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boards

本页内容为未名空间相应帖子的节选和存档,一周内的贴子最多显示50字,超过一周显示500字 访问原贴
Returnee版 - [合集] 海归5年-坑的问题
相关主题
[合集] 北京四环买个三居大概多少钱啊一个有两边工作经验的人士对于是否海归的终极判断条件
[合集] 北京上海现在海归是个什么价有没有孩子已经在美国上了小学的海归?
[合集] 下周要海归北京高校了[合集] 裸归了,问懂行的人一些问题,谢谢
[合集] 海归两年城市生活真实感受 (北京和成都)有没有海归到北京的. 小孩都选读国际学校还是普通小学?
大家有考虑过孩子回国的上学问题吗?(北京篇)归不归主要看娃
稳拿海归Style“海鸥”-疑问和叹息半海归探路进行时~~地点上海 (ZZ)
[bssd]聊一个我知道的老海归[合集] 打算待在美国了
海归高校20万相当于归公司40万?这个版的ID,好像都是上海的ID(或者有关的)说海归不错。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海归话题: 问题
进入Returnee版参与讨论
1 (共1页)
b*****9
发帖数: 8922
1
☆─────────────────────────────────────☆
lifeisboring (really?) 于 (Tue Aug 10 14:32:55 2010, 美东) 提到:
海归版水太大,顺应网友号召,另开一帖。
好多有意回国的网友关心坑的问题,尤其担心坑会越来越少,不赶紧填就没有了。我的
感觉不是这样。这里所说的坑仅限于科研院所。
坑有几种,高级的是千人、top 2正教授、名校长江教授等等。我想这不是大部分网友
关心的坑。大家更关心的还是面向小青椒的中科院百人计划、高校特聘(特别、百人)
研究员等等。这方面的坑没有减少,相反,我觉得还多了。
首先,中科院的百人计划名额没有减少,十二五规划也明确指出要继续实施百人计划;
百人计划的门槛也没怎么变,招到的绝大多数都是欧美一、二流研究机构的博士后,主
要的变化就是从2年变成了4年。
其次,高校的特别研究员岗位增多了。这种岗位基本是个新生事物,是高校用来吸引年
轻人的一个变通职位。一是可以避开旧体系的束缚,减少矛盾;二可以跟国际接轨,逐
渐推广tenure制度;三是能够跟中科院的百人计划竞争,吸引人才。这个职位比高校副
教授待遇高,又是博导,因此更有吸引力。我知道的就有若干人放弃了中科院百人计划
,选择了北清的特别研究员。
现在好些高校,我知道的有北大、清华、交大等,的不少院系都有了特别研究员岗位。
如果我没记错的话,5年之前,这些岗位是很少的。
所以我认为坑不是少了,而是多了。真正变差的是房价比5年前高太多了。所以大家别
骂学霸阻碍了海归路,要骂就骂影帝和他的4万亿。
☆─────────────────────────────────────☆
tteou (GOD DOG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于 (Tue Aug 10 14:34:39 2010, 美东) 提到:
顶!
☆─────────────────────────────────────☆
leonking (Leon) 于 (Tue Aug 10 14:38:02 2010, 美东) 提到:
跟5年前比的话的确是这样,就是看特聘系列还能坚持多久,水涨船高到什么地步.其实这
就是个过渡形态,最终还是会和tenure制度接轨的. 现在就是变相把AP这个阶段的待遇
提高了,以后肯定会降下来的.
☆─────────────────────────────────────☆
rdf (rdf) 于 (Tue Aug 10 14:42:46 2010, 美东) 提到:
国家在发展,待遇为什么肯定会降下来?
☆─────────────────────────────────────☆
ahche (失败千老一名) 于 (Tue Aug 10 14:47:41 2010, 美东) 提到:
能够说说一些人为什么弃中科院百人选北清吗?
☆─────────────────────────────────────☆
leonking (Leon) 于 (Tue Aug 10 14:50:42 2010, 美东) 提到:
因为回去的人多了, 这些年出国的越来越多,美国这边的学术坑受经济影响越来越难占,
两边一算,毕业了博后完了回去的人肯定是越来越多. 最后无可避免变成买方市场
其实从TOP2就看出来了,人家现在根本不稀罕用待遇来吸引年轻人就已经抢破头了. 以
后必然会延续到其他学校的.
