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boards

本页内容为未名空间相应帖子的节选和存档,一周内的贴子最多显示50字,超过一周显示500字 访问原贴
Military版 - 温家宝的家世——《党史博览》2003年第7期
相关主题
没有证据温家宏是温家宝亲弟弟说薄书记多牛逼的,都没法回避一个问题
当年温总理全家迁往天津,就是投奔此人影帝的家庭背景
温家宏系老革命家之后,跟温家宝无关温家宝的伯父? 还是祖父? 温世珍天津著名大汉奸,被枪毙的。
湖南再现官二代火箭女神温家世代卖国,73条来吧,死我也要顶!!
官媒揭秘温家宝家世 叔祖温朋久文革入狱温家宝犯错被罚1块4,不踢足球改打篮球
当代秦桧271这事还在发酵啊,辟谣的来了文革余孽温家宝居然还能读研究生
温家宝叔祖为温家宝解名"温家宝就是温加饱"说点公道话,温家宏算是比较清贫的红二代了
文帝为什么会在十六大同意影帝出任总理邓朴方谦虚地表示:我与选宁比,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地下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温世霖话题: 普育话题: 天津话题: 温朋久话题: 温家宝
进入Military版参与讨论
1 (共1页)
d*********g
发帖数: 1695
1
温家宝的家世
作者:宗道一
2003年3月18日上午10时30分许,新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会见了近800名中外记者。
见面会开始后,他深情地说:“……我是一个很普通的人。我出生在农村的一个教育世
家。我的祖父、父亲和母亲都是教员。我的孩提时代是在战乱中度过的。战火烧毁了我
的全家,包括爷爷亲手办的那座小学。旧中国的苦难在我幼小的心灵留下了不可磨灭的
印象。我从在大学学地质到从事地质工作,整整25年。这期间大部分是在非常艰苦和恶
劣的条件中度过的。我深知人生的艰辛,也知道国家建设的艰难。但我也树立一种信心
: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只要不畏艰险,勇于攀登,一定能达到光辉的顶点。

共和国第六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出身书香门第,家学渊源。温氏家族世居天津市郊
北辰区宜兴埠镇的温家胡同8号。相传温家先祖6代人都居住在此。年长已久,胡同以温
家姓氏命名。宜兴埠镇离天津市区约4公里路,到火车北站仅2.5公里。
温家宝自祖辈起两代献身教坛,是名副其实的教育世家,可谓桃李满津门。
温家宝的祖父温瀛士,字阆仙,生于1895年。温瀛士在年轻时非常有志气,充满了
激情与理想,17岁即开始投身教育事业。身为教员的温瀛士每天上、下午各上4节课。
傍晚下课后,匆匆吃罢晚饭又急急进城,到劝学所(教育局)主办的师范单级教学班进修
。及至深夜下课,回到家中已是后半夜。进修期间,温瀛士风雨无阻,从未缺课。他后
来在结业考试中一举拔得“头筹”,在众多考生中名列第一,方才真正取得了教书的资
格。20世纪20年代,温瀛士在宜兴埠一所私立学校任校长。
温瀛士的弟弟温瀛阶,也就是温家宝的叔祖,后来则是天津一所公立学校的校长。
而温家宝的父母也都是执教多年的老教师。父亲温刚是天津第三十三中学的地理老师,
母亲杨秀兰是天津市区一所小学的语文教师。
更值得一提的是温家宝的另一位叔祖,亦即温瀛士的幼弟温朋久老先生。解放战争
期间,他一度曾在由著名历史学家范文澜执掌的北方大学任教授。
现年98岁高龄的温朋久是新中国外交部宣告诞生后最早任命的15位正副司长、主任
委员中的一位。他是外交圈内最具战略头脑的外交家、后来被誉为中国“基辛格”的宦
乡先生(前外交部部长助理、政策研究室主任,前驻比利时、卢森堡大使兼欧共体使团
团长)的第一副手,为外交部西欧非洲司的正、副司长。如今,草创时期的外交部15位
司局级官员,健在的只有温朋久和当年的国际司副司长龚普生女士(后任首任驻爱尔兰
大使,前外交部常务副部长章汉夫夫人)。不过,温朋久在部内工作时间并不长。1年后
,他就去了美丽的日内瓦,成为新中国第一任驻日内瓦的总领事。今天,温朋久离百岁
大寿仅有“一步之遥”,堪称外交部的第一老寿星。
生于1905年的温朋久原名温瀛举,字鹏久,盖因崇敬抗金英雄岳飞(字鹏举)之故,
也兼含“鹏程九万里”之意。这个很有内涵的名字就出自大哥温瀛士之手。温朋久此生
最难忘的就是兄长温瀛士。
温朋久6岁那年,父亲(即温家宝的曾祖父)病故。从此,长兄为父,他一直在大哥
培养教育下成长。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温瀛士毅然决然用稚嫩的肩膀担负起家庭重担
。他就是用当小学教员寥寥8块大洋的月薪养活自己,同时又将弟弟们抚养成人。温瀛
士对幼弟温朋久管教甚严。1913年,温朋久入宜兴埠民立第五小学就读。读初小时,温
朋久只拿了第二,温瀛士就面露愠色,十分不快。直到温朋久高小考了第一,温瀛士方
露喜色。后来天津县小学会考,少年温朋久名列榜首,含辛菇苦的温瀛士才开心地笑了

天津解放前夕,温瀛士不幸被害。40多年后,每忆及沧桑往事,温朋久总怃然叹曰
:“这是我一辈子最难受的事!”
少年时代的温朋久曾与周恩来、邓颖超等革命先驱参加天津反日爱国运动。1919年
冬,14岁的温朋久考进了天津直隶省(1928年改称河北省)第一师范学校。比温朋久大1
岁的邓颖超则是天津直隶省第一女子师范学校的学生。不过,那时邓颖超的名字还叫“
邓文淑”。
1920年1月29日,天津各校学生五六千人集会,周恩来任总指挥,邓颖超当时被推
举为天津女界爱国同志会演讲队队长。人小志高的温朋久手执小旗,走在队伍的前列。
80余年悠悠往事弹指一挥间。温朋久怀念周恩来、邓颖超夫妇诗云:“生离死别俗间事
,跟随周邓亦欣然。”可谓字字含情。
后来,当温家宝1942年在天津北郊呱呱落地之时,37岁的温朋久已是国民党第三十
八军军长赵寿山(后任解放军第一野战军副司令员)办公室的代理主任了。风云际会,指
点江山。未几,温朋久又随国民党第三集团军总司令赵寿山将军赴甘肃武威。
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温朋久先后入日本早稻田大学第一高等学院、德国洪堡
大学(柏林大学)深造。抗战胜利后,温朋久和赵寿山等人结伴而行,自天津直奔晋冀鲁
豫解放区。1949年11月8日晚间,中央人民政府最先任命的外交部长周恩来,在北京城
东古老的外交部街33号(即新中国外交部旧址)郑重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成立了
。温朋久亲耳聆听了周恩来总理兼外交部长慷慨激昂、气壮山河的重要演说……
也许是偶然的巧合,20余年后的“文革”高潮中,在北京地质学院读书的温家宝被
分配到武威以西500公里的酒泉,一干就是十多年,直到他1982年奉调入京。温朋久至
今还清晰地记得,那是1968年2月的一个朔风怒吼的漆黑夜晚。那晚,温朋久、刘绛雯
夫妇亲自送温家宝上了火车。没过几天,温朋久夫妇也在劫难逃,被康生之流投入了监
狱。
温家宝的名字也是祖父温瀛士起的,但注入新解的却是温朋久。温朋久认为:“温
家宝”就是“温加饱”,以此来告诫侄孙时时要把人民的温饱放在心上,居安思危,永
不忘本,来自人民,又为人民服务。现在任重道远的温家宝,当然已不会满足于“温加
饱”,“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正有待共和国新任总理带领全国人民去实现!
温家宝自小在天津长大。1949年,温家宝随家人搬出了温家胡同8号,来到南开区
西门里达摩庵胡同安下新家。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所长宋明江先生(前外交部西欧司司长、驻比利时大使兼驻欧
盟使团团长)就是少年时代温家宝嬉戏的玩伴。那时候,宋明江一家也住在西门里达摩
庵胡同。温家宝的家就在宋家的对门,两家很熟稔。
后来,温家宝考入了全国重点中学――南开中学。如今,值得南开学子引以为豪的
是,这里不仅出了4位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林枫、吴阶平、邹家华、周光召),5位
全国政协副主席(屈武、王昆仑、孙孚凌、万国权、朱光亚),1位副总理(邹家华),还
出了两位国务院总理:新中国的首任总理周恩来和第六任总理温家宝。
也许是当地理教员的职业习惯,温家宝的父亲温刚对地质学情有独钟。他搜集了很
多地质书籍,其中就有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早年的许多著作。温刚曾多次对已考入南开
中学的温家宝说过,中国地大物博,遍地都是宝藏,那些矿产资源需要青年人去勘探开
采。也许父亲的教诲打动了儿子,1960年夏,南开中学毕业的温家宝果真下决心报考了
新中国成立初期所建的北京地质学院(现为中国地质大学),并被地质矿产一系――地质
测量及找矿专业所录取,从此与地质矿产结缘达四分之一世纪。
在平林漠漠、黄沙漫漫的大西北,温家宝从甘肃地质局酒泉地质力学队的一名普通
技术员,一直擢升到甘肃地质局副局长。在此期间,他有缘结识了毕业于兰州大学地理
系的兰州姑娘张培莉。20世纪70年代初,两人同结百年之好。
当历史车轮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改革开放的中国大地云蒸霞蔚,风起云涌。选
拔干部的“四化”(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理念如春风般吹拂神州大地,气
象万千,科教知识界大批精英人物纷纷脱颖而出,在中国政治舞台上崭露头角。与大多
数雨后春笋般涌现的科教战线的青年俊才一样,1982年对年届不惑的温家宝而言,也是
极其关键的重要一年。当时的地质矿产部部长孙大光为培养接班人,从各省征召部级干
部人选。
都说伯乐慧眼识人,可孙大光这位“伯乐”有一条原则:尽量不在部机关找部级领
导干部。每当要物色遴选时,他就到全国转一圈。
北京是“近水楼台”。孙大光先从北京地质局调入夏国治处长,出任地质矿产部科
技局局长。而后,他从南昌调来江西地质局副局长、总工程师朱训,出任地质矿产部副
部长;从兰州调来温家宝,出任地质矿产部政策法规室主任、党组成员。1年后,温家
宝升任地质矿产部副部长。3年后,奉调出任中共中央办公厅副主任。嗣后近20年在温
家宝身上发生的故事就是众所周知的了,余不累述。
《党史博览》2003年第7期
d*********g
发帖数: 1695
2
温世霖及其教育世家(上)
高成鸢
小引
温世霖,天津宜兴埠镇人,开北方女校先河,作为首次全国学运领袖,被流放新疆而
备受举国注目。他曾影响过张伯苓、李大钊的人生道路。
他的多彩人生后来转趋黯淡,以至几被遗忘。这全因他痛心于国事日非,壮年愤而退
出政坛。
大户人家的生命在于“家业”。温家创办的普育女校与南开学校可谓形同兄妹。普育
的特殊,在于学校的家族性;温姓“教育世家”的值得注意,在于其事业和精神是转而
由同族晚辈传承的。
地域背景:津郊古镇宜兴埠与老城厢风气相应
温世霖的生平和他一家的事业,是从天津北郊的古镇宜兴埠开始的。
“宜兴埠”这个名称,传说跟江南名城宜兴有关。700多年前的元朝初年,当时的上海
总管奉朝廷之命,漕运粮食到直沽,一批宜兴籍的船工最早在这里搭棚聚居。宜兴埠镇
的历史比天津建城还要古老。明成祖2年(1406年)朝廷遣发一批山西移民到这里居住
,这只比天津筑城建“卫”晚两年。都知道老城厢是天津文化形成的核心,而想不到有
个古镇历来就跟老城厢两相呼应,它就是宜兴埠。
天津人以性格直率豪爽闻名,用古语来说就是“任侠好义”。研究天津史的学者公认
,早期天津的民风“尚武”,明代曾在城里“武庙”(关帝庙)设立了“武学”。后来
拳术、摔跤、举重、在津门一直盛行。这是有其来由的:元朝定都北京(“大都”),
江南大宗粮食和物资要通过运河北运,大直沽成为“漕运”枢纽,为保卫漕运,在这里
设立了军事据点,为最早的建制,所以叫“卫”。明朝更有来自安徽淮北的大批军人带
着家属驻留于此,他们繁衍的后裔自然具有武人的豪爽;加上后来的漕运船夫水手性格
也相近,共同构成早期居民的主体。
天津人的“尚武”,恰好跟早期宜兴埠的民风也很一致。原先宜兴埠一带有个大湖泊
叫“太和淀”,当地乡民“靠水吃水”,多以捕鱼猎雁为生,闲暇之时便成群结伙锻炼
筋骨,演习武艺,这种传统孕育出不少武将。温家“一门两位武进士”的涌现,技术突
出的代表。
中国文化以“崇文”为主干,天津终究也不会例外。儒家最重视教育,“好勇斗狠”
民风的改变,当然要从兴办教育开始。建城32 年后的明正统元年(1436年),天津建
立了最早的教育机构“卫学”,12年后文庙建成,标志着地方文风大振。
恐怕不是巧合,天津风气的这种转化,又跟宜兴埠相关。也许是得利于江南宜兴城的
“文脉”传承,宜兴埠镇成为天津近代教育的一个重要发源地。早在清乾隆八年(1743
年),镇上一位周八先生开办的塾馆已是名声在外。《镇志》说,古镇在清末形成了“
办学成风”。这样的乡镇实在非同一般。本地人士、天津文史馆馆员、老报人王慰曾先
生曾撰文指出,这里曾出了三四位颇有影响的教育家,如曾任民立第五小学首任校长的
同盟会员马阜,曾任市立师范校长的首批日本留学生杨征甫。温世霖之家可为代表。
很少有任知道,中国近代大教育家张伯苓先生就是在宜兴埠的温氏家塾接受启蒙教育
的,这最能表明那里“办学风气”的浓郁。
从上面的追溯可以看出,宜兴埠虽然只是个市郊村镇,经济上并不重要,但从文武两
方面来看,其份量可说都明显超过了它在天津整体中所占的微小比重。这个古镇从开始
就显出某种精神特质,堪作天津人文发展的象征。
宜兴埠总归是个普通的北方小镇,这里并没有名公巨卿的世家府邸。然而“大户人家
”的威望不在于显赫的权势和财富,而在于传世的精神。宜兴埠有如此值得注意的人文
背景,看似平常却具有典型意义的大户人家在这里出现,自然叫人想起“秀气所锺”的
古语来。

