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boards

本页内容为未名空间相应帖子的节选和存档,一周内的贴子最多显示50字,超过一周显示500字 访问原贴
Singapore版 - 【新政新闻】若干则。。。。。。。。。。。。
相关主题
【新政新闻】组屋转售市场再出降温措施国庆演讲:中低收入家庭可获更多购屋津贴
早报社论:长远稳定公共住房市场据说是Assistant Deputy Director谈近期的移民政策
降温新措施影响大,房地产价格料跌8%至10%(from ZaoBao)Re: 关于买房在问
本地新闻组屋区可能实行新移民配额制
[组屋-主人房] 请问一下 蔡厝港主人房大概什么价位?请问年薪100,000新币能过得怎么样啊??
三巴旺 Wellington Circle 五房式组屋[zaobao]组屋降温措施推出首日 对市场影响还不显著
问一下现在的房租水平PR申请等待三个月,昨天批了
[出租] 四房室HDB 整套出租,靠近三巴旺地铁站, Sun Plaza 商场新加坡介绍之 租房篇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组屋话题: 许文话题: 居民话题: 永久话题: subletting
进入Singapore版参与讨论
1 (共1页)
e***y
发帖数: 1198
1
许文远:新组屋价格将大约是四年薪水
许文远昨天对近两年来的工作进展作总结时说:“为首次购屋者提供住屋的救火阶
段已经结束,不过还有一些其他热点需要解决。”
因此国家发展部将在新财政年推出一系列措施,全面照顾首次购屋者以外的群体,
包括第二次购屋者、年长者,以及被视为“夹缝人群”的单身者和离婚者。
例如从今年7月开始,建屋局将历史性开放预购组屋供年满35岁的单身者购买;建屋
局也会放宽离婚者购买组屋的条例,让离婚者更快再购买受津贴的组屋。
为确保新组屋供应能继续满足需求,建屋局今年也将推出2万5000个新单位,比之前
宣布的2万3000个单位多2000个。
e***y
发帖数: 1198
2
新加坡讯,为了防止在一些住屋区形成外国飞地,新加坡政府将贯彻外国人租用组屋的
配额制度。
纳入配额的外国人包括持工作准证及永久居民,但不包括马来西亚人,因为马来西亚较
少面对融入的问题,国家发展部长许文远在国会辩论国家发展部预算时,宣布这个消息。
西海岸集选区国会议员胡美霞建议,设立10%的配额,以解决她的担心,外国飞地正在
萌芽。许文远说,国家发展部必须做分析,看10%是否为一个合适的配额,但许文远原
则上同意应该设立这样的配额。
但许文远宣布,从即日起,非公民的组屋租约,无论是新租约或是重新续约,都限制在
一年半内。不过马来西亚人不受影响。
e***y
发帖数: 1198
3
MAINTAINING A SINGAPOREAN CORE IN HDB ESTATES
Plan to Impose Quota for Subletting of Flats/Rooms to Non-citizen Subtenants
19. To prevent the formation of foreigner enclaves in public housing estates
, HDB plans to impose a quota on the number of non-citizen subtenants (
excluding Malaysians) renting flats and bedrooms from HDB flat owners.
Implementation details for the subletting quota will be announced when ready
. Reduction in Maximum Approved Subletting Period
20. In the meantime, HDB will reduce the maximum approved subletting period
of flat and rooms involving non-citizen subtenants (excluding Malaysians)
from 3 years to 1.5 years. This will apply for all new and renewal of HDB
tenancy agreements, with immediate effect. Non-citizen subtenants include
Singapore Permanent Residents (SPRs) and foreigners.
21. With the revised cap, flat owners can only apply to sublet the whole
flat for a maximum approved subletting period of 1.5 years per application,
if one subtenant is a non-Malaysian SPR or foreigner. Similarly for the
subletting of room(s), flat owners can only register to sublet the room for
a maximum period of 1.5 years per registration. There will be no change to
the approval period if all the ubtenants are Malaysian..
f**********r
发帖数: 2158
4
有木有一种很闹腾的感觉?
t*****e
发帖数: 3287
5
年满35岁的单身可以购买组屋,
那还怎么促进生育率啊

【在 e***y 的大作中提到】
: 许文远:新组屋价格将大约是四年薪水
: 许文远昨天对近两年来的工作进展作总结时说:“为首次购屋者提供住屋的救火阶
: 段已经结束,不过还有一些其他热点需要解决。”
: 因此国家发展部将在新财政年推出一系列措施,全面照顾首次购屋者以外的群体,
: 包括第二次购屋者、年长者,以及被视为“夹缝人群”的单身者和离婚者。
: 例如从今年7月开始,建屋局将历史性开放预购组屋供年满35岁的单身者购买;建屋
: 局也会放宽离婚者购买组屋的条例,让离婚者更快再购买受津贴的组屋。
: 为确保新组屋供应能继续满足需求,建屋局今年也将推出2万5000个新单位,比之前
: 宣布的2万3000个单位多2000个。

a******e
发帖数: 331
6
坡的政策像蜘蛛网,一道盖一道,越来越复杂
Big Corporation 的衰败通常是这样开始的,大家不跑 New Sales Order挣钱,只在乎
分钱公平,互相制衡,只要你不是垄断企业,一定开始走下坡

【在 f**********r 的大作中提到】
: 有木有一种很闹腾的感觉?
c*****r
发帖数: 296
7
哪里有说四年薪水了啊??
f**********r
发帖数: 2158
8
有道理,只有不断创新才会不断前进……

【在 a******e 的大作中提到】
: 坡的政策像蜘蛛网,一道盖一道,越来越复杂
: Big Corporation 的衰败通常是这样开始的,大家不跑 New Sales Order挣钱,只在乎
: 分钱公平,互相制衡,只要你不是垄断企业,一定开始走下坡

f**********r
发帖数: 2158
9
成家买房的先后问题,反正租屋一个家庭只能拥有一套,这样做大概是为了不让新建租
屋闲置?或者增加二手组屋交易量?

