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boards

本页内容为未名空间相应帖子的节选和存档,一周内的贴子最多显示50字,超过一周显示500字 访问原贴
Macromolecules版 - 最近两篇Nature子刊的经验与教训(zt)
相关主题
刚听过Nature Nanotech副版主的seminar请问那些高分子杂志可以自荐当审稿人啊?
在1981年到2003年之间,中国在国际科技杂志上发表的论文增长了20倍Biomaterials的校样编辑真有空。。。
[转载] 据 JOURNAL PAPER 的感想投过Acta Biomaterialia的大侠给点建议吧,谢了.
大家帮我看看审稿人的意思吧想成为杂志审稿人
Leibler说赞ACS journals (转载)
如何避免审稿人的大斧(zz)[已结束] 需要三四名审稿人,高分子纳米复合材料原位聚合方面的。
投macromolecules两个月没消息求审稿机会,多谢!多谢!
有的citation比较尴尬zz要发多少篇NATURE,SCIENCE才算够多?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nature话题: 文章话题: geoscience话题: 审稿话题: 问题
进入Macromolecules版参与讨论
1 (共1页)
w********h
发帖数: 12367
1
http://emuch.net/bbs/viewthread.php?tid=3415636&fpage=1
应一些朋友要求,写写自己最近两篇文章(一篇article,一篇letter)的一些感想和
教训,算是对前期工作的一个总结。
首先报简历:04-08(本科),08-至今 (研究生),土博一个,暂时还没出过国门。
介绍一下两个子刊Nature Geoscience和Nature Communcations。
Nature Geoscience是08年创刊的地球科学子刊,今年影响因子10.39,这个在影响因子
在很多化学、生物的同行眼里可能很低,但是在地球科学里面是很有含金量的。地球科
学尤其是地质类有影响力的一区专业期刊,一般也就4点多一点,还有一些不到4的。即
使是Nature主刊,如果只考虑地球科学方面的文章的话,影响因子估计也很难超过15,
这可能跟地球科学相对比较冷门有关吧。
Nature Communcations是2010年创刊的新子刊,宗旨跟Nature主刊比较一致,目前还没
有影响因子,但估计会超过Nature Geoscience,含金量有待考验。
先说说第一篇Nature Communication文章,是有关南海和热带太平洋过去千年气候变化
的,今年四月已经出版
http://www.nature.com/ncomms/journal/v2/n4/full/ncomms1297.html
这篇文章应该是我写的第二个文章,却是第五篇接收的文章,其中的曲折与苦涩,现在
体会起来还有种心有余悸的感觉。
很早就开始关注气候变化方面的东西,回想起来,本科时陈老师的《大气海洋学》应该
算是我的启蒙了,陈老师的课上的很好,收获很大,给了我初步但全面的大气海洋学知
识,这在做地质的同行里面是比较难得的。再后来就是刘老师的《全新世生态地质学》
和《层圈地球化学》,刘老师的课上的也很好,几乎每次课后我都会跟他讨论,而他每
次都会塞给我一优盘的文献(当时是1G的优盘啊),在他的鼓励和监督下,我在大三和
大四的两年时间里看了大量这方面的文献,这些文献的累积是我后来做事情的基础。