由武而文——勇于担当的温氏家风之由来
提起镇上的大户人家,宜兴埠的父老都说:先有蒋、韩两家,后有苏家大院;后来形
成的大户,要数温、倪、周、庞——头一户就是温家。
据温世霖撰著的族谱《温氏世袭图》(稿本,藏于天津博物馆)记载,宜兴埠温氏最
早来自山西洪洞县大槐树村。永乐初年战乱甫定,朝廷鼓励向人口稀少的地区移民,家
家离乡时都要到当地一棵植于汉代的大槐树下办理手续,所以那棵树就成了故乡的象征
。温姓有一支仍然留居山西老家,一支南迁,另一支到了沧州达子店。清初,始祖温元
德的一支,来到冀东的宝坻县(今属天津市)。后来温世霖的先祖温起龙、温起明兄弟
,随母亲徙来天津北郊的“刘快庄”( 今属西堤头镇),后又搬家到“余庆府”(宜
兴埠别名,雍正七年始改为今名)定居。
长房温起龙生有六子,形成六大门,开设油坊、酒厂、酱园,因为经营有道,开始在
当地富甲一方,号称“老六门”。次房温起明只生二子,家境贫寒,靠编芦席、治鱼具
为生,家谱中没有留下他们的名字,只知道其中一人又生五子,为“毓”字辈。从这五
兄弟分别繁衍,形成“老五门”。其中的长门温毓善,便是温世霖的曾祖父。
温毓善经营粮行,又承办盐商所需的芦席、麻包等大宗货物。盐业是造就巨富的产业
,但没有官方背景则难以染指。温家因供应盐商所需的物资而发家,确是选对了平民致
富的一条现实捷径。中国传统的富户,有的行善济贫,也有的为富不仁,看人品而定。
温毓善,人如其名。有记载说,此老热心公益、乐善好施,甚至“有求必应”。
旧时中国的社会阶层是“士农工商”,排在最后的商人,连科举考试都没资格参加。
“士”是通过科举考试成为官员候补人才的阶层。古代的“士”是包括武士的,由于后
世的重文轻武,人们往往认为“士”只是读书人。国家离不开精通武艺、能领兵作战的
军事人才,所以事实上“科举取士”不光通过文章来选拔文士,并行的还有一套“武科
举”,通过比试武艺来选拔军官。“人往高处走”,但受商人身份的限制,加上宜兴埠
的“尚武”风气,温家自然为自己的家族发展选择了“武学”的现实之路。
据家谱记载,温氏“家传武学”。温毓善让两个儿子都自幼习武。长子温长溥,即温
世霖的祖父,14岁被送进天津县武学,此子在这方面也确有天才,十五岁乡试中式,十
七岁“联捷”,成为“武进士”。《天津县新志》卷 19 记载:“癸卯科(道光二十三
年,1843),武举温长溥。丁未科(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武进士温长湧。次子祖温
长湧,即温世霖的叔祖父,更不得了,咸丰三年考上武进士,十三年荣登榜首,成为天
下第一的“武状元”。古镇宜兴埠的温家兄弟连连登科,“哥俩武进士、天津武状元”
,一时轰动全国,传为佳话。
取得“进士”资格,就要由皇帝授予高级官职,文武皆同。温长溥“奉旨任御前侍卫
,乾清门行走”,这是保卫皇帝和皇宫的极其重要的岗位。多年以后,因表现出色,朝
廷让他独当一方,出任登州总兵,即山东半岛军区首长。倘若不是过早去世,他可能会
参与中日甲午战争。弟弟温长湧中状元后,被委任为山东青州营中军守备,后迁头等侍
卫。
帝制时代,皇宫侍卫一职关系着天下安危,会比别的岗位更能让人形成突出的国家观
念。而镇守海防的官职,则天然会让担当者产生忧患意识,对富国强兵更为关切。
两兄弟的经历,使温家陡然从普通百姓跻身于国家骨干阶层,家风自然也跟着演进,
从一般的乐善好施提升到“以天下为己任”的勇于担当的精神。
温家“教育救国”信念的形成
中国传统重文轻武,“社稷栋梁”总是文臣。“科举取士”还是以经义文章为主体,
武举人的后代自然趋向于变成文秀才。
在温家,这个重大的转变就发生在温世霖父亲温联琇身上。他人格高尚、个性极强,
很小失去父亲,进入乡学后“苦志读书”。但不久他就对腐朽的“八股取士”产生怀疑
。家谱说他“淡泊名利”,这显然跟温家已形成的勇于担当的家风有关。与父辈的以武
艺立功相比,科举“仕途”很难提供为国效命的机会。于是他在苦闷中毅然放弃“举业
”,一心钻研深奥的“理学”,以探求从“修身”到“治国”的途径。温联琇不幸逝世
很早,按世俗价值观来看,他不但没有成就,反而成了“败家子”。温世霖撰写的《家
谱》在《祖德记略》部分说,父亲温联琇因不屑于为一家谋利,“慨然焚乡人所负之债
券”,一举豁免了四十余家的欠债,宣称:“吾不愿使子孙结怨于乡里也。吾有五子,
何患贫为!”温家“由此家道中落”,不再是富户。我们认为,此举才是真正“大户人
家”的风范。
温世霖的父亲能有这样惊人的表现,可知他母亲也决非没见识的妇女。相反,她的表
现更惊人。她的名字就有丈夫气概:徐振肃。她是邻县武清人,出身于“诗书继世”的
名门望族,从小熟读经史。旧时常用“深明大义”来称颂杰出女性,徐氏更是个“心怀
大志”的巾帼英雄。也许跟嫁到侍卫皇帝、镇守国门的武将家族有关,她非常关切天下
大事,有强烈的的爱国之心,爱读新闻报纸,容易接受新思潮。
温世霖之父曾说既有五子不愁家贫,可见他们夫妇对子女教育的重视。徐振肃不但关
心子女的文化学习,更重视品德教育,经常勉励孩子们要学有所成,将来为国效忠。光
绪十年(1884)中法战争,清廷把安南(越南)割让给法国,全家为之震动感愤,温世
霖至于不断哭泣。
白天她丈夫教孩子们研读理学,晚上她还要督促他们刻苦夜读,家中整天书声朗朗不
绝。邻里见到温家的孩子长进很快,纷纷把子弟送来读书,这样就自然形成了最早的“
温氏家塾”。丈夫病故后,她更以办学为一家的生计。随着经验日渐丰富,事业不断发
展,徐女士终于成为中国少数最早的女教育家之一,直至受到孙中山先生的褒奖。
1895年,中国又在中日甲午战争中遭到惨败。洋务运动富国强兵成效卓著,还是不敌
小日本,这使国人受到极大的震撼,认识到光是引进武器无济于事。英国留学生、在天
津担任北洋水师学堂总办的思想家严复,在本地《直报》上连续发表了《论世变之亟》
、《救亡决论》等文章,呼吁变法维新,启蒙思潮迅速兴起。救亡图存,人才为重,教
育为先。1897年,大教育家、天津人严修上书奏请改革科举,设立“经济特科”,被认
为是“戊戌变法的原点”。不久西式普通教育在天津率先推行。这都使温母受到很大启
发,因而早早就树立起“教育救国”的理念。后来温家能开办北方最早的女子学堂,就
直接得到严修的鼓励和帮助。
在办学风气浓厚的宜兴埠镇,温氏家塾的成绩更加突出。这只要提到最有说服力的一
点:我国近代大教育家张伯苓,就是在温氏家塾中完成启蒙教育的。据天津文史馆馆员
、老报人、温家乡邻王慰曾先生回忆,为了提高教学水平,温家和杨家共同从城里聘请
张伯苓的父亲张云藻(字久庵)先生来任教,少年张伯苓也随父亲就读在这里,接受了
启蒙教育。并与温家结为姻亲。张父虽有学问,却是个无所成就的“玩家”,按理不易
严格训导儿子成材。张伯苓能成为热烈的爱国者,当跟温家受到爱国气氛的熏染有关。
温世霖在家谱中回忆说,中法战争中国本来打了胜仗,昏庸的的朝廷反而签下丧权辱
国的《新约》,温母把这引为奇耻大辱,痛感国家要强大必先造就人才,“理学”空疏
无用,要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于是她毅然决定,要次子温世霖“弃举子业,入北
洋水师学堂”,还让三子温世铭入天津北洋机器厂,“以备他日学成致用”。
少年温世霖的海军梦及后来经受的历练
温世霖,生于清同治九年(1870年)润10月30日,曾用名温昱,字支英,晚年自号“
铁仙”。
温世霖的父母生有五男两女,他是五兄弟中的老二。按传统礼俗,同一祖父的兄弟“
大排行”,他排第七,所以后来人家常喊“温七爷”。温世霖自幼就是个很聪慧的孩子
。也许有天生带有先辈武人的禀赋,他的个性豪爽而勇猛。他从小时腿部就有轻微的残
疾,往往受人嘲笑,因而变得更加倔强。他年纪很小就失去父亲,所以自称“少孤”。
温家的财产在他父亲的一次善举中已被散尽,有的家人常为怀恋往日的富裕而凄惶,小
世霖独能泰然处之。
母亲看世霖是个材料,更加重视他的教育。鸦片战争那年头,中国的水军只有帆船,
祖上镇守海疆的温家,对现代海军的建设当然格外关注。温世霖10岁那年,1880年,中
国第一座海军学校——北洋水师学堂就创立在天津,总办(校长)是维新派的旗帜、留
学英国学习海军的严复先生。
时代的变化、新政的推行,使父辈报国无门的苦闷已成过去,面对国家危难,温世霖
决心投身海军!这也是遵奉母命。他报考水师学堂,一举考中,正在踌躇满志之时,不
幸糟到人生中头一个大挫折:在入学不久的身体复查中,他因为腿部的残疾而被劝退学
。后来他总是自称水师学堂“肄业”,以标志对一度跨进海军大门而自豪以至遗憾。
提到水师学堂,让人想到张伯苓先生(1876——1951),他正是从那里毕业的,后来
果然成为海军战士驻守威海卫。据他的接班人、南开大学元老黄钰生先生回忆,老校长
当年目睹威海卫“两日之内三易国旗(从日占到英租,中间象征性地归还中国)的国耻
”,愤恨于中国军人孱弱麻木之状,发誓教育救国。
顺便要说的是,张伯苓参加海军是否出于温家的影响?别忘了他是温世霖的家塾同学
、并成为一生的知交,更与温家结为姻亲(张由家庭做主,娶宜兴埠的安氏为原配夫人
,不久病故,其姑为温世霖夫人,所以温在《昆仑旅行日记》中称张为“姻伯”)。他
比温世霖小5岁(按姻亲辈分则长一辈),非常容易模仿年长同伴的作为。1891年,张
伯苓考入北洋水师学堂,恰好也是15岁。因为他跟洋教师学成西学人才,所以才被严修
选中,委以为创办南开学的重任。这是后话。
水师学堂上不成,温世霖不死心,退而求其次,接着又报考电报学堂。“北洋电报学
堂”是洋务派大臣李鸿章设立在天津的,跟水师学堂几乎同时,在具有新思想的温世霖
看来,毕竟也属于可以强国的“实务”。不幸,海军之梦的破灭重演,由于同样的原因
,温世霖再次经历了“录取——退学——肄业”的挫折。
1905年朝廷废除了科举制,前一年,温世霖通过了末班科举考试,成为最后一批秀才
之一。他能写得一手漂亮的古文,就得力于曾打下坚实的国学基础。同时他也如饥似渴
地汲取西学新知,成为卓有见识的人才。科举制度即便不废除,他也不会因循于“学优
登仕”的老路。他没有严复、蔡元培那样的条件或留学英伦、或出身翰林,家境又不富
裕,必须寻求自己的人生道路。
事实上他从20岁那年就自信地开始闯荡大世界,曾先后谋得天津道公署、直隶督公署
、长芦盐运署等政府机构的“文案”职务。这种岗位类似后来的秘书,通过处理公务可
以熟悉行政运作,锻炼实际本领,还容易获得发展机会,李鸿章早年就曾当过曾国藩的
幕僚,学习“经世之学”。由于温世霖表现出色,后来曾专职为“东征大臣”处理电报
,那是袁世凯统帅的援朝抗日的正义之师,袁曾于此役为国立功。
1898年朝廷戊戌变法失败和1900年的八国联军入侵的庚子事变,使温世霖受到强烈刺
激,有小传说,他“感愤填膺,至于终日哭泣”。他的思想变得非常激进,感到“国亡
之无日,愤不欲生”,决心推翻清廷。他感到南方革命空气比较活跃,便放弃职位别母
南下。一段时间他“奔走于淞沪、粤、桂,呼吁革命”,其间的活动细节缺乏史料,不
得而知。推想他发现南方革命条件也不够成熟(当时同盟会主力还在海外),〈小传〉
说他“人微言轻,郁郁北归”。经过一些年的历练,温世霖变得更为成熟而深沉,于是
他结合自己的实际条件和家庭情况,确定了以“教育救国”为自己的人生道路。
温世霖母子开北方女子教育之先河
温世霖20岁外出闯荡以前,曾有几年在家乡宜兴埠帮助母亲办学。那时温母徐振肃已
有了“教育救国”的觉悟。作为女性,她痛感中国要强国必须让占人口半数的妇女脱离
愚昧状态,所以她下定决心要开创女子教育。
传统的儒家礼教,讲究“女子无才便是德”,私塾从来不招收女生,偶有识字的女孩
子,都是由家人传授的。徐振肃创办的“温氏女子家塾”,最早只有几个学生,还包括
她的两个女儿和儿媳,慢慢扩大到乡邻。后来家塾又亮出了“普育女学”的旗号,顾名
思义,旨在普及女子教育。温世霖全力帮助母亲办学,有同乡老人回忆说,他曾计划以
镇上的庙宇“碧霞宫”为普育的校址,遭到本族长辈、村正温长伦的斥责,说:“你这
跛子,净捣我的乱!”世霖反驳道:“有理的孙子不怕爷!”至今传为佳话。
乡镇居民总是比较守旧,温氏母子感到传统的阻力不易破除,镇上难成大业。他们向
往天津市内“新文明”的活跃气氛,很想把创立女校的事业转移到市中心的老城厢来进
行。
事业的成功往往要靠机遇,温家的女子教育事业,多亏了一位关键人物的支持,就是
严修先生。他是天津人,有清朝翰林的崇高威望,曾亲任朝廷主管教育的“学官”,加
上思想先进,早就明确提出“欲强中国……非创办新教育不可”。1898年他因与保守势
力不合,毅然辞官回津,专心办学。
温家本来远在郊区,是通过什么机缘跟严修结识的?缺乏记载。推想起来,当是通过
张伯苓的介绍。张从小就与温家亲如家人,1897年,他从海军退役回到家乡天津,立即
成为严修办学的主要助手。严、张、温同以教育救国为职志,志同道合。以张伯苓为中
介,温世霖跟严修建立了十分亲密的关系,各方面都直接得到他的巨大帮助。
1905年科举废除,新式教育事业急剧兴起。学部侍郎严修和直隶学务处参议林墨青等
人掀起了天津的办学高潮。当年,温世霖全家搬至城里鼓楼东经司胡同居住。张伯苓等
同道的住宅都相邻不远,特别是新式教育事业的领军人物严修,两年前(1903)他在东
门内“会文书院”旧址创办的“普通学社”(后改名“师范讲习所”)就在温家近旁。
通过严修,温世霖喊快融入天津的士绅阶层。
光绪三十二年十一月初五(1905年12月1日) ,天津历史上第一个女子学校———普育
女学宣布成立,校址暂在东门里二道街荣家胡同内。这个学堂收女孩,不管贫富,只要
能够交纳象征性的一点学费,就可以入学念书。消息传出,在社会上掀起了轩然大波,
保守的官宦人家强烈反对。这是必然的,因为此举违背了儒家限制妇进入社会的几千年
礼教。尽管严修推行新式教育曾得到北洋大臣袁世凯的认可,但并不等于女子教育的合
法。面对强大的阻力,温世霖毫不退缩。
普育女学堂的创建曾遭到官方的压制,拒绝批准其成立。幸而借助严修的威望及林墨
青的协调,才得以实现。温世霖也设法化解官方的阻挠,自己只当学堂“总监”,而让
广受尊敬的老母亲亲自出面。年近七旬的徐振肃女士挺身而出,担任普育学堂的第一任
女校长,并亲自授课。
由于官府的阻挠,社会的观望,第一期学生才招来五六人,也大都是亲朋好友的家属
。经过第一波的冲击,人们有点习惯了女学的新事务,到转年春,学生就多到50余名,
需要扩大校舍,1906年普育女学堂迁移到鼓楼东的沈宅东院,学校初具规模。
开办女校当然得有一些女性教师,这成为一大难题,温世霖母子求贤若渴。第一批女
教师都出自大家名门,有陶湘(金融家、收藏家)的妹妹陶淑修、陆辛农(画家、博物
学家)的姐姐陆阐哉等。前年陆辛农之孙陆惠元先生曾对《城市快报》的记者说:“我
太姑是天津最早的女教师之一。她当时在城里非常有名,都尊称她为‘陆大姑’。十几
岁时她的文才就得到老先生们的认可,后来曾拜《大公报》主笔为师,学习写作时事论
文。她思想相当解放,对封建礼教的东西向来不理会,很痛快就同意了普育学校的聘请
。”
后来严修创办的“保姆讲习所”第一批学生毕业,壮大了普育的师资阵容。有人说天
津最早的女校是严修办的,这需要辨明。1902年出现的严氏“女塾”是有女生的家塾(
被《大公报》称为“女学振兴之起点”),“普育”才是面向社会的“女学堂”。
1904年严修、张伯苓从日本考察教育归来,全力筹建南中学,所以大力支持友人试办女
子教育和幼儿教育。严修聘来日本幼教专家大野伶子,在家塾的基础上开班教授保育法
、音乐、体操、游戏、手工等课程,名为“保姆讲习所”,实际是幼儿师范,培养出中
国第一批幼教师资。温世霖的原配夫人安桐君女士就是其中之一,还有张伯苓之妹张祝
春,都成为普育的骨干教师。严修急忙开办此班,可能也是为了普育女学堂的急需。
普育学堂打开了女子上学的风气,随着学堂的声望日隆,越来越多的开明绅商愿意出
资赞助。这就需要有更宽敞的校舍,于是选定了鼓楼西板桥胡同火神庙。1903年兴起的
“废庙兴学”高潮中,曾有“散塾”在这里办学。温世霖奔走求助,由严修带动社会名
流募捐,在庙址大兴土木,建成一座天井式的楼房,并有操场三四百平米。1906年夏季
,普育正式迁入新校舍。
为了完善系列化的女子教育事业,温世霖又在不远的鼓楼西达摩庵胡同,利用达摩庵
的旧房舍,开设普育分校,为小学部,还附设蒙养院(幼儿园),由温夫人兼任院长。
当时宫内有位从法国归来的皇室女官给慈禧太后担任翻译,很受喜爱,太后因而对女
学的看法有所改变,改变了对女学的看法。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面谕学部允许开办
女校。袁世凯积极响应,听从严范孙、温世霖的建议,于1906年6月创办了“天津女子
师范学堂” 为全国最早,培育出邓颖超、刘清扬等杰出女性。

