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boards

本页内容为未名空间相应帖子的节选和存档,一周内的贴子最多显示50字,超过一周显示500字 访问原贴
Military版 - 中医绝不是垃圾,只是现在没有研究明白而已
相关主题
屠呦呦获诺贝尔奖致辞2015 Nobel Lectures in Physiology or Medicine today (转载)
莫言和屠呦呦两篇诺奖演讲反映出不同价值观算文革的成就吗?青蒿素发现人屠呦呦-获拉斯科奖
悲催 屠呦呦科研成果近40年未得到国内公认屠呦呦团队的2018新年期望
屠呦呦这名字还真有意思屠呦呦获2011年拉斯克奖
青蒿素的成功算打了美国博士方舟子的脸了吧青蒿素是中药还是西药? 诺奖背后,中国青蒿素产业话语权旁落
抗疟药物项目参与者称屠呦呦一人获奖不公平屠呦呦──机会垂青有准备的人
屠呦呦谈奖金:不够在北京买半个客厅 (转载)转一个2011年的帖子:说到青蒿素和屠呦呦,其实争议挺多呢,我(转载)
屠呦呦获诺奖背后的三大特别信号四年前有大神早就预测到屠老师要获奖了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青蒿素话题: 青蒿话题: 疟疾话题: 抗疟话题: 获得
进入Military版参与讨论
1 (共1页)
d******5
发帖数: 440
1
http://news.qq.com/a/20110914/000025.htm
先来一则新闻。
中医中的很多方法都是来于实践,只是当时的人限于对自然科学的认识,可能对于其解
释的方法,不够准确,有时甚至有很大偏差。
但是中医在中国有几千年的历史,所治愈的人数以万记。其中自有它的道理。
新闻中的屠呦呦的研究成果就是基于中医理论,再加以现代技术,才有良好的效果
http://news.qq.com/a/20110914/000025.htm
中国药学家获国际医学大奖 距诺贝尔奖一步之遥
2011年09月14日02:16北京晨报韩娜我要评论(275)
字号:T|T
屠呦呦,女,生于1930年,中国中医研究院终身研究员兼首席研究员,青蒿素研究开发中心主任。1980年聘为硕士生导
师,2001年聘为博士生导师。突出贡献是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
屠呦呦离诺奖一步之遥
因发现青蒿素获拉斯克奖 该奖被看作诺奖“风向标”
屠呦呦,一个因特别而好记的名字,属于一位年过80的中国女药学家。这位发现了治疗抗疟病药物青蒿素的代表性人物,
如今出现在了被誉为诺贝尔奖“风向标”的拉斯克奖名单上。就在20天前,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院长饶毅预言性地公开指出,
非院士的屠呦呦和另外一位中医科学家值得获得诺贝尔奖。网友感叹,“饶毅老师眼光确实与众不同。”
饶毅在昨天接受北京晨报记者电话采访时说:“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的希望很大,事实上,她获得这个奖甚至比获得诺贝尔
奖更厉害。”
诺奖“风向标”
迄今为止,共有超过300人次获得拉斯克奖,而其中有80位在后来获得了诺贝尔奖,所以该奖项也被看作诺贝尔奖的“风向
标”。
美国期刊杂志《细胞》昨天发表的标题为《青蒿素:源自中草药园的发现》文章指出,在基础生物医学领域,许多重大发现
的价值和效益并不在短期内显而易见。但也有少数,它们的诞生对人类健康的改善所起的作用和意义是立竿见影的。由屠呦
呦和她的同事们一起研发的抗疟药物青蒿素就是这样的一个例子。从上个世纪90年代末以来,青蒿素作为治疗疟疾的一线
药物挽救了无数的生命,其中大部分是生活在全球最贫困地区的儿童。
年龄或成唯一缺点
此前,这位似乎已经被人们忘却的老中医科学家屠呦呦,因饶毅的一篇博文而再次引起人们的关注。文章中提到,希望中国
重视一些在国内做出了杰出工作而未获适当承认的科学家。“他们作出的贡献,在我看来,值得获得诺贝尔医学奖,而他们
