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boards

本页内容为未名空间相应帖子的节选和存档,一周内的贴子最多显示50字,超过一周显示500字 访问原贴
LeisureTime版 - 陈平原的飙
相关主题
口音逾30城市欲耗巨资重建古城 百姓须世代还债
填字[ZGPT]兰州立法保护牛肉面技术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图)
浮沉北京不能崇文宣武 徒留混账东西(组图)
2012成龙给长汀捐1栋徽派古建 宣布给北京至少捐4栋(图)
Re: 哪里能买到腊梅花 (转载)我对刘的看法
迦南十六日(11)——十字军的城邦 (转载)打造品牌:东莞将创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北大教授不满文章被删改 公开指责《人民日报》(图)国务院同意将太原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拆真城建假古董 陆掀古城热全国30年消失4万处不可移动文物:大拆大建遭疑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文化名城话题: 历史话题: 古城话题: 保护话题: 文化
进入LeisureTime版参与讨论
1 (共1页)
j******n
发帖数: 21641
1
北京大学中文系主任、北京市政协委员陈平原教授应中共喉舌《人民日报》邀请撰写的
文章,被删改得面目全非后刊出。对此愤怒不已的陈平原随后在其他媒体照刊原稿,以
附记方式披露此事并表达不满。有官员身份的体制内学者公开指责《人民日报》,此举
非同寻常。
陈平原文章《“保护”才是“硬道理”——关于建设“历史文化名城”的思路》,
2月10日在《人民日报》刊出时,被“另拟题目到调整段落到删改语句,几乎全都‘顺
’了一遍”。事后,他在《同舟共进》2011年第三期照刊原稿,并在附记中公开告诉读
者要“借以观察”《人民日报》“删改”的“标准与尺度”。
陈平原质问,不就是一篇“学术随感”,并非指引方向的“社论”,值得如此大动
干戈?让我感慨不已的是,经过这么一番伤筋动骨的“修饰”,削弱了个性,磨平了棱
角,变成方方正正、千篇一律的砖头,砌在哪里都合适——可这还能算是我的文章吗?
“将稍为有点‘意气’的话(连‘叛逆’都算不上),清除得一干二净,这天下就太平了
?我不相信。”
在引用鲁迅《花边文学•序言》中说过:“我曾经和几个朋友闲谈。一个朋
友说:现在的文章,是不会有骨气的了,譬如向一种日报上的副刊去投稿罢,副刊编辑
先抽去几根骨头,总编辑又抽去几根骨头,检查官又抽去几根骨头,剩下来还有什么呢
?我说:我是自己先抽去了几根骨头的,否则,连‘剩下来’的也不剩。”之后,陈平
原说:“重读鲁迅此文,真的出了一身冷汗。”
“为了发表而自己抽去骨头,还是为了保存骨头而舍去在大报露面的机会,对于当
下的中国人来说,俨然也是个问题。”陈平原说。
附:陈平原两篇文章
“保护”才是“硬道理”——关于建设“历史文化名城”的思路
来源:《同舟共进》2011年第三期
一说“历史文化名城”,不管中国的还是世界的,马上会让人联想到兴旺的旅游业
,似乎这金字招牌本身,就意味着白花花的银子。可那真是天大的误会。跟金融中心、
政治中心不一样,争来了“历史文化名城”称号,主要职责是“守护”,而不是“创收
”。不能说这头衔没有好处,但那好处是相当遥远的,属于“前人种树,后人乘凉”的
性质。
从1982年2月国务院转批国家建委、国家城建总局、国家文物局《关于保护我国历
史文化名城的请示的通知》算起,中国之建设“历史文化名城”已到了“而立之年”,
是该好好地反省了。从第一批核准的北京、西安、广州等24座城市,到第二批38个(
1986)、第三批37个(1994),后又陆续增补了12个,截至2010年底,中国已有了111座“
历史文化名城”。
为此“虚名”,束缚住自家手脚,限制发展经济的方略,主事者不会那么傻。好在
