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boards

本页内容为未名空间相应帖子的节选和存档,一周内的贴子最多显示50字,超过一周显示500字 访问原贴
Military版 - 泡面传奇——中国当代政坛的生死对决(42-60)
相关主题
第四十二回 赵儿皇出访北高丽,杨国老三次操国柄 4月23日下午4时20分,决定中国命运的时刻到了。  这时,赵紫阳一行在列车候车室,准备登上开往朝鲜的列车,他此行要去朝鲜访问,离开北京6天半(23戏说286系列-- 润涛阎 7/7
王丹:六四是李鹏预谋政变 四二六社论是信号李鹏泄密:“六四”军事政变的真正意图
戏说286系列-- 润涛阎 1/7叶剑英养女戴晴:六四事件全程实录(图) 文章来源: 多维 于 2014-06-04 20:45:18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打印本新闻 (被阅读 5868 次) 2 更
泡面传奇(39-41)中国当代政坛的生死对决戴晴:六四事件全程实录(转载)
也马后炮说说六四小平还是个伟人,89以后很多是在弥补64的过激反应。
月月鸟把什么人什么时候说了什么话都记下来以便筛选。为啥王岐山能当副总理,刘亚洲才是个空军政委
六四悲剧产生过程及人物素描 [润涛阎]64的功臣今安在
李鹏与学生代表对话从原木后来结局看,共产党不厚道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李鹏话题: 邓小平话题: 杨尚昆话题: 江泽民话题: 赵紫阳
进入Military版参与讨论
1 (共1页)
T**********e
发帖数: 29576
1
泡面传奇——中国当代政坛的生死对决(42-60)
四十二回 赵儿皇出访北高丽,杨国老三次操国柄
4月23日下午4时20分,决定中国命运的时刻到了。
这时,赵紫阳一行在列车候车室,准备登上开往朝鲜的列车,他此行要去朝鲜访问,离
开北京6天半(23日下午——30日上午),李鹏前来送行。
“不是简化礼宾规格了吗?”看到李鹏到来,赵紫阳微笑着问,“你这一来就破格了。”
李鹏有点尴尬:“破一次格也值得,社会上传闻多得很,说中央内部不团结,今天我来
送你,可以显示下团结嘛。”
这肯定是托词,显示团结之类,不是李鹏会关心的。真正值得的是,有人生怕紫阳临时
变卦不走了,让李鹏来送行,一定要把赵送上车,他在家里等消息。这个人就是杨尚昆
。果然,紫阳前脚刚走,匆匆吃过晚饭,看完新闻联播,约20点30分,李鹏就去杨尚昆
那儿了。杨告诉李,“形势正在发生变化,你要去找小平。”李鹏要杨一块去,杨同意
。杨心里一定暗暗得意,他的奇谋将要得逞了。
形势正在发生什么变化呢?什么变化也没有。在紫阳看来,大局已定。4月19日,赵为
访问朝鲜,提前到邓小平那里辞行,谈了学潮和处理意见,邓表示同意。不仅如此,邓
还对赵说,“等你从朝鲜回来,要确定你连任两届总书记的事。”还酝酿了将出席会议
的人的名单,除了现任常委外,还包括党内几位元老。邓还告诉赵,让他搞两届的问题
,陈云、李先念也表示同意。4月22日上午开完追悼会后,形势趋于平稳。下午赵紫阳
召集政治局常委,提出三点意见:1,劝阻学生游行,让他们复课,2,疏导对话,3,
严惩打砸抢烧冲,但要避免流血。这些意见,李鹏和各位常委都接受,并形成文字。
似乎大局已定,这是杨尚昆不能允许的,他第一时间就知道了4.19邓与赵的谈话,时间
迫在眉睫,有可能10天内赵就将接任军委主席。必须把握时机,痛下杀手。于是他经过
缜密筹划,连出三招。第一招,上面说了,要李鹏找小平。单单李鹏和他自己找,说服
力似乎不够,但他另有绝招,让小平的另一个密友为他背书。杨国老会得手吗?下回分
说。
四十三回 杨兵马使尽浑身解数策划政变,万柱国折损一世英名中人圈套
经过昨天夜里杨尚昆部署,24日一早,李鹏开始串联。先是分别找姚依林、万里、宋平
谈形势,并请万里找北京市做工作,让市领导大胆工作。
这着棋用意极深。单单是杨尚昆、李鹏到小平家里汇报,可信度大打折扣,且有背着总
书记、撇开政治局打小报告的嫌疑。假如由万里出面建议召开政治局常委扩大会,用会
议集体名义向小平汇报,合法性就有了。怎么才能让万里主动建议呢?必须让他感到问
题很严重,而且是有人疯狂反对邓小平(邓与万亲如兄弟,从邓1943年主持晋冀鲁豫地
区党政军工作始,万里就是他的部下,1950年又跟随邓进军四川,任西南局军政委员会
财政经济委员会委员)。怎么才能让万感到问题严重呢,让他在北京工作期间的老部下
来告诉他。这两个老部下就是李锡铭和陈希同。让老部下主动打电话向万报告,万容易
起疑,如果李鹏请万里协助做北京市领导工作,万就会主动给李和陈打电话,李陈乘机
向万报告世界末日,自然顺水推舟。
接下来的问题是,形势真的变得严重了吗?紫阳走前,说局势得到控制,如果真严重,
是不是赵掩瞒了真实情况?
杨国老早有安排:这个安排就是蓄意激怒学生,让学潮未平又起。先是李鹏故意不接,
也没有任何人敢代替李鹏去接3名学生代表在人民大会堂前跪送的请愿书(指名要见李
鹏)。追悼会结束后,大学生们于下午1点40分开始逐渐撤离广场回校后,教育部长何
东昌布置各校思想政治工作人员对上广场的大学生们说,他们一定要秋后算账,毕业分
配时再说。于是,23日,北大、清华、外语学院等17所高校的部分学生提出继续罢课。
晚间,21所高校数十名代表在圆明园开会,成立“高校临时委员会”,后改名“北京市
高等学校学生自治联合会”,简称“高自联”,选举政法大学周勇军为第一任主席,委
员有王丹、吾尔开希、马少芳、藏凯等。何东昌再将此情况汇报给分管教育的李铁映,
各校卧底的人则找李锡铭反映。
事情完全朝着杨与李设计的方面发展。万里果然给李锡铭、陈希同打了电话,李陈果然
认为情况紧急,要求马上召开政治局常委会,他们要汇报,万里果然向李鹏转告了他们
的要求,当天晚上20点,李鹏果然主持召开了所谓常委碰头会,会议认定学潮是一场有
组织有计划的旨在打倒共产党(其实是指要打倒邓小平)的政治斗争,要给予回击。
会议一结束,大学生成了国家的敌人,在朝鲜访问的赵紫阳,成了孤家寡人。这个“政
变”,会得到老太上皇邓小平的御准吗?真巧,正这么寻思着,刚回到家的李鹏,听见
红机子电话的铃声响了,拿起听筒,四川口音,邓小平的,让李明天(25日)上午10点
去见他。邓那边的安排,显然是杨预先陈奏的。究竟吉凶如何,请看下回。
第四十四回 赵儿皇出访北高丽,杨国老三次操国柄
4月23日下午4时20分,决定中国命运的另一个时刻。
这时,赵紫阳一行在列车候车室,准备登上开往朝鲜的列车,他此行要去朝鲜访问, 离开
北京6天半(23日下午——30日上午),李鹏前来送行。
“不是简化礼宾规格了吗?”看到李鹏到来,赵紫阳微笑着问,“你这一来就破格了。”
李鹏有点尴尬:“破一次格也值得,社会上传闻多得很,说中央内部不团结,今天我来 送
你,可以显示下团结嘛。”
这肯定是托词,显示团结之类,不是李鹏会关心的。真正值得的是,有人生怕紫阳临 时变
卦不走了,让李鹏来送行,一定要把赵送上车,他在家里等消息。这个人就是杨尚昆。 果
然,紫阳前脚刚走,匆匆吃过晚饭,看完新闻联播,约20点30分,李鹏就去杨尚昆那儿 了。
杨告诉李,“形势正在发生变化,你要去找小平。”李鹏要杨一块去,杨同意。杨心里一
定暗暗得意,他的奇谋将要得逞了。
李鹏从杨尚昆那里回来,经过杨的点拨,说自己在想两个问题:一是赵紫阳说他最敬 重邓
小平,对邓的指示从来不折不扣加以执行,为什么在这次学潮中,却反其道而行之;二 是
学生为什么非要向他李鹏递交请愿书,而不是向赵紫阳递交?显然是事先有预谋的。这两
