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boards

本页内容为未名空间相应帖子的节选和存档,一周内的贴子最多显示50字,超过一周显示500字 访问原贴
Returnee版 - [bssd]70后的出国赚大了
相关主题
北清?国内高校和科学院的职称普及
PECASE和杰青[创业谈] 国内高校和科学院的职称普及 (转载)
以前本版几个鼓吹炒房的情绪还稳定吧?腐朽的高校,太黑了(转载)
看这位美国都tenure了回北大接着拼tenure海归都有啥基金可以申请
又有一个ap全职海归了有没有在海外申请杰青的?
回国找工作不要妄自菲薄,要抗争什么水平才能达到"杰青排队水平"
千青的真实性如何?看来俺杰青有望!
Re: 一位生物千老的转码心路历程 (转载)问个海归高校的问题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教授话题: 出国话题: 年轻话题: 周志华话题: 研究
进入Returnee版参与讨论
1 (共1页)
d********a
发帖数: 1852
1
我觉得70后的出国赚大了。至少是对一直做学术的人而言,的确如此。
我出国的同学里,留在美国的,不管是当教授也好,还是转行去公司也好,都过着舒舒
服服的日子;海归的,在高校和研究所里也有不错的职位,北清正教授或者特聘研究员
,中科院百人计划等等。一直留在国内的,都还在名校副教授或者差校教授副教授蹲着
呢。
以我为例,我要是不出国,现在顶多做到北清副教授,望穿秋水,等待如夫人转正。我
又不会走关系,这一路职称评下来,不死也得废了。
幸亏出了国,省了这一堆麻烦。回国后职业发展一路顺利,是最年轻的博导/正教授(
top 1-5%), 最年轻的百人计划(top 1%-5%),最年轻的杰青(top 1%-5%);经费充足
,科研顺利,在国际上好歹也有些知名度。要是我一直在国内,现在说不定还在为发篇
SCI发愁呢,不用说职称的麻烦了。
我不是特例。周围一堆同事同行都是如此。本行业里,没出国的同龄人基本都在副教授
一级挣扎,学术上也落下了一大截;出了国的,不少跟我差不多状况。
P*********a
发帖数: 809
2
赞!!

【在 d********a 的大作中提到】
: 我觉得70后的出国赚大了。至少是对一直做学术的人而言,的确如此。
: 我出国的同学里,留在美国的,不管是当教授也好,还是转行去公司也好,都过着舒舒
: 服服的日子;海归的,在高校和研究所里也有不错的职位,北清正教授或者特聘研究员
: ,中科院百人计划等等。一直留在国内的,都还在名校副教授或者差校教授副教授蹲着
: 呢。
: 以我为例,我要是不出国,现在顶多做到北清副教授,望穿秋水,等待如夫人转正。我
: 又不会走关系,这一路职称评下来,不死也得废了。
: 幸亏出了国,省了这一堆麻烦。回国后职业发展一路顺利,是最年轻的博导/正教授(
: top 1-5%), 最年轻的百人计划(top 1%-5%),最年轻的杰青(top 1%-5%);经费充足
: ,科研顺利,在国际上好歹也有些知名度。要是我一直在国内,现在说不定还在为发篇

L***s
发帖数: 9258
3
这才是实话。不过回去太晚了也不行。您这是正好赶了趟。

【在 d********a 的大作中提到】
: 我觉得70后的出国赚大了。至少是对一直做学术的人而言,的确如此。
: 我出国的同学里,留在美国的,不管是当教授也好,还是转行去公司也好,都过着舒舒
: 服服的日子;海归的,在高校和研究所里也有不错的职位,北清正教授或者特聘研究员
: ,中科院百人计划等等。一直留在国内的,都还在名校副教授或者差校教授副教授蹲着
: 呢。
: 以我为例,我要是不出国,现在顶多做到北清副教授,望穿秋水,等待如夫人转正。我
: 又不会走关系,这一路职称评下来,不死也得废了。
: 幸亏出了国,省了这一堆麻烦。回国后职业发展一路顺利,是最年轻的博导/正教授(
: top 1-5%), 最年轻的百人计划(top 1%-5%),最年轻的杰青(top 1%-5%);经费充足
: ,科研顺利,在国际上好歹也有些知名度。要是我一直在国内,现在说不定还在为发篇

