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s

本页内容为未名空间相应帖子的节选和存档,一周内的贴子最多显示50字,超过一周显示500字 访问原贴
Military版 - 屠呦呦获2011年拉斯克奖
相关主题
屠呦呦青蒿素诺贝尔医学奖!
毛主席万岁!周总理万岁!中越友谊万岁!
屠呦呦这名字还真有意思
洋大人打老将的脸了: 屠呦呦的成功和文革的关系
2011年美国把Lasker奖授予屠呦呦,就决定了她得诺奖!
亦明批驳方舟子:青蒿素真与中医无关吗?(组图) 在中医的发展历史上,青蒿素的发现是一个最为辉煌的时刻。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中医研究人员根据晋代医学家葛洪的《肘后备急方》中记载的青蒿浸液能够治疟这个线索,
屠呦呦最早提取的到底是真正的青蒿还是黄花蒿?
青蒿素的成功算打了美国博士方舟子的脸了吧
中医绝不是垃圾,只是现在没有研究明白而已
抗疟药物项目参与者称屠呦呦一人获奖不公平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青蒿素话题: 青蒿话题: tu话题: 疟疾
进入Military版参与讨论
1 (共1页)
A******r
发帖数: 974
1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1/9/252330.shtm
2011年拉斯克奖日前揭晓,中国科学家屠呦呦获得其中的临床医学奖。获奖理由是“因
为发现青蒿素——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数百万人
的生命。”
迄今为止,共有超过300人次获得拉斯克奖,而其中有68位在后来获得了诺贝尔奖,所
以该奖项也被看作诺贝尔奖的“风向标”。
Official link:
http://www.laskerfoundation.org/awards/2011clinical.htm
A******r
发帖数: 974
2
http://www.laskerfoundation.org/awards/2011_c_description.htm
Lasker~DeBakey
Clinical Medical Research Award
Award Description
Tu Youyou
For the discovery of artemisinin, a drug therapy for malaria that has saved
millions of lives across the globe, especially in the developing world.
The 2011 Lasker~DeBakey Clinical Medical Research Award honors a scientist
who discovered artemisinin and its utility for treating malaria. Tu Youyou (
China Academy of Chinese Medical Sciences, Beijing) developed a therapy that
has saved millions of lives across the globe, especially in the developing
world. An artemisinin-based drug combination is now the standard regimen for
malaria, and 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 lists artemisinin and
related agents in its catalog of "Essential Medicines." Each year, several
hundred million people contract malaria. Without treatment, many more of
them would die than do now. Tu led a team that transformed an ancient
Chinese healing method into the most powerful antimalarial medicine
currently available.
Malaria has devastated humans for millennia, and it continues to ravage
civilizations across the planet. In 2008, the mosquito-borne parasites that
cause the illness, Plasmodia, infected 247 million people and caused almost
one million deaths. The ailment strikes children particularly hard,
especially those in sub-Saharan Africa. It affects more than 100 countries—
including those in Asia, Latin America, the Middle East, parts of Europe—
and travelers from everywhere. Symptoms include fever, headache, and
vomiting; malaria can quickly become life-threatening by disrupting the
blood supply to vital organs. Early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reduces disease
incidence, prevents deaths, and cuts transmission.
In the late 1950s, the WHO embarked on an ambitious project to eradicate
malaria. After limited success, the disease rebounded in many places, due in
part to the emergence of parasites that resisted drugs such as chloroquine
that had previously held the malady at bay.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Chinese
Cultural Revolution, the Chinese government launched a secret military
project that aimed to devise a remedy for the deadly scourge. China was
particularly motivated to prevail over malaria not only because it was a
significant problem at home, but also because the Vietnamese government had
asked for help. It was at war and the affliction was devastating its
civilian and military populations.
The covert operation, named Project 523 for the day it was announced—May 23
, 1967—set out to battle chloroquine-resistant malaria. The clandestine
nature of the enterprise and the political climate created a situation in
which few scientific papers concerning the project were published for many
years, the earliest ones were not accessible to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and many details about the endeavor are still shrouded in mystery. In early
1969, Tu was appointed head of the Project 523 research group at her
institute, where practitioners of traditional medicine worked side by side
with modern chemists, pharmacologists, and other scientists. In keeping with
Mao Zedong's urgings to "explore and further improve" the "great treasure
hous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u combed ancient texts and folk
remedies for possible leads. She collected 2000 candidate recipes, which she
then winnowed. By 1971, her team had made 380 extracts from 200 herbs. The
researchers then assessed whether these substances could clear Plasmodia
from the bloodstream of mice infected with the parasite.
One of the extracts looked particularly promising: Material from Qinghao (
Artemisia annua L., or sweet wormwood) dramatically inhibited parasite
growth in the animals. Such hopeful results, however, were not reproducible,
so Tu dove back into the literature and scoured it for possible
explanations.
clinical award
The first known medical description of Qinghao lies in a 2000-year-old
document called "52 Prescriptions" (168 BCE) that had been unearthed from a
Mawangdui Han Dynasty tomb. It details the herb's use for soothing
hemorrhoids. Later texts also mention the plant's curative powers. Tu
discovered a passage in the Handbook of Prescriptions for Emergencies (340
CE) by Ge Hong that referenced Qinghao's malaria-healing capacity. It said "
Take a handful of Qinghao, soak in two liters of water, strain the liquid,
and drink." She realized that the standard procedure of boiling and high-
temperature extraction could destroy the active ingredient.
With this idea in mind, Tu redesigned the extraction process, performing it
at low temperatures with ether as the solvent. She also removed a harmful
acidic portion of the extract that did not contribute to antimalarial
activity, tracked the material to the leaves rather than other parts of the
plant, and figured out when to harvest the herb to maximize yields. These
innovations boosted potency and slashed toxicity. At a March 1972 meeting of
the Project 523 group's key participants, she reported that the neutral
plant extract —number 191—obliterated Plasmodia in the blood of mice and
monkeys.
From branch to bedside
Later that year, Tu and her team tested the substance on 21 people with
malaria in the Hainan Province, an island off the southern coast of China.
About half the patients were infected with Plasmodium falciparum, the
deadliest of the microbial miscreants, and about half were infected with
Plasmodium vivax, the most common cause of a disease variant that is
characterized by recurring fevers. In both groups, fever disappeared rapidly
, as did blood-borne parasites.
In the meantime, Tu started to home in on the active ingredient, using
chromatography to separate the extract's components. On November 8, 1972,
she and her colleagues obtained the pure substance. They named it Qinghaosu
(literally, the principle of Qinghao) and it is now commonly called
artemisinin in the west. Tu and her colleagues subsequently determined that
it had an unusual structure. It proved to be a sesquiterpene lactone with a
peroxide group, a completely different kind of compound than any known
antimalarial drug. Later studies would show that the peroxide portion is
essential for its lethal effects on the parasite.
Subsequent clinical trials on 529 malaria cases confirmed that the crystal
they had isolated delivers the antimalarial blow. Many scientists from other
institutes then joined efforts to improve the extraction procedures and
conduct clinical trials. The first English language report about artemisinin
was in December 1979; as was customary at the time in China, the authors
were anonymous. By that point, the China-wide Qinghaosu research group had
given the substance to more than 2000 patients, some of whom had chloroquine
-resistant P. falciparum malaria infections. In addition, the drug cured 131
of 141 individuals with cerebral malaria, a particularly severe form of the
disease. Comparative studies on a small number of cases suggested that the
drug acted more quickly than chloroquine did. The investigators reported no
harmful side effects.
The paper drew international attention. In October 1981, the scientific
working group on the chemotherapy of malaria, sponsored by the WHO, the
World Bank, and United Nations Development Business, invited Tu to present
her findings at its fourth meeting. Her talk evoked an enthusiastic response
. She told the audience not only about artemisinin, but also about some of
its chemical derivatives. In 1973, as part of her structural studies, Tu had
modified artemisinin to generate a compound called dihydroartemisinin. She
later found that it delivers ten times more punch than artemisinin and that
it reduces risk of disease recurrence. This compound provided the basis for
other artemisinin-derived drugs. Starting in the mid 1970s, Guoqiao Li (
Guangzhou Colleg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erformed clinical trials
with artemisinin and these substances. They all delivered more therapeutic
clout than did standard drugs such as chloroquine and quinine. The
derivatives tend to hold up better than the parent compound in the body, and
they form the foundation of today's therapies.
In 1980, Keith Arnold (Roche Far East Research Foundation, Hong Kong) joined
Li's enterprise and two years later, they published the first high-profile
clinical trial of artemisinin in a peer-reviewed, western journal. The same
group then conducted the first randomized studies that compared artemisinin
alone with the known anti-malarial agents, mefloquine and Fansidar (
sulfadoxine-pyrimethamine). Artemisinin enhanced effectiveness without
adding side effects. Li, Arnold, and others subsequently showed that
suppository forms of artemisinin and its derivatives are effective. This
mode of drug delivery is especially important for babies and unconscious
patients.
Almost every new antimalarial drug has initially slashed incidence of the
disease, and then the parasites stop succumbing to it. At that point,
sickness and death rates climb again. Small pockets of resistance to
artemisinin-based compounds have already cropped up in Western Cambodia. To
avoid resistance, patients typically take two drugs that attack the parasite
in different ways, and since 2006, the WHO has discouraged use of
artemisinin compounds as solo therapies. The organization now recommends
several combination treatments, each of which contain an artemisinin-based
compound plus an unrelated chemical.
In 2001, the WHO signed an agreement with Novartis, the manufacturer of one
of these drug combinations, Coartem®; it consists of artemether and
lumefantrine, another antimalarial agent, which was originally synthesized
by the Academy of Military Medical Sciences in Beijing. The company is
supplying the drug at no profit to public health systems of countries where
the disease is endemic. To date, Novartis has provided more than 400 million
Coartem® treatments.
Tu pioneered a new approach to malaria treatment that has benefited hundreds
of millions of people and promises to benefit many times more. By applying
modern techniques and rigor to a heritage provided by 5000 years of Chinese
traditional practitioners, she has delivered its riches into the 21st
century.
By Evelyn Strauss
y*h
发帖数: 25423
3
“超过300人次获得拉斯克奖,而其中有68位在后来获得了诺贝尔奖”,中奖率20%。
不过我认为青蒿素是有可能拿炸药奖的,就目前生物医学领域的进展也不容易找出更好
的了。就象只要活得够久,耐心等待光纤也能拿物理奖一样,牛人都死光了,后来的又
没赶上挖金矿的好时候,总有一款能碰上的。
A******r
发帖数: 974
4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1/8/251324.shtm
饶毅称两学者成果未获应有肯定 希望助其获诺奖
“今日中国谁最该做院士?”昨天(8月22日),因落选中科院院士而广受关注的北大
生命科学学院院长饶毅在其个人博客上以此为题发布博文,再次引发关注。饶毅表示,
此标题只为吸引眼球,他想做的只是把更多人的目光聚焦到屠呦呦和张亭栋两位前辈科
学家身上,并希望能够推动二人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首先抱歉,标题是为了吸引眼球。而且,读者可以看到,本文介绍的工作并不适合用
院士与否来评价,所以题目应该被批判。”在文章开篇标题之下,饶毅首先对自己的标
题进行了“说明”,表示该篇博文的主旨是希望中国重视一些在国内做出了杰出工作、
而未获适当承认的科学家。
在文中,饶毅介绍了青蒿素和三氧化二砷的发现过程,以及屠呦呦和张亭栋两位前辈科
学家对此所作出的贡献。他介绍说,这两个药物都来源于中药,而且碰巧是两位年龄接
近的科学家于上世纪70年代初期发现的。屠呦呦是发现青蒿素的代表性人物,而张亭栋
是砒霜中三氧化二砷对白血病治疗作用的主要发现者。
饶毅说,屠呦呦和张亭栋的研究成果国际国内都认可,也都得到了应用,直接产生治病
救人的效果。但是,两人由于课题组内部外部的矛盾,或是英文论文较少等不同原因,
他们个人没有获得充分认可,也缺乏国际肯定。两位皆非院士,其中一人可能从未被推
荐过。
昨晚,记者电话联系饶毅,此时他已身在国外。他说,落选及之后发声明不再参选的事
发生后,很多人把目光聚集到了自己身上,而他希望借此机会做点事情。
饶毅在博客中表示,在科学界,他有双重身份:第一种身份是正在实践的科学家和对历
史与现实的评论员;第二身份包括他对科学史的兴趣。他表示,自己此前一直在做科学
史的研究。
“最近自我的第一身份出现一些情况,引起了出乎我意料的关注。”饶毅说,如果有可
能,希望能够借此机会推动两位前辈科学家受到重视,“如果我们大家努力使他们能在
有生之年获得诺贝尔医学奖,才是我第一身份导致的小事件通过第二身份而带来的意义
。”
>>人物介绍
屠呦呦 女,1930年12月生于浙江宁波,毕业于北京医学院药学系,历任中国中医研究
院中药研究所化学研究室副主任、副研究员。多年从事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最为突
出的贡献,是带领课题组发明和研制了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还原青蒿素。
张亭栋 1932年11月生于河北吴桥,毕业于哈尔滨医科大学,曾任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
第一医院中医教研室主任、教授。重点研究血液病,承担白血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与疗
效的机理研究,发表有关癌灵1号治疗M3型白血病及其它学术论文上百篇。
b*******y
发帖数: 4304
5
很难
这个研究离今天主流的那些研究方法和手段还有兴趣都离得很远。 另外, 看了一下百
度的简介, 青蒿素的药理原理似乎也并没有完全阐明

