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boards

本页内容为未名空间相应帖子的节选和存档,一周内的贴子最多显示50字,超过一周显示500字 访问原贴
Wisdom版 - 顿悟大乘正理决
相关主题
[合集] 为什么小乘不究竟磨砖岂得成镜,坐禅岂得成佛
发菩提心的人好惨于外相求,虽经劫数,终不能成;于内觉观,如一念顷,即证菩提
略说南传菩萨道与北传不同的几点中国首善
摩诃般若波罗蜜大明咒经分析一些关于菩萨,阿罗汉和佛的错误观念zt
小止观华严五教止观
【五灯会元卷第一】维摩诘所说经--2.菩萨们
<<释迦牟尼佛广传·白莲花论>>法王如意宝晋美彭措略传 ZT
一个问题:释迦牟尼佛过去世遇到燃灯佛时,为什么不跟他出家修行证阿罗汉果,而要发愿成佛?佛亲自受记与他结缘者皆可往生极乐世界:法王如意宝晋美彭措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妄想话题: 一切话题: 波罗蜜话题: 经云话题: 分别
进入Wisdom版参与讨论
1 (共1页)
a***n
发帖数: 1993
1
摩诃衍撰 (依据敦煌本辑校)
问曰:今看心除习气,出何经文?
谨答:准佛顶经云:一根既反源,六根成解脱。据金刚经及诸大乘经皆云:离一切
妄想习气,则名诸佛。所以令看心,除一切心想妄想习气。
问:所言大乘经者,何名大乘义?
答:楞伽经曰:缘有妄想,则见有大小乘,若无妄想,则离大小乘,无乘及乘者,
无有乘建立,我说为大乘。
第一问:或有人言,佛者无量多劫已来,无量(一九)功德,智聚圆备,然始成佛
;独离妄想,不得成佛。何以故?若只离(二〇)妄想得成佛者,亦不要说六波罗蜜,
十二部经,只合说令灭妄想,既若不如是说,于理相违。
答:一切众生,缘无量劫已来,常不离得三毒烦恼,无始心想习气妄想,所以流浪
生死,不得解脱。准诸法无行经上卷云:若一切法中,除却其心缘相不可得故,是人名
为已得度者。又金刚三昧经云:佛言一念心动,五蔭俱生,令彼众生,安坐心神,住金
刚地,既无一念。此如如之理,具一切法,又金光明经第二云:一切烦恼,究竟灭尽。
是故法如如,如如之智,摄一切佛法。又楞伽经第二云:但离心想妄想(二一)㈨则诸
佛如来法身不思(二二)议智慧,自然显现。又法身即顿现,示报身及以化身。又诸法
无行经:佛告文殊师利,若有人问汝断一切不善法,成就一切善法,名如来。汝云何答
?文殊师利言:如佛坐于道场,颇见法有生灭不?佛言不也。世尊!若法不生不灭,是
法可得说断一切不善法(二三)成就一切善法不?佛言不也。世尊!若法不生不灭,不
断一切不善法(二四)不成就一切善法,是何所见?何所断?何所证?何所修?何所得
?但离心想妄想,即卅七道品,自然具足,一切功德,亦皆圆备,经文广述,不可尽说
,任自检寻,当见经义据理。
问:所对于理不相违,若有众生,离得三毒烦恼,无始心想,习气妄想,便得解脱
,亦得成佛,如是功德,不可比量。
又答:十二部经、准楞伽经云:佛所说经,皆有是义。大慧,诸修多罗,随顺一切
众生心说,而非真实在于言中。譬如阳炎,诳惑诸(二五)兽,令生水想,而实无水。
众经所说,亦复如是。随诸愚夫,自所分别,令生欢喜,非皆显示圣智所证真实之法。
大慧,应随顺义,莫著(二六)言说。又经云:佛言我某夜成道,某夜入涅槃,于此二
中间,不说一字,不已说,今说,当说。不说者是佛说。又涅槃经云:闻佛不说法者,
是人具足多闻。又金刚经云:“乃至无有少法可得,是为无上菩提。”又经云:“无法
可说,是名说法。”据此道理,应不相违。
又问:有天人制于妄想,以制妄想故,生无想天,此等不至佛道,明知除想,不得
成佛。
谨答:彼诸天人,有观有趣,取无想定,因此妄想,而生彼天(二七),若能离观
,离无想定,则无妄想,不生彼天。金刚经云:“离一切诸相(二八),则名诸佛。”
若言离妄想不成佛者,出何经文?准楞伽经云:无三乘者谓五种性,众生中谓不定性者
假说,不应如是执也。又答:所言五种性者,只缘众生有五种妄想不同,所以说有五种
名,若离得妄想,一种性亦无,何处有五耳?岂更立余方便耶?
问:楞伽经云:所言与声闻授记;化佛化声闻授记,据此只是方便调伏众生,数个
义中,涅槃道是三乘也。若离于想,大小之乘,无可言者,谓无想不?观大小乘,非无
大小;譬如声闻,证涅槃后,大小之乘,更无所观,此声闻人,岂得言入大乘道不?
谨答:所言化佛与化声闻授记者,声闻人为未见法身,及以报身;唯见化身。所以
化身授记,正合其理。
又答(二九):准楞伽经云:“我所说者分别,尔焰识灭,名为涅槃;不言涅槃道
,是三乘也。楞伽经偈(三〇):预流一乘果,不还阿罗汉。是等诸圣人,其心悉迷惑
。我所立三乘,一乘及非乘,为愚夫少智,乐寂诸圣说,第一义法门,远离于三趣,住
于无境界。何建立三乘,诸禅及无量,无色三摩地(三一),乃至灭受想,唯心不可得
”。准斯经义理所说,三乘皆是方便导引(三二)众生法门。又思益经(三三)云:“
网明菩萨问思(三四)益梵天言,何为行一切行非行?梵天言:若人千万亿劫行道,于
法性理不增不减,是故名行一切行非行。我念过去(三五)无量阿僧祇劫,逢无量阿僧
祇诸佛如来,承事无空过者,并行苦行十二头陀,入山学道,持戒精进,所闻智慧(三
六)读、诵、思惟。”问:是诸如来,亦不见受记,何以故?依止所行故。以是当知,
若是菩萨出过一切诸行,则得授记。据此道理,法性理中,大乘(三七)之见,并是虚
妄想,妄想(三八),若离妄想,则无大小之见。又(三九)准楞伽、密严经云:“声
闻虽离妄想烦恼,处于习气淈(四〇)譬如昏醉之人,酒醒然后觉;彼声闻亦然,贪著
寂灭乐,三昧乐所醉,乃至劫不觉。觉后当成佛。”声闻(四一)贪着寂灭乐,所以不
得入(四二)大乘。
又问:所言声闻住无相(四三),得入大乘否?
答:准楞伽经云:“若住无相(四四),不见于大乘”,所以不得取无相(四五)
定。是故经文:“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第二问:离一切相名诸佛,是何经说?
谨答:金刚经云:“离一切诸相,则名诸佛”。又大般若经,楞伽、华严等经中,
亦具广说。
又再新(四六)问:金刚经云:“若了达诸法,观了然后不观者,是智慧(四七)
。”若具修一切善已,然始无修,为化众生,生(四八)大智自然成就,言先愿力,故
为凡夫妄想不生,凡夫本来不达一切(四九),犹未具诸功德,雄灭妄想,不得成佛。
以要言之:解一切法是智,修一切善法(五〇)是福,为成就如是一切故,所以经历多
劫,因诸福智力故,三昧无观,从此方显。又首楞严(五一)三昧经云:“初习观故,
然得此三昧,譬如学射,初射竹箪,大如牛身;已后渐小,由(五二)如毛发,并亦皆
中。”从习于观,是渐修行,诸佛所说,皆是渐门,不见顿门。
答第二新问:准楞伽经云:“佛告大慧(五三)菩萨,应莫著(五四)文字,随宜
说法,我及诸佛,皆随众生烦恼解故,欲(五五)种种不同,而(五六)为开演,令知
诸法自心所现。”又思益经云:“说法性理,若人千万亿劫行道,于法性理不增不减。
”若了知此理,是名大智慧(五七),于法性理中,修以不修,皆是妄想。据法性道理
,若离妄想,大智本自然成就,若论福智,更无过(五八)法性道理,及以法性三昧,
所言渐顿,皆为众生心想,妄想见。是故经云:“(五九)大慧(六〇)是故应离因缘
所作和合想中,渐顿生见。”若离一切想(六一)妄想,渐顿不可得;若言离妄想不成
佛者,出何经文所言?首楞严(六二)经云:“学射渐渐者,不缘增长心想妄想;只合
令除妄想。”
旧问第三,问:(六三)言一切想者,其想云何?
答:想者,心念起动,及取外境,言一切者,下(六四)至地狱,上至诸佛已下。
楞伽经云:“诸法无自性,皆是妄想心见。”
新问第三:上至诸佛,下至地狱之想,切要兹(六五)长,成就善法,违离恶法,
因此而行。若不识佛,不知地狱,如说十二因缘中无明,凡夫中不合修行此法。
新问第三,答:一切众生,缘无始已来,妄想分别;取著妄想善恶法,或长善,或
长恶。以是因缘,流浪生死,出离不得:所以经文,凡所有想[十]皆是虚妄,若见诸
想(六六)非想,则见(六七)如来。若了知此一(六八)念功德,经无量劫修习善法
(六九)不如此(七〇)一念功德。又所言凡夫位中,不合学此法者,一切诸佛菩萨,
无量劫所修习善法,成等正(七一)觉,皆留与后代末法众生,教令修学,既言凡夫众
生不合学此法,是诸佛法教,留与阿谁?凡夫不合学此法,出何经文?
旧问:想有何过?
答:想过者,能障众生本来一切智,及三恶道久远轮回,故有此过。金刚经说,亦
令离一切诸想,则名诸佛。
新问第四,问或有故令生长之想,或有不令生想,处凡夫地,初修行时,不得除一
切想。
答:诸大乘经云:“一切众生,缘有妄想分别(七二),取著生不生妄想,是故流
浪生死;若能不取(七三)著生不生妄想,便得(七四)解脱。凡夫众生,不得除想,
出何经文?
旧问:云何看心?