温母是妇女解放的先锋 普育是妇女运动的摇篮
早期的普育女校,每期招到的学生只有20来人;然而它对社会的影响却相当重大。可
以设想,当时天津已有无数开明士绅,他们的适龄的女儿,凡是那几年进过新式学校的
,多是普育女校的学生。例如城里著名的大户人家——梅家,故居就跟普育学堂同在板
桥胡同里,这家出了一位闻名世界的人物——清华大学梅贻琦校长,他的妹妹当然会进
新学堂,她就是普育的学生,名叫梅贻环。《昆仑旅行日记》里曾提到她,一个担任班
长的优秀女生,温校长在流放途中还梦见她参加学生运动之状。
早期普育女生,肯定出了些人物,不过记载不全。天津人、鼎鼎大名的中国妇女运动
领袖刘清扬女士(1894-1977)就跟普育女校有关,是著名教师陆阐哉的学生。小传里
说她进过严修于1905在家塾基础上开办的“第一家女校”,那实际上当是家塾,因为严
修当时全力开办南开中学。两处女校的师资多相同,陆阐哉逝世时,刘清扬曾率严修女
校学生参加普育女校举行的追悼会。
首任校长温母的生平更能提示我们,普育女学堂可说是中国妇女运动的一个发源地。
几十年间,由于种种特殊缘由,温世霖的名声很少提起,受此影响,温母徐振肃女士作
为中国妇女解放先驱的杰出生平,也随着校史资料的散失而湮灭不彰。 幸而有一位有
心人,普育学校事业的当代继承者、天津市女三中(普育学校一度用名)前校长罗春荣
先生。他致力于普育校史的收集调研凡二十年,材料都有出处,采访都有笔记。他在校
史文章中写道:
60年代中期我偶然在广东会馆后楼一个尘封的库房里发现了一个大木箱,满盛着老普
育学校的历史资料。其中有温世霖之母徐振肃的遗像。这位老人身穿缎面短袄,凤裙,
放足,圆口布鞋,盘头,端坐在木椅上,神态安详,雍容大度。……
这个大木箱中还有历届毕业生合影、师生花名册、记分册,学籍簿,以及各种文书和
照片等资料。1963年经我与几位教师初步整理,部分内容曾在学校内展出。“文革”中
,这批资料被“造反组织”上缴有关部门,后来不知道去向,温家办学的历史资料就这
样荡然无存了。
根据罗校长的文章及老校友的回忆,温母徐振肃女士不仅是最早的女教育家,更加令
人振奋和肃然起敬的是她的爱国心和对妇女解放事业的激情。她冒着极大的压力,勇敢
地提出了“劝止妇女缠足、蓄发”的校规,并大力宣传放足,剪盘头。她还率领学生直
接投身社会,热情促进妇女解放运动。最激进的方式是街头演讲。罗校长的文章说:
当时天津开办了一批对民众进行社会教育的机构,有天齐庙宣讲处、西马路宣讲处、
地藏庵宣讲处等。温世霖母子在校内组织了“妇女救国演说团”,每逢周末,由温母亲
自带队,到各处宣传演讲。女学生个个落落大方,慷慨陈词,历数近年国家之腐败、列
强之豪夺、百姓之痛苦,特别是妇女所受之压迫,句句入理,情真意切,围观者久久不
肯离去。有时温老太太亲自讲演,更是感人至深。有的妇女听得热泪盈眶,以至泣不成
声。
这种场面叫人想到十多年后的五四运动。比起各地来,五四期间天津爱国运动的突出
特色是妇女运动。跟周恩来、马千里等人领导的“学生联合会”同时,成立了“天津女
界爱国会”,会长就是刘清扬,下设“演讲队”,由郭隆真(邓颖超的战友,后为烈士
)任队长。刘清扬既然与普育女校有关,可以推想,五四运动中的“女界爱国会”、和
街头“演讲队”的形式是仿照徐振肃校长首创的普育“妇女救国演说团”的先例。五四
运动以后,邓颖超、刘清扬又组织“女星社”,开展妇解放事业。由此看来,中国现代
妇女运动很可能要追溯到天津,而徐振肃女士是先锋,普育女校是摇篮。
妇女解放,根本问题是经济上的独立。温氏母子对此有深切的认识,所以给普育女学
堂定下了女子职业教育的任务。学堂大致建成后,又逐渐增加了一系列适宜于女性的技
能培训课程,包括师范、保姆、家政等科。后来更为成年平民家妇开办了“妇女补习班
”,内设缝纫、织巾、花边三科,成为天津女子职业教育的开端(《天津县新志·卷十
·学校》)很多学员不但掌握了谋生的手段,而且同时接受了男女平等的思想启蒙。普
育勇于担当学校以外的社会职能,可见办学者致力于中国妇女解放事业的远大胸怀。
普育女校带来的新风气,对社会风俗的改革方面也发生着广泛的影响。例如婚礼改革
。天津最早的新式结婚典礼,张伯苓之妹张祝春跟著名教育家马千里(周恩来的老师和
五四运动中的战友)的婚礼,以鞠躬代替跪拜,轰动全市,就是在普育学堂里举行的。
温母“卒开北方女学先河,屡蒙提学使嘉奖。她不顾年事已高,终日劳碌于校务,还
身先士卒,奔走于街头巷尾终于积劳成疾,于民国12年(1923年)去世。孙中山先生亲
题“民国贤母”匾额,予以褒扬。(《天津志略》)。
罗校长说,据普育的老师们回忆,日本侵占时期不准学校悬挂孙中山像,主持校务的
赵凤山主任为抵制奴化教育,巧妙地在礼堂正面挂上温母遗像,每周的例会上,赵先生
带头喊:“向温母三鞠躬!”学生们无不肃然起敬。