【在 t*****e 的大作中提到】
: 年满35岁的单身可以购买组屋,
: 那还怎么促进生育率啊

e***y
发帖数: 1198
10
许文远:房价要调控 但需软着陆
国家发展部长许文远今早参加三巴旺的一项社区活动时受访指出,要让组屋价格回归到
四年薪水的价位有各种方法,有人建议对组屋设更多限制,譬如提高新组屋最低居住年
限、缩短地契年限,或是规定政府组屋只能卖回给建屋发展局,这些的确能起到降低价
格的作用。
不过他提醒说,不同群体对屋价有不同期许,想买屋子的人希望屋价下跌,已经拥
有屋子并享受资产增值的人则有另一套想法,所以必须展开彻底全面的探讨,了解这会
对屋价和各个群体的影响,谨慎求取平衡。
他也指出,虽然房价需要调控,可是不能一下子降温,让价格下跌20%或30%,因此
降温必须循序渐进,让市场软着陆。
国家发展部前天宣布从今年7月起让年满35岁的单身新加坡人购买新组屋,不过薪
水顶限是5000元,他们只能购买二房式单位。
许文远说,建屋局会紧密留意需求,在满足较低收入单身者的需求后,未来也不排
除会放宽薪水顶限,让更多单身者有购买新组屋机会,他因此希望单身者多一点耐心。.

