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boards

本页内容为未名空间相应帖子的节选和存档,一周内的贴子最多显示50字,超过一周显示500字 访问原贴
Military版 - 石墨进出口差价最高达百倍:3000元卖几十万买回
相关主题
中国稀土深加工之殇:10元卖出去1000多元买回来看切尔诺贝利的纪录片,melt down的核材料会发生核爆炸
八月一十五号全台湾大停电家宝为什么在这个时候给印度送大礼?
世界首例!我国科学家实现石墨烯原子级可控折叠巴西出台贸易保护措施 多数增税商品来自中国
[猴王] 粮食保障的分析应大力发展蔬菜农产品加工业降低初级产品市场风险
ZZ 中国大豆是怎样被美国一步一步攻陷的?日本在钓鱼岛问题上吃亏将会越来越大
这是中国的的软肋纵马驰骋评论"受日元升值中日关系影响 日本公司遭国际市场抛盘"
黑龙江补贴新政:新产玉米每吨补150元大豆补300中国已经掌握主动,日本吃亏将会越来越大
中国粮食储备长期在2亿吨以上安啦,原来大家都被辽宁号骗倒了!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墨烯话题: 石墨话题: 产品话题: 天然话题: 出口
进入Military版参与讨论
1 (共1页)
d********y
发帖数: 6566
1
天然石墨行业无序的开采与发展,使其粗加工产品一直处于产能过剩的状态。不少资金
并不充裕的小企业,通过大量出口初级产品以缓解经营压力。多年以来,中国一直是天
然石墨产品的最大出口国,在石墨深加工产品技术上领先的发达国家,则对天然石墨实
行 “以购代采”的战
相关公司股票走势
维科精华8.26+0.435.49%
乐通股份8.57+0.010.12%
略,并且进行技术封锁。
不可再生的天然石墨资源,以初级产品出口的方式持续流失。国内企业需要的石墨
尖端产品,只能再以出口石墨上百倍的价格进口。
业内人士表示,天然石墨作为一种前景很好的不可再生资源,应该适当限制其初级
产品的出口,将更多的精力花在扶持高端产品的发展上,“不能让石墨走稀土的老路”。
出口量遥居世界第一
据USGS(美国地质勘探局)数据,2013年探明的全球天然石墨储量约1.3亿吨,储量
前三位的国家为巴西、中国和印度,其中中国储量约为5500万吨,占全球储量的42%。
2013年全球天然石墨产量为119万吨,其中中国生产81万吨,占全球产量的68%,位居全
球首位。
我国生产的天然石墨产品中,绝大部分是最初级的加工产品。这些初级加工产品,
都面临着产能过剩的问题,而产能过剩又压制了价格。2011年之前,天然石墨产量最大
的初级产品鳞片石墨粉的价格逐年递升,一直到2011年时达到6700元/吨。随后其价格
又开始连续下跌,截至当前,石墨精粉的价格较高位时已跌去超过50%。
由于天然石墨行业内格局分散,以小企业居多,不少企业选择出口以减轻资金压力。
多年来,我国一直是出口石墨初级产品最多的国家,每年出口总量占世界总出口量
的50%左右。中国海关的数据显示,2011~2013年,国内“天然石墨”出口数量分别为
44万吨、25万吨、25万吨。有专家告诉记者,海关统计的“天然石墨”主要是石墨精粉
,其中纯度较低的一些产品出口时价格甚至不足3000元/吨。
另有数据显示,2010年时,中国对外出口的石墨产品超过58万吨,而出口石墨产品
第二多的印度总出口量还不足10万吨。
进出口产品差价最高达百倍
在我国大量出口石墨初级产品的同时,美日韩等发达国家,却早早把石墨列为了战
略资源,严格控制开采。
进口中国石墨最多的国家,也是石墨深加工产品的主要供应者。由于美日韩等发达
国家对石墨深加工的技术进行封锁,一直无法实现技术突破的国内企业几乎没有生产顶
尖石墨产品的能力。黑龙江省石墨产业协会秘书长陈育群表示,“国外的石墨专家,如
果要到中国旅游或者出差,需要经历层层审批。”
由于国内企业产品缺位,石墨尖端产品的需求只能通过高价进口得以满足。初级产
品低价出口,高端产品高价进口,中国石墨产业的损失难以估量。