【在 y*h 的大作中提到】
: “超过300人次获得拉斯克奖,而其中有68位在后来获得了诺贝尔奖”,中奖率20%。
: 不过我认为青蒿素是有可能拿炸药奖的,就目前生物医学领域的进展也不容易找出更好
: 的了。就象只要活得够久,耐心等待光纤也能拿物理奖一样,牛人都死光了,后来的又
: 没赶上挖金矿的好时候,总有一款能碰上的。

A******r
发帖数: 974
6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1/9/252086-1.shtm
屠呦呦:成就与争议伴行
炒得沸沸扬扬的落选院士、北京大学教授饶毅最近的博文是篇篇点击上万。
其中一篇名为“中药的科学研究丰碑”直指两位对中国传统药物给予充分挖掘和认可的
老一辈中国科学家,不仅对他们的学术给予高度评价,甚至寄予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的厚望。
屠呦呦就是其中的一位,她也因青蒿素而闻名天下。
就是这个名字听上去似乎很奇特的女科学家,被称为 “20世纪下半叶最伟大的医学创
举”的发明者之一。
“523”
了解青蒿素之前有必要清楚当时的历史背景。
20世纪60年代初,全球疟疾疫情难以控制。此时,正值美越交战,两军深受其害。美国
政府曾公开说,1967—1970年,在越美军因疟疾减员80万人。疟疾同样困扰越军。拥有
抗疟特效药,成为决定美越两军胜负的重要因素。美国不惜投入,筛选出20多万种化合
物,最终也未找到理想的抗疟新药。越南则求助于中国。
1967年的中国,正值“文革”,几乎所有的科研工作都处于停顿瘫痪状态。但毛主席和
周总理下令,一个旨在援外备战的紧急军事项目启动,目的要集中全国科技力量,联合
研发抗疟新药。由国家科委与总后勤部牵头,卫生部、原化工部、国防科委、中国科学
院参加,共同组成“疟疾防治研究领导小组”,并批准于1967年5月23日在北京召开“
全国疟疾防治研究协作会议”。考虑到战备需要,以“523”为其代号。“523”就成了
当时研究防治疟疾新药项目的代号。
于是,遍布全国60多个单位的500多名科研人员以团结协作、资源共享的精神踏上了研
发抗疟新药的征程。
“523”任务组成了合成药筛选、中医中药发掘、现场防治与临床验证等专业协作组。
在统一规划下,在各地区“523”办公室的共同协调下,全国各地“523”项目组研究人
员任务上分工合作、专业上取长补短、技术上互相交流、设备上互通有无,调查民间秘
方1万多个,实验室广筛中草药5000余种和化合物4万多个。
一场轰轰烈烈的犹如“两弹一星”的举全国之力的大规模合作项目开始了。
青蒿素是如何炼成的?
“523”分为仿造西药或制造衍生物、从中药中寻找抗疟药、制造驱蚊剂等几部分。其
中中药部分的不同研究小组开始尝试多种中药,包括常山、乌头、乌梅、鳖甲、青蒿等
成千上万种中药,但是这些中药提取物要么抑制率不稳定,要么就是药效甚微,筛选出
的4万多种抗疟疾的化合物和中草药,均未能有令人满意的效果。
1969年,中国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的一位年轻的实习研究员屠呦呦应邀接受任务加入
“523”。
屠呦呦首先从整理历代医籍开始,并四处走访老中医,编辑了以640方中药为主的《抗
疟单验方集》,继而组织鼠疟筛选抗疟药物。经过200多种中药的380多个提取物筛选,
面对大量失败,最后将焦点锁定在青蒿上。但是大量实验发现,青蒿的抗疟效果并不理
想,其他科研机构也得出类似结论。因此,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青蒿并没有引起大
家的重视。
但是,历史记载认为青蒿确实可以治疗疟疾,并且收效显著。缘何在实验室里青蒿的提
取物不能很有效地抑制疟疾呢?屠呦呦认为,也许是温度在从中作梗,很有可能在高温
的情况下,青蒿的有效成分就被破坏掉了。
屠呦呦立即改用乙醚进行实验制取青蒿提取物。1971年10月4日,经历了190多次的失败
之后,在实验室里,屠呦呦终于从中药正品青蒿的菊科植物的成株叶子的中性提取部分
获得对鼠疟、猴疟疟原虫100%的抑制率。
用乙醚提取这一步,至今被认为是当时发现青蒿粗提物有效性的关键所在。
“无论如何,是她(屠呦呦)证明了乙醚提取物这个是有效的,这个已经是很有意义了
。乙醚提取物有价值,这是最重要的,对后面提取青蒿素带来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
当年参与“523”任务的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李国桥告诉《科学新闻》。
第二年3月8日,经“523”办公室安排,屠呦呦在南京召开的抗疟药内部会议上首次公
开报告全部内容,引起全体参会人员极大兴奋。
在屠呦呦2007年出版的专著《青蒿及青蒿素类药物》的前言中指出,1972年即收获30例
抗疟临床全部有效的成功,1972年11月8日,从中分离提取得到抗疟有效单体,命名为
青蒿素。
然而,在青蒿素到底是谁先发现的,争议颇多,由此产生的矛盾重重。
谁的青蒿素?
在1972年获知屠呦呦小组青蒿粗提物有效的信息后,山东省寄生虫病研究所与山东省中
医药研究所合作,云南省药物研究所分别独立开始进行青蒿的提取工作。
饶毅在博文中指出,山东省中医药研究所和云南省药物研究所分别获得抗疟有效单体,
并命名为“黄花蒿素”(山东)和“黄蒿素”(云南)。1974年初,北京的青蒿素、山
东的黄花蒿素和云南的黄蒿素初步被认为相同。
但是当年参与“523” 任务的中科院上海药物所研究员李英在自己的文章“青蒿素类抗
疟药发明的回忆与感想”中指出,屠呦呦的乙醚提取法确实是再次激发了研究人员对青
蒿的研究热情。1973年,云南省药物研究所和山东省寄生虫病研究所利用当地植物资源
先后用溶剂汽油或乙酸乙酯提取到有效单体,一种白色的针状结晶,以后正式命名为青
蒿素。
但是至今一个不争的事实是,中医研究院用屠呦呦提取的结晶做临床实验结果不够理想
并有毒副作用。而云南药物所罗泽渊等人提供的结晶通过李国桥等人明确其对恶性疟尤
其是脑型疟确实有效。
北京1972,云南、山东1973?
青蒿素到底是谁发现的?
这一点在李国桥看来,“据说后来变得私底下都说是自己提取出的结晶,但是提取出结
晶,不能够说他就是青蒿素。因为青蒿里面是有7种结晶,只有一种结晶是青蒿素,只
有肯定了它的临床效果才是青蒿素。但是如果临床上拿不出效果来,它就不是青蒿素,
问题就在这里。”
不仅如此,李国桥告诉《科学新闻》记者,事实上云南方面并没有采用屠呦呦的乙醚提
取方式,他们只是受到北京中药所的启示。因此双方的“提取的方法完全不一样,各有
各的方法,云南当时选用的是溶剂汽油等有机溶剂,使用以后就有粗结晶出来了”。
2010年5月,《生命新知》一篇文章“青蒿素的故事”指出,云南省药物研究所虽然起
步最晚,但进展最快,在三家单位中最早得到纯的青蒿素单体,并发现了优质青蒿产地
、发明了后来广泛应用的溶剂汽油提纯法,为进行药效、毒理、药理及临床试验提供了
充足的青蒿素,极大地加速了整个项目的进展。
而且“后来更为重要的是云南拿到结晶后,临床是交给我去做的。同年(1974)也在山
东做了验证效果,然后决定了这个药是非常了不起的,超过了现有的药。”李国桥回忆
说,“所以这是一种接力赛似的,是一个突出的成果。因此这不是任何一个人、两个人
或三个人能够做的出来的,各自的贡献是不一样的。”
当年参与“523”任务的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吴毓林2009年在《化学
进展》发表的文章“青蒿素——历史和现实的启示”一文中强调“青蒿素的发现是团队
协作的成果”。
