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boards

本页内容为未名空间相应帖子的节选和存档,一周内的贴子最多显示50字,超过一周显示500字 访问原贴
Wisdom版 - 出家与在家
相关主题
出家在家闲谈大小乘,兼论‘原始’佛法(3)谈“焦芽败种”
萧平实的邪见信徒们竟然如此无知、无畏乃至无耻之尤 zt我是出家法師,請教高手,非誠勿擾
最好修学哪一宗百业经故事: 已婚妇
佛跟阿羅漢有什麼區別?真正的学佛是行菩萨道,不是表相的出家
断三界爱我慢证四果大乘非佛说
宣化上人:毁谤三宝罪不轻!欲疾得无上菩提,当修七法
如何引导父母学佛?佛菩提道函盖解脱道
维摩诘所说经--2.菩萨们三乘菩提之共道—解脱道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菩萨话题: 出家话题: 出家人话题: 声闻话题: 比丘尼
进入Wisdom版参与讨论
1 (共1页)
S******g
发帖数: 225
1
首先谈的是:出家与在家的定义。
所谓的出家,就是经典所说的剃发著染衣的人,也就是出离世间的家,剃除头发,
身上穿著坏色衣,与世俗人有所区别,这样的人就是出家人,亦名沙门。这样的出家人
可分为五种: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式叉摩那。其中比丘是指受具足戒的出家
男众,比丘尼是指受具足戒的出家女众,沙弥通常是指不满二十岁受沙弥十戒的出家男
众,沙弥尼通常是指不满二十岁受沙弥十戒的出家女众,式叉摩那是指学六法的沙弥尼
。然而一般人所认为的出家众,以比丘、比丘尼为代表。
在家人是指没有剃发、著染衣的人,通常是指蓄有头发、身著华丽衣服的人,与穿
坏色衣的出家人有明显的区隔。这样的在家人可分为优婆塞、优婆夷,其中优婆塞是指
受五戒的在家男众,优婆夷是指受五戒的在家女众。
所以,合此出家五众、在家二众,名为佛门七众;如果剔除沙弥、沙弥尼、式叉摩
那三种,剩下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四种,简称为佛门四众,也是一般学佛人
对出家与在家的共同称唿。
在佛门中,要成为真正的出家人或者在家人,都要受戒,如前面所说。所以,在佛
门要成为比丘、比丘尼要受具足戒,其中比丘具足戒共有二百五十戒,比丘尼具足戒共
要五百戒,这是大概的说法;实际上,比丘共有二百五十戒左右,比丘尼戒共有三百四
十戒左右。然而,比丘、比丘尼都是今世尽形寿受持,如果舍寿了,比丘戒、比丘尼戒
就消失了。所以说,比丘戒、比丘尼戒仅有一世而已,舍寿后其戒体就消失了。
在家人得要受五戒,那就是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也就是不
杀害众生、不偷不抢众生的财物、不与配偶以外的异性邪淫、不讲不如实语乃至欺骗众
生的虚妄语以及不喝酒五种。在家人如果受持这五戒,未来世可以保住人身。而且佛也
告诫:要得这个人身真的很难得,如同指甲上的泥土一样那么少,可是失去人身却如大
地土一样那么多。或许有人不相信:“真的是如此吗?”那么后学用科学家所举证的例
子来说明好了。
在这地球上,人类大约有七十亿人口;以及科学家证明,每一个人身上的细胞大约
有四十兆到六十兆那么多,然而人类身上的细菌,却是比人类的细胞来得多,有九倍之
多,也就是说,每一个人身上大约有三百六十兆到五百四十兆的细菌在自己的身上活动
。依佛法来说,每一个细菌都是有情,而这些有情以前也曾经得到人身,后来造下种种
恶业,乃至诽谤佛的正法,或者诽谤善知识等,下堕三恶道,后来在人间得以细菌的型
态出现。如果以一个人与其身上的细菌的数量来比较,不正是很清楚告诉大众:要得到
这个人身真的很难得,失去这个人身真的很容易啊!否则不会有那么多的细菌有情在人
的身上活动。因此,今世能够得到人身而不持五戒,未来世很容易失去这个人身,犹如
爪上土及大地土譬喻一样,再回头已经不堪回首,不能不慎啊!
又,比丘、比丘尼受了具足戒,或者优婆夷、优婆塞受了五戒后,应该要受菩萨戒
。为什么?
一者,佛在《梵网经》曾开示,菩萨戒“是诸佛之本源,菩萨之根本,是大众诸佛
子之根本,是故大众诸佛子应受持、应读诵、善学。”(《梵网经》卷二)
也就是说,菩萨戒乃是菩萨未来要成为四智圆明的究竟佛的根本来源,也是菩萨的
根本戒,更是佛弟子们的根本;所以佛弟子应该要受持菩萨戒,应该要读诵菩萨戒,并
