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boards

本页内容为未名空间相应帖子的节选和存档,一周内的贴子最多显示50字,超过一周显示500字 访问原贴
NorthEast版 - guess where this is
相关主题
谈谈东北最大的城市济南一公里路设10组红绿灯 交警称为方便(图)
奉系军阀元老——杨宇霆院士成新特权阶层?住高干房走贵宾通道
长文:执着的逃兵回忆徐蚌会战生死劫话说二代身份证反映了天朝科技应用的普及
蕲黄四十八寨国内要闻现在是每日一黑王立军
红四方面军的血碑——白雀园肃反王立军是如何炼成的:打黑、治警和包装
国内要闻现在是每日一黑王立军 (转载)王立军是如何炼成的?
国内要闻现在是每日一黑王立军 (转载)王立军是如何炼成的:打黑、治警和包装
明星微博“年味”浓:晒家人 晒工作 晒恩爱(组图)索南别意淫红楼女儿了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书院话题: 银冈话题: 铁岭话题: 学子话题: 文化
进入NorthEast版参与讨论
1 (共1页)
s**l
发帖数: 11983
1
rt
s********g
发帖数: 889
2
澡堂
s**l
发帖数: 11983
3
你太有才了!

【在 s********g 的大作中提到】
: 澡堂
s********g
发帖数: 889
4
必须地.三春净露滋桃李.是个大学澡堂.

【在 s**l 的大作中提到】
: 你太有才了!
s**l
发帖数: 11983
5
感觉是象牙山村的人在讲话呢!

【在 s********g 的大作中提到】
: 必须地.三春净露滋桃李.是个大学澡堂.
l*********u
发帖数: 19053
6
甄环的小丫环家?

【在 s**l 的大作中提到】
: rt
m******n
发帖数: 6673
7
大家记着老周是南开毕业的,就没人深究其小学在哪里念的。

【在 s**l 的大作中提到】
: rt
s**l
发帖数: 11983
8
现在google啥都有,两年前还没有呢。

【在 m******n 的大作中提到】
: 大家记着老周是南开毕业的,就没人深究其小学在哪里念的。
s**l
发帖数: 11983
9
loading...
铁岭银冈书院的文化特征
作者:徐天欣 来源:铁岭市银冈书院
书院制度是我国封建社会特有的一种教育形式,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
分。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它为建设华夏文明立下了不朽的功劳。嵩阳书院、白鹿洞书
院、岳麓书院、石鼓书院早已名闻遐迩。东林书院那副“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
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楹联,更是脍炙人口,影响古今。银冈书院作为众多书院中
的一员,认真学习了前代书院的办学经验,并在东北特定的历史环境里孕育、创建和发
展。因而形成了它的特有的个性和文化特征。
银冈书院是东北清代成立最早、保存最好的书院。它虽规模不大,但功能颇多;它
自主办学,保持着书院的许多文化传统;它施教注意实践,学生因时而学,爱国时政教
育占有突出地位。今天它成了一处宣传祖国优秀民族文化,对人民群众进行爱国主义教
育的基地。
一、规模小而包容大
银冈书院位于铁岭古城南门里,是一处清代建筑群。其规模不大,院舍也不雄伟。
它没有我国著名书院的巍巍大观,没有高阁、长廊,也没有幽林掩映和高山为伴。可是