中国的“历史文化名城”评选,只管挂牌,不管摘牌,缺乏严格的监督与处罚,换句话
说,只有荣誉,没有责任。虽然媒体上不断有某某古城被“开发性破坏”,且是在当地
政府的主导或默许下完成的报道,可到目前为止,没见到哪位市长或市委书记因野蛮拆
迁或毁坏文物而被撤职或起诉。明知最近30年中国城市大扩张,对自身历史文化命脉伤
害很严重,可“历史文化名城”的称号有增无减,这就难怪它成了一块香饽饽,谁都想
得到。可这缺乏精神内核与社会责任的“历史文化名城”,即使争取到了,也就是招揽
游客的招牌而已,实在没什么可夸耀的。
如何建设“历史文化名城”,思路其实很简单,也就四句话:有本钱,肯保护,能
融合,善表达。第一,不能想象刚刚拔地而起的新城(比如深圳)会来申请“历史文化名
城”,敢要这块牌子的,多少总有点历史文化的底子。第二,城市必须发展,不可能固
守500年前乃至50年前的样子,难处在于如何实现古今之间的对接与融合,以及基于传
统的更新和创造。第三,不能满足于“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必须明确告诉公众
:“古城”有什么好,“保护”的依据何在,“历史文化”能不能当饭吃。还有,那些
美好的“愿景”能否实现,现实中随处可见的陷阱如何回避等。之所以需要不断陈述,
是因为要说服公众、说服领导,同时也是在说服我们自己。
以上三点都比较容易理解,最难说清楚且最难做到的,便是“保护”。有人强调“
创新”,有人关注“民生”,这都很要紧,但因其有利益驱动或政绩考核,我相信总能
往前走。只有谈“保护”,最为势单力薄。比起建地铁、盖高楼、炒概念,保护古城是
投入大且见效慢,无法在你为官的任期内显示明显效果。可能是你退休10年、20年后,
甚至是子孙后代,才明白当初那些牺牲“发展”而强调“保护”的意义。
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独特生命,都有其历史文化命脉,你必须努力理解并适应它,
再略作调整与发挥。不仅是街道、楼台等建筑格局,还有城市生活的方方面面。千百年
留下来的东西,大有深意,但都很脆弱,必须小心呵护,哪经得起你用推土机加金融资
本的“辣手摧花”。在目前这个体制下,我不怕领导没有雄心,也不怕群众没有欲望,
我怕的是政绩优先的制度与迅速致富的心态,这上下结合的两股力量,使得众多“古城
”日新月异,在“重现辉煌”的口号下,逐渐丧失其“历史文化”价值。
在一个经济迅速崛起、社会急剧转型的时代,你想守,凭什么守,守得住吗?那些
关于保护古城与发展经济没有任何矛盾的高调,都是“站着说话不腰痛”。我的家乡广
东省潮州市,属于第二批历史文化名城,有8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上世纪80年代
经济大潮兴起时,潮州主要在城外另谋发展,包括建各种行政大楼、商业机构等。因此
,古城内部格局没动,保留下来了。这些年,随着维修工程的逐步推进,小城也变得越
来越可爱。三年前,号称中国四大古桥之一的广济桥(湘子桥)修复完工,我在“十八梭
船廿四洲”前偶遇某退休领导,出于礼貌也出于真心,我说了一句:潮州古城能保护成
这个样子,不容易。
没想到那老领导竟热泪盈眶,开始诉说起当初如何如何受委屈来——他的话我信。
今日中国,“旧城改造”之所以能顺利推进,有政府官员的政绩考量,有资本的逐利需
求,还有百姓迅速提升生活水准的强烈愿望。当领导的,建设新城容易,守护古城很难。
前一届(2003—2007)的北京市政协文史委,曾锲而不舍地就保护历史文化名城做调
研、提建议、发文章、上条陈,屡败屡战,多少缓解了北京市疯狂拆迁的速度。我不是
主力,只是帮忙敲敲边鼓。当时的最大感觉是,善用媒体力量,兼及百姓与专家的立场
,还是可以有所作为的。但是,即便在这“首善之区”谈保护“历史文化名城”,也是
一件十分艰难且吃力不讨好的事。有感于此,我才会说,对于古城来说,“保护”才是
“硬道理”。
放慢脚步,看看30年间评审的那些“历史文化名城”,今天到底状态如何,有什么
