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boards

本页内容为未名空间相应帖子的节选和存档,一周内的贴子最多显示50字,超过一周显示500字 访问原贴
Military版 - 亲兄弟双双挑战人工智能 从早慧少年到科学家
相关主题
陈云霁陈天石,兄弟俩都是科大少年班的我怕是被CIA盯上了,这个版有CIA的钩子?
且让世界听龙吟:理实交融的龙芯基础研究科普进化论: 想挑战进化论的基督徒必学
华为在A11发布前的软文,结果牛皮没吹好中国基督徒的风采-------高中教科书、高考生物考纲中删去进化论
中科院发布中国首款云端智能芯片浮云呐,人类祖先不过海底一条变态的变形虫
限制英伟达在华业务是对中国AI芯片产业的神助攻饶益-大忽悠!
龙芯3A的性能曝光50年前的天体物理、理论物理,相当于现在的生物学
龙芯为何不行? 因为根本没有目标...人脸识别是怎么做到的
鱼类如摄入铯-137,后果令人担忧中科院提出国际首个深度学习指令集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陈云话题: 人工智能话题: 兄弟话题: 处理器话题: 寒武纪
进入Military版参与讨论
1 (共1页)
f***y
发帖数: 4447
1
http://tech.sina.com.cn/d/2015-02-16/doc-ichmifpx8180314.shtml
“DianNao”和“DaDianNao”,是一种人工神经网络芯片一代和二代的名字。听外国人
生硬地发着这几 个音,许多人都会偷偷发笑。这两种芯片的设计者是一对亲兄弟,参
加国际会议时,兄弟俩经常要给外国同行正音,特别是“脑”的三声发音,折磨许多人
卷着舌头 重复好多遍。可是在他们看来,这更独具魅力,因为之前没有中文发音的芯
片。
让科研成果变成一件好玩的事,是陈云霁和陈天石——计算机界的一对“电脑兄弟
”的真心希望。
1983年出生的陈云霁,曾任龙芯3号总设计师,获得首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
年科学基金,现在计算机体系结构国家重点实验室任研究员。 弟弟陈天石曾获中国计
算机学会优秀博士论文奖,现在为计算所副研究员。兄弟两个先后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
大学少年班。今年1月31日,中国计算机学会 (CCF)举行了颁奖大会,陈云霁以第一
顺位荣获2014年度CCF青年科学家奖。
2014年是兄弟俩丰收的一年。2014年3月在美国召开的国际顶级学术会议ASPLOS上
,“DianNao:一种小尺度的高吞吐率机器 学习加速器”获得了最佳论文奖。这不但是
大陆科研机构首次在计算机系统和高性能计算领域顶级国际会议上获得最佳论文奖,也
是亚洲首次。2014年12月, 陈氏兄弟又推出了寒武纪2号神经网络处理器(DaDianNao
),荣获2014年度Micro最佳论文。这是Micro自1963年创办以来,美国以外 国家首次
获得这个奖项。
学术研究,压力与快乐并存
“DianNao”和“DaDianNao”可以概括为体系结构与人工智能交叉研究的成果,这
是兄弟两人原来不同研究方向的跨界结合。
体系结构通俗地讲,就是研究如何用晶体管的“砖石”搭出计算机的“大楼”。选
择这个方向,源于陈云霁14岁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读本科的研究经历。
大三上学期,对未来还有点懵懂的陈云霁把计算机系所有实验室的门挨个敲了一遍
,问是否接收本科生。最后,当时教《计算机体系结构》课程的周 学海教授所在的实
