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boards

本页内容为未名空间相应帖子的节选和存档,一周内的贴子最多显示50字,超过一周显示500字 访问原贴
_GoldenrainClub版 - zt: 口述历史:三年大饥荒中的何家坝 (有名有姓, 全村96个死了3 (转载)
相关主题
Bank要窜通FDIC做假帐来补快光光的保险基金CSCO创纪录的季报和利润出台一天之后,
Re: 许志永到底犯了什么事? (转载)李健10年清华演讲 (转载)
一天不学习,赶不上刘少奇。什么是“协警“? (转载)韩信故里在何处(转载)
除 非房价停止下跌,否则美国经济就难以东山再起 (花街日报)高龄农民工:靠吃肉补充体力 哪个工地肉多去哪
是不是今天是最后一天见9300?《羊头肉》
一天关6家银行,我最喜欢的抗日神剧是个电脑游戏
80后美女准房奴的一天:起床大喊“誓死买房” 广州日报毛泽东的文化梦想
(转)广西的这个局长有意思,日记啥都写,这下杯具了!很黄很暴《红旗谱》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父亲话题: 母亲话题: 何学话题: 人们话题: 食堂
1 (共1页)
g********n
发帖数: 2314
1
【 以下文字转载自 ChinaNews 讨论区 】
发信人: enviair (碧水蓝天), 信区: ChinaNews
标 题: zt: 口述历史:三年大饥荒中的何家坝 (有名有姓, 全村96个死了34个)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Sep 15 00:45:18 2009, 美东)
我是四川的,我知道我们公社三年大饥荒时间风调雨顺但是饿死了很多人,很痛心现在
有不少小孩还否认这个事实。转一个有名有姓有的吧。比较长,也可以直接拖到最后看
名单(全村96人死34人,包括作者当生产队长的壮年父亲)。邻村死一半以上(小P孩
们又会叫嚣没有列姓名)。不知道小P孩们是装傻还是真的弱智,中国连战争中死亡的
战士名单都列不出来,要列出全国数千万饿死的人的每个人的名字是很困难的。根据我
老家人饿死人的数据,我绝不相信全国只饿死了3000万。没办法,三千万这个数据就已
经有人受不了了。
凯迪史海钩沉有很多人的回忆,有很多资料。有兴趣的可以去看看。
http://club2.cat898.com/newbbs/dispbbs.asp?boardid=64&id=298325
口述历史:三年大饥荒中的何家坝
作者: 何学嘉(四川崇庆县中学语文教师,已退休)
写作缘由

情景回放:高中一年级教室,学生自读课。
老师:“本节自习课,请同学们自读课文《人口》,有疑难问题就提出来,我好
给大家解答。”
学生甲:“老师,葛剑雄在《人口》这篇课文中(课本第221页第一段)写道:‘
20世纪60年代初的饥荒使中国至少损失了1800万人’,这包括我们四川省,特别是包括
号称天府之国的‘上五县’温江县、郫县、崇庆县、新津县、灌县吗?”
老师:“包括,当然包括这‘上五县’”。
学生乙:“老师,什么原因造成这么大的饥荒呢?”
老师:“是自然灾害,连续三年的自然灾害。”
学生甲:“是哪种自然灾害呢?是水灾还是旱灾?是虫灾还是病害?是瘟疫还是
地震?这损失的1800万人口比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苏联战死的1000万士兵还多 800万,他
们是淹死的还是病死的?是冻死的还是饿死的?老师,您是共和国的同龄人,从那个年
代过来,您应该知道真相,告诉我们吧!”
老师:“都有吧,都有吧。总之是自然灾害,水灾也有,旱灾也有,虫灾也有。”
学生丙:“可是我们这里是成都平原,都江堰的自流灌区,千百年来都是旱涝保
收,怎么会出现连续三年的自然灾害呢?我查了若干资料,这三年四川气候都为正常呀
!老师,这饥荒或许有人为的因素吧?课文中的‘损失’一词,可不可以理解为‘饿死
人’?”
老师:“……这……有人为因素,浮夸风、共产风,人灾!这样吧,以后我再抽
时间给你们解答。今天答疑到此结束,下课!”
众学生:“唉,老师今天咋了,解答疑难吞吞吐吐……”
这是我几年前上课中的一幕,文中的老师自然是我,学生自然是我的学生。
本人教书30余年,向来视传道授业解惑为神圣,对学生的疑难问题,总要给予完
备准确的回答,并以此赢得不错口碑。惟有在这一堂课上,在这个问题前,自觉言不由
衷,深感被动窝囊,在学生有所准备的步步紧逼之下,只能节节败退,可悲地、不甘地
挂起了免战牌!
其实,我可以主动答疑因为我“从那个年代过来”,我“ 知道真相”,但我自有
我的苦衷!
在葛文“20世纪60年代的饥荒使中国至少损失”的1800万人中,也包括我的50岁
的父亲,这个新中国的第一代翻身农民,我们村的第一任生产队长,我们县的支前模范
、我们县的第一届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县长曾亲自给他挂过奖章),还包括占我们
村四分之一人数的30多名乡亲。对葛文中的“饥荒”一词,很久以来的用语是“三年自
然灾害”,对“饿死人”的说法,过去一直视同于攻击社会主义制度,攻击“三面红旗
”的反革命言论,讳莫如深,是最大的禁区。就是在今天,葛文也只能用中性词“损失
”一词模糊过去。而像“饿殍遍野”、“十室九空”这些我们这辈人亲历亲见的事实,
也只准人相信那是文言词汇,是远古蛮荒之时才能发生的事情。
鉴于此,我怎能不经一番思考就随便告诉学生真相呢?这“惑”难解啊!
而这一思考,就是两年。两年后,我感到我应该,也能够给学生解“惑”了。
首先,这是事实,是已经被著名学者考证并编入教科书中让学生知道的事实。更
主要的是,我们已经进入了可以深刻反思,(包括反思那些最大最深的“禁区”)可以
畅说(包括正面的反面的)的年代,我们正在构建和谐社会,直面诚信,是其核心,以
史为镜,也是为了照亮当前的人生道路,以增强憧憬未来的信心和勇气。
故,在那尴尬的解惑过去两年之后,写出我经历的三年大饥荒,作为给我的学生
以及后来人的解答。
另,文中所涉及到的人和事,作者就事论事,绝无贬损之意,还望我的父老乡亲
有所谅解。
(一)
我与共和国同年同月同日生,父母亲是不知道的。因为他们不识字,当年记时间用农历
,他们只记住我生于巳丑年八月初十,属牛。更主要的是,四川1950年才解放,当第一
面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城楼飘扬的时候,家乡崇庆县还处于黑暗之中,他们当然不会把我
的出生与共和国的诞生连在一起想了。
直到 1958年8月的一天,9岁的我踏进校门,一报出生年月时,那老先生要将农历折算
成公历,推来算去好半天之后,突然惊喜起来:“呀,真是个幸运儿,共和国的同龄人
,愿你好好读书,与共和国一起成长壮大!”从此,有关我的各种履历、表格之类的出
生年月栏里,都骄傲地写着:1949年10月1日。
我的家庭是一个贫苦农民的家庭。母亲一生养育了6男2女,我排行第7,上有5哥1姐,
下有1妹。母亲虽目不识丁,却深知读书识字明理的重要,所以在当年农家子弟盛行学
门手艺挣碗饭吃的时候,她断然谢绝了若干个木匠、泥水匠收我们为徒的美意,把我们
通通送进学校,说读书才是正路,才能派上大用场。结果,靠她的汗水、艰辛和人民助
学金的供养,我们家6兄弟就出了3个大学生,1个中专生。
至于父亲,虽然他短短的50岁的人生没给我们留下一张照片,在他离去时我也才12岁,
但他的音容笑貌至今仍历历在我脑海里闪现:魁梧高大的身躯,强健无比的体格,络腮
胡黑黑,胸毛森森,使人常联想到小说《红旗谱》里的朱老忠,电影《车轮滚滚》里的
耿东山,《红高粱》里姜文扮演的“我爹”。父亲他简直就是个标本式的中国农民。
父亲虽然出身贫苦,一字不识,但他是我心目中的英雄。他真是无所不能:一根不起眼
的毛竹,在他手里摆弄一会,便被制成一架精巧的“水窝弓”,放到庄稼地里,不一会
儿就为我们捉来一只两只的喜鹊、乌鸦;一节竹管,不到半天,就被他制成竹箫,吹出
如《王大娘补缸》、《昭君出塞》之类的悠扬乐曲;一个不起眼的鸡笼,经他改装,安
上叫“消息子”的机关(一种安装在鸡笼鸭舍捕捉山猫、黄鼠狼等小兽的装置),常常
就能在半夜里关住来偷鸡的黄鼠狼、野猫。父亲还是舞狮的高手,放猎鹰的能手,三江
、怀远、崇庆、大邑的平原高山,都留下他的足迹,与他同时代的老人们现今说起他,
仍然有说不完的故事,道不尽的传奇。当然,父亲更是种田的好手,一口气不息能插8
分田的秧,担180斤的谷挑子二里路不换肩。父亲疾恶如仇,豪气凛凛,常路见不平,
拔刀相助。听母亲说,解放前一年,正是栽秧赶水关头,恶霸堰头(旧时管理水务的地
方小吏,又称“水管事”)却守住水口独霸不放。眼见全村十几户人家秧枯难栽,父亲
怒火中烧,停住犁耙,赤条条提着牛鞭赶去,劈头盖脸抽得堰头抱头鼠窜,而后来他只
得被迫远走雅安,靠给人挑水为生达一年之久;在刘公堰,为开河引水,当地恶霸带人
强行阻拦,双方箭拔弩张僵持不下,父亲挺身而出,一个箭步飞过丈二宽河坎,一锄头
打烂对方报警锣,吓得百人连连后退!如果上述这幕只是据母亲所说,那下面这一幕便
是我亲眼所见:1957年春耕,生产队租来一头未经教过的大牯牛。春耕大忙在即,只得
自己教牛。可在教牛犁田时,那牛猛一角将在前牵绳引导的何纪云撬出老远,腿上起了
个碗大的洞,鲜血直冒。可这牛还不罢休,挣脱犁头还要做第二次进攻。在这千钧一发
之时,在后掌犁的父亲,飞身上前,粗大的双手紧握如刀尖般的牛角,“嗨”一声暴喊
,双手一掰,那疯牛头就猛地一扭,四脚朝天,山摇地动般地摔了下去。围观的人在惊
愕中醒过来,欢呼雀跃,被救者更是感恩不尽,长跪不起。那时,父亲确是我心目中的
英雄,大大的英雄!
