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boards

本页内容为未名空间相应帖子的节选和存档,一周内的贴子最多显示50字,超过一周显示500字 访问原贴
NewYork版 - “南瓜马车”在巴黎(转)
相关主题
为省钱出国留学 美国人最爱的五大留学目标国据说介位姐姐43岁了 (转载)
一个极其简单,朴素,但美丽的婚礼 (转载)这个世界上,千万不要跟CS老公的家庭主妇比幸福 (转载)
父母和妹妹签证 (转载)其实是女人们嫉妒生物博后老婆了 (转载)
Re: 美国政府准备大赦hispanic (转载) zz小径家庭主妇今天进城喝酒 诚邀fidi同胞来第一摊
CNN最新调查 -- 看看买各种品牌电脑的都是什么人 (转载)在美华人十大WS职业 (转载)
有多少人愿意做家庭主妇~ (转载)张阿姨家四川麻辣/广味自制香肠
版上姐妹对当家庭主妇怎么看?Re: CUNY的PhD如何地说?我再USnews上查不到排名
求问家庭主妇保险的问题美国二三事之丝丝故事,连载三: 平静是糖,甜到忧伤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巴黎话题: 基尔话题: 斯泰因话题: 毕加索话题: 马车
进入NewYork版参与讨论
1 (共1页)
f*******m
发帖数: 5008
1
除了巴黎人,世界上最爱巴黎的,是哪国人?
如果我们看到《情感教育》里冒着法语词儿、跟着成熟“男朋友”“去巴黎”
的高中小女孩,我们会说是英国人。再看几部美国片,又不能不说是美国人。可不是嘛
!《革命之路》里婚姻危机的导火索,是女主角“去巴黎”的那个念想。新近一个纯粹
美国片《伴娘们》(Bridesmaids)里极其普通的待嫁女人,少女时代的梦想也是“去
巴黎”,而她的两个闺蜜,为此争锋相对、恶言相向,不过是看谁更有能力帮助女友实
现这个“巴黎梦”。
如果我们再看伍迪·艾伦新片、也是2011年戛纳电影节竞赛单元开幕影片的《
午夜巴黎》(Midnight in Paris),又发现不是所有的美国人都爱巴黎。剧中的男
主角、美国作家基尔,一个怀旧的巴黎粉丝;但他的未婚妻与未来岳父岳母,对他口中
罗曼蒂克的巴黎完全无感。准泰山将生意扩展到巴黎,但显然除了生意,对这个城市毫
无兴趣。所以,准丈母娘身在巴黎,却跑去看美国片,并称之为“非常好的美国片”,
尽管当准女婿问起的时候,她完全忘了电影的名字。
与满身铜臭的岳父家相反,基尔对巴黎有着情人般的眷恋。有意思的是,影片
的背景是2010年,所以“怀旧”的对象,已不再是18、19世纪的巴黎,而是20世纪的巴
黎。当未婚妻去跳舞后,基尔在巴黎午夜的街头迷茫。就在这个恍然的瞬间,一辆金色
老爷车停在他的面前,车中人盛情邀请他上车。这辆老爷车,此刻,变作基尔的“南瓜
马车”,带领他穿越时空,来到1920年代的巴黎。在1920年代的宴会与酒吧里,他遇见
菲茨杰拉德夫妇、海明威,并由海明威带到斯泰因的家,在那里,他遇到毕加索和他的
女人,而这位迷人的女性,曾经与莫迪里阿尼共度了令人心醉又心碎的6个月。
在1920年的好时光,斯泰因可以用500法郎买下马蒂斯的画;毕加索的女人和
毕加索吵架后,转身与海明威去了非洲。当然,这趟旅途的终点,是她和毕加索、海明
威双双说拜拜。基尔遇见口口声声宣称“我是达利”的达利,并由此与布努埃尔同桌共
饮。当基尔忍不住告诉他们:我来自另一个时空,我简直感到自己在“时间中滑行”,
布努埃尔毫不惊奇,而是很平静地说:这完全正确,你同时在两个空间,对我来说,一
点儿也不奇怪。于是基尔只得说:那是因为你是超现实主义者。“去巴黎”对家庭主妇
来说,意味着“生活在别处”;《午夜巴黎》则在家庭主妇的巴黎梦之外,勾绘文艺分
子的巴黎梦。但这里的“文艺分子”,又决非学院派的“两脚书橱”。剧中基尔和未婚
妻,在巴黎邂逅了未婚妻大学时的倾慕对象——保罗,据保罗本人说,他是被索邦大学
请来演讲的。在未婚妻这个典型的美国金发妞看来,这位昔日偶像知识渊博,但基尔却
将他称为“伪知识分子”(pseudo-intellectual)。这里很直观地显示出“文艺创作