且要依菩萨戒所说的真实内容如法持戒。
二者,佛在《菩萨璎珞本业经》也开示:“其受戒者,入诸佛界菩萨数中,超过三
劫生死之苦。”(《菩萨璎珞本业经》卷二)
也就是说,能够受持菩萨戒的人,其实已经入于诸佛法界中,入于菩萨数中,而且
可以超越三劫的生死苦,所以应该要受菩萨戒。由于菩萨戒乃是成佛之戒,不受菩萨戒
而能成佛,那是痴人妄想,根本不可能实现的,这也是菩萨戒名为千佛大戒的由来。
三者,菩萨戒乃是三聚净戒,也就是摄律仪戒、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所谓的摄
律仪戒,就是菩萨要受持一切清净戒;也就是说,只要是清净的戒,菩萨没有不受持的
。摄善法戒就是修一切善法;只要是善法,菩萨都要修学。饶益有情戒,只要能够利益
众生的,举凡一切财物等以及 佛所说的正法,菩萨都能够布施出去,让众生有所受益
。因此,受菩萨戒就是要摄一切律仪,摄持一切善法,乃至尽形寿利乐有情无有穷尽。
既然出家人受了菩萨戒,当然要以菩萨戒为正解脱戒,以前所受的声闻戒成为别解
脱戒。为什么?因为声闻戒乃是菩萨戒所析出来的戒,作为声闻解脱三界、未来可以入
无余涅槃的依归,或是作为未来成为四智圆明的究竟佛的正解脱戒;所以,菩萨戒含摄
了声闻的别解脱戒,声闻人受了菩萨戒以后,应该以菩萨戒为依归,不应该受了菩萨戒
以后仍然以声闻戒为依归。如果出家比丘、比丘尼受了菩萨戒以后,仍然以声闻戒为正
解脱戒,不以菩萨戒为依归,认为菩萨戒是别解脱戒,这样就不如法了。会有这样的情
形发生,乃是声闻的心态,认为声闻的具足戒远比菩萨高贵,才会有这样的错误认知。
却不知道,声闻戒仅有一世而已,舍寿了,声闻戒体已经失去了;而菩萨戒是尽未来际
、尽形寿受之,不会因为舍寿了菩萨戒体就失去了,反而含藏在如来藏里,带到未来世
。然而现见佛门中,许多人以出家表相来认定,所以到处充满了声闻的心态。这样的现
象自古以来就有了,不是现在才有。
在《大唐西域记》曾有这样的记载,可以让有声闻心态的佛弟子作为借镜。在中印
度有一秣底补罗国,当时有一论师名为德光,本来是修学大乘法,后来看了《毗婆沙论
》,退失大乘法,转变为小乘行者,专门评破大乘法;后来对佛经义理无法深入理解,
所以一直有许多的问题无法得到解答。当时有一阿罗汉名天军,他有神通,可以往来兜
率陀天,觐见 弥勒菩萨听法及请法。因为这样的缘故,德光论师遂请天军阿罗汉帮忙
,希望到兜率陀天觐见 弥勒菩萨,以解决目前的疑问。天军阿罗汉遂以神通接引德光
论师到兜率陀天觐见 弥勒菩萨;可是德光论师看见 弥勒菩萨身穿天衣、头戴天冠,而
且享有天福,不具有出家表相,所以不肯礼拜 弥勒菩萨。弥勒菩萨也知道德光论师慢
心很重,所以不肯为德光论师说法开示以解决他心中的疑问。如是经过三进三返,到了
第四次,德光论师还是想要觐见 弥勒菩萨;天军阿罗汉认为德光论师慢心很重,所以
不肯帮忙德光论师再次觐见 弥勒菩萨。
从上面例子来看,德光论师的心态就是标准的声闻心态,是以出家表相来认定一个
人是不是有修行的人。这样的情形自古以来就发生了,不是现在才有。这样的声闻心态
,就是认为现出家相才是最尊贵的、最崇高的,如果现的是在家相,譬如 弥勒菩萨现
天人相、在家相,不是出家相,声闻人绝对不会礼拜 弥勒菩萨。可是,他们有没有注
意到,观世音菩萨不是也现在家相吗?如果以声闻心态的标准来看,根本不能礼拜 观
世音菩萨的,可是他们为什么还是继续礼拜 观世音菩萨呢?这不是很矛盾吗?
由此可知,所谓的出家人,并不是以出家表相来认定的,而是以他有没有法可证,
他有没有实证三乘菩提的解脱智慧及般若智慧,乃至道种智、一切种智来认定的;如果
他没有实证三乘菩提之任何一种菩提及智慧,虽然现的是出家相,他仍然不是真正的出
家人。
诚如 弥勒菩萨在《大宝积经》开示:“此出家者唯形相耳,非真出家。若诸菩萨
真出家者,谓离诸相,处于三界成熟众生,方可名为真出家也。”(《大宝积经》卷八
十五)
弥勒菩萨开示:如果仅是剃除著染衣而被称为出家人,这样的出家人其实具有出家
表相而已,不是真正的出家人。佛所认定的而真正的出家人,那就是菩萨,因为他能够
实证自心如来本来离一切相,了知自心如来本来具足一切法,了知自心如来具足三乘菩
提的内涵;并以此正知见在三界中成熟一切有情,能够这样说法利乐有情的真实义菩萨
,才是真正的出家的人。
所以,弥勒菩萨已经很清楚开示:能够亲证三乘菩提而发起的解脱智慧和般若智慧
,并以此智慧以及亲证自心如来离一切相的正知见来教化有情,这样的人才可以称为出
