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boards

本页内容为未名空间相应帖子的节选和存档,一周内的贴子最多显示50字,超过一周显示500字 访问原贴
Reader版 - 孔夫子在当下中国的命运
相关主题
200多年前的一个英国人就看透了中国 (转载)论金庸小说中的女性形象---“浊男”与“清女”3
不仅仅是人文的危机先说男人吧
[转载] 回国买书三岛由纪夫:世界是蔷薇的
距离宪政最近的日子(十七) (转载)一个文化上的原教旨主义者
缓冲Re: 原来是说要评王朔的
Re: [转载] 武.侠.武侠.武侠小说(二) 女性文学:女性、妇女、女性主义
[转载] 从陈寅恪到牛虻--给Scorpion转载:这么早就回忆了
Re: [转载] 活着的含义(三)创伤与反省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中国话题: 孔夫子话题: 实力话题: 孔子话题: 国家
进入Reader版参与讨论
1 (共1页)
y***t
发帖数: 10
1
孔夫子在当下中国的命运
—— ——2007年的观察与思考之四
作者:钱理群
鲁迅于1935年写《在现代中国的孔夫子》;七十二年后,也即2007
年,我们又可以写《孔夫子在当下中国的命运》了。
一, 作为“国家软实力”的孔夫子
孔夫子是2007年中国的当红人物。从表面上看,这似乎是已经持续好几年的“读经热”
的一个继续;但2007年的不同寻常之处,在于“孔子热”有了新的推动力:出现了党和
国家这双看得见与看不见的手。
这些年,一个新词:“软实力”,在中国政坛、学界悄悄流行,到2007年,就正式进入
了中共十七大的报告,“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成为国家文化政策的一个核心概念与
目标,这是应该予以充分重视的新动向。
“软实力”概念最早由美国新自由主义国际关系学派学者、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于
20 世纪90年代初提出;所谓“软实力”是指一个国家制度、文化和意识形态的吸引力
与向心力,所要强调的是:硬实力和软实力同样重要,将决定一个国家在世界上的地位
和作用,只有在软实力和硬实力同等强大的情况下,才算是一个真正的大国,强国。在
讨论中,一些中国学者则提出,“‘软实力’并不仅仅是一个 国际关系的概念,它应
该也涵盖民族国家内部的凝聚力等更为丰富的内涵”(参看席会东、郑金标:《近代中
国的‘软实力’的消长及当代建构》,《社会科学论坛》2007年5 期)。十七大报告
中特意强调:“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
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所讲的“民族凝集力”和 “综合国力竞争”,都是“
软实力”所要解决的问题。
这也正是在经济发展以后共产党的统治所面临的两大问题:一方面,单一的经济发展,
造成了社会两级分化和拜金主义的盛行,从而形成了巨大的社会危机,道德危机和信仰
危机,这也就大大削弱了“国家制度、文化和意识形态的吸引力与向心力”,这就意味
着民族国家内部凝聚力的削弱,进而造成严重的统治危机。同时,中国经济的发展,也
不可避免地加入全球化时代的国际竞争,这必然是一个全面的综合国力的竞争,甚至可
以说,中国经济竞争力越强,所受到的“国家制度、文化和意识形态”的压力也就越大
,而经济实力的增强,也必然增强要用自身的“国家制度、文化和意识形态”去影响世
界的冲动,以便成为“真正的大国,强国”。这就是这些年方兴未艾的“大国崛起”论
的一个基本背景。
这样的“大国兴起”论,则显然具有制造“太平盛世”的假象,掩盖国内矛盾的动机和
作用。更重要的是,支撑“大国兴起”论的理念,是一种“政治强权” 论,即在国内
鼓吹“开明专制”,强调“所有国家的腾飞,在世界比较中走向领导地位的第一步,都
是或者以专制的方式,或者以民主的方式,建立强有力的中央政权”,“领袖人物的历
史担当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安全的需求,政治稳定的需求”是社会“至高无上
的道德和理性的目标”(《何谓大国?如何崛起?—— 电视记录片〈大国崛起〉总策
划麦天枢访谈》,原载2006年11月29日《中国青年报》)。在国际上,也是强调要“在
世界比较中走向领导地位”,这背后正是在中国根深蒂固的“中华中心主义”,它与毛
泽东的“中国应对世界有较大贡献,成为世界革命中心”的雄心勃勃的理想其实是一脉
相承的。这些年有的知识分子一直在鼓吹“二十一世纪是中国的世纪”,现在,中国经
济的迅猛发展,就使许多人真的有了物质基础,可以结束邓小平的“韬晦”时代,作“
负责任的世界大国” 了。
西方思想家的“软实力”论,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被智囊团的知识分子和最高领导人
青徕和接受的,所要完成的是要缓和国内价值真空,信仰缺失,凝聚力削弱的危机,提
供国际影响与扩张的文化实力,这样的双重目标和任务。问题是:到哪里去寻找中国的
“软实力”?
