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boards

本页内容为未名空间相应帖子的节选和存档,一周内的贴子最多显示50字,超过一周显示500字 访问原贴
Wisdom版 - 【轉】非我(上篇)
相关主题
同一個識在輪迴嗎?─嗏帝比丘的邪見[转]恶口的果报
佛法否认造物主,从而远超各大宗教的境界如果有興趣,可以到這個論壇來看看
同一個識在輪迴嗎?分析一些关于菩萨,阿罗汉和佛的错误观念zt
法尚應捨,何況非法?zt佛陀为何拒絕实行食素主义(转帖)
Re: 急躁情绪 Re:lanslord兄大迦叶尊者的悲心 (Z)
[合集] 修行和心行(2) ZT趨向涅槃的梵行生活Zz
四圣谛5拒绝利用神通传教的佛陀 ZT
[合集] 拒絕利用神通傳教的佛陀 (转载)拒绝利用神通传教的佛陀(转载)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佛陀话题: 沒有话题: 煩惱话题: 一個话题: 我們
进入Wisdom版参与讨论
1 (共1页)
t******g
发帖数: 17520
1
非我(上篇)
Posted on 2016 年 05 月 03 日 by 學文
(朱倍賢老師開示於2016年3月20日)
現在有很多普遍地對於「非我」(anātta/anātman)此一話題的誤解。此篇分上下兩部
分講述「非我」的觀念。
佛陀講「非我」的動機是為了長夜安樂之道,不是在描述實相或本體論
佛陀在講「非我」這個議題時,起始動機和用意不是在探索所謂的實相,或探索宇宙人
生最高、最終的本體論上的真理。與其去討論本體上終究的本質是什麼,到底是人性本
惡、還是人性本善,到底是性空、唯識,不如去討論,行為與痛苦間的關係。這就是回
歸到佛法最原始的「業力」的學說。不斷地看到在起心動念、活動方式的層面上,什麼
才是有幫助的。
所以,當佛陀講「我」或「非我」的議題時,不是在講一個東西「存在」、「不存在」
。他討論的「我」與「非我」,基本上是兩種不同的活動模式。原始佛經裡,很多時候
佛陀在講「我」時,用的是很特殊的表達法:“I-making”、“mine-making”。意思
就是「架構自我、架構我所」的活動。同樣地,「非我」是某種對待事物的態度和活動
方式。
「自我」的其中一種活動方式,就是在直覺和認知裡,覺得可以控制、依靠的部分;是
我們認為迷人的、熟悉的、安穩的、可以安身立命的、汲取樂趣的;樂於將其看作是「
家」的。這叫作「把某種狀況當作我」。
相對地,「非我」就是在直覺和認知上,把某種狀況當作是不可控制的、不可愛的、不
具備吸引內心的樂趣、不足以作為一個家和安身立命的地方。就算你勉強把它當作是你
的家或安身立命的地方,這就會像是將房屋蓋在地震帶上面,或是在洪水會沖過的地方
。該處充滿不確定性、不可掌控性。一方面,你想要能安居樂業,但是在另外一方面,
你不知道這房屋什麼時候會被震塌沖倒。雖然花了很多錢把庭院弄得很漂亮,內部裝潢
得很好,可是不知道什麼時候,你這些投資會泡湯。
在不同階段和場合的修行方法,常常是必須「我」和「非我」兩種動作互相使用
佛陀的教法裡,也不是說「非我」就是永遠地對(像後代把「無我」當作勝義諦、法印)
,「我」就是全盤無用處。禪修不斷考量的一個角度,是在什麼樣的階段、場合,採取
「我」或「非我」的認知是比較善巧的。因為「我」或「非我」不是對實相的論述,而
是與禪修技巧有關聯的內心活動方式,所以在不同的階段、場合,常常是必須兩者互相
使用。
有時候的修行,我們必須建立起一個健康的「自我」,發展、依靠一個相對善巧的活動
方式(好比,剛開始學習脫離「欲界」,必須對更高的「色界」的狀態 趨向、倚靠、當
作「我」的落腳處);有時候,我們必須建立起「非我」的取角和認知,才能放下某些
已經沒有用處、或相對不善巧的活動方式(好比,剛開始學習進入「色界」,必須對相
對低級的「欲界」的狀態 背捨、厭棄、當作「非我」)。而最終,「一切法非我」–超
越一切的架構、依靠,才能體驗無條件的自由(涅槃) 。
「我」和「非我」的活動,第一點是想蘊上的活動,它跟認知有關連:你是如何地詮釋
、認識;是否把某種經驗當成是美好的、值得保有的、值得去維持的。當你做這樣的認
知時,叫做「我」的想。如果你認為某一個事物、某一種活動,是不安穩的、不值得去
保有或架構起來的,這叫做「非我」想。
「我」和「非我」的另外活動也包含了「行蘊」:尋找食物、製造食物、吞噬著食物—
這些活動都是「自我架構」的「心行」。對某種經驗不把它看待作食物,厭棄、吐盡、
去除迷戀—這些活動都是「非我」的「心行」。也就是說,在原始佛法中,「我」和「
非我」是內心面對境界的活動和對應方式。
舉日常生活的比喻,雖然我們可能是同處在一個空間,可是內心的取角、認知、感興趣
的、尋找的食物都不一樣。有的人到了別人家裡,第一個留意的就是家具。「你的家具
很有美感,讓我想起日本豐臣時期藝術的風格。」有的人則是最先留意家裡的貓咪,或
是花卉草木。我們平常的注意力是放在什麼地方,以什麼項目來愉悅自己,來提供內心
的刺激或養分。這都是屬於「自我」的活動。「自我」的活動就是不斷尋找範圍和食物
,不斷在重新攀緣、重新尋找一個可以提供給你上述那些養分的落腳處。
佛陀在討論「我」跟「非我」的問題時,他完全是以務實的角度在討論禪修的技巧:此
時該如何用心,該採取什麼樣的認知,該以什麼樣的食物來滋養自己,該放下甚麼樣的
活動。
舉一個例子,所謂的「我」之「想」是一種修行中必要的手段。修行要有一定程度的控
制感:我能學習調伏自己;內心是可淨化的;習慣是可改變的;很大程度的快樂和命呤
钦莆赵趥说呐Φ摹_@種控制、主宰、能夠有使力點的認知,就是「我」之「想」
。同樣的,「非我」之「想」也是修行中必要的手段:不管多麼努力、禪修多麼精緻化
,一切有為法,終究都是生滅變異、不能全然操控的;把任何的經驗當作是「我」,該
經驗就無可避免成為一個程度的負擔(所以到了四果—無學位—連對佛法的依賴、愛樂
都放下了)。
「我」之「想」與「非我」之「想」,都有其修行上的用處。「我」之「想」–操控感
—直接與「業力」有關。如果在這一方面沒有正見的話,你有可能會把不能控制的當成
可以控制的(例:該平捨、接受的地方,卻在白白消耗能量),把可以控制的當成是不能
控制的(例:該改善、努力的地方,卻消極無作為),或用不善巧、不可靠的方式在控制
(例:利用宗教儀式和祈丁⑼胍源藴Q化內心、離苦得樂;把一切交託給虛無飄渺的上
帝;用不符合因果法則的努力方式,徒勞無功)。
「非我」的誤解:歷史的演變
「非我」的基本觀念是如何演變成當今那麼普遍的誤解呢?在此不得已必須要說一些歷
史上的基本常識。
可能在座的朋友裡,有些人讀過一本南傳的《彌蘭王所問經》(Milinda-Panha)。嚴
格來說,它並不是佛經。它是在佛陀入滅之後三百年被輯起的。裡面所記載的內容不是
佛陀說的佛法,而是一個出家人跟一個希臘後裔的國王之間的對話。它在印度,在南傳
國家的地位,有點像是中國的《六祖檀經》。大家稱《六祖檀經》是經,是因為對它的
尊稱。實際上它跟歷史佛陀的教義距離甚遠,說法的人也不是佛陀。
同樣地,《彌蘭王所問經》和其它部派時期流傳出來的教說,與佛陀的教義距離甚遠,
但它喧賓奪主地影響南傳佛教對佛法的理解。它是古稱大夏之地所集成,即當今的阿富
汗國界內。大夏最早期的時候,曾經是祆教,也就是波斯的拜火教的化區。後來佛教也
於其興盛。到了七世紀後,隨著伊斯蘭教徒的入侵,摧毀了當地的宗教和文化,就全面
性地伊斯蘭化了。
在此之前,亞歷山大大帝(公元前356-323),曾經征服過此地。所以亞歷山大大帝的
後裔,有好幾個王都統御著這個地區。一直到當今,你如果去看它的文化古物,可以依
稀看到古希臘的痕跡。同樣地,在此地流傳的佛法,已經有很大程度的風格跟印度佛法
