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boards

本页内容为未名空间相应帖子的节选和存档,一周内的贴子最多显示50字,超过一周显示500字 访问原贴
Military版 - “星空2号”厉害在哪?“啤酒肚”
相关主题
其实F22真的不牛掰!喜大普奔,高人通俗解释高超音速真超压老米了 (zt) 来源: River88 于 2014-01-17 19:09:49 [档案]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1100次 字体:
美新高超音速无人机 两小时内可抵世界任一地这次高超声速武器跟当年的航母一样
印度将造超级布拉莫斯导弹8-10倍音速(亮点:可以反复使用)土共很快可以误炸两个美国使馆试试了
美称中国军方首测高超音速武器 速度达音速10倍中国10倍超音速导弹研制成功,令美帝胆寒
放军NB:美称高超音速武器 速度达音速10倍马航事件还是应该给中国军方一个警惕
中国高超音速武器不逊于美国我兔V5!中国超级武器无视美军防御 一小时打遍全球
美称中国已研究美军X-37B空天战机 或可有效拦截8月7日凌晨第2次WU-14高超音速载具飞行测试成功
美专家称中国WU-14高超音速武器系窃取美军技术中美试射高超音速武器以后,毛熊急坏了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激波话题: 升力话题: 高超音速话题: 飞行话题: 乘波体
进入Military版参与讨论
1 (共1页)
w*****7
发帖数: 4847
1
【文 晨枫】
8月3日,土鳖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微信公众号发布消息,宣称当日完成了“国内
第一乘波体”的飞行实验,在30000米以上的高空实现了M5.5-6的高超音速飞行,延续
时间达400秒以上。消息传来,人们自然振奋不已。但在当前的“厉害了”vs“掐脖子
”之争的影响下,人们不禁疑惑:“星空2号”到底是厉害了,还是不厉害?果不其然
,马上有打脸党出来声称,美国在8年前就用X-51实现了M5+的高超音速飞行,连X-51的
名称都叫“乘波体”。
航空航天世界正在进入高超音速竞赛,第一枪是土鳖国打响的,那就是2017年3月6日由
美国航空航天学会(简称AIAA)、土鳖国工程院主办、厦门大学承办召开的第21届国际
航天飞机和高超音速系统与技术大会,会上土鳖国大大方方地展示的大量理论研究和实
验成果。
美国大吃一惊后,正在急起直追,曾任NASA局长、现在负责科技和研发的国防部副部长
迈克·格里芬更是高超音速的狂热鼓吹者,他本人就拥有航空航天的博士学位。这家伙
是个学位狂,1971年从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物理系毕业后,1974年获得美国天主教大学
的航空航天硕士,1977年获得马里兰大学的航空航天博士,1979年获得南加州大学的电
气工程硕士,1983年获得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应用物理硕士,1990年获得马里兰洛约拉
大学MBA,1998年获得乔治·华盛顿大学土木工程硕士,要不是2005年被小布什任命为
NASA局长,差点还要拿下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计算机硕士。不过这是题外话了。
不仅格里芬是高超音速狂,美国国会也发烧了,而且他们的目标明确:土鳖国!俄罗斯
只是拉上垫背的。格里芬发誓要使得美国重新领先,使得土鳖国追赶。但这一切都太空
洞,不解答眼下的关键问题:“星空2号”厉害吗?
