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boards

本页内容为未名空间相应帖子的节选和存档,一周内的贴子最多显示50字,超过一周显示500字 访问原贴
Reader版 - 论杜十娘与茶花女的文化悲剧意蕴(zt)
相关主题
我最爱的一本书《茶花女》想想杜十娘和李甲的故事
我最近在读的书大S产子昏迷:女人命苦这句话是怎么毁人不倦的? zz
蔡骏:我的身份高贵,却爱得如此卑微(zz )物质女的爱情理想---老故事旧片《杜十娘》
重读《茶花女》,怎么觉得她的下场完全是活该?杜十娘与王美娘形象比较——读《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与《卖油郎独占花魁》
La Traviata茶花女杜十娘与北美男女
茶花女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新解
章子怡刘烨加冕成“骑士” 获颁文学艺术勋章[XHPT]每日一笑 2016-04-15 054
为啥李甲嫖杜十娘就是千古佳话?在加拿大新闻是可以用来炒 文章不可用来剽窃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杜十娘话题: 道德话题: 茶花女话题: 李甲话题: 社会
进入Reader版参与讨论
1 (共1页)
j***j
发帖数: 9831
1
论杜十娘与茶花女的文化悲剧意蕴 论杜十娘与茶花女的文化悲剧意蕴<<隐藏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 ( 哲学社会科学版) 中国民族学类核心期刊 J. NORTHWEST
UNIVERSITY FOR NATIONAL ITIES (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 2007 年第 4
期 No. 4. 2007 论杜十娘与茶花女的文化悲剧意蕴伍联群 ( 四川大学 文学与新闻学
院 ,四川 成都 610065) [ 摘 ]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 《茶花女》 要 和 两部作品都讲述了一个具有悲剧色彩的爱情
故事 .杜十娘和茶花女的 命运表现了作家的思想观念 .她们的悲剧 ,不仅是男主人公
的软弱性格造成的 ,更是因为社会制度和道德观念所致 .男 女主人公都是社会制度和
社会道德观念的牺牲品 .中西方两位作家通过他们笔下人物的遭遇 ,对主人公们所处的
社会 制度和道德提出了批判 .在杜十娘和茶花女的身上体现了中西方作者不同的文化
心理和道德观念 . [ 关键词 ] 杜十娘 ; 茶花女 ; 悲剧 ; 道德批判 [ 中图分类号 ]
I0 - 03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 ] 1001 - 5140 ( 2007) 04 - 0140 - 05 中
国明代短篇小说家冯梦龙的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 与十九世纪法国小说家小仲马的
《茶花女》 是中 外文学史上家喻户晓的两部作品 .这两个处在不同时代不同国度的作
家 ,却在创作中选择了相同的题 材和表现内容 ,塑造出两个遭遇相似的青楼女子形象
,体现出很多相同的审美情趣 .冯梦龙和小仲马虽 然都选择了同样的题材 ,塑造了相似
的小说形象来表现他们的思想意识和对社会道德观念的批判 ,但是 他们毕竟是在不同
背景的文化中生长起来的 ,其作品在许多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体现出两位作家不
同的审美视觉和审美观念 .本文通过对杜十娘和茶花女悲剧命运的探究 ,可以清楚地审
视中西方作家 不同的文化视角以及他们站在不同的道德立场对社会提出的批判 ,从而
更好地认识和把握中西方文化 的特质 . 一《杜十娘怒沉百宝箱》 《茶花女》 和 共
同讲述了一个具有悲剧性质的爱情故事 .作品中的男主人公都 是富家子弟 ,在社会上
享有比较高的地位和声誉 ; 而女主人公则都是沦落风尘的女子 ,备受社会的践踏 和歧
视 .就是这地位相差悬殊的男女却发生了一段凄婉的爱情故事 ,为世人上演了一出爱情
