养,曹
诚英一生性格,足以印证。五岁时,她从外婆家回来,顿时感到动辄得咎,“在家中绝
无爱抚、温暖、同情,而是经常地受威严申斥、冷淡 讽刺”。
复杂的大家庭里,人际风波在所难免,不过我还是怀疑曹诚英的感受有点夸张,作为同
样从小寄居在外婆家的小孩,我太了解从被宠溺到视若寻常,这之间的落差感。假如这
个小孩又多少有点文艺细胞,不甘心于平凡的生活,再知道点古代悲情女子的故事,很
容易把那气氛朝自己身上套,以“容易受伤”作为标签,加强自己的存在感。
一个人的照片,往往反映此人想留给全世界的印象,在银行的柜台前,你常常能看到工
作人员的工卡照片上,那微笑羞涩而甜蜜,仿佛面对一见钟情的恋人,可是你真实面对
的那张脸,却常是冷漠甚至不无敌意的。曹诚英的照片,则几乎没有一张有笑容的,或
是眉间聚着不散的忧郁,或是侧身漠然斜睨,种种才女范儿,让人不难想象她心中的自
己,是一个林妹妹式的人物,她准备好了要在自己身上,发生一点可歌可泣的事儿。
在胡适与江冬秀的婚礼上,曹诚英第一次见到这位表哥,留美的博士,他离文学的距离
是那么近,他身上有另一世界的气息,他还斯文,还温柔,周身缀满了与绩溪乡民截然
不同的神奇光芒,闪耀于一静一动之间。争强好胜如她,怎会不想要引起他的注意,而
她作为一个豆蔻年华的女文青,只要她愿意,就一定能得到这样一种光荣。当过女文青
,并且跟作家或是诗人通过信的女子,都懂的。
他们有过怎样的交谈?她给他留下怎样的印象?都是可以想见而又无须深究的,因那样
的情景每时每刻都在世界的各个角落里发生着,在我们人生的一段一段里发生着。不同
的只是,遇见了,愉快了,记住了,走着走着也就散了,说到底,人生已多风雨,应对
殊为不易,哪有那么多的刻骨铭心,那么多的意乱情迷。
不过他们一直通信,胡适婚后的第二年,他就在信里为曹诚英改诗。曹诚英写信给他说
:蒙将妹的诗改好,妹极感佩。但路途相隔太远,未能时常通信。
大约也就是这样了,谈谈诗,说说文学,远在北京的胡适,是困囿在深山里的曹诚英的
一扇窗口,他也许不能向她展示什么,但通信这种形式,就将她和外面的精彩联系起来
了。不过,总是她去的信多,他回的少,她曾在信里嗔怪地说过一回。也难怪,作为“
新文化运动”的干将,胡适正忙着祭起白话文的大旗,声名鹊起之际,确实不大有功夫
敷衍当初“寻着了”的那位小表妹。
婚后那几年,胡适活得好不热闹,编辑《新青年》,出版《尝试集》,写作《中国哲学
史大纲》,挑起“问题与主义”的论战,与当时最顶端的文化人比如梁启超蔡元培过从
来往……个人命运与时代命运搅成巨大的漩涡,在很短的时间里,他把自己变成了一个
传说中的人物。
曹诚英的人生,跟一般的女孩子差别不大,最大的事儿,也就是嫁人而已,她应该是在
1918年,嫁给指腹为婚的胡冠英。
站在传奇的立场上,她那位指腹为婚的老公胡冠英必须是一个反面人物,像《梁祝》里
的马文才,《西厢记》里的郑表兄,他必须游手好闲,冷漠无情,让曹诚英婚后“心境
悲怆,郁结在心,酿成当时极为可怕的肺结核病”(朱文楚《胡适的家事与情事》),
才使得曹诚英和胡适的一段恋情,更合理,也更有悲剧性。但从我们前面的叙事看,这
说法绝不是事实,有一个证据可以直接证明,曹诚英对这位夫婿,还是比较够意思的。
就在他们陪胡适游西湖的前一年,曹诚英写信给胡适,请他帮她的老公胡冠英报考南开
大学。信中这样写道:“近日接到胜哥(曹诚英二哥曹诚克)来信,讲南开中学是个等
好中学,(胡冠英)就决定到兄那块来,同永(胡思永)一路去考。又恐怕程度不够,
未必能考取,故求吾兄处处为他照料。想吾兄素来爱妹,谅此事必不推脱。”
胡适跟南开校长关系不错,但此事不知怎么没成,胡冠英北上求学是在一年之后,而且
是胡适建议他去的,这时,已是胡适当年第二次来到杭州。
第一次就是刚才讲的,曹诚英他们陪他游西湖这次,他和朋友们在杭州住了四五天。5
月3号晚上,胡适乘夜火车回上海,这也是计划之中的行为,不在计划中的,是这一天
,他写下了一首诗:
西 湖
十七年梦想的西湖
不能医我的病
反而使我病的更利害了
然而西湖毕竟可爱
轻烟笼着,月光照着
我的心也跟着湖光微荡了
前天,伊却未免太绚烂了
我们只好在船篷阴处偷觑着
不敢正眼看伊了
最好是密云不雨的昨日:
近山都变成远山了
山头云雾慢腾腾地卷上去
我没有力气去爬山
只能天天在小船上荡来荡去
静瞧那湖山诸峰从容地移前退后
听了许多毁谤伊的话而来
这回来了,只觉得伊更可爱
因而舍不得匆匆就离别了
因而舍不得匆匆就离别了
都说这首诗明写西湖,暗写曹诚英,但历来以西湖比喻女子的诗比比皆是,“若把西湖
比西子,浓妆艳抹总相宜”,为什么没有人说,苏轼这诗也是写给某个美女的呢?关于
胡适和曹诚英,有太多捕风捉影的文字,这首被公认为送给曹诚英的诗,会不会又是一
场牵强附会呢?
“十七年梦想的西湖,不能医我的病,反使我病得更利害了”,他那几天,脚就是比以
前肿得更厉害嘛。“前天,伊未免太绚烂了,我们只好在船篷阴处偷觑着,不敢正眼看
伊了。”也许就是四月天里,阳光映着波光,刺眼得无法直视。
但“听了许多毁谤伊的话而来,这回来了,只觉得伊更可爱,因而舍不得匆匆就别离了
”,这句实在可疑。“毁谤”二字从何谈起?就算有人说看景不如听景之类,用得着这
么严重的词吗?倒是曹诚英,真的身处“毁谤”之中,连她姐姐都说她呢。因毁谤觉得
“伊更可爱”,更值得玩味。他这是同情吗?是不平吗?非也。向来,有绯闻的女人都
更迷人。
“规矩”这两个字,就像一个戳儿,标明这个女人的所属,要其他男人知趣而退。所以
,对于自家老婆来说,规矩那是起码的要求,可要是看到别的女人身上也盖了这个戳儿
,总像踏入花园瞥见警示牌,大不自在。绯闻,意味着对这警示的冲破,意味着某种可
能,意味着你对她的兴趣、花的精力很可能不会白费,所以,历来名誉破产的女人,会
斩获更多的男人缘。比如《红楼梦》里,秦可卿被描述为最迷人的女人,大约,也因为
,她的原型便是曹雪芹幼年见到的一个有绯闻的女人。
曾几何时,曹诚英在胡适心目中,不过是个好学上进的小姑娘,一个可爱的小亲戚,身
份拘着,他不可以更立体地去看她。她的绯闻打破了这格局,起码,他注意到,她是一
个女人了。
她不但是个女人,还是一个有魅力的女人,璀璨得让他不敢正眼去看,只能佯作不经意
地偷觑一眼。
这一切发生在众目睽睽之下,胡冠英汪静之都一路跟着,却啥也没看明白,胡冠英到了
北京之后给胡适写信,抱怨曹诚英对他不如以前了,汪静之说,他是在很久之后,看到
胡适写给曹诚英的诗,才发现他们俩好上了。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作为局外人,你永远都弄不明白,那些相爱的人,
传情达意的通道。你能看见他们的眼神,却看不见那眼神的余光,你听到他们口中的字
字句句,却听不到那一字一句的言外之意。你永远无法想象,他们是怎样获知到对方的
密码,使得彼此,都能在人堆里,在光天化日之下,将彼此一丝一缕的情意破译,要不
,怎么说,爱情是一个奇迹呢。
眼看着这场爱情开始破题,接下来居然不是轰轰烈烈的铺展,胡适转身回到上海,不是
逃避,只是他原计划就在杭州呆上几天而已。那时,他大概还没想,为这个让他心动的
表妹,改变什么。
4女文青来信
胡适回到上海的第二天,痔疮复发,在朋友家住了一个多月。在日记里,他抱怨闲散与
寂寞的双重夹击,然后说他已慢慢习惯,他仔细地描述他的病情,记下每日见到的人,
收到和发出的信。其中,江冬秀的来信总是最多。虽错别字连篇,却也情意绵绵,比如
:“请放心,请时时保重,少见客,多睡,少看小说,多养神,勉(免)我挂念,望你
多到索先生家住住,别的地方都没有他家好。”“今天接到你的信,我当时把一个礼拜
来的急心都放开了。我这一礼拜,不曾接到你的信,实在把我急死了。”她又提到:“
杭州千万不能去”,不知是何原因,但可以肯定与曹诚英无关,因为,在之后的一封信
里,她又写道:“我前次有一信与你说起到西湖去,请你对佩声说,请她写信安慰嫂的
话,你不要对她说罢。等你回京来,我们再商量,现在不必说。”。
如果你具备全视角,就很难不时时感到滑稽,比如,当江冬秀为胡适的去向苦思冥想,
为该对曹诚英说哪些话再三斟酌时,她不知道,胡适和曹诚英之间,已经建立了一种比
她想象的要亲密很多的关系。
且来看就在她写下这封信的第三天,曹诚英写给胡适的信吧。
糜哥:
你的信叫我感激得笑了,我自发出你那封信之后,便困倒了,直到今天才起床。病仍是
未好,不过一个人困在楼上很不便,饭是不吃的,可以不去问他。但是整日整夜的发烧
,口是很渴的,我只有酒当茶的拿来解渴。(同学们旅行叡州托买的关东酒),可是越
发烧了。像这样更难过,所以我决意今天起来了,我们没有自修室,只好上课了,虽然
坐着挺,但是精神没有,又没有头绪,只不过是呆呆的坐着罢了。
你问我为什么不能高兴,我也回答不出;我只觉得眼所见的,耳所听的,脑所想的,无
一件能令我高兴得起。就是我这样的身体,也叫我不能高兴呢。我所感当的:宇宙中只
有罪恶,虚伪,另外是没有什么了。请你告诉我,我说的对不对?我醉了,狠醉了,因
为我今天没有吃饭,只吃几口酒,所以狠醉了。我要去困一会再来。我不去困了,困着
总是做些极无聊的梦,令人讨厌。
我觉得人是顶坏了,女子尤其。倘若我不是女子,我愿世界上没有女子的踪迹,其实,
我也不愿意有我。什么凶恶奸诈的事,女子都干得出,我恨透了,倘若我有杀人的权力
。我便杀得她干净。说也罢,自己杀自己也没杀掉。
糜哥,你待我太好了,教我不知要怎样感激你才是!哦,我只要记得,世上除掉母亲哥
哥之外,还有一个糜哥。
头是痛的无可形容了,眼球是涨得快突出了,心身是火烧着了;人们结了队去唱歌舞蹈
去了,听,她们欢笑的声音已由操场上传来了,天只管落着凄凉的雨,也不管人家听了
难过不难过。他是不要紧的,就是像这样啊滴滴答答的下了一年的雨,人们是奈何他不
了的,要是我像他这样的哭,怕人们不将我切得粉碎吧?不吗?那是一定会切得粉碎了
!切得粉碎也好,切得粉碎的时候,我不是可以死了吗?那好极了,那我从此可以解脱
了,痴心的梦想吧,我哪有天那样多的泪?又哪有他那样牛皮糖似的精神,尽管落下去
,我哭不到半天,便泪干神疲了。我既不能哭得那么长久,那人们也不会将我切得粉碎
,那我的身体仍是不能解脱了。唉!随他去罢,拖到几时是几时,能受多少折磨就受多
少罢。我也管不得梦得无聊,我这要去困了。糜哥,你几时来?你好吗?
妹 丽娟
12,5,29下午
夸张的语气,过度的感触,一封典型女文青的来信。
“什么凶恶奸诈的事,女子都干得出”,这话如何说起?“倘若我有杀人的权力,我便
杀得她干净”,听上去更是惊人,即便考虑到这话一半是醉后之言,但不是还有酒后吐
真言这一说吗?
也许她记起了姐妹们间的琐屑的仇隙,也许只是跟宿舍的女同学闹得不愉快,女文青总
是用力过猛,使她作此惊人之语,作为读者的我,看了当然是不以为然的一笑,但是,
在这时的胡适眼中,没准是我见犹怜。
愤怒、忧伤,最能轻易地突出一个人的存在感,当一个人说“我愤怒时”,也许,他更
想表达的意思是“请看,我在愤怒”,这时,他不复是构成“人群”这一名词的无声无
息无色无臭的一分子,他有了自己的形状、色彩与声音,生活成了他的舞台,他会不自
觉地回忆起奥德赛或其他以愤怒的标签名扬天下的角色。
但这样的人,只要不是形象气质太鬼憎神厌的话,总有迷人之处,谁能混迹于寻常时日
里心安理得?谁在街角回眸的一瞬不希望自己的人生能稍稍戏剧化一些?假如我们自己
无力争取,也愿意在别人那里看到,纵然那些幻象来自于一个赝品也罢,毕竟真品太少
,你看有几人家中的冰裂纹瓷器,出自旧时官窑?
那些既抒情又矫情的人啊,他们是我们纷乱生活里的摆设,是我们明知其假,也会在日
常劳作中抬起头来,匆匆一瞥的塑料花,不断练习心平气和之余,我们对那些矫情的夸
张的人,真是感觉复杂。
而对于男人来说,矫情的女人,就更为迷人一些,她们矫情,是因为她们希望生活戏剧
化,她们希望生活戏剧化,一切就皆有可能。便捷会大大地增加受欢迎度,反之,就算
你美若天仙,若是过于泰然自若,让人无隙可钻,自然被归为乏味一类。
要不琼瑶笔下怎么一堆一堆的文艺范女生呢,女文青就是比一般的女青年更受欢迎,,
她们夸张、矫情,际遇堪怜,需要解救……男人果然去解救她们了,其实是解救了他们
自己的寂寞难耐。
而此刻的胡适,34岁的胡适,曾经功成名近期颇惹了些是非的胡适,刚刚被中年危机侵
袭的胡适,正需要这样一次拯救。
1923年的胡适,看上去依旧春风得意,但内中甘苦,只有他一人知晓。首先他身体就不
太好,1922年下半年的日记里,不是伤风,就是腹泻,说得最多的,是痔疮,七月份他
割去过一回,后来又有复发。除此之外,他一度怀疑自己患上了糖尿病,远在美国的韦
莲司,特意问他能否买到胰岛素,不成的话,她可以买了寄过来。后来证明是虚惊一场
。但更让人紧张的还有,他在近年底时又得上了脚气病,这病听起来不严重,可是,胡
适的父亲胡传,就是死在这个病上。
就这么着,1922年底他向北大告假一年,休养身体时,还被人揣测,若干年后,唐弢冷
嘲热讽说他是得罪了当局,只好销声匿迹地躲了起来。
那么好吧,按照一般规律,胡适得罪了当局,应该能讨好民众,可是这世上就有一种人
,过分地热爱理性,小事情上他会非常照顾别人的情绪,大的理念上,却不会有一点儿
迎合。见到比较左的,他会下意识地变得很右,见到比较右的,他又会变得很左,这种
不自觉的校正导致他在哪边都不受待见,当局固然对他反感,他也无法成为民众中的宠
儿,胡适,正好就是这种人。
1922年,他因为提倡联省自治,支持陈炯明而得罪了孙中山,《民国日报》天天骂他,
使用丧心病狂这样的词儿;他去看望溥仪,原本是一个人道主义者的本分,在极端反帝
的年代,被人当成靶子在报纸上冷嘲热讽;他提倡“好政府主义”,虽然本质上是要建
立一种制度,却被不知情者谩骂,十年后,鲁迅提起这话头,还大加刻薄……
就这样,以性格平和出了名的胡适,一方面每天跟无数的朋友、学生、陌生人见面、交
谈、通信,另一方面,又招来无数人想要跟他理论,其中包括老友陈独秀和李大钊。活
在一波又一波的人声里,在请教、恭维、声讨、辩驳的各色浪潮里,即便是精力旺盛的
胡适,也会有些疲惫感吧?唐弢或许说对了一半,胡适请假一年,不只是为了养病,还
为了,养心,但这,绝不是所谓躲避,他只是,有点累了。
5,起初不经意的你
胡适在上海住了一个多月,6月8号,再次乘火车来到杭州,这一天上午大雨淋漓,饭后
,雨乃止。他和朋友们坐船出游,雨又下了起来,回去之后,雨便停止,他们再次外出
,去楼外楼吃饭。在这一天的日记里,他一如平日,见了很多的人,没有曹诚英的身影
,但我们知道,他们即将相逢。
胡适没说他们怎么见面的,这一段日记干脆缺失,下一篇,就到了9月9日。
像是一段蜿蜒前行的铁轨,忽然没入荒烟蔓草,那段日记是没有写,还是写了以后又销
毁?胡适与平常人不同之处在于,他还活着,就知道自己将会是一个被写进历史里的人
,他现在写下的每一个字,都有可能成为呈堂证据。很难想像那样一种状态,自己是自
己的史官,也是自己的狗仔,在吃喝拉撒间,会不会老觉得有一个探头挂在后脑勺的上
方,以至于冷汗涔涔?
