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boards

本页内容为未名空间相应帖子的节选和存档,一周内的贴子最多显示50字,超过一周显示500字 访问原贴
LeisureTime版 - “发出我们的声音”——工人文学的意义与价值 (转载)
相关主题
韩少功:怀念那些读书的日子 (转载)那取决于你身上有多么脏
母亲的故事(一点感叹) (转载)表达的欲望
读《西方哲学史》(黑格尔)读维特根斯坦(逻辑和语言)
读《西方哲学史》(马克思)读维特根斯坦(科学和逻辑)
盛夏的果实读维特根斯坦(一些说明)
读维特根斯坦(我的世界)读维特根斯坦(何为意义)
读维特根斯坦(弗雷格)读维特根斯坦(重言式)
读维特根斯坦(一和多)读维特根斯坦(对象无结构)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工人话题: 工友话题: 皮村话题: 文学话题: 之家
进入LeisureTime版参与讨论
1 (共1页)
F*******y
发帖数: 885
1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xinchong (文革余孽),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发出我们的声音”——工人文学的意义与价值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Apr 30 11:23:51 2017, 美东)
2017-04-30 张慧瑜 乌有之乡网
2014年下半年,我以志愿者的身份在北京皮村的工友之家参与了文学小组课程的教
学工作。从本科到博士虽然读的都是中文系,但很少从事文学创作,这次有机会与工友
们一起读文学、一起分享文学的乐趣,对我来说是一次难忘的经历。每周日晚上,我从
城里开车到皮村,就像从一个世界来到另一个世界。城里的繁华、拥堵和霓虹灯,与皮
村昏暗的灯光、夜幕下的寂静形成了鲜明的对照,这样两个世界很像当下中国的隐喻。
皮村处在北京东五环外面,靠近顺义国际机场,每天都有几百架即将降落的飞机从皮村
上空飞过。来过皮村的工人诗人魏国松这样写道:“还有掠过皮村上空飞机的噪音/也
很肮脏。每隔几分钟/便会犁过这里人的头皮一遍”(《皮村纪事》)。在飞机的轰鸣之
下,皮村工友之家十余年坚持为打工者撑起一片文化服务的天空。
“别人的森林”
这30年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其中有一个社会群体更是经历了“乾坤大
挪移”,这就是中国工人。一方面体制内的老工人在90年代的国企改革中纷纷下岗,从
城市的主人沦落为社会底层,另一方面90年代的招商引资,又让越来越多的农民进城打
工,成为中国制造的廉价劳动力。老工人失去了单位制的庇护,新工人又生活在新的雇
佣劳动关系中。新世纪以来,农民工一直是社会底层和现实苦难的象征。他们的低收入
无法实现在城里安家的梦想,甚至也无法与妻子、孩子生活在一起。虽然他们在城里有
工作,并非失业人口,但其弱势的政治经济结构,使得他们成为都市里的隐身人,就像
被遮挡在工地绿色帆布里面的建筑工人一样,无处发声,也无法被看见。
这种重复的流水线、重复的工业经验,让打工者丝毫无法对工业、城市产生任何正
面的价值,反而认为工人的身份是一种耻辱,就像工人诗人唐以洪所写的《把那件工衣
藏起来》。这首诗聚焦于那件跟随了“我”二十年的灰色工衣,“灰色里的泪痕,和汗
水/那些胶水味,机油味,酸楚味/线缝里的乡愁”,这件工衣承载着“我”打工的历史
和记忆。在工衣里面包裹着“一只发不出声的蝉子”和一个“闷头干活”的“哑巴”,
这份“噤若寒蝉”的屈辱使得“我”要把灰色的工衣“藏到最深处/藏到谁也找不到的
地方”,因为“我担心从记忆的深处/又把它们揪出来/再一次受到磨难/和伤害”。这
首诗一方面表现了工衣所代表的工业劳动对打工者造成的耻辱感,另一方面又呈现了工
人发不出声音的社会困境。借用打工女诗人寂之水在长诗《审判》中的一句话“熟练地
掀开记忆”,工人文学的文化意义正在于把隐藏的、被压抑的、不可见的工人经验和记
忆掀开。
对于这种异地打工的感觉,我想到皮村文学小组成员郭福来写的一首诗《写给孩子
》,其中有一句话是“孩子,别离我太近/咱们都像一颗颗/孤独的树/生活在别人的森
林/我的枝叶会阻挡/你吸收阳光,甘霖”。确实,对于打工者来说,北京、上海等大都
市不只是陌生人的海洋,还是一座“别人的森林”,不属于自己,也无法找到主体感。
相比冷漠的森林,北京皮村的工友之家则像温暖的港湾。在教学中,我深切地体会到皮
村工友之家对于工友们的重要意义。很多工友来到皮村工作或住在皮村附近,主要原因
