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boards

本页内容为未名空间相应帖子的节选和存档,一周内的贴子最多显示50字,超过一周显示500字 访问原贴
Literature版 - 看朱元璋如何表述自己的布衣情结
相关主题
洪武记事(转载)以前觉得明初朱元璋反腐杀人太多
从洪武正韵在明诗中的冷遇论新韵之必不可行z天蝎男朱元璋:十大酷刑的真正发明者
刘伯温为什么算不出自己的死期?高调反腐已经黔驴技穷?
悲痛得想哭----张妙家人一分钱赔偿也不要只要药的死评《朱元璋》
朱元璋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与理解朱元璋诗集尽显帝王风范(zz) (转载)
洪武和崇祯的性格缺陷现在连TVB的编剧都是史盲了
朱元璋诗集尽显帝王风范(zz) (转载)傅友德真惨啊
朱元璋诗集尽显帝王风范(zz)明初勋贵派系与朱元璋杀戮功臣- BY 边塞诗人 (ZZ)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朱元璋话题: 洪武话题: 官吏话题: 刘基话题: 功臣
进入Literature版参与讨论
1 (共1页)
R*****g
发帖数: 682
1
朱元璋做了皇帝以后,始终不忘自己是淮西的布衣出身,当代人喜欢把他这个布衣
情结描绘成草根文化与帝王文化两者复杂的结合。到了他子孙为帝时,属于草根情结这
一部分便自然消退了。我们可以先考察一下,朱元璋在洪武初年,如何表述自己这一布
衣情结的。
朱元璋在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即位的诏书中,强调自己“朕本淮右布衣”,他在
洪武六年(公元1374年)颁布《皇明祖训》时,叙述自己的经历:“朕幼而孤贫,长值兵
乱,年二十四委身行伍,为人调用者三年,继而收揽英俊,习练兵之方,谋与群雄并驱
,劳心焦思,虑患防微,近二十载,乃能剪除强敌,统一海宇。人之情伪,亦颇知之,
以所见所行,与群臣定为国法,革元朝姑息之政,治旧俗污染之徒。”这一段话表示他
的早年经历使他深悉元朝末年“人之情伪”,即元末官僚机构腐败的状况,他在那几年
游方僧的生活中,对这方面更有切肤之痛。元末明初的叶子奇在《草木子?杂俎篇》讲
到:“官贪吏污,始因蒙古色目人罔然不知廉耻为何物。其问人讨钱各有名目:所属始
参曰拜见钱,无事白要曰撒花钱,逢节曰追节钱,生辰曰生日钱,管事而索要曰常例钱
,送迎曰人情钱,勾追曰赍发钱,论诉曰公事钱,觅得钱多,曰得手,除得州美曰好地
分,补得职近曰好窠窟。”“上下贿赂,公行如市,荡然无复纪纲矣。肃政廉访司官,
所至州县,各带库子检钞秤银,殆同市道矣。春秋传曰,国家之败,由官邪也。官之失
德,宠赂彰也。岂不信夫。”这里所说元末吏治腐败的状况,当是朱元璋曾亲身体验到
的,有的称呼迄今仍流传在民间,如“人情钱”如今仍是农村家庭一笔很大的开支,“
得手”“好地分”等词也在特定人群中流行。故朱元璋在下文还强调“俗儒多是古非今
,奸吏常舞文弄法,自非博采众长,即与果断,则被其眩惑莫能有所成也”。根据他过
去的经历,他对儒生(即知识分子)、对官吏都抱着一种怀疑的态度,惩治贪官污吏的锋
芒是对着官吏以及儒生,而他需要建立一个新王朝,确立新王朝稳固的统治又离不开那
些官吏和儒生。
从建国开始,他便急于建立一套法律制度。这一套制度,不仅是对着民众,更主要
是对着官员,只有治官才能稳定社会秩序,百姓才能安居乐业。朱元璋是提心吊胆地登
上这个帝位的,在洪武元年大宴群臣时,据谈迁的《国榷》记载,朱元璋说:“朕赖诸
将有今日,然忧天下之广,生民之繁,忧悬于心,夜不得安枕。”刘基劝他说:“今事
定,宜少纾其忧。”朱元璋回答说:“尧舜处治,尚有忧之,况海内人民脱创残犹新也
。”可见他忧虑的焦点是人民生产生活的恢复和稳定。朱元璋早在前一年让李善长制定
律令时,便说:“立法贵在简当,使言直理明,人人易晓。若条绪繁多,或一事而两端
,可轻可重,使奸贪之吏得以夤缘为奸,则所以禁残暴者,反以贼良善,非良法也。务
取适中,以去繁弊。夫网密则水无大鱼,法密则国无全民,卿等慎之。”(《明太祖宝
训?恤刑》)治新邦用轻典,这个观念他很明确,这个轻是对民众而言,立法强调简明是
为了防止官吏因缘为奸。这个理念,他在至正十八年(公元1358年)说得更加明确,他说
:“用法如用药,药本以济人,不以弊人,服之或误必致戕生。法本以卫人,不以杀人
。用之太过,则必致伤物。百姓自兵乱以来,初离创残,今归于我,正当抚绥之。况其
间有一时误犯者,宁可尽法乎!大抵治狱以宽厚为本,少失宽厚,则流入苛刻矣。所谓
治新国用轻典,刑得其当,则民无冤抑。若执而不通,非合时宜也。”(《明太祖宝训?