从我的感受来讲,看文献有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当你把你这个方向比较有代表性文章
大致看了后你会觉得这个行当似乎做的很不错了,很多事情清晰明了,这时候其实你还
没有入行。第二阶段:进一步深入的看,开始发现问题,怎么有的文章这样说,有的文
章确是相反的结果,或者感觉有人在吵架似的,然后自己就糊涂了,到底谁出了问题?
这个时候你开始入行了。第三阶段:这个阶段是我自认为做的最好的一个阶段,为了弄
清楚我们这个方向的问题,我把我们这个方向发表在Nature,Science以及一些顶级专
业期刊的文章按年代重新梳理了一下,从头开始看,一步一步了解这个学科的发展,它
是怎么一步一步走过来的,中间出现了什么争论,最后是怎么解决的。然后到了现在,
还有哪些问题没有解决,或者还有哪些问题存在争论。第四阶段:将你了解的存在争论
,或者是没有解决的焦点问题综合起来,结合自己所处环境的条件,思考看有没有办法
解决其中的某一个问题,怎样做才有可能回答这些问题?
我后来做的东西就是源于一个这样思考出来的问题,这个问题的关键就是两个经典理论
之间存在矛盾,如果一个理论是正确的,那么另一个理论就会被挑战。而当时想到的就
是南海的古气候记录可能能够将他们之间的矛盾明确化。于是决定从南海下手,为了能
够做这方面的工作,在大四毕业之前,曾经到广州南海海洋所一位老师那里做过一次大
研,可惜因为一些其他的原因最终没能在那里继续读研。从所里面回来后,就进入我现
在导师的课题组。很幸运的是,在我大四下的时候(08年上半年),我们课题组新到了
一个南海的项目,有机会去南海考察;我导师给了我很大的信任,在我还没本科毕业的
时候(大四下学期)就将我派到了南海考察,这个机会是非常难得的,我应该算非常幸
运了,没有他的信任也许就没有我现在做的东西了。
从南海考察回来,开始对实验室先前做的一些南海的工作按照我的思路进行重新整理,
并对新采的样品进行了一些分析。然后开始写文章,大约在08年11月份左右的时候完成
第一次草稿,然后经过长时间的思考,修改,在09年7月开始第一次投稿。在结合看的
文献为基础进行评估后,选择将文章投到了Nature主刊,前期很顺利,很快进入外审阶
段,这让我异常兴奋,进入nature外审并不是很容易,这证明我们的观点得到了初步的
认。但是很遗憾,一个月后我收到了这个文章的拒信,认真看过三个审稿者的意见后,
发现其实三个审稿意见都挺积极的,对这个文章的思路以及意义都给与了很高的评价,
其中一个审稿者甚至直接说整个文章的构架和结论完全达到了在nature发表的水平。遗
憾的是,对于文章给与的证据,三个审稿者普遍认为还需要更进一步确认。仔细回想起
来,其实被提到的几个问题都是我之前所预料到的,只是基于侥幸心里而没有充分的重
视。而且这些全是一些基本的技术问题,完全可以通过更多更详细的实验数据来弥补,
可惜当时没有做。这件事情给了我很大的教训就是科研一定要踏实,容不得半点马虎,
任何一个小的问题都有可能毁掉你长时间的努力,idea重要,细节更重要。
在被Nature主刊拒掉后,重新做了一些实验,并对文章的细节进行了较充分的修改,这
期间,得到了港大柳老师的帮助,柳老师算是我师兄,也是我老师,他的水平很高,给
我提的几个问题都是一针见血。改好文章后,在2010年3月我们将文章投到了Nature
Geoscience,经历了三个月的审稿后,我们收到了审稿意见。从审稿意见来看非常不错
,审稿人基本都推荐发表,其中一个甚至说是big contribution to Nature
Geoscience。但是我们发现编辑的态度却并不是很好,开始我们没有注意,后来柳老师
