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boards

本页内容为未名空间相应帖子的节选和存档,一周内的贴子最多显示50字,超过一周显示500字 访问原贴
Parenting版 - 在美国读高中也不轻松 竞争从开学第一天开始
相关主题
我也来发一个虎爹虎妈 (转载)家有琴童的家长给看看这个琴的价格可以吗
“鼓励教育”该反思了 (转载)家有琴童的大妈看过来。。。
Mandarin Immersion Program有需要钢琴老师的么?
请问复习SAT/ACT的经典教材和琴童家长说几句话琴zz
我来说说哈佛的华裔子弟中国孩子学钢琴(4)
关于小孩子每天的练琴时间中国孩子学钢琴(8)
国内国外学钢琴的对比到底是否应该让女儿坚持跳舞?
小提琴高手在纽约开始带学生了也说说五岁儿子的兴趣班(包括钢琴)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田田话题: 学生话题: 美国话题: 中学话题: 高中
进入Parenting版参与讨论
1 (共1页)
x******a
发帖数: 25
1
美国记者爱德华·休姆斯,曾获最高新闻奖“普利策奖”。他曾花了一学年时间,在加
州一所公立高中惠特尼高中“蹲点”。他在这所学校听课,和学生聊天,采访学生和老
师们,还在这个学校教一门论文写作课,甚至也亲自参加考试。
一年的体验,让他写成一本书 School of Dreams,全书近400页,只有3大章,他
在长达188页的第一章用了这样的长标题:“4是有魔力的数字:4小时睡眠,4杯拿铁,
4.0”。这本书描述了惠特尼高中的学生群像:为了得到最高的平均成绩4.0,他们一天
只睡4个小时,灌下4大罐拿铁咖啡,为的就是能够熬过一整夜。。。
这所惠特尼高中座落在洛杉矶的一个中产阶级社区里,是一个公立学校,但名声大
的不得了,在美国公立高中里算是第一梯队的。这所学校提倡父母和学校配合给孩子施
加压力和动力,学生学习刻苦、成绩优异,追求成功孜孜不倦。很多人读完这本书,觉
得这些学生们牺牲了睡眠以及很多的东西来换取进入好大学的机会,得失难以衡量。但
作者还是觉得这样的学校里学生收益良多,利大于弊,是对现有美国教育的一次纠正。
8月17日,16岁华裔女孩田田将在上海音乐厅开钢琴独奏音乐会。先后师从钢琴家
韦福根、秦川,以及纽约茱莉亚音乐学院钢琴系主任卡普林斯基(Vedakaplinsky),
小小年纪的她,已是第三次在上海开独奏音乐会。
如今琴童很多,能开独奏音乐会的并不多。本以为田田将在音乐的道路上就此发展
下去,她却说,“我要去考综合性大学,主修应用数学和音乐双专业。”
钢琴,仅是这个女孩众多特长之一。除此之外,田田是纽约威郡青年交响乐团小提
琴首席、校数学队队长,获得全美英语(课程)教师作文大奖、伦斯勒大学数学和科技
奖、大纽约地区英文拼字比赛第一名……
与田田和她的母亲聊足整整4个小时后,记者发现,田田的故事不只说给琴童听。
当留学(微博)日益低龄化,当许多人把低龄留学称为“逃离”,田田在美国的求学和成
长经历,真实展现了美国中学教育和中学生活的另一面:学生疯狂学习,每天甚至只睡
4个小时;他们课外活动丰富,特长“傍身”;家长(微博)们关注教育,90%的家庭不惜
重金聘请家教……为了考名牌大学,为了培养孩子,美国家庭拼了。
1、分层教学,从进校那一刻开始
不只中国高中生读书辛苦,美国的高中生也很辛苦。他们一年要背超过112磅(约
104斤重)的课本;要熬夜,泡图书馆写论文;努力学习,在分班考试中表现突出,进
入“提高班”。
纽约近郊的斯卡斯代尔小镇风景如画,这里除了有小野洋子与约翰·列侬的故居、
一年一度的斯卡斯代尔汽车公益秀,还有一座知名的公立中学斯卡斯代尔中学(
ScarsdaleSchool)。每年,哈佛、耶鲁等常春藤盟校的招生官们会如期而至,到校招
生。
2008年,12岁的田田考入音乐名校纽约茱莉亚音乐学院预科部,这是为优秀琴童设
立的周末学校,不少孩子自此远离了全日制学校,一心为考音乐学院而努力。不过,田
田的父母却决定在周一到周五,把她送入斯卡斯代尔中学。这个决定让她得以在数年后
目睹美国中学生活的疯狂、压力和快乐,也让她锤炼成既全面发展又有突出专长的人才。
2、竞争,始于开学第一天
2010年,田田进入斯卡斯代尔中学高中部。进校第一天,分班考试!原来,学校将
对数学、科学、第二外语(课程)等科目实行分层教学,光数学就有五个等级的班,自
幼成绩突出的田田每个科目都考上了最高等级。尽管如此,这种分班考试是她始料未及
的,倒是她的母亲左贞觉得似曾相识。
“我们总认为美国教育很轻松。老实说,美国的小学教育几乎是让孩子在玩乐中度
过的,但到了中学,压力一下子变大。从分班举措看,谁能否认,竞争其实早在孩子上
高中前就开始了。”
和许多美国高中类似,斯卡斯代尔中学要求学生必修数学、英语、科学(包括生物
、化学、物理)、历史等。尽管下午3点就放学,但学生要花大量时间完成作业。有一
次,田田花了整整3天完成一份17页纸的小论文。起因是历史老师在课上播放了关于“
奴隶制”的三部电影,并据此布置论文:“这三部电影是如何反映美国奴隶制这段历史
的?”