养育8个儿女的父母亲,在旧社会吃的苦,受的罪可想而知。所以,正如旧中国千百万
农民一样,受苦受难之际,他们巴望着有新的生活。所幸的是,在父亲40岁正当壮年的
时候,这新的生活真的来了,他迎来了共和国的诞生。父亲他是怀着多大的喜悦,多大
的热情来投入这新的生活的呀!我隐约记得,父亲和大哥从地主家抬回了分给我们的胜
利果实——一个大衣柜和一个大澡盆。父亲喜滋滋味说,衣柜给大哥娶媳妇,澡盆给全
家洗澡正合适。父亲还买回毛泽东和朱德的大幅像,贴在过去贴家神的地方,指着毛泽
东下巴上的黑痣对我们说:“这是福痣。”还说朱德是总司令,朱毛联手专整地主老财
,穷人才翻身,土地才回家,日子才好过了。
的确,在我幼年时的记忆中,我们的日子是好过的。父亲和母亲买了耕牛,置办齐了犁
耙、拌桶、晒垫、风谷机等农具,辛勤愉快地耕种着政府分给的十多亩水田,秋收后交
了两鸡公车公粮后,剩下的谷子装了几拌桶,新粮盖旧粮,年年吃不完。过年了,家中
还杀年猪,全家都缝新衣、做新鞋。农闲了,父亲还到成都大哥工作的厂里,二哥当兵
的部队里玩,回来给我们讲汽车、电灯,讲他在武侯祠大树下石板上睡到天黑关门,讲
二哥部队的服务员每天早饭都要给他送上一大杯“米汤”,他一直没喝,直到二哥告诉
他是牛奶才喝的趣事,惹得母亲哈哈大笑,惹得我们几兄弟心中痒痒,巴望着有天也到
成都开开眼界。父亲还丢下抽了许多年的水烟袋,改抽纸烟。他买来了个银灰色的铝烟
盒,一包纸烟买来后,都要将烟一根根抽出,整整齐齐地放在铝制烟盒里夹成两排,然
后才一根根抽出悠闲满意地吸着。那时,我常跟着父亲下酒馆。父亲喝的是西江牌的崇
阳大曲,我却只能吃血旺子和猪耳朵,不敢吮吸父亲蘸在筷头上的酒滴,常引得醉醺醺
的父亲开怀大笑。
的确,新的社会新的生活使父亲心胸开阔,思想大为进步。他坚决支持母亲把我们统统
送进学校,说不是伪政府时候了,娃娃要读书奔大好前程,还先后把大哥送进工厂,把
二哥送去参军,送去平息西昌的土匪叛乱。二哥平叛负伤,母亲哭了,父亲心中不安,
但仍平静安慰母亲,说当兵就要打仗,受伤死人难免,那么多人都过得,自家咋就过不
得。大约是1952年吧,父亲第一个报名支前,担着一百多斤军粮,和县上几百民工随军
西进,经灌县、汶川,到杂谷脑(即今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理县—编者注),翻直
贡山一直深入到马唐草地(即今川西马尔康一带)藏区。许多人病倒、累倒,有人还当
了逃兵,父亲却坚持到完成任务才返回,还救了一个民工的命。
这就是我的父亲,一个典型的翻身农民的形象,同新中国几亿翻身农民一样,他满怀着
对新中国的感激,满怀着对美好未来的憧憬,张开双臂拥抱着崭新的生活,无限忠诚地
投身于新生活的建设。建社了,乡亲们选他当第一任生产队长,他愉快地接受了。从此
事事更走在前头,要修学校了,他把自家祖上留下的十几棵柏树和备下的房料全献了出
去;要打老墙土造肥了,他带头把自家几十丈院墙推倒代之以篱笆;要平坟造田了,他
又带头挖了自家祖坟,默默地把祖先白骨深埋;要入社了,他带头把中国农民盼了几千
年才盼回的土地交了出去,把刚买两年的耕牛农具,积下的陈谷新麦、葫豆豌豆统统交
了出去;再后来要大炼钢铁、献铜献铁了,他又把家中的大锅揭下,把厨柜中的锡壶、
母亲的水烟袋砸碎甚至把衣柜上的铜铁饰件撬下,统统交了出去。他说,上级讲了,公
社化了,大跃进了,总路线了,三面红旗好得很,一天等于二十年,要跑步进入共产主
义。而当时的事实也告诉他,干活是“大兵团作战”,几十上百人的队伍上午战西边三
里的陈村,下午战东边五里的王庄,吃饭是公共食堂,要“鼓足干劲搞生产,敞开肚皮
吃干饭”,共产主义的供给制就在眼前,“理发不要钱,吃饭不烧锅”即是铁证,“奋
战六十天,跑步进入共产主义”的豪迈口号,激得人们热血沸腾。“夜不闭户”的升平
景象,也并非幻想,社上的粮车十辆八辆夜停打场无人看管,从来都不见差一粒,倒是
有如王子清这样大字不识一个的老实农民,鸡叫就起来推到王场的国家粮站上交公粮,
比雷锋的优秀还早几年。
由于父亲出色的工作,由于他的忠诚和热忱,他被选为劳模,出席了崇庆县第一届劳模
大会,县长亲自为他戴上一枚金光闪闪的“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的勋章,让全村人
自豪了好久(从母亲的一张旧照片上,今天,我们仍能看到这枚勋章)。然而好景不长
,就在两年后的1960年3月12日,我这50岁的父亲,竟同全村1/4的翻身农民一起,活活
饿死在这块生他养他的土地之上,成为今天我的学生们常询问的“1800 万”中的一员。
我常听现在6070岁的人们痛惜地说道,就照19521953年那样,各家各户单干把每人的1
亩2分田种到今天,不去搞什么大跃进、人民公社,那中国农民不知要富到何种地步,
其实当年已初现了小康。结果折腾20年,又回过头重来,多冤啊!而我还要说,这折腾
的结果,不只是物质的极大匮乏,不只是“至少损失1800万人口”,更重要的是人思想
精神层面的损失,是人性,信仰的伤害,是对中国几亿农民纯朴、忠厚本性的伤害。不
是吗?当初那种一呼百应、公而无私、夜不闭户的升平景象,何时才能重现呢?