吴毓林指出,青蒿素的发现,从提取、分离到结构测定基本上属于天然产物化学或天然
药物化学领域,60、70年代国际上由于众多新的分离、分析技术的出现,质谱仪、核磁
共振仪乃至X衍射分析仪的普及,天然产物化学有很大的发展,但是处于动乱中的中国
实验室则很少有这些先进的设备;另一方面当时中国的科研人员,不管年轻的还是年长
的都需要更新知识来适应这一发展,因此如果没有全国范围的大协作,青蒿素的发现是
不可能的。”
但是针对记者“青蒿素的发现,到底是谁?”的提问时,现今已80多岁的屠呦呦很是自
信,她告诉《科学新闻》:“你看看我的那本书好吗,你要知道青蒿素的事乱了,大家
都要说是自己弄得,实际上这可能吗?科学就应该讲究实事求是的,所以我就不想再谈
这些问题了。你要是信任的,就相信我的那本书,那里面已经说得很清楚了,我这本书
实事求是,就是根据事实写的。”
《青蒿及青蒿素类药物》一书的序言(三)中清楚地表述为屠呦呦是青蒿素的第一发明
人,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是青蒿素的第一发明单位。
虽然在青蒿素的发现历史上仍存诸多争议,但是无可厚非的是屠呦呦提出用乙醚提取,
对于发现青蒿的抗疟作用和进一步研究青蒿都至关重要。这一点任何人都无法否认。
争议中的争议
屠呦呦,1930年12月生于浙江宁波。1951年,屠呦呦如愿考入北京医学院(现为北京医
科大学)药学系,所选专业正是当时一般人缺乏兴趣的生药学。她觉得生药专业最可能
接近探索具有悠久历史的中医药领域,符合自己的志趣和理想。在专业课程中,她尤其
对植物化学、本草学和植物分类学有着极大的兴趣。1955年,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卫生
部直属的中医研究院(现中国中医研究院)工作。
1977年3月,首次以“青蒿素结构研究协作组”名义撰写的论文《一种新型的倍半萜内
酯——青蒿素》发表于《科学通报》,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密切关注和高度重视。
1981年10月,在北京召开了由世界卫生组织等主办的国际青蒿素会议上,屠呦呦以首席
发言人的身份作《青蒿素的化学研究》的报告,引起国内外代表的极大兴趣。世界卫生
组织官员在报告中指出,在理论上,任何一种新药物都具有新的结构和它的作用方式,
这样才能延缓抗药性的产生,具有较长的生命力。显然,中国青蒿素是符合这一要求的。
在长达50多年的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中,屠呦呦最为突出的贡献,就是带领课题组在
发现青蒿素的道路上写下了浓浓一笔。其研究成果斩获诸多大奖:1978年,青蒿素抗疟
研究课题荣获全国科学大会“国家重大科技成果奖”;1979年,获国家科委授予的发明
奖。1982年出席全国技术奖励大会,领取发明奖章和证书;1984年,青蒿素的研制成功
被中华医学会等评为“建国35年以来20项重大医药科技成果”之一……
屠呦呦个人因工作出色,国家发明奖章、有突出贡献专家、全国先进工作者的榜单上屡
屡有她。
尽管如此,屠呦呦仍是个有争议的风云人物。
饶毅在博文中指出,包括屠呦呦后来的出版物引用文献时,将他人的名字省略、自己的
名字前移,等等,也为“523”其他参与者所诟病。
“我们作为无争议方试图和屠呦呦交流也有一定困难,特别是不欣赏她把中医研究院的
原始材料收藏在自己家,不交出来给研究院,也不给我们。”饶毅在博文中指出。
这一点,李国桥也有相同看法,他说,只要拿出原始记录便可真相大白,“如果她有那
个原始记录,在某年某月,这个时间对的上号,弄到了原始记录,那我们还应该承认那
个就是青蒿素,现在问题是你不给原始记录,问题在这里。反正中医药所没有拿到原始
记录,据说还有一些在他本人手里。”
【文中文】屠呦呦和李英著作参考文献比对
《青蒿及青蒿素类药物》,屠呦呦(编著),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年1月
《青蒿素研究》,李英(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年6月
从《青蒿及青蒿素类药物》中的参考文献可以看到的问题,惯用的“等”字删除了许多
人,甚至还有用个人的名字替代的事情(部分)。
1、屠呦呦书第68页:参考文献[3]屠呦呦,倪慕云,钟裕蓉等. 中药青蒿化学成分的研
究I. 药学学报,1981,16(5):366~370
李英书中第300页:参考文献0056:屠呦呦,倪慕云,钟裕蓉,李兰娜,崔淑莲,张慕
群,王秀珍,梁晓天(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中药青蒿
化学成分的研究I. 药学学报,1981,16(5):366-370
问题:屠呦呦将钟裕蓉后面的所有作者“李兰娜,崔淑莲,张慕群,王秀珍,梁晓天”
全部用“等”代替。
2、屠呦呦书第69页:参考文献[4]屠呦呦,倪慕云,钟裕蓉等. 中药青蒿的化学成分和
青蒿素衍生物的研究. 中药通报,1981,6(2):31
李英书中第300页:参考文献0055:屠呦呦,倪慕云,钟裕蓉,李兰娜(中医研究院中
药研究所),中药青蒿的化学成分和青蒿素衍生物的研究(简报),中药通报,1981,
6(2):31
问题:屠呦呦一书丢掉“李兰娜”的名字和“简报”两字。
3、屠呦呦书第69页参考文献[4]、140页参考文献[5]和190页参考文献[3]:屠呦呦/Tu
Y Y. Chemical Studies On Qinghaosu. Joa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1982, 2(1):3~8
李英书第323页:参考文献0125:China Cooperative Research Group on Qinghaosu
and Its Derivatives as Antimalarials, Chemical studies on qinghaosu (
artemisinine).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1982, 2(1):3-8.
问题:屠呦呦以一个人的名字替代协作组。
4、屠呦呦书第162页:参考文献[2]:许杏祥,朱杰,黄大中等. 青蒿素及其一类物结
构和合成研究. X. 从青蒿酸立体控制合成青蒿素和脱氧青蒿素. 化学学报,1983,41(
6):574—575
李英书第337页参考文献0170:许杏祥,朱杰,黄大中,周维善(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
化学研究所),青蒿素及其一类物结构和合成研究X. 从青蒿酸立体控制合成青蒿素和
脱氧青蒿素。化学学报,1983,41(6):574-576。
问题:屠呦呦丢掉“周维善”的名字,且页码错误。
记住他们
青蒿素发现之后,蒿甲醚、复方蒿甲醚等青蒿素类抗疟药的诞生,让人类利用青蒿素抗
疟达到新高度。当年参与“523”任务的所有人都不应被历史忘记,他们为“523”付出
了毕生的青春和心血。
提炼青蒿素的屠呦呦;临床上验证青蒿素抗疟功效的李国桥;改造青蒿素分子结构并合
成蒿甲醚的李英;率先研制复方蒿甲醚的周义清等等,他们都是拯救全球5亿疟疾人的
中国发明家。
在饶毅看来,人无完人,他们不是,也没有人是。以屠呦呦为代表的研究人员做出的成
果,国际国内都认可:得到了普遍应用,直接产生了治病救人的效果。但是,由于不同
的原因,他们个人没有获得中国充分的认可,也缺乏国际肯定。
c******k
发帖数: 8998
7
难度很大