很不一樣,這裡面有很多希臘哲學的痕跡。現今流傳的,很多我們認為是佛法,實際上
,它的內容,有祆教、希臘哲學、印度教..等等的內容,混雜而成的。所以有很多時候
,其內容跟原始佛陀的教義是大異其趣,甚至是互相違背和矛盾的。
《彌蘭王所問經》裡面所討論的一個很重要的話題,就是「無我」。它的解釋,基本上
都是以希臘哲學解析原子論的角度來看待「無我」。根據這種角度,所謂的「個人」,
不過是很多細微的原子、條件所組成,所以這個「個人」終究是沒有實體的,只空掛著
「個人」這個名稱、標籤。
舉個例子,在此經裡有一段很有名的對答。那先比丘用戰車、馬車的比喻來解釋「無我
」。他說:馬車是由很多零件所組成,有輪子、車身、馬跗。實際上,馬車是不可得的
,它只是概念加諸在一堆零件上面,當零件以某種方式湊合起來時,我們稱它為「馬車
」。所以同樣地,當一個人的五蘊結合起來時,我們稱為「我」、「自我」、「一個人
」。實際上,「自我」只是那些零件組合起來的。
這樣哲學的一個辯證方法,叫做「原子解析論」。馬車實際上沒有實體,人是由五蘊所
結合的,最終是沒有人存在於其中。這樣的辯證、哲學的立場,跟佛陀所講的「非我」
是大異其趣的。佛陀所講的「我」跟「非我」的議題,全然不是「我的實體不存在、只
是零件組合的、只有名稱上的自我」。
佛陀所談的是心理學而非哲學:我們認為什麼東西是安樂的,是安全的,把該東西扛起
來–這叫作「我」。當我們把一個東西當作「非我」的時候,是打從心裡覺得那樣的狀
況和狀態是不安全的,所以,心不願意在這裡面活動,不願意把它當作是自己親愛的一
部分–這叫做「非我」。
演變到《彌蘭王所問經》,這個「非我」變成「無我」的內容。原始佛法中,「非我」
和「我」是禪修上靈巧的取角,不斷調整的態度和活動方式。「無我」則變成哲學上、
形而上的立場(所以後代的上座部佛教有ㄧ些莫名其妙的教理。像:因為「無我」所以
沒有「中陰身」) 。不知道大家能不能夠聽得出來,一個是禪修上直接幫助我們瞭解活
動、調整活動、放下活動,有關連的。而「無我」的觀念,變成在本體上某種本質存不
存在的問題。
《彌蘭王所問經》對於「無我」解釋的模式,對於後代有非常深遠的影響。不管是後來
興起的大乘般若經的系統,乃至現代的南傳佛教,都是因為這種邏輯的影響,把「非我
」一直當成是本體上否定自我的「無我論」。
舉個例子來講,當前南傳佛教最暢銷的一本書籍之一就是羅侯羅比丘所寫的《佛陀的啟
示》(What the Buddha Taught) 。他試著解釋:如何在一方面,「自我」是不存在的
,而同時又有輪迴,這是一個很嚴重的問題。如果你把佛陀「非我」的教義理解為沒有
本質的意思的話,那麼,沒有本質,到底是什麼東西在輪迴?如果沒有本質的話,記憶
和業力,是怎麼傳遞下去的?
根據這位作者的解釋,他說:業力傳遞、輪迴的方式,就好像是我們在打桌球,一顆球
撞擊著另外一顆球,第二顆球再去撞擊第三顆球,每一顆球的咿D都是無常的,但是能
量在撞擊中,不斷地被傳遞下去。也就是他透過桌球這個比喻來說明,業力如何在沒有
本質的狀況下,繼續地傳遞下去。人如何在沒有靈魂的狀況下,還能夠有這種恆續性的
流轉現象。
實際上,該作者這樣的講法,根本誤會了佛陀講的「非我」。佛陀教學的內容根本不觸
及本體流轉機轉的議題。佛陀教學的內容,只嚴謹地侷限於苦生苦滅與內心活動的關係
,所以根本不會產生出哲學上想像情況的兩難(如:如果沒有我的話,死掉之後是什麼
東西在延續著)。可是到了後代,大家普遍把「非我」瞭解為是一種本質上的否定,然
後發展一大套的戲論來嘗試解除這方面哲學的難題。
同樣地,最早形成大乘經典的一部分包括了所謂的般若系統(prajñāpāramitā)
。它出現於公元一世記,開始編輯而成的新的所謂的「佛經」。但是實際上,內容是受
到當時的吠檀多、印度外道的哲學等等的影響而形成的,有很多內容已經跟原始佛法的
意趣不一樣了。《心經》、《金剛經》都是般若系統裡,流傳最廣和最通俗的經典。
我們看看《心經》、《金剛經》或其他的般若經,它的內容和教義到底是在說什麼。《
金剛經》不斷重複以下的句子:「所謂某某,即非某某,是名某某。」用這樣的方程式
套用在幾乎是所有阿毗達摩所談論的話題。舉例子來講:「所謂我相,即非我相,是名
我相」、「所謂如來,即非如來,是名如來」、「所謂恆河沙,即非恆河沙,是名恆河
沙」、「所謂佛法,即非佛法,是名佛法」。
我們剛剛解釋過《彌蘭王所問經》裡面一個很重要的意涵:「自我」只是一個名稱,實
際上來講,那個名稱所代表的東西是不存在的。所以,你可以說某某人只是條件組合的
。而般若系統是承續著這樣的說法。更進一步說,不只那個名稱沒有指向任何實體,就
連構成馬車的那些條件也都沒有任何的實體。般若系統要表達的是,我們平常所使用的
符號和文字,只是內心所存在的觀念和模式,是我們用來理解、詮釋、畫界限的一個符
號。實際上,實相裡是沒有這些東西的。
我們再用另外一種方法來解釋般若經典的觀念:你看一片葉子,當我們使用這樣的語言
時,即相信葉子是具有實體,是以一個單一個體的方式存在著。可是,如果以般若經,
或更後來的中觀的角度來看待葉子的話,你會發現葉子的界限不是絕對的,只是腦筋把
它畫上去的。在顯微鏡下的界限和邊界有無數的細胞、水跟不同的氣體,不斷地在交換
著。我們認定的界限是不斷地在變遷、移動和轉移著。我們心裡面認定的界限只是很粗
糙地、很暫時地、不得已地,所畫出來的一個界限。實際上,界限不是絕對的。真理或
實相是不可形容,是超越了我們內心劃歸事物的符號。我們內心所劃歸呈現的、單一絕
對的個體的樣子,不過是心生的詮相(prajñāpti)。所以沒有絕對的自體,因為
「自體」只存在文字和概念裡面。
般若經說:「所謂個人,即非個人,是名個人」。「是名個人」常常被誤會以為是「因
為這樣,所以才叫個人」。這句話的原句「名個人」,應該解釋為:「只是名稱上面的
個人」(“It is an individual in name only”)。你如果這樣瞭解般若經的話,很多
內容是比較容易理解的:「所謂如來,即非如來」,只是「名稱上的如來」。「所謂佛
法,即非佛法」,只是「名稱上的佛法」,不是「是名如來—因為這樣子才叫如來」–
這樣的理解是不正確的。後期的新造的佛經,如般若經,本身就是似是而非的佛法了(
即「相似佛法」),在漢傳佛教中,又再加上望文生義,錯上加錯,自古以來,誤了多
少人的生命和慧命。
透過考究,我們知道般若經是慢慢輯成的,也就是有早跟晚出的,不是在很短的時間或
一時就傳出全套系統。簡單地說,最重要的般若經有所謂的八千誦的般若經、兩萬五千
誦的般若經、十萬誦的般若經。像中文裡講「道讚」、「道行」、「放光」指的就是這
些不同長短的般若經。基本上,越長的般若經是越晚傳遞出來的。如果比較早跟晚的般
若經,你會發現,在內容上面又有很大的出入。
舉個例子來講,早出的般若經沒有大乘、小乘的觀念;晚出的般若經則出現大乘、小乘
的觀念,開始認為慈悲是菩薩最重要的特質等等的。相對較晚集出的般若經,出現了一
個非常特殊的觀念,叫做「無生」(anutpattika)。可能大家都聽過「諸法無生,一切
法空寂」、「一切法不生不滅」、「無生法忍」。如果讀過《心經》,它的內容是比較
接近晚出的般若的。其中有一句話:「不生不滅、不垢不淨」。要如何理解這句話呢?
什麼叫「一切法空寂,不生不滅」,什麼叫做「無生」?它的意思就是說,如果你能夠
看得到所謂的「個體」、「東西」都沒有自性,只是名稱上、符號上的單位,那麼就沒
有絕對的生跟滅了。
你會講一個東西生出來了,一個東西消滅了,是因為假設有一個單一、可切割東西。實
際上並沒有所謂的東西可言。那個東西、個體,只是我們內心畫界線的結果,只是我們
內心的整理規劃經驗所使用的模式,詮釋事物的方法,所畫分出來、分隔出來的一個區
