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boards

本页内容为未名空间相应帖子的节选和存档,一周内的贴子最多显示50字,超过一周显示500字 访问原贴
Parenting版 - 金蔚先生谈儿童书画学习 (转载)
相关主题
书法培训只起辅助作用,家长监督也很重要双语的孩子学习中英文都是齐头并进的吗?
坐便器好用还是马桶垫圈好用? (转载)关于小孩早认字的讲座,供家里有小小孩的家长参考
一个关于学中文的小调查问卷问, Advil 和 Tylenol 能混着吃么?
我来简单说说双语教育吧(加推荐书)请教:学毛笔字的纠结
最大的迷思-在家只能说中文Kindergarten中国新年主题分享
不浪费食物 vs 只吃新鲜食物 哪个重要?小孩学写中国字的软件
工作分两种:一种是主要依赖和人打交道一个写中国字的软件 (转载)
关于语言发展的一些看法。。孩子的语言问题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书法话题: 孩子话题: 磨墨话题: 所以话题: 东西
进入Parenting版参与讨论
1 (共1页)
m*****8
发帖数: 4059
1
【 以下文字转载自 LearnChinese 俱乐部 】
发信人: miaomi8 (苗苗妈), 信区: LearnChinese
标 题: 金蔚先生谈儿童书画学习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Nov 4 15:53:03 2013, 美东)
(2012-03-22 15:48:04)
转载▼
标签:
儿童书画
金蔚
传统
教育
分类: 礼乐射御书数
关于儿童学习中国传统书画的讲座
时间:2011年11月6日上午
地点:德国汉堡致谦学堂
讲座人:金蔚先生
录音整理: 苏彤 陈怡 赵玲 米育莹 洪勤 刘璐 李丽君
艺术教育两有个方面,一个是“蒙”,一个是“养”。蒙是天生的,不是能够
教出来的,就是所谓的天赋。我们做教育的,除了启蒙,还要尽量找到最好的方法教养
。下面我就简单地谈一点我对中国传统书画学习方法的体会。
在今天这个时代,各种艺术都受到外来影响。比如绘画,受西方的影响很大。但是老外
没有书法,所以在汉字文化圈,比较纯粹地保留了中国传统,很难西洋化。书法和古琴
一样,相对来讲是比较纯的中华文化遗存。学习书法和古琴,更容易把握到中华文化的
精髓。学习中国艺术,我觉得书法某种程度上比古琴重要,对一个中国人的基本修养来
说,书法仅次于读书了,在某种程度上是中国文化人的象征。
另外,书法是所有中国造型艺术的基础。就是说,要想学习绘画,首先得要学好书法。
这一点非常重要。就造形的能力,西方人是靠素描练习,用相互比对的方式来抓形。中
国书法对形的要求也是非常准确的,一撇一横到什么地方,每个字要求非常精确,学习
了这个以后,抓形的能力就会很好。只要把书法写得像,以后画人,画树要画得像,并
不难,因为眼力已经培养出来了。
但书法不是一天两天能够练出来的,有时候可能三年五年还没入门。书法要练童子功,
要从小孩就开始练。古人写字都比咱们好,随便找一个一百年前的账房先生,一个秀才
,他写的字可能都比现在一个大书法家好得多。为什么呀,就是因为他们从小练字,见
风而长。如果你小时候练了过几个月的书法,之后有机会看见好的书法,在你的知识结
构里面就会找到相应的合适的位置,你就觉得这笔特别漂亮,啊,这样写是很好看的,
你也知道他是怎么写出来。这样你到二十岁三十岁的时候突然哪一天想在书法上下工夫
,努力一下是能上去的。像康有为后半辈子就成为书法家了,前面都在干革命,后来革
命不成功,家里六十多口人要养活,怎么办?人家说那你也是有名气的,你名人书法写
两个吧!他就写两个卖钱,养活家里六十多口人,成了一个书法家。这个为什么?他有
小时候练书法的基础。
古琴也是一样的,绘画也是一样的,小时候学过,中途即便不学,也是见风而长
。画《富春山居图》的黄公望,所有现在留下来的作品都是六十岁以后画的。他五十岁
以前都在做幕僚,结果上司贪污坐牢了,他也跟着坐牢。坐完了牢他就去学道了,做了
道士之后开始画画。我真的很佩服他!看他七十多岁画的《富春山居图》。那张画前后
画了七年的时间。他心里都不着急的。我自己是画画的,一般画画的人都有这种概念,
就是说我要尽快把这张画画完。一个七十多岁的老人,他画画的时候没有紧迫感,他对
生命的这种坦然——你想在古代,一个七十岁的人是什么概念啊,他可能随时面临死亡
,但他居然一直画这张画,慢慢地画,一点都不着急,这种心态啊,这种对人世的感觉
,而且完全是一种赏玩的感觉,所以他留下来的那种信息,那种给人的愉悦感,无可比
拟。一天画就的画,是你一天的快乐,如果七年画就的,是你七年的对这种东西爱、对
