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boards

本页内容为未名空间相应帖子的节选和存档,一周内的贴子最多显示50字,超过一周显示500字 访问原贴
Military版 - 关于屠呦呦带研究生的问题和我国对科研成果的评价问题
相关主题
江青是陈景润的伯乐 曾为陈的艰难生活痛哭流涕宋鲁郑:和中国九零后对话中西问题
江青是陈景润的伯乐 曾为陈的艰难生活痛哭流涕【归国创业梦】颜宁:专注细胞研究 探梦生命科学
鲜为人知的往事:江青拯救大兵陈景润中国已有自主建造航母的能力
江青为陈景润流泪梅新育:为胡鞍钢声辩
中国的原创性科学成果诺奖主席说民主国家间没有发生过战争?
朝鲜一年能发多少篇SCI好像有肯尼亚媒体刊文置疑诺委会了。
人民日报:科研人员缺科技自信,过度膜拜国外期刊面善心不和的中美关系
人民日报:索南灌水看不起国内期刊属于没有文化自信给毛一个公正的评价。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诺奖话题: 陈景润话题: 获得话题: 我国话题: 但是
进入Military版参与讨论
1 (共1页)
t*****g
发帖数: 6101
1
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医学奖,是土生土长的,没有任何外国导师教授的,无国外留学背景
的人首次获得诺贝尔奖。如果中国想要多一些人获得这样的奖,我认为让屠呦呦带一些
研究生是一个重要的方案。至少她有机会向研究生们传授经验。
例如,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就带了一个研究生叫王元,结果他可神气了,以华罗庚的第一
大弟子为牌子也吃香喝辣地在中国的数学界呼风唤雨。如果有人是屠呦呦的亲传大弟子
,那今后的好处也是不少的。
但是,屠呦呦有可能会对于带今天的研究生不那么习惯,因为有许多要求,比如一个博
士想要答辩,那他的论文必须在什么SCI或者EI上登出来,这一点我觉得屠呦呦可能不
在行,她的获奖论文其实可能是一个大会报告。
甚至那个报告里,参考文献都不规范。
其实中国现在有一个地方我是喜欢的,觉得是一个好去处,就是《中国科技论文在线》
,是官办的,教育部主办的。我有一些想法就在那里发表。但是即使是这样一个来稿一
般都要登的地方,也有一些格式化的要求让我头疼。比如我平空拔地起地证明了一个数
学定理,但是,人家要求,参考文献必须是至少六篇。这就害得我把大学标准教材,数
学手册,都当成参考文献弄进去了。我觉得屠呦呦对于这种参考文献的搞法都是有可能
不熟悉的。现在的我国科学家,通常写论文,都是神气活现地一弄好几百篇参考文献的
,表示自己学问深。
我国确实有一些教授对于怎样弄一篇SCI论文很在行的,但是他这一辈子可能就是一个
一流的科学家,但是获得诺奖?这种顶尖的事情他可能做不到。
再讲讲我国对于科研成果的评价问题。青蒿素这个课题也是获得了国家二等奖的,二等
,意味着我国认为它也算成功,但是不那么重要,所以才二等。但是国外认为它属于顶
尖。实践如何呢?现在看来应当是顶尖,因为治疗疟疾可不容易,因为疟原虫不是细菌
,是动物,因此没有什么疫苗之说。
因此就有一个我国对科研成果是怎么评价的问题。其实呢,在我看来,这相当成一个问