个问题,是对赵的定性:预谋反邓小平,搞李鹏42。这正是他们要向邓小平论证的。
这显然不是形势正在发生什么变化,而是他们的思想和行动纲领发生了变化。在紫阳 看
来,大局已定。4月19日,赵为访问朝鲜,提前到邓小平那里辞行,谈了学潮和处理意 见,
邓表示同意。不仅如此,邓还对赵说,“等你从朝鲜回来,要确定你连任两届总书记的 事
。”还酝酿了将出席会议的人的名单,除了现任常委外,还包括党内几位元老。邓还告诉
赵,让他搞两届的问题,陈云、李先念也表示同意。4月22日上午开完追悼会后,形势趋
于 平稳,下午13点40分开始,1万多名学生逐渐撤出广场回校。。下午赵紫阳召集政治局
常 委,提出三点意见:1,劝阻学生游行,让他们复课,2,疏导对话,3,严惩打砸抢烧冲, 但
要避免流血。这些意见,李鹏和各位常委都接受,并形成会议纪要。
似乎大局已定,这是杨尚昆不能允许的,他第一时间就知道了4.19邓与赵的谈话,时间 迫
在眉睫,有可能10天内赵就将接任军委主席。必须把握时机,痛下杀手。追悼会上,有一
个小小的细节,没有逃过主持会议的杨尚昆的眼睛:接见逝者家属时,邓小平伸出手去,想
跟胡耀邦遗孀李昭握手,但李拒绝了,说:“都是因为你们这些人。”43 邓的脸上掠过
一丝难 以觉察的难堪。杨知道,邓心里有一口闷气要出。于是他经过缜密筹划,连出三
招。第一 招,上面说了,要李鹏找小平。单单李鹏和他自己找,说服力似乎不够,但他另
有绝招,让 小平的另一个密友为他背书。杨国老会得手吗?下回分说。(3月15日,4月11
日修订)
42 李鹏:《李鹏日记》,第74—80页。
43 杜导正:《杜导正日记:赵紫阳还说过什么》,香港天地图书,第151页。
第四十五回 杨兵马使尽浑身解数策划政变,万柱国折损一世英名中人圈套
经过昨天夜里杨尚昆部署,24日一早,李鹏开始串联。先是分别找姚依林、万里、宋 平
谈形势,并请万里找北京市做工作,让市领导大胆工作。
这着棋用意极深。单单是杨尚昆、李鹏到小平家里汇报,可信度大打折扣,且有背着 总
书记、撇开政治局打小报告的嫌疑。假如由万里出面建议召开政治局常委扩大会,用会
议 集体名义向小平汇报,合法性就有了。第三十三回提到,万里是邓小平最宠信的人之
一,他 们几乎每周都可见一次面,打桥牌。邓小平的桥牌是留法期间学的,解放大西南时
,邓做了 万里的桥牌老师,由南京坐船去重庆的路上,邓教会了万里,成为万里一生最爱
的体育活 动。他家人说,他退休后,每周打3次桥牌,最大愿望是,“在打桥牌的时候叫到
‘3个 NT’(无将),一下子死在桥牌桌子上”44 。桥牌不仅增进了邓与万之间合作的乐
趣和智慧, 也增进了二人的情感。邓和万在桥牌桌上,就可以沟通很隐秘的政治和人事
问题。
怎么才能让万里主动建议呢?杨知道,必须让他感到问题很严重,而且是有人疯狂反 对邓
小平。怎么才能让万感到问题严重呢,让他在北京工作期间的老部下来告诉他。这两个
老部下就是李锡铭和陈希同。让老部下主动打电话向万报告,万容易起疑,如果李鹏请万
里 协助做北京市领导工作,万就会主动给李和陈打电话,李陈乘机向万报告世界末日,自
然顺 水推舟。接下来的问题是,形势真的变得严重了吗?紫阳走前,说局势得到控制,如
果真严 重,是不是赵掩瞒了真实情况?
杨国老早有安排:这个安排就是蓄意激怒学生,让学潮未平又起。先是李鹏故意不 接,也
没有任何人敢代替李鹏去接3名学生代表在人民大会堂前跪送的请愿书(指名要见李 鹏)
。追悼会结束后,大学生们于下午1点40分开始逐渐撤离广场回校后,教育部长何东昌 布
置各校思想政治工作人员对上广场的大学生们说,他们一定要秋后算账,毕业分配时再
说。于是,23日,北大、清华、外语学院等17所高校的部分学生提出继续罢课。晚间,21
所 高校数十名代表在圆明园开会,成立“高校临时委员会”,后改名“北京市高等学校
学生自治 联合会”,简称“高自联”,选举政法大学周勇军为第一任主席,委员有王丹、
吾尔开希、马 少芳、藏凯等。何东昌再将此情况汇报给分管教育的李铁映,各校卧底的
人则找李锡铭反 映。
事情完全朝着杨与李设计的方面发展。万里果然给李锡铭、陈希同打了电话,李陈果 然
认为情况紧急,要求马上召开政治局常委会,他们要汇报,万里果然向李鹏转告了他们的
要求,当天晚上20点,李鹏果然主持召开了所谓常委碰头会,会议认定学潮是一场有组织
有 计划的旨在打倒共产党(其实是指要打倒邓小平)的政治斗争,要给予回击。
会议一结束,大学生成了国家的敌人,在朝鲜访问的赵紫阳,成了孤家寡人。这个“政 变
”,会得到老太上皇邓小平的御准吗?真巧,正这么寻思着,刚回到家的李鹏,听见红机 子
电话的铃声响了,拿起听筒,四川口音,邓小平的,让李明天(25日)上午10点去见他。 邓
那边的安排,显然是杨预先陈奏的。究竟吉凶如何,请看下回。(3月15——16日,4月15
日修订)
44 王晓民:《万里与桥牌》,2010年2月5日,人民日报海外版,http://paper.people.com.cn/rmrbhwb/html/2010-02/05/ content_444106.htm。
第四十六回 一石二鸟心腹终成心腹患,被当枪使阿斗自有阿斗乐
25日凌晨,李鹏被自己的噩梦吓醒:梦里的天安门广场一片血海,他自己在城楼上举 行登
基典礼,一顶巨大的皇冠,压断了自己的脖子,头掉下去的那一刹那,看见他的达林在 凤
冠下面咧嘴狂笑……
上午10点差5分,他匆匆赶到地安门大街前沿的米粮胡同邓小平宅邸。当这个人迈着大
步,走进那个有单层洋房、前后两进小院的门槛时,一个东方大国的命运,再一次踏在了
一 个自以为是的蠢货脚下。院子里的紫藤花正在怒发,但李鹏并没有看到。进了客厅,
邓小平 和杨尚昆已经在等他。李清了下嗓子,拿出事先准备好的一摞材料,磕磕巴巴地
念了起来。 不需要太多论证,要找“敌情”顺手拈来:21所大学成立“高临委”,《中国
人民大学博士生宣 言》:强烈要求75岁以上的党政军领导人全部辞职(赵紫阳当时70岁)
,军队不得干预国家 事务,共产党活动经费不得由国库负担……5万大学生上街,39所高
校罢课,出现了“北京市 工人联合会”,满街标语口号,“打倒独裁”、“打倒邓小平”
……
已经85岁高龄的邓小平听着听着,额头上的青筋渐渐显露出来。自己全退,是高风亮 节,
被人逼退,是奇耻大辱。这些学生不是在逼他吗,背后谁在捣鬼?他掐灭烟头,说出一 番
话来:这不是一般的学潮,是一场动乱,是有计划的阴谋活动,目的是推翻共产党的领 导
。接着,他讲了三个“不要怕”:不要怕被人骂,不要怕人家说名誉不好,不要怕国际上有
反应。“我们还有几百万人民解放军,怕什么?”邓肯定了北京市的意见(万里功不可没
), 接受了杨尚昆的看法:治丧活动是好的,现在性质变了。还特别强调,“你们常委昨天
的决 定是对的,意见是一致的,这很好”。他还要求发一篇有分量的社论,控制局面。
一切都是杨国老事先路演的那样,尽在他的壶中。杨尚昆这一招,毁了两个人:邓小 平和
赵紫阳。他不仅置紫阳于死地,还让邓小平成了学生运动的敌人,国人希望的杀手,甚 至
是历史的罪人。邓小平当天可能没有想到,1989年4月25日,这个日子使他的人生第四次
落入谷底,亲手终结了自己栽培多年的学生、特社派主将赵紫阳的未来,而这一天,离他
与 赵商量要开会决定赵任两任总书记(19日)刚刚过去不到一周。一直到根据他的讲话
精神写 的4.26社论发表以后,到他的讲话迅速向全国传达,不提李鹏杨尚昆向他汇报一
个字之后, 邓才恍然大悟:他的心腹已成心腹大患。他的女儿邓榕,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
研究室副主 任,听到传达后,愤然说道,“都是我父亲说的,他们说了什么,怎么都没有?
