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boards

本页内容为未名空间相应帖子的节选和存档,一周内的贴子最多显示50字,超过一周显示500字 访问原贴
Military版 - ZT: 回国创业踩过的那些坑
相关主题
回国创业踩过的那些坑张艺谋 vs 俄罗斯工程师
美国迄今最全面华裔状况报告出炉 呈现四大特点素食今天:对马海峡海战
美国迄今最全面华裔状况报告出炉 呈现四大特点 人民网宋美龄多次鼓动美国用原子弹摧毁大陆
边“挖坑”边附议“违建”提案——起底“双面李宝俊”涉行贿及“老赖”往事不服不行的评论
台湾:奥巴马国情咨文“黔驴技穷”中国人均生活水平停留在美国1910年水准
空袭东京三位中国优秀博士后差点惨死于密西西比河
当年俄国一架客机因调度失误撞货机,数年后一毛子格杀调度员金博士, 露个面, 也好让俺见识一哈啥是 "博士模样"!!
中国拍《13插》,日本拍《男人的大和》俄罗斯铁血工程师为妻女复仇,跨国击杀瑞士调度员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贝昂话题: 尼尔逊话题: 公司话题: 技术话题: 创业
进入Military版参与讨论
1 (共1页)
d*******3
发帖数: 8598
1
发信人: airdoctor (饿肚海龟), 信区: Returnee
标 题: 回国创业踩过的那些坑
关键字: 海归创业,知识产权,贝昂,格力,空气净化器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Mar 11 04:57:38 2015, 美东)
终于又回到的久违的湾区, 和家人一起过一个宁静而又充满阳光的春节. 每天都在拜访
老朋友们. 所有朋友都很好奇我们回国创业5年多的感受, 也有很多朋友正在满怀激情
准备开启创业之旅, 或者已经开始创业. 都想听听我有什么建议. 去年年底贝昂, 格
力, 小米关于偷窃技术的公案也引发了很多科技创业者的关注,想了解进展如何。
简单介绍下我自己,我本科毕业就到美国留学,一呆就是15年,博士毕业于一个很小的
学校,叫加州理工学院。我在这里混了很多年,主要有两个收获,第一个就是,我没有
成为科学家的天分,只能做个企业努力改善普通人的生活。 第二个收获是,结识了很
多现在在学术界,企业界都很牛X的朋友。从他们身上,我亲眼看到了要成为超级牛X的
人只需要做到两点,第一是超级努力,第二是超级专注。听起来挺容易是吧?试试坚持
20年,30年,40年。毕业之后在硅谷的大公司做了几年研发。受海归创业潮的诱惑,于
2009年和太太一起回国创立了贝昂科技。一转眼5年多了。好歹算是渡过了生存期。“
贝昂”这个名字在空气净化器圈子里也小有名气了。
我们的创业说不上成功,但是通过这个过程深入接触了很多人和事, 对国内科技创业的
环境和方法有了亲身的经历. 我和太太在加州和硅谷工作生活了十几年, 也有一定代表
性. 我们创业过程中碰到的困难和困扰相信很多朋友也会遇到. 我们很愿意把过去几年
的经历梳理一下, 与大家分享,希望对创业有所帮助.
作为一个初创公司, 免不了要和大公司合作, 就像在硅谷的小公司, 目标客户永远是谷
歌, 苹果, 微软, INTEL 这样的公司一样. 不仅带来大的订单, 也能迅速打开知名度,
获得VC的关注. 美国的大公司也很注意构建自己的生态链, 以自己为核心, 带动生态链
里面的相关企业共同发展. 比如谷歌的Android, 苹果的App Store.
