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boards

本页内容为未名空间相应帖子的节选和存档,一周内的贴子最多显示50字,超过一周显示500字 访问原贴
Wisdom版 - 宗门往事(中篇)
相关主题
第5章 沩仰法脉第10章 法眼宗风
第6章 临济法门(一)——临济宗的创立索达吉堪布答疑19问之(11)---- 显密之关系.
[修佛论道学儒]禅踪佛影六祖之所悟和唯识學間的关系
WaiChi兄:再问起信《六祖坛经》中国佛教著作被尊称为“经 ”的仅此一部
谁帮我找一下佛经原文如来禅与祖师禅-二麻子
微信上看到的zz[合集] 修行的方法
宣化是在骗人吗? 海灯法师和严大师才是正宗?《月溪法师示众正误》(二)
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 赵州禅师参禅切要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黄檗话题: 沩山话题: 祖师话题: 百丈话题: 希运
进入Wisdom版参与讨论
1 (共1页)
w****g
发帖数: 570
1
中篇 五家七宗
这是一幅波澜壮阔、气势磅礴的画卷,也是今天人们最为熟悉的中华禅宗。
上篇我们回眸了宗门六代祖师开天辟地和禅宗走向繁荣的感人故事。同时提到了禅
宗早年时期的“五家七宗”,即东宗(牛头宗)、北宗、南宗、西宗、荷泽宗和净众系
、保唐系的情形,但是他们对于后世的影响远远不如禅宗中年时期的“五家七宗”,即
沩仰宗、临济宗、曹洞宗、云门宗、法眼宗和杨岐派、黄龙派。
天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公元820至907年是唐朝衰老垂死的晚年,公元907至960
年是军阀割据混战的“五代十国”,公元960至1127年是温和开明而又文弱受欺的北宗
时期。
禅门“五家七宗”就是诞生于这段治乱频仍的时期。
与唐帝国由盛转衰相反的是,最具中华特色的南宗逆势飞扬,江西马祖和湖南石头
的禅法逐渐解放了全中国。马祖弟子百丈祖师门下率先开创了沩仰宗和临济宗,石头弟
子药山门下创立了曹洞宗。到了五代战火纷飞的岁月,马祖一脉进入发展阶段的休整期
,而石头一脉却异常活跃,雪峰大师门下先后创建了云门宗和法眼宗。
对于五家宗派随机接物的门风,祖师曾经作过概括和点评。比如法演祖师说临济宗
是“五逆闻雷”,沩仰宗是“断碑横古路”,曹洞宗是“驰书不到家”,云门宗是“红
旗闪烁”,法眼宗是“巡人犯夜”。从度生方便看,临济宗行棒喝,沩仰宗示圆相,曹
洞宗传宝镜,云门宗一字关,法眼宗明六相等等,不一而足,各擅胜场。
等闲识得春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千流万派,同归一源,门风不同,立意无二。
圆瑛大师有一首诗说得好:“轰轰烈烈似雷霆,捧喝交驰不暂停,迫得顶门开正眼,相
逢原是本来人。”圆瑛大师是真正懂禅的高僧大德。祖师千种手段,万般施设,“频呼
小玉原无事,只要檀郎认得声。”我们回顾宗门往事,最为主要的目的就是激励向道之
心,老老实实蓦直参去,天长地久,终有破颜含笑的一天。
历史迈进了北宗中期,马祖一脉临济宗又迎来二度青春,一分为二形成杨岐派和黄
龙派,掀起了一波新的高潮。这样,连同上面五宗,就被称为“五家七宗”。
在“五家七宗”蔚然壮观、辉煌璀璨的年代,禅宗如日中天,名师辈出,门庭林立
,百花齐放,龙吟虎啸,南宗禅师遍布于各地,顿悟之风播扬于天下,呈现出空前繁荣
的全盛景象,宗门历史进入巅峰时期。
当然,物极必反,盛极转衰,也是万物变化的必然规律。世事无常,大浪淘沙,到
了南宋中期,“五家七宗”就只剩下临济宗和曹洞了。
但是不管怎么说,六祖曹溪禅成为中华佛教的主流,出现了“十寺九禅”的局面,
赵朴初先生曾说:“中国佛教在于禅”。对于这么重要的佛教门庭,难道我们不应该好
好了解吗?