塊。若沒有實體,哪來的生和滅的實體?這樣不生不滅的觀念,「一切法都是空寂」另
外一個重要的意涵,就是:輪迴也是不生不滅的,就跟涅槃一樣不生不滅,煩惱是不生
不滅的,解脫是不生不滅的。
演變到這樣的思想,大乘佛教常說的:「煩惱即菩提」,涅槃跟生死都是不二的。這跟
原始佛法是有很大的差異。原始佛法「智慧」的意思,就是要懂得分別什麼叫做煩惱和
菩提、什麼是苦和樂、什麼樣的狀態是輪迴和涅槃。要懂得分別,心才能夠有取捨,修
行才會有方向,才會知道在甚麼時候,什麼東西是該培養,什麼東西是該超越的。
演變到了大乘佛教後期的般若,修行變成:如果你認為涅槃跟輪迴是有差異性的,那麼
你就是無明、沒有開悟。開悟是發現涅槃跟輪迴是不二的,本質上都是空寂的。苦跟樂
的差異,只是分別而來,實際苦跟樂是一體、如幻的。
受到大乘般若的影響,中國的禪宗講的最高的開悟境界,就變得像慧可(487-593)所說
:「至道無難,唯嫌揀擇」。修行就是不要分別,要修無分別心。這跟佛陀教的很不一
樣。佛陀從來沒有教授過「無分別心」 (他提到類似經驗時都是在批評外道的反智、斷
滅傾向)。
佛陀所講的智慧,通通是具體建立在「分別」的功能上面的:你要懂得怎麼分別和判斷
該培養和該斷除的;懂得評量什麼是樂和苦迫;短期和長期的安全和危險;你如此做值
不值得;你付出的代價跟你所獲得的快樂,成不成正比;某種行為是不是一個明智的投
資…等等。到了後期般若思想的內容:「無分別」就是最高的智慧;你會受苦是因為你
的心還在分別,解脫的道就是無分別,看到所有的相都是「如」、「平等不二」。
後代一些很有影響力的學者和禪修老師,他們對於「非我、無我」的瞭解,深受般若系
統的影響。印順法師大概是當今過往漢傳佛教界裡最有權威的學者之一。很多人把印順
法師的《佛法概論》或其他的著作,當作是《阿含經》最權威的詮釋。
印順法師是如何解釋「無我」,以下有一段他的《佛法概論》的引介:「空是無自性的
意思,一切法的本性如此,從眾緣生,沒有自性,看起來似乎有什麼實體在那裡生滅,
其實並沒有實質性的生滅。常與無常,生滅與不生滅,你要是有對立,那麼就不能夠把
他們統一。諸法的相互依存,彼此相關而沒有自體,稱為無我。」「諸法無自性、諸法
沒有生滅、你要怎麼統合生跟滅、要怎麼統合無常跟非無常、怎麼樣統合涅槃跟輪迴,
匯歸到不二、無生、空性的智慧。」這樣的講法,實際上是般若經的思考,跟歷史的佛
陀是沒有關連的。
印度當時一個外道的系統吠檀多(Vedānta),也有類似的認知:人類會受苦是因為內心
做分別,把不是個體的東西當作是個體。當你能夠把這些「相」,這些界線,所認定的
單一獨存的多元的東西,將它泯滅,匯歸到不二的時候,那麼你就解脫了。該外道的說
法和般若經的講法,幾乎是看不到有什麼實質上的差異。
不幸的是,當今絕大部分,對於原始佛法「無我」觀念的解釋,都建立在這樣的理解上
。不只漢傳佛教這樣解釋,甚至連在美國很多學者和講原始佛法的老師,也因為中觀般
若系統是那樣地流行,所以他們都是用這樣的角度來理解佛法。
我們如果去翻閱《長部15經》,你會發現佛陀講過:心光是做到泯滅界限、做到那種無
邊無際、超越了自體感的感覺,那個還不能保證你是離開我慢(最深的我執)的。佛陀認
為「非我」的意思,並不是在於你是否有畫分界限,不是在於你是否有起分別,不是在
於你有沒有認知到有個體或實體的存在。《中部106經》或北傳《中阿含75經》,佛陀
都講到,你的心裡如果認知一切法是不二、是無我的,也就是一切法是沒有實質性的,
這並不是解脫者的見解。
如果你認知「無我」、「空性」為最高真理,內心對其倚恃,你會繼續輪迴。你會趨向
像「無所有處天」的那種意境中轉生,而它並不是最高的解脫。「無色界」的「無所有
處」就是將「心行」建立在「無我」的認知上面,覺得一切都是沒有實體,覺得自我本
質上是不存在的,一切都是磨滅的。他們這樣的認知,得到的結果是輪迴,不能夠幫助
通達到徹底離苦的境界。
佛陀在《中部 2經》、《相應部 44.10經》提過,「無我」是一種邪見。對很多佛教徒
而言,覺得很不可思議。佛教不是都說「無我」是三法印最重要的法印?「無我」不是
佛陀要我們接受的最高的真理嗎?怎麼經典裡會說「無我」是邪見?
你要瞭解這個,就必須透過我們剛剛所講的角度:佛陀不是在講「無我」或「你沒有自
我」。他的立場並不是「你沒有我」、「自我不存在」,而是透過「非我」的「想」和
「心行」來做為禪修的工具,使得我們能夠認知到,當我們對一個事物僵持著要控制、
僵持著要以這個事物作為我們快樂的來源時,會產生出什麼樣的壓迫來。佛陀講的「非
我」不是「一切法都是空性」。
印順法師說:「佛陀所講的緣起,最終的用意是為了要闡述緣起性空、十二支緣起…等
等的,是為了要證明一切的法都是種種的條件組合起來的,所以它沒有實體的存在。」
可是印順法師這樣的講法,有很多毛病的。舉例來說,如果佛陀的用意,真的只是要證
明一切法是「緣起性空」,所以他才講「緣起」,那他為什麼要特別具體講那幾支緣起
呢?他乾脆講:一切的樹葉都是種種的條件組合起來的,所有馬車都是種種的條件組合
起來的。可是,佛陀從來沒有講過這樣子的話。
佛陀講緣起,是在講:當我們的心有飢渴,產生貪愛,因為這個貪愛,心有波動和抓取
,因為有抓取,而產生痛苦。
佛陀講緣起的時候,具體地都是在講:我們有什麼樣的心理活動,會產生出什麼樣的痛
苦。依照五支緣起、七支緣起、十二支緣起的講法,都是在講類似以下的心理活動:當
心有飢渴,產生貪愛,因為這個貪愛,心有波動和抓取,因為有抓取,所以形成位格,
因為該位格的變質衰敗(老、病、死),痛苦產生。不管是幾支的緣起教法,著重點都在
具體的心理活動與苦的關聯。
如果佛陀主要的用意是要講「性空」的話,為什麼我們在原始的佛經裡,從來沒有看過
佛陀做「性空」的結論?原始佛經中的「無明」,不是不了解「性空」,不是沒體會「
不二」,而是不了解心苦發生的過程、導向苦滅的心理機轉。而且,在原始佛經裡,佛
陀要不斷闡述緣起的那幾支,具體的那幾支,而不是唤y、泛稱:所有的因緣組合起來
的、都是沒有自性的。
另外印順法師的說法:「我們人解脫的關鍵在於是否能體會到不二法門。」大乘講的「
不二」就是「無分別」的意思。「不二」在般若經理的意思,就是心不再去做二元對立
的思惟,不再去做二元對立的認知:生跟死、苦跟樂、涅槃跟輪迴、解脫跟束縛..等等
的。
但是《阿含經》從來沒有任何一個地方講:解脫的關鍵在此。相反地,原始經典講解脫
的關鍵是要建立在「分別」上面:你知道什麼是苦迫,所以你的心對苦迫的狀態產生出
厭離,因為厭離才能夠解脫。解脫與束縛有絕對差異性:解脫是安全可靠的;未解脫的
狀態是危險的、不確定性的(這包括了大乘中被無限上綱的「空觀正見」、「菩提心」
,在原始佛法中,都是無常、不確定性、不可無限保久的「心行」)。
厭離就是你選擇不再把某一個狀況當作是你汲取快樂的來源,不再把某一狀況當作是安
穩的。這不是哲學的立場,而是透過禪修的手段,在直覺上苦樂的評估和調整,培養出
的態度。所以,你的內心自然而然因為會分別,什麼是有累贅和沒累贅的,而越來越傾
注於沒有累贅的方向。這是佛陀解脫法的關鍵,絕不是印順法師所形容的:佛陀對古印
度厭世文化的隨順。
我們剛剛所說的解脫的關鍵,像《法句經 277-279經》都講得非常清楚,佛法基本的
解脫心法,要怎麼樣冠上「非我」來解釋:所有一切由動機所架構起來的經驗,都是不
穩定、有壓迫感、不值得當作是自我的。當一個禪修者能夠以智慧觀察到此,而產生出
厭離,對於所有的苦迫產生厭離,這是通往清淨的道路。
相反於此,印順法師講:「你要如何能夠看到,痛苦跟解脫實際上因為都沒有實體,而
實際上都是一樣的。」在這一點上面,佛陀和印順的看法是相反的。如果我們以諏崱
乐數姆绞絹黹喿x《阿含經》的話,你會發現印順法師對原始佛法的闡述並不是他標榜