悲剧 .表 面上来看 ,这样的故事题材并不新颖 ,它和童话故事中的白马王子与灰姑娘
的故事题材大致相同 ,可惜 的是童话故事中灰姑娘和白马王子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而
这两部作品中的女主人公的结局都落得一个 悲惨 , 凄凉死去的下场 .这也许就是关注
现实 , 描写现实的作家与童话作家的最根本性的区别所在吧 . 他们总是无情地打破人
们在童话中的美丽梦想 ,把真实和残酷的现实世界展现在人们的眼前 ,让残酷的 现实
人生无所遁形 ,也无所逃避 . 杜十娘和玛格丽特 ,是他们那个时代的名妓 ,都拥有令
人羡慕的美貌 ,有众多的追求者 ,有豪华的物 质生活 .然而在令人腐化堕落的所在 ,
她们却有着与众不同的特质 .她们的本性并不堕落 ,总还保留着 人性中最宝贵的纯真
,还保留着一丝美好的人生期望 ,她们都希望有一天能脱离眼下的处境过上正常的 [ 收
稿日期 ] 2007 - 04 - 28 [ 作者简介 ] 伍联群 ( 1969 - ) ,女 ,四川简阳人 ,副教
授 ,博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 : 古代文学 . — 140 — [1 家庭生活和走上正常的人生
道路 .杜十娘 "久有从良之志" ] ,玛格丽特对阿尔芒说 "我从前不得已要 : [2 ] 过
的那种生活 ,不要再把我投进去 . 她们都表现出了新时代女性的独立气质 ,不愿受人
摆布 ,不甘于 " 自己受人欺凌的屈辱地位 ,想要拥有一种选择自己人生的权利 ,想要
追求自己的幸福生活 .她们都不约 而同地寻找爱情 ,挑选着自己的人生伴侣 .她们对
自己所挑选的男性进行过多次的考验 ,以确信他们的 爱情 .可最终她们还是受到她们
深爱的男人最深重也是最致命的伤害 .正是男性的软弱 ,使她们最终 失去了如花般美
丽也如枯叶般苦涩的生命 . 杜十娘和玛格丽特两个人悲剧发生的导火线都是因为金钱
.金钱成为她们命运的转折点 .因为要 有维持生活的金钱 ,阿尔芒动用了母亲留给他的
财产 ,使得阿尔芒的父亲找上门来 ,当一听说阿尔芒之 [ 父来到的消息之后 "我们猜
到大祸临头了"3 ] .阿尔芒也认为是由于金钱和对物质生活的享受使玛格 , 丽特变了
心背叛了他们的爱情 .小仲马在这里写出了金钱在资本社会上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金钱
牵动 着社会上每一个人的神经 .小仲马通过阿尔芒因为动用了家庭的金钱而致使其父
亲自出面干涉他和玛 格利特的交往这一事件 ,批评了资本社会里笼罩在家庭温情面纱
下面的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利益 关系 .也是因为金钱 ,李甲答应了把杜十娘转让
给富商孙富 .在金钱的力量面前 ,李甲的爱情发生了质 变 ,使杜十娘的人生命运也发
生了突变 .这正是明代社会经济 , 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变化的先兆 .明代 后期 ,社会
经济的转型 ,使人们对商人和金钱的观念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但是由于冯梦龙的时代资
本主 义制度并没有建立 ,他并没有也无需在作品中要为这个制度辩护 ,他只是在作品
中如实地描写出了那个 时代人们的思想观念和意识形态 .这正是文学家敏锐的触觉 ,
使他们具有了得时代风气之先的能力 . 他们的书写 ,比任何历史和理论家的阐述都还
要真实和敏锐 .文学家们总是在作品中率先反映出人们 还没有觉察到的变化 ,在作品
中表现出新生的现象和思想 .冯梦龙正处于社会经济和思想意识发生转 变的时期 ,但
其时 ,封建制度仍占据着统治地位 .在新思想的启发和影响下 ,冯梦龙已经看到了这个
制 度的冷酷和无情 ,但他还是没有勇气站在这个制度的对立面对它加以批判 . 实际上
,男性的软弱和金钱的力量还不足以构成杜十娘和玛格丽特的致命悲剧 .因为在这个表
象 的背后 ,还有着造成她们悲剧的更为深层的因素 . 在杜十娘和玛格丽特的爱情生活
中 ,始终有一种无形的强大的力量在主宰着她们的命运 ,那就是李 甲的父亲和阿尔芒
的父亲这两个人物代表着的制度的权威和社会道德的评判标准 .正如孙富所言 "尊 : [