提醒我们,说我们的文章的观点直接反对了编辑的一些代表性工作,这让这个文章蒙上
了一些阴影;果然,我们修改的文章返回后,拖了三个月,编辑给我们回信说其中两个
审稿人没有时间审稿了,剩下一个审稿人说让编辑做决定;编辑说考虑到我们这个文章
说的问题还存在较大的争议,决定暂时不录用我们的文章。。。这个结果让我很崩溃,
几乎没有了继续坚持下去的信心。
再次小修文章后(这其中得到了WHOI的Delia Oppo教授的帮助),我们将文章投往了
Nature的新子刊Nature Communcations,很快编辑就送审了我们的文章,一个月之后我
们再次收到审稿意见,审稿人的意见都不错,修改之后返回审稿人大约一个月后,我们
收到了推荐发表的信,这个时候已经是2011年3月31了,距离第一次投稿已经有1年零8
个月,距离构思这个文章已经超过两年半了。。。
第二篇文章是在投稿第一篇文章过程中开始写的,算是第一篇文章的进一步纵深工作,
2009年11月第一稿完成,2010三月开始投稿,几近周折,2011年7月14正式被Nature
Geoscience接受,从第一稿完成到接受共一年零八个月。
这个文章由于还没有出版,暂时不做更多的介绍,但是有个教训需要跟大家分享。这篇
文章最开始投稿的地方并不是Nature Geoscience,而是Science。在Science也很顺利
的进入了外审,但是审稿结果出现了我们非常不愿意看到的结果。两个审稿人,一个审
稿人推荐小修发表,另一个审稿人很直接的拒掉了我们的文章,他认为我们文章涉嫌剽
窃,他的理由是我们的文章的Introduction里面有两句话是跟别人发表的文章的话是一
样的。这对我来讲是非常受教育的,我的英语不是很好,所以在写Introduction的时候
我看别人表达的意思跟我一样,而他又写的比我好,我就直接拿来了,没想到犯此错误
。而且后来经过我跟一些国外学者的交流发现,这种做法确实是可以定性为剽窃的,即
使是没有涉及文章的核心内容也是如此,所以这个教训是需要谨记的。
最后想说两点感想
第一,所有高水平的成果的出来都是团队合作的结果,每一个人的贡献都是不可替代的。
一个人不是万能的,即使你再优秀,也有你解决不了的问题。
第二,借用前段时间听到的一位老师的话(有轻微更改):做科研=10%的天赋+10%的运
气+80%的努力。努力与坚持是最重要的,每一位负责任的、认真做事的人都是值得尊重
的。
谢谢大家,欢迎回复
c*s
发帖数: 2145
2
这个能出海研究也得有翻定阿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http://emuch.net/bbs/viewthread.php?tid=3415636&fpage=1
: 应一些朋友要求,写写自己最近两篇文章(一篇article,一篇letter)的一些感想和
: 教训,算是对前期工作的一个总结。
: 首先报简历:04-08(本科),08-至今 (研究生),土博一个,暂时还没出过国门。
: 介绍一下两个子刊Nature Geoscience和Nature Communcations。
: Nature Geoscience是08年创刊的地球科学子刊,今年影响因子10.39,这个在影响因子
: 在很多化学、生物的同行眼里可能很低,但是在地球科学里面是很有含金量的。地球科
: 学尤其是地质类有影响力的一区专业期刊,一般也就4点多一点,还有一些不到4的。即
: 使是Nature主刊,如果只考虑地球科学方面的文章的话,影响因子估计也很难超过15,
: 这可能跟地球科学相对比较冷门有关吧。