恋爱这件事,自然更不能写进字里行间,但是胡适似乎又有一种奇怪的责任感,讳莫如
深的同时,又要留下草蛇灰线般的线索,让后世的史学家有迹可查,立一点事功。所以
,他另写了一篇山中杂记,关于曹诚英虽只字未提,却常有她的影子隐现在其中。
《山中杂记》,是按时间顺序写来。他6月8号去杭州,住在新新旅馆,后来他的侄子胡
思聪也赶来同住。15日,他与蔡元培高梦旦以及胡思聪同游南山,先过龙井,再到九溪
十八涧,至烟霞洞吃午饭。烟霞洞的风景打动了他,蔡元培与高梦旦都极力劝他留在杭
州过夏天,因为那时北京兵荒马乱,连江冬秀都写信劝他不要回去。胡适于是跟烟霞洞
管事的金复三问了房价,价却不贵,他就决意在此过夏了。
似乎,在这之前,他并没有打算在杭州过夏。是的,江冬秀的信里,一直在操心把他安
排在哪里比较好,要帮他找个物美价廉的,清净的,利于写作的地方。他自己,也在踅
摸着,烟霞洞于他,应是偶遇,而不是像某些学者说的,为曹诚英找这么个地方。
二十四日,他搬到烟霞洞里来,没说曹诚英是哪天来的。
山中岁月,总是格外幽静,不至于再人来客往不断了吧?江冬秀也在信里说:“知你有
烟霞洞这个好地方,我很赞成,望你与思聪多多的住住。难得有这个地方,我高兴的很
。你住西山不如这个地方好,西山暑期来往的人很多的,故我也不愿意你回来。”
但是,胡适的烟霞洞生涯,却也不是“洞中方一日,世上已百年”,名头太响的人,即
便躲进深山,仍然会放出宝光来。从他搬上来的第一天起,邀他演讲的,请他讲学的,
络绎不绝。这且罢了,最为无奈的,他明明在山上住着,却还平白地,惹下一场山下的
是非。
却说当时杭州教育界暗潮汹涌,因为当时新开了一个高级中学,这所学校是由浙江一师
与杭州一中合并而成,一时还没有校长。原一中的校长黄某,和一师的校长何某都争这
个位子,最后教育厅授予了何某。
黄某大失所望,给教育厅上公呈诋毁何某,这事儿跟胡适原本没有半点关系,但偏偏就
在公呈里把他扯进去了。
为了证明何某不得人心,公呈里举了这么个例子,说“本年六月间胡适之先生来杭,一
师皖籍学生群向胡先生申述师校办事敷衍,不愿继续肄业,请求代彼等设法转学他校”
。胡适说,“此呈中所说,颇与事实不符。此次鄙人来杭,见着我的一个亲戚,他在一
师肄业,已将应学之科目习完,下学期应择地升学。鄙人曾劝他去考天津南开学校的高
级中学,因为一师自经子渊、姜伯韩两先生以来,很注重自由发展个性,毕业后宜投入
南开一类的学校,多受一点严格地训练,可以互相调剂。这不过是鄙人个人对于一个亲
戚的意见,并无皖籍学生群来陈述一师敷衍之事,更无被人引用作为攻击何校长的武器
之价值。”
人红是非多,这个不用说,笔者感兴趣的,是胡适提到的那个在浙江一师读书的亲戚。
我们知道,汪静之和胡冠英都在浙江一师读书,但汪静之充其量算胡适一个邻居,胡冠
英却是胡适的“表妹”曹诚英的丈夫,说是亲戚也不为过。除去这层关系,胡适与胡冠
英还有别的渊源,胡冠英的祖父曾在兵部任职,和胡适的父亲胡铁花关系不错,胡铁花
在台湾做官时,还曾用胡冠英的祖父之弟为幕僚,两家可谓世交。
胡适在上海期间,屡屡与胡冠英的通信,可见关系比其他人都要近得多。
另外,江冬秀七月四号写给胡适的信里说,冠英、干埏两位北来,我们现存的房子很可
以来住。7月十五号的信里又说,冠英同思敬来京,我很赞成。
程干埏是胡适的邻居,后来不知何故也没有来成,胡思敬是胡适的侄子,出生于1910年
,那年不过13岁。也不大可能是胡适提起的那个亲戚。江冬秀的堂弟江泽涵在1923年8
月5日给胡适的信中写道:“冠英果然名不虚传,是个狠天真的人。他前三四天动身到
天津去玩,他说一两天就回来,哪知道到今天还未回来。”
我们知道,南开中学就在天津,当然他可以只是随便玩玩,但我们再来看1924年初江泽
涵写给胡适的另一封信:“我到学校来已经快半个月了,才得到去中学见着冠英,向他
问着你们在北京的近况。”江泽涵本人在南开大学读书,所说的中学正是南开中学,可
见胡冠英已经在南开就读,那么,胡冠英基本上,就是胡适说的,经他建议,离开一师
去南开求学的那个亲戚。
胡冠英是在7月23日到达北京的,7月4日,他的老乡给他写信,还让他转告胡适,把胡
思聪给他画的扇子,寄给他。说明这时胡冠英还在杭州,并且还跟胡适在走动,有意思
的是,在6月24日,胡适已经搬进了烟霞洞。
胡思聪则在22日搬入,曹诚英是在哪天搬进来的呢?尽管于史无载,但极有可能是在二
十四日,或者二十四之前。因为胡适叔侄俩是指着曹诚英给他们做饭的,江冬秀在给胡
适的信里说:“佩声照应你们,我很放心,不过他的身体不很好,常到炉子边去做菜,
天气太热了,怕他的身体受不了,我听了很不安,请你们另外请一厨子吧,免得大家劳
苦。”除非在曹诚英上山之前他们另外请了厨子,否则假如曹诚英没有跟他们一道来或
者提前来的话,这叔侄俩可能连饭都吃不上。
极有可能是这样的,曹诚英搬去和胡适同住时,胡冠英还在杭州,帮她搬家都有可能。
曹诚英的老乡,身在北京的程仰之写给她的信里说:“我在冠英的嘴里,打听着你的近
况;你的身体好些了,我高兴了不得。……我想你和博士同住,一定可得许多好处,你
的思想不能不乐观些了。”
从这段话看,胡冠英也没有对他们两人同住表示任何异议,很有可能和程仰之一样赞同
——假如他表示过一点儿不满之意,从人之常情看,程仰之都不会觉得这是一件好事。
让我们还原一下当时的场景,胡适和侄子胡思聪搬到烟霞洞去住,风景很好,房价也不
高,唯有生活上不太方便,缺个洗衣做饭料理生活的人。这时曹诚英学校里放假了,她
是自己人,亲戚,又很乐于向胡适求教文学上的问题,没有比她更合适的人选了,她搬
去烟霞洞和胡适同住,是件再顺理成章不过的事。
似乎所有人都没多想,都忘了胡适与曹诚英,他们俩是有可能性的,不可能是这些人全
体很傻很天真,他们没朝那方面想的原因,有两个因素。
一方面,他们是亲戚。在中国乡村社会,亲戚间天然有互助的义务,彼此帮衬着,胡冠
英去北京就是住在胡适家里的,曹诚英去帮胡适料理家务,几乎是天经地义。
一方面,是江冬秀也好,胡冠英也好,对他们的婚姻都很自信。
江冬秀不用说了,不管史料上如何妖魔化他们的婚姻,事实都是,他们的感情,可能比
一般的自由恋爱者还要好。四月二十六日,她在给胡适的信里写道:“我有六天没有接
到你的信了,倒叫我很有点不放心起来呢。你说请黄先生看,但不知你的脚还是从前的
老肿病,还又是一样肿呢?请你写封长信,免我着急。”五月二十号写道:“今天接到
你的信,我当时把一个礼拜来的急心都放开了。我这一礼拜,不曾接到你的信,实在把
我急死了。”七月十日写道:“望你多多的写信来要紧,我这一个礼拜,没有接到你的
信,我接连这两夜都不能很好的睡,今天一定要好睡了”……
感情都是双向的,如果胡适对她只有敷衍,她再不识趣,也无法在结婚五年多之后,这
样坦然地表达感情吧?
胡冠英那边则复杂一些。前面说过,1922年底,曹诚英跑去跟汪静之说,她和胡冠英离
婚了。这可能只是曹诚英的激愤之词,起码胡冠英这方面有不同说法。胡冠英在1923年
8月23日,他到了北京住在胡适家之后,给胡适写信说:“糜哥,我同冠英的感情,本
来是不坏的。我哪一件事不替她着想?哪一件待差了她?但她时常以冷淡的态度对待我
,这是我来北方后才发觉的。我不料她待我如此,我更不料我最亲爱最可信托的人,以
这样的手段对付我……我现在已绝对地不相信女子,世界上没有一个女子是好的。”
“最亲爱最可信托的人”,是指曹诚英还是胡适?是不是胡冠英在8月底终于发现了他
俩的恋情?他产生的幻灭感是可以想象的,只是说到“手段”二字,却又值得商榷了。
假如胡适是有预谋地将胡冠英礼送出杭州,支到北方去,还让江冬秀关照他,那他确实
太阴险了点,太不仗义了点,和我们印象中的君子,差别忒大了点,可是,和曹诚英发
展出一段情,是他的初衷吗?邀曹诚英同住时,他预料到了吗?
6,时间对了,人也就对了
不错,胡适第二次来到杭州时,他们已经互生好感乃至于情愫暗生,但这并不意味着胡
适就一定要和曹诚英有所发展。胡适不是一个没有感情经验的人,韦莲司、瘦琴,还有
传说中的陈衡哲,把这几位放在一块儿比较,我们可以得出胡适处理感情的一个特点,
用文雅的话叫做“发乎情止乎礼”,用不文雅的话,叫做闷骚。
他很清楚自己是有家室的人,就算这婚姻不是他想要的也罢,他的婚姻态度与政治态度
如出一辙,是改良派而非革命派,他反对武力推翻,主张逐步改良,他不愿意毁掉一个
无辜的女人的幸福,也清楚自己能从这婚姻里得到多少好处。除此之外,他不像徐志摩
,在爱情这件事上持理想主义,他的一生,绯闻女友伸一只手都数不过来,他未必认为
曹诚英就有什么特别的不同。
最多是一场暧昧吧,四目相对的暗涌,指尖相对的温柔,像琼瑶剧里的台词,从风花雪
月谈到诗词歌赋,让感情的潮水微微涨起,再缓缓落下,生命里的小刺激,既不伤人,
也不伤己,为什么不给自己这么一点犒赏呢?在扮演好丈夫好老师全社会的好好先生之
余?
当然,胡适未必想得这么清楚,他只是相信能把持住自己。
但是,他忘记了有一个词谁也逃不过,叫做“身不由己”,不知道有一个词谁都难以做
到,叫做“戛然而止”。不过,他很快就会知道了。
据胡适的诗中记载,七月二十九日,胡冠英离开杭州一个多星期之后,胡适与曹诚英在
南高峰上看日出;几乎是在同一时期,他们在南高峰上看月。
徐志摩在八月初写给胡适的一封信,证明,在八月之前,胡适与曹诚英已经定情,徐志
摩在给胡适的信中写道:“蒋复璁回来说起你在烟霞洞深处过神仙似的生活……此次你
竟然入山如此之深,听说你养息的成绩不但医痊了你的足迹,并且腴满了你的颜面,先
前瘦损如黄瓜一瓢,如今润泽如光明的秋月,使你原来妩媚的谈笑,益发取得异样的风
流。”
八月十七号,胡适做了一首诗,叫做《怨歌》:
那一年我回到山中,
无意中寻着了一株梅树;
可惜我不能久住山中,
匆匆见了,便匆匆地去.

这回我又到山中,
那梅树已移到人家去了.
我好容易寻到了那人家,
可怜她已全不似当年的风度了.
他们把她种在墙边的大松树下,
她有好几年受不着雨露和日光了;
害虫布满了叶土,

他们嫌她总不开花;
他们说:"等的真心焦了.
她今年要还不开花,
我家要砍掉她当柴烧了."
我是不轻易伤心的人,
也不禁为她滴了几点眼泪.
一半是哀念梅花,
一半是怜悯人们的愚昧.
拆掉那高墙,
砍倒那松树,
不爱花的莫栽花,
不爱树的莫种树!
前面说了,这梅树是比喻曹诚英,“不开花”是个典故,曹诚英嫁入胡家五年,还未生
育,婆家对此深为不满。大概是发了话,如果她再不生,就给胡冠英纳妾。曹诚英向胡
适倾诉,引起胡适的极大同情。
查胡适那段日子的日记,每一段都有曹诚英的身影:
九月十二日:晚上和佩声下棋;
九月十三日:今天晴了,天气非常之好。下午我同佩声出门看桂花,过翁家山,山中桂
树盛开,香气迎人。我们过葛洪井,翻山下去,到龙井寺,我们在一个亭子上坐着喝茶
,借了一副棋盘棋子,下了一局象棋,讲了一个莫泊三的故事;
九月十四日:同佩声到山上#亭内闲坐。我讲莫泊三小说《遗产》给她听。上午下午都
在此。
九月十八日:下午与娟下棋。
九月十九日:夜间月色不好,我和佩声下棋;
九月二十一日:早晨与娟同看《续侠隐记》第二十二回“阿托士夜遇丽人”一段故事,
我说这个故事也可以演为一首记事诗。后来娟遂催促我把这诗写成。我也觉得可从散文
译成诗,是一种有用的练习,遂写成《米桑》一篇,凡九节,每节四行,有韵……
一段典型的中国式恋情,有“女主角遇人不淑,男主角怜其不幸”的苦情,有“宝鼎茶
闲烟尚绿,幽窗棋罢指犹凉”的雅致,胡适曾经梦想着与江冬秀有“执经问字”之乐,
如今在曹诚英身上实现了。但是,如果这些中国元素就能堆积成一场爱情,也未免轻易
,在当时,能陪陪胡适读书下棋的女人,比比皆是,在胡适供职的北大,应该就不乏其
人。论美貌,论才学,论和胡适心心相印的程度,曹诚英都算不得人中翘楚,他们有这
么一场情缘,实乃天时地利人和交集的结果。
人和不用说了,他和曹诚英要是互相不感冒,这场感情就没法启动起来;
地利是他来到杭州,正好曹诚英也在这里;
天时则最为复杂。首先,当时北京时局正乱着,胡适本人也好,江冬秀也好,都不愿意
胡适回到北京;其次,胡冠英的北上,使得跟他家交情极深的胡适,没那么有压力,更
妙的是,后来胡适的侄子胡思聪也下山去往上海。
第三,遇到韦莲司的时候,胡适只是一个胸怀大志的小小留学生,他还没有成功,他渴
望有所作为,他对世界的兴趣,大于对一个女人的兴趣;曹诚英出现时,他初尝成功之
后的疲惫,不过如此了,一个年轻的热情的女人,当然比纷纭世界要迷人。
一般都说人和大于天时,但在胡适和曹诚英的这场恋情里,天时才决定一切。她出现得
早一点,他没心情去爱她,她出现得晚一点,他正跟陆小曼打得火热,所谓爱情,常常
只是风云际会的结果,时间对了,人才能对。
又或者,对于某些人来说,根本就没有对的人,只有对的时间和地点。
7,恋爱中的男人
然而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佛家又有因果之说,你在一件事上得到了多少快乐,往往就
会有多少苦在后面等着你来偿还。洞里的人总要下山,爱里的人必得出局,被际遇推到
这里的两个人,如果没有一定要在一起的强烈意志,别离是必然之事,那么,他们有吗?
曹诚英是有的,她之前跟胡冠英即使不能算恩爱,起码半死不活着,但是,胡冠英也说
了,自从他北上后,曹诚英态度大变,就没打算再跟他过下去。后来果然彻底分开了。
胡适则很难说。他这一路,跟江冬秀通信不断,在他和曹诚英感情最为热烈的八九两个
月,他每个月都跟江冬秀往来通信十多封,虽然多谈家事,多谈经济账目,却也是一副
天长地久用胡兰成的话叫做岁月静好的样子,实在不像有散伙的打算。
三个月后,他离开烟霞洞之前一晚写下的日记,更透露出,他心里一点没底儿:
睡醒时,残月在天,正照着我头上,时已三点了。这是我在烟霞洞看月的末一次了。下
弦的残月,光色本凄惨,何况我这三个月中在月光之下过了我一生最快活的日子!今当
离别,月又来照我,自此一别,不知何日再能继续这三个月的烟霞山月的“神仙生活”
了!枕上看月徐徐移过屋角去,不禁黯然神伤。
要是胡适打定主意要和曹诚英在一起,怎会有这般的凄凉语气?按照他的性格,按照一
般规律,他应该对那个在北京的女人又害怕又愧疚才对,而不是对眼下的难舍,和提前
了的怀念——我们知道,难舍,往往是已经准备舍去,怀念,往往是已经准备放弃。
10月5日,胡适回到上海,见到一干老友。最为笃厚的是徐志摩。10月11日,徐志摩的
日记里写道:午后为适之拉去沧州别墅闲谈,看他的烟霞杂诗,问尚有匿而不宣者否,
适之赧然曰有,然未敢宣,以有所顾忌。
向来写胡适的人多了,唯徐志摩写出了胡适的另一面,你看,首先,是他把徐志摩“拉
去”的,太主动了,太想找人说点什么了,又有顾忌,又不好说,就拿了几首诗出来,
一半藏一半露的。徐志摩果然是绝顶聪明之人,马上发现问题所在,但胡适似乎也正等
他那一问呢,“赧然”二字,将恋爱中的老男人的那份忸怩劲儿表现到十足,只有徐志
摩有这个炼字功夫。
两天之后,胡适再度跟徐志摩吐露心事。这天晚上,他们俩先是参加郭沫若的晚宴,郭
沫若劝酒甚是殷勤,几个人都喝了不少。胡适说起他曾经将郭沫若的《女神》拿过来读
了五日,郭沫若大喜,竟抱住胡适,要和他接吻。
胡适的日记写到这里就没了,徐志摩的日记里却告诉我们酒席散去后的事:“与适之谈
,无所不至,谈书谈诗谈友情谈爱恋谈人生谈此谈彼;不觉夜之渐短。适之是转老回童
的了,可喜!凡适之诗前有序后有跋者,皆可疑,皆将来本传索隐资料。”——这或许
,正是胡适的初衷。
几天后,胡适再次来到杭州,曹诚英在第二天赶到旅馆跟他见面,却不是两人厮守,而
是跟着徐志摩朱经农游船吟唱直至深夜。如是游玩了两天,曹诚英的哥哥来了,曹诚英
不便再与胡适他们一道,那晚便只有胡适与徐志摩朱经农三人游湖。胡适日记里说:“
我戒酒已近十日,今夜心中不快,遂复喝酒。三个人共喝了二斤半。”微醺中,他们来
到平湖秋月,胡适与徐志摩睡在桌子上,胡适的头枕在徐志摩身上,看月亮从两棵大树
之间照下来,他们唱诗高谈,深夜始归……
可以想象胡适心中为何不快,曹诚英的哥哥,他喊做表哥的,这次原本特地来看胡适,
因为胡适帮过他的忙,他念着这情,先到上海去看他,没找到,又来杭州,可谓情意殷
切,可这样的情意,怎么不让胡适心中有愧?
