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boards

本页内容为未名空间相应帖子的节选和存档,一周内的贴子最多显示50字,超过一周显示500字 访问原贴
Military版 - 新华社长篇通讯:江海横流显本色 人间正道是沧桑
相关主题
江海横流显本色 人间正道是沧桑李克强除夕给光屁股小孩家人回信
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今起召开 将研究十二五规划谱写新时代改革新篇章
海阔天空好扬帆-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纪实习大大关心人民住房问题
赞歌来了!辉煌十一五 (转载)为了梦圆——沿着习近平的足迹看变化
人民网:拥护党中央决定维护重庆发展大局胡锦涛等领导人向抗日战争烈士敬献花篮
路甬祥:世界正处在和科技革命的前夜 中国不能再错过现在北京的高中条件真好(看新闻联播有感)
开发商要跳楼了:200多名网友合作自行建房 称将比市价低四成胡锦涛倡导包容性增长让经济成果惠及所有人群
中国房价10年疯涨:走不出“越调越涨”的怪圈我国将制定基本住房保障法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发展话题: 党中央话题: 中国话题: 建设话题: 经济
进入Military版参与讨论
1 (共1页)
n*******n
发帖数: 7628
1
江海横流显本色 人间正道是沧桑
——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十一五”时期治国理政纪实
资料图片:这是华灯初上的上海浦东新区(2009年7月13日摄)。新华社发
新华网北京1月3日电 江海横流显本色 人间正道是沧桑——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
的党中央“十一五”时期治国理政纪实
新华社记者
“十一五”刚刚过去——
这是栉风沐雨的5年:骇浪惊涛的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猝不及防的重大自然灾害来
袭……严峻考验面前,中国的应对沉着而从容,中国前进的步伐势不可当。
这是再创辉煌的5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超过10%,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
4000美元,综合国力显著提升。
这是全面发展的5年: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取得新进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蓬
勃活跃,社会建设成就显著。
这是民生改善的5年: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药卫生等领域一系列
改善民生的举措,提升了人民生活品质。
这是亮相世界的5年:北京奥运、上海世博、广州亚运,各国文明在古老的中华大
地交相辉映;推动和平发展,倡导和谐世界,中国日益成为当今世界的重要力量。
这是创新理念的5年: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社会和谐,经济社会发展协调性明显
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进。
这是彪炳史册的5年:隆重庆祝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隆重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
,一个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社会主义中国阔步前进,巍然屹立在世界东
方……
“十一五”时期,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为指导,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抓住并切实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经受住一
系列重大挑战和考验,“十一五”规划确定的各项主要目标和任务胜利完成,改革发展
稳定、治党治国治军、内政外交国防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
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取得新的显著成效,谱写了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崭新篇章。
资料图片:这是繁忙的营口港散货码头(2010年10月26日摄)。一度陷入困境、发
展严重滞后的东北三省,在振兴战略推动下,“十一五”的前4年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
长13.4%,一跃成为中国四大区域板块的领跑者;随着东北振兴、辽宁沿海经济带、沈
阳经济区、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等一个个区域发展规划的实施,东北三省勇闯区域协
调发展的新关隘,加速形成区域一体化发展的新优势。新华社发
沉着坚定,奋力开拓——5年里,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坚持科学发展,统
筹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项事业
“货物吞吐量有什么变化?”“对外贸易量占多少?”……2008年12月12日下午,
辽宁营口港集装箱码头。迎着刺骨寒风,胡锦涛总书记向港口负责人接连提问。
此时,国际金融危机正给中国经济带来巨大冲击:出口骤然下滑、企业困难加剧、
失业人数增加……
在党中央及时出台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一揽子计划两年后的今天,营口港交出了
一份出色答卷:吞吐量连年攀升,2010年一举超过2亿吨!
