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boards

本页内容为未名空间相应帖子的节选和存档,一周内的贴子最多显示50字,超过一周显示500字 访问原贴
Wisdom版 - 自他相换修法 - 济 群法师
相关主题
慈诚罗珠堪布:自他相换的修法《在家律学》之三:戒体
心真如门之立空与真实不空华译圣典对研究原始佛教的价值
[转]做善事的功德,不在钱的多少,而是看发心!!![合集] 华译圣典对研究原始佛教的价值
自他平等。唯识初阶: 唯识学的基本立场与方法(3)--隆藏法师
修行人的婚姻观--张慈田《大般若波罗蜜多经》选读
你可以更慈悲: 行菩提心,自他交换修法(顶果钦哲仁波切)关于如来藏
慈诚罗珠堪布:自他平等的修法涅槃绝对不能是识的客体
更深重的自我贪爱执著[合集] 涅槃绝对不能是识的客体兼谈涅槃和五蕴的关系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自他话题: 相换话题: 生起话题: 菩提话题: 修习
进入Wisdom版参与讨论
1 (共1页)
G****t
发帖数: 1799
1
除阿底峡尊者的“七因果”之外,藏传佛教中,还有一支关于菩提心修行的重要传承
,就是寂天菩萨的“自他相换法”。寂天菩萨是公元8世纪左右的印度中观派论师,属
于文殊、龙树深观体系的传承。“自他相换法”出自《入菩萨行论》,是寂天菩萨最为
重要的著述,至今有着广泛影响。该论曾在宋代雍熙二年(985)由天息灾译成汉文,
但始终未能引起重视。近代以来,先后有隆莲法师和如石法师重新翻译,引起了很多佛
子的关注。近年来,还出现了修学《入菩萨行论》的热潮,这是一个可喜的现象。
《道次第》中,关于自他相换的修习内容,主要是从四个方面进行阐述:一是说
明自他相换的意义,二是说明自他相换的原理,三是说明怎样修自他相换,四是发菩提
心要达到什么样的量。
1.自他相换的意义
《入行论》云:“谁有于自他,欲速为救护,于自他当换,是即密妙行。”又云
:“尽世间安乐,从愿他乐生,尽世间苦恼,由欲我乐生。愚人作自利,能仁为利他,
依此二差别,何须复多说。我乐与他苦,若不正相换,即不能成佛,亦无世间乐。”谓
我爱执者是一切衰损之门,爱执他者为一切圆满之处,当思惟之。
这一段引《入菩萨行论》的偈颂,说明自他相换的意义。《入菩萨行论》是关于菩
提心修行最权威的论典之一,在藏地备受重视。其最大特点在于,把菩萨道修行的原理
阐述得非常透彻,让你觉得就是这么回事,必须这么去做,否则就没有任何退路。
“《入行论》云:谁有于自他,欲速为救护,于自他当换,是即密妙行。”《入
行论》说:任何一个人,无论是想快快救度自己,还是快快救度他人,都要修习自他相
换的法门,这是甚深微妙的修行,是成佛的捷径。以下三个偈颂,也都引自《入行论》。
“又云:尽世间安乐,从愿他乐生,尽世间苦恼,由欲我乐生。”论中又说:世
间所有的安乐,都是从希望他人乃至一切众生快乐而产生。世间所有的苦恼,都是从只
希望自己快乐而产生。这和世人的观念有很大差距。我们会觉得:只有为自己做些什么
才可能得到快乐,怎么可能为别人做些什么而自己得到快乐呢?那不是太奇怪了吗?寂
天菩萨接着为我们举了一个极有说服力的例子。
“愚人作自利,能仁为利他,依此二差别,何须复多说。”这个偈颂以凡夫和佛
的差别,说明必须利他的原理。凡夫最大的特点就是以自我为中心,处处想着为自己谋
取利益,结果却在不断制造痛苦和轮回。而佛陀本着无尽的悲愿,从因地行菩萨道到证
道后弘法利生,都是为了利他,丝毫没有考虑自己,由此成就大解脱、大自在。如果我