这种感觉的叠加。所以一篇文章写的时间要长,一本书写的时间要长,一件东西要做得
好,时间要长。时间长是一个美妙感觉的叠加。所以达·芬奇说,他没有一张画是画完
的,我想什么时候改就去改一改,就是说他要把所有的地方改到完美,是完美的迭加。
中国古代的绘画并不一定是三笔两笔就画完了的,我们要改变这种观念。三笔两
笔画完也许是风格,也许是艺术家比较落魄,为了卖钱。作品和金钱结合的时候,画作
品一定要快,要有一定量,容不得你画七年。我有很多朋友走专业画家的路。我说我很
幸运,教古琴,不用卖画过日子。卖画有时是会把一个画家折腾坏的。有些画家天资很
高,可是现在画不好,为什么?比如黄公望,一年平均就十张画,每张也不是很大。你
想想他把多少精力花在这张小小的画上。古人说宋代的画是“咫尺有千里之遥”,今天
的画家,谁的画能一尺里看出一千里的?多的是两棵树,三块石头,画完了,却是丈二
尺的画。为什么?为了卖钱,赶活儿。十年的愉悦感浓缩到一张画里,和两天的愉悦感
浓缩的,感觉能一样吗?一张画画十年,真的可以看十年、百年,如果只画了俩小时,
那也顶多看几小时。当然也有一两笔就能画得很好的,废画三千,九朽一罢,也得有精工
的基础,知道什么东西能看十年,能看不厌,然后再提炼出来。
我的书法老师教我说,字一定要坚持练,但是你想练的时候你就练,不想练的时
候你就不要练。他保持了我对写字的一种乐趣,对这种东西的喜欢。我在北京见启功先
生,启先生跟我说,一个小孩的家长告诉他孩子一天练了多少多少字,二十张、五十张
地练。这个家长问,我的孩子能不能成为您这样的书法家,他说肯定成不了,因为孩子
讨厌这个东西。

我高中的时候有个同学,跟我关系最好的,字写的特别漂亮,比我好几倍。但是
高中的时候我疯狂地去什么兴趣班啊,到处去看画展,练习书法,可是他不要。我说你
为什么呀?他爸是医生,从小就逼着他写那个书法,他每天都要写的,到高中的时候他
自由了,不要再写了,他看见这个东西就烦。一拿起笔,一对着字帖,就是他不愉悦感
觉的开始。这一点也是要注意的,就是不能过于地让孩子有压力:比如一定要成为一个
书法家,或者一个画家。中国艺术很奇怪的,不是这么培养出来的。你看这个画册里边
很多画家,像许道宁原来是卖药的,因为希望药卖得好,所以就画一张画送给别人,同
时做点生意。那个时候有人就是觉得他的画很好,于是来买他的药,最后他成了一个画
家了。像黄公望这些人,都是他们自己喜欢画画。再比如吴镇,天天在家画画。住在吴
镇家边上的另一个画家叫盛懋,买盛懋的画的人都要排队,吴镇的老婆就对他说:“你
怎么这么没出息啊?人家都排队买他的画,你的画一张都没有人买。”这个吴镇就说了
,他说:“五十年后不复尔!”就是五十年以后就不会是这样了。你看着吧!吴镇是干
什么的呢?吴镇是给别人算卦的。最后他成了元四家之一,那个盛懋却没有。现在看来
,盛懋只能算元代二流画家,不是第一流的。

要给孩子一个快乐的感觉,就是让他们觉得在学习的过程当中,是非常有意思、
非常快乐的。我觉得这个最为重要。有的人喜欢说这种话:“哎,我的孩子已经三岁了
,我的孩子七岁了,他在绘画上得了一个什么什么奖。”这种引导我以为要慎重,就是
不要太刻意做这种引导。真正画得好的,都是自己自发喜欢的。当孩子要自己努力的时
候,这个力量是无穷的;而你要“让”他努力的时候,这个力量是非常有限的。而且特
别听话的孩子,他有优点也有缺点。他的优点是,他特别能够合作;但一般情况下这些
孩子自己的创作能力是相对比较弱的。所以事情都有两面,一般情况下特别听话的人,
他的创造力、改造力比较弱;而特别喜欢改变、有创造力的孩子,他传承古代的、继承
的能力比较差。所以对一个特别有创造力的孩子,你就要告诉他学习古代;对一个非常
听话的孩子,你就要告诉他要有自己的想法。对孩子的培养,首先要了解他。如果他喜
欢整天乱画,你就要告诉他对着古代的东西画,否则没有传承,东西不经看;如果他喜
欢整天对着古代的东西画的,你就告诉他看看其它东西,你画画我吧,你画只小狗吧!
所以蒙养两个字都不能缺,按照天生的条件,进行后天的培养、调养、修养。

小孩子都不喜欢听理论,都喜欢具体的,他们最感兴趣的,是玩儿个什么东西。
要学画呢,就买些好的画书给孩子们看看,让孩子看看这里有哪些小动物啊,这个人在
干吗,这里有人骑马,让他数数有几匹马。让他看看他就知道了。人就怕没吃过好东西
,他吃过好东西后,就不会退步。你吃过好茶,差的茶一来你就知道不好喝。你给他看
过好画,长大后看到烂画,他一看就知道不行。就怕他没见过好的。所以给孩子们机会
看最好的东西,要看经典!一定要取法乎上,找最古老的、最好的作为模板。这套《国
宝在线》的书都是唐宋的绘画,非常经典,为什么叫《国宝在线》?这些画都是国宝,
最好的东西留下来了。我们常见到的画,都是近代的那些画,比如吴昌硕、齐白石。所
以当我们看到这些唐宋的画作时,反倒有时候有陌生感。会奇怪这个画是“国画”吗?
