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boards

本页内容为未名空间相应帖子的节选和存档,一周内的贴子最多显示50字,超过一周显示500字 访问原贴
SJTU版 - 上海交大青年千人待遇怎么样?
相关主题
廖世俊教授获第七届上海市自然科学牡丹奖第五批千人(ZT)
5所高校入选“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中国“千人计划”已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1143人
张杰: 建设国际一流大学与人才发展的思考回沪创业 “海归”成上海经济转型“生力军”
蔡申瓯、王立河正式加盟交大数学系北化教授盗用同名耶鲁学者论文
毕奇校友当选2011年IEEE Fellow中国人才战略延揽海归
中共中组部启动人才培养大戏“万人计划”北化教授盗用同名耶鲁学者论文 (转载)
中共中组部启动人才培养大戏“万人计划”北化引进“千人计划”专家Foster院士
国家“千人计划” 中国运载火箭研究院人才引进,国家待遇+火箭院专家待遇人民大学“千人计划”项目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千人话题: 计划话题: 教授话题: 人才话题: 引进
进入SJTU版参与讨论
1 (共1页)
a******7
发帖数: 7936
1
有没有知道的人来说说?
D****R
发帖数: 6053
2
听说和专业有关。。。LZ 啥专业?千人计划批准不太容易, 不如省市的331计划啥的
方便。。国内各种人才引进激励方法还是有一些的。
以下摘抄。
日前,中国科技大学地空学院教授、“千人计划”专家张捷发布博文《“千人计划”教
授面临的困境》,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文中提出了一系列诸如“开展工作困难”、“部
分舆论存在非议”、“与国内同行、单位关系处理难”等“千人计划”教授归国后面临
的实质性问题。随后,上海交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主任、“千人计划”专家过敏
意教授也撰文《高端人才引进得失探讨》,进一步明确了这些问题的切实存在。
“千人计划”自实施以来,已分六批引进了海外高层次人才1510人,“青年千人计
划”也前后分两批共引进了361人,自此,国家“千人计划”行列中已集聚了1871位成
员。在这1871人中,创新人才占去大半壁江山。而高校作为创新人才从事科研工作的主
要载体之一,高校里的“千人计划”教授成为我国科教创新的重要力量——他们是“千
人计划”完成“突破关键技术、发展高新产业、带动新兴学科”这一战略任务的重要保
障。那么,教授们的境况是否真如文中所述?他们到底面临怎么样的困境?本刊分别采
访了几位不同高校、不同领域内的“千人计划”教授,听到了来自他们的真实看法。
制度之困——“管理体制变管制”
大部分教授回归以后的头等大事就是组建研究团队,这时候东西方大学管理系统之
间的差异很容易就显露出来。在中国大学里,行政主导之风盛行,即使细枝末节如团队
的人才招聘,行政层面上也未必会给予教授们足够多的自由。华东理工大学机械与动力
工程学院的“千人计划”教授章文俊就讲述了他亲身经历的例子:“我甚至无法完全按
照自己的意愿来招收研究生。在加拿大任教时,我可以招收任何专业的学生来从事混合
多学科的研究,而现在我的博士生有名额限制,作为一名机械工程的教授,我无法招收
生物化学背景的学生做硕士生或博士生。”章文俊表示,这种管理体制上的限制让部分
“千人计划”教授诉苦无门。“在许多教育发达的国家和地区,比如美国、欧洲、香港
等,行政的角色就是学术的辅助。在国外,通常只有薪酬是需要获得院长批准的,而具
体到学术层面上的东西,研究人员、教授则更有发言权。”
记者在网上搜索相关材料,发现各大高校的门户网站中并无条例具体说明跨专业招
收的事宜,已有的相关信息寥寥可数。在可以找到的资料中,一个来自某大学2011年“
关于博士生导师跨专业招生资格审查”的通知称,“试点”推行跨专业招生,但也对申
请的博导和其培养博士的质量作出了相关硬性规定。如申请者“近5年需承担2项以上国
家级项目,实际到位研究经费不少于100万元…”,申请者培养出的跨专业博士生要求
“主持发明专利2项以上,发表SCI论文2篇以上…”等等。该通知落款为某学院的“研
究生管理办公室”。
以上案例和章文俊教授的个案,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现今的高校管理体制的一大弊
端:行政干预多、机制活力少——“行政逻辑”代替了“学术逻辑”,“管理体制”变
为了“管制”。当学术力量必须受到行政力量的制约,学者的自主性就被大大降低了,
