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s

本页内容为未名空间相应帖子的节选和存档,一周内的贴子最多显示50字,超过一周显示500字 访问原贴
Military版 - 一家三代为犹太教师看管2千余册书籍70年
相关主题
国内的铁路公路修完了,是不是 50 年不用再修了
大众创新万众创业新趋势: 全国首现创业孵化器骗钱案 被骗者多为大学生
我军机场工兵用新型装备对付未爆弹抢修跑道
中国空军指挥协调组赴震区靠前指挥
空军架设应急灯光系统 玉树机场具夜航保障能力
空军运输机空运救援人员和物资前往玉树
空军运输机仅伊尔-76可在高原机场起降
“差分北斗”海上试验成功 精度缩到1米超越GP S
中国海军严密监视 力阻菲律宾赖在仁爱礁ZT
中国军舰巡航仁爱礁系为阻止菲律宾建堡垒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孙礼话题: 林道话题: 潘碌话题: 这批话题: 犹太
进入Military版参与讨论
1 (共1页)
b*****d
发帖数: 61690
1
本报记者 朱珉迕
钉子太严实了。孙礼德没有想到,20年前自己费尽心思钉上了这些木条,20年后需
要耗费更多心力敲开。
这是2013年9月13日,窗外骤雨倾盆。孙礼德不知道木板撬开后里面会是怎样的情
形。他已经20年没有见过里面的书了,这是这个家庭最重要的物什。他在心中默祷。当
初他花了一整天将它们封闭在重重木条里,这曾被认为是保护它们的最好方式。但如今
,他害怕它们被老鼠啃成纸屑。
虹口提篮桥,东长治路805弄45号,一座行将拆迁的老式石库门。二楼昏暗的亭子
间里,这2000册英文、德文、希伯来文图书住了整整70年。它们来自一位名叫林道志的
老人。他是孙礼德的外公,昔日的教堂牧师、小学校长。1943年,一位在上海避难多年
、行将离开的犹太人,将这批书交给他看管,并告诉他,“我会回来的”。
为了这句约定,林家三代人,守候了70年。
锤子敲开了当年的木条。木条里头藏着书橱,玻璃门上贴着当年的挂历纸。打开橱
门,一沓沓积满灰尘的旧书出现。
“好的,都是好的!”孙礼德告诉身旁的舅妈潘碌——林道志的小儿媳。他们拿起
书,摆在手里反复摩挲。
整整70年的家族记忆,也随之打开了。把这些书完璧归赵,是外公的遗愿。他们一
度想在这里一直等下去,就像林家前两代人已经做的那样,一直等到主人的出现。
但亟待动迁的房子已经无法等待。他们有些着急。
别人的东西
10月12日,离商定的搬迁日期还有几天,书也已谈妥交由虹口区图书馆代为保管。
孙礼德突然开始焦虑了。
亭子间的门没有锁,边上卫生间的小窗没有栅栏。这样的格局持续了几十年,却在
最后一刻引起他的不安。他害怕有人从窗里爬进来,跑进亭子间。那意味着一切前功尽
弃。他拿起工具,“现在就去把窗堵起来”,但随即放下,生怕“此地无银三百两”。
一个下午,反复许多次。
过去20年,即便是在从来没有秘密的旧式里弄,林家二楼亭子间里的这堵墙,还是
成了最终鲜为人知的秘密。
从外表看,这本就是一堵普通的墙,钉得严实的木板外,还裹了一层平凡人家常用
的墙纸。当年,孙礼德在家人授意下,将原本分立三面墙的书悉数封存至这面墙中。在
他们看来,这是保存这些书最好的方式。
当年,它们的书龄已经超过50年。在那个时代,书的历史价值随着年月渐长而逐渐
显现,关于“经济价值”的议论,也开始浮出水面。这让林家人多少感到忧心。一次在
单位闲聊,孙礼德无意中向一位好友提及家中这批犹太人留下的书,对方立刻惊叫:“
这是二次世界大战留下的东西,值钱了!”