们看到两种心行带来的不同结果,还需要多说什么吗?如果我们想成就佛陀的慈悲和智
慧,就必须像他那样无我利他。如果我们继续自己的凡夫习气,结果必然是招感无尽的
苦果。
“我乐与他苦,若不正相换,即不能成佛,亦无世间乐。”凡夫通常只希望自己
得到快乐,而对他人的痛苦漠然视之,如果不改变这样的心行,不将这两种角色进行对
换,将对自己的在乎转给众生,将对众生的漠视转给自己。那么,不仅无法成就佛道,
连世间有漏的安乐都难以获得。我们现有的生命处境已经证明:这条道路是走不通的,
只会给自己带来痛苦。因为这么做只会强化我执,成就贪嗔痴,使我们走在不断制造痛
苦的轮回之路。自他相换修行的主要思想就在于,如果不相换的话,就不能成佛,就只
有痛苦——这是我们必须看清的生命真相。
“谓我爱执者是一切衰损之门,爱执他者为一切圆满之处,当思惟之。”这种爱
护和执著自己的心理,是导致一切不幸、烦恼和痛苦的根源。而爱护一切众生并希望他
们得到安乐的心理,则是世间一切福报和成就佛果利益的关键。关于这一原理,我们需
要反复思考。这句话是菩提心修行的重点所在,也是整部《道次第》中最为重要的内容
之一。
虽然自他相换的观念和凡夫心差距很大,但只要对佛法教义有一定认识,是能够
接受这一原理的。为什么凡夫的生命是痛苦的?因为它是依无明我执而建立,本身就是
制造痛苦的机器。而我执正是这台机器的核心部分,如果不从核心予以解决,痛苦将永
远不会止息。
2.自他相换的成立及原理
若能修习,则彼心发生者,如昔为我之仇,若闻其名便生憎畏。后和为友,倘复
无彼,反生大不悦豫。故修心之后,则将自作他,视他如自之心亦能生起也。
《入行论》云:“难中不应退,以此修习力,闻名生怖者,无彼反不悦。”又云
:“置我身为他,如是无所难。”设作是念:他身实非我身,将他作自之心,如何可生
起耶?谓如此身亦是父母精血所成,是亦他之身分,以往昔串习增上生起我执,若于他
身如己之爱执亦能生起。彼论云:“以是乃他人,精血滴所成,由汝执为我,如是于他
修。”
如是于胜利、过患善思惟者,由至诚修习生起勇悍。若能修习,则能生起。如是
见已,当修习之。
这一段说明自他相换的原理。很多人会觉得,我是我,众生是众生,怎么可能相换
呢?其实,每种心行都是训练起来的,关键在于我们接受的什么训练。因为心是缘起的
,也是无常的,其中充满着不确定。爱和恨,亲和疏,敌和友,时时都在不断变化中。
我们现在的很多情绪,只是代表生命的一种积累,而且是惰性和习气的积累。虽然我们
看起来忙忙碌碌,但这只是堕在固有的不良习气中,堕在习惯的按部就班中。所以,常
常是越忙越痛苦,越忙越茫然,越忙越没有方向。而修行则是对心的正面训练,是训练
我们的健康心行和正知正念。
“若能修习,则彼心发生者,如昔为我之仇,若闻其名便生憎畏。后和为友,倘
复无彼,反生大不悦豫。”在此,宗大师以形象的比喻,说明怎样修习这种自他相换的
心。就像某人过去曾经是你的仇人,哪怕只是听到对方的名字,你都会不由自主地心生
厌恶,因为这种嗔恨非常强烈,很容易就被调动起来。但后来你们化敌为友了,如果没
有见到他,你反而觉得不舒服,觉得若有所失。这就说明心是可以改变的,当然,其间
需要经历一个转化过程,不是自然而然就会发生转变的。
“故修心之后,则将自作他,视他如自之心亦能生起也。”既然敌友也可以转化
,那么通过修行之后,把自己当做他人,把他人看做自己的心也是能够生起的。
“《入行论》云:难中不应退,以此修习力,闻名生怖者,无彼反不悦。”《入
菩萨行论》说:有人说修自他相换很难,但我们不应该退却,只要对心进行有效训练,
是完全可以做到的。就像那些我们曾经听到名字就咬牙切齿的人,一旦化敌为友之后,
看不到他们反而觉得失落。
