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boards

本页内容为未名空间相应帖子的节选和存档,一周内的贴子最多显示50字,超过一周显示500字 访问原贴
Wisdom版 - 轮回与生命起源
相关主题
三十年闻水声。不转意根。瑜伽师地论读书会圆满感言
开印法师∶读过论典的人讲佛法比较精确为什么原始佛教不也弄个网上大学。
六根的知觉空间解释 杨新宇怀念我亲近过的善知识-法师篇
意根略說哪位同学有中英文原始佛法网站链接的?
阿罗汉证得涅磐,入住涅磐又回到人间,是啥入住涅磐,啥又回来?当下可见-正法的特性之一
学佛如何入门?佛随念禅七学员心得三则 (ZT)
Re: 4-15-10修行记录佛陀吃太多豬肉死的,是嗎?
认识《正见经》一起来读经吧,刚在网上找到菩提比丘live TV class和以往课程的video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意根话题: 五根话题: 种种话题: 意识话题: 有情
进入Wisdom版参与讨论
1 (共1页)
g**s
发帖数: 298
1
生命从无机物到单细胞,多细胞,到植物,动物,到猿,到人,这个进化过程中,
六道轮回是怎么进行的呢?当然,如果否认进化论,就低到基督教原教旨水平了.
(教皇都承认进化论).佛教是最高级的宗教,但这个问题我还没看到合理的解释.
S**U
发帖数: 7025
2
演化论是群体的演化,不是个体的。从佛法来看,范围局限在欲界的人道与畜生道,只是六道中的两道。三界中更高级的色界、无色界,超出目前科学的范围。
佛法说的六道,不只在地球上。地球上群体的演化,是相应众生的共业,生于地球而已。在地球上人类还没出现之前,别的星球上一样有高等生命。
佛陀说法的重心是解决个体的生命问题,不是解释所有世界上的现象。从个体来说,人心的境界可以经由修定提升到色界、无色界,下一生生于更高等的色界、无色界。如果如实知见证阿罗汉果,更是超越三界。这种净化提升,对个体来说,比寄希望于群体进步更操之在我。
轮回与演化论的关系,可以比喻为个人职业发展与公司发展的关系。公司由个人组成,公司的发展与个人职业发展有关但是不同。一个公司走下坡了,个人可能离开去另一公司而有更好的发展。
佛有十四无记,说明佛陀务实的态度。
http://zh.wikipedia.org/zh-hk/%E5%8D%81%E5%9B%9B%E7%84%A1%E8%A8
# 世间有常(世界恒常存在吗?)
# 世间无常(世界不恒常存在吗?)
# 世间有常无常(世界既恒常又不恒常吗? )
# 世间非有常非无常(世界既非恒常又非不恒常吗?)
# 世间有边(世界有边际吗?)
# 世间无边(世界无边际吗?)
# 世间有边无边(世界既有边又无边吗?)
# 世间非有边非无边(世界既非有边又非无边吗?)
S**U
发帖数: 7025
3
杂阿含267经
诸比丘!当善思惟,观察于心。所以者何?长夜心为贪欲所(2) 染,瞠恚、愚痴所染故
。比丘!心恼故众生恼,心净故众生净。比丘!我不见一色种种如斑色鸟,心复过是。
所以者何?彼畜生心种种故色种种。是故比丘!当善思惟,观察于心。
诸比丘!长夜心贪欲所染,瞠恚、愚痴所染;心恼故众生恼,心净故众生净。比丘当知
!汝见嗟兰那鸟种种杂色不」?
答言∶「曾见,世尊」!
佛告比丘∶「如嗟兰那鸟种种杂色,我说彼心种种杂,亦复如是。所以者何?彼嗟兰那
鸟心种种故,其色种种。是故当善观察思惟于心,长夜种种贪欲、瞠恚、愚痴所染;心
恼故众生恼,心净故众生净。譬如画师、画师弟子,善治素地,具众彩色,随意图画种
种像类。
http://www.mahabodhi.org/files/yinshun/36/yinshun36-04.htm
Corresponding sutta at SN 22.100
http://www.accesstoinsight.org/tipitaka/sn/sn22/sn22.100.than.h
r*******c
发帖数: 1060
4
轮回与演化论的关系,可以比喻为个人职业发展与公司发展的关系。公司由个人组成,
公司的发展与个人职业发展有关但是不同。一个公司走下坡了,个人可能离开去另一公
司而有更好的发展。
d******y
发帖数: 3668
5

点最后这个链接出来的是:
Lost in samsara
(file not found)
? 2011
Where would you like to go next?
Home page | Help page | Site map | Nibbana
上面mahabodhi那个链接也是dead的,到底这个帖子的内容是啥时候copy的呀