接下来的中篇,我们将从晚唐时期灵祐祖师创立沩仰宗这“一花五叶”的第一叶开
始,谈到南宗中期黄龙宗这“五家七宗”最后一宗最后一位传人荣西禅师逝世为止。
那我们就开始吧!
w****g
发帖数: 570
2
第二十六章 沩仰初祖
唐宪宗的败家子唐穆宗接班以后,唐王朝步入了晚年。这时,曹溪禅发展迅猛,特
别是江西马祖禅风遒劲无敌,横扫天下如卷席。
马祖法孙灵祐禅师率先开创一家宗风,成为唐末五代“分灯禅”的肇始。灵祐在长
沙沩山,慧寂在宜春仰山,师徒并秀,共同举扬一家宗风,被称作“沩仰宗”,成为禅
门第一家兴起的宗派。
《人天眼目》这样评价沩仰宗风:“沩仰宗旨,父慈子孝,上令下从。你欲吃饭,
我便捧羹;你欲度江,我便撑船;隔山见烟,便知是火;隔墙见角,便知是牛。”真是
意气相投、谈笑风生、充满着智慧和幽默。
从宗门用功的角度看,沩仰宗主要教育学人灵光返照、险绝反思和幡然回首。一句
话,那就是“直下参究,不假文字语言思索”。
01 拨炉火
灵祐771出生,福建霞浦县人。
自从马祖踏入福建佛迹岭以来,福建超一流的祖师英才辈出。第一代祖师便是百丈
怀海、章敬怀晖、邓隐峰禅师等,第二代祖师是沩山灵祐、黄檗希运、福州大安、古灵
神赞、三平义中等禅师,再下来是岩头全奯、雪峰义存、玄沙师备等禅师……禅宗五大
门派中有四家出自福建祖师门
下,其中百丈两大神足沩山灵祐和黄檗希运衍出沩仰宗和临济宗、雪峰义存下出云门宗
和法眼宗,真是有够强的!所以说福建是晚唐五代时期禅宗重镇一点也不为过。
灵祐青少年出家,深入研究大小乘教法和戒律,但是他目光清亮,志存高远,掩卷
长叹:“诸佛至论,虽则妙理渊深,毕竟不是我栖神之地。”
现在经常有人自恃胸怀理论,随意知解公案,贬损禅宗,哪知古来多少祖师早年也
是精通经律论各科知识,掌握极其深奥义理,但是很快就意识到,道理装得脑袋再满,
口头说得比唱得再好听,毕竟不能代替实际修行,更不能获得见性解脱。
这不,青年灵祐决定放弃义学研究,开始外出游方。二十三岁来到江西参礼百丈祖
师,这时百丈已经是七十五岁的古稀老人了。
百丈祖师是福州长乐人,霞浦县在唐代也属于福州管辖,所以师徒俩是闽东同乡,
可能因为地缘相近、语言相通,所以灵祐选择跟随百丈老人修学。不独有偶,下面章节
我们将要讲到的希运、大安、神赞也是福州人,都是百丈祖师的小老乡。福州自古以来
,地灵人杰,真是有福之地啊!
百丈老人一见如故,十分器重,不仅收他作为入室弟子(侍者),而且让他担任学
习委员(居参学之首)。
灵祐侍者在老师身边刻苦用功了六七年。直到有一天晚上,可能是冬季烧炉子取暖
,百丈老人让灵祐拨下炉子看看有没有火。灵祐弯下腰来拨了几下,回答道:“没有火
。”
当年怀海侍者因为回答马祖说“野鸭子飞过去了”,鼻头被扭得痛彻骨髓;尽大地
是个火炉,灵祐侍者竟然说“没有火”,百丈老人亲自操起火箸,向火炉深处拨了拨,
钳起少许零星火苗,举起来跟灵祐说:“你还说没有这个?!”灵祐言下大悟。
“这个”是什么玩意儿?从生到死,只是“这个”;普天匝地,只是“这个”!我
们只有体证“这个”,才晓得原来生死了不相干,从此妙用无穷解脱自在。但是“这个
”不能靠嘴皮子磨磨,不能靠脑壳子领解,只能靠真参实悟,这是华山唯一一条道,别
无他途!