【在 y*h 的大作中提到】
: “超过300人次获得拉斯克奖,而其中有68位在后来获得了诺贝尔奖”,中奖率20%。
: 不过我认为青蒿素是有可能拿炸药奖的,就目前生物医学领域的进展也不容易找出更好
: 的了。就象只要活得够久,耐心等待光纤也能拿物理奖一样,牛人都死光了,后来的又
: 没赶上挖金矿的好时候,总有一款能碰上的。

y*h
发帖数: 25423
8
嗯,难度主要是现在的生物医学奖习惯授予新的成果,而不象物理奖那样最近找不到什
么牛成果了就去到几十年前的成果现在还没死光的人里面去找……
R********n
发帖数: 5904
9
这个要得第一个诺奖,大家都服气吧?
y*h
发帖数: 25423
10

11公服气吗?另外别忘了咨询一下肘子的意见

【在 R********n 的大作中提到】
: 这个要得第一个诺奖,大家都服气吧?
相关主题
洋大人打老将的脸了: 屠呦呦的成功和文革的关系
2011年美国把Lasker奖授予屠呦呦,就决定了她得诺奖!
亦明批驳方舟子:青蒿素真与中医无关吗?(组图) 在中医的发展历史上,青蒿素的发现是一个最为辉煌的时刻。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中医研究人员根据晋代医学家葛洪的《肘后备急方》中记载的青蒿浸液能够治疟这个线索,
屠呦呦最早提取的到底是真正的青蒿还是黄花蒿?
进入Military版参与讨论
A******r
发帖数: 974
11
这个没什么假好打。

【在 y*h 的大作中提到】
:
: 11公服气吗?另外别忘了咨询一下肘子的意见

b*******m
发帖数: 5492
12
要是结晶牛胰岛素得了就更好了,sigh

【在 R********n 的大作中提到】
: 这个要得第一个诺奖,大家都服气吧?
y*h
发帖数: 25423
13

牛素没有这个对人类的贡献大。现在人类对抗疟疾这种古老的寄生虫病主要就是依赖青
蒿素复方制剂取代奎宁,奎宁衍生物抗药性已经很强了。

【在 b*******m 的大作中提到】
: 要是结晶牛胰岛素得了就更好了,sigh
l******r
发帖数: 18699
14
我认为很有希望。
就看今年12月之前能否有人攻破艾滋病了,
否则屠哟哟希望很大。

【在 A******r 的大作中提到】
: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1/9/252086-1.shtm
: 屠呦呦:成就与争议伴行
: 炒得沸沸扬扬的落选院士、北京大学教授饶毅最近的博文是篇篇点击上万。
: 其中一篇名为“中药的科学研究丰碑”直指两位对中国传统药物给予充分挖掘和认可的
: 老一辈中国科学家,不仅对他们的学术给予高度评价,甚至寄予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 的厚望。
: 屠呦呦就是其中的一位,她也因青蒿素而闻名天下。
: 就是这个名字听上去似乎很奇特的女科学家,被称为 “20世纪下半叶最伟大的医学创
: 举”的发明者之一。
: “523”

c*****i
发帖数: 11737
15
说的好像光纤不该拿诺贝尔奖似的.诺贝尔奖的目的是奖励那些为人类发展做出卓越贡
献的人,光纤技术完全符合这一点,得奖当之无愧.没有光纤技术,你哪能这么顺畅的
上网灌水?

【在 y*h 的大作中提到】
: “超过300人次获得拉斯克奖,而其中有68位在后来获得了诺贝尔奖”,中奖率20%。
: 不过我认为青蒿素是有可能拿炸药奖的,就目前生物医学领域的进展也不容易找出更好
: 的了。就象只要活得够久,耐心等待光纤也能拿物理奖一样,牛人都死光了,后来的又
: 没赶上挖金矿的好时候,总有一款能碰上的。

y*h
发帖数: 25423
16

希望还是不小的,关键是炸药奖的名字是“生理学或医学奖”,现在已经被普遍曲解成
生物学奖了。虽然青蒿素的理论贡献并不大,但是其在医学上的意义是非常巨大的,挽
救了无数人的生命,这才是诺贝尔先生设立此奖的初衷。

【在 l******r 的大作中提到】
: 我认为很有希望。
: 就看今年12月之前能否有人攻破艾滋病了,
: 否则屠哟哟希望很大。

y*h
发帖数: 25423
17

有一定的偶然性,如果不是高先生活这么久,或者其他同时代的人大多没活这么久,光
纤不一定能等到物理学奖。

【在 c*****i 的大作中提到】
: 说的好像光纤不该拿诺贝尔奖似的.诺贝尔奖的目的是奖励那些为人类发展做出卓越贡
: 献的人,光纤技术完全符合这一点,得奖当之无愧.没有光纤技术,你哪能这么顺畅的
: 上网灌水?