4 ] 大人位居方面 ,必严帷薄之嫌 , 平时既怪兄游非礼之地 , 今日岂容兄娶不节之人
. 在李甲之父的眼 " 里 ,杜十娘这样的人是一群 "不节之人" .阿尔芒之父也认为玛
格丽特是一个 "人尽可夫的妓女"阿尔芒 , [5 ] 和她的交往是 "败坏门风的事"并要阿
尔芒 , "尽快离开这个女人" .正是这种道德评判标准 , 扼杀了 杜十娘和玛格丽特追
求爱情和幸福的权利与机会 . 李甲之父李布政和阿尔芒之父 ,是作为男主人公的日常
生活理想的监督者而出现的 .一旦男主人 公想要脱离社会 "正轨"他们就会站出来加以
, "指导"并重新把男主人公拉进既定的社会生活的轨道 . , [6 ] "老布政在家闻知儿
子嫖院 ,几遍写字来唤他回去 . 阿尔芒的父亲也对他说 "我不会容忍你这样做 " : [7
] [8 ] 的 . 并说 "看到儿子走入歧途 ,做父亲的总有责任叫他绕开 . 秩序是高于一
切的 .社会制度和道 " : " 德的维护者是不允许他们的利益和优势被打破的 .所以杜
十娘和玛格丽特的命运悲剧就是必然的 .杜 十娘可以用自己的死来完成对李甲背弃的
愤恨 ,用自己宝贵的生命获得了人们的同情 ,来完成对自我人 格尊严的护卫 .玛格丽
特由于自己的善良 ,她根本无法从那种 "慈悲的压迫" 中逃离出来 ,只好牺牲了自 己
的爱情理想和生命 .在某种程度上说来 ,杜十娘富有资产阶级个性觉醒的特征 ,而玛格
丽特则富有东 方传统女性的牺牲精神 .无论如何 ,两个女子美丽的生命都成了奉献给
道貌岸然的道德的祭品 .我们 从杜十娘和玛格丽特的毁灭中看到 ,在秩序之中隐藏着
不幸 ; 而生活的可怕之处 ,也预示着未来 . 二《杜十娘怒沉百宝箱》 并不是一篇批
判现实的小说 ,它只是作者个人认知思维的展现 ,即作者个人的 — 141 — 观念意识
通过这样一个传统题材的故事表现出来 .从某种角度上来说 ,这篇小说只是作者某种观
念的 产物 .它体现了中国古代文人在社会认知和价值判断上呈现的单向度的思维趋同
不是和封建制度与封建道德发生直接的 冲突 ,而是与李甲个人的性格和道德问题的冲
突 .李甲始终都生活在他父亲的权威笼罩下 ,当他的爱情 和他依赖的社会秩序发生冲
突时 ,他首先想到的就是恐惧 , 逃避和屈从 . "后来闻知老爷在家发怒 ,越不 [9 ]
敢回 . 这种心理实际上正是中国古代文人典型的心理机制 .它表现出了一种强烈的依
附性特征 . " 传统的社会结构在文化人心中的投影 ,形成了一个超稳定的观念 : 自我
角色的认同必须依附于某个社会 集团 .中国文人缺乏实践的主体意识和行动的勇气 ,
自然也强化了自我对政治与人格神的依附 .由此 可见 ,冯梦龙的认知思维对既定的社
会形态缺乏反思的自觉 ,同时也表现出对权威的盲目崇拜 . 《茶花女》 也不是一部批
判社会丑恶现象的小说 .小仲马虽然对社会的罪恶和黑暗有批判 ,但他在 这部小说中
更多的是以道德家的面目出现的 .男女主人公都怀有真挚的爱情 ,但这份爱情却被社会
的 道德给毁灭了 .男主人公并没有承担多少道德的惩罚和谴责 .即使是道德的代言人
即直接造成男女主 人公爱情悲剧的阿尔芒的父亲 ,也并没有受到多少道德的责备 ,相
反 ,小说写道 "他为人正直 , …… 是天 [ 10 ] 底下最值得尊敬的人 . 从某种角度
上说 《茶花女》 " , 是一部纯粹的爱情小说 .作者通过行文的简洁和 不事雕琢 ,给
读者讲述了一个逼真的 , 动人的爱情故事 .茶花女在社会道德的逼迫下 ,牺牲了自己
的爱 情和幸福 ,获得了道德的升华和净化 .作者对之赞扬道 "她像最高尚的女人一样
冰清玉洁 .别人有多 : [ 11 ] 么贪婪 ,她就有多么无私 . 作者通过赞扬玛格丽特这
种无私的牺牲精神 , 使玛格丽特得到了道德的 " 净化 ,使她成了道德上的英雄人物 ,
掩盖了她作为妓女而存在的这一不光彩的现实 .这种道德上的 "救 赎"使所有的人都获
得了良心上的安慰 .全书就在这种道德的圆满中获得了完美的结局 .由此看来 , , 玛
格丽特除了为道德死去之外 ,不会有更好的结局了 .她和杜十娘一样 ,是出于自觉意志
,选择了自我 毁灭 . 这两部作品都体现了作者的道德意识 .他们在作品中都安排了一
种道德掩饰的情节 : 李甲在众人 [ 的谴责和自责中 "郁成狂疾 ,终身不痊"12 ] .李
甲之所以受到责备 ,是他违背了忠信的道德观念 ,他不能 信守自己对杜十娘的承诺 .