鸟窠吹布毛,会通侍者大悟;百丈拨炉火,灵祐侍者彻悟。
百丈老人说:“欲识佛性义,当观时节因缘。时节既至,如迷忽悟,如忘忽忆,方
省已物不从他得。故祖师云:悟了同未悟,无心亦无法。只是无虚妄凡圣等心。本来心
法,原自备足。你今既尔,善自护持。”
参禅悟道不是让我们获得什么,或者见到什么稀奇古怪的东西,而是一念顿丧,迷
云散尽,妄想执着通体放下,霎那还原其本来面目而已,所以说“悟了同未悟”。
灵祐开悟后第二天,带着农具,跟在师父屁股后面,到山上劳动。百丈老人继续拿
火来勘验他。问:“带得火来吗?”要是换成我们,肯定会说:“没有带火来,带了农
具来。”说不准话音未落,先挨老人一顿棒打。
灵祐这时乾坤在握,胸中自有无尽宝藏,他答道:“带得来。”老人问:“既然带
得来,那在什么地方?”满世界都是火,灵祐顺手拈来无有不是,他捡起一枝柴,吹了
两下,递给百丈老人。百丈祖师说:“如虫御木。”
小虫子在钻咬木头时,它绝对没有想表演书法的念头,但是不经意间却成了一幅字
帖,所以说如虫御木,偶然成文,如风吹水,自然成纹。宇宙间万事万物都没有任何主
宰,因缘合成自然影现出万事万物来。
灵祐这一悟道因缘,使得他对体用不二、理事如如的接机应用,达到了炉火纯青的
地步。
02 风水与看相
天有天文,地有地理,人有人相。一切现象都不是无缘无故的混乱杂陈,而是各种
前因后缘的蕴藉显现。随着中华古老传统文化的传承和挖掘,风水作为环境科学日益受
到国人的重视和运用。最早的风水典籍是晋代郭璞所著的《葬经》,他说风水之法“得
水为上,藏风次之”,缓流清水能够吸收宇宙微波,迂回藏风可以凝聚天地灵气。
风水作为中国古建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直指人心的禅宗也根据堪舆学原理建
造庭院。当时有位知名人士叫做司马头陀,既能参得了禅,又是著名风水专家,还是相
人高手。他是个大忙人,各地开山创院,都请他去实地考察,选址定位。
灵祐悟道不久,恰逢司马头陀从湖南来到江西。他告诉百丈老人:“我刚在湖南发
现一座梦幻风水宝地,名叫大沩山,是一千五百人善知识居住的理想道场。”百丈祖师
问:“老僧住可以吗?”司马头陀答:“不行啊,您老是骨人,那是肉山。假设您老去
那儿住山,徒众不会超过一千人。”老人问道:“那你看我的学生,谁住得此山?”司
马头陀说:“请他们出来,让我看看。”
当时,华林觉禅师担任班长(第一首座),按顺序自然先来看相。司马头陀让华林
觉禅师咳嗽一声,然后走几步,结果说:“不行。”再下来轮到负责寺院伙食(典座)
的灵祐,司马头陀一看就说:“这位正是沩山主人。”
韩愈曾说:“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学生的见识和教育方法不一定
输给老师,而且福德因缘也可能超过老师。可不是吗,灵祐就比百丈老师更有福德因缘。
当天晚上,百丈老人叮嘱灵祐说:“我在这里化缘,沩山胜境你当居住,嗣续吾宗
,广度后学。”
华林觉禅师听说以后,心中颇为不平:班长都不能去,反而让生活委员去?凭什么
?就凭司马高人那几句话吗?我不相信。
那怎么做到一碗水端平,让人心服口服呢?是驴是马,总要拉出来遛一遛,让住持
位子在阳光底下运作。百丈亲自主持这场引人瞩目的竞聘上岗工作,面试题目是“对众
下得一语出格”。
老人指着净瓶问华林觉禅师:“来,你先来,不能叫作净瓶,你叫作什么?”华林
觉禅师答:“那也不能叫作树兜子。”下一位选手是灵祐禅师。为了公平公正起见,主
考官百丈老人问了同样问题。这时,只见灵祐禅师一脚将净瓶踢倒,在大众惊愕的目光
下,径直走了出去。怎么样,没有斩钉截铁、纵横自在、机用别出、搀鼓夺旗、杀人不
眨眼的手脚,岂能坐镇一千五百人的宏大道场?
就这样,灵祐踏上湖南大沩山之路。
他将开辟一个新世界。
03 拓荒牛
大沩山位于湖南宁乡县、桃江县和安化县的交界地带,峰势险峻,山深林密,景色
秀丽,虽然今天是宁乡县著名风景区,但是当时尚未开发,野兽出没,人迹罕至。
开山祖师灵祐刚到这里时,也没个伴,孑然一身,天天与猿猱为伍,全靠采拾橡栗
充饥,生活条件比鲁滨逊还简陋,还艰苦。六七年间,竟然没有一个人上山来。
我是来这里利益众生的,可不是来当野人的。既然这里与世隔绝,再呆下去也没什
么意思。灵祐禅师准备打退堂鼓。正当他走下山口的时候,只见路上蛇虎交错,豺狼成
群,挡住了他的去路。灵祐禅师说:“我如果与此山有缘,你们各自散去。”话音刚落
,虎蛇四散而去。山中老朋友这么热情地挽留了他,于是灵祐禅师重新回到原来居住的
小庵,凄凄默坐,静候时机。
不到一年时间,大安禅师带领几位僧人从百丈山前来辅佐,局面很快就打开了。山
下乡民渐渐知道山上住有和尚,于是同心携手建造梵宇。公元807年,年仅三十七岁的
灵祐禅师在毗庐峰下建成密印禅寺。
在湖南省长裴休等地方官员的支持和帮助下,会昌法难以后,大沩山成为四方学人
争相辐辏的一大丛林,常住人口达到1500多人,规模比起当年百丈老师的道场还大。
灵祐禅师成为一方宗主,被称为“沩山灵祐禅师”。
04 沩仰宗
沩山祖师一生孜孜孜不倦地敷扬宗风,长达四十余年,经他点拨开悟的学人不可胜
数,法嗣四十三人,其中得意门生仰山慧寂承其后而集大成,世称沩仰宗。
那个时候,沩山道场规模庞大,门下法将林立,兵精粮足,人丁兴旺,您可以想见
当时知名度有多高,影响有多大?