孙礼德一惊。他从没有考虑过“钱”的问题。与全家人一样,自他知道这批书,就
被告知这是“别人的东西”。70年里,书随着这户人家几经波折,但林家始终没有将其
作为家产。朋友请孙礼德“拿一本来开开眼界”,孙礼德当即回绝:“不可能!”
更加谨慎的潘碌,甚至没有对任何外人说起过此事。即便今年遇上动迁,提篮桥的
旧里弄进入空前的喧闹,依然没有人知道林家的秘密。直至签订完搬迁协议,她才悄悄
把此事告诉了一位可堪信赖的教会长老,对方听了,也“一愣一愣的”。
“谁都知道,这些东西意味着什么。”整个家族沉淀下的责任,让潘碌感到战战兢
兢,“我的公公保管了它们40年,丈夫保管了20年。我不可能允许自己有任何闪失,更
不可能把它们当作任何财富或筹码。绝不可以。”
她不断地祷告。年近古稀的她,希望等到那位神秘的犹太人。“只有物归原主,我
才心安。”
支撑这个家庭坚守的,是林道志留下的话:“他们说好要回来,就一定会回来的。”
这一度是他留给后人关于这批书的唯一线索。
外公
从小跟随外公长大的孙礼德,是林道志最疼爱的外孙。外公林道志,则是他“最崇
拜的人”。
1889年,林道志生于浙江黄岩。少时嗜书的他,是远近闻名的“天才少年”。当年
的私塾先生曾经找到林父,将预支的学费退还给他:“孩子太聪明,没有更多可教了。”
退出私塾来到上海,林道志即前往商务印书馆做工,借机读书习字。据孙礼德讲述
,外公曾每顿只靠豆瓣撒盐拌饭,即便如此,他还是要在工作间隙,偷偷跑到厕所啃字
典。上世纪30年代战事纷乱,全家经济仅靠林道志与长子艰难维持。年幼的女儿求学一
度时断时续,但最重读书的林道志从未让她真正辍学。
待到生活略微宽裕时,林道志决心办学校。他拿着做肥皂和复写纸生意赚来的钱,
办起一座私立小学——“慕义学校”。
那是上世纪30年代末。尽管是成本不菲的私立学校,笃信“有教无类”的林道志依
然招了不少穷孩子。“他就是想让人们读书,因为只有读书才能救国。只要肯读的孩子
,他自己贴钱也要让你来读。”潘碌说。
正是那一时期,提篮桥地区涌入上万名前来避难的犹太人。林道志的学校也接收了
一些犹太孩子,一位犹太学校的校长就此与其有了接触。渐渐地,犹太校长同林道志一
家成了朋友。他,正是那批书的主人。
孙礼德并不知道,这位犹太难民究竟为何做出决定,将这批书悉数交给自己外公。
这是一个永远的谜。从扉页上看,这些是当年上海犹太学校图书馆的藏书,多是布面烫
金精装书,从最上头抽出的几本看,既有诗集、物理学教材、圣经故事,也有彩印的童
话绘本。站在书面前,他只能根据外公的简单描述,想象当年的场景——
那是1943年,日军轰炸的传言四起,一部分犹太人开始撤离。犹太校长把2000余册
书交给林道志。他请求他保管它们,“我会回来的”。
整个家庭的生活从此改变。
“你们的消息”
如果不是动迁,孙礼德和潘碌不会在翻箱倒柜中发现林道志手书的一份“交代材料
”,也就不会知道这位犹太人的姓名和住址。晚年的林道志自己都忘了这份材料,上面
清楚地写着,这位与自己过从甚密的犹太校长,名叫卡尔·安格尔(Carl Anger)。
10月11日,惊喜再次出现。他们要寻找一张多年前的房产税单。税单没有找到,却
找到了一沓卡尔写给林家的明信片,和一封打字机打的英文短信。
信写于1947年9月,卡尔夫妇刚刚回到德国故乡。他们告诉林家人,尽管饮食不佳