题。
再说毛泽东时代的另一个成果,就是陈景润,他是证明了一个重要的数论定理,而且他
和屠呦呦不同在于,屠呦呦的课题是毛泽东下令搞的,而陈景润则是自己弄的,没有上
级命令。陈景润的事情后来毛泽东是怎么知道的呢?是数学所的所长当时是一个老红军
,当然不懂什么科技,给汇报到毛泽东那里的。这说明了毛泽东关注科技的发展。否则
一个单位的领导怎么可能直接向毛泽东汇报?比如我当兵所有的单位,就没有办法直接
向毛泽东汇报。而向毛泽东汇报这事情,导致了毛泽东直接关怀,把陈景润弄进了高干
病房。这代表了毛泽东对人才的重视。
但是,那个老红军又怎么知道陈景润了得的?原因还是在外国,就是说,是外国的数论
教科书上都写着陈定理,我买过几本国外的数论大学教材,里面确实都提到了这个陈定
理。不仅如此,还有不少外国数学家给陈写信,表示了钦佩,有许多赞美之词。这些肯
定都让那个老红军所长知道了,因此,最后决定陈这个发现很重要的,还是外国人。
因此我这里提出的这个问题就是,中国其实从毛泽东时代,直到现在,都有的毛病,就
是缺少专门对科研成果进行评价的人才。我以为现在应当抓好这事情。否则这个评价的
事情就总抓在外国人手里。
陈景润大概算民间?其实他还是体制内,他是中科院数学所的研究人员。只不过呢他可
以自由研究。
中国评价人才是靠已经有的著名科学家,这在我看来可能不对。例如,现在决定谁是院
士,在章程上看和诺奖的标准差不多,但是投票的人是已经存在的院士。那如果诺奖这
么搞,就是让已经获得诺奖的人对哪个人应当获得诺奖来投票,有可能不靠谱。就是说
,自己是杰出科学家的人,不一定能够识别其它人杰出不杰出。比如钱学森,就是一个
杰出科学家,但是他也上特异功能的当。而当年他一肯定,中央也就重视,结果导致伪
科学盛行。所以后来的党中央也是痛定思痛,不敢自己评价,而是全部靠外国评价,什
么SCI,EI,影响因子,等等,其实也是害怕一个人巧舌如簧搞一个伪科学来骗钱。
屠呦呦这件事件当然是中华民族的骄傲,零的突破。只是她的整个故事是不理想的。每
一个人心目中都有一个理想的故事,如果故事不理想,就很尴尬。下面我假设历史不是
这样的,有的人说历史不容假设,但是我还是觉得历史是可以假设的,就是说“如果历
史是这样而不是那样,该多好啊!”
假设历史重来一遍导致了中国的故事是这样:“一个在文革期间受尽迫害的女科学家,
在文革期间被禁止科研,在改革开放后,她焕发了青春,于是在1982年,她发现了一种
新药,能够治疗癌症,而且这事情一直受到党中央的重视,她很快当上一级教授,当上
院士,在世界上到处宣传,国内也一直在宣传她的重要成果,也已经获得国内一级发明
奖,直到最后,她获得诺奖。”这样的一个宣传故事,领导人也好说话,领导人在表彰
她的时候,也就可以宣布这是改革开放的伟大胜利,是我国在改革开放以后综合国力不
断上升的体现,我国将继续沿着正确道路走下去,必然会有更多的人得奖。
我认为这样的故事才是完美的。
就好比中国的体育,有许多金牌就是在改革开放后拿的,因此确实属于综合国力持续上
升,是可以归功于伟大的改革开放。而且我本人其实也是拥护改革开放的。如果说,一
个人的获奖恰好能够证明改革开放的成功,这该有多好啊!而且,我上面的这个想象的
故事也表示了我国自认的重要科学家和诺奖评出来的相符,这可以用“协调”这个术语
来描述。