的「以佛法研究佛法」,而是「以大乘詮釋佛法」。
我們再舉另外的例子來解釋「非我」:所謂修行,你可以理解為是一系列地培養好的習
慣,修正不好的習慣。你會越來越明白痛苦是如何產生,最後你能夠超越這些會產生痛
苦的活動模式。而我們要怎麼改掉不好的習慣,要怎麼樣建立起好的習慣呢?這跟你有
沒有體會到空性、是否看到諸法有實體,是無關的。
一個沈迷於酒精的人,為什麼那麼愛喝酒?儘管喝酒帶給他很多負擔,要多花錢,喝了
容易失態,危及我們駕駛汽車,也會讓我們的正知正念減退。有那麼多心理上、健康上
、金錢上、家庭上、人際關係上的害處。你要怎麼幫助一個沈迷於酒精的人改掉沈迷於
酒精的習慣?
以佛法的角度來講,你必須要幫助他建立起更高的快樂,來取代喝酒迷醉的暢快。你必
須要幫助他由衷地感覺喝酒很不好、很噁心、令人厭惡、很無聊、很無味的事情。你必
須要幫助他,清楚地分別喝酒的壞處和快感不能成正比。你必須要幫助他,在內心培植
起全面、健全的特質,使得心不易對粗糙低劣的快感上癮。
我從來沒有看過有一個人,因為看到酒精不是實體,看到酒精的空性,而對酒精不再沈
迷。喝不喝酒,取決於在你覺不覺得喝酒是件暢快、值得的活動,取決於你有沒有更好
的舒壓方法,取決於還未解脫的心是否能落腳於健全的自我感。也就是說,以佛法的角
度來說,人的行為,是取決於苦樂的分別、評估、架構(次地分別「味、患」而知「離
」),而不是取決於「有或無」的本體玄學。
最後分享所謂的「空」。我們把大乘佛教「空」的觀念,拿來跟原始佛教「空」的觀念
比較一下,你會發現,原始佛教裡,當佛陀使用「空」這個字,完全是以務實主義、行
為主義的角度在解釋,直接跟禪修有連結。
原始佛經「空」的三類用法:「空我、我所」、「很空乏的、很膚湹摹埂ⅰ敢瞥⑶渤
⑴徘病br />
原始佛經「空」的用法,基本上有三類。第一類,如《相應部 35.85經》講的「空」:
世間上所有透過意志、追求、動作,而架構起來的經驗,最終都不值得當作是「自我」
,這叫做「空我、我所」。這並不是指「自我」沒有本質的意思,不是在本體論上討論
,而是如實觀察一個經驗,可是內心並不對那個經驗產生出:這是親愛的、這是安全的
、這是我最寶貴的地方、這是要抓得最緊的地方、這是要使力去維持的界限和內容的地
方。對於一個阿羅漢而言,他還有沒有把一絲一毫的活動狀態當作:這是我要去維持的
,是我要去汲取快樂的所在?沒有!對阿羅漢來講,沒有任何這樣的狀態,所以叫做「
空我、我所」。
第二類用法,如《相應部 22.122經》裡的「空」,同樣不是講「性空」、「自體空」
,而是講:很空乏的、很膚湹囊馑肌K械挠麡泛陀袨榉ǖ鹊鹊模际强盏摹_@裡的
空,指的是像以下表達的內涵:「我的生命好空洞啊!」「我覺得這一種快樂好空洞啊
!」如此的說法,並不是指「我的快樂沒有本質。」你在討論的是:你覺得你的快樂感
是很膚湹摹⒑軈T乏的,感覺沒有實質上的滿足性。所以,當你去追求、投資於這種快
樂的話,你很容易會虧本的。這裡講的「空」,不像大乘要會歸於「不二、無分別」,
反而是要更清楚分別,甚麼樣的快樂是比較有品質、比較穩當的、甚麼樣的快樂是最有
品質、最穩當的。
第三類的例子出自於《中部 121經》等。這裡的「空」,指的是一個動詞。我們禪修時
,你想把雜念空去,這裡的「空」,是指「移除、遣除、排遣」的意思。它直接跟禪修
的動作有關連。你要把欲貪「空」除掉,意思就是你要暫時不讓心跟欲貪打交道,不讓
心因為欲貪而產生出想像、焦躁,你的心暫時擱置它,讓欲貪不成為你內心活動的範圍
。當你這樣排遣某一種東西、某一種活動狀態,這叫做「空」某一種活動。
以上三類的意思都是跟活動有關連,都是幫助我們知道要採取什麼、要放棄什麼,那樣
的心行有關連;而不是在認知的立場上,覺得事物到底是不是不生不滅、是否有本質。
原始佛經裡所談的「空」,我們剛剛講是跟行為有關連。而且更重要的是,它跟你能否
判斷某一種行為是不是善巧或不善巧的有關連。佛陀的歷史教義,乍聽之下,似乎沒有
般若經的哲學那麼高深。般若經講善跟不善都是空寂的,苦跟樂也是一樣是空寂的。原
始佛經說:善巧跟不善巧是不一樣的,苦跟樂是不一樣的。你修行如果分不清楚這個,
你就會停頓不前,你會變得越來越沒有智慧。智慧的進步來自於你能否能越來越精準地
分別苦跟樂的差異,所以你可以達到越來越細緻化的快樂,你能夠去除掉越來越細膩的
痛苦。
但是因為原始佛法這樣的踏實、務實講法,聽起來好像沒有般若經的哲學那麼深奧,所
以,後代很多佛教徒,用哲學深不深奧的角度來判定什麼是小乘、什麼是大乘,認為所
謂的大乘就是講得比較深奧的東西。這在佛法裡是很不幸的發展。佛法的高低,變得是
建基在哪一個是對實相更深奧的描述,而不是建立在哪一個是更有用、更能下手、更有
效率地幫助我們去除痛苦。因為後代的佛法,很大程度上,已經變成了對實相的論述競
爭。像中觀跟唯識之間的辯論,阿毘達摩跟般若、跟中觀之間的辯論,其內容往往是脫
離了佛陀對佛法嚴格界定的範疇。
原始佛經完全不在乎實相(宇宙本體的終究)的問題,那不是佛陀教法的目的。甚至「實
相」一詞在原始經典中是找不到的。佛陀的教法內容,從來不認為解脫是要建立在對實
相的全知或開悟。原始佛法的「如實知見」,所知所見的是心理活動與苦生苦滅的關係
。解脫是無須要變得全知全能的(sarvaññu)。全知全能的理想,是對「常樂
我淨」的幻想和追逐。而佛法最後的目標,是要了解任何形式的「知」與「能」,都是
不穩定、不能全然掌控、「非我」、「非我所」的。
【問答】
問:能否請老師再說明「空我、我所」的意思。
答:在修行的境界要開始轉向出世間法了,不是只是之前培訓著健康的自我觀感,而是
達到很高的境界,準備轉向出世間的時候,這時候的工作已經不是在建立健康的自我,
而是要去發現到任何一種的自我,不管是多麼地健康、良善,都有它的侷限性。比如說
:他必須是要維持、用力的,就算建立起健康的自我,那個自我也是會受到打擊的。你
看到這一點的時候,你會發現任何透過你的意志、心行、活動,而去換來的那種自我感
,通通都不值得當作自我、當作自己的家。所以,「空我、空我所」就是一切的有為法
,沒有一絲一毫的東西,是值得當作是終究的快樂的來源。
這裡的「空」,不是講「沒有自性」,而是講「沒有」的意思:沒有一個自我的位格,
可以給你絕對的保護。沒有得到出世間的體驗之前,我們內心的活動,都是一直在透過
活動、建構、尋找、吞食這樣的方式來定位。一直在找怎麼樣才可以落腳,怎麼樣才是
安全的,怎麼樣才是舒服的,怎麼樣才是讓我感覺這是很親愛的,是我最核心的。最終
而言,有沒有任何有為的狀態,提供你完全有保障的快樂、安全感等等的?佛陀說:沒
有。所以,這裡的「空」是指「沒有」的意思,不是「沒有本體」、「沒有自性」的意
思。
問:所以,上述的問題是見解上的問題?
答:你可以這樣子講,或者你要把它當作經驗上面也可以。
問:如果從無常的角度來看的話,也是一樣可以達到這個?
答:也是一樣,他討論的是苦樂的問題,討論的不是哲學上事物到底是恆常的還是非恆
常的。現在一大堆佛教徒,包括那些標榜在講原始佛教的,都在講實相,它是既有又非
有,它是如幻如夢一般中道的,它也非無常,也非非常。都在講這些形而上的東西。佛
陀不是用這樣的方法在講無常的,他講無常,不是在講事物是怎麼樣轉變。他不是在討
論本體論上、終究上,這事物是怎麼樣變遷的狀態。佛陀講的「無常、苦、我」,完全
都是在討論苦樂的問題,當你把一個東西當作是穩定或不穩定的,這對你的苦樂有什麼
影響。
般若系統講無我是真理,或空性是真理,他們這樣講的時候,他們的心是在認同某一
種的idea、主義、意識型態、見解。實際上,佛陀說他是沒有見解的,沒有任何本體論
上或哲學的上的見解,他所有的見解都是建立在行為論上。你如果問佛陀:欲樂跟禪樂
哪一個是比較善巧的,佛陀是有見解的。如果你問佛陀的問題,是建立在行為論上面的