(二)
饥饿童年的记忆是不易抹去的。像大跃进、人民公社、总路线三面红旗飘飘的情景,我
至今仍有清晰的记忆。

正当父母亲满心欢喜地耕种着那10多亩水田,享受着太平丰收的时候,从1953年起,相
继出现了互助组、合作社、人民公社的生产组织形式。互助组,顾名思义,那还是农户
间的生产互助形式,土地、收成仍归各家所有,农民当然欢迎。我至今还记得,轮到我
家割麦插秧的大忙时节,村里各家或带上农具,或牵上耕牛前来帮忙,十多个人一两天
就互助我家收割栽插完毕。母亲则在家备上好饭好菜好酒款待这些乡亲们。田间地头,
酒足饭饱,乡邻间笑语欢歌,其乐融融。完了,父亲母亲则又到另一家互助,可惜,这
种互助组没搞到两年,1953年,便过渡到合作社。合作社从本质上改变了生产资料私有
,是完全的走集体化道路。土地、农具、耕牛等一切都入社充公,收获归集体所有。由
于事前有很好的宣传动员,更由于人们对翻身的感激,对新中国的信任,入社是空前的
踊跃。第一批被吸收的必须是先进分子,党、团员优先,无上光荣。第二批、三批的视
为落后,单干户视为落后典型,很觉脸上无光。像我们村何跃章一家,解放前开皮革作
坊,置下田产30 多亩,土改时划为富裕中农,最后入社,多收了两季庄稼,灾荒来时
,全家二十几口以此保全,未“损失”一人,竟因祸得福。
我清楚记得,入社那天,是个冬天的早晨,村里何学明等好多人来到我家,从拌桶里,
坛子里挑走了所有的陈谷新麦,胡豆豌豆,而父亲母亲却一脸的坦然放心,乡亲们也嘻
嘻哈哈,充满着美好的憧憬。还记得我们的课文就这样写道:“单干好比独木桥,走一
步来摇三摇。合作社铁桥虽然好,人多车多过不了。人民公社是金桥,通向天堂路一条
。”既然是通向天堂的金桥,人们等不得了,合作社没两年,人民公社在一片欢呼声中
诞生了。人民公社的最大优越性是“一大二公”,是共产主义的具体体现。它的“大”
表现在规模大:在县区以下,按35万人组成一个公社,当时崇庆县30多个公社,再由45
个自然村上千人1000多亩田的规模组成一个基本的生产、生活单位叫管理区,后来又叫
大队。劳动者按军队的营、连、排、班组建,由连、排、班长带着生产,或耕地,或插
秧,或喂猪或种菜,或炼钢或熏土,全看情况而定。为体现“组织起来力量大”,常组
织“大兵团会战”。“夜战”几百上千人黑压压一片,红旗飘飘,喇叭声声,长途奔袭
,就近挑战,号令一出,万人奔腾,好不热闹,好不壮烈!它的“公”表现在共产主义
的精髓——消灭私有财产。土地、农具、耕牛等生产资料公有了,剩下的就是饭碗了。
消灭饭碗私有的有效手段就是挖灶、揭锅、 灭个体烟火办公共食堂。 从根本上解决灭
私为公,从“ 灵魂深处闹革命 ”。
我清楚记得,每天天刚亮,各家大小就各带着碗筷到二里外的王村王琛如的大院里“吃
公共食堂”。那饭堂好大哟,分排分行安着上百张从各家各户抬来的方桌、圆桌甚至八
仙桌。开饭了,炊事员抬着好几个两人才能合抱的大饭甑挨排放下,竹编的甑盖一揭开
,雪白的大米饭上腾地冒起一团白雾。人们一拥而上,用大碗小盆盛上,端到自选的饭
桌前狼吞虎咽起来。吃不了的,随意倒掉,家中有猫有狗的,还要给猫狗们盛回一碗。
我至今还记得,父亲为干涉那打猫饭的王洪顺打一盆显然太多,把“猫”念成“毛”引
来哄堂大笑,令我在同学面前丢脸的情景。至于菜,开初一段时间是有的,那是从食堂
的菜蔬地里割来的青菜、白菜、萝卜之类,水煮盐烹,每桌能舀上几勺。吃肉的事,记
忆中有两回,一回是上级检查团来检查伙食团,杀了两头猪,一回是国庆节,也杀了猪
,除此之外,就没有过了。因为上千人的食堂,吃一次肉确非易事,公社养猪场那80头
猪,除了要为一千多亩田地积粪,更主要的是要迎接各式各样的参观团,检查团,那是
人民公社的门面,怎好轻易损毁呢?
早饭吃完,营长或连长就吹几声哨子,等大家安静下来后,就安排大人们当天的农活,
或到二里外的何家堰打土巴(一种农活,即把大块田土打碎以便于耕种),或到三里外
的王墩子点麦,或到八里外的张河坝扯油菜秧,或就近熏土积肥,按连、排、班各自带
上工具由连、排、班长带走具体实施,如果是会战,则由营长亲自带队。农活的安排往
往是一天或一天一夜,所以营长特意告诉大家,为了不耽误农时又不影响大家身体,午
饭、晚饭由炊事班送饭到地头,所以不要忘了带碗筷下地。除非有医院证明,不得请假
。而我们学生,则高高兴兴背上书包上学。
可喜的是,我们小学生也有公共食堂,地点就在学校隔壁的“红兵连”(即今白头镇卫
生院斜对门,我至今不知为啥叫“红兵连”)更可喜的是,学校离家虽只两三里远,但
我们却可以在这条放学路上吃上两三顿饭:第一顿,在学校“红兵连” 吃,八人一桌
,白米干饭随便舀,有菜有汤。放下饭碗,一出校门便到父亲的使牛班集中的大柏树下
吃第二顿饭,随手抓个馒头,啃两口丢了继续往前赶,来到二队母亲插秧的妇女连,抓
个饭碗到田坎上的饭甑里按上碗白米饭刨上两口又完事。最后回到二队公共食堂里,老
年人的晚饭刚开甑,又可吃耍一顿。
那时的我们,简直无忧无虑,只是听大人们说,这叫“共产主义供给制,公共食堂最安
逸”。为此,有人还专门写了一篇名叫《笑声满食堂》的文章,被选作我们小学生的课
文,以歌颂人民公社“一大二公”的优越性(有心读者可以从档案资料中查到这篇小学
五、六年级的课文)。
私有制消灭了,共产主义成了人们认为马上就可以实现而且已经部分实现了的理想。资
本主义的英、美算得了什么,必须超过它,甚至取代它,我的老师何玉书就顺应全体人
民的呼声,将自己所生的一对双胞胎姐妹取名为“周超英、周超美”,赢得上下喝彩。
要超英赶美,要“奋战60天提前跑步进入共产主义”,就必须跃进,大跃进!
大跃进,就需要大生产,高产量。于是“组织起来力量大”的半军事化的公社组织之下
的各种增收措施和“科学方法”也随之出现。首先是从改良土壤,增加肥效着手,具体
办法就是熏土。即将田土进行一番烟熏火烤。庄稼收割后,人们便马不停蹄地将田土犁
转,在田中将大块的田土垒成半人高的土墙,再架上树枝、稻草、麦草或者木柴猛烧猛
熏几天几夜,直到田土被熏黑烤干烤酥,再推倒打碎播种栽插。播种栽插需讲科学,玉
米、大豆须一粒粒按序摆放,叫 “蚂蚁出洞”,秧得“东西成行,南北开厢”或要“
双龙出海”,还得破千年老规矩,改一季稻为双季稻,按测算肯定是双倍的丰收。尽管
后来有人说“与其三三见九,不如二五一十”。(指一年稻麦两熟,每季500斤共1000
斤胜过两季稻加一季麦每季300斤共计900斤)人们认为这分明是攻击大跃进的右倾言论
。人们也知“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猪多肥多粮才多”,毛泽东就明确指出:
“一亩一猪,一人一猪”,然而消灭了私有制,私人养猪早已被禁止,上千人的一个伙
食团,一个集体,一千多亩田,只能办起一个养猪场,喂上百头猪,已属不易,更何况
这些庄稼赖以生长的主要肥源,还要靠人一担担挑到三里外的王村,五里外的李村,汤
汤水水,荡来荡去,摇晃三五里后所剩无几,每亩摊下来也难得有三五担,从1959年
1962年伙食团“下放”的3年中,毛猪更是绝迹,庄稼全都种在“卫生田”(指未下粪
的清水田)里了。大减产甚至绝收在所难免。实在不行了,人们就靠洒石灰、积草皮渣
肥来养庄稼(那时还没出现化肥)。洒石灰倒能在当季起一些作用,但这四川盆地是典
型的水稻土,使用石灰后,第二季就板结了,无疑于挖肉补疮。至于土肥,人们铲草皮
扫地灰打扬尘,推倒各家院墙打老墙土,挑至地里当肥用。但人力毕竟有限,肥力毕竟
有限,对上千亩庄稼来说,仍是杯水车薪,“庄稼不吃瞒心食”、“人哄地皮,地哄肚
皮”,结果是地里草比禾苗高,“一趟都跑得过”,割谷时,有人一手就捏完48窝(现
在最多10窝),有的地头甚至长不出庄稼,完全荒芜了。这,大概就是后来人们归之为
“自然灾害” 的理由了。这种减产甚至绝收在之后的三年中恶性循环,所以就叫“三
年自然灾害”。我们那里的农民都认为,这是三年大饥荒的根本原因,哪有什么自然灾
害!