恤刑》)朱元璋过江在江宁站住脚以后,以宽简驭民这个思想是一贯的。
洪武元年,朱元璋与刘基有过一段对话:“一日,问基以生息之道,基曰:‘在于
宽仁。’上曰:‘不施实惠而概言宽仁,亦无益耳。以朕观之,宽仁必先阜民之财,息
民之力。不节用则民财竭,不省役则民力困,不明教化则民不知礼义,不禁贪暴则民无
以遂其生。’基顿首曰:‘此所谓以仁心行仁政也。’”(《明通鉴?洪武元年》)朱元
璋这个话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人民行宽简之政,以息民力,以阜民财;另一方面对贪
暴则讲“禁”字,尤其是官吏及地方富豪对民众的贪暴,要严加禁止。故朱元璋在刑法
上的宽简是对民众而言,严禁是对官吏而言。历代封建统治结构,都是君主通过臣子治
理民众以保持社会秩序的稳定,而官僚机构的管理是否有效,取决于官僚队伍行为的状
况。故在朱元璋看来治民的关键是治官,把官僚队伍治好了,国家机器才能有效地运转
,民众才能有一个安定富裕的生活。朱元璋在洪武四年(公元1372年)与刘基之间,对于
如何治理国家的问题,也曾进行过讨论。朱元璋手书与刘基:“近西蜀悉平,称名者尽
俘京师,我之疆宇亦日博广,前元以宽失天下,今朕救之以猛,然小人但喜宽,遂恣谤
骂国家,扇惑是非,莫能治,即今天象叠见。”(《国榷》洪武四年)于是问刘基该怎么
办?那时刘基已退居在乡下,他给朱元璋回了一封信,据《明通鉴》其信之大要言:“
霜雪之后,必有阳春,今国威已立,宜少济以宽大。”这个对话,说明当时的官僚士大
夫对朱元璋严厉整顿吏治的措施已显出不满了。到了洪武九年(公元1377年)叶伯巨的上
书中,便已讲得非常明朗。他说:“古之为士者,以登任为荣。今之为士者,以溷迹无
闻为福,以受玷不录为幸,以屯田工役为必获之罪,以鞭笞棰楚为寻常之辱。其始也,
取天下之士,网罗捃摭,务无遗佚。有司敦迫上道,如捕重囚。比至,除官多以貌选。
所学非所用,所用非所学。洎乎居官,一有差跌,苟免诛戮,必在屯田、工役之科。率
是为常,不少顾惜,此岂陛下所乐为哉?欲人惧而不敢犯也。窃见数年以来,诛杀亦可
谓不少矣,而犯者相踵。”屯田工作都发往中都凤阳,故叶伯巨云:“今凤阳皇陵所在
,龙兴之地,而率以罪人居之,怨嗟愁苦之声充斥园邑,殆非所以恭承宗庙意也。”(
《明史?叶伯巨传》)他还讲:“开国以来,选举秀才不为不多,所任名位不为不重,自
今数之,在者有几?”可见这个时期儒生们或者叫作知识分子的人们,在朱元璋手下为
官的日子实在也难过得很。
实际上朱元璋也不是一味主张重刑的人,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御史中丞陈宁讨
论刑罚的问题时,陈宁说:“法重则人不轻犯,吏察下无遁情。”朱元璋便表示不赞成
,“上曰:‘不然。法重则刑滥,吏察则刑苛。钳制下民而犯者必众,钩索下情而巧伪
必滋。夫垒石之冈,势非不峻,而草木不茂;金铁之溪,水非不清,而鱼鳖不生。’”
还说:“法正则民悫,罪当则民从。今施重刑而又委之察吏,则民无所措其手足矣。”
(《明通鉴》)问题是陈宁强调的是对民要重刑法,这一点朱元璋不赞成,希望求其宜,
对官吏与儒生则是另一回事了。事实上朱元璋也表彰过不少为官正直清廉者。如端复初
,那一年朱元璋把他提拔为刑部尚书,“时为刑部磨勘官,案牍填委,钩稽无遗,上尝
廷誉之。性严峭,人不敢干以私。一时僚属多以贪败,复初独守清白得免,至是遂超拜
尚书。会杭州飞粮事觉,逮系百余人。复初用法平允,治其尤者,人皆服之。”(同上)
如宁江知府陈灌,他长期在这个地区执政,“访问疾苦,禁豪右兼并,创户帖以便稽民
。上取其式颁天下。至是以治最召至京师。”又如方孝孺的父亲方克勤,是济宁知府,
在济宁三年,当时中原初定,“诏民垦荒,阅三岁乃税,吏征率不俟期……而克勤与民
约税如期,区田为九等,以差等征发,吏不得为奸……盛夏,守将督民夫筑城,克勤请
之中书省,得罢役……济宁人歌曰:‘孰罢我役,使君之力。孰活我黍,使君之雨。使
君勿去,我民父母。’”(同上)他自奉简素,一布袍十年不易,日不再肉食。朱元璋在
从严惩治贪官污吏的背景下,对官员中能廉洁奉公的人还是优待的。