在国际国内的认可都远低于他们的实际贡献。两位皆非院士,其中一人可能从未被推荐过。”
曾有丰富海外经历的饶毅在昨天接受采访时介绍说,拉斯克奖是个分量极高的奖项,有“美国的诺贝尔奖”之美誉,“获得这
个奖,甚至比获得诺贝尔奖还要厉害。”
饶毅说,“事实上,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的希望非常大,只是现在年龄太大了。”
记者昨天联系了屠呦呦所在的中国中医科学院,工作人员表示已经知道了她获奖的消息,但她本人正在国外无法接受采访,
而对于获得此奖的评价,“最好由她本人来说”。
发现权仍存争论
根据饶毅的介绍,青蒿素发现于大型研究抗疟疾药物的“523任务”中,发现青蒿素的代表性人物是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的
屠呦呦。屠呦呦出生于1930年,1951年至1955年就读于北京医学院(现北京大学医学部)药学系生药学专业,其后分配
到中医研究院工作。她仅有大学本科学位,于1969年与其他几位中医研究院的研究人员一道被召集加入“523任务”。
饶毅说,根据对青蒿素发现历史的分析,也存在很多争论,到底谁才是代表人物?但无异议的是,屠呦呦提出用乙醚提取,
对于发现青蒿的抗疟作用和进一步研究青蒿都很关键,具体分离纯化青蒿素的钟裕容,是屠呦呦研究小组的成员。(北京晨
报记者 韩娜)
■ 成就
失败190多次后提取青蒿素
青蒿素是从中药黄花蒿中提取的一种抗疟成分,具有抗白血病和免疫调节功能。
上世纪60年代初,全球疟疾疫情难以控制。此时正值美越交战,美国政府称,1967—1970年,在越美军因疟疾减员80万
人,疟疾同样困扰越军。美国不惜投入,筛选出20多万种化合物,最终也未找到理想的抗疟新药。越南则求助于中国。
1967年,中国正处于“文革”时期,毛主席和周总理下令,联合研发抗疟新药。1967年5月23日在北京召开“全国疟疾防治
研究协作会议”, “5·23”就成了当时研究防治疟疾新药项目的代号。
遍布全国60多个单位的500多名科研人员开始研发抗疟新药。中药部分的不同研究小组开始尝试多种中药,包括常山、乌
头、乌梅、鳖甲、青蒿等成千上万种中药,筛选出的4万多种抗疟疾的化合物和中草药,均未能有令人满意的效果。
1969年,39岁的屠呦呦加入“5·23”。她从整理历代医籍开始,四处走访老中医,编辑了以640方中药为主的《抗疟单验方
集》,继而组织鼠疟筛选抗疟药物。
经过200多种中药的380多个提取物筛选,最后将焦点锁定在青蒿上。但大量实验发现,青蒿的抗疟效果并不理想。
但历史记载认为青蒿确实可以治疗疟疾,并且收效显著。屠呦呦认为,很有可能在高温的情况下,青蒿的有效成分就被破坏
掉了。她改用乙醚制取青蒿提取物。
1971年10月4日,经历了190多次的失败之后,在实验室里,屠呦呦终于从中药正品青蒿的菊科植物的成株叶子的中性提
取部分,获得对鼠疟、猴疟疟原虫100%的抑制率。(据新京报
1 (共1页)
进入Military版参与讨论
相关主题
四年前有大神早就预测到屠老师要获奖了青蒿素的成功算打了美国博士方舟子的脸了吧
还是看看2010年屠获奖前的一篇评论文章,省得被误导抗疟药物项目参与者称屠呦呦一人获奖不公平
转载:1978年青蒿素通讯报道之至今乱评屠呦呦谈奖金:不够在北京买半个客厅 (转载)
谁看过有关青蒿素的这两本书屠呦呦获诺奖背后的三大特别信号
屠呦呦获诺贝尔奖致辞2015 Nobel Lectures in Physiology or Medicine today (转载)
莫言和屠呦呦两篇诺奖演讲反映出不同价值观算文革的成就吗?青蒿素发现人屠呦呦-获拉斯科奖
悲催 屠呦呦科研成果近40年未得到国内公认屠呦呦团队的2018新年期望
屠呦呦这名字还真有意思屠呦呦获2011年拉斯克奖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青蒿素话题: 青蒿话题: 疟疾话题: 抗疟话题: 获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