在这里却有着很大的文化包容,我们可以从这小小的天地里窥视到铁岭历史文化的剪影
。它的功能是颇多的。
1.藏书。书院有许多藏书,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都堪称是上乘。经、史
、子、集无所不藏。清末各种时政新书更是“频频传入”。地方学者(含谪居地方的流
人)的著述也不乏其存。如清代铁岭诗人魏燮均的《九梅村诗集》具有高度的人民性,
是一部不朽的现实主义作品;辽东三老之一李锴的《尚史》,通晓历史,别具特色,已
被收入《四库全书》。流人郝浴的《中山全集》、董国祥的《铁岭县志》,对研究铁岭
历史文化都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名著《钦定古今图书集成》共三百函一万卷,是我国
现存的一部最大类书,其清刊本今尚完好地保存着。另外,书院还曾藏过个别孤本、密
本,真是“万卷千函充凤阁,天光云影耀鸡窗”。
2.讲学。书院有活跃的讲学活动。书院初建的康熙年间,讲学的目的是为了提高
学子的知识素质,理解我国传统文化儒学的精髓。雍正以后,改办学目的为“讲举子业
”,主要是为了“学而优则仕”。因此,书院主要教材是“四书”、“五经”和一些研
究经典的名著,同时也讲作文之法,传授八股文范文。书院还 “立乡会试元卷”,把
乡试、会试中的好文章印发给“学子上进者”,供他们学习参考。
书院的教学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主要有自学、讲解、举办会讲。铁岭是流人放逐之
地,时有流人前来授课。流人多为大学问家,如康熙年间,流人董国祥(明崇祯十三年
进士,入清后曾官至清廷刑部、吏部右侍郎)就曾给银冈学子专题讲解了“致知格物”
之含义。根据学习需要适时开展会讲活动,聘请外地学者来任主讲。著名的主讲有郦方
之、臧镜轩、延津州拔萃孙星五。光绪四年,整顿书院更“聘新民举人李百川主讲,而
宁远州举人李崇瑞继之。自此主讲者岁无虚席,以厉中赵维城为最”①。赵维城“海城
汉军举人,品学素优……多得古文家法”,他主讲的“阳湖派”散文,透彻理明,使“
士子为之耳目一新”②。
3.祭祀。书院的祭祀有两种,分为两个时期。书院初建一段时间是祭祀孔子,史
载“奉先师木主于其中。上丁之祭如胶庠,诸生以时课业其堂”③。祭祀和习课均在一
堂,只是时间得错开。等到康熙五十二年(1713),重修书院后,则改为主要祭祀
郝公(郝浴),“每岁二月初三日,系郝公诞辰,例备祭品,藉隆追享”④。此时已将
该堂改名为“郝公祠”。
为什么要祭祀郝公呢?这是书院对学子进行品德教育的手段。让学子勿忘郝公建院
之功德,是他为学子们创造了良好的学习环境,学子们应感恩不尽,应努力学习。郝浴
身居逆境,仍手不释卷,虽“处严霜急雪之区,而弄月吟风,不改其乐”,抄书、编书
、写诗、作画,这种读书精神也是学子上进的榜样。郝浴把自己的房屋、地产都献给铁
岭,用于发展教育,这种无私奉献精神更是值得继承和发扬的。书院把祭祀活动和提高
学子的情操结合在一起了。
4.怡养。书院有很强的感召力。这不仅是因为书院有讲学活动,有丰富的藏书,
有可居住的斋房,而且还因为这里有更宽容的研究空间,政府对其很少控制。自建院以
来,特别是清中叶以后,书院常有本地和外地学者到此做客。他们有的是来这里避乱、
访友、探亲、听会讲,还有的到这里歇脚、闲居。这些人在书院里或吟诗、作文、品画
、编书,或谈天说地,评古论今,一时小小书院竟成了一处“文化沙龙”。如同治八年
(1869),商广源游学铁岭“银冈小住”和友人 “时而联座烹茶,品书评画;时
而当窗剪烛,说鬼谈仙。六合外亦入谈锋,妄言妄听;千古前都归话柄,何是何非。适
见卷帙堆床,珠玑满纸,披吟弗释,击节欲狂,吐出半世心花,编次卅年诗草”⑤。同
治十一年(1872)盖平学者郑乙藜,银冈泼墨,留下了珍贵的字画。光绪六年(1