答:返照心源看心,心(七五)想若动,有无净不净、空不空等,尽皆不思(七六
)不观者亦不思。(七七),故净名经中说:“不观是菩提”。
新问第五,问:据十地经中:“八地菩萨,唯入不观,佛令入修行。”据此事,凡
夫初地犹未得,唯不观如何可得(七八)?
答:准楞伽经云:“八地菩萨,离一切观及分别习气,无量劫来,所受善恶业者,
如乾闼婆城,如幻化等。了知菩萨(七九)者超过一切行,得无生法(八〇)忍,然后
得授记。不闻八地菩萨,教令修行,经文何如说,只合细寻(八一)诸经所说(八二)
。凡夫未得初地,不合不(八三)观者,此义合行不行,前问说讫。
旧问:作何方便,除得妄想及以习气?
答:妄想起不觉,名生死;觉竟,不随妄想作业,不取不住,念念即是解脱般若。
宝积(八四)经云:“不得少法,名无上菩提。”
新问第六,问:如前所说,凡夫初学,岂得喻佛,佛是已成就者。
答:凡夫虽不(八五)共佛,同诸佛所悟之法,准经文皆留与后代末法众生,教令
修学;若不如是,法教留与阿谁?又佛言(八六)无有少法可得者,不可执著言说,若
无少法可得,无思无观,利益一切者,可不是得否?
答:此义前者已答了,今更重(八七)来,又再说者:佛从无量劫来,己离得不得
心?亦无心无思,犹如明镜。无心无思,离得不得,但随众生,应物现形,水喻宝喻,
日月等喻,皆亦同等。又据入如来功德经云:非是不得少法,是得一切法,与义相违者
。前问所言,凡夫不合学此法,所以攀大乘经文时,得如是无量无边功德,何况信受修
行,因此言故,答如此事。以无所得故,是名为得。于理实不(八八)相违。
旧问:“六波罗蜜等(八九)及诸法门,要不要?”
答:如世谛法、六波罗蜜等,为方便显胜义故,非是不要。如胜义离言说,六波罗
蜜及诸法门,不可说言要与(九〇)不要,诸经广说。
新问第七,问:世间及第一义谛,是一是异(九一)。
答:不一不异。云何不一(九二)?妄想未尽,已来见有世谛,云何(九三)不异
?离(九四)一切妄想习气时,一异不可分别(九五)。
又问:此方便为显示第一义故,只为钝根[十一]者;为复利钝(九六)俱要?
答:钝根不了(九七)胜义者要;利根者不论要不要。
又问:六波罗蜜等及余法门,不(九八)言说要不要者,何为不可说?
答:为法性理,即不可说。据法性理中,要不要,有无,一异,俱不可得。
又问:言经文广说,如何说为说言要不要不会。
答:经文广说者,钝根说要;利根不论要不要,譬如病人要药,求渡河人要船,无
病之人不言要不要,渡河了,更不要船。
旧问:六波罗蜜等要时,如何修行?
答:修行(九九)六波罗蜜者为内为外。内外有二种:内为自渡,外为利益众生,
所修行方便者。据般若经、楞伽、思益经(一〇〇):“修(一〇一)六波罗蜜时,于
一切法,无思无观,三业清净,由如阳炎,于一切不取不住。”
新问第八,问:所言三业清净时,六波罗蜜,凡夫未能行得,且修习不观,中间不
修行,待三业清净,然后修习。为复未能净得三业,强修,如何修行?
答:所言六波罗蜜有四种:一、世间波罗蜜,二、出世间波罗蜜,三、出世间上六
(一〇二)波罗蜜,四、内六波罗蜜。准愣伽经云:广说、略(一〇三)说时,若得不
观不思时,六波罗蜜自然圆满;未得不观不思,中间事须行六波罗蜜,不希(一〇四)
望果报。
又问云:(一〇五)[十二]其野马、阳炎,实是不会!
答:野马喻妄想心,阳炎喻一切(一〇六)世间一切法。譬如渴野马,见阳炎是水
,非实(一〇七)是水(一〇八);若(一〇九)如是了达世间法时,即是三业清净。
旧问:修此法门,早晚得解脱?
答:如楞伽及金刚经云:“离一切想(一一〇)则名诸佛”随其根性利钝,如是修
习,妄想习气亦歇,即得解脱。
旧问:又行此法义,有何功德?
答:无观无想之功德,思及观照,不可测量,佛所有功德,应如是见,且如此之少
分。据般若经云:“假令一切众生、天、人、声闻、缘觉、尽证无上菩提,不如(一一
一)闻此般若波罗蜜义,敬信功德,算数所不能及。何以故?人天声闻缘觉,及诸菩萨
等,皆从般若波罗蜜出;人天及菩萨等,不能出得般若波罗蜜。又问:何名般若波罗蜜
?所谓无想无取,无舍无著,是名般若波罗蜜(一一二)。及入如来功德经(一一三)
,或有于三千大千世界微尘数佛所供养,承(一一四)彼佛灭度后,又以七宝庄严其塔
,高广例如大千世界,又经无量劫供养之功德(一一五)不及闻斯法义,生无疑心,而
听所获福德,过彼无量百千倍数。又金刚经云:“若有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已用布
施,及以恒河沙数身命布施,不如闻一四句偈,其福甚多,不可(一一六)比(一一七
)喻。”大乘经中,广说此义,其福德除佛无有知者。
新问第九,问:令一切众生尽证无上菩提,犹(一一八)不及此福者,此无上菩提
,乃成有上,此乃是否?次后说言无上菩提等,从般若(一一九)波罗蜜出:无上菩提
,不出般若波罗蜜;不出者说是阿舟+己箇(一二〇)个菩萨。若说无上菩提,据如今
现(一二一)般若波罗蜜,似如此:只如此说者,不可是无上菩提。
答:所言令一切众生尽证无上菩提,犹[十三]不及此福者:前者(一二二)所言
,凡夫众生,不合行此法,所以攀诸大乘经典,及般若波罗蜜。众生闻此法(一二三)
生一念净信者,得如是无量无边功德。为比量功德故作如是说。现有经文,说一切诸佛
,及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皆从此经出。
今再问:有上、无上,及阿舟+己箇菩萨者,经文现在,请检即知。旧问:若离想
不思(一二四)不观,云何(一二五)得一切种智?
答:若妄心不起,离一切妄想者,真(一二六)性本有,及一切种智,自然显现。
如花严及楞伽等经云:“如日出云,浊水澄清;镜得明净,如银离矿等。”
新问第十,问:此言是实,乃是已成就具势力者之法,非是凡(一二七)夫之法者!
答:此义前者已答了,今更再问,譬如莲花出离淤泥(一二八),皎洁清净,离诸
尘垢,诸天贵人见之弥[十四]敬。阿赖耶识,亦复如是,出习气泥,而得明洁,为诸
佛菩萨、天人所重。凡夫众生,亦复如是,若得出离无量劫来,三毒、妄想,分别习气
淤泥,还得成就大力之势;凡夫缘有三毒妄想盖覆,所以不出得大势之力。
旧问:若不观智:云何利益众生?
答:不思不观,利益众生者,入如来功德经中广说:“由如日月,光照一切;如意
宝珠,具出一切。大地能生一切。”
又问:说执境、执识、执中论此三法中,今依何宗?
答:此义是般若波罗蜜,无思大乘禅门,无思义中,何论有三,一(一二九)亦不
立。般若经中(一三〇)广说。
新问第十一,问:此义是般若波罗蜜者,纵令是般若波罗蜜智慧(一三一)可得,
论禅不相当。佛由[十五]自于般若波罗蜜,分别作六种,共智慧(一三二)各自别说?
答:所行六波罗蜜者,为求般若波罗蜜,若智慧波罗蜜具者:余五波罗蜜修与不修
亦得。又答(一三三)言:所言(一三四)禅不相似者:如宝积经中说:“善住意天子
白文殊师利云,大士所言禅行比丘者,何等名(一三五)为禅行比丘耶?文殊师利言,
天子!(一三六)无有少法可取(一三七)是为禅行。”又密严经中,“若有能修行如
来,微妙定善,知蕴无我,诸见悉除灭。”思益经云:“于诸法无所住,是名禅波罗蜜
。”楞伽经云:“不生分别,不起外道涅槃之见,是则名为禅波罗蜜。”及诸大乘经典
,皆说如是。据此道理,末法众生,教令修学,何以得知。诸大乘经云:“为末法众生
,智慧狭劣,所以广说,若有人闻此法者,即功德不可量,何况信受奉行?”
旧问:义即如此,何为诸经广说?
答:如诸经所说,只说众生妄想,若离妄想,更无法可说。所以楞伽经云:“一切
诸经,只说众生妄想,真如不在言说之中。”
又问:众生本来有佛性者,何以得知本来有?如外道言有我,有何差别?
答:本来有佛性者,如日出云,浊水澄清,镜磨明净。如九十五(一三八)外道者
,以要言之,不知三界唯心所变。矿中出银,热[十六]铁却冷,先已说讫,不同外道有
所言,有我等者(一三九)见,有(一四〇)作者(一四一)见,有时变者,或执有(
一四二)无,观空住著(一四三)于边,以此不同楞伽经广说。
又问:何名为(一四四)众生?
答:众生者,从具足(一四五)妄想及五荫、三毒,故有。
又问:何名二(一四六)乘人?
答:二乘人者因见一切有,从因缘生:觉一切因缘和合所生者:无常、苦、空、厌
于苦,故乐于涅槃,住于空寂。缘有取舍,故名二乘。偈言:“本无而有生,生已而复
灭,因缘有非有,不住我教法。待有故成无,待无故成有,无既不可取,有亦不可说。
不了我无我,但着于语言,彼溺于二边,自坏亦坏他。若能了此事(一四七),不毁大
道师,是名为正观。若随言取义,建立于诸法,以彼建立故,死堕地狱中。”
臣沙门摩诃衍言:臣闻人能弘道,非道弘人,赖大圣临朝,阐扬正法,虽以三乘所
化,令归不二之门,为迷愚苍生,频穷胜谛,臣之所说,无义可思,般若真宗,难(一
四八)信难入,非大智能措意,岂小识造次堪闻。当佛启教之秋,五百比丘起出。如来
