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boards

本页内容为未名空间相应帖子的节选和存档,一周内的贴子最多显示50字,超过一周显示500字 访问原贴
USANews版 - 「中国製造」 攻占外百老匯
相关主题
稀拉离想成为美帝第一位LESBIAN总统,有心无力?Obama now a job creator
美国3名黑人囚犯辩论击败哈佛辩论队 (转载)Senate Democrat: Obama’s Gun Control Proposals ‘Extreme’
被暗算了,想持枪报复 (转载)Another Bad Week for Bloomberg's Gun Control Group »
三胖子的第六次核试验是否会点燃美军的战火10 reasons that Goldman Sachs loan is a nightmare for Ted Cruz
美国的公民保护是否如战狼2叙述的那样米犹出资一亿意欲做掉川普,机器人失利将换Romey
圣路易国际电影节-“一生看过最动人的电影”Cruz老婆不错
美国7月失业率继续居高不下床铺为自己老婆的裸照要报复Cruz了
Obamanomics In ActionTrump真会玩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中国话题: wakka话题: 玛莉话题: 艾迪话题: 剧中
进入USANews版参与讨论
1 (共1页)
P****R
发帖数: 22479
1
美国一名俄勒冈州妇女於2012年底,从万圣节饰品包装裡发现的求救信。(取自脸书)
该剧作词作曲者李喦,摄於外百老匯59E59剧场。(记者王若馨/摄影)
四年前,一名住在美国俄勒冈州的妇女,从Kmart超市贩售的万圣节饰品包装裡,发现
了一封自称写於中国劳改营的求救信。她打开包装内的两块假墓碑后,一张折了三摺的
纸片掉了出来,信上交杂使用中英文,描述他被囚於辽寧瀋阳马三家劳教所,当地的囚
犯每日工作15小时,毫无休假,而且长年遭到肉体及言语虐待。
「敬啟者:如果你恰巧买到这件商品,求你把这封信转交给世界人权组织,这裡数以千
计受到中国共產党政府压迫的人,将永远记得你的恩情。」信上写著。
今年1月,一齣以此事件为蓝本,名为「中国製造」(Made in China)的音乐布偶剧,在
纽约外百老匯上演。
这是包括百老匯在内的美国主流剧场活动中,极少数将焦点放在中国身上的作品。在百
老匯文化裡,与中国相关的元素,长久以来只占据非常边缘的地位,而且多数在贩卖异
国风情,或者是插科打諢。
根据百老匯网路资料库(IBDB),逾百年来,约有40多部剧作的背景或剧情涉及中国;这
些作品的编导绝大部分都是西方人,中国人的角色也多由西方演员扮演。
编导及演出「中国製造」的剧团「Wakka Wakka」,自2001年成立,剧团固定成员裡没
有华人。为了这部戏,他们花费两年多的时间,徵选华裔艺术工作者参与,除了幕后人
员外,作词作曲及演奏部分,由来自北京的李喦(Yan Li)担任,上场的七位主要演员中
,则包括来自香港的彭德洲(Charles Pang),及母亲为台湾人的Lei Lei Bavoil。
虽然这仍是一部走欢乐路线的戏剧,但也一反布偶剧在此前给人的儿童取向印象,而野
心勃勃地碰触多项政经及社会议题,包括老年独居、人际疏离、过度消费、劳动剥削、
人权问题…以及当前的热门话题「美中关係」。
故事叙述一名独居的56岁白人妇女玛莉(Mary),从大卖场购买圣诞装饰品回家后,发现