880)铁岭诗人、书法家魏燮均银冈会友,留下了多篇诗作和手迹。
另外,书院还借地让县衙文职办公,接纳省学政考评待乡试的学子,同时它还是县
试的考场。
二、自主办学重普及
清代书院的一个基本特征,就是官学化。官学化就是趋于官学而又不是官学。它的
主要特征是朝廷或地方官对书院的办学目的、施教方法、内容乃至聘请师长、录取学生
、教学经费……均进行全面控制和干预,而银冈书院在上述环节所受的控制和干预是比
较弱的。书院的自身权力很大。这一点有别于清代其他书院。
政府用经费控制书院是个重要手段,但在银冈书院行不通。这是因为银冈书院有充
足的办学经费。据载,书院创始人给书院留下了大批财产,有“熟地十二段计一百二十
亩”⑥,另外有一些房产。其中“发店行钱”在光绪十五年就有“一万吊”。光绪十六
年“新添发杂当行钱贰万吊”,“田租、车辆、发商生息,终年收入可得钱七千缗”⑦
,如果把历年士绅所捐助的钱加在一起那就更多了。地方政府有时也投些资金,但都是
用于一时,起不到全面控制作用。
再者,书院所聘的山长、董事多是“就地取材”。银冈读书的佼佼者,留于银冈,
他们熟知书院历史,了解铁岭历史,更不忘银冈兴学传统,不忘郝浴的学习精神和其刚
直不阿的性格。故其自立、自强精神十分旺盛。
又因,银冈书院的创始人郝浴在地方知名度很高,其子郝林曾任奉天府丞。铁岭地
方官还想用其保护自己,扬名自己,故不能严加限制。故此银冈书院可以自主聘选主讲
。如海城汉军举人赵维城“光绪廿年避地本邑,邑中士绅聘任银冈书院山长”,因其品
学素优,教授有方,直到光绪二十二年“仍任本邑书院主讲”⑧,士绅推荐,书院自主
聘用,无须政府审定。
至于学子来源,银冈书院也是自行决定。乾隆元年“上谕”规定“负笈生徒,必择
乡里秀异,沉潜学问者,肄业其中,有不率教者,则摈斥勿留”⑨, “书院生徒,由
省道员稽查”⑩。银冈书院对上述这些政府限制,很少理睬,不予执行。这样一来,不
仅城内富家子弟纷纷入学,而且邻县、农村那些愿上进者也可 “肄业其中”。据载,
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银冈书院……有学生一百四十余名,皆住宿生”紒紜
矠,显然多为农村学生。
无须政府“稽查”,故学子中竟有了所谓“不率教者”。出现了学子嘲笑不学无术
主考官,导致其死亡的“广大老爷事件”。事情是这样的:光绪年间,有许多银冈学子
参加县学考试。考题是《挟泰山以起北海》。主考官“广大老爷”解题时,读成了“夹
泰山”,惹得考生哄堂大笑。有的学生站起不客气地说,先生你读错了字。这位“广大
老爷”可能是高血压了,羞得当场晕倒在地,一命呜呼,酿成了有名的“气死广大老爷
案件”。主考官是上级派来的,七品县官,怎敢了事。于是大力逮捕在场学子,学生惊
恐,纷纷逃回家里。
由于书院自己决定办学,所以有些所谓“恃才放诞,佻达不羁之士”便游学银冈。
他们聚于书斋,谈古论今,“妄言妄听”,“击节欲狂”,甚至书写不满现实的诗歌。
上述这些倒显示了学子的求实刚直的性格和书院的进步。
书院的教学内容,也是自主决定的,它从实际出发,量体裁衣,不像清代其他书院
那样“类型化”,或理学为主,或以考课为主,或以专习经史词章为主。它是兼而有之
,根据需要而适时侧重,而时政、品德教育占有突出地位。
三、紧随时政施教化
铁岭地处明朝极边,文化较关内落后,历史上,它又是个多灾多难的地方。明末清
初,这里战争频繁,清中叶课税徭役繁重,农民更受盘剥之苦。清末,它是帝国主义侵
华的重灾区,“俄人入境,满目疮痍”,日俄战争更使广大人民百遭涂炭。同治和光绪
年间,这里发生了著名的马震隆农民起义和红灯照反帝斗争。人们渴望和平,需求文化
,反对剥削压迫,憎恨帝国主义的罪行,已成为当时人民群众的普遍心声。
银冈书院的讲学与时政相呼应,“每当风雨作龙吟”。爱国爱民的思想,如一条红