沩山祖师直截了当地说:“从上诸圣,只说浊边过患,若无如许多恶觉、情见、想
习之事,譬如秋水澄渟,清净无为,澹泊无碍,唤他作道人,亦名无事人。”
什么叫做“浊边过患”?恶觉、情见、想习。也就是前面百丈老人所讲的“虚妄凡
圣等心”。万法本来清净,山河大地没有错,万事万物没有错,只是我们错了,错在我
们有恶知恶觉,有分别情见,有妄想习气,才处处颠倒梦想。
现在我们学佛习禅,不是把万物破坏了,不是把身心封闭起来,而是“一切时中,
视听寻常,更无委曲,亦不闭眼塞耳,但情不附物即得。”“视听寻常”则与普通人们
没有两样,“情不附物”则与世俗大众完全不同。
很多人学佛的根本方向错误了。他拼命打车,在身体下功夫,离群索居,闭关锁国
,而不知其实什么也不需要改变,只需要牵住牛鼻子,调整自己错误心态,同时该干嘛
还是干嘛。
沩山祖师这么一说,当时有位僧人就问:“顿悟之人还要修行吗?”祖师答道:“
若真悟得本,他自知时,修与不修是两头语。如今初心虽从缘得,一念顿悟自理,犹有
无始旷劫习气未能顿净,须教他净除现业流识,即是修也。”
在宗门,只有开悟以后,才谈得上修行。就好比一个人只有瞎眼睁开以后,才谈得
上自在走路(用宗门的话,叫做“自解作活计”),否则都是属于参究摸索阶段。当然
,所谓除习净业的修行也是方便说法,真悟之人修而无修,无修而修,现业流识当下即
是空明本慧。
沩山祖师概括说:“实际理地不受一尘,万行门中不舍一法。若也单刀直入,则凡
圣情尽,体露真常,理事不二,即如如佛。”这些简明扼要、流传后世的精彩法语,不
仅仅是禅法真传,也可以说是教门通途,既可为初参人搭扶梯,也可为已悟者立高标。
那么,如何叫做“单刀直入”,大宗师怎么教导学人参究用功呢?
话说有位僧人提问:“如何是道?”灵祐祖师答:“无心是道。”僧人说:“某甲
不会。”祖师说:“会取不会的好!”
上篇我们谈到药山祖师教育学人要“思个不思的”,这跟沩山祖师所说的“会取不
会的”完全一样,就是回光返照那个“不思的”是什么,就是直下体取那个“不会的”
是谁?
僧人又问:“如何是不会的?”祖师答:“只你就是,不是别人。今时人但直下体
取不会的,正是你心,正是你佛。若向外得一知一解,将为禅道,且没交涉,名运粪入
,不名运粪出,污你心田,所以说不是道。”
祖师这里把话说得很重,您不肯向自心直探,却一直向外求知求解,结果反而与道
悬远。好比自家拥有一座金山,不好生挖掘享用,但一味向外搬来瓦砾垃圾堆放,岂不
是玷污自家大好宝藏?