面对庄稼歉收减产,有人另想出增产办法:平坟造田,一是增大种植面积,二是坟地肥
沃,用不着施肥。直到今天,我仍记得跟随父亲带人平祖坟的情景——
我家是“湖广填四川”时迁来的大家族,祖籍据传是湖广北省麻城县孝感乡。解放初未
入社那几年的清明节,父亲都要带着全家老小去“上坟”。那是好大一片坟地哟,古柏
森森,鸟语阵阵,坟茔座座,一片庄严肃穆。父亲带着我们在一座座坟前烧香化帛,除
草垒土,并告诉我们那是一世祖、二世祖,这是爷爷、奶奶、二伯完了,一家人就在古
树下的草坪上吃着供品,喝着美酒。在我的感觉中,那简直就是一年一次的难得的踏青
春游。而现在,父亲却正领着全村人在早已砍光树的坟地里平坟造田。我亲眼看见,一
座座的新坟古墓被铁锹钢钎撬开,有的棺木白骨已朽至酥脆发黄,人们几锄敲碎,几脚
踏平,填上土即成平地。有的棺木还很结实,红漆黑漆还闪闪发亮,人们就将长板拖来
搭桥,短的劈开送去公共食堂煮饭,白骨就地埋掉。挖到爷爷坟时,父亲显然没有了往
年上坟时的安详坦然,他满脸忧伤,把爷爷骨骸深深埋下,并又在上面盖上推倒的墓碑
,然后才在上面填上一层厚土,并做了记号。难挖的是一座用红沙石条砌成的大墓,人
们用钢钎撬,用十字锹挖,好半天才撬开一个大洞,有人好奇,大着胆子进去,捡出几
柄生着绿锈的铜剑,觉着无用,几锄头打弯,丢了。最后全撬开,棺木骨头都烂完了,
一地都是亮晶晶的液体,父亲说那是水银。还有许多怪模怪样的陶罐、陶人、陶兽之类
,也都打碎埋了。只是有两对玉圈,有人不怕不吉利,拿去给娃娃耍了。
印象深的是挖本家何益林大老爷的坟。解放前何益林是村里首富,白头场(即今白头镇)
的袍哥舵把子,有田100多亩。他孙子何尽义毕业于四川大学,解放前一年接任其叔伯
兄长何学涵出任成都兵工厂副厂长职务,时年30岁。何益林死于1950年9月,何尽义为
祖父大办丧事广散家财,让全村人熄火3个月,天天在他家吃丧饭,猫狗都全包,活活
吃完了两仓米。就在1950年腊月三十那天,在解放军攻取崇庆县城的炮火声中,他匆忙
将祖父抬到祖坟下葬。不几天,他便在成都向政府投降了。据说他可以飞台湾的,一因
祖父死而未葬;二因形势吃紧,他想飞时已不准带家属了,想到自己是学生出身,刚接
手别人丢下的乱摊子兵工厂,无多大罪过,留下陪着老婆孩子或许无妨。但是,何尽义
还是在成都被当时的人民政府“镇压”了。而他的川大同学,他的前任何学涵却比他聪
明,一看形势吃紧,马上从重庆赶回老家,在劝说父母兄弟一起飞台湾无效后,就带上
老婆孩子飞去台湾了。20世纪90年代初,何学涵回大陆探亲,虽说已退休,但鉴于他在
台湾空军中的官位太高,影响不一般,崇州市政府按有关政策给白头镇政府的请示复函
仍是:不公开宣传,不官方接待,按一般台胞探亲低调处理。尽管如此,何学涵回家仍
很风光,办了十几桌酒席请乡亲父老,并一一送了礼物,在听说何尽义情况后,唏嘘不
已。
再说何益林的坟被挖开后,只见棺木衣衫如新,尸身完好。有人把他从棺木中扶起,还
能端坐如生。村民龚裁缝见了,一锄头打去,头即飞走。尸身上穿的9层寿衣,结实光
鲜,村人何祝安见了,甚觉可惜,一一脱了下来,带回家中洗后,父子四人便一人两件
三件分而穿之。说来也怪,这绫罗绸缎制成的衣服裤子,穿不上几天后,就化丝破碎,
穿不上身了。第二年下半年,何祝安父子四人连同何祝安老伴,全都死于饥荒,成为村
里第一家死绝户,惹得人们议论纷纷。
大跃进使得“一天等于二十年”,人民公社是“组织起来力量大”“一大二公”,地也
扩了,土也熏了,双季稻也种了,就连偷吃庄稼的麻雀也被划为“四害”发动全国上下
的人摇旗呐喊万炮齐轰给消灭了,农业当然该空前大丰收了。苏联人卫星上天,咱中国
农民也应该放“卫星”,遵循“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只要有了人,什么人间
奇迹都可以创造出来”的原理,人们一次又一次地,后浪推前浪地创造着胜利,放射着
“卫星”。今天,王村才报亩产千斤的喜讯,明天李村又报产双千斤,后天陈村更传出
亩产万斤……到处的墙壁上,黑板报上,报纸上,广播里,都画着、写着、登着、喊着
亩产千斤万斤放卫星的喜讯号召和决心,这是多么振奋人心的气魄啊!我学的一篇课文
《我来了》就这样宣告:“天上没有玉皇,地上没有龙王。我就是玉皇,我就是龙王。
喝令三山五岳开道,我来了!”便可看作是当时人们伟大气魄的真实写照。
光是报喜还不行,因为千斤、万斤还只是嘴上纸上的数字,于是就有了半成熟的稻田密
不透风,稻穗紧密得上面放上个鸡蛋掉不下,坐个小孩压不弯。可有人说,这奇迹是人
们在事前便将十多亩快成熟的水稻连根拔起,连夜移栽在一块田里创造出来的。尽管如
此,照片也登出来了,新闻也广播了,紧跟着,各种各样的参观团,检查组来到村上,
要实地看丰收的成果。于是,人们打开粮仓,一看果真是满仓满囤的黄谷大米,玉麦小
麦,可知情人知道,只有上面薄薄一层,下面全是稻草麦草,检查组也心知肚明,拍拍
仓,吃完招待的酒菜,满意地走了。这就是后来人们说的“浮夸风”。
大跃进光有农业的丰收还不行,要使国家富强,还得靠工业,而工业,必须以钢铁生产
为基础。于是,一个全民大炼钢铁的运动同时在全国上下推广开了。一时间,公社的院
坝里,学校的操场上,一座座“土法上马”的小高炉建成点火了。炉火熊熊,人们日夜
奋战,从百多里外的山里肩担背驮背来矿石、煤炭投入炉中,一天两天后,终于流出了
铁水,尽管只有那么可怜的二三十斤,但毕竟出铁了,于是一张张喜报飞向公社,飞向
县府。在得到肯定和表扬后,人们干劲更大了,信心更足了,热情更高了,决心干出更
多的成绩放大卫星。但靠人力从百里外背来挑来的矿石煤炭毕竟有限,难以维持。于是
人们就地取材,没有矿石,便把家里的饭锅,废弃的犁耙,铁钉铁丝甚至家具上的铜铁
饰件献出,无偿支援这伟大的事业。煤炭不够,就砍树代替,不管是柏树榆树,见树就
砍。不久,树没了,但钢还得炼,于是人们便又拆起房子来。
拆下房料送公共食堂煮饭或送高炉炼钢并非难事,一点也没有阻力,因为已经“公共食
堂”了,“公社化了”,“你的就是我的,我的也是你的”,私有财产早已姓 “公”
,“家”的概念也大为淡薄。吃在食堂,干在连队,“家”只是个晚上归来睡觉的冷冰