现在很多一讲学国画就是学齐白石了,一笔、两笔、三笔,哇,一个小鸟!一笔、两笔
、三笔,一个青蛙!实际上,这个路现在看来也是有一定的问题的。对学画的人来讲,
这样虽然入门很快,但是收效甚微,可能一辈子的路子非常的窄。
在中国古代学习绘画常提一句话,或者说学习中国艺术都是这样的,叫“取法乎
上,仅得其中”。这里“上”有两个含义,一个是上古,一个是好的。所以读经典也是
这个道理,因为古代的,越古老的,相对来讲它的好的可能性越高。否则它怎么能够流
传于世间一直都没有被替掉呢?就是因为它太好了,而不是说它印得多,不是说某个人
极力推广才导致的。所以学习国画时,就是要学习比较古老的范本。我觉得最晚起码得
是到明代,不要学的太晚,慎重去学习齐白石、吴昌硕这些人的画。否则的话可能你的
路子不会太宽。当然我只是这么建议,因为每个人不一样。就是说在学习过程当中,有
些人取法不高,但是自己水平也不低,这还跟其他修养有关,当然学得高些,成就还会更
大.
学画主要是乐趣,什么时候学都不晚,但是练字要早一点。写字比如这书(《中国书
法经典》)就非常好,就一个字一个字往里面描。孩子是最喜欢描的,你每天给他描一
页就可以,就让他描。练字的方法最好的方法就是摹,描红。这是最笨、最傻,却最好
、最快的,最能出效果的方法。买中国古代的字帖,就用透明纸在上面用墨描。或者是
碑拓,字看起来是白的。现在书很便宜,十块钱一本,你买十本,就把这十本描黑以后
,你试试,所有的字都会很漂亮。只是对着帖子写,没法和古人交流,如果描的话,就
好像是一个唐代的人把着你的手写字,你一笔出去了,他马上把你拉住了,这个是最快
的。所以中国以前写书法都是描红出来的。只是现代人,总是觉得自己开始搞艺术了,
这个方法太笨太束缚了。如果怕束缚,要看清束缚你的是什么?任何语言文字都是古老的
,是否怕束缚就不学了呢?所以我说先别说什么练书法,就是“写字”,之后再说书法。
不要觉得我这个就是艺术。如果简单的运笔方法都不懂,谈什么艺术。
(问:要教孩子用笔吗?)不要教孩子用笔。就像小孩学语言一样,你告诉他用嘴了吗
?你告诉他前鼻音后鼻音怎么发吗?用不着。孩子的感受能力不知比大人强多少倍。七
八岁的孩子学一年古琴,成人学三年都赶不上。孩子对琴的感觉和记忆能力练都不用练
,马上就上去了。到了三十岁,他的人生阅历一丰富,见风而长,琴一弹,感觉就会出
来的。所以不要告诉孩子们用笔,也许你的用笔是错误的,你怎么知道你的用笔是正确
的?其实最好的运笔是“拨镫法”(有人说是拨灯法):就是拿起一根棍,拨古代的油
灯的办法。这是最自然的。没有什么一定要怎样拿。我们现在这么拿笔都是清代人想出
来的,说王羲之爱鹅,所以用“鹅首法”,这样一拿手指就死掉了,只能用臂力。因为
清代书法追求金石学,不喜欢巧的感觉,喜欢拙,这样写字就用力而拙,但不巧,学不
成王羲之的。所以何绍基写字这么写,叫“回腕法”,等于把手死住了,那股别扭劲,
但也有美感,较劲的美感。清代的艺术总体来说都是较劲的美感,就像石头把树压弯了
,这个也有美感的,但是作一棵树,最好是堂堂正正的,大雅的美感。
练字的时候不要管用笔。用你的笔去磨合古代,如果你的笔完全能一下描出来,
那你的运笔肯定就和古代完全一样了。不要教孩子们回锋,你看王羲之的字有几个是回
锋的?就让孩子们直接拿笔描出那个字形,不回自然有回的。你就告诉他用这个尖尖的
毛笔,一笔下去就填满,不能改的。他自然就知道了,不回腕不收笔锋,根本就不可能
填满的。时间久了就会了。
练字还有一个方法:给孩子一支铅笔,双勾描字。就是把字帖蒙上纸去描,让孩
子描写空心字,把字勾出来。小孩特别喜欢干这个。孩子一天勾五个字,他就把这个字
就记进去了。当他自己用笔写的时候,很自然地就好看了。因为字帖里面的字以及字与
字的相互关系距离都已经刻在脑子里了。 这个看起来最傻最简单的方法,就能让孩子
的书法进步。
可是,真正的书法是要怎样能够写好的呢?光靠练字是不行的。真正的书法家都
是文章第一的。不会写文章的人也是不会写书法的。现在有书法家专门写古代人的诗词
,今天写“白日依山尽”,后天写“月落乌啼霜满天”,整天写别人的诗文,也不理解
诗词什么意思,就这么成了书法家,那顶多“现在”是书法家。这样的人在历史上很难
留名,因为书文不能同“意”。在写字的时候,文章和书法是一个意思的。颜真卿的书
法为什么祭侄文稿最好?因为他的书法是雄浑博大堂皇的。所以当他的侄子因战乱而死
的时候,他可以用这种笔触来写出自己悲愤的情绪。就好像一个唱花脸的人,唱出豪侠
壮士的气势。而王羲之呢,是魏晋的潇洒名士,所以他最适合写的就是兰亭序。你要颜
真卿来写兰亭序,等于是叫一个大花脸来唱小生,总不算最配.书文不能合“意”,书
法是写不好的。因此要写好书法,文章一定要好,文章好以后书法才有神气。字好而文
章不行,也就是一个技术。历史的筛选是很严格的。光靠练练字本身是不行的。王羲之
说:“字无百日功”,只练字是不难的,一百天的功夫,但“功夫在字外”。

如果大家有疑问、建议、想法,现在我们可以讨论。
问:您说孩子学书法越早越好,那大约多大开始比较好?