問題,像傷害別人跟不傷害別人,哪一個比較好,佛陀一定是有見解、有立場的。可是
,如果在本體論上面的話,你在討論:到底是常還是無常,到底是空性還是實性,佛陀
會覺得這是無聊的問題,這跟修行無關。
是不是有的人還想更進一步超越常跟無常,像印順法師這樣,他說:「常跟無常各算是
一邊,還有另一種是更高的中道,這中道就是統歸常跟無常的,另外一種如幻化般的妙
有。」或者是像台灣現在有好幾位原始佛教的老師,都是這樣子講,怎麼樣「真空生妙
有」,他以為這樣子就超越了常跟無常了。實際上,以原始佛教的角度來講,那都還是
戲論。
問:對於大乘或後期佛法的「真空妙有」、「緣起性空」,怎麼去做理解?
答:我有一整個學期研究所的課都是在討論這個「中觀」、「般若」系統對「空」的解
說,怎樣演變。不同細微的支派裡面,在理解上有什麼差異。這說來話長,如果要討論
這方面的問題,可能問題要再問得細一點,要不然,有很多可以講的。舉個例子來講:
如果看早期的「中觀」,沒有講「緣起性空」的。《中論》裡說:佛陀所說的緣起:「
我說即是空,亦為是假名,亦是中道義」。他沒有直接把「緣起」跟「性空」連結在一
起。可是,「中觀』發展到後來,尤其是到了清辯論師、月稱論師的時代,開始把空解
釋為:種種條件的組合,所以「緣起性空」。在龍樹時代解釋空,不是這樣子說的,他
講:一切法是空,因為是假名,假名的意思是指:我們內心所用符號、界限分割事物的
方法,龍樹不是講:桌子是性空,因為是很多的條件組合的。這種講法是在《彌蘭王所
問經》或後代的中觀論師,才開始有這樣的說法。龍樹的講法比較忠於早期般若經系統
的講法,比較不像是後期的般若經或中觀的講法。
問:不在禪那的狀態下,要如何具體地去觀察「非我」?
答:簡單說,我們日常生活中,就算是沒有刻意在修行,我們一直都是在做「我」跟「
非我」。「非我」其中一種世俗的想法,就是「你跟我不是同一國的」。如果我們去外
面跟人社交應酬,你發現跟你應酬的人都在講一些奉承你的話,講一些不切實際的話,
你感覺到他不是很真心的,他是對你有所求的,因為你感覺如此,所以對這個人會保持
距離,因為你覺得「他跟我是不同國的」,彼此的價值觀不同,他的價值觀在我的認知
裡是有問題的,是有扭曲的,我不想跟這樣的人糾葛在一起。這就是「非我」,也就是
你不把某一個狀態、某一種事物,當作是親愛的,你跟它產生出距離感,你對它產生出
厭離、遠離的動作。厭離的意思,就是對它有某一種程度的醒悟,所以你對它不著迷。
同樣地,我們在修行裡,日常生活中,常常要做這一方面的分別的。
像你不在禪那裡面時,你必須要想:粗糙的那種罪惡是君子有所不為,像我是一個自愛
的人,我心裡是有道德尺寸的人,你要我去做那樣的事情,我做不出來。你要我去做欺
瞞良心,違背良心,傷天害理,這樣的事情,我做不出來。這裡面就是有「非我」的態
度。
同樣地,在修行裡面,你常常要培養起「我」的態度的。「我」的態度,其中一層,就
是你要如何控制事情。禪修就是在培養控制,學習如何控制你的心,我們定義一個人禪
修是否修得好,就是對於心境有多大程度的掌握,用這樣的角度來判定一個人禪修是否
做得好。也就是,你有多大程度能夠控制你的心境。佛法的修行一定是要建立在「我」
的想上面,如果不這樣的話,你為什麼要修行呢?佛陀說他個人的修行是為了長夜安樂
,我該做什麼樣的事情,該怎麼做,才能夠確保自己的長治久安,才能帶來長遠的幸福
、平安和安全。佛陀都是在問這樣子的問題,當他問這樣的問題時,你必須要預估有一
個「我」,有一個持續性的東西。如果你不這樣子想,你不是為了你未來的快樂在努力
,那你幹嘛還要修行,如果你不是為了未來安樂,你現在為什麼那麼努力賺錢,為什麼
要儲蓄、存錢。也就是修行上面,無可避免地,在過程中一定是有很多地方是善用「我
」。絕對不是像現在的老師講的「無我就是法印」,「只有無我才是真理」、「我就不
是真理」。
其實「我」跟「無我」都是動作,你要知道這兩種動作的集、滅、味、患、離,你都要
知道如何使用它們,才能達到離苦得樂的效果和目標。
問:印順法師講的「超越有無」的狀態,是不是跟「厭不厭俱捨」是一樣的?
答:是不一樣的。他所講的「俱捨」包含「無常跟常」都捨,佛經講的「厭不厭俱捨」
主要講的是「平捨心」。平捨心的意思,就是在某一些場合,你必須要練習,對於那些
你不能控制的事物,有更大的包容性。第一個不同點,在練習平捨心之前,你一定要先
學會控制和分別,能夠盡人事的地方,你要盡人事,接下來,你才聽天命。你不是一開
始就修平捨,不是一開始就聽天命,你要先盡力了,看到某一個部分沒辦法盡力,超越
你的掌控之外,不是努力能夠改變的,這部分你要平捨。所以佛陀的平捨,永遠都是建
立在積極面上的,他不是要你一味地平捨,不是要你遇到什麼事情或苦樂,都是無分別
、接納、降低你的抵抗力。他是說:當你沒有辦法承擔的部分,你要知道怎麼放下。再
細講下去,還有其他的分別,「厭不厭俱捨」直接跟心行有關連。
印順法師所講的:「常與無常」、「苦跟樂」、「涅槃跟輪迴」,通通都是統一的,這
都已經變成是哲學領域的東西了。你如何能在禪修裡面去體驗什麼叫做涅槃跟輪迴的統
一,我無法想像那是什麼樣的境界。起碼我個人做不到那一點,我不管怎麼努力,而且
花了那麼多年的時間研究中觀和般若,對我而言,那是純粹理想化和玄虛的東西,它不
是我可以在心行上、具體的動作上面看到,我怎麼把無常跟非無常結合在一起,那只是
兩種形而上的立場的dialected,不是一種具體地,我可以實踐的禪修技巧,我可以在
這裡面觀察它的集、滅、味、患、離,去看自己是怎麼用這個技巧的,這樣用,產生什
麼效果,或有什麼有限性,我要怎麼改良這個技巧,怎麼超越這個技巧,是超過了這個
篇幅的。印順法師的《佛法概論》整篇講「三法印」、「無我」,都脫離不開這個。
在台灣、海外或中國大陸,有很多印順法師的粉絲,為了要辯論、擁護印順法師的地位
,就說他不只是一個學者而已,而且還是深不可測的禪修者。很抱歉的是,我認為這是
一廂情願的講法。我年紀小的時候,研究他的《妙雲集》、《法雨集》時,就曾經和印
順法師互動,見過幾次面,在互動的過程裡,他自己告訴我,他完全不打坐,完全不禪
修,那完全不是他修行的一部份。在台灣的人,還特別去編一本書《妙雲集的禪思》,
來證明印順法師在靜坐上是很高明的。
但是我讀此書的內容《佛法概論》,只是印順法師在經典裡面,這一邊引介一些,那一
邊引介一些,關於禪修的經文。在實際經驗的闡述上,你讀他的書,你會感覺到他對於
禪修,實際上,不只是沒有很留心,而且有的地方,甚至很輕視。他稱讚初期大乘,他
說:「初期大乘偉大的地方在於不急證解脫,不求入深定。」這話是很奇怪的,好像解
脫是一件壞事一樣,和佛陀的講法全然是相反的。
佛陀在生前,一直到入滅,乃至到入滅前最後講的話,都是:你應該要努力地、快速地
去求證解脫,越快越好,這是人生最重要的事,這是人生唯一應辦之事。當此事完成了
,叫做「所辦皆辦」,該做的事情,你完成了。你還沒有解脫,就是你該做的,這是你
的任務,你卻沒有完成任務,這是你的失職。佛陀絕對不會稱讚不急證解脫的人是一件
好事。
印順法師說:「不求深定」,這也是很奇怪的事情。佛陀的講法是:定力就如同其他的
七覺支一樣,越多越好。佛陀在遺言都是講:努力地去禪思吧!努力地去禪修吧!你有
沒有看到這裡有一根樹根,這裡有間空屋,在這樹根下,在這空屋裡,努力地進入禪定
。你如果盡量去發展禪定,你就會得到大果大福利,得到三果、四果,因為禪定的力量
,能夠讓你煩惱的漏得到終結。佛陀是一面倒地稱讚解脫和禪定。絕對不是像印順法師
講出這種很新穎的說法:解脫是壞事情、修定是壞事情。可是他的徒弟們,卻還要編一
本書,說:其實印順法師是最會教禪定的。
f*******e
发帖数: 5594
2
“佛陀講「非我」的動機是為了長夜安樂之道,不是在描述實相或本體論

