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boards

本页内容为未名空间相应帖子的节选和存档,一周内的贴子最多显示50字,超过一周显示500字 访问原贴
Wisdom版 - 同一个识在轮回吗? ──嗏帝比丘的邪见(转载)
相关主题
“与智者对话”系列—问题9-什么才是真实的自我?原始佛教的語言問題
佛教和基督教的几个根本不同申恕林经
佛说箭喻经南传中部不断经
如何解决儒家的问题?如何使正法久住不退?
“我见”的深刻剖析[合集] 拒絕利用神通傳教的佛陀 (转载)
大乘佛法証悟之标地 : 如来藏,阿赖耶识,法身阿罗汉的神通 --- 阿难同学经
释迦世尊当初怎么发菩提心的一切法之根本法门 -- 南传《根本法门经》
季羨林〈原始佛教的語言問題〉中華原始佛教會 創會緣起zt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比丘话题: 世尊话题: 这样话题: 知见话题: 灭则
进入Wisdom版参与讨论
1 (共1页)
P******n
发帖数: 329
1
有一次,佛陀来到憍萨罗国的首都舍卫城游化,住在城南郊外的只树给孤独园。
同住在只树给孤独园附近的比丘们中,有一位原为渔夫儿子的比丘,名叫「嗏帝」
,他告诉其他比丘说:
「我确实听世尊说过,在生死中流转的识,是不变的。」
其他比丘们知道了,纷纷来规劝他说:
「嗏帝学友!不要这样说,不要诽谤世尊,世尊不曾这样说。世尊用各种方法,都
在教导我们『识为因缘所生,离开因缘条件,就无所谓的识』,怎麽会像你说的那样呢
!」
但是,嗏帝比丘一直坚持己见,听不进其他比丘的纠正劝导。大家没办法,只好去
禀告佛陀。
佛陀请人叫嗏帝比丘来当面确认,嗏帝比丘还是那样说。於是,佛陀便更进一步追
问嗏帝比丘:
「嗏帝!你说的识,指的是什麽?」
「世尊!就是那能说、能感受、能到处经历善、恶行而受业报者。」
「你这个愚痴人啊!究竟从谁那里听我这样说的?我不是用各种方法说明『识为因
缘所生,离开因缘条件,就无所谓的识』吗?你这个愚痴人啊!我不曾这样说,而你自
己却作这样的曲解与诽谤,这会伤害你自己,增加你自己的罪过,会让你长远受苦的。

於是,佛陀转问在场的其他比丘,其他比丘都同声回答:
「世尊!您确实用各种方法教导『识为因缘所生,离开因缘条件,就无所谓的识』
。」
「很好!很好!比丘们!你们都记得我所说的『识为因缘所生,离开因缘条件,就
无所谓的识』,所以,识随着所引生的因缘,就有不同的名称,如从眼睛看见东西所生
起的识,就称为『眼识』;从耳听声、鼻闻香、舌嚐味、身触物、意识法的因缘而生起
的识,就分别名为『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这就像火,
其名称可以从所引生的燃料来称呼一样,如烧木柴的火,称为木火;烧一捆捆柴的火,
称为薪火;烧乾草的火,称为草火;烧乾粪的火,称为粪火;烧谷壳的火,称为谷壳火
;烧垃圾的火,称为垃圾火。
很好!很好!比丘们!你们都记得我所说的。只有这个愚痴的嗏帝比丘,颠倒了文
句与含义,既诽谤了我,也伤害了自己,更犯下了大罪过。你这个愚痴人!知错了吗?