启蒙与宪政运动的斗士
温世霖思想先进,行事果敢,深得天津士林的器重。通过与严修等人志同道合的密切
共事,他很快成为天津名流,维新派士绅圈中活跃的一员。
研究近代史的学者们都说“中国百年看天津”,此言不虚。特别是在20世纪的门槛前
后,天津成为全国的旋涡。义和团之乱招来的八国联军入侵,使天津人痛感国家危亡迫
在眉睫。另方面,九国租界的特殊存在,又成为新思想的强力辐射源,天津一时成为全
国的舆论中心。
1902年梁启超发表《新民说》,在天津引起很大反响,温世霖对此有强烈的共鸣。他
们母子创办普育学校的宗旨,本来就不是一般地提倡教育。对于改造国民性,舆论比教
育奏效更快。温世霖精力充沛,救国心切,创建普育学校不久,又投身于舆论战线。
光绪32年(1906年末,一说1907年3月)温世霖、严修共同创办了《醒俗画报》,社址
在天津北门。这是天津最早的画报,当时还没有新闻照片,该刊用毛笔画的形式,每图
配上一篇文字说明,深为民众所喜闻乐见。后来成为大画家的刘奎龄就是画稿人之一。
该刊旗帜鲜明地提出:“本馆同仁以唤醒国民、校正陋俗为宗旨。录事概用图说,以期
人人易知易解。”图文内容为社会新闻,街谈巷议,借以启发民智、鼓吹革新。创办之
初为旬刊,每期20页。自1907年7月起改为五日刊。该刊发行面很广,保定、烟台、营
口、奉天(沈阳)、镇江、河南、湖南、上海、杭州等地都有代销处,与上海著名的《
点石斋画报》南北呼应。前年《醒俗画报精选》已由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
《画报》后来因为揭露军阀段祺瑞的行贿买官丑闻,被迫停刊。后来有的合作者更改
刊名和宗旨(出版到1913年),温世霖愤而离去。后来他又相继创办了《人镜画报》和
《自由报》,1910年为配合请愿运动又创办《公民白话报》,曾聘进步教育家、社会活
动家马千里为主编。浅显生动的语文使广大民众易于接受。当时距离推行白话的“文学
革命”为时尚远,所以也是开风气之先的创举。(均见《中国近代报刊名录》)
通过办报,温世霖扩大了社会联系,结交了不少教育界以外的开社会名流。例如画报
编辑陆辛农,《大公报》编辑刘孟扬(1877—1943)等人。陆是女教育家陆阐哉之弟,
不仅是新派画家,还是博物学家,曾主持河北省博物院。刘是女革命家刘清扬之兄,社
会活动家。还有众多地方士绅,如王法勤、孙洪伊等人士,后来都成为中国政界的重要
人物。
温世霖的思想本来就比严修、张伯苓等友人更激进,后来发展到不满足于维新改良,
而趋向革命,终于成为同盟会会员。他是何时参加同盟会的,并不清楚。天津早期的同
盟会都是秘密加入的,根据民国史记载,1906年孙中山先生派廖仲恺来天津筹建同盟会
,转年就出现其活动。据陆惠元介绍,其祖父陆辛农是1908年由温世霖介绍“秘密
加入同盟会”的,可见温世霖是天津最早的会员之一。首批会员著名的有革命者白雅雨
,他是李大钊的老师,后因发动滦州起义而牺牲。温世霖可能曾介绍一些人加入同盟会
,例如刘清扬,传记说她“早年加入同盟会”,她是温世霖原配安夫人的同学。
温世霖还可能对重要政治人物孙洪伊(字伯兰,1873~1936)有过影响,使之转向同
盟会,成为中山先生的战友,后来曾任广州大元帅府内务总长。孙洪伊是天津北仓镇人
,北仓为温世霖的家乡宜兴埠的邻镇。因为同乡关系,两人一直非常亲密。孙本是康、
梁维新派骨干,1904年曾创办天津电报学堂。李大钊在天津北洋法政专门学校上学时,
他是校董,对李非常器重,李一直视他为可信赖的“友人”。(阳光:《孙洪伊和李大
钊》2006-3-23)。后来孙中山与李大钊会见就是在上海他的家中。传记说,他是1909
才由宋教仁介绍加入同盟会的,比温世霖晚得多。
1906年,清政府迫于内外压力,重新开始“自上而下”的立宪运动,皇帝颁布了“预
备立宪”诏书,以9年为预备期,不久又设立各省“諮议局”等机构,为未来的地方议
会做准备。由开明绅商为主体的革新势力,借着合法地位猛然兴起,展开了立宪运动。
1908年直隶省諮议局成立,出身盐商、富有家财的孙洪伊成为重要议员。天津还先于各
省筹办地方自治,不久孙以直隶省諮议局的名义,联合各省諮议局,因而成为立宪运动
的领袖人物。温世霖作为孙洪伊的乡友,积极追随他,成为立宪运动的先锋。光绪三十
四年(1908),孙洪伊、王法勤、温世霖等共同创办“直隶自治研究会”,以此为中心
,开始连续展开三次大请愿。
1910年年初,孙洪伊领衔16省“请愿国会代表团”,前往京师都察院递交请愿书,遭
拒绝;同年6月,组成“各省请开国会代表团”第二次上书,由末科状元刘春霖领衔晋
京,仍无结果;10月7日第三次请愿,孙洪伊与直隶代表李长生、温世霖等前往摄政王
府递交请愿书,东三省学生赵振清、牛广生路迎代表团,当场割臂股写血书,强烈要求
立即召开国会。各省督抚也出面支持,清政府被迫再次让步,将预备立宪期从九年缩短
为五年(《宣统政记》卷45),但同时严禁再行请愿。各界认为朝廷没有诚意,反而激
起了全国学生的极大愤慨。
近代首次大规模学运的领袖