是这里有工友之家。在工友之家可以借书、看戏剧、看电影,可以买到便宜的日常用品
,可以参加戏剧小组、文学小组,还可以和其他工友聊天。也就是说,工友之家像一个
公共文艺服务站,与工厂的压抑和家庭的私密空间不同,在这里,工友们可以找到一种
“主人”的主体感觉。比如在工友王春玉的作品中把皮村比喻为“圣地”,因为这里有
聚集着一群“思维超前的公益先锋/千万农民工的需求/亿万打工者的呼声/让我们来担
”(《公益时代》)。
工友之家的免费图书室里总是坐满了人
“发出了我们自己的声音”
2004年,新工人艺术团(当时叫打工青年艺术团)发行了第一张唱片《天下打工是一
家》,有一句宣传语是“这是一个沉默的群体,他们不能表达自己。而‘打工青年艺术
团’却能通过文艺发出了我们自己的声音”。这种“发出我们自己的声音”就代表着工
友之家的精神和追求。下面我想谈一下在文学小组从事教学的经历。
第一次课是在工友之家的电影放映室中进行,有点像教室空间,后来改到一间小的
会议室,我一边放PPT,一边讲,大家坐的比较近,像开会和小组讨论一样。来听课的
工友多则十几个,少则七八个,大多是在皮村工作和住在皮村附近的工友。大家的年龄
也不一样,有60后,也有90后。虽然每个人的经历和文学素养不同,但大家都对文学感
兴趣,都想通过文学小组来提高写作水平。而文学小组的初衷也是培养工友的文学爱好
和写作技巧,让工友们掌握一定的写作能力,比如写家书、写日记、写散文等。一开始
每节课我都讲一些写作技巧,比如如何写人物,如何写动作等,但效果不是很好。我也
觉得写作技巧比较枯燥,写作能力还是与文学阅读、文学欣赏能力有关。因此,每次课
上,我会选一些经典的文学作品与工友们分享。
在备课的过程中,我才意识到原来作为大学教育的文学经典,其实与新工人的实际
生活和经验还是有很大隔阂的,而工友的文学经验一般来自于初中和高中语文。我试着
找一些与中学语文不同的文学作品,来激发工友们的文学兴趣。比如卡夫卡的《变形记
》,讲述了卑微的小职员在现代社会变成大甲虫的故事,和新工人在现代社会中的非人
状态有相似之处。比如路遥的经典作品《人生》和方方的新作《涂自强的个人悲伤》等
,都讲述从农村青年到城市奋斗的故事,这和新工人的经历很像。还讲过雪莱夫人的科
幻小说《弗兰根斯坦》,这部反思现代科学的作品,工友们不太容易接受。除了文学经
典,我还会讲一些社会事件和话题,比如APEC会议期间讨论了APEC蓝的问题,我从微信
群里找了一些关于APEC蓝的笑话,但工友们感觉很陌生,这也能看出环保议题、国家大
事不是每天劳作的工友们所关心的日常话题。不过,讨论APEC期间潘小梅在北京地铁被
屏蔽门和安全门意外挤死的事件,却激发了工人们的共鸣,因为潘小梅就是手机推销员
、北漂、单身母亲,和新工人属于同一个社会阶层。文学小组的寂桐后来写了一首反映
潘小梅事件的诗《地铁上的不归路》:“屏蔽门啊/地铁门啊/你们像两把无刃的刀子/
随着几声巨响/她的内脏碎了/她无法挣脱/她想着她就快完了/被挤压的青春/被挤压的
人生/在这一刻停止”。这种“被挤压的人生”不只是潘小梅的人生,也是生活在这个
时代的亿万打工者的宿命。
2015年发生了毕节留守儿童自杀事件,在课上我和工友们一起讨论了这起人间悲剧
。工友范雨素从农民工母亲的角度完成了一首长诗《一个农民工母亲的自白》,不仅写
了社会上对留守儿童、流浪儿童的种种歧视,更在结尾处以“黑暗的地母”的身份发出
历史的祈求:“我祈求,我的孩子/毕节的孩子们,农民工的孩子们/都有来生/在来生/
所有母亲的孩子/不叫留守儿童/不叫流浪儿童/他们都叫做/六十年前/毛爷爷起的名字/
祖国的花朵”。这首诗少有地唤起了当代中国历史的记忆,六十年前的“祖国的花朵”
与今天的留守儿童的遭遇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工人文学的文化意义”
文学写作确实是一种有创造性的劳动,不管发不发表,都可以暂时逃离这种繁重的
螺丝钉般的工作状态。马克思曾经描述过共产主义社会,人们白天上班工作,晚上可以
唱歌、跳舞、写诗,这是劳动者身心解放的标志。工人不仅是文艺的消费者,也是文艺
创作的主体。不过,在现代社会,诗人或艺术家有一种特殊的功能,就是示范了一种个
人化的生存方式,一方面进行有创作性的文化艺术劳动,另一方面又用文化艺术产品来
挣钱养活自己,这是一种最理想的工作状态,既避免了从事异化劳动,又能够有较高的
收入。所以艺术家有可能成为一种有尊严的劳动者。80、90年代以来,不要说工人、农
民从事文艺创作了,就连消费文化都变得很困难,因为市场化的文化产业先在地把工人
、农村从消费者中排除在外了,就像网络、电视虽然底层也能很便宜的使用和收看,但
是里面很少有工人、农民的节目,即使出现也是一种猎奇式的消费,大多数文化娱乐产