经验教训,对那些已名不副实的“名城”给予批评、警告乃至摘牌,而不是在各种压力
下不断增补名单、扩大“光荣榜”。中国的“历史文化名城”做好了,再来谈“世界历
史文化名城”,那样或许更有把握些。
2011年1月9日于香港中文大学客舍
附记:
此文乃应某大报的邀请而撰,说好是谈“历史文化名城”。文章刊出后,发现被改
得面目全非,我给组稿者发信表达愤怒,得到的回复是:“因报纸篇幅限制和原则要求
,确实作了一些压缩和修改,但感觉并未伤筋动骨。”这促使我认真核实原稿和刊文,
想看看编辑到底做了哪些工作。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从另拟题目到调整段落到删改语句,几乎全都“顺”
了一遍。我既感叹编辑工作量之大,又反省其修养与权力。仔细观察,其修整策略大致
如下:
第一,凡属批评语句,一律改为“正面立论”。比如,文中有这么一段:“千百年
留下来的东西,大有深意,但都很脆弱,必须小心呵护,哪经得起你用推土机加金融资
本的‘辣手摧花’。在目前这个体制下,我不怕领导没有雄心,也不怕群众没有欲望,
我怕的是政绩优先的制度,迅速致富的心态,这上下结合的两股力量,使得众多‘古城
’日新月异,在‘重现辉煌’的口号下,逐渐丧失其‘历史文化’价值。”编辑将这段
话浓缩为:“这些经过千百年历史冲洗而留下来的东西底蕴丰厚,却很脆弱。我们必须
尝试理解、精心呵护并努力适应它,在此基础上再进一步发展。”是保留了“保护古城
”的意思,可立场及趣味已大相径庭。
第二,凡涉及领导责任的,一律改为没有主体。如“虽然媒体上不断有某某古城被
‘开发性破坏’,且是在当地政府的主导或默许下完成的报道”一段,删去了追究领导
责任的提法,以及“明知最近三十年中国城市大扩张,对自身历史文化命脉伤害很严重
”之类“不合时宜”的言论。
第三,文章着重个人感受,谈及潮州及北京的古城保护工作。
大概是担心褒贬不当,编辑将这两大段全部删去,另拟如下“总结”:“对于大多
数地区来说,建设新城容易,守护古城很难。这是一场持久战,不仅需要专家努力,而
且需要百姓参与和媒体推动,大家一起找问题、出主意、想办法。”如此高屋建瓴的“
指导性意见”,根本就不符合我的身份、性格与文风。而且,这两段本是文章重点,除
了说明“当领导的,建设新城容易,守护古城很难”,还带有个人阅历与感受,好歹也
算“一家之言”。
不就是一篇“学术随感”,并非指引方向的“社论”,值得如此大动干戈?让我感
慨不已的是,经过这么一番伤筋动骨的“修饰”,削弱了个性,磨平了棱角,变成方方
正正、千篇一律的砖头,砌在哪里都合适——可这还能算是我的文章吗?
将稍为有点“意气”的话(连“叛逆”都算不上),清除得一干二净,这天下就太平
了?我不相信。记得鲁迅在《花边文学•序言》中说过:“我曾经和几个朋友闲
谈。一个朋友说:现在的文章,是不会有骨气的了,譬如向一种日报上的副刊去投稿罢
,副刊编辑先抽去几根骨头,总编辑又抽去几根骨头,检查官又抽去几根骨头,剩下来
还有什么呢?我说:我是自己先抽去了几根骨头的,否则,连‘剩下来’的也不剩。”
重读鲁迅此文,真的出了一身冷汗。其实,我辈平庸,了解大报的地位及立场,撰文时
已经“很知进退”了,可没想到还是被“修正”成这个样子。
为了发表而自己抽去骨头,还是为了保存骨头而舍去在大报露面的机会,对于当下
的中国人来说,俨然也是个问题。现借《同舟共进》宝地,原稿照刊——不是说此文有
多好,而是借以观察“删改”的“标准与尺度”。
2011年2月13日于京西圆明园花园
(作者系北京市政协委员,北京大学中文系主任、教授、博导)
古城保护是基础工程(学术随笔)
陈平原
来源:《人民日报》2011年2月10日
说起世界文化名城,一些人马上就会联想到兴旺的旅游业,似乎这块金字招牌本身
就意味着巨大的物质财富。事实上,与建设世界金融中心不同,建设世界文化名城的主
要职责是保护而非创收。借用“发展才是硬道理”这句名言,我们可以说,在建设世界
文化名城的问题上,保护也是硬道理。
建设世界文化名城,从我国现有的历史文化名城入手更有可操作性。从1982年算起