尚犹不制言,退亦甚(一四九)佳。况臣老耄心风[十七],所说忘(一五〇)前失后,
特蒙陛(一五一)下福力加护,理性助宣,实冀广及慈(一五二)悲,绝斯争论,即诸
天必皆欢喜,僧尼彼我自无。臣据问而演经,非是信口而虚说,颇依贝叶传,直启禅门
。若寻文究源,还同说药而求愈疾,是知居士,默语吉祥,称扬心契(一五三),相应
名何有。若须诘难,臣有上足学徒,且聪明利根,复后生可畏,伏望允臣所请,遣缁俗
钦承。兼臣本习禅宗,谨录如左进上(一五四)。
准思益经云:“网(一五五)明菩萨问梵天何为一切行非行。梵天言:若人于千万
亿劫行道,于理法性(一五六)不增不减。又思益梵天白佛:菩萨以何行,诸佛授记?
佛言:若菩萨不行一切(一五七)诸佛则授记。佛言:我念过去,逢值无量阿僧祇诸佛
如来,承事无空过者。及行六波罗蜜,兼行苦行头陀,佛总不授记。何以故?依(一五
八)止所行故。以是当知,若菩萨出过一切诸行,佛则受记。我念过去行无量苦行头陀
,及六波罗蜜,行一切行,不如一念无作功德。又问:文殊师利叵有无所行,名为正行
否?答言:有。若不行一切有为法,是名正行。不退转菩萨白佛言:所说随法行者,何
谓也?佛告天子,随法行者:不行一切法,是名随法行。楞伽经中说:大慧菩萨白佛言
:“修多罗中说,如来藏本性清净,常恒不断,无有变易(一五九)。具卅二相,在于
一切众生身中,为蕴界处垢衣所缠,贪著(一六〇)恚痴等妄想分别垢之所污染,如无
价宝在垢衣中。”并密严、花严、金刚、三昧、法华、普超(一六一)三昧,及诸一切
大乘经,具载此义。据斯道理,佛性本有,非是(一六二)修成.但离三毒、虚妄、妄
想、习气垢衣,则得解脱,如阿赖耶识(一六三)出习气泥,诸佛菩萨,悟皆尊重。思
益经云: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信解如是法义者,当知是人,得解(一六四)脱诸见
;当(一六五)知是人,得陀罗尼;当知是人,行于正念观;当知是人,解达诸法义趣
。准楞伽、思益等经:“禅宗云:无乘及乘者,无有乘建立,我说为一乘。”法华经云
:“十方诸佛国,无二亦无三,唯有一佛乘,除佛方便说。”窃以斯见,三乘乃是引导
众生法门。大佛顶经云:“为迷故说悟,若悟竟,迷悟俱不可得。”缘众生迷妄想故,
则言离妄想;若迷得醒悟,自无妄想可离。
臣今所(一六六)对问目,皆引经文,佛为信者施行[十八]使功德不朽。蹔[十
九]繁圣德(一六七),永润黎庶,谨奉表以闻。无任对敡之至。臣沙门摩诃衍诚欢诚
喜,顿首顿首谨言,六月十七日,臣沙门摩诃衍表上。
一切义法(一六八)虽是无为(一六九)无思,若钝根众生,入此法不得者。佛在
世时,此娑婆世界,钝根罪重,所以立三乘,说种种方便,示令莫毁胜义,莫轻少许善
法。
问:万一或有人言,十二部经中说云:“三毒烦恼合除,若不用对治,准用无心想
,离三毒烦恼不可得。”宝积经中说:“了贪病,用不净观药医治;了嗔病,用慈悲药
医治;了愚痴病,须因缘和合药医治;如是应病与药,以对治为药,各依方药治,则三
毒烦恼,始除得根本,”又喻有一囚,被枷锁缚等;开鏁要钥匙,脱枷须出钉鍱,解缚
须解结,狱中拔出,须索称上,过大碛须与粮(一七〇),具足如是,方得解脱。开鏁
喻解脱贪著,出(一七一)钉喻解脱嗔恚,结喻解脱愚痴,狱中称上喻拔出三恶道,粮
食喻(一七二)度脱轮回大苦烦恼,具足如是等,则得除尽烦恼(一七三)。若枷鏁不
脱,狱中不拔出,不与粮食;若枷锁等,以衣裳覆之,虽目不下(一七四)见枷鏁,其
人终不得解脱。既知如此,准修无心想,拟除烦恼者,暂时不见,不能除得根本。有如
是说,将何对?
答:准涅槃经云:“有药名阿伽陁,若有众生服者,治一切病。”药喻无(一七五
)思、无观。三毒、烦恼、妄想,皆从思惟分别变化生。所言缚者,一切众生已来,皆
是三毒、烦恼、无想习气系缚,非是铁叶绳(一七六)索,系缚在狱,须得绳索粮食等
,此则是第二重邪见、妄想,请除却!是故惣不思惟,一切三毒烦恼妄想习气,一时惣
得解脱。
又问:唯用无心想,离三毒烦恼,不可得者。
答:准愣伽经云:佛言,复次,大慧菩萨摩诃萨,若欲了知能取所取分(一七七)
别境界,皆是自心之所现者,当(一七八)离愦闹昏滞睡眠,初中后夜(一七九)远离
增闻[二十]外道邪论,通达自心分别境界,远离分别,亦离妄想心,及生、住、灭,
如是了知,恒住不舍。大慧,此菩萨摩诃萨,不久当得生死涅槃,二性平等。唯用无心
想,离三毒烦恼,不可得者,见经文说。离烦恼妄想分别,此菩萨不久当得生死涅槃二
种平等。唯用无心想,离三毒烦恼,不可得解脱者(一八〇),出何经文?
又问:看心妄想起觉时,出何经文?
答:涅槃经第十八云:“云何名为(一八一)佛,佛者名觉,既自觉悟,复能觉他
。善男子,譬如有人,觉知有贼,贼无(一八二)能为;菩萨摩诃萨(一八三),能觉
一切无量烦恼,既觉了已,令诸烦恼,无所(一八四)能为,是故名佛。”是故坐禅看
心,妄想念起,觉则不(一八五)取不住,不顺烦恼作业,是名念念解脱。
问:诸大乘中说无二者是实,无二即是智慧(一八六),分别即(一八七)是方便
智慧(一八八),不可分离(一八九)。维摩经云(一九〇)分明具说,此“二”,言
一要,一不要,无有如此分别。若有如(一九一)此分别,即有取舍。有如此(一九二
)说请答者。
答:诸佛如来无量劫已来,离三毒、妄想、烦恼分别,是故悟得(一九三)无二无
分别智。以此无二无分别智,善能分别诸法相,非是愚痴妄想分别。据此道理,智慧方
便不相离,若(一九四)言取舍,于无二法中,有何(一九五)取舍?
问:(一九六)或有人言,诸经中说,曰(一九七)禅天名为大果。彼天无心想,
虽然还有所观(一九八),还有趣向;得无心想定者,于成就灭心想之人,岂有如此分
别?初入无想念之时,初从此分别门观察(一九九),无想念,虽不现如(二〇〇)此
分别(二〇一)本从此门入,所以有是[十九]分别。此二若箇是?有人问,如何对(
二〇二)。
答:准楞伽经云:“诸(二〇三)禅及无量、无色、三摩地,乃至灭受想,唯心不
可得。”据此经文,所问天乘者,皆是自心妄想分别(二〇四)。此问早已(二〇五)
两度答了。据此经文,皆(二〇六)自心妄想,缘有心相妄想分别,生于彼天,是故经
言:“离一切诸相,则名诸佛。”所言若个是者;于佛法中,若有是非,皆是邪见。
问:万一(二〇七)或有人言,缘初未灭心想时,从此门观,所以有分(二〇八)
别者;则楞伽七卷中说:从此(二〇九)门观察入顿门,亦入分别非想(二一〇)天,
现无心想(二一一)。若言缘有趣向分别者,即是有心想;得不言无心想。若有人问,
如何对(二一二)。
谨答:所言缘初未灭心想时,从此门观,所以有分别者;则楞伽经七卷中说“从此
(二一三)门观察入顿门”者:答此义,前文已答了,今更再问者:众生有妄想分别心
,即有若干种问。若离妄想分别心,皆惣不可得。又言,亦入分别非想天,现无心想(
二一四)。又言缘有趣向分别者则(二一五)是有心想;不可(二一六)得言无心想。
若有人问,如何对答者?答:此问同前问(二一七)天乘有想、无想,有分别、无分别
,皆是自心妄想分别,是故(二一八)楞伽经云:“三界唯心”。若离心想,皆不可得。
又问:“万一或有人言,缘住在修行,所以不授记者;非是缘修行不授记。尚在修
行中,似未合到授记时。首楞严三昧经中说,言“分明授记,不深密(二一九)授记。
”如此三授记,既处高上。所修行欲近成就,修行功用渐少者:喻如耕种,初用功多;
成熟即(二二〇)用人功渐少,从此即有喫(二二一)[二二]用功(二二二)课。或
云,非是不要修行者,若为对答?
答:思益经第二云:梵天白佛言:菩萨以何行,诸佛授记?佛言:若菩萨不行生法
,不行灭不(二二三)行不善法,不行世间法(二二四)不行出世间法(二二五),不
行有罪法,不行无罪法,不行有漏法(二二六),不行无漏法(二二七)不行有为法,
不行无为法(二二八)不行涅槃法(二二九),不行见法,不行闻法,不行觉法,不行
知法,不行施法(二三〇),不行舍法(二三一)不行戒法(二三二),不行覆,不行
忍,不行(二三三)善,不行法,不行精进,不行禅,不行三昧,不行慧,不行行,不
行知,不行得(二三四),若菩萨如是行者,诸佛则授记(二三五)。授记者,有何义
?佛言:离诸法二相,是授记义,不分别生灭,是授记义(二三六);离身口意业相(
二三七),是授记义,我念过去无量阿僧祇劫(二三八),逢值诸佛如来,承事无空过
者,惣不授记;何以故?为依止所行故。我于后时(二三九),遇燃灯(二四〇)佛得
授记者,出过一切诸行。又问:文殊师利颇有无所行,名正行不?答言:有。若不行一
切有为法,是名正行。尔时会中有(二四一)天子名不退转,白佛言:“世尊所说随法
行者,为何谓也。”佛告天子:“随法行者:不行一切法,是名随法行。所以者何?若
不行(二四二)诸法,则不分别是正是邪。”准经文胜义如此。若(二四三)修行得授
记者,未取(二四四)哉!”
又问:万一或有一言,一切法(二四五)依自所思[二三]令知所观善事,则为功