S*E
发帖数: 3662
18
在越美军因为疟疾减员80万人?
c*****i
发帖数: 11737
19
有集成电路电路得奖的先例,高锟得奖也就没啥奇怪的了

【在 y*h 的大作中提到】
:
: 有一定的偶然性,如果不是高先生活这么久,或者其他同时代的人大多没活这么久,光
: 纤不一定能等到物理学奖。

y****e
发帖数: 23939
20
能人工化学合成青蒿素吗?
或者通过分子设计的方法合成药效更高的青蒿素类似物?
相关主题
青蒿素的成功算打了美国博士方舟子的脸了吧
中医绝不是垃圾,只是现在没有研究明白而已
抗疟药物项目参与者称屠呦呦一人获奖不公平
转一个2011年的帖子:说到青蒿素和屠呦呦,其实争议挺多呢,我(转载)
进入Military版参与讨论
y*h
发帖数: 25423
21

当然是用化学合成了青蒿素类似物和衍生物以后青蒿素才作为一种药物大规模使用的。
提纯只是前期药物研究阶段,后期开始是用天然植物提取物做原料进行合成,后来实现
全合成了。抗药性研究也必然产生了衍生物的研究。

【在 y****e 的大作中提到】
: 能人工化学合成青蒿素吗?
: 或者通过分子设计的方法合成药效更高的青蒿素类似物?

l****u
发帖数: 4594
22
完全合成早就有了,就是工艺复杂,不经济;
成熟的都是先从植物提取青蒿素,然后再搞衍生物;

【在 y****e 的大作中提到】
: 能人工化学合成青蒿素吗?
: 或者通过分子设计的方法合成药效更高的青蒿素类似物?

A******r
发帖数: 974
23
http://baike.baidu.com/view/108690.htm
狸猫换太子案 - 香蒿和臭蒿
历史
以下是所谓“狸猫换太子案”的原文,仅供参考。
自古以来,中国各地中医草医使用数种不同的蒿草以“青蒿”入药。但从1593年出
版李时珍《本草纲目》至1975年的近400年的历史中,青蒿( 又名香蒿,拉丁学名
Artemisia apiacea Hance)一直被尊为正品,稳居‘太子’之位。其他均为赘品( 假
药)。
在中医药千年的历史中,现今大名鼎鼎的黄花蒿( 又名臭蒿,拉丁学名Artemisia
annua L.)连假药资格都没有,因为它的臭味较大,很难当成青蒿( 香蒿)来卖钱。老
百姓只是用它来薰薰蚊子而已。时至公元1990年,黄花蒿忽然时来运转,摇身一变取代
了青蒿的‘太子’的地位,一举成名天下知。
要说臭蒿“狸猫换太子”一事,就要追溯到20世纪下叶。1959年,越共中央委员会
决定武装统一越南,并派遣大量军事人员前往南越组织武装颠覆。1961五月,应南越吴
廷琰政府要求,美国肯尼迪总统派遣了一支特种部队进驻南越,标志着越战的开始。作
为社会主义国家的前苏联和中国绝对不会袖手旁观,全力以赴地支持北越政府。越战逐
步升级,越打越烈。
60年代中期,除了提供大批物质金钱支援越南北方政府以外,中国政府派遣中国人
民解放军6886部队秘密入越参战。身上没有任何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标志,解放军战士身
着越南人民军的黄绿色军装,头戴胡志明帽,在越南的丛林中周旋。
战士们纷纷感染疟疾,其中恶性疟疾死亡率极高,极大地影响战斗力。但是当时抗
疟特效药氯喹已经产生抗药性,医护人员对战斗人员大量减员一筹莫展,毛泽东主席和
中央军委对此十分关注。与此同时,越共军队也因患疟疾大量减员,越共中央胡志明主
席请求中国政府代为研究寻找能替代氯喹治疗疟疾的新药。
1967年5月23日,毛泽东下令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研究工作,要寻找能够替代氯喹治
疗疟疾的新药。周恩来总理直接参与,国务院专门成立“5.23”办公室。卫生部中医研
究院中药研究所、山东省中医药研究所、云南省药物研究所等数十家国家级和省市级的
研究机构在各大军区所属的“5.23”办公室领导下,承担了这项当时较为秘密和重大的
科研工作。1967年5月至1972年底的五年中,各地承担5?23项目的科研人员把中医药老
祖宗几千年留下来的瓶瓶罐罐翻了个底朝天,检验了无数的中草药治疗疟疾的成方、单
方、验方、秘方。花掉了以亿元计算的人民币,大量的人力物力,结果是一无所作获。
如果不是一个偶然的事件的发生,今人何以评说就不得而知了。
引用近年来见于报端文摘的关于云南省药物研究所的报道,当年“5.23”工程的盛
况可窥一斑。
“根据全国“五二三”项目领导小组的统一安排,云南省于1971年成立了“昆明五
二三领导小组”,以昆明军区后勤卫生部、省卫生厅、省科委等单位为成员,部队和地
方共有30多个科研机构参加,直接参与研究工作的科研人员前后约320多人;全省涉及
16个地州的30多个县,1400多个生产队,搜集民间抗疟疾中草药单方、验方4300余个;
其他省主要参与研制的单位有6个,主要协作单位有39个。一场全国性协作、全国集团
军式的“抗疟”战斗悄无声息地展开了。”
( 1)
“在大量查阅“本草”记载及其它医药典籍、资料的基础上,科班出身的科研人员
积极向民族、民间医生收集治疗“打摆子”单方、验方及驱蚊、灭蚊的方法。在搜集、
整理、采集、试验研究后,把注意力逐步集中到了中药“常山”及马兜科植物“金不换
”、“管兰香”上,这些药物虽具有明显的抗疟效果,但遗憾的是又具有无法克服的毒
性。” ( 2)
车到山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一个偶然事件的发生改写了中药青蒿的历史。
1972年底,云南“5.23”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傅良书,副主任周建波,李舒从北京参加
完全国“5.23”会议回来,向科研人员传达时提到,北京中医药研究院中药研究所发现
青蒿的粗提取物有边缘抗疟作用,但前景不看好,已停止了对此研究,建议他们筛选一
下本地的蒿属植物进行研究。
“1973年新年,罗泽渊到家住云南大学的朋友家玩,在云大校园里意外地发现了许
多苦蒿”。“抱着试一试的想法,采了一大把抱回药物研究所。之后,她制备了苦蒿不
同溶剂的提取物,顺利地分得了数种结晶成份。当从事多年抗疟药药效学筛选工作的黄
衡看到编号为结晶体三的化合物过筛结果时,惊讶地发现,原本被感染得呈“满天星”
状的小鼠血片中,疟原虫竟全部消失了。“会不会只是一个偶然”,黄衡惊喜之余冷静
地提醒自己。但是,多次试验结果重现后,他激动了,“这不是偶然,我们真的找到有
效的抗疟成分了。”黄衡把这份意外之喜告诉了组里的其它成员。一时间,全体人激动
难抑,多年的努力没有白费,总算看到了一线希望之光。”( 2)
“经过进一步的经药效学、药理学研究,到三月底,课题小组成员们证明了苦蒿结
晶三确实具有高效、低毒抗鼠疟的特点。与此同时,罗开均将苦蒿的植物标本送请著名
分类专家吴征镒教授鉴定,定名为菊科蒿雪大头黄花蒿。因此,他们将该结晶命名为黄
花蒿素。”( 2)
“戚育芳告诉大家说四川的青蒿也是黄花蒿,开花期比云南晚,说不定四川会有。
没有耽搁,戚育芳和詹尔益马上打点行装赶赴重庆。得知重庆市医药公司正准备处理一
批不合格的青蒿药材。大喜过望之下,他们一口气买下了500公斤,回到所里加工提取
,发现这批蒿中的有效成份很多,可以从中提取大量的结晶。”
( 2)
黄花蒿素的发现为‘假青蒿’黄花蒿中若干年后“狸猫换太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真假青蒿
青蒿:又名香蒿。为菊科植物青蒿( Artemisia apiacea Hance)的全草。
主产于安徽、河南、江苏、河北、陕西、山西等地。不含青蒿素。
[黄花蒿幼株]
黄花蒿幼株
黄花蒿:又名臭蒿,苦蒿。为菊科植物黄花蒿( Artemisia annua L.)的全
草。商品均以色青绿、干燥、质嫩、未开花、气味浓郁者为佳。含青蒿素。
牡蒿 :为菊科植物牡蒿( Artemisia japonica Thunb.)的全草。在江苏、
上海、四川等地药材市场上作“青蒿”使用。
茵陈蒿:为菊科植物茵陈蒿(Artemisia capillaris Thunb.)的全草。东北
地区常作“青蒿”入药。不含青蒿素。
小花蒿:菊科植物小花蒿(Artemisia parviflora R.)的全草。以青蒿收载
入《滇南本草》,云南昆明亦称此为青蒿。
狸猫换太子
在以上提到的五种蒿草中,只有黄花蒿( 臭蒿)含青蒿素。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前出版的中文版中药书籍中的药用“青蒿”只有一种,
即青蒿( 香蒿):Artemisia apiacea Hance),也可见于外文资料( 3,4)。
在发现青蒿素以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后出版的中药书籍将入药“青蒿”
改为:“包括青蒿( Artemisia apiacea Hance)和黄花蒿( Artemisia annua
L.),两种均可入药”。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编撰《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药彩色图集》( 1990年
版)时将药用“青蒿”定为:“本品为菊科植物黄花蒿Artemisia annua L.的干
燥地上部分”,不再提Artemisia apiacea Hance。从此中药的‘青蒿’ 变成了
‘黄花蒿’。上演了一出现代的“狸猫换太子”的轻喜剧。
但目前国内除提取青蒿素在使用黄花蒿外,中药依然沿用青蒿(Artemisia
apiacea Hance)入药。
青蒿素
分子式:C15H22O5
[无色针状晶体状青蒿素]
无色针状晶体状青蒿素
分子量:282.33
无色针状晶体,味苦。
在丙酮、醋酸乙酯、氯仿、苯及冰醋酸中易溶,在乙醇和甲醇、乙醚及石油
醚中可溶解,在水中几乎不溶。
熔点:156-157℃ ( 水煎后分解)
参考资料
1.
http://pharm.zzlycms/index.php?act=newsinfo&resourceid=506
2. 《青蒿素的故事》云南日报 熊燕, 2004-12-12。
3. A Barefoot Doctors Manual. Running Press ISBN 0-914294-92-X
4. Yeung.,Him-Che. Handbook of Chinese Herbs and Formulas.
Institute of Chinese Medicine, Los Angeles 1985。
------------------------------------------------------------------------
------
关于 狸猫换太子 的一个说明
需要说明的是,网上众多帖子攻击中医“狸猫换太子”的这一说法,其实并不妥当
。有古人使用青蒿治疗疟疾,这是不争的事实。但由于古代科学的限制,植物分类、鉴
别等手段并不完善,因此到现在为止,仍然无法确定古人治疗疟疾使用的到底是“青蒿
”还是“黄花蒿”、“臭蒿”。
ARTEMISIA 是一个属,中药里面属于这个属的药材还有很多,除苦蒿。(
Artemisia annua L.),与古籍上面记载的青蒿( Artemisia apiacea Hance、牡蒿
Artemisia japonica Thunb.、茵陈蒿(Artemisia capillaris Thunb.))还有比如刘寄
奴等等。过去当人们说青蒿的时候,多指的是APIACEA这个种,自从青蒿素发现以后,
我们讲青蒿就已经特指ANNUA这个种了,实际上在2005以后的中国药典里也明确了这个
变化,APIACEA已经不再在中国药典的青蒿药材里面出现了,这是十分科学合理的变化
。ANNUA过去就叫黄花蒿,所以在70年代初这个东西发现之初,甚至就有一种命名方案-
-黄蒿素。只是经过讨论以后,觉得还是要体现古代典籍的特点,所以定名为青蒿素。
谁也不知道古人说的是哪种,当然,也有人考证的确是指的ANNUA。但即使是黄花蒿,
因为青蒿素在高温下容易分解,所以其在中医传统的汤药熬制过程中也将失去疗效。
在所有的植物里面,的确只有ANNUA含有ARTEMISININ(青蒿素).这是十分肯定的。
李时珍是我国杰出的药物学家,他的《本草纲目》也是他倾毕生精力完成的一部修
正了很多前人谬误的著作。由于时代和科学的限制,该著作本身也同样存在无法避免的
失误,所以后代的医学家也不停地修改完善。科学不代表真理,它只是追求真理的一种
方法。
A******r
发帖数: 974
24
http://www.cell.com/LaskerAward-Chinese
青蒿素:源自中草药园的发现
米勒 路易斯* (Louis H. Miller*) 和苏新专 (Xin-zhuan Su)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过敏与传染病研究所,疟疾与媒介研究室
美国马里兰州 (20852),罗克维尔市
*通讯联络人: 米勒 路易斯 (Louis H. Miller)
NIAID/NIH/Twinbrook III, 12735 Twinbrook Parkway, Room 3E-32D, Rockville, MD
20852 USA
电子邮件: l*****[email protected]
电话: (301) 496-2183
传真: (301) 402-2201