“主要出口的鳞片石墨精粉,价格最低还不到3000元/吨;进口的一些负极材料,
可以达到10万~20万元/吨;而一些氟化石墨产品,能达到30万~50万元/吨。”奥宇石墨
集团总经理王庆海介绍道。
值得注意的是,石墨初级产品加工成高端产品后,不可避免会形成原材料的损失。
以国外天然石墨粉做成的负极材料为例,国内石墨专家、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袁国辉介
绍,这类产品的损失比例在80%左右,即1公斤天然石墨可以做成0.8公斤负极材料。不
过,即便考虑20%的原材料损失率,出口产品和进口产品的价差空间仍十分惊人。
鸡西一位石墨企业的负责人还表示,其早年也曾与国内某所顶尖院校合作,投资石
墨深加工产品的技术研发。然而生产出来的产品最终却不合格,企业因此赔了上百万。
且在深加工产品上投入的企业很难获取国家补贴,随后公司就没有再进行相应的投资,
而是主要做石墨的开采与初级产品加工。“毕竟这样风险低。”该负责人认为。
初级产品出口应被合理限制
“实际上,黑龙江也想限制出口”,陈育群向记者透露了黑龙江当下的尴尬处境,
“但是如果现在立即大幅限制产品出口,很多企业的生存就难以保证。黑龙江石墨企业
的生产成本本来就是全国最高的,如果再不能出口产品,那么对于黑龙江的石墨行业打
击太大”。
对于石墨产品的出口,国内石墨专家、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袁国辉认为,在管控上
应该有一定的前瞻性:“石墨毕竟是不可再生的资源,不能等到石墨资源流失殆尽才去
考虑限制,现在应该适当的控制初级产品的出口”。
鸡西市石墨行业协会会长韩玉凤同样认为,对石墨初级产品的出口应该作出相应的
限制,一些天然石墨产品诸如球形石墨的出口补贴应该取消。
“球形石墨之前还算得上是深加工产品,现在技术发展得很快。球形石墨已经只能
算是粗加工产品中相对高端一点的产品了。”韩玉凤表示。
在中国非金属矿工业协会石墨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刘荣华看来,完全限制石墨初级
产品的出口并不现实。“应该合理地引导,让有能力发展深加工的大企业更好地发展。
如果国内有技术发展更高利润的顶尖深加工产品了,自然不会愿意出口初级产品。市场
化的引导是比较好的解决方式”。
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微博]表示,对于石墨产品的生产、出
口等问题,国内可以借鉴对稀土的操控方式,将资源整合起来。“不能等到没有资源了
,才去整合。政府现在需要借鉴管控稀土资源的模式,进行相应的资源整合与技术研发
引导,以免让石墨资源重走稀土的老路”。
(实习生张猛对本文亦有贡献)
资本市场
无产品无市场 石墨烯概念股非理性繁荣
每经记者 师烨东 发自北京
尽管天然石墨的产品价格全线下跌,石墨烯这三个字,却在资本市场中闪耀着金光
。“石墨烯时代将颠覆硅时代”、“石墨资源将枯竭”等消息,刺激着石墨烯概念股不
断暴涨。
不过,《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梳理了十余家石墨烯概念股上市公司近三年年报发现
,一些公司并没有和石墨烯有关的业务,甚至有一些厂家连和石墨烯原材料石墨或是含
碳元素的气体的相关产品都没有。实际上,即便石墨资源真的枯竭,对于石墨烯的制造
也未必会有影响。
国内发展石墨烯项目的公司,也都全部处于研发阶段,并没有哪家公司以此为主营
业务。研究石墨烯的机构,也没有应用方面的技术突破。
真假石墨烯/
“国内首条年产量达3万平方米的石墨烯薄膜生产线在江苏常州投产”;“常州企
业年产100吨氧化石墨(烯)、石墨烯粉体生产线投产”;“宁波年产300吨规模的石墨烯
粉体生产线正式落成投产”;“1000万片大面积单层石墨烯薄膜生产线正式启动”。
看到这些消息,似乎让人觉得中国的石墨烯产业已经可以大规模生产,达到世界先
进水平。
石墨烯到底是什么?量产的产品和石墨烯又有什么关系?