“又云:置我身为他,如是无所难。”所以《入菩萨行论》又说:把自己和他人
进行换位思考,也并不是艰难到无法完成的。关键是要在认识上进行调整,然后反复熏
习。
“设作是念:他身实非我身,将他作自之心,如何可生起耶?谓如此身亦是父母
精血所成,是亦他之身分,以往昔串习增上生起我执,若于他身如己之爱执亦能生起。
”可能有人会想到:他人的身体并不是我的身体,那么,把对方和自己进行对换的心行
怎么可能生得起来呢?我们要想到,我们的身体也是从父母的精血和合而来,细究起来
,也是属于别人的,其中哪有什么是我?我们之所以会把这个色身当做是我,只是因为
识前去投胎时,由往昔坚固的串习推动,对此生起我执。从这个角度来看,对他人身体
完全可以生起像对自己那样的爱著。就如父母对儿女,往往视为自己生命的一部分,甚
至看得比自己更重,这就是“将他作自”的一种表现。所谓的“我”,也是根据不同人
的设定,而有狭隘和广大的不同,有些是以个人为我,有些是以家庭为我,有些是以国
家为我。可见,“我”并非固定不变的,只是一种因缘假象。也正因为不是固定的,一
旦改变设定,这种相换的修行是完全可行的。
“彼论云:以是乃他人,精血滴所成,由汝执为我,如是于他修。”《入菩萨行
论》说:身体是父母精血所成,只是因为我们把它执以为我,才会对它如此爱著。对于
他人,我们也完全可以这样观修。我们讲到利益众生时,很容易把自己和众生对立起来
,其实我们也是众生的一部分,从本质上说是一体的。
“如是于胜利、过患善思惟者,由至诚修习生起勇悍。若能修习,则能生起。如
是见已,当修习之。”所以,我们要思惟自他相换的殊胜利益和不相换的过患。这是属
于观察修,是建立在如理思惟的基础上,通过思惟调整观念,生起勇猛精进之心。如果
能够不断强化这种思惟,将他作自、将自作他的认识就能随之生起。具备相关认识之后
,还应该认真修习。因为心行是缘起的,只要不断加以滋养,加以强化,就一定能够发
生改变。
3.自他相换的修习次第
① 去除障碍
言自他换,或说将自作他、将他作自者,非谓于他想是我,于彼眼等想是我所,
谓换爱执自及弃舍他之位置也。生起于他如自而爱执,于自如他而弃舍之心也。是故说
我乐与他苦换者,亦谓于自爱执见如怨仇,灭殷殷而作之自乐。于他爱执见为功德,灭
弃舍他之苦已,为除彼苦殷殷而作。总之,即不顾自乐,于除他苦之事而行也。
于修彼心有其二障,自他苦乐之依自他二身,犹如青黄各各类别而执之。由是于
彼所依之苦乐,亦念此是我者,或行或除,此是他者,念已而弃。彼之对治,谓自他体
性无可分别,彼此相待,于我亦生他心,于他亦起我心,如彼山此山也。譬之彼山,于
此处虽起彼山之心,若到彼山,则生此山之心也。故不同青色,任观待于谁,亦唯生青
色之心,不起余色之心也。
《集学论》云:“修自他平等,菩提心坚固,唯自他观待,虚妄如彼此。居中自
非彼,观谁而成此,本性自不成,观谁而成他。”谓唯是观待其所待而建立,无以自性
而成也。又除念他之苦无损于我,不为除彼而励力之碍者,谓若如是者,则不应恐老时
苦,于壮时集财,以老之苦于壮无损故。如是则手亦不应除足之苦,是他故也。
此说是略为举例,如上午下午等,亦如是加之。设想老壮是一相续,手足是一集
聚,不同自他之二也。相续与集聚者,唯是于多刹那及多集聚而施设,无自己单独之本
体。自我他我亦须于彼相续集聚而施设,以唯自他相待之建立,无有本体也。虽然,是
以无始串习爱执之增上,自苦生时不能堪忍。故于他若修爱执,则于他之苦亦生不忍焉。
接着讲述修习自他相换的次第,本论主要从去除障碍和正明修法两部分展开说明。
对于任何法门的修行来说,除障都是非常重要的,直接关系到修行能否顺利进行。关于
自他相换的修行,我们首先需要有正确认识:怎么换,到底换什么?