【在 S**U 的大作中提到】
: 杂阿含267经
: 诸比丘!当善思惟,观察于心。所以者何?长夜心为贪欲所(2) 染,瞠恚、愚痴所染故
: 。比丘!心恼故众生恼,心净故众生净。比丘!我不见一色种种如斑色鸟,心复过是。
: 所以者何?彼畜生心种种故色种种。是故比丘!当善思惟,观察于心。
: 诸比丘!长夜心贪欲所染,瞠恚、愚痴所染;心恼故众生恼,心净故众生净。比丘当知
: !汝见嗟兰那鸟种种杂色不」?
: 答言∶「曾见,世尊」!
: 佛告比丘∶「如嗟兰那鸟种种杂色,我说彼心种种杂,亦复如是。所以者何?彼嗟兰那
: 鸟心种种故,其色种种。是故当善观察思惟于心,长夜种种贪欲、瞠恚、愚痴所染;心
: 恼故众生恼,心净故众生净。譬如画师、画师弟子,善治素地,具众彩色,随意图画种

d******y
发帖数: 3668
6

I see. 第一个link最后的l跑到第二个link后面去了。
文中的“心”在第二个Link里SN22.100的英文翻译中对应的是"mind"。
the Bali "citta" was translated to "mind" by both Bodhi Bhikkhu and
Thanissaro Bhikkhu, instead of "heart". why?

【在 S**U 的大作中提到】
: 杂阿含267经
: 诸比丘!当善思惟,观察于心。所以者何?长夜心为贪欲所(2) 染,瞠恚、愚痴所染故
: 。比丘!心恼故众生恼,心净故众生净。比丘!我不见一色种种如斑色鸟,心复过是。
: 所以者何?彼畜生心种种故色种种。是故比丘!当善思惟,观察于心。
: 诸比丘!长夜心贪欲所染,瞠恚、愚痴所染;心恼故众生恼,心净故众生净。比丘当知
: !汝见嗟兰那鸟种种杂色不」?
: 答言∶「曾见,世尊」!
: 佛告比丘∶「如嗟兰那鸟种种杂色,我说彼心种种杂,亦复如是。所以者何?彼嗟兰那
: 鸟心种种故,其色种种。是故当善观察思惟于心,长夜种种贪欲、瞠恚、愚痴所染;心
: 恼故众生恼,心净故众生净。譬如画师、画师弟子,善治素地,具众彩色,随意图画种

g****d
发帖数: 3461
7

citta来自动词根cint(想),译成英文自然是"thinking mind"。
中文里面心思联在一起,译成中文通常都是心。

【在 d******y 的大作中提到】
:
: I see. 第一个link最后的l跑到第二个link后面去了。
: 文中的“心”在第二个Link里SN22.100的英文翻译中对应的是"mind"。
: the Bali "citta" was translated to "mind" by both Bodhi Bhikkhu and
: Thanissaro Bhikkhu, instead of "heart". why?

d******y
发帖数: 3668
8

多谢扫盲
我纠结的是这个心、意、识在最初佛陀所用的语言里究竟是怎么区分的
是不是就是因为这种混淆造成了后来汉传大乘里的7识、8识、阿赖耶识、含藏识这些东西
像这个原文里的“心”如果换成“内在”好像也说得过去

【在 g****d 的大作中提到】
:
: citta来自动词根cint(想),译成英文自然是"thinking mind"。
: 中文里面心思联在一起,译成中文通常都是心。