线贯穿于施教全程。清初书院就有了明确的施教理念,指出:读书目的是“以救天下苍
生”,“诸士习业于此,毋自鄙薄……修齐诚正之事,皆务实践而体之”紒紝矠。提倡
“务实践”,反对“说空话”,“治国安天下”必须体现在实践上。清光绪十六年,根
据时政变化,书院又进一步要求“士皆讲求实学,不徒角胜下艺文之末”紒紞矠。实学
为国努力培养人才,成了书院乃至学堂时期的治学之本。
根据讲学理念,书院采取了多种施教措施,以“实践而体之”。
一是聘请有进步思想的山长、董事管理书院。如光绪年间,国家内忧外患,书院先
后聘用了一批爱国学者:杨振峰、左奎轩、陈海涵、吴宝贤、吴凤藻、曾宪文、孙广庭
,以及张兆芬、邓士仁……等。吴凤藻经理书院二十余年,德高望重;曾宪文教育救国
思想影响颇大;孙广庭、邓士仁的爱国主义的言传身教,为育人成才起了重要作用。
二是书院广进时政新书,以书育人。让学子了解“天下大事”,使其在各种政治观
点的比较中认识事物。如汤震著的《汤氏危言》,是反映戊戌变法前,主张变法维新的
论著。张之洞著的《劝学篇》,是反映洋务运动思想体系的代表作。郑观应的《盛世危
言》是甲午战争前著名的政治改良著作。另外,还有介绍西方自然科学的书,如《西学
启蒙》等。特别是控诉帝国主义侵华的《普天忠愤集》之类的书,对学子的启迪教育更
大。
三是组织时政专题会讲和辩论活动,以激发师生的爱国热情。如光绪二十四年请臧
镜轩主讲戊戌变法维新的利与弊,宣统初年请奉天法政学堂赵振清讲他主张君主立宪“
割股上书”的体会。同时开展改良政治对否的辩论。书院历史王老师慷慨陈词,指出中
国要想不受列强欺辱,振兴中华,必须推翻清政府,这些论说在师生中引起了强烈的反
响。
四是编写爱国爱家的乡土教材《铁岭乡土地理历史》。书中介绍了家乡的富饶,揭
露帝国主义对家乡铁岭的侵略和凌辱。在学生中传唱反帝爱国歌曲《何日醒》等。“引
狼入室,揖盗开门”歌曲对帝国主义列强和腐败无能的清政府进行了无情的控制和鞭笞。
五是组织学生下乡宣传时政,接触社会生活。清末书院废科举、设学堂。银冈学堂
曾组织学生假期下乡演说,控诉帝国主义罪恶。同时演出唱本《辽东梦》和《东市哭》
。唱本是爱国学者郑佩纶创作的,唱本内容一本是控诉俄帝侵略东北、筑路扰民,一本
是控诉俄帝侵占朝鲜,烧杀掠夺。师生下乡演说……“跋涉冰天雪地中,或终日不得饱
餐,或终夜不得暖席,其心可嘉善,为陶铸异时之成就必多”紒紟矠。
另外,书院、学堂还学先贤,祭郝公,组织学生登城郊龙首山看日俄战争的遗迹等
,千方百计灌输新思想,启发其爱国情怀。
四、培养良才总不寻
史家称“儒学浸衰,教官不举其职,所赖以造士者,独在书院。其裨益育才,非浅
鲜也”紒紡矠。三百年来,银冈书院培养了许多人才,后来他们为祖国的文明建设和中
华的振兴做出了不同贡献。有的不求功名,回乡以舌耕为业;有的经县试“五年一贡”
获得了贡生待遇;有的通过乡试、会试乃至殿试,而得到了官位。例如:郭砲襄,咸丰
壬子科进士,授湖南知府。康熙辛未科同榜进士钱肇修、施云翔,同官江南道御史。叶
长春“早登乡榜,工诗能文……光绪戊戌科进士第七名”,曾官工部主事,后任直隶州
知州。中举者更多,如康熙丙午科王道兴、康熙甲子科吴一德、康熙己卯科沈炳、道光
己亥科吴丹……吴丹官河南鄢陵县知县,后升郑州知州,其学品兼优。同治癸酉科拔贡
彭广心,官广济县知县,后升山西知府。杨祖荣,“光绪丁酉科优贡生,朝考一等,授
职知县,历署直隶热河、滦平府事……工诗能文,其书法遒秀,世颇重之”。
上述这些学子做官后,不忘银冈办学理念,不忘“以报君亲,以报天下之苍生”,
为地方百姓办了不同程度的好事。
还有些人爱国之心更为炽热,同情人民、反对黑暗,对帝国主义的侵略尤为愤恨。
如清代辽东诗人、书法家魏燮均。他“少微谪世,秀毓银冈”,深受银冈文化熏陶。咸