冯梦龙是站在维护传统道德的立场上来加以谴责的 .阿尔芒则在悔恨中痛 苦不堪 ,为
茶花女恸哭迁葬 .阿尔芒没有受到道德的审判和惩罚 ,他不是因为离弃茶花女 ,也不是
因为 他违背了诺言 ,相反他也是受害者 ,他的痛苦和忏悔不是因为他自身的原因造成
的 ,而是因为间接的外 在的因素导致的 .作者都让男主人公付出了相应的代价 ,让读
者在道德良心上得到一种慰籍和解脱 . 在 《茶花女》 ,由于父亲秘密策划了拒绝承认
茶花女的圈套 ,他和甘冒资产阶级禁忌而订立婚约却 中 不愿维系合法的私通关系的儿
子的那场大冲突被避免了 ,资产阶级维护秩序的意志也受到了充分的辩 护 .玛格丽特
忍辱负重重返以往的生活 .至此 ,物质利益和道德同情心都同时得到了满足 : 带有统
治阶 级道德倾向的可尊敬的妓女变成了为统治阶级道德而牺牲的圣徒般的妓女 .但在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 中 ,作为维护封建制度的李甲之父 ,始终都没有露面 .冯梦龙
让孙富代替了李甲父亲需要完成的事情 . 杜十娘和李甲的爱情也是封建时代的一种禁
忌 ,李甲试图通过转卖杜十娘来避免与其父亲的冲突 .杜 十娘的死亡使得父与子的冲
突被避免了 .但是杜十娘没有被赋予是为了维护封建道德与制度而牺牲这 样的意义 .
她仅仅只是获得了道德上的同情而已 ,她不是为了维护封建制度与道德而牺牲的 .而且
作 家在道德上的谴责也只是针对李甲个人 ,并不触及社会制度 .杜十娘也并不是要反
抗那种制度 ,她绝望 的只是李甲对她的背叛 .玛格丽特也是承认那个制度的 ,她是站
在维护那个制度的立场上牺牲了自己 的爱情和幸福生活 .她的结局表明 : 从前不惜任
何代价予以避免的东西 —— — 两性杂交现在是天经地义 的事了 .而这一点 ,在中国
古代社会里早已是不争的事实了 .茶花女这个可怜人物的命运对于不必为 此感到内疚
的读者来说 ,成了教诲的源泉 .而杜十娘的结局 ,使那个置她于死地的制度无须辩护就
合理 地存在着 ,无人会质疑那个制度的合理性 ,本来是制度造成的悲剧 ,此时就转变
成了杜十娘个人命运的 悲剧 : 杜十娘眼光太差 ,找错了人 ,遇人不淑 .是李甲的懦弱
和贪财导致了杜十娘的悲剧 .杜十娘的死 亡 ,没有构成对官方道德和制度的挑战 . —
142 — 小说最后的结局 ,使得读者的道德良心得到了缓解和满足 .李甲和阿尔芒充满
了悔恨 ,李甲最后失 去了理智 ,在疯狂中徘徊 ,对于生活已毫无用处了 .阿尔芒除了
悲痛 ,就是深深的悔恨 .他们已经完全 垮了 .他们除了认识和感受自己的状态的能力
外 ,已经被剥夺了一切 .冯梦龙没有给李甲一个忏悔的 机会 .阿尔芒则获得了一个向
作者倾诉悲痛和忏悔的机会 , 因而避免了陷入悲惨和被人唾弃的结局 . 这正是中西方
文化精神的差异所产生的中西方文学的不同结果 . 李甲和阿尔芒都自认为自己担有拯
救的责任和义务 ,有优于他们所选择的女性的地位 ,而没有意识 到他们也是制度的可
悲的祭品 .他们也只是社会制度当中必须要遵守规则的一个极微小的细胞 .他们 并不
具有比时代更先进的思想和意识 ,因而他们的行为 ,并不具有什么叛逆性 ,他们只是遵
从了那个时 代的生活方式 ,按照那个时代的意识和观念在生活和行动而已 .他们与妓
女相爱 ,并不具有什么打破等 级观念的意识 ,也不具有任何高尚的品质 .正是因此 ,
杜十娘和玛格丽特的结局就是注定了的 .她们想 要把改变自身命运的机会寄托在这两
个并不具有新思想也并不具有坚韧性格的人物身上 ,注定了只有 令她们失望的结局 .