摘要
今年的拉斯克-狄贝基临床医学研究奖 (Lasker DeBakey Clinical Medical Research
Award) 授予了中国科学家屠呦呦,以表彰她在青蒿素 (artemisinin) 的发现及其应
用于治疗疟疾方面所做出的杰出贡献。这一医学发展史上的重大发现,每年在全世界,
尤其在发展中国家, 挽救了数以百万计疟疾患者的生命。
在基础生物医学领域,许多重大发现的价值和效益并不在短期内显而易见。但也有少数
,它们的诞生对人类健康的改善所起的作用和意义是立竿见影的。由屠呦呦和她的同事
们一起研发的抗疟药物青蒿素就是这样的一个例子。从上个世纪90年代末以来,青蒿素
作为治疗疟疾的一线药物挽救了无数的生命,其中大部分是生活在全球最贫困地区的儿
童。
“523项目”带来的希望
或许不可思议的是,青蒿素的故事原来始于中国文化大革命和援越抗美战争时期。当年
在越南战争的战场上,由于疟疾的流行,作战双方的士兵纷纷感染疟疾,严重地影响了
部队战斗力。抗氯喹的恶性疟原虫 (Plasmodium falciparum) 的出现更成为当时疟疾
防治的主要难题,这也促使了作战双方政府在新抗疟药物的研发上的大量投入。美方的
努力促成了甲氟喹 (mefloquine) 的发现。数据显示,使用单剂量的甲氟喹就能治愈感
染氯喹抗性疟原虫的患者 (Trenholme et al., 1975)。然而,由于当时的北越政府缺
乏相应的研究机构和科研条件,他们只能转而求助于中国。
1967年5月23日,在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总理的指示下,来自全国各地的科研人员聚集
北京就疟疾防治药物和抗药性研究工作召开了一个协作会议;一项具有国家机密性质、
代号为“523项目”的计划就此启动了。该项目组织了来自~60多个研究机构和单位的
500多名研究人员参与 (张剑方等. 2006)。项目短期的目标是要尽快研制出能在战场上
有效控制疟疾的药物 (到1969年已确立三种防治方案) ,而它的长远目标是通过筛选合
成化合物和中草药药方与民间疗法来研发出新的抗疟药物。
由于“523项目”具有军事机密的性质,项目的研究结果是不允许向外公布的。在“文
革”时期,发表科学论文也是不可能的。这种种原因导致这项工作当时并不被523项目
以外的人所知, 但课题的研究信息与进展还是以报告的形式在研究人员的内部会议上进
行了自由地交流。
没有文献,没有出版记录,到底谁才是发现青蒿素的主要贡献者呢?当我们 (Miller与
苏) 于2007年着手探究青蒿素研发的历史时,我们对问题的答案还一无所知。 经过深
入的调查研究, 我们毫无疑问地得出结论:中国中医科学院北京中药研究所的屠呦呦教
授是发现青蒿素的首要贡献者。1969年1月,屠呦呦被任命为北京中药研究所523课题组
的组长,领导对传统中医药文献和配方的搜寻与整理。1981年10月,屠呦呦在北京代表
523项目首次向到访的世界卫生组织研究人员汇报了青蒿素治疗疟疾的成果 (Tu, 1981)。
从古代药方到现代药物
在调查和收集过程中,屠呦呦和她的课题组成员筛选了2000余个中草药方并整理出了
640种抗疟药方集。他们以鼠疟原虫为模型检测了200多种中草药方和380多个中草药提
取物。在研究中他们发现青蒿提取物 (一种菊科艾属植物,学名为Artemisia annua L.
) 对鼠疟原虫的抑制率可达68%。但是后续的实验结果却显示,青蒿提取物对鼠疟原虫
的抑制率只有12-40%。对此屠教授认为,低抑制率可能是由于提取物中有效成份浓度过
低的原因造成的。于是他们着手对提取方法进行改进。通过翻阅古代文献,特别是东晋
名医葛洪 (公元283-343年) 的著作《肘后备急方》中的“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
取汁,尽服之”,她意识到常用煎熬和高温提取的方法可能破坏了青蒿有效成份。不出
所料,改用乙醚低温提取后, 研究人员如愿获得了抗疟效果更好的青蒿提取物。
可是,这样得到的青蒿提取物仍具毒性和副作用。针对这个情况,屠教授进一步去除了
青蒿提取物中不具抗疟效果的酸性部分但保留了毒性低抗疟力改善的中性部分。在1971
年10月进行的鼠疟测试实验中他们发现,这种中性的青蒿提取物 (编号191#) 对鼠疟原
虫的抑制率达100%。1972年3月8日在南京召开的523会议上,屠呦呦报告了这一结果。
屠教授在会议上提供的一些关键的提炼参数也加速了提纯青蒿晶体的进程。在接下来的
几个月里,尽管屠呦呦的研究团队在获得高质量的青蒿晶体上遇到了一些挫折,另外两
个团队 (云南药物研究所的罗泽渊和山东省中医药研究所的魏振兴等) 通过使用屠呦呦
提供的信息和提取方法,很快就从当地的黄花蒿A. annua L. (译者注:A. annua L是叫
黄花蒿或青蒿还有争论) 中提炼出了具有良好的抗鼠疟原虫效果的纯青蒿晶体。在广州
中医药大学的李国桥小组主持的临床实验中, 云南药物研究所提取的青蒿素展示了极好
的抗疟疗效。
有趣的是,与此相关青蒿素的X-衍射晶体结构、药理学、以及青蒿素抗非重症疟和抗重
症脑型疟的学术论文里却只有青蒿研究协作组的署名而没有个人的名字 (1979)。该论
文阐明了青蒿素是一种带有过氧基团的倍半萜内酯,结构中的过氧基团与青蒿素的抗疟
活性有关 (图1)。1985年,美国沃尔特-里德陆军研究所 (Walter Reed Army
Institute of Research, WRAIR) 的Klayman从生长于波托马克河 (Potomac River) 河
岸的青蒿A. annua中分离出一种与青蒿素相同的化合物。Klayman在研究中发现,植物
体中只有极少的天然成份含过氧基团。尽管WRAIR的研究人员对大量的羟基过氧化物进
行了测验,但并未发现具有抗疟活性的物质 (Klayman, 1985)。
由广州中医药大学李国桥教授领导的两项临床研究对青蒿素和甲氟喹进行了比较。在此
研究中,他们首次建议为了防止疟疾的复发和抗药性疟原虫的产生,应考虑复方药物疗
法 (Jiang et al., 1982; Li et al., 1984)。与甲氟喹相比较,青蒿素具有高效、速
效的特点,能在数小时内清除寄生虫。但是青蒿素的药效半衰期短,为获得更好的治疗
效果,应与另外一种药物组成复方进行用药。接受青蒿素单方治疗的病人一般能很快恢
复,但是如果病人过早停药,往往会导致疟疾症状的复发。这种非完全治愈的情形可能
引起抗药性疟原虫的产生。李国桥的研究团队也开发出一种用于治疗脑型疟的含青蒿素
的栓剂,目前这种栓剂已在非洲地区的临床上使用。栓剂的使用缩短了治疗周期并提高
了存活率。
获知中国人发现了青蒿素之后,Nick White (一位在泰国工作的英国牛津大学教授) 也
开始对青蒿素及衍生物进行研究。他证实了青蒿素及其衍生物具有抗疟速效的特点,并
不遗余力地倡导青蒿素及其衍生物与另外一种伴侣药物组合给药以彻底清除疟原虫。
目前这种青蒿素复方已成为世界上治疗疟疾的标准疗法。由于他在这些方面的重要贡献
, Nick White于2010年获得了加拿大盖尔德纳奖 (Canada Gairdner Award)。 除了青
蒿素的发现,“523项目” 还研制出了多种可以与青蒿素组合的药物,其中包括苯芴醇
(lumefantrine), 哌喹 (piperaquine), 和双喹哌 (pyronaridine) 等。“523项目”
的成功反映了其特有的,集众多的研究单位和科研工作者之长的大协作精神。
与抗药性的不懈斗争
一个重要却还无法回答的问题是青蒿素或青蒿素衍生物的药效在未来还能保持多久?也
许我们能从其它抗疟药物的历史得到一些启示。在前一种天然药物奎宁 (quinine) 的
引入之前,疟疾在全球是一种死亡率极高的疾病。奎宁的使用迅速降低了人类患疟疾的
死亡率。在意大利,奎宁价格的下降导致奎宁使用量的增加,进而使得患者死亡率急剧
下降。而当恶性疟原虫对合成的抗疟药氯喹 (chloroquine) 产生抗性后,小孩患疟死
亡率迅速升高的情形也就不足为奇了。在氯喹抗性被鉴定出是由于位于疟原虫的PfCRT
转运蛋白的编码基因的突变引起之后 (Fidock et al., 2000) ,这些突变也被阐明其
实并非源于非洲、而是从东南亚引入非洲的 (Wooton et al., 2002)。
非洲国家与地区的公共卫生组织目前遇到的一个主要棘手的问题是对何时改变疟疾治疗
策略作决定。因为可选择的疗法有限,在决定改变疗法之前需要对其功效进行一番周密
的评估。然而,在改变疗法的过程中患者的死亡 (尤其是儿童) ,常常会在新疗法引入
之前发生。磺胺-乙胺嘧啶 (sulfadoxine-pyrimethamine,商品名为:凡西达Fansidar
) 是在氯喹之后引入非洲地区的一种抗疟组合药。在其使用后不久,便有大量的报道指
出恶性疟原虫对凡西达产生了抗性。研究显示,凡西达抗性的发生是因为疟原虫二氢叶