其中藏了一封寄自中国劳改营的求救信,为此她求助住在隔壁、但与她关係并不好的中
国移民艾迪(Eddie),两人在阴错阳差下,踏上前往中国的旅程,却因为玛莉执意追寻
信件真相,导致两人双双遭人告密而身陷囹圄,并在狱中见到了死於政治迫害的艾迪弟
弟冤魂。
话题敏感 成员徵募不易
该剧导演关德琳‧瓦诺克(Gwendolyn Warnock)及魏吉(Kirjan Waage)在受访时,
透露了他们在挑选合作对象时遭遇的困难。
魏吉说,「原本我们计画清一色使用华人演员…这是我们第一次尝试以外国为重心的故
事,而且其中牵涉到许多歷史背景,我们觉得这样会更真实」。
然而,剧团在试镜过程并不顺利。两人表示,由於此剧演员需要演技及歌喉,还需要具
备一些操作木偶的天分,结果他们并没有徵选到足够的华人演员。
特别在寻找撑起整齣音乐剧灵魂的作曲家时,过程十分艰辛,许多人听到是与中国政府
有关的敏感话题,纷纷打退堂鼓。
瓦诺克说,「有好几位原先对合作表达浓厚兴趣的作曲家,听到故事大纲之后就反悔了
」。
「其中一位相当具知名度的作曲家,原本与我们相谈甚欢,也展现高度合作意愿,但在
知道剧情可能会批判中国后,就明白地告诉我们,他以后还想去中国表演,不想为了这
齣戏断送机会。」
担任Wakka Wakka监製的盖比瑞尔‧布莱契诺(Gabrielle Brechner)说,「我们找
上的一些中国艺术家或演员,还必须先召开家族会议,才能够决定是否参与」。
这些在他们意料之外的政治考量,让寻找合作对象过程变得非常漫长。直到2014年,他
们与作曲家李喦取得联络。
李喦在北京出生,六岁半时跟著父母移民至加拿大,2011年在纽约大学取得音乐剧创作
硕士学位后,投身纽约音乐及剧场界。除了父母与他之外,他多数的亲戚都还留在中国。
李喦表示,「Wakka Wakka跟我接触后,我去看了他们的表演,并到挪威与他们进行两
周的交流,几经考量后才决定参与这齣戏」。
「我想,参与这部音乐剧的製作,的确会让我回中国发展的机会大减;不过,目前回中
国也不在我的生涯规画之内。」
布莱契诺说,「其实不要说是作曲家或演员了,连我都怀疑自己将来可能都进不了中国
」。在製作这齣戏之前,她独自一人在中国旅行数个月,并打算将来再度前往。她说,
中国对她有一股难以名状的特殊吸引力。
李喦说。「我的家人对我所谱的词曲并没有异议,不过,剧中出现了『义勇军进行曲』
,让他们感到有些担心。我想,光是这个部分,就让这部戏无法登陆中国了」。
相对於其他人,来自香港的彭德洲,较不担心出演此剧的影响。「我觉得还不至於那麼
严重…不过,就我所知,像是陈尹莹编导的『中国皇后号』在香港演出时,有几个中国
官员去看,因为戏裡讽刺了官场文化,所以他们(指剧团)当时的确有点紧张。」
彭德洲表示,「我想中国官员根本不知道有这齣戏存在。但如果真的有中国官员来看,
我也很想知道,他们会有什麼反应」。
言论审查 艺术蒙上阴影
中国政府过去对待异议艺术家的方式,使这些人的担忧看起来不像是无地放矢。最知名
的例子是艾未未,而Wakka Wakka也特别在「中国製造」一剧中,放入一个造型与艾未
未神似,名字叫做「未未」的角色。
Wakka Wakka在中国并没有什麼知名度,不过被拒於中国门外的,也包括名声远不如艾
未未响亮的艺术家。例如瑞士的瓦赫特(Christoph Wachter)和贾德(Mathias Jud),在
2013年欲前往重庆参加艺术活动时,就遭中国领事馆拒发签证。由於两人过去进出中国
并未受到刁难,因此他们相信,是因为中方盯上了他们所进行的「啄木鸟」计画,这个
计画帮助使用者穿越防火墙,以观看被审查封锁的网页。中国领事馆未说明拒发两人签
证的原因。
