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boards

本页内容为未名空间相应帖子的节选和存档,一周内的贴子最多显示50字,超过一周显示500字 访问原贴
Wisdom版 - [合集] 康德的"mind"
相关主题
[合集] 起了骂人之念以后Ajahn Chah - Mindful Way
Between stimulus and response, there is a spaceAll experience is preceded by mind(So is sleepiness then)
自然科学对人的幸福感问题的揭示simple explaination of diff between concentration vs. mindfulness
zzHow to maintain practice in one’s daily life起了骂人之念以后
Insanity is doing the same thing, over and over again, but expecting different results.生生基督世世佛
康德的"mind"新一期的Gil Fronsdal 的 online course 开始
如果经验不可靠, 什么是可靠的?Shunryu Suzuki Roshi - Zen Mind, beginner's mind
请问前世作了什么蘖,今世孤独"Mindfulness in Plain English"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康德话题: mind
进入Wisdom版参与讨论
1 (共1页)
Y**u
发帖数: 5466
1
☆─────────────────────────────────────☆
arthury (弱智儿童欢乐多) 于 (Sat Jul 16 07:17:46 2011, 美东) 提到:
http://plato.stanford.edu/entries/kant-mind/
======================================================================================
Three ideas define the basic shape (‘cognitive architecture’) of Kant's model and one its dominant method. They have all become part of the foundation of cognitive science.
三个观点定义了康德的(心智)模型的基本架构('认知体系'),及其主要的方法。它们也成为认知科学的基础部分之一。
The mind is complex set of abilities (functions). (As Meerbote 1989 and many others have observed, Kant held a functionalist view of the mind almost 200 years before functionalism was officially articulated in the 1960s by Hilary Putnam and other
‘心'是一系列复杂能力(功能)的集合。(根据Meerbote和许多其他学者的的意见,康德持有的心智功能主义的观点,比其后的普特南等人于1960年代正式提出的功能主义理论要早了200多年)
The functions crucial for mental, knowledge-generating activity are spatio-temporal processing of, and application of concepts to, sensory inputs. Cognition requires concepts as well as percepts.
这些对精神状态,知识产生等有关键作用的功能包括对感官输入的”时间-空间”处理并且附加上各种概念。 认知功能,既需要概念,同时也需要感知。

These functions are forms of what Kant called synthesis. Synthesis (and the unity in consciousness required for synthesis) are central to cognition.
这些功能被康德称作“综合”。综合(以及意识中需要综合的单元),构成认知的中心部分。
These three ideas are fundamental to most thinking about cognition now. Kant's most important method, the transcendental method, is also at the heart of contemporary cognitive science.

这三个观点成为现在对认知功能的基础部分。康德最重要的方法:超验的方法,也在当代认知科学中处于核心地位。
☆─────────────────────────────────────☆
JeanIris (Iris) 于 (Sat Jul 16 16:25:24 2011, 美东) 提到:
貌似他也没说清楚。
☆─────────────────────────────────────☆
stonebench (stonebench) 于 (Tue Jul 19 11:34:14 2011, 美东) 提到:
老康的这一套功能主义,真不如王阳明的那一套“心外无物”。
所谓认知,不过是现象由全体本心进入个人小心的的过程。
☆─────────────────────────────────────☆
JeanIris (Iris) 于 (Tue Jul 19 11:35:50 2011, 美东) 提到:
You can explain in details what “心外无物” is.
☆─────────────────────────────────────☆
runsun (runsun) 于 (Tue Jul 19 11:43:51 2011, 美东) 提到:
☆─────────────────────────────────────☆
stonebench (stonebench) 于 (Tue Jul 19 11:44:45 2011, 美东) 提到:
心外无物,就是无物外于心,都在心里。不过,这个心不是你我的个人的小心,而是你
我共有的那个本体的心。
小心之外也无物,但小心妄立人我,分内外。认为我知道的是内,正在知道的,或者还
不知道的是外。这是妄想,看孟子,阳明著作就会明白为什么小心大心会有差别,小心
与大心的关系等等。从心学这个角度看,儒佛是互通的。
☆─────────────────────────────────────☆
JeanIris (Iris) 于 (Tue Jul 19 11:46:56 2011, 美东) 提到:
So more details please!