中学生写论文要达到什么水准?曾有学生洋洋洒洒地就某一事件写了很多认识,结
果被老师痛批。“没有自己的观点,仅仅是材料的堆砌!”
田田的书包总是很重,因为除了六七门学科的教科书,还有其他必读书和选读书。
比如,英文老师会让大家精读小说,如果你选了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惨了,
600多页。有人曾测算,美国高中生一年要背112磅的课本,约104斤重。
有时老师甚至不上课,让学生泡在图书馆查资料、写论文。“答案没有正确或错误
,只是你得有insights(见地),并且自成逻辑!”田田重复着老师的口头禅,美国教
育从小强调批判思维,学生压力巨大。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他们不需要“死记硬背”。“尽管老师说记时间段就可以,但
到了考试时,七八十道选择题,答案都很接近……”见识了SAT2历史科目中大量的选择
题,美国学生明白,必须乖乖“背历史”。
除了必修课,美国的中学生还须应对大量的选修课。相较国内课堂,美国的中学给
学生提供选课自由度更大。比如二外,就会开设法语、西班牙语、拉丁语等多个语种,
供学生选择。
有人就在3年里学了三种不同的语言,目的是为了每学期都得到好成绩语言入门时
总是简单的。
虽然不是所有人愿意吃苦,但这不妨碍少部分人会连续三年选择艰深的拉丁语。事
实上,当大学招生官拿到成绩单时,不仅看“分数”,也看“科目”,看学生是否选择
了所在学校最难的课程,是否愿意挑战自己,并获得好成绩。
3、拼教育,美国家庭不输给中国家庭
到了大学申请季,竞争变得隐蔽,但更为骇人。老师会提醒学生,不要互相交流申
请学校的信息;有的家长在超市遇见会装作不认识,谁都不想告诉对方,我的孩子报了
什么学校,以免引来“同伴竞争”。
今年,田田11年级,进入学校的“荣誉协会”,这是美国中学里的一个特殊组织,
只有入学两年各科平均成绩达到全A的学生才能参加。协会有项明文义务,即会员自动
成为“学生导师”,为同学义务指导作业。在美国教育中,“服务他人”的意识一再被
看得很重。
当然,协会不只有义务,也有“权利”。在许多学校,荣誉协会成员即是“名校候
选人”。每当名校招生官到校时,会让校方打印一张平均成绩排名在学校前20%-30%的
学生名单,而这往往就是荣誉协会名单。据此,在美国家长圈里,“荣誉协会”是绝对
值得一提的谈资。
数据显示,由于申请人数增加,常春藤盟校的录取率已经连续多年走低。今年,哈
佛收到34302份申请,录取2032名,录取率为5.9%;普林斯顿收到26664份申请,录取率
7.9%,皆是两校历年最低水平。
“许多人说,在美国考(微博)大学很容易,的确,全美有3000多所大学,几乎可以
做到‘全民上大学’。但,如果不是名校毕业,就业依然困难。”左贞有三个女儿,田
田是老二,大女儿前年被常春藤盟校宾夕法尼亚大学录取,老三还在读初中。这位新移
民(微博)敏感地察觉到:为了孩子的前途,美国家庭拼教育的劲头丝毫不输给中国家庭。
在田田的高中,几乎90%的家长都给孩子请了家教。周末,孩子们流连在各大家教
培训班。而家教价格不菲,一节课,一小时,得好几百美金。
与中国的学生需要应付期中、期末考试不同,美国的考试次数更频繁,并且每次考
试成绩,都与“前途”相关。
比如,AP课程会在高中高年级时陆续开出,由于课程难度相当于大学一年级课程,
通常是“有条件入读”:大部分高中要求学生前两年的平均成绩达到A,甚至A+,才有
资格选择AP课程。而这意味着,在前两年的学习中,一次考试失误,就可能让平均成绩
从A滑到C,从而与AP课程无缘……
在这种环环相扣的评估体系下,孩子们对每项作业、每次考试都格外看重。“许多
美国家长从小就带着孩子去运动,让他们参加大大小小的比赛。多年后我才知道,他们
是通过运动培养孩子们的竞争意识和吃苦精神。”左贞说。
也有人承受不住压力,去看心理医生。在美国学生中,这很流行,一旦医生认为孩
子有注意力障碍,他们的考试时间可以翻倍……学校关于公平原则的考量,也让不少学
生通过“表演生病”骗取更多的考试时间,为了更好的学业表现……
4、求“亮点”,疯狂投入课外活动