”这表明,以 这种形式传达邓的谈话,事先根本没有请示邓的同意。李鹏绝无此胆,只有
杨干得出来。杨 家覆灭的命运,也因此埋下种子。
从邓小平家出来,像从战场凯旋的皇储,李鹏感到阳光晃眼。坐山观虎斗的陈云,让 大秘
书许永跃给李鹏打去慰问电话,要他注意休息45。皇冠真的就要落到这个人的头顶了 吗
?且慢,邓小平刚刚的谈话里,表扬了一个地方,那地方有个人,刚刚做了一件事,最终 让
李鹏的皇帝梦泡了汤。欲知后事,下回道来。(3月16日)
45 李鹏:《李鹏日记》,第84页。
第四十七回 为废皇鸣冤找错债主,赌元老必胜押对一宝
上回所说的地方,是上海,所说的人,是市委书记江泽民。此人出生扬州,扬州的形 象大
使,是金庸笔下的韦小宝。陪都、盐市、烟花、澡堂四位一体的城市历史,造就市民的
典型性格:心里有皇家,脸上有朵花,手中有脚丫。好市民,都胸怀远大,乐于做小。江
1926年生,祖父是郎中,业余写诗,后弃医从商,搞航运。江7岁那年,祖父去世。39年, 参
加新四军的叔父江上青牺牲,因膝下空虚,江过继给他当儿子,从此与新四军搭上关系。
从小学、中学、大学,江受过完备教育,特别是中学,在日占时期,主要是西方教育,日 语
、英语都是必修课,成年后,还能背诵某些英文原著名篇,比如林肯的《葛底斯堡演 说》
。大学也不错,南京中央大学,读机械电子,后改入上海交通大学。大学期间,零零星 星
地参加了几场学生运动。他的第一份工作,是生产“美女牌”冰激凌,在这里,他最终遇
到 的,不是美女,而是来工厂视察的他一生的导师汪道涵。暂且不表。
话说邓小平在家里接见杨尚昆李鹏一周前,也就是4月19日,上海《世界经济导报》与 《
新观察》杂志在京举办胡耀邦追思会。胡耀邦长公子胡德平代表全家致辞,参加会议的,
有各界名流30多人,李昌、秦川、于光远、吴象、胡绩伟、戈扬等与会并发言。该报预
定4 月24日出报,用5个整版发表座谈会发言和文章,想表达的是:胡才是思想解放与改革
开放 的“开拓”者,那邓小平呢?既然胡耀邦如此伟大,那1987年1月处理他的人呢?吴江
则直接 把胡与邓相比,说十一大后,小平虽然复出,但局势不明朗,是耀邦“挺身而出”,
拨乱反 正。《人民日报》社长秦川说,胡是“四最之人”:最好,最纯洁,最宽厚,最深得
人心, 连“之一”都懒得用。这等于说,胡才是中共当代最伟大的领导人。这是在为耀
邦平反,且鸣 冤叫屈,找小平算账。这让邓不爽是肯定的,胡是邓指定的,没有邓的支持,
胡早在1982年 3月就被毛社派弄下台了。邓的最大失误,是没有在13大前保住胡。矛盾
指向邓,是找错了 债主。
座谈会有探子,情况反映上去,传递到导报所在地上海,江泽民请示邓办,如何处 理。胡
耀邦已经去世,获得些好评,本可理解。但追悼会上,耀邦遗孀李昭拒绝与邓握手, 这回
又要向邓兴问罪之师,这让江泽民主动请示的价值倍增,行情大涨。
得到指示后,江马上布置市里约谈总编辑钦本立,要他送审清样。22日下午,清样送 到市
委。晚上钦又被紧急召见,要求删节报道。但这时,已有未删节的报纸流出。江震怒, 让
市委副书记曾庆红出面处理。曾提出3种方案:换掉全文、部分删节和发行原版。25日下
午6时,报社决定接受曾的第三套方案:发行原版。26日上午,市委宣传部根据江的意见,
不同意原版发行。下午3时,江泽民在上海市万人大会上宣布了整顿导报的决定,决定停
止 钦本立总编辑工作。上海市委机关报《解放日报》27日对此做了报道,新华社被通知
转发。
从21日,到25日,江对《导报》的处理还是温和的,尤其是曾,还给出了3个选择。为 何26
日突然强硬以来?原因是25日上午邓与杨李的谈话传到了上海。邓在谈话中特别表 扬“
上海态度明确”,直接为江对导报的处理背书:“上海《世界经济导报》”搞得不成样子
。 报刊编辑要调离,负责人要解除职务。江在万人大会上宣布对导报的处理决定,是赌
这场学 潮危机肯定会按小平的意志结束。学生们,以及全国民众会答应吗?(3月16日,27
、28日 修订)
第四十八回 国老再展神功首鼠两端,师徒反目成仇绝路重逢
学生与全国民众,在《人民日报》4月26日发表题为《必须旗帜鲜明地反对动乱》的社
论第二天给予了回答:不!这个“不”字,在北京,成千上万的大学生以冲锋的姿态,带着
视 死如归的决绝上街喊出来的。由于杨尚昆李鹏迫不及待地于社论发表前的26日夜间,
将邓小 平的谈话裸传给全国,都知道这个社论的内容就是邓的讲话,发表这个社论,也是
他的意 思,这个“不”字,就等于冲他说的。从1984年北京大学学生在游行队伍里打出
“小平,你 好”的标语,到这次对他响亮地说“不”,仅仅过去4年多时间。
4月30日上午,当赵紫阳走下从朝鲜开回来的专列时,他有三种身份:在邓小平眼里, 他是
“阴谋”动乱的嫌疑人;在被4.26社论激怒的学生、国民眼里,他是“救星”;在杨尚昆
眼 里,他是被玩弄的猎物。这只狡猾的狐狸,在赵回京后,第一个给赵打电话:“我们该
怎么 办?”这句问话,玄机很深。赵将其视为关怀和站队,因为是“我们”。让人痛心的
是,这 个“我们”让赵一直铭记不忘,并将其作为杨和他站在一边的证明。就算邓的讲
话不是杨导演 出来的,邓的讲话已经呼之欲出地将赵指控为嫌疑人,杨怎么可能和赵是
“我们”?这句问 话,第一是麻痹赵,第二是刺探赵,赵的任何问答,都将被立即传送到邓
那儿,作为呈堂证 供,第三是留退路,万一在此期间,邓突然不测,他可以和赵联手夺取天
下,他将以“救 驾”之功,保住军权和国老之位。
不是没有另一种可能。只要紫阳一回国,就立即求见邓,做自我批评,并完全按照他 的旨
意强硬弹压学潮,他可以得救。悲剧就是,赵救国的意愿,超过了自救的意愿,对自己 名
声的爱护,超过对权位的迷恋,他与邓之间的对决,不可避免。实际上,紫阳还在朝鲜 时,
他与邓之间的分歧就表面化了。他通过使馆收到24日常委会纪要,和25日邓的谈话,回
电表示完全同意小平同志,但对常委会纪要不置一词46 。回国途经沈阳,听汇报,省委说
, 传达邓的讲话后,许多人骂邓,赵也没有反击,在场的情报人员立即会让北京知道。5月
1 日,召开常委会,赵说广大人民与4.26社论的调子,有很远的距离。2日,赵与民主党派
座 谈,得出结论,学潮被广泛同情,4.26社论与前一段中央对付学潮的方针不得人心。这
都是 事实,但不是邓要的事实。
他甚至希望邓能认个错:“4月25日听李鹏汇报,看来当时把情况看得重一些,游行也 没
有出什么了不起的问题嘛!”为达此目的,赵想到两招妙策,第一,求见邓,希望说服 邓。
赵打电话给邓的大秘书王瑞林,约邓谈话,被托词拒绝,邓知道赵来,不是来认错,也 不是
来寻求保护的,而是要说服自己认错,并谅解自己被蒙骗的。如此,主从关系就颠倒 了。
如果邓的谈话没有传达,还有可能,既然全国皆知,改口就是坠崖。这正是杨尚昆高明 的
地方,把邓赵双方都逼入绝境,绝无反悔或后退的余地。邓退,就不仅仅是退休的问题,
而是退出特社帮教主地位;赵退,能否保住总书记不一定,要背历史罪名是肯定的。这招
不 灵,那么第二招妙计是什么呢,能奏效否?(3月17日,威海)
46 赵紫阳:《改革历程》,第30页。
第四十九回: 欲擒故纵错觉鸿鹄至,挖坑设陷真有狐兔悲
第二招妙法,就是请“我们”的杨尚昆出面斡旋。这不止是鸡婆请黄鼠狼向狐狸求情,
更是在桥牌桌上,把对手当成搭档,向他先亮底牌。杨于是一步一步将紫阳引向悬崖。第
一 步,千方百计阻止邓赵见面。赵5月3日到杨尚昆家,请教如何能见到邓。杨说,他已向
王瑞 林及邓的子女谈过,他们认为现在修改4.26社论有困难,可以淡化,不要再提它,慢
慢转弯 子。如果现在找邓谈,邓再一次肯定,更难办。你们在第一线,自己去转个弯子吧
。这是把 赵进一步推向邓的对立面。
第二步,杨允诺他可以去做几个常委的工作,帮他们转变看法,这是在推动、怂恿 并“取
证”赵紫阳分裂中央,团结其他人对抗邓小平,也是趁机打探其他常委底细。5月4日下
午,杨找赵,告诉赵他做工作的结果:胡启立、乔石赞成新的方针(这最终造成胡启立被罢
免,乔石被排挤出总书记候选人名单),李鹏、姚依林反对(这最后造成毛社派最终渔翁
得 利,坐享其成)。紫阳亲自找了万里,万里从被误导的梦里醒来,完全同意赵的方针。
杨还 告诉赵,他找彭真谈过,彭完全支持赵,彭还说如果邓怪罪下来,不能怪紫阳一个人,
还 有“你(杨)和我(彭)”。这给紫阳一个错觉:常委里他占多数,3票(赵、胡、乔),列
席常委会的万和杨也在自己一边。更重要的是,似乎杨尚昆背叛了邓小平,军队就可能站
在 自己这边47。
在这种幻觉下,赵于5月4日发表“亚行讲话”,提出“在民主和法制的轨道上解决问题”