然而国内的行业领袖企业有这种观念的很少。我想这是由于中国科技型企业或者制造型
企业一开始大多数是从简单的组装制造开始的,一开始都是为欧美,日韩企业代工,通
过代工逐步掌握了别人的设计方案,也就是完成了所谓的“消化吸收”,然后就claim
“掌握核心科技”。这个“消化”国外技术的过程其实是得到了各级政府的支持。这是
否公平暂且不论,实际上保护了民族企业的发展,但也养成了国内有势力的大企业对知
识产权的漠视,对本土小企业的技术同样也习惯了强取豪夺。譬如很多大型制造型企业
本来利润率就非常薄,没有资本向跨国公司那样每年投入足够资金在研发上,因此就会
选择拿来主义。比较可怕的是,这个获取他人技术的过程是成系统的由多个部门协同完
成的。你在不知不觉中,自己的所有技术细节就都被对方摸透了。
大公司一般会先派研发部门或者技术投资部门的人来跟你谈合作。如果你是初创企业,
可能会非常兴奋,感觉上亿的订单已经近在眼前。其实还差十万八千里呢。他们会管你
要很多技术资料。如果确实是自己没有但又是很需要的技术,那么就会和你签署一个合
作协议。 这个合作协议一定要请好的律师看看,因为大公司给的协议肯定完全是保护
自己利益,而不用承担任何违约责任的。我建议关注几点,一个是明确各自的知识产权
范围。双方合作期间产生的知识产权哪方出力哪方拥有多少要明确下来。避免出现双方
共有这种中国特色的模糊语言。 如果项目终止,那么对方是否可以独自开发相应产品
亦必须写明。还有一点很重要,就是争议裁决地,一定不能在对方所在地法院。 因为
中国地方保护主义严重。这些大型企业都是所在地的利税大户,也就是政府的钱袋子。
利益永远是高于法律的。你不会得到保护的。最好在自己公司所在地,或者是第三地。
下一步就是合作开发产品了。中国几乎没有听说过小公司从大公司收技术授权费,就是
有也是用几万,几十万把你打发了。一般的做法是双方合作开发一个产品,由甲方生产
,销售,乙方成为甲方的供应商,提供一些核心部件,从而获得利益。对方会派来一大
堆技术人员还参与项目,本来双方分工明确,把各自负责的部分完成是最简单的。但是
对方的工程师会问一大堆我们负责的部分。要一大堆资料。目的很明显,就是把技术要
点掌握。你要提醒自己的工程师,一定要提高警惕,少说多听。但是完全做到技术保密
是不可能的,因为大公司产品开发过程的流程非常复杂,要建立庞大的文件体系,包括
立项报告,产品规格书,测试报告,检验规范等等。都是需要乙方提供的。这样基本上
你的核心技术基本上就公开了。
等到产品开发顺利,样机通过测试,你觉得总算可以放心了等着收钱了,但是且慢,
还有最重要的一步,就是你的成为甲方的合格供应商。这个对小公司来讲几乎是不可完
成的任务。因为它对企业规模,生产能力,品质管控体系,历史记录档案都有很高的要
求。甲方是不会让核心部件交给一个初创公司生产的,这样完全受制于人,而且有很高
的风险,包括按时交货,质量。他们第一选择是自己生产,这样成本最低。或者是交给
与自己有多年合作关系的大供应商, 双方有各种各样的利益关系,包括股权关系和亲
戚关系,可以保证完全控制。到这一步基本上就是过不去的坎了。你的技术已经交出去
了,但是对不起,甲方不能向你采购,因为你达不到合格供应商的条件。
当然,如果对方觉得还没有把握掌握你的技术,还有一招,就是跟你合资成立公司,成
为甲方的供应商。甲方提供资金和生产设备,你提供技术,占最高30%的股份。你可
能也会心甘情愿的接收,毕竟还有30%的收益。但是中国公司里的小股东是没有决策
权和管理权的。只有分红权。公司的实际控制者可以把供货价降低,让合资公司实际亏
损,这样你一分钱都得不到。不出两年,这个公司也就被掏空了,包括资金和技术。
综上所述,要通过与大公司的技术合作获得知识产权应有的价值,几乎比登天还难,因
为中间牵涉到研发,项目经理,采购,品质,供应商管理等多个部门,任何一个部门都
可以把你卡掉,在潜规则无处不在的中国,要每一关都过需要付出多大的代价啊。当然
也有例外,就是你跟对方公司的最高层有很好的私人关系,比方说海尔的张瑞敏,格力
的董明珠,美的的何享健家族,那么这些流程的控制人都会尽量开绿灯。很多大集团的
核心供应商都是老总的亲戚开的,也就不足为奇了。
在贝昂和格力这个纠纷上,格力是通过合作开发产品,把贝昂的核心技术了解到了七七
八八,自己觉得可以独立开发了,就在供应商资质这一关把贝昂踢掉了。一年半之后推
出了自己的产品。很多关键设计参数都保留了贝昂的设计。甚至包括产品说明书的很多
内容。因为他们很有信心不再需要贝昂的技术支持,因此也完全关闭了双方的沟通渠道
。 贝昂没有退路,才选择了进行专利诉讼。但是我们心里清楚,要取得完全的胜利是
