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s

本页内容为未名空间相应帖子的节选和存档,一周内的贴子最多显示50字,超过一周显示500字 访问原贴
NWU版 - 西北大学校长方光华在建校110周年庆典上的致辞
相关主题
《光明日报》刊发全国政协副主席陈宗兴为我校110周年校庆撰写特别文章
我校隆重举行建校110周年庆祝大会
西北大学校友总会第三届理事大会隆重召开
西北大学北京校友会2010年双年会暨第三届学术与创业论坛圆满落幕
玉兰香里的城南旧事—我在西北大学读本科
[转载]王岐山副总理关注西北联大和母校西北大学110周年校庆
[转载]西北联大开幕式主题演讲摘要(周远清、何东平、潘懋元、张岂之)
美国唐仲英基金会为我校捐资600万
西北大学改革开放30年大事记(一)
奋进中的西北大学(一)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西北大学话题: 国家话题: 文化话题: 中国话题: 大学
进入NWU版参与讨论
1 (共1页)
f******r
发帖数: 1105
1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各位校友,老师们、同学们:
上午好!在党的十八大即将召开的喜庆时刻,我们齐聚百年学府,共同庆祝西北大学建
校110周年。首先,我谨代表学校,向莅临庆典的各位嘉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向关心和
支持西北大学的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表示衷心的感谢!向全校师生员工和海内外广大校
友致以诚挚的问候!
西北大学源于1902年的陕西大学堂。1912年始称西北大学。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
国立北平大学、北平师范大学、北洋工学院和北平研究院等西迁来陕,组成国立西安临
时大学,1938年更名为国立西北联合大学。1939年8月复称国立西北大学。新中国成立
初期,学校是教育部直属的十四所综合大学之一。1958年,西北大学划归陕西省主管。
改革开放以来,学校相继被确定为全国重点综合大学、国家“211工程”大学、西部大
开发重点支持建设院校、教育部与陕西省共建高校。
110年来,西北大学坚持“发扬民族精神,融合世界思想,肩负建设西北之重任”的办
学理念,秉承“公诚勤朴”的校训,追求民族独立自由,践行国家西北战略,传承创新
中华文化,产生了一批重大理论成果,汇聚了一批学术名家,培育了几代栋梁之才,形
成了自强不息、追求高远、文化育人和民主包容的光荣传统。在中国大陆构造、早期生
命起源、西部生物资源、现代理论物理、中国思想文化、周秦汉唐历史和文学、考古与
文化遗产保护、中东历史以及西部大开发中的经济发展、资源环境、法制建设与社会管
理等方面,形成了比较深厚的积累,中国思想史学科中的侯外庐学派、中国五大地质学
派之一的“地壳波浪状镶嵌构造学说”、被誉为“中国的骄傲”的“侯氏变换”和“王
氏定理”等均创立于此,师生中走出了6位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学部委员,22位两院院士
,4位国际研究机构院士和通讯院士,涌现出贾平凹、迟子建、王子今、杨圣敏、张维
迎、魏杰等大批中青年才俊,赢得了“中华石油英才之母”“青年经济学家的摇篮”“
作家摇篮”等诸多美誉。罗健夫被追授“全国劳动模范”。侯伯宇先生潜心育人、淡泊
名利、勇攀高峰、无私奉献,充分展示了优秀知识分子的科学精神和道德操守,已经成
为全国科教战线上的一座丰碑。
今天,西北大学迎来了百年华诞后的第一个十年庆典。十年来,西北大学综合实力和核
心竞争力明显提升。学科建设形成了新格局。地质学一级学科,中国思想史、政治经济
学、植物学、矿产普查与勘探4个二级学科成为国家重点学科,科学技术史学科进入国
家重点(培育)学科行列;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增加到19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增
加到21个;地质学、化学、工程学3个学科在相同领域研究机构的排名中进入了全球前1
%的行列。人才培养取得了新进展。以优异成绩通过了教育部本科教学评估;地质、物
理、化学、文化遗产保护技术增设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获准设立研究生院,全国
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增加到6篇,提名论文4篇。《中国历史》(六卷本)等11项成果
获得国家教学成果奖,获奖数量位居全国高校前列。科学研究实现了新突破。主持国家
重大科技专项、国家“973”计划重大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国家社科基
金重大项目,以及总经费1.5亿元的中石化重大前瞻性海相油气研究项目,总经费5600
万元的国家大遗址保护专项等高层次项目;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微检测系
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光电技术与功能材料及应用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取得一系列
技术创新;以第一作者在Nature、Science新发表论文8篇,总数达到14篇,名列全国高
校前茅。先后荣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教育部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奖、孙冶方经济科
学奖、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等殊荣。社会服务作出了新贡献。
组建了陕西能源化工研究院、陕西文化产业研究院等产学研合作基地,共建了支撑陕西
能源化工产业发展服务平台。“秦龙苦素”“黄姜素胶囊”两种新药的相关技术成果成
功实现转让。合作创办了巴黎法语联盟在西北地区惟一的语言文化培训中心。办学空间
有了新拓展。占地1500余亩的长安校区正式投入使用,运转高效的三校区办学格局基本
形成。
十年来,吴邦国、李岚清、王岐山、刘延东、成思危、陈宗兴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
国家部委和陕西省各级领导同志多次看望我校师生或来校调研,对西北大学给予了亲切
关怀。各兄弟院校、社会各界和海内外校友,对西北大学给予了宝贵支持。西北大学全
体师生为学校事业发展付出了辛勤劳动。我谨代表学校向大家致以崇高的敬意!