☆─────────────────────────────────────☆
rjaw (jaw) 于 (Tue Aug 10 14:53:19 2010, 美东) 提到:
有些人性子太急,眼光太短
炒炒股对大家发现并克服自己的性格缺陷有好处
☆─────────────────────────────────────☆
rdf (rdf) 于 (Tue Aug 10 15:00:16 2010, 美东) 提到:
那时因为党和政府不稀罕真正做学问的而已,60年来一直如此。
宏观地说,中国跟美国在缩小差距,个人待遇肯定在好起来,在跟美国接近,即使两边
都是买方市场,回去得待遇也不会变差。看看中国的人口和将来可能的经济规模,有个
100所好大学加科学院和专业学院不多吧。
☆─────────────────────────────────────☆
leonking (Leon) 于 (Tue Aug 10 15:08:50 2010, 美东) 提到:
我说的待遇变差是纵向比,以前的回去给正教授,给杰青,现在只能是特聘,以后说不定就
给普通的AP和国际接轨了. 横向应该是越来越好的,以前一个教授拿多少,现在拿多少.
国家投的钱肯定是越来越多的,但这改变不了水涨船高这个必然现象.
其实看看台湾,韩国,日本的路就知道了,现在美国名校回去也就是普通AP而已,几个能在
台北,汉城,东京买房的? 要知道中科院的百人前不久都还管北京的房呢
☆─────────────────────────────────────☆
peoplem (我爱我家) 于 (Tue Aug 10 15:11:25 2010, 美东) 提到:
这是好事 不是坏事
☆─────────────────────────────────────☆
rdf (rdf) 于 (Tue Aug 10 15:13:09 2010, 美东) 提到:
这个理解。但是同一个人,现在不会去,而是在美国欧洲工作,也在积累资金经验啊,
而且这种海外生活阅历不是钱可以买到的。
将来的毕业生门槛确实会变高,但是你要看到,现在升大学,读研,留学,都比以前容
易数量级了。
☆─────────────────────────────────────☆
yannick (生活在别处) 于 (Tue Aug 10 15:16:00 2010, 美东) 提到:
那国内土博上去的讲师们怎么办
☆─────────────────────────────────────☆
yannick (生活在别处) 于 (Tue Aug 10 15:22:03 2010, 美东) 提到:
我觉得现在之所以不用待遇来吸引就会有很多人抢破头主要还是因为国内不够正规
高校的教师通过各种横向项目或者校外的公司能得到额外的收入
肯定不是所有人都能拿到这些,但是人都是喜欢往好处想
我觉得随着制度的规范化,
国内的高校慢慢会向东亚其他地区的高校靠拢,接近韩国或者台湾
待遇不会特别的高,但是绝对高出社会平均水平
☆─────────────────────────────────────☆
leonking (Leon) 于 (Tue Aug 10 15:27:41 2010, 美东) 提到:
有能力的靠人脉和海归们拼发展,没能力的去低一档的学校发展
AP们在美国混tenure不也是一档一档下山么
单就发文章,优秀的土博们其实不比一般海归差多少,毕竟基数太大了.人家缺的就是这
层金而已,发展起来还有人脉优势.
总之,接轨是大趋势,竞争是无非避免的,无论是和国外同行竞争,还是和土博竞争,就看
你愿意留在这边竞争还是回去竞争了.那种回好学校去要职称要房子要待遇的时代,对年
轻人来说基本是不用想了.
☆─────────────────────────────────────☆
yannick (生活在别处) 于 (Tue Aug 10 15:28:59 2010, 美东) 提到:
看韩国台湾的高校教师简历,基本上绝大部分都是海归博士
不知道他们的土博都分流去哪里了
☆─────────────────────────────────────☆
finite (螺旋) 于 (Tue Aug 10 15:29:08 2010, 美东) 提到:
现在也高出平均水平吧,你不要跟垄断国企或外企比
☆─────────────────────────────────────☆
yannick (生活在别处) 于 (Tue Aug 10 15:30:37 2010, 美东) 提到:
我是说相比较于同样教育背景,同样时间工作经验的人来说
☆─────────────────────────────────────☆
finite (螺旋) 于 (Tue Aug 10 15:31:27 2010, 美东) 提到:
那恐怕美国也达不到平均水平
☆─────────────────────────────────────☆
yannick (生活在别处) 于 (Tue Aug 10 15:32:49 2010, 美东) 提到:
我觉得美国还好,总体水平看来发考题还是一个很好的出路
台湾,韩国,日本的名校发考题工资还是相当不错的
坡国和香港就更好了
☆─────────────────────────────────────☆
leonking (Leon) 于 (Tue Aug 10 15:39:26 2010, 美东) 提到:
Tenure也是很重要的因素吧.