, 说学生们绝对不是要反对我们的根本制度,而是要求我们把工作中的弊病改掉。赵还
说,这 么大的学潮,难免有人企图利用,但中国不会出现大的动乱。这与邓,已经不是私
下较劲, 而是公开唱对台戏了。紫阳后来在他的口述回忆录《改革的历程》里,第一部
分第三节的标 题就是“两种处理学潮方针尖锐对立”。紫阳讲话,获得国内外广泛赞扬
,5月5日以后几天 内,北京各大学陆续复了课。这场对峙,似乎将要以紫阳胜利而告终,
中共的真正领袖彻底 取代老朽的时代到来了。
赵不知道的是,就在他以为杨为他努力斡旋时,5月6日,杨找到李鹏,告诉李,紫阳
要改变定性,认为定高了。他不同意,说赵应该肯定这一段李鹏主持中央工作是正确的。还
说,赵想去见邓,要杨同去,杨没有同意。给李鹏吃了颗定心丸,邓没有反对传达他的讲话
48。
杨稳住李后,开始实施第三步:让你赵紫阳向学生们的所有承诺落空。首先,搞黄学 生对
话,何东昌在国务院召开的几个大学党委会书记会议上说,赵的讲话只代表他个人意 见,
不能代表中央。这个消息被传达到大学生中间,造成恐慌和不满。派去与学生对话的,
都经过事先授意,不与学潮中成立的组织代表对话,也不允许学生自己选派代表。接着,
让 赵提出的廉政和透明度政策泡汤,李鹏坚决反对将解决这些问题的议案提交人大常委
会议 程。几天之后,学生们开始对赵的亚行讲话发生怀疑,又开始纷纷上街。5月13日,
北京20 多个院校的200多名学生进入天安门广场静坐、绝食。李鹏得意地对赵说,“你
不是主张用软 的办法平息学潮吗?已经这么多天了,有用吗?”如此逼迫下,紫阳终于忍
耐不住,说出一 番话来,有分教:太皇一怒火冒万丈,日月半旗血流千里。(3月18日,威海)
47 赵紫阳:《改革历程》,第37—38页。 48 李鹏:《李鹏日记》,第128页。
第五十回 由主到次一二把手颠倒,从让到争新老元首对决
1989年5月15日,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来到中国。这本来是一场皆大欢喜的盛大庆典, 也
是邓小平一生事业的象征性顶点:以前搞革命,搞旧体制,都是小弟弟中共领导人到苏联
朝拜老大哥,如今搞改革,中共扳回一城,苏共领导人终于来中国“朝拜”了。但盛典变
成了 相互破坏:大学生们在广场上静坐绝食抗议,破坏在天安门广场的迎宾典礼,让邓小
平难 堪。这个帐,邓小平应该毫不迟疑地算在赵紫阳头上,因为赵不执行自己的旨意,使
学潮久 拖不决,等于在自己庆寿时,有人送来了一口棺材。
所以,邓也着手破坏赵与戈尔巴乔夫的会见。原先决定把赵见戈尔巴乔夫作为恢复两 党
关系的起点,但5月13日邓在家里会见专为接待戈尔巴乔夫事宜来访的赵与杨尚昆时,却
说,他和戈尔巴乔夫会晤后,两党关系就恢复了。意思很明显,邓与戈的会晤才是最高级
会 晤,是戈来访的最高潮。如果说这赵还可以忍受的话,规定李鹏见戈尔巴乔夫是正式
会晤, 赵则忍无可忍。那赵见戈算什么呢?非正式会晤?这已经是对赵的最严重警告,他
已经在被 邓抛弃的边缘。恢复两党关系,不以总书记会见为象征,含义自然是,你已不被
当做总书 记。不过,既然还让赵见戈,表明邓还没有下最后的决心抛弃他,似乎还在等待
赵悔过自 新。
但邓等来的,却是“大逆不道”。赵于5月16日晚间见戈时,戈已经在上午见过邓。于是
赵说,你与邓小平同志会见,两党关系就恢复了。邓小平仍然是我们党最高领导人,这是
我 们党十三届一中全会郑重的决定,在最重要的问题上,我们仍需要邓来掌舵。十三大
以来, 我们在处理重大问题上总是向邓通报,向他请教,他总是权力支持我们的工作,支
持我们集 体的决策。这段话被报道后,邓小平极为恼怒,“六四”后,邓接见李政道时,
还说赵在学生 动乱时把他搬了出来。赵本人对此感到委屈和歉意,他认为自己的本意,
是为邓辩护,因为 邓4.25讲话公开传达后,引起学生和国民不满,说邓垂帘听政,他这样
说,是想为邓澄清, 邓的做法在组织上是合法的49。
邓没有感受到赵的好意,有两个原因,第一,这个澄清只说明垂帘听政合法,但证实 邓确
实在垂帘听政;第二,在国家隆盛时期与危机时刻,说一个人是最终决策者,效果是不 一
样的,前者委婉归功,后者涉嫌究责。无论如何,假如赵表达了善意,邓不仅感受不到, 还
感受到了恶意,就表明,他们之间的沟通与信任已经荡然无存。
后果很快到来了。第二天,即17日,赵给邓办电话,求见赵,邓办未置可否。不久, 邓办通
知赵下午到邓家开会,常委和杨尚昆都到了。赵发言,还把学潮不能平定归罪于4.26 社
论,在邓小平看来,就是归罪于他。赵讲话过程中,邓很不耐烦。话音刚落,李鹏、姚依
林立即站起来批赵,把学潮升级归罪于赵的亚行讲话。胡启立主张修改社论,乔石知趣地
没 有表态。杨尚昆图穷匕首见,不仅不赞成修改社论,还主张戒严。邓最后讲话,作出一
项决 策,其结果,亲者痛,仇者快,敌业兴,己业殆,奸计售,民计败。此策为何如此凶险?
下 回交待。(3月18—19日,威海)
49 赵紫阳:《改革历程》,第65页。
第五十一回: 谢幕演出老无所谓, 寄望未来你们年轻
早已按耐不住的邓小平一锤定音,说,事态的发展更加证明4.26社论定性的正确,学潮 之
所以一直不能平息,问题出在党内,出在赵的“五四”亚银讲话上。现在不能再退了,否
则 不可收拾。要调军队进京,实行戒严。邓指定由李鹏、杨尚昆、乔石组成3人小组,负
责实 施。5个常委,3人进入小组,排除了赵与胡启立。这很自然,赵和胡反对4.26社论,
被定性 为反邓小平,乔石未明确表态,其实是不表态的表态:在邓与赵两个人之间,他选
择邓;在 是否镇压学潮问题上,他选择赵。选择赵,其实是选择特社派这个团队,他不希
望这个团队 分裂。对此,邓是看到了,不仅把他保留在3人小组里,还作为第3代接班人候
选人之一。值 得注意的是,一直最坚定支持4.26社论,反对赵紫阳的姚依林,没有进入戒
严小组。邓在这 一点上是清醒的:姚是毛社派团队骨干,支持武力平定学潮,但不支持他
的改革开放;反对 赵紫阳,并不支持他邓小平,军机大事,需要姚援手,不能让姚插手。
这个决定,实际上是解除了赵紫阳总书记的职务,只是没有明说。赵应该是相当意外 与
愤懑,当面顶撞了邓:“有个决策当然比没有决策好,但我非常担心它将带来的严重后 果
。我作为总书记,组织执行这一决策很难得力。”已经不在3人小组,谁还需要你“组织
执 行”?邓知道赵是在提前告知责任,于是说,“如果这个决策错了,由大家共同负责。
”李鹏 乘机说,赵的大秘书鲍彤是泄露常委会内容的坏人,赵要李拿证据,李说,我会拿
的。
赵愤然离去,回家后就让大秘书鲍彤为他起草了一封向常委辞去总书记职务的信。当 天
晚上召开如何贯彻戒严的常委会碰头会,要赵主持将要于5月19日晚召开的宣布戒严的大
会,被赵拒绝,并宣布自己的历史使命已经完成。杨尚昆劝赵不要辞职,说消息传出去,
将 使形势更加激化。18日,赵收回了辞职书。杨知道赵完全被废,但还要卖好人。这天,
赵还 给邓写了一封信,希望邓重新考虑他的决定。信如飞出手的野鸟,没有回音50。
赵紫阳拒绝主持戒严大会,但他选择了天安门广场。19日佛晓,赵紫阳到天安门广场 看
望绝食学生,中办主任温家宝陪同前往。电视里转播了这个活动,这是他在中国政治舞台
上的谢幕演出,像落日般悲壮,但不绝望。“同学们,我们来晚了。对不起同学们了。”
“你 们还年轻,来日方长。我们老了,无所谓了。”这几句略带河南口音的话语,以及温
家宝陪 伴在赵身边的那张痛苦的脸,成了那个时代人们被定格的永恒记忆。
决定戒严的最后结果,全世界都知道。未必都知道的是,这是中华民族的一次大出 血,精
血几乎在一夜耗尽,元气二十多年未能恢复。一时改革阵营的政治与思想精英差不多 全
部被清除,一代大学生被当做废次品处理。作为以改革为品牌的特社派帮主,很快就会意
识到,这是自剪羽翼,自毁长城。3年后,他不得不进行一场看上去只有他一个人战斗的
战 争。此是后话,暂且不表。5月21日,赵在彻底告别政坛之前,为防止流血,做了最后一
次 努力,他不知道的是,他再一次与狼共舞,还以为怀抱情人。(3月19日威海—烟台机场)
50 赵紫阳:《改革历程》,第48—49页。
第五十二回:乔老爷回天无力,赵废帝困兽犹斗
5月21日,中国当代史上最富戏剧性的日子到来了。这一天,台风布伦达在上川岛附近 登
陆广东省。在香港,约100万人冒着飓风与暴雨游行,声援北京。据称,这是香港开埠以
来,最大规模游行活动。
但这一天,戏剧主角不在香港,在北京。首先登场的,是李鹏。上午10时,他和乔石 一起,