非常困难的,中国的专利法体系看似还算完善,但执行层面上却基本上是保护大型或有
关系企业的利益的。因此在专利侵权判决的门槛比欧美高的多。而且精通知识产权方面
的专业法官凤毛麟角,没有统一的执行尺度。诉讼双方谁的企业朝中有人,知名度大,
影响力大就会起非常大的作用。比方说这次贝昂起诉格力,双方实力悬殊,就发生了很
多意想不到的事情,包括开庭前法院临时更换法官,按照正常流程需要一个星期执行的
通知,竟在格力提交申请的当天下午就不可思议的传达到了贝昂。 我不知道格力是怎
么做到的,反正贝昂是做不到。在这种环境下,最后的审判结果如何,我们真的是无法
预测,虽然任何一个有基本判断能力的人都清楚问题的实质是什么。我们只能尽力而为
。希望法院真正能做到“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
在中国创业这几年,我们对专利保护是非常注意的。公司2010年成立后就一直大量
申请专利,包括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等等。在2012年与格力合作之前,贝昂
已经申请了30-40件离子风净化方面的专利。而格力的专利都是2012年之后的
, 而且都是改进型专利。谁是原创者,谁是抄袭者,不是一目了然吗?虽然在国内竞
争中专利还没有很大的价值,甚至没有基本的保护能力,但是在国际市场专利才是真正
的杀手锏。 我也期望中国不断改善知识产权保护的政策和法律,让我们这些专利未来
可以真正发挥价值。
d*******3
发帖数: 8598
2
发信人: Tina7854 (Tina), 信区: Returnee
标 题: Re: 回国创业踩过的那些坑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Mar 12 03:28:41 2015, 美东)
说的很实在。国内的很多大公司确实有这么干的,他们有太多资源选择了,随便招招手
就有一堆的startup愿意跟他们合作。拿来主义肯定比自己投入资金组织研发团队要轻
松的多。
你们已经在诉讼阶段了,应该各处都就绪了。看到你在感慨国内专利法的不健全。如果
你还需要咨询其他的专利律师我倒是可以帮你介绍一位在中国的。我们也在国内创业,
深知这些艰辛。希望能帮些忙。
发信人: Davidshen (东方红日), 信区: Returnee
标 题: Re: 回国创业踩过的那些坑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Mar 12 13:11:35 2015, 美东)
这篇文章对有意回去创业的人们来说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走到起诉格力这一步,我想楼主已经有了坚强的后盾了吧?贵公司的专利一定是非常原
创,而且你也一定计算过这场官司对贝昂对你个人的影响吧?贵公司的投资人股东和苏
州当地政府在这上面的支持力度一定也很大吧?
总觉得小公司起诉大公司各方面的风险都挺大的,尤其是在中国。知识产权的诉讼在很
多时候是旷日持久的战争,有可能牵涉到巨大的人力物力尤其是财力。即使在美国,小
公司在知识产权方面起诉大公司大多也是以卵击石,最后多是不了了之,甚至把自己给
拖垮。能不上法庭就不上。我在这里认识一个犹太人,拥有两百多个已授权的美国专利
, 就知识产权在法庭上对垒过无数大小知名无名企业。上法庭并没有给他这一生带来
财富。他举例自己曾经赢过,那就是他花了50多万美元打了一场官司,法庭判他赢了,
并责令被告方向他支付1美元。由于打官司,他失去了很多朋友和与他人合作的机会。
Samsung和Apple前段时间的专利纠纷持续了多长时间?而且双方都有强大的律师团队运
作。最后韩国的法院判Samsung赢了,而美国这边的法院判Apple胜出。大家都说韩国的
汽车电子产品都是靠拷贝改进美国和日本的东西,又能怎么样呢,韩国的产品还不是在
国际市场上横冲直撞?
发信人: valleywest (valley), 信区: Returnee
标 题: Re: 回国创业踩过的那些坑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Mar 13 02:05:04 2015, 美东)
这篇文章是转的吧。承认文中的一些观点确实值得借鉴,不过自己没保护好自己也有责
任。另外大家不能只看一家之言。
如果是原创,楼主能解释一下另外一位贝昂创始人陈竞坤为什么被你们夫妻赶出公司?