冰的空房子。所以有好些人,为图吃饭近方便或睡得舒服些,干脆卷上被盖收拾起碗筷
迁到食堂附近的公房住下,把自己住了几代人的老屋丢下不闻不管。比如我家隔壁的何
纪云家,祖上行医,置下了一座面积达一亩多的农家小院,小青瓦房的大院坝里是个果
园,院门一关,小院里鸟语花香,幽静清爽,果子成熟时,我们常去摘桃子李子吃。公
共食堂了,何纪云到公社皮革厂做工,吃住都在那里,他媳妇王淑君就带上孩子回到紧
挨食堂的娘家去住,空下这么好的农家小院没人住,果树砍了,家具烧了,自然成了第
一批拆来送食堂、炼钢炉的柴火了,毫不在意,毫不可惜,十分自然。同样的还有何学
川家,何学贞家,原都是独门独户的农家院,到公共食堂了,不分彼此了,结果何学贞
一家搬到富农何德兴家,何学川家搬到何益林家的老房子。而他们两家的20多间草房瓦
房,最终当然也进了公共食堂的灶膛,而住何益林老房子的还有从三队双庙子搬来的李
治安一家。总之,那时真是吃有定点,居无定所。人们随遇而安,头脑也相当单纯,任
由别人支配。仅凭队长一句话,人们就可以腾出自己住了几代的老屋而去和另一家挤在
一起,或凭自己几句话就可以进入别人家的大瓦房而丢弃自己的茅草房。所以说要拆张
家李家几间房来送食堂煮饭或送炼钢炉炼钢,并非难事,并无阻力,这话的确不是天方
夜谭。
我家老宅是一世祖何痴入川择业时置的,黑漆雕花大龙门楼,进门后有前后两进正房。
我们住的前面大院里,有4棵上百年树龄的大油板栗树,将整个大院盖得严严实实。春
天,每当栗花开放时,花粉如雪飘飘而下,满院飘香,树上浓叶密枝里,红嘴八哥、灰
色斑鸠甚至猫头鹰都在上面垒巢栖身,生儿育女。每当黎明时分,鸟儿们便呼朋引伴,
嬉戏打闹,使得整个院子热闹非凡,生机勃勃。不几天,栗花谢了,掉下无数二三寸长
的毛茸茸的条状花穗,我们便把它收集起来,编成酒杯粗的长绳,晚上点燃当蚊香用,
既清香满屋,又能驱蚊避臭,一直要用到整个夏天结束。10月,板栗熟了,“娘开胯,
儿落下”,这是母亲给我们猜的一个谜语。谜底是说板栗熟时,栗苞裂开,落下红油油
的大板栗来。多年来,这几棵板栗树都当成全家的摇钱树,年份好的时候,卖的钱可抵
得上两头肥猪的价。记忆中,我们没少吃母亲做的干炒板栗,鸡烧板栗。最好吃的还是
母亲把板栗埋在沙中一直放到过年挖出时吃,仍新鲜如旧,或是放到厨房中的炕笆上,
过年时取下,板栗肉已干缩金黄,吃起来香甜得腻人。至于落下的栗苞,虽满身是刺,
却是上好的燃料,整个冬天,我们都烧它——或用它烧火煮饭,或用它烧火取暖,而用
它燃后剩下的火炭装烘笼子,烤上一夜都不灭。可以说,我的童年就是在闻着栗花香、
吃着板栗果、烤着板栗火中度过的。可是现在,这祖上留给我们的板栗树保不住了,不
属于我们了。先是板栗熟了,谁都可以来打,来拾。有一天,我对来打栗子的何学松说
:“这是我们的!”而他却恶狠狠地说:“现在连命都是共产党的了,树还是你们的?
”我只得悄声走开了。有天下午,母亲见没人,就悄悄拿竹杆打了些下来,正在往一书
包里装时,一个驻社工作组的人来了(不知为啥是位军人)硬是把母亲手中的栗子连书
包一起提走了。这又是我亲眼所见,母亲那悲愤的表情,至今仍深深印在我脑中。不久
,这几棵上百年的板栗树也没逃过被砍掉的命运。这就是人们后来说的“共产风”,或
叫“一平二调”。再后来,1963年吧,国家对这样的事有过“赔退”,即将两年前无偿
征用毁掉的房屋树木等私有财产给予一定数目的经济赔偿,还在的给予退还。我们家4
棵大板栗树、5棵百年的青冈树(又名青冈栎)和几十棵大柏树等,统共退赔了24元钱,
买了几斤米吃,那几家房子没了的,各领了百多元,相继在原宅上建起了草房、瓦房居
住至今。
农业、工业都大跃进,放卫星了,教育当然也要大跃进。四哥进了县城里中学,我和五
哥进本地完小,父母们则进夜校,一些年轻人则进“红专大学”。中学毕业的三哥和几
个高小生晚上就当夜校老师。那几个高小学生当老师的班,大都是青年妇女,姑娘小伙
,上课的主要内容就是教唱歌跳舞,那“南风赤溜溜地吹,吹到南山去,锄头犁耙下粪
水,今年收成一定好”的歌儿,至今我还能哼唱。而三哥教的班,大都是如父亲一样的
四五十岁的男人,虽然冷清,却在昏暗的煤油灯下认认真真学了几个字,如“萝卜、茄
子、挑篼、扁担”之类。至于“红专大学”,校址在今何家坝群众桥头的一座小院里,
从外观看,院墙粉刷雪白,大红的标语口号格外醒目,里面不时传出歌声,里面的大学
生是些经过挑选的男女青年,比如村里的何俊瑶就是其中之一,这里既有歌声笑语,又
免去熏土炼钢,能进去确也让人羡慕。至于里面什么人在当大学老师,上什么课,结果
如何,因人小,不敢进去,就不得而知了。只是那地方,至今上了岁数的人,仍管它叫
“红专大学”。
上述一切,大都发生在大跃进的1958年,发生在热情奔放、理想辉煌、三面红旗迎风飘
扬的1958年。可以说,这一切,恰是三年大饥荒的前奏前因。
(三)
“三年大饥荒”,我们这里其实应从1959年下半年直至1962年。
1958 年“大丰收”、“放卫星”亩产千斤/万斤后,国家当然按标准足额征收爱国粮。
剩下的则留在公共食堂“放开肚皮吃了。”只是放开肚皮吃不了多久,就见仓底了。人
们似乎明白了什么,上千人的公共食堂,白米干饭看来不能持久下去了,赶紧化整为零
,以每个自然村100多人为单位,建立小伙食团,开两餐稀饭,算是继续体现集体的优
越性。我们村就将伙食团设在富农何德兴的大院里,靠从公共食堂分回的一点点粮食维
持130多口人一日两餐的萝卜苕菜稀饭。父亲那时还是生产队长,每日早晚,稀饭煮好
了,他就拿着汤瓢按人头一瓢两瓢舀给大家,人们默默地按序来舀,又默默地离去。一
两瓢稀饭显然填不饱前不久敞开撑大了的肚子,于是有人干活偷懒了,或者干脆不出工
去挖先前没放在眼里的秋红苕,揪田里的冬苕菜带回家中,重新垒起灶来煮熟充饥。有
些先前有眼光、狡猾的人,家中多少还有点陈粮,此时便庆幸自己的眼光看远一步,将
这陈粮看得宝贝一般,精打细算着过,像村里何耀章一家,经商出身,二十几口人无一
损失,即为一例。但绝大部分人家,即如我的父亲母亲,当初是把一切都交了出去的,
此时就傻了眼,干着急。人们不出工下田劳动,怎么能行?为了让这些靠着稀饭活命的