品所对应的消费者都是城里年轻小资,就像电影产业很明显,已经从毛泽东时代的全民
、城乡共享的艺术,变成了现在的以90后为消费主体的艺术样式。在这个意义上,文艺
创作本身涉及到文化权利和文化民主化的问题。
皮村工友许立志在皮村诗会上朗诵自己的诗
讨论工人文学往往涉及到是工人自己写的,还是别人写工人的问题。在讨论女性诗
歌时也会追问这个问题,究竟是女人写的,还是写女人的,讨论农民诗歌也是如此,为
什么一说到工人、女人、农民等特殊身份就涉及到代言的问题,好像有一些身份是不言
自明的,无需代言的,“我”能自主地发出自己的声音,而像工人、农民等弱势群体则
只能被代言,他们无法自主地发出自己的声音。这当然与工人、农民处在社会底层的位
置有关,他们需要争夺更多的话语空间。不过,在讨论工人、农民能不能发出自己的声
音之前,应该追问为何在30年社会改革的过程中,人数最多的工人、农民会变成社会底
层、会再次成为社会苦难的象征。就像根据路遥的小说改编的电视剧《平凡的世界》,
讲述的是70年代末农村青年寻找人生出路的故事,那个时候,农民、工人不是社会底层
,而是社会改革的主体,最终路遥让孙少平进城当煤矿工人,也被认为是一种“平凡的
世界”里不平凡的劳动者。如果现在拍农民和工人的故事,肯定就是底层和苦难。正如
女诗人寂之水的长诗《审判》开头就把打工者描述为一个“携着叮当作响的刑具”的受
刑人。
这种工人代言以及作为底层的工人能否发出自己的声音,也是后殖民理论家斯皮瓦
克所追问的“底层能否说话”的问题。这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来思考。与女人、农民等身
份不同,工人比较特殊。工人是现代社会、现代资本主义文明的产物,工人文学里清晰
地表达了人对机器、对工厂的态度,这种人与机器的关系以及人在工厂里劳动的方式是
现代社会以来人的普遍状态,工人恰好不需要被代言,工人是现代人类的代言者。在马
克思的阶级论述中,工人不只是“工”人,而是一种普遍意义上的“人”和“人类”。
工人阶级的普遍性在于工人的解放是人类社会解放的前提。因此,我们需要重新思考工
人的这种普遍性,而不只是在差异政治、身份政治中理解工人的问题。马克思认为,工
人用劳动创造了整个现代社会,只是不占有生产资料,所以工人的劳动是一种异化劳动
,也是一种被奴役的劳动。这种雇佣劳动是当下大多数劳动者的普遍形态,即使更多从
事脑力劳动的小白领也是如此。所以说,工人的议题确实不是只关于工人的,而是关于
作为普遍意义的现代人、现代人类、现代文明的问题。在这个意义上,工人问题是工业
时代的核心问题,人类的解放、现代文明的出路与工人的命运是紧密相联的。
本文作者张慧瑜,文学博士,中国艺术研究院电影电视艺术研究所副研究员,皮村
文学小组指导教师。本文原载于《新华月报》2016年5月号。
d********1
发帖数: 2462
2
很沉重的话题,悲壮的一群人,在感叹北上广发展迅速的时候,新/旧工人确实是贡献
最大,可也是被遗忘被忽视,甚至被践踏尊严的一群人。。工人文学,不知道出路在哪
里。。
F*******y
发帖数: 885
3
以前讨论过许立志。没想到也到过皮村。第一次听说这个概念。
出路参见百度百科:
"戏中,挑梁“普通民众家庭线”的正是大风厂的工会主席郑西坡,工作中,他一身正
气、两袖清风,为了保住工友们赖以生存的大风厂,与贪官污吏斗智斗勇,拿起法律武
器努力维护自己的权益;生活中,他对家人关爱有加,充满温情,喜欢写诗。与官员、
企业家等相比,他过的是寻常百姓的日子,说的是人民群众的话"

【在 d********1 的大作中提到】
: 很沉重的话题,悲壮的一群人,在感叹北上广发展迅速的时候,新/旧工人确实是贡献
: 最大,可也是被遗忘被忽视,甚至被践踏尊严的一群人。。工人文学,不知道出路在哪
: 里。。

1 (共1页)
进入LeisureTime版参与讨论
相关主题
读维特根斯坦(对象无结构)盛夏的果实
读维特根斯坦(流行话题)读维特根斯坦(我的世界)
读维特根斯坦(同一性)读维特根斯坦(弗雷格)
读《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读维特根斯坦(一和多)
韩少功:怀念那些读书的日子 (转载)那取决于你身上有多么脏
母亲的故事(一点感叹) (转载)表达的欲望
读《西方哲学史》(黑格尔)读维特根斯坦(逻辑和语言)
读《西方哲学史》(马克思)读维特根斯坦(科学和逻辑)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工人话题: 工友话题: 皮村话题: 文学话题: 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