答:从他认字开始就可以了。你给他看古人的、经典的字。你教他,这是什么字,那是
什么字。他开始一个字一个字认的时候,你就可以让他用手在上面描一遍。小孩练字不
在于多像,而是这个东西像拍照一样进他脑子里了。 等他长大后,不知道这个字怎么
写漂亮的时候,翻翻记忆就好,大人记不住,小孩子能记得住,这就是为什么小时候就
要开始。
大人练字有个好方法叫“读帖”,成人小时候没练过字,大了以后练字的一个好的方法
呢,就把帖子放在书包里,随时,像排队、等车的时候就拿出来看。看着玩儿就好,每
天盯住看五分钟,不用过两个月,脑子里就会有字形,写出来就好看。(问:要不要动
脑子啊?)不用动脑子。傻盯着就行。傻盯着是显意识跑掉了,但是其实潜意识在看。
就像平时街上的广告,你不注意地走过,不知不觉都记住了。
小孩练字,一定要把帖在家里放得低一点,孩子路过就能看到。不要买带方框的、
有米字格的帖。这种帖子最差的,这就是我们现代想出的一个低招术,就像不读经而读
白话文一样。其实这些都是大人想出来的,当你写字很好以后,掌握了很多感性的东西
以后,再去分析古人的作品,用米字格什么的去分析它,是为了得到一些理性的经验,
这个时候是有作用的,但初学者千万不能用这个东西。那些所谓“考生作品”,千万不
要学。这就好像学写文章用《怎样写作文一百篇》那样,一学就完了。你一定要去看作
品原本的东西,你老是看这种有米字格的字你就给划定了,好像原本就每个字都一样大
小的。可是你仔细去看看古代的书法,比如我们看欧阳询颜真卿的楷书,你看这些字,
这个永和那个永是一样大小的吗?它不是一样大的啊。有长有短,有大有小,有歪有斜
。楷书也是有正有斜它才有乐趣呀。所以,不能硬去把米字格打好,把字往里面填。你
要直接模大师的,这是最简单的学习方法。学西洋画也是这样的,直接临摹大师的,不
要临摹考生作品。学画苹果,你就直接学塞尚的苹果是怎么画的,你就去临他的去。塞
尚的画可能看起来结构不是那么清楚的。考生作品倒可能是从暖色调到冷色调清清楚楚
的,然后结构是一笔一笔跟削出来的,画出来的苹果都像有毒一样。那个都是假的,你
教这些公式般的技巧就误导孩子对艺术的审美。所以你用大师的作品给孩子看,这个东
西可以告诉孩子字和字之间的距离关系是怎么样的,通篇的感觉是什么样子。画好格子
的话就没有这个概念了,所有的整体感觉都已经没有了。如果每个字都很漂亮,可是你
东写一个西写一个,整体能好看吗?完全用格子框起来把字填进去,放的宽宽的能好看
吗?不好看。所以教育是全方位的教育,整体的教育。我们不能把孩子想得太笨。这种
善于分析的教育是对准已经没有童子功的成人的而设计的.
问:就是小孩子他开始学书法的时候,教材有甚么选择?像我们小时候开始练楷书,现
在有人说从隶书开始。楷书从哪个体开始写,是孩子自己选还是怎样?
答:大家都认同楷书作为标准,中国这一千年的正规文书就是楷书。 我也很推崇楷书
。因为楷书是联系上下左右的一种"书"。就是说它上能接篆隶,下能够通行草,所以练
了楷书以后呢,路子会特别的宽广。高能够写书法,低能写字。楷书练好了以后练隶书
也很快。可是隶书练好了以后练楷书还要转一阵子。每个人的定位不一样,很多人认为
隶书最古朴典雅,从审美的角度来看接近于我们中国传统的内核,用笔比较古朴。可楷
书来的变化相对来说比较多,学习楷书后的路子也比较宽。各自都有好处。
一般情况下我建议初学的时候还是要学楷书的。你可以学下楷书,然后再去学隶书。这
个可以让孩子自己选。比如他喜欢写楷书,拿些唐代大家的楷书,你让他自己挑。每个
孩子有自己喜欢的帖子。我记得很清楚,小学三年级的时候我爸带我到一个爱好者那去
,那人拿出几本碑拓给我看,有颜真卿的,有柳公权的。颜真卿的就是那个《麻姑仙坛
记》,看起来很肥的,一般人都觉得不好看。奇怪的是我上小学三年级,之前从来没见
过这些字帖,那几种里面我就喜欢《麻姑仙台记》,肥肥胖胖的那个东西。那个书法爱
好者是个年轻人,说:“很奇怪,怎么这个小孩喜欢这本呢?一般都是人家教过以后才
会喜欢颜真卿。” 我的天性就是这样,我就是看其它的没感觉,看这个《麻姑仙台记
》我就喜欢,这么临了一段。再比如董齐昌的书法,我十七八岁的时候看他的书法,我
不想学,为什么呢?我说这种书法里的感觉嘛,一学就很容易象。我那时才愿意去找那
个我不容易学像的.