者”对所谓“学院派”的嘲讽,这位保罗仁兄的身上,的确有许多“学院派”的症候。
对知识分子的那一套“行话”,伍迪·艾伦显然极为熟稔。当基尔穿越到斯泰
因的家,他看到斯泰因跟毕加索在争论后者所画的一幅画。斯泰因道:“这里有‘普遍
性’,但没有了‘对象性’”。这实在太像学术会议或研究院讨论课上所听闻的话语了
。斯泰因接下去侃侃而谈:这里的美是感官的,你知道她是你的爱人,我们又不知。斯
泰因最后总结:你这是将这些“感官的”通统转化成了“小资产阶级”的判断。其后,
当基尔和保罗在2010年的博物馆“重遇”毕加索的这一幅画,当保罗又开始掉书袋时
,基尔立即反戈一击,滔滔不绝地引述起斯泰因这一关于“小资产阶级”的论断。
剧中的海明威,形象颓废而跋扈,言辞犀利又幽默,斯泰因也是快人快语、不
由分说的模样。斯泰因对来自2010年的基尔的小说的评价是,犹如科幻小说,但作家的
任务不只是沉溺于绝望,而是要在虚空中找到出路。与这样的文艺家谈话,自然让基尔
欣喜若狂。所以,是否真的从内心“爱巴黎”,取决于是否真有文艺细胞,而这,并不
取决于到底记得多少知识。当基尔陶醉地描述乔伊斯在巴黎的细节,他的未婚妻和那个
要到索邦大学演讲的保罗,都陷入无言以对的尴尬。这个属于基尔的“小玛德莱娜点心
”的诗意瞬间,在毫无文艺细胞的人耳中,不过是语词的空洞。当基尔引述海明威“巴
黎是流动的盛宴”的著名论断,准丈母娘没好气地说:在巴黎“什么都动不了”。当然
,准丈母娘也并非对巴黎的一切都不感兴趣,她感兴趣的,是巴黎家具店2万块钱的一
把椅子,然而对她的准女婿来说,这才是真正流动不起呢。
既然故事设在与“当下”同步的2010年,自然免不了谈“政治”。基尔的准泰
山坚持,茶党的政客是非常值得尊敬的人(所谓“茶党”,正是在2010年的美国政坛风
生水起)。基尔则偏要与未来岳父唱反调。电影同样也开了“民主”的玩笑。当基尔不
愿意去跳舞而未婚妻却却跃跃欲试时,保罗的女人非常慷慨地表示:我愿意与你分享保
罗,我这人很民主的。
21世纪如此芜杂,无怪乎基尔宁愿每个午夜都坐上他的“南瓜马车”,开往
1920年代。但这样的怀旧、回眸,是否永无尽头?电影让基尔说了“不”。在他向毕加
索前女友表白的夜晚,他们看到了比他的“南瓜马车”更古董的“马车”。这部“马车
”带领他们回到1890年代,没有毕加索和马蒂斯,酒馆里坐的是高更与德加。对那位
1920年代的女郎而言,这才是她的“黄金时代”,于是她选择留在这个时空。基尔却说
,1890年的人会向往文艺复兴,文艺复兴的人,恨不得成吉思汗就在身边。这样的回溯
,将不能停止。现实固然不完美,但至少是可选择的。
当20世纪的巴黎,都已经成为“怀旧”的对象,我不禁想起课堂上的学生对保
罗·克利画作《新天使》的议论。在本雅明那里,这幅画激发了他对“历史的天使”的
论述——当历史的天使回首过去,只看见废墟。但在21世纪的美国大学生眼中:“这是
天使么?看上去好像狗。”而“Arcade”这个词对他们来说,不是巴黎的拱廊街,而是
美国的一个游戏。
(文/陈丹丹)
1 (共1页)
进入NewYork版参与讨论
相关主题
美国二三事之丝丝故事,连载三: 平静是糖,甜到忧伤CNN最新调查 -- 看看买各种品牌电脑的都是什么人 (转载)
纽约州mm征男友 (转载)有多少人愿意做家庭主妇~ (转载)
克服两个致命的弱点,生活就过得美满幸福版上姐妹对当家庭主妇怎么看?
崩溃 相亲时遭遇喷女士香水的极品“娘”男求问家庭主妇保险的问题
为省钱出国留学 美国人最爱的五大留学目标国据说介位姐姐43岁了 (转载)
一个极其简单,朴素,但美丽的婚礼 (转载)这个世界上,千万不要跟CS老公的家庭主妇比幸福 (转载)
父母和妹妹签证 (转载)其实是女人们嫉妒生物博后老婆了 (转载)
Re: 美国政府准备大赦hispanic (转载) zz小径家庭主妇今天进城喝酒 诚邀fidi同胞来第一摊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巴黎话题: 基尔话题: 斯泰因话题: 毕加索话题: 马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