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boards

本页内容为未名空间相应帖子的节选和存档,一周内的贴子最多显示50字,超过一周显示500字 访问原贴
LeisureTime版 - 大草原上的生命:《黄狗窝》(The Cave of the Yellow Dog, 200
相关主题
【2017影评】《成吉思汗的两匹马》改一改重发~~
太好听了一生一世太长,还是祝大家年年有余吧
王筝:《对你说》【马】白马是摩托车
【影评】《Born in China》不就是Planet Earth的翻版吗?推荐一首很好听的西域特色的歌《我的楼兰》
二叔们关于婚姻的心得本是同根生——外蒙歌曲选
有谁喜欢凤凰传奇的哥老怪云集,群魔乱舞,中国好歌曲【杭盖】
昨晚New Haven Green上的马友友及其丝绸之路乐团的演出 (转载)胡彦斌表现这么出色要被淘汰就太扯鸟蛋了!
大晚上不睡觉编故事【华山论歌】马头琴、呼麦、胡椒面儿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原上话题: dog话题: yellow话题: cave话题: 狗窝
进入LeisureTime版参与讨论
1 (共1页)
wh
发帖数: 141625
1
蒙古女导演达娃( Byambasuren Davaa)2003年拍的《哭泣的骆驼》(The Story of
the Weeping Camel) 是当年National Geographic的推介片,并获奥斯卡纪录片提名(
影评附后)。两年后达娃又拍了同样半纪录片、半故事片式的《黄狗窝》(The Cave of
the Yellow Dog),镜头依然对准蒙古大草原上的普通牧民家庭和家庭的动物成员——
这次是狗。片头就是爸爸带女儿埋葬去世的牧羊狗,说生死循环,狗下辈子转世为人,
狗尾巴就变成女儿的马尾辫。
片中洋溢着这样的生命的快乐,和非职业演员的质朴。小孩用铲子捡草原上的粪,往后
一扔,却扔到背后的篮筐外去了;孩子仍一无所知地继续捡啊扔地蹓跶。他们对城里的
生活充满好奇,听说城里人在自己家里撒尿——说完咯咯大笑。我家孩子起劲地问:他
们在哪里撒尿?需要在草原上挖个洞吗?我不知道,有哪位网友知道吗?走路蹒跚的幺
儿娴熟地骑到缝纫机上犹如骑马——我说草原上的小孩还没走路就会骑马,我家孩子又
流露出无限向往。草原上的老人也咯咯笑得像天真的孩子,不过说的话可都像寓言。孩
子问怎样才能转世为人,老奶奶竖起一根针尖,抓起一把米粒往针尖上洒,问怎样才能
让米粒停在针尖上?孩子笑说这不可能,奶奶说转世为人就像平衡米粒一样难啊,做一
次人不容易啊。
不仅人命可贵,任何生命在地广人稀的草原上都显得可贵,让寂寞的人倍加珍重。我记
得三条命的镜头:小女孩捡粪时捡到一条野狗,把它带回来后又不见了,女孩到处奔找
、终于找到躲在角落里打瞌睡的狗时深切地责备它说 “I was so afraid you’d left
me”。搬家赶场时,幺儿偷偷从马背上的篮筐里逃出来溜回老家,正遇上一群啃食的
秃鹫。被留在原地的狗拼命挣脱束缚,狂奔向孩子,朝秃鹫大吼。发现孩子失踪的父亲
骑马猛赶,跌撞下马后挥手驱逐秃鹫,冲上前紧紧抱住孩子。全片故事简单,处理自然
,而这三个镜头让我看到绵阔自然之中的生命的激迸。
秃鹫其实和草原一样壮美,they do what they’re supposed to do:
草原上还有我深爱的九曲迤流:
更有那旷远悲怆的马头琴与蒙古长调——这是用片中镜头做成的主题曲视频:
http://www.youtube.com/watch?v=NOmI_LXKVho
这是音质更好的无画面音频:
http://www.goear.com/listen/ed07e1c
热爱生命与音乐的人会喜欢达娃的电影。《黄狗窝》曾获2005年金棕榈狗狗奖(
Palm Dog Awards)最佳影片;2009年达娃又拍了《成吉思汗的两匹马》(Two Horses
of Genghis Khan),可惜图书馆没有,有人看过吗?
补一个问题:片中的妈妈和老奶奶经常拿着一个筒,往草原上洒水还是其他什么液体,
这是什么仪式?有时一边唱歌一边洒。在搬家时洒了一次,其他场合似乎没有明确事件。
wh
发帖数: 141625
2
跟贴以前我和小帕分别写的《哭泣的骆驼》(The Story of the Weeping Camel) 观后
感,我一直迷惑的是这个片子是事后拍摄的还是当时当地实拍,如果事后的话怎么拍骆
驼的难产、不肯哺乳等等:
发信人: wh (wh), 信区: Zhejiang
标 题: 两个电影:《哭泣的骆驼》,《企鹅的长征》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Sep 4 17:49:12 2008)
这两个都是National Geographic的feature films,场面壮观,情节感人。
《哭泣的骆驼》(The Story of the Weeping Camel)讲的是蒙古牧民家的一头母驼,
头胎难产,整整两天才生下驼羔子。初为人母的骆驼大受刺激,不理也不喂孩子。牧民
于是举行仪式,在凄楚的马头琴声中,女主人一边抚摸骆驼,一边唱起古老悲伤的游牧
民歌。骆驼在歌声中流下了眼泪,终于接受了自己的孩子。
音乐可以如此神奇地治愈动物的精神创伤,令人感叹生命的相通。影片很朴素,完全纪
实,没有煽情旁白,只有牧民的简单对白。很多游牧生活的细节很生动,比如忙碌的母
亲把蹒跚学步的女儿用绳子拦腰拴在床角,就像拴一头小羊。比如奶奶编织骆驼毛,像
妈妈给长发女儿编辫子一样娴熟亲切。还比如爷爷摆弄一台老式录音机,让小孙子到镇
上请马头琴师时,顺便买电池;小孙子在镇上人家看电视入了迷,回来让爸爸也买电视
。爷爷说what do you want to do with this devil? 到时候整天坐在电视前面发呆。
而影片结尾,家里还是添置了电视,小孙子的眼睛亮亮地笑。
高潮自然是女人的歌声和骆驼的眼泪。一个普通女牧民,怎么一开口就像德德玛一样,
嗓音高亢辽远,充满典型的蒙古歌的颤音。她的神情也有种饱经风霜的安详,很美。歌
词和旋律都像大草原一样简单。不知道她唱了啥,是不是在对骆驼说:
我们做女人的,
生来就是命苦啊;
你就认命罢,认命罢。
接着是骆驼的眼睛特写:那么大,那么水汪汪,我第一次在敦煌骑骆驼时就很被它们打
动。但见那眼泪先是在眼眶打转,接着缓缓流下,最后是大颗大颗吧嗒吧嗒地砸到土里
。伴着苍凉的游牧歌声,凄凉的马头琴声,草原猎猎的风声——借用才子评论《企鹅的
长征》的结尾:
“那一刻,我有点儿要流泪的感觉……”
……
发信人: pascaldechin(小帕), 信区: Zhejiang
标 题: 推荐 哭泣的骆驼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Oct 12 2008)
的确很赞。文豪的原文附在后面,我就不复述了。
斗胆续貂一下:
1) 是德国的片子,英文字幕,在蒙古国南部戈壁滩上拍得。感觉蒙古国比内蒙古来说
,蒙古文化要保留得好得多。苏控时期被迫使用西里尔字母,现在又用回传统字母了。
不过里面老爷爷写信时似乎是从上到下从左到右写的,(以前是中国式的从右到左),
可能至少这方面是彻底革新了。
2)这个片子让我们了解到蒙古牧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偏远地区的牧民实在太苦了,很
原始,而镇上的则要现代化许多,有电视,电脑游戏,建筑很好的学校,里面有专职的
音乐舞蹈教师。小孙子在那里流连忘返,回到家里一家人还围坐左右让他讲述镇上情形
,特别好玩。
3)和文豪一样,我觉得那个媳妇的形象特别真实感人。特别是她在镇上马头琴师的伴
奏下,抚摸着不肯认子的母骆驼唱蒙古长调那段。那马头琴虽然也是一种胡琴,但是音
色完全不像二胡的高亢激昂,却是低沉旷远,仿佛高原般辽阔,拉的曲子像巴赫的无伴
奏大提琴一样,而媳妇的长调,就像唱诗班里的女高音独唱一般天籁。正是所谓“天地
为之久低昂”。骆驼也感动得落泪,终于认了亲子。一家人方才如释重负,聚在一起庆
祝。
4)庆祝的场面也很感人。大家围坐在帐篷内,琴师拉,大家唱,很自然得有人唱高声
部,有人唱低声部,配合得非常默契,感觉就是巴赫的 Cantata。这里不得不对蒙古人
的音乐多说几句。首先这个影片里从到到尾不停的是骆驼和羊的低沉的叫声和蒙古民歌
的哼唱作为背景音乐,两者出奇得协调,所以我总觉得蒙古音乐或多或少是受到了草原
上各种声音潜移默化的影响。再说乐器,那马提琴仔细一看,长得颇像大提琴,演奏时
也是放在两腿之间,音域也比较低,那琴师拉的时候,我就觉得仿佛是在听巴赫的
Cello Suites No. 5 里面的 Sarabande,那个被马友友誉为旋律最简单,也是最深邃
的曲子,也是阿图的最爱之一。后来我就在想,要是能用马头琴来拉个transcribed
Cello Suites 该有多好呀。不禁感叹人类的不同文化在本质上竟是如此相通,而且和
自然界如此统一。简单的就是最美的。
推荐大家都去看一看。:)