德;所观恶事,则为罪咎[二四];二俱不观,则是假说。若有人言,合观善事,则(
二四六)为功德者,若为对答?
答:“不著(二四七)文字,缘功德事入者,喻如合字,一人(二四八)口莫作一
人口(二四九)思量,须作和合义思量。答言(二五〇)所言观善恶假说,和合离文字
等事者,皆是众生自心妄想分别。但离自心妄想分别,善恶假说,“和合”“一人口”
思量,离文字等俱不可得,即是和合义入功德,亦不可比量。”
问:万一(二五一)有人言;其法(二五二)虽不离罪(二五三)、福,佛性(二
五四)但住著法济,亦具无量功德。喻如三十二相皆须遍修,然得成就如是果,各有分
折[二五](二五五)。放如是光,于众生得如是益,承前(二五六)修如是善,得如
是果慧(二五七),从淳熟中现其功德,从积(二五八)贮然后成就。不得(二五九)
言新积贮中无功德,若有人问,云何以答者(二六〇)?
谨答:准思益经云:“千万亿劫行道,于法性理不增不减。”又准金刚三昧经(二
六一):“如如之理,具一切法。”若一切众生离三毒,自心妄想、烦恼、习气、分别
,通达(二六二)如如之理,则具足一切法及诸功德。
又问:(二六三)或有人言说,佛法深奥,兼神力变化,凡下虽不能修,犹如无前
后,一时示现一切色相于大众(二六四)前,并以一切语,说一切法(二六五),亦凡
下所能;但示现(二六六)佛之广大,令生爱乐,务在闻此(二六七)功德。若有人(
二六八)问,云(二六九)何答?又问:万一或有人言,缘缘想后,如上所说;但是圣
智若是无想,非是无二。有人问,如何答?又问:万一或有人言:凡下不远离心想者,
或有经中云,令思量在前,或言惠先行,或言亦置如是想中,亦有处分令生心想,或处
分远离心想;不可执一,所以用诸方便演说。或有人言,何以对如前三段问?
谨答:皆是自心妄想分别,若能离自心妄想分别,如是三段问皆不可得。准楞伽思
益经云,离一切诸见,名为正见。
又问:万一或有人言:发心觉不依想念,则各得念念解脱者,出何经文?觉者,觉
何物?愿答。
答:所言发心觉,不依想念,则各得念念解脱者,出何经文?其义先以准涅槃经具
答了;今更重问者,一切众生无量劫来为三毒自心妄想分别,不觉不知,流浪生死。今
一时觉悟,念念妄想起,不顺妄想作业,念念解脱,觉者,觉如此事。是故楞伽经云:
菩萨念念入正受,念念离妄想,念念即解脱。佛顶第三云:阿难,汝犹未明一切浮尘诸
幻化,当处出生,随处灭尽,幻妄称相,其性真为妙觉妙明体,如是乃至五(二七〇)
蕴六入,从十二处至十八界,因缘和合,虚妄有生,因缘别离,虚妄名灭。殊不能知生
、死、去来,本如来藏,常住妙明,不动周圆,妙真如性。性真常[二六]中,求于去
来,迷悟死生,了无(二七一)所得。
臣前后(二七二)说,皆依经文(二七三),非是本宗。若论本宗者,离言说相(
二七四)[二七]离自(二七五)心分别相(二七六),若(二七七)论说(二七八)胜
义,即如此。准(二七九)法华经文:“十方诸佛国,无二亦无三,唯有一佛乘,除佛
方便说。”何为方便?三归、五戒、十善,一称南无佛(二八〇),至一(二八一)合
掌,及以小低头等,乃至六波罗蜜。诸佛菩萨以(二八二)此方便,引导(二八三)众
生,令入胜义,此则(二八四)是方便。夫胜义者,难会难入,准善住(二八五)意天
子经云:“佛在世(二八六)时,文殊师利菩萨说胜义法时(二八七),五百比丘在众
听法,闻文殊师利说胜义法(二八八)时,不信受毁谤。当时地裂,五百比丘堕在阿鼻
地狱。”是故一味之水,各见不同;一切众生,亦复如是,知见各各不同。譬如龙王一
云所覆,一雨所润(二八九),一切树木及以药草,随其根机性(二九〇)而得增长。
一切众生,亦复如是。佛以一音演说法界(二九一)众生随类各得解。一切众生根机(
二九二)不同,譬如小泉流入大海。伏望圣主,任随根机方便,离妄想分别,令入于无
二胜义法海,此亦是诸佛方便。
问:卅七道品法(二九三)要不要?
答:准诸法无行经上卷云:“但离心想、妄想,—切分别思维,则是自然具足三十
七道品法。”此问(二九四)两度答了,今更再问者,若悟得不思、不观、如如之理,
一切法自然具足,修与不修亦得。如未(二九五)得不思、不观、如如之理事,须行(
二九六)六波罗蜜,三十(二九七)七助(二九八)道法。准金刚三昧经云:“如如之
理,具足一切法。”若论如如之理,法离修不修。
臣沙门摩诃衍言:当沙州降下之日,奉(二九九)赞普恩命,远追令开示禅门。及
至逻娑,众人共问禅法,为未奉进止,罔敢即说。后追到讼割(三〇〇),屡蒙圣主诘
[二八](三〇一)讫,却发遣赴逻娑,教令说禅。复于章蹉,及特便逻娑,数月盘诘。
又于勃碧漫寻究其源,非是一度。陛下了知臣之所说[二九]禅门宗旨是正,方遣与达摩
摩低(三〇二)同开禅教。然始勅命(三〇三)颁下诸处,令百姓官寮(三〇四)尽知
。复陛下一览具明,胜义洞晓。臣之朽昧,纵说(三〇五)人罕依行(三〇六),自今
若有疑徒,伏望天恩与决。且(三〇七)臣前后所说,皆依问准经文对之,亦非臣禅门
本宗。臣之所宗,离一切言说相,离自心分别相,即是真谛。皆默传默授,言语道断。
若苦论(三〇八)是非得失,却成有诤三味。如一味之水,各见不同,小大智能,实难
等用。特望随所乐者修行,自当杜绝法我,则臣荣幸之甚,允众之甚。谨奉表陈情以闻
,无任战汗之至。臣摩诃衍诚惶(三〇九)诚恐,顿首顿首,谨言。
摩诃衍闻,奏为佛法义,寂禅教理,前后频蒙赐问,余有见解,尽以对答:其六波
罗蜜等,及诸善要修不修?恩敕屡诘。兼师僧官(三一〇)寮(三一一)亦论六波罗蜜
等诸善,自身不行,弟子及余人亦不教修行,诸弟子亦学如是。复有人(三一二)奏闻
。但臣所教授(三一三)弟子,皆(三一四)依经文指示,臣所行行(三一五),及教
弟子法门,兼弟子所修行处(三一六)各各具(三一七)见解进上。缘凡夫众生力微,
据修行理,与六波罗蜜亦不相违。其六波罗蜜与诸善,要行不行者,前后所对者,是约
胜义,不言行不行。论世间法,乃至三皈依,一合掌发愿,大小诸善,上下尽皆为说,
悉令修行。衍和(三一八)上教门徒子弟(三一九)处。
沙门释衍曰:法性遍言说智所(三二〇)不及,其习禅者令看心,若心(三二一)
念起时,不观不思(三二二)有无等;不思者亦不思。若心想起时不觉,随顺修行,即
轮回生死;若觉,不顺妄想作业,即念念解脱,离一切。诸佛(三二三)于胜义中,离
修不修。若论世间法,假三业清净,不住,不着(三二四),则是行六波罗蜜。又外持
声闻戒,内持菩萨戒,此两种戒则能除三毒习气。所修行者,空言说无益事;须修行(
三二五)依无取舍。虽说三(三二六)恶道,天、人、外道二乘禅,令其知解,不遣依
行。一切三界众生,自家业现,犹如幻化阳焰,心之所变。若通达真如理性,即是坐禅
。若未通达者;即须转经(三二七),合掌礼拜修善。凡修功德,不过教示大乘法门令
会。犹如一灯然百千灯事,法施以利群生。摩诃衍一生已来,唯习大乘禅,不是法师;
若欣听法相,令于婆罗门法师边听。摩诃衍所说,不依疏论,准大乘经文指示。摩诃衍
所修习者:依大般若、楞伽、思益、密严、金刚、维摩、大佛顶、花严、涅槃、宝积、
普起(三二八)三昧等经,信受奉行。摩诃衍依止和(三二九)上法号降魔,小福,张
和上,雄仰(三三〇),大福(三三一)六和上,同教示大乘禅门。自从闻法已来,经
五六十年,亦曾(三三二)久居山林树下。出家已来,所得信施财物,亦不(三三三)
曾贮(三三四)积,随时尽皆转施,每日早(三三五)朝,为施主及一切众生转大乘经
一卷,随世间法焚(三三六)香,皆发愿愿四方宁静,万姓安乐,早得成佛。亦曾于京
(三三七)中已上三处开(三三八)法,信受弟子约有五千余人。现今弟子沙弥,未能
修禅,已教诵得楞伽一部,维摩一部,每日长诵。
摩诃衍向此所教弟子,今者各问所见解缘布施事由,若(三三九)有人乞身头目,
及须诸物等,誓愿尽舍,除十八事外(三四〇),少有人畜直一钱物,当直[三〇]亦有
。除声闻戒外,更持菩萨戒,及行十二头陁,兼忍(三四一)坚固,复信胜(三四二)
义。精进坐禅,仍长习陀罗尼,为利益众生,出家供养三宝,转诵修善。
于大乘无观禅中无别缘事,常习不阙(三四三)以智慧,每诵大乘(三四四)取义
,信乐般若波罗蜜者甚多。亦为三宝益得众生时,不惜身命,其愿甚多,为他人说涅槃
义时,[走@又]超(三四五)过言说计度境(三四六)界。若不(三四七)随世间,归
依三宝,渐次修善,空学文字,亦无益事。须学修(三四八)行,未(三四九)坐禅时
,依戒波罗蜜、四无量心等,及修诸善,承事三宝,一切经中所说,师僧所教,闻者如
说修行。但是修诸善,若未能不观时,所(三五〇)有功德,回施众生,皆令成佛。
S**U
发帖数: 7025
2
如来藏说否定四圣谛,下引即为一例∶
诸法无行经:若法不生不灭,不断一切不善法不成就一切善法,是何所见?何所断?何
所证?何所修?
<转法轮经>说见苦、断集、证灭、修道,因而成佛。不是与如来藏说正好相违?如来
藏系列的经不得不贬低原始佛教,否则引用原始佛教经文,就可以显示如来藏非佛法。