验室收下了他。陈云霁回忆,虽然只是给老师和师兄们打下手,但研发工作让他感到:
做一些有实际意义的工程、又是为国产化做贡献是非常快乐 的事。
大学最后一年,听说中科院计算所开始研制国产处理器(即龙芯1号)。陈云霁就
特别希望能去读研究生:“如果能加入国产处理器的研发团队,那太光荣了。”
2002年,陈云霁心愿达成,来到中科院计算所跟随胡伟武研究员硕博连读,成为国
产处理器龙芯研发团队中最年轻的成员。
2007年博士毕业后,陈云霁留在了中科院计算所龙芯团队,在胡老师指导下进行龙
芯3号的总体设计。
龙芯3号与龙芯1号、2号有所不同,已从单核发展到多核了。陈云霁对此有个形象
比喻:“以前一桌菜给一桌客人吃,现在一桌菜要给8桌客人吃。”
任务和性能要求大大提升,可是陈云霁和同事看了很多论文,也找不到现成的解决
方法,只能自己摸索。
最终,他提出了一种巧妙的办法。
2008年北京奥运会举办期间,单位放假。陈云霁在一个没有空调的宿舍里写论文。
虽然挥汗如雨,但心里感觉很爽。论文最终被体系结构领域三大旗舰会议HPCA录用,这
也是HPCA上第一篇第一作者来自中国大陆的论文。
想让计算机更聪明
2010年,弟弟陈天石毕业,到计算所工作,研究方向是人工智能,这是计算机科学
的一个分支,希望用计算机模拟人的智能,并生产出能与人类智能方式相似的的智能机
器。
在一个研究所工作,两兄弟经常在一起讨论问题。两人设想“做一个东西让计算机
更聪明,终极目标像人一样聪明”。也就是说通过体系结构来设计神经网络芯片,在此
之前计算机硬件的速度和功能已经成为神经网络应用的瓶颈。
“在人类所有好奇的事物中,也许智能是最常见但又最神秘的一项。一旦人类能制
造出和自己一样具有复杂认知和创造能力的强人工智能计算机,整 个人类社会将会跨
出前所未有的一大步。”陈云霁介绍,人脑就是利用一个由大量神经元以及连接神经元
的突触组成的网络来解决问题。1943年,搞心理学和逻 辑学的科学家提出人工神经网
络这一概念,但是其发展一直受到传统通用处理器的低性能、高功耗的限制。
“专门的神经网络处理器有需求”——确定了这个目标,“电脑兄弟”开始发力。
但是在实践中,这条道路远没有想象的那么平坦,他们遇到了很多困难。在提出了
一系列基于人工智能方法的处理器研发技术,并多次向体系结构顶级会议投稿后,最后
都以被拒而告终。研究经费也是一大问题。
这些没有让他们放弃“人工智能”之梦,他们相信,只要把研究做得更深入,外在
的困难总是能克服的。
一次偶然的机会,他们向南京大学周志华教授介绍使用人工智能方法来优化处理器
结构方面的工作。周老师对此很感兴趣,并敏锐地意识到这类工作 正是人工智能基础
算法研究者所希望看到的关键应用。在他的鼓励和指导下,陈氏兄弟提出了一种基于半
监督学习的处理器结构优化方法,并发表了论文。之后,各 种论文不断出来,引起同
行关注。
在给这项成果命名的时候,兄弟两个也是费了一番心思,地质年代给了他们灵感。
“我经常看生物进化方面的内容,寒武纪是个转折点,现代动物开始登场,寒武纪
大爆炸后,节肢动物、软体动物、腕足动物和环节动物等几乎所有 类群祖先在内的大
量生物突然出现。在此之前,几乎没有高等动物存在的证据。”于是兄弟俩把成果命名
为“寒武纪1号”,“希望新一代计算机走上历史舞台,在 人工智能领域开拓一个全新
的局面”。
“寒武纪1号”的小名则被兄弟两个搞笑地起名为“DianNao”。
而“寒武纪2号”——“DaDianNao”又有多项突破,性能继续大幅度提高,与通用
芯片和GPU相比,计算速度提高几十倍,功耗只有十分之一,整体能效提高450倍。
“如果用在手机上,图像、语音识别能力大大增强,而由于省电,电池待机时间会
大大提高。”陈云霁透露,这种芯片将用在国产手机上。
“我们的梦想不是准确模拟人类的大脑,而是制造出强人工智能”,谈到这个领域