有一回,沩山大师问仰山:“《涅磐经》四十卷,多少是佛说,多少是魔说?”仰
山答:“总是魔说。”沩山欣慰地说:“以后无人奈子何。”《涅磐经》揭示佛性精义
,然而古往今来,不具参学眼的人,纷纷掉入其间窠臼,不晓得向言外知归。
仰山又问:“慧寂即一期之事,行履在什么处?”沩山答了一句大家耳熟能详的名
言:“只贵子眼正,不说子行履。”眼睛如果瞎了,柱着拐柱,举步为艰;双眼睁开以
后,撒开两手,自会走路。不是不要行履,关键要睁开正眼。
沩仰父子之间的敲打唱和,千载以降,成为宗门一道亮丽风景线。这些公案大多发
生在日常生活和劳动生产过程中,比如午休问讯、喝茶做饼、割稻割茅、摘茶锄草等等
,一言一行无不是禅,个个淘练入神,处处触目菩提。
举个例子吧。话说有一天,父子俩在山上摘茶叶。古德可不是没事盘腿坐享其成
,而是不离实际生活,农事禅修打成一片。
宗师不离自性而为说法,沩山大师拿出本分事来考验仰山,说:“终日摘茶,只
闻子声,不见子形。”仰山用手摇撼茶树。沩山又说:“子只得其用,不得其体。”仰
山问:“不知和尚如何?”沩山沉默良久。诸佛到这里也只能望风乞降。仰山却向一团
烈火扑去,不烧得焦头烂额才怪呢。他说:“和尚只得其体,不得其用。”沩山说:“
放子三十棒!”仰山吃棒心有不甘,说:“和尚棒某甲吃,某甲棒教谁吃?”沩山说:
“放子三十棒!”沩山为啥子还要打,仰山到底过在哪里?若能不触当今讳,也胜前朝
断舌才。
05 大禅师这样解梦
有一天中午,沩山大师正在小憩,仰山走进禅室问讯。沩山大师说:“我刚才做了
一个梦。你替我圆圆看。”于是仰山禅师到外面去打了一盆水,让老师洗把脸清醒一下。
不久,香严也进来了。沩山大师说:“我刚才做了一个梦,慧寂帮我圆梦了,你也
替我圆圆看。”香严听后,便到外面替老师端来一碗茶爽口解渴。
沩山大师高兴地说:“你们两个人的智慧,超过智慧第一的舍利弗!”在禅者眼里
,世间本来如梦如幻,梦中之梦更不应当执着。解梦不如洗脸、喝茶来得应时妙用。
这一则公案最能见到沩山一家人的生活情趣,真是动即合辙,优游自在。
公元853年,一代宗师沩山灵祐禅师入寂,春秋八十三岁,晚唐著名诗人李商隐作
碑铭。沩山祖师留有语录和警策两本著作传世,其中《沩山警策》言简意丰,影响深邃
,与《四十二章经》和《佛遗教经》并列,被后世禅门称为《佛祖三经》
w*****r
发帖数: 7106
3
这佛大头,头大脚更大。瞧这裹足布的长度,
清明上河图只能算个鸟。

960

【在 w****g 的大作中提到】
: 中篇 五家七宗
: 这是一幅波澜壮阔、气势磅礴的画卷,也是今天人们最为熟悉的中华禅宗。
: 上篇我们回眸了宗门六代祖师开天辟地和禅宗走向繁荣的感人故事。同时提到了禅
: 宗早年时期的“五家七宗”,即东宗(牛头宗)、北宗、南宗、西宗、荷泽宗和净众系
: 、保唐系的情形,但是他们对于后世的影响远远不如禅宗中年时期的“五家七宗”,即
: 沩仰宗、临济宗、曹洞宗、云门宗、法眼宗和杨岐派、黄龙派。
: 天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公元820至907年是唐朝衰老垂死的晚年,公元907至960
: 年是军阀割据混战的“五代十国”,公元960至1127年是温和开明而又文弱受欺的北宗
: 时期。
: 禅门“五家七宗”就是诞生于这段治乱频仍的时期。

w****g
发帖数: 570
4
第二章 黄檗家风
黄檗大师一生留下许许多多传奇故事,比如秉烛报母恩、掌脸唐文宗、触发裴休悟
机等。本章我们只讲他呵责小乘罗汉的故事。
他与沩山灵祐,是百丈祖师的两大神足。他们年龄相仿,籍贯相近,但是风格迥异
,沩山在湖南开创沩仰宗风,黄檗嫡子临济在河北张扬黄檗宗风(即临济宗)。