受佛陀这般责备,嗏帝比丘内心忧戚,无言地低头,若有所思。
佛陀责备过嗏帝比丘後,继续告诉比丘们说:
「比丘们!你们看到众生了吗?」
「看到了,世尊!」
「比丘们!你们看到众生需要依赖食物提供的营养,才能生存吗?」
「看到了,世尊!」
「比丘们!你们看到当食物供给的条件消失了,众生就会死亡吗?」
「看到了,世尊!」
「比丘们!如果不确定以上说的这一些,那麽就会有怀疑,不是吗?」
「的确,世尊!」
「比丘们!如果以正慧如实见以上所说的这一些,那麽就不会有所怀疑了,不是吗
?」
「是的,世尊!」
「比丘们!如果你们对这清净、明亮的正确知见起了执着:珍爱它、宝贝它、拥有
它,那算了解我教导过你们的筏喻法:筏是用来渡河,不是用来喜爱执着的吗?」
「不算了解,世尊!」
「比丘们!如果有外道问你们:『道友!你们确知这样清净、明亮的正确知见,有
什麽意义?有什麽用处?有什麽功德呢?』你们应当怎麽回答?」
「世尊!我们会这样回答:『道友!清净、明亮的正确知见,是为了厌离欲贪,是
为了离欲,是为了如实知的缘故』。」
「很好!很好!比丘们!你们确实应该这样回答。
比丘们!众生当生与来生,都需要四种食物来维持与延续生命。哪四种呢?即物质
性的抟食,可以生起感受的触食,求生意志的思食,以及攀缘执取的识食。
比丘们!这四种食物的需求从何而来呢?其根源的『集』是什麽?从哪里生起,从
哪里制造出来的呢?
那是『爱』!
爱又是从何而来?其根源的『集』是什麽?从哪里生起,从哪里制造出来的呢?是
受;触;六入处;名色;识;行;无明。这就是从无明而有行,从行而起识,从识而起
名色,从名色而起六入处,从六入处而起触,从触而起受,从受而起爱,从爱而起取,
从取而起有,从有而起生,从生而有老病死、忧悲恼苦。
因此,无明灭则行灭,行灭则识灭,识灭则名色灭,名色灭则六入处灭,六入处灭
则触灭,触灭则受灭,受灭则爱灭,爱灭则取灭,取灭则有灭,有灭则生灭,生灭则老
病死、忧悲恼苦灭。
比丘们!有了这样的知见,还会耽湎於过去,想着:『我过去存在或不存在?我过
去是什麽?後来又变成怎样?过去如何?』吗?」
「不会的,世尊!」
「有这样的知见,还会飞驰於将来,想着:『我将来会存在或不会存在?我将来会
是什麽?之後又会变成怎样?我将来会如何?』吗?」
「不会的,世尊!」
「有这样的知见,还会困惑着眼前『我存在或不存在?我是什麽?如何存在?生从
何来?死往何去?』吗?」
「不会的,世尊!」
「比丘们!有这样的知见,还会犯『杀父、杀母、杀阿罗汉、破和合僧团、恶意让
如来流血』等五大重罪吗?还会故意犯戒、舍戒、放弃在僧团中修学吗?或者,转向跟
随外道修学、求福、持咒,以求离苦息苦吗?」
「不会的,世尊!」
「比丘们!有这样的知见,还会有第八次的轮回受生吗?」
「不会的,世尊!」
「比丘们!有这样的知见,还会因尊敬老师而说吗?会因大沙门世尊这样说就跟着
说吗?还会去追随其他人为老师吗?还会献身於尊奉一般沙门、婆罗门,重返他们的喧
闹讨论,以及求吉祥的符号仪式吗?」
「不会的,世尊!」
「比丘们!你们只会说自己所知、所见,以及自己所了解的,是吗?」
「是的,世尊!」
「很好啊!比丘们!我以『当生可见证、可直接领受、劝引验证、向上引导、智者
内证』的正法来教导大家,我为大家说的,就是这样的法。
比丘们!有『健康』的『精卵结合』,以及有相应的『识』三个因缘俱足了,才会
有胎儿。经九个月或十个月的怀孕,婴儿才会出生。婴儿出生後渐渐养育长大,生理上
诸根也渐渐成熟。
生理上诸根成熟以後,由於不具正念,对心解脱、慧解脱不如实知,所以,当眼看
、耳听、鼻闻、舌嚐、身触、意识时,遇到喜欢的就乐着,不喜欢的就憎恶,因而罪恶