丰时为府学贡生。他善诗文、精书法,有“字震九州”之誉。他怀才不遇久居乡村,结
友舌耕,同情人民,所著三千多首诗歌,具有高度的人民性,有人称他是“辽东第一作
手”、“清代的杜甫”。特别是他对帝国主义侵华愤满胸襟,留下了一些爱国反帝诗歌
。他曾著有《嗣响唐音谱》《采异集》《梦梅轩杂录》和《九梅村诗集》等。
吴璋,书院董事吴凤藻次子,少年求学银冈,学品兼优,“英年颖秀,应童子试…
…拔冠军”,深受奉天学政器重,光绪己丑年二十一岁乡试中举。因自幼赤诚爱国,故
“甲午后,李公秉衡巡抚山东聘左幕府”任其贴身秘书。时“俄人借奉吉黑三省修筑铁
路,李公上疏抗议,文出其手。淋漓痛切,读者痛之”。他写了许多痛斥帝国主义的诗
歌“援笔立就,马工枚速兼而有之”紒紣矠。后转任为直隶州知州、龙江府知府。
任辅臣,光绪二十一年(1896)十二岁入银冈书院读书,爱国教育给他后来的
成长起了重要作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他随华工到了俄国,曾领导俄国工人运动
,并组织华工参加了俄国十月革命,被任命为中国团团长。中国团英勇善战,战果显著
。他不幸在1918年的一次战斗中,壮烈牺牲,把自己的血洒在了苏维埃大地。他被
誉为世界革命的忠诚战士。
在学堂时期,受到良好教育,后来成为爱国志士、专家学者、人民公仆的人也不在
少数。如教育家冯广民、雨花台烈士石璞、高级工程师任栋梁、省委书记陈剑飞……其
中尤使我们骄傲的是我们敬爱的周恩来总理。1910年他十二岁时“从伯父召,趋辽
东”,就首读于银冈书院小学堂。在这里,他刻苦读书,因时而学,登龙首山,吃高粱
米,去农村接触社会生活。铁岭满目疮痍的黑暗现实,民主思潮滚滚而来的学校环境,
无限美好的祖国锦绣山河给了他巨大的刺激和影响,他那“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思
想,在银冈萌发了。周恩来银冈求学,这是他第一次离家,是他第一次迈进学校的大门
,是他第一次受到革命文化的启迪,是他人生道路上重要的一程,是他新生活的起点。
正如周恩来自己所说:“十二岁的那年,我离家去东北,这是我生活和思想转变的关键
。”紒紤矠银冈,给周恩来留下了深刻印象,难忘的记忆,1962年,他再次来铁岭
视察时重登龙首山峰,望母校,深情地问:“银冈书院现在做什么了?”并亲切地称铁
岭是他的第二故乡。
银冈培养了无数英才,这正如清代诗人商其果的那首《书院古榆》诗中留咏:“老
树婆娑满庭荫,每当风雨作龙吟,三春铸得钱无数,抛落人家总不寻。”
银冈书院是育人的摇篮,是清代铁岭教育史的缩影,也是时代的晴雨表。今天随着
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需求,它昔日的功能得到了净化和升华,成了一处对人民群众进行
爱国主义教育的课堂。
这里有书院旧址,有银冈园林,有伟人周恩来的事迹展览。一条爱国主义主线贯穿
三景,形成了一处“三景融一”的文化景观。古树、古碑、古书、古画、古楹联琳琅满
目;风格别致的石雕纸炉、指画碑刻、四合小院、火炕书斋,是一首首“凝固的诗”。
周恩来生前留的遗物、照片、手迹渗透着他老人家呕心沥血和对人民群众深深的爱。在
这景观里,我们不仅可以得悉书院的历史,而且还可以在文物的鉴赏中,在伟人风范业
绩里,领略到华夏文明的风采,受到祖国传统文化的教育和启迪。
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给我们留下了广阔的思维空间,
站在历史的基石上向前看,将会看得更远。“传统文化修养会使青年人精神上得到更多
滋养,让人不肤浅,不浮躁,因而也就更优雅,更纯正。”银冈书院以其古老的文韵和
科学的文物陈列,正在形象地把我们的历史观点、文化观点、思想观点呈现给国人,呈
现给世界!