向已经搬进中南海,与他邻近的杨尚昆请安,密商军机大事。杨告诉他,他已命令进 京戒
严受阻的部队就地休整3天,同时调更多的部队来,“形成大军压境之势”51 。
离开杨尚昆,乔石去见赵紫阳,说,不少人已经感到有点骑虎难下了,如果不是邓一 再催
促,并且决定调更多的军队来京,这场大悲剧也许可以避免52。乔石这番话,应该出自 真
心。他1924年生于上海,读上海南方中学、光华附中时,就参加组织上海学生运动,对学
生运动有同情。1949—1954年,一直做团的工作,最高做到华东局青委统战部副部长。其
夫 人郁文,早年是学运领袖,49年后,在胡耀邦任第一书记的团中央担任过青委和办公室
秘 书。这些机缘,使乔成为胡耀邦团队,以及特社派的核心骨干,于1982年成为中共中央
书记 处候补书记,13大成为中央常委,兼任中央纪委书记、政法委书记,并分管中央组织
部,直 接管宋平,可谓权倾天下。他绝不会反对邓小平,但非常同情赵紫阳。
乔石走后,赵紫阳请书记处书记、统战部部长阎明复到自己家来,说之前人大副委员 长
彭冲找赵,彭说,万里在国外,他主持召开了人大副委员长会议,大家一致主张提前召开
人大常委会,阻止目前事态发展,彭冲说他还到玉泉山找了彭真,彭真也同意这样办,他们
已写了报告给中央,要求万里提前回国,57名人大常委联署。赵请阎明复转告杨尚昆,看
是 否可行53 。很快就会看到,赵此举,造成何等严重后果。阎明复也因此被打入冷宫。
阎1931 年生于辽宁,中共情报专家阎宝航的公子。他和父亲文革中都被投入监狱,父亲
被打致死, 他自己出狱不会说话,对文革有刻骨之痛。他思想开明,86年讨论政治改革时
,他让时任中 央统战部秘书长的胡德平主持政改研讨。阎主张国共第3次合作,应该在议
会里。
中午,李鹏打电话给邓办王瑞林,请他报告邓小平,建议近日内召开政治局扩大会 议,从
组织上解决赵的问题。晚上,邓小平让他的办公室转告李鹏,要等大军进入北京后, 再开
政治局扩大会议,这样更有把握54 。可见,当时,邓对军队是否能100%执行清场命令, 心
里并没有十分的把握。
下午,胡启立到赵紫阳家,说人大常委要求万里提前回国的报告现在没有人批复,搁 在那
里。赵让胡启立告诉彭冲,由人大党组直接发电报给万里,促万里提前回国。胡问赵, 是
否可以对彭冲说你已经同意?赵说,可以。随后,赵又给副总理、外交部长吴学谦打电 话
,让他设法把电报发出去55。吴当然在把电报发出去之前,先把信息“发”给了杨尚昆。
杨 尚昆先从阎明复那里知道了赵的意图,又从吴学谦这里了解了赵的行动。于是,这天
晚上, 有一个人化妆秘密进京,使这一天的戏剧达到高潮。此是何人,进京何事?(4月16
日补 写)
51 李鹏:《李鹏日记》,第202—203页。 52 赵紫阳:《改革历程》,第52页。
53 赵紫阳:《改革历程》,第52页。
54 李鹏:《李鹏日记》,第203页。
55 赵紫阳:《改革历程》,第52—53页。
第五十三回: 重演老佛爷故事再现晚年悲剧,续写光绪帝新传又是操切翻盘
这个化妆进京的人,是江泽民。21日中午,杨尚昆从阎明复那里知道了赵的想法后, 立即
去见邓小平。下午,江泽民在上海接到一通红机子保密电话,要他立即进京。为了掩 饰,
江奉命将自己化妆成艺术家,穿便服,戴墨镜。当晚到京,被带到西山单独会见临时住 在
这里的邓小平。邓赞扬了江对《世界经济导报》事件的处理,认为上海市接待戈尔巴乔
夫 的工作做得比北京好。然后交给江一个任务,要江在上海截住奉命从加拿大回国的全
国人大 委员长万里。邓既不能允许万里在国外继续发表与他意见不一致的讲话,因此必
须立即回 国,也不能到北京,被人大常委裹挟着宣布北京戒严非法。邓不是怕这会影响
他的决策,怕 失去万里这个牌友,万里要真那么做了,他俩一生的友谊就泡汤了。中共中
央政治局都不能 阻止军队进城,何况人大这枚小小的橡皮图章?
江接受了这个任务,暗下决心一定办好。他知道,自己已经是待位新君了,这个任务 对他
仍然是个考验。两天前,也就是5月19日上午10时,在赵在天安门广场上谢幕演出几个 小
时之后,另一幕剧在邓小平住处上演。3位元老,陈云、李先念、杨尚昆,3位常委,李 鹏
、姚依林、乔石,6位将领,迟浩田、赵南起、杨白冰、秦基伟、洪学智、刘华清,加上
邓小平,一共13个人(相当于基督的13个使徒,其中有一个犹大),决定了中国未来20年的
命运与走向。邓讲话,4点意思,第一,这次动乱,两个司令部,表面上是李与赵,实际上 我
(邓)与赵,第二,要戒严,第三,调整领导班子,说自己选了两个人,都没有选对,这 次陈云
、李先念和我都倾向于让江泽民接替总书记,宋平进常委,胡启立不留在常委班子, 第四
,改革的旗帜要由我们来举。
表面上看,陈邓再次联手完成了一次政变,做掉了赵紫阳,上一次是1978年,做掉了 华国
锋。实际上,这次政变,是杨尚昆独立策划完成的,做掉的,主要不是赵紫阳,是邓小 平自
己。邓是马上退休的老人,不可能对权力还有渴望,他渴望的是退休后的教主地位,历 史
名声,更重要的,是他赖以赢得世界声誉的改革开放事业。杨通过谎报军情,和挑拨离 间
,诱发并加剧邓赵之间的特社派新老教主之战,让他们两败俱伤,最终获利的是他自己,
和毛社派——中国改革开放的主要反对派。邓在解决赵的问题上,不得不再次与毛社派
合 作,是因为不这样,他就不能至少在政治局常委里取得多数,姚依林那一票实际成了关
键 票。但代价是,特社派从此丧失了在政治局常委里的多数地位:江泽民是陈云、李先
念推 荐,邓同意的,主要倾向于陈李,情理之中,姚依林、宋平是毛社派家族的三哥四哥,
李鹏 是毛社派信徒,剩下乔石,加上后来(5月31日)邓提议进常委的李瑞环,还能有何作
为? 本教不当政的教主地位有何意义?至于历史名声,“六四”这一幕,是轻易翻不过去
的。
看起来,获利最多的团体,是毛社派,个人,主要是江泽民(此是后话),还有杨尚 昆,在几
个月后邓小平辞去中央军委主席后,成了真正的太上皇,他把邓小平抛了出来,骗 取了赵
紫阳的信任,连手都没有脏,就摘取了一场流血事件的丰美果实。但邓小平并不是那 么
好骗的,出席邓小平家里会议的,有6位将军,前台主导镇压的李鹏也没有当上总书记, 这
其中有何深意?(3月20日,4月16日修订)
第五十四回: 度尽劫波生嫌隙,制造“暴乱”下台阶
其实,邓小平对杨尚昆的作为,早已心知肚明。在杨把邓的4.25讲话抛出去之后,就已 经
知道杨要干什么。邓有一个选择,与赵联手,做掉杨,但赵不接受邓的处理学潮方针,而
自己的方针已经被人昭告天下,无法改变,也不想改变。邓也确实不想在自己手里,把共
产 党的天下搞砸。杨为了防止发生这一情况,一要防止邓从自己的立场后退,二要让邓
知道, 赵在拉他对付邓,每次向邓报告赵的所为,都是显示自己对邓的忠心。如果邓要抛
弃自己, 杨可以弄假成真,真与赵联手。况且,早在追悼会前的4月21日,以保卫追悼会顺
利为名, 杨就已经调派38军两个机械化师的1500名士兵到北京,其中一个团进驻中南海,
其余部署在 中南海周围,引而不发,对任何与杨为敌的人都构成威慑。
邓最大限度容忍杨,还有一个原因。他们之间的关系,非同寻常。第十四回写到,邓 杨不
仅是很近的乡亲,两家关系,从祖辈到孙辈,都亲如家人,杨相当于邓榕的干爹,邓榕 叫他
“杨尚昆爸爸”。超过半个多世纪的战友之情,加亲情,岂可在老来你死我活?但邓绝还
是不能让杨的图谋完全得逞。这一方面是杨对自己作局,阻止邓全退,陷害两任总书记,
另 一方面,辅佐一个阿斗做皇帝,他自己坐稳太上皇,让弟弟杨白冰继续控制军队,如此,
自 己的改革事业将泡汤,党国也将危殆,中国有可能变为军阀统治。
不让李鹏做总书记,杨尚昆的第一图谋落空,让除杨白冰之外的5位将军到家里开政变 会
议,不仅仅为了平定学潮,也是为日后解除杨家兵权铺垫,并在戒严时期监督并约束杨家
的行动。
出于对杨的防备,以及对军心没底,邓至少从30日开始,已不在米粮胡同居住,到西 山别
墅暂住。31日上午10点,邓把李鹏、姚依林召到自己暂时住处,说不能提计划经济为 主,
常委要有改革开放形象,决定赵不留在政治局,李瑞环进常委,那个为杨尚昆驱使的李 锡
铭什么也没有捞到。在座的,没有与邓形影不离的杨尚昆。会见后,李去陈云处,陈云、
李先念、杨尚昆、彭真、王震、宋任穷都在,李传达了邓的意见56。
从6月3日下午4时,乔石、李鹏、杨尚昆3人小组决定当晚对天安门广场进行清场之 后,
邓就断绝了与外界联系。一直到6月8日,李鹏等人也只有通过邓办向邓报告情况。感到
大局已定,9日下午3时,邓在人民大会堂接见戒严部队军以上干部。说“动乱”定性准确