对国内来说,归高校的一个很大好处就是孩子的教育,省了多少事啊
亚洲其他国家的发考题不知有没有这个优惠
反正亚洲国家发展到了一定阶段以后学校基本就都是名校海归了,文化认同感影响非常
大. 中国不可能例外的,出国人数在哪里摆着.
☆─────────────────────────────────────☆
laonuo (laonuo) 于 (Tue Aug 10 15:46:04 2010, 美东) 提到:
不需要达到美国平均水平啊。基本生活有保障,生活的快快乐乐,精神上有成就感,要
比多几万美元强得多。
☆─────────────────────────────────────☆
lifeisboring (really?) 于 (Tue Aug 10 15:51:33 2010, 美东) 提到:
这个就只能说是萝卜白菜各有所爱了。
☆─────────────────────────────────────☆
lifeisboring (really?) 于 (Tue Aug 10 15:55:36 2010, 美东) 提到:
我没这么悲观。要是top2没有压力,也不会推出特别研究员来跟中科院竞争。事实上,
我已经听到若干高校的抱怨,说中科院把人都抢走了。我上贴的统计数据也能说明一些
问题。
×××××××××××××
(5)海归样本分析
为了方便大家更全面得了解海归状况,整理了一个小规模的海归样本。选择的标准是(
1)我认识的,知道其基本信息;(2)过去5年回国的;(3)海归学术界的(我基本不
认识回公司或者自己创业的,因此无从调查)。
样本共26人,覆盖4个学科,基本都是基础科研类的,而且主要是我自己的学科,所以这
是一个有很大偏差的样本,但是希望能提供一点有用信息。下面是一些基本数据。
-~60%到中科院(均为百人计划),~40%到各高校(均为特聘教授或特聘研究员)
。要注意的是,这个比例有偏差,因为(1)我自己是中科院的,自然认识中科院的多些
;(2)学科差异。
-博士学校:~70%美国博士,~20%中国博士,~10%其他国家博士。顶尖名校的博
士占20%-30%[具体跟顶尖名校的定义有关,不细说了]。我自己不是名校博士,所
以统计名校博士比例绝对没有炫耀的意思。
-均有2年以上海外博士后经历。有极少数回国前拿到了美国教职,但是绝大多数(>90
%)都是博士后回国的。博士后年限在2-6年之间。
-回国年龄,分布在30-41岁之间。大致如下。
30-33岁:~58%;
34-37岁:~27%;
38-41岁:~15%
-回国后的科研状态。大部分人还在认认真真做科研,产出还可以,说明科研环境和条
件还是不错的,至少对年轻人来说,只要个人努力,是可以做好科研的。当然,再往上
走可能有整个科研体系的制度制约,无法凭借个人努力改变。但是这种事业天花板要等
做到大牛之后才会碰到,不是我们需要现在关心的问题。
-收入:这个我不是很确定,因为我很少打听。从各个渠道听来的消息汇总一下,基本
在年收入15万以上吧。中科院的可能多些,平均超过20万。
-科研和出身的关系。至少对该样本而言,名校和非名校,国外博士和国内博士,在科
研能力和成就上,没有显著差别,统计上无明显关联。
☆─────────────────────────────────────☆
leonking (Leon) 于 (Tue Aug 10 16:04:47 2010, 美东) 提到:
中科院最主要是这几年百人给房子吧,现在房源也越来越少了. 钱虽然多到随便花,但一
切开支都从经费里出,压力也挺大的. 而且所与所之间差别也很大.