准确把握形势,方能确保中国经济航船破浪前行——
“十一五”时期,党中央始终总揽全局、未雨绸缪、深入分析,准确把握经济脉动。
深入基层了解经济运行情况,广泛听取广大干部群众意见和建议,充分听取民主党
派和工商联、无党派人士以及专家学者意见……来自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源源不断向
中南海汇聚。
博智才能多谋,多谋而后善断。
调控重点从“防过热、防通胀”到“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财政政策从“中
性”到“积极”;货币政策从“稳健”到“从紧”,又从“适度宽松”回归“稳健”…
…5年里,党中央科学决策,着力增强宏观调控的预见性、针对性、灵活性,确保中国
经济列车平稳较快运行。
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巨大冲击,2008年,从10月7日到11月28日,胡锦涛总书记3次主
持召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和中央政治局会议,分析形势,研究对策,果断制定和推出
重大举措。判断之准,速度之快,力度之大,世界为之瞩目。
果断及时、灵活有效的应对,迅速扭转了经济增速过快下滑的趋势,推动中国经济
在2009年奋力实现“V”形反转,在世界上率先实现回升向好。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新世纪新阶
段的新形势新任务,决定了必须推动科学发展。
资料图片:国内一批企业正在全力打造自主品牌,不断向产业链高端迈进。虽然在
很多领域我们的技术和研发能力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仍然不小,但变化正在悄然发生
……这是2010年3月25日在中信重工拍摄的矿磨装备。新华社发
这是紧紧扭住发展、毫不松懈的5年——
无论是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巨大冲击,还是遭遇重大自然灾害,党中央都紧紧抓住发
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牢牢把握发展主动权。
“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从党的十
七大到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从在中央党校发表讲话到中央政治局
集体学习,胡锦涛总书记在许多场合反复强调。
5年里,中国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有望超过38万亿元,较
2005年翻了一番多。
2010年12月10日至12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对2011年经济工作作出具
体部署。会议为2011年经济工作指明了方向,明确提出要“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
的货币政策,增强宏观调控的针对性、灵活性、有效性”。
这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5年——
“十一五”时期开局之年,党中央明确提出要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作为一项重要而
紧迫的战略任务。国际金融危机更加凸显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5年里,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再到“加快转变经济
发展方式”,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不断深化……
扩大内需、拉动消费,积极推进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加大自主创新,大力培
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5年里,根据党中央决策部署,从中央部委到各地党委和政
府,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经济持续发展进一步打牢基础。
资料图片:这是2008年9月25日拍摄的天津滨海新区夜景。 新华社记者刘海峰 摄
这是坚持统筹兼顾、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5年——
从珠三角到长三角,从海峡西岸到北部湾,从天津滨海新区到重庆两江新区……区
域发展的“棋盘”上频繁落子,布局加快……
区域发展是统筹发展的缩影。统筹城乡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和自然和
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5年里,党中央高屋建瓴,运筹帷幄,促进了社
会资源优化配置,充分调动了各方面积极性。
这是改革攻坚破难、纵深推进的5年——
全面免除农业税、加快农村综合改革,进一步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鼓励民间资
本进入更多领域,深入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改革向深水区不断挺进。
党中央把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作为深化改革的契机,不失时机推进重点领域和关
键环节改革。成品油税费改革、增值税转型改革、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创业板设
立等一批重点改革相继启动,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活力。
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方位推进的5年——
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
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城乡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推进
科学立法、民主立法,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扩大基层民主,加快行政体制改革,
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展现出更加旺盛的生
命力。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重大政策相继出台,为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注入强大活力
;一系列文化惠民工程深入实施,进一步改善了基层群众文化生活;一大批经营性文化
单位转企改制,进一步增强了实力竞争力——2009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
比重由2004年的2.1%上升为2.5%左右,成为经济发展的新亮点。
资料图片:这是我国第一条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具备世界一流水平的城际高速
铁路——京津城际高速铁路的列车从北京南站驶出(2008年8月1日摄)。新华社记者公
磊摄
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扩大政府公共服务覆盖面,制定和实施国家中
长期科技、教育、人才规划纲要,推动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药卫生等各项社
会事业加快发展,不断创新社会管理方式,加强平安建设……一系列重大措施相继实施
,社会建设步伐不断加快。
生态建设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从党和国家领导人带头参加义务植树
到全民环保意识的提升,从确立节能减排约束性指标到实施重大环境保护建设项目、推
广低碳技术、发展循环经济……发展生态文明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和追求,资源节约型、
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稳步推进。
国防和军队建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中占有重要地位。党中央着眼
有效履行新世纪新阶段军队历史使命,把科学发展观作为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重要指导方
针,科学谋划兴军之策、强军之道。一系列富有鲜明时代特征的强军治军方略,有力推
动了中国特色军事变革,有力推进了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人民军队为维护国家主权
、安全、发展利益提供了强大力量支撑和保障,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实现富国和
强军的统一。
这是祖国和平统一大业迈出重大步伐的5年——
香港和澳门社会保持稳定,经济更加繁荣,民主有序发展,民众安居乐业。“一国
两制”的成功实践谱写出新的篇章。
海峡两岸政党交流成功开启,全面直接双向“三通”得以实现,《海峡两岸经济合
作框架协议》正式生效……两岸关系展现出和平发展的良好态势。
时速486.1公里!