,发 展到“反革命暴乱”是必然的。其实,6月3日决定清场时,天安门广场只剩下1500多
学生,大 多数是外地来的。之所以要清场,要引诱市民反抗,制造“暴乱”,只是要证明
定性准确,否 则4.26社论派不好下台阶。接着,邓施展他的左右平衡大法,说,“13大报
告一个字都不能 动”(此后两年,确实一个字没有动,但也一个字都没有用)。这时,有一
个人,未在现 场,住在中南海警卫局大楼4层上,几天后,将是他的加冕典礼。其实,20天
前(5月10 日),他还进京求见赵紫阳,要求赵帮助他下台阶,被赵拒绝57。那么,比馅饼好
多了的皇 冠,怎么就从天上掉到了他的头上?(3月21日,4月16日修订)
56 李鹏:《李鹏日记》,267—268页。 57 赵紫阳:《改革历程》,第43页。
第五十五回: 上海滩头拜尚父,广陵乳儿驾祥云
上回提到的那个人,是江泽民。这个人18天前化妆进京,从邓小平那里领命而归,出 色地
完成了交给他的任务。万里于26日凌晨回到上海,丁关根陪同江泽民到机场迎接。经过
工作,27日,万里在上海发表书面谈话,完全同意李鹏杨尚昆5月19日在首都党政军干部大
会上的讲话,拥护中央在北京地区戒严的决定58。31日上午,万里回到北京,连头带尾,
他 在上海逗留了6天。回到北京的那天晚上,万到西山陪老牌友邓小平玩牌。
江泽民登基前的故事虽然很长,真正的序幕,是1949年9月的一天拉开的。主要人物3 个,
汪道涵(华东局工业部部长),戴锡可(华东局“央企”上海益民工业公司总经理),江 泽
民(益民食品一厂副总经理、技术保障科科长);场景:生产冰激凌的上海益民食品一 厂,
汪部长前来视察,询问冰激凌的生产与销售情况。3个人物之间的关系是:汪道涵是戴 锡
可的丈夫兼上司,戴锡可是江泽民的顶头上司,汪道涵和江泽民是上海交大校友,汪道涵
与江泽民养父江上青烈士都曾在新四军将领张爱萍手下做过军需后勤工作。汪比江大11
岁, 戴比江大9岁,江在这对夫妻眼里,是个“小弟弟”59 。
从此,汪开始了他的帝师与造王工程,他无论官至何阶,都力保江泽民步其后尘。 1953年
,汪道涵调任第一机械工业部副部长,江被安排到一机部在上海的第二设计局;1954 年,
汪调江参加长春“第一汽车厂”创建工作,并派其到莫斯科学习;1965年,汪力荐江担任
一机部武汉热工机械研究所所长,够到正局级;79年,汪复出,就任国家进出口委员会副主
任,举荐江做了这个委员会的副主任兼秘书长,后又与谷牧一起推荐江做了电子工业部
副部 长、部长;85年,汪道涵的上海市市长任期将满,万里代表邓小平征询汪的意见,谁
可以代 替他,汪毫不迟疑地力荐江泽民。
与汪道涵有特殊机缘的人不可胜数,他独独看重江泽民,是江身上的那种贯通市井与 书
香的气质:可以用英文背诵林肯《葛底斯堡演说》,也可以趴在地上为元老调试彩色电视
机。这种无可无不可的气质,汪大人自叹弗如。汪道涵1915年生于安徽嘉山县(今明光
市),书香门第,名门望族,其父汪雨相清末秀才,留学日本,同盟会元老,最后追随中 共。
汪道涵18岁考入上海交大,后入光华大学(今华东师大),毕业后在华东一带历任中共 县
、地、省、局四级政权,做军需、后勤和财经管理工作。他一生爱好读书,儒雅谦和,甘
做人梯,但他的“贵族相”与“书卷气”,难以见容于因农民革命起家,而在中共上层弥
漫的痞 气与匪气。因此,他奋斗一生,结局还不如一个文盲王震。他觉得江泽民能弥补
自己这方面 的不足。
不过,汪道涵把上海市长的位子让给江泽民后,他想对江说的话是,“哥只能帮你到这 儿
了。”按照中国传统的造王工程,汪道涵知道,江泽民只有他自己还远远不够,他是姜子
牙型的帝师,江要在天阶上步步高升,还需要一个张良型的良佐。汪道涵知道江的最大长
处,是有主见,不固执,有接受辅佐的基本素质。其实,汪道涵在自己从上海市长职位上
退 下来之前,已经找到这样一个人,并提前让他到位。此一来,有分教:卧龙再世起南国,
两 朝开济成全功。(4月17日)
58 李鹏:《李鹏日记》,第241—242页。
59 参阅【美】罗伯特.劳伦斯:《他改变了中国:江泽民传》相关章节。
第五十六回: 先君遗泽枯木逢春,旧部感恩公子再造
汪道涵找到的这个人,姓曾,名庆红,小名丁丁。小名因他1939年7月出生在安徽泾县 丁
家山村而得。当时新四军和中共东南局都驻在泾县,新四军总部在泾县云岭村,东南局总
部在丁家山。丁丁的父亲曾山,是新四军的创建者之一,时任中共东南局副书记。曾姓
远祖 曾点(曾参之父),孔孟曾颜,位列季圣,蒙历代皇帝赐字,最后一次赐字的,是清乾隆
皇 帝,赐的字是“昭宪庆繁祥”。曾山是宪字辈,丁丁是庆字辈。因战事频繁,丁丁出生
后,被 送到父亲的老家,江西省吉安县永和镇锦源村,让丁丁的祖母抚养。无比宠爱,和
贫乱交 加,喂养了这个孩子的童年。1949年5月,中共夺取上海,曾山任上海市副市长,派
人把10 岁的丁丁从江西老家接来,继续上小学。一日,父亲要儿子背诵北宋名文《辨奸
论》60,这 是志在将相的启蒙读物,培养辨奸识恶的童子功。曾山到北京担任内务部长,
因职务方便, 还带着丁丁阅读大量明清档案,窥测权力运行的地下河流。
由于粟裕失宠,以及高岗、饶漱石事件,对中共华东和新四军政系打击惨重,曾山进 京后
,一直得不到重用,其子曾庆红1963年从北京工业学院毕业后,也无人提携,在国防工 业
部门做了16年的技术员。79年,曾庆红遇到人生的第一个伯乐——余秋里。余与曾山都
是 江西吉安老乡,1929—1930年,曾山担任总指挥率领10万工农攻打吉安城时,余秋里是
曾的 部下,红军赤卫大队的分队长。在余的安排下,曾庆红到国家计委和国家能源委员
会做秘 书,1984年官至石油部外事局副局长。
这时,为将要到上海出任市长的江泽民物色帮手的汪道涵,从时任石油部部长的唐克 那
里得知老首长公子曾庆红近况,心想,正是他要找的人。唐也出身新四军,曾山老部下。
4月,两个人共同作局,将曾庆红暗度到上海,办法是让曾庆红任总部在上海的正局级南黄
海石油公司党委书记。8月,曾就任上海市委组织部副部长;11月,任部长;85年7月,芮杏
文、江泽民到上海,曾庆红升任市委常委;86年1月,转任上海市委秘书长;10月,升为上
海市委副书记。从84年4月到86年10月,两年半,从一个局级石油公司书记,到上海市委副
书记,级别虽只攀了一级,从正厅到副部,权力含金量可是从沙金到纯金。参与这个炼金
过 程的,除了主谋汪道涵,还有上海“三驾马车”的另两匹马:原市委第一书记陈国栋,
原市委 第二书记胡立教。陈和胡,也都出身新四军,曾山的旧部。
干脏活,擦屁股,扶危困,救死伤,是曾的强项。鲍彤出狱,第一个给他打电话的, 是曾庆
红,为他安排新的住处;人民日报前评论员马立诚因写《一个中国五种声音》,左棍 们要
求中宣部部长丁关根开除他,曾庆红说,声音还是多一点好,留住了马;赵紫阳弥留之 际,
有一位中央领导到医院看望,是曾庆红;挨整的秦川去世,上门吊唁的有曾庆红;原中 办
的一个青年干部,因六四入狱,出狱后生命垂危,也是曾安排有关医院全力抢救……不 过
,仅凭这些素质,并不足以让他成为当代张良,他有更敏锐的洞察力,和汪道涵一起,帮 江
泽民找对了一个人,他的手中握有一枚龙珠,只是当时很少人知晓。欲知后事,请看下 回
。(4月17日)
60 邓六金:《我与曾山》,新华出版社。
第五十七回: 俯首躬身似快婿,腾云驾雾入龙图
当时手握当代龙珠的人,是李先念。邓小平时代,已经是寡头时代,最高决策权,和 最高
权力继承人的推荐权,没有任何一个人可以垄断,而是被8大元老所分享。这8大元老 是:
邓小平(1904)、陈云(1905)、李先念(1909)、杨尚昆(1907)、薄一波 (1908)、王震(
1908)、彭真(1902)、宋任穷(1909)。叶剑英(1897)绝对是元老, 但他已经久病出局,且
于86年去世;邓颖超(1904)也是,但她基本上被邓小平所代表;习 仲勋(1913)虽然年龄最
小,要论历史地位,在元老里,可名列前茅,但他87年1月后选择 做少数派,病休,不问政事
。8个元老里,权重最大的是邓小平,但他已经行使过两次接班 人推荐权,要有第3次推荐
,应该轮到排在次席的陈云了。不过,陈云与邓很难取得一致意 见,如果排第三的李先念
推荐,陈云附议,权重就大了,成功率会高。对这一点,汪道涵和 曾庆红洞若观火。
寻找与李先念的历史渊源,并不太难。曾山、汪道涵与李先念有共同的新四军背景, 曾
是新四军的开创者之一,并在军部工作,李先念1939年11月任新四军豫鄂挺进纵队司令