比如米芾学二王,怎么学也不一样。最后,他说了,他说:“不恨臣无二王法,恨二王
无臣法 ”。一个人去学另一个人的书法,可能永远都学不像。所以,在孩子们在学其
他人的时候,不怕最后学来学去没有个性,学了以后还是他自己。假如这个人写字的时
候完全是像古人的,完全没有个性,那我就告诉你:“这个人的个性就是没个性。”他
就是一个继承者,也有他的社会作用,不用去改变他的。所以“不变者明变者智”,都
是值得嘉奖的。老祖宗的家法不丢,那这个人是明白的;如果自己能创新,那这个人是
智慧的。只要好都值得嘉奖,像不像是没有关系的。
我们现代人会有这样的说法:写得和古代一模一样的是书奴,一定要有创新。这种思
想都是受现代低级艺术思潮的影响。 好不好才是关键。像不像是没有关系的。若是个
美女,和她妈妈像不像无所谓,美不美才是关键。所以不要说:哎呀,你画得跟那个谁
像,你就不是个好画家。这其中一定有你自己的东西的。哪怕你跟他的作品几乎一模一
样,说明你的心气和他的吻合了。只求好,不求不一样,面貌没有关系的。艺术变出面
貌来是有限的。书法就是书法,有其内在的法则在里面。人就是人,变不出什么花样来
的。所有人都是两只眼睛。只是说她的单眼皮漂亮,她的双眼皮漂亮,她的眼睛大漂亮
,她的小也很漂亮。但是如果她长三只眼睛,一定不漂亮,把人都吓跑了。所以,不讲
求不一样,要讲求“好”。不要怕跟前人像,论好不论像。
学习的时候,你让孩子先找哪个字体是有通感的,他喜欢的话你就让他去写。不要左右
他,他喜欢去学隶书你就让他去写隶书也行,他如果看到篆书喜欢你让他描纂书也可以
。没关系的,从哪个地方入门都可以,没有一定之则,因为没有楷书的时候确实写隶书
的也有大家,没有隶书的时候也有篆书大家,对吧?
问:写字的时候要不要教孩子笔划的顺序?
答:开头的时候一定要带着孩子一起描字的。描几天之后,他自己就知道怎么写了。我
女儿也是啊,她一开始都是倒着笔顺,我就带她一起描。开始要教笔顺,孩子慢慢就会
了。
问:孩子如果是左撇子要不要在写字时纠正?
答:我们中国人写字主要还是用右手去写。你可以去引导,但是不能太刻意的,就是要
带领他慢慢地来,“引导”孩子用右手写。习惯左手的孩子硬要把他拧成右手容易结巴
。外国人一般不太管的。中国古代也有很厉害的左笔书法家。西方像达芬奇,大家都摹
不了他的素描,因为他是左撇子。我们右手排线都是这样排的,他左手排线就这样排。
中国现代的费新我就是左笔书法。以前扬州八怪里的高凤翰半身瘫痪了,只能用左手写
,也能写出好看的字来。这个跟写字顺逆没关系,跟审美有关。古代有人两只手同时,
一手画枯枝,一手画生枝,画得活灵活现,“双管齐下”就是这么来的。所以左撇子的
孩子你让他适应右手,但不要强扭。这也是“修养”的一个典型例子,如果他是一棵松
树,你就不要让他长成柏树,你只能让他长成一棵成材的松树。一个左撇子,你要培养
他成为一个适应右撇子社会的左撇子,就可以了。你要把他完全拧成用右手,可能会对
他身心发展有影响,所以不要强扭,要顺势而生。

问:如何保护孩子不受挫败感?孩子在临摹大师作品时会觉得好难。
答:对,是这样的。一般情况下,我很喜欢这张画,想把它画下来,结果就是画不出来
,有挫败感了,就不想画了。大师的作品,不必临全部,临局部就可以了。比如说我最
喜欢这棵树,你就临这一棵树好了,不必临摹很多东西的。看到这张很大的《富春山居
图》,就想现在要把它全画下来,千万别有这种想法。你看到这画里的两块石头和一棵
树我是能够把握的,就画这石头和树好了。画画不必临摹很难的,就找那种简单的,觉
得你能驾驭的那些去画。比如说这张(东白师拿出画册示范),我估计可能能画得差不
多,我有那个胆量。这两笔精气神聚在一起。一时画不好再来一次,再来十次也没关系
。你画二十张和这个有点像了,你今天就进步了,明天你就有胆量画更大的。不要一开
始就画大的。
还有写生和和学习古代要并重的,两个都要重视,一方面带孩子欣赏书画的美,
另一方面要引导他在自然界中发现美。画法和自然物理都是相同的,这些都可以说得很
细。
问:比如在绘画课上,老师可能会就用笔让孩子临一些画,就透视方面又让孩子临一些
画。这样行吗?