TOP2现在应该已经没有啥中科院的压力了,待遇上来了,有名字又有孩子教育优势.其他
高校可能还差点,需要和中科院竞争一下
有选择是好事
☆─────────────────────────────────────☆
yannick (生活在别处) 于 (Tue Aug 10 16:06:45 2010, 美东) 提到:
孩子教育优势中科院也有点
有指定画片小学啥的
☆─────────────────────────────────────☆
leonking (Leon) 于 (Tue Aug 10 16:10:09 2010, 美东) 提到:
和好大学比不了,TOP2加人大师大,中小学那是多少人挤破头想进的地啊
中科院中关村附近的所还勉强,亚运村那片的就纯悲剧了,但那边比市区清净多了,适合
做学问
反正是各有利弊
☆─────────────────────────────────────☆
yannick (生活在别处) 于 (Tue Aug 10 16:14:06 2010, 美东) 提到:
对,我说的就是中关村那片的
☆─────────────────────────────────────☆
esl (organic) 于 (Tue Aug 10 16:44:43 2010, 美东) 提到:
咱们国家人口基数大,发展不均衡,跟那些个小地方不一样,论平均水平,北京上海的
工资也不高,北京2009年平均工资为44715,月薪五千块都高出社会平均水平不少了,
问题是,教授要只拿5000块,能安心干活么。
☆─────────────────────────────────────☆
niuxg (xiaogang) 于 (Tue Aug 10 22:05:13 2010, 美东) 提到:
如果是高校里有一定年头的教授,房子早解决了,孩子教育也基本不用花多少钱。一个
月5000生活肯定够了,天天买名牌肯定不行。再说中国都是夫妻都工作的,两个人加起
来得1万了吧。
☆─────────────────────────────────────☆
swjtuer (swjtuer) 于 (Wed Aug 11 02:05:28 2010, 美东) 提到:
大部分高校老师是没有横向课题的,也挣不到多少钱。
中国这么大,问题这么多,每时每刻都在出事,看看今年为止发生多少事故,那件少的
了大把的银子。国家需要花钱的地方太多了,所以近几年不大可能大幅度提高教师收入
。让老师能吃饱肚子,有个床位睡觉,就是国家目前能保证的,再高的要求就不要奢望
了。
☆─────────────────────────────────────☆
sealight (( )) 于 (Wed Aug 11 02:17:18 2010, 美东) 提到:
每年给公务员和退休公务员加薪的时候可是一点都不觉得缺钱.
☆─────────────────────────────────────☆
lifeisboring (really?) 于 (Wed Aug 11 10:28:26 2010, 美东) 提到:
其实国家不是没钱,也不是科研经费少,就是制度问题。科研经费里的人员费比例很低
。导致收入提不上去,经费也花不出去。中科院的很多所都有这个问题,很多课题组都
有这个问题。沉淀的经费很多,常被审计署批。
☆─────────────────────────────────────☆
MYNY (Pang_pang) 于 (Wed Aug 11 11:45:32 2010, 美东) 提到:
美国这边课题经费管理很严格,人员费比例很少吧。一般教授也就能多开是三个月工
资。
国内的课题费什么都能报销,那都是纳税人的血汗钱呢、
按照你的意思,大部分经费都可以装进私人腰包吗?既然花不掉,就应该少申请点!
☆─────────────────────────────────────☆
rdf (rdf) 于 (Wed Aug 11 11:50:19 2010, 美东) 提到:
现在你/科学院给硕士生多少钱?大学呢?
☆─────────────────────────────────────☆
lifeisboring (really?) 于 (Wed Aug 11 12:14:24 2010, 美东) 提到:
这就是个局外人很大的误解了。首先美国教授工资高,其次9个月工资是学校付的;第
三美国经费的overhead高,这其实就是变相的付人员费的办法。而中科院的研究员工资
本来就低,而且国家只给个标准,并没有专款发工资。真正符合国家规定的,也就是2
千每月(这不奇怪,吴仪不是号称每月工作才4千吗)。要是严格按照这个规定,中科
院关门算了;另外,科研本来就是全球竞争。中国不发展科研就算了。要发展,工资上
至少要过得去。不能一方面要求国际竞争力的工作,一方面只给第三世界的工资。要提
高工资,不改革经费制度就只好有各种变通方法,例如绩效奖金什么的。即使这样,我
们的工资相对于工作来讲,也不高。以我为例,我的工作不比美国35左右的这帮
assistant professor的平均水平差,工资却只是他们的1/3。而且,这么点工资却要
交20%的重税。所以拜托别提“浪费纳税人血汗钱“这么煽情的字眼。我5年交的税超
过20万,交的养老金等~10万(大部分都是白交了),我才是交的血汗钱。
另外,国内课题费不是什么都能报销的。如果什么都能报销,那怎么会有那么多沉淀的?