“言自他换,或说将自作他、将他作自者,非谓于他想是我,于彼眼等想是我所
,谓换爱执自及弃舍他之位置也。”所谓自他相换,或者说“将自作他,将他作自”,
并不是说把别人想成是我,更不是把别人的东西想成是我的。而是说,在内心把爱执自
己和弃舍众生的位置进行对换。
“生起于他如自而爱执,于自如他而弃舍之心也。”以往,我们心中只有自己而
没有众生,通过自他相换的修行,要对有情生起对待自己那样的爱著,而对自己生起对
待他人那样的舍弃之心。也就是说,把自己和众生在内心的位置进行对换,把爱著自己
的心用来爱著众生,把弃舍众生的心用来弃舍自己。
“是故说我乐与他苦换者,亦谓于自爱执见如怨仇,灭殷殷而作之自乐。于他爱
执见为功德,灭弃舍他之苦已,为除彼苦殷殷而作。”所以说,将只顾自己快乐改变为
一心去除他人痛苦的修行,就是将爱著自己的心视为冤家仇敌,灭除这种时时只考虑自
己快乐的心理。当我们认识到利益众生的功德(一是在利他过程中摧毁我执,二是由利
他完成佛陀那样慈悲品质),灭除无视他人痛苦的冷漠心行之后,为了帮助众生解除痛
苦,努力修习广大的利他行。
“总之,即不顾自乐,于除他苦之事而行也。”总而言之,自他相换就是不在意
自己的快乐,无论做什么,都是为了解除众生痛苦而做,为了利益众生而做。
“于修彼心有其二障,自他苦乐之依自他二身,犹如青黄各各类别而执之。”修
习自他相换有两种主要障碍。有些人觉得,自他苦乐分别建立在自他两种身心上,比如
我的痛苦是建立在我的身心上,他的痛苦是建立在他的身心上,就像青色是青色,黄色
是黄色,各不相干。
“由是于彼所依之苦乐,亦念此是我者,或行或除,此是他者,念已而弃。”因
为执著于自他之别,所以对依不同色身建立的苦乐,也会分别这种苦乐是产生在我身上
,要进行调整或予以断除。那是属于他人的痛苦,觉得与我无关而放弃了。这是众生最
常见的心态,对于这种心态,宗大师是怎么指导我们进行对治的呢?
“彼之对治,谓自他体性无可分别,彼此相待,于我亦生他心,于他亦起我心,
如彼山此山也。”对治这种错误认识的方法,就是认识到自和他的体性并没有本质差别
,只是相待而有的。比如两个人,从我的角度来说,我是“自”,而对方是“他”。但
从对方的角度来说,他所说的“自”却是他自己。就像我们看待那座山和这座山,只是
根据不同角度安立彼此,只是分别对待,并没有什么绝对的我,也没有绝对的他。
“譬之彼山,于此处虽起彼山之心,若到彼山,则生此山之心也。”比如对面那
座山,我们站在这里时,觉得那是对面的山。但来到那座山下的时候,对面就成了眼前
,为“此山”而非“彼山”。所以这种此和彼是相对的,不是本质性的。
“故不同青色,任观待于谁,亦唯生青色之心,不起余色之心也。”所以,自他
或彼此的分别,不同于前面所举的青色。因为不管在谁的观察中,都只会生起青色的感
觉,不会觉得这是黄色或其他颜色。但自他、彼此却会随着角度的不同而变化,随着定
位的不同而变化。所以用青黄各别来说明自他关系是不能成立的,因为这种设定是对待
的,只是一种假名安立而已。
“《集学论》云:修自他平等,菩提心坚固,唯自他观待,虚妄如彼此。居中自
非彼,观谁而成此,本性自不成,观谁而成他。”《大乘集菩萨学论》说:如果我们能
修习自他平等,就能令菩提心坚固。因为自他只是假名安立,是虚妄不实的,就像所谓
的彼或此那样,只是相对而有。如果说其中的自和他不同,那么,谁又必然是这个“此
”(自),具备“此”的本质呢?既然没有谁具备“自”的本质,那又有谁必然是那个
“他”呢?事实上,彼是不能单纯叫做彼的,必然是有对待的,是相对此而言的假名安
立。但此又是什么?也是相对彼而言,如果没有彼,也就没有什么可以成为此的本性。
因为诸法都是无自性,只是因缘的假象。我们在假象上安立种种错误设定,才有颠倒妄
想。修行所做的,就是把这些错误设定去掉,很多粗的烦恼也将随之瓦解。当然,细的