2010年12月3日,新一代高速动车组运营时速再创世界纪录!200公里、350公里、
416.6公里、486.1公里……中国高铁一路飞驰。
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朝着科学发展的方向一路向前……
万众一心,多难兴邦——5年里,无论多大灾难袭来,党中央始终同人民在一起,共同
筑起坚不可摧的长城
历史前进的步伐,总伴随着艰辛。
这是自然灾害频发的5年——
特大地震灾情震惊世界,低温雨雪冰冻历史罕见;大江大河浊浪翻滚,多个省区旱魃肆
虐;沿海台风不时袭来,山洪泥石流突然逞凶……
“同人民在一起”——
人们不会忘记,那一个个焦急赶往灾区的身影:
四川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胡锦涛总书记深入北川、汶川、什邡、汉中等地震重灾区,
看望受灾群众,慰问抢险大军,指导抢险救灾。随后,总书记又多次前往四川、陕西、
甘肃,考察灾后恢复重建进展,了解受灾群众生活安置情况。
青海玉树强烈地震发生后,正在出访途中的胡锦涛总书记心急如焚,果断中止出访行程
,星夜赶回北京,不顾长途旅行疲劳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研究部署抢险救
灾工作,随后又立即飞赴雪域高原。
废墟上、帐篷中、学校里,总书记亲切的慰问,细心的叮嘱,沉着的部署,极大增强了
人们战胜灾害、重建家园的勇气……
吴邦国、温家宝、贾庆林、李长春、习近平、李克强、贺国强、周永康等中央领导同志
,也分别赶赴地震灾区,指导抢险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工作。
在汶川,在北川,在青川;在玉树,在舟曲,在旱涝灾区;危楼旁,瓦砾中,大堤上…
…哪里有灾情,哪里有受灾群众,哪里就有中央领导风尘仆仆的身影。受伤的心灵得到
抚慰,绝望的目光看到希望……
“任何困难都难不倒英雄的中国人民!”——
人们不会忘记,那一句句坚定话语传递的信念:
“我们一定能渡过眼前的难关,今后的生活一定会好起来”“在严重灾难面前,我们要
坚强,要有信心、有勇气”“要从小学会坚强,不向困难低头,将来一定会有美好的未
来”……
重大特大自然灾害发生,抢险救灾工作千头万绪。每一次,都是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
应对能力的重大考验。
从争分夺秒搜救幸存者到千方百计救治伤员,从排除万难转移被困人员到妥善安置受灾
群众,从严密防范次生灾害到加强灾区卫生防疫,从编制灾后恢复重建规划到全面开展
灾后恢复重建……在抢险救灾的关键时刻,在重建家园的重要节点,党中央果断决策、
周密部署,团结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充分发挥制度优势,科学调度全国资源,
有力有序有效地指导抢险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工作……
“我们是坚如磐石、牢不可破的生命共同体”——
人们不会忘记,那一颗颗相依相偎心灵的力量:
风雪中,人们给受阻于恶劣天气无法回家的陌生旅客送水送饭;地震后,人们为灾区群
众慷慨解囊、捐款捐物,自发赶赴灾区参加救援;重建时,兄弟省市根据中央统一安排
,出钱出力,倾心支持……
5年里,胡锦涛总书记等中央领导同志多次带头捐款,和全国各族人民一道,表达对灾
区群众的深情关怀;
5年里,五星红旗3次为遇难同胞而低垂,寄托人们深深的哀思,表达共和国对人的生命
的无比尊重;
5年里,“汶川挺住!”“玉树加油!”“舟曲不屈!”“中国加油”……从内心深处
爆发出的一次次呐喊,响彻长空。
风雨同舟,守望相助。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亿万中华儿女万众一心,百折不挠,凝聚
起坚不可摧的强大力量,伟大民族精神在灾难考验中不断丰富、不断升华。
“一个善于从自然灾害中总结和汲取经验教训的民族,必定是日益坚强和不可战胜的”
——
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抗震救灾总结表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充分展现了中华民族的智慧
和顽强,充分展现了中华民族的坚韧和成熟。
汶川地震5个月后,国家立法机关修订防震减灾法,进一步提高学校、医院的抗震设防
标准,并结合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实践,对应急救援机制、过渡性安置、灾后恢复
重建等作出有针对性的修改;
“要进一步加强防灾减灾工作,显著提高防灾减灾能力。”经过汶川地震,各地在防灾
避险方面全力“补课”:排查地质灾害隐患,制定转移避险预案,广泛开展应急避险演
练……
制定灾后恢复重建规划时,中央提出“安全第一”“科学规划”。有关部门坚持科学论
证,主动避开地质灾害隐患点,确保把灾区群众的未来建立在安全基础之上……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中国人民创造着一个个战胜灾难的奇迹。
灾区满目疮痍的土地萌发新的生机,历经灾难的人们信心百倍迈向新的生活——
在汶川,3年重建任务已提前一年基本完成,一排排新房比肩而立;在玉树,群众基本
生活入冬前就已安排妥当,部分已经入住新居;在舟曲,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全面启动,
小小山城正在迎来新生……
在灾难中砥砺伟大民族精神,从灾难中汲取前进力量——
无论多大的灾难,无论多大的考验,党中央始终同人民在一起,奋力书写中华民族顽强
拼搏的壮丽诗章……
(小标题)以人为本,心系人民——5年里,切实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