但是很遗憾的事情是,这事情和改革开放其实没有多大关系。确实如此。因为发明发生
的时间很重要。其实诺奖关心的就是这个发现的时间点,这是决定性的。
例如弗莱明,首次发现青霉素,但是它成为一种可靠的药物那还得许多科学家的努力,
但是诺奖就盯着这个首次发现。再比如高锟,首次发现光纤通信,我想他首次发现的光
纤通信这个概念,真正的实验有可能只通信了几米吧。但是,今天光纤已经遍布全球,
里面的许多专利可能都是高锟不知道的。因此,首次提出概念,这才是最重要的。
就是说“青蒿”这个词,首次进入哪个科学家的大脑里?现在看来就是屠呦呦,诺奖就
关心这个首次。而我国可能更关心的是工程,就是说,把治疗癌症视为一个大工程,当
然工程差不多完成的时候,所有的工程参与人员都要获奖,因此我国的发奖倒也有它的
合理之处。只不过呢?我以为诺奖长期只关心“首次提出”,这一点其实很重要。
例如,“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这个概念,首次出现在毛泽东大脑中,但是后
来给平均成全党的结晶,这一点其实可能不是那么太合适似的。当然可以进一步讨论。
只不过影响人类进程的往往是这个首次。
因为现在的这个事实过程,确实没有办法说明屠呦呦的获奖是改革开放的伟大成果,可
以认为是一点关系都没有。原因呢?其实我是支持改革开放的,因为,在这个过程中我
国成功地防止了中国象南斯拉夫那样的四分五裂内战连连,甚至种族大屠杀。但是,我
就假设中国这期间的领导人犯了颠覆性的错误真的把中国弄成象南斯拉夫那样四分五裂
吧,那诺贝尔奖很可能还是会通过战火纷飞四分五裂的中国大地把奖送给屠呦呦的。我
的估计是这样。
因此也无法证明是中国的综合国力足够强了屠呦呦才获得了这个奖。
但是,我也相信,在未来土生土长的中国人,获得诺贝尔科学奖的会越来越多。这其实
也是因为,诺奖的颁发都是很迟的,都是要等到这个发明人很老了才颁的,因为人家也
害怕颁得不合适。因此,我相信在三十年以后,中国会有几个人既获得诺奖,也能够证
明改革开放的伟大胜利及综合国力不断增强的。
但是我也相信,三十年后的那几个人,其实也都是七八十岁了,而且他们的重要发现,
其实就是在这几年。
因此,我就认为,其实未来中国可能获奖的这些人,他们的成果,现在已经存在于中国
大地上了,是存在的,只不过呢,是哪些,现在我们就可以试着找找的。而且,找找也
有意义,就是最好早一些,趁着这些人还没有获得诺奖的时候,就已经给这些人一些重
要的奖励,已经能够重用这些人,这些人究竟是谁?现在我国就应当开始寻找,应当对
一些已经存在的科研成果自己来评估一下,有哪些可能在三十年以后获得诺奖。这事情
其实很重要。也为了防止到了三十年以后,才发现这个人穷困潦倒地呆在一个小角落,
有人通知他,获得诺奖了。
l*******1
发帖数: 16217
2
想拿诺贝尔奖必须开宗立派,做follower发再好的文章也拿不到
N*******e
发帖数: 3872
3
屠呦呦获诺奖最大的意义就是改变中国现在对科研成果的评价尺度
把原创性提到最重要的位置上来,打破影响因子对评价科研成果、科学家的垄断地位
让中国的科研管理部门和一线科研人员都更加注重原创性科学发现和发明
原创性才是科学研究最重要的本义,因为人类里面的聪明人很多
但能提出原创性概念的天才脑袋或幸运脑袋十分稀少。

