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boards

本页内容为未名空间相应帖子的节选和存档,一周内的贴子最多显示50字,超过一周显示500字 访问原贴
Wisdom版 - 你可以更慈悲: 行菩提心,自他交换修法(顶果钦哲仁波切)
相关主题
慈诚罗珠堪布:自他相换的修法《生死之轮》六道轮回图释义 (转载)
慈诚罗珠堪布:自他平等的修法佛法、道德与菩提心-宗萨钦哲仁波切
第十七世大宝法王关于菩提心的简短开示菩提心的分类
寂静之道----第二部 修行纲要之愿菩提心达真堪布仁波切2015万盏法会开示: 三主要道的次第
圆觉经 5: 弥勒菩萨修行人的交友之道
利他主义与菩提心——丹增嘉措堪布在多伦多的开示《佛学基础知识》--广超法师主讲(9)--六 波 罗 蜜
《利他主义与菩提心》 丹增嘉措活佛 讲述人人都可能佛
寂静之道----第二部 修行纲要之行菩提心发菩提心的人好惨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众生话题: 菩提话题: 慈悲话题: 痛苦话题: 快乐
进入Wisdom版参与讨论
1 (共1页)
j*******1
发帖数: 182
1
菩提心有两个面向:相对菩提心和究竟菩提心。究竟菩提心是十地菩萨其中一地的菩萨
所了悟之空性。在了悟究竟菩提心之前,重点应放在相对菩提心之上。在本质上,相对
菩提心是利他心,也就是利益他人、离于所有自私目标的甚深愿望。如果正确地修持相
对菩提心,究竟菩提心将自然而然地展现于相对菩提心之中,最终将完全证得究竟菩提
心。
(一)相对菩提心
相对菩提心本身有两个次第,即利益他人的愿望,以及把这种愿望付诸行动。这两个次
第之间的差异,犹如想要前往某处和实际展开旅程之间的差异。
相对菩提心的修持包含了:(1)观修自他交换法(2)把逆缘用于修道的座下禅修。
(1)自他交换之座上修法
菩萨的修行:第十一、所有痛苦无一例外地来自渴求自身的快乐,圆满成佛则来自利他
的念头。因此,真正以自身的快乐来换受他人的痛苦,乃是菩萨的修行。
目前,当你快乐时,你或许相当满足。其它人或许不快乐,但你不真正地把它视为你的
问题。当你不快乐时,你只顾着想要去除让你心烦意乱的人和事物,而不在乎、甚或不
记得其它人或许也不快乐;这一切都是迷妄!
有一个方法可以训练你从一个更宽广的角度来看待事物。这个称为“自他交换”的法门
,包含了 试着把他人放在你的处境,把你放在他人的处境。
一方面,这个构想是去想象你把任何可能发生在你身上的美好事物,布施给一切有情众
生,不论这些事物有多么微 小——即使只是一汤匙的美食。
另一方面,去记得其它众生正在经历的、无法忍受的痛苦,并且下定决心去承担所有这
些痛苦,如同一个母亲欣然承担孩子的痛苦。
事实上,当你思量一切有情众生都曾是你慈爱的父母,你深受父母之恩,而要尽可能地
报答他们,如此你将能够欣喜地承担其它众生所必须忍受的任何艰辛。当你真的能够承
担他人痛苦的时候,除随喜自己已经实现了目标,绝对不要认为他们不值得获得那么多
的帮助,或认为你已经为他们做得够多了。
藉由认真修持自他交换——用快乐交换痛苦,最后你将有能力真的承担他人的疾病,治