大家怎么看?其它的描述也类似吗?

【在 t******g 的大作中提到】
: 非我(上篇)
: Posted on 2016 年 05 月 03 日 by 學文
: (朱倍賢老師開示於2016年3月20日)
: 現在有很多普遍地對於「非我」(anātta/anātman)此一話題的誤解。此篇分上下兩部
: 分講述「非我」的觀念。
: 佛陀講「非我」的動機是為了長夜安樂之道,不是在描述實相或本體論
: 佛陀在講「非我」這個議題時,起始動機和用意不是在探索所謂的實相,或探索宇宙人
: 生最高、最終的本體論上的真理。與其去討論本體上終究的本質是什麼,到底是人性本
: 惡、還是人性本善,到底是性空、唯識,不如去討論,行為與痛苦間的關係。這就是回
: 歸到佛法最原始的「業力」的學說。不斷地看到在起心動念、活動方式的層面上,什麼

n********n
发帖数: 8336
3
佛陀的原始佛教是非本体论的,所以不涉及实相。
而大乘是本体论的。

【在 f*******e 的大作中提到】
: “佛陀講「非我」的動機是為了長夜安樂之道,不是在描述實相或本體論
: ”
: 大家怎么看?其它的描述也类似吗?

n********n
发帖数: 8336
4
这篇文章的角度不错。作者认为佛陀是个注重经验行为的心理医生。这也是缘起五蕴无
不与“自我”有管,而四圣谛则是诊治心理的程序。
现在的心理治疗以NLP为例,也是贯穿了概念原则和方法的。这和哲学的关系不大。也
和佛陀一样涉及了人的不同心理层次,如行为、价值、理念的塑造和改变等等。以经验
论为主的原始佛教,和后期佛教形而上学的理性论是不同的。
如果从心理角度看佛教,也就是还原了佛教作为心理法门的原貌。
"非我"在心理学上只有“不执着”的实践意义,因为“无常”的原因。
n********n
发帖数: 8336
5
“朱老师毕业于UCLA心理系及佛学系,目前任教于西来大学。
曾于数位南北传导师们的座下参学,其禅法尤以上座部森林传
承为据。主要教学及研究项目包括佛教禅定学丶佛教心理学及
佛教哲学。”
难怪。
‘加州大學佛學博士、碩士、心理學學士。西來大學終生職佛學教授及研究生導師。主
要研究專案包括:原始佛教及經典(漢傳阿含及巴利尼柯耶)、禪定學、佛教心理學、教
理史、漢傳佛教疑偽經學、近現代中國佛教思想(印順、呂澂思想、《批判佛教》) 。
1974年生於臺灣台中市。孩童時移居美國。於高中遍閱南北傳經藏,開辦美西第一所佛
教圖書館,並于其時潛心於中西方著名佛教專家(如 印順法師、菩提比丘)之著作。
大學時代起,歸心原始佛法,實務于禪修。廣於親近諸多國際禪定學大師、熟稔上座
部佛教眾多當今流傳派別之禪法。並於美國國內外推廣還真於歷史佛陀的教法。根本導
師為上座部林居(森林)傳承者坦尼沙羅比丘(阿姜傑夫,即阿姜曼、阿姜李、阿姜放之
傳人) ’。

【在 t******g 的大作中提到】
: 非我(上篇)
: Posted on 2016 年 05 月 03 日 by 學文
: (朱倍賢老師開示於2016年3月20日)
: 現在有很多普遍地對於「非我」(anātta/anātman)此一話題的誤解。此篇分上下兩部
: 分講述「非我」的觀念。
: 佛陀講「非我」的動機是為了長夜安樂之道,不是在描述實相或本體論
: 佛陀在講「非我」這個議題時,起始動機和用意不是在探索所謂的實相,或探索宇宙人
: 生最高、最終的本體論上的真理。與其去討論本體上終究的本質是什麼,到底是人性本
: 惡、還是人性本善,到底是性空、唯識,不如去討論,行為與痛苦間的關係。這就是回
: 歸到佛法最原始的「業力」的學說。不斷地看到在起心動念、活動方式的層面上,什麼

a***n
发帖数: 1993
6
这是原始佛教思潮的一个人,他们试图依据阿含经探寻佛陀的本意,既不认同大乘也不
认同南传。
看他涉及大乘的部分感觉他并不懂大乘,连“至道无难”的作者都说错了,不知道他教
般若中观的课是怎么教的。但其实他自己的见解有时无意间支持了大乘。

【在 t******g 的大作中提到】
: 非我(上篇)
: Posted on 2016 年 05 月 03 日 by 學文
: (朱倍賢老師開示於2016年3月20日)
: 現在有很多普遍地對於「非我」(anātta/anātman)此一話題的誤解。此篇分上下兩部
: 分講述「非我」的觀念。
: 佛陀講「非我」的動機是為了長夜安樂之道,不是在描述實相或本體論
: 佛陀在講「非我」這個議題時,起始動機和用意不是在探索所謂的實相,或探索宇宙人
: 生最高、最終的本體論上的真理。與其去討論本體上終究的本質是什麼,到底是人性本
: 惡、還是人性本善,到底是性空、唯識,不如去討論,行為與痛苦間的關係。這就是回
: 歸到佛法最原始的「業力」的學說。不斷地看到在起心動念、活動方式的層面上,什麼

f*******e
发帖数: 5594
7
我觉得佛法所论述的心理应该不是现代概念的心理,而是从心物为一个整体的角度来说
的心理。理解这样的心理是建立在对实相洞见的基础之上的。如果没有这个实相的基础
,谈心理治疗只是表象的和暂时的,虽然这些治疗方法有时是非常必要的。就像现在很
多心理疾病方面的治疗一样,如果没有一些相应的方法对治,病人很可能在某个痛苦的
恶性循环里一直出不来,只有解决了这个生病的状态,才可能谈到进一步的深刻认知。
但如果只是通过这样的表象的治疗,并不能彻底解决问题,因为根源并没有去除,当遇
到另一个类似的境况或进入下一个阶段的时候,这个问题很可能会再次出现。
认知实相是解脱的基础,解脱是认知实相的目的。

【在 n********n 的大作中提到】
: 这篇文章的角度不错。作者认为佛陀是个注重经验行为的心理医生。这也是缘起五蕴无
: 不与“自我”有管,而四圣谛则是诊治心理的程序。
: 现在的心理治疗以NLP为例,也是贯穿了概念原则和方法的。这和哲学的关系不大。也
: 和佛陀一样涉及了人的不同心理层次,如行为、价值、理念的塑造和改变等等。以经验
: 论为主的原始佛教,和后期佛教形而上学的理性论是不同的。
: 如果从心理角度看佛教,也就是还原了佛教作为心理法门的原貌。
: "非我"在心理学上只有“不执着”的实践意义,因为“无常”的原因。

n********n
发帖数: 8336
8
看对"实相"是如何理解的。"无常"在哲学上是存在方式, 很类似世界是运动的。这可以
说是佛教的实相, 但不是哲学上的"存在"。哲学的实相或真实, 一般指存在或本体。原
始佛教显然不涉及这些, 从心理角度的"工具"来看, 更不涉及存在或本体。说原始佛教
是哲学上的非本体论是很恰当的。而大乘涉及了如来藏阿赖耶识真如等本体论范畴。
心理学说人的几个层次由高到低包括信仰(精神), 身份, 价值和理念, 能力, 行为和环
境。佛教对人的改造显然包括上述几个。有方法工具, 也有其上的信仰价值等。说心理
学是哲学是过分的, 佛教至少原始佛教如是。
非我或无我无非是无常概念的一个延伸, 由于无常就没有可以控制的, 主宰的, 不变的
, 可以依靠的主体(我)。一切在运动流变之中。所以人也要随之运动流变, 没有静止的
我, 但有运动(改变)的我。所以苦是可以改变的, 苦的原因是执取, 苦的灭除是厌离舍
, 导向无条件的自由(涅槃)。

【在 f*******e 的大作中提到】
: 我觉得佛法所论述的心理应该不是现代概念的心理,而是从心物为一个整体的角度来说
: 的心理。理解这样的心理是建立在对实相洞见的基础之上的。如果没有这个实相的基础
: ,谈心理治疗只是表象的和暂时的,虽然这些治疗方法有时是非常必要的。就像现在很
: 多心理疾病方面的治疗一样,如果没有一些相应的方法对治,病人很可能在某个痛苦的
: 恶性循环里一直出不来,只有解决了这个生病的状态,才可能谈到进一步的深刻认知。
: 但如果只是通过这样的表象的治疗,并不能彻底解决问题,因为根源并没有去除,当遇
: 到另一个类似的境况或进入下一个阶段的时候,这个问题很可能会再次出现。
: 认知实相是解脱的基础,解脱是认知实相的目的。

t******g
发帖数: 17520
9
实相的洞见是佛陀已经证的, 所以他才会对凡夫走同样的路有信心。
而凡夫是在慢慢修行当中建立这种洞见的,确实是在恶性循环当中
能断一法是一法, 次第的问题还是很明显的,有比喻就是拿一块脏的抹布擦脏的镜子
手上有多少钱,就买多少药, 身体好了可以挣更多的钱, 就会买更多的药
实相洞见这个词是非常虚无缥缈的

【在 f*******e 的大作中提到】
: 我觉得佛法所论述的心理应该不是现代概念的心理,而是从心物为一个整体的角度来说
: 的心理。理解这样的心理是建立在对实相洞见的基础之上的。如果没有这个实相的基础
: ,谈心理治疗只是表象的和暂时的,虽然这些治疗方法有时是非常必要的。就像现在很
: 多心理疾病方面的治疗一样,如果没有一些相应的方法对治,病人很可能在某个痛苦的
: 恶性循环里一直出不来,只有解决了这个生病的状态,才可能谈到进一步的深刻认知。
: 但如果只是通过这样的表象的治疗,并不能彻底解决问题,因为根源并没有去除,当遇
: 到另一个类似的境况或进入下一个阶段的时候,这个问题很可能会再次出现。
: 认知实相是解脱的基础,解脱是认知实相的目的。

t******g
发帖数: 17520
10
对所谓实相的追求, 就象是绝大部分在“有我”的情况下谈“无我”一样,
所以我说是虚无缥缈
这就像有些人在网上极尽辩论之能事, 就是画饼充饥而已
手里几张毛票, 看到人参, 回去做梦的时候就以为真的吃到了
相关主题
[合集] 修行和心行(2) ZT[转]恶口的果报
四圣谛5如果有興趣,可以到這個論壇來看看
[合集] 拒絕利用神通傳教的佛陀 (转载)分析一些关于菩萨,阿罗汉和佛的错误观念zt
进入Wisdom版参与讨论
t******g
发帖数: 17520
11
杂阿含18经里讲到非我 非我所的时候提到了长夜安乐

【在 f*******e 的大作中提到】
: “佛陀講「非我」的動機是為了長夜安樂之道,不是在描述實相或本體論
: ”
: 大家怎么看?其它的描述也类似吗?