同志们、校友们,老师们、同学们:
回首西北大学110年的发展历史,可以归纳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1902年到1937年
,苦苦求索兴学救国的道路,历尽曲折,矢志不渝。第二阶段是从1937年到1958年,明
确提出了创办西北最高学府的奋斗目标,奠定了综合性大学的学科专业格局。第三阶段
是从1958年,特别是改革开放后到现在,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办学实践,得到进一步提升
和发展,建设有特色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思路更加明晰。学校虽然历尽艰辛,但与国家
和民族命运的血肉联系始终未变,学校清醒的自我反思能力和顽强的再生能力始终未变。
今天,在建校110周年庆典的庄严时刻,全体西大人决心继承先驱们的精神遗产,走质
量立校、人才强校和文化兴校之路,把西北大学建设成为具有广泛学术影响、能够切实
肩负起西部开发使命的综合大学,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新的更大贡
献!
——我们将保持高度的使命自觉,坚守高远的大学理想,只问是非不计利害,博爱大众
不计私利,自觉适应民族、国家和人民的需要,使西北大学成为实现民族复兴、国家战
略和人民意愿的坚强堡垒。
——我们将坚持文化育人的理念,使青年一代更加有文化理想、更加善于融会贯通、更
加勇于担当责任,使西北大学成为造就国家栋梁的重要摇篮。
——我们将保持对科学真理的不懈追求,依托西部自然与人文资源,追踪世界科学前沿
,大力推进协同创新,不断取得具有国际影响的科学成果,使西北大学成为创造科学新
知、推进西部开发的重要力量。
——我们将激发学术群体的创造活力,积极完善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使最优秀、
最原创、最具想象力的思想有自由生长的空间,使西北大学成为英才荟萃、思想迸发的
人才高地。
——我们将主动参与世界文化对话,推动中华文化在世界的传播,为师生体验多样化的
文化经历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使西北大学成为国际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
周虽旧邦,其命维新;西岐有凤,奋飞千仞。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谱写西北大学新的
华美篇章!
谢谢大家!
f******r
发帖数: 1105
2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各位校友,老师们、同学们:
上午好!在党的十八大即将召开的喜庆时刻,我们齐聚百年学府,共同庆祝西北大学建
校110周年。首先,我谨代表学校,向莅临庆典的各位嘉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向关心和
支持西北大学的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表示衷心的感谢!向全校师生员工和海内外广大校
友致以诚挚的问候!
西北大学源于1902年的陕西大学堂。1912年始称西北大学。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
国立北平大学、北平师范大学、北洋工学院和北平研究院等西迁来陕,组成国立西安临
时大学,1938年更名为国立西北联合大学。1939年8月复称国立西北大学。新中国成立
初期,学校是教育部直属的十四所综合大学之一。1958年,西北大学划归陕西省主管。
改革开放以来,学校相继被确定为全国重点综合大学、国家“211工程”大学、西部大
开发重点支持建设院校、教育部与陕西省共建高校。
110年来,西北大学坚持“发扬民族精神,融合世界思想,肩负建设西北之重任”的办
学理念,秉承“公诚勤朴”的校训,追求民族独立自由,践行国家西北战略,传承创新
中华文化,产生了一批重大理论成果,汇聚了一批学术名家,培育了几代栋梁之才,形
成了自强不息、追求高远、文化育人和民主包容的光荣传统。在中国大陆构造、早期生
命起源、西部生物资源、现代理论物理、中国思想文化、周秦汉唐历史和文学、考古与
文化遗产保护、中东历史以及西部大开发中的经济发展、资源环境、法制建设与社会管
理等方面,形成了比较深厚的积累,中国思想史学科中的侯外庐学派、中国五大地质学
派之一的“地壳波浪状镶嵌构造学说”、被誉为“中国的骄傲”的“侯氏变换”和“王
氏定理”等均创立于此,师生中走出了6位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学部委员,22位两院院士
,4位国际研究机构院士和通讯院士,涌现出贾平凹、迟子建、王子今、杨圣敏、张维
迎、魏杰等大批中青年才俊,赢得了“中华石油英才之母”“青年经济学家的摇篮”“
作家摇篮”等诸多美誉。罗健夫被追授“全国劳动模范”。侯伯宇先生潜心育人、淡泊
名利、勇攀高峰、无私奉献,充分展示了优秀知识分子的科学精神和道德操守,已经成
为全国科教战线上的一座丰碑。
今天,西北大学迎来了百年华诞后的第一个十年庆典。十年来,西北大学综合实力和核
心竞争力明显提升。学科建设形成了新格局。地质学一级学科,中国思想史、政治经济
学、植物学、矿产普查与勘探4个二级学科成为国家重点学科,科学技术史学科进入国
家重点(培育)学科行列;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增加到19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增
加到21个;地质学、化学、工程学3个学科在相同领域研究机构的排名中进入了全球前1
