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boards

本页内容为未名空间相应帖子的节选和存档,一周内的贴子最多显示50字,超过一周显示500字 访问原贴
Talk版 - 为什么越来越多人变得“沉默”或者不爱社交?
相关主题
土耳其业主:我们的大门随时向法轮功学员敞开(图)读书人为什么大多数人格低劣
一般说呢俄中今夏将联合举行最大规模陆地反恐军演
我看明慧元旦問候比贫富差距更可怕的是尊严差距
我看明慧元旦問候至少从女孩角度看,开几百万车的几乎都没什么钱
教授催眠 见证六道轮回李洪志主观上愿意保护叶浩吗?
林彪事件揭开的秘密(图)李教主主观上愿意保护叶浩吗?
谣言之争,永无止境李教主空有“法身”保护不了“二师父”叶浩
换个角度看Flg“5·13”,李洪志丧失人格,骗篡改生日露恶行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社交话题: 人格话题: 外界话题: 内心话题: 沉默
进入Talk版参与讨论
1 (共1页)
f*l
发帖数: 742
1
人际交往要付出代价。这最大的一份代价叫做:被别人评价。
这种评价,是方方面面的,渗透在交往中每一个细节和瞬间。对方的眼神,嘴边若有若无的笑意,不耐烦的表情,满不在乎的神态,欲言又止的语气。你可能会被鄙视,被嘲笑,被排挤,被羞辱。如果你远离社交,你就是你,在自己的世界里爱怎样便怎样。但是一旦你靠近他人,你就有可能变成呆子,屌丝,懦夫,SB,软脚蟹,可怜虫,烦人精,不通人情,没本事,不靠谱……
现在,你还愿意承担所有这一切风险,去换回所谓「人脉与交际」的好处么?
也许你会觉得我说得夸张,人际交往哪里会有那么险恶,那么负面?
你要知道,不同的人看到的世界是不一样的。有的人就是会产生这样的担心,何况我也没说他们真会被这么看待,只是说,心里没法释然而已。哪怕就一丁点可能性,已经足够给人带来压力。尤其是,如果他们心里已经藏着不自信的种子,让别人拿目光一浇,就会迅速生根发芽。
而且还有很多机制,可以成倍地放大这些人眼中社交场合的压力。这里就不展开来讲了。
所以不要光看到人脉的重要,它带来利益,同时也带来压力。我知道有的人是真心喜欢人际交往,也有的人只是不得不假装喜欢。很多人奋斗的终极目标,就是可以闭门清修,颐养天年。
总而言之,退缩也是一种权衡利弊后的选择,有时候也不能算是一种坏选择。
被负面评价,被拒绝,被别人在心里当成SB,是所有人都不喜欢的。
当然,因为很多人不能意识到后面这个过程,所以就会产生题主这样的疑问:为什么我明明觉得很重要,就是不去做呢?现在答案清楚了,关键在于是否愿意承担那些代价。目前,已经有很多被证明行之有效的方式,足以帮助一个人改善社交状况,但无一例外,首先都需要练习更能够承受他人(可能是负面)的目光。对此下定决心的人,可以寻求心理咨询或者其它的社交训练课程。
当一个人自己的精神内核越丰富,他就会越来越远离当前社会的标准化人格,生出一些明显的个人特质来。
这时候,他再遇到一个和自己有深刻的共同话题、强烈的共同兴趣的、近似的人格的机会就会越来越少。
举个例子说,当世上只有两种人的时候,他遇到一个人的时候,和自己是同一种人的概率是50%,当世上有100种人的时候,遇到一个人正好和自己是同一种人的概率就降低到了1%。当社会中的人的人格越来越丰富,而人的流动性没有提高的情况下,我们遇到一个和我们类似、使我们兴奋的人的机会是在降低的。
然后大部分的社交行为都会出现一种类似“你说你的,但我不感兴趣”“你说你的,但我不同意”的情况,然后由于礼貌和和平共处的需求,我们很少会把无趣感和反对意见明确地提出来。这种社交纯粹是无效社交,只消耗时间却没有产生乐趣和增进感情——不仅无效,而且令人生厌。
当无效社交在社交尝试中占据的比例越来越高,我们就倾向于更少地尝试社交。
我们在社交上付出的成本(主要是时间成本)越来越没有回报。
而精神内核的丰富,会让我们更多体会到自己一个人玩的乐趣。
阅读、写作、种植、写代码的预期乐趣比预期中的社交乐趣要高,于是我们就一个人阅读、写作、种植、写代码。
其实在某些饭桌上,我都在自己的脑袋里开一台戏,我忙着写剧本,所以不说话。
——你们说的东西很无聊,你们造吗?