问题,努力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
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时代在发展,环境在变化,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始终是中国共产党人全部活动的出发
点和归宿。
人民群众关心的重大民生问题,正是党中央工作的着力点。5年里,党中央始终把保障
和改善民生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力度不断加大。
教育是国计也是民生,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未来的期盼——
根据中央统筹安排,2006年开始在西部地区农村实施免费义务教育,2007年扩大到中东
部地区农村,2008年全面实施城乡免费义务教育。3年3大步,我国教育事业迎来了历史
性发展。
“有学上”还要“上好学”。2010年,中央召开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制定《国家中长期
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确定了未来教育工作重点:逐步解决资
源配置不均衡,着力改革人才培养体制,不断完善国家助学制度……
就业是民生之本、和谐之基。“十一五”时期,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始终高
度重视就业和再就业工作——
2006年初,中央政治局会议在研究“十一五”时期各项工作时明确提出,要“继续实施
积极的就业政策”;5年后的2010年10月,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二五”规划
建议再次强调要“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5年里,我国积极就业政策体系日渐完
善,城镇新增就业5700万人以上;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4500万人,比“十五”时期
增加 50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始终控制在4.3%以内。
在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持续发酵、各国失业率居高不下的背景下,每年新增就业人口高达
2000多万的人口大国做到这一点,难度可想而知……
社会保障是百姓生活的“安全网”、社会发展的“稳定器”,对处于深刻变革的中国来
说,意义尤其重大——
“十一五”时期之初,胡锦涛总书记就反复强调,要“加快推进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建立健全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5年里,根据中央统筹安排,我国
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稳步推进。全国城乡超过12.5亿人被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1100多
个县(市、区、旗)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数以亿计的农村居民告别单纯靠
土地养老、儿女养老的模式;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已经破冰,人们流动就业的障碍开
始消除……
“看病难看病贵”,人民群众对医疗问题反映强烈。党中央从深化医药体制改革着手,
努力破解这道难题——
2006年,根据党中央部署,有关部门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征求意见,着手制订新医改方
案。200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和《关于医药卫
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同时出台。新医改方案针对当前医药
卫生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着重强调公益性基本原则,对于更好保障人民健康、促进医
疗卫生事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中国,正向人人享有基本医疗服务的目标稳步迈进。
住房是百姓大事,也是国家大事——
“十一五”时期,中央反复强调: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支持棚
户区改造,努力满足人民群众在住房方面的基本需求。
2010年,根据中央安排,有关部门采取多项措施,加快完善住房保障体系。到12月底,
全国各类保障性住房和棚户区改造项目已开工590万套,农村危房改造已开工136万户。
特别是2011年计划在全国范围内新增公租住房等保障性住房1000万套,力度之大,前所
未有。越来越多的住房困难群众正在实现“安居梦”。
民生大于天,枝叶总关情。越是困难时刻,越要高度关注民生——
停工裁员、收入减少、财产缩水……国际金融危机在对我国经济发展造成巨大冲击的同
时,也给百姓生活带来严重影响。
严峻时刻,党中央鲜明地将保民生与保增长、保稳定并列为工作重点。胡锦涛总书记在