%的行列。人才培养取得了新进展。以优异成绩通过了教育部本科教学评估;地质、物
理、化学、文化遗产保护技术增设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获准设立研究生院,全国
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增加到6篇,提名论文4篇。《中国历史》(六卷本)等11项成果
获得国家教学成果奖,获奖数量位居全国高校前列。科学研究实现了新突破。主持国家
重大科技专项、国家“973”计划重大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国家社科基
金重大项目,以及总经费1.5亿元的中石化重大前瞻性海相油气研究项目,总经费5600
万元的国家大遗址保护专项等高层次项目;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微检测系
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光电技术与功能材料及应用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取得一系列
技术创新;以第一作者在Nature、Science新发表论文8篇,总数达到14篇,名列全国高
校前茅。先后荣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教育部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奖、孙冶方经济科
学奖、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等殊荣。社会服务作出了新贡献。
组建了陕西能源化工研究院、陕西文化产业研究院等产学研合作基地,共建了支撑陕西
能源化工产业发展服务平台。“秦龙苦素”“黄姜素胶囊”两种新药的相关技术成果成
功实现转让。合作创办了巴黎法语联盟在西北地区惟一的语言文化培训中心。办学空间
有了新拓展。占地1500余亩的长安校区正式投入使用,运转高效的三校区办学格局基本
形成。
十年来,吴邦国、李岚清、王岐山、刘延东、成思危、陈宗兴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
国家部委和陕西省各级领导同志多次看望我校师生或来校调研,对西北大学给予了亲切
关怀。各兄弟院校、社会各界和海内外校友,对西北大学给予了宝贵支持。西北大学全
体师生为学校事业发展付出了辛勤劳动。我谨代表学校向大家致以崇高的敬意!
同志们、校友们,老师们、同学们:
回首西北大学110年的发展历史,可以归纳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1902年到1937年
,苦苦求索兴学救国的道路,历尽曲折,矢志不渝。第二阶段是从1937年到1958年,明
确提出了创办西北最高学府的奋斗目标,奠定了综合性大学的学科专业格局。第三阶段
是从1958年,特别是改革开放后到现在,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办学实践,得到进一步提升
和发展,建设有特色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思路更加明晰。学校虽然历尽艰辛,但与国家
和民族命运的血肉联系始终未变,学校清醒的自我反思能力和顽强的再生能力始终未变。
今天,在建校110周年庆典的庄严时刻,全体西大人决心继承先驱们的精神遗产,走质
量立校、人才强校和文化兴校之路,把西北大学建设成为具有广泛学术影响、能够切实
肩负起西部开发使命的综合大学,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新的更大贡
献!
——我们将保持高度的使命自觉,坚守高远的大学理想,只问是非不计利害,博爱大众
不计私利,自觉适应民族、国家和人民的需要,使西北大学成为实现民族复兴、国家战
略和人民意愿的坚强堡垒。
——我们将坚持文化育人的理念,使青年一代更加有文化理想、更加善于融会贯通、更
加勇于担当责任,使西北大学成为造就国家栋梁的重要摇篮。
——我们将保持对科学真理的不懈追求,依托西部自然与人文资源,追踪世界科学前沿
,大力推进协同创新,不断取得具有国际影响的科学成果,使西北大学成为创造科学新
知、推进西部开发的重要力量。
——我们将激发学术群体的创造活力,积极完善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使最优秀、
最原创、最具想象力的思想有自由生长的空间,使西北大学成为英才荟萃、思想迸发的
人才高地。
——我们将主动参与世界文化对话,推动中华文化在世界的传播,为师生体验多样化的
文化经历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使西北大学成为国际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
周虽旧邦,其命维新;西岐有凤,奋飞千仞。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谱写西北大学新的
华美篇章!
谢谢大家!
1 (共1页)
进入NWU版参与讨论
相关主题
奋进中的西北大学(一)
奋进中的西北大学(二)
奋进中的西北大学(四)
奋进中的西北大学(六)
美国西北大学的名字是怎么来的
你们给其他人说起西大,他们知道么
西北大学怎么样
怎么才可以有一个西北大学的邮箱?
西北大学pp
西北大学在海外的人很多呀,怎么我们这个版就没什么人来呢?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西北大学话题: 国家话题: 文化话题: 中国话题: 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