从概念上讲,石墨烯是指由碳原子构成的单层片状结构的材料,具有超低电阻率、
高导热率、高强度等多种性质,被认为未来可以生产多种高科技产品。
“如果单家企业一年就可以生产300吨石墨烯,那么产品能卖到哪里去?”黑龙江
省石墨产业协会秘书长陈育群质疑道。
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袁国辉袁国辉同样认为,“虽然现在生产石墨烯的成本在不断
降低,但是并没有可以实际应用石墨烯的量产产品。即便能规模生产石墨烯,产出来也
只能堆在仓库里。”而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目前国内石墨烯的主要购买者是
研究机构和大学实验室,每克的价格高达数千元,而研究所需石墨烯数量也很少,因此
购买单位大多以“克”来计算。
陈育群认为,很多打着石墨烯招牌的企业,生产的只是类石墨稀产品与碳纳米材料。
上文中提到宣称可以量产石墨烯产品的企业,多与位于常州市的石墨烯研究与产业
孵化机构江南石墨烯研究院有关。《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想对其进行采访,但研究院的
工作人员表示不愿意接受采访。
博士期间主攻石墨烯材料方向的中科院讲师冯红彬告诉记者,因为目前国内学界对
于石墨烯概念的定义比较宽泛,这也是行业内出现众多企业可以大量生产“石墨烯类”
产品的原因。
“在物理学定义上,石墨烯就是单层的石墨。但在国内,一般情况下制作石墨烯步
骤中形成的中间产物氧化石墨烯,或是多层但层数较少的石墨,都可以被泛指为石墨烯
类产品,市场上也没人追究到底是不是石墨烯。”冯红彬表示,“石墨烯类产品是可以
量产达到百吨级的,但单层石墨烯产品,即便是国外企业也没有听说过能达到成吨级别
的。”
“在目前的科研中,石墨烯的优异性质指的都是单层石墨状态下的性质”,冯红彬
介绍道,“类石墨烯产品一些性能是类似于石墨烯的,但是不能完全等同”。
记者了解到,按照中国石墨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标准,只有达到10个原子层
以下的石墨粉体,才能被称为石墨烯粉体。
“石墨烯一旦叠加超过10层,就会丧失很多独有特性。一些企业生产的所谓石墨烯
产品,很难做到10层以下。”袁国辉告诉记者,“这些企业把产量喊大了,更多的是想
吸引国家的注意与扶持。国内真正能做石墨烯的企业,目前的年产量只能以公斤来计算
”。
资本市场“点金术”/
在石墨烯产品概念的 “鱼目混珠”之下,十余只石墨烯概念股自6月中旬以来一路
上扬,不少公司的股票在短短一个月内经历了多次涨停。《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梳理了
这十余家石墨烯概念股上市公司近三年的年报,发现没有任何一家公司以石墨烯为主营
业务,或是现在量产、并可实际应用的单层石墨烯产品。
乐通股份的主营业务为用于印刷包装的油墨。2013年1月,公司公告称,与宁波墨
西签署了 《石墨烯油墨项目合作协议》,商定组建合资公司从事石墨烯油墨的研发和
生产,计划总投资1亿元。随后这一项目就没了下文。
维科精华被列为石墨烯概念股,则是因为市场传闻。尽管公司澄清:针对近日市场
关注的“石墨烯”等相关热点,经公司询问获悉,公司旗下产业实体宁波维科不存在网
上流传的相关热点项目,但这依然未能阻止市场爆炒。
方大碳素是国内碳素及石墨制品的龙头企业之一,被认为有实力发展、生产石墨烯
产品。6月17日,对于媒体有关石墨烯产品的问询,公司回应称:“石墨烯产品目前还
处于研发状态,仅仅是掌握了石墨烯的一种生产方法,并没有具体的产品。”
对于上述现象,信达证券分析师范海波告诉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目前国内的