S**U
发帖数: 7025
9
「作意」(注意)manasikara 的字根 mana 就是「意」。五蕴中的「识蕴」viñ&
#241;āṇa khanda, viññāṇa 是「识」。
「无漏心解脱、慧解脱」的「心解脱」cittavimuti,citta 是「心」,菩提比丘将「
心解脱」译成 liberation of mind。有趣的是,阿迦曼传中阿迦曼某次演讲的题目,
英译本翻成 A Heart Released. 阿迦曼应该是指 cittavimuti,不知道依泰文原文,
该翻成 "heart" or "mind".
印顺法师『佛法概论』
经中以种种名词去说明识,又总括为「此心、此意、此识」(杂含卷二·三五经)。佛
虽总说此三者,但并未给与严密的定义。圣典中有时说心,有时说意,有时又说识。所
以历来论师,都认此三者是同一的;但从他的特殊含义说,可以做相对的分别。
先说意∶意的梵语,即「末那」(mana)(不必作第七识解),是「思量」义。意的
特殊含义,有二∶一、意为身心交感的中枢∶有情的身心自体,为六根的总和,除前五
色根外,还有意根。意根与五根的关系,如『中含』『大拘絺罗经』说∶「意为彼(五
根)依」。五根是由四大所造成的清净色,是物质的,属于生理的 [P106] 。意根为精
神的,属于心理的。意为五根所依止,即是说∶物质的生理机构,必依心理而存在,而
起作用;如心理一旦停止活动,生理的五根也即时变坏。所以五根与意根,为相依而共
存的,实为有情自体的两面观。从触对物质世界看,没有五根,即不能显出意根的存在
;从引发精神作用看,没有意根,五根即没有取境生识的作用。试图如下∶
图片
╱│ 直角对的边应为直线
╱ │
╱ │
╱\ │
╱\ 舌 │
╱\ 鼻 \ 身
╱\ 耳 \ ╱ │
╱ 眼 \ ╱ │
 ╱  \╱ ┌─┤
╱   │ │
──────────意───────┴─┘
观此图,可见身根与意根的交感。意根为根身──含摄得眼、耳、鼻、舌四 [P107
] 根的身根活动的所依,根身也是意根存在与生起的所依,二者如芦束相依。五根中,
身根此四根的范围大,有眼、耳等是必有身根的。这可见意的特征,即是与根身的和合
。低级有情,眼等四根可能是没有的,但身根一定有,没有即不成其为有情。有情自体
即六根,六根或译作六情,这是从情──情识、情爱而生起,能生情而又与情相应的。
身心相互依存,不即不离的有情观,即从五根与意根的交感中显出。有人说∶心理作用
是由物质结构的生理派生的,这是抹煞意根,偏重物质。有人说∶心是离根身而存在的
,色根为心的产物,这是忽视色根,偏于心理。佛法的有情论,意根与五色根相依而存
。单有五根,仅能与外境触对,而不能发生认识作用;意根不离五根的活动,所以想分
解五根而别求意根,也是不可能的。
意根与五根的关系,可从取境的作用而知。如眼根,像一架照相机,能摄取外境作
资料,现为心相而生起眼识。意根是根,所以也能摄取境界。『中含』『大拘絺罗经』
说∶「五根异行异境界,各各受(取)自境界,意为彼尽受境界」 [P108] 。意根不但
有他独特的(「别法处」)境界,还能承受五根所取的境界。五根如新闻的采访员,意
根是编辑部的外稿搜集者。意根能取五根的所取,又为五根起用的所依。五根与意根的
交感相通,即说明了意根为身心和合的中枢。
二、意为认识作用的源泉∶根是生义,如树依根而发枝叶;六根能发识,所以称根
。平常说∶依眼根生眼识,……依意根生意识,这还是大概的解说。精密的说∶意根不
但生意识,而且还能生前五识。所以凡能生认识的心理根源,都称为意根;而从此所生
的一切识,也可总名之为意识。意为认识作用的根源,研究此发识的根源,佛教有二派
解说不同──也有综合的∶一、主张「过去意」,即无间灭意。以为前念(六)识灭,
引生后念的识,前灭识为后起识的所依,前灭识即称为意。一、主张「现在意」,六识
生起的同时,即有意根存在,为六识所依。如波浪汹涌时,即依于同时的海水一样。此
同时现在意,即意根。所以意的另一特征,即认识活动的泉源。依根本教义而论,意根
应该是与六识同时存在的,如十八界中有六识界,同时还有意界。 [P109]
依意生识
识,了别义,重在触对境界的认识;能了识别,故称为识。所依的根有六,所取的
境也有六,识也因此分为六种。『中含』『嗏啼经』说∶如火是同一的,草烧即名草火
,木烧即名木火。识也如此,依六根,缘六境,依此即成为六识。关于识的是一是多,
古来大有争辩。依缘起观的见地说,识应为相对的种种差别,而非绝对的多识。但识为
依根缘境而现起者,所以说明上不妨侧重差别。
佛教后期,发展为七识说,八识说,九识说。佛的区别识类,本以六根为主要根据
,唯有眼等六根,那里会有七识、八识?大乘学者所说的第七识、第八识,都不过是意
识的细分。古代的一意识师(见摄大乘论),以意识为本而说明诸识,以为意识对外而
了别五尘时,即为一般所说的前五识;意识又向内而执取根身。这向内而执取根身的,
即等于一般所说的阿陀那识。此意识为本的意识,应为从意而生的意识,不只是六识中
的意识。
从有情为本的立埸说,有情为六处和合的存在,意处为身心交感、认识活动 [P110
] 的源泉。意根与身根的交感,即有情身心的统一。佛说「依意生识」,应以与根身相
依存的「意」为根源。低级的有情,可能没有眼、耳、鼻、舌,但身根是有的。身根为
四大所造清净色,由于地大增胜而成定形的机体;水大增胜而有液汁循环的机体;火大
增胜而有消化的机体;风大增胜而有运动的机体;意与这身根相应而生起的觉了,或触
对外境,从意起身识;或执取身根,执取身心自体,从意生(细)意识,这二者,无论
如何微昧,微昧到不易理会,但是一切有情所必具的。此(细)意识为「名色缘识,识
缘名色」的有取识,即与极微细的我见、我爱、我慢相应的染识。像人类,意根与根身
相应而生的觉了,外缘即明确的五识。如定中根身所起的内触识,及内取根身,执取自
体的──细意识,也是极微昧的。此外,有高度明确的意识,承受五识外缘的落谢影像
,承受(细)意识内取的积集余势,承受前念意识的活动形态,发为一般明确的意识。
重视佛陀「依意生识」的教义,「六处和合」的立埸,应从根身与意识的交感处,说明
一切有情共有的微细身识与意识,到达人类特有的明确意识。 [P111]
心及三者的综合
心的梵语有四,但中国译成同样的心字。这里所要说的,是「质多」(citta)。质
多是「种种」的意义;但不就是种种,是由种种而存在而长成的,所以古来约「种种积
集滋长」而解说为「集」。眼、耳、鼻、舌、身、意六识的认识,取之于外,同时留下
所认识的印象于内,即成为心。识愈攀缘得多,内存的心象也愈多,所以说种种滋长。
这可见心的特殊含义,为精神界的统一。这统一性的心,还可从多方面得到明证。如『
杂含』(卷一0·二六七经)说∶「长夜心为贪欲所染,瞠恚、愚痴所染」,此即说相
续心为三毒所染污。又如说「心心所」,依心而起种种心所,也即是以心为统一性的。
又如说「心远独行」,独即有独一的意义。所以此心为种种的集起义,又是种种的统一
义。这样,依上来的解说,心意识的关系如此∶ [P112]
图片