,回乡的生活总算安稳,卡尔也找到了不错的工作。信的末尾写道:“愿神祝福你和你
的家庭,许你们富足。我很想得悉你们的消息。”
孙礼德猜想,外公一定是回信了。他不知道外公是否告诉卡尔,他的这批书安然无
恙,而他们却为此饱受波折。
就在犹太难民撤离不久,提篮桥不少本地居民也开始举家逃难。林道志带着全家逃
往家乡黄岩。他们来不及带太多行李,却用两个大箩筐挑走了所有的书;与书同坐在箩
筐里的,是不满6岁的次子林尚义。
去黄岩走水路。上船前,两箩筐书一度被日本人扣下。长子林尊义告诉对方这是犹
太教会的书,这才涉险过关。而在水上,他们乘坐的小舢板,又遇上一艘来势汹汹的强
盗船。
水面风平浪静。强盗船步步逼近,书被抢只是时间问题。林道志近乎绝望,他眼看
着要失信了。情急之中的他拉着船长,拼命喊道:“撑帆!撑帆!”
船长拗不过这个中年人。小舢板第一次在无风的晴天撑起满帆。奇迹突然出现了。
扬帆的瞬间,水面上狂风大作。风帆助航,他们终于逃出了盗匪的视线。
这是这批书第一次濒临浩劫。几经辗转,它们跟着林道志到了黄岩,又到了上海的
太原路、建国西路,最终还是回到东长治路805弄45号的亭子间。书籍在辗转期间略有
散佚,这令林道志颇为纠结。但至少,绝大部分书平安“回家”了。
第二次浩劫
到了1966年夏。谁都以为,这批书再也躲不过一场浩劫了。
8岁的孙礼德,第一次对书有了刻骨铭心的记忆。那天下午,他看到舅舅林尚义用
“斯必灵锁”死命顶住家门。外面一片喧嚣。等着抄家的红卫兵,包围了这座习惯安静
的石库门。
林尚义很快招架不住。红卫兵破窗而入。厢房、卧室、客堂间,上上下下的扫荡最
后,所有人的脚步停在了这间亭子间。
书没有躲过红卫兵的眼睛。他们抄起一本。放了20余年的书,书页早已发黄。有人
把它们当成“黄色书”,厉声喊道:“拉出去烧!”
书被一批批拉到门外的一处空地上。红卫兵挖了一大一小两个坑,将书扔进去准备
焚烧。喜好科技的孙礼德还在观察这两个坑,一旁的二舅却早已近乎绝望。他冲回亭子
间,跪倒在地。
晴朗的天突然出现了雨点。雨越下越大,直至红卫兵们无奈改变原定计划。他们将
书运回房间,贴上封条,抛下一句:“过几天再来!”
在场的所有人都惊呆了。第二天,年届耄耋的林道志亲自奔赴宗教局。他反复解释
,这批书绝不是“大毒草”,“这不是我的,是别人的”。
宗教局下达了封存令。这批书被原封不动封存于它所在的亭子间。原先亭子间里的
餐桌被搬出,林家为此在走道上吃了一年饭,直至封条被允许拆封。嫁到林家不久的潘
碌日后反复回忆,正是这场雨和这些封条,救了这批书。
像以往任何一次叙述一样,潘碌在回忆到这里时哽咽落泪:“命中注定,它们不该
被夺走。”
遗愿
1981年2月,92岁的林道志在睡梦中辞世。因为腿疾,他在楼下卧室的床上度过了
生命的最后两年。他没有见到那些书,也没有等到书的主人。
这两年,林道志心中最牵挂的,依然是咫尺之遥却遥不可及的这些书。没有等到书
的主人,成了林道志终生的遗憾。大儿子早已去世,他希望在小儿子林尚义手中,这批
书能够等来它们的主人。“这是外公的遗愿。”孙礼德说。
舅舅林尚义同样崇拜林道志。在孙礼德的印象里,他与外公一样聪明能干,在单位
里获奖无数。这位比他年长近20岁的长辈,求知欲却不输年轻人。20多年前,舅舅曾与
外甥探讨过一个问题:什么时候会有比发报机更先进的东西,让我们能很方便地与国外
联系?