员,曾可算李的上级。也有共同的财经背景,1954年,李先念兼任国务院第五办公室(后改
为财贸办公室)主任,曾山和姚依林都是副主任,李成了曾的上司。50年代,汪道涵也做
过 李先念部下,李是副总理,分管商业和对外贸易,汪任职对外经济联络委员会常务副主
任。
刚好,红朝上海,代替了清朝扬州,成为皇帝下江南的驻跸之地,为江、汪、曾接续 与李
先念的历史渊源提供了契机。像康乾7次下江南一样,从88到94年,邓小平7次到上海过
年。陈云、李先念来得更多。元老们为何越老越迷恋上海?因为上海把接待发展成了一
门新 政治学:舒服是硬道理,周到是必修课,领导摸不到你的工作,摸到的是你的服务。
江泽民 对所有元老的接待,都是尽心尽力的,对李先念的接待更加走心。走心走到什么
程度?走到 江泽民的传记作者都不得不这样写道:“国家主席李先念很喜欢冬天回上海,
江对他照顾得 异常周到,以至于出现了一个毫无根据的谣言——说江泽民是李的女婿。
”61 不用多说,挂上 了李先念,也就挂上了陈云财经帮,成为这个神圣家族的外围亲戚。
这番操作在13大上初见神效:上海市委书记芮杏文未能进政治局,市长江泽民接替他 做
市委书记,反而进了政治局。这是关键一步,否则,天下不可能像馅饼落到他手里。1988
年下半年,倒赵风猛刮。10月22日,中国工会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李先念
见 到邓小平,对邓说,赵不行,要换。邓说,现在不能动,动了影响太大,况且,也没有合适
的人选62 。李心里的合适人选,当然是江泽民,但当时还不到说的时候。李知道,邓看
不上 李鹏,也不会接受姚依林或宋平;李和陈云当然也不会接受乔石、胡启立或田纪云
。陈云接 受江泽民没有问题,但如何让邓小平也接受江,就成了关键。让江成为唯一候
选人,是一个 办法,那就要让所有其他竞争对手都有问题,除了上面排除的,当时有竞争
力问鼎的政治局 委员有4名:江泽民、李瑞环、李锡铭、杨汝岱,都是封疆大吏,一方诸
侯。杨由于与赵的 关系,主动放弃了竞争,其余3位,都看到赵位不稳,开始肉搏。邓最后
接受了江,但他并 不是江的“父亲”,这一点,很快就得到证明。(3月21日,4月17—18日
修订)
61 【美】罗伯特.劳伦斯:《他改变了中国:江泽民传》,第111页。 62 李鹏《六四日记
》,澳亚出版社有限公司,p260—262。
第五十八回: 事不过三新皇易姓,提前看管毛派卷土
公元1989年5月30日,一架专机从上海飞到北京南苑军用机场,江泽民走下舷梯,有两 个
人已经在等候,一个是陈云的秘书,一个是李先念的秘书,走上前来,与江泽民握手。上
车之后,一路上,陈云的秘书对江泽民只说了一句话:“陈云和先念同志都要找你谈话。
”抵 达中南海稍作休息后,陈云的秘书进来说:“陈云同志正在等你。”陈告知江,他代
替赵紫 阳。谈完之后,去见李先念,李说了同样的意思,“我们多聊聊,小平那儿你不用
急着去, 他会找你的。”
江泽民回到休息室后,有一个半小时没有出门,给上海打了3个电话。第一个打给曾庆 红
:“看来我回不来了,你明天马上来一趟。”第二个打给汪道涵,说明了情况,然后 说:“
以后还要多请您关照。”第三个电话打给夫人王冶坪。
晚间,邓小平召见了江泽民。以邓小平的明睿,并非不知道江已经见过陈云、李先 念,而
且早就知道,李先念一直想推荐江泽民。但一直到5月16日晚,虽然听到赵紫阳对戈 尔巴
乔夫说,邓是最后拍板的,十分恼怒,仍然没有下决心换赵紫阳。但李先念看到机会来 了
,17日一早,就赶到邓家,他知道下午将在邓家开常委会,讨论下一步决策,李希望会前 说
服邓在下午的会上就让赵靠边,定江泽民接替。邓没有答应。下午会上, 如果赵能看风
使舵,承认错误,主动提出戒严,他的总书记或许可保。邓知道,朝中之人,比紫阳更有能
力,更有改革意向的人,几乎没有。但这不是赵会玩的政治。他依然在会上与李鹏、姚依
林 激烈争论4.26社论,这等于是逼大家摊牌,到底站在邓一边,还是站在赵一边。于是决
定戒 严,把赵排除在戒严领导小组之外,给以严重警告,但还是没有下决心换赵。63一直
到5月 18日,赵提出辞职,还拒绝主持戒严大会,19日凌晨到天安门广场作谢幕演出,撇清
晚上将 召开的戒严大会,邓才最后决定当日上午召开十三使徒会议,罢免赵紫阳,接受李
先念提 议、陈云背书的江泽民。
邓小平接受江泽民,第一个原因是中国传统的“事不过三”戒律,既然自己两次提名总
书记都“错”了,作为资历相当的元老,陈云、李先念也可以行使一次提名权。第二个原
因, 3个竞争者中,李锡铭与杨尚昆、李鹏有小集团嫌疑,既有民愤,也无改革意向;李瑞
环与 胡耀邦、万里关系极好,胡有争议,李对学潮从内心同情,学潮中也没有弃胡赵,保
小平的 表现。这时候,就显示出江泽民在上海严肃处理《世界经济导报》的价值了,它
的价值在 于,表面上是控制学潮,实际上是向邓小平表忠心,因为那期报纸是明颂耀邦,
暗贬小平。
可以说,邓是勉强接受江泽民的,因为这意味着新皇不再“姓”邓。中国结束帝制,也 结
束了血缘世袭最高权力(虽然毛泽东心里痒痒的),代之以“指定接班人”体制。指定接
班 人是最高元首的特权,先是毛泽东指定,然后是邓小平指定。谁指定,接班人就跟指定
人“姓”,相当于他的“儿子”,也就是“类血缘”子嗣,胡赵都是邓的类血缘之子。江
呢,因为 李先念力荐,从此姓“李”。陈云背书,成为江的类血缘伯父,姚依林和宋平是
类血缘叔父。 邓充其量是这个新皇的“接生婆”。
邓虽然是接生婆,但为党国利益,对江还是爱护的。他没有让江参与天安门广场的清 场
工作,没有让江执行“黑社会”规则:要入门,先杀人。这样做,有深意,因江置身事外,
他可以选择将来为这个事件平反。但毛派可就没这么客气了,6月4日晚上,中南海李鹏暂
住 地,202号院里的一处深宅64 ,江被召去参加一个会议,与会者里,没有了曾经无处不
在的 杨尚昆,除了李鹏、江泽民之外,有国务院秘书长罗干、外交部长钱其琛,中宣部部
长王忍 之,还有一个人,是江的类血缘父辈们给他派来的“保姆”65,屏蔽特社派及邓小
平的行动已 经开始了。此公究是何人,下回分晓。(3月22日,4月18日修订)
63 李鹏《六四日记》,澳亚出版社有限公司,p260—261。
64 1989年4月28日,李先念很关心李鹏安全,让中央警卫局安排李鹏一家住进中南海202
号房子。 李鹏《六四日记》,第
100-101页。
65 参见《他改变了中国:江泽民传》,第145页。
第五十九回: 宋平初次出手抗礼小平,老邓最后一击终结小邓
此公不是别人,姓滕,名文生,时年49岁,是毛社派御用文胆。文革期间,滕做关锋 的秘书
,帮助关锋编辑材料,送“文革小组”66 。1975年,在胡乔木主持、邓力群供职的国务
院政治研究室工作;1979年,到姚依林当主任的中央办公厅政策研究室工作;1980年,任职
于邓力群任主任的中央书记处研究室,历任理论组副组长、组长;1987年书记处研究室
撤 销,调任陈云为主任的中顾委副秘书长。先后服务过关锋、胡乔木、邓力群、姚依林
和陈 云,可谓毛社派核心智囊。这晚,他被请来开会,是要主笔起草中共中央告全国人民
书。当 时,滕文生还不知道江泽民已经被内定为总书记,甚至诧异为何上海市委书记坐
在这里。当 晚江先生说的唯一一句话,是接着李鹏“请到隔壁,我们在这里等你们”的
话说的:“你们有 一个半小时的时间。”67
这个案例,能很好说明三点:第一,毛社派凝聚力惊人,稳定性可怕,邓反对搞小圈 子,他
的对手可不是圈子问题,是家族;第二,做事缜密而有远见,任何事都未雨绸缪,严 谨规划
,总书记还没有到任,助理就给你选好了;第三,深谙权力运行规律,不仅知道中国 两系(
太子与团系)定乾坤,还知道四力(兵力、财力、舆力和票力)得天下,提前让滕文 生到位
,表明他们早已看到第五力的作用:智囊的力量,简称智力。控制群众靠舆力,控制 最高
决策人,靠智囊。这样,“四力”,就扩展为“五力”,但这还不是最后的扩展。
为了从智力上控制江泽民,刚刚进常委的宋平,受本派委托,于89年7月复活被赵紫阳 解
散的原中央书记处研究室,改名“中央政策研究室”,李先念大秘书王维澄任主任(推荐
江 做总书记,李先念功劳最大,其秘书领赏符合情理),邓力群的原研究室两个笔杆子滕
文 生、卫建林任副主任。王维澄也知道邓力群的厉害,不想被他的哼哈二将包围,不同
意卫建 林当副主任,只做高级研究员,卫的名声也不太好,但邓力群坚持,王也只好答应
。在此过 程中,宋平把邓力群找去,说,“为了便于帮助他们工作,给你个什么名义呢?”