【在 c*****r 的大作中提到】
: 哪里有说四年薪水了啊??
相关主题
三巴旺 Wellington Circle 五房式组屋国庆演讲:中低收入家庭可获更多购屋津贴
问一下现在的房租水平据说是Assistant Deputy Director谈近期的移民政策
[出租] 四房室HDB 整套出租,靠近三巴旺地铁站, Sun Plaza 商场Re: 关于买房在问
进入Singapore版参与讨论
e***y
发帖数: 1198
11
国家发展部长许文远表示,组屋不能一建再建,否则多达9万名“包租公”“包租婆”
将吃亏。
政府今年将推出2万5000个新组屋单位,但许文远强调,当局无法每年都建造这么多的
组屋,这是不切实际的,国人的拥屋率已很高,但每年只有1万5000对新注册的新人。
“如果不断建造组屋来满足新家庭需求,那旧组屋怎么办?那些可以出租组屋的年长屋
主,他们要去哪里找租户?而租户通常是那些负担不起买新组屋的人。”
许文远透露,本地目前有4万多名组屋屋主出租屋子,另外有三四万名屋主出租组屋房
间,加起来多达九万名屋主收取租金作为收入。
“如果我不断满足新需求,将影响许多出租组屋单位或房间的屋主。”
e***y
发帖数: 1198
12
许文远说,有四五成屋主仍在还房贷,一旦房价下跌,银行就会让他们填补差价,随之
引发财务问题。因此,如果房地产市场硬着陆,造成的问题可能比解决的问题更多。“
新买家会很开心,可是当一个人开心,也会有八九个人不开心,对新加坡来说不是件好
事,我们真正需要的是软着陆。”
联合早报:
各项公共住屋调控措施能让组屋价格进一步下降,不过任何调整都必须谨慎取舍,
顾及可能受影响的各群体。
国家发展部长许文远昨早参加一项社区活动后受访说,调控组屋价格必须深思熟虑
,作出“明智”和“可持续”的取舍,不能在解决现有问题时又制造出新问题。
许文远上星期五在国会拨款委员会辩论国家发展部的开支预算时说,政府将通过房
地产降温措施,以及探讨其他可行的住屋模式,调低非成熟组屋区的新组屋价格,让组
屋价格是人们更负担得起的。
目前新组屋的价格大约是购屋者年薪的五倍半,许文远希望未来能下调到人们年薪
的四倍,不过要实现这一目标并没有单一的简单方案。
实施建议须探讨对房价的影响
有议员向许文远建议,把组屋最低居住年限从现在的五年延长至10年;有议员提议
缩短现在的99年地契年数;有网民建议不再允许公开市场转售,只能卖回给建屋局。
许文远认为,这些建议都有道理也行得通,不过是否要实施,必须进一步探讨这会对房
价产生什么影响。
他提醒,不同群体对屋价会有不同的期许,想要买屋子的年轻人希望房价下跌,已
经买了屋子并享有资产增值的人则会有另一番想法。“这是现实生活,也是治理国家面
对的挑战。”
正因如此,政府在调控房地产市场时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而不是推出一套严厉措
施,让房价突然下跌两三成。
许文远说,有四五成屋主仍在还房贷,一旦房价下跌,银行就会让他们填补差价,
随之引发财务问题。因此,如果房地产市场硬着陆,造成的问题可能比解决的问题更多。
他说:“新买家会很开心,可是当有一个人开心,也会有八九个人不开心,对新加
坡来说不是件好事,我们真正需要的是软着陆。”
同样的,增建大量新组屋的做法是否要继续也得谨慎思考。许文远说,新加坡每年
只有1万5000对新人结婚,如果每年继续建造2万5000个新单位,可能导致组屋租金下滑
,目前约8万个出租整间组屋或个别房间收取租金的家庭会受影响。
许文远说:“新加坡不是‘虚拟城市’(电脑游戏),如果操作有误就会伤到人,
真正的人民,我们的新加坡人。然后会怎样?所以我想我们应该好好反思。”
他再次吁请新加坡人积极参加接下来有关住屋的全国对话会,分享各自的看法,也
聆听其他新加坡人的意见,设法在争取自己期望的同时,为他人的利益稍作让步,达成
能让整个新加坡社会获益的共识。
房地产经纪公司Chris International董事许家荣受访时说,新组屋价格与市场脱
钩后已经平稳,但以人们的收入水平来看,现有的屋价仍然偏高。
他说,如果政府下调新组屋价格,近两年买屋子的人就会抱怨,最理想的做法是有
条件地降低价格。例如,延长最低居住年限和限制组屋不能出租,让组屋的宗旨回归到
自住,而不是用来投资。
单身者购新组屋薪水顶限未来可能提高
政府将密切留意单身者对新组屋的需求情况,如果可以应付,未来也可能开放让年
满35岁、月薪超过5000元的单身者购买新组屋。
国家发展部长许文远受访指出,单身者的范围很广,收入阶层也不同,在照顾他们
的住屋需求时,要优先照顾收入较低的单身者。
许文远上周五宣布,从今年7月的预购组屋销售活动开始,允许年满35岁的单身者
直接向建屋局申请新组屋。申请者的月薪顶限是5000元,他们只能购买非成熟组屋区的
二房式单位,面积是35平方米或45平方米。
以建屋局去年7月推出的蔡厝港一带新组屋为例,47平方米的二房式单位价格约在9
万9000元至12万1000元。
部分等候已久的单身者对这项宣布感到失望,他们认为薪水限制太严格,一些人也
想买面积较大的三房式组屋。
刚宣布的政策是测试市场需求
对此许文远解释说,刚宣布的单身者购买新组屋政策是先测试市场需求。
他向暂时不符合购买条件的单身者保证,建屋局会密切留意需求,如果需求可以应
付,就会探讨提高薪水顶限,让更多单身者有机会买新组屋,他吁请这个群体多一点耐
心。
他指出,任何政策都不能一成不变,比如家庭购买预购组屋或受津贴组屋的月入顶
限,之前就从8000元上调到1万元,而1万元的顶限未来也可能根据形势变化再调高。
许文远说,没有一项政策能完美到一次解决所有问题,因为市场的真正需求难以估计,
最具实效的做法是按部就班,先照顾最有需要的一群人,当能够满足需求时再渐渐放宽
给更多人,这是他制定政策时的一贯做法,育儿优先配屋计划也是一个例子。
建屋局今年1月推出这项计划时,只有那些育有至少一名16岁以下新加坡籍孩子的
首次购屋夫妇,才能在计划下享有优先购屋权。
1月底的预购组屋销售活动中,约有600对夫妇在这个计划下申请新组屋。许文远上
星期五也宣布将扩大这项计划的涵盖范围,让妻子怀有身孕的首次购屋者,也能享有优
先购屋。
他说:“你不会想要推出一项听起来很好的政策,开放给所有人,没有年龄限制等
,然后突然有成千上万人来申请,你被迫得抽签。可是当你要抽签时,那些幸运的人可
能不是最有需要的人。”
许文远也是三巴旺区的基层组织顾问,他昨早参加了三巴旺F分区居委会组织的开
放日活动,并与150多居民一起晨运。
开放日中,基层人员带居民参观区内的社区花园和新装修的居民角落,并向居民介
绍居委会的各种活动。
三巴旺F分区居委会主席梁燕萍(37岁)受访时说:“这是居委会第一次举办开放
日,希望居民能通过开放日了解居委会举办的课程和活动,认识居委会成员,将来有需
要可以找我们协助,也希望更多居民能加入成为基层义工。”
e***y
发帖数: 1198
13
波东巴西地铁站附近的Sennett Residences,平均售价每平方英尺1450元,比之前市场
预测的1450元至1500元稍微调低,推出四天内,卖了超过七成。
政府1月初推出新一轮降温措施后,不少私宅项目暂时延后推出以观察市场情况;
而步入3月份,不少新私宅项目陆续推出,本周末一些示范单位依然有不少人潮,买家
兴趣似乎不减。
分析师认为,大多数新项目是在本月底正式推出,市场对率先推出的一些少数项目
的反应,可以为接下来的房市探温。
记者周六中午走访波东巴西、由传慎控股(Tuan Sing Holdings)发展的Sennett
Residences,展厅内有不少人参观。
发展商透露,这个拥有332个单位的项目,截至昨晚九点多,已卖出超过230个或70
%。
传慎控股财务总监张兆云说,买家都是真正的购房者,并且大部分都是本地人,其
中许多是那一区的居民。
这是本月率先推出的新项目,也是最近较受欢迎和关注的项目,原定周六推出,但
提前在周四。张兆云说,这是因为他们相信市场有足够的兴趣,因此决定提前两天,如