2007年就出现了一场谈不上认真,却意味深长的“论争”:北京大学教授张颐武一直是
“新时期新中国”(另一种形态的“大国崛起”论)的鼓吹者,现在,他又提出:中国
能够影响世界的“软实力”,是中国的流行文化;因此而发他人所未能言:“一个章子
诒、姚明比一千个孔夫子更重要”。此言一出,网上、报刊上群情激愤,一片讨伐之声
。张教授大概也没有料到会惹出这样大的麻烦:他不过是“开开玩笑”而已。但却触动
了一根敏感神经:在中国,神圣如孔夫子者,怎可以如此轻慢地与“戏子”对比,孔夫
子的“软实力”地位,岂是他人可以随便替代!
这倒也是一个朝野共识:孔夫子就是代表了中国文化,就是中国的“软实力”。更重要
的是,孔夫子的某些理念是当今的中国执政者面临合法性危机,为保持其执政地位,而
更愿意接受的。比如,作为新政的两大理论基础之一,和“科学发展观”并列的“和谐
”论,据说就来自孔夫子的“和而不同”论。何谓“和而不同”,现在有很多颇为“现
代”的解释,如说现在讲的“生态平衡”,孔夫子早已讲过,就是“和而不同”。这就
很难说是认真的论说了。科学的态度还是应该放到孔子思想体系里去理解,李零先生的
分析可能是比较接近孔子的原意的:“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他所说的‘和’是和谐,‘同’是平等”,“君子讲和谐,小人讲平等,这是必然的”
,“孔子不讲平等,只讲和谐”,“所谓和谐,不是为和而和,让穷人和富人一起乐和
,而是靠礼来节制和维持不平等”,即富人要有所节制,不可过分压榨穷人,以免激化
矛盾,而穷人尤其不能作过激反抗,要在彼此节制中维持现有、已成的事实上不平等的
社会秩序。这就是说,“所谓和谐,是把事实上的不平等,纳入礼的秩序,防乱于未然
。比如阔佬和穷措大,怎么搁一块儿,相安无事”,“孔子的礼,讲究的是别”,“把
人分成三六九等,借等级,立秩序”,他讲“仁也是爱有差等,并不是平等、博爱”(
参看《丧家狗:我读〈论语〉》)。这确实是孔子思想的特质所在。如一位学者所说,
“儒学不是鼓吹革命的意识形态,儒学也不是启动改革的精神动源”,“儒学正是探
求‘治国安邦’‘长治久安’的思想体系”(陈来:《孔子和当代中国》,《读书》
2007年11期)。但这位学者却少说了一句:孔子提出的“长治久安”的方略,主要是替
统治者着想,为维护既定秩序的。因此,在野时拒绝孔子,在位者必尊孔,这几乎成了
一个规律,也是孔夫子的宿命。当下的中国执政者要借助于孔夫子的“和而不同”,几
乎是必然的,既用以约束那些没有“全局观念”,无节制地压制百姓的“腐败分子”,
又防止激烈反抗造成的“暴民之乱”,建立“各安其位”的等级秩序,以从根本上维护
一党专政体制的“长治永安”。而这也是所谓构建“和谐社会”的真正含义和用意所在。
“和谐”论之外,还有“爱国主义”,这也是十七大报告所规定的“核心价值”,是意
识形态凝聚力削弱以后,几乎唯一能凝聚人心的精神力量。由于儒学在中国文化中的主
导地位,就使得儒学在许多人的心目中都成了“中国文化”的等同物,尽管不断有知识
分子对这样的“独尊”地位提出质疑,但在普通百姓中却形成了这样的“集体无意识”
:尊孔即尊重中国传统文化,尊孔即爱国。反过来批评孔子就有了“卖国”的嫌疑。这
些年不断有人(而且包括年轻人)宣布鲁迅是“汉奸”,理由之一就是鲁迅“反孔”。
这倒又使人不得不反问,所要提倡的,究竟是怎样的“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并
不免联想起五四时期鲁迅批评过的“合群的爱国的自大”,鲁迅将其高论概括为五条:
“甲云:‘中国地大物博,开化最早;道德天下第一”;“乙云:‘外国物质文明虽佳
高,中国精神文明更好’”; “丙云:‘外国的东西,中国都已有过;某种科学,即
,某子所说云云’”;“丁云:‘外国也有叫花子,——(或云)也有草舍,——娼妓
,——臭虫’”;“戊云:‘中国便是野蛮的好’”(《随感录。三十八》)。人们惊
讶地发现,这样的高论,这些年似乎又复活了,诸如“中国精神文明更好”论,“中国
都已有过” 论,都是流行于一时的,而且作为立论的根据的,往往都是孔夫子。这正
是一个警示:宣扬爱国主义,宣传孔子思想,这本身都没有问题;但必须和这样的“合
群的爱国的自大”划清界线。
“合群的爱国的自大”的沉渣再起,自然与前文所说的“大国崛起”,是直接相关的。
于是,就有人不断提及“中国的‘软实力’一直在东亚乃至世界处于强势地位”的“光