【在 t*****g 的大作中提到】
: 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医学奖,是土生土长的,没有任何外国导师教授的,无国外留学背景
: 的人首次获得诺贝尔奖。如果中国想要多一些人获得这样的奖,我认为让屠呦呦带一些
: 研究生是一个重要的方案。至少她有机会向研究生们传授经验。
: 例如,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就带了一个研究生叫王元,结果他可神气了,以华罗庚的第一
: 大弟子为牌子也吃香喝辣地在中国的数学界呼风唤雨。如果有人是屠呦呦的亲传大弟子
: ,那今后的好处也是不少的。
: 但是,屠呦呦有可能会对于带今天的研究生不那么习惯,因为有许多要求,比如一个博
: 士想要答辩,那他的论文必须在什么SCI或者EI上登出来,这一点我觉得屠呦呦可能不
: 在行,她的获奖论文其实可能是一个大会报告。
: 甚至那个报告里,参考文献都不规范。

g******e
发帖数: 166
4
难得的在这个版上出现了这样有见解的文章。我认为你的文章应该在主要报纸上发表。
让原创发明成为一种时尚,一种民族精神
c*******g
发帖数: 475
5
陈景润的事情,先有报道
江青的秘书杨银禄回忆:1973年3月底的一天中午1时许,江青起床后,洗漱,吃了早点
,照例到办公室看文件。她在我给她挑选的文件中看到一份《国内动态清样》,内容是
对数学难题哥德巴赫猜想有重大贡献的陈景润极为艰苦的工作和生活情景。他住在只有
6平方米的小小房间,屋内的光线非常暗淡。连一张桌子都没有,只有4叶暖气片的暖气
上放着一只饭盒,一堆药瓶,连一只矮凳子也没有。工作时把被褥一起翻起来,当桌子
用。由于房间潮湿、阴暗,空气不流通,很污浊,陈景润患了肺结核。喉头炎严重,咳
嗽不止。还经常腹胀、腹痛。江青看完这条消息以后,立刻打铃叫我。我进入她的办公
室,看到她拿着一块小毛巾正在抹眼泪。她用哭腔对我难过地说:“哥德巴赫猜想,是
数学领域内最深奥的理论,不少发达国家的高级数学专家都在研究运算,陈景润在这方
面作出贡献,这是中国人的骄傲。而他的境况竟是这样,我们能不管吗?”过了几天,
江青又打铃叫我。我到她办公室后,她急急忙忙地跟我说:“你再看看这份《清样》,
现在有主席和我的批示。”我接过一看是关于陈景润情况的那份《清样》,发现上边有
江青批示:“主席,是否先救活陈景润为好?”毛主席批示:“请文元同志办。”姚文
元又批示:“陈景润的论文在哲学上有什么意义?”江青说:“你看完了吗?”我说:
“领导的批示我看完了。”江青说:“姚文元‘书呆子’,他的批示文不对题。”
z**********e
发帖数: 22064
6
钱老三(估计现在没人知道是谁了)的无锡老乡丁锋教授,发明了SCI灌水法,可以成
千上万篇地制造SCI论文。
这个伟大发明,可以得诺贝尔奖。
h********0
发帖数: 12056
7
没一点逻辑。

【在 t*****g 的大作中提到】
: 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医学奖,是土生土长的,没有任何外国导师教授的,无国外留学背景
: 的人首次获得诺贝尔奖。如果中国想要多一些人获得这样的奖,我认为让屠呦呦带一些
: 研究生是一个重要的方案。至少她有机会向研究生们传授经验。
: 例如,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就带了一个研究生叫王元,结果他可神气了,以华罗庚的第一
: 大弟子为牌子也吃香喝辣地在中国的数学界呼风唤雨。如果有人是屠呦呦的亲传大弟子
: ,那今后的好处也是不少的。
: 但是,屠呦呦有可能会对于带今天的研究生不那么习惯,因为有许多要求,比如一个博
: 士想要答辩,那他的论文必须在什么SCI或者EI上登出来,这一点我觉得屠呦呦可能不
: 在行,她的获奖论文其实可能是一个大会报告。
: 甚至那个报告里,参考文献都不规范。