☆─────────────────────────────────────☆
runsun (runsun) 于 (Tue Jul 19 11:48:01 2011, 美东) 提到:
☆─────────────────────────────────────☆
JeanIris (Iris) 于 (Tue Jul 19 11:48:58 2011, 美东) 提到:
明白为什么小心大心会有差别,小心与大心的关系等等。
-----
If u understand, give us citations and clarify it, please!
☆─────────────────────────────────────☆
stonebench (stonebench) 于 (Tue Jul 19 11:49:10 2011, 美东) 提到:
请教:“不可知”不是“我见”是什么见?
☆─────────────────────────────────────☆
runsun (runsun) 于 (Tue Jul 19 11:52:39 2011, 美东) 提到:
☆─────────────────────────────────────☆
stonebench (stonebench) 于 (Tue Jul 19 11:56:44 2011, 美东) 提到:
领教了。
烦师兄去问一问你所尊重的南传法师,“不可知”是不是一种见,如果是一种见,是什
么见,跟我见有没有关系。如果不是一种见,是什么?
☆─────────────────────────────────────☆
stonebench (stonebench) 于 (Tue Jul 19 11:56:52 2011, 美东) 提到:
领教了。
烦师兄去问一问你所尊重的南传法师,“不可知”是不是一种见,如果是一种见,是什
么见,跟我见有没有关系。如果不是一种见,是什么?
☆─────────────────────────────────────☆
runsun (runsun) 于 (Tue Jul 19 12:16:48 2011, 美东) 提到:
☆─────────────────────────────────────☆
stonebench (stonebench) 于 (Tue Jul 19 12:36:07 2011, 美东) 提到:
跟师兄交流真有点难度啊。
俺比较康王对于心的论述。你就说王是“我见”,而康不是。你的推理本身就很奇怪:
王说心外无物,所以是“我见”。康说“不可知”,所以不是“我见”。为什么啊?拜
托扣帽子有点专业精神好不好?
第一,你硬把这两者用我见非我见联系起来,请问王的我见体现在哪里啊?第二,康的
“不可知”是不是见啊?不是见又是什么啊?是见是什么见啊?
连这么傻的问题都搞不清楚,还怎么说话啊。
“康德这个人,从自我的角度,提出了对认识之外的事物的看法,你认为这个就叫做我
见了?如果是这样,又了解到一种新奇的对于我见的定义了。”
》》》拜托,俺什么时候说过王是我见而康不是或者康不是而王是啊?见过扣帽子的,
没见过师兄这么低劣的扣帽子的啊:(
俺有跟南传弟子交流的心理障碍了,您玩儿好。
☆─────────────────────────────────────☆
runsun (runsun) 于 (Tue Jul 19 12:37:05 2011, 美东) 提到:
准确的说,上面我列出的那些,都有否定存在认识之外的独立事物的特征,但是却产生
了很大的区别。
这里一个极为重要的关键就是,这个认识之外的事物,是不是具有"主动性",即主动性
的产生被认知的事物。这个就是我见和非我见的关键点了。
只要是主动性的,无论再怎样掩盖,必定是我见。因为它具有了我见的最主要特征:主
宰性。
就如这个stonebench所认为的心外无物,它的心外无物,是将认识之外的事物,当成了
一个本心,因为是心,必定要有主动性,如此必定是神我见。
他这个大心和小心,和外道的大我小我之类,上梵下梵都几乎完全一样。
这类见解,是高度唯心的见解,所有的事物,本质都是“心”,
而类似马哈希尊者所说的,包括佛陀本人的见解,以及量子力学所揭示的和上面的完全
不一样。
佛陀本人在经典当中,从无讨论过认知之外的事物。
马哈希尊者明确说事物只在六识的条件下存在,否则无物存在。
以上这两个,都没有对认识之外的事物赋予主动性,尤其是心,或者识的功能。
而量子力学哥本哈根解释的测量之外不可知,或者只是抽象存在,,更不具有任何心或者
识的功能,更不具有任何的主动性,波函数坍塌本身是完全被动的,是意识介入的结果
。绝对不是主动的。
☆─────────────────────────────────────☆
runsun (runsun) 于 (Tue Jul 19 12:44:26 2011, 美东) 提到:
☆─────────────────────────────────────☆
runsun (runsun) 于 (Tue Jul 19 12:56:21 2011, 美东) 提到:
补充一下,我对康德的哲学理论没有认真研究过,仅仅是从别人那里听说了一些东西,
比如他的关于“物自体”的观点。
假如康德将这个客观的,不可知的物自体,赋予了某种主动性,那么也将变成我见。
☆─────────────────────────────────────☆
stonebench (stonebench) 于 (Tue Jul 19 13:09:22 2011, 美东) 提到:
这里一个极为重要的关键就是,这个认识之外的事物,是不是具有"主动性",即主动性
的产生被认知的事物。这个就是我见和非我见的关键点了。
只要是主动性的,无论再怎样掩盖,必定是我见。因为它具有了我见的最主要特征:主
宰性。
》》》我见最主要的特征是主动性或者主宰性?想听听师兄有没有经典上的证据?