人能出工下地劳动,唯一的办法就是扣他们的稀饭。本来,自从公社化“组织起来力量
大”之后,人们就不能随便外出赶场,走亲戚或在家休息,从早到晚,都听从着号声哨
声指向哪里就奔向哪里,随意游走的人叫“流窜犯”,要被抓去劳动改造的,读中学的
三哥就被当“流窜犯”抓过一次关过大半天。“放开肚皮吃饱饭”时,“瓢儿子栽桩”
舀干饭,吃喝无忧,理发也是有人来地头免费理,倒也无须赶场走亲戚之类的个人自由
活动,但现在是“瓢儿子撑船”舀稀饭,人们要各自想办法填饱肚子,干活好像与自己
无关了,于是干假活,逃工之类被发现被扣稀饭的事就常发生了。直到今天,村民龚少
成还在讲他当年因赶场被父亲扣掉两顿稀饭的事。可怜的是,这伙食团的稀饭也没维持
多久,到1959年底,连稀饭也没有了,完全断粮了,人们才彻底醒悟过来,惊慌起来,
纷纷奔向田间地头,沟边河沿,坟地沙滩,有的捡经霜的苕藤烂根,有的扯米汤蒿水芹
菜,有的剥枇杷树皮,有的捉鱼虾螃蟹,总之,见吃就寻,见吃就找,寻来找去,终非
能长久维持,于是,在这断粮的几月里中,村里就开始死人了——死那些很本分的,食
量大的人了;死那些老弱幼小了。
最先死人,而且死绝户的是何祝安一家。何祝安50多岁,识字,人称“二老师”。解放
前是何益林的佃户,土改时分得何益林3间大瓦屋居住。和老伴何二奶一样,何祝安是
讲故事高手,每逢农闲雨天,他家宽大的房檐下总坐满大人小孩,隔着板壁听坐在里屋
床上的老两口争讲狐仙鬼精的故事,精彩之处,老两口还互相争辩求证,互不相让,惹
得满屋大人小孩哈哈大笑。他们有3个儿子:老大何学员,老二何奎奎,老三何友贵。
这3个儿子都已成人,但由于低能,都未能成家。老大何学员解放后曾当志愿军,但不
知为啥只在离家30里远的元通场驻防半年即复员转业回家,成为乡里年轻人的笑柄。老
二何奎奎完全是个白痴,秃子,公共食堂吃大锅饭吃得肥头大耳,圆秃脑袋油光闪闪,
佛爷一般,憨态可掬,我至今印象很深。老三何友贵好点,读过高小,印象中记得他买
回成套的连环画《铁道游击队》,在他父母大讲狐仙鬼精的时候,就给我们讲铁道游击
队的故事,还让我们翻他的宝贝连环画。父子4人显几分斯文,对人处事,和和气气,
从不争风夺气,最大的优点是善良、憨厚。这点从收养何俊瑶/何俊清姐妹及让何子光
在其家院里建房居住就是证明。
何俊瑶/何俊清姐妹当时十多岁,是何益林的重孙女,何尽义的女儿。何尽义在成都被
政府镇压后,其妻在成都另嫁他人,其他亲属也惟恐避之不及,这姐妹二人便成了孤女
,何祝安一家却毅然收留了这姐妹俩,视若亲生一般。更不可思议的是,他3个儿子早
该成家立业,正需房子的时候,竟然把本来就不宽的院坝让出一半来,让村里何子光一
家在上面建房安家,全没有为3个儿子做点长远打算的意思。
前面说过,1958 年平坟造田时,他脱了何益林埋了8年的尸衣拿回家重穿,本也出于无
奈,因为穿件新衣置双新鞋在当时是人们不敢轻易就有的奢望,无钱买不起且不说,就
是有钱也买不到,全凭票供应,后来许多年也都这样,连火柴盐巴都如此。布票有两年
就没发过,有一年每人一尺八寸,所以苏联人扯破脸时攻击中国人“三个人合穿一条裤
子”,虽恶毒至极,但也是无可奈何的事实,硬不起腰杆还不得嘴。
伙食团一垮,粮一断,何祝安一家马上陷入绝境,首先是老俩口拖了两月就相继死去,
这3个憨厚儿子立马了无生机,很快也就死去。较经得拖的是老二何奎奎,因原来体胖
如佛,体内有些存储,去得缓慢,在柴堆中睡了7天7夜,还不断气,一直拖到第9天。
而俊瑶姐妹,靠投奔成都母亲,总算活了下来。饥荒过后,回来住了何祝安家的瓦房,
出嫁时,便将这房卖与何子光,了其一大心愿。
何德兴母子的死有点戏剧性——死去活来,活来死去。他的母亲我们叫何二奶的,是个
文文静静的尖脚老太婆。在断粮一个多月卧床无气息后,孙媳杨仲华烧了纸钱,磕了响
头,算是送终。但在为其穿寿衣时,翻动几下,这老太婆竟缓过气来,口中喃喃有语:
“我饿,我要吃饭。”杨仲华出身于书香门第,温厚孝道,还教过私塾,见此于心不忍
,设法弄了点稀饭喂下,居然又活了过来,但几天后,还是因为又无粮下肚死去。而何
德兴也如母亲一样,也经历了这死去活来,活来又死去的过程。他是个彪形大汉,三代
单传,巨大的腿肚子上青筋暴出十分吓人。他祖上有20多亩地,土改时划为富农但那有
“两道龙门,七柱二”的10多间大瓦房没有被没收,伙食团时就腾出大部分正房做了食
堂。我亲眼所见,有天中午他和全村人一样,很早就守在食堂的大锅边巴望着稀饭早熟
早分早吃,正等着吃,突然扑通一声,他像个柴捆子一样倒了下去,脸无血色,人事不
省,分明死了一般。有两个好心人求得司务长龚素芬同意,舀来碗半生不熟的红苕稀饭
,撬开他的嘴灌了下去,刚下去两口,何德兴便在迷糊中竟像3岁小孩一样哼哼呀呀,
直说:“好吃,好吃,还要,还要!”一碗稀饭灌完,他就像大梦后一觉醒来一样,揉
揉眼睛,喘两口气,站起来又行走如常了。但没过一个月,伙食团完全断粮垮掉后,他
还是死了,死的还有他的老伴,一个5岁的孙女和他的独子何仲文。何仲文是死在西昌
的矿山上,被飞石削掉了脑袋,尸首没运回来。何德兴的儿媳杨仲华后来改嫁了——何
德兴家就成我村第二家“绝户”。
饥荒使许多人死在家中,死在床上,死前还能见亲人一面,算不幸中之一幸,而有不少
人是死在路边、沟边、河边的。运气好的,有人认得,带个信回,或许还有家人来领尸
弄回去埋掉;运气不好,或者根本就没有亲人,那就横尸旷野,三五天都没人理会。
龚作兴就属运气好的一类,可仍然活活饿死在路上。

龚家是富裕中农,发家于他父亲龚模久解放前当水管事,置了好几亩田,一座独院大瓦
房。解放初又种甘蔗等经济作物,生活条件在村中属上等,光是每年五月栽秧赶水前背
回两篓烧酒慢喝,过年杀肥猪就令全村人羡慕不已,更何况还供着两个大女读着中学,
另外三个读着小学。可一拖过1959年进入1960年,龚家也同大多数人家一样,“日无逗
鸡之米,夜无鼠耗之粮”。饿急了的他,拄着根棍棍,到张河坝他姐家求救。最终讨得
捆芹菜背着往回赶。寒风中,他走着走着就倒了下来,再也爬不起来了。后来有人带信
告之家里,他读高中的二女龚玉清推着辆鸡公车把父亲推回家中,早已气绝身亡。如今
,龚玉清已是齐鲁石化集团的高级工程师、石油专家,每谈及父亲的死,仍是涕泪涟涟!