烦恼要靠止观破除,但粗的烦恼可以通过改变观念来解除。
“谓唯是观待其所待而建立,无以自性而成也。”这是对以上所引《大乘集菩萨
学论》偈颂的总结。也就是说,一切都是依对待而建立,依彼此的定位而建立,不具有
固定不变的自性。所谓自性,就是自己独立形成且固定不变的本质。佛法认为,世间一
切都是依条件产生,不具有独立不变的自性,正如龙树菩萨在《中论》所说:“诸法不
自生,亦不从他生,不共不无因,是故知无生。”
“又除念他之苦无损于我,不为除彼而励力之碍者。”此外还要破除那种觉得他
人痛苦和我没有关系,没必要为解除他人痛苦而努力的障碍。这是自他相换修行的第二
种障碍,这种观念还是基于自性见,觉得这是我,那是他,所以就没有迫切感,没有积
极帮助的动力。
“谓若如是者,则不应恐老时苦,于壮时集财,以老之苦于壮无损故。”如果这
样想的话,一个人就不应该因为担心老来受苦而在年轻时拼命赚钱,因为晚年所受的苦
对年轻时的我们也没什么损害,何必提前做好准备呢?我们之所以会在年轻时就为尚未
到来的老年做好安排,原因就在于,那是为“我”付出的努力,所以心甘情愿。如果我
们认识到众生和我们本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帮助他们解除痛苦,也是为自己而不是别人
在做,动力就完全不同了。
“如是则手亦不应除足之苦,是他故也。”如果再按这个想法延伸的话,那么,
脚受伤的时候,手也不应该为脚去除痛苦,因为相对手来说,脚也是“他”。或许有人
会说,那是因为手和脚都是属于我的。其实,世间一切都如我们的手和脚一样,有着密
切关系。因为世界是缘起的,没有任何一法是孤立的。
“此说是略为举例,如上午下午等,亦如是加之。”另外再略举几个相关的例子
,比如下午的痛苦对上午会不会有影响?如果不会有影响,上午就不该设法阻止下午即
将遭受的痛苦,或者下午就不该抚慰上午遭受的痛苦。相信没有谁会这样去分别,这样
去斤斤计较。
“设想老壮是一相续,手足是一集聚,不同自他之二也。”我们所以会关心自己
的老年,手脚也会相互帮助,主要是觉得,老年是壮年生命的相续,手和脚则共同生长
在这个五蕴和合的色身上,不同于自和他是两个部分。比如我的相续不会相续到你的生
命体上,你的相续也不会相续到我这里来。其实,我们之所以觉得这个身体是“我的”
,觉得手和脚是“我的”,只是用我执将他们锁定起来,进而排斥这个锁定以外的一切
。当这个设定去除之后,就会觉得,所谓的你、我、他,所谓的人类和动物,其实都是
一体的。我们和其他众生,就是手和脚的关系,是息息相关而不可分割的。
“相续与集聚者,唯是于多刹那及多集聚而施设,无自己单独之本体。”无论是
从壮年到老年的相续,还是手足在色身的集聚,都是众缘和合而成。换言之,生命只是
由众多刹那和众多积聚而有,并依此施设所谓的自他,其中并没有作为主宰的、独立不
变的本体。正如《金刚经》所说:“若世界实有者,则是一合相,如来说一合相,则非
一合相,是名一合相。”生命如此,微尘如此,宇宙同样如此。相续和集聚,只是因缘
的相续,因缘的集聚,就像前面的水和后面的水,是刹那生灭、相似相续的。
“自我他我亦须于彼相续集聚而施设,以唯自他相待之建立,无有本体也。”无
论我们自己还是他人,都是在相续和集聚上施设的概念,仅有自和他的名言差别而已,
并没有独存的实质。在本质上,我们的集聚和其他众生的集聚都是一样的,如果我们执
著于这些集聚,以为这必然是“我”,那必然是“他”,不过是一种颠倒妄想。经常这
样思惟,你会发现,所谓的自己就像一辆汽车,除了众多零件的组合之外,并没有具有
不变本质的汽车。
“虽然,是以无始串习爱执之增上,自苦生时不能堪忍。故于他若修爱执,则于
他之苦亦生不忍焉。”虽然生命只是刹那的相续和支分的集聚,但因为无始以来的串习
和爱著,当自身生起痛苦时,我们自然会感到难以忍受。如果把这份爱著之心扩大到其