1910年12月第四请愿。进京请愿的奉天代表团(代表东三省)路经天津时,温世霖等
人召集天津大中学生,以及全国各省旅津学生两千余人,召开欢迎大会,有河南等多省
代表参加。当时东北因总督赵尔支持立宪,学生运动比较激进。会上奉天学生代表慷慨
激昂,指出东北面临危亡的形势,痛斥清廷的腐败,要求立即召开国会。大会一直推举
天津普育女子学堂监督温世霖为“全国学生界请愿同志会”会长。
会议决定向全国各界发电,呼吁支持。电文说:“(省)諮议局转教育会、商会:鉴
于国事危机,非即开国会不能救亡。津全体学生界停课,已举代表晋京请愿。特电贵省
速起,以为后援”(《大公报》宣统2年11月21日)。
12月16日,天津学生举行大罢课。直隶学界在中州(河南)会馆开会,推举代表20余
人,其中包括马千里等三位南开学校的代表,同时广东旅津学生界在广东会馆开会表示
声援。
12月17日,全国学生界代表在天津自治研究所开会,法政学堂学生江元吉,割下臂肉
写血书“为国请命,泣告同胞”;军医学堂学生方宏蒸割指写血书“热诚”。
先前,孙洪伊领衔諮议局各省请愿时曾誓言,如朝廷治罪愿承担主要责任。温世霖能
得到全国学界的一致拥戴,当然由于他表现出同样的勇敢坚定性。他以其救国热忱,及
早年在官府练就的周旋本领,早已在学界获得崇高威望。他背后有马千里、李大钊等各
校师生爱国热情的巨大推动,更有諮议局议员孙洪伊、商会总理王竹林等的强大后盾。
当时各地商会已成为势力雄厚的政治力量,孙洪伊等不直接出面,是斗争策略的需要。
12月20日早晨,河北地区的学生从河北公园(今中山公园)出发,到南门里广东会馆
与城厢地区学生会合,组成三千八百多人的请愿大军,浩浩荡荡向直隶督署进发。直隶
提学使傅增湘赶来劝阻,遭学生拒绝。游行队伍到商会,请总理王竹林参与;又到县议
会、諮议局,正副议长及不少议员也会合同行。
行至中途,与乘坐马车的禁烟局总办袁静庵相遇,袁指使以马车冲击队伍,鞭打学生
,一时群情激愤,马车被砸毁,总办遭痛打。队伍一路高呼口号,抵达督署后,绅民学
生静坐院中,温世霖以“总代表”身份递交请愿书,声称“誓死请愿,立宪救国,不达
目的,誓不罢休”。陈燮龙装病不敢出见,由下属出面接受上书,保证即日电奏(见刘
明山《武昌起义前后天津地区立宪派的活动》)。
12月22日,天津各学堂学生在自治研究总所召开会议,决定采取联合行动:宣布
停课请愿,举代表进京;又以“全国学界国会请愿同志会”名义通电各省諮议局、教育
会及商会;呼吁全国联合行动。23日督署发布告示说:“钦奉严旨……各省如再有聚众
滋闹情事,即非安分良民,该督巡等着即查拿严办。”同时派出军警严密监视学生不准
外出,法政及军医学堂戒备更严。
1月7 日,陈燮龙命“巡警道”去东门内经司胡同温宅,请温世霖“来官府谈话”。温
世霖自知不测,镇静自若,便做好安排,向家人告别,慷慨前往。来人把他直接带往老
龙头火车站,说是请去北京谈话。车到丰台站,上来众多官兵,宣布朝廷旨意:温世霖
为要犯,“遣戌”新疆伊犁,“严加看管”。
这场学运震动全国,温世霖一时成为叱咤风云的人物。各地报刊纷纷作为重大新闻报
道。权威的《东方杂志》(第8卷第1期)、官报《教育杂志》(第3卷第6 期)发表专
论记述“温世霖创议联合全国学界罢学”事件;《上海时报》12月26日发表长文报道详
情,谈到温世霖担当“通国学界同志会”会长时说:
因温声望素著,曾充第三次请愿代表,阅历甚深。且素于公益之事,每不惜捐弃生命
财产而为之,
他的这种性格正是天津人特有的,带着祖辈武将的侠士风范。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各
报关注的重心在于:对温世霖的处置属于“构陷”。如《上海时报》说陈燮龙等“与温
有私仇”,故用“鬼蜮手段”“藉此陷温”。 南开学校的马千里发表在北京《国民公
报》的文章也是以《天津大冤狱》为题的。
这场全国学运,堪称中国历史上破天荒的大事。运动检阅了新兴力量,锻炼了民众斗
志,促进骨干分子转向革命。最突出的代表是正在天津上学的李大钊,他是学生领袖之
一。高一涵在《李大钊同志略传》中写道:
“请求开国会运动,在天津以谘议局议长温世霖为中心。守常(李大钊字)率北洋法
政学堂学生,赴督抚署请愿,致遭当道之忌。温世霖被捕后,人心益激昂,守常运动天
津学校以全体罢课相要挟,而当道益恨之。后温世霖判往新疆充军,守常率全体学生往
送,几被捕。由是守常名益著,有‘北洋三杰’之一之称。”
李大钊曾深情回忆这场运动,评价为从立宪到革命的转折点:
本校同学在东大讲堂开会,同学秦广礼断指写血书,激扬民气。同学孙可君断肘,大
家非常激烈。孙君断肘之后,全身为血所染,许多同学鼓掌叫唤,都以泪相见。……那
种悲惨激昂的光景,我终身不能忘!
这次风潮,算立宪派运动失败,而革命派进行越发有力,从此立宪派的人也都倾向革
命派,大家都觉得对温先生义气上过不去,只好再等机会。(《十八年来之回顾》见《
直隶法政专门学校十八周年纪念特刊》)
从请愿事件到被捕流放,有十来天的间隔,温世霖有机会逃匿,但《上海时报》说他
一直“家居”养其眼病。为了保护学生,他像谭嗣同一样显示了“好汉做事好汉当”的
气概。
1910年12月20日的运动,从规模上和激烈程度上堪于9年后的五四运动比肩,作为首次
,更有历史意义。然而这些些如今却少为人知。究其缘故,可能与后世被五四的光芒所
掩盖不无关系。
温世霖及其教育世家(下)
《昆仑旅行日记》:流放途中著奇书
这场学运一下子把温世霖推到中国政局演变的风口浪尖上,成为举国注目的人物,真
所谓时势造英雄。这会使他早年就具有的历史使命感变得更为强烈。
朝廷给温世霖的惩罚是“遣戌”,这是个可宽可严的含混词语(清代刑法中只有“遣
刑”),《辞源》的解释是“送犯人戌边,使之效力赎罪”。没有明确年限的“谴戌”
有可能是长期的,然而温世霖毫不消沉。这固然由于他勇于担当的性格,更由于他对革
命的即将发生有坚定的信心。
漫漫旅程那时只有东半程修了铁路,在途时间需要数月之久。温世霖居然把这冗长的
磨难变得极为充实而富有意义,办法就是认真书写日记。题名《昆仑旅行日记》(以下
简称《日记》)的书,不仅留下了历史见证,更重要的是,以非常积极的态度,记载了
他沿途从事调查研究的成果,大有现实价值。
温世霖的“旅行”,行程跨越了直隶(今河北省)、河南、陕西、宁夏、甘肃、新疆
共六省。《日记》从1911年(宣统二年)1 月7 日开始到转年6月18 日截至,历时近半
年,详细记述从被捕、上路直至抵达新疆迪化(乌鲁木齐)的每日经历,篇幅约八万字。
翻阅《日记》,使人感觉这真是一部奇书。
一般人会设想温世霖像《水浒》中的被流放的林冲那样披枷带锁,然而事实却大出意
外,他更像一位视察中的钦差大员。这是因为当时朝廷已很虚弱,而犯人背后的朝野立
宪派力量相当强大,连各省总督中也不乏支持者。温世霖每到一省,都要移交给两位本
省的押解者接管,他们绝非“董超、薛霸”之徒,相反,都是级别很的高特派“押解委
员”(书中简称“解委”)全程陪同。一行人每到一县,都由知事(县长)安排接待,
有的知事还出面宴请。在较大的城市,都停留较长,例如在西安、兰州都停留六七天,
社会活动繁多。
不同于一般流放犯人的悲苦,温世霖有着极其特殊的心境:乐观积极。参与立宪运动
,使他对朝野动向、政局大势了如指掌。戊戌变法失败的痛切救圳,使各派知识分子大
大消弭了分歧,一时难得地形成了较共同的立场。日记中记述作者在陕西临潼县跟老县
长的畅谈:
此老无丝毫官吏习气,与余一见如故。自云昔曾加入戊戌政党,六君子遇害,曾亲收
遗骸。言次拍案大呼“非革命不可”者再。
仁人志士日睹熟透了的革命形势,面对宪政力量的迅猛兴起,竖信中国可以一举自立
于民主国家之林。可以说这种希望并非虚妄,半年后天翻地覆的辛亥革命果然发生了。
那时朝野的共识固然是由接连的国耻和立宪的阻力激发的,但更有淳厚的传统伦理作
为改革的文化基础。这样才能理解何以统治阶层如此开明:各省派出的“解委”个个成
为政治犯的好友同道。《日记》记述,沿途只有甘肃一个大官曾有刁难表现,他还是陈
燮龙的亲戚。作者到处遇到慷慨悲歌的爱国志士,邂逅了不少洒泪惜别的知交,有的甚
至不惜弃官相助。甘肃“解委”李某因为对抗陈燮龙而被惩处,他宣称“一介微官何足
惜,殊不愿失去温君良友也”。
温世霖认为自己赶上了中国士人梦想已久的大时代、大事业。他坚信自己很快会回来
投入新中国的建没。因此他的流放之旅具有奇异的属性——堪称为了勾画“建国蓝图”
而提前进行的“综合考察”。这不是他个人的幻觉,日记显示,沿途接待他的无数士绅
官商都配合其考察,关怀其健康,要他准备为国承担大任。
每到一县一镇,他都立即抓紧进行实地调研。考察的重点,是地方宪政机构、新旧学
堂、警务军情等等“新政”设施,以及工商经济、物产资源、山川气候、民俗官风等。
他用未来从政者的主人眼光衡量一切,随处记下自己的评议和思考。这使《日记》具有
与明末志士顾炎武的名著《天下郡国利病书》相类似的性质,而在现实价值上又过之远
甚。
由于身份特殊,各地当局不敢慢待,这使温世霖得到不少照顾。尽管如此,毕竟他不
得不乘坐最原始的大车来穿越最荒僻的地带,颠簸劳顿,使他频发病患。在甘肃沙漠的
缺水地带,干渴之苦难以想像。“穷览朔漠,见山奔海立,沙起云行,可惊可怖之状…
…”这是明代袁宏道古文名篇《徐文长传》里的名句。温世霖《日记》记述的新疆戈壁
大沙漠的经历可谓九死一生,更为惊心动魄,然而作者笔下壮美雄奇的景观,只能激发
他万丈豪情,则毫元徐文长式的“英雄失路,托足无门”之悲。
互联网上的日本书目中,把《日记》归于“边疆史料”,岂料其内容为近代中国宪政
、教育、民族、交通、工商等无数侧面的鲜活材料,可说是壮阔奇丽的巨幅社会全景图
。书中包括10多项价值突出的专题调研,例如甘肃的鸦片问题,新疆的民族自治问题等
。例如敦煌石窟的发现,可能为最早的详述。作者常以高度责任感参与各地事务,例如
在陕西建议集资开发油田,在新疆建议成立商会抵御俄国经济侵略。他在建议哈蜜民族
自治当局选派青年到天津培训技艺时,还具体到了托付家乡的回族友人照料少数民族的
习俗。
作者的旅行又像文化人类学家的“田野考察”。书中记载了无数难以置信的奇风异俗
,例如男青年结婚前要经过与驴性交的考验。更令人震撼的是西北百姓的极度贫困,最
穷的是酒泉以西的甘肃,那里女孩田间劳动时没有裤子而露着月经纸。
笔者作为《日记》的编注者,在整理这部奇书时,时常激动到“废书而叹”。比贫穷
更令人惊异的是丑陋的背景下绽开的希望之花。连最偏僻的县城中都挂着“自治研究所
”的牌子,这是为实施宪政而设立的机构,显示出了清廷推选宪政的决心,然而还是在
“改革与革命赛跑”中迟了一步。
《昆仑旅行日记》书名虽久已流传,却无处寻觅。温世霖写作更迟的《段氏卖国
记》早已及时出版,而《日记》写成20年后才由其家人作为赠品少量印行,国家图书馆
里也没有收藏。这是因为后来国事的发展使书中的理想彻底破灭,作者在沮丧中把书稿
束之高阁。
笔者在天津图书馆发现独藏的《日记》后,加以分段、标点、注释,2005年出版。在
北京、天津多家报刊上发表的介绍文章,题目为《被湮灭的奇人奇书》、《教育世家和
民族精神》等。此后,温世霖的事迹重新在网上广泛流传。