也有人是飞到中国后被原机遣返。月前过世的印第安纳大学(Indiana University)教授
史伯岭(Elliot Sperling),2014年抵达北京机场时,虽然持有有效期一年的旅游签证
,却被带到小房间盘查并註销签证。史伯岭认为这是由於他声援维吾尔族异议学者之故。
近年包括纽约时报、路透社等,都陆续传出驻中国记者被拒发签证,而无法前往中国或
被迫离境。
瓦诺克、魏吉曾於2012年造访中国,他们以近一个月的时间,游歷了厦门、成都、上海
、北京。瓦诺克说,「人们对我们亲切友善,一路的经验都算是愉快…直到我们在天安
门广场,目击一名女子被几个警察强行拖走」。
那是像六四这样的特殊日子吗?「不是的,当时是12月,感觉是很普通的日子,也没有
什麼特殊活动,天安门广场上游客很多。突然间我们发现广场上起了骚动,警察逮捕了
一个样貌像是中国人的女子,那名女子不断向警察求饶,现场气氛为之凝结,虽然有不
少人在广场上,却宛如死城,没有人发出一语。」
瓦诺克与魏吉当时正在构思创作一个爱情故事,在那之前,他们并没有想过要在新剧内
加入中国元素。
待他们自北京返美后,他们读到了那则求救信的报导。
协同创作 大量参考史实
瓦诺克说,「由於我们自己刚从中国回来,所以这则新闻马上抓住我们的目光。后来我
们读了更多关於中国人权纪录的资料,包括文革、六四等,整齣戏的构想一点一滴成形
」。
李喦表示,从接受这份工作邀约后,他就持续接触与当代中国相关的新闻、书籍及纪录
片。「我年纪很小的时候就离开中国了,所以在创作过程中,我时常要去面对自己对中
国的情感,与跟中国之间的关係,因为我既具有对加拿大的强烈认同,也以自己继承的
中国传统为荣。」
李喦说,「所以我既要在剧中呈现自己的想法,也会一直注意自己是从一个外部及移民
的角度去观看中国」。
彭德洲是目前该剧班底裡,唯一在华语地区度过成长阶段的成员。「我觉得Wakka
Wakka的两位导演,相当愿意聆听华人演员的意见。」彭德洲表示,Wakka Wakka的方式
较接近於「协同创作剧场」(Devised Theater),给予演员很多自由发挥空间。
他举例,像是导演从中国买了冥纸回来,就拿来问演员:「我们可以拿这个做什麼?」
冥纸后来被用在该剧的下半场,作为对中国货币经济的讽刺。
彭德洲说,导演常安排成员一起观看关於中国的报导及纪录片,因此许多台词及剧情,
都脱胎自真实事件。
比方剧中在中国经商的角色Dick Mills与Miss Millions,对玛莉怒斥时说:「没有人
权,中国可以繁荣稳定吗?把六亿人民脱贫,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你问这个问题,
你去过中国吗?你慬中国吗?最了解中国的是中国人自己,而不是你!」就是悉数引用
自中国外长王毅,去年在加拿大回应记者的发言。
剧中主角玛莉的邻居,即另一位要角「王艾迪」,则明显参考了吴弘达等流亡异议人士
。吴弘达曾说,他逃到美国展开新的人生,却发现他在美国也坐牢—坐的是心裡的牢,
因为前尘往事仍紧紧纠缠著他,这不啻是剧中王艾迪的最佳写照。
彭德洲说,「他们为了这部戏,对中国议题的投入比我还深」。
华人观眾少 反应不一
「『中国製造』的主要客层,是住上东区(Upper East Side)的白人居民,华人观眾非
常稀少。」说到这点时,彭德洲露出了带著些许遗憾的神情,「来看的华人几乎都是演
员的亲友。」
华人观眾少的原因之一,或许是由於纽约的华文媒体,几乎没有报导该剧,而这一部分
也是因为该剧组及公关,未与华文媒体接触。当被问到虽然主题与中国高度相关,但却
没有在华人圈宣传时,两位导演顿时有点语塞,如同当地华人对他们不熟悉,他们对此