今对项目的热烈反应感到相当满意。据本报了解,项目在周四推出时吸引了大批买家,
一天内卖了一百多个单位。
该99年地契项目的平均售价为每平方英尺1450元,不过这个尺价比之前市场预测的1450
元至1500元稍微调低了。
受访的潜在买家表示,他们看中的是它毗邻地铁站,地点优越便利。
另一个刚推出的新项目是金文泰惹兰仑平(Jalan Lempeng)的“御品居”(
Trilinq)。
这个项目拥有755个单位,是由马来西亚IOI集团发展的。项目由两栋36层楼和1栋
33层楼的大楼组成,距离金文泰地铁站约400米。
项目尺价在1200元至1600元之间,而一个双卧房式和三卧房式单位分别要价104万
元和133万元
左右。
发展商首阶段推出200个单位,但本报截稿为止,还无法取得发展商提供卖出单位
的数据。据了解,这个项目大部分买家都是组屋提升者。
分析师:组屋提升者
购买能力仍强劲
尽管政府今年1月初推出“多管齐下”的第七轮降温措施,1月的房市依然非常活跃,卖
出的新私宅单位多达2013个,是去年9月以来新私宅销量最高的月份。
分析师认为,市场兴趣还是热烈,因为组屋提升者购买能力仍强劲,而且有些发展
商或通过降价和回扣方式进行促销。
为吸引买家,发展商几乎都表示愿意吸收额外买家印花税。Sennett Residences和
御品居都表示愿意吸收额外买家印花税与为早买者提供优惠。
新措施后首个登场的Q Bay Residences共管公寓,把原计划1050元尺价降到985元
,吸引了不少买家。将在月底推出的布莱德路私宅项目The Maisons,其发展商高峰环
球(Top Global)也表示考虑到降温措施而把要价降低。
也有市场人士指出,目前有越来越多家长在帮忙孩子买房的迹象,一方面担忧孩子
将来买不起房子,另一方面由于是孩子的第一所私宅,不必为此缴付额外买家印花税。
可能因为这个因素,促使市场依然活跃。
橙易产业(OrangeTee)研究与咨询部主管李敏雯表示,目前很多购买私宅的组屋
提升者是在2008年以前买下组屋,也即最近几年房价大涨前购买的,当时组屋价格相对
较低,房贷数额也相对较少。要是他们已付清房贷,那么降温措施中降低房屋贷款顶限
(LTV),或要求更高现金房贷首付,对想买私宅的他们并没有影响。
此外,一旦他们所买的新私宅获取临时入伙证(TOP)后的六个月内,把组屋卖掉
,就能够获得退回所缴付的额外买家印花税;或发展商选择给折扣或帮他们吸收额外买
家印花税,便能够吸引他们
入场。
据了解,将在3月推出的新项目,还包括翡珑山路的Bartley Ridge、山景道的
Kingsford@Hillview Peak、丹那美拉的Urban Vista以及武吉班让商住两用项目
Hillion Residence。.
e***y
发帖数: 1198
14
业内人士说:本地有些组屋区会有较多外国人租房,若一旦设下人数限制,到时可出租
的单位供应有限,但需求依旧高,这可能推高这些单位的租金,毕竟人人都想住在那里
,必定价高者得。
为防个别组屋区聚集太多外国人,政府将探讨为外国人租组屋人数设限,分析师认
为,若这类限制一旦出台,将有可能推高个别外国人需求较高的组屋单位租金。
对于从即日起,组屋屋主出租整间组屋或个别房间给非公民或更新租约,都须向建
屋局提出申请,获批的最长年限从三年减短至一年半,分析师认为,这可能会给一些租
户带来不便,每隔一年就得重新签约,可能会迫使他们直接转向低端私宅租房。
国会议员胡美霞(西海岸集选区)前天在国会拨款委员会辩论国家发展部的开支预
算时提议,将每座组屋的外籍租户人数比率限制在10%,以防个别地区组屋聚集太多外
国人。
许文远指这一建议有其道理,建屋发展局将就10%限制的合理性进行探讨,并会在
日后公布更多细节。
博纳(PropNex)集团总裁伊斯迈受访时说:“本地有些组屋区会有较多外国人租
房,若一旦设下人数限制,到时可出租的单位供应有限,但需求依旧高,这可能推高这
些单位的租金,毕竟人人都想住在那里,必定价高者得。”
国际产业顾问(IPA)总裁邱瑞荣对此也持相同看法。
他补充,本地不同地区因各种因素,会聚集来自不同国家的外国人,像是裕廊西的工厂
多、金文泰的学府多、波纳维斯达与荷兰村一带也有一些护士学校等,使得不少外国人
会选择住在这些地方,方便上班、上学。若设下限制,推高租金是有可能的。
ERA产业主要执行员林东荣则指出,政府在考虑是否要限制外国人租房人数、限制
多少人时,若能视个别组屋区的情况而定将最好不过,但这也意味着推行的难度也会相
对增加。
另一方面,针对建屋局已从即日起对非公民租住组屋的年限设立更严格限制这一措
施,伊斯迈认为,这很明确地向公众传达了“组屋是用来自己住,不是用来出租、投资
”这一信息。
邱瑞荣则认为,现在不少租约是两年租约,政府如今缩短租约最长年限,相信无论
是对外国租户还是屋主都会带来诸多不便。
他说:“外国租户现在可能只能签下一年租约,也就是需做好每年都得搬家的准备
,这有可能迫使一些有经济能力的外国租户直接转向低端私宅租房。”
胡美霞则认为政府推出这项新措施是正确的一步。她受访时说,政府如今还在探讨
该为外国人租组屋人数设下多少限制,一旦完成研究,政府将能尽快推行新措施。
多数受访外国租户对于政府有意限制外国人租组屋人数感到遗憾。
来自中国的刘亦凡(26岁,出版编辑)说,现在租房子已不容易,地点适合又负担
得起的单位不多,若还要设限几乎是雪上加霜。
他目前与另五名外国人、永久居民与公民同租先驱区一带的五房式组屋。
刘亦凡说:“我希望政府在考虑设限时能试想一下,为什么有些组屋区住了许多外
国人?若政策使得他们不得不搬离靠近他们工作、读书的地方,他们会很无奈。我了解
这些政策是为了保护新加坡人,但可能也需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加以平衡。”
受访本地公众如住在碧山的张美芬(58岁,家庭主妇)则认为,若政府推出这一限制将
显示政府确实有考虑到一些国人面对的不便。
她说:“我听住在裕廊一带的朋友说她的组屋有一些外国人住,周末时会带不少朋
友来,进进出出不断经过她家大门,让她感到不自在。”
e***y
发帖数: 1198
15
公共住屋制度须与时俱进。目前制度有哪些元素应保留?哪些须加强或整顿?如果要改
变,如何执行才不会严重影响到拥有资产且不愿接受改变的新加坡人?这课题将影响几
百万新加坡人,因此虽然我们知道要改变才能应付挑战,但也应切记在进行改变时,不
忘沉默的大多数。我们应给予社会弱势群体发声的机会,政策也一定要惠及广大的民众
。在改变的过程中,我们不能良莠不分全部丢弃,我们应审慎且用心地去执行这些改变。
我国经过了50年的公共住屋发展,现在是检验原有假设、检讨关键政策的时候了,
我有意这么做,而且是与新加坡人一同进行。我能肯定,下来的50年将与过去50年不一
样。首先,拥屋比率目前已超过90%,而很可能已达极致。第二,7%至8%的高经济增
长率以及它所带来的强劲薪金增长的日子已不复返,而房地产价格与经济增长有密切的
关联,低增长意味下一代人的期望若与我们和我们父母那代一样,通过转售组屋获取巨
利,我想可能性非常低。第三,新加坡人口过去年轻,增长快速,但未来人口增速将大
大减缓,即使我们不断尝试扭转单身人口增加与生育率下跌的趋势,这两个趋势也是可
能持续。这两大趋势将影响家庭的组成和规模。第四,我们人口与市镇的老化将成为影
响社区生活的主要课题。组屋区的构造与设计都得跟上社会这些发展趋势。
简单来说,公共住屋制度须与时俱进。目前制度有哪些元素应保留?哪些须加强或
整顿?如果要改变,如何执行才不会严重影响到拥有资产且不愿接受改变的新加坡人?
这课题将影响几百万新加坡人,因此虽然我们知道要改变才能应付挑战,但也应切记在
进行改变时,不忘沉默的大多数。我们应给予社会弱势群体发声的机会,政策也一定要
惠及广大的民众。在改变的过程中,我们不能良莠不分全部丢弃,我们应审慎且用心地
去执行这些改变。