在烟霞洞中,他和曹诚英,不过是一男一女,所有的人际关系屏息而退,留出空间让他
们相爱。离开烟霞洞,没有那么清净,但朋友们多做同情之理解,尚且能给他的爱情留
一席之地。当曹诚英的哥哥,带着满怀的感激来到这里,一切变得不同了,胡适一定记
起那绩溪小山村,错综复杂的亲戚关系,记起他自己在那里的名声地位,他的爱情,与
这些犯呛。
爱情走到深处,必然要与现实碰面,那么胡适对他的爱情是怎么打算的呢?来杭州之前
,胡适认真地考虑未来打算,说有朋友为他筹划三策:一是移家南方,专事著作,为上
策。选择这一条,无疑有利于胡适和曹诚英相聚,但胡适说,上策势有所不能。他没说
为什么不能,但我们可以想象,那是吭吭唧唧一大堆的现实琐屑。
然后是下策。回北大,加入漩涡。胡适说,下策心有所不欲。
他选择的是中策:北回后,住北京郊区的西山,专事著作。
这中策,不但是他的选择,也是江冬秀的选择,早在六月间,江冬秀就极力赞成他去西
山过夏,还列了一堆规划,叫谁去做饭,叫谁去干杂活。这次,胡适还在南方,江冬秀
就叫人去帮他收拾屋子。这是她的义务,也是她的权利,她是他的妻子,唯有她,才能
影响他的人生规划,参与到他的生命里去。
8,两个女人的战争
许多年来,一直看坊间说,胡适和曹诚英好上之后,要跟江冬秀离婚。江冬秀挥舞着菜
刀,声称要杀掉胡适的两个儿子,然后自杀,这才吓住了胡适,离婚一事就此作罢,胡
适和曹诚英只能“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事实是这样的吗?
这次翻读大量有关胡适情感生活的传记,这一说法皆赫然在目,但几乎都没有说明出处
,只有江勇振先生的《星星•月亮•太阳》后面注明:石原皋《闲话胡适》
,39页。
我在石原皋的《闲话胡适》中逐字查找,书中只是说,江冬秀经常为这件事跟胡适大吵
,有一次,她拿起裁纸刀朝胡适脸上掷去,幸未掷中,石原皋把他们拉开。
石原皋的《闲话胡适》,是研究胡适重要的原始资料之一,但文中也有很多话靠不住,
比如说梁实秋要跟原配仳离,江冬秀帮他的原配打官司云云,根本就是张冠李戴;又说
江冬秀后来恨曹诚英,弄散了她的一桩姻缘,也属道听途说。不过,这些差错,皆非石
老先生存心撒谎,有的是年纪大了,记不清楚了,有的则是人云亦云,毕竟,他对江冬
秀的了解也有限。
石原皋说江冬秀拿裁纸刀去掷胡适,是他亲眼所见,应该没问题。只不过,裁纸刀这玩
意,刀锋大多不十分锋利,有金属的没错,更多的是塑料的,杀伤力跟菜刀没法比,两
口子生气,情急之下,拿裁纸刀去扔对方,也是多见之事,《围城》里,孙柔嘉搞毛了
就拿梳子掷过方鸿渐的头。
菜刀这话,其实是汪静之说的,他在《六美缘》里写道:他们(胡适与曹诚英)在烟霞
洞里住了二三月,又在杭州上海二地往返住了二三月。适之师回北京向冬秀提出离婚。
冬秀到厨房里拿了一把菜刀来说:“两个儿子是我生的,杀了儿子再和你离婚!”结果
离婚不成。只能像牛郎织女一样,每年适之师南下在杭州或上海或南京与佩声相会二次。
汪静之描述的这一幕,算是“一哭二闹三上吊”的升级版,被下堂的糠糟之妻多半这么
干,江冬秀要是这么干了,我们当然也不吃惊,但问题是,这事儿,汪静之如何知道的
呢?他可没像石原皋那样,说明是自己亲眼所见。
以胡适的城府,在徐志摩面前都不把话说敞亮,不大可能跟这个神神叨叨的小同乡说这
个;江冬秀是个要强的女人,而且一直住在北京,跟主要活动在南方的汪静之没什么交
集,也不大可能告诉他。要么就是曹诚英?或者其他老乡?这个倒有可能,但汪静之不
提出处,就有点可疑,毕竟这是言及胡适想要跟江冬秀离婚最重要的证明之一,万一他
就是根据石原皋的说法,以讹传讹呢?汪静之这个人,是有满嘴跑火车的先例的。
郁达夫的夫人王映霞和戴笠之间的那段绯闻,就是他抛售的,他说,王映霞为戴笠堕过
胎。这个秘密只有他知道。
汪静之是这样发现王映霞的秘密的。
那时,台儿庄战役刚结束,郁达夫参加了慰问团,上前线去了。某日,王映霞来找汪静
之的妻子符竹因,说:"我肚里有了,抗战逃难时期走动不便,我到医院里请医生打掉
。医生说:'要你男人一起来,才能把他打掉。男人不同意,我们不能打。'达夫参加慰
问团去了,要很多天才会回来,太大了打起来难些,不如小的时候早打。某某姐(汪静
之的妻子竹因)!我要请汪静之陪我到医院去,装做我的男人,医生就会替我打掉。请
你把男人借我一借,汪静之是最忠诚老实的,达夫最信任他;如果请别的男人陪我去,
达夫会起疑心的。"
汪静之的夫人答应了,汪静之也陪王映霞去了,这件事儿算结束了。
过了一阵子,汪静之去王映霞家,发现王映霞没回来,第二天他又去,王映霞很兴奋地
跟他说,昨天去戴笠家了,戴笠家多么豪华漂亮。她眼睛里流露出艳羡的光彩。
就这么两个细节,汪静之就认为他洞察了王映霞堕胎的秘密。还说:为了不愿我的老朋
友、"五四"文坛的一位杰出作家郁达夫所遭受的莫大的耻辱悲惨的命运,永远沉冤不白
,今天我下决心,一气写完这个秘密。
哎,您这是不愿意人家遭受“耻辱悲惨”的命运呢?还是生怕人家没有“耻辱悲惨的命
运”呢,要是郁达夫活着,您还能陪人家捉个奸啊什么的,这所有的当事人都已作古,
你抖落这些事儿,除了让人脸上没光之外,还有什么意义啊?
另外,那俩细节也没法认定王映霞打掉的那个孩子就是戴笠的啊?汪静之既没有捉奸在
床,也没有看到DNA报告,王映霞的说法也是完全可以成立的。这种事儿,有时连当事
人都说不清楚,他汪静之倒弄得门清?
当然,就算汪静之曾经信口开河,也不能证明汪静之每一次都信口开河,我之所以不认
为胡适会向江冬秀提出离婚,还从胡适的个性去考虑。
胡适是一个没有童年的人,他从小被人戏称为糜先生,众人分配给他的任务,就是让他
去扮演一个小先生,他偶尔跟伙伴们玩一次掷铜板的游戏,都会招来村里人的莫名惊诧
。他也是一个没有青年时代的人,尽管,他也曾喝花酒,也曾胡闹,但是,在原该“哪
个少年不多情”的年纪,他已经想清楚了婚姻的作用和意义。
所以,有了那段著名的话,“梦旦邀我到消闲别墅吃饭,饭时大谈,谈及我的婚事,他
说许多旧人都恭维我不负旧约,是一种可佩服的事!他说,他的敬重我,这也是一个原
因。我问他,这一件事有什么难能可贵之处?他说,这是一个大牺牲。我说,我生平做
的事,没有一件比这件事最讨便宜的了。有什么大牺牲?他问我何以最讨便宜。我说,
当初我并不曾准备什么牺牲,我不过心里不忍伤几个人的心罢了。假如我那时忍心毁约
,使这几个人终身痛苦,我的良心上的责备,必然比什么痛苦都难受。其实我家庭并没
有什么大不过不去的地方。这已是占便宜了。”
高梦旦认为胡适的婚姻是一种牺牲,胡适却认为他的家庭没有什么大过不去的地方,两
人对于婚姻的诉求不同,高梦旦以及他代表的那些人,期待婚姻里有热烈的爱情,有才
子佳人的对手戏,胡适则不这么认为,他更重视婚姻的社会功用。
抛开才子佳人的戏码,江冬秀不能不算一个好妻子,婚前她能够呼应胡适客中的孤独,
勉为其难地学习识字,写哪怕是错别字连篇的信;婚后她能够操持家中事务,照顾胡适
族中亲友。比如胡适的二哥先娶了曹诚英的二姐,生下一个女儿叫阿翠,这位二嫂早逝
,江冬秀对这个孤女很是挂怀,胡冠英北上前,江冬秀特地写信跟胡适说,二哥要出去
做工,叫一个小女孩子怎么行呢?不如让她同冠英一阵来京吧?可惜这个阿翠后来回去
与三嫂同住,不堪虐待,吞烟土而死,胡适的气愤自不待言,江冬秀有别于他几个嫂子
之处,也是一望而知。
这样的一个妻子,胡适觉得已经足够。爱情在婚姻中,是必需品还是奢侈品?胡适的答
案跟高梦旦他们,应该是不一样的。
汪静之说胡适回北京后跟江冬秀提出离婚,这个时间更是可疑之极,胡适是十一月三十
号回北京的,回去不久就搬到了西山。在西山上,他写下了那句著名的情诗:“山风吹
乱了窗纸上的松痕,吹不散我心头的人影。”但更多的时候,他在译书、写序,每天都
在工作,看不出一点儿在打离婚大战的痕迹。十二月三十号的日记里,更是特地记道:
今天为我和冬秀结婚的第六个周年。
能记得结婚纪念日的男人,搁现在都不是很多了。一周之后,胡适去天津,不过五天的
行程,他还给江冬秀写了一封信,我没查到那封信,但我相信,那肯定是一封表达夫妻
间善意的信。
值得一提的是,那趟天津之行,他还去看望了胡冠英,在这之前之后,他们都频繁通信
。寒假期间,胡冠英到胡适家中来过,甚至有可能小住,假如胡适这时已经跟江冬秀提
出离婚,还闹得不可开交,我不相信,他有勇气让胡冠英到他家来。
各种迹象显示,和曹诚英的这段恋情,在胡适的人生里,更像一道深藏地下的暗流,而
不是天崩地裂的雷暴。它更多地体现为几句语焉不详的诗,或是突然暗淡下来的心情。
比如,某一日,与江冬秀等人一道看《茶花女》的影戏,回家时,忽起大风,尘土蔽人
,他勉强正眼看那将落的月,已朦胧作黄色,令人起憔悴的联想。
他联想到什么了呢?从他这晚写下的诗里可以找到答案:
石居
松针筛月上眉头,心上凄清感旧游。一样半规初八月,照人狂态照人愁。
胡适的日记里还屡称“烦闷”,他干脆就有一首小诗就叫做《烦闷》:
很想寻点事做
却又是这样的不能安坐
要是玩玩罢
又觉得闲闲的不好过
提起笔来
一天只写得头二百个子
从来也不曾这样懒过
也从来不曾这样没兴致
他为什么没兴致呢?接着他又做了一首极短的小诗:
刚忘了昨儿的梦,又分明看见梦里的一笑。
有趣的是,在这首诗后,胡适又补充了一句:《阿丽丝漫游奇境记》中的猫“慢慢地不
见,只从尾巴尖起,一点一点地没有,一直到头上的笑脸最后没有。那个笑脸留了好一
会儿才没有。”好像他这句诗是对书中句子发的感慨,难怪徐志摩说,他的诗前有序后
有跋者,皆可疑,胡适是瞒天过海的高手。
在感情问题上,胡适和徐志摩交流得最多,不是徐志摩嘴最严实,而是多血质的徐志摩
、爱情至上的徐志摩,一定比别人更能理解认同他的这场婚外恋。明白了这点,就不难
理解在胡适回到北京三个多月之后,胡适为什么叫徐志摩替他去杭州看望曹诚英——用
看望这个词并不准确,徐志摩给胡适的信里说,他找不到曹诚英,不知道她在哪里。
收到这封信后,胡适亲自出马,曹诚英3月21日的信里写道:“糜哥,我的哥,离开我
不到一星期,我已经收到他两封信了。我很高兴,因为他还不曾忘记我。”
发生了什么事,胡适一定要找到曹诚英?原谅我首先很八卦地想到,曹诚英是不是怀孕
了。
曹诚英怀孕说,出自沈卫威的《无地自由:胡适传》,文中说,胡适大哥的外孙程法德
写信告诉他:家父知此事甚详,他曾告诉我,1923年春,胡适去杭州烟霞洞养病(肺病
),曹诚英随侍在侧,发生关系,胡适当时是想同冬秀离异后同她结婚,因冬秀以母子
同亡威胁而作罢。结果诚英堕胎后由胡适保送到美国留学,一场风波平息(堕胎一事胡
适仅告家父一人)。
这段话错谬颇多,首先胡适去烟霞洞是在夏天而非春天,其次,养的也不是肺病,按照
信中说法,胡适这厢离婚不成,那厢曹诚英就堕了胎去美国,但事实却是,曹诚英去美
国是在一九三四年,距烟霞洞时光已过去十一年。不知道程法德所言的怀孕,是发生在
具体的哪一年。
但一九二四年,胡适心急火燎地要找到曹诚英,实在太像发生了什么重大事件,怀孕疑
云成为首选。不过再想想看,从胡适与曹诚英分别到徐志摩去杭州足有四个多月,若是
曹诚英怀孕,早就应该知道了,正常情况下,不会这时再告诉胡适,胡适也不会到这会
儿,再急慌慌地跑来处理。一个月之后,他自个儿又跑来看曹诚英,若曹诚英有五个多
月的身孕,那就太显形了,外人很难不知晓。
因此,更大的可能,是独自在杭州的曹诚英崩溃了。思念积压,没有光明,没有未来,
作为一个女文青,她不可能默默地自我消化,胡适仅仅派使者徐志摩来是不够的,她一
定要见到胡适本人。好在,那个时候,尚且眷恋着她的胡适,也像一个言情剧的男主角
一样,愿意为她从北京跑到杭州。既见君子,云胡不喜,她确定了他的爱,又暂时地踏
实下来。
此后数年,他们藕断丝连,一直到一九三四年曹诚英去美国留学为止,隔上一段时间,
总会遇上个见面的机缘。来来往往间,就算胡适没有跟江冬秀提出离婚,江冬秀也不可
能不知道,掷裁纸刀是她的一个反应,另一个反应,体现在她的大姐江润生写给胡适的
信里:“这炎热天气你们俩生气喝上二十碗酒,未免有害于卫生……你喝这许多酒如何
受得住。……我今天读你的信,深知你是真实动气。你是最有涵容的人,至于所说的感
情与身体这两事,双方俱应保全。始而你与冬秀感情笃厚,还望你原谅她生小娇养性质
,也许是老伯母在生过爱之故,即论身体上说,近年来你常病,他也生育了许多。两方
都不甚强健。我愿你们平心静气,仍旧和好吧”。
这封信写于1925年7月间,那段日子,胡适和江冬秀的关系很紧张,两个人赌气喝上二
十碗酒,与从前的“感情笃厚”大相径庭。是什么让他们这样一反常态?即便不是曹诚
英直接引起来的,胡适的那段婚外情也是铺在下面的一道阴影,江冬秀到这时才发现,
原来,胡适对她的爱,并不像她想象得那么深刻。
尽管胡适跟人家说,要不是为了老母亲,他才不想结这个婚,但他起码没有在江冬秀面
前表现出这一点。留学的时候,他给她写信,一点点引导她给自己写信;新婚燕尔之际
,他为她写诗;忽而小别,他一叠声地催她快来相伴;这几年又生了三个孩子,如同锦
上添花,他们的婚姻,在她眼里,不可谓不和美。
当然,结婚几年之后,像是没有过去好了,但江冬秀认为这是胡适身体造成的,胡适和
曹诚英在烟霞洞里双宿双栖时,江冬秀给他写信说:“我今天拿了你寄把我的扇子,我
偶尔想起今天又是七月七日了。这两首诗还是六年前和五年前的事。我们前五六年前多
么高兴,这几年来,我们添了三个儿女,你老了四五岁年纪了,我这几年把你们的病,
把我的心都惊怕了,望你这次叔侄两个把病养好了。我们从以后,快乐兴致都有了。”
她对未来有期望,对自己的婚姻有信心。
可以想见曹诚英这件事给她的打击,那不只是感情上的打击,还是对她的人生信念的打
击。曾几何时,她是那样不设防的一个人,对曹诚英和胡适住在一块儿都无感,从此之
后,她变得疑神疑鬼,胡适的往来信件她要看,女人的字儿她认得出。她讨厌停妻再娶
的徐志摩,不许胡适去为他和陆小曼证婚,她的泼横在那两年展现得最彻底,如果我可
以为她设计一句台词,我会让她对曹诚英说:“你,毁了我做一个好妻子的机会。”
但胡适竟然跟她赌气喝酒,他有什么好委屈的?要劳江冬秀的大姐来开解安慰。但站在
胡适的角度去想,也不是完全没道理,他固然认同婚姻的职能,却也想在婚姻之外给自
己找点儿乐趣。假如,他压根儿没打算离婚,却被江冬秀这样围追堵截,他纵然有圣人
之称,也难免会感到不快,因为,他已经是保全了江冬秀啊!