你的思维还是二分对立的:假设有一个认识之外事的事物。这个本身就是一个可笑的假
设。既在认识之外,就不可能意识到它的存在,也就是说,它根本上不可能进入人的意
识之中。说什么可知或者不可知,都是意识自己跟自己玩儿的游戏。在这个基础上,讨
论什么主动被动,就更是无稽。你的这个半生不熟的混杂哲学与物理学的逻辑,不是佛
的逻辑,不是王阳明的逻辑,也不是我的逻辑。只是你自己的逻辑。走这条线,最后的
结果,是思维游戏。无论你列举什么理论来支持你。
就如这个stonebench所认为的心外无物,它的心外无物,是将认识之外的事物,当成了
一个本心,因为是心,必定要有主动性,如此必定是神我见。
他这个大心和小心,和外道的大我小我之类,上梵下梵都几乎完全一样。
这类见解,是高度唯心的见解,所有的事物,本质都是“心”
》》》与上面还是一个问题。我不假设认识与认识对象的对立。认为它们对立,互相外
在是你立论的基础,在这个基础上所作的一切判断,已经因为这个基础的局限而失去了
公正性。
心为什么要“必定有主动性”?这只能说明你不了解心学。看点儿心学的书吧。
而类似马哈希尊者所说的,包括佛陀本人的见解,以及量子力学所揭示的和上面的完全
不一样。
》》》大杂烩,我喜欢:)但只是好看,不实用。
佛陀本人在经典当中,从无讨论过认知之外的事物。
》》》嘿嘿嘿。这是因为佛清楚,认识之外的事物无法对你说,你还在这里又是现代物
理,又是南传尊者谈得不亦乐乎。
马哈希尊者明确说事物只在六识的条件下存在,否则无物存在。
以上这两个,都没有对认识之外的事物赋予主动性,尤其是心,或者识的功能。
而量子力学哥本哈根解释的测量之外不可知,或者只是抽象存在,,更不具有任何心或者
识的功能,更不具有任何的主动性,波函数坍塌本身是完全被动的,是意识介入的结果
。绝对不是主动的。
》》》大杂烩。醒醒吧,如果玄谈是你的理想,这条路不错。如果要效法佛陀,这条路
不通。
☆─────────────────────────────────────☆
runsun (runsun) 于 (Tue Jul 19 13:30:11 2011, 美东) 提到:
☆─────────────────────────────────────☆
runsun (runsun) 于 (Tue Jul 19 13:37:23 2011, 美东) 提到:
假如没有主动性,它还能叫做心吗???
一切唯心造,这里的心,创造万法,就是主动性。
大乘尤其是如来藏思想讲心的“用”(真如起用),这里的“用”,也是主动性。
☆─────────────────────────────────────☆
stonebench (stonebench) 于 (Tue Jul 19 15:08:09 2011, 美东) 提到:
If I were you, I would have spent more time on practicing reading Chinese
before attempting to understand any thoughts of anybody.