其潜在创新力很可能就在潜移默化中消惘。“有些事情也许本来可以做,但是由于一些
制度上的限制,让我们就没法去做或者很难去做,有些相关行政人员是内行,但还有一
部分则是实实在在的外行。”一位教授无奈地表示。
但现行的高校管理体制由来已久。高校的“去行政化”已经提了很多年,一些高校
也曾有过尝试,但是几乎甚少有善始善终之例。“这是个庞大的问题,无法在一朝一夕
之内完成。”对此,这位教授提出建议:“但总要开个头。我建议“改良土壤”,让人
才有更好的成长环境,尤其是对国家大费周章引进的海外人才。从另一个角度讲,高校
完全也可以依托海外人才的平台,引入一些符合西方教育规律的制度,在学校、学院内
部推行。”
国家层面也在尝试试点改革。早在2005年12月,由科技部会同中编办、发改委、教
育部、卫生部、中国科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七部门和北京市政
府共同组建的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就在中关村生命科学园正式挂牌成立。它被定义为
“一块试验田”,它所担负的历史使命是“不仅要进行原创性基础研究、培养优秀科研
人才、建设世界一流的研究所,更要探索出一种与国际接轨而又符合中国发展的科研运
作机制。”而该所的所长,国家“千人计划”入选者王晓东则在一次采访中透露了所里
独特的机制:“我这个所长最主要的工作是招人,至于实验室搞什么课题、钱怎么个花
法,我一概不管。”他表示:“在北生所你看不到行政主导的影子,一切‘唯学术是瞻
’。我觉得它最重要的特点就在这里,让研究所回归科学研究本身。”
虽说研究所和大学所面临的具体情况不一,但是两者同为培养人才、创新科技的载
体,共同折射的是当下中国科研体制的样貌。
北生所的机制被一些“千人计划”专家推崇,他们普遍认为,这样的尝试十分必要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院长、“千人计划”入选者饶毅曾多次发表博客,提及“我国应
该而且可以推广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的体制”。他说:“北生所通过自己扎实的体制机
制创新,在获取创新成果、培育创新人才、建设创新文化方面取得越来越突出的成绩,
具有着重要启示意义。”
来自北京师范大学的“千人计划”教授段青云同时表示:“目前部分用人单位对引
进国外先进理念缺乏兴趣,对培育下一代的科学家也不关心,他们只关注引进人员争取
了几个大课题或写了几篇大论文。但我们国家科教领域有许多体制性的问题需要改善,
这些东西应该得到更多的重视。海外引进人员最大的财富就是他们所掌握的国外先进理
念和人才培养方式,引进人才的目的应该是充分利用他们在这些方面的软实力。”
对此,章文俊教授有同感:“我们应充分运用自己所熟知的西方先进理念支撑起一
个能够面向世界的中国大学体系。”
“要达到这个目的,就需要给海外引进人员在不同层次上出谋划策的机会,让他们
表达意见和提出建议,非常有必要建立各种交流渠道来促进海归引进人员与各层次、各
方面人士的交流——不但包括我们与政府决策部门之间,还包括我们与我们的单位之间
、国内同行之间,形式包括定期专家小组会议等。这些交流渠道必须制度化。”段青云
说。
经费之困——“配套项目是否可行?”
“这不仅仅是问题,而且是大家面临的最大的问题之一。”当提及配套经费与项目
的缺位时,一位“千人计划”教授直言不讳。
目前,“千人计划”给予引进人才一次性一百万元的安家费,但并无其他配套经费
与项目,这个问题困扰了一部分 “千人计划”教授。在这次的采访中,几乎所有的受
访者都反映,他们或多或少存在经费和项目上的困惑。“申请国家重大项目遇到意想不
到的困难”、“必须与国内同行竞争经费”…“引进来”是为了能“用起来”,如果人
才连本职的科研工作都有困难,那这种引进无异于开出一张空头支票。“在国外获得了
终生职位的教授,工作生活基本上是高枕无忧的,我们回来的主要原因是保有一颗中国
心,很想做一点实事。但回归后如果无法真正顺利地开展研究工作,我们会觉得很迷茫
。”一位专家说。
当下,“千人计划”专家获得项目的途径和国内专家并无二致,照常进行申报、立
项、批准。部分专家觉得,这在某种程度上,对刚刚回到国内的“千人计划”专家并不
公平。更有人表示,由于“千人计划”专家身份的特殊性,有时候会令情况雪上加霜。
“我们属于‘空降兵’,学术位置不确定,又打破了现有科技体系实行的工资待遇
制度,会招致一部分非议,这让我们被蒙上一层阴影,开展工作并不顺利。”
有专家呼吁国家层面颁布一些过渡性措施。“能否效仿美国HHMI人才资助模式(美
国休斯敦基金:打破项目制人才资助模式,注重长期资助)?”有人如此建议。“事实