,我国评定历史文化名城的时间已近30年。截至2010年底,我国已经核准了北京、西安
、广州等111座历史文化名城。这些城市或具传统风貌,或有风景名胜,或显民族特色
,或有某种特殊功能。随着时间的推移,历史文化名城的内涵也在不断丰富。但无论如
何都不应忘记,设立历史文化名城的初衷是为了更好地保护这些城市的历史与文化。
有鉴于此,一座城市在获得历史文化名城的称号后,就应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
国文物保护法》等法律法规,为保护文化古迹和文化遗产投入相应的人财物力。一旦出
现胡拆乱盖、过度开发等问题,相关部门和领导干部就应被严肃追究责任。
但如果真的这么做,这个称号恐怕就成了烫手山芋,就不会有那么多地方趋之若鹜
了。事实上,目前我国历史文化名城的评定一定程度上还存在“只管挂牌、不管摘牌,
只有奖励、没有惩戒”的现象,缺乏严格的监督与有效的处罚措施。虽然媒体经常报道
某某古城被“开发性破坏”,当地的历史文化命脉被严重伤害,可历史文化名城的称号
却有增无减,有些城市似乎并无顾忌。
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文化生命和文化命脉。这种文化生命和文化命脉不仅表现为街
巷、亭阁、楼台等建筑格局,而且蕴涵在城市生活的方方面面。这些经过千百年历史冲
洗而留下来的东西底蕴丰厚,却很脆弱。我们必须尝试理解、精心呵护并努力适应它,
在此基础上再进一步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建设文化名城就是要深入挖掘城市的文化
内核、弘扬城市精神,而不是在所谓“重现辉煌”的口号下将其变成延揽游客的招牌。
如何建设世界文化名城?要点有四:有本钱,肯保护,能融合,善表达。首先,人
们无法想象,一座刚刚拔地而起的新城怎么能申报世界文化名城?因此,这块牌子应该
发给那些多少有点历史文化底子的城市。其次,城市要不断发展,不能固守50年前乃至
500年前的样子,但发展应实现古今之间的对接与融合,实现基于传统的更新和创造。
再次,建设世界文化名城不能满足于笼统地宣传和介绍,而必须让公众清楚地认识到:
“古城”好在何处?“保护”依据何在?“历史文化”能不能当饭吃?这三点都比较容
易理解,最难说清楚也最难做到的是保护。
比起建地铁、盖高楼、炒概念,保护古城投入大且见效慢,可能需要10年、20年甚
至更长的时间,人们才能体会到这种牺牲“发展”而强调“保护”的行为的意义。对于
大多数地区来说,建设新城容易,守护古城很难。这是一场持久战,不仅需要专家努力
,而且需要百姓参与和媒体推动,大家一起找问题、出主意、想办法。因此,我们应该
好好审视近30年来评定的历史文化名城,总结其中的经验教训,毫不客气地对那些已经
名不副实的“名城”给予批评、警告乃至摘牌。
(作者为北京大学中文系主任、教授)
1 (共1页)
进入LeisureTime版参与讨论
相关主题
全国30年消失4万处不可移动文物:大拆大建遭疑Re: 哪里能买到腊梅花 (转载)
历史文化名城身陷“拆迁”重围迦南十六日(11)——十字军的城邦 (转载)
专家建议北京新机场起名为朱雀机场北大教授不满文章被删改 公开指责《人民日报》(图)
国务院同意将烟台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拆真城建假古董 陆掀古城热
口音逾30城市欲耗巨资重建古城 百姓须世代还债
填字[ZGPT]兰州立法保护牛肉面技术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图)
浮沉北京不能崇文宣武 徒留混账东西(组图)
2012成龙给长汀捐1栋徽派古建 宣布给北京至少捐4栋(图)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文化名城话题: 历史话题: 古城话题: 保护话题: 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