【在 a***n 的大作中提到】
: 摩诃衍撰 (依据敦煌本辑校)
: 问曰:今看心除习气,出何经文?
: 谨答:准佛顶经云:一根既反源,六根成解脱。据金刚经及诸大乘经皆云:离一切
: 妄想习气,则名诸佛。所以令看心,除一切心想妄想习气。
: 问:所言大乘经者,何名大乘义?
: 答:楞伽经曰:缘有妄想,则见有大小乘,若无妄想,则离大小乘,无乘及乘者,
: 无有乘建立,我说为大乘。
: 第一问:或有人言,佛者无量多劫已来,无量(一九)功德,智聚圆备,然始成佛
: ;独离妄想,不得成佛。何以故?若只离(二〇)妄想得成佛者,亦不要说六波罗蜜,
: 十二部经,只合说令灭妄想,既若不如是说,于理相违。

b*****l
发帖数: 3821
3
怎么什么都能扯到攻击到‘如来藏’上去。
<诸法无行经>宣说的是诸法实相,毕竟空寂,一切法皆空的般若思想。
空性也是不生不灭的。
就如《大般若经》里:“若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时。
如实知一切从缘所生法不生不灭不断不常不一不异不来不去。”
凭几个词句,就能能扯到‘如来藏’,真是让人无语。
跟着一些糊涂'导师'的作品来学习经论,
就容易这样先入为主的缺乏鉴别力。

【在 S**U 的大作中提到】
: 如来藏说否定四圣谛,下引即为一例∶
: 诸法无行经:若法不生不灭,不断一切不善法不成就一切善法,是何所见?何所断?何
: 所证?何所修?
: <转法轮经>说见苦、断集、证灭、修道,因而成佛。不是与如来藏说正好相违?如来
: 藏系列的经不得不贬低原始佛教,否则引用原始佛教经文,就可以显示如来藏非佛法。

a***n
发帖数: 1993
4
你这批的是般若,不是如来藏啊。心经说的更直接,无苦集灭道。
胜鬘经说:
何等为说二圣谛义?谓说作圣谛义,说无作圣谛义。
说作圣谛义者,是说有量四圣谛义。何以故?非因他能知一切苦,断一切集,证一
切灭,修一切道。是故,世尊!有为生死,无为生死,涅槃亦如是,有余及无余。
说无作圣谛义者,说无量四圣谛义。何以故?能以自力知一切受苦,断一切受集,
证一切受灭,修一切受灭道。
如是八圣谛,如来说四圣谛。
如是无作四圣谛义,唯如来应等正觉事究竟,非阿罗汉辟支佛事究竟,何以故?非
下中上法得涅槃。
何以故如来应等正觉,于无作四圣谛义事究竟?以一切如来应等正觉,知一切未来
苦,断一切烦恼上烦恼所摄受一切集,灭一切意生身,除一切苦灭作证。

【在 S**U 的大作中提到】
: 如来藏说否定四圣谛,下引即为一例∶
: 诸法无行经:若法不生不灭,不断一切不善法不成就一切善法,是何所见?何所断?何
: 所证?何所修?
: <转法轮经>说见苦、断集、证灭、修道,因而成佛。不是与如来藏说正好相违?如来
: 藏系列的经不得不贬低原始佛教,否则引用原始佛教经文,就可以显示如来藏非佛法。