他众生,那么,对于他们生起的痛苦也会感同身受,于心不忍。母亲对儿女的爱就是这
样,儿女所遭受的每一点痛苦都会使母亲牵挂不已,所谓母子连心。当我们把这份爱自
己和爱儿女的心转变成爱护一切众生,就是自他相换了。
以上,破除了常人在修习自他相换时最容易产生的两种障碍,一是“自他苦乐依
自他之身”,二是“他苦与我无损”。对治之道,就是认识到没有什么独立存在的自或
他。突破这两重心理障碍之后,才可以正式起修。如果没有认识到自和他只是假名安立
,修起来可能会困难重重,无法自觉自愿地去做。
② 正明修法
正明修法者,由我贪增上,以我爱执持,从无始生死直至于今,生起种种不可欲
乐。虽欲作一自利圆满,执自利为主,以行非方便故,虽经无数劫,自他义利皆悉无成
。非但不成而已,且纯为苦所逼迫。若将自利之心换而为他,则早已成佛。自他义利,
一切圆满无疑矣。
以不如是故,劳而无益,空过时也。今乃了知,第一怨仇即此我爱执持。依念正
知,多为励力,未生勿生,生莫相续而住。是念决定坚固,多次修之。如是数数思惟爱
他之胜利,生起勇决。舍弃他心,未生不生,生莫久续。于他珍惜爱乐悦意,从如何能
生之门,如昔于自爱执,应当生起于他爱执之心也。
阿底峡尊者云:“不知修习慈悲之菩萨,唯藏人知之。”若然,如何作耶?谓须
从初次第而学也。朗日汤巴云:“霞婆巴与我二人,有人方便十八与马方便一,共十九
。人方便者,谓于最胜菩提发心已,任何所作,悉于有情义利而学者是。马方便者,菩
提心未生不生,已生不住,不容增长,是我爱执背弃于此,何能损害而净修?朝向有情
,何能饶益而修习者是。”
康隆巴云:“以我等舍弃有情,所以有情亦于我等如是作也。”大乘根本立与未
立,大乘之数入与未入,一切归于此。于一切时中,观察此心如何生起。若生者善,若
其未生,莫如是住,依止示彼之善知识与如是修心之伴,常为共住。阅如是开示之经论
,于彼之因集积资粮,净除业障。自若亦如是修心,决定投播如是完全种子,事业非小
,理应欢喜。
如阿底峡尊者云:“大乘法门欲趣入,能除黑暗灭热恼,犹如日月菩提心,经劫
励力生亦可。”
接着,宗大师又对怎样修习自他相换法作了具体介绍。
“正明修法者,由我贪增上,以我爱执持,从无始生死直至于今,生起种种不可
欲乐。”我爱,为根本烦恼之一,即爱著自己所妄执的我。所谓正明修法,首先要认识
到,凡夫因为强烈地贪著自我,使我执成为生命的主导力量,依我执而开展生死轮回,
从无始以来直到今天,不断地制造各种痛苦。
“虽欲作一自利圆满,执自利为主,以行非方便故,虽经无数劫,自他义利皆悉
无成。”方便,手段、途径。我们希望人生有圆满结果,可因为想的只是自身利益,却
不懂得把重点放在利益他人身上。因为缺乏正确途径,虽经多生累劫的努力,都不能给
自他双方带来真正的利益和安乐。
“非但不成而已,且纯为苦所逼迫。”非但没能给自己带来圆满的利益,反而还
制造了无穷无尽的烦恼和痛苦。这就是我贪、我爱所导致的生命结果,因为方法不对,
定位不对,结果事与愿违。所以,我们必须意识到我执对生命产生的过患。
“若将自利之心换而为他,则早已成佛。自他义利,一切圆满无疑矣。”如果我
们将自利的心换成利他,将爱著自己的心换成爱他,必然早已成就佛果。无论自身还是
众生的利益,都能圆满成就。因为诸佛菩萨就是这么成就的,就是这样自觉、觉他、觉
行圆满的。
“以不如是故,劳而无益,空过时也。”如果我们不是将自利之心换成利他,即
使每天都在忙忙碌碌,都在为自己做着各种打算,也是劳而无功、虚度时光而已。动物
尚且会为觅食而操劳,如果我们也只是为了生存而工作,为了过得更好而奔忙,那和动
物是没有多少本质区别的,辜负了今生所感得的宝贵人身。因为这样的一天其实就等于
十天、百天,等于一辈子。从这个意义上说,再忙也是空过。
“今乃了知,第一怨仇即此我爱执持。”现在通过这样的观察和思考之后,我们