的下一步发展,陈云霁的观点是:“一旦实现人类级别的强人工智 能,凭借机器智能
和脑机接口,人类将拥有近乎无限的记忆和计算能力,甚至无限的创造力,最终使得生
物的进化迈上一个新的台阶,成为更高级的形态。”目前, 他们已经着手开始和神经
学研究者进行新的跨界合作。
学术枯燥,兴趣最重要
“寒武纪”的成功让陈云霁和陈天石兄弟备受关注,但甘苦自知。
兄弟俩对神经网络研究一开始只是在本身的科研任务之外进行的,没有立项更没有
经费,后来只是有了陈天石青年科学基金的20万元项目经费,“学术很枯燥,兴趣是最
大的支撑”。
“无兴趣驱动无法成为学术领先者。”陈云霁越来越体会到:如果只跟学术热点,
不可能有大成果,“我们这个领域,很难跟上国际热点,看到别人发了文章,起码已经
是两年前的工作了。有兴趣,就能发现别人没有认识到的方面,有眼光也才能做别人不
愿做的事。”
当然,陈云霁知道,心理承受能力也非常重要,“我们年轻,即使失败了也没有关
系”。
兄弟两个一个14岁上大学,一个16岁上大学,“神童兄弟”一直是他们头上的光环
。对此,陈云霁不认同:“我们绝对不是神童,顶多算是‘早慧少年’,3岁多时1、2
、3都数不清楚。”
回想起来,陈云霁认为自己的成长要归功于父母的教育。父母除了看了许多关于教
育的书,还有很多办法。小时候,父母经常讲科学家的故事激励他 们,还善用“激将
法”。陈云霁记得,爸妈买回一套《十万个为什么》但是告诉他,你还小看不懂,大了
才能看。“这让我好奇心更强了,偷偷找出来拼命看。”
当然,父母对于兄弟的功课抓得很紧,陈云霁小学三年级把全部小学数学课程学完
,9岁时小学毕业,已经把初中数学课程学完。同时考上了南昌十中的少年班。
不过在整个中学期间,除了数学多次拿过奥赛一等奖,陈云霁在班里整体成绩并不
突出。打游戏、看漫画也占去了不少时间,甚至不去参加月考。不过,他有自己的“科
学家”梦想,知道考上好的大学是先决条件,所以在高考前真正努力了一段时间。
高考时,陈云霁数学考得很好,但满分150分的语文,他只考了80分。陈云霁从自
己的成长经历体会到,少年班的孩子还是适合搞科研,尤其适合做基础研究。
经过十多年的学术研究,陈云霁越发觉得语文这门功课的重要:“语文小学时就不
及格,后来又跳级提前上中学,语文成绩一直不好。最头疼写作 文,这既与思维方式
有关系,也与年龄小、阅读少有关系。但是写报告、与人交流都离不开文字表达。搞科
学研究就更需要论文写作的能力。”
陈云霁现在觉得自己写文章文笔流畅多了,所以他认为中学老师除了让学生学写记
叙文、议论文,还应该练习说明文,因为这对于今后选择理工科的学生太重要了:“理
工科学生脑子里逻辑清晰,但还是要能完整而清晰地表达出来。”
1 (共1页)
进入Military版参与讨论
相关主题
中科院提出国际首个深度学习指令集限制英伟达在华业务是对中国AI芯片产业的神助攻
地球产生人类文明是偶然的吗?龙芯3A的性能曝光
石油不是死掉的动物植物而是蓝藻龙芯为何不行? 因为根本没有目标...
中国名牌大学排名鱼类如摄入铯-137,后果令人担忧
陈云霁陈天石,兄弟俩都是科大少年班的我怕是被CIA盯上了,这个版有CIA的钩子?
且让世界听龙吟:理实交融的龙芯基础研究科普进化论: 想挑战进化论的基督徒必学
华为在A11发布前的软文,结果牛皮没吹好中国基督徒的风采-------高中教科书、高考生物考纲中删去进化论
中科院发布中国首款云端智能芯片浮云呐,人类祖先不过海底一条变态的变形虫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陈云话题: 人工智能话题: 兄弟话题: 处理器话题: 寒武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