大家越来越沉默,越来越多独处,越来越不爱带上面具装模作样,其实是一件好事,说明大家的智商越来越正常(个人认为情商是个伪概念,非要说有情商,也是智商的子集),越来越尊重个人时间的价值。
“装”,才是一种病,得治。
看到这个问题,我第一反应是,想到王小波的杂文《沉默的大多数》。文中提到,周围的世界太过荒诞,所以暗下决心保持沉默。王小波经历了喧嚣暴烈的文革,感受了贫乏虚伪的宣传。文革时期,派系斗争激烈,两派争论不休,甚至大打出手。而王小波他们“双唇紧闭,一声不吭”,“显出坚忍的态度,继续向前行进”。他说,“从话语中,你很少能学到人性,从沉默中却能。假如还想学得更多,那就要继续一声不吭。”对他来说,沉默是针对公开秘密的态度,是避免滥用话语权力的善意,是表达自己独立尊严的方式。
无独有偶,国外也有这个时期,那是二战后初期的欧洲。加缪用小说《局外人》描述了一类人。主人公默尔所对世界疏离厌倦。对于母亲的丧事,他淡漠机械地应付;对于女友的关系,他茫然无知地周旋;对于自己的审判,他冷峻超然地藐视。这是基于存在主义哲学的小说,这个世界太过荒诞不经,沉默是对荒谬现实的反抗。那个时期的法国,刚刚经历二战中的沦落和血腥,死亡的伤痕仍然隐隐刻在每个人的灵魂上。虚伪的道德伦理,喧嚣的宣传话语,都无法掩盖这个社会濒死的体验。他们用沉默来坚守个人的真实情感。
通过国内和国外的两类例子,似乎可以找到“沉默人格”的共性。过于荒诞和混乱的外在世界,造就了回避交往坚守自我的人格。其实在心理分析中,也重点关注过这类人格。这类人格的个体,会有与外界隔绝的感受,和人没联系没兴趣的感觉,一种世界不真实的荒诞感。他们似乎觉得一切都是没有意义的。但这并不等于他们的内心都是虚无,而是把更多情感投入内部而非外界。他们的内心其实是异常鲜明丰富的,只是伴随着对外界环境的厌恶和警觉,这让他们外表表现出中立和冷漠。
从心理咨询的角度看他们人格的起源,或许来自童年遭受过强的外界刺激,而内心需求却无法得到真正的满足。他们一开始愤怒,随后会恐惧,后来会退缩。于是,他们维持表面的顺从,但是保持内心的警惕。他们会形成自身厚厚的伪装和面具,与认为不可靠的外部维持虚假的合作,真实的自我却退缩在内心的最深处。这是一种对内心真实自我的保护,保护自己免除外界过度的刺激。但与此同时,自我却分裂了各种虚假自我的组织。强烈的撕裂和碎片感,浓浓的茫然和无方向感,在他们的内心强烈的存在着。这或许是他们需要心理咨询的地方。
这种人格并非一无是处。他们注重内心生活,回避外部世界。他们很看重思维过程,倾向于科学和智力方面的追求。为了防御社会隔离造成的焦虑,他们有时会采用创造力的防御机制。事实上,很多艺术家、哲学家和科学家都可以归为此类人格。他们有时对社会有愤世嫉俗的态度,更愿意内在思维中发掘自身的创造力。我们可以把他们看成天真无邪的孩子,只是不愿看到世界的丑陋把自己深深藏起来。这也是他们自由自主的生活方式。不过如果因为社会隔离而孤独,或者出现社交方面的焦虑,他们也会主动寻求心理咨询。
他们内心的核心模式是高度敏感,害羞,容易过度刺激。他们的纠结在于亲密和疏离之间的冲突。他们害怕亲密,又渴望亲密。他们渴求真正的关爱和照顾,可又害怕爱的危险和破坏性。当出现外界过分的刺激时,他们会出现情感上的痛苦。而自身的情感过分强烈的时候,他们倾向于压抑自己。对他们来说,依赖和爱是危险的。他们眼中的外界,社会是充满危险的。为此,他们放弃亲密寻求距离来保证安全,为此忍受孤立、隔离的痛苦。他们保留身体和思想上的个性和安全感,却始终无法免除对外界侵入的担忧和焦虑。
他们把外界的人和物看成是危险的,咨询师需要强调个案的自身需求和安全距离。他们对治疗的态度既坦诚又害怕侵入,他们的治疗原因是被社会群体隔离感到的焦虑,或者试图克服约会的恐惧和追求其他具体社会行为。他们希望从抑郁或焦虑状态中放松。咨询师的挑战是找到一条进入个案主观世界的路径,同时不激起个案被侵入的焦虑。合理化是有效的治疗策略。也可以运用艺术和文学资源,来促成对个案感受的理解和沟通。同时协助他们缓解对外部世界的过度不安。
多变的社会环境,过强的外界刺激,可能会催发此类人格的产生。这个角度看,或许可以看成一种“时代病”。这种“时代病”的核心是认同,如何容纳别人的经验,如何保持自己的个性。他们内心深处也渴望接纳和亲密,但这个复杂的世界变得太快,他们更害怕亲密和接触的潜在威胁。这类普遍的心理矛盾中,他们选择保持自己的个性,为此抗拒外界的压力。他们渴望寻找内心的家园,有害怕成为现实的囚徒。作为咨询师,我们尊重他们的个人意愿,但同时愿意成为沟通他们内心与外部现实的桥梁。
1 (共1页)
进入Talk版参与讨论
相关主题
“5·13”,李洪志丧失人格,骗篡改生日露恶行教授催眠 见证六道轮回
中秋与谁度,“主佛”很纠结林彪事件揭开的秘密(图)
李洪志如何以说谎起家的谣言之争,永无止境
十年两度血腥镇压 陈破空:江泽民必遭审判(图) (转载)换个角度看Flg
土耳其业主:我们的大门随时向法轮功学员敞开(图)读书人为什么大多数人格低劣
一般说呢俄中今夏将联合举行最大规模陆地反恐军演
我看明慧元旦問候比贫富差距更可怕的是尊严差距
我看明慧元旦問候至少从女孩角度看,开几百万车的几乎都没什么钱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社交话题: 人格话题: 外界话题: 内心话题: 沉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