不同场合反复强调,要扎扎实实做好保民生工作,确保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有保障、城乡
居民生活有新改善。
每次到外地考察,胡锦涛、吴邦国、温家宝、贾庆林、李长春、习近平、李克强、贺国
强、周永康等中央领导同志总会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调研重点。他们一次次走到普通
群众中,问民生、听民意、察民情;一次次走进困难群众家里,送去温暖、关怀和信心
……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5年里,党中央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幸福,真心诚意为群众办
实事,赢得了亿万群众衷心拥护。
总揽风云,折冲樽俎——5年里,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准确把握国际形势,推动建
设和谐世界,为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营造良好国际环境
这是令人感动的一幕——
“你不要紧吧?”“希望你没有摔伤。”
2010年11月6日下午,葡萄牙首都里斯本。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走向坠马受伤的葡萄牙
仪仗队骑兵,紧紧拥抱……充满真情的举动,充分展现了中国领导人以人为本的形象,
获得世界舆论高度肯定。
这是万众瞩目的时刻——
2008年8月8日,中国首都北京。北京奥运会盛大开幕,中华民族百年奥运梦想最终实现
。世界各地的人们欢聚五环旗下,共享激情盛会,感受真实中国。人类奥运史册上从此
留下不灭的中国印记。
这是文明交流的舞台——
2010年4月30日,中国上海黄浦江畔。上海世博会华丽亮相。180多天里,246个国家和
国际组织参展,7300多万人次参观。“东方之冠”如同一张红色名片,将中国形象铭刻
在世界记忆里。
“十一五”时期,面对复杂深刻变化的国际形势,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始终
高举和平、发展、合作旗帜,坚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不断提高应对国际局势和处
理国际事务的能力。
这是中国和世界共同分享发展机遇、共同应对各种挑战的5年——
国际金融危机来袭,中国与世界携手应对,同舟共济。华盛顿、伦敦、匹兹堡、多伦多
、首尔……两年间,胡锦涛主席先后5次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阐述中国立场,
发出中国声音,呼吁世界各国“增强信心、加强协调、密切合作”,充分展示了负责任
大国的形象。
组织大型采购团赴海外采购,积极参与国际金融公司贸易融资计划,同有关国家和地区
签署总额达6500亿元人民币的双边货币互换协议,向非洲国家提供100亿美元优惠性质
贷款……
在自身面临巨大困难和严峻挑战的形势下,中国不仅以自身经济发展的“V”形反转促
进了世界经济复苏,更以实实在在的举措和“真金白银”的支持,为国际社会应对国际
金融危机作出重要贡献。全世界都感受到了中国的真诚。
在气候变化、粮食安全、核不扩散、安全反恐、公共卫生、减少贫困等事关人类前途命
运的问题上,在朝鲜半岛无核化、伊朗核问题、达尔富尔问题等地区热点问题中,中国
都积极参与,推动解决,发挥建设性作用。全世界都感受到了中国的责任。
一日行万里,关山度若飞。这是一张活动频繁、目不暇接的出访清单——
5次出席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5 次出席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会
议,3次出席八国集团同发展中国家领导人对话会议,3次出席发展中国家领导人集体会
晤,2次出席“金砖四国”领导人正式会晤,还有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联合国大会一
般性辩论、安理会核不扩散与核裁军峰会、核安全峰会、世界议长大会、联合国千年发
展目标高级别会议、哥本哈根气候变化会议、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年会、亚欧首脑会议
、中欧领导人会晤、东亚领导人系列会议……5年里,中国领导人出席一系列国际会议
,与国际社会共同分享发展机遇,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
这是中国坚持互利共赢开放战略、促进世界共同发展的5年——
中国把自身发展与世界发展联系起来,在奋力开拓更广阔发展前景的同时,积极推进人
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
“十一五”时期,在中央统筹安排和各方积极努力下,区域合作突飞猛进,中国-东盟
自由贸易区全面建成,上海合作组织框架内的区域经济合作不断深化,中国与欧盟、非
洲、阿拉伯国家、拉美、加勒比地区和南太平洋岛国的互利合作全面发展。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繁荣也需要中国。中国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一个强力引
擎。2009年,中国吸收外商直接投资额升至全球第二位,对外直接投资额名列全球第五
位、发展中国家首位;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0%,位居世界第一。
这是中国广交朋友,进一步推进全方位外交、致力于推动建设和谐世界的5年——