美国的中学早晨8点上课,下午3点放学。乍看起来学生学业挺轻松,但现实是,很
多学生每天凌晨一二点睡下,一天只睡四五个小时。除了完成作业,他们把大量时间投
入课外活动,寻找自己“与众不同的亮点”。
田田的生活很忙碌,除了周末要去茱莉亚音乐学院学习,每天练琴外,她的课余时
间被各种活动填满:办校报,采访、写稿;参加网球训练,每周1小时;和同学创建社
团,去社区为植树筹款;此外,还有她最喜欢的校数学队训练,在男生居多的数学尖子
中,她是难得的女队长。
每周放学后,田田都有一两次集中训练,做各种怪题难题,还要外出参加大大小小
的比赛。田田带领的团队曾夺得当地100多所中学参与的数学比赛第一名。
此类校园俱乐部在美国中学里非常流行,主流的俱乐部有辩论队、奥林匹克科学社
团,校报,数学队等。它们往往采取积点制,俱乐部成员要通过比赛次数和比赛表现积
攒“积分”。通常,校际间比赛比较频繁,但只有攒到相当积分的会员,才有资格代表
团队参加州际甚至更高级别的比赛;如果积分一直不足,意味着淘汰。
有时候,参加俱乐部或社团的压力甚至超过学业。田田的好朋友参加辩论队,几乎
每周都要比赛,需要投入大量时间准备材料、反复修改辩词。有的同学参加奥林匹克科
学社团,比如开展“基因”研究,这比课堂学业还要艰深百倍。
这些课外活动都在下课后,时间至少两小时,进入决赛后花费的时间更多。学生们
回家最早是吃晚饭时间,有时是七八点,然后再投入作业。“晚上12点睡觉算早的,凌
晨一二点睡觉是常态。”
田田的周围,几乎所有人都过着这样的忙碌生活,而这种氛围,又促使着每个人追
求各自的兴趣这是美国中学的文化,当然,也夹杂着美式“高考(微博)(课程)(微博
)指挥棒”效应。
数据显示,今年申请哈佛大学的学生中,SAT阅读、数学和写作成绩超过700分的申
请人分别为14000人、17000人和15000人,另有3800人从所在高中以第一名的优异成绩
毕业……当同学们在成绩上难分胜负时,课外活动成为竞争的又一个战场。
一个残酷的现实是,在美国大学申请表上一直有“特长”栏,学生不仅需要列出特
长,表格下有“得奖地区:州、全国、世界”的等级提示。如果不是成绩斐然,不算特
长,特长必须“与众不同”。特长栏空白的学生,基本不可能被名校录取。
“很多美国孩子从小就参加各种活动,其实是为了发现自己的擅长点,这样一来,
他们兴趣爱好很多。但必须承认,要找到自己真正的专长,并不容易。”左贞说。
田田的数学老师在听完她弹奏时,曾感慨,“看着你的两只手快速地键盘上飞舞,
就好像看你在解数学不等式,左右开攻!”数学、音乐是田田的兴趣所在,也是她的“
擅长点”,她无疑是少数的“成功学生”。可在这种教育生态下,也有人坚持不了,几
近崩溃,“有的同学会跑到老师办公室大哭,但其实他们的成绩也不算很差……”
有人说,正是美国教育的这种特点,让学生发展了许多兴趣,并且在选择专业时会
考虑“融会贯通”。也有人看到,美国学生对此感觉压力巨大,嗑药、骗心理医生的伎
俩愈演愈烈。
阳光之下必有阴影,对一心送孩子出国的中国家长而言,有必要了解的是,真实的
美国留学,不只是在中介交30万元保证金那么简单。就算能进哈佛、耶鲁,赴美留学根
本不是“逃离学习苦海”的出路。
在美国学习,没有捷径,无法突击“优秀”,这是个常识
1 (共1页)
进入Parenting版参与讨论
相关主题
也说说五岁儿子的兴趣班(包括钢琴)我来说说哈佛的华裔子弟
如何作琴童家长关于小孩子每天的练琴时间
一冲动, 把老二的钢琴给停了.国内国外学钢琴的对比
请推荐北新泽西的儿童小提琴启蒙老师小提琴高手在纽约开始带学生了
我也来发一个虎爹虎妈 (转载)家有琴童的家长给看看这个琴的价格可以吗
“鼓励教育”该反思了 (转载)家有琴童的大妈看过来。。。
Mandarin Immersion Program有需要钢琴老师的么?
请问复习SAT/ACT的经典教材和琴童家长说几句话琴zz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田田话题: 学生话题: 美国话题: 中学话题: 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