才知道:首要的敌人不是其他,正是我执,正是我们对自己的错误认定和执著,这是一
切烦恼生起的根本,也是修行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
“依念正知,多为励力,未生勿生,生莫相续而住。”正知,了知无我,不起我
执。我们现在要不断忆念我执、我爱的过患,使尚未生起的执著不再生起,而对已经生
起的执著,则以智慧进行观照,使心不再陷入这种执著的相续中。否则,心就会陷入妄
念并随之而去,成为我们的心相续,继续影响未来生命。
“是念决定坚固,多次修之。”我执来自无始以来的串习,非常坚固,我们要多
次修习,反复观察。在一次又一次的强化中,逐步认识到,每个念头乃至整个世界都是
缘起的假象,是缘生缘灭的。
“如是数数思惟爱他之胜利,生起勇决。”勇决,坚固的决定。我们还要不断思
惟爱他的功德利益,对此深信不疑并发愿成就。此处所说的爱他,不是爱某个人,也不
是某一部分人,而是关爱一切众生。爱他的胜利主要在于两方面,一是瓦解我执,二是
成就佛菩萨的大慈大悲。这正是菩萨道修行的两大内容,所以说,利他意义重大。
“舍弃他心,未生不生,生莫久续。”如果尚未生起弃舍众生的心,就不再令之
生起。如果已经生起舍弃众生的心,马上要以慈悲进行对治,不再令之相续。弃舍众生
本是凡夫的固有习惯,而当我们认识到我执过患和利他功德之后,就要改变这种心行,
转舍弃为关爱,转冷漠为慈悲。
“于他珍惜爱乐悦意,从如何能生之门,如昔于自爱执,应当生起于他爱执之心
也。”爱乐,就是好感。我们怎样才能对他人生起珍惜爱护之心?需要通过什么途径才
能生起?就要将以往对待自己的关爱,转而去对待一切众生,于众生生起对待自己那样
的关爱之情。这份爱乐和珍惜,就是慈悲心生起的基础。
“阿底峡尊者云:不知修习慈悲之菩萨,唯藏人知之。”据说阿底峡尊者到藏地
时,询问当地僧众:菩提心应如何发起?回答是:依仪轨修即可。所以尊者感慨说:不
知如何修习慈悲的菩萨,惟藏地的人才知道啊。其实,汉传佛教的情况也是同样,很多
四众弟子都受过菩萨戒,可有几个人知道菩提心如何发起?知道慈悲心怎样修习?须知
,菩萨戒的内涵就是菩提心和菩萨行。如果不懂得发菩提心,不懂得如何修习慈悲,充
其量也只是有名无实的菩萨,这是一种可悲的现象。汉传佛教虽然是大乘,却始终未对
菩提心教法引起足够重视。这就使得很多人学的是大乘法门,发的却是个人出离求解脱
之心。
“若然,如何作耶?谓须从初次第而学也。”那么,又该如何修习慈悲呢?尊者
的回答是:按最初的次第开始修习,也就是从念死无常、皈依三宝、深信业果、出离心
等一步步往上修。从这个意义上说,菩提心教法不仅仅是七因果和自他相换,而是包括
了走入佛门到成就佛果的完整修行。
“朗日汤巴云:霞婆巴与我二人,有人方便十八与马方便一,共十九。人方便者
,谓于最胜菩提发心已,任何所作,悉于有情义利而学者是。马方便者,菩提心未生不
生,已生不住,不容增长,是我爱执背弃于此,何能损害而净修?朝向有情,何能饶益
而修习者是。”大德朗日汤巴说:霞婆巴和我两人,有十八种人方便和一种马方便,共
十九种。所谓人方便,就是发起殊胜菩提心之后,所做的一切,都是想着利益一切众生
而做。所谓马方便,对治的就是我爱执。因为有了这种我爱执,使尚未生起的菩提心不
再生起,已经生起的菩提心无法安住,无法增长。如何才能断除这种我爱执,修习清净
的利他行?就要面对现实中的有情,做一切能够利益对方的事。以切身实践来长养慈悲
,强化利他之心。
“康隆巴云:以我等舍弃有情,所以有情亦于我等如是作也。”大德康隆巴说:
因为我们无始以来一直都在舍弃有情,所以,有情对我们也是这样。有些人常常抱怨,
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得不到他人的帮助,其实我们不妨反观一下自己:对别人做了多少
?给予了多少帮助?