2006年11月4日,人民大会堂的红地毯上,胡锦涛主席与48个非洲国家的元首、政府首
脑或代表一一握手。
这是穿越大洋的握手——“十一五”时期,中国向发展中国家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提
出并完全兑现对非合作8项承诺,捐资出力帮助国际社会提高抗御疾病、灾害、贫困的
能力,在印度洋海啸、海地地震、缅甸风灾、巴基斯坦水灾等危难关头向有关国家提供
多方面援助……中国与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团结合作不断加强,有效拓展了国际合作空间。
中美、中欧、中俄、中日……中国站在战略和全局高度,积极运筹大国关系。
“把双方致力于加强中美友好合作并在世界上发挥建设性、负责任大国作用的信息传递
给两国人民和国际社会。”2010年11月11日,韩国首尔。中美两国元首在21个月里第7
次会晤,就推动中美关系持续健康稳定向前发展达成重要共识。
从大国外交到周边外交,从发展中国家关系到多边事务,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政策,积极发挥建设性作用,推动构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吴邦国、温家宝、贾庆林、李长春、习近平、李克强、贺国强、周永康等中央领导同志
多次出现在重大多边和双边外交场合,积极推动各领域友好交流合作取得丰硕成果。
作为最大发展中国家的执政党,中国共产党以开放透明姿态积极推进政党外交,与160
多个国家和地区的570多个政党建立了党际关系,谋求相互理解合作……
永葆本色,坚强有力——5年里,中国共产党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品格,不断加强自身
建设,着力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
学习是政党巩固之基、国家兴盛之要。
2010年12月28日下午,中南海怀仁堂,中央政治局成员围坐在椭圆形的桌子旁,就在新
的历史起点上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问题进行集体学习。
这是党的十七大以来中央政治局的第25次集体学习,也是党中央率先垂范、加强自身建
设的又一次具体体现——“十一五”时期,党中央明确提出了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
党、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重大战略任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事业——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5年里,面对错综复杂的形势和前所未有的新课题新考验
,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始终坚持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党的建设,把执政能力
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作为主线,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统筹加强思想建设、组织建设
、制度建设、作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进一步增强了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
从在全党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到有370多万个党组织、7500多万名党员
参加的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5年里,两次遍及全党的教育、学习活动,一环
接一环,紧锣密鼓地展开,进一步增强了共产党员保持先进的自觉性,提高了各级领导
干部运用科学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创建先进基层党组织,争当优秀共产党员——2010年4月起,在党中央部署下,中国共
产党在基层组织和党员中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努力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服务人民群众。创先
争优,在全党蔚然成风……
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这5年,党中央坚持群众路线,坚持问政于民、问需
于民、问计于民,加强调查研究,切实推进各项工作。
5年里,从老区延安到西北甘肃,从广西到江西、福建,每逢新春佳节,胡锦涛总书记
都来到人民中间,同广大干部群众一起辞旧迎新、共贺新春;从企业到社区,从村庄到
连队,总书记和各族群众亲切交流,共商发展大计。
5年里,吴邦国、温家宝、贾庆林、李长春、习近平、李克强、贺国强、周永康等中央
领导同志,也一次次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倾听群众心声……
2010年6月30日,中央纪委、中央组织部等中央11个部门新闻发言人首次集体亮相,以
前所未有的姿态向外界展示执政党公开透明的形象,引起舆论普遍关注。
党内民主是增强党的创新活力的重要保证——