T****i
发帖数: 15191
8
写的挺好。最后一段,我觉得可以换个角度。好的评价体系非常难建立,美国搞了多少
年也没搞好。克隆GFP的那位就拿不到funding,最后开Bus去了,与诺贝尔失之交臂。
所以我觉得倒是应该注意避免资源过于集中于少数人手里,不应该搞得学术界也贫富差
距太大。社会贫富差距太大的后果大家都看到了,难道学术界贫富差距大就是好事?贫
富差距大,富的少数占有大量资源造成浪费不说,还成了学霸,能占有别人的劳动,不
但不公平,还让穷的多数过度竞争,注重短期效应甚至作假。另外,新的文明往往在旧
文明的边缘生长,科学也一样。学霸占有大量资源在已知领域灌水,会减少新领域的生
长点。美国的多数学霸,都是别人闯出一个新方向,他们象鲨鱼一样扑上去,把新领域
变成成熟领域的。有不少学霸,更是在已知领域灌水多年。

【在 t*****g 的大作中提到】
: 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医学奖,是土生土长的,没有任何外国导师教授的,无国外留学背景
: 的人首次获得诺贝尔奖。如果中国想要多一些人获得这样的奖,我认为让屠呦呦带一些
: 研究生是一个重要的方案。至少她有机会向研究生们传授经验。
: 例如,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就带了一个研究生叫王元,结果他可神气了,以华罗庚的第一
: 大弟子为牌子也吃香喝辣地在中国的数学界呼风唤雨。如果有人是屠呦呦的亲传大弟子
: ,那今后的好处也是不少的。
: 但是,屠呦呦有可能会对于带今天的研究生不那么习惯,因为有许多要求,比如一个博
: 士想要答辩,那他的论文必须在什么SCI或者EI上登出来,这一点我觉得屠呦呦可能不
: 在行,她的获奖论文其实可能是一个大会报告。
: 甚至那个报告里,参考文献都不规范。

c***i
发帖数: 411
9
再发扬光大,一样可以获奖
d**********6
发帖数: 4434
10
说实话,屠的诺奖运气成分极大
无论是发现过程还是成果的影响力
让她带研究生,不一定能复制一个诺奖,能不能提高科研水平都难说
W*******n
发帖数: 4140
11
真实的历史应该会说,青蒿素的发现,是由一些像屠呦呦的人在冒领功劳。

【在 t*****g 的大作中提到】
: 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医学奖,是土生土长的,没有任何外国导师教授的,无国外留学背景
: 的人首次获得诺贝尔奖。如果中国想要多一些人获得这样的奖,我认为让屠呦呦带一些
: 研究生是一个重要的方案。至少她有机会向研究生们传授经验。
: 例如,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就带了一个研究生叫王元,结果他可神气了,以华罗庚的第一
: 大弟子为牌子也吃香喝辣地在中国的数学界呼风唤雨。如果有人是屠呦呦的亲传大弟子
: ,那今后的好处也是不少的。
: 但是,屠呦呦有可能会对于带今天的研究生不那么习惯,因为有许多要求,比如一个博
: 士想要答辩,那他的论文必须在什么SCI或者EI上登出来,这一点我觉得屠呦呦可能不
: 在行,她的获奖论文其实可能是一个大会报告。
: 甚至那个报告里,参考文献都不规范。

1 (共1页)
进入Military版参与讨论
相关主题
给毛一个公正的评价。中国的原创性科学成果
最新国产电视剧“老农民”被批“恶毒丑化新中国”朝鲜一年能发多少篇SCI
没有太阻 前三十年中国人均gdp不可能增长一半多人民日报:科研人员缺科技自信,过度膜拜国外期刊
换别的像点样的民族人民日报:索南灌水看不起国内期刊属于没有文化自信
江青是陈景润的伯乐 曾为陈的艰难生活痛哭流涕宋鲁郑:和中国九零后对话中西问题
江青是陈景润的伯乐 曾为陈的艰难生活痛哭流涕【归国创业梦】颜宁:专注细胞研究 探梦生命科学
鲜为人知的往事:江青拯救大兵陈景润中国已有自主建造航母的能力
江青为陈景润流泪梅新育:为胡鞍钢声辩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诺奖话题: 陈景润话题: 获得话题: 我国话题: 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