b*****l
发帖数: 3821
5
【摘要]学术界对汉地禅宗退出藏区的原因一直存在误解,敦煌出土文献为我们对此作
正确分析,提供了契机。我们认为禅宗退出藏区的主要原因是,禅宗在传播过程中,由
于自身的原因,不能同藏区传统文化相融合,不能满足吐蕃统治者政治上的需要。这对
我们研究外来文化的传播,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资源。
禅宗是最早进入藏区传教的汉传佛教流派,
在公元8世纪后半叶,曾在藏区赢得了不少上层
信徒,辉煌一时。虽然对后来形成的藏传佛教各
大教派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但作为一个教派,朗
达玛灭佛后,它就在卫藏地区销声匿迹了。对禅
宗退出的原因,传统观点一直存在误解。过去,学
术界往往沿用传统说法,认为是印度“渐门派”打
败了汉地“顿门派”,由赞普下令停废的结果,这种
说法主要见于形成于后弘期的几本藏文经典著作。
而对其真正的原因,较少有人作过透彻的分析。
一、汉地禅宗被印度“渐门派”打败说质疑
我们认为“渐门派”打败了“顿门派”的说法,
与敦煌出土文献最原始的记载《顿悟大乘正理决》
相矛盾,值得商榷。该史料记载:“我大师乃心湛
真筌,随问便答,若清风之卷雾,豁睹遥天,喻宝镜
以临轩,明分众像。婆罗门等随言理屈,约义词
穷,分已摧锋,犹思拒辙,遂复眩惑大臣,谋结朋
党。有吐蕃僧乞奢弥尸毗磨罗等二人,知身聚沫,
深契禅枝,为法捐躯,何曾顾己,或头燃炽火,或身
解霜刀,日:‘吾不忍见朋党相结,毁谤禅法。’遂而
死矣。又有吐蕃僧卅余人,皆深悟真理,同词而奏
日:‘若禅法不行,吾等请尽脱袈裟,委命沟壑。’婆
罗门等乃瞪目卷舌,破胆惊魂,顾影修墙,怀惭战
股。既小乘辙乱,岂复能军,看大义旗扬,犹然贾
勇。至戌年正月十五日,大宣诏命日:‘摩诃衍所
开禅义,究畅经文,一无差错,从今已后,任道俗依
法修习。”qu这分明是告诉大家在辩论中汉僧取
胜,我们认为这一结论更为可靠。理由是:
首先,本文献虽是王锡受摩诃衍那所托而作,
可能存在教派上的偏见,“但是,诸如辩论的最终
胜负这种人所共知的结果,以及赞普裁决性的命
令,料想他不会也不敢伪造。”1.2J;
其二,王锡与摩诃衍那同处一个时期,他写
《顿悟大乘正理决》一文应当是参与了辩论的目击
者,所以其原始性不容置疑;
其三,王锡也是被吐蕃俘虏后到达拉萨,但从
他写给赞普的两道表章‘3】但243’2㈨来看,他能直接
上书赞普,向赞普求情免除随军;(虽然后来赞普
还是“遣赴军头,与诸将其相商议”。[3】(蚴5’)特别
是他的第二道表章直接用儒家的“王”“霸”治国
理论,指责赞普“兴兵战伐⋯⋯是霸”。L3J(V.27b)并
根据儒家王道理论和佛教和平主义要求赞普放弃
战争。这些足以说明,他与赞普的关系非同一般。
作为受赞普赏识器重的一名文官,忠于历史、忠于
赞普是其基本职责。
其四,认为是汉僧在辩论中失败,“这一事件
不见汉文记载,惟有晚期根据传说或第二手资料
写成的藏文著作《拔协》(14世纪)、《王统世系明
鉴》(1388)、布顿《善逝教法史》(1322)及《贤者喜
宴》(1545--1565)中略有记载。⋯⋯藏文著作是
晚期传说,敦煌写本则是在事件发生之后不久或
是同时写成的,⋯⋯所以它更为翔实可靠一
些。”[3】(眦。’据戴密微考证:“布顿的编年表中有
关大辩论会的几段就是从这篇被认为是莲华戒的
文章(《修习次第》——作者注)中摘录而来
的。”一儿“"但在莲华戒的这篇文章中只阐述与禅
宗辩论的内容,指责禅宗观点“与大乘宗旨是对立
的”,¨儿‘俐未提辩论过程以及胜负。
最后,我们认为辩论本身未有胜负。发生在
公元8世纪后期的顿渐之诤有四个特点:
一是经历的时间较长,这可以从下面三点得
知。首先从公元792年“请即停废”到794年“任
道俗依法修行”止,至少两年;其次从赞普讲:“婆
罗门僧等,以月系年,搜索经义,屡奏问目,务掇瑕
疵”[1】(咐钔,以致赞普“前后频蒙赐问”摩诃衍
那,⋯(P.㈤可知,在双方面对面辩论之前,诤论就
已经开始并持续了很长时间;第三是从《大乘正理
决》既针对新问作答,又针对旧问作答的记录来
看,显然辩论不是像后来的藏文文献所说的那样
一次完成的。
二是诤论的方式多样。既有双方在赞普的主
持下面对面的口头辩论,也肯定有书面争论。事
实上,赞普“前后频蒙赐问”,也是要求摩诃衍那对
“渐门派”提出的质疑作答。从《顿悟大乘正理
决》中,我们看到,摩诃衍那不但对婆罗门僧入提
出的问题作答,而且还专门向赞普上奏了三道表
章。赞普甚至还把双方争论的题目提交给远在敦
煌的昙旷作答∞。戴密微也明确指出了这一点,他
说:“这些汉人当然并不懂得梵文,而他们的对手
印度人也并不懂得汉文,因此辩论是围绕着用梵
文和汉文写的文件展开的。”【3“E驯
三是自说白话,从这场诤论最原始的记录《大
乘正理决》和《修习次第》来看,各自依据自己所信
奉的教义、教理对对方提出的论点进行辩论。难
怪戴密微中说:“尽管拉萨会议的主角们或他们的
译员都懂得汉语专门术语及梵文原形之间的同义
关系,但他们还是经常坠人死胡同,因为他们没有
赋予辩论中经常使用的词汇以相同的含
义。’’[3]‘P‘㈦
四是“渐门派”一方主动引起纷争“务掇瑕
疵”,“顿门派”一方是被迫应战。因为摩诃衍那所
奉行的教义是“默传默受,言语道断,若苦论是非
得失,却成有诤三昧。”Eli(P.56)他在回答了对手提
出的疑问后还不忘告诉赞普:“臣前后所说,皆依
经文,非是本宗,若论本宗,离言说相。”他接着告
诉赞普,“渐”、“顿”本是引导众生的方便,并无本
质上的区别,他引用“《法华经》文:‘十方诸佛国,
无二亦无三,唯有一佛乘,除佛方便说”’E1](p,55),
以此来说明自己的观点。可见,摩诃衍那依据教
义认为,双方的争论不但没有价值,而且还可能带
来“谤法”的后果,其本意是不希望与对方争论的。
其实,摩诃衍那是被俘后,领受赞普命令而开
示禅法,他不想与印度僧人争论也是可以理解的。
印度僧人则是赞普邀请来藏地传法的大师,其目
标是明确的,就是要用印度佛教占领意识形态,所
以当苯教妨碍他们的目标时,在赞普的支持下,莲
花生大师以摧枯拉朽之势击败苯教,并将苯教的
神祗收归在自己的密宗体系之中。从佛教发展的
历史来看,内部派别之间本无你死我活的斗争,因
为大家有一个共同的理念,那就是无论大乘小乘,
这宗那派的区别,都是随顺众生根机不同的方便
说法而已,并无本质上的对立,所以,佛教各宗各
派之间向来相安无事。发生在吐蕃时期的“渐顿
之争”,核心是要立本派为正宗,争得最高统治者
的支持(对渐门派来讲尤其如此)。
“渐顿之争”的直接原因是双方传教的范围重
叠,都是仅限于王室贵族。若进一步分析,是当时
吐蕃王朝还处于奴隶社会,文职程度不够高,奴隶
又被剥夺了受教育的权利,所以,传教的范围太
小。特别是汉地禅宗更是这样,对下层民众几乎
没有什么影响,这也是禅宗淡出藏区的一个重要
原因。
当汉地禅宗进来以后,客观上就与印度佛教
争夺信徒,对后者构成了极大的威胁,必然招致后
者的打压。就“学究气十足”[3】(肘2’的“落蕃”僧人
摩诃衍那来讲,若赞普命令停废禅宗,量他也不会
反抗。之所以要向赞普提出同“渐门派”面对面决
一雌雄,婆罗门僧指责他“所教授顿悟禅宗,并非
金口所说”【1 J(¨引,是毁谤佛法。这是他所不能容
忍的,于是才在佛前发誓:“若言不称理,则愿密迹
金刚,碎贫道为微尘于圣主之前也。”[1 3(P.57)在与
印度僧人面对面的辩论中,对对方提出的质疑依
经文一一作出了回答,并没有像布顿所讲的“被驳
得哑口无言”。所以,汉僧一方自然认为自己获胜
了。因为被动的一方对获胜标准的理解肯定低于
主动的一方。也就是说,只要自己没被驳倒,就算
胜利,至于对方是否接受自己的观点是不需要考
虑的。可以设想,若汉僧一方真被驳斥得哑口无
言,那么对一个笃信佛教,又在佛前发过誓的信徒
来讲,恐怕为法捐躯的就不是他的追随者,而应该
是摩诃衍那本人。
二、汉地禅宗退出藏区原因析
在此争论“渐、顿”谁胜谁负是没有意义的,宗
教派别在教义上的争论,由于各自的信条不同,很
难以一方用教理打败另一方。而且从西藏佛教后
来的历史发展进程来看,汉地禅宗退出了藏区是
无可争辩的事实。我们认为对禅宗退出藏区的原
因进行深入分析更有价值。下面谈几点不成熟的
看法:
第一、也是禅宗退出藏区最主要的因素是,摩
诃衍那开启禅宗,完全无视藏族传统宗教“苯教”
的存在,只是在那里“学究气十足”地“密授禅
门”,是关起门来封闭地,不是开放式地传播禅宗
思想,他甚至想都没想过要融合藏区传统文化的
问题。这正如他自我评价那样,是一位禅宗信徒
而“不是(传法的)法师。”L1“¨”世界文化发展史
表明,任何一种异质文化的传人,必须与本土传统
文化相融合,才能在当地生根开花结果。相对而
言,当本土文化受到外来异质文化的冲击时,也必
须吸收异质文化的精华来发展自己,才有生命力。
印度佛教在汉地和藏区取得的成功,以及宋明理
学和苯教在后弘期的发展就证明了这一点。印度
佛教能在藏区立足,并成为藏传佛教的理论来源,
全仗莲花生大师对苯教的扬弃即批判继承。正因
为如此,他在藏区享有崇高的声誉,甚至有学者称
他为“第二佛陀”。
其实,外来文化要与本地传统文化相融合才
能扎根的观点,在《汉藏史集》中作了生动的描述:
“为了使吐蕃人众相信佛经所说,松赞干布在闹市
之中分别化现病人、医生、占b者、本教师、能飞上
天空之鹿等。病人因诵(佛)经而痊愈,⋯⋯又为
了使吐蕃人努力于戒、定、慧三学,他又化现本波
教师,为人治病,显示三学之大功德。”HJ(只驯虽然
这一记载不一定真实,但至少说明一个道理,贵为
赞普要宣扬外来的佛法,也必须同传统文化相结
合才能成功。
第二,摩诃衍那所传的禅宗不能满足赞普“抑
苯兴佛”的情势需要。赤松德赞的父亲赤德祖赞
在权臣的阴谋进毒事件中“饮恨宾天”。赤松德赞
本人以幼冲之年,嗣位秉政,政治情况极端动荡不
稳,如《恩兰·达礼路恭纪功脾》背面碑文载:“弃
隶蹄赞赞普之时,思兰·达札路恭忠诚业绩卓著。
时,术·东则布、朗·迈色正任大相,忽生叛逆之
心,由是,父上弃隶蹿赞被害宾天,王子赤松德赞
政躬亦濒危境,蕃境黔首庶政大乱。”[51当时,几家
信奉苯教的外戚大贵族把持吐蕃政局,串通一气,
为所欲为,对吐蕃王室构成极大威胁,这位年幼的
赤松德赞从他的思想深处萌发出“兴佛抑苯”的念
头,说到底也是为了政治上的需要。他需要摆脱
掌权的老贵族的控制,他需要由自己掌握住神权。
这样,他才真有可能实现真正的亲政,这是他想利
用佛教的主要功机。但这一愿望一开始便遭到其
他奴隶主的反抗,他们总是以苯教为武器,把藏区
所遭受的自然灾害统统归罪于佛教的传人。苯教
巫师们可以声称:雷殛红山,水涌庞塘,天花流行,
野兽伤人⋯⋯这些都是由于佛教——这一外来的
邪教带来的灾祸。这种指责实际上意味着要赞普
为首的佛教支持者承担触犯神灵的罪责。据《汉
藏史集》记载:“赤松德赞即位后的若干年中,有罪
臣玛尚仲巴杰提议说:‘先前的几位国王寿数不长
等事都是奉行佛法教律而受到的报应,现在只有
奉行本波教法才能消除这些违碍。所以,若有谁
仍奉行佛法,就应对他治罪。’于是下令把释迦牟
尼像抛弃到沙滩里去,后来又送到芒域地方去。
又将管理寺庙的和尚老僧驱逐回汉地。”H儿n圳在
这样的情况下,赞普必然希望佛教从理论上摧毁
苯教的这一贯用利器。
苯教主张万物有灵论,认为山有山神,水有水
神,各地有各地的地方神,其他各物也都有各自的
神灵。关于苯教的特质,藏族著名佛学家东噶·
洛桑赤列教授在《论西藏政教合一制度》∞1一书中
认为:苯教根本不承认前后世轮回之说,只承认有
神、鬼。认为神是在人活着时保护人的生命的,鬼
不仅在人活着时主宰人的生命,而且在人死后由
鬼把灵魂带走,鬼还能给这个人家庭和后代继续
带来危害,因此要供奉救护人的神,消除危害人的
鬼。其主要的宗教行为是祭祀神祗。
以摩诃衍那为代表的入藏汉地禅宗,是儒学
化的中国佛教,其依据儒家“性本善”而成的“顿悟
成佛”,主张成佛与否完全取决于人之本心、本性,