编辑这个帖子 点击查看用户来源及管理,发帖IP:*.*.*.* *.*.*.*
2009-8-25 14:45:07
悄悄话 好友 信息 博客 搜索 回复 本主题下所有发言 东方纵横深度
评论报导集萃 第 2 楼
文章提交者:盐河人家 加帖在 史海钩沉 【凯迪网络】 http://www.kdnet.net
死在路上的还有何大花脸。

他是个唱戏的武生,声如洪钟,演技了得。何大花脸是我家邻居何跃章家的亲戚和常客
。据母亲讲,每当花脸一来时,何跃章家上下都欢呼雀跃,热闹非凡,因花脸豪爽侠义
,对他们家照顾有加,历来被奉为上宾。1961年冬天,花脸又来了,可这次是来讨账要
饭的。剧团垮了,他饿得走投无路,快饿死了,忽然想起有个老友、世交在白头镇,所
以拖着快站不住的浮肿的双腿来了。但何跃章家怎么能在这个“一日无粮,父子不亲;
二日无粮,夫妻不亲;三日无粮,全家不亲”,各保其命的时候接收他呢?这时是一碗
粥,得之可活命,失之要亡身呀!所以只得把他关在大门外,任其哭天喊地,哀嚎呻吟
。我就亲眼看见他在那大门外躺了两天两夜,没有人答理他。3天后,何家叫来村中的
小伙子何学贞、邵平安,找来辆鸡公车,哄花脸说推他去街上找何大爷给饭吃。花脸糊
里糊涂地被扶上车,走了不到一里路远,就是现在到白头路上的高电杆处,何学贞把鸡
公车一翻,花脸就摔了下来,何学贞便推转鸡公车跑回村了。花脸在那儿求爹告爷,
呼天抢地,凄号之声惨不忍闻。天快黑了,有几个半大小孩去看稀奇,花脸已爬到一个
稻草堆边躺着,见有人来,他从兜里摸出一把非常漂亮的“提扣刀”与何学林换了半根
红萝卜吃。娃娃们看完了,走了,留下花脸没人管。那天晚上起白头霜,冷极了。第二
天我们上学经过那里,花脸死了,冻得硬邦邦的。我们不觉得害怕,更不觉得稀奇——
因为在这不到3里的上学路上,我们一天看到过4个死在路边沟边的人。后来,不知是哪
几个人,用锄头在原地挖个坑,把花脸埋了。母亲私下里曾说,何跃章家早年曾受助于
花脸,现在连人也不见,推来丢在路上,有点过分了。而何家则说,是叫何学贞、邵平
安推到街上乡政府去,哪晓得他们推来倒在半路上,小伙子办事靠不住。
而何学户的哑巴妹妹,却是他们自己丢出去饿死的。

何学户家也是村里少有的富裕中农之一,和龚作兴家不相上下。何学户有1姐1哥和3个
妹妹。饥荒一来,老老小小七八口,无论如何保不全了,于是父母决定减缩掉最小的两
个:4岁的哑巴妹和2岁的幺妹。怎样减呢?带出去丢,任其自生自灭。具体由何学户和
母亲一人背一个到20里外的大邑县城后,放在一大户人家门前,买块馍哄住,走了。母
亲可能于心不忍,第二天又去那里探听,哑巴妹妹已经死了,幺妹叫人给抱走了,母亲
打听到了是哪家,稍微放心而回。1993年,何学户打听到幺妹在大邑医药公司上班,前
去认妹妹,幺妹也回白头故乡给父母上了坟,祭拜了祖先一番,可就回来过那一回,再
无来往了。
伍志清的死,倒有几分人情味。

伍志清原为伍家庵的和尚。红军长征经川西环山岗时脱下袈裟投了红军。抗日寇、打老
蒋直到抗美援朝,战功卓著,复员后优先安排来我村,分了村中最好的何益林的三大间
瓦房并两间厨房居住,成为我们村的一员。印象中,伍志清五短身材,操一点外地口音
。他孤身一人,整天气哼哼的,菜园里的萝卜丢了几根,他便把萝卜缨用一根树枝支上
插在地头,然后就抬条凳坐在那里骂半天。但对到他家里玩,看他满屋跑的兔子的小孩
倒很和气,还指着贴在大堂屋里的毛泽东、朱总司令的像给我们讲打仗的故事,还给我
们唱《东方红》《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歌,但不知为啥,他唱的《三大纪律、八项
注意》的歌词却是“革命军人个个想老婆,三个五个我也不嫌多”之类,只是想归想,
直到死,他也没娶到老婆。
饥荒一来,伍志清孤身一人,兔子早卖光吃光了,就卖房子。当时有心思,能想到买房
子的,只有龚少成。龚少成解放前当乡丁,娶下个比自己年长的山里女子为妻,养下八
男二女,解放后,七大八小一家十多口挤在几间破房里,确实也难。饥荒一来,活命都
难,为啥想到要买房呢?因为他干的是与粮食有关的活:开初在公共食堂煮饭,后来又
在碾米厂碾米,做保卫。每晚拿着明晃晃的梭标守着那比黄金白银还要金贵的黄谷大米
。听说伍志清要卖房子,就卖掉10只鸭子(每斤8元),用90元钱买下了伍志清的全部
房子和家具,为几个儿子做长远打算,使后来为房子吃尽苦头的人们羡慕不已,也愤愤
不平好多年。
伍志清卖了房子揣了钱又对龚少成说,他饿了两天没进一粒米了,要吃碗稀饭再走,龚
少成说稀饭没有,有两个蛋,给了他让他快走。伍志清只得立马走人,回到伍家庵他侄
女家,侄女见叔叔卖房揣钱来投奔,欢喜不已。这90元钱,帮她与叔叔一起维持了2个
月,最终伍志清还算有福,死在侄女家中,再后来侄女一家也死得一个不剩,使买房的
龚家彻底放心,这房一直住到1998年才拆掉重建。最终龚少成家还是死了孩子:龚老五
、龚老十。
教书先生、国民党员何学仁之死,也值得记述一番——

何学仁家解放时划为中农,几代书香门第,兄弟3人有的教书,有的行医。解放初,其
小弟何学礼和何学仁自己本可继续教书当先生的,何学礼还被正式通知录用,背着行李
告别乡人去学校报到了的,只是后来一政审,何学仁是国民党员,通不过,其弟何学礼
也受牵连不能用,遣返回原籍务农。幸好其二弟何吉生是志愿军退伍,军医,安排到王
场卫生院行医(后来在清理阶级队伍的运动中也被清退了)。
学仁、学礼教书不成,学礼还能种田,记点工分当个会计什么的。学仁可就惨了,白面
文弱书生一个,肩不能挑,手不能提,斯文儒雅,“走路都害怕踩死蚂蚁”。学仁妻子
早亡,留下光照、元庆、英才3个儿子,虽都已成人,却只有光照一人成家并生子。何
学仁一家5口,就有4条光棍,日子难熬。学仁书没教成,开初靠兄弟吉生在王场医院的
关系,到医院里当了个十几人食堂的司务长兼炊事员,工资虽少,但有吃有住,倒也无
妨。
但好景不长,公共食堂一垮,何学仁就被清退回家,生路即断。先是家中大儿光照,一
个彪形大汉,和 2岁的孙子死了,媳妇回了娘家。紧接着,元庆,一个很斯文的小伙儿
,也死去了。元庆死前的一个细节,我至今还记得清楚——当时的何元庆,也就20来岁
吧,一表人才,书生气十足。但饿久了,变得骨瘦如柴,眼眶深陷,胡子拉碴,勾偻着
腰身,活似一个六七十岁的老头,有个问路的人就叫他“大爷”,元庆苦笑着回答了人
家,然后就不断地摇头叹气。
何学仁回家后,更是陷入绝境。我那当队长的父亲可怜他,就让他提个墨桶,端个脸盆
在村里小伙食团的墙上壁上写标语、画图画作宣传来抵下地干活挣口稀饭吃。那些他写
的配有画的标语如:“一处开花,四处结果”、“人民公社、大跃进、总路线、三面红
旗万岁”、 “发愤图强、自力更生”等,一直保持到那几栋房子在1992年被何学全、
曹树清拆旧房建新房时才不见了,给人长长的回味。
再后来,小伙食团也垮,剩下何学仁父子二人相依为命。但英才毕竟年幼,不满父亲国
民党员的身份,再加之都在各自逃命,就难以想到他人,哪怕是自己的父亲。有天晚上
,我和母亲在菜地里守二季豆,半夜时分,一个黑影慢慢向二季豆架移动过来,停在了
二季豆前。母亲大喊一声: “哪个,干啥子的?”“是我,幺嫂,是学仁。”母亲上
前一看,果然是学仁,就明知故问他半夜了为啥还不睡。他回答说睡不着,想找找白天
留下的两根麦秆嚼嚼水吃,哪知让英才吃了,所以出来走走。母亲安慰了几句这位先前
人人尊敬的先生,先生又叹着气慢慢回家了。
第二天早晨,村子里一下沸腾了,何学仁死了,喂在他家的社里当家牛也死了。人们喧