☆─────────────────────────────────────☆
runsun (runsun) 于 (Tue Jul 19 23:43:48 2011, 美东) 提到:
如果我是你,最起码的是应该好好去读读原始的经典,看看佛陀所说的无我到底是指什
么。
整天学佛法,却不知道佛法所说的无我是指没有主宰。这是一个讽刺。
你所说的那些,我实在太了解,包括你还没有说的部分,而我所说的,你几乎完全不了
解。我上面到底说了些什么,你其实也完全没看懂。
☆─────────────────────────────────────☆
stonebench (stonebench) 于 (Wed Jul 20 07:59:41 2011, 美东) 提到:
阿含词典:
【我】
1.自己的代称,如「如是我闻」。2.生命中的「永恒不变、独存唯一、主宰自在」者,
一般有情以此为「轮回主体」,如「是我、异我」,另译为「神」,如「真有神」。
[阿含辞典 - 庄春江居士编]
法相词典:
【十种我见】
p0108
辩中边论中卷六页云:云何于蕴等起十我见耶。颂曰:于蕴等我见执一因受者。作者自
在转增上义及常杂染清净依观缚解者性。论曰:于蕴等十法起十种我见。一、执一性,
二、执因性,三、执受者性,四、执作者性,五、执自在转性,六、执增上义性,七、
执常性,八、执染净所依性,九、执观行者性,十、执缚解者性。为除此见修十善巧。
[法相辞典 - 朱芾煌]
你的对于我见理解,基本上包含在法相词典的概括中了。如执为常,执为因,执缚解者
,执作者,执观行者等等。
我也不反对有这些特点为“我见”。
但是,从心学对于心的定义来看,它并没有以上特性。如果你真的了解了心学的话。从
你的“一切唯心造,这里的心,创造万法,就是主动性”来看,你基本上是在望文生义,不了解心学也不奇怪。
其他的,就不说了。
☆─────────────────────────────────────☆
runsun (runsun) 于 (Wed Jul 20 09:59:29 2011, 美东) 提到:
但是,从心学对于心的定义来看,它并没有以上特性。如果你真的了解了心学的话。从
你的“一切唯心造,这里的心,创造万法,就是主动性”来看,你基本上是在望文生义
,不了解心学也不奇怪。
==========================
没关系,来,给个你认为的心学的定义。
什么是心,为啥叫做心,它的特性都有什么。
你这个所说的心学,应该是指儒家思想吧。
在大乘里面,没有心学这种说法。
☆─────────────────────────────────────☆
stonebench (stonebench) 于 (Wed Jul 20 10:07:52 2011, 美东) 提到:
心学是儒家思想的一派,但不等于一般所说的“儒家思想”,比如,理学也是儒家思想。但两者见解差别很大。
道听途说不能当学问的。
至于儒家思想到底说的是什么,心学怎么看待心,不了解就自己去了解吧。
俺没空儿给你普及知识。
☆─────────────────────────────────────☆
runsun (runsun) 于 (Wed Jul 20 10:35:45 2011, 美东) 提到:
☆─────────────────────────────────────☆
runsun (runsun) 于 (Wed Jul 20 11:12:41 2011, 美东) 提到:
“心者身下主宰,目虽视而所以视者,心也;耳虽听而所以听者,心也;口与四肢
虽言动而所以言动者,心也”,“凡知觉处便是心”(《传习录》下)。“心”即“我
的灵明”,“我的灵明便是天地鬼神的主宰”,“离却我的灵明,便没有天地鬼神万物
了”(同上)。“位天地,育万物,未有出于吾心之外者”(《紫阳书院集序》)。
=====================
主宰性特征是如此的明显。
其实假如不能真正了解无我是什么,是非常容易得出上面这些认识,因为这是极为常见
的一个误区。
佛陀牛就牛在他的理论,能够完全冲破上面的这种普遍思维定势,而提出一种完全不同
的,违反直觉,但是却非常有道理又可以通过实修被证明的理论
☆─────────────────────────────────────☆
stonebench (stonebench) 于 (Wed Jul 20 11:21:34 2011, 美东) 提到:
我只能说,我对于心学的了解,是断断续续形成的。最密集的,是花了近两年的时间写
了一篇文章。
看定义是一个简单的办法,但字面如何,放入一种见解中如何,放入一种理论体系中又
如何,这三个层面是递进的。定义最多只能得其表象。
比如,“能作能知”怎么理解?是主动的还是被动的,还是非主动非被动的?其对象(