四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针对住屋这个重要课题,李美花、费绍尔、连荣华、毕丹星与杨木光等议员都发表
了他们的见解。我仔细聆听,也谢谢他们发言。根据他们的演讲与一些民众在“我们的
新加坡对话会”上的言论,我整理出四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第一,在思想层面上,我们为什么要建组屋?第二,在现实层面上,为满足未来需
求,政府应提供什么样的住房选择?第三,在个人层面上,在高端私宅市场推高整体房
屋价格的背景下,我们应如何消除组屋买家对于房价过高的担忧?第四,在宏观经济层
面上,公共住屋应如何应对人口的变化?更具体地说,我们应如何帮助拥有住房的年长
者套现?
我们先谈建组屋的目的。
组屋首先是让夫妇共创生活与共建理想的家。这是最基本的。但组屋也是资产,人
们在经历人生主要阶段时可利用组屋,建立更好的生活,也可把它当做退休生活的保障
。新加坡独立初期,居无定所或搭房的现象很平常。当时,大家都是第一次申请组屋者
,注重的是有个价廉物美的基本住所。当新加坡从第三世界国家蜕变为第一世界国家时
,组屋的素质已改善,全国人都可骄傲地说自己是拥屋者,而大多数人更已第二次购买
组屋。对多数新加坡人来说,组屋成了重要的资产。家,现在也可以是资产。我想这是
令人自豪的成就,也是许多国家人民梦寐以求的。
这样的变化是过去几十年几个重要的建屋政策带来的。让我一一列出关键的政策改变。
1971年,我们允许人们转售组屋套利,在条例放宽之前,人们只能以特定的价格将组屋
卖回给建屋发展局。1989年,我们允许买私宅的组屋屋主保留他们的组屋。在那之前,
他们得卖掉组屋,才能买私宅。1993年,我们允许购屋者根据组屋市值向建屋局贷款,
使他们的产业价值最大化。在那之前,贷款额根据组屋历来售价而定。2003年,我们允
许屋主出租单位。在那之前,我们坚持要拥屋者住在组屋内。这些政策上的改变惠及了
许多新加坡人。很多人因此可住更好的组屋,而这大大改善了他们的生活水平,也让更
多人能累积储蓄,以应付退休后的需求。
将来,我们也许无法像以前那样,通过转售组屋得到同等的回报,这是否意味组屋
以后被当做资产的可能性会越来越低?若如此,我们应怎么进行调整?这样的调整会如
何影响理想与需求不同的各个群体?
第二,为满足未来需求,政府应提供什么样的住房选择?这些年,为满足国人拥屋
的理想,组屋在种类与设计方面,选择多了。很多人呼吁建屋局回归基本,完成帮新加
坡人拥屋的原始使命。“回归基本”的意思是什么呢?
怎样才是回归基本
回归基本是否意味建屋局往后只提供组屋?购屋的收入顶限应是多少?要拉低、抬
高还是索性取消?那中上阶层怎么办?我们是不是应采纳议员李美花的建议,不再推出
执行共管公寓项目?
回归基础是否意味我们应执行2003年之前不允许租屋的条例?这是否会影响靠收租
过活的退休人士?或影响须出租房间以支持生活开销的年轻拥屋者?
回归基础是否意味我们将回到1989年之前,想买私宅就得卖组屋的日子?这是否会
影响那些想住私人公寓,又想通过租屋赚取租金的新加坡人?
第三,我们如何确保新组屋是新一代新婚夫妇所负担得起的?自2009年环球金融危
机爆发以来,全球资金流动和低利率已导致房价急速上升,增幅超越了收入的增长,人
们越来越难负担得起房子。屋主在为高房价欢喜的当儿,年轻购屋者与他们的父母却感
到焦虑。有些夫妇转而向父母求助,而父母亲可能得因此拿出他们的退休积蓄。
我们会尽力缩减预购组屋相对于收入的比例,以减轻年轻一代的购屋负担。其中一
个做法是为有孩子的家庭提高购屋津贴,减轻他们的负担以及奖励他们生儿育女。颜添
宝和洪维能都提出这方面的建议,这个问题应该还有别的办法。然而,在尝试让新组屋
更便宜之际,我们也必须继续鼓励人们审慎,避免花太多钱购屋。因此,我认同杨木光
和刘 琳的看法,我们可以做得更多,让人们在能力范围内负担得起房子。但更高的购
屋津贴不能导致更多人购买超出他们力所能及的更大型组屋。
过去,许多人都能接受一间三房式组屋。现在,人们要四房式,甚至是五房式或执
行共管公寓。一对年轻的大学毕业生夫妇在工作两年后,合理的期待该是哪一种房子?
低收入家庭又如何?这些期待是否是他们力所能及的?如果个人的情况改变或是经济衰
退,他们会不会有问题?做为政府,我们如何满足新婚夫妇的期望,同时确保他们量力
而为,购买长期来说供得起的房子?
第四,面对人口老龄化,我国的公共住屋政策需要做出什么相应调整?当我们的人口年
轻、收入普遍上升时,公共住屋是一个分享经济增长果实的有效方法。但随着老龄化,
经济增长放缓,我同意胡美霞的看法,我们需要更积极,以更具创意的方法设计出能让
年长国人换组屋套现的方案。我们已经调整了屋契回购计划(Lease Buyback Scheme)
,并推出了一些换屋措施。
我们下来还能做什么?
f**********r
发帖数: 2158
16
(2010-03-09)
新加坡将在组屋区推行永久居民配额制。从国家发展部长马宝山3月5日在国会宣布这一
措施之日起,凡购买组屋的永久居民须符合这个配额,以确保住在同个邻里及同座组屋
的永久居民不超过5%及8%。
马宝山部长在宣布这项措施时,也透露了不少数据。而这些数据给我带来的第一疑
问是:5%算聚居吗?
5%算聚居吗?
数据显示,新加坡目前有53万永久居民,占居民人口的14%。这里的居民人口是指
公民加永久居民,也就是可以拥有组屋的人口。
而马部长透露的数据显示,在组屋屋主中,约有5%是永久居民。显然,与14%的人
口比例相较,永久居民拥有组屋的比例并不高,可能还不到其总人数的一半。
另外,5%算聚居吗?只要跟这个14%比一比,结论不言而喻。如果再跟36%的外来人
口占本地总人口的比例相对照,那就更是小巫见大巫了。
我在2月17日《慎思永久居民的组屋配额制》一文中曾提出,那些担心“整座组屋
全是永久居民”的朋友,其实未必能分清在组屋区里看到的非新加坡人,究竟哪些是永
久居民,哪些不是永久居民。所以,关于永久居民“聚居”的感受,很有可能是不准确
的。
根据政府公布的数据,新加坡公民目前有320万,永久居民53万,而新加坡的总人
口近500万。也就是说,有近130万“新加坡人口”是非公民和非永久居民。这个数字超
过了永久居民人数的2倍以上。而两者合计达180万人,占新加坡总人口的36%。相信这
个数字才是造成所谓聚居感受的主要原因。
永久居民为何“聚居”?
另外建屋局透露,在新加坡162个组屋邻里,有13个已超过5%永久居民配额,比例
最高的达6.5%。这些邻里主要集中于岛国的“西北区”,包括裕廊、蔡厝港、武吉巴督
、三巴旺、盛港、金文泰、淡滨尼和兀兰等。
可6.5%真的很高吗?可以算聚居了吗?这个问题我们姑且不谈,先来分析会造成这
种“聚居”的可能原因。
我们都知道,新加坡的工业区一直以来主要分布在西部和北部。例如,新加坡最大
的半导体厂——特许半导体,在西北部的兀兰。新加坡两个最大的工业区——裕廊岛工
业区、大士工业区,都在岛国的最西部。这些工业区由于交通不便,很多公司都为员工
提供班车服务,主要路线也集中在西北部,如裕廊、蔡厝港、武吉巴督和三巴旺等地。
而我国的大专学府,基本上也呈现同样的分布。比如国立大学和新加坡理工学院靠
近金文泰,南洋理工大学位于裕廊西,义安理工学院靠近武吉巴督,淡马锡理工学院在
淡滨尼,南洋理工学院在杨厝港,新建的共和理工学院在兀兰。
考虑到新加坡的移民政策,主要接受拥有大专以上学历的留学生和外国专业人士,
这些“人才”的主要领域集中在不受新加坡人青睐的理工科专业。如此一来,永久居民
在我国西部和北部地区出现某种程度的“聚居”,似乎是顺理成章,基本上是符合新加
坡城市规划和移民政策的一种格局。
永久居民对房价更敏感
此外,永久居民在西部和北部“聚居”的另一主要原因,显然是因为这些地方的组
屋房价相对便宜。这个只要看一看各新镇转售组屋的平均价格,就可以明显感受得到。
记得我第一次买组屋的时候,房屋中介告诉我,买房子最重要的是地点、地点、还
是地点。我的一位本地好朋友也向我介绍买房经验。他说买房子不要怕贵,只要地点好