间的华人社群及网络也不太清楚。
关於华裔友人观看后的反应,彭德洲说:「大多数都表示他们很喜欢,觉得这部戏的艺
术成分很高。」他表示,自己曾问过几位朋友,戏中对中国的批评,会不会使他们產生
被冒犯的感觉,「大家的回答都是不会;他们说,完全没有朝那方面想。」
然而,在剧团成员的友人之外,有一些华人观眾则表达出较为不同的意见。
来到纽约四年的中国艺术家张璐,在看过此剧后表示,此地提到中国的剧作很少,所以
她会期盼看到这些作品,能从各种不同角度,去接触、描述中国,「中国不仅仅是像剧
中呈现的那样」,她说。她希望该剧对中国的描写能更加多面化,而不只是传达负面讯
息。
张璐所忧虑的,似乎与许多中国年轻世代相去不远,比起他们的父母辈,这些人更频繁
地接触西方文化,却发现西方人士对中国社会的评价不是那麼正面。反过来说,西方世
界对中国的批评,中国人也不怎麼想要概括承受。
亚美博物馆策展人及展览部主任谭海俊(Herb Tam),则更关心华人在美国的形象及再现
政治。他指出,剧中大量使用美国人熟悉的文化符码去指涉中国,像是熊猫、竹林、舞
龙、云雾繚绕的山岳等,然而他想到的是:「要表现中国特色,只能透过这些方式吗?」
剧中演员在为艾迪配音时,刻意使用带有中国口音的英文,也让他担忧这是否为刻板印
象的再製。
不过,艾迪的角色设定,是成年后才从中国逃出,如果这是真实存在的人物,他的英文
带有中国口音也不无道理。只是,美籍华人在寻求能见度与文化认可的角力场上,可能
不太需要再看到一个蹩脚怯懦的典型角色出现,特别是当他们在主流舞台上尚未具有自
己的代言人时。
世界工厂 梦魘还是现实
也许另一个值得关注的点,是剧中的中国人角色,大抵不出两个典型:不是可怜的,就
是可恶的;以及该剧是否复製了「美国人出马拯救弱者」的英雄主义叙事。
除了主角玛莉之外,剧中较少呈现立体、细腻的中国常民视角。剧中没有告诉我们艾迪
为何走上了与弟弟不同的道路,也没有剖析一般中国人民,面对国家经济发展与基本人
权冲突时的心境。
虽然剧中大开嘲讽,调侃美国人对中国(或整个亚洲)的「无知」,如艾迪告诉玛莉「莎
哟哪啦」是日文,并不断纠正她对「王」字的错误发音,然而,他从头至尾,都没有告
诉观眾自己的真名,只有在玛莉称他「艾德华」(Edward)时,他说:「叫我艾迪。」
如同「艾迪」这个名字,这些叙事方式似乎是开了方便之门,好让美国普罗观眾容易理
解。
对於剧裡对中国的描写,是否过於简化或邪恶化,身为导演之一的瓦诺克,给出了她的
解释。她说,这齣戏是从玛莉的视角出发,就像是玛莉版的「爱丽丝梦游仙境」,所以
玛莉不见得真的到了中国,她在旅途中所见所闻,也可能是出於她自己对中国的理解与
想像。
如果这趟旅程是玛莉的梦,那就可以说明为何除了玛莉,其他角色都略嫌扁平;然而,
如果她看到的都是幻境,那就失却了该剧对中国批判的力道,而这也会变成一齣写实剧
:像玛莉这样的一般美国人,对中国的理解,仍是停留在表面。
抹黑中国?批评是否公允
另一位白人男性观眾说,他虽然相信「中国製造」的剧情皆有所本,但由於工作关係,
他长年走访中国多家工厂,「我亲眼所见的中国工厂,绝大多数制度良好、工时合理,
薪资也持续成长,中国每年倾销数以亿万计的產品,只因其中一件传出夹带抗议信,我
们就能把这件个案与中国製造业画上等号吗?」
爱荷华州立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韩纲,与北京大学新媒体研究院副教授王秀丽,在
2015年合作发表了一篇论文,名为「『中国製造』与国家形象传播:美国主流媒体报导