特朗普任命迈克尔·格里芬担任国防部副部长,专门主管科研事务,这是五角大楼第一
次设立专管科研的副部长,而他一上任就表示高超技术是“第一优先”
虽然在宣传上,俄罗斯更高调,但让美国真正感到担心的,可不是他们
航空技术突破音障后,一路高歌猛进,直到撞上热障。飞行速度和高度大体稳定在双三
(三倍音速、三万米高度)就不再增加。另一方面,弹道导弹的速度和高度都要高得多
,但基本上只能沿固定的抛物线弹道飞行,只有很有限的变轨能力。这也是弹道导弹防
御的基础:只要探测和确定弹道导弹的初始轨道,就能精确计算整个弹道和目标,并由
此精确计算发射时机、反导弹轨迹和拦截点。高超音速就是要填补双三和轨道飞行之间
的空隙,兼有速度和机动飞行的优点。以美国HTV-2为例,释放速度M20,纵向射程近万
公里,横向机动距离达到5400公里,使得传统的导弹预警和反导弹道计算失去意义。不
过这是理论性能,HTV-2的两次试验都失败了。
由于空气摩擦生热,高超音速飞行注定只能在3万米以上的高空实现,不仅环境温度低
,空气也稀薄。在通常的大气层内飞行条件下,空气分子间距忽略不计,空气动力行为
好比波动。但在特别稀薄的高层大气力,空气分子的间距不再可忽略。在M5.5-6以上的
高超音速飞行的强烈压缩下,空气的行为好比波粒二象性,大为复杂。另外,空气的热
力学性质与空气动力学性质互相作用,所以有时候也一并考虑,称为空气热动力学。
高超音速空气热动力学条件在地面很难模拟,实飞实测又代价很大,所以长期停留在理
论研究阶段,缺乏实际数据的对照和验证。乘波体在理论上早就提出了,但实际的工程
实现很少。仅从这一点来说,“星空2号”就很厉害。
作为世界上最先进的高超声速激波复现风洞,鳖科院的JF-12风洞运行成本虽然在国际
同类风洞中算是很低,但每次试验(100毫秒)的成本也远超过数十万人民币水平
在JF-12风洞中进行试验的乘波体模型,注意其腹部形状仍是较为传统的平坦型
飞行体速度超过音速后,都会形成激波。低超音速时,激波锋面后的空气流动还可以作
为亚音速处理,这是超音速战斗机机翼、战术导弹弹翼的设计基础。高超音速后,不仅
机翼、弹翼的阻力急剧提高,升温散热问题也解决不了,必须另外想办法。
机翼(对导弹来说就是弹翼)只是产生升力的最常见的手段,另一种做法是直接由机体
(或者弹体)产生升力,这就是升力体。一些导弹在平飞时仰着头,弹体在迎风阻力增
加的同时,也在动压下产生直接升力,这样的导弹设计就采用了升力体的原理。这也是
压缩升力的雏形。
更加完整的压缩升力更进一步。升力体对空气的压缩造成横向流动,被垂下的翼尖“兜
住”,显著强化了升力的产生,好比从下面对着一张平坦的纸吹气还是对着脱底的纸盒
子吹气一样的差别。XB-70“北欧战神”轰炸机是第一个采用压缩升力原理的飞机,但
这并不彻底,机翼还产生较大的升力,压缩升力只是补充 。
XB-70轰炸机的机翼外段向下折叠,用于利用压缩升力
压缩升力适合双三以上的高速飞行。事实上,速度太低了,压缩升力反而不工作,这也
是XB-70只采用不彻底的压缩升力的原因之一,轰炸机是要从零到双三之间全范围工作
的。但速度提高到M6以上的话,老问题回来了,下垂的翼尖成为阻力和气动升温集中的
热点,结构和散热都成为问题。这就是乘波体上场的时候了。
激波是飞行器对空气高度压缩的结果,可以看作空气中随飞行器移动、无形但致密的锋
面,理论上密度达到无穷大。换句话说,“坐”在激波锋面上和“坐”在地面上等效,
这就是“乘波”的意思。坚硬致密的激波还吸收了与空气摩擦生热的主体,航天器再入
时巨大的火球实际上是在激波锋面上形成的,而不是在航天器本体,航天器躲在锋面背
后,实际上相对“凉快”。
美国空军其实对乘波体也算情有独钟,图为1996年进行试验的LoFLYTE乘波体风洞模型
,在该模型上得到的技术被运用到了X-43A乘波体试验机上
X-43A飞行器的激波示意图
但只有在设计时有意利用激波产生升力和实现有效的气动控制的飞行器才是有意义的乘
波体。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旋成体(主要为圆锥及各种变体,带或不带刀形尾翼)能通
过迎角或者再入角产生激波升力,但只有有限的气动控制和机动能力,要算入乘波体是
很勉强的。
简单激波是上下对称的锥形,但这是只考虑二维的情况。在三维空间里,对于尖锐的简
单圆锥来说,实际激波是规整的圆锥形,速度越高,圆锥越尖锐。由于圆锥绕轴线一圈