10多年前,计算机刚刚进入家庭时,林尚义就玩起了互联网。在林家已是最年长的
他,也是林家第一个学会发“E-mail”的人。孙礼德明白,舅舅痴迷网络的背后,藏着
一个心愿。
“他想去寻找,找到这批书的主人。”孙礼德说,“即便靠个人力量去找就像大海
捞针,他还是愿意试一试。”
线索的极度缺乏,让这些尝试无功而返。作为虔诚的基督徒,从父亲去世开始,林
尚义始终在为这批书祷告,直至2006年突发疾病猝然离世。这是他留给妻子潘碌最深的
印象,他甚至来不及给家人留下别的嘱托。潘碌记得,丈夫对自己说得最多的,就像公
公当年一样:“他们会回来的。”
找到书的主人,也成了他的遗愿。接过接力棒的潘碌和孙礼德,努力保持着耐心。
但比起前任,他们更着急。
今年9月,意外发现林道志手书的“交代材料”后,潘碌找到一位远在德国的留学
生。她和孙礼德写了一封信,请他译成德文,照着“交代材料”末尾的德文地址寄了出
去。信的抬头是“卡尔·安格尔先生或他的后人”,潘碌写道:“如果你还记得这一批
书,请与上海的我们联系,我们一直在等你。”
寄出的信还是被退了回来。德国邮局告知寄信者“收信地址查无此人”。卡尔一家
可能早已迁离这个地方。潘碌有些失望。她害怕再也找不到书的主人了,这将使她的余
生不安。
她又写了一封信,寄往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
特殊的故事
担任犹太难民纪念馆馆长6年,陈俭与同事们努力找到了数十个犹太难民与上海的
故事。但在收到潘碌的求助信时,他还是感到“被震了一下”。
“这是我们遇到的最激动人心的一桩事情。它与过去任何一个故事都不一样。”陈
俭对此颇为自信。此前,他接触的故事都是“犹太人回来找中国人”,这是第一次“中
国人找犹太人”。但显然,故事的特殊意义远不在这些。
2007年,陈俭到德国参观犹太大屠杀纪念馆,其中一个展厅介绍了犹太难民在上海
的历史,却令其深受刺激。那里有一个小地球仪,标注着二战期间为犹太难民提供庇护
的国度。陈俭看到,在上海的位置上,插着的是一面日本国旗。有当地人解释,一些不
明就里的犹太人因为上海提篮桥地区是当时的日租界,就以为是日本人救了他们。
“后来有德国历史学者告诉我,犹太难民对当年最感念的是,2万多人一下子涌入
提篮桥,生活大受影响的当地居民,却自始至终没有对他们造成一起伤害。”陈俭说,
“显然,在犹太人落难时,是同样遭受战争蹂躏的中国人伸手帮助了他们。你必须讲清
这段历史。”
正是出于这样的意念,陈俭和同事们展开了绵延至今的史料收集。林家三代的故事
,显然提供了最好的佐证。“如果没有犹太难民与中国居民的深厚信任,他为什么把书
交给他,而不是别人?”