答:我觉得作用并不大。这些理性的绘画知识是容易学的,比如你学了十年的画,我来
告诉你这些理性的东西,一个月就可以把它讲完。比如说如何透视,如何把它画立体,
这些东西是很简单的,是容易理解的,而且放之四海皆准。比如说如何把这棵树、这座
山画远了,如何把这个石头画得有立体感了,这是很简单的,有套路的。临摹的时候先
不用管,孩子可以不懂,这种懂不懂的问题和艺术是两码事。
就像我们学汉语划主谓宾补定状,那些文章写得好的人也不划主谓宾补定状,会
划主谓宾补定状的人也不一定会写文章。但如果这个人文章写不好,他去研究一下主谓
宾补定状,会有点作用,至少不会写错句吧,顶多这个作用,但是先学这种套路可能会
有问题。画画不用那么多套路的,艺术不是这样的。教古琴也是,所以我不先教那些基
本理性的东西,这些有时会给你一种障碍,我觉得先模仿就行了。
问:我有个问题想不清楚,比如教孩子艺术,更多的是培养孩子一些感性的东西,让他
多接触自然什么的,也会培养孩子对细节的敏感。但这种过分拘泥对细节的重视,是不
是会影响他对大局的把握,尤其对男孩子来说,会不会变得多愁善感?
答:多愁善感是天生的,有自己心性一方面根源,和父母的影响也有关系。真正豁达的
人,心量很大的人,能干大事的人都是很敏感的。我们看历史上,那些大诗人不敏感吗
,就看那些从事政治的大材,不敏感吗,但并不影响他对大局的把握。另外敏感的人,
对痛苦敏感,对快乐也敏感。都是双刃剑,所以这个“我”字,这边是个“戈”,那边
也是个“戈”,是矛盾的,看你怎么去处理了。 通过对人生的感悟,认识上有大的超
越,得到愉悦,这种幸福同样来自敏感.
问:每天磨墨就要十来分钟,一个星期练两次行吗?
答:小孩练字不用多,每天写个五六个字,十来个字,慢慢描就行了。不用多,让他吃
不饱,感觉还不够为宜。然后他自己还想练,如果他真的喜欢,你不用说他自己就练了
,自然就会进步了,练进去一个字等于一百个字啊。
中国古代的人不练那么多的,王羲之的真迹你只要研究透十个字就是书法家了。
所以孩子们只要有一个字记到脑子里,这个字就会起到酶的作用,把所有的字都变好,
会发酵的.一个字就行了,不用多。但是一定要有一个过程,这叫见风而长。不难的,
方法正确,学起来很简单。方法正确是非常重要的,触类旁通。
写字要多磨墨,这句话有道理在里面。民间有句话叫“磨墨见功夫”。毛主席说
写好字就得多磨墨,这是内行话,初学者要写字最好是“磨”墨。磨墨的作用是很大的。
第一,磨出来的墨你是爱惜的。自己花心思磨出来的墨,你会随随便便把它浪费掉吗?
你教小孩把这个墨磨得很浓很浓以后,他就已经对墨有爱了;然后他再蘸墨着去写字的
时候呢,是很愉悦的那种感觉。假如是买的墨汁挤出来的话,他就会觉得这个东西太多
了,还是累赘。他自己磨出来的那么大一盘墨汁,他能舍得把它倒掉吗,他得把它写完
。写不完放起来明天再写。磨墨有很多很多好处,第一个好处就是我们会惜墨,有一个
词叫“惜墨如金”。
另外墨一定要买贵的,不要买五块钱、十块钱的,好像就是小孩玩玩的,这都不对。这
一锭墨你半年都用不了,要买起码买一百块钱以上的。贵的墨磨出来才有效果、才好、
才有感觉,而且磨的时候有香味的。好墨有墨香,不会有墨臭。
第二是磨墨的时候练功夫,就是功力也能长上去。为什么说长功力呢?功力怎么能长上
去呢?磨墨叫小朋友一定要把底面磨得纯平,不要磨成弧面的,也不要磨成斜的,尽量
把它磨得纯平。怎么磨呢?磨墨跟拿笔的姿势是一样的。要这么磨,往里磨(东白师示
意逆时针磨墨)。那为什么要这么磨啊?比如说我们画这个草,画兰花,这么(顺时针
向外画)画是很容易的。但是你要这么(逆时针从外向内)画就不容易。写书法的时候
写一捺容易,写一撇不容易,为什么呀,因为这个手是逆的。
通过磨墨,第一你的逆笔就可以没问题了,用起来就非常的顺。第二为什么要磨得纯平
呢?如果磨斜了,说明你的手是斜的,力不匀,能磨平墨,说明你能均匀用笔了,悬腕
写字根本不成问题。
第三点,一边磨墨一边看字帖,哎呀,好想写啊,墨还没有磨浓呢,这个时候,手腕已
经松了,神已经旺了,一写下肯定是好的。如果我们用墨汁写,墨汁一下子倒下去了,
神很旺,但这个手还是紧的。所以古人写字写一遍就写成的,因为先在磨墨时把这个字
都看好了,怎么写,难点是什么,了然于胸,同时手在磨墨过程中已经顺了。
第四点,磨出来的墨要比墨汁好得多。同样一个书法家,你们用磨的墨和用买的墨汁倒
给他写,同样的一幅字,你去看神气。墨汁写出来的就好像不新鲜的蔬菜,磨出来的墨
就是鲜活的。如果写大字,还可以马马虎虎。写小字,一定要磨出来的墨,神气才好,
不然就像冻住的苍蝇一样。如果是画画,你用墨汁,画出来的画不活的,不新鲜。
所以磨墨一个是会惜墨,一个是字鲜活,一个是功力见长,一个是手松神旺。还