愈他们,并且给予他们快乐。此外,如果你用快乐与平静来交换痛苦和嗔恨,那些心怀
不轨的人,即使是想要偷取人们性命的恶灵,也将无力伤害你和任何人。
有一些不可思议的口诀教导,更加详细地解释如何使这个修行法门更有效力。
首先,重要的是,对一切有情众生生起一种深刻的温暖、感性和慈悲。为了做到这一点
,可以先想一想一个曾经对你非常慈爱的人;在大多数的情况下,这个人可以是你的母
亲。意念和思量她的仁慈——她如何赋予你生命,如何忍受怀孕的不适和分娩的疼痛,
在你成长的过程中,她如何不遗余力地照顾你,她随时准备为你做任何的牺牲,把你的
福祉放在她自己的福祉前面。
当你感受到强烈的慈悲时,按部就班地想象她正在经历六道轮回的痛苦。在地狱道之中
,她一再被残忍地杀害,然后死而复生;她被丢入一个盛着滚烫的、融化着青铜的大锅
之中;在你的眼前,她忍受着痛苦。接着想象她投生为饿鬼,全身皮包骨,而且十二年
来,连看见食物的机会都不太多,她把手伸出来,对你哀求地说:“我的孩子,你有没
有什么可以给我吃的?”想象她投生为动物,一头受到惊吓、被猎人和猎狗追逐的雌鹿
,在惊慌之中,她从高高的悬崖跳下以摆脱猎人和猎狗的追逐。她落下悬崖,带着无法
忍受的痛楚,全身骨头碎裂,她仍然活着,却无法动弹,直到她死于猎人的刀刃之下。
继续想象她快速地经历一连串、一个情境接着一个情境的痛苦。一种强烈的慈悲感受将
无法压制地涌上你的心。在那个时刻,把那种强烈的慈悲转向一切有情众生,了解到每
一个众生必定有许多次曾是你的母亲;他们如你今生的母亲一般,值得拥有相同的爱与
慈悲。重要的是,你要把所有被你视为敌人或招惹麻烦的人包括在内。
深刻地思量所有众生在轮回苦海中永无止境流浪时所经历的一切。想一想年迈体弱、无
法照料自己的人;想一想生病、承受痛楚的人;想一想绝望贫困、甚至缺乏最基本必需
品的人:想一想经历饥荒和饥饿、忍受饥渴之极度痛苦的人:想一想眼盲的人。以及心
灵匮乏、亟需佛法之养分,看不见真相的人,想一想不断因为贪欲和瞋恨而疯狂,成为
自心的奴隶的人。想一想不断伤害彼此,没有任何喘息的人,现想一切有情众生聚集在
你的前面,让他们所承受的各种痛若栩栩如生地在你心中生起。
你怀着强烈的慈悲感受,开始修持自他交换法。刚开始,把焦点放在你最痛恨的敌人身
上,或放在替你带来许多麻烦和困难的人身上。
想象你呼气的时候,所有的快乐、生命力、功德、好运、健康和享受,都以清凉、抚慰
、明亮的白色甘露,随着你的呼气带给那个人,接着祈愿:“愿这甘露流向我的敌人,
完完全全送给我的敌人!”观想你的敌人收摄了白色甘露:这白色甘露提供他所需的一
切。如果他的寿命是短暂的,那么想象他的寿命被延长了;如果他需要金钱,那么想象
他变得富裕了;如果他生病,那么想象他痊愈了;如果他不快乐,那么想象他充满了喜
悦而想要欢唱舞蹈。
吸气的时候,想象你的敌人所拥有的一切疾病、障碍和心毒,都以一个黑团的形式被你
吸入,因此他完全解除了所有的痛苦折磨。想象他的痛苦来到你的面前,如同山岚被风
吹送那般容易,把他的痛苦吸入体内时,你感到极大的喜乐,交融了空性的觉受。
把你所观想的、在你面前的无量众生作同样的观想,把你所有的快乐送给面前的众生,
承担他们的痛苦。一再地重复这个法门,直到它成为你的第二天醒为止。