酸还原酶编码基因和二氢喋酸合成酶编码基因的突变引起的。同样,甲氟喹作为单一的
抗疟药引入亚洲后也产生了抗药性。不幸的是,甲氟喹抗性疟原虫的产生也削弱了
Fansimef (一种由凡西达和甲氟喹组合的复方药) 的药效。另外,由于甲氟喹的造价昂
贵,这种药并不适合在非洲地区使用。
坚持使用青蒿素类复方药至少在一段时间内能阻止青蒿素抗药性的发生 (图1)。为了保
护青蒿素的功效,我们需要谨慎地评估伴侣药物的疗效。我们希望这些青蒿素复方能长
期有效,以减少因疗法的更替而带来的死亡。
另一个要面临的问题是一旦产生青蒿素抗性,接下来我们将采用什么药物? 有证据称
,与以往的报道或泰国其它地区的情况相比较,柬泰边境地区的临床治疗过程中疟原虫
被清除的周期正在延长, 可能显示对青蒿素及衍生药物的抗性正在柬泰边界悄然发生 (
Dondorf et al., 2009)。然而,体外和体内试验显示,使用和以往相同剂量的青蒿素
均能杀灭所谓的‘抗性’疟原虫。 尽管人们在青蒿素抗性的问题上还存在着争议,谨
慎的做法是假定它是抗药性发生的早期并设法去限制这些‘抗性’疟原虫的传播。在某
种程度上,这也映射出与其它药物如氯喹抗性和磺胺-乙胺嘧啶的早期抗性相似的流行病
发展模式。 这二者的抗性都起源于东南亚、而后传播至非洲地区。因为疟原虫抗药性
的产生和传播极其迅速,我们一定要提高警惕。从这个角度奎宁其实是个特例。在使用
奎宁的百余年里,治愈所需奎宁剂量的增加的幅度 (耐药性上升幅度) 还是相对缓慢的
。我们希望这种情况也能发生在其他中草药如青蒿素上。
抗疟治疗的未来
基于青蒿素的结构和作用机制,研究人员也正努力研制其它的抗疟化合物。我们已经知
道青蒿素的抗疟活性与血红蛋白的消化和血红素铁的释放有关; 它们最终诱导虫体内
的氧化应激反应 (Klonis et al., 2011)。正如Klayman1985年所指出的,只有极少的
天然产物含过氧基团,这种过氧化物也为我们在研发新抗疟药上提供了一个契机 (
Charman et al., 2011)。
但是谁将去开发这些新的药物?虽然青蒿素的发现源于战争;我们希望未来会有更加和
平的动力去驱动抗疟新药的研发。然而,长期以来,疟疾都不被制药商所关注。 制药
商们更愿意将资源和精力投放到富庶国度里有利可图的疾病上。为填补这一欠缺 ,像
Medicines for Malaria Venture (MMV) 等公私合资的组织或许能给我们提供一个药物
研发的成功典范。高通量大规模筛选化合物等现代化手段也可能带给我们新的抗疟药。
另外一个与疾病治疗和防治密切相关的问题是对于降低死亡率的效果有多大?在全球许
多地区,青蒿素复方疗法和经菊酯类杀虫剂处理的蚊帐几乎是同时应用于来控制疟疾。
这些措施已经降低了非洲许多地区的疟疾发病率,但仔细的数据分析的结果仍然令我们
无法推断究竟是哪一种措施导致了疟疾患病率以及相应的死亡率的降低 (O’Meara et
al., 2010)。令人不安的是在非洲,近年蚊媒对菊酯类杀虫剂的抗性有明显上升的趋势
(Ranson et al., 2011)。在塞内加尔的Dielmo村庄,一条源于地下泉水的小溪流经这
村庄导致了疟疾感染一直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对这个地区的一项研究指出, 当地的
疟疾患病率虽然在采取防治措施后有了显著降低,最近却有回升的迹象 (Trape et al.
, 2011) .这个现象有可能与耐药性蚊媒的出现有关。 一旦耐药性蚊媒广泛扩散和蔓延
,加上因为疟疾疫情的减少导致人群保护性免疫力的下降,人们就只能完全依赖于青蒿
素复方疗法来进行防治。只要传播疟原虫的蚊媒仍在非洲地区滋生,疟疾就有可能复燃。
尽管战胜疟疾的任务仍然很艰巨,屠呦呦和她中国的同事们发现的青蒿素给我们带来了
希望。青蒿素的发现不愧是现代医学史上的一项伟大的成就。
致谢
在文稿和文中插图的起草期间Susan Pierce博士 (LIG, NIAID) 和Thomas E. Wellems
博士 (LMVR, NIAID) 提出了一些宝贵的意见;厦门大学的李剑博士及Cancer Cell的杨
晓虹博士在英译中过程中提供了大力协助;插图由Alan Hoofring绘制;在此一并向他
们表示感谢!本项工作得到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 (NIH) 过敏与传染病研究所 (NIAID
) 所内研究计划项目的资助。
掺考文献
Charman, S.A., Arbe-Barnes, S, Bathurst, I.C., Brun, R., Campbell, M.,
Charman, W.N., Chiu, F.C.K., Chollet, J., Craft, J.C., Creek, D.J. et al. (
2011) Proc. Natl. Acad.Sci. U S A. 108, 4400-4405.
Dondorp, A.M., Nosten, F., Poravuth, Y., Das, D., Phyo, A.P., Tarning, J
., Lwin, K.M., Ariey, F., Hanpithakpong, W., Lee, S.J. et al. (2009) N. Engl
.J. Med. 361, 455-467.
Fidock DA, Nomura T, Talley AK, Cooper RA, Dzekunov SM, Ferdig MT, Ursos
LM, Sidhu AB, Naudé B, Deitsch KW et al. (2000) Mol. Cell 6, 861-871.
Jiang, J.-B., Li, G.-Q., Guo, X.-B., Kong, Y.C., Arnold, K. (1982)
Lancet 2, 285-288.
Klayman, D.L. (1985) Science 228, 1049-1055.
Klonis, N., Crespo-Ortiz MP, Bottova, I., Abu-Bakar, N., Kenny, S.,
Rosenthal, P.J., Tilley, L. (2011) Proc. Natl. Acad.Sci. U S A. 108,11405-
10410.
Li, G., Arnold , K., Guo, X., Jian, H., Fu, L. (1984) Lancet 2, 1360-
1361.
O’Meara, W.P., Mangeni, J.N., Steketee, R., Greenwood, B. (2010) Lancet
Infect Dis.10, 545-555.
Qinghaosu Antimalarial Coordinating Research Group (1979) Chinese Med. J
. 12, 811-816.
Ranson, H., N’Guessan, R., Lines, J., Moiroux, N., Nkuni, Z., Corbel, V
. (2011) Trends Parasitol. 27, 91-98.
Trape, J.F., Tall A., Diagne, N., Ndiath, O., Ly, A.B., Faye, J., Dieye-
Ba, F., Roucher, C., Bouganali, C., Badiane, A., et al. (2011) Lancet Infect
. Dis. Published online August 18, 2011. 10.1016/S1473-3099 (11) 70194-3.
Trenholme, C.M., Williams, R.L., Desjardins, R.E., Frisher, H.,
Rieckmann, K.H., Canfield, C.J. (1975) Science 190, 792-794.
Tu, Y.Y. (1981) Fourth Meeting of the WHO Scientific Working Group on
the Chemotherapy of Malaria TDR/CHEMAL-SWG (4) / (QHS) /81.3
Wootton, J.C., Feng, X., Ferdig, M.T., Cooper, R.A., Jianbing Mu. J.,
Baruch, D.I., Alan J. Magill, A.J., Su X. (2002) Nature 418, 320-323.
张剑方等 (2006) 《迟到的报告——五二三项目与青蒿素研发纪实》。 羊城出版
社, 广州 510085. ISBN 7-80651-539-9.,