of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蒙古女导演达娃( Byambasuren Davaa)2003年拍的《哭泣的骆驼》(The Story of
: the Weeping Camel) 是当年National Geographic的推介片,并获奥斯卡纪录片提名(
: 影评附后)。两年后达娃又拍了同样半纪录片、半故事片式的《黄狗窝》(The Cave of
: the Yellow Dog),镜头依然对准蒙古大草原上的普通牧民家庭和家庭的动物成员——
: 这次是狗。片头就是爸爸带女儿埋葬去世的牧羊狗,说生死循环,狗下辈子转世为人,
: 狗尾巴就变成女儿的马尾辫。
: 片中洋溢着这样的生命的快乐,和非职业演员的质朴。小孩用铲子捡草原上的粪,往后
: 一扔,却扔到背后的篮筐外去了;孩子仍一无所知地继续捡啊扔地蹓跶。他们对城里的
: 生活充满好奇,听说城里人在自己家里撒尿——说完咯咯大笑。我家孩子起劲地问:他
: 们在哪里撒尿?需要在草原上挖个洞吗?我不知道,有哪位网友知道吗?走路蹒跚的幺

R******k
发帖数: 4756
3
Like

of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蒙古女导演达娃( Byambasuren Davaa)2003年拍的《哭泣的骆驼》(The Story of
: the Weeping Camel) 是当年National Geographic的推介片,并获奥斯卡纪录片提名(
: 影评附后)。两年后达娃又拍了同样半纪录片、半故事片式的《黄狗窝》(The Cave of
: the Yellow Dog),镜头依然对准蒙古大草原上的普通牧民家庭和家庭的动物成员——
: 这次是狗。片头就是爸爸带女儿埋葬去世的牧羊狗,说生死循环,狗下辈子转世为人,
: 狗尾巴就变成女儿的马尾辫。
: 片中洋溢着这样的生命的快乐,和非职业演员的质朴。小孩用铲子捡草原上的粪,往后
: 一扔,却扔到背后的篮筐外去了;孩子仍一无所知地继续捡啊扔地蹓跶。他们对城里的
: 生活充满好奇,听说城里人在自己家里撒尿——说完咯咯大笑。我家孩子起劲地问:他
: 们在哪里撒尿?需要在草原上挖个洞吗?我不知道,有哪位网友知道吗?走路蹒跚的幺

d*****d
发帖数: 10658
4
喜欢这种类型的电影,赞!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跟贴以前我和小帕分别写的《哭泣的骆驼》(The Story of the Weeping Camel) 观后
: 感,我一直迷惑的是这个片子是事后拍摄的还是当时当地实拍,如果事后的话怎么拍骆
: 驼的难产、不肯哺乳等等:
: 发信人: wh (wh), 信区: Zhejiang
: 标 题: 两个电影:《哭泣的骆驼》,《企鹅的长征》
: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Sep 4 17:49:12 2008)
: 这两个都是National Geographic的feature films,场面壮观,情节感人。
: 《哭泣的骆驼》(The Story of the Weeping Camel)讲的是蒙古牧民家的一头母驼,
: 头胎难产,整整两天才生下驼羔子。初为人母的骆驼大受刺激,不理也不喂孩子。牧民
: 于是举行仪式,在凄楚的马头琴声中,女主人一边抚摸骆驼,一边唱起古老悲伤的游牧

wh
发帖数: 141625
5
你没看过啊?我想着奥斯卡提名片你多半看过,还想问你知不知道是事前还是事后拍的。
昨天还忘了一个问题:片中的妈妈和老奶奶经常拿着一个筒,往草原上洒水还是其他什
么液体,这是什么仪式?有时一边唱歌一边洒。在搬家时洒了一次,其他场合似乎没有
明确事件。

【在 d*****d 的大作中提到】
: 喜欢这种类型的电影,赞!
1 (共1页)
进入LeisureTime版参与讨论
相关主题
【华山论歌】马头琴、呼麦、胡椒面儿二叔们关于婚姻的心得
《宋冬野 - 安和橋》有谁喜欢凤凰传奇的哥
《天与地》[美国电影·越战三部曲之一]昨晚New Haven Green上的马友友及其丝绸之路乐团的演出 (转载)
小时侯动画片天书奇谭的典故大晚上不睡觉编故事
【2017影评】《成吉思汗的两匹马》改一改重发~~
太好听了一生一世太长,还是祝大家年年有余吧
王筝:《对你说》【马】白马是摩托车
【影评】《Born in China》不就是Planet Earth的翻版吗?推荐一首很好听的西域特色的歌《我的楼兰》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原上话题: dog话题: yellow话题: cave话题: 狗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