在各个方向上的性质是相同的,这样的三维问题可以简化成二维问题,所以旋成体技术
相对简单、成熟,已经得到大量应用。具有末端制导的多种“东风”、俄罗斯“匕首”
和美国陆军还在试验中的AHW导弹都采用旋成体技术。
乘波体为了达到更大的升阻比,通常为扁平形状,可以像改锥一样具有平直的前缘,或
者像梭镖一样,平面形状大体为三角形。
采用“梭镖体”设计的HTV-2,极为扁平
HTV-2这样的飞行器,内部容积率非常低
“改锥体”由简单平面构成,前缘锋利,各个平面的激波分析依然较简单,面与面之间
的交接、转折处复杂点,只能在各种简化、近似的基础上,用试验数据修正了。“改锥
体”是早期乘波体的主要形状,上表面平坦,下表面前倾。在理想情况下,下表面正好
“坐”在下激波的锋面上,好像飞机的地效一样。下表面与下激波锋面之间的压力高,
这里也是发动机进气口的理想位置。美国X-43、X-51、美澳合作的早期HiFIRE都是“改
锥体”或者某种变型。
“梭镖体”实际上形状很复杂。俯视为三角形,侧视是锋利的刀刃向前的刀形,但从前
后方向看,上表面向上隆起,下表面可能是扁平、凹起或者向下隆起,取决于不同的空
气热动力学设计水平。
下表面扁平的设计最简单,但飞行器内有效容积很小,难以搭载有效负荷,实用价值受
到限制。下表面凹起而形成缺口向下的月牙形的话,可以利用一点压缩升力,大大降低
了飞行器下表面与下激波锋面精密匹配的要求,不过有效容积更小。有效容积和设计难
度都最大的是向下隆起,通常在两侧还有一圈尖锐的刃边,不仅要求在三维空间里对乘
波体下表面和下激波锋面精密匹配,还要求刃边能与侧面的激波锋面密封,达到压缩升
力的效果。
早年间在升力体研究的时候大家都想着要给它装个“大肚子”,图为诺斯罗普M2-F1试
验机
但后来大家发现要想提高性能,不仅要去掉“大肚子”,而且还要做成“月牙形”
典型按传统理论计算得到的高超声速乘波体气动外形,要把“啤酒肚”长回来可不容易
……
这只是维持稳定、平直飞行所要求的基本气动问题,机动飞行是另一个问题。不管用什
么办法,单纯改变飞行器的指向是不管用的,没有足够的侧力,基本飞行轨迹依然按照
惯性向前侧滑。侧力在本质上是在侧向上产生的升力,产生侧力的机制与产生升力的机
制是一样的,但用于克服重力的基本升力还是要继续提供。换句话说,稳定转弯时,升
力的垂直向上的分量用于克服重力,水平分量才是转弯所需的侧力。两者之比代表了飞
行器产生侧力的能力,战斗机用g代表的机动性就是这个意思,9g意为可产生9倍于重力
的侧力。深究起来,这又回到升阻比上去了,没有足够的升阻比是不可能有多少余力产
生侧力的,这也是旋成体的机动性在本质上受到限制的道理。
X-51A虽然名字叫做“乘波者”,其实它的外形并不符合乘波的要求,只是利用了压缩
升力来维持飞行而已
“星空2号”研制单位正在进行的“人工转捩带”研制,这一技术用于超燃冲压发动机
的进气口……所以,“星空3号”的动力就昭然若揭了
乘波体利用激波产生升力,也利用激波产生侧力。改变飞行姿态时,激波形状随之改变
,在过渡过程中还可能产生扭曲,这就需要主动控制激波形状和位置了,难度比利用激
波飞起来要高一个等级。土鳖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的微信公众号消息里提到自然
转捩和人工转捩。转捩在流体力学里用于描述层流到湍流的过渡,转捩点决定了层流为
主的附面层(也称边界层)的厚度。较厚的附面层影响传热,也增加阻力,最终影响激
波的形成。人工转捩可能指对附面层厚度的主动控制,或许最终与主动激波形状控制有
关。2017年土鳖国《空气动力学报》里提到激波装配法,就暗示了通过附面层厚度控制
激波边界的问题。
“星空2号”的具体形状没有透露,但从已经公开的文献来看,土鳖国解决了下表面隆
起的乘波体设计,而且线形比传统文献中更加饱满,有效容积更大。有理由相信,“星
空2号”采用了相关技术。相比之下,美澳合作的HiFIRE 4(也称HyShot V)采用线形
更加简单的“梭镖体”,而且具有相当大的下垂翼尖,估计用于产生压缩升力,气动设
计水平还不及HTV-2的月牙形剖面“梭镖体”。有意思的是,很多公开图片中经常展示
HiFIRE 4翼尖向上的状态,可能是用于迷惑“路人”的。但在《航空周刊》的资料中显
示了真正飞行状态下翼尖向下的姿态,泄密了。
不跟你说的话,你能分辨出哪个是土鳖国的,哪个是美国的高超音速试验火箭么?