30年内容分析」,文中提到,美国媒体形塑的「中国製造」,呈现的不仅是產品形象,
也是中国的国家形象。
文中表示:「美国媒体报导一方面突出中国產品的质量问题,另一方面认为中美两国政
府、企业和个人对此负有责任,并暗示美国人应购买非中国製造的產品。」
「中国製造」的一些剧组人员,并不认为这部戏对中国的批判太过火。演员曼贾克(
Andy Manjuck)说:「我们听到,一些中国观眾因为这齣戏对中国的负面描写感到不快
,但是戏中同时批评了许多美国的现象,却没有人对此有意见。」
非政府组织「自由之家」(Freedom House)资深东亚研究员莎拉‧库克(Sarah
Cook)针对这些批评,提出了她的看法:「中国既巨大又复杂,所以无论任何戏剧要描
写这个国家(或其他任何国家),大抵都只能聚焦在特定主题。」
她提醒,中国的政治情况,在「自由之家」进行的多项公民权利与自由度评估中,都被
列为「不自由」。
「这部戏所参考的背景,对许多中国人而言都是真实情况。我曾亲身访问过许多遭到政
治或宗教迫害的中国人,他们在狱中遭受到的待遇,与那位在Kmart礼品中夹带字条的
劳改犯,几无二致。」
库克表示,「但是许多中国人,以及与中国有生意往来的美国人,都选择对中国社会及
歷史的阴暗面避而不谈。为此,我肯定这部戏在揭露这个问题上的努力」。
走出剧院 观眾能做什麼?
「中国製造」迎来的是皆大欢喜式的结尾,玛莉与艾迪接纳了彼此,然后他们决定要将
这封信上传脸书(Facebook)、投书纽约时报,还要写信给CNN名主播库柏(Anderson
Cooper)。艾迪问了句:「那麼福斯电视台(Fox)呢?」玛莉说:「好啦,也给他们寄一
份。」
然而,主角最后将希望都放在西方主流媒体身上,彷彿他们是包青天般的存在,这种仰
望适不适当呢?
在现实中,这封来自马三家劳改营的信,引起了西方媒体高度关注。CNN报导他们找到
了撰写这封信的作者,在经过事实查核及字跡比对后,认为该男子所言属实。当时这名
男子已获释。纽约时报也对这名男子进行了专访。
出售这项万圣节商品的Kmart母公司西尔斯控股(Sears Holdings)指出,经调查后,他
们并未发现证明该商品来自劳改营的证据。但西尔斯亦表示,已终止与这间中国公司的
合约。
一名白人观眾在落幕后说:「看完了戏,我只想问,具体上我们到底能做什麼呢?」
库克对此的回应是:「如果民眾关心的是整体的情况,我会建议打电话给国会代表,要
求他们在会晤中国官员时,向中方提出他们对人权议题的关切,或对致力於帮助中国劳
工的人权组织表达支持。」
「如果情况是个案,像是发现这封求救信,我会建议联繫该特定產品或公司,并通知人
权组织,例如『自由之家』或『国际特赦组织』,这些组织会帮助投诉者,透过有效管
道採取行动。」
她表示,在媒体高度曝光后,中国官方成立了调查组,在2013年年底,中国全国人民代
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废止劳改制度。库克说,「不过,虽然劳改制度在中国似已废除
,但是一些劳改营只是换成勒戒所等其他名目,而许多政治犯与刑事犯仍被迫进行劳动
。因此,当人们购买架上的中国製造商品,他们仍有可能买到政治犯被迫劳动而做出的
產品」。
与恐惧交错 对人的爱与关怀
「戏裡对於『中国製造』流露出的恐惧,其实让我搞不清楚他们担忧的是中国人权问题
,还是这个彷彿要吞噬美国人的强大经济体。」一位白人观眾马克(Mark)表示。
「我觉得这仍是一部从美国中產阶级视角出发的戏剧,在我看来,这是『美国製造』的
〈中国製造〉。谈到中美贸易关係时,则是酸一下美国政府及自己,表示我们有在反省
;等於是说『中国製造』,你我都推了一把。」