S**I
发帖数: 15689
4
这是您老太牛了,我的同学和师兄里,出国的在美国蹲着做千老有一大把,一直留在国
内高校的倒是有已经升了正教授和快要升了的。

【在 d********a 的大作中提到】
: 我觉得70后的出国赚大了。至少是对一直做学术的人而言,的确如此。
: 我出国的同学里,留在美国的,不管是当教授也好,还是转行去公司也好,都过着舒舒
: 服服的日子;海归的,在高校和研究所里也有不错的职位,北清正教授或者特聘研究员
: ,中科院百人计划等等。一直留在国内的,都还在名校副教授或者差校教授副教授蹲着
: 呢。
: 以我为例,我要是不出国,现在顶多做到北清副教授,望穿秋水,等待如夫人转正。我
: 又不会走关系,这一路职称评下来,不死也得废了。
: 幸亏出了国,省了这一堆麻烦。回国后职业发展一路顺利,是最年轻的博导/正教授(
: top 1-5%), 最年轻的百人计划(top 1%-5%),最年轻的杰青(top 1%-5%);经费充足
: ,科研顺利,在国际上好歹也有些知名度。要是我一直在国内,现在说不定还在为发篇

d********a
发帖数: 1852
5
我是很一般的。我有几个同学才是真牛呢,不仅很早就拿到美国教职,而且PECASE都拿
到了。我对他们羡慕得直流口水。

【在 S**I 的大作中提到】
: 这是您老太牛了,我的同学和师兄里,出国的在美国蹲着做千老有一大把,一直留在国
: 内高校的倒是有已经升了正教授和快要升了的。

c*******o
发帖数: 27734
6
下面这个是你?
周志华生于1973
在南京大学我发现新大陆——迄今为止最年轻的杰青——31岁的周志华。他年纪比
我小,成就比我高,我慕名打电话乃至到办公室堵截,约会再三,他总说自己没什么值
得采访的,一连说了N个“NO”!
我这么无情地谋杀他的时间,天可怜见,看在我都找到他以前导师的份上,周志华教授
无奈地答应了。
为什么这小子这么婉拒媒体?望着他镜片后单纯得像一个零样的眼睛,这位理科男生的
想法其实非常单纯:低调行事,醉心研究,让科研成果说话,别的叨扰能免则免。
这位1973年出生的年轻人,简直坐着火箭上云端:硕博全部提前毕业,毕业第二年破格
晋升副教授,第三年聘为教授,第四年获博导资格,同年获“杰青”资助。一年一级,
他能没有压力吗?
“压力不是别人给的,是自己找的。”周志华沉静地回答。“级别、职称之类其实倒没
什么压力,因为既然已经聘上了,多干点少干点别人也不会怎么样。真正的压力是觉得
一直没做出什么好成果来,只能希望以后做的东西能比以前做的好些。”
我们的采访约在办公室,巧的是他爱人同在人工智能教研室工作,所以我们的对话多了
些温馨的色彩。
人物引擎
周志华,1973年11月生。分别于1996年6月、1998年6月和2000年12月于南京大学计算机
科学与技术系获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2001年 1月起留校任教。2002年3月破格晋升副
教授,2003年11月被聘任为教授,2004年4月获博士生导师资格。现任人工智能教研室主
任、机器学习与数据挖掘(LAMDA)研究组负责人。南京航天航空大学兼职教授、澳大利亚
Deakin大学名誉研究员。
目前主要从事机器学习、数据挖掘、模式识别、信息检索、神经计算、进化计算等领域
的研究工作。曾主持或参加过多项国家、省自然科学基金课题的研究工作。发表国际论
文40余篇。
一般人常在电脑上干的事我都不会
问:有人说IT产业吃的是青春饭,程序员做到35岁就应该退休了。所以他们说出计算机
少年天才一点都不稀奇,是这样吗?
答:我的工作和程序员搞电脑软件设计是两回事,一般人想像的计算机博士、教授可能
是电脑高手、轻松入侵别人网络的黑客。其实这是一种误解。比如我主要研究的是机器
学习和数据挖掘,简单地说,就是研究对数据进行分析的办法,比如对大量的气候信息
数据进行分析后,就有可能对今后的灾害性天气提前预警,这里我们要研究的就是如何
去分析这些数据。这些东西用途很广,像人脸识别、网络安全、基因数据分析甚至药物
筛选都用得上。计算机只是我们用到的一种工具,因为计算机科学研究的其实是“计算
”而不是计算机。
其实很多一般人常在电脑上干的事我都不会,像QQ、flash我就不会,只偶尔在网上下下
围棋。以前曾经有熟人知道我是计算机博士,搬了台电脑来让我帮忙修,我说不会别人
还不信,后来只好送到外面公司去给他修了。
家里没装宽带
问:昨晚我给你家里打了40多个电话,前后持续两小时,一直忙音,是没有搁好电话吗