荣历史”。而其最让一些人兴奋不已的,就是所谓“以中国为核心的‘儒家文化圈’和
‘朝贡体制’的长期存在”与深远影响。据说“‘儒家文化圈’或者叫‘汉字文化圈’
‘中华文化圈’,是指以中国儒家思想为主要意识形态和社会价值观念,以汉字为主要
文化载体,以中国制度为主要政治形态的国家和社会,而‘儒家文化圈’的范围起码可
以涵盖中国、朝鲜(包括今天的韩国和朝鲜)、越南、日本等国家和社会”,而据说“
朝贡体制”“在明清时代的稳定范围包括东亚、东南亚、中亚等地区的国家和民族”,
“中国虽然是象征性的‘宗主国’,但更多是这一体系和秩序的维护者。中国并不轻易
干涉这些国家的内政,而其他国家或民族也都因为在这一体系中获益或获利而主动融入
这一经济——政治——社会体系之中的”,是所谓“价值共同体”和“利益共同体”(
席会东、郑金标:《近代中国“软实力”的消长及当代构建》)。——这里讲的自然并
不只是历史,而是重新构建以中国为中心的国际“价值共同体”、“利益共同体”的想
象。其雄心不仅在这里提到的东亚、东南亚、中亚,而且大有扩展到世界的趋向:一些
人总是一厢情愿地夸大西方社会所遇到的经济、文化困境,似乎真的中国成了世界经济
、政治、思想的新源泉,新希望,要去拯救世界了。一些外国知识分子,出于对自身的
体制和意识形态的失望和批判激情,而将另外一种存在的中国思想与现实理想化,作为
解决其本国问题的新资源,这是可以理解的;但他们的理想却往往要被中国现实的发展
所击破,从而使自己陷入极其尴尬的境地。那些曾把希望寄托于中国文化大革命的东、
西方左翼知识分子,就曾经遭遇过这样的困境;看来今天的某些西方知识分子,似乎又
要重蹈前人的覆辙。问题更在于,我们中国人自己,如果也和这些满怀理想,而并不真
正了解中国的善良的外国朋友一样,大做“中国梦”,那就只能是自欺欺人了。而要做
“中国梦”,中国文化中足以成为所谓世界新源泉、新希望的思想,自然非孔夫子莫属
。于是,这些年在最高领导直接关心下,在世界各地开设“孔子学院”,把孔子思想推
向全球,就是顺理成章,其目标自然不仅是文化交流,而显然是一种“软实力”的扩张
,是服务于“大国崛起”战略的。
而由此引发的是新一轮的“大国爱国主义,大国民族主义”的狂潮。而且还真有这样的
雄文宏论:“谁来为弱小民族和国家主持正义?谁来维护联合国权威?谁来改变国际政
治秩序中弱肉强食的‘丛林规则’?谁来提供对治霸道的价值理念和实力?谁来为人类
开出一条没有武力和战争的通向和谐安宁的光明大道?环视当今世界,舍中国其谁?”
“树立中国‘道德大国’的国家形象,以王道对治霸道,为人类和平输入新的价值和理
念,改变社会达尔文主义的‘丛林规则’,重建国际政治秩序,把人类带出‘战国时代
’”,“是中国当仁不让的时代使命和历史使命”(周北辰:《中华文化突围之路》,
载《中国财富》2007年3期)。读到这样的呓语,是不免要联想起文化大革命的:那时
高喊“革命中国”救世界,现在则是“道德中国”救世界,其内在的“救世主”情结,
“中华中心主义”是一脉相承的。
二,作为“新国家意识形态”的孔夫子
2007年《读书》6期以首篇的位置,发表了《中国道路:三十年与六十年》一文,重申
作者的一个观点:“中国改革需要达成新时代的‘通三统’:孔夫子的传统,毛泽东的
传统,邓小平的传统”,并引人注目地提出了“儒家社会主义”的概念。——这应该是
2007年孔子热中的一个新创造。
文章作者兴致勃勃地告诉读者:所谓“邓小平传统”,就是包括“自由和权利”等概念
的现代“市场经济”的传统;“毛泽东传统”则是一个“追求平等和正义的(革命)传
统”;而儒家传统,“简单地讲就是注重人情乡情和家庭关系”的中国文化传统。——
从作者描述的字面上看,既有
1 (共1页)
进入Reader版参与讨论
相关主题
(三)创伤与反省缓冲
(五)迷失于体验Re: [转载] 武.侠.武侠.武侠小说
两种读书[转载] 从陈寅恪到牛虻--给Scorpion
秋风起兮-读arhat《二七》有感Re: [转载] 活着的含义
200多年前的一个英国人就看透了中国 (转载)论金庸小说中的女性形象---“浊男”与“清女”3
不仅仅是人文的危机先说男人吧
[转载] 回国买书三岛由纪夫:世界是蔷薇的
距离宪政最近的日子(十七) (转载)一个文化上的原教旨主义者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中国话题: 孔夫子话题: 实力话题: 孔子话题: 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