┌←─┴─────意
识──┤
└──┬────→心

识,约认识境界──内境、外境说。识由何来,由身心交感的──心理源泉的意处
而来。识生了又如何?识生后刹那即灭,留影象而充实内心,心是种种的积集与统一。
心与意,为内心的两种特性∶一是六识所引生的,一是六识所从生的,流出又流回。识
多对境界说,意多对根身说,心多对心所说。
一般的心理学者或认识论者,论到认识的来源时,有的说∶心如白纸,什么都没有
,一切认识作用,都由生活经验而渐渐生起、资长。如不和外境接触,心就什么也不会
有。一切从经验来,即所谓经验派。有的说∶认识作用的种种功能,是与生俱来的。如
想像、思考、推测等种种认识功能,都本来就有,由外境的触对而引发,此即所谓理性
派。以佛法来说,这即是新熏说与本有说。二家所说 [P113] 的,各见得一些,却不是
完善的。依佛法,有情为身心相依的共存体;心理活动,是无始以来,即由外而内──
从识到心,又由内而外──从意到识,不断的交流。有情无始以来,即有此心此意此识。
http://www.mahabodhi.org/files/yinshun/21/yinshun21-10.html

东西

【在 d******y 的大作中提到】
:
: 多谢扫盲
: 我纠结的是这个心、意、识在最初佛陀所用的语言里究竟是怎么区分的
: 是不是就是因为这种混淆造成了后来汉传大乘里的7识、8识、阿赖耶识、含藏识这些东西
: 像这个原文里的“心”如果换成“内在”好像也说得过去

r****n
发帖数: 7315
10

东西
大乘里的各识有明确的含义,不大可能是语言翻译造成。

【在 d******y 的大作中提到】
:
: 多谢扫盲
: 我纠结的是这个心、意、识在最初佛陀所用的语言里究竟是怎么区分的
: 是不是就是因为这种混淆造成了后来汉传大乘里的7识、8识、阿赖耶识、含藏识这些东西
: 像这个原文里的“心”如果换成“内在”好像也说得过去

1 (共1页)
进入Wisdom版参与讨论
相关主题
一起来读经吧,刚在网上找到菩提比丘live TV class和以往课程的video阿罗汉证得涅磐,入住涅磐又回到人间,是啥入住涅磐,啥又回来?
英译南传相应部的菩提比丘(Bhikkhu Bodhi)本周日在湾区开示"Parameters of the True Dharma"学佛如何入门?
Re: 4-15-10修行记录
回venusfire & qxc认识《正见经》
三十年闻水声。不转意根。瑜伽师地论读书会圆满感言
开印法师∶读过论典的人讲佛法比较精确为什么原始佛教不也弄个网上大学。
六根的知觉空间解释 杨新宇怀念我亲近过的善知识-法师篇
意根略說哪位同学有中英文原始佛法网站链接的?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意根话题: 五根话题: 种种话题: 意识话题: 有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