而且现在是人家尼尔逊告你们侵权。
最烦的是创业即将成功看到金钱的时候卸磨杀驴的人。希望你不是这样的人,不然是对
Caltech和所有留学生的侮辱。
发信人: randoms (浪子), 信区: Returnee
标 题: Re: 回国创业踩过的那些坑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Mar 13 13:42:15 2015, 美东)
真是狗咬狗啊.看来都不是什么好鸟.
但事情远没有结束。就在贝昂科技认为格力“偷”了自己的专利技术后不久,山东中际
集团旗下的空气净化器品牌尼尔逊通指责贝昂科技侵权,表示在离子风技术研发过程中
,尼尔逊投入了大量财力、物力、人力以及技术支持,专利权应归尼尔逊所有。
2014年12月24日,尼尔逊北京公司一位负责人对记者说,其实贝昂科技和尼尔逊之
间存在渊源。据其介绍,贝昂科技的创始人实际上有三位,分别是冉宏宇、章燕和陈竞
坤。后来,由于市场销售情况不理想,贝昂资金链出现了危机。在陈竞坤的联系下,山
东中际集团旗下的山东尼尔逊资助了贝昂。
有资料显示,尼尔逊支付了2010年6月至2011年3月贝昂科技空气净化器相关员工的
工资,组建团队对新产品外观进行了重新设计,聘请了技术总监,最终形成了家用净化
器KJDH280的核心外观专利和内部专利。尼尔逊还承担了新品开模、实验室建立、生产
线建设等费用,因此,尼尔逊认为,这项专利权归尼尔逊所有。
2011年尼尔逊离子风空气净化器上市,尼尔逊将产品委托给贝昂销售。之后贝昂借
助相关专利申请成为高新技术企业,另一创始人陈竞坤被迫离开贝昂科技转投尼尔逊,
贝昂和尼尔逊的关系开始决裂。
发信人: LoanSeeker (Need Better Loan), 信区: Returnee
标 题: Re: 回国创业踩过的那些坑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Mar 13 20:04:33 2015, 美东)
这个也不能全信。
看了下面这篇以后,我才好像明白咋回事了。尽管这篇故事有极强的偏见,但是时间点
和事件发生顺序说的很清楚。为了点钱,都不容易呀。
http://www.douban.com/note/293524271/
d*******3
发帖数: 8598
3
山东尼尔逊科技有限公司与苏州贝昂的前世今生
tt tt 2013-08-07 16:29:56
山东尼尔逊科技有限公司同苏州贝昂的渊源还得从2009年说起。
几个一直在美国生活的中国人,美籍华人,也许是美国的生活过于安逸,也许是中国的
天空再也见不到蓝色,也许是这些留学生想起了最初的梦想,他们有的是从事空气动力
学研究,有的是从事材料研究,有的是从事电子技术方面研究,最终在中国东部的一个
二级城市-苏州相聚,共同在苏州工业园区创办了苏州工业园区有限公司,共同开发研
究离子风空气净化技术,通过新型技术研发制造先进空气净化器来实现他们的梦想和价
值。可以说,贝昂能一步步向前发展,三位创始人,陈博士,冉博士,章博士,有不可
取代的作用,同时也奠定了企业开放发展成果共享互相信任的发展理念。
苏州园区的中新创投公司出于对三位创始人的信任,也是出于对空气净化行业的认可,
选择了入股投资贝昂科技公司,这里面形成了三位创始人不同分工,冉博士担任董事长
兼法人,负责贝昂整体战略规划和作为贝昂形象代言人的形象;陈博士作为贝昂的总经
理,统筹贝昂产品技术研发以及负责将技术转化成产品;章博士负责贝昂产品一些材料
控制以及产品市场化。这种分工在一定时期为贝昂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为,同时也为
贝昂三位创始人的分裂埋下了隐患。
一个新公司的发展是充满曲折磨难的,一个团队的打造更是需要时间的流逝。贝昂的发
展也同样艰难。
2010年,贝昂公司准备为中国格力集团和美的集团的空调和小家电公司提供技术模块输
出,由于技术合作还存在不完善,也许是和对方不能很好衔接,两家企业都没采用贝昂