邓说,“让 我当个顾问吧。”宋说,“是否还可以设想更高一点的名义呢?”邓说,“有
个顾问就行 了。”小邓知道老邓,顾问还一定让当呢。果然,这个安排报到邓小平那里,
小平说,“不 行,如果他当了顾问,给新班子为难啊,新的班子有什么意见,邓力群不同意
,不就难办了 吗?”之后,李先念提议王任重退休,让邓力群做个政协副主席,请示小平,
同意了。邓力 群不想干(他要的不是待遇,是操控),怕李先念不高兴,邓力群还请陈云与
李先念说说。 李对邓力群说,“你大概是嫌官小吧?”68 瞧这一家子,多和美啊。这是
宋平第一次在中国政 坛上出手,就给小平出了难题。
从上面的对话看,邓此时,真心支持江泽民,而毛社派,真正关心的是“养儿防老”, 是如
何能控制江,不走改革邪路。邓知道,一个邓力群,一个杨尚昆,搞得鸡犬不宁,让他 的两
个类血缘嗣子胡与赵未能善终,邓力群掌握五力中的两力,智力与舆力,杨尚昆掌握五 力
中最牛的实力,兵力。小平先替江阻挡了邓力群的回马枪,不久,他还为江做了一件事 情
,可以说是孤注一掷,凶险万分。(3月23日,4月18日修订)
66 邓力群:《十二个春秋》,第334页。
67 参见《他改变了中国:江泽民传》,第146页。 68 邓力群:《12个春秋》,第767-768
页。
第六十回: 让政敌写碑文定论不盖棺,送对手倚天剑结局已胜算
6月16日,邓小平与陈云、李先念等至少8位元老,以及新的中央常委班子成员江泽 民、
李鹏、乔石、姚依林、宋平、李瑞环谈话,说中共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核心是毛,第二代
领导核心是他自己,现在是第三代,也必须有个核心,他是江泽民。这句话的潜台词是,江
泽民要做军委主席,不做军委主席,怎么能是核心?权力是只桃子,桃核是军队。胡和赵
的 悲剧是,一直没有做成军委主席,因此让杨尚昆联手毛社派两次政变得手。邓想终结
这个游 戏,他或许已经感悟到,中国当代政治的乱源,是名义最高权威,与实际最高权威
分离。他 一直不是名义最高权威,胡耀邦时,是军委主席兼中顾委主任;赵紫阳时,邓只
做军委主 席,怎么成了“核心”?就因为邓是实际权威,手握兵权。因此,要搞掉最高名
义权威的人, 必定制造问题,离间邓与最高名义权威的关系。由于没有名义,不能频繁干
预,邓只有等到 事情不可收拾,达到危机状态,才好出手,小人权奸乘机蛊惑,国家因此不
得安宁。动乱就 在党内。
邓宣布自己要全退,也就是让出军委主席。这是正确的事情,但是在错误的时间。江 是
毛社派藤上的瓜,他将如何施政,还不知道,此时让出军委主席,政治天平将势如破竹地
向毛社派倾斜:6个常委,只有2人,乔石和李瑞环可算是邓的人,中组部、中宣部、财经
口、中央政策研究室,都归毛社派掌控(虽然李瑞环分管意识形态,中宣部长王忍之不会
理 他的),这就是说财力、舆力、票力(组织口)、智力都失控。军委主席一让出,如果江
泽 民不愿,或无力听邓的,邓手里就一张牌都没有了。
8月17日上午,邓小平在北戴河把杨尚昆、万里叫来,说自己打算在11月的五中全会上 把
军委主席一职交给江泽民。9月4日,邓小平与中常委及杨尚昆、万里谈话,正式提出辞去
党和国家军委主席的职务。几天后,杨尚昆找到胡乔木,说邓小平交给胡乔木、邓力群
一个 任务,要乔木牵头,起草中央同意邓小平辞去军委主席职务的决定。邓力群很诧异,
从1986 年9月小平找邓力群谈过一次话,三年过去了,从未找过他,怎么现在想起他了?邓
力群在 自己的回忆录里说,“邓小平为什么不找别的人,而要找胡乔木和邓力群起草这
个决定,一 直到现在,我说不清楚。”69 其实这不难理解,小平旨在表示,他不搞小圈子
,其次,这相当 于他身前写好的墓志铭,由自己的政敌写,更客观些,也更不容易在身后被
改得更糟,因为 胡乔木、邓力群是毛社派公认的精神领袖和文献大师,写了,就不好反悔
,此后的小鬼们也 不好说什么。
1989年11月6日至9日,中共十三届五中全会召开,全会通过了《关于同意邓小平同志 辞
去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职务的决定》,江泽民当选为军委主席,杨尚昆由军委常务副
主席,改为第一副主席,增选刘华清为军委副主席(刘从八路军129师开始,到二野时期,
都是邓小平老部下,他做军委副主席,为邓最后清理杨家将做了准备)。邓全退,要冒的风
险是,假如江只听陈氏家族,不听邓的,或者,即使江以改革大局为重,想听邓,又没有能
力摆脱类血缘父辈陈总舵主的控制,中国的改革开放事业岂不从此泡汤?但谁都没有想到
, 邓小平毕竟是当代世界最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之一,邓真正的传人曾庆红与其合作
上演了 一幕大戏,精彩纷呈,非常好看,下卷再说。(3月24日,4月18日修订)
69 邓力群:《12个春秋》,第822-823页。
T**********e
发帖数: 29576
2
re
1 (共1页)
进入Military版参与讨论
相关主题
从原木后来结局看,共产党不厚道也马后炮说说六四
看看88年中国记者向总理提的都是什么问题月月鸟把什么人什么时候说了什么话都记下来以便筛选。
小平亲自跟李鹏姚依林面谈:立才帝为核心,你们六四悲剧产生过程及人物素描 [润涛阎]
栗战书年龄比习近平还大?李鹏与学生代表对话
第四十二回 赵儿皇出访北高丽,杨国老三次操国柄 4月23日下午4时20分,决定中国命运的时刻到了。  这时,赵紫阳一行在列车候车室,准备登上开往朝鲜的列车,他此行要去朝鲜访问,离开北京6天半(23戏说286系列-- 润涛阎 7/7
王丹:六四是李鹏预谋政变 四二六社论是信号李鹏泄密:“六四”军事政变的真正意图
戏说286系列-- 润涛阎 1/7叶剑英养女戴晴:六四事件全程实录(图) 文章来源: 多维 于 2014-06-04 20:45:18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打印本新闻 (被阅读 5868 次) 2 更
泡面传奇(39-41)中国当代政坛的生死对决戴晴:六四事件全程实录(转载)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李鹏话题: 邓小平话题: 杨尚昆话题: 江泽民话题: 赵紫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