更令其感动的,是林家“信守诺言的执着”。“几十年,自己颠沛流离,何必为书
付出这么多代价?为什么不可以扔掉?卖掉?”在陈俭看来,林道志有着一种“中国人
骨子里的精神力量”。
潘碌和孙礼德并不希望自家的故事被大肆渲染。潘碌反复表示,“我不想惊动太多
人,不想让人们觉得这是多么大不了的事情。我们只想找到书的主人”。但答应通过政
府渠道帮助寻找的陈俭,极力劝说他们公开这个故事,“我们特别需要这种精神力量”。
昨天,2013年10月16日,这批书终于彻底公之于众。在当年的摩西会堂,潘碌和孙
礼德第一次向公众解开亭子间墙里的秘密。陈俭告诉他们,纪念馆已通过德国驻沪总领
事馆寻求帮助,对方表示将尽快联系当地政府,通过档案系统仔细查找卡尔及其家人的
迁徙状况。以这样的途径,找到的可能性很大。
下午,2000余本书被送往虹口区图书馆。专业人员将对其进行整理登记,并代为看
管,直至找到它们的主人。孙礼德感到一丝安慰。至少他和舅妈无需再为这些书提心吊
胆,他们可以放心地离开旧居,等着兑现外公的承诺。
他们没有想过,如果找到了对方,会是怎样的场景。在孙礼德看来,这本不是一件
特殊的事情。“找到了,把书还给他们,就是了。”
但他偶尔会有这样的念头:“如果卡尔的后人听到自己的父辈讲起这批书的故事,
他们会来找我们吗?
b*w
发帖数: 14917
2
逃难时也带着2000多册书?
p********7
发帖数: 18007
3
I highly think they are expecting something like gambling, otherwise does
not make any sense!
H******g
发帖数: 402
4
这是上海人的契约精神,外地人不懂
c*****g
发帖数: 21627
5
这是中国人的契约精神,外国人不懂

【在 H******g 的大作中提到】
: 这是上海人的契约精神,外地人不懂
d**********i
发帖数: 4877
6
真尼玛肉麻。

【在 b*****d 的大作中提到】
: 本报记者 朱珉迕
: 钉子太严实了。孙礼德没有想到,20年前自己费尽心思钉上了这些木条,20年后需
: 要耗费更多心力敲开。
: 这是2013年9月13日,窗外骤雨倾盆。孙礼德不知道木板撬开后里面会是怎样的情
: 形。他已经20年没有见过里面的书了,这是这个家庭最重要的物什。他在心中默祷。当
: 初他花了一整天将它们封闭在重重木条里,这曾被认为是保护它们的最好方式。但如今
: ,他害怕它们被老鼠啃成纸屑。
: 虹口提篮桥,东长治路805弄45号,一座行将拆迁的老式石库门。二楼昏暗的亭子
: 间里,这2000册英文、德文、希伯来文图书住了整整70年。它们来自一位名叫林道志的
: 老人。他是孙礼德的外公,昔日的教堂牧师、小学校长。1943年,一位在上海避难多年

w****r
发帖数: 15252
7
扫描出来一个U盘搞定,放在云端,什么时候想要,什么时候给
h***i
发帖数: 89031
8
说不定2000本里有几个善本很值钱

【在 w****r 的大作中提到】
: 扫描出来一个U盘搞定,放在云端,什么时候想要,什么时候给
e*******r
发帖数: 481
9
奴气十足

【在 d**********i 的大作中提到】
: 真尼玛肉麻。
1 (共1页)
进入Military版参与讨论
相关主题
中国军舰巡航仁爱礁系为阻止菲律宾建堡垒
继仁爱礁之后 中国实际控制岛礁再添四个(图)
仁爱礁事件是菲律宾拦截中国船只,不是反之
军报:一些国家以合作为掩护窥探我军事设施
外交部:中国在西沙建灯塔属公益活动无可非议
美防长:美不用军事手段解决问题所以朋友就多
上海老将毛泽东思想学的不彻底
米帝在南海搞事的目的
TG在南海竖了两个让敌人瞄准的靶子。
灯塔国来了!!!华阳礁赤瓜礁大型灯塔建成发光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孙礼话题: 林道话题: 潘碌话题: 这批话题: 犹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