你可以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之下,运用这个殊胜而重要的修行法门,即使你在从事日
常生活的事务,而且不论你是生病或健康安泰,都可加以运用。它也可以在座上修法和
座下修法期间来修持。透过不断修持自他交换法,你将触及修持慈悲和菩提心法门的核
心。
有时候,观想你的心是一个明亮灿烂的光球。你呼气时,它往每一个方向散放白色的光
芒,把快乐带给一切众生;你吸气时,一切众生的痛苦、折磨和负面的事物,以浓密黑
光的形式朝你的方向移动,收摄于你的心间,消失在它明亮灿烂的白光之中,不留痕迹
,同时纡解了一切众生的痛苦和悲伤。
有时候,观想你转化成为一个如意宝,如同一颗蓝宝石那般湛蓝而光芒四射,比你的身
体稍微大一点,位于一个尊胜幢的顶端。任何人向如意宝发出祈愿,如意宝都毫不费力
地实现他的需求和愿望。
有时候,观想你的身体繁殖增生为无数个身体,前往地狱和六道轮回之中,立刻承担每
一个众生的所有痛苦,并且把所有的快乐赠送给这些众生。
有时候,观想你的身体转化成为衣服,供给所有寒冷而需要衣物的人;转化成为食物,
供给所有饥饿的人;转化成为住所,供给所有无家可归的人。
有时候,观想你正在呼唤以各种方式伤害众生的所有鬼魂,你把自己的肉布施给他们吃
,把自己的血布施给他们喝,把自己的骨头布施给他们啃咬,把自己的皮肤布施给他们
穿。怀着慈悲,想象他们快乐地沉醉在所有供养之中时,菩提心在他们的心中生起。
如同寂天大师在《入菩萨行论》中所说:
愿我是没有怙主者的护卫,旅行者在路上的指引!
为了希望渡至彼岸的人,愿我是一艘船、一片木筏和一座桥梁!
愿我是渴望陆地者的岛屿,渴望光亮者的明灯!
愿我是需要安息者的卧床,所有需要仆役者的奴隶!
愿我是如意宝、宝藏瓶,威力语和圣疗愈!
愿我是如意树,以及每一个众生之满欲牛!
如大地和遍在之元素!
如天空般恒久!
为了无数无量之有情众生,愿我是他们的土地和食粮!
自他交换法也可以用来做未处理负面情绪的法门。如果你让负面情绪以一般的方式展
现,就无法在修道上有所进展,如果你不善巧的处理负面情绪,不加以根除或调伏,它
们将带来下三道无量无边的痛苦。降服负面情绪,将使你在成佛之道向前迈进。经典里
有许多处理情绪的教导——透过弃绝情绪来处理情绪。在此,我们教导如何用慈悲来处
理情绪,我们以贪欲作为例子。
贪欲是我们对一个人或一个物品,所产生之无法克制的吸引力和执着。首先如此思量:
如果你能够调伏贪欲,你将能够获致证悟,帮助众生,带领众生成佛。接着想一个你不
喜欢的人,对那个人生起大悲心,把他所有的贪欲全部添加到你自己的贪欲之上,你逐
渐的承担一切众生的贪欲,不论是明显的或潜在的贪欲,你这么做时,想象一切有情众
生离于贪欲,获致证悟,这是根据世俗谛来观修承担负面情绪地方法。
若是根据胜义谛来观修,则是在你心中生起一种是不可挡的贪欲感受。在其上添加一切
众生的贪欲,使其贪上加贪,制造大量的贪欲。然后检视它,你将看清,贪欲除了是念
头之外无他:它显现在你的心中,但贪欲本身甚至连一丁点的独立存在都没有。当你把
心转向内部来检视心本身的时候,你会觉察到,心在过去、现在、未来都没有任何本俱
的存在,心的本质如天空般不具实体。
