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boards

本页内容为未名空间相应帖子的节选和存档,一周内的贴子最多显示50字,超过一周显示500字 访问原贴
Military版 - 总理李克强回忆知青生活
相关主题
李克强:通读国学经典 “贤内助”为英语教授说来惭愧,我这个插队知青
南方系:青年李克强过目不忘 质疑领导修改其发言稿留学生是插队知青,还是进城民工?
南方系谄媚起来也是一流的:李克强知青往事J20给西方带来的巨大冲击,并非飞机本身。........
李克强的口才很不错啊洪泽湖水位下降致明祖陵地宫拱门重现
李总理的女儿听说也是在哈佛?我国大型锻件制造能力达世界水平
李克强的老师:他“在生活细节和个人卫生上,就没那么讲究了”中国大型铸锻件制造业全面突围 摆脱卡脖子之痛2011年11月23日 08:27
李克强:你有什么权力修改我的发言稿中国制出高温粉末合金棒..精密铸锻+数控机械加工.此棒被加工成叶
小强是凤阳插队知青,那他到底是安徽人吗?满族皇室后裔聚首辽宁清永陵溯源祭祖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李克强话题: 安徽省话题: 李诚话题: 知青话题: 凤阳县
进入Military版参与讨论
1 (共1页)
g*******0
发帖数: 3240
1
李克强的评价两句话:
1)物质极其匮乏。
2)吃不饱肚子
-----------------------------------------
揭秘新总理成长轨迹, 李克强奋斗史
《凤凰周刊》2013年第八期,总第465期
记者汪东亚
2013年3月,李克强正式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七位国务院总理。从这位“50后”的
成长经历来看,基层出身和知青经历、独特的国学熏陶和完备的法律和经济学科训练,
构成了他的学识和性格底座;而从团中央空降地方,再回到中央政府,步调紧凑、履历
丰富的政治历练,构成了其鲜明的施政风格。凡此种种,有助于我们观察中国政局演进
、预测这艘巨型航船的未来走向。
“文革”风暴中打下国学根底
李克强出身地方官员家庭。父亲李奉三在抗战期间参加工作,在安徽省定远县任过乡长
、县民政科科长等职,1951年起出任凤阳县县长。李性格直爽,一次开会与县委书记发
生冲突,甚至拿起板凳要砸向对方。后来,李奉三调离凤阳县,历任安徽省统战部处长
、蚌埠市法院院长、安徽省地方志办公室副主任等职。他在省地方志办公室这个清闲部
门任职时间最长,直至退休。熟识李父的人称他是位两袖清风的好官,也是一位严父。
李父2006年于合肥病逝,遵其遗愿,丧礼从简。当地官员闻讯,悄悄送礼吊唁,也被李
克强婉拒。
李克强是家中的次子,出生于1955年7月。李克强大约3岁时,父亲受调安徽省地方志办
公室工作,携家搬入位于合肥市的省属机关家属院,他在那里度过了童年和少年。
1966年,“文化大革命”席卷中国大陆,大字报和批斗会中断了课堂学习,11岁的李克
强暂别校园回到家中。父亲带他找到了同住一个大院的安徽省文史馆馆员李诚,请这位
1906年出生的“桐城派”国学师傅教授文史知识。因两家早有交谊,李诚一口答应,此
后五年间每天都要教习李克强一小时的课程,还把他管理的一座小型图书馆尽可能地向
这位关门弟子开放。
“桐城派”是晚清文坛中的重要一脉,重视史学涵养,讲究言之有物,章法有序而且语
言典雅简洁。李诚给李克强开出的阅读书目中,以《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
志》《资治通鉴》等史籍为主,兼修《昭明文选》《古文辞类篆》《经史百家钞》等古
文。相较于同辈人来说,李克强在“停课闹革命”的红色大潮中,难得地接受了中国传
统文化的熏陶。
每晚9时,李克强准时坐到李诚家中,老先生手捧书卷,常常一边用热水泡脚,一边夹
叙夹议,传道授业。20多年后,时任共青团中央书记处第一书记的李克强曾撰文《追忆
李诚先生》,其中写道,“就在这段时间里,李先生用平和的语调,时断时续地向我讲
中国的国学,讲治学的方法,讲古今逸事……几乎穿越了我的少年时代,但李先生的话
似乎仍未讲完”。
11岁~16岁,这是一个人开眼认识世界的重要时段。这时的李克强青春年少,由于父亲
在官场的边缘化地位而有幸远离“文革”政治旋涡,国学老师的私下传授又填补了他对
知识的渴求,使他与如火如荼的街头革命运动保持了某种距离。
1972年,李克强重回校园,就读于安徽省合肥市第八中学高中部。当时“文革”并未结
束,学校里还没有恢复正常的教学秩序。合肥八中也不是当地最好的中学,不过因为很
多大学教授被下放到这里,学校的教学队伍一点也不差。李克强成绩很好,是学生会宣
传干部,不过他的生物老师说他“有点小调皮,上课会跟同学说说话。”
那时候高中是两年,李克强所在的高二(六)班有18位女同学、21位男同学,班长就是
现任国务院部委负责人之一的苗圩,和李克强同岁。两人在合肥八中同窗两年后各奔东
西,却在30多年后重新在北京聚首,成为国务院同事。
对于曾经的同窗岁月,苗圩曾撰有一篇回忆文章,收录在2006年合肥八中50周年校庆学