有呢,你磨墨,墨也磨人哪,把人的性格磨得很静。所以说要磨墨如病夫,磨墨就像生
病的人一样,慢慢磨,磨完了以后你就写三个字都没有关系,这个感觉还是不一样。只
要是好墨,剩下的墨可以用,它不会臭的,明天还能用。每天都要磨一下,这个墨是不
会臭的,而且很好用,昨天的墨和今天的磨一起磨,养着这个墨盘的。所以你看我前几
天从曾韵那儿拿的墨盘到现在已经很好用了,因为有宿墨和新墨,不停地磨,又沉又活
,出来的墨色非常的好。
(砚台是洗还是不洗呢?)一般情况下,练字常用的砚台都不用洗,磨得勤自然
干净,一点都不脏的。(问:要用保鲜膜包一下吗?)不用包,磨完了以后再盖上盖。
(问:底部的墨会不会干住呢?)只要保持潮湿,里面的墨不会干住的。具体怎么磨呢
?就是磨盘里水放一点点就行,一两滴,五六滴都可以。然后开始磨,磨到非常浓,象
漆一样,再加五六滴水,再磨,象漆一样,再加五六滴水,再磨,象漆一样。你们常常
是哗一杯水都倒进去,然后这个墨碇好像东西泡在里面一样,这样磨出来的墨不好的,
永远没有精神。为什么呢?讲些科学道理给大家听听,如果只加少量的水在里面,不停
地磨,墨的颗粒都集中在里面,你继续磨,墨粒能磨得非常得细。如果你倒很多水去磨
,墨粒在里面乱跑,你根本就捣不碎了。所以磨墨就像捣糨糊一样的,捣糨糊就是捣一
点加一点水,捣一捣,再加点水,再捣捣。你一盆水倒到浆糊里去就不行,你在那里捣
,浆糊在那边跑,根本就捣不好了。所以磨墨一定是少量地磨,磨得极浓如漆,再加水
再磨如漆,只有这样磨出来的墨,写字画画才是精神的。把墨磨得如漆了,最后在里面
加五六滴水,然后再拿墨条调五六下,停!这个叫“以活其机”,那个墨就变活了。墨
盘里面就是极清和极浓在一起,如同阴阳交融。这个时候你蘸出来的墨画在纸上都是活
的,于细微处有变化,否则画出来的画总是灰扑扑的,没有神气。宿墨加新鲜的墨磨在
一起,调完以后非常好用,即活又有覆盖力。
(对砚有什么要求吗?)最好用底是纯平的圆砚。如果你特别讲究,肯定是端砚、歙砚
好。墨是第一重要的,因为墨直接对作品产生作用,砚台就没那么直接了。画画最讲究
的材料是纸、墨和颜料,最好都是自己做的,自己做也是一种乐趣,我画画颜料都是自
己做的。把矿石磨碎,然后再用水把沙子飞出来,再继续磨,再飞出来,飞出来以后晒
干,晒干后就调胶,画上去。这颜料一千年都不会变色。买来的锡管颜料涂上去很难看
。象这种绿色都是要自己做的(拿一本画册示意)。就是买来孔雀绿,弄细了以后加胶
,边加边用。比如像这个绿叶子,这个绿和那个绿是一种绿。但这种绿怎么会泛白的呢
,那个绿怎么会偏绿一点儿?就是这个绿磨得细些,那个绿磨得粗点儿。粗点儿就是绿
的,再磨细了以后就变成粉了。就像玉米一样的,玉米本来是黄的,玉米茬还带些黄,
一磨成粉末,特别细就变成白的了。这两种绿不是两种颜料,是一种颜料画出来的。
中国人用颜料是很好玩的,有时候在一张画里只用一两种颜料,但是你看上去非
常丰富。比如在这张画里,就有两种颜料,这种是石青,这种是石绿。就是孔雀蓝和孔
雀绿。但是上得很丰富,很有变化。实际上就两种颜料——两块石头,我们就可以把它
做出来。比如这件衣服的蓝色,最原始的是这种蓝色,再磨白了就是袖子的那种蓝色,
再继续磨就是中间那种蓝色。所以就看颜料磨的细致的程度,不是靠加白粉,不是象西
洋人的那种概念。所以西洋人的颜料都很厚,而中国人的颜料都很薄,可是很薄的颜色
也到位了,因为用的是颜色本来的颜色。比如说孔雀绿,为什么中国人只用这两种绿颜
色和蓝颜色,为什么?因为这两种颜色是透明的。一旦透明,就有无限种可能性。为什
么呢?因为我们可以做很多不同的底色,而它们是透明的,所以我们可以画出各种各样
的绿色。比如我们可以打一层黄的底,把透明的绿颜色遮上去,就是黄绿色了。所以画
中国画的概念是不需要多调色,这就和弹古琴一样,不需要多和弦的。比如这个颜色怎
么画——中国红——朱砂的本色。这种颜色加在水里面,在碾钵里多碾几下,变细了就
泛黄了。这个颜色再磨得细,就变成橘黄色的感觉了。颜料天然就有变细而产生变化的
特点。所以我们做一个绿颜色的底子,再把红的罩上去,就像在上面罩了一块红玻璃一
样,说不出的颜色就出来了。中国画不是“调”出来的,是“覆盖”出来的。中国画的
颜料都是透明的。所以你看古画的原作,很多看起来有很多颜色的地方都很亮,象宝石
一样,亮得晶晶闪闪的。那个绿颜色、黄颜色都是透明的。现在世界上公认,中国画用
的颜色都是最高级、最漂亮的颜色。所以中国画的颜料是一等一的重要。如果没有好的
颜料,永远画不出好的味道。我是用宝石画的,你是用塑料画的,能一样吗?而且用宝
石画的,纸都变黑了,变黄了,可是这个东西,一千年不变。
问:让小孩子用水在一种特殊纸上练字有没有意义?