w********h
发帖数: 12367
3
虽说geoscience发nature**相对容易,
还是很感慨现在国内的科研一日千里阿。。。

【在 c*s 的大作中提到】
: 这个能出海研究也得有翻定阿
m***r
发帖数: 225
4
正准备恭喜版主发NATURE,仔细一看,尼玛,是转载。。。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http://emuch.net/bbs/viewthread.php?tid=3415636&fpage=1
: 应一些朋友要求,写写自己最近两篇文章(一篇article,一篇letter)的一些感想和
: 教训,算是对前期工作的一个总结。
: 首先报简历:04-08(本科),08-至今 (研究生),土博一个,暂时还没出过国门。
: 介绍一下两个子刊Nature Geoscience和Nature Communcations。
: Nature Geoscience是08年创刊的地球科学子刊,今年影响因子10.39,这个在影响因子
: 在很多化学、生物的同行眼里可能很低,但是在地球科学里面是很有含金量的。地球科
: 学尤其是地质类有影响力的一区专业期刊,一般也就4点多一点,还有一些不到4的。即
: 使是Nature主刊,如果只考虑地球科学方面的文章的话,影响因子估计也很难超过15,
: 这可能跟地球科学相对比较冷门有关吧。

w********h
发帖数: 12367
5
你们校友发的哦。。。

【在 m***r 的大作中提到】
: 正准备恭喜版主发NATURE,仔细一看,尼玛,是转载。。。
m***r
发帖数: 225
6
每次看这样的文章,就觉得他们水平好高,总结起来一套一套的,佩服的很。不过版主
做科研也很有心得,不想我这样的混了N年都糊里糊涂的。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你们校友发的哦。。。
w********h
发帖数: 12367
7
我靠。。。不带这么损人的。。。
你的牛闪闪发光,在田野,在山岗,在小溪,
还谈什么心得 -- 要谈也得nature专访。。。
转这篇文章也是觉得国内科研水准提高的很快,
大学毕业没几年就两篇nature whatever了,
很牛的经历。也给大家投稿提供点参考。

【在 m***r 的大作中提到】
: 每次看这样的文章,就觉得他们水平好高,总结起来一套一套的,佩服的很。不过版主
: 做科研也很有心得,不想我这样的混了N年都糊里糊涂的。

m***r
发帖数: 225
8
国内是挺NB的,我现在每次回去都狠谦虚,对他们毕恭毕敬的。。说不定等几年要向他
们讨生活的!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我靠。。。不带这么损人的。。。
: 你的牛闪闪发光,在田野,在山岗,在小溪,
: 还谈什么心得 -- 要谈也得nature专访。。。
: 转这篇文章也是觉得国内科研水准提高的很快,
: 大学毕业没几年就两篇nature whatever了,
: 很牛的经历。也给大家投稿提供点参考。

w********h
发帖数: 12367
9
你已经是大稳拿啦,千人、长江随便的吧。
我只求回去作报告别人还有兴趣听听。
哎,时代问题啊。
如果70年出生,26岁美国博士毕业,2年后博后携牛文海龟,
正好赶上中国科研大跃进、研究生扩招和房地产革命,
如今,基本上都是院士或者院士候选人了--完成了资本原始积累。
如今再回去从副教授做起的海龟,
完全就是大loser。

【在 m***r 的大作中提到】
: 国内是挺NB的,我现在每次回去都狠谦虚,对他们毕恭毕敬的。。说不定等几年要向他
: 们讨生活的!

c*******g
发帖数: 475
10
Nature哪个子刊还接受 计算机图形学 方面的文章?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http://emuch.net/bbs/viewthread.php?tid=3415636&fpage=1
: 应一些朋友要求,写写自己最近两篇文章(一篇article,一篇letter)的一些感想和
: 教训,算是对前期工作的一个总结。
: 首先报简历:04-08(本科),08-至今 (研究生),土博一个,暂时还没出过国门。
: 介绍一下两个子刊Nature Geoscience和Nature Communcations。
: Nature Geoscience是08年创刊的地球科学子刊,今年影响因子10.39,这个在影响因子
: 在很多化学、生物的同行眼里可能很低,但是在地球科学里面是很有含金量的。地球科
: 学尤其是地质类有影响力的一区专业期刊,一般也就4点多一点,还有一些不到4的。即
: 使是Nature主刊,如果只考虑地球科学方面的文章的话,影响因子估计也很难超过15,
: 这可能跟地球科学相对比较冷门有关吧。

1 (共1页)
进入Macromolecules版参与讨论
相关主题
zz要发多少篇NATURE,SCIENCE才算够多?Leibler说
Nature 上的文章链接不上?如何避免审稿人的大斧(zz)
看了那篇Nature Materials投macromolecules两个月没消息
I am angry有的citation比较尴尬
刚听过Nature Nanotech副版主的seminar请问那些高分子杂志可以自荐当审稿人啊?
在1981年到2003年之间,中国在国际科技杂志上发表的论文增长了20倍Biomaterials的校样编辑真有空。。。
[转载] 据 JOURNAL PAPER 的感想投过Acta Biomaterialia的大侠给点建议吧,谢了.
大家帮我看看审稿人的意思吧想成为杂志审稿人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nature话题: 文章话题: geoscience话题: 审稿话题: 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