不过,他也认为,正是因为有人努力把这样的戏剧搬上主流舞台,才开啟了更多的思考
与对话。就像那封从中国花了数年,才抵达一个美国人手中的求救信,这个蝴蝶效应仍
在继续,它影响了一批人同样投注数年光阴,去促成一部戏剧的诞生。
瓦诺克表示,这部戏在创作及排演过程中不断修改,到最后唯一不变的原始设定,是两
个邻居的爱情故事。「对玛莉与艾迪而言,这是他们追寻自我救赎的过程。对人类的关
怀与爱,仍是这个故事的终极核心。」她说。
就如美国作家苏珊‧桑塔格(Susan Sontag)在〈信裡人生〉写的:「亲爱的,请
继续写。你的信一定会寄到我这裡来,你可以用你真正的、小得不能再小的字体。我会
把它拿到灯前来看。我会用我的爱将它放大。」
「中国製造」在纽约演出落幕后,将分别於3月23日晚7时30分到Keene Sate College、
3月31日及4月1日晚8时到Dartmouth College巡演,并正在安排前往华府及挪威的演出
。更多资讯可瀏览网站:wakkawakka.org/site/。
来自香港的彭德洲,在剧中饰演要角。(记者王若馨/摄影)
亚美博物馆策展人及展览部主任谭海俊。(记者王若馨/摄影)
「自由之家」资深东亚研究员莎拉‧库克(Sarah Cook)。(记者王若馨/摄影)
美國奧叽黻牭拿弊樱怯芍袊u造。(Getty Images)
中国一家工厂正在生產川普面具。(Getty Images)
「中国製造」裡玛莉在疯狂消费后,发现一封夹带在商品中的求救信。(Heidi
Bohnenkamp/摄影)
「中国製造」中的角色「未未」(左)与艾迪。(Heidi Bohnenkamp/摄影)
戏裡玛莉(左)与艾迪因为追寻求救信真相,而身陷囹圄。(Heidi Bohnenkamp/摄影)
「中国製造」裡的玛莉(左)与艾迪,遭遇象徵中国强权的巨龙。(Heidi Bohnenkamp/
摄影)
「中国製造」裡讽刺美国人过度消费。(Heidi Bohnenkamp/摄影)
「中国製造」中的主角玛莉(左)与艾迪,经歷一场中国奇幻之旅。(Heidi Bohnenkamp
/摄影)
「中国製造」中的主角艾迪(左)与玛莉。(Heidi Bohnenkamp/摄影)
美国一名俄勒冈州妇女於2012年底,从万圣节饰品包装裡发现的求救信。(取自脸书)
1 (共1页)
进入USANews版参与讨论
相关主题
Trump真会玩美国的公民保护是否如战狼2叙述的那样
Cruz's post圣路易国际电影节-“一生看过最动人的电影”
原来可撸与奥黑有同样嗜好,喜欢与男人做爱?美国7月失业率继续居高不下
这个有趣Obamanomics In Action
稀拉离想成为美帝第一位LESBIAN总统,有心无力?Obama now a job creator
美国3名黑人囚犯辩论击败哈佛辩论队 (转载)Senate Democrat: Obama’s Gun Control Proposals ‘Extreme’
被暗算了,想持枪报复 (转载)Another Bad Week for Bloomberg's Gun Control Group »
三胖子的第六次核试验是否会点燃美军的战火10 reasons that Goldman Sachs loan is a nightmare for Ted Cruz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中国话题: wakka话题: 玛莉话题: 艾迪话题: 剧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