早在1925年3月,胡适就曾在信中劝说曹诚英另做打算,对于曹诚英的一往情深,他并
不是那么领情,所以,曹诚英在回信中呼天吁地地说:“从前呢,还有个好朋友爱我和
我哥哥爱我一样。现在呢,他也‘不讳’他对我不满意了。这自然都是我自己作出来的
,与人何尤呢?但是天呀,我虽然自作得这样,但我却不能因为自作的便不悲伤呀!”
4月间,曹诚英有了一个去烟霞洞一带游览的机会,故地重游,物是人非,她的心情非
常低落,写信跟胡适说:“我一路走,一路想着你,想着回来怎么写信告诉你。但是我
一转念,我又不高兴写了。我为什么独自这么兴高采烈的呢?我这样自己问着自己,觉
得十分无趣。”
我们可以确定,胡适打退堂鼓了。这一点儿都不奇怪,莫文蔚的《阴天》里唱道:“开
始总是分分钟都妙不可言,谁都以为热情它永不会减,除去激情褪去后的那一点点倦…
…感情说穿了,一个人挣脱的,一人去捡。”
历来都说是江冬秀的挥舞菜刀斩断了曹胡这段情缘,即便这个著名桥段是子虚乌有,我
们也可以看到,她做了自己的努力。她有一封给胡适的残信里写道:“佩声这次不来天
津,她又想什么心事,我实在告诉你,你再不觉悟,你自己不想做人了,家乡很多的人
,说他……我劝你少与……(省略号处缺)”。
“佩声这次不来天津”之语,估计是她指望曹诚英来天津与在南开读书的胡冠英重归于
好,这是她的一厢情愿。“做人”“家乡”,这些词,则是胡适生命里的关键词,像他
这样的凤凰男,飞得再高,也能感觉到印在翅膀上的乡亲们的目光,他有相当多地一部
分快乐,来自于那种瞻仰。在那种快感与爱情之间,凤凰男一般都选择前者。
不过倘若胡适愿意,他依然可以施展他瞒天过海的招数,犯不着在信里对曹诚英语重心
长。
只是倦了而已,只是激情褪了而已,但也正因为没有彻底的爱,也就没有决绝的分手,
见面的节奏却越拉越长。1931年,胡适在协和医院割盲肠,曹诚英来看他不算,竟然还
躺在他的枕边,又被江冬秀撞了了正着。不都说江冬秀泼辣吗?一个泼辣的女人会怎么
做,我们都是可以想象的,但江冬秀居然只是“我三天没理你,你之后再三申明,我之
后见着她没理过她。”
我很想知道,胡适做了怎样的申明,都被老婆堵在床头了,还能怎么申明?不过,不管
他的申明是如何的破绽百出,江冬秀都只有认可的份,除此之外,她又能如何呢?她唯
一的安慰是,胡适,最后还是她的。
一九三四年,曹诚英赴美读书,通常的说法是两人的爱情被江冬秀阻止,无奈的胡适,
将心碎的曹诚英送往异国他乡。事实却是,曹诚英的学费完全由她哥哥承担,她出国两
年后。胡适给他的美国女友韦莲司的信里写道:“自从她离开中国以后,我就没写信给
她。你信中所描述的她相当正确,她的确是一个人人哄捧、夸她有小聪明、被惯坏的孩
子。”
如果胡适这封信是写给曹诚英哥哥的,这番数落,你还可以说有一种宠溺,这封信的收
信人是韦莲司,是很可能在前信里表达了对于曹诚英的不满的另一个女人,胡适的这几
句话就颇可玩味,就算他为了敷衍韦莲司,表个赞同便可以,何必说得这么一针见血。
他说到了曹诚英的病根上,曹诚英最大的问题就是自恋,尽管她在给胡适的信里刻意扮
演一个才女,一个痴情的恋人,胡适还是早就看透了她的那份小聪明。
懂得,不完全都是慈悲,常常,不爱的时候才更能懂得,因为,爱是一种魔力,他的爱
,可以将你从灰姑娘变成光彩照人的公主,当他不再爱,你就会被打回原型。
假如每一桩爱情都像灰姑娘的童话里那样,有个十二点的期限,对于曹诚英来说,这个
钟声已经敲响。在胡适眼中,她的水晶鞋早已褪去,但她本人,还不自知。信息不对等
,真是一个可怕的状况啊。
不过曹诚英在美国也收获了另外的爱情,来自一位名叫曾景贤的男子,他是曹诚英的同
学,比曹诚英小十岁,曾在曹诚英生病期间悉心照顾她。这段感情最后无疾而终,石原
皋在《闲话胡适》中说,是江冬秀在里面捣了鬼:“曾某的亲戚在上海,一个偶然的机
会与江冬秀相遇,问及曹佩声,她对曹佩声的醋意未消,如象竹筒倒豆子,一粒不剩,
将曹的往事全盘倒出。曹曾二人已订婚,在婚期前夕,曾忽接其亲戚来信,得悉情况,
遂突然变卦,取消婚约。曹佩声再遭重大打击,一场好梦又成空,乃忿上峨眉山,拟入
空门。”
看来江冬秀要成为“永恒的妒妇”了,十八般武艺样样俱全,但好在曹诚英写给胡适的
信里说到过这些,原始资料推翻了二手的传说。
这位曾景贤,胡适也认识,在曾回国后,胡适还帮他找了份工作。曾当时遭遇家变,父
母去世,又有五个弟妹需要照顾,急需设法养家活口,对于胡适的帮助感激不尽。而这
种感激,似乎也决定了他和曹诚英的感情走向。
那是在一九三八年,胡适已经赴美,曹诚英和曾景贤则回到中国,按说彼此有情,又志
同道合,简直是天赐良缘,但这桩婚事,首先就遭到曹诚英哥哥曹诚克的反对。
曹诚克的理由非常奇怪,“第一,他说曹诚英因为自己有病,而跟曾景贤有猥琐的行为
。曹诚英如果要结婚,一定只能跟别人,而不能是曾景贤;第二,他说曹诚英身体不好
,也许是因为她缺乏性生活的调剂,他劝曹诚英,何妨与冠英同居些时。”
“猥亵的行为”指什么?是不是曹诚英跟曾景贤有过性关系?假如是,那为什么会成为
他们不能结婚的理由?是曹诚克有道德洁癖吗?还是他觉得这会让曾景贤看轻他妹妹,
还是他觉得,他们两人的结合,纯然是性的结合?第二条,曹诚克似乎认定曹诚英有性
饥渴,他觉得曹诚英通过前夫胡冠英解决这个问题可能都更好一些。尽管这时胡冠英已
经另外娶妻生子,而且按照曹诚英的同乡胡的说法,胡冠英结婚时,曹诚英送过首饰,
甚至于,胡冠英的孩子的名字都是曹诚英起的。
看过曹诚克其他的一些信,跟曹诚英一样,常有些匪夷所思的文青式的思路。这并不奇
怪,奇怪的是,曹诚英的这位爱慕者,曾景贤,思维方式跟他们也差不多。
曹诚英告诉胡适,曾景贤这样对她说:“此生我不要你的什么,你的身心都已许人……
我已决定,我不能强占人家的整个灵魂,不只使你苦恼,而且要对不住糜哥,我不是这
样的人。慢说你对我的恩情我不能负你,即是糜哥这次也为我尽了这么多人力,我又何
忍强夺人之所爱?”
他的理由比曹诚克更奇怪。若是“你对我的恩情我不能负你”,难道跟人家结婚就是负
了人家?“即是糜哥这次也为我尽了这么多人力,我又何忍强夺人之所爱?”胡适也不
过帮他找个工作而已,不用感恩戴德到连心上人都奉上吧?何况,这时的曹诚英,早已
不算胡适的所“爱”。
一九二五年下半年,胡适就已经跟陆小曼逢场作戏;一九三三年,他跟韦莲司身心合一
;一九三六年,他与徐芳打得火热,一九三七年九月他已赴美,在那边另有一番光景…
…曹诚英将他视为自己的“归人”,在胡适眼中,曹诚英却不过是个过客。所以,当曹
诚英和曾景贤,以一种“刻舟求剑”式的执着谈论胡适的“所爱”时,作为看客,无法
不觉得可悯又可笑。
在信的末尾,曹诚英再次对胡适表达了她的深情:“曾君,我根本便把他当个小孩子,
他的爱我,当时是同情我的痛苦,以后也许是感情的冲动,这是畸形的。我因为他现在
的处境太可怜了,我觉得为报恩,我有爱护他的必要,然而等他环境减好,他的痛苦渐
减,我会放弃他去。所以哥哥的反对是过虑,我希望你不会和哥哥一样的误会我了。”
她这边解释得煞费苦心,胡适那边杳无音讯,完然不理会她信末“千万要回我”的请求
。又过了一年多,曹诚英寄给胡适一首词:“孤啼孤啼,倩君西去,为我殷勤传意。道
她末路并呻吟,没半点生存活计。忘名忘利,弃家弃职,来到峨眉佛地。慈悲菩萨有心
留,却又被恩情牵系”。信末没有地址,邮戳是“西川,万年寺,新开寺”。胡适依旧
丢到一边,半年后,曹诚英的同学吴健雄给他来信,说曹诚英出家了,胡适才在日记里
提到这封信,说:“这使我有点伤感。”仅此而已。
曹诚英的哥哥后来把曹诚英劝了回来,介绍她进入当时校址在重庆的复旦大学农学院教
书。可见曹诚英六根未净,但我很小人地怀疑,所谓出家,也许是一个姿态,否则曹诚
英大可不必给胡适写那么一首诗,她纵然不指望胡适像十五年前那样,派朋友急慌慌地
来找她,也希望胡适能被她这一番苦情所打动。
但她不知道,人一旦不再爱了,比没有爱之前,更加陌路。
吴健雄给胡适写信时,人在美国,她回国之际,胡适托她给曹诚英带两百美金,那时的
一美元,当合现在的15美元左右,折合成人民币,大约将近20000元。
之后胡适几乎完全消失在曹诚英的生命里,其实他在一九三八年就已经与美国的护士哈
德门太太同居,直到一九四三年,共有八年,相形之下,和曹诚英那三个月的烟霞洞岁
月真不算什么,但曹诚英却一直翘首期待,不明白自己已经被刷新。
她写下哀怨的词:
鱼沉雁断经时久,未悉平安否?万千心事寄无门,此去若能相遇说他听,朱颜青鬓都消
改,唯剩痴情在。念年辛苦月华知,一似霞栖楼外数星时。(《虞美人》1943年)
她还指望着,有朝一日能够重逢,将万千心事说于他听,“不信比来常下泪,开箱看取
石榴裙”,连武媚娘都这样指望过,可是,那得是在爱的氛围下,在一个男人的宠爱与
呵护中,直到这个时候,曹诚英还是不明白,胡适的爱,早已是时过境迁。
一九四六年7月,胡适从美国,经过上海回北京,这时的曹诚英还窝在山城重庆,8月,
复旦在渝师生迁回上海,她和胡适错过。不过就算她当时在上海,也未必能见到胡适,
胡适在上海停留不过三天,江冬秀亲自来接他,抵达后的第二天,胡适腹泻,报纸上当
一个消息登出来,他拒绝一切应酬。
数年大使生涯归来,他的生活已经是密不透风,太多的社会关系汇集在他周围,不再给
她留什么缝隙。
他们最后还是见了一面,那是在一九四九年,这是他这一年第二次来上海了。第一次是
护送江冬秀去台湾,第二次处理一些工作,住得比较久,在2月25日的日记里,他写道
:下午,米桑来。十一年半没相见了。
米桑无疑是个化名,上一次出现,是在胡适一九二三年九月二十一日的日记里:
早晨与娟同看《续侠隐记》第二十二回“阿托士夜雨丽人”一段故事,我说这个故事可
演为一首记事诗。后来娟遂催促我把这诗写成。我也觉得从散文译成诗,是一种有用的
练习,遂写成《米桑》一篇,凡九节,每节四行,有韵。
这位来访的“米桑”,自然就是曹诚英了。据胡适与韦莲司的通信里说,他在一九三七
年八月在南京见到了曹诚英,与这十一年半的时间也对得上。
有意思的是,此前,胡适日记里提到曹诚英,多半是是称“娟”,或者“佩声”,这一
次,却用“米桑”代替,这一声称呼里,浸透了多少回忆!是否去国离乡时候,人会变
得特别感性,往事历历从眼前经过,在她还叫“米桑”的时候,她是多么可爱。
据汪静之说,那天,曹诚英本来邀他同到上海胡适住处去送行,劝胡适不要出国,留在
国内等候解放。汪静之说:“我去,对你俩谈话不便,我就不去了。”第二天,曹诚英
回到学校,告诉汪静之她种种劝告挽留不住,说着,又哭了。
她知道那是诀别,别离之伤,的确惨淡,但是若我们想到他们已经十一年前不曾见面,
距他们热恋时候,隔了十二年,他又爱过了起码两个人,曹诚英与他之间,不过一点渺
茫的旧情而已,她为什么会觉得,有劝他留下的理由呢?
将曹诚英与韦莲司做个对比,会发现后者说话是多么有分寸,即使她和胡适已经有了肉
体关系,她也不觉得自己就对他有什么权力,当胡适犹豫是否出任美国大使时,她从来
都是占在他的立场上去衡量利弊,套某个诗人的话说,韦莲司始终以另一棵树的形象,
和胡适站在一起。
而曹诚英不是,我们在影视剧中会看到,有些女人以身相许之后,会娇羞地说一句,我
是你的人了。这句话让男人感到有压力,因为它的潜台词是:你是我的人了。曹诚英对
于胡适多年的痴恋,包括上峨眉山出家、拒绝曾景贤等等,一定也让胡适有压力。那么
就容易理解了,为什么胡适与韦莲司的情意能贯穿一生,对曹诚英却是狠心地只字不回。
之后曹诚英孑然一身,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时,她来到了沈阳农学院,从事棉花品种
改进和马铃薯遗传育种学的研究,1958年,她提前退休,这一年,她来到二哥所在的武
汉小住。
巧的是,这年八月,汪静之来到武汉钢铁厂体验生活,也落脚在他原来的岳家,也就是
曹诚英二哥家。估计当时曹诚英的母亲与嫂子都为她的状况忧虑,见汪静之从天而降,
又与曹诚英情投意合,也不管人家已经有了老婆孩子了,齐齐出力撮合,甚至当晚就撺
掇汪静之住在曹诚英房中。
曹诚英的态度却很自然,她站起来,拉起汪静之的手,像正规的夫妻一样走进她房中。
关了房门,她才对汪静之说:“他们多年来早已断定我们有男女关系,我也不否认。我
们从小相爱,渴望有爱的亲密关系,但我要为表哥守贞操,你要为妻子守贞操,为了贞
节,今生只好算了,希望下世有缘再做夫妻!”她安排汪静之睡在另一头,如是三个月
,直到他离开武汉。
汪静之感慨之下又赋诗五首,我们且选其一:“卿为表哥守贞节,我为爱妻誓守贞。百
夜同床不苟且,爱情冰结友情深。”
笔者看完却有两个感慨,第一,这俩人有病啊。既然“从小相爱,渴望有爱的亲密关系
”,这么睡在一道,不别扭啊?汪静之就不能拒绝曹诚英她妈她嫂子的安排,另外找个
地方睡啊?其次,还“卿为表哥守贞节”,守个屁啊?你是人家早已告别的一段历史,
你的守与不守,与人家没有半点关系,要是说为自己守,还差不多能说得过去。
又过了十年,曹诚英打算找个地方养老,她去了杭州,考虑与在那里的汪静之夫妇同住
,汪静之老婆到没有意见,但是他女儿怕母亲受气,坚决不答应,就这么着,曹诚英最
后回到了徽州旺川老家。
她原想住在胡适的老家上庄,这一心愿因各种原因未果。1972年,她因肺癌去世,逝世
前要求家人将她埋葬在旺川村口,通过上庄的公路边。人们都说,她是希望有一天,胡
适魂兮归来,与她在那里相遇。
想起席慕容一首诗
“佛于是将我变成一棵树
长在你必经的路旁
阳光下慎重地开满了花
朵朵都是我前世的愿望
当你走近,请你细听
那颤抖的叶子
是我等待的热情
而当你无视地走过
我亲爱的朋友
那凋落了一地的
不是花瓣
是我憔悴的心”
曹诚英亲身演绎了这首诗,不同的只是,她甚至没有机会将她破碎的心,跌落在他脚边
。胡适离开大陆后,再也没有回过大陆,1962年,他在台湾演讲时去世,他的肉身自然
不可能踏上曹诚英长眠的那块土地,作为一个根深蒂固的无神论者,他也不可能认同魂
魄来归这样的传说,他曾激赏江冬秀同样是个无神论者,这似乎注定,他和曹诚英只能
交汇那么一小段。
曹诚英守望了大半生,至死不渝,然而最后成了为守望而守望。就像《东邪西毒》里,
那个守着一只毛驴,等待有人为她弟弟复仇的女孩,谁都知道她的守候没有任何意义,
没有人会为了一只驴子去得罪太尉府的刀客,但是,“每个人都会坚持自己的信念,在
别人看来是浪费时间,她却觉得很重要。”
也许,曹诚英的一生也正是这样,爱,不是最重要的,对于她来说,最重要的,是为爱
守候的感觉,这让无所适从的人生有了目标,给空虚的生命,赋予了非凡的意义,她,
也是一个爱上爱情的女人。
s*******w
发帖数: 2257
446
哇塞。。。。
这么个爱情故事啊?