生纪念册中。此文写道:“我们是在‘文革’的混乱中上了7年小学(实际上“文革”
开始后不久学校就不能正常上课了。当时不谙世事,感觉不要上课,整日疯玩真好),
懵懵懂懂地进入了八中。记得当时学校满目疮痍,一下子来了这么多学生实在难以招架
……学校按部队编制几个班组成连。学工是到铸锻厂,一去就是半个月,我们跟着工人
师傅一起做砂模。我学会推独轮车运沙,也学会使用捣固机,当时想,将来能当个铸造
工人该多好。”
高中毕业的李克强赶上了最后一拨知识青年“上山下乡”,1974年3月,一辆满载着高
中应届毕业生的大客车,离开了省城合肥,将李克强送到离祖籍不远的凤阳县,成为贫
瘠乡村的一名插队知青。
插队知青先进分子
中共十八大产生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31.7%的中央委员、28%的中央政治局委员都有过
知青经历,7位政治局常委中,有4人都是“上山下乡”的知青出身。无论是中共中央总
书记习近平,还是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官方报道都着重提到了他们在农村插队的基层历
练。
李克强插队地点是安徽省凤阳县大庙公社东陵大队,这里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祖陵所在地
,号称“帝王之乡”,但也穷得出名。时隔20多年后,被记者问及那个年代最大的困难
时,李克强不假思索地回答:“吃不饱肚子,物质极其匮乏。”
住在东陵大队给知青新修的集体宿舍里,由于水土不服,李克强一度全身皮肤溃烂,不
过他照样劳动。知青们每天干农活的时间长达10小时。他经常背着“为人民服务”的挎
包,里面装着干粮和咸菜,和土生土长的农民一样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一同劳动的村民至今还记得李克强的样子,“黑瘦黑瘦的,用扁担挑水一晃一晃”。由
于不吝惜自己的劳力,李克强成为同时下放劳动的同学中表现最突出的一个。“李克强
跟村民关系好,本地话讲就是‘特性’好、脾气好,从来没跟谁红过脸。”当地村民陈
学义回忆说。
插队期间,李克强被评为安徽省学习毛泽东思想先进个人。那时候,中国大陆从最基层
的大队、公社一级,然后县、地市、省级,直到全国,都会层层评选“学习毛泽东思想
先进个人”,在“政治挂帅”的年代,这是一个光荣的标签,代表着优秀和先进。李克
强以一个插队知青能够获得省一级先进,尤为难得,这一光荣印记直到他考入北京大学
时,还一直受到周边人群的羡慕和夸赞。
1976年,21岁的李克强在当地人的介绍下,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在不久后担任大队支书
。他尝试带领农民科学种田,推广水稻良种。据当地人回忆,李克强不爱搞政治活动,
对“批林批孔”不太热衷,人也不喜欢说话,很沉默。
这段大队支书的经历让李克强对中国的基层治理感受良深。多年后,他在中南海紫光阁
会见美国前总统卡特时,谈起基层选举,以自己为例说:“过去我当村长的时候,每天
早上要指挥每一个生产队甚至是每一个农民,你干什么、他干什么。现在我们的村委会
主任没这个权力。农民有权决定自己今天做什么、生产什么,当然,不能违犯法律。而
村委会主任如果违背村规、违背法律强迫他们,就可能被选掉,当不成这个官。”
在艰苦劳动的间隙,李克强爱读书是出名的。据村民回忆,当年他很少跟人说话,每天
手里都有一本书,夜幕降临之后还经常挑灯夜读。在炎热的夏天,他有时候会独自躲在
朱元璋祖陵幽静的树荫下捧书阅读。
知识改变命运,1977年恢复高考,李克强立即报名参加,并在570万考生中脱颖而出,
成功地被北京大学法律系录取,从此走出凤阳县,走出安徽省。他离开凤阳不到半年,
小岗村18户农民就用按红手印的方式,冒死签订了集体土地包产到户的契约,率先拉开
农村改革的大幕,中国社会由此进入一个波澜壮阔的大变革时代。(来源:凤凰周刊
2013年03月18日)
1 (共1页)
进入Military版参与讨论
相关主题
满族皇室后裔聚首辽宁清永陵溯源祭祖李总理的女儿听说也是在哈佛?
材料科学和工程李克强的老师:他“在生活细节和个人卫生上,就没那么讲究了”
3D打印,死路一条李克强:你有什么权力修改我的发言稿
Top 100 Materials Scientists, 2000-10, Ranked by Citation Impact小强是凤阳插队知青,那他到底是安徽人吗?
李克强:通读国学经典 “贤内助”为英语教授说来惭愧,我这个插队知青
南方系:青年李克强过目不忘 质疑领导修改其发言稿留学生是插队知青,还是进城民工?
南方系谄媚起来也是一流的:李克强知青往事J20给西方带来的巨大冲击,并非飞机本身。........
李克强的口才很不错啊洪泽湖水位下降致明祖陵地宫拱门重现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李克强话题: 安徽省话题: 李诚话题: 知青话题: 凤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