“大乘根本立与未立,大乘之数入与未入,一切归于此。”大乘修行的根本是否
建立起来?我们是否已经成为大乘佛子?这一切都是依菩提心的有无而决定。如果发起
菩提心,那就是大乘行者,反之则不然。
“于一切时中,观察此心如何生起。”所以我们要时时刻刻地观察自身心行,观
察怎样令菩提心如法生起,如何将内心对众生的慈悲引导出来。这就是《道次第》所说
的观察修。
“若生者善,若其未生,莫如是住,依止示彼之善知识与如是修心之伴,常为共
住。”如果菩提心已经生起,固然是很好,应该继续安住在对众生的慈悲和善心中。如
果菩提心尚未生起,就不要安住在现有心行中,而要依止能为我们开显菩提心教法的善
知识,以及依菩提心教法修习的道友,时常与他们共住共修,以此策励自己。对于初发
心行者来说,善知识和善友都是非常重要的,能够营造如法的修学环境,有助于菩提心
的生起和巩固。
“阅如是开示之经论,于彼之因集积资粮,净除业障。”此外,我们还要经常读
诵有关菩提心教法的经论,增加对菩提心功德的认识,以及对菩提心教法的信心,由此
强化菩提种子在内心的力量。如《华严经?初发心功德品》中,弥勒菩萨就为善财童子
讲说了有关菩提心的赞歌,我每次读诵后都觉得深受鼓舞。我们还要根据这些经论的开
示,积集菩提心的生起之因,同时净除业障,这都是修习菩提心教法的前行,能够为进
入正式修行营造良好的心灵环境。
“自若亦如是修心,决定投播如是完全种子,事业非小,理应欢喜。”如果我们
能像前面所说的那样,亲近善知识、读诵经论、积累资粮、净除业障,再以七因果或自
他相换调整心行,必定在内心播下圆满的菩提种子。这是我们人生中的头等大事,应当
为自己感到欢喜。
“如阿底峡尊者云:大乘法门欲趣入,能除黑暗灭热恼,犹如日月菩提心,经劫
励力生亦可。”正如阿底峡尊者所说的那样:菩提心是契入大乘法门的关键,能够灭除
我们内心的黑暗和热恼。就像日月之光那样,消除世间一切黑暗。正因为菩提心是如此
殊胜,即使我们用长达一劫乃至多生累劫的时间去努力,也是完全值得的。
这一段主要为我们讲述了自他相换的修行重点,主要是断除我执和修习慈悲。此
外,读诵相关经论、依止善知识、集资净障等,也是发心必不可少的前行。
4.此心发生之量
此心发生之量者,前已释竟,应当了知。
“此心发生之量者,前已释竟,应当了知。”关于自他相换的修行要进行到什么程
度,前面已经解说圆满,我们应当对此有清楚的认识。这个量,一方面在于“将自作他
、将他作自”的深度,能否毫无保留地和众生进行相换;一方面在于广度,能否和一切
众生相换,而不是有所选择,有所排斥。
1 (共1页)
进入Wisdom版参与讨论
相关主题
[合集] 涅槃绝对不能是识的客体兼谈涅槃和五蕴的关系修行人的婚姻观--张慈田
诸法无我 那证果的是什么你可以更慈悲: 行菩提心,自他交换修法(顶果钦哲仁波切)
色边色慈诚罗珠堪布:自他平等的修法
益西堪布:抉择二无我讲记 2/10更深重的自我贪爱执著
慈诚罗珠堪布:自他相换的修法《在家律学》之三:戒体
心真如门之立空与真实不空华译圣典对研究原始佛教的价值
[转]做善事的功德,不在钱的多少,而是看发心!!![合集] 华译圣典对研究原始佛教的价值
自他平等。唯识初阶: 唯识学的基本立场与方法(3)--隆藏法师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自他话题: 相换话题: 生起话题: 菩提话题: 修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