的技术方案。在历经了与格力、美的等公司合作碰壁之后,贝昂的资金也已经山穷水尽
,此时此刻没有人愿意出钱拯救这个危难中的孩子。后来事情有了转机,通过陈博士的
联络,山东尼尔逊科技有限公司可谓是雪中送炭,作为山东中际集团下属子公司,作为
一个集团上市公司子公司,完全可以不必参与这个产出几乎为零的创业型小公司,山东
尼尔逊科技有限公司在集团董事长王总的授权下,全力支持贝昂的产品技术研发和量产
,山东尼尔逊是第一个也是至今唯一的一个慷慨解囊相助的贝昂合作伙伴。所谓慷慨解
囊也就是山东尼尔逊科技公司支付了整个净化器产业化部门以及在产业化过程中(2010
.6——2011.3)员工的工资及费用,也就是说贝昂目前的几个核心工程师在这个阶段的
工资都是山东尼尔逊科技公司支付的。山东尼尔逊科技有限公司为了支持贝昂发展,由
尼尔逊组织团队对新产品的外观进行设计,并对内部收集极结构进行设计,其公司聘请
的技术总监美籍乌克兰人,科浩林先生(Igor Krichtafovich)起着在整个研发中起着技
术支撑的作用,最终形成了家用净化器KJDH280的核心外观专利和内部部专利,最后开
模具的百万费用也是由山东尼尔逊支出。并在山东龙口经济开发区建立了2千多平方米
的大楼,投入2条生产线,一条老化线,建立了产品的标准实验室和分析室,并在上海
松江区买地盖楼,建立专门的离子风技术研究技术中心,并形成了完备的产品技术测试
和研发团队。整个过程中,尼尔逊投资了大量的财力,物力,人力和技术支持,理所应
当专利权归属于山东尼尔逊科技公司是毫无疑问的。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2011年中旬,尼尔逊离子风净化器顺利上市了。不过由于当时的空
气净化行业还依旧处于萌芽状态,净化市场才刚刚起步,还不是很成熟,所以尼尔逊离
子风空气净化器推广效果并不是很理想。当时山东尼尔逊和贝昂的关系如兄弟般情深,
将尼尔逊产品的销售权委托给苏州贝昂科技公司全权销售,这样山东尼尔逊科技有限公
司就成了贝昂的坚强后盾,贝昂将全部的精力放在产品的销售和推广上,在2012年初的
时候,贝昂也仅是创造了50万的业绩,这些业绩远远无法满足工厂山东尼尔逊科技有限
公司的运营费用,也就是说即使算上2012年底雾霾天气爆发的时候,贝昂也销售不到
1500台净化器,山东尼尔逊科技有限公司从这些机器所获得的加工费连房租水电费都不
够,更不用提员工的工资以及其他投入了,山东尼尔逊科技有限公司依然坚持支持贝昂
发展,直到2012年底和2013年初,事情出现了戏剧性变化。
俗话说共患难容易,共富贵难。贝昂的三位创始人的关系发生了很戏剧的变化,这是大
家都始料未及的。曾经的合作伙伴,曾经战斗战友,说翻脸就翻脸。三位创始人中两位
结成了夫妻,也就是冉博士和章博士,创始人之一的陈博士被他们二位给孤立出来。陈
博士被迫退休。
三位创始人在公司发展过程中的分歧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体现出来。贝昂的天猫商城是
在贝昂的团队努力下完善的,当这个平台见到成效且趋于成熟的时候,冉博士和章博士
在没有告知公司任何人的情况下,做出了让人费解的决定---天猫商城必须外包出去。
作为老板,做出决定是无人左右的,但是作为曾经并肩作战的伙伴,陈博士竟然也是一
无所知。夫妻博士告知公司所有员工---天猫团队离开贝昂是为了节约公司成本,真是
滑天下之大稽,要想节约成本,只要让平台所谓的经理邓某离开就行了,却将公司运营
天猫团队的5个员工抱成团,在外成立一个公司。对方不需要进行任何人员之外的投入
,唯一要做的就是让客服人员接单,安排贝昂人员发货,剩下坐等利润分成就行了,当
然还需要租赁一处蹩脚的办公地点来实现这个贝昂发展历史上重要事件,本次事件中,
有的人的反对意见成了今后的离开的因素,这个事件也让贝昂销售团队最终瓦解埋下了
因素。
需要说明的是苏州贝昂公司在这两年里借助尼尔逊的专利申请到了高新技术企业,拿着
尼尔逊公司的CQC认证证书申请到了天猫商城,由此奠定了贝昂领军人冉博士头上所有