图1. 抗疟药青蒿素
自屠呦呦和她的同事从中草药植物青蒿 (Artemisia annua L) 中发现了青蒿素 (
artemisinin) 之后,人们已合成许多青蒿素衍生物,其中包括活性比青蒿素更好的双
氢青蒿素 (dihydroartemisinin)。为了保护这一重要的抗疟药,将青蒿素与另外一种
药物组成的复方疗法是当今唯一推广使用的治疗方案。根据青蒿素的抗疟活性有赖于它
的过氧桥这一特点,在未来我们也许能合成出更多新的抗疟药。
W*****o
发帖数: 1780
25
这也算是中医中药西化最成功的一个例子了。
c****g
发帖数: 37081
26
要是连屠也能得炸药奖,岂非阿猫阿狗都能得了?那才是没天理呢。
A******r
发帖数: 974
27
这个成就很大吧,救了千百万人的命。

【在 c****g 的大作中提到】
: 要是连屠也能得炸药奖,岂非阿猫阿狗都能得了?那才是没天理呢。
c****g
发帖数: 37081
28
对科学发展没什么贡献。

【在 A******r 的大作中提到】
: 这个成就很大吧,救了千百万人的命。
f***n
发帖数: 76
29
这个牛!只是汗颜,作为学物理的,以前从没听说过这事。
这个完完全全是医学的初衷 -- 挽救人的生命。
以在全世界范围内挽救数以百万计的生命来看,这项发现或发明毫无疑问是对全人类
的一个巨大贡献。
既然如此,完全应该获得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这哪是发个什么cell能比的。
x****g
发帖数: 6597
30
救命多可以获和平奖,但是不能获生理医学奖, 这是鼓励基础科学研究的, 不是应用。

【在 f***n 的大作中提到】
: 这个牛!只是汗颜,作为学物理的,以前从没听说过这事。
: 这个完完全全是医学的初衷 -- 挽救人的生命。
: 以在全世界范围内挽救数以百万计的生命来看,这项发现或发明毫无疑问是对全人类
: 的一个巨大贡献。
: 既然如此,完全应该获得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这哪是发个什么cell能比的。

相关主题
四年前有大神早就预测到屠老师要获奖了
青蒿素是中药还是西药? 诺奖背后,中国青蒿素产业话语权旁落
2015 Nobel Lectures in Physiology or Medicine today (转载)
莫言和屠呦呦两篇诺奖演讲反映出不同价值观
进入Military版参与讨论
L*********n
发帖数: 1225
31
能不能获生理医学奖, 你说了不算吧?
还是先问问老诺为好 :-)!

【在 x****g 的大作中提到】
: 救命多可以获和平奖,但是不能获生理医学奖, 这是鼓励基础科学研究的, 不是应用。
1 (共1页)
进入Military版参与讨论
相关主题
抗疟药物项目参与者称屠呦呦一人获奖不公平
转一个2011年的帖子:说到青蒿素和屠呦呦,其实争议挺多呢,我(转载)
四年前有大神早就预测到屠老师要获奖了
青蒿素是中药还是西药? 诺奖背后,中国青蒿素产业话语权旁落
2015 Nobel Lectures in Physiology or Medicine today (转载)
莫言和屠呦呦两篇诺奖演讲反映出不同价值观
屠呦呦获诺贝尔奖致辞
莫言、屠呦呦谁卑鄙谁高尚有比较才有鉴别 (转载)
诺奖委员会看懂汉语,为何不先给屠教授打电话?
摘自饶毅文: 1960年代中后期,中国经历了所谓“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高潮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青蒿素话题: 青蒿话题: tu话题: 疟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