所作所知)在其内在其外?两者是一是二?是有实体是无实体?是有生灭是无生灭?这
些不考虑进来,只用一般的日常思维来理解,就容易得出“神我”的结论。如果系统地
看,深入地看,就没有那么简单。要仔细分辨,当然就要了解这个理论的其他部分。不
了解其他的部分,就难免断章取义。
兄台虽然固执,倒也直率。笔谈几次,对你的印象倒是改变了。南传的教法,我了解很
少,但很欣赏,比如《大念住经》。兄台仍理而行,应该没有问题。如果法执炽盛,以
字面道理妄生是非之见,恐怕就不如法了。
这个问题我就不继续了。
☆─────────────────────────────────────☆
runsun (runsun) 于 (Wed Jul 20 12:11:15 2011, 美东) 提到:
☆─────────────────────────────────────☆
stonebench (stonebench) 于 (Wed Jul 20 12:43:51 2011, 美东) 提到:
很遗憾地看到你又来强不知以为知了:
“实体,非实体,生灭,非生灭,这些根本就不是心学的内容,儒家的心学,还是一种
非常粗糙的理论,不必要将其和佛法强行联系。
以心学的理论来看,它是根本没有可能符合佛法所说的无我的。因为如果是无我的理论
,必定会导致对五蕴现象的舍弃,没了这个,不可能是无我的理论。”
》》》对自己根本不了解的东西妄下评断。你不但不了解心学,也不了解最基本的学术
研究的原则,不要再凭你的道听途说强猜了。
“从你前面所写的内容来看,你其实并没有明白佛法所说的无我是指什么,所以才会对
于我所说的主宰都觉得惊讶,还要问我经典证据。”
》》》我确实不了解南传对于“我见”有如此狭隘的定义。我理解的我见已经给你列出
来了,在我看来,凡是对于主体的独立性,恒常性有所执着的,都是我见。以“主宰”
作为突出的定义性的特征,确实让我惊讶。因为依大乘观点,完全没有必要。
“你是将禅宗当成佛法了,可实际禅宗,根本就是儒道思想结合佛教思想的一个混合体
。它根本不是佛法。”
》》》禅宗是什么,我不清楚。想必你也说不清楚。就不要再拿你搞不清楚的东西来扣
帽子了吧。
“我倒建议你去看看印度教的梵我不二理论,那个更容易和儒家的天人合一,还有你所
说的本心之类的相符合。”
》》》目前还不是我兴趣所在。不过,从你对儒家的理解程度来看,很可能你也根本不
理解印度教的说法。
☆─────────────────────────────────────☆
runsun (runsun) 于 (Wed Jul 20 13:18:26 2011, 美东) 提到:
对自己根本不了解的东西妄下评断。你不但不了解心学,也不了解最基本的学术
研究的原则,不要再凭你的道听途说强猜了。
====================
你把你认为的心学的所谓生灭,非生灭,实体,非实体的理论直接列出来就好,其他都
没有意义。
以我所查阅的一些关于心学的资料,我认为我已经可以足够得出上面的判断了。
假如我说错了,直接列出你的证据,而不必说什么我根本不了解。
显然我有所了解,至于我所了解的是否全面,是否符合真正的心学,这是另外一个问题。
☆─────────────────────────────────────☆
runsun (runsun) 于 (Wed Jul 20 13:27:10 2011, 美东) 提到:
1 (共1页)
进入Wisdom版参与讨论
相关主题
"Mindfulness in Plain English"Insanity is doing the same thing, over and over again, but expecting different results.
[版务]Wisdom版1月精品文集康德的"mind"
《楞严经》卷二疑问如果经验不可靠, 什么是可靠的?
和已经开始修道的朋友们分享一个故事请问前世作了什么蘖,今世孤独
[合集] 起了骂人之念以后Ajahn Chah - Mindful Way
Between stimulus and response, there is a spaceAll experience is preceded by mind(So is sleepiness then)
自然科学对人的幸福感问题的揭示simple explaination of diff between concentration vs. mindfulness
zzHow to maintain practice in one’s daily life起了骂人之念以后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康德话题: mi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