从热烈投身变革到愤然退出政坛
温世霖的生平,“救国”是主题,至于途径,可说游移在政治和教育之间,而两者都
是他从“家风”中继承来的。他青年时代考入水师学堂、给高级衙门当“文案”,以及
只身南下“奔走革命”,都是属于政治救国;没有出路,才从26 岁(1905年)潜下心
来跟母亲一起坚定地献身于教育救国的事业。
30岁上,猛然兴起的学运把他卷进政治旋涡,也可以说是他自己热情投入。从此,他
开始在政坛上冲撞。他生性率直勇猛,缺乏政客的城府,这造成了他后半生的困顿。跟
至交张伯苓比起来,他没有持之以恒的事业,因此晚年心境迷茫痛苦,可说不无悲剧色
彩。
温世霖被判“流放”时,张伯苓作为“学界请愿同志会”的临时会长,曾奔走呼吁,
营救不果,温便被迫告别了教育界。温的另一位至交孙洪伊是个政治家,从《日记》看
,温在旅途上跟孙的通信要多于张。作为立宪运动的全国领袖之一,孙洪伊曾发动沿途
各省市的“諮议局”网络,给路过的温世霖以关照,温也到处会见各地宪政人士,想必
有所联络。
作为同盟会的重要成员,温世霖的流放备受总部的关注。他们得知温的流放消息,立
即派人追至保定,除送去盘缠外,并安排沿途接应。孙中山先生本人对温世霖的遭遇也
很牵挂。《日记》记载,作者在兰州曾见到中山先生从香港派来保护他的两位专使,说
孙先生恐温世霖出事,派他们沿途保护,兼程追赶至此。温世霖请他们转告:“请孙会
长放心。至新疆后当努力推行会务,倘有机可乘,即行发动(革命起义)。”
温世霖于1912年5月28日到达目的地新疆迪化(乌鲁木齐)府,当天受到知府的宴请。
过了两天他去参见新疆行政长官,当请示如何“管束”时,对方笑道:“既已到此,即
无事了!”更早来此的政治犯、北京某报名记者,刑罚为“监禁”,还有行动自由。温
世霖暂且安下心来。他曾把自己与流放新疆的林则徐、刘锷等著名爱国者并列。林则徐
在流放伊犁时留下了名句:“苟利家国生死已,岂因祸福趋避之。”
温世霖利用在新疆的机会从事了哪些活动,《日记》中已不再包括,有关详情尚待收
集资料。有记载说,他仍然继续一路上的调研,曾写成《新疆风俗考》一书,但今已不
可见。还有一说:他又因发表《民主社会之建设》等文章,曾一度被遣戌西藏。从《日
记》末尾来看,他刚到新疆就出席由津帮控制的当地商会的集会并发表演讲。可以肯定
,他在停留新疆期间的主要活动是广泛的社会联络。
形势发展之快果然如温世霖所料,他抵达新疆不到半年,辛亥革命就爆发了。在混乱
局面中,他被孙中山先生推荐为新疆都督,曾一度就任,在率领新军与清军作战中“被
围困两昼夜,几濒于危”,幸而获革命力量的要员营救。他随即离开迪化回到家乡。
温世霖回天津后仍然担任普育女子学校的校长。他像先前一样关心地方文化事业,例
如1915年曾出资兴建“南市大舞台”,有旋转舞台,为天津第一家设备先进的现代剧场
。但温世霖的主要精力都用在政治活动上。
民国建立,温世霖被任命为中国同盟会京津保支部交通部长。“交通”意为组织联络
,前任此职的是温世霖的战友白雅雨烈士。1912年8月,张继(国民党元老,直隶省人
)、王法勤等奉命在天津组建国民党“燕支部”(“燕”意古燕国,即直隶与平津地区
),共有党员千余人,温世霖担任干事长(执行机构负责人)。
温世霖作为孙洪伊的密友,在复杂的政治演变中始终跟孙站在一起。1913年国会选举
,国民党占多数,温世霖成为议员,但宋教仁的被刺打断了中国宪政的进程,孙中山发
动短暂的“二次革命”,孙洪伊秘密南下上海,成为讨袁的主将之一,很多檄文出自温
世霖之手。
1916年袁世凯悍然称帝,转年8月,孙中山、孙洪伊在广东成立“护法”的军政府,温
世霖成为孙中山麾下的一员,任军政府参事。(孙玉枢:《孙洪伊生平》《中华文史资
料文库》1996)
袁垮台后,北京政坛陷入军阀派系的复杂斗争。温世霖对军阀的祸国殃民极为愤恨,
1919年曾撰写了声讨段祺瑞的《段氏卖国记》一书在上海出版,因此险遭暗杀。
1922年国会在北京复会,部分国民党籍的前议员去了北京,由温世霖等人负责。后来
各路军阀争权夺利、鱼肉人民,愈演愈烈、愈出愈下。先前正直的议员还可以利用矛盾
保存一点阵地,后来各派关系错综,极端难处。1923年10月,曹锟演出贿选丑剧,头脑
比较简单的温世霖痛切发现自己曾被利用。重大刺激使他对政治彻底厌恶,1924年初,
他愤然退出政坛。53岁正当壮年的他,永远从政治舞台上消失,这就是他后来不为人知
的原由。
1931年918事变后,日本人在天津制造“便衣队暴乱”,企图为统治华北寻找代理人,
曾多次试探请他出山,遭到他的痛斥。为了避开骚扰,他从当时居住的日租界搬家到英
租界。有一次奉系军阀张作霖曾派人请他去张园跟在天津当“寓公”的末代皇帝溥仪见
面,他说:“我半辈子都在反皇帝,又让我见皇帝,岂有此理!” 后来社会上流传着
他的“三不怕老人”的称号,就是不怕死、不怕穷、不怕各种恶势力。
大半生都在忧国忧民的温世霖,遽然退出政坛,内心不可能平静。为排遣巨大的苦闷
,晚年他沉溺于“嗜古”,考据、收藏古泉货、古物,同时还以翰墨寄情,喜作篆书和
国画,与齐白石、张大千、方药雨等以书画会友。
中年以后,他患多种疾病。从《日记》中可见,他终日为肝病、眼病所苦,经过流放
的劳顿,加上救国理想破灭,面对国家动乱民族危亡,常年痛心疾首,终于郁闷成疾。
1934(民国二十三年)年12月24日,温世霖患脑溢逝世,享年65岁。病危中他仍然心
系国事,为日寇的进逼而忧心如焚,曾立遗嘱,其中说:
外患方殷,内忧未艾。茫茫前路,在我国上下人士好自为之。一言以当诀别。