否定了鬼神崇拜和巫术,与苯教格格不入。它既
不可能吸收苯教的观点改造自己,也不可能被苯
教所吸收,更为关键的是它不能回击来自苯教指
责,满足赞普“抑苯兴佛”的政治需要。而印度密
宗重“神通”的特质使它不仅能打败苯教,同时它
还能收容苯教诸神于自身之中。
非常有意思的是,同样针对以前国王寿命短
的问题,来自印度的著名僧人寂护(也称菩提萨捶
或静命)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他对赤松德赞说:
“王之历代先王,虽修建寺庙,塑造佛像、并翻译经
典,然以未能调伏藏地诸恶鬼神,致藏王数代寿命
短促,宏法事业,累起障难。故于此大地应先用猛
烈咒法而作调伏,往邬仗那国迎请大阿阁黎,海生
金刚大师(莲花生)。”r¨在此,寂护不但把寿短归
责于苯教的“诸恶鬼神”作怪,而且还一针见血地
指出了要解决佛苯多年斗争的关键,就是要解除
苯教神鬼的武装。此后,赤松德赞主持修建佛教
桑耶寺期间,“吐蕃之神魔(疑是苯教徒)等大生忌
恨,破坏工程。”于是下决心派人到尼泊尔迎请莲
花生大师。
莲花生为了确保佛教能在异域的土壤中扎下
根来,一踏上西藏的土地,既根据西藏政治、宗教、
习俗等的实际状况,有针对性地阐发了佛教思想,
即把藏族人熟悉的神祗、仪式、赞普的形象等纳入
了佛教中,将这种改变了形态的佛教传播到西藏,
以便适应藏族人的心理、习俗,促使更多的藏族人
熟悉佛教,了解佛教。这样藏人即能用对待苯教
的眼光来看待佛教,以便消除对佛教的陌生感,为
佛教在吐蕃地区的传播扫清了障碍,也为后来佛
教在西藏的发展找到了一种途径。
据史料记载,莲花生大师一进入藏区,即在
“墨竹地方命吐蕃权力最大的龙王开启龙族之宝
藏。大师又吟唱镇压鬼神之道歌,收服吐蕃所有
的神魔,因此修建寺院的速度晚上比白天还要
快。”【4](R蚺∽又如《西藏王臣记》载:“于是又陆
续启程来藏。此时藏中有力鬼神多有前来试道。
大师以身,语,意三密无边法力,收其命根,使其发
誓听命。”【71《青史》也记载:、“莲花生大师也应请
前来,与藏王的迎侍相遇而来到西藏,首先和西藏
的十二位女神较量,运用威力慑伏诸女神,令受灌
顶而许誓守护正法;渐次前来北道,使唐拉等神立
誓护正法。大师来到桑耶为使藏王生信,使四大
天王中一天王降人孩童身中而说‘是唐拉神雷击
了红山宫;是香布神引水冲毁澎塘殿;其余某神作
了某种灾害都作了详细说明”¨副
用法(巫)术攻击佛教这本是苯教徒的特长,
这次遇上密宗大师莲花,就“小巫见大巫”了,败下
阵来。赤松德赞时,“保留了苯教的祈祷、禳解、火
葬、烧烟祭天焚魔等,后来被佛教徒改变其意义保
存其形式而加以利用。”[6](E16)再到后来,赤松德
赞又从印度请来了大批密宗高僧,“王又迎请阿阁
黎大咒师法称、无垢友、佛密、静藏等诸天竺班智
达多人来藏,法称依瑜伽金刚曼陀罗传授灌顶等,
无垢友及其余诸大阿闺黎,亦为少数已成法器的
人随其所应传以教授。然未闻诸师讲说显教性相
的大经典。’’[9](只34)
虽然莲花生大师上述作法,使人觉得他不是
一位佛学家,更像是一位苯教巫师。但不管怎样,
莲花生大师以佛教的名义打败了苯教。他这些做
法,禅宗不但做不到,恐怕连想也想不到的。对密
宗来讲,莲花生大师身个人具有的神通,运用高超
法术、技巧打败本地神,令藏地苯教徒一时臣报,
但必竞治标不汉本,所以,只有将苯教的神祗纳入
密宗体系,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总之,来自印度的密宗吸收了吐蕃苯教的一
些神灵作为佛教的护法神,还吸收了一些苯教的
仪规等,使佛教涂上了一层吐蕃色彩,争取到了大
多数人(甚至苯教徒)的赞同,是密宗取得成功的
决定性因素。这与印度佛教初传汉土时的遭遇极
其相似,初来的印度佛教也是在吸收、融合汉族
儒、道等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才得以生存和发展
的。以上事实表明,只有佛教的密宗才有可能制
服苯教,才能立足于藏地,也才是适应吐蕃传统文
化的宗教。禅宗的顿门派不是被渐门派打败而是
被密宗打败,实质是被自己所打败。
第三,是禅宗未得到最高统治者及其主要大
臣的理解和亲睐。赤松德赞一开始对来自汉地的
佛教并无偏见,他派出以巴·赛朗(益西旺波)为
首的几个佛教徒前往唐朝迎请佛法。据藏史《拔
协》记载,赛朗到唐朝后,受到唐朝皇帝的热情接
待,他返回吐蕃时带回了大量的佛教经典,请来了
教授经文的和尚。汉文史籍中也有关于吐蕃使臣
到唐朝要求派遣僧人到吐蕃传法的记载:“初,吐
蕃遣使求沙门之善讲者,至是遣僧良诱、文素一
行,二岁一更之。”②但是,作为“顿渐之争”裁判的
赞普对禅宗的观点并不完全理解,于是在这场争
论一开始(约公元787年),就提出大乘二十二问
令昙旷作答。①加上婆罗门僧人挑拨,所以对禅宗
也持有怀疑态度。但赞普本意是发展佛教,不希
望“渐、顿”之争影响他的佛教事业的发展,无赖
“婆罗门僧等,以月系年,搜索经义,屡奏问目,务
掇瑕疵”。所以,赞普只好在两派之间搞平衡。从
《大乘正理决》所述的经过来看,赞普的确对禅宗
作过限制,使摩诃衍那“悲愍含灵,泫然流泪”,于
佛前发誓要与“渐门派”辩论。而且赞普后来在公
元794年宣诏命;“从今已后,任道俗依法修习(禅
宗)。”【1J(聪∞也说明在此之前作过限制。只是由
于“顿门派”人以死相抗争,才不得不准许其存在。
特别是在渐顿之争过程中,能影响赞普决策的主
要人物是益西旺波,此人是吐蕃最早由印度僧人
剃度出家的七觉士之一,他后来也派到印度学习
显密经典。具有印度佛教背景的益西旺波参与决
策,其倾向不言自明。
第四、统治者需要的是作为国家意识形态的
宗教,而不是“人民的宗教”。这可以从吐蕃时期
两位最著名的赞普那里得到证明。.
法国著名学者麦克唐纳在《敦煌吐蕃历史文
书考释》一书的结论中指出:“有一种最基本的思
想,即认为赞普是由统治世界的神品所指定的,而
由于它的神性和把主宰世界的法则运用到人类方
面的原因,所以赞普可以使神界和人界互相调和。
这一神品又被说成是伟大的、长久的和永恒不变
的。”F10](P.2.53)“很明显,由松赞干布最早制订的王
权理论禁止神赞普(恰神兄弟,他们是为了根据宇
宙秩序而统治人间才下凡的)奉佛法为国教。因
为‘祖拉’已把他们作为‘人类和畜类之君主’,其
中包括一种已纳入仪轨中的世界观,而这种世界
观基本上是与佛教的世界观和仪轨不相调和的。
肯定正是出于这一原因,所有的吐蕃佛教赞普在
他们具有政治特点的官方文件个都突出强调了此
原则,他们正是根据这些原则而统治吐蕃的。吐
蕃民众也千真万确地自认为是由恰神所统治。”据
他的考证:“因为统治阶级中有一大部分人害怕由
于赞普采纳佛教会引起各种灾难,其中就包括影
响政权稳定性的恶果,这种害怕并非是杞人忧天。
另外,各位赞普至少在名义上都未曾拒绝吐蕃君
主政权赖以为生的基础,在这种基础注定要消失
之前,他们是不能否认它的。”DoJ(P.256)可见,吐蕃
赞普一直在苯教和佛教之间犹豫,一方面需要苯
教的“神”为自己统治的合理性及对外扩张作辩
护,另一方面又需要佛教来瓦解下层民众的抗争,
维护自己的统治。
事实也是这样,佛教一传人尚处在奴隶社会
的藏区,松赞干布就命令土米桑布扎制定法律,
“吐米等率领一百大臣居中理事,尊王之命,仿照
(佛教)十善法的意义在吉雪学玛地方制立吐蕃法
律二十部。”In]其中有:杀人者偿命,斗争者罚金;
要虔信佛、法、僧三宝;要孝顺父母,报父母恩;要
敬尊高德,不与贤俊善良人及贵族斗争;要出言忠
信;要处世正直,蠕难判时,对神发誓等。不难看
出松赞干布制定的“十善法”,里面充满了慈悲伦
理,又充满了血亲复仇的内容,完全是根据统治的
需要来利用佛教。
即便是被公认为“法王”的赤松德赞,我们看
到他在位期间,一方面大力扶持,另一方面从来就
未放弃过武力,他所以要把佛教作为国家意识形
态,说穿了是要为其政治统治服务的。
而汉地禅宗正如毛泽东所说:“佛经也是有区
别的。有上层的佛经,也有劳动人民的佛经,如唐
朝时六祖(慧能)的佛经《法宝坛经》就是劳动人
民的。’’③
首先,禅宗讲:“一切众生,皆有佛性”,肯定人
人平等。而当时吐蕃还处在奴隶社会,下层的平
民众生不过是会说话的工具,怎么可以和赞普讲
平等。
其次,摩诃衍那大讲顿悟成佛,不念经、不学
习佛教的基本理论,否定布施、迸香等佛教的基本
修行,甚至名为禅宗最后连坐禅都取消,只要无思
无念“看心”就能成佛,不仅使佛教初传的藏地民
众(甚至赞普)无法理解,而且对统治者来讲,这种
修行方式对维护其统治价值何在?尽管摩诃衍那
对赞普质问“其六波罗蜜等,信诸善要修不修?”作
极力辩解:“其六波罗蜜与诸善,要行不行者,前后
所对者,是约胜义,不言行不行。论世间法,乃至
三归依,一合掌发愿,大小诸善,修上下尽皆为说,
悉令修行。”⋯幔56’但客观上,“由于摩诃衍那教授
参禅修定,故吐蕃之大多数僧人均学习汉地和尚
之教法,致使中断了对桑耶寺的供养,其门徒及身
语之善事也为之中断。只有拔热甸及贝若咱纳等
等少做人学习菩提萨缍之教法。”D2]土观·罗桑
却杰尼玛大师也指出:“到了(赤松德赞)王晚年,
有摩诃衍那和尚(大乘和尚)从汉地来藏,倡言非
但应舍不善分别,即诸善品分别,亦是能缠缚生
死,无论铁锁金锁,同属缠缚,只应全不作意,才能
求得解脱。倡此邪见,藏众翁然风从,往昔菩提萨
陲等所教导的清净见行能行持者日益惭少,藏王
欲破此邪说⋯⋯”【9J(哪’
其三,禅宗以心传心的“密传”方式,弟子对导
师有极强的人身归属关系,容易形成集团,威胁赞
普的统治。当赤松德赞赞普准备限制禅宗的发展
时,就遭到禅宗信徒们自残、自杀甚至扬言杀死对
手的抗议。这一史实无论是藏文历史文献,还是
敦煌出土文献都作了一致的记载,是肯定无疑的。
综上所述,禅宗在传播过程中未能同藏区传
统文化相融合,不能满足吐番统治者政治上的需
要,是其退出藏区的主要原因。与禅宗的遭遇相
反,来自印度的密宗吸收了吐蕃传统宗教苯教的
神灵、仪规等,涂上了一层吐蕃色彩,争取到了大
多数人(甚至苯教徒)的赞同,是密宗取得成功的
决定性因素。所以,藏区最终选择印度佛教作为
其源流而摈弃汉地佛教,既不是由于汉地禅宗辩
论失败所致,也不是由于赞普偏袒印度佛教的意
志决定,而是取决于以上两派各自的教义及其修
行实践,是否能与藏族传统文化相融合。
参考文献i
[1]敦煌汉文吐蕃史料辑校[c].甘肃人民出版社,1999:39.
[2]马学良等主编.藏族文学史[M].四川民族出版社。
1994:150.
[3]戴密微著.吐蕃僧诤记[M].耿界译,西藏人民出版社,
2001.
[4]达仓宗巴·班觉桑布.汉藏史集[M].陈庆英译,西藏人
民出版社,第89页. ’
[5]王尧.吐蕃金石录[M].文物出版社,1982:84.
[6]东噶·洛桑赤列.论西藏政教合一制度[M].陈庆英译,
北京民族出版社,1981.
[7]五世达赖喇嘛.西藏王臣记[M].刘立千译注,民族出版
社。2000:38.
[8]廓诺·迅鲁伯.青史[M]。郭和卿译,西藏人民出版社,
2003:26.
[9]土观·罗桑却吉尼玛.土观宗派源流[M].刘立千译,民
族出版社,2000:34.
[10](法)A.麦克唐纳.敦煌吐蕃历史文书考释[M].耿升
译,王尧校订,青海人民出版社,1991:253.
[11]黄奋生.藏族史略[M].北京民族出版社,1985:71—72.
[12]巴卧·祖拉陈哇.贤者喜宴[J].黄颢译,西藏民族学院
深学报.1983(1).
b*****l
发帖数: 3821
6
摘自前文:
最后,我们认为辩论本身未有胜负。发生在公元8世纪后期的顿渐之诤有四个特点:
。。。
三是自说白话,从这场诤论最原始的记录《大
乘正理决》和《修习次第》来看,各自依据自己所信
奉的教义、教理对对方提出的论点进行辩论。难
怪戴密微中说:“尽管拉萨会议的主角们或他们的
译员都懂得汉语专门术语及梵文原形之间的同义
关系,但他们还是经常坠人死胡同,因为他们没有
赋予辩论中经常使用的词汇以相同的含
义。’’[3]‘P‘㈦