这个胡博士真能整啊?
s*******w
发帖数: 2257
447
现在才知道
胡适远远不是圣人
或者说世界上根本没有圣人
胡适是有血有肉有感情的大活人
世界上有柳下惠吗?
胡适和原配夫人的婚姻一直到终点
这本身就是个奇迹
这里面胡适的孝心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s*******w
发帖数: 2257
448
胡適與梁啟超
張朋園
本文著重在胡適與梁啟超三方面的關係:第一是政治上的接觸,第二是學術上的見
解,第三是彼此的友誼。政治方面,當胡適還是一個青少年的時候,梁啟超已經名滿天
下,在胡適的心目中是一個英雄人物。直到完成留學歸國,胡適認為國家大任只有梁啟
超一型的人物有資格承擔。但五四運動使胡適「爆得大名」,他的觀念有了改變。雖沒
有捨我其誰的氣概,但肯定梁派已經「過氣」,不願在政治上與之結合。學術方面,胡
適從知道天地間有所謂學問開始,便對梁啟超十分崇拜,他之所以走向學術思想的研究
,可以說是受了梁啟超的啟發。但是後來他們的學術境界不同,見解不同,彼此常有爭
論而甚至引起不快,但胡梁之間的友誼始終是正面的發展,胡適視梁為「老輩」,備至
尊敬。梁氏過世之後,胡適十分悲悼,數十年之後,仍然追念不已。這是我們所得的綜
合印象。
胡梁之間這三方面的關係,如果稍作進一步的觀察,或許會發現更深一層的意義。
政治上梁啟超想拉攏胡適是很自然的,因為他力圖振作,正在「招兵買馬」,胡適這樣
的新秀是任何政治組織所不能放過的。然而五四以後的胡適,聲譽隆起,身價百倍,他
是不願輕易投入任何一個陣營的。胡適當然有自己的政治見解。從進步黨、國民黨以致
於共產黨,恐怕都不在他的眼下。他一生沒有下海做政黨黨員,一則是他有自己的理想
,再則與他的個性似乎有關。胡適究竟是一個什麼樣的個性,在此無法討論,但其嚮往
美國的民主政治則甚顯然。國內的政治集團,有政黨之名而無政黨之實,各黨的意識型
態更是叫人難於滿意。胡適拒絕了梁啟超與林長民,已決定了他日後之不願捲入其他任
何政治集團。胡適很想從北大圈子中發展出一個新的胚胎。然而知識分子間的分歧,胡
適是可以體會的。加上一個從事學術工作者的興趣在故紙堆中,只有在衝動的情緒下,
寫寫時論性的文章,聊以滿足自己的政治興趣。
學術上胡適的治學興趣既受梁啟超的影響,日後之敢於分庭抗禮,這完全是學術代
溝的關係。梁啟超是中國新史學的開山祖師,這是不容否認的。但學術的進步,日新月
異。胡適從美國回來,帶來了杜威的實驗主義,在方法上已經超越了梁氏。胡適說梁啟
超缺乏「統系的訓練」,或許指的就是搜求證據工夫之不足。如然,這是一針見血的批
評。梁氏的學問,博學有餘而系統不足,往往七分證據便說了八分話。這不是他有意如
此,而是方法上的無從兼顧。由於證據搜求的不足,往往論證就受到了限制。一言以蔽
之,胡梁之間在學術上是兩代人物,從方法上就可以看出。然而論學術的發展,必先有
前代的歷練,然後有新生代的繼起。梁啟超可以說是上一代,胡適可以說是新生代,學
術在演進中,兩代之間當然不免於分歧。
胡氏在治學方法上超越了梁氏,而梁氏並沒有這一種感覺。梁啟超從二十四歲就名
震全國,不免自認智慧過人,加上不斷求變的興趣,未嘗久與學術脫節。雖然曾經兩度
做官,為時甚為短暫,還以為自己是學術界的執牛耳者。因此,當他批評與他相似早年
得志的青年學者胡適時,才會那麼老氣橫秋,不留餘地。然而胡適是留學回來的,有博
士學位,提倡文學革命,同樣站在時代的尖端,受到了批評,當然是會生氣的。但究竟
胡氏接受過傳統的洗禮,不忘長幼有序的舊規範,無論他如何生氣,如何不滿於梁的批
評。只能在日記中流露自己的感情,在公開場合,絕不反唇相譏。胡適不僅不與梁氏爭
論,更是牢牢記住梁氏啟發他的恩惠,以晚輩待梁,他們之間有著一份深摯的友誼,使
胡適久久不能忘記。
胡梁的交往關係,可以說是兩代知識分子的選例。他們二人有許多相同的地方,例
如高度的智慧,早年得志,以言論起家,著作等身,時論性及學術性的著作都很豐富,
對政治有濃厚的興趣,尤其以批評的態度處之。兩人也有許多不同之處,最明顯的是所
處的時代背景不同。梁啟超生長在中國轉型的初期,他從傳教士的文章和翻譯的西書,
就得到了「足夠」的知識,就可以走在時代的尖端,以一隻常帶感情之筆,就可以做言
論界的驕子──掀起了求變思想的狂潮。胡適十八年之後進入這一個潮流,他更容易推
動這一個求變的巨輪。但是後來者需要更多的條件,正好胡適是歐美回國的留學生,所
以在他領導下的求變運動更具狂?的意味。結果梁啟超被拋擲在後面,胡適顯得更為突
出。這正是「長江後浪推前浪」的寫照。然而我們不可忘了梁已完成先驅者的使命。
梁啟超與胡適的關係,應該可以認作近代中國知識分子的承先啟後範例。梁胡相同
之處,是中國知識分子應該具備的條件,不同之處正可見出時代在迅速的蛻變中。(此
文為張朋園先生〈胡適與梁啟超〉一文的結論部分,全文載於《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
所集刊》期15下冊(1986年12月),頁81-108。)
s**t
发帖数: 17016
449
胡适在文学上就是一张白纸吧,跟诺贝尔奖实在扯不到一块去

【在 s*******w 的大作中提到】
: 原标题:胡适一生未买房:钱用来买书画资助学生
: 核心提示:胡适始终没有在北京买房,也没有在上海买房,他一生没有置业,他把买房
: 的钱省下来,买书,买画,买敦煌卷子,资助学生,资助尚未成名的青年作家(沈从文
: 在上海时常常找胡适接济),资助对中国文化教育事业有益的社会研究和野外调查。他
: 一生敬重蔡元培先生,他尊称蔡先生为老师,他在老师生日的时候,凑钱买房给老师做
: 贺礼(蔡元培先生也是一生没有置业)。
: 本文摘自:中国新闻网,转引自:《中国中国经营报》作者:李开周
: 胡适始终没有在北京买房,也没有在上海买房,他一生没有置业,他把买房的钱省下来
: ,买书,买画,买敦煌卷子,资助学生,资助尚未成名的青年作家(沈从文在上海时常
: 常找胡适接济),资助对中国文化教育事业有益的社会研究和野外调查。

s**t
发帖数: 17016
450
如果是因孝心没分手,还不如分手好呢。伪君子最恶心,不把别人的人格当人格。弄得
高高在上一副施舍的样子,其实是对伴侣精神上的虐待。明明欠别人一份真心的交代,
却搞得好像他忍辱负重别人还欠了他的似的。

【在 s*******w 的大作中提到】
: 现在才知道
: 胡适远远不是圣人
: 或者说世界上根本没有圣人
: 胡适是有血有肉有感情的大活人
: 世界上有柳下惠吗?
: 胡适和原配夫人的婚姻一直到终点
: 这本身就是个奇迹
: 这里面胡适的孝心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相关主题
不是我想挖坑啊抡起板儿砖-就从徐志摩和陆小曼拍起来吧
胡适与鲁迅——关于语言问题的回答zz【胡作非为】偶然
徐志摩和陆小曼 背后的故事贴首老歌
进入LeisureTime版参与讨论
s*******w
发帖数: 2257
451
真要分手可能对原配夫人的伤害太大
若要征求原配的意见
她一定是选择不分手
胡适根本不爱江夫人
但为了他母亲只好忍受
母亲闭眼之后胡适想分手
但江以死和孩子作要挟
胡适只好过下去
这是我的理解
s*******w
发帖数: 2257
452
胡適與楊聯陞
中央研究院 陶英惠 (2005/7/25)
胡適比楊聯陞(蓮生)大二十三歲。楊聯陞為河北清苑(保定)人,一九一四年七
月二十六日生,一九九Ο年十一月十六日在美國麻州阿靈頓寓所安眠中去世,年七十六
歲。
一九四二年九月八日,胡適交卸了駐美大使的職務,自華府移居紐約,重拾中斷了
五年的學術研究工作;一九四三年二月及十月,他兩度應邀到哈佛大學演講,並在哈佛
結識了一批後輩學友,楊聯陞就是其中之一。胡適在紐約作考證文字,無人可與討論,
而哈佛有一批中國文史造詣深厚的青年學者,遂成為他論學的對象。
當時楊聯陞甫在哈佛大學獲得碩士學位,又繼續攻讀博士學位;胡適這時已是年逾
知命,在中國學術界享譽很久的宗師。他倆因為性格都溫厚開朗,所以特別投緣,而且
知識上的興味也最為接近,由論學而相知日深,奠下了終身的師友情誼。倆人平日都是
為學術工作而忽略了健康,胡適對楊聯陞的關懷和愛護,可以說無微不至;楊聯陞對胡
適,則是終身以師禮尊之。
一九四九年,胡適重到美國時,楊聯陞在西方漢學界已如旭日東升,他曾寫過許多書評
,除糾正原著的錯誤外,間可解開專家所困惑已久的難題。其所評論的書範圍之廣,遇
到錯誤時決不寬貸的態度,使許多人在背後稱他為西方漢學界的全能警察。胡適對他治
學的精博,極為推重,每有述作,必與往復討論。在預立遺囑時,即指定楊聯陞為其英
文著作的整理人;因為兩人在論學過程中,楊聯陞深切了解胡適研究各項問題的背景及
經過,並曾參加討論。胡適以此項重任相託,就是對楊聯陞學術成就的高度肯定。
他們論學二十年,現存來往的書信有二百多封,這是研究兩人關係最重要的史料,
胡適紀念館將之輯為一冊,經余英時院士作序,並定名為《論學談詩二十年:胡適楊聯
陞往來書札》,由聯經出版事業公司於一九九八年三月印行。這些書信,印証了兩人師
友之間的深厚情誼,也為中國現代學術史提供了極為珍貴的新資料。我們也可以從中看
到他們所參與的學術活動、治學領域、相互的影響、以及興趣轉移的痕跡。
s*******w
发帖数: 2257
453
胡适幼子胡思杜的人生悲剧
转自:
胡适有三子。长子祖望,出生在1919年3月16日,距胡适母丧仅四个月,取名“祖望
”有望祖的意思;次女素斐,出生于1920年8月16日,不幸在1925年5月早夭;幼子思杜
,出生在1921年12月17日,这天正好也是胡适的生日,取名“思杜”是为了表示对恩师
美国哲学家杜威的感激之情。
胡思杜少年时候患有肺病,时读时辍,所以胡适专门请家教辅导两兄弟,其中有一
个家庭教师,就是胡适的弟子,后来成为著名历史学家的罗尔纲。罗尔纲当过小学教师
,对付小孩子有一手,把两兄弟管教得服服帖帖的,其它老师教不了多久就要走人,罗
尔纲一直教了五年,所以他对胡家也比较了解。在罗尔纲晚年著的《胡适琐记》中,有
一章提到了胡思杜,说他从小就有进步思想,比较爱国热爱鲁讯等等,这是他在有意替
胡思杜澄冤,有政治上的企图。当时的胡思杜只是小孩子,不可能有这么丰富的想法,
他的举动应该归因于他生性比较活泼。胡思杜的堂兄胡恒立回忆他少年时,说他脸圆圆
的,异常的活泼搞怪,常常妙语如珠,是大家的开心果。
但是胡思杜不怎么好读书,“善交朋友,好玩乐。”抗战开始后,胡适赴美任驻美
大使,1939年胡祖望赴美到胡适母校康南尔大学就读。胡思杜则随母亲避难上海,胡适
委托一位竹姓朋友照看他,1940年11月9日,这位竹姓朋友写信给胡适:“小二在此读
书,无甚进境,且恐沾染上海青年恶习,请兄赶快注意。”
胡适青年时在上海坠落过一段时期,他怕幼子蹈他复辙,于是在1941年5月安排思杜
赴美,进教会学校海勿浮学院就读。胡思杜在美国一直呆到1948年夏,他回国的原因距
罗尔纲说是在美国染上了吃喝的恶习,被学校驱逐。胡适当时对这个儿子有一点恼火,
所以胡思杜回国后,胡适的许多朋友替他介绍工作,都被胡适以不可胜任为理由而拒绝
。后来胡适安排他到北大图书馆工作,里面也含有要他多读书长学问的用意。
1948年12月,北京已被解放军包围,国民党开展“枪救运动”,用飞机空动出陷在
北京的专家学者。胡适作为国际名人知名学者,排在被“抢救”的第一批。但是胡思杜
不愿意随父母南行,具体原因不明,他说:“我又没有做什么有害共产党的事,他们不
会把我怎么样。”胡适夫妇没法,留下一箱细软,乘傅作义安排的飞机飞南京,后赴美
国,1958年定居台湾。直至老死,没能再上幼子一面。
北京解放后,胡思杜到华北革命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的前身)政治部学习。胡适当
时被称为“资产阶级唯心论的代表”,“国民党的忠实走狗”,作为胡适的儿子,胡思
杜背负着与生俱来的罪孽。但他急切的想要融入新的社会,想要被新的政权肯定。于是
他主动上交了胡适留下的一箱财物,并顺应要求,努力“改造”自已的思想,表现十分
积极。他写了一份思想报告《对我的父亲——胡适的批叛》,表示与胡适划清界线,这
一举动得到了上层的赞赏,使他得以在毕业后能够到唐山铁道学院“马列部”教历史。
1950年9月22日,胡思杜的这篇文章在香港《大公报》上发表,引起了大陆,台湾,
美国三方面学人的关注。胡适认为思杜是逼不得已的,“我们早知道,在共产主义国家
里,没有言论的自由;现在我们更知道,连沉默的自由,那里也没有。”
胡适这么认为有他的理由。中国共产党对胡适采取的是争取和批判双管齐下的策略
,一方面批胡适对国民党“小批评大帮忙”,另一方面又频频向他挥动橄榄枝。在胡适
南飞前夕,中国共产党的广播台播出了“对胡适之先生广播”,要求他不要离开北京(
当时叫北平),并许诺让他继续做北大校长和北平图书馆长,不仅如此,还派潜伏在北
大的地下党当面劝诫胡适。胡适的反应是“微微一笑,说‘他们要我吗?’”结果胡适
还是南飞了,政策也就由拉拢侧向于批判。1949年,香港左报纸刊出了《北平辅仁大学
校长陈垣给胡适的公开信》,文中说道:
“在三十年前,你是青年的导师。你在这是非分明胜败昭然的时候,竟脱离了青年
而加入了反人民集团。你为什么不再回到新青年的行列中来呢?我以为你不应当再坚持
以前的错误成见,应当有敢于否定过去观点的勇气,你应该转向人民。“
以上是批评,下面则是劝喻,“我现在很诚恳的告诉你,你应该正视现实,你应该
转向人民,翻然觉悟……希望我们将来能在一条路上相见”
对于此文胡适公开表示了鄙夷,他声称陈垣不会写白话文,这篇文章定是有人捉刀
,他在1950年1月9日发表《共产党统治下没有自由》作为回应,说陈垣他们现在“没有
说话的自由,也没有不说话的自由”,明确表示不可能在一条路上相见了。
这种不合作的态度使当局坚定了大批判的决心。于是胡思杜的那篇文章被公开发表
,(本来它只是一份普通的每一个人都写过的思想报告)其中有些文字是很伤人的:
“今天,我受了革命的教育,我再也不所那座历史上的‘大山’,敢于认识它,也
敢于推倒它,也敢于以历史唯物主义的天秤来衡量他对人民的作用。从阶级分析上,我
明确了他是反动阶级的忠臣,人民的敌人。在政治上他是没有什么进步性的。一九三零
年做北大文学院长以后,更积极地参加巩固加强匪帮的行动,成为反动政权的忠实走狗
。这次出走,并在美国进行第三党活动,替美国国务院掌管维持中国留学生的款项(企
图培养大批民主个人主义者,忠实于美帝的信徒)。这一系列的反人民的罪恶和他的有
限的(动机在于在中国开辟资本主义道路的)反封建的进步作用相比,后者是卑微不足
道的。”
胡适把那篇文章剪下来粘在日记上,当年10月,他写了《斯大林策略下的中国》在
美国《外交季刊》上发表。这又是一篇反X文章,促使大陆坚定了大批判的决心。
1951年11月胡思杜的文章在《中国青年》等刊物上转载,以此为契机,大陆方面兴
起了第一轮胡适批判高潮。
这场批判从1951年11月到1952年1月底,因为“三反运动”而搁置,其间许多旧社会
过来的知识分子如汤用彤金岳霖马大猷朱光潜梁思成等等,都写了思想反省,表明立场。
胡思杜以为与胡适划清界线,就可以摆脱父亲的阴影,无所扯绊的投入新社会去了
。他显然低估了胡适影响力,也低估了新政府的决心。他是有原罪的,这个罪至死方休。
1954年,两个“小人物”批判红学权威俞平伯,因为俞平伯是胡适的弟子。到11月
份风潮又向胡适卷来,当进文艺界的两个旗手周扬和郭沫若,秉承旨意,号召发动“马
列共产主义思想与资产阶级唯心论思想的斗争。”打倒“中国共产主义与马列主义思想
的最早的,最坚决的,不可调和的敌人”“当代孔子”胡适。
这场批判风潮持续了十个月,范围广力度大,彻底的把胡适批透了,以至于“胡适
话题”变得不新鲜,在文革里人们也懒得抓这根辫子。在这场批判中,胡适被扣上了许
多骂名,如“异族胡适”“文化汉奸”“胡适这个妖怪”“套着美国项圈的走狗”“出
志祖国的最无耻的卖国贼”。胡思杜是“汉奸”“走狗”“卖国贼”的儿子,压力可知。
胡思杜生命最后几年唯一的亲人是他远房堂兄胡思孟,其他亲戚如堂兄胡恒立,舅
父江泽涵等,身份都是党员干部。胡思杜怕连累他们,不常往来,而胡思孟是个工人,
目不识丁,没什么好怕的(胡思孟在文革中被打为“黑帮分子”)
因为成分不好,胡思杜一直没交上女朋友,三十好几的人单身度日,他一直努力工
作,尽量乐观,以为会得到新社会的容纳,但却一直是二等公民。他一直想入党,到了
1957年,中央号召“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他认为贡献的机会来了,就积极主动的给
他所在的院部领导提了关于教学改革的建议。没想到这只是“引蛇出洞”,一昔风去突
变,他被打成了“右派”。他终于承受不了打击,在1957年9月21日上吊自杀了。留下
一封遗书给胡思孟,满纸辛酸:
“现在我没有亲人了,也只有你了。你来了我一定不在了,找我的一个同事,他会
告诉你我的一些情况。你是我最亲的人了,现在我已经死了,你不要难过。你能吃苦,
耐劳。我留下的六百多元钱,公债券二百多元,你的孩子若能上学的话,供给他们上大
学。一个手表也给你,留个纪念。希望你们努力工作,你的孩子们好好学习,为社会主
义立点功。”(引胡思孟口述)
胡思孟赶到他所在单位的时候,看见大院墙上贴满了大字报,有批他的,也有批胡
适的。胡思孟把胡思杜埋在郊外空地上,立了个小木牌,如今已经找不到了。
胡适一直不知道他的幼子已先他而去,他在1957年6月4日立遗嘱,把妻子列为第一
财产继承人,两个儿子立为第二继承人,一直未改。1962年,胡适心脏病发瘁死台湾。
不知这对父子泉下相逢,是怎么一番感慨。
s*******w
发帖数: 2257
454
1950年9月22日,胡思杜的这篇文章在香港《大公报》上发表,引起了大陆,台湾,
美国三方面学人的关注。胡适认为思杜是逼不得已的,“我们早知道,在共产主义国家
里,没有言论的自由;现在我们更知道,连沉默的自由,那里也没有。”
因为成分不好,胡思杜一直没交上女朋友,三十好几的人单身度日,他一直努力工
作,尽量乐观,以为会得到新社会的容纳,但却一直是二等公民。他一直想入党,到了
1957年,中央号召“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他认为贡献的机会来了,就积极主动的给
他所在的院部领导提了关于教学改革的建议。没想到这只是“引蛇出洞”,一昔风去突
变,他被打成了“右派”。他终于承受不了打击,在1957年9月21日上吊自杀了。留下
一封遗书给胡思孟,满纸辛酸:
胡适一直不知道他的幼子已先他而去,他在1957年6月4日立遗嘱,把妻子列为第一
财产继承人,两个儿子立为第二继承人,一直未改。1962年,胡适心脏病发瘁死台湾。
不知这对父子泉下相逢,是怎么一番感慨。
s*******w
发帖数: 2257
455
1948年12月,北京已被解放军包围,国民党开展“枪救运动”,用飞机空动出陷在
北京的专家学者。胡适作为国际名人知名学者,排在被“抢救”的第一批。但是胡思杜
不愿意随父母南行,具体原因不明,他说:“我又没有做什么有害共产党的事,他们不
会把我怎么样。”胡适夫妇没法,留下一箱细软,乘傅作义安排的飞机飞南京,后赴美
国,1958年定居台湾。直至老死,没能再上幼子一面。
========================================================
胡思杜为嘛不离开大陆去台湾呢???