温世霖毕竟曾是全国闻名的人物,他的去世再次引起全国关注。治丧者为他编印过一
本《哀荣录》,其中蒋介石、汪精卫、张学良、林森等十几位民国元老纷纷题词悼念,
一致予以高度赞扬,特别是对其人格无不钦佩。
普育女校的发展:“教育世家”办学的典型
2003年初,笔者发现了天津图书馆独藏的《昆仑旅行日记》,当时对作者被派湮灭的
生平还知之不详。正在整理出版中,恰好经天津《今晚报》吴裕成先生介绍,与天津中
山中学前校长罗春荣先生相识。
中山中学是普育中学的后身。早在15年,罗校长前就从校史的研究转向温世霖家族史
料的收集,并辅以对现实情况的调研访谈,为此还与温家后裔一直保持联系。
浏览他的文章和史料,使笔者对《日记》作者的生平发生很大兴趣,认识到百年老校
的历史一直贯穿着温世霖家族“教育救国”的精神。这大有助于读者对《日记》的理解
。加之又受到当时另一历史机遇的启发,于是笔者决定与罗校长合作,把温世霖的家族
史和普育学校的历史都以“附录”的形式收进《昆仑旅行日记》书中,以扩大其书的现
实意义。本文有不少校史、家史的细节都取自罗的两篇文章。
传统中国社会被视为“家族社会”,或者说,中国人以家族的生命为生命。汉语的“
家”固有“职业传承”的含义,“世家”更是如此。温家就是“教育世家”的典型。
天津普育女校后来的发展,有个突出的特点,就是“家族性”。“家族性”现今被认
为是东方企业发展模式的局限,那是因为企业追逐利益的本性。在教育领域则不同,从
普育学校的发展史来看,则体现出一个“教育世家”可贵的精神力量。
温世霖被发配新疆后,天津当局曾宣布将普育女子学堂收归官有,因遭到绅商各界的
反对而作罢。温世霖重返天津,继续担任普育女校校长,但他已成为一个政治人物,主
要精力不能用在学校的事业(或“家业”)上。普育校务的重担便由他的夫人安桐君女
士挑了起来。
因为她出身于严修开办的幼教培训学校,从日本专家那里既学得了音乐、体操等现代
课程,也学得了女校的管理方法,所以她能把学校办得十分出色。更重要的,当然是她
从婆母那里继承来的教育救国和妇女解放的精神力量。
罗校长的文章说,安女士身蒹校长和教学骨干,每天上课长达7 小时,日夜为校务劳力
操心,曾被舆论赞为“安夫人办学——有校无家”。像徐振肃女士一样,她的声名也超
出了天津,《天津志略》说她“曾蒙前清学部侍郎推许为‘北方大教育家’”。
在安校长任上,普育形成了自己独特而鲜明的校风。学校不仅校让女生像男生一样有
机会读书,还有更为超前的特色,就是让大力突出体育课。过去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
姑娘们,整齐列队,按口令操练步法队形、做徒手操或器械操。普育的另外一大特色,
就是提倡课外活动。据老校友回忆,每到星期六下午,全校学生带了椅子排队进入礼堂
,依次坐好;高年级的大姐姐登台表演舞蹈、歌剧、话剧。学校还每周举行演讲会和辩
论会,受过锻炼的女孩子个个能言善辩。
这些方面的特点,恰好是由张伯苓校长培育的南开学校的长处。所以不妨说,当年的
南开和普育像是“兄妹学校”。两校共同的全面发展、注重行动的特色,或许都可以追
溯到张伯苓、温世霖这对姻亲的尚武精神,追溯到温家的武官出身以及宜兴埠的民风。
普育女校的发展方向,也跟南开相同,就是向国际先进标准看齐。1919年,南开大学
创建当年,严修和张伯苓就派21岁的清华毕业生黄钰生(子坚)到美国去攻读教育学,
用今天的词儿说就是“定向培养”,黄归来担任南开的大学部主任。普育呢?安桐君校
长也很早就派送也是清华毕业的长子温祖荫到美国去留学,1924年学成归来,担任了普
育的教务主任。不同的是,黄钰生是南开校父严修之同道卢木斋的外甥,而温祖荫是普
育校母徐振肃的孙子,两人与学校创办者的关系有社会和家族之,这体现了普育的“教
育世家”特性。此外,同为美国留学资格,温祖荫从事的不是高等而是中等教育,这种
“大材小”用表明温家办学“志不在小”,目标远大。温祖荫按美国最新的教育理念来
管理,学校面目当然日新月异,规模也大有发展。可惜他50岁上英年早逝,否则普育、
南开更会并驾齐驱。
1933年,普育校长由直隶高等工业学堂毕业的银行家王荷舫兼任。他不是别人,而是
温世霖的四妹之夫——还是家族内部的人。
教职员之间多有亲属关系——普育学校的这个特色,可以找出历史原由,就是早期女
子教育专业人才的极为缺乏。安夫人能成为女教师,因为首创的温氏女塾注定只能以家
人为最早的学生。早期女子教育的这一特殊境遇,也是温氏家族多以教育为业、以至成
为“教育世家”的机制所在。家族属性当然有其局限,然而在特殊条件下也许更能转化
为事业的生命力,以支持“教育救国”精神的传承。
从“亲缘”到“业缘”:“教育世家”和民族精神
介绍温世霖的生平,不免对他身后的事业有所交代。
中国有个古老的词语“家业”——“家”与“业”并提,“亲缘”和“业缘”往往交
错难分。另方面,“家族社会”的亲情要从“家”扩大到“族”。“家业”有时可以在
同族的亲属中传承。
普育事业的发展中,后来就典型地出现了这种情况。现今的《校史》(网上文本)介
绍前校长刘绛文女士,说“其夫温朋久是温世霖的族孙”。温朋久之兄温赢士曾在宜兴
埠开办另一个同名女学,后来他也投身普育学校。但他们兄弟跟温世霖并没有很近的亲
缘关系。这是怎么回事?
传统的“乡土中国”,大姓家族中辈分和威望较高的头面人物总会热心于提携族人。
在宜兴埠,温世霖就是这样的角色。镇上同姓乡亲中,他最器重的后生是两兄弟,哥哥
叫温灜士(号阆仙),弟弟叫温灜举(号鹏九),温世霖对待他们亲如子侄。但他们跟
温世霖家并不是血亲,而是同姓的外来户。根据家族社会的传统礼俗,同姓人家只要能
从族谱上找到依据而确定辈分,一般都会通过“认宗”(天津叫‘认户’)的方式来拉
近成“一家人”。为了弄清温瀛士跟温世霖的关系,本文笔者在编注《昆仑旅行日记》
时,特请生长于宜兴埠的老报人王慰曾先生撰写了一篇《乡邻杂忆》,其中说:
我曾几次访问过和温世霖同辈的温士琨先生(我的小学老师,生前曾任中国致公党天
津市委员会副主委;温家有南温、北温两支,分别用“世”字、“士”字)。他说:“
温灜士一家的祖上迁来(宜兴埠镇)后,曾‘认户’温氏大姓,算是温氏的‘认户本家
’”。
又,我为搜集天津文化名人李叔同的事迹,曾请温士琨先生向居住台湾的温世霖女儿
温亚兰女士了解情况。士琨先生说,她来信中提到温世霖跟温灜举的关系,就像李叔同
提携其弟子刘质平一样。”
李叔同把刘质平视为最贴心的人,至于以后事相托。温亚兰女士借用其父温世霖跟温
灜举的关系来向长辈解释李叔同跟刘质平的关,可见温世霖对温灜举兄弟有何等密切的
“亲情”。
据王慰曾先生回忆,“认户”排辈的结果,温世霖比温瀛士大两辈。瀛士兄弟作为外
来户,家境比较清贫。温世霖对哥哥温瀛士非常喜爱(弟弟年纪还小),让他在自家的
学校里帮忙,因而熟悉了办学的一切。那时科举制已经废止,青年可以凭自己努力来找
出路。据罗校长的调研,温瀛士对温世霖极其崇拜,温世霖也对这个晚辈非常器重。可
能受前辈的启发或嘱托,1905年普育女学堂迁到城里后,温瀛士又在村镇里办起了另一
个“普育学校”(所以罗校长曾发表一文题为《两个普育》)。
王慰曾先生文又说:“温世霖创办的教育事业,更多地由受到他提携的族人温瀛士继
承和弘扬。”
罗校长也多次到宜兴埠访问,曾与温家后人温士昱、温士瑾交谈。据他的调研记录:
温瀛士,字阆仙,生于1895年,年轻时很有志气,17岁即开始投身教育事业。20世纪20
年代曾长时间担任宜兴埠民立第五小学校长。温世霖在城里创办普育女学堂后,1929年
,他以温世霖为楷模,在当地创办了第二家“普育女子学堂”,校址就在温世霖家空闲
的宅院。
同为女学,同名普育。两个“普育”的一体性,从人事关系上也有充分的证明:温瀛
士曾聘请他的长辈、温世霖的续妻阮氏夫人为董事,并在校授课。在宜兴埠人眼中,他
的学校就是普育留在家乡的分校。
1945年抗战胜利,日伪时期当了河北银行行长的王荷舫不能挂名普育校长了,温世霖
近亲中再也没人胜任,于是普育的事业转而由温瀛士一家担当,实现了两个普育的合流
。先是温瀛士从宜兴埠来到城里普育学校(1934年奉令改组为“普育女子初级中学”)
成为骨干,任达位于摩庵胡同的普育分校的负责人。1946年,他的弟妇、温瀛举之妻刘
绛文从重庆来到天津,担任校长。普育在这位德国女留学生的领导下再度蒸蒸日上。
1946年添设高中,更名为“女子中学”。所聘教员多为名师,例如边叔扬,后来成为天
津市立第一中学校长。
刘绛文女士,河北女师学校毕业,水平很高、能力极强。是留学生涯使她跟温瀛举结
为夫妻,而他俩能得到公派留学德国的机会,全亏了同族长辈温世霖的帮助。温世霖大
力提携温瀛举,固然由于跟他哥哥温瀛士的关系,恐怕更重要的是为普育培养高层次的
接班人,就像张伯苓派黄钰生出国留学是为了培养南开的接班人一样。至于为什么温瀛
举学成归国后没有回天津来,那是因为他在德国就投身于更大的事业。在革命队伍中,
他更名为温朋久(本来字鹏九),作为中共党内少有的德语人才,他后来成为周恩来的
助手、新中国的外交家,首任驻日内瓦总领事。
刘绛文女士归国后也投身地下工作,来天津则利用天津社会局的职务为掩护,曾组织
普育学生参与社会活动。以她的政治才干而肯安于担任中学校长,这多半是替丈夫尽责
,对已故长辈温世霖对他们的提携也算有个交代。
像温世霖之家一样,温瀛士一家也都从事教育。温瀛举当外交官前一度任教授于著名
史学家范文澜执掌的北方大学,不愧教育世家的一员。温瀛士的小弟弟温瀛阶也以教师
为业,曾是王慰曾先生的老师,担任市立宜兴埠小学校长多年。温瀛士的下一代温刚先
生一生都在教书育人,王慰曾就是他的学生,后来在天津第33中学任地理教师。他的夫
人杨女士则是小学语文教师。18年前,罗校长在调研校史中曾经访问过温刚先生。温刚
先生曾建议罗校长去国务院访问他的儿子温家宝,罗校长没有去。前年他再次访问了杨
老夫人。他们待人都非常平易、热诚。罗校长说,从他们身上能依稀看出老“普育”的
影子。
从亲缘上看,两家的关系很远,从业缘上看,则由普育学校的事业凝结为一家。超亲
缘的传承,表明普育的事业非同一般的事业,而像火炬接力长跑一样,充满着爱国精神
的热力。
余话
2005年,普育学校成立已满100年。在这前夕,天津的破旧房屋改造也进行到城里。板
桥胡同整体拆除前夕,正在编注《昆仑旅行日记》的笔者到旧校址察看,面对鳞次栉比
的民居,想到温世霖先生当年开拓之难。
经过温姓几代人的接力,抗战胜利后天津普育中学已发展成与南开中学同龄的名校。
1952年,学校迁到南门里广东会馆原址,改名中山中学,院中树起了中山先生塑像。这
里恰好是当年温世霖领导的学生请愿运动的聚集之所,1912年中山先生北上时演讲于此
,欢迎会是由温世霖先生主持的。
鼓楼西一带已在兴建为取名“大户人家”的新楼群,温世霖开拓的板桥胡同校址
,及温瀛士开拓的达摩庵胡同分校校址,都在其范围中。为了保存老城区的历史文脉,
将附建一所教育博物馆。
“大户人家”一般都是家财富足、子孙繁多,但更要有其精神传承。温家本是宜兴埠
镇的大户,从温世霖开始,又成了城里的大户。如今他的子孙多已远在国外,温瀛士的
故居则尚存在于天津城里。两家的后人如何?
据温世霖祖同辈的士昱、士谨兄弟回忆,温世霖有三个孩子。长子祖荫又有一子一女
,儿子煜华,在上海交通大学任教授;女儿季华在北京工作。次子祖健,续妻阮氏所生
,后去台湾从商,他有一子隶华,在美国发展。温世霖只有一女儿温亚兰,现在台湾。
她有二子,一在巴西,一在国内。留在天津的只有温世霖的亲侄温鸿渐一家。
罗校长的记录说:“根据温士谨先生提供的线索,在朋友的帮助下我终于见到温瀛士
之子温刚先生,那年他已年七十开外,精神还好,说话很和蔼。”他说父亲原在天津县
督学,1919到1928年任宜兴埠小学校长。1930-1936年在宜兴埠开办小学,校址就在十
间房一带“温氏家塾”旧址。董事中有刘绛文,我的婶母,还有温世霖的夫人阮氏。我
叔叔温朋久年轻时常常去温世霖家为他的儿子温祖健补课。……”前年为了《昆仑旅行
日记》的出版,他拜访了年届百岁的温朋久老人。他的孙女温馨女士,以及温世霖的孙
女温季华女士都为新书提供了家族照片。两家仍保持密切联系。
中国“家族社会”有个重大原理:从“齐家”可以引申到“治国”。中华文化的悠长
,跟儒家“尊师重教”的传统密切相关,因此“教育世家”尤其值得重视。
普育事业的传承,能使人深切了解我们的民族精神,这种精神正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的事业中体现出来。“苟利国家生死以”的精神,今天仍是国家的脊梁。
l*****s
发帖数: 2109
3
当年 温家宝 当上了总理,还是很害怕别人揭他的老底,为了彻底和汉奸伯父 温世珍 划
清界线,请动了季羡林,炮制了这篇文章.
但就是没法掩盖 温瀛士 投奔 温世霖 才能在天津落脚。 所谓投奔就是投亲认宗,在
旧社会,那就是一家人了,那么汉奸 温世珍 就是温家宝的伯父 。
这片文章就是利用现在人对旧社会宗法社会的规矩不太懂来浑水摸鱼。
蒋纬国不是蒋介石的骨血,但是蒋纬国仍然是蒋介石的儿子。
章孝严是蒋经国的骨血,但是蒋家却不认这个儿子。
江泽民的养父牺牲了,生父在,但依然要说养父是自己的父亲,这是合规矩的,张爱萍
也是买账的。
周总理有两个名正言顺的母亲,当然不是都有血缘关系的,但是在旧社会就是名正言顺
的母亲。
而 温家宝 本人说得非常清楚:“我们家是从什么地方来到天津的,至今也没有人能说
清楚。据说是从山西来投奔这里的温氏家族的。”(温家宝:《同南开中学的师生们谈
心》,《天津日报》2011年10月30日)
所谓投奔这里的温氏家族,就是大汉奸 温世珍 家,靠着 温世珍,温家宝家才能在天津
办教育。
。 温世珍 在世的时候,温家宝家从来没有和他划清界线,
等到 温家宝 当上总理了,就想撇清和汉奸伯父 温世珍 的关系。这篇文章利用的就是
现在人们只懂得血缘关系,而对旧社会那种宗法社会下人们的这种家庭关系不懂不了解
来浑水摸鱼。
温家宝家 利用人 温世珍 的时候不嫌弃人是汉奸,现在 温家宝 当上总理了就嫌弃
人是汉奸, 想跟汉奸伯父 温世珍 划清界限,这是婊子的行径。
d*********g
发帖数: 1695
4
还伯父伯父呢?
温世珍是温家宝爷爷的爷爷辈。源自——刘绛文女士说“其夫温朋久是温世霖的族孙”。
周总理货真价实的同宗里面还有一个汉奸,温总理同姓里面有一个汉奸,也不是什么大
不了的事情。
号外:
请问,你是把你曾祖父的父辈叫伯父的吗?

【在 l*****s 的大作中提到】
: 当年 温家宝 当上了总理,还是很害怕别人揭他的老底,为了彻底和汉奸伯父 温世珍 划
: 清界线,请动了季羡林,炮制了这篇文章.
: 但就是没法掩盖 温瀛士 投奔 温世霖 才能在天津落脚。 所谓投奔就是投亲认宗,在
: 旧社会,那就是一家人了,那么汉奸 温世珍 就是温家宝的伯父 。
: 这片文章就是利用现在人对旧社会宗法社会的规矩不太懂来浑水摸鱼。
: 蒋纬国不是蒋介石的骨血,但是蒋纬国仍然是蒋介石的儿子。
: 章孝严是蒋经国的骨血,但是蒋家却不认这个儿子。
: 江泽民的养父牺牲了,生父在,但依然要说养父是自己的父亲,这是合规矩的,张爱萍
: 也是买账的。
: 周总理有两个名正言顺的母亲,当然不是都有血缘关系的,但是在旧社会就是名正言顺

l*****s
发帖数: 2109
5
人温家宝家乐意,皇帝不急你急啥!

【在 d*********g 的大作中提到】
: 还伯父伯父呢?
: 温世珍是温家宝爷爷的爷爷辈。源自——刘绛文女士说“其夫温朋久是温世霖的族孙”。
: 周总理货真价实的同宗里面还有一个汉奸,温总理同姓里面有一个汉奸,也不是什么大
: 不了的事情。
: 号外:
: 请问,你是把你曾祖父的父辈叫伯父的吗?

i*****g
发帖数: 11893
6
索男们说说,你们和家族的那些血缘关系的人有交往?
我觉得,父亲母亲的兄弟姐们的子女(表,堂) 还有些来往,其他很陌生了。
l*****s
发帖数: 2109
7
既然大不了,怎么那么怕人说呢?别人家当年资助你温家宝家,你温家宝应该感恩戴德
阿,怎么连人的名字都不说呢?