X-51的主要研究目的是超燃冲压,气动外形考虑了用激波产生升力的问题,但有效气动
控制和机动飞行不是主要研究目的,因为不期望超燃冲压能有足够长的工作时间(实际
达到140秒,连火箭助推段和熄火后滑翔段达到M5以上共210秒),只要保证稳定飞行就
是胜利。事实上,到现在为止,“星空2号”是世界上第一个在公开报道中实现高超音
速大幅度机动飞行的。从这一点来说,“星空2号”就是真厉害了。
X-51的意义不容低估,其气动设计和超燃冲压绝对是有借鉴意义的。但以X-51在8年前
就实现了210秒M5+飞行来否定“星空2号”,就像“我们在宋朝就发明火箭了”来否定
二战V2导弹一样,缺乏实际意义。强调HiFIRE可以达到M8也是一样,助推-滑翔型高超
音速飞行器的释放速度不是最大的挑战,机动飞行才是,而HiFIRE 4的飞行时间才5秒
,计划中的HiFIRE 8也只有30秒(一说60秒)。
“星空2号”不是十全十美的。完美的高超音速乘波体应该配备超燃冲压发动机,最好
还是TBCC(Turbine Based Combined Cycle)那样与涡喷相结合的组合循环发动机,可
以完成从水平起飞到水平着陆。厦门会议上透露,土鳖国在超燃冲压和TBCC方面的发展
也很快,详情请见《中美高超音速飞行器谁离星辰大海更近》。“星空2号”的射程也
相对有限,400秒的M6飞行大约相当于650-700公里飞行距离,采用BP-12A的助推级也意
味着飞行器重量有限。但土鳖国的高超音速科技树枝繁叶茂,“星空2号”只是惊鸿一
瞥。
早先公开的HIFiRE 4飞行器的照片让人以为它是有“啤酒肚”的先进设计
其实……它还是个“月牙形”
“星空2号”的“啤酒肚”是它最厉害的标志
土鳖国高超音速技术领先了,但美国的高超音速发展是走了弯路的。美国强大的空中力
量使得短程弹道导弹显得多余,中导协议又禁止了中程导弹的发展,一步跳到洲际导弹
级的HTV-2又技术跨度太大,所以在乘波体和飞行控制方面落后了。美国的重点在超燃
冲压,只有首先突破有效、可靠的动力,高超音速对美国才有意义。当然这方面也没有
真正突破,造成美国今天的困境。
但科学技术不是巫术,土鳖国做得到的,假以时日,美国也做得到。这话平常是反过来
说的,但在高超音速方面还真得这么说。发达国家不是一夜之间发达起来的,人家也在
努力领先,但土鳖国也有厉害的地方,高超音速就是一个例子。回到一开始的问题,“
星空2号”厉害吗?厉害的!后面还有更厉害的!
厉害了,我的鳖。
l******t
发帖数: 55733
2
飞800公里?怎么用法
w*****7
发帖数: 4847
3
就是打了800公里的水漂后到达指定地点。
要是一个导弹以超高声速在大气层边缘打水漂前行,你根本没法拦截。

【在 l******t 的大作中提到】
: 飞800公里?怎么用法
l******t
发帖数: 55733
4
是不是间断开机?要飞上万公里呢

【在 w*****7 的大作中提到】
: 就是打了800公里的水漂后到达指定地点。
: 要是一个导弹以超高声速在大气层边缘打水漂前行,你根本没法拦截。

1 (共1页)
进入Military版参与讨论
相关主题
中美试射高超音速武器以后,毛熊急坏了放军NB:美称高超音速武器 速度达音速10倍
中国本周二进行了第三次高超音速Wu-14试验中国高超音速武器不逊于美国
俄媒曝光中国高超音速武器测试风洞 位于北京郊区美称中国已研究美军X-37B空天战机 或可有效拦截
中国那些军事技术已超越美国?盘点5种让美不得不服的国产杀手锏美专家称中国WU-14高超音速武器系窃取美军技术
其实F22真的不牛掰!喜大普奔,高人通俗解释高超音速真超压老米了 (zt) 来源: River88 于 2014-01-17 19:09:49 [档案]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1100次 字体:
美新高超音速无人机 两小时内可抵世界任一地这次高超声速武器跟当年的航母一样
印度将造超级布拉莫斯导弹8-10倍音速(亮点:可以反复使用)土共很快可以误炸两个美国使馆试试了
美称中国军方首测高超音速武器 速度达音速10倍中国10倍超音速导弹研制成功,令美帝胆寒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激波话题: 升力话题: 高超音速话题: 飞行话题: 乘波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