s*******w
发帖数: 2257
456
影响[编辑]
与陈独秀同为五四运动的轴心人物。
第一位提倡白话文、新诗的学者,致力于推翻二千多年的文言文。
顾颉刚先生说,他学会这套“治学方法”[32],是看胡适的《水浒传考证》一文,看出
来的。
三十年代,胡适独具慧眼,提拔、任命、帮助梁实秋完成了日后号称是梁实秋对文坛的
“三大功绩”之一的“翻译莎士比亚全集”。
毛泽东建立的第一个中国共产党党校“湖南自修大学”就是因为胡适的提议和倡导。他
写给胡适的信中曾提到:“你的学生毛泽东……”。学者宣道华认为毛泽东在五四时期
也受到胡适及杜威实用主义的影响,理论联系实际的毛泽东思想观点与之颇有共通之处
[33],胡适在《每周评论》还专文称赞毛泽东主编的《湘江评论》最初几期的内容[34]。
季羡林虽不是胡适的学生(他的老师是陈寅恪),但精通梵文、巴利文、吐火罗文的他
在归国初期受到胡适提拔。
林语堂在其留学中,清政府取消对留学生资助,林语堂是靠着胡适的资助继续在国外读
书的。等他回国从飞机场下来的时候,口袋里只有1毛钱。
鲁迅、陈西滢都指责胡适的提倡“整理国故”是开现代科学倒车的作法。连胡适专家周
质平也认为:“胡适所提倡的‘整理国故’,对中国自然科学的发展,可以说并没有发
生任何积极推动的作用,甚至于还把一批青年人引上了乾嘉考证的老路。”(见周质平
─胡适丛论p21)
雷震在国民政府迁台后,为了宣扬民主自由而创办自由中国杂志,请胡适担任发行人。
自由中国杂志曾经是蒋中正施行独裁、箝制言论自由的威权统治下唯一的民主思想重镇
,但后来也因批评蒋中正与国民党并打算成立反对党请胡适来领导而惹祸上身遭停刊,
雷震也遭诬陷入狱,但自由中国推行胡适所提倡的民主思想和言论自由,影响到后来台
湾的党外运动与民进党的成立,是台湾民主运动的播种者。
李敖
陈之藩与胡适为忘年之交,赴美留学得到胡适赞助。致胡适信件收入《大学时
代给胡适的信》。
s*******w
发帖数: 2257
457
思想与学术[编辑]
胡适(右)和胡先骕[1](左)合照
胡适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研读期间,师从约翰·杜威,使其终生服膺实用主义(杜威式
的pragmatism实用主义,胡适自译为实验主义)哲学。北大学生对教师素来挑剔,北京
大学学生顾颉刚介绍傅斯年去听胡适上课,以决定要不要将这个新来的留学生从北大哲
学系赶走。傅斯年听了几次课以后,他评价胡适:“这个人,书虽然读得不多,但他走
的这一条路是对的,你们不能闹。”[11] 于是胡适留在了北大哲学系。
胡适很喜欢“谈墨”,他认为“欲知一家学说传授沿革的次序,不可不先考订这一家学
说产生和发达的时代。如今讲墨子的学说,当先知墨子生于何时。”其中的兼爱思想成
了胡适一生的品德。胡适还认为“天人感应”是汉代儒教的根本教义,而这是受墨子“
天志”的影响。1921年,梁启超将作品《墨子》笺注辑为《墨经校释》四卷,送请胡适
作序。胡适在这篇长序赞美任公的贡献,但也提出自己的看法。他认为墨子不曾见到战
国名将吴起的死——吴起死时,墨子已去世多年,而且墨学已是一种宗教。任公常说:
“绩溪诸胡多才,最近更有胡适之”。
s*******w
发帖数: 2257
458
北京大学学生顾颉刚介绍傅斯年去听胡适上课,以决定要不要将这个新来的留学生从北
大哲
学系赶走。
1921年,梁启超将作品《墨子》笺注辑为《墨经校释》四卷,送请胡适作序。
==========================================================
这都是中国历史上的大人物啊。。。
s*******w
发帖数: 2257
459
胡适与徐志摩妻子的隐秘爱情
2007-11-05 09:49:33  来源:综合  编辑:杨坤   发表评论  进入论坛>>
1926年10月3日,徐志摩与陆小曼举行婚礼,梁启超为证婚人,胡适为介绍人。他
们的婚礼,真可以算得上是“别开生面”,梁启超作为徐志摩的老师,在婚礼上进行中
引经据典地来了一通训词,训斥这一对新婚夫妇。
陆小曼
轰轰烈烈徐志摩与陆小曼之恋是许多人熟知的,他们邂逅、相恋、结合而后诀别,
他们经历了一对情人所能经历的一切欢喜与悲哀。如果说爱情有着排他性,那么情爱呢
?在徐志摩、陆小曼的情爱旧事里,从零星资料的整合中,我们可以看到的,这或许并
非只是两个人的激情迸发,而是穿插着陆小曼的前夫王赓、徐志摩的好友胡适。
其间发生的故事像是一个巨大的拼图,你可以将他们一点点完全起来,然后才能知
晓每一角应当的所在位置。中文繁体字里的“愛”字书写虽然反复,但在传情达意上却
妙于简体字——简体的爱字去掉了心,好在还有一个“友”字。
徐志摩与陆小曼:万种风情无地着
徐志摩与陆小曼的交往,用“爱得轰轰烈烈”来形容,一点都不为过。陆小曼的丈
夫王赓时任哈尔滨警察厅长,虽不在北京,但侯门如海,徐志摩要用钱来贿赂门房(每
次500元)才有可能与陆小曼见面,而陆小曼给徐志摩写情书不但要用英文,连寄信也
只能自己抽空出去寄。几经波折,徐陆二人的恋情愈演愈烈,弄得满城风雨,王赓甚至
还拔出枪来威胁陆小曼,但这一切都遏止不住二人的热情。
对于徐志摩与陆小曼的爱情,郁达夫的看法颇为中肯:“他们的一段浓情,若在进
步的社会里,有理解的社会里,岂不是千古的美谈?忠厚柔艳和小曼,热烈诚挚如志摩
,遇合在一起,自然要发放火花,烧成一片了,哪里还顾得到纲常伦教?更哪里还顾得
到宗法家风?”
1926年10月3日,徐志摩与陆小曼举行婚礼,梁启超为证婚人,胡适为介绍人。他
们的婚礼,真可以算得上是“别开生面”,梁启超作为徐志摩的老师,在婚礼上进行中
引经据典地来了一通训词,训斥这一对新婚夫妇:“你们都是离过婚,重又结婚的,都
是用情不专,以后要痛自悔悟,重新做人”。最后还来了一句“祝你们这次是最后一次
的结婚!”
徐志摩与陆小曼结成婚姻,让曾经很看好徐志摩与林徽因的人们大跌眼镜。
胡适与陆小曼:没有爆发的四角纠纷
胡适与徐志摩是很好的朋友,据说徐志摩会把他的日记拿给胡适看,然后胡适在上
面做批注。徐志摩也很了解胡适,他说,凡是胡适文章中有按语的地方都要好好考究,
因为这些按语往往都是导引你往错误方向理解的,所以胡适说“知我者志摩”。
后来徐志摩到欧洲去,还托胡适照顾陆小曼,曾经想让胡适带着陆小曼到欧洲去找
他,没想到胡适和陆小曼之间也擦出了一些火花,欧洲没去,倒是留下了几封陆小曼写
给胡适的情书,用英文写的。
那时的“感情形势”是,陆小曼还是王赓的太太,却与徐志摩大谈恋爱,胡适又插
一只脚进来。
被胡适誉为“四川只手打倒孔家店的老英雄”的吴虞1925年6月14日在日记写道:
“立三约往开明观剧,见须生孟小冬,其拉胡琴人为盖叫天之拉胡琴者,叫座力颇佳。
胡适之、卢小妹在楼上作软语,卢即新月社演《春香闹学》扮春香者,唱极佳。”卢小
妹即陆小曼。值得注意的是“软语”二字,胡陆“软语”,师生关系的胡陆,“软”什
么“语”?而陆小曼对于胡适这位老师,当然知他有妻,更知他和另一位情人曹诚英的
关系,但仍和他过从极密,仍写信给他,说什么“别太认真,人生苦短,及时行乐吧。
”两人关系之暧昧,昭然若揭。
当年有传言,说最初是胡适看上陆小曼,无法跟太太离婚(胡适很惧内),小曼才
转而许身志摩的。待到徐志摩和陆小曼的风流事传遍九城,而胡适又参与其事,尽力撮
合,胡太太怒不可遏,一天到晚骂胡适。
有一天叶公超等人在胡家,胡太太又当着这些人的面骂胡适,骂新月的这些人:“
你们都会写文章,我不会写文章,有一天我要把你们这些人的真实面目写出来,你们都
是两个面目的人。”刚说到这儿,胡适从楼上走下来,对太太说:“你又在乱说了。”
胡太太说:“有人听我乱说我就说。你还不是一天到晚乱说。大家看胡适之怎么样,我
是看你一文不值……”(叶公超《新月怀旧》)若仅仅是为徐陆的结合帮忙,胡太太再
颟顸,也不至于这样骂胡适,总是此中有悖于常理的地方,才让胡太太这样大动肝火。
胡适的星星和月亮
这场“四角纠纷”没有爆发胡适那一桩,极有可能是胡适掩饰得很好。
陆小曼在胡适的生命中,是其中一颗星星而已。胡适曾赞赏说:“陆小曼是北京城
一道不可不看的风景。”所指的正是她的精彩。有文献记载:“北京外交部常常举行交
际舞会,小曼是跳舞能手,假定这天舞池中没有她的倩影,几乎阖座为之不欢。中外男
宾,固然为之倾倒,就是中外女宾,好像看了她也目眩神迷,欲与一言以为快。而她的
举措得体,发言又温柔,仪态万方,无与伦比。”
据现存的史料,胡适是太阳,当有三个月亮,一为发妻江冬秀,二为美国女子韦莲
司,三为曹诚英。学者江勇振著《星星、月亮、太阳》考证说,除了“三个月亮”之外
,还有不少的星星伴在胡适的生命之中。只是,胡适善于严守和隐藏他的私隐,可是,
他的月亮、星星所留下的文字和信件却逐渐出土,成为史学家所据,爆出了这位一向“
感情贫瘠”、“新文化中旧道德的楷模”的胡适变成了一位情圣!
按照黄克武(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兼胡适纪念馆主任)的说法,胡
适有很多女朋友,但有个基本模式,胡适在情感上放得不多、收得很快,一旦发现这些
女子陷得太深、有点纠缠的时候,他马上打退堂鼓,这就是胡适,在情感上相当内敛,
保守,在各种各样的文件中尽量隐藏,蒋介石说他是“新文化中旧道德的楷模”是有道
理的,他受这种旧道德的束缚相当大。
《胡适遗稿及秘藏书信》里收有陆小曼给胡适的六封信,均为徐志摩去世(1931)
后所写。且看这样的句子:
“我们虽然近两年来意见有些相左,可是你我之情岂能因细小的误会而有两样么?
你知道我的朋友也很少,知己更不必说,我生活上若不得安逸,我又何能静心的工作呢
?这是最要紧的事。你岂能不管我?我怕你心肠不能如此之忍吧!”“我同你两年来未
曾有机会谈话,我这两年的环境可说坏到极点,不知者还许说我的不是,我当初本想让
你永久的不明了,我还有时恨你虽爱我而不能原谅我的苦衷,与外人一样的来责罚我,
可是我现在不能再让你误会我下去了,等你来了可否让我细细的表一表?因为我以后在
最寂寞的岁月愿有一二人,能稍微给我些精神上的安慰。”
来源: 东北新闻网
s*******w
发帖数: 2257
460
无情未必真豪杰?