上,在加拿大也有一个叫做“加拿大研究首席(CRC)”的项目,候选人需要写他或她
出任研究首席的计划。候选人和其计划都在评估范围内。”
“国家若有配套经费,全职回国的人肯定会更多。而且‘千人计划’教授在学校的
处境也可能会比现在好一些,这样“千人计划”教授就无需与国内同行直接争夺有限的
资源了。”有人则提出期望。
张捷教授则在《“千人计划”教授面临的困境》一文中建议设立“千人计划”专项
科研基金,以之作为“过渡性支持”。他说:“从表面上看,增设‘千人计划’基金似
乎会让一些人对‘千人计划’教授有更多的成见。但专项基金能够解决一个本质上的问
题:避开了‘千人计划’教授一到位就要与国内同行竞争经费的问题。一旦大家都上了
岗,把事情做起来,就有了交融与合作的机会,就有可能建立理解与共识,另外,‘千
人计划’专项科研基金应该是给予以‘千人计划’特聘教授领军的团队基金,鼓励团队
合作,鼓励跨学科与跨单位的合作,带动集体科研事业。”
人际之惑——“多一些尊重与理解”
“人际关系”同样是被海归专家经常提到词汇之一。有人戏称,这也是一整套的“
中国功夫”,要练好这个功夫,不容易。
的确,在这个古来便被称为礼仪之邦的国度,人情世故往往比任何其他地方都显得
重要。多数海归专家在国外有十年以上的学习工作经历,不少人坦言,文化上的差异让
他们一下子“吃不消”,这种差异集中体现在“与单位的关系、与国内同行的关系”上。
人际关系往往和其他因素绞织在一起,比如学校的管理体制。“特别是行政事务,
本来按照工作程序处理就可以了,非要加进去一些人际关系的要素。”又如申请经费、
项目一说。“在这样的机制体制下,我们要与国内同行竞争有限的经费,涉及到具体利
益,人际自然不好说。”
然另一种说法则称,“关系”一词向来就有,而且不仅中国有,国外一样有。西方
社会的人际关系也并不简单——恶劣的人际关系当然给工作带来负面影响,但好的人际
关系则对工作有促进作用。“我觉得,作为一个在中华文化中成长起来的人,应该有能
力建立一个良好的人际关系,以促进自己的工作。”一位教授表示。
这种说法是典型的实用主义,且更温和。毕竟抱怨过后,教授们面临的环境不会立
刻发生实质改变,摆正心态才是最重要的。“‘千人计划’教授在国内要有所作为,首
先要融入现有的社会,充分尊重现有秩序中合情合理的部分,充分理解现有秩序中合情
但可能不太合理的部分,即使其与西方社会的一些理念相抵触。当然,对于其中既不合
情又不合理的部分则要坚决抵制。”
最后,这位教授总结道:“一句话,充分尊重并理解中国国情,不特立独行,也不
能盲目顺从。”
“千人计划”自实施以来,掀起了一批海外高端人才回国的热潮。作为引进人才的
国家品牌,“千人计划”可以说是不辱使命。如今,引进的人才们分布在各个领域中,
已然要开始浸淫国内环境。教授之困,实际上在一定程度上解说了“千人计划”在摸索
落实时期遇到的阶段性障碍。而“困境”的由来往往是多方面的,管理体制、项目、人
际…这些词语背后伸出的藤蔓纠缠在一起,很可能让部分刚归国的教授难于抵挡。
“其实,我们对回国后面临的困难早有准备。只不过今天对困难认识的更具体。我
们仍在不断地寻找合作的机会。”张捷教授在文中这般说。
也许这就是他们的使命所在。这批领军人才,在大国崛起的每一次转身中,都要留
下他们探索的身影。(记者 方令)

【在 a******7 的大作中提到】
: 有没有知道的人来说说?
D****R
发帖数: 6053
3
记得张校长讲过一次, 忘了, 要不你直接问他好了, j*****[email protected]

【在 a******7 的大作中提到】
: 有没有知道的人来说说?
1 (共1页)
进入SJTU版参与讨论
相关主题
人民大学“千人计划”项目毕奇校友当选2011年IEEE Fellow
zz 首批海外高层次人才(千人计划)创新创业基地中共中组部启动人才培养大戏“万人计划”
北化教授盗用同名耶鲁学者论文中共中组部启动人才培养大戏“万人计划”
国内媒体披露卢俊(真Jun Lu) 和北化对陆骏造假反应 ( 转)国家“千人计划” 中国运载火箭研究院人才引进,国家待遇+火箭院专家待遇
廖世俊教授获第七届上海市自然科学牡丹奖第五批千人(ZT)
5所高校入选“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中国“千人计划”已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1143人
张杰: 建设国际一流大学与人才发展的思考回沪创业 “海归”成上海经济转型“生力军”
蔡申瓯、王立河正式加盟交大数学系北化教授盗用同名耶鲁学者论文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千人话题: 计划话题: 教授话题: 人才话题: 引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