人们注意到,5年里,中央政治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加强自身建设,贯彻民主集中制
,坚持重大问题集体讨论、集体决定。从经济社会发展到党的建设,从重大改革到重要
规划纲要,从重大灾害应急到国际热点应对,每逢重大问题,中央政治局、中央政治局
常委会都召开会议,共同讨论,作出决策和部署……
人们注意到,作为党中央率先垂范、发展党内民主的重要举措,从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
到十七届五中全会,历届中央全会上,胡锦涛总书记都代表中央政治局向中央全会报告
工作,接受监督。中央政治局向中央委员会、地方党委常委会向全委会定期报告工作并
接受监督,已经成为一项重要制度。
人们注意到,5年里,党中央每年都要多次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就重大事项听取民主
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意见,广开言路,善纳群言……
党内民主的扩大,进一步促进了人民民主,中国社会的活力进一步释放和增强……
“新形势下怎样当好县委书记?”2010年3月,390位新任县委书记走进中央党校,参加
为期两周的任职培训班。
这只是“十一五”时期大规模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一个场景——路线确定以后,干部是
关键。5年里,党中央把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作为各级领导班子建设的核心内容来
抓。从县委书记、县长到基层纪委书记、法院院长、检察长、公安局长,干部教育培训
工作在全党大范围展开……
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实行公开选拔任用干部,扩大干部工作中的民主,建立促进
科学发展的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评价机制,明确党员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
项的范围,颁布实施《关于党员领导干部述职述廉的暂行规定》等文件……党员干部管
理进一步迈向制度化、规范化。
防腐拒变,激浊扬清,这是中国共产党新形势下始终面临的重要任务——
“十一五”时期,党中央将坚决惩治和有效预防腐败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把反腐倡
廉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旗帜鲜明地反对腐败。从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到严格执行党
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从首次设立国家预防腐败局到实行纪检监察派出机构统一管理,从
完善巡视制度到严肃查处一批大案要案……一系列惩治和预防腐败的重大措施,显示了
党中央惩治腐败的坚强决心。
这是形势极为复杂的5年,也是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受到全面考验的5年——
历经风雨洗礼,历经实践磨砺,党中央科学判断形势、驾驭市场经济、应对复杂局面的
能力进一步增强,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和
把握不断提高。
蓝图绘就,号角吹响——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牢牢把握科学发展这个主题,牢牢把握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伟大征程上创造新的辉煌
“十一五”规划顺利完成,“十二五”征程已经开启——中国站在一个极为关键的历史
节点上。
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审时度势,深入思考一个关系长远的重大课题:“十
一五”之后,中国发展之路该怎么走?怎样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
2009年2月,根据党中央部署,谋划“十二五”时期发展蓝图的重大任务开始启动。
党中央高度重视“十二五”规划建议起草工作,提出重要指导意见,强调要“具有思想
性、战略性、导向性”。
这是世情国情发生深刻变化的时代——
能否在更加宽广的时代背景中把握趋势、抓住机遇、科学谋划、推进发展,是一个国家
能不能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的关键所在,也是对一个执政党执政水平的重大
检验。
这是党中央对“十二五”时期和未来一个时期历史方位和外部环境的科学判断——
“当今世界,和平、发展、合作仍是时代潮流……国际环境总体上有利于我国和平发展
。同时,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深远,世界经济增长速度减缓……我国发展的外部环境更趋
复杂”;
“从国内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我们完全有条件
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综合国力再上新台阶。同时,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国发展中不平衡
、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