与沩仰父慈子孝、师资唱和不同的是,黄檗门风峻烈,机锋棒喝,不是上根利智之
人,根本无法套近乎。
他的儿孙秉持他的狮子般作略,“一吼千山百兽死”。实践证明,这是宗门直指人
心、摧破情解最为猛烈有效的重拳,而且宗风相对容易承嗣,因而成为禅门五家七宗流
传最为悠久、最为兴盛的法脉。
01 当小乘罗汉遇到宗门种草
希运,福建福州人,不知哪一年出生。根据大师一生的光辉事迹和人事往来推断
,估计与沩山大师年龄相仿,或者稍长几岁。
希运生有异相,额间隆起如同肉珠,很像南极仙翁圆隆的额头,而且天生金嗓子
,说话音色洪亮朗润,赛过一级播音员。
小希运童年时代就告别父母,在福建福清市渔溪镇黄檗山出家。福清黄檗山是希
运落发的地方,也是日本黄檗宗的祖庭。
后来,他云游参方,北上天台山。途中遇到一位奇异僧人,跟他搭讪,谈笑风生,
似曾相识。两人结伴而行,路逢溪水暴涨,那位僧人拉着他的手想要比翼双飞,希运觉
得他有点不同寻常,想看他到底是什么来路,就说:“要过去,你自己过去吧。”于是
那位僧人就在水上凌波微步,如履平地,还回头招呼希运过去。希运呵斥道:“咄!这
自了汉,我早知你这样捏怪,当时就把你的脚打折了。”那位僧人赞叹地说:“真是大
乘法器,我不能比啊!”说完就不见了。
小乘罗汉窥见毛孔空性,便堕在尊贵处,执着有涅槃可得,自渡此岸,不受后有
,所以遇到宗门祖师不是挨骂,就是挨打。
禅宗史上,与罗汉打交道最多的是仰山大师。
02 见过于师
希运继续北游到达洛阳,又碰到一位不同寻常的老大妈,在她的启发下前往南昌
参拜百丈祖师。百丈看他相貌奇特,身材伟岸,就问:“巍巍堂堂,从何方来?”希运
答得也有趣:“巍巍堂堂,从岭南来。”百丈又问:“当为何事?”希运答:“不为别
事。”百丈一听,非常器重。
过了一会儿,希运又问:“从上宗乘,如何指示?”百丈默然良久。
这就是宗门与教下最大的区别之一:宗门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那就是让人自悟自
肯,无有一法给人,更无道理可说,才见学子入门便喝出,才见问话便蓦口打,才见登
门来访便闭却门,才见聚众参学便一棒趁出;教下则必须晓之以理,让人家能够听闻思
维,以便理解和掌握法义,然后才有个方向可以进趣。
希运不能当下体取宗旨,等待了老半天,不理解地说:“您这个样子,也不指示一
二,以后宗门不就断绝了嘛。”
百丈老人呵斥道:“我还以为你是个人物,没想到作这般见解!”说完就回方丈去
了。希运求道心切,紧紧跟在老人屁股后面,恳切地说:“我真为此事,特地跟过来。
”百丈老人心中暗自赞许,这个年轻人念念在道,举止言行不同凡常,他时日后必是佛
门龙象,于是说:“如果这样的话,以后不能辜负我。”
希运果然没有辜负百丈老师的厚爱和期望。
有一天,百丈老师谈起自己昔日再参马祖的公案,然后郑重其事地告诉大家:“
佛法不是小事。老僧当时被马大师振威一喝,直得三日耳聋。” 希运听到这里,不觉
惊讶地吐了下舌头。百丈看他这个样子,似乎充满仰慕神情,就问:“你以后要承嗣马
祖家风吗?”
希运斩钉截铁地说:“不!今天有幸听到老师讲起,由此得见马祖大机大用,然而
不想墨守成规,否则以后丧我儿孙。”
不欺诸圣,难免生死;不思进前,堕落旧坑。古人说:“善为师者,应机设教,
看风使驼。”如果全盘照搬照抄,僻守一隅,最后只能走进死胡同,而不是开辟与时俱
进的新天地。
百丈看他见地超迈,由衷地赞赏道:“如是,如是!见与师齐,减师半德;见过于
师,方堪传授。你颇有超师之见。”假使青年希运没有这股冲天意气和卓著见识,哪有
后来绵绵不绝的千年临济宗?
后世无际禅师问他的得意弟子古庭善坚禅师:“从上古人,哪位有超祖之智?”