答:就是那种一会儿就干的免墨水纸吧?也可以的,没关系。小孩子这样玩玩也可以。
你可以让他在上面摹摹大字,也是有好处的。
其实拿毛笔是不怕多的,所谓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古代的侠客们不练剑时,腰
里也要配一把剑,这样剑的感觉时刻都在。我弹琴也不总练的,但只要有一把琴在,我
一天摸两下,这个感觉都在的。但是如果离开琴三天我心里就难受了,就想它了,不能
离开它的。
所以要想写好书法,一支毛笔拿着玩玩也是好的。拿顺它,拿到这个东西就像你
手中一部分一样,自然画出来东西就不一样,有感觉的。不信你拿一根棍子整天背着扛
着,到时你不用学棍法打人就特别厉害,至少不会把自己勾倒。
人和物的磨合需要一个过程。所以写字,拿一支笔玩玩也是好的,让小孩玩玩毛
笔,涂一涂,描一描,都是有好处的。他能感觉到这个东西存在,都有作用,而且这都
是暗示。手里整天拿着毛笔还是圆珠笔,暗示是不一样的。比如经典,即使不读,这本
书放在包里都厉害的,绝对的。(众笑)你想想,你要带那么多不同的东西,为什么还
偏偏要带一本《论语》?说明你很重视它的,而且这本书会对你产生作用的。你孩子掏
你包时发现还有一本《论语》,也会产生作用的。为什么宾馆里都放一本《圣经》啊,
这书不看都有用的。
看这些书特别有意思(东白师举起画册),我没事就看看,总能看到各种各样特
别有意思的东西,看着看着你不知不觉就把这些东西记进去了。大家有机会都要学习传
统文化里这些好玩的事情,而且这种学习的乐趣,这种愉悦感,我亲身感受到了,可以
说无可比拟。一般的东西玩了之后要感到空虚和腻烦,要觉得厌倦。传统文化里这些不
令人厌的,而且会养人,为什么画画的、写书法的人会长寿啊,人家叫做“烟云供养”
,这些东西很养人的,让人有一种愉悦感。为什么那么古老的事物今天仍能悦人眼目?
就像古琴,不是因为古老才留到今天,而是因为它充满了活力,才留到今天。这些东西
都是富有生机的,会让人欢喜,会让人长寿的。为什么年纪大的人都喜欢养一些鸟啊,
花花草草啊,他看到的是一种发芽、生长的感觉,一种生命力,一种向上的感觉,这种
生命力使我们的身体、精神得到涵养。比如王羲之的书法,这么千百年,人们还在爱,
也是因为它具备生命力,对人精神的调养是一言难尽的,所以我们要多看这些东西,没
事就练炼。传统文化,一定要去实践和体验,自然会给你带来无穷的乐趣。(完)
m*****8
发帖数: 4059
2
原文链接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3aa3d70102e7fp.html

【在 m*****8 的大作中提到】
: 【 以下文字转载自 LearnChinese 俱乐部 】
: 发信人: miaomi8 (苗苗妈), 信区: LearnChinese
: 标 题: 金蔚先生谈儿童书画学习
: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Nov 4 15:53:03 2013, 美东)
: (2012-03-22 15:48:04)
: 转载▼
: 标签:
: 儿童书画
: 金蔚
: 传统

t*****e
发帖数: 15794
3
你的新头像是你家娃画的?
真不错!

【在 m*****8 的大作中提到】
: 原文链接
: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3aa3d70102e7fp.html

m*****8
发帖数: 4059
4
不是我娃画的,是范曾先生的;)如她能到这程度,我铁定要来bso了,哈哈

★ 发自iPhone App: ChineseWeb 7.8
★ 发自iPhone App: ChineseWeb 7.8

【在 t*****e 的大作中提到】
: 你的新头像是你家娃画的?
: 真不错!

s*********d
发帖数: 912
5
这个有点儿误导了, 很多和历来书画理论不符的东西。
1 (共1页)
进入Parenting版参与讨论
相关主题
孩子的语言问题最大的迷思-在家只能说中文
各位妈妈有没有练字的书可推荐?不浪费食物 vs 只吃新鲜食物 哪个重要?
文革关于中文练字的问题工作分两种:一种是主要依赖和人打交道
【请问】左利手需要纠正吗?长大有可能换右手吗?关于语言发展的一些看法。。
书法培训只起辅助作用,家长监督也很重要双语的孩子学习中英文都是齐头并进的吗?
坐便器好用还是马桶垫圈好用? (转载)关于小孩早认字的讲座,供家里有小小孩的家长参考
一个关于学中文的小调查问卷问, Advil 和 Tylenol 能混着吃么?
我来简单说说双语教育吧(加推荐书)请教:学毛笔字的纠结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书法话题: 孩子话题: 磨墨话题: 所以话题: 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