答:不是,我在拨号上网查资料。
问:一位计算机系的教授,家里没装宽带?太让人匪夷所思了!
答:因为我住在校内改造后的筒子楼,离办公室只有五分钟的路,所以家里没装宽带。
妻子答:主要是没顾得上到电信局申请。
问:请问你是如何认识现在的太太的?
答:我念博士时她念硕士,在同一个教研室,是我的师妹。我们共同语言比较多,她很
理解、很支持我,经常陪我一起工作到深夜。她以前很喜欢逛街,结婚以后就少了,虽
然校门外就是最繁华的鼓楼商业街,但去年我只陪她逛过一次。虽然她并不埋怨我,但
我其实心里对她很歉疚。她刚博士毕业,留校做讲师。
住在筒子楼也挺好
问:这个问题我想问问你太太。我在大学念的是中文,周遭都是文科男生,戴白色围巾
,有色眼镜,以诗人的面目出现,在大学女生窗下弹吉它念情诗。那时候理科男是没有
情趣的代名词。但时移世异,现在的理科男是财富的代名词,不再是那个爬五层楼就气
喘的人,也不再是别人说的“机房西装鸡”。据2003年福布斯排行榜统计,在当年排名
前100位的中国富豪里,88%都是理工科出身,其中男性又占到该比例中的95%。有人说一
个真正的理科男:头上有血,身上有伤,脑袋里有程序。你老公这么有成就,你对他是
怎么看的?
妻子答:我不觉得他有什么了不起啊,可能我和他相处久了,只觉得他热爱事业,不喜
欢招摇,只想专心做研究。他拿到杰出青年基金后学校给我们特批了一套三室一厅住房
,价格比市场便宜,但因为还没装修好,所以我们现在还住在一室一厅的筒子楼里。他
评上副教授时我们曾经有一次换两室一厅的机会,但他嫌换房搬家太麻烦、耽误时间,
所以就没要。他是想少花时间,不过我觉得住在筒子楼也挺好,上班近,而且生活也方
便。
问:有时候会不会委屈,觉得老公太淡泊了?
妻子答:他心思都在研究上,我们都对物质要求不高。
7岁第一次独自出远门
问:说说你的童年吧。你这么聪明,肯定少年老成。1992年你以全省高考第11名的成绩
离开贵阳六中,考上南京大学,是第一次离开家吗?
答:不是。我大概是7岁的时候第一次出远门。那时候我父母在国防科研单位工作,驻扎
在四川山沟里面,小时候我常住在贵阳外婆家。那年我一个人从外婆家到四川看父母,
这边把我送上车,那边父母接站。一路上10多个小时,要命的是,到的时候是早上,站
台上没看见父母,后来知道是因为发过去通知车次的电报没及时送到。我一个人在车站
等着,等了好久也没见来,然后以为没人要我了,大哭。那时候的人真是很好,车站里
一位不认识的阿姨拿面条来给我吃,还想办法和我父母联系。到了下午,我父母总算来
把我接走了。
问:如果换到现在,可能极少有父母舍得这样做,最多会让孩子坐飞机,脖子上挂一块
牌牌,空姐全程陪同。
答:我觉得让小孩从小建立独立、自觉的意识是非常重要的。其实如果放手让孩子去做
事,他可能做得出乎你意料地好。
父母不能一厢情愿培养小孩
问:你小时候有没有像现在的小孩一样上很多培训班、接受各种特殊技能的教育?
答:没有,不过那时候也没这些东西。我从小就很安静。五六岁的时候,拿着一本书就
能坐在那儿一整天不动。所以不太淘气,很好管,基本上不用家长太操心。长大了以后
基本上还是这样。
问:可能你学习的自觉性和研究的兴趣就在那时候激发了。
答:可能是吧。我觉得大人其实不要一厢情愿地按自己的想法去培养小孩。每个小孩都
会有自己的天性,大人最好是仔细观察,找出他最喜欢做的事情,然后在一旁引导他往
好的方面发展。比如小孩喜欢看书,家里就可以多买些对他来说不很深、而且读了能长
知识的书放着。如果小孩天性就不喜欢弹琴跳舞,你逼他去学,他肯定觉得痛苦,而且
因为得不到乐趣,肯定做不长久,其他方面的天性可能会不知不觉地被抹杀了。
问:我发现你好静不好动的个性一直持续到现在。
答:念博士的时候我还是学校博士生足球队的主力后卫,在学校联赛上还进过球,而且
是罚角球直接罚进去的。不过总的来说,我还是比较安静,喜欢一些安静的活动。
问:可能只有你这么安静的人才忍受得了枯燥的科研生活。
答:做学问的人倒未必一定是好静的。而且做学问其实是一件很有趣的事,并不枯燥。
比如我们需要读很多文献,没别的事干扰的时候我每天都会读,你可能觉得这挺枯燥的
,其实如果真的读懂了,你会觉得好像在和很多聪明人交流思想,很愉快的。特别是有
时候一下子觉得“悟”到了点什么,或者是一些杂乱的认识突然贯穿起来了,那种感觉
真的非常好,有多少钱也买不到的。而且当研究有了进展,得到同行认可时,很有成就
感。
中小学生不要偏科
问:你现在做博导了,回头看中小学教育,能给一句忠告吗?
答:中小学一定不要偏科,要尽可能全面发展,这会对今后的工作生活有潜移默化
的影响。我中学的时候还是比较全面的,文理科都很好,文科班的老师对我选了理科班
一直觉得很遗憾,我现在仍然对文学和历史很感兴趣。小时候读的书也很杂,文学名著
、历史地理、五花八门都有。这些东西看起来和我现在的研究领域相差很远,但其实能
感觉到它们的一些影响,有句话叫“功夫在诗外”,有时候看上去不相干的事情里的一
些想法或者见解,可能会意外地带来启发。说实在的,现在有很多学生写出来的中文让
人看不懂,如果你的思想无法表达出来让别人理解,不仅自己会很痛苦,而且无论从事
什么职业,对自己都是不利的。
转自南京大学福建校友会
周博士的科研态度值得大家学习!