他们都没有意识到他们自身对看不见的 , 威严的社会制度的可怕倚赖 .杜十娘和 玛格
丽特都想通过和正常社会的男子结合进入正常的社会秩序中去 .她们都有过正常生活的
理想 ,而 这种理想的前提就是服从 ,自愿地放弃自己对独立 , 自由的权利 .她们都想
要一种平凡的 , 暗淡的 , 没有 鲜明色彩的生活 ,要按照传统的模式建立自己的整个
生活 .他们也并没有想冲破现实的社会机制 .她 们只是想顺从这样的社会机制 .他们
的经验使我们相信 : 软弱无力的孤单之人 ,一旦和强大的社会规则 发生冲突 ,就只有
永远迁就和让步 , , 让步 再让步 ,既不能奋起反抗这个社会 , 无视这个社会的规范
,又不 能让自己具有超脱社会规范之外的精神 ,也不能洗去他自身所遭受到的屈辱等等
,除了俯首听命或者遗 忘之外 ,要反对的话也只会束手无策 .俯首听命是表面的 ,它
掩盖的是内心的痛苦和怨恨 ; 遗忘也只是 假装而已 ,如果真正把自己的悔恨和痛苦遗
忘了 ,就不会陷入癫狂状态中了 . 三玛格丽特和杜十娘一样 ,除了死亡 ,她们本应该
还有其他的可能性 .换言之 ,她们并非是非死不可 . 杜十娘拥有百宝箱 ,她无需依附
李甲或任何人 ,就可以自立或 "他适" .嘉靖名妓马湘兰 ,挟赀觅偶 ,在高 ) 不成低不
就的情况下 ,悠游山水 ,结交名士 ,便是一例 ( 王稚登 《马湘兰传》 .明末名优朱楚
生自行立业 , [ 13 ] 任女班班主 ,亦可为证 .杜十娘不取马湘兰或朱楚生模式 ,宁为
玉碎 ,不为瓦全 .她骂孙富道 "汝以 : 奸淫之意 ,巧为谗说 ,一旦破人姻缘 ,断人恩
爱 ,乃我之仇人 .我死而有知 ,必当诉之神明 .尚妄想枕席 [ 之欢乎 !"14 ] 沈广仁
说 "杜十娘宁沉清流 ,不汨浊世 ,是为悲剧 .[ 15 ] 杜十娘并没有意识到是社会制度
本 : " 身造成了她的悲剧 ,她没有控诉社会制度 ,她把希望寄托到了虚妄的 "神明"
那里 .杜十娘这种精神实际 上是冯梦龙所寄托的中国文人的文化性格和气质 .这实际
上也是中国文人自身无法突破单向度思维特 性的悲剧 . 玛格丽特亦当如是 .她如此年
轻 ,还拥有如此美貌 .她可以另觅人生的另一份爱情 ,或者重新依附 一个富人 ,尚可
以过上豪华享乐的生活 .但是生活的经历给了她教训 ,她已经认识到像她这种身份的女
人在那个社会里是 "不配" 也不可能得到幸福和爱情的 .她对生活完全失望了 ,对自
己的人生也完全绝 望了 .如果作者改变了玛格丽特的最后结局 ,那么玛格丽特就会失
去她应有的悲剧力量 ,而这个故事就 会失去它应有的道德震撼力 ,也就无法体现出玛
格丽特为道德而牺牲所产生出来的拯救感和崇高感 . 因此 ,杜十娘和玛格丽特 ,作为
作者观念和道德理念的产物 ,她们必须服从作者的理念和情节发展 的需要 ,用她们的
死亡来传达作者所要达到的目的和效果 .她们在死亡中超越 , 升华 ,并因此获得意义
. 这就是文学作品必须来自生活但又必须高于生活 ,或者说现实的生活被作者诗意化了
. 16 世纪到 17 世纪的中国还处在封建体制主宰整个社会的阶段 , 但社会的经济思
想已经有了些许 的改变 .此时 ,资本主义经济的萌芽已经出现 ,商业观念已经渗透到
社会的各个角落 ,对于财富的追逐 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 .这种经济生活的变化相应地
改变了人们的一些传统观念 .冯梦龙是一个文人 , — 143 — 但也是一个书商 ,这就
使他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传统文人的身份和视域来观察生活和人生 ,再加上 他与
传统文人不同的生活状态 , 人生经历和价值选择 ,也使他具备了一些新的思想观念 ,
使他可以冲破 旧思想的束缚 ,在一定程度上认识到旧制度的冷酷和无情 .正是这种思
想和社会基础 ,使得作为中国封 建时代文人的冯梦龙在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 这篇
小说中体现出了一种新型的创作姿态 .他在作品中表 达的批判意识达到了一个比较前
瞻性的高度 .正是这种意识 ,使杜十娘和玛格丽特这两个不同文学作 品中的人物形象
具有了同样感动人心的道德力量 .冯梦龙和生活在十九世纪法国资本主义时代的小仲
马虽然时代相差两个多世纪 ,但他们的作品却在审美经验和道德批判等各个方面体现出