善坚禅师答:“黄檗。”无际禅师又问:“你见黄檗么?”善坚禅师答:“纵是黄檗,
也须摈出。”无际禅师故意生气地说:“你敢在我这里说大话!”善坚禅师一条脊梁骨
硬如生铁,说:“正眼无私!”无际禅师笑着说:“观子之见,智过于师,今付你袈裟
拂子。珍重!珍重!”真是长江后浪推前浪,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五百年。
03 此黄檗山,非彼黄檗山
希运从百丈老人那儿得法以后,北上安徽池州跟着南泉师叔参学,并担任班长之
职。交流挂职锻炼结束后,南泉师叔亲自把他送到门外,同时不失时机地激扬宗乘。
古人无时无刻不在道中,我们真是惭愧极了,整个心思都在声色幻相当中念念驰
求。
南泉提起希运的斗笠说:“长老身材那么高大,这顶斗笠忒也太小了。”看来希
运的块头确实不小,更重要的是,他的气量跟他的体型是成正比的。
希运说:“斗笠虽小,大千世界总在里许。”南泉又下一拶,给他一个最好的欢
送礼物,问:“王老师的?”南泉老人经常用“王老师”来指代那个清净法身。希运戴
上斗笠,就走了。
教下以清净法身为极则,宗门认着依前还不是,直须踏破毗卢顶上,然后要坐便
坐,要走便走。
希运师出百丈祖师,又经过一代巨匠南泉的淬炼,如虎戴角,吟啸风生,大机大
用,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开始书写自己彪炳史册的辉煌历史。
希运出道以后,先到宜春市宜丰县灵鹫山(唐代属于南昌市高安县)驻锡。可能
是为了纪念儿时出家的地方,或者怀念那里美好的山水,他把这座山名改为黄檗山。更
改山名,他大概是宗门祖师第一人。很快地,黄檗山法席兴隆,座下常住僧人达上千人
,成为当时江南最为著名的禅宗道场之一,希运就被称为黄檗禅师。
江西高安市(旧称筠州)是一座依山傍水的山城。虽然是个偏僻小城,但是禅宗
祖师云集。根据苏东坡弟弟苏辙记载:“洞山有价,黄檗有运,真如有愚,九峰有虔,
五峰有观。高安虽小邦,而五道场在焉。”黄檗希运、洞山良价、真如大愚、五峰常观
、九峰道虔这五位大师的道场都汇聚在小小高安地区(主要分布在今天宜丰县),真是
不得了!
04 钟陵与宛陵
黄檗大师在高安弘禅长达十年。
公元842年,时任南昌市长的裴休盛情邀请黄檗大师下山,来到南昌市区(旧称钟
陵)。裴休市长对他老人家极为敬仰,始终以学生的身份日夜请教。又过了六年,裴休
调任安徽宣城(旧称宛陵)市长,又把黄檗大师接到城里开元寺居住。从此,黄檗大师
更是名扬江南。
裴休生前为弘扬佛法做了很多文字工作。我们今天能够看到黄檗祖师《传心法要
》和《宛陵录》,都是因为裴休先生勤学好问、留心整理和亲自作序的。此外,他还为
圭峰宗密禅师《禅源诸诠集》、《原人论》和《圆觉经疏注》、《法界观》等书作过序。
《传心法要》和《宛陵录》字字珠玑,鞭辟入里,堪称禅门不可多得的入门指南。
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真切体会到,黄檗祖师善于接机,因材施教:对于临济这样珍稀的
宗门种草,三回问话痛打六十大棒;至于裴休这样的领导干部,则长篇大论有问有答,
这难道不是善为人师吗?
当然,以“有言显无言”也有一定限度,否则容易落入知解罗网。裴休亲近大师
,早晚修学,感触颇深,就写了一篇心得体会的文章,想请黄檗导师批阅一下。黄檗连
看也不看,默坐良久,问道:“会吗?”裴休答道:“不会。”黄檗语重心长地告诫他
: “如果这样子直下会去,那还差不多;如果舞文弄墨知解佛法,哪有禅门宗风?!”
末学现在涂鸦《宗门往事》,自知罪过不少。但是为了让更多人一睹宗门壮丽史
诗,探究祖师悟道因缘,激励自他向道之心,领会我们中华禅宗精髓灵魂,掌握正确用
功方法,也只能是两害相权取其轻,知其不易为而为之了。《宗门往事》虽然立足点在
于叙事,但是离不开公案这一禅宗瑰宝。公案又不可知解,怎么办呢?末学尽量采取语
言动作等形式烘托现场气氛,以便直下体取言外之意。有时难免不了葛藤几句,让初心
学人有所契会,品尝些许般若法味。另外,宗门语录有关年号和地理位置常常让人一团
迷雾,通过全面还原为现代纪年和现代地点,我们对于禅宗发展历史和地区分布就有了
更加直观的感性认识了。
05 传心法要
宗门传佛心印,直指人心,见性成佛,这是一以贯之的鲜明特色。黄檗大师明确
指出:“达摩大师到中国,唯说一心,唯传一法。”裴休在《传心法要》序中评价黄檗
祖师“独佩最上乘,离文字之印,唯传一心,更无别法。”