【在 d********a 的大作中提到】
: 我觉得70后的出国赚大了。至少是对一直做学术的人而言,的确如此。
: 我出国的同学里,留在美国的,不管是当教授也好,还是转行去公司也好,都过着舒舒
: 服服的日子;海归的,在高校和研究所里也有不错的职位,北清正教授或者特聘研究员
: ,中科院百人计划等等。一直留在国内的,都还在名校副教授或者差校教授副教授蹲着
: 呢。
: 以我为例,我要是不出国,现在顶多做到北清副教授,望穿秋水,等待如夫人转正。我
: 又不会走关系,这一路职称评下来,不死也得废了。
: 幸亏出了国,省了这一堆麻烦。回国后职业发展一路顺利,是最年轻的博导/正教授(
: top 1-5%), 最年轻的百人计划(top 1%-5%),最年轻的杰青(top 1%-5%);经费充足
: ,科研顺利,在国际上好歹也有些知名度。要是我一直在国内,现在说不定还在为发篇

L***s
发帖数: 9258
7
周没出过国。

【在 c*******o 的大作中提到】
: 下面这个是你?
: 周志华生于1973
: 在南京大学我发现新大陆——迄今为止最年轻的杰青——31岁的周志华。他年纪比
: 我小,成就比我高,我慕名打电话乃至到办公室堵截,约会再三,他总说自己没什么值
: 得采访的,一连说了N个“NO”!
: 我这么无情地谋杀他的时间,天可怜见,看在我都找到他以前导师的份上,周志华教授
: 无奈地答应了。
: 为什么这小子这么婉拒媒体?望着他镜片后单纯得像一个零样的眼睛,这位理科男生的
: 想法其实非常单纯:低调行事,醉心研究,让科研成果说话,别的叨扰能免则免。
: 这位1973年出生的年轻人,简直坐着火箭上云端:硕博全部提前毕业,毕业第二年破格

c*******o
发帖数: 27734
8
那他比周还年轻?