【在 b*****l 的大作中提到】
: 【摘要]学术界对汉地禅宗退出藏区的原因一直存在误解,敦煌出土文献为我们对此作
: 正确分析,提供了契机。我们认为禅宗退出藏区的主要原因是,禅宗在传播过程中,由
: 于自身的原因,不能同藏区传统文化相融合,不能满足吐蕃统治者政治上的需要。这对
: 我们研究外来文化的传播,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资源。
: 禅宗是最早进入藏区传教的汉传佛教流派,
: 在公元8世纪后半叶,曾在藏区赢得了不少上层
: 信徒,辉煌一时。虽然对后来形成的藏传佛教各
: 大教派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但作为一个教派,朗
: 达玛灭佛后,它就在卫藏地区销声匿迹了。对禅
: 宗退出的原因,传统观点一直存在误解。过去,学

b*****l
发帖数: 3821
7
看起来汉僧至少说服了国主。
“至戌年正月十五日,大宣诏命日:‘摩诃衍所开禅义,究畅经文,
一无差错,从今已后,任道俗依法修习。”
d******e
发帖数: 4192
8
不错,是这么回事.我发现,
任何一种宗教,如果要在某一种文化背景下发展起来,
最后一定要融入某种本土文化,和本土宗教传统相结合.
从精神层次到文化层次,才能被大众接受普及.
密宗结合苯教,才能被主流藏人接受,成为藏传文化的
一部分.
禅宗在中土得以流行,也是因为有些思想类似道家,
才演变成了一种大乘主流.
我是从文化的角度来讲的,外来的东西,结合土生土长
的东西是能发扬光大的前提.
我是那种上升不到精神层次的人,总是在文化的角度看问题,
我才是典型的文科思路,呵呵.

【在 b*****l 的大作中提到】
: 看起来汉僧至少说服了国主。
: “至戌年正月十五日,大宣诏命日:‘摩诃衍所开禅义,究畅经文,
: 一无差错,从今已后,任道俗依法修习。”

d******e
发帖数: 4192
9
禅宗本身也不是没有"渐门派",北派神秀就是提倡渐悟的.

【在 b*****l 的大作中提到】
: 看起来汉僧至少说服了国主。
: “至戌年正月十五日,大宣诏命日:‘摩诃衍所开禅义,究畅经文,
: 一无差错,从今已后,任道俗依法修习。”

a***n
发帖数: 1993
10
神秀是渐修顿悟
在《观心论》中说:“超凡证圣,目击非遥,悟在须臾,何须皓首?”

【在 d******e 的大作中提到】
: 禅宗本身也不是没有"渐门派",北派神秀就是提倡渐悟的.
d******e
发帖数: 4192
11
呵呵,何为"悟"?我随便用了这个"悟"字了.

【在 a***n 的大作中提到】
: 神秀是渐修顿悟
: 在《观心论》中说:“超凡证圣,目击非遥,悟在须臾,何须皓首?”

1 (共1页)
进入Wisdom版参与讨论
相关主题
佛亲自受记与他结缘者皆可往生极乐世界:法王如意宝晋美彭措小止观
《藏密上师大言录》之一:虚妄的授记(修改版)【五灯会元卷第一】
《藏密上师大言录》之序<<释迦牟尼佛广传·白莲花论>>
佛法对患精神病者的因缘解释一个问题:释迦牟尼佛过去世遇到燃灯佛时,为什么不跟他出家修行证阿罗汉果,而要发愿成佛?
[合集] 为什么小乘不究竟磨砖岂得成镜,坐禅岂得成佛
发菩提心的人好惨于外相求,虽经劫数,终不能成;于内觉观,如一念顷,即证菩提
略说南传菩萨道与北传不同的几点中国首善
摩诃般若波罗蜜大明咒经分析一些关于菩萨,阿罗汉和佛的错误观念zt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妄想话题: 一切话题: 波罗蜜话题: 经云话题: 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