相关主题
wh请问你当了版主如何解决以下问题?读胡适的一点小杂感
犯淫致祸--徐志摩,就这样殁了【转载】徐志摩的诗 - 纯属好奇
《陀螺》词:popgroup 曲:ldy 唱:ldy安徽高考題(徵文) (转载)
进入LeisureTime版参与讨论
s*******w
发帖数: 2257
461
胡适:一段鲜为人知的异国婚外情
胡适的新诗《尝试集》中,有一首新诗《蝴蝶》,诗曰:两个黄蝴蝶,双双飞上天
。不知为什么,一个忽飞还。剩下那一个,孤单怪可怜;也无心上天,天上太孤单。这
应该算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新体诗的开山之作。但很少有人知道,这首诗背后隐藏的是
,胡适和异域女郎韦莲司之间,达半个世纪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
现在大多数人都认可蒋介石对胡适的评价,说他是新文化中旧道德的楷模,旧伦理
中新思想的师表。其实,胡适的人格算不得道德楷模,除了遵从慈母之命,与志趣迥异
的妻子白头偕老外,其他的表现却很糟糕。据说他嫖过妓女,还和几个女人有过道不清
、说不明的暧昧关系。胡适曾和小表妹曹佩声爱得死去活来,还得意地称那段日子为烟
霞山月的神仙生活。
特别是他和美国韦莲司小姐之间,那是确实发生了的婚外情,而且这种关系维持了
近五十年。所以,如果从伦理道德的角度看胡适,绝对是个伪君子。表面上委屈地和毫
无共同语言的原配妻子一道生活,实际上又屡次背叛妻子,和别的女人暗度陈仓。所以
,胡适实在不是一个好丈夫,而对于他的情人而言,胡适也不是一个好男人,对爱情缺
乏担当的勇气,对所爱的人缺乏责任感。
关于胡适和韦莲司之间的恋情,围绕他们到底是精神恋爱,还是存有实质性的男女
关系,两岸好事者曾经为此争论了几十年,直到韦莲司于上世纪七十年代去世,他和胡
适往来的书信得以公开,才揭开了这个谜。韦莲司的情书让人看了脸红心跳,她写道:
我整好了我们那个小得可怜的床,我想念你的身体,更想念你在此的点点滴滴。我中有
你,这个我,渴望你中也有我。至此,人们才恍然大悟,被胡适的伪道德给忽悠了。
同为新文化人的老舍,则比胡适坦白的多,他认为:人们要是得不着恋爱的自由,
一切自由全是假的;人们若没有两性的爱,一切的爱都是虚空。胡适不但不敢公开和所
爱的女人的关系,生怕毁了他的好名声,就连写的情诗,也大多含蓄隐晦,让人如坠迷
雾。胡适日记中有一首词《临江仙》:隔树溪声细碎,迎人鸟唱纷哗。共穿幽径趁溪斜
。我为君拾葚,君替我簪花。更向水滨同坐,骄阳有树相遮。语深浑不管昏鸦。此时君
与我,何处更容他?
明明是写他和韦莲司之间的恋情,末了,却还要声言,词中语意一无所指,惧他日
读者之妄相猜度也,故序之如此。其实,这些话全是此地无银三百两的障眼法。相比之
下,韦莲司对胡适的爱,爱得大度,爱得彻骨。他们相识于1914年,韦莲司比胡适大5
岁,其父是耶鲁大学教授,而胡适则是他的学生,因此,他有幸认识了这个见思想、识
力、魄力、热诚于一身的奇女子。
韦莲司不仅是胡适知识上的伴侣,对胡适的思想起了较大的影响;而且随着岁月的
推移,知识上互相的激荡减少了,而感情上的关爱增加了,成了互相倾诉和感怀的对象
。然而,对于胡适,也许韦莲司的爱,只是他生活的一种点缀,而且这种点缀,还要让
人觉得神不知鬼不觉;而对于韦莲司来说,则是生命的全部。注定她的爱,是如此卑微
而自贱,倒像张爱玲似的爱,在尘埃里长出来的花朵。
韦莲司的倾诉总是如此哀婉而委屈,她对胡适说:你已经全然的了解了我,你是不
是更喜欢那个幻象中的女子呢?她也许很美妙,但她毕竟是我,那个胸部扁平而又不善
于持家的我,那个头脑不清而又不得体的我,是这个我触摸到了你的身体和眼睛。我简
直不能相信,你竟爱上了这么一个可怜的东西,然而,你的爱却裹住了我。即使她已经
向胡适奉献了所有,包括身体,但她的态度还是如此卑微,总觉得哪里对不住他。
而且,韦莲司的爱总是那样无私而大度,为了顾全胡适体面,她说:我不会写任何
东西,是对你妻子不忠实或不体贴的。把你看作是我少有的一个好朋友,这并非对她的
不忠,即使你们同是不合理制度的牺牲品。在爱情和放弃之间,她选择了后者:让你走
,是如此艰难,但是你留下来,也不会有好的结局。
即使是责备胡适,言语也是非常委婉:在一个小范围里,我不知道你是否言行不一
;你并非受制于一种高压的道德,而只是自己胆小。当然,没有任何其他事情,能像你
的婚姻那样增加你的伟大,我非常高兴,我没有把你变得渺小。我从未要你感觉有任何
责任或负担,我没有要和你结婚,也没怪你对结婚所有的一种恐惧。
我们在胡适留下的书信中,几乎没有看到象韦莲司所表达的那样深情、笃诚和忧怨
,只有在他晚年的复信中才写道:这份友谊长久以前开始,一直维持到今天,对我们的
一生有多方面的影响,这个影响是超过我们所能理解的,我一向珍惜这份友谊。在他看
来,如此缠绵悱恻、可歌可泣的爱情,却只是一份难忘的友谊而已;而韦莲司却用整个
生命来守望这份爱,为了胡适,她竟然终生没有婚嫁。
在韦莲司的生命里,胡适是她惟一钟爱的男人,惟一愿意嫁的男人。虽然她说过:
在我一生之中,有一种苦行僧的倾向,对于我自己非常渴望的东西,我宁可全部放弃,
也不愿仅取其中的一小部分。但是,在和胡适的爱情中,她所能取的,毕竟只有其中的
一小部分。她的爱情,注定要象胡适的新诗《蝴蝶》中描写的蝴蝶,无法双双飞上天,
孤单而可怜。
作为一个美国女人,韦莲司为了胡适这样一个中国男人,付出了一生的真情,而无
怨无悔,实在令人感动,同时也深有感慨。胡适在才学上无疑是个人杰,但在感情上却
是懦弱不堪,毫无责任感可言。因此,我似乎终于明白,为什么西方女人总是瞧不起中
国男人?也许就因为有胡适这样窝囊的男人,败坏了中国男人的名声,以致至今都没有
恢复应有的形象。
s*******w
发帖数: 2257
462
一生不尽女人缘:胡适的五个女人
大中小2014-02-09 06:30:29转发TwitterFacebook打印投稿电子报
【多维历史】著名学者胡适13岁时母亲为他订婚。虽然对未婚妻不感兴趣,但是母命不
可违,他没有勇气走出包办婚姻。胡适逝世后,或许正是因为这个原因,蒋介石写挽联
称胡适为“新文化中旧道德的楷模,旧伦理中新思想的师表”。然而,风流倜傥、学识
渊博的胡适很有女人缘,一生恋情不断。《文化人的人情脉络》一书披露,胡适生命中
的女人,主要有五个:夫人江冬秀,恋人韦莲司、曹诚英、徐芳,以及未能如愿的闺中
密友洛维茨。
共同生活四十五年:胡适与夫人江冬秀
胡适与他的结发夫妻江冬秀的婚姻是他的母亲一手包办的。胡适的父亲胡传是秀才出身
,因几次应试未能中举,就进入上海龙门书院,成为著名学者刘熙载的学生,学的是辞
章义理和程朱理学。后来进入政界,曾在广东、河南、江苏、台湾等处充任幕僚或地方
官佐,官至台东直隶州知州兼统镇海后军,是台东地方的最高军政长官。他一生娶妻三
次,前两任妻子先后病故后,与比他小32岁的冯顺弟结婚,这就是胡适的生母。
在胡适三岁零八个月时,他的父亲病故。年仅23岁的冯顺弟将全家的希望寄托在胡适的
身上。她希望儿子能以他的父亲为榜样,走仕途之路。虽说她和丈夫只是共同生活了六
年多的时光,但她对为官的丈夫崇拜、尊敬得五体投地。为了子承父业,她对儿子管教
很严。当时胡适家乡的蒙馆(私塾)的学费很低,每年只收两元钱,因此先生不负责任,
误人子弟。胡适的母亲为了激励先生的积极性,第一年付给先生每年六元钱的学费,第
二年又翻了一番。这就使得胡适得到“偏肥偏水”,另眼相待,对胡适未来的发展受益
很大。
在胡适13岁时,随同父异母哥哥到上海读书。临行前他的母亲为他订了婚。未婚妻是邻
县旌德的望族江家的小脚千金江冬秀。胡适本来对这门婚事不感兴趣,可是他对母亲非
常孝敬,不敢违背母命,就默认了。到了上海之后,胡适逐渐接受了新潮思想的影响,
对封建礼教和包办婚姻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他开始用笔作武器,撰写文章,抨击封建的
包办婚姻,呼吁女性解放,以他人的酒杯浇自己的块垒。但是母命不可违,他没有勇气
走出自己的包办婚姻的怪圈。
1901年9月胡适考取了庚子赔款留学生,进入美国康奈尔大学学习农科。母亲在信中反
复叮嘱他“男女交际尤须留心”,为他“打预防针”,防止他的思想发生变故。胡适给
母亲写信时,则提出要江冬秀放开小脚,读书识字。江家也担心发生变故,遂请塾师教
江冬秀读书识字。后来江冬秀真的能亲自给胡适写信。尽管她写信的语句和字词都用得
令人不敢恭维,但是毕竟不用他人代劳了。此间,胡适的母亲几次催促他回国完婚,他
都借口“儿决不以儿女婚姻之私,而误我学问之大”而推托。
1917年秋天,胡适获得哥伦比亚大学的哲学博士后,应聘为北京大学教授。同年12月,
胡适尊奉母命,在老家与比他大一岁的江冬秀举行了新式婚礼。较老式婚礼多了主婚人
、证婚人和伴娘、伴郎等新内容。江冬秀的伴娘就是胡适三嫂的妹妹曹诚英。
胡适是个勤奋的学者,终日研究学问和撰写文章,而江冬秀对胡适的勤奋,却不以为然
,不懂得丈夫读书的乐趣、研究学问的意义和社会的影响。她经常找来同伴在家里打牌
,家里闹哄哄的。对于他们能一起共同生活四十五年,一直被人奉为美谈。但个中情状
,也只有当事人自知了。
“此时君与我,何处更容他?”:胡适与韦莲司
胡适1910年到美国留学后,遵从母亲“男女交际尤须留心”的叮嘱,有四年的时光不与
女同学交往。可是在1914年6月的一次偶然机缘,他却认识了青年画家韦莲司小姐,并
且成为与他交往48年的红颜知己。
在康奈尔大学读书时,胡适与康奈尔大学教授亨利•韦莲司毗邻而居。或许是出
于同校师生又毗邻而居的关系,胡适经常得到韦莲司夫人的关照,因此胡适与教授家的
过从较多。1914年6月18日胡适应邀参加一个婚礼派对时,邂逅了教授的小女儿,从纽
约归家探望父母的韦莲司。韦莲司比胡适大六岁,是家里最小的女儿。他们一见如故,
彼此留下了极好的印象。在胡适的心目中,韦莲司是个新女性的理想典范。认为她“人
品高,学识富,极能思想,高洁几近狂狷,读书之多,见地之高,诚非寻常女子所可望
其肩背”。“余所见女子多矣,其真能具思想、识力、魄力、热诚于一身者,惟一人耳
。”胡适在他的日记如此说道。
韦莲司也很喜欢文质彬彬、学识渊博的胡适,由此他们开始了个人交往。在这年秋天的
一个周六,他们相邀沿着凯尤卡湖边散步,他们一直走到数英里之外的艾特纳镇,才又
绕道回到绮色佳,走了三个多小时,一点也不觉得劳累。他们似乎有说不完的话,只要
在一起就觉得心里很愉悦,因此他们几乎每天约会,一天不见面就觉得心里空荡荡的。
在这一年的感恩节,胡适受到韦莲司母亲的邀请到她家吃饭。当时,韦莲司到外地写生
去了,胡适没有见到她。晚上回到居室就给韦莲司写了封热情洋溢的信。几个月前,胡
适与韦莲司散步时见到一株柳树,胡适告诉她,中国有“折柳赠别”的习俗,韦莲司领
会其意,在回纽约前,就特意给胡适拍了几张柳树的照片,给他留作纪念。如今他们已
经分别了好几个月,胡适面对窗外被寒风吹光叶子的柳枝,心里非常怅惘,便给韦莲司
写信,述说了对她的缱绻深情。
1915年的1月,胡适到纽约看望韦莲司,他们在韦莲司的寓所畅谈到深夜。事后,韦莲
司母亲得知他们单独在屋里相聚的事,很是反感,一再追问胡适有没有别的朋友在场。
因为当年美国社会男女自由约会时,一般都在客厅里,要是外出或在居室里,都要请一
位已婚的“监伴娘”当夹心饼干。韦莲司的母亲之所以对胡适与女儿独处一处的事这么
重视,是因为当年美国有“反杂交法”,反对异族通婚。不过,韦莲司并不在意这些。
她认为,男女交往密切,并不意味着他们在谈恋爱,他们也许是在追求心灵的交会;而
这种心灵交会的火花,才是两性交往最高目的。
在他们后来的“独处”时,“几近狂狷”的韦莲司,的确对胡适有过情不可遏,动手动
脚,欲行不轨的举动。这可吓坏了胡适,连忙将他已订婚的消息告诉给韦莲司。事后韦
莲司给胡适写信时还埋怨他不够开通,不懂风情。哪里是胡适不懂风情,他是真心爱着
韦莲司的,他们之所以未能如愿,其因由一是母亲的叮嘱限制了他的勇气;二是韦莲司
的母亲反对异国通婚。
此后,身处异地的胡适与韦莲司,就借助于通信来互传情谊。从他们相识到1917年胡适
回国前,他们通信不下百余封。起初,胡适写给韦莲司的信,多是表达他对韦莲司的敬
慕和感谢她的帮助;到1917年行将分别时,他才鼓起勇气,给韦莲司写信,述说了他曾
“企盼他们能举行婚礼”的愿望和不得不遵从母命的难处。胡适结婚后,他与韦莲司有
几年没有联系。直到1923年韦莲司失恋以后,心情沮丧,才想起给她留有美好印象的异
国蓝颜知己胡适,于是就给胡适写了封信,述说了他们别后的情况。胡适当即给她写了
回信,表示希望旧情复燃,有机会重温“年轻的日子”。
异国的思念,更使他们魂绕梦牵,鱼雁的往还,更让他们衷肠不尽,心心相印。1933年
胡适作为文化使者应邀访美时,这对有情人终于有机会相聚,在绮色佳共度了几天美好
时光。
1939年6月10日胡适出于对韦莲司的思念,在给她的信里,将几首诗词寄给韦莲司,告
诉她,这是为她写的。其中有《临江仙》云:
隔树溪声细碎,迎人鸟唱纷哗。共穿幽径趁溪斜。我和君拾葚,君替我簪花。更向水滨
同坐,骄阳有树相遮。语深浑不管昏鸦,此时君与我,何处更容他?
将一对恋人戏耍、游玩时的情景和感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此后的几十年,胡适重任在身,无力分身呵护韦莲司。他们像柏拉图的精神恋爱那样,
将鱼雁的往还作为延续感情联系的纽带。1958年夏天,韦莲司为祝贺胡适出任中央研究
院院长,特意定做了一套银质餐具作为赠礼。在附信中深情地回忆了他们间的深厚情谊
。胡适在回信中也表示“这份友谊长久以前开始,一直维持到今天,对我们的一生有多
方面的影响,这个影响是超过我们所能理解的。我一向珍惜这份友谊。”后来,他们垂
垂老矣,但是每年都写信问候,相互慰藉。直到1962年胡适逝世后,韦莲司也没有嫁人
,一直独守着她与胡适的那段感情。
在韦莲司的衰暮之年,她将胡适与她数十年的通信、电报等,制成副本,寄赠给胡适和
江冬秀,请她交给胡适纪念馆,也算是为她与胡适的恋情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牵心动魄的爱:胡适与曹诚英
胡适与曹诚英第一次见面是在他与江冬秀的婚礼上。曹诚英是胡适三嫂的妹妹,被请来
为江冬秀做伴娘的。
曹诚英,乳名行娟,又名曹珮声,1902年生于安徽绩溪。她同父异母的姐姐是胡适异母
三哥的妻子。她父亲生前将她与邻村的富户指腹为婚,17岁时嫁给这家富户的公子胡冠
英。婚后,曹诚英考入杭州第一女子师范学校读书。但因曹诚英结婚后三年仍无身孕,
胡冠英在母亲的安排下纳一小妾。为此,接受了五四新思潮洗礼的曹诚英愤而提出离婚。
胡适对这位比自己小11岁的伴娘很有好感,曹诚英也很景仰大名鼎鼎的年轻学者胡适。
此后,他们开始通信,曹诚英给胡适写信,请求胡适指导她写诗和修改诗作。1921年在
杭州女师读书的安徽籍学生拟编辑《安徽旅杭学会报》,曹诚英自报奋勇,请著名教授
胡适为她们编辑的写发刊词。胡适很爽快地答应了她的要求。1923年4月,胡适到上海
参加研究新学制课程起草委员会的会议。休会期间胡适到杭州游玩,顺便看望已经离婚
的小表妹曹诚英。这次胡适在杭州玩了五天,曹诚英始终陪伴左右,使他们的感情发生
了飞跃性进步。临别时,胡适写了首《西湖》,在诗的最后一节写道:
前天,伊却未免太绚烂了!