,“买贵”一定可以“卖贵”。而且地点越好的房子,投资潜力越大。
可我后来还是选择上班较近,房价不高,我本人相对熟悉的武吉巴督。我当时其实
也没有能力买更贵的房子。而且我自认,我买房的主要目的不是为了投资,只是满足基
本的住房需要。因为房子不买也得租,每月租金是一笔不小的负担,甚至与买房的每月
还款额不相上下。
事实上,新移民来本地定居,走过的路大同小异。与本地年轻人相比,不管新移民
结婚与否,都必须面对住房问题。如果工资与本地年轻人相同,他们的实际可支配收入
会少了一大截,因为每月必须要交一笔昂贵的房租。
在这样的情况下,新移民想存钱买房,其实远比本地年轻人要困难的多。而在买房
时,他们又得不到任何补贴和优惠,买房的实际成本因此远高于公民。所以他们对价格
非常敏感。这也导致了永久居民容易在房价较低的新镇“聚居”。
配额制会促进新移民融入?
在分析以上两点后,我们不难发现,组屋配额制必然会给永久居民买房造成一定困
难。在原本最受永久居民“欢迎”的13个组屋邻里额满后,他们可能被迫要去房价更贵
,或者对他们来说更不方便的地区寻找房源。
政府要确保组屋区成为新移民和本地人融合的平台,对这一点我举双手赞成。我看
到的实际情况是,新移民大都在买房后产生更强烈的归属感,他们会更愿意、更深入的
融入本地社会。这也是人之常情。而买房前,新移民“聚居”的情况反而比较严重。因
为租金昂贵,很多新移民被迫选择合租,两三户人家、六七个人同住一套组屋的情况并
不罕见。
于是,我不得不问第三个问题:给有条件的新移民设置买房困难,真的会帮助他们
融入吗?
显然,这项政策将无助于改善国人对于新移民“聚居”的印象。这是由5%和36%的
差距决定了的。况且,马宝山部长也指出,所谓永久居民聚居的情况目前还不成问题。
这次的政策调整,更多的是为了采取预防措施。
这个出发点是可以理解的。但是考虑到14%的永久居民人口比例,考虑到现有城市
规划和移民政策的倾向,考虑到永久居民买房的实际困难,5%的配额真的合理吗?会不
会给新移民融入本地社会造成新的困难?这是值得认真考虑的。
作者从事教育与科技工作
f**********r
发帖数: 2158
17
一月中,尚穆根部长访问油池区时,有居民向他提出,应把购买组屋的种族比例制应用
在永久居民身上,以避免出现整座组民全是永久居民的情况。尚穆根表示,这个建议值
得研究。
1月27日,内阁资政李光耀在一次讲话中指出,政府不希望见到同个国家的新移民
聚居同座组屋的情况出现。过后建屋局表示,正考虑针对永久居民推行类似种族比例限
额的制度,以协助他们融入本地社会。
与此同时,一些国人对去年第四季转售组屋溢价大幅上涨表示不满。有人认为,这
与永久居民的购屋需求有关,建议当局规定最低居住年限,不要让永久居民马上可以购
买转售组屋。
新移民会按国别聚集吗?
作为一个新移民,看到这种担心,和由此可能引发的政策调整时,我的第一感觉是
不可思议。
我个人买过两次组屋,第一次是作为PR在转售市场购买,第二次是成为公民后向建
屋局购买。不管哪一次,我都没有把是否有同一个国家的新移民在附近居住,作为考虑
因素。不仅我个人如此,我所认识的新移民朋友也无一例外。
我不认为永久居民买房时的考虑,会与本地人有多大差别:地段和房价往往是最重
要的考量,其次还要考虑上班或孩子上学的路程、交通是否便利、附近设施是否齐全,
另外也会考虑诸如楼层、朝向、是否有阻挡、是角头还是走廊等等。唯独不会考虑,也
不可能考虑得到的,就是同座组屋是否有很多来自同个国家的新移民居住。
为什么说“不可能考虑得到”?其实很简单。国别跟种族不同!两者最大的差别是
,国别无法通过外表一望而知。比方说华人,你能单凭长相和穿着就断定谁是新加坡华
人、谁是马来西亚华人、谁是中港台华人、印尼华人、或缅甸华人吗?即便能猜出个大
概,又怎么能知道他是屋主还是房客呢?
假设一个新移民真有这种“聚居”的想法,试问他要如何才能得到某座组屋该国别
新移民屋主人数的统计数据呢?政府会提供这样的数据吗?房屋中介能拿出这样的数据
吗?还是哪个新移民愿意挨家挨户上门去做调查?
制定政策不应基于假设
1月29日《联合早报》社论指出:“按照国别来制定组屋的新移民限额制,是建立
在同一国新移民必定会聚在一起、拧成一团的假设上。”这话可说是一针见血。
事实上,近年来不仅房价在涨,房租涨得也很厉害。尤其是靠近市区、交通相对便
利的成熟市镇,租金比十年前上涨了近一倍。在这种情况下,更多新移民租客被迫选择
远离市区的新镇,以减轻所面对的租金压力。这恐怕才是类似油池等新镇出现所谓新移
民“聚居”的主要原因。
而那位向部长提出,担心“整座组屋全是永久居民”的朋友,我猜他未必会知道,
他在组屋区里看到的新移民究竟谁是PR,谁不是PR,谁是买了房的PR,谁是租房子的PR
,谁是还根本不可以买房的非PR。
我个人完全不认同,新移民有根据国别“聚居”的倾向。有关当局在根据此假设推
出针对性政策之前,难道不应该有具体数据作为依据,并分析所谓“聚居”究竟是普遍
现象还是极端个例吗?
其实,只要针对房屋中介做个问卷调查,就能知道有多少新移民在买房或租房时,
是希望与同个国家的新移民“聚居”的情况。如果某些新镇出现某种程度的新移民“聚
居”,只是因为房价和租金落差所造成的“自然规律”,并不是新移民刻意追求的结果
,那我们还必要推出拟议中的限制措施吗?
新措施既不治本也不治标
1月29日的早报社论也指出,当今社会的生活方式已不同于20年前,许多人即使呆
在家里也很可能是通过网络进行虚拟社区活动。所以即使成功推行这项新移民限额制,
也只是治标,并不治本;而我认为,这项新措施恐怕连“标”也治不了。
众所周知,新加坡非公民人口已达180万,其中永久居民53万,其他近130万人则是
不能购买组屋的非PR,人数远高出PR两倍以上。而这些人显然也有现实的住房需求。可
是拟议中的限额制针对的只是占少数的PR人口,并无法避免人数更多的非PR出现“聚居
”情况(如果有的话)。
另外需要提醒的是,并不是所有永久居民都有资格购买转售组屋。因为购买组屋必
须以核心家庭为单位,至少要有两个PR才行。而永久居民整体上相对年轻,很多二十几
岁的年轻人都还未婚,尤其是相当数量留在本地工作的留学生,他们根本就不可能“马
上购买组屋”。
我的一位同事就属于这种情况。他从南大毕业已超过两年。他说,与他同一批来新
加坡留学的40多位同学中,目前结婚的只有两位,买房的一个也没有。他们刚刚工作不
久,没有积蓄,所以就算可以买,也未必买得起。
如果把这些因素考虑在内,真正受新措施限制的人就更少了。可见这个制度连所谓
“新移民聚居”的表象都无力解决,又如何促进“融入”的根本问题呢?
打破心理隔阂才是关键
事实上,要让新移民顺利融入本地社会,最重要的是打破心理上的隔阂,而不是一
再制造和拉大“我们”与“他们”的心理距离。
但在最新一轮与组屋相关的讨论中,我们看到是缺乏根据的怀疑和指责,以及种种
试图制造更多“距离”和“差别”的建议。但国人是否知道,公民和永久居民在购买组
屋方面已经存在巨大差距了。组屋转售价的上涨,受影响最大的恰恰是永久居民,而不
是大多数能够享受各种优惠和津贴,或已经拥有组屋和其他房产的新加坡公民。
另外,去年第四季组屋溢价大幅上涨,显然与去年全年私人房地产成交火爆、房价
不断上涨有直接关系。一些国人却据此指责是新移民的需求推高组屋价格,实在是令人
哭笑不得。或许他们还不知道,政府自去年年初就已收紧移民政策,不但减少了外劳人
数,连PR申请也控制得更加严格了。
由此可见,真正的问题并不在新移民这边,而是本地有人对新移民的心态出了问题
,凡事都拿新移民来说事(finger pointing)。这种貌似强调“融入”的言论,在新
移民看来更像是贴标签、设障碍。如果有关当局顺着这样的思维进行政策调整,我很怀
疑,这会让新移民融入变得更容易呢?还是更困难?
2010-02-17 刊于《联合早报》言论版
a******e
发帖数: 331
18
谢谢转发。
坡的小算盘敲得丁丁响,不过慢慢就predictable.
e***y
发帖数: 1198
19
不算得精怎敢自称经营政府呢,是吧?哈哈