的光环和荣誉,冉博士也借助此专利技术获得所谓的“创新中国2012(苏州)前五强”
,“千人计划”, “姑苏领军人才”,“海外高层次领军人才(金鸡湖双百人才计划)
“ ,因为这些殊荣,个人也获得了几百万的名誉资金,由此也从本质上注定了陈博士
被孤立,被迫离开,毕竟别人已是同气连枝,你已经价值不在。
外表的和谐注定是假象。在这短短两年里,现任的领军人逐步完成了排除异己的任务,
公司创业之初的另外两位外籍科学家无奈离开中国,公司创始人和营销总监相继被离开
,贝昂的领军人利用不同手段让陈博士交出申请苏州姑苏领军人的专利产权,更为过分
的是甚至不惜借违反劳工法和不惜假借国资委中新创投的名义,不知到哪里找到一个叫
姓张的律师,写出律师函威胁创业伙伴陈博士,把这个律师说成是中新创投的律师,直
到当事人找到中新创投的董事,才让真相大白于天下。为了实现独霸贝昂的局面,不惜
引入了非公开的入股人,这样做一是缓解公司的资金压力,二是要为公司营造出和谐的
局面。
贝昂公司也一直都面临资金压力,类似于软银赛富之类大的投资公司本来都是兴致勃勃
想投资融资,结果都因专利问题未解决故而终止,陈博士的离开更让贝昂的融资更加困
难,目前也一直靠银行贷款来支撑。
然而在陈博士离开不到两个月,苏州贝昂公司就对山东尼尔逊发动了一轮又一轮不实
的攻击。首先贝昂在网上攻击尼尔逊公司卖的空气净化器是假货仿冒品返修货残次品,
更严重的是颠倒黑白,竟然无中生有的硬是把国家认定的山东尼尔逊的产品KJDH280说
成是苏州贝昂的产品,山东尼尔逊只是贝昂的代工厂,仅仅是组装工厂,没有任何的技
术专利,警告其他经销商禁止销售尼尔逊净化器,否则要到法院起诉,行政处罚。更滑
稽的是,贝昂找了律师,起草了一份侵权律师函发给当时尼尔逊经销商。尼尔逊作为产
品研发生产甚至掌握核心专利的厂家,不能卖自己的产品,不能发展其他经销商,只能
给贝昂卖?这个世界真的可以颠倒是非吗?这点深深伤害了尼尔逊这几年来对贝昂的无
私支持,关键是尼尔逊上属上市公司山东中际集团对贝昂这种见利忘义的行为深恶痛绝
,所以下达了在2012年底2013年初净化器最为火爆销售的时候,限制为贝昂供货的决策
。然而在这种情况下,贝昂的两位博士,依旧没有清醒的认识到,他们为自己草率的行
为付出了惨痛的代价,贝昂订单累计,却无货可发。对外声称山东工厂生产有问题,材
料不全,并且说订单量太大,在排单发货,对外一边声称尼尔逊生产不断,可就是不见
货物发出。所有经销商怨声载道,尽管如此,还是被一面搪塞之词安抚了,其实当时也
有的小部分经销商开始做尼尔逊净化器,毕竟经销商也要养家糊口,不能坐等机会流失
。此举可谓失信于客户,失信于经销商,失信于自己的合作伙伴。
让人很无奈的是,两位夫妻博士,还是没能更好的反思自身和公司行为对合作伙伴的伤
害,继续着自己的伟大事业,通过媒体包装的形式,一方面用欺骗的手法骗取了上海震
旦集团电子事业部尚某对贝昂净化器的认可,将贝昂净化器包装成无任何争议的产品,
由此震旦集团将和苏州贝昂合作采购销售甚至贴牌震旦来销售,尼尔逊公司已经决定将
贝昂所有侵权的行为告知震旦集团总部,希望震旦集团能适可而止。
滑稽事件再次上演,贝昂为了满足市场需求,一边忽悠山东尼尔逊科技有限公司继续供
货,一边模仿尼尔逊净化器的外观和内部构造重新设计,在不到两个月时间里,就研发
生产出了贝昂所谓1.5代家用净化器,其外观和尼尔逊净化器几乎无变化,内部核心电
极部件也一致,最为荒唐的是,这就是一台没有经过任何官方检测和认证的三无产品,
就已经向市场流通了,作为留美博士,受过高等教育,完全忽视了知识产权的存在,完
全忽视法律的威严,公然侵犯山东尼尔逊的净化器产品的外观专利权和核心技术权。
山东尼尔逊科技有限公司已经将苏州贝昂科技有限公司侵权行为诉诸地方法院和专利局
,至于地方法院何时受理,就要看司法是否公正了。
公司的发展壮大真的需要大家一起,齐心协力,同心同德,共同创造,共同分享。
d*******3
发帖数: 8598
4
这个豆瓣的更是让人糊涂
山东那个公司,注资了,当然应该是持有该苏州公司的股份
怎么弄得一笔糊涂账???