周没出过国。

【在 L***s 的大作中提到】
: 周没出过国。
d********a
发帖数: 1852
9
不是。我可没他那么高的曝光度,google是google不出来的。:)

【在 c*******o 的大作中提到】
: 下面这个是你?
: 周志华生于1973
: 在南京大学我发现新大陆——迄今为止最年轻的杰青——31岁的周志华。他年纪比
: 我小,成就比我高,我慕名打电话乃至到办公室堵截,约会再三,他总说自己没什么值
: 得采访的,一连说了N个“NO”!
: 我这么无情地谋杀他的时间,天可怜见,看在我都找到他以前导师的份上,周志华教授
: 无奈地答应了。
: 为什么这小子这么婉拒媒体?望着他镜片后单纯得像一个零样的眼睛,这位理科男生的
: 想法其实非常单纯:低调行事,醉心研究,让科研成果说话,别的叨扰能免则免。
: 这位1973年出生的年轻人,简直坐着火箭上云端:硕博全部提前毕业,毕业第二年破格

c*******o
发帖数: 27734
10
你俩谁更年轻一点?拿杰青的时候,我就是想景仰一下,呵呵。

不是。我可没他那么高的曝光度,google是google不出来的。:)

【在 d********a 的大作中提到】
: 不是。我可没他那么高的曝光度,google是google不出来的。:)
相关主题
回国找工作不要妄自菲薄,要抗争国内高校和科学院的职称普及
千青的真实性如何?[创业谈] 国内高校和科学院的职称普及 (转载)
Re: 一位生物千老的转码心路历程 (转载)腐朽的高校,太黑了(转载)
进入Returnee版参与讨论
d********a
发帖数: 1852
11
他年轻。他是top1%以内,我是top1%以外。

【在 c*******o 的大作中提到】
: 你俩谁更年轻一点?拿杰青的时候,我就是想景仰一下,呵呵。
:
: 不是。我可没他那么高的曝光度,google是google不出来的。:)

d********a
发帖数: 1852
12
现在回去也还好啊。北清的正教授虽然不大可能了(还是有成功特例的),还能拿特别
研究员;其他名校正教授也有可能。中科院的百人计划难度并没有提高。总之平均还是
比没出国的职称高。

【在 L***s 的大作中提到】
: 这才是实话。不过回去太晚了也不行。您这是正好赶了趟。
c*******o
发帖数: 27734
13
那也很牛了,景仰一下。你是理科还是工科?

他年轻。他是top1%以内,我是top1%以外。

【在 d********a 的大作中提到】
: 他年轻。他是top1%以内,我是top1%以外。
d********a
发帖数: 1852
14
补充一下。当然,能在美国当教授更好。工资高,生态环境和学术气氛都好,居家过日
子/做研究都舒服。

【在 d********a 的大作中提到】
: 现在回去也还好啊。北清的正教授虽然不大可能了(还是有成功特例的),还能拿特别
: 研究员;其他名校正教授也有可能。中科院的百人计划难度并没有提高。总之平均还是
: 比没出国的职称高。

d********a
发帖数: 1852
15
不说了。我这马甲是骂人专用,声名狼藉,被人肉出来就丢脸了。

【在 c*******o 的大作中提到】
: 那也很牛了,景仰一下。你是理科还是工科?
:
: 他年轻。他是top1%以内,我是top1%以外。

l*******s
发帖数: 3562
16
牛,景仰ing
m********k
发帖数: 44
17
不一定
有人在国内,直博然后留校做教授,现在都系主任了
a*****e
发帖数: 4577
18
人口红利
没办法的
和出国不出国都没有关系
70后就是爽,在国内,现在都几套房子,风生水起
在美国,当年工作也好找
海龟的,百人,千清,特聘教授该有的也都有
我们80后只有羡慕的份

【在 d********a 的大作中提到】
: 我觉得70后的出国赚大了。至少是对一直做学术的人而言,的确如此。
: 我出国的同学里,留在美国的,不管是当教授也好,还是转行去公司也好,都过着舒舒
: 服服的日子;海归的,在高校和研究所里也有不错的职位,北清正教授或者特聘研究员
: ,中科院百人计划等等。一直留在国内的,都还在名校副教授或者差校教授副教授蹲着
: 呢。
: 以我为例,我要是不出国,现在顶多做到北清副教授,望穿秋水,等待如夫人转正。我
: 又不会走关系,这一路职称评下来,不死也得废了。
: 幸亏出了国,省了这一堆麻烦。回国后职业发展一路顺利,是最年轻的博导/正教授(
: top 1-5%), 最年轻的百人计划(top 1%-5%),最年轻的杰青(top 1%-5%);经费充足
: ,科研顺利,在国际上好歹也有些知名度。要是我一直在国内,现在说不定还在为发篇