许多共同的特 征和风貌 .冯梦龙这种特殊的身份使他灌注在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
中的意识形态具有和 《茶花女》 相媲 美的文学意义和思想地位 . 参考文献 : [ 1 ]
[ 4 ] [ 6 ] [ 9 ] [ 12 ] [ 14 ]冯梦龙 . 警世通言下 [ M ] . 北京 : 人民文学
出版社 ,1991. 503. 513. 504. 504. 518. 517. [ 2 ] [ 3 ] [ 5 ] [ 7 ] [ 8 ] [
10 ] [ 11 ] [ 法 ] 小仲马 . 茶花女 [ M ] . 郑克鲁译 . 南京 : 译林出版社 ,
1993. 136. 138. 139 - 141. 139. 140. 113. 143. [ 13 ] 张岱 . 陶庵梦忆 [ M ]
. 上海 :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2. [ 15 ] 辜美高 ,黄霖 . 明代小说面面观 [ M ] .
上海 : 学林出版社 ,2002. 29. The Cultural Tragedy Implication of Du Shiniang
and Lady Camellia WU Lian2qun ( School of Literature and News , Sichuan
University , Chengdu , Sichuan , 610065) [ Abstract] Bot h Du Shiniang Sinks
t he Treasure Box Angrily 》 《Lady Camellia 》 《 and described t ragic
love story. The fate of Du Shiniang and Lady Camellia reflected t he t
hought of t he writers. Their t ragedy not only owed to t he weak
personality of heroes in t he literat ure but also t he social system and et
hics. Bot h heroes and heroines were t he victims of social et hics. The
eastern and western writers criticized t he social system and et hics of t
he society of t hat time t hrough t he description of t heir misfort une.
Different cult ural psychology and principle of et hics of t he west and
east were represented in Du Shiniang and Lady Camellia. [ Key words] Du
Shiniang ; Lady camellia ; t ragedy ; et hic criticis ( 责任编辑 董河燕 责任
校对 心籁) — 144 —
http://wenku.baidu.com/view/061fa4f8941ea76e58fa04e3.html
1 (共1页)
进入Reader版参与讨论
相关主题
在加拿大新闻是可以用来炒 文章不可用来剽窃La Traviata茶花女
什么书让青年江泽民躲被窝读?茶花女
有没有妓女跟嫖客做朋友的章子怡刘烨加冕成“骑士” 获颁文学艺术勋章
才帝掉书袋为啥李甲嫖杜十娘就是千古佳话?
我最爱的一本书《茶花女》想想杜十娘和李甲的故事
我最近在读的书大S产子昏迷:女人命苦这句话是怎么毁人不倦的? zz
蔡骏:我的身份高贵,却爱得如此卑微(zz )物质女的爱情理想---老故事旧片《杜十娘》
重读《茶花女》,怎么觉得她的下场完全是活该?杜十娘与王美娘形象比较——读《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与《卖油郎独占花魁》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杜十娘话题: 道德话题: 茶花女话题: 李甲话题: 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