n********n
发帖数: 8336
12
中部2經/一切煩惱經(根本法門品[1])(莊春江譯)
我聽到這樣:
有一次,世尊住在舍衛城祇樹林給孤獨園。
在那裡,世尊召喚比丘們:「比丘們!」
「尊師!」那些比丘回答世尊。
世尊這麼說:
「比丘們!我將教導你們一切煩惱的自制法門,你們要聽!你們要好好作意!我要
說了。」
「是的,大德!」那些比丘回答世尊。
世尊這麼說:
「比丘們!我說諸煩惱的滅盡是屬於知者、見者的,非不知者、不見者。而,比丘
們!我說知什麼者、見什麼者有諸煩惱的滅盡呢?如理作意與不如理作意。比丘們!當
不如理作意時,未生起的諸煩惱生起;已生起的諸煩惱增大。比丘們!當如理作意時,
未生起的諸煩惱不生起;已生起的諸煩惱被捨斷。
比丘們!有煩惱應該以見捨斷;有煩惱應該以自制捨斷;有煩惱應該以受用捨斷;
有煩惱應該以忍受捨斷;有煩惱應該以迴避捨斷;有煩惱應該以除去捨斷;有煩惱應該
以修習捨斷。
應該以見捨斷
比丘們!什麼是煩惱應該以見捨斷呢?比丘們!這裡,未受教導的一般人是不曾見
過聖者的,不熟練聖者法的,未受聖者法訓練的;是不曾見過善人的,不熟練善人法的
,未受善人法訓練的,他不了知應該被作意的法,不了知不應該被作意的法。當他不了
知應該被作意的法,不了知不應該被作意的法時,他作意那些不應該被作意的法,不作
意那些應該被作意的法。
比丘們!哪些是不應該被作意的法而他作意呢?比丘們![它們是]當作意那些法時
,未生起的欲煩惱生起,已生起的欲煩惱增大,或者,未生起的有煩惱生起,已生起的
有煩惱增大,或者,未生起的無明煩惱生起,已生起的無明煩惱增大,這些是不應該被
作意的法而他作意。
比丘們!哪些是應該被作意的法而他不作意呢?比丘們![它們是]當作意那些法時
,未生起的欲煩惱不生起,已生起的欲煩惱被捨斷,或者,未生起的有煩惱不生起,已
生起的有煩惱被捨斷,或者,未生起的無明煩惱不生起,已生起的無明煩惱被捨斷,這
些是應該被作意的法而他不作意。
以不應該被作意的法之作意,以應該被作意的法之不作意而未生起的煩惱生起,已
生起的煩惱增大。
他這樣不如理作意:『我過去世存在嗎?我過去世不存在嗎?我過去世是什麼呢?
我過去世的情形如何呢?我過去世曾經是什麼,[後來]又變成什麼?我未來世存在嗎?
我未來世不存在嗎?我未來世會是什麼呢?我未來世的情形如何呢?我未來世會是什麼
,[以後]又變成什麼?』或者,他現在內心對現在世有疑惑:『我存在嗎?我不存在嗎
?我是什麼?我的情形如何?這眾生從何而來,將往何去?』
當他這麼不如理作意時,六種見的某個見生起:『有我的真我』之見會真實、堅固
地生起,或者,『沒有我的真我』之見會真實、堅固地生起,或者,『我就以真我認知
真我』之見會真實、堅固地生起,或者,『我就以真我認知無真我』之見會真實、堅固
地生起,或者,『我就以無真我認知真我』之見會真實、堅固地生起,抑或有這樣的見
:『這個說話的、能感受之我的真我到處經驗善、惡業的果報,而這個我的真我是常的
、堅固的、常恆的、不變易法,它將正如等同常恆那樣存續。』比丘們!這惡見被稱為
:叢林之見;荒漠之見;歪曲之見;動搖之見;束縛之見。比丘們!被見之束縛所束縛
,未受教導的一般人不從生、老、死、愁、悲、苦、憂、絕望被釋放,我說:『他不從
苦被釋放。』
比丘們!已受教導的聖弟子是見過聖者的,熟練聖者法的,善受聖者法訓練的;是
見過善人的,熟練善人法的,善受善人法訓練的,他了知應該被作意的法,了知不應該
被作意的法。當他了知應該被作意的法,了知不應該被作意的法時,他不作意那些不應
該被作意的法,作意那些應該被作意的法。
比丘們!哪些是不應該被作意的法而他不作意呢?比丘們![它們是]當作意那些法
時,未生起的欲煩惱生起,已生起的欲煩惱增大,或者,未生起的有煩惱生起,已生起
的有煩惱增大,或者,未生起的無明煩惱生起,已生起的無明煩惱增大,這些是不應該
被作意的法而他不作意。
比丘們!哪些是應該被作意的法而他作意呢?比丘們![它們是]當作意那些法時,
未生起的欲煩惱不生起,已生起的欲煩惱被捨斷,或者,未生起的有煩惱不生起,已生
起的有煩惱被捨斷,或者,未生起的無明煩惱不生起,已生起的無明煩惱被捨斷,這些
是應該被作意的法而他作意。
以不應該被作意的法之不作意,以應該被作意的法之作意而未生起的煩惱不生起,
已生起的煩惱被捨斷。
他如理作意:『這是苦。』如理作意:『這是苦集。』如理作意:『這是苦滅。』
如理作意:『這是導向苦滅道跡。』當他這麼如理作意時,三結被捨斷:有身見、疑、
戒禁取。
比丘們!這些被稱為煩惱應該以見捨斷。
應該以自制捨斷
比丘們!什麼是煩惱應該以自制捨斷呢?比丘們!這裡,比丘如理省察而住於眼根
自制之已防護。比丘們!當住於眼根自制之未防護時,會生起煩惱、惱害、熱惱,當住
於眼根自制之已防護時,這樣,那些煩惱、惱害、熱惱不存在。如理省察而住於耳根自
制之已防護。……(中略)住於鼻根自制之已防護。……(中略)住於舌根自制之已防
護。……(中略)住於身根自制之已防護。……(中略)住於意根自制之已防護。比丘
們!當住於意根自制之未防護時,會生起煩惱、惱害、熱惱,當住於意根自制之已防護
時,這樣,那些煩惱、惱害、熱惱不存在。
比丘們!凡住於自制之未防護者,會生起煩惱、惱害、熱惱,住於自制之已防護者
,這樣,那些煩惱、惱害、熱惱不存在。比丘們!這些被稱為煩惱應該以自制捨斷。
應該以受用捨斷
比丘們!什麼是煩惱應該以受用捨斷呢?比丘們!這裡,比丘如理省察而受用衣服
:只為了寒冷的防禦,暑熱的防禦,虻、蚊、風、日、蛇接觸的防禦,只為了陰部的覆
藏。如理省察而受用施食:不為了享樂,不為了陶醉,不為了好身材,不為了莊嚴,只
為了這個身體的存續、生存,為了止息傷害,為了資助梵行。這樣,我將擊退之前的感
受,不激起新的感受,健康、無過失,樂住。如理省察而受用住處:只為了寒冷的防禦
,暑熱的防禦,虻、蚊、風、日、蛇接觸的防禦,只為了氣候危難的除去、靜坐禪修的
快樂。如理省察而受用病人的需要物、醫藥必需品:只為了已生起惱害感受的防禦,最
多為了不瞋心。
比丘們!凡無受用者,會生起煩惱、惱害、熱惱,凡受用者,這樣,那些煩惱、惱
害、熱惱不存在。比丘們!這些被稱為煩惱應該以受用捨斷。
應該以忍受捨斷
比丘們!什麼是煩惱應該以忍受捨斷呢?比丘們!這裡,比丘如理省察而忍耐寒、
熱、飢、渴,虻、蚊、風、日、蛇的接觸,辱罵、誹謗的語法,他是對已生起苦的、激
烈的、猛烈的、辛辣的、不愉快的、不合意、奪命的身體感受之忍住者。
比丘們!凡不忍受者,會生起煩惱、惱害、熱惱,凡忍受者,這樣,那些煩惱、惱
害、熱惱不存在。比丘們!這些被稱為煩惱應該以忍受捨斷。
應該以迴避捨斷
比丘們!什麼是煩惱應該以迴避捨斷呢?比丘們!這裡,比丘如理省察而避開兇惡
的象,避開兇惡的馬,避開兇惡的牛,避開兇惡的狗,[避開]蛇、殘株、荊棘叢、坑洞
、斷崖、溝池、污水坑。坐在像這樣的不當座位,行於像這樣的不當行境,親近像這樣
的惡朋友:同梵行智者會認定[他]於惡的狀態者,他如理省察而避開那不當座位、那不
當行境、那惡朋友。
比丘們!凡不迴避者,會生起煩惱、惱害、熱惱,凡迴避者,這樣,那些煩惱、惱
害、熱惱不存在。比丘們!這些被稱為煩惱應該以迴避捨斷。
應該以除去捨斷
比丘們!什麼是煩惱應該以除去捨斷呢?比丘們!這裡,比丘如理省察而不忍受已
生起的欲尋,使它走到捨斷、除去、作終結、不存在,已生起的惡意尋……(中略)已
生起的加害尋……(中略)不忍受已生起的惡不善法,使它走到捨斷、除去、作終結、
不存在。
比丘們!凡不除去者,會生起煩惱、惱害、熱惱,凡除去者,這樣,那些煩惱、惱
害、熱惱不存在。比丘們!這些被稱為煩惱應該以除去捨斷。
應該以修習捨斷
比丘們!什麼是煩惱應該以修習捨斷呢?比丘們!這裡,比丘如理省察而依止遠離
、依止離貪、依止滅、捨棄的圓熟修習念覺支;如理省察而依止遠離、依止離貪、依止
滅、捨棄的圓熟修習擇法覺支;……(中略)修習活力覺支……修習喜覺支……修習寧
靜覺支……修習定覺支……依止遠離、依止離貪、依止滅、捨棄的圓熟修習平靜覺支。
比丘們!凡不修習者,會生起煩惱、惱害、熱惱,凡修習者,這樣,那些煩惱、惱
害、熱惱不存在。比丘們!這些被稱為煩惱應該以修習捨斷。
比丘們!對比丘來說,凡煩惱應該以見捨斷者,它們被見捨斷;凡煩惱應該以自制
捨斷者,它們被自制捨斷;凡煩惱應該以受用捨斷者,它們被受用捨斷;凡煩惱應該以
忍受捨斷者,它們被忍受捨斷;凡煩惱應該以迴避捨斷者,它們被迴避捨斷;凡煩惱應
該以除去捨斷者,它們被除去捨斷;凡煩惱應該以修習捨斷者,它們被修習捨斷,比丘
們!這被稱為:『比丘住於一切煩惱自制之已防護,切斷渴愛,破壞結,以慢的完全止
滅而得到苦的結束。』」
這就是世尊所說,那些悅意的比丘歡喜世尊所說。
一切煩惱經第二終了。
f*******e
发帖数: 5594
13
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哲学上的存在与不存在已经没有以往那么清晰了。兔王提到过哲
学已死的概念。所以我觉得与其把本体与非本体对立,不如把它们看作是趋向于终极的
不同阶段。原始佛法中提到的空也可以看作是一种本体,如来藏阿赖耶识真如等也是一
种本体。作为一种指向本身并没有问题,问题在于人自我意识的影响,仍然希望在这些
本空的本体当中,找到恒常不变的“我”。
那么以上的理解也同时就可以看作是实相,无常、无我、空、苦。