运用这些相同的法门,你可以观修瞋恨(瞋)、傲慢(慢)、忌妒(疑)和无明(痴)
,以及任何其他障碍心的事物。
当你修持这个菩萨道的核心法门时,你应该栩栩如生的去观想你所有的快乐延及其它众
生,众生的所有痛苦都来到你的面前,想象它确实在发生。在所有菩萨的修行法门之中
,它是最重要的,没有任何障碍能够阻挠。它不但能够帮助其它众生,也能够带领你获
致证悟。
有一个真正的菩萨叫做朗里·塘巴,不断的观修自他交换法。有许多次,他祈愿死亡时
投生地狱道,以帮助所有在地狱道经历强烈痛苦的众生。然而,他的祈愿没有实现。在
他的生命快要结束时,阿弥陀佛极乐净土的禅观在他心中生起,因此他明白他即将投生
极乐净土。他的愿望是如此的强烈,因此有大量的众生随着他投生极乐净土。
大班智达阿底峡的主要弟子种敦巴。是一个全心全意修持菩提心的修行者,阿底峡的手
饱受一种强大疾病的折磨时,他对种敦巴说:“你有一颗善良的心。当把你的手放在我
的手上,你慈悲的力量能够移除我的痛苦。”
魔王摩罗询问佛陀:“如果一个人重复念诵我的名号,不会为他们带来利益或伤害,但
如果他们念诵文殊师利等一些菩萨的名号,即使只念诵一次,就能够缓解他们的痛苦,
为什么会这样呢?”佛陀回答:“那种力量来自文殊师利等伟大菩萨所生起的慈悲。”
莲花生大士是观世音的一个化身,慈悲的具体展现。他为其它众生奉献的力量是如此
强大。因此即使在这个末法时代,仅仅忆念他或祈唤他的名号,就能够立即斩断障碍、
逆缘和邪恶的势力,使它们失去力量,带来莲师身、语、意的加持。
莲师抵达西藏时,他降服所有负面的力量,例如十二妹妹、二十一在家居士,以及许多
其它阻碍佛法建立的阻碍。他之所以能够有这么多样的成就,不是因为他受到瞋恨的驱
使,而是受到慈悲和菩提心的力量驱使。
有些人或许有这种想法:这些关于慈悲和自他交换的教法,是经典“渐法” (或称“
渐门派”)教法的一部分,不像大圆满或大手印等较高深的“顿法” (或称“顿门派
”)教法那般有效。这完全是误解,唯有生起相对菩提心的慈悲,究竟菩提心——大圆
满和大手印的精髓才可能在你的心中诞生。
龙钦·冉江和吉美·林巴的教法如此广播的利益众人,乃是因为这两位伟大上师的心时
时充满慈悲和菩提心。吉美林巴的伟大弟子多竹·吉美·听列·宇色前往西藏东部的省
份康区传授《龙钦心髓》,帮助了数千人获得加持和成就。他后来写信告诉吉美·林巴
: “因为我在山间僻静处观修慈悲那么长一段时间,所以才会有这样的结果。”
自他交换法可以按部就班的达成。第一个阶段是把自己和他人视为同等重要——他人和
你一样想要快乐,不要痛苦。因此,你应该希望别人快乐,如同你希望自己快乐,希望
他们远离痛苦,如同希望自己离于痛苦。第二个阶段是自他交换,你希望其他人拥有你
的快乐,你承担他们的痛苦。第三个阶段是珍爱他人胜过自己,如同伟大的菩萨遇见一
个盲人,会毫不犹豫的把眼睛布施出去。在这个阶段,所有自私自利的想法完全消失了
,你只关心其它人的福祉。持续修持这个法门,直到你真的能够实行它为止。
寂天大师在《入菩萨行论》中说:
世界包含的所有喜悦,来自希望他人快乐。
世界包含的所有痛苦,来自希望自己快乐。
需要长篇大论的解释吗?
幼稚的众生为自己设想,
诸佛为他人的利益而努力,
看看区分两者的差异!