石墨烯目前都是研发阶段,没有商业化,因此都是事件概念性炒作。“炒高了肯定会回
落。石墨烯概念股的风险比较大”。陈育群则认为,“石墨烯的前景是很好,但是只有
产品应用方面的技术突破了,石墨烯才能发挥其用武之地。石墨烯应用方面的技术,乐
观来看,最少也需要三年时间才能研发出来”。
“石墨烯的制备目前主要有两个来源,其一是通过高纯天然石墨粉,其二是通过乙
炔等含有碳元素的气体。”冯红彬告诉记者,“真正石墨烯的量产方法目前还没定论。
即便是依靠天然石墨资源来量产石墨烯,如果不考虑生产过程中的损失,一克石墨精粉
就能生产出一克的石墨烯;而且人工合成的石墨也可以用来生产石墨烯。所以天然石墨
的资源量枯竭与否,很难影响到石墨烯的生产”。
(实习生张力群对本文亦有贡献)
记者观察
不让石墨走稀土老路
每经记者 师烨东 发自北京
不可再生、私挖滥采、产能过剩、价格下跌、廉价出口、外国储备、世界产量第一
、出口第一……这些当初描述稀土资源流失的词汇,如今可以一字不差地套用在天然石
墨上。
中国并非世界上唯一拥有稀土的国家,却在过去几十年担当了世界稀土主要供应者
的角色,付出了破坏天然环境与消耗自身资源的代价。天然石墨现在走着同样的老路。
天然石墨产品的含金量与稀有程度或许还难以比肩稀土。但在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
,在美日韩等发达国家已经对天然石墨以购代采多年的情况下,如果仍然不利用资源的
优势去发展技术,而是等到技术发展带动高端产品需求时,才去重视原始资源,类似于
稀土般亡羊补牢的做法,恐怕为时已晚。
早在2012年便已发布的《石墨行业准入条件》,曾经被业界认为是“及时雨”,期
许可以规范这个产业。然而在我们的采访中,现在仍能听到对私挖滥采以及没有矿源的
抱怨。文件是有了,但在规划与地方政府短期GDP出现冲突时,如何执行成了最大的难
题。
石墨的产业发展不只需要文件,产业的高端化发展更需要大量技术研发资金,需要
培育市场的时间。
然而,研发上的投入比起资本市场的炒作资金,显得有点寒酸。资本的躁动,可以
通过一些捕风捉影的信息瞬间掀起数十亿的财富再分配,却没有多少资金有耐心进入这
个行业推动其发展。或许在概念热潮退去之后,人们才能发现,如果资金没有投入技术
与行业的发展,而是在资源上大量输出或是没有根据的短期炒作,那么石墨资源,走的
还是稀土资源的老路。
作为一种不可再生的资源,天然石墨需要保护。比保护更重要的,是在全国范围内
更加市场化的资源配置与更加合理的管控。
用非市场化的手段限制石墨的开采与出口,并非最合适的方法,但如果地方政府的
默许行为阻碍着市场化的进程,那么稀土现有的管控模式经验,或许又是最好但也是最
无奈的方法。
1 (共1页)
进入Military版参与讨论
相关主题
安啦,原来大家都被辽宁号骗倒了!ZZ 中国大豆是怎样被美国一步一步攻陷的?
金正恩金与正胆战心惊,黄炳誓崔龙海各接密令这是中国的的软肋
最新指示, 刘鹤:低收入者转为有房中产者黑龙江补贴新政:新产玉米每吨补150元大豆补300
刘鹤:我感到了真正的危机,中国要建一道防火墙中国粮食储备长期在2亿吨以上
中国稀土深加工之殇:10元卖出去1000多元买回来看切尔诺贝利的纪录片,melt down的核材料会发生核爆炸
八月一十五号全台湾大停电家宝为什么在这个时候给印度送大礼?
世界首例!我国科学家实现石墨烯原子级可控折叠巴西出台贸易保护措施 多数增税商品来自中国
[猴王] 粮食保障的分析应大力发展蔬菜农产品加工业降低初级产品市场风险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墨烯话题: 石墨话题: 产品话题: 天然话题: 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