家人;如果没有亲证三乘菩提,也无法用三乘菩提的正知见来教化众生,这样的人虽然
已经出家了,仅是具有出家的表相,不是真正的出家人,名为假名出家人。
又,禅宗祖师也常说:“入门须辨主,当面分缁素。”也就是说,在外行脚的参禅
僧进得了丛林寺院,就要分辨道场的住持是不是证悟的人,当著面要弄清楚他是黑衣还
是白衣。这已经很清楚告诉大众:只要是亲证生命实相的人,不论他是出家人还是在家
人,他就是黑衣,是出家人;如果他没有证悟,尽管他现的是出家相,他还是白衣,不
是出家人。
此外,达摩祖师也开示:“若见自心是佛,不在剃除鬓发,白衣亦是佛;若不见性
,剃除须发亦是外道。”(《达磨大师血脉论》)
也就是说,如果能够亲证自心如来,而不是以他是否剃除须发来认定,就算他现的
是在家相,他还是出家人,是黑衣,亦名菩萨僧、胜义僧,已列入僧数中;如果没有亲
证自心如来,尽管他现的是出家相,他还是白衣,是在家人,乃至为佛门的外道。
以上述所说的准则来检视佛门中的佛弟子们:是否就是黑衣菩萨僧,是否就是白衣
,乃至佛门中的外道?
譬如,有佛门外道主张:“意识是不生不灭的法。”当你听到这样的说法,你一定
很清楚,他是常见外道无疑。为什么?因为 佛在《四阿含》都说,意识是意根、法尘
相接触而从第八识出生的法,本身是被生的法,是虚妄法,也是生灭法,一点都不自在
,怎么会是 佛所说的第八识常住法呢?尽管这位外道现的是出家相,以佛门的标准来
说,他仍然是外道,仍然不是佛门的出家人,仅具有出家表相而已。
又譬如,佛门有一外道提出“大乘非佛说”的主张,认为“大乘法不是佛亲口说的
,是后来佛弟子们加以结集出来的”。当他提出这样主张,你一定很清楚知道,他对
佛陀的说法根本不信受,所以才会提出大乘非佛说的主张,认为大乘法是佛弟子长期结
集出来的。此外,他还是应成派中观六识论的行者,对于 佛陀所说的一切法、诸法的
根本如来藏加以否定,认为祂是不存在的,“一切众生只有六个识而不是八个识”。这
位佛门外道,怕被众生认为他是断见外道,所以另外施设一个别于 佛所说的“意识细
心”,来弥补众生各有八个识的说法。可是,他这样的主张已经将 佛的根本推翻了,
在经典都说这样的行为名为谤佛,未来的果报真的很严重。
又譬如“坦特罗佛教”主张,要不断的保持遍全身快乐的觉触,然后观察这快乐的
觉触无形无相,成就他们所谓最高、最究竟的法,再也没有比这个法更高了。您听了他
们的说法,不仅觉得荒唐,而且还真的很离谱。由此可知,坦特罗佛教所教导的法乃是
欲界最重的贪爱,连欲界都离不了,还有可能出三界吗?既然连三界都出不了,还有可
能成就最高无上的法吗?想也知道,当然不可能!因为坦特罗佛教行者说法违背佛说。
又譬如有一个坦特罗佛教行者,认为“意识是一切染法与净法的根本”,也就是认
为万法都是以意识为根本,万法都是从意识出生的。这样的说法完全违背 世尊在经典
开示:万法都是以第八识为根本,不能外于第八识而有万法的存在。如果外于第八识而
有万法的存在,这样法一定是具足断见与常见。为什么?因为否定第八识存在,就是断
见外道;又怕被人说成断见外道,再反执意识心为常住法,成为 佛所说的常见外道,
说意识不是一切染净法的根本。
前面已经说明出家与在家的定义,以及两者所持的戒律的不同;更说明了出家与在
家的真实义理,就是能够亲证三乘菩提,并且能以所亲证的智慧来教化众生,这样的人
才是真正的出家人。
从上面分析结果证明:佛教是主张出家与在家制度两轨并行,而且不相违背。所以
说佛教不会反对在家制度,其原因有三:
第一点、由于出家人专心弘扬佛的正法,不在日常生活用心,所以才需要在家人提
供出家人生活所需的四事供养;不仅让出家人在生活上无所匮乏,而且还可以培植自己
的福德,作为未来见道的资粮。为什么?因为 佛曾开示:真正的出家人乃是福田,而
且是真正的福田,不是毒田,可以累积自己的福田,未来有因缘探究什么是生命实相时
,就有机会明心见性。
第二点、由于在家人提供四事供养,让出家人生活无所匮乏,可以专心办道;再由
出家人将所证的正法如理说出,让在家人能够建立佛法的正知见,乃至未来有因缘可以
明心见性。
第三点、由于有出家与在家制度,使得这两者的制度可以并行及相辅相成。譬如,
出家人可以专心办道,为在家人解说三乘菩提的内涵,在家人则提供出家人四事供养。
如果这两者之任何一方有所偏差时,譬如将 佛所说的正法说成是外道法等等,另一方
可以出面将其导正,而不会往外道乃至往邪淫外道偏去。所以说,佛教必须有在家及出
家制度两轨并行,才不会有所偏废。
正光 出家与在家
c***h
发帖数: 2262
2