的行为就在其中不断地发生。这样,从觉受的乐爱,就有了执取;有了执取,就有蓄势
待发的有;然後是生老病死,忧悲恼苦的大苦聚集。比丘们!这一切,不都是以具足爱
,由爱所系缚而形成的一连串相接续的吗?」
「是啊,世尊!」
「比丘们!正等正觉的如来,心具正念,对心解脱、慧解脱如实知,所以对每一个
眼看、耳听、鼻闻、舌嚐、身触、意识,喜欢的不会乐着,不喜欢的也不会憎恶。这样
,对觉受不会有乐爱,乐爱止息了,取、有、生老病死、忧悲恼苦的大苦,也就止息了
。比丘们!这一切,不都是以爱的息灭,而达到解脱的吗?」
「是啊,世尊!」
「比丘们!要记住这爱尽解脱的简要教导,也要记得嗏帝比丘,这个被困在爱之大
网束缚中的渔夫子之例子。」
按语:
一、本则故事取材自《中部第三八爱尽大经》、《中阿含第二0一嗏帝经》。
二、嗏帝比丘所说的识,就是主导觉知、感受、行为、业报,也就是一般人通称的
灵性、灵魂。如果说,生死轮回中有一不变者在,不论称它为「识」、「灵」、「魂」
、「我」,那又有什麽不同呢?不就是印度《奥义书》以来所说的「真我」吗?难怪嗏
帝比丘要受到斥责。
三、在佛陀到处教导「无我」的环境下,佛弟子中竟然还有嗏帝比丘这样的误解,
真可谓「佛以一音说法,众生各得其解」了。
四、「比丘们!如果有外道问你们:『道友!你们有这样清净、明亮的正确知见,
有什麽意义,有什麽用处,有什麽功德呢?』……你们确实应该这样回答。」一段,取
自《中阿含第二0一嗏帝经》,《中部第三八爱尽大经》中无。
五、「还会去犯『杀父、杀母、……还会有第八次的轮回受生吗?」一段,取自《
中阿含第二0一嗏帝经》,《中部第三八爱尽大经》中无。其中,「还会有第八次的轮
回受生吗?」亦即表示最多只还会有七次的生死流转,间接地指「初果」。
六、「会为了尊敬老师而说吗?……以及求吉祥的符号仪式吗?」一段,取自《中
部第三八爱尽大经》,在《中阿含第二0一嗏帝经》中,次第与意涵均略有差异。
七、「识」,为形成胎儿的三个要件之一,《中部第三八爱尽大经》作「康达婆」
;《中阿含第二0一嗏帝经》作「香阴」。「康达婆」,又译为「乾闼婆」,为好色之
乐神,喜欢看夫妻敦伦之乐(参考《中华佛教百科全书》第三七五三页中),而有所借
用。但不论是「康达婆」亦或「香阴」,这样的用法恐怕是比较後来的。若以整体《阿
含经》中的惯用词来看,联系一期生命到另一期生命还是以「识」一词用的最多。
八、如同眼识、耳识等识的不同称呼,後来将从前生来到此生之识,称为「结生识
」,从此生到来生,称为「有取识」,这也是「识」在不同情况下,为展现其不同作用
之偏重,而给予不同称呼的又一例。
九、我们再一次看到,「爱」在生死流转中举足轻重的教说。连同「我」的错误见
解(即「无明」),成为佛法修学的重要轴心。
1 (共1页)
进入Wisdom版参与讨论
相关主题
中華原始佛教會 創會緣起zt“我见”的深刻剖析
初果解脱者言谈录(关于他人,他教) -- 有恶语, 慎入大乘佛法証悟之标地 : 如来藏,阿赖耶识,法身
尊者大目揵連在天宫中以足按地,天宫震动释迦世尊当初怎么发菩提心的
佛陀说人愚痴一例季羨林〈原始佛教的語言問題〉
“与智者对话”系列—问题9-什么才是真实的自我?原始佛教的語言問題
佛教和基督教的几个根本不同申恕林经
佛说箭喻经南传中部不断经
如何解决儒家的问题?如何使正法久住不退?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比丘话题: 世尊话题: 这样话题: 知见话题: 灭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