闹沸腾,并不是因死了村里的先生秀才,而是牛死了,有牛肉吃了。人们围着那条不知
多少天没人看一眼没进水食的当家牛,正盼着分牛肉的当儿,有人吃了一惊:牛舌头没
有了!疑惑中,有人揭开锅盖一看,牛舌头正煮在锅中,水微温,牛舌没熟,而学仁正
死在灶下。人们明白一半疑惑一半:明白的是,牛舌头是被这位从不杀生,手无缚鸡之
力的老先生割下的铁定无疑;疑惑的是,这牛舌头是牛咽气前割的还是咽气后割的,是
他割了牛舌头被吓死的还是等不及牛舌头煮熟而饿死的?吃惊疑惑一番之后人们便不管
他,而是像过节一样,大人小孩在牛身旁围得水泄不通,眼巴巴的看着村里善于杀猪宰
牛的龚少成等人把牛剥皮开膛,再切割成丁丁块块,按人头三两二两分给各家各户。于
是,人们欢天喜地离去;于是,倾刻间整个村子里便充满了久违的、短暂的生气。事后
,人们帮英才把父亲抬到离家两百步远的现在胡俊邦修房子的那块地上埋了,和先前死
去的十多人一样,连坟堆都没垒一个。多年后,英才良心发现,拿着锄头来此向人们问
父亲所埋之地,想垒个坟堆。知情人说,这小块地上重重叠叠不下埋了30人,咋能记得
呢?英才只得作罢。我母亲为此事,后悔伤感了好多年,说那晚要是不去守二季豆,学
仁摘点去煮吃,可能就死不了;而我却说,他割了牛舌头还是死了,免不了的,母亲总
是不信。
被牛吓死的还有两人:曹瑞午、张玉泉。

毛泽东主席说:“牛,是农民的宝贝。”他老人家的话一点不假,特别是那年月,种田
无肥,猪已绝迹两年,庄稼也只好像人一样“瓜菜代”了,靠点草皮灰渣维持生长,“
草比禾苗高”并非虚构。那时也不知有什么免耕之类,就是免耕,无除草剂,也必无收
,所以田地还得犁。几百上千亩的耕地,靠几条牛显然不够,无力耕作全部,结果稻麦
两熟的大好良田,只好轮作,留下一部分只种一季水稻,留下一部分休耕,叫做“板田
”,或洒几斤苕子,让其自生自灭,权作绿肥。剩下的要耕种,牛力不够,就靠人用锄
挖,或以人代牛拉犁拉耙耕地。如果能多条牛力,人就少挖十亩八亩,所以牛当然是农
民的宝贝了。所以,农民深知,政府深知,毛泽东他老人家更知牛的金贵了。
所以,当时的耕牛由信得过的人家专门饲养,冬天为保其过冬不死,还配有少量口粮给
养牛人家,但这口粮在饥荒之时难于真正吃到耕牛口中,所以一些牛才两、三岁正当青
壮出力的时候,就成“风谷机架架”死去。而牛一死,又是大家有牛肉分吃的时候,所
以人们对喂死牛的人家并无多少不满,有时还怀一种感激之情,希望隔两天喂死一头再
分回牛肉吃。
我的大哥在3年里喂死了2头牛,大家吃了牛肉不忘他恩,照样选他当副队长(1964年四
清运动中对他仍是好评如潮)。没办法,政府和干部认为,牛粮必须进牛口,不能让牛
背着有粮吃还死去的黑锅,办法是将牛粮集中保管,每日按量煮成稀饭端到打场上,各
养牛人家带个盆子牵上牛到打场上,在众人监视下,打来稀饭让牛亲自吃下那份属于它
自己的口粮。牛们好生感激,而我们则好生眼红——牛出力耕田,还有稀饭吃;而作为
人,连稀饭都没有。
可恶的是有人铤而走险,偷杀起牛来了,要独自享用牛肉了!张玉泉、王兴顺就是偷杀
牛吃的两个人。这两人本属我们临村的二队。张玉泉50多岁,老婆孩子五六口,有点文
化,能吹箫拉琴。王兴顺40多岁,文盲,力气过人,胆识过人,有7个孩子,大的十二
、三岁,小的二、三岁吧。饥荒一来,看着左邻右舍家家死人,听着满屋儿女的哭嚎之
声,于是二人合计干出了件惊动四里八乡的大事来:偷杀了我队剩下的唯一一条当家牛
。那牛喂在我队曹瑞午家,曹瑞午是王兴顺连襟,两家相距二里,常有来往。有天早晨
,人们发现曹家的牛两天都没来吃稀饭了,于是到曹家一看,牛没了,这可是件大事,
马上报告大队,大队报到公社,公社再报到县公安局,公安局来人,一天就破了案,在
王、张家发现了煮熟的牛肉,于是人、肉一起弄到县上,张玉泉来不及公判,就吓死了
,王兴顺押回公社,开万人大会公审,判了15年徒刑,刑满在万家劳改煤矿就业,直到
1990年代初才回家,至今健在。如今问起他对此事有何看法,他说幸好杀了牛判了刑,
虽劳改十几年,钻了十几年煤洞,但捡了一条命,值!
(四)
现在该写到我家,写到我可敬可怜的父亲母亲了。当公共食堂无节制地猛吃猛喝大浪费
,而田地里草比禾苗高,明明大减产甚至绝收却又大喊亩产千斤万斤的时候,父亲开始
担忧怀疑了:这样的急躁冒进浮夸虚报,大呼隆胡乱搞,能长久么?正确么?父亲不相
信亩产能有千斤万斤,在公社汇报产量时,就只报4挑,最多600 斤。于是他便被当作
右倾保守典型,在王场的千人干部会上站了高板凳,接受批斗,在大队、公社的夜会上
检讨,直到深夜才回家,回家后不断地叹气唠叨,我就听他说过:“翻身翻身,翻到沱
沱头去了!”“人民公社好,眼睛吃大脸吃小!”1959年下半年小伙食团垮掉断粮时,
我一家10口人中,大哥在成都工厂工作,二哥还在西昌部队,三哥在西昌师范校读书,
大姐已出嫁城关,四哥在崇庆中学读书,家中只剩下五哥、八妹和我,与父母相依为命
。吃公家喝集体不成了,吃的一下就变得无比金贵起来,黑市上米卖到三、四元钱一斤
,一般工作人员的月工资还买不到10斤米。我们靠煮吃仅剩的几十斤小麦维持一段后,
就粒米不见了,只得响应政府号召“瓜菜代”了——只能靠谷糠、麦麸、厚皮菜、苕菜
、各种野菜度日了。每天放学,我就和五哥各提个篼篼,到河边沟边,坟地河坝去摘水
芹菜、米汤蒿或挖绵根子,揪葫豆秧。厚皮菜之类清水煮了就那样抓来吃,盐巴也没有
,更不说调味腥,吃久了就胀气发呕。米汤蒿之类煮熟了放在臼窝里捣烂,加上少许米
面麦麸之类做成馍,已是难得的美食。葫豆秧煮吃后,会头昏恶心,那其实是中毒的表
征。绵根子之类,是边挖边吃,但这东西扎根很深,要花大力气,很不易挖到。
饥饿的感觉像鬼魂一样,每时每刻附着在我们身上,我们所有的精神力量都集中到找吃
的事上,凡是能吃进嘴能填肚又死不了的东西都找了吃了。家中原有只花猫“三张皮”
,可爱极了,但饥荒一来,半年没闻过油腥味的我们现在看到它在眼前晃来晃去之时,
分明看到了它皮毛下的块块肥肉,分明闻到了它身上的阵阵肉香,早已是“目无全猫”
了,再说,它要是跑到别家去,早晚也性命难保。于是,屠杀在所难免了。四哥、五哥
找来根细绳,套在依偎撒娇的花猫脖子上后,就各蹬着门坎,闭着眼猛拉死勒好一阵才
置花猫于死地。这情景我至今想起,特别是想起花猫在撒娇之时被人暗算,还不寒而栗
!后来又发现个用了多年的皮撮箕,母亲把它放在水里泡了两天,软胀了,拆开来,架
上柴火猛火煮了一天一夜,居然煮软了,用刀切成条状,外观看起来分明是我条,透亮
亮的,可吃在嘴里啥味都没有,绵绵的就像嚼纱布一般,喝口水和着吞下肚子,肚子痛
了一夜,第二天拉出来还是绵绵的一团老样子。
我们还吃树皮,较好的是枇杷树的皮。先用石头在枇杷树上砸一番,之后厚厚的树皮就
碎落下来,捡回后,再砸烂磨细,和上点米糠麦麸米面之类,就可做成硬邦邦的口味不
错的馍馍了。有人还想到了吃白蟮泥(观音土),从东关乡山沟里挖回白蟮泥后,放在
锅里架火烧得焦黄,再弄成粉状和上野菜米糠之类即做成结实美观的馍馍了。这东西下
肚当时很管饱,但不易拉出,尽是“硬头屎”,好不容易掉下两大坨,便如飞机投弹一
般,直炸得粪坑里浪花飞溅,扑通作响。
比较高级、正统的替代物还是米糠。据考证,历朝历代的饥民都首选它,但那时米糠已
不易弄到。危难之时显聪明,还是母亲办法多。家中的厨房原是用1958年的稻草盖的,
母亲忽然想到,大跃进时做不到精收细打,颗粒归仓,必有颗粒遗漏。于是动员起一家
大小,把房上稻草全扒了下来,“人人动手”,一根根搓过揉过,居然有了一大升秕谷
的收获。全家高兴极了,马上烧火炒熟,架磨磨面,最后竟然磨出了两升焦黄喷香的谷
面,用来搅拌