朱元璋从严治官,主要针对两类现象,一类是各级政府官员中贪渎腐败的现象,另
一类是功臣宿将的飞扬跋扈欺压百姓的现象。明初的四大案,可以分为两类:空印案与
郭桓案,是针对官吏队伍中的贪渎腐败现象;胡惟庸案与蓝玉案,则是针对功臣宿将中
的违法犯罪现象,而且朱元璋先有警告。朱元璋对自己队伍的管束历来是非常严格的,
早在攻取金华时,胡大海之子触酿酒之法,“太祖怒,欲行法,时大海方征越,都事王
恺请勿诛,以安大海心。太祖曰:‘宁可使大海叛我,不可使我法不行。’竟手刃之。
”(《明史?胡大海传》)可见朱元璋治下之严,若有犯纪者,即使是高干子女,他也丝
毫不留情面,不管有多大的功绩,该处理的他就严格依法处理。洪武六年(公元1374年)
五月,朱元璋以功臣多倚功犯法,放纵奴仆杀人,并且隐匿不报,于是命令工部铸铁榜
,申诫公侯。从《明太祖实录》中可见,这些条令列举了:凡公侯之家强占官民山场、
湖泊、茶园、芦荡及金银铜场铁冶者;凡功臣之家管庄人等,倚势在家欺殴人民者;凡
功臣之家屯田佃户,管庄干办、火者、奴仆,及其它亲属人等,倚势凌民,夺侵田产财
物者;凡公侯之家除赐定仪仗户及佃田人户,已有名额报籍在官,敢有私托门下影蔽差
徭者;凡公侯之家,倚恃权豪,欺压良善,虚钱实契,侵夺人田地、房屋、孳畜者;凡
功臣之家,受诸人田土及朦胧投献物业者等。这些铸在铁榜上的条文都明确规定了处罚
和处刑的条令,而且非常严厉,有的要处斩。
其实,当时这些铸铁的榜文,对功臣宿将还只是一个警告,没有真正下手。他对文
臣的处置比武臣将领要更凶一些,正由于屡禁不止,他才兴大案的。当然,这也与上层
集团内部互相倾轧有关。现在分为两类进行叙述,首先是他对官僚士大夫集团的惩处,
如空印案和郭桓案,以及与郭桓案直接相关的大诰、二编、三编及武臣诰的颁布,然后
再叙述胡惟庸案和蓝玉案的处置。这四大案的处置,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是对着明帝
国建立以后新兴的贵族官僚统治集团,不是对着民众的。在君、臣、民这三者之间,历
代王朝都是君臣结合以治民,君王通过官僚建立各种官府机构来统治老百姓。而朱元璋
则企图整治官员以稳定王朝的统治,甚至一度想君民结合来整治官僚队伍,这也是历代
统治者中少有的现象,大概与朱元璋早年的经历和他的布衣情结有关。当然,这四大案
中,错杀、冤杀的成分很大,但从宏观上看,整顿吏治,没有那样的声势,也难以取得
成效。看问题,也许得把二者结合起来,才能取得比较客观公允的评价。
文章来源:《明代政治制度的源流与得失》 作者:佚名
b***c
发帖数: 2280
2
但是朱元璋失败了。
毛泽东也尝试了,但是也失败了。
b***c
发帖数: 2280
3
但是朱元璋失败了。
毛泽东也尝试了,但是也失败了。
b****r
发帖数: 17995
4
还是人治,不是法治,没有契约精神。所以总是人亡政息,政令不出中南海

【在 b***c 的大作中提到】
: 但是朱元璋失败了。
: 毛泽东也尝试了,但是也失败了。

1 (共1页)
进入Literature版参与讨论
相关主题
明初勋贵派系与朱元璋杀戮功臣- BY 边塞诗人 (ZZ)朱元璋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与理解
毛似洪武,习如崇祯洪武和崇祯的性格缺陷
朱元璋居然会写诗朱元璋诗集尽显帝王风范(zz) (转载)
中国的AA是从朱元璋分南北榜开始的吧?朱元璋诗集尽显帝王风范(zz)
洪武记事(转载)以前觉得明初朱元璋反腐杀人太多
从洪武正韵在明诗中的冷遇论新韵之必不可行z天蝎男朱元璋:十大酷刑的真正发明者
刘伯温为什么算不出自己的死期?高调反腐已经黔驴技穷?
悲痛得想哭----张妙家人一分钱赔偿也不要只要药的死评《朱元璋》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朱元璋话题: 洪武话题: 官吏话题: 刘基话题: 功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