【在 d*********g 的大作中提到】
: 还伯父伯父呢?
: 温世珍是温家宝爷爷的爷爷辈。源自——刘绛文女士说“其夫温朋久是温世霖的族孙”。
: 周总理货真价实的同宗里面还有一个汉奸,温总理同姓里面有一个汉奸,也不是什么大
: 不了的事情。
: 号外:
: 请问,你是把你曾祖父的父辈叫伯父的吗?

d*********g
发帖数: 1695
8
你这个人辈份都搞不清楚就来胡搅蛮缠。

【在 l*****s 的大作中提到】
: 人温家宝家乐意,皇帝不急你急啥!
l*****s
发帖数: 2109
9
麻烦 darkingwing 小妹妹不要往我信箱发信,谢谢。
l*****s
发帖数: 2109
10
温家宝搞得清楚就行。

【在 d*********g 的大作中提到】
: 你这个人辈份都搞不清楚就来胡搅蛮缠。
相关主题
当代秦桧271这事还在发酵啊,辟谣的来了说薄书记多牛逼的,都没法回避一个问题
温家宝叔祖为温家宝解名"温家宝就是温加饱"影帝的家庭背景
文帝为什么会在十六大同意影帝出任总理温家宝的伯父? 还是祖父? 温世珍天津著名大汉奸,被枪毙的。
进入Military版参与讨论
d*********g
发帖数: 1695
11
解放前资助温家宝他们家的是温世霖,温世霖不是汉奸。温世林临终遗言是,子孙不得
与日本人合作。
可惜他能管住自己的子孙却没管住自己的弟弟。
同样的,鲁迅能制止周作人当汉奸么?

【在 l*****s 的大作中提到】
: 既然大不了,怎么那么怕人说呢?别人家当年资助你温家宝家,你温家宝应该感恩戴德
: 阿,怎么连人的名字都不说呢?

a****a
发帖数: 5763
12
你懂不懂什么叫两面下注阿

【在 d*********g 的大作中提到】
: 解放前资助温家宝他们家的是温世霖,温世霖不是汉奸。温世林临终遗言是,子孙不得
: 与日本人合作。
: 可惜他能管住自己的子孙却没管住自己的弟弟。
: 同样的,鲁迅能制止周作人当汉奸么?

d*********g
发帖数: 1695
13
温家宝什么时候说过他有个伯父?
给链接。造谣不打草稿是吧。原始文献?

【在 l*****s 的大作中提到】
: 温家宝搞得清楚就行。
l*****s
发帖数: 2109
14
哦,鲁迅不认弟弟了?温世霖不认弟弟了?
再说了温世林临终遗言没说弟弟不与日本人合作,可见还是允许的。

【在 d*********g 的大作中提到】
: 解放前资助温家宝他们家的是温世霖,温世霖不是汉奸。温世林临终遗言是,子孙不得
: 与日本人合作。
: 可惜他能管住自己的子孙却没管住自己的弟弟。
: 同样的,鲁迅能制止周作人当汉奸么?

l*****s
发帖数: 2109
15
所以说他现在不认这个汉奸伯父了吗。

【在 d*********g 的大作中提到】
: 温家宝什么时候说过他有个伯父?
: 给链接。造谣不打草稿是吧。原始文献?

d*********g
发帖数: 1695
16
温世霖1934年就死了,还两面下注呢!
他资助温朋久去德国留学,希望是为教育事业培养接班人。
没想温朋久在德国开始参加革命了。

【在 a****a 的大作中提到】
: 你懂不懂什么叫两面下注阿
l*****s
发帖数: 2109
17
所以,温家宝家后来依靠的就是汉奸 温世珍。

【在 d*********g 的大作中提到】
: 温世霖1934年就死了,还两面下注呢!
: 他资助温朋久去德国留学,希望是为教育事业培养接班人。
: 没想温朋久在德国开始参加革命了。

d*********g
发帖数: 1695
18
还是一句话,伯父是不存在的。
我没说温世珍不是汉奸,也否认温家宝他爷爷和温世珍他哥攀亲戚。
我否认的是那份伯父关系。
你要是说,温世珍是家宝爷爷的爷爷辈,我就认了。
爷爷的爷爷 = 伯父?

【在 l*****s 的大作中提到】
: 所以说他现在不认这个汉奸伯父了吗。
i*****g
发帖数: 11893
19
这个littles和darkingwing 真是一对好基友
d*********g
发帖数: 1695
20
温家宝1942年在天津北郊呱呱落地之时,37岁的温朋久已是国民党第三十八军军长赵寿
山(后任解放军第一野战军副司令员)办公室的代理主任了,风云际会,指点江山。
温家宝出生时要依附温世珍么?

【在 l*****s 的大作中提到】
: 所以,温家宝家后来依靠的就是汉奸 温世珍。
相关主题
温家世代卖国,73条来吧,死我也要顶!!说点公道话,温家宏算是比较清贫的红二代了
温家宝犯错被罚1块4,不踢足球改打篮球邓朴方谦虚地表示:我与选宁比,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地下
文革余孽温家宝居然还能读研究生尸骨无存的自费外发菊花汉奸.
进入Military版参与讨论
l*****s
发帖数: 2109
21
既然温家宝他爷爷和温世珍他哥攀亲戚了,那温家宝跟温世珍就是亲戚,至于辈分,人
温家宝家乐意,你急啥!

【在 d*********g 的大作中提到】
: 还是一句话,伯父是不存在的。
: 我没说温世珍不是汉奸,也否认温家宝他爷爷和温世珍他哥攀亲戚。
: 我否认的是那份伯父关系。
: 你要是说,温世珍是家宝爷爷的爷爷辈,我就认了。
: 爷爷的爷爷 = 伯父?

l*****s
发帖数: 2109
22
温家宝家 后来依靠的就是汉奸 温世珍。
你眼花了。

【在 d*********g 的大作中提到】
: 温家宝1942年在天津北郊呱呱落地之时,37岁的温朋久已是国民党第三十八军军长赵寿
: 山(后任解放军第一野战军副司令员)办公室的代理主任了,风云际会,指点江山。
: 温家宝出生时要依附温世珍么?

d*********g
发帖数: 1695
23
人家家宝什么时候乐意了?
人家都不承认和温世珍有什么关系瓜葛的。
只是,温家宝的爷爷温瀛士在天津解放前夕,不幸被害。40多年后,每忆及沧桑往事,
温朋久总怃然叹曰:“这是我一辈子最难受的事!”

【在 l*****s 的大作中提到】
: 既然温家宝他爷爷和温世珍他哥攀亲戚了,那温家宝跟温世珍就是亲戚,至于辈分,人
: 温家宝家乐意,你急啥!

d*********g
发帖数: 1695
24
littles那个小兔崽子,是老娘的干孙子,老娘乐意,就不必征求他的意见了。

【在 i*****g 的大作中提到】
: 这个littles和darkingwing 真是一对好基友
s*********r
发帖数: 183
25
你是八宝饭?没必要那么入戏啊!
不过就是个戏子政客而已,身世其实没那么重要。

【在 d*********g 的大作中提到】
: littles那个小兔崽子,是老娘的干孙子,老娘乐意,就不必征求他的意见了。
p********r
发帖数: 1193
26
就您老的这套说辞,老温叫你们文革余孽不为过吧

【在 l*****s 的大作中提到】
: 当年 温家宝 当上了总理,还是很害怕别人揭他的老底,为了彻底和汉奸伯父 温世珍 划
: 清界线,请动了季羡林,炮制了这篇文章.
: 但就是没法掩盖 温瀛士 投奔 温世霖 才能在天津落脚。 所谓投奔就是投亲认宗,在
: 旧社会,那就是一家人了,那么汉奸 温世珍 就是温家宝的伯父 。
: 这片文章就是利用现在人对旧社会宗法社会的规矩不太懂来浑水摸鱼。
: 蒋纬国不是蒋介石的骨血,但是蒋纬国仍然是蒋介石的儿子。
: 章孝严是蒋经国的骨血,但是蒋家却不认这个儿子。
: 江泽民的养父牺牲了,生父在,但依然要说养父是自己的父亲,这是合规矩的,张爱萍
: 也是买账的。
: 周总理有两个名正言顺的母亲,当然不是都有血缘关系的,但是在旧社会就是名正言顺

u*********n
发帖数: 367
27
谢谢,明白为啥赵倒,温不倒了,王是后台。

【在 d*********g 的大作中提到】
: 温家宝1942年在天津北郊呱呱落地之时,37岁的温朋久已是国民党第三十八军军长赵寿
: 山(后任解放军第一野战军副司令员)办公室的代理主任了,风云际会,指点江山。
: 温家宝出生时要依附温世珍么?

d*********g
发帖数: 1695
28
温桂生搬到天津时,还是大清国呢。
温家宝他们家族从山西搬到天津时,还是大清国呢。
人家是投靠反清义士的哈~~~

【在 l*****s 的大作中提到】
: 当年 温家宝 当上了总理,还是很害怕别人揭他的老底,为了彻底和汉奸伯父 温世珍 划
: 清界线,请动了季羡林,炮制了这篇文章.
: 但就是没法掩盖 温瀛士 投奔 温世霖 才能在天津落脚。 所谓投奔就是投亲认宗,在
: 旧社会,那就是一家人了,那么汉奸 温世珍 就是温家宝的伯父 。
: 这片文章就是利用现在人对旧社会宗法社会的规矩不太懂来浑水摸鱼。
: 蒋纬国不是蒋介石的骨血,但是蒋纬国仍然是蒋介石的儿子。
: 章孝严是蒋经国的骨血,但是蒋家却不认这个儿子。
: 江泽民的养父牺牲了,生父在,但依然要说养父是自己的父亲,这是合规矩的,张爱萍
: 也是买账的。
: 周总理有两个名正言顺的母亲,当然不是都有血缘关系的,但是在旧社会就是名正言顺

l*****s
发帖数: 2109
29
他们家长辈的亲戚他温家宝不认了,多有本事的总理啊!

【在 d*********g 的大作中提到】
: 人家家宝什么时候乐意了?
: 人家都不承认和温世珍有什么关系瓜葛的。
: 只是,温家宝的爷爷温瀛士在天津解放前夕,不幸被害。40多年后,每忆及沧桑往事,
: 温朋久总怃然叹曰:“这是我一辈子最难受的事!”

l*****s
发帖数: 2109
30
比反清义士比得过汪精卫吗?呵呵。

【在 d*********g 的大作中提到】
: 温桂生搬到天津时,还是大清国呢。
: 温家宝他们家族从山西搬到天津时,还是大清国呢。
: 人家是投靠反清义士的哈~~~

1 (共1页)
进入Military版参与讨论
相关主题
邓朴方谦虚地表示:我与选宁比,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地下官媒揭秘温家宝家世 叔祖温朋久文革入狱
尸骨无存的自费外发菊花汉奸.当代秦桧271这事还在发酵啊,辟谣的来了
李元温家宝温家宝叔祖为温家宝解名"温家宝就是温加饱"
3.19晚上长安街到底怎么了?文帝为什么会在十六大同意影帝出任总理
没有证据温家宏是温家宝亲弟弟说薄书记多牛逼的,都没法回避一个问题
当年温总理全家迁往天津,就是投奔此人影帝的家庭背景
温家宏系老革命家之后,跟温家宝无关温家宝的伯父? 还是祖父? 温世珍天津著名大汉奸,被枪毙的。
湖南再现官二代火箭女神温家世代卖国,73条来吧,死我也要顶!!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温世霖话题: 普育话题: 天津话题: 温朋久话题: 温家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