梵网经我印象中好像颇有问题,不过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不过,菩萨,是一个有趣的位阶、产物

【在 S******g 的大作中提到】
: 首先谈的是:出家与在家的定义。
: 所谓的出家,就是经典所说的剃发著染衣的人,也就是出离世间的家,剃除头发,
: 身上穿著坏色衣,与世俗人有所区别,这样的人就是出家人,亦名沙门。这样的出家人
: 可分为五种: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式叉摩那。其中比丘是指受具足戒的出家
: 男众,比丘尼是指受具足戒的出家女众,沙弥通常是指不满二十岁受沙弥十戒的出家男
: 众,沙弥尼通常是指不满二十岁受沙弥十戒的出家女众,式叉摩那是指学六法的沙弥尼
: 。然而一般人所认为的出家众,以比丘、比丘尼为代表。
: 在家人是指没有剃发、著染衣的人,通常是指蓄有头发、身著华丽衣服的人,与穿
: 坏色衣的出家人有明显的区隔。这样的在家人可分为优婆塞、优婆夷,其中优婆塞是指
: 受五戒的在家男众,优婆夷是指受五戒的在家女众。

n*****c
发帖数: 231
3
出家后就要守出家戒的,至少。
G**W
发帖数: 1865
4
菩萨戒十重戒 :
不杀生, 不偷盗, 不邪淫, 不妄语, 不沽酒
不故悭, 不故嗔, 不谤三宝, 不自赞毁他, 不说四众过.
有什麽问题 ? 你有什麽问题 ?

诸佛
萨的
过三
而且
的摄
尽。

【在 c***h 的大作中提到】
:
: 梵网经我印象中好像颇有问题,不过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 不过,菩萨,是一个有趣的位阶、产物

1 (共1页)
进入Wisdom版参与讨论
相关主题
三乘菩提之共道—解脱道断三界爱我慢证四果
忍与波罗蜜宣化上人:毁谤三宝罪不轻!
佛教是厌世或出世的宗教吗?如何引导父母学佛?
出家后的生活——北京龙泉寺沙弥日志(转)维摩诘所说经--2.菩萨们
出家在家闲谈大小乘,兼论‘原始’佛法(3)谈“焦芽败种”
萧平实的邪见信徒们竟然如此无知、无畏乃至无耻之尤 zt我是出家法師,請教高手,非誠勿擾
最好修学哪一宗百业经故事: 已婚妇
佛跟阿羅漢有什麼區別?真正的学佛是行菩萨道,不是表相的出家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菩萨话题: 出家话题: 出家人话题: 声闻话题: 比丘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