d*******3
发帖数: 8598
5
无数的马工千老,看了几盆冷水下来,顿时就心理少了很多幻想
我倒是建议马工们去做黑客,搞银行的钱嘛
千老们开发新一代毒品,和市场结合嘛
d*******3
发帖数: 8598
6
下面这个搞笑
发信人: randoms (randoms), 信区: Returnee
标 题: 大家回国到底是为了啥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Oct 27 23:40:57 2014, 美东)
学术基本靠做假。生意基本靠骗。还有恶劣的环境,沉重的生活压力。
发信人: wsbioguy (postdog), 信区: Returnee
标 题: Re: 大家回国到底是为了啥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Oct 27 23:54:11 2014, 美东)
在米国连学术和生意都做不上呗,何谈如何做学术,如何做生意?
除了生物这类屌丝专业, 工科能拿到米国top30学校位置的, 有几个回国的?
能在米国搞起来startup的,也没几个回国去搞的
发信人: randoms (randoms), 信区: Returnee
标 题: Re: 大家回国到底是为了啥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Oct 28 00:01:36 2014, 美东)
差点被国内一个民企骗得底裤都没了。在国内人眼里,合同就是屁。这种经历在美国从
来没有过。
发信人: USO8 (奥8), 信区: Returnee
标 题: Re: 大家回国到底是为了啥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Oct 28 00:27:03 2014, 美东)
有些是为了父母。还有就是美国的老黑劳模越来越多,怕10年20年之后出问题
信人: randoms (randoms), 信区: Returnee
标 题: Re: 大家回国到底是为了啥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Oct 28 00:51:17 2014, 美东)
我在北京生活了一段时间,简直是不适合人类居住的地方,整天胸闷,嗓子痒,痰多。
最后什么也没得到,凭一张绿卡跑回美国找工作了。从此对国内的小民企彻底失去信
心。
发信人: wsbioguy (postdog), 信区: Returnee
标 题: Re: 大家回国到底是为了啥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Oct 28 00:53:10 2014, 美东)
民企老板是你哥们/同学还行
否则去民企干嘛去呢
发信人: randoms (randoms), 信区: Returnee
标 题: Re: 大家回国到底是为了啥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Oct 28 00:57:38 2014, 美东)
哥们,同学也不顶用。资金链断了,哪一个关节没打通,老板不继续投了,公司都得立
刻黄,什么也得不到。在国内我见到这种事情多了去了。很多海归都归海,该干嘛干
嘛去,只是绕了一大圈。
发信人: wsbioguy (postdog), 信区: Returnee
标 题: Re: 大家回国到底是为了啥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Oct 28 01:22:10 2014, 美东)
这种没办法, 但好歹不是老板出卖了你
如果民企老板不是哥们/同学, 即使没出这种问题,一样玩死你
发信人: demonbull (牛魔王/Darth Vader), 信区: Returnee
标 题: Re: 大家回国到底是为了啥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Oct 28 01:31:12 2014, 美东)
你要是碰到了2000年前的阿里巴巴就不会这么说了
发信人: randoms (randoms), 信区: Returnee
标 题: Re: 大家回国到底是为了啥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Oct 28 01:36:35 2014, 美东)
问题遇到这种公司的概率有多少?0.01%? 阿里早期的时候也没啥海归啊。
发信人: http (思无疆,行无界), 信区: Returnee
标 题: Re: 大家回国到底是为了啥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Oct 28 03:41:22 2014, 美东)
阿里早期空降了好几个所谓的海龟高管,可惜一个都没能呆住.不适应就老实说不适应,
也没啥丢人的.
发信人: brokendream (三郎), 信区: Returnee
标 题: Re: 大家回国到底是为了啥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Oct 29 02:29:35 2014, 美东)
1.社会主流和精英阶层的一员,
2.民族认同感和归属感,
3.事业、职业、财富机会,
4.亲人,亲戚及朋友,
5.美食,
6.年轻水灵的妹子,
发信人: bobolan88 (波波熊), 信区: Returnee
标 题: Re: 大家回国到底是为了啥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Nov 3 14:05:41 2014, 美东)
都别虚伪
不就是为了操90后美女吗?