AE
发帖数: 2001
19
俺的一个大学同学毕业后留校做辅导员,现在是学院党委副书记。

不一定
有人在国内,直博然后留校做教授,现在都系主任了

【在 m********k 的大作中提到】
: 不一定
: 有人在国内,直博然后留校做教授,现在都系主任了

s********e
发帖数: 465
20
不错不错,不过你这个还是主要靠时机好,现在没回国的70后就难了,高不成低不就。
70年代初期的不出国也有很好的出路,咱以前在国内的副手好几年前就当上正研了,从
来没出国受过罪,至于年薪,中科院那点收入比咱那系统落后5年以上。
科大毕业成电的那个小教授现在也还没到30吧,那个也不是靠海归来的。
干的好才是硬道理,时机是一方面,但是几年之内风水总是要转一圈的,没成绩就算风
水转回来也还是不行啊。
太学术的地方还是海龟比较走捷径,没办法,有道理也有些没道理。
所以看着手下们都有些发愁,不送出去以后成大牛的可能性就很小,不利他们成长,送
出去一个是没人干活,在外面年数待少了还不成,而他们又都是年纪轻轻就拖家带口的
。招海龟压他们上面又碍了他们的前程,而且对他们也有些不公,人家毕竟干了很久,
有打基础的功劳。
相关主题
海归都有啥基金可以申请看来俺杰青有望!
有没有在海外申请杰青的?问个海归高校的问题
什么水平才能达到"杰青排队水平"评杰青主要是看什么?
进入Returnee版参与讨论
w**a
发帖数: 4743
21
就看见贼吃肉,没看见贼挨打。70后,尤其是70前期后,上大学就是过独木桥,分
配又是一道鬼门关。中间还有N多家庭因为没钱弃学,好多女毕业生陪睡换取留京沪的
指标。。

【在 a*****e 的大作中提到】
: 人口红利
: 没办法的
: 和出国不出国都没有关系
: 70后就是爽,在国内,现在都几套房子,风生水起
: 在美国,当年工作也好找
: 海龟的,百人,千清,特聘教授该有的也都有
: 我们80后只有羡慕的份

P*********a
发帖数: 809
22
我师兄就是,70后的高校院长

【在 m********k 的大作中提到】
: 不一定
: 有人在国内,直博然后留校做教授,现在都系主任了

s***y
发帖数: 198
23
最年轻的杰青是南京大学的周志华,29岁,没出过国。

【在 d********a 的大作中提到】
: 我觉得70后的出国赚大了。至少是对一直做学术的人而言,的确如此。
: 我出国的同学里,留在美国的,不管是当教授也好,还是转行去公司也好,都过着舒舒
: 服服的日子;海归的,在高校和研究所里也有不错的职位,北清正教授或者特聘研究员
: ,中科院百人计划等等。一直留在国内的,都还在名校副教授或者差校教授副教授蹲着
: 呢。
: 以我为例,我要是不出国,现在顶多做到北清副教授,望穿秋水,等待如夫人转正。我
: 又不会走关系,这一路职称评下来,不死也得废了。
: 幸亏出了国,省了这一堆麻烦。回国后职业发展一路顺利,是最年轻的博导/正教授(
: top 1-5%), 最年轻的百人计划(top 1%-5%),最年轻的杰青(top 1%-5%);经费充足
: ,科研顺利,在国际上好歹也有些知名度。要是我一直在国内,现在说不定还在为发篇

r****1
发帖数: 328
24
既然没他厉害, 你就逼疤,傻逼一个还出来的色

【在 d********a 的大作中提到】
: 不说了。我这马甲是骂人专用,声名狼藉,被人肉出来就丢脸了。
1 (共1页)
进入Returnee版参与讨论
相关主题
问个海归高校的问题又有一个ap全职海归了
评杰青主要是看什么?回国找工作不要妄自菲薄,要抗争
推荐一个我的牛师兄,厦门大学教授,杰青,34岁成为长江学者千青的真实性如何?
归吗?北清Re: 一位生物千老的转码心路历程 (转载)
北清?国内高校和科学院的职称普及
PECASE和杰青[创业谈] 国内高校和科学院的职称普及 (转载)
以前本版几个鼓吹炒房的情绪还稳定吧?腐朽的高校,太黑了(转载)
看这位美国都tenure了回北大接着拼tenure海归都有啥基金可以申请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教授话题: 出国话题: 年轻话题: 周志华话题: 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