【在 a******e 的大作中提到】
: 谢谢转发。
: 坡的小算盘敲得丁丁响,不过慢慢就predictable.

t*****e
发帖数: 3287
20
三年前的文章?!我还奇怪李叶明怎么又出来了?

【在 f**********r 的大作中提到】
: (2010-03-09)
: 新加坡将在组屋区推行永久居民配额制。从国家发展部长马宝山3月5日在国会宣布这一
: 措施之日起,凡购买组屋的永久居民须符合这个配额,以确保住在同个邻里及同座组屋
: 的永久居民不超过5%及8%。
: 马宝山部长在宣布这项措施时,也透露了不少数据。而这些数据给我带来的第一疑
: 问是:5%算聚居吗?
: 5%算聚居吗?
: 数据显示,新加坡目前有53万永久居民,占居民人口的14%。这里的居民人口是指
: 公民加永久居民,也就是可以拥有组屋的人口。
: 而马部长透露的数据显示,在组屋屋主中,约有5%是永久居民。显然,与14%的人

相关主题
组屋区可能实行新移民配额制PR申请等待三个月,昨天批了
请问年薪100,000新币能过得怎么样啊??新加坡介绍之 租房篇
[zaobao]组屋降温措施推出首日 对市场影响还不显著怎么在新加坡租房子
进入Singapore版参与讨论
f**********r
发帖数: 2158
21
前后对比一下……
李大侠一直都很活跃,前不久不是还和反对党打嘴仗来这么