【在 n********n 的大作中提到】
: 看对"实相"是如何理解的。"无常"在哲学上是存在方式, 很类似世界是运动的。这可以
: 说是佛教的实相, 但不是哲学上的"存在"。哲学的实相或真实, 一般指存在或本体。原
: 始佛教显然不涉及这些, 从心理角度的"工具"来看, 更不涉及存在或本体。说原始佛教
: 是哲学上的非本体论是很恰当的。而大乘涉及了如来藏阿赖耶识真如等本体论范畴。
: 心理学说人的几个层次由高到低包括信仰(精神), 身份, 价值和理念, 能力, 行为和环
: 境。佛教对人的改造显然包括上述几个。有方法工具, 也有其上的信仰价值等。说心理
: 学是哲学是过分的, 佛教至少原始佛教如是。
: 非我或无我无非是无常概念的一个延伸, 由于无常就没有可以控制的, 主宰的, 不变的
: , 可以依靠的主体(我)。一切在运动流变之中。所以人也要随之运动流变, 没有静止的
: 我, 但有运动(改变)的我。所以苦是可以改变的, 苦的原因是执取, 苦的灭除是厌离舍

n********n
发帖数: 8336
14
相應部44相應10經/阿難經(無記相應/處篇/如來記說)(莊春江譯)
那時,遊行者婆蹉氏去見世尊。抵達後,與世尊互相歡迎。歡迎與寒暄後,在一旁
坐下。在一旁坐好後,遊行者婆蹉氏對世尊這麼說:
「怎麼樣?喬達摩先生!有我嗎?」
當這麼說時,世尊變得沈默。
「那樣的話,怎麼樣?喬達摩先生!無我嗎?」
第二次,世尊變得沈默。
那時,遊行者婆蹉氏起座離開。
那時,尊者阿難在遊行者婆蹉氏離開不久時,對世尊這麼說:
「大德!為何你不解答遊行者婆蹉氏所問的問題呢?」
「阿難!當我對遊行者婆蹉氏所問的『有我』,如果解答為『有我』時,阿難!這
會與那些恆常論的沙門、婆羅門在一起;阿難!當我對遊行者婆蹉氏所問的『無我』,
如果解答為『無我』時,阿難!這會與那些斷滅論的沙門、婆羅門在一起;阿難!當我
對遊行者婆蹉氏所問的『有我』,如果解答為『有我』時,阿難!這是否會與我生起的
『一切法無我』之智隨順呢?」
「不,大德」
「阿難!當我對遊行者婆蹉氏所問的『無我』,如果解答為『無我』時,阿難!對
已迷亂的遊行者婆蹉氏會有更多的迷亂:『我之前確實存在的我,它現在不存在了。』
f*******e
发帖数: 5594
15
有时候你会觉得是虚无的,有时候你又会觉得是那么的近。

【在 t******g 的大作中提到】
: 对所谓实相的追求, 就象是绝大部分在“有我”的情况下谈“无我”一样,
: 所以我说是虚无缥缈
: 这就像有些人在网上极尽辩论之能事, 就是画饼充饥而已
: 手里几张毛票, 看到人参, 回去做梦的时候就以为真的吃到了

f*******e
发帖数: 5594
16
长夜安乐,心解脱应该是同一个意思。

【在 t******g 的大作中提到】
: 杂阿含18经里讲到非我 非我所的时候提到了长夜安乐
n********n
发帖数: 8336
17
还是不一样。哲学上的存在一般是指永恒无限的本原。像道家的道就是本体, 而佛教的
空显然不是道一样的概念。
我的意思是佛教可以说实相, 但不是哲学上本体或本原的意思。大乘是本体论, 故除外。

【在 f*******e 的大作中提到】
: 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哲学上的存在与不存在已经没有以往那么清晰了。兔王提到过哲
: 学已死的概念。所以我觉得与其把本体与非本体对立,不如把它们看作是趋向于终极的
: 不同阶段。原始佛法中提到的空也可以看作是一种本体,如来藏阿赖耶识真如等也是一
: 种本体。作为一种指向本身并没有问题,问题在于人自我意识的影响,仍然希望在这些
: 本空的本体当中,找到恒常不变的“我”。
: 那么以上的理解也同时就可以看作是实相,无常、无我、空、苦。

t******g
发帖数: 17520
18
怎么说内, 说实相是虚无是不对,或许只能说竭力地去追求实相这个动作是无效的
实相对凡夫来说是电光火石一样来了就走的, 意识到了,它也就走了
想有追求实相的心, “实相”是不可能来到的
我说的实相可能和你说的实相会有些许差距

【在 f*******e 的大作中提到】
: 有时候你会觉得是虚无的,有时候你又会觉得是那么的近。
t******g
发帖数: 17520
19
我回去查查

【在 f*******e 的大作中提到】
: 长夜安乐,心解脱应该是同一个意思。
f*******e
发帖数: 5594
20
实相应该是大乘的说法,实相与虚相、假象相对,我说的实相更应该说是本相、本象,
与表象相对。
本相不是目的,但是基石。

【在 t******g 的大作中提到】
: 怎么说内, 说实相是虚无是不对,或许只能说竭力地去追求实相这个动作是无效的
: 实相对凡夫来说是电光火石一样来了就走的, 意识到了,它也就走了
: 想有追求实相的心, “实相”是不可能来到的
: 我说的实相可能和你说的实相会有些许差距

t******g
发帖数: 17520
21
我觉得实相的reference是心, 心就是mind
心在没有五盖的情况下的“显现”就是所谓“实相”
“没有五盖”的意思不是有和没有,而是一种平衡的方式
在五盖很盛的时候, 是没有办法做基石的

【在 f*******e 的大作中提到】
: 实相应该是大乘的说法,实相与虚相、假象相对,我说的实相更应该说是本相、本象,
: 与表象相对。
: 本相不是目的,但是基石。

g*******r
发帖数: 1414
22
大家哪里有什么关于不二论的哲学基础的资料?
我觉得不二论就算不是谬论,也是几乎无法用于实践的理论。
不二论几乎就把宗教世俗化的负面性发挥到最大。因为不二论很容易用来sugar
coating人性的劣根性,结果把劣根性冠冕堂皇甚至发扬光大

【在 t******g 的大作中提到】
: 非我(上篇)
: Posted on 2016 年 05 月 03 日 by 學文
: (朱倍賢老師開示於2016年3月20日)
: 現在有很多普遍地對於「非我」(anātta/anātman)此一話題的誤解。此篇分上下兩部
: 分講述「非我」的觀念。
: 佛陀講「非我」的動機是為了長夜安樂之道,不是在描述實相或本體論
: 佛陀在講「非我」這個議題時,起始動機和用意不是在探索所謂的實相,或探索宇宙人
: 生最高、最終的本體論上的真理。與其去討論本體上終究的本質是什麼,到底是人性本
: 惡、還是人性本善,到底是性空、唯識,不如去討論,行為與痛苦間的關係。這就是回
: 歸到佛法最原始的「業力」的學說。不斷地看到在起心動念、活動方式的層面上,什麼

1 (共1页)
进入Wisdom版参与讨论
相关主题
拒绝利用神通传教的佛陀(转载)Re: 急躁情绪 Re:lanslord兄
“破僧”与“三净肉”[合集] 修行和心行(2) ZT
佛陀为什么禁止用神通传教四圣谛5
百业经故事: 一位老人[合集] 拒絕利用神通傳教的佛陀 (转载)
同一個識在輪迴嗎?─嗏帝比丘的邪見[转]恶口的果报
佛法否认造物主,从而远超各大宗教的境界如果有興趣,可以到這個論壇來看看
同一個識在輪迴嗎?分析一些关于菩萨,阿罗汉和佛的错误观念zt
法尚應捨,何況非法?zt佛陀为何拒絕实行食素主义(转帖)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佛陀话题: 沒有话题: 煩惱话题: 一個话题: 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