我们只好在船篷阴处偷觑着,
不敢正眼看伊了。
这首诗明写西湖,暗喻恋人。敏感的曹诚英当然是心领神会的,这使他们的关系更加密
切了。
之后新学制课程起草委员会会议复会,胡适回上海出席。此间两人书信不断,胡适也缠
绵于小表妹的绵绵情意之中。于是在会议结束后,便利用北大教授五年一次的休假,再
度来到杭州,在烟霞洞的和尚庙租了房住下。当时杭州女师也放暑假,曹诚英就以陪伴
胡适养病为名,到烟霞洞与胡适同居一室。
三个月后,胡适回到北平,向江冬秀提出离婚。江冬秀以杀死两个儿子相威胁,胡适便
只有委曲求全,不敢再提离婚之事。曹诚英也只好将她与胡适的爱情结晶堕胎。从此曹
诚英再也没有嫁人。曹诚英毕业后,经胡适举荐,进入东南大学(后更名为中央大学)农
科就读。1931年毕业后留校任教。这期间,胡适多次因公出差到南京,顺便与曹诚英相
聚,还有时他们在上海亚东图书馆相聚,住上几天,但都为时不长。
1934年曹诚英的一篇学术论文发表在美国的学术期刊上,胡适很高兴,就推荐曹诚英到
美国康奈尔大学进修。曹诚英去美国时,胡适还特地给韦莲司写信,请她多多关照她的
小表妹曹诚英。韦莲司也的确尽到了呵护、照顾的责任。1936年胡适到绮色佳看望韦莲
司时,事先写信给韦莲司,要她不必在他到来时,让曹诚英来她家住,并说他与曹诚英
并不很熟悉。不料痴心恋着胡适的曹诚英没见到胡适,竟因相思闹了场大病。后来韦莲
司发现了胡适与曹诚英的暧昧关系,并不恼怒,反而更加体贴入微地关照曹诚英。
1937年曹诚英取得硕士回国,在安徽大学任教授。而恰在此时,胡适被任命为驻美国大
使。曹诚英感到她与胡适的恋情无以为继,也就不再抱有幻想。后经朋友介绍认识了一
位大学讲授,曹诚英还算满意。不料江冬秀从中作梗,拆散了这桩婚姻。曹诚英因此悲
观绝望,就想到四川峨眉山万年寺出家。她的哥哥知道后劝阻了她。此后的几年间,胡
适与曹诚英通过朋友中介沟通消息和传递诗歌,一直没有机会见面。直到1949年2月,
胡适经上海准备离开大陆时,亚东图书馆老板汪孟邹请胡适吃徽州饼,请来在复旦大学
任教的曹诚英作陪,则是他们最后一次见面。当时曹诚英劝胡适留下来,胡适只是微微
一笑,并没有听从她的劝告,还是追随蒋介石到了台湾。
擦出爱的火花:胡适与徐芳
风流倜傥、学识渊博的胡适是很有女人缘的。胡适在北大担任文学院院长期间,就有一
个小女生,对他爱得如醉如痴。她就是江苏无锡籍姑娘徐芳。
徐芳于1912年出生在北平,1931年考入北大文学院攻读中文,与布衣学者张中行、历史
学家杨向奎都是同学。徐芳聪颖好学,成绩优秀,深得顾颉刚、傅斯年、胡适等教授的
器重与赏识。或许是出于对文学的兴趣与爱好,徐芳对胡适更是敬慕有加。她喜欢诗歌
,更钟情于白话诗创作,而这正是胡适所倡导和努力实践的,因之他对这个女弟子也很
欣赏。当年,徐芳很勤奋,在北平的文学刊物和天津《大公报》副刊上,经常可以看到
她的诗歌作品,一时间成为闪烁诗坛的耀眼新星。
1935年徐芳北大毕业前,她撰写的毕业论文是专门研究现代新诗的。事先,她拿着自己
的论文提纲,找到胡适征求意见。胡适对她的选题颇为赞赏,除了提出部分修订意见之
外,还主动承担了她的指导教师。这篇长篇论文论述了从1917年胡适倡导白话诗起笔,
一直写到1935年的新诗创作现状,涉及三十多位诗人的作品评价,特别是对胡适的评价
更为客观和中肯。她指出:胡适的白话诗“很像一个缠过脚后来放大的妇人”,“未能
尽脱文言窠臼”,不过,“头一个放脚人的功劳,对于后来是深而且大的”。这种评价
客观而公允,准确地把握了新诗发展的脉络。胡适对这种评价也很满意。
1935年夏天徐芳毕业后,留在文学院研究所做助理。为了让徐芳学习诗歌创作,胡适让
她主编北大文学院歌谣研究会的诗歌刊物《歌谣周刊》。
胡适的关爱,兴趣的相投,难免为这个小女子擦出爱的火花。从1936年初开始,徐芳就
与胡适开始书信往来。在信中,徐芳称胡适为“美先生”,这个称呼的缘由不得而知,
如果杜撰一下,恐怕是对胡适的尊称。在她心目中,胡适是长得美,文笔美,是她心目
中的美男子。她写给胡适的信,热情而真挚,坦率而大胆,很直露地表白了她对胡适的
恋情。信中称胡适是她“最爱的人”,称自己是“你的孩子”。1936年8月,徐芳寄给
胡适一张自己的小照,在照片背面写道:“你看,她很远很远地跑来陪你,你喜欢她吗
?”热情似火的语言,活画出一个小女子对胡适大胆的爱慕感情。最为热烈的,是在胡
适1937年8月赴任驻美大使后,她在给胡适的信中写道:“你这人待我是太冷淡,冷得
我不能忍受。我有时恨你、怨你;但末了还是爱你。反正还是那句话,我要永远爱你,
我永远忘不了你。你在那边的生活如何?大约是很快乐吧?说不定又有了新的朋友。不
然,怎么会不理我?我最美的先生,你要再跟别人好,我可饶不了你。等你回来了,咱
们再算账!你也许不爱听这些话。可是我就这样儿,你不爱听也得听。你的芳就是这脾
气。”
胡适离开北大后,徐芳经孔祥熙举荐,到中国农业银行工作。1941年4月,徐芳又给在
美国的胡适写信,要求胡适帮助她到美国深造。当时胡适虽然不讨厌这个比自己小21岁
的学生,或许是因为徐芳表现太热烈了吧,他考虑到自己的地位和社会影响,不敢再触
动这根神经,便毅然决然地断绝了与徐芳的联系,也没有帮助她到美国留学。陷于绝望
的徐芳,遂于1943年9月,与当时在陆军大学任职,兼任陆军参谋学校校长的徐培根(左
联五烈士殷夫的哥哥)结婚。1949年徐芳随同夫婿移居台湾生活至今。
未能如愿的闺中密友:胡适与洛维茨
正当小女生徐芳如醉如痴地恋着胡适的时候,胡适却奉命于抗战爆发后出任驻美大使。
由此胡适摆脱了徐芳的纠缠,不料在美国又结交了一位新的女友。
这位女友叫萝德芘•洛维茨(Robby Lowitz),犹太人。在大学读书时就很崇拜著
名学者杜威,与杜威有着书信的往还。1936年她定居美国,被杜威聘为秘书,负责处理
杜威的日常事务。胡适1937年10月6日到达纽约,稍事休整后,他就去看望恩师。这是
他与洛维茨的第一次见面。他们一见面,彼此都有亲切感,谈话投机,互相赏识,特别
是洛维茨对这位杜威的得意门生,更是尊敬和爱慕,几个月后就成了互相约会的好朋友
。常常一起吃茶、吃饭、看戏、聊天。本来胡适出任驻美大使的任务,是利用他在美的
关系和影响,宣传抗日,筹集抗日款项,可是从胡适的日记来看,公务之外的时间,几
乎都交给了洛维茨。
1938年的7月12日,胡适要到苏黎世出席世界史大会,临行前他与洛维茨一起吃了晚饭
后,驾车游览了赫贞江。途中,胡适联想起与韦莲司一起游览赫贞江,与曹诚英一起西
湖赏月的往事,不胜感慨。之后因为事务繁忙,也就没有多少闲暇时间与洛维茨联系了。
1938年12月5日,胡适因心脏病住院。在他住院七十七天中,洛维茨经常来看望胡适,
就连胡适病房的护士小姐都与洛维茨混得很熟了。这段时间,他们难得有机会到外边去
,洛维茨开始给胡适写信。在洛维茨给胡适的信中,关切地提醒他注意身体健康,有什
么需要帮忙的事,可以让她去办。她还在一封信中说:“对你(指胡适——引者注)来说
,以有一个真正的管家为好。如果是我的话,我希望在我回家时,有孩子们在。……我
知道,这必得结婚,必须对这个家付出我的一切。我曾答应我的在非洲的朋友,在今年
底以前给他答复。但下这决心可不是件容易的事。”还写道:“要作的决定使我很伤脑
筋,有许多事情我喜欢和你说说,并征求你的意见,……给我写封长信吧,现在就写!
”显然,这是在试探胡适的想法,可惜并未得到胡适的回应,她就于1939年9月,与那
位非洲男友Roy Grant结婚了。
不料,这位Grant先生命运乖蹇,结婚后仅仅一年就撒手人寰。洛维茨重新陷于孤寂之
中,但她与杜威相处十年,也有些日久生情,终于在1946年12月42岁时,与87岁的杜威
结了婚,成为杜威的第二任夫人。此后胡适与她虽有通信联系,但昔日密友,现在已经
是学生与师母的关系了。
(关岭 编辑)
s*******w
发帖数: 2257
463
转载一篇文章,里面提到了胡适:
========================
谈现今一夫一妻制的婚姻制度 (2014-03-27 06:10:22) 下一个
人类的男女两性关系, 我认为是由最原始的杂交时代, 逐渐演化到男女婚配时代,然后
才到现今法定一夫一妻制的婚姻时代.
其实不论古今中外, 人类自有婚配制度以来, 不管有没有婚姻法的约束, 除了皇帝、权
贵、 以及一些富豪之外, 大多数的人, 都是采行一夫一妻制的婚姻行为. 由此可见,
一夫一妻制的婚姻关系, 虽然它也有很多的缺点, 但它还是有它存在的普世价值.
现今一般人都认为, 男女之间, 先是有了爱情, 然后才走进婚姻的殿堂, 所以很多人常
把爱情与婚姻混为一谈; 因此有时候, 爱情常与婚姻被绑在一起, 而扭曲了大众对爱情
和婚姻真谛的认知. 其实我认为这绝对是两码子事.
爱情是可遇而不可求的; 当男女双方产生爱情的时候, 那是双方一种奇妙甜蜜的感觉,
它应该是不附带任何条件的, 只是想要完完全全的占有对方、 奉献给对方, 所以我认
为真正的爱情, 是不一定要以婚姻为归宿! 真正的婚姻, 其中也不一定要包含爱情!
就像我们中国古代传统的婚姻制度, 婚前两人完全不认识, 仅凭父毋之命, 媒妁之言而
结合, 当然不会有爱情存在, 即使有; 也应该是婚后才建立起来的.其实现在还是有很
多人, 因为到了结婚的年龄, 只是为了要结婚而结婚, 那管什么爱情不爱情!
现今的婚姻制度, 可以说是人类的文明进步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它孕育着人人喜爱的
自由恋爱! 因此很多人就认为; 婚姻中一定要有爱情存在, 其实这并非必然; 因为有些
人谈恋爱目的, 并不一定会要结婚; 如所谓红粉知己, 青山之交; 有些人结了婚, 根本
就无所谓爱情的存在, 他们只是在利用结婚, 来达到某种目的; 如为了办绿卡, 或为了
金钱交易.
所以现今的婚姻制度, 法定一夫一妻; 这种婚姻制度的创立, 其实质的意义, 最主要的
目的, 乃是为了要建构一个分工合作, 共存共荣的合谐社会; 而这样的一个社会, 必须
要有许多健全温暖的家庭, 作为基础, 来支持它; 这样才能对养育民族的幼苗, 提供一
个安全和舒适的环境, 让他们得以成长. 因此很多现代文明先进国家, 都有所谓" 婚姻
法" 的创制, 严格地规范了男女双方在婚后的权利与义务. 如果要合要离, 都得依法行
事! 其次, 婚姻制度的建立, 也符合优生学的观念, 由于双方都有选择的权利, 又有法
律的限制, 因此它至少可以大幅度的降低因近亲通婚所生出的畸形儿.
当我们谈到婚姻时, 凡是结过婚的人, 每一个人应该都有他自己的一套宝贵经验, 而且
是"如人饮水, 冷暧自知", 各人有各自不同见解. 但对于一些名人, 尤其是哲学家或教
育家, 我们通常都很好奇, 他们是怎样看待这个问题的? 据说名满天下的三位学者: 罗
素、杜威、胡适, 在他们的婚姻生活中, 也都曾经有小三出现, 他们对这小三的看法又
是如何? 这小三的出现, 是否就是天下男人的劣根性?
罗素出身英国贵族, 他独立特行, 在22岁时, 完全不顾家人的反对, 与一位美国女子结
婚. 婚后不久, 他就宣称勃拉克是他公开的情妇, 另外他还有一位秘密的情妇, 未曾公
开.
勃拉克是一位知名作家, 她在1927年, 曾经出版过一本书: "快乐的权利", 她认为; 人
们寻欢作乐, 是人类的本性, 被异性吸引也是很自然的事, 但由于宗教或某些道德上的
原因, 常常使得我们的性爱受到抑压, 因而造成个人具有各种暴力的倾向! 因此她呼吁
人们; 应该要从基督教的禁欲教条中解放出来.
罗素在1929年, 他也出版过一本书:"婚姻与道德", 他认为; 原始人类不知道婴儿和性
交的关连, 因此而有母系社会的存在; 明白以后, 保护和养育小孩的责任, 便落在个别
的父母亲身上! 但由于文明的进步, 为确保孩子是同一个父亲的, 便严格要求女子守节
, 于是发展出一套所谓一夫一妻的婚姻制度, 施行迄今!
他还认为; 爱情应该是轻松自然, 并且不受任何约束的! 如果把性爱限制只在婚姻内发
生, 那简直是不人道; 又年轻人的性经验, 应该是愈多愈好, 婚姻制度完全只是在为了
养儿育女, 所以夫妇之间的婚外情, 应该要彼此谅解才对! 所以小三的存在, 应该是理
所当然!
他又说; 任何理想婚姻, 都必须建立在人性的基础上, 人们应正确地对待性道德, 充分
宣扬爱的自由. 恰当考虑孩子的健康成长, 适当承认婚外情; 他对婚姻的基本态度是重
本能、轻理性; 重自由、轻现实; 重情爱、轻责任...... 等等, 但他的这些婚姻观,
却引起了人们不少的争论!
胡适的博士论文指导者; 纽约哥伦比亚大学杜威博士, 他是一个循规蹈距的老实人, 但
1917年, 一位来自波兰的女士, 到他办公室申请工作, 他爱上了她, 并且为她写下了很
多情诗, 后来, 他发现自己不应该这样做, 于是他要回了那些情诗, 并将它们扔进拉圾
筒里, 但却被他的一位学生捡回, 杜威逝世以后, 才被发表; 所以我们今天才知道杜威
博士, 也有过一段不为人知的恋情.
胡适一直被奉为”新文化中旧道德的楷模, 旧伦理中新思想的师表.” 早年胡适, 还没
有出国之前, 他认为; 婚姻应该听父母之命, 让父母作主, 因为究竟父母阅世较深. 出
国以后, 他改变了对婚姻的看法, 这时他主张"自由恋爱", 但实际上他所指; 仅只是婚
姻的自主权而已. 后来胡适也曾经在他的日记中写出, 他不同意罗素某些角度对婚姻的
看法, 并且认为他是一个不负责任的人.
但胡适的这一生中, 爱情坎坷, 他跟韦廉斯有过初恋, 跟陈衡哲有过爱恋, 和陆小曼有
过暗恋, 而他真正爱恋的, 应该是曹诚英, 当时他们爱得披肝沥胆, 刻骨铭心, 但却因
胡君有妇, 在那个思想保守年代, 他们的爱情, 当然难有善果.
胡适与曹诚英相恋, 一度曹诚英因别人毁谤她, 气得要上峨眉山做尼姑. 这件事, 在胡
适1940年2月25日日记中, 有明确记载:
吴健雄女士(按: 吴健雄是胡适的学生, 曹诚英的同学和朋友)来说: 友人传来消息, 珮
声(即曹诚英)到峨眉山去做尼姑了. 这话使人伤感. 珮声去年旧历七夕寄一诗云:
孤啼孤啼,
倩君西去,
为我殷勤传意。
道她未病呻吟,
没半点生存活计。
忘名忘利,
弃家弃职,
来到峨眉佛地。
慈悲菩萨有心留,
却又被恩情牵系。
胡适于是托吴健雄带一封信给曹诚英, 并附上300美金。
若还与她相见时,
道过真传示;
不是不修书,
不是无才思,
绕清江,
买不得,
天样纸!
多么凄艳的情诗, 多么令人感叹心酸!
今天, 由于科技的进步, 电脑网路盛行, 人与人之间的交接, 真是方便得不得了. 尤其
是网路上的虚拟征婚征友网页, 给一些陌生男女, 提供了很多认识的机会, 让他们互相
交往; 如果发展正常, 最后彼此能进入婚姻殿堂, 那是值得祝贺的; 但大多数的情形,
这里却好像是一个制造婚外情或破坏美满家家庭的"圣地"! 好像大家只是在玩玩而已.
目前人类世界, 由于性的开放, 情欲有泛滥成灾的趋势, 近几十年来, 有很多国家的离
婚率愈来愈高, 包二奶, 养小三, 玩女人的风气越来越盛, 单亲家庭, 比比皆是, 真的
是世风日下吗? 这种现象, 不就是说明; 现行一夫一妻的婚姻制度, 根本维系不了正常
的婚姻关系吗!
长此以往, 与其大家常常这样偷偷摸摸, 发展婚外情, 我想; 我们不如从根本着手, 改
良我们行之己久的婚姻制度, 让它透明化! 聪明的你, 你看要如何改良呢?
1 (共1页)
进入LeisureTime版参与讨论
相关主题
wh请问你当了版主如何解决以下问题?陈丹青:民国的文人——长沙谈鲁迅
犯淫致祸--徐志摩,就这样殁了【转载】〖转载〗我为什么不喜欢林徽因 (转载)
《陀螺》词:popgroup 曲:ldy 唱:ldy陆小曼 徐志摩 -----那一场风花雪月的往事
读胡适的一点小杂感圣严法师说:徐志摩的婚姻一团糟
徐志摩的诗 - 纯属好奇专访李敖——谈胡适的自由与容忍
安徽高考題(徵文) (转载)不是我想挖坑啊
徐志摩,张爱玲,钱钟书,冰心...........胡适与鲁迅——关于语言问题的回答zz
谁能告诉我徐志摩为啥能红徐志摩和陆小曼 背后的故事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胡适话题: 曹诚话题: 韦莲司话题: 江冬秀话题: 汪静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