“三春净露滋桃李,一院清风浴古今”。弘扬民族文化,构建和谐社会,三景融一
,育人为本是银冈书院新时期的新功能、新亮点,也是它新的文化特征。
注释:
①民国四年版《铁岭县志·教育》。
②⑧紒紣矠民国二十年版《铁岭县志·人物》。
③黄叔琳:《重修银冈书院记》(康熙五十五年刻碑,银冈书院内残碑)。
④《奉天通志·教育》。
⑤商广源:《九梅村诗集·序》。
⑥《复阳老先生捐助银冈书院膏火土田数垄断》(嘉庆二年刻碑,现立书院后院)
⑦《银冈书院固定资产记》(光绪十六年刻碑,现立于银冈书院讲堂前)
⑨《清会典会例》卷三百九十五。
⑩《清会典》卷三十三。
紒紜矠《铁岭概览·教育》(日文)(1906)。
紒紝矠董国祥:《银冈书院记》,康熙十六年《铁岭县志》。
紒紞矠陈士芸:《银冈书院捐添经费建修斋房记》(光绪十六刻碑,现立于讲堂前
)。
紒紟矠民国四年版《铁岭县志》。
紒紡矠《清史稿·选举一》,中华书局1976年版。
紒紤矠《周恩来谈个人和革命历史》,《中共党史资料》1982年第一辑。
Copyright © 2009-2012 tielingcn.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Published at 2013-1-8 10:56:10, Powered By WRMPS v5.0.2(MSSQL) 2
n*****u
发帖数: 12
10
哇,就在离我家不远的地方呀,不过只在初中的时候进去看过一次,周总理读书的地方~

【在 s**l 的大作中提到】
: rt
t******a
发帖数: 239
11
周总理是在铁岭念的? 我一直以为是在沈阳呢,没文化了

方~

【在 n*****u 的大作中提到】
: 哇,就在离我家不远的地方呀,不过只在初中的时候进去看过一次,周总理读书的地方~
1 (共1页)
进入NorthEast版参与讨论
相关主题
索南别意淫红楼女儿了红四方面军的血碑——白雀园肃反
鹰龙之舞:晚清中美战略对话国内要闻现在是每日一黑王立军 (转载)
转3片《我的青春都浪费了》,纪念那个时代 (转载)国内要闻现在是每日一黑王立军 (转载)
河西走廊的定义是什么明星微博“年味”浓:晒家人 晒工作 晒恩爱(组图)
谈谈东北最大的城市济南一公里路设10组红绿灯 交警称为方便(图)
奉系军阀元老——杨宇霆院士成新特权阶层?住高干房走贵宾通道
长文:执着的逃兵回忆徐蚌会战生死劫话说二代身份证反映了天朝科技应用的普及
蕲黄四十八寨国内要闻现在是每日一黑王立军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书院话题: 银冈话题: 铁岭话题: 学子话题: 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