发信人: sams001 (sam), 信区: Returnee
标 题: Re: 大家回国到底是为了啥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Nov 3 14:08:24 2014, 美东)
恩恩恩。可以剧烈的。
【 在 bobolan88 (波波熊) 的大作中提到: 】
发信人: KingOfMaoLun (毛轮之王), 信区: Returnee
标 题: Re: 大家回国到底是为了啥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Feb 10 18:43:17 2015, 美东)
这个属实。
都是为了下半身和下半生舒服,何必憋出来那么多理由。
做人实在一点,那么难么?
【 在 bobolan88 (波波熊) 的大作中提到: 】
发信人: capcase (gotmail), 信区: Returnee
标 题: Re: 大家回国到底是为了啥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Feb 17 20:31:41 2015, 美东)
没错!
【 在 vt300 (vt300) 的大作中提到: 】
发信人: bobolan88 (波波熊), 信区: Returnee
标 题: Re: 大家回国到底是为了啥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Feb 20 14:56:51 2015, 美东)
哪不是做吃等死?能坐吃等死,多活十年,不好过一辈子劳碌命拼命往上少二十年?
发信人: lacri (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 信区: Returnee
标 题: Re: 大家回国到底是为了啥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Mar 21 05:14:43 2015, 美东)
别说民企了,政府签的合同随时能擦屁股。
【 在 randoms (randoms) 的大作中提到: 】
d*******3
发帖数: 8598
7
发信人: shaogege (soul), 信区: Returnee
标 题: Re: 国内生存太不易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Mar 18 14:02:39 2015, 美东)
做技术的,50万是个瓶颈。就算是跨国主管级别的也就这么多。你这年纪海龟的也就30
来万。但是要知道国内做事情都急功近利。在美国,你只要每周向老板report进度,只
要有进展,跟shedule不离的太不靠铺,就okay。国内不是这样,就是快点快点再快点
,工期越短越好。有一个国内太子党开的公司正到处买技术,招人,他们要在1年内从
无到有做出一个能与欧美进口仪器差不多的产品(这里我不透露),但现在他们什么都
没有,没硬件没软件没人,有的就是钱。我不敢去,我觉得这1年里会累死的。咱也奔
四的人了,每天加班到深夜玩不起。至于1年产品做出来后人家会不会踢掉你,按照中
国人的习惯,这个可能性很大。因为平台有后,做些维护和产品的细微提高,根本无须
再养一群年薪四五十万的技术员。
前面还有说四大的,做金融的也不容易的,压力很大。看到我那些四大的朋友,整天在
威信群里发理财产品的广告,每年都有硬指标。
【 在 xueyi2013 (军委主习) 的大作中提到: 】
发信人: KingOfMaoLun (毛轮之王), 信区: Returnee
标 题: Re: 国内生存太不易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Mar 18 16:13:29 2015, 美东)
哦,这样。
我还以为这几年四大越发牛逼了,开始搞投资成投行了,哈哈。
四大太累,我们班有个学习不好的美女去了四大,据说都没时间结婚,拖了5年还是单
身。
【 在 hanvin (hehe) 的大作中提到: 】
1 (共1页)
进入Military版参与讨论
相关主题
俄罗斯铁血工程师为妻女复仇,跨国击杀瑞士调度员台湾:奥巴马国情咨文“黔驴技穷”
哈佛大学今日获得校史上单笔最高捐款空袭东京
后30年的改革不过是补前30年革命的过当年俄国一架客机因调度失误撞货机,数年后一毛子格杀调度员
陈伯达之子评价老子:说得难听点就是一群土匪地痞?中国拍《13插》,日本拍《男人的大和》
回国创业踩过的那些坑张艺谋 vs 俄罗斯工程师
美国迄今最全面华裔状况报告出炉 呈现四大特点素食今天:对马海峡海战
美国迄今最全面华裔状况报告出炉 呈现四大特点 人民网宋美龄多次鼓动美国用原子弹摧毁大陆
边“挖坑”边附议“违建”提案——起底“双面李宝俊”涉行贿及“老赖”往事不服不行的评论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贝昂话题: 尼尔逊话题: 公司话题: 技术话题: 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