黄檗批评当时学道之人“不悟此心体,便于心上生心,向外求佛。”结果“求之
转失,使佛觅佛,将心捉心,穷劫尽形,终不可得。不知息念忘虑,佛自现前。此心即
是佛。”
他极力反对以世智辩聪来知解无上佛法,说:“我此禅宗,从上相承以来,不曾
教人求知求解。”“古人心利,才闻一言,便乃绝学,所以唤作绝学无为道人。今时人
只欲得多知多解,广求文义,唤作修行,不知多知多解,翻成雍塞。”一味追求知解,
不仅难以悟彻佛法,反而容易成为悟道障缘,导致“求知见者如毛,悟道者如角。”即
使万不得已讲了些个话,那也只是一种“接引之词”,只是大人方便用来教“化童蒙”
的。
禅宗要说简单,最为简单。祖师说:“此宗省要,唯是休心休意”。一天到晚,
只是休歇,真是“多快好省”,最适合世事繁忙的在家之人!黄檗大师说:“但直下无
心,本体自现,如大日轮升于虚空,遍照十方更无障碍。”“我宗门但知息心便休。今
但学无心,久须实得。为你力量小,不能顿超。但三五十年,得个入处,自然会去。”
2008年初,末学刚刚接触禅宗时,正是因为看到《传心法要》一句“当体即是,
动念即乖”,忽然有所领悟,从此勇于承当下来。过去那种清夜遥扣苍穹茫然不知所之
的孤苦心情悄然而逝。一时之间,感觉无求无欲,更不再学什么佛法,一副尝到甜头不
思进取的小样。
黄檗大师特别强调“无心是道”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他说:“终日吃饭,未曾
咬著一粒米;终日行,未曾踏着一片地。与么时,无人我等相,终日不离一切事,不被
诸境惑,方名自在人。”又说:“愚人除事不除心,智者除心不除事”。
大禅师有多种方便教育人们。黄檗大师在《传心法要》中首倡参公案、看话头,
以此作为参禅入道的用功法门。他还指导人们在临终前修习解脱观,他说:“但观五蕴
皆空,四大无我,真心无相,不去不来。生时性亦不来,死时性亦不去,湛然圆寂,心
境一如,但能如是直下顿了,不为三世所拘系,便是出世人也。”
06 黄檗家风
黄檗祖师见地高拔,傲岸独立,雄视天下,语惊四海。
有一天,黄檗对着听众,边骂边问:“你们大家都是吃酒糟汉(唐朝骂人的话)
,这样行脚参究,何时是个头啊?还知大唐国里无禅师吗?”他向海众垂下一钓,果然
有鱼儿上钩,当时一位僧人循着他的语脉转,问道:“只如各地禅师匡徒领众,又是怎
么话说的?”黄檗大师说:“不道无禅,只是无师。”
您也许觉得这老汉是不是有点夜郎自大。您错了。祖师等闲垂兹一言半句,无非
接向上机,提向上事。雪窦大师评唱道:“凛凛孤风不自夸,端居寰海定龙蛇。”他老
人家绝对不是自负自夸,而是“目中无人”。是飞龙在天,还是引蛇出洞,就看能否直
下透过“大唐国里无禅师”了。
仰山大师曾经给予黄檗大师极高的评价,他说:“百丈得大机,黄檗得大用,余
者尽是唱导之师。”所以我们要真正掌握主流禅宗的精髓,就要深入了解这些超一流宗
师的嘉言懿行,不要被细枝末流所迷惑。
黄檗祖师平时接人机锋峻峭,如同倚天宝剑,根本无法凑近。黄檗宗特别强调上
乘根基的顿悟,中下根器只能望涯而退。他常对眼巴巴等着开示的学人说:“若会即便
会,若不会即散去。”有人一问“如何是西来意”时,黄檗大师提棒便打。
黄檗大师得法弟子十二人,特别是得意门生义玄在河北正定临济院继承黄檗宗风
,并加以发扬光大,一时风雷激荡,棒喝交施,卷舒擒纵,杀活自在,形成中华禅宗中
波及面最大、渗透力最强、生命期最长的临济宗禅风。
公元855年,黄檗祖师圆寂,晚于沩山祖师两年
1 (共1页)
进入Wisdom版参与讨论
相关主题
参禅切要谁帮我找一下佛经原文
东土禅宗历代祖师微信上看到的zz
大孝度母宣化是在骗人吗? 海灯法师和严大师才是正宗?
如何参公案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 赵州禅师
第5章 沩仰法脉第10章 法眼宗风
第6章 临济法门(一)——临济宗的创立索达吉堪布答疑19问之(11)---- 显密之关系.
[修佛论道学儒]禅踪佛影六祖之所悟和唯识學間的关系
WaiChi兄:再问起信《六祖坛经》中国佛教著作被尊称为“经 ”的仅此一部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黄檗话题: 沩山话题: 祖师话题: 百丈话题: 希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