“综合判断国际国内形势,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既面临难
得的历史机遇,也面对诸多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
“我们面临的挑战依然很多很复杂,但机遇大于挑战。我们既要珍惜机遇、抓住机遇、
用好机遇,又要认清挑战、应对挑战、战胜挑战”……
这些重要论断,在准确把握国际国内形势基础上,科学回答了事关胜利实现我国改革发
展目标的重大战略问题,为制定未来发展战略奠定了重要的认识前提。
这是党中央对时代使命的清醒认识——
“我们必须科学判断和准确把握发展趋势,充分利用各种有利条件,加快解决突出矛盾
和问题,集中力量办好自己的事情”;
“我们必须坚持以更广阔的视野,冷静观察,沉着应对,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把握
好在全球经济分工中的新定位,积极创造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我们要增强机遇意识和忧患意识,科学把握发展规律,主动适应环境变化,有效化解
各种矛盾,更加奋发有为地推进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这是党中央对中国未来发展之路的清晰描绘——
2010年10月18日,人民大会堂。凝聚着全党全国智慧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
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在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上获得一致通过。这份描绘
中国未来5年发展战略的纲领性文件,着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
小康社会战略布局,鲜明地回答了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对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向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继续进发作出了全面部署:
“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建议》始终
紧扣科学发展这个主题,体现出极强的战略性、前瞻性、指导性;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经济社会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必须贯穿经济社会发展
全过程和各领域”——《建议》紧紧围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作出具体部署;
“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取得重大进展”“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
增加”“社会建设明显加强”“改革开放不断深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更加牢
固”——《建议》确定了今后5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提出了保障和改善民生的
新举措……
紧扣时代脉搏,顺应人民期待。党中央制定的行动纲领,用求真务实又鼓舞人心的笔触
,清晰勾勒出新世纪第三个5年的行动路线图,为中国发展指明了方向,让全国各族人
民对未来充满希望。
这是极不平凡的征程——
面对各种风浪考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航船始终向前。
这是亿万人民的信任——
经过近90年的风雨历程,经过61年的执政考验,中国共产党更加成熟自信。
江海横流显本色,人间正道是沧桑。
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
帜,万众一心,开拓进取,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伟大征程上创造新的辉煌!(记者张宿
堂、李斌、邹声文、刘东凯、张旭东)
1 (共1页)
进入Military版参与讨论
相关主题
我国将制定基本住房保障法人民网:拥护党中央决定维护重庆发展大局
有不吃人血馒头的老将回国革命的么?路甬祥:世界正处在和科技革命的前夜 中国不能再错过
2011年1月全国港口吞吐量排名开发商要跳楼了:200多名网友合作自行建房 称将比市价低四成
中国18亿亩耕地红线面临严峻挑战 (转载)中国房价10年疯涨:走不出“越调越涨”的怪圈
江海横流显本色 人间正道是沧桑李克强除夕给光屁股小孩家人回信
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今起召开 将研究十二五规划谱写新时代改革新篇章
海阔天空好扬帆-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纪实习大大关心人民住房问题
赞歌来了!辉煌十一五 (转载)为了梦圆——沿着习近平的足迹看变化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发展话题: 党中央话题: 中国话题: 建设话题: 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