一个佛之三十二大人相八十随形好——佛长久之大乐与圆满的显现——乃是从不断利益
众生的愿望中生起。阿弥陀佛能够带领仅仅听闻他名号的众生,投生他的极乐净土,也
是因为慈悲和菩提心的力量。
佛陀爱一切众生如同他唯一的孩子。他曾说:
利益众生既是利益我,伤害众生既是伤害我。
如同一个母亲因为某人,帮助她的孩子而感到欣喜。
我的心也因为某个人,帮助任何众生而感到欢喜。
如同一个母亲因为某人伤害她的孩子而感到悲伤。
我的心也因为某个人,伤害任何众生而感到忧伤。
对一切有情众生生起慈悲,仿佛每一个众生是你唯一的孩子,是回报佛陀仁慈的最佳方
式,而帮助众生则是献给佛陀之无上供养。如佛陀所说的:
焚香、花朵、油灯等等,
不是献给佛陀的最佳供养,
利益一切有情众生是最佳的供养,
因此,以利益一切有情众生来供养佛陀——
你的供养将使一切诸佛欣喜,
将使一切众生欣喜,
要取悦世尊,
莫过于带领一切众生获得安乐。
因此,对一切有情众生生起满溢的慈悲,乃是实现诸佛菩萨之愿望的最佳方式。
身为一个初学者,你可能无法给予众生太大的帮助,但你应该不断观修慈悲,直到整个
人充满慈悲为止。
交换痛苦与快乐的法门,不是仅仅修持一座或一天的法门,而是修持日日月月年年的法
门,直到菩提心从你的内在完全绽放为止。
寂天大师的《入菩萨行论》是菩提心教法的精要。伟大的瑜伽士巴楚仁波切研习《入菩
萨行论》时,一天学习不超过两个或三个偈诵,因为他观修这些偈诵,把它们的意义彻
底融会贯通。巴楚仁波切不断地因为它是一个甚深美好的教法而深受感动,并在每一次
读到末尾时感到悲伤。他总是随身携带《入菩萨行论》,直到他圆寂。
http://www.buddhistweb.org/index.php/wsx/sxyd/shixiu/4212-你可/a>
x******i
发帖数: 14369
2
谢谢师兄分享
慈悲心是修出来的~~

【在 j*******1 的大作中提到】
: 菩提心有两个面向:相对菩提心和究竟菩提心。究竟菩提心是十地菩萨其中一地的菩萨
: 所了悟之空性。在了悟究竟菩提心之前,重点应放在相对菩提心之上。在本质上,相对
: 菩提心是利他心,也就是利益他人、离于所有自私目标的甚深愿望。如果正确地修持相
: 对菩提心,究竟菩提心将自然而然地展现于相对菩提心之中,最终将完全证得究竟菩提
: 心。
: (一)相对菩提心
: 相对菩提心本身有两个次第,即利益他人的愿望,以及把这种愿望付诸行动。这两个次
: 第之间的差异,犹如想要前往某处和实际展开旅程之间的差异。
: 相对菩提心的修持包含了:(1)观修自他交换法(2)把逆缘用于修道的座下禅修。
: (1)自他交换之座上修法

1 (共1页)
进入Wisdom版参与讨论
相关主题
发菩提心的人好惨圆觉经 5: 弥勒菩萨
佛教徒如何面对感情生活-圣严法师利他主义与菩提心——丹增嘉措堪布在多伦多的开示
药师七佛誓愿《利他主义与菩提心》 丹增嘉措活佛 讲述
文殊菩萨的十大愿寂静之道----第二部 修行纲要之行菩提心
慈诚罗珠堪布:自他相换的修法《生死之轮》六道轮回图释义 (转载)
慈诚罗珠堪布:自他平等的修法佛法、道德与菩提心-宗萨钦哲仁波切
第十七世大宝法王关于菩提心的简短开示菩提心的分类
寂静之道----第二部 修行纲要之愿菩提心达真堪布仁波切2015万盏法会开示: 三主要道的次第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众生话题: 菩提话题: 慈悲话题: 痛苦话题: 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