☆─────────────────────────────────────☆
lifeisboring (really?) 于 (Wed Aug 11 12:16:22 2010, 美东) 提到:
1000-2000每月,跟年限有关。
☆─────────────────────────────────────☆
rdf (rdf) 于 (Wed Aug 11 12:18:46 2010, 美东) 提到:
你要是给近2000,学生还好过,10年前我老板就给1000多了。钱用不掉多给点学生吧。
☆─────────────────────────────────────☆
lifeisboring (really?) 于 (Wed Aug 11 12:39:06 2010, 美东) 提到:
不行。首先给多少钱是所里统一规定的;其次法定的课题人员费远不够发工资,各个所
都是东挪西湊来的,要严格说,都违法犯罪。就算一个学生一年2万,课题中的人员费
比例不超过10%,就算10%吧。也就是说,如果按照严格规定,我需要每20万的经费才
够给一个学生发工资(前提是我义务劳动,分文不取)。
☆─────────────────────────────────────☆
rdf (rdf) 于 (Wed Aug 11 12:46:07 2010, 美东) 提到:
我记得以前是从所里领一部分,老板给一部分,然后过节肯定要给几千现金。有的学生
自己在外面有项目还好,要不你多给几千一年还是还是很有用的,小年轻正需要钱。一
边是规则一边是现状,两难(要我自己收入还可以的话我肯定要给学生现金,当然了,
也许是说比做容易)。不过科学院的学生比大学高很多了。
☆─────────────────────────────────────☆
lifeisboring (really?) 于 (Wed Aug 11 12:58:18 2010, 美东) 提到:
我们的好学生有奖金,一篇好论文顶一年工资甚至更多。我指导学生,一般是我的想法
(idea),学生具体执行,我具体指导(甚至包括debug),论文也基本由我写,但是学生挂
第一作者。所以聪明而努力的学生,不愁发论文,收入也会不错。
☆─────────────────────────────────────☆
rdf (rdf) 于 (Wed Aug 11 13:03:39 2010, 美东) 提到:
那很好,佩服。猜想研究没有兴趣天分的就早出去兼职。
不过论文也你写似乎不够好,呵呵。
☆─────────────────────────────────────☆
ot ()ot() 于 (Wed Aug 11 13:09:15 2010, 美东) 提到:
哈哈,招了一堆笨笨学生。
☆─────────────────────────────────────☆
win98 (@v@) 于 (Wed Aug 11 13:12:56 2010, 美东) 提到:
这个老板人不错
☆─────────────────────────────────────☆
lifeisboring (really?) 于 (Wed Aug 11 13:14:02 2010, 美东) 提到:
所以我听到“导师剥削学生”的说法就郁闷。
☆─────────────────────────────────────☆
rdf (rdf) 于 (Wed Aug 11 13:18:57 2010, 美东) 提到:
多数是无聊挖坑。但是中国学生薄厚跟的老板不好是比较惨。
我自己跟了几个老板都美国人,但是有个刚起步的就直接跟我说文章我来写吧,可以快
点。
☆─────────────────────────────────────☆
rdf (rdf) 于 (Wed Aug 11 13:20:23 2010, 美东) 提到:
是啊,国内需要的是这种,而不是那些拿着美国护照却跟学生说爱国的人。
☆─────────────────────────────────────☆
lifeisboring (really?) 于 (Wed Aug 11 13:24:24 2010, 美东) 提到:
我一般是让学生先写,来锻炼写作能力。但是我耐心又不够,往往最后我全部删掉重来。
☆─────────────────────────────────────☆
rdf (rdf) 于 (Wed Aug 11 13:29:32 2010, 美东) 提到:
理解,等你地位稳定了就可以多给点学生机会了。
☆─────────────────────────────────────☆
sika (白鹿衔花) 于 (Wed Aug 11 13:35:03 2010, 美东) 提到:
公务员加工资的时候教师也是一起加的
尤其是中小学老师
☆─────────────────────────────────────☆
zarabean (zara) 于 (Wed Aug 11 19:20:08 2010, 美东) 提到:
清华有多少特聘研究员啊?我在网上搜,北大有,清华一个都没找到
☆─────────────────────────────────────☆
zarabean (zara) 于 (Wed Aug 11 19:59:57 2010, 美东) 提到:
真正的牛人不用在乎这个吧,北京好的小学多了,清北的附小也就一般般
1 (共1页)
进入Returnee版参与讨论
相关主题
这个版的ID,好像都是上海的ID(或者有关的)说海归不错。大家有考虑过孩子回国的上学问题吗?(北京篇)
海归的有给孩子办北京户口的吗?稳拿海归Style“海鸥”-疑问和叹息
ld是北京户口,我能跟着他申请到北京户口么?[bssd]聊一个我知道的老海归
海归北京,户口要北京的还是上海的?海归高校20万相当于归公司40万?
[合集] 北京四环买个三居大概多少钱啊一个有两边工作经验的人士对于是否海归的终极判断条件
[合集] 北京上海现在海归是个什么价有没有孩子已经在美国上了小学的海归?
[合集] 下周要海归北京高校了[合集] 裸归了,问懂行的人一些问题,谢谢
[合集] 海归两年城市生活真实感受 (北京和成都)有没有海归到北京的. 小孩都选读国际学校还是普通小学?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海归话题: 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