【在 t*****e 的大作中提到】
: 三年前的文章?!我还奇怪李叶明怎么又出来了?
S*****n
发帖数: 766
22
恩,此人一直比较活跃,不知道此次跟WP秘书长的嘴仗之后,会不会消停些

【在 f**********r 的大作中提到】
: 前后对比一下……
: 李大侠一直都很活跃,前不久不是还和反对党打嘴仗来这么

f**********r
发帖数: 2158
23
个人猜测应该不会,在理工科的人里面这人算是个敢说话的“文科生”,他那个协会也
确实做了些事情……

【在 S*****n 的大作中提到】
: 恩,此人一直比较活跃,不知道此次跟WP秘书长的嘴仗之后,会不会消停些
e***y
发帖数: 1198
24
新闻说房价开始降了,会自此走入下降通道了吗?
f**********r
发帖数: 2158
25
Sales of private homes launched by developers plummeted 73 percent from 1,
806 units sold in June to just 481 in the month of July - the lowest
recorded transaction volume in recent years, revealed data from the Urban
Redevelopment Authority (URA).
Including executive condominiums, 593 homes were sold reflecting a decline
of 72 percent from June’s figure of 2,119 units.
For the first seven months of 2013, developers moved a total of 10,631 units
, or a monthly average of 1,518 units. This figure is 25 percent lower than
the 14,181 units registered during the same period last year.
Property experts explained that the slowdown was due to the cumulative
impact of successive curbs taking effect in the market.
Mohamed Ismail, CEO of PropNex Realty, said: “We believe the slowdown is
largely due to the knee-jerk reaction following the rollout of the Total
Debt Servicing Ratio (TDSR) framework as a more rigorous checklist which
will take 10 to 14 days for banks to approve property loans.”
“At the same time, tighter loan-to-value (LTV) limits on second and
subsequent housing loans and longer-tenure loans were also plugged. It will
take some more time for people to digest not just the loan curbs, but the
cumulative impact of all the earlier rounds.”
Another factor was the lack of major project launches in July, adding on to
the lowest number of new private homes sold, noted Ismail.
Despite this, the top three best-selling projects in the month were
Forestville, Vue 8 Residence and Bartley Ridge.
Forestville in Woodlands sold 78 units at a median price of S$734 psf, Vue 8
Residence moved 63 units at S$1,004 psf, while Bartley Ridge found buyers
for 25 units at S$1,216 psf.
e***y
发帖数: 1198
26
板上有想买房的同学吗?最近一二年
1 (共1页)
进入Singapore版参与讨论
相关主题
新加坡介绍之 租房篇[组屋-主人房] 请问一下 蔡厝港主人房大概什么价位?
怎么在新加坡租房子三巴旺 Wellington Circle 五房式组屋
今天发出的房产降温政策问一下现在的房租水平
请问政府中介和私人中介有什么不同?[出租] 四房室HDB 整套出租,靠近三巴旺地铁站, Sun Plaza 商场
【新政新闻】组屋转售市场再出降温措施国庆演讲:中低收入家庭可获更多购屋津贴
早报社论:长远稳定公共住房市场据说是Assistant Deputy Director谈近期的移民政策
降温新措施影响大,房地产价格料跌8%至10%(from ZaoBao)Re: 关于买房在问
本地新闻组屋区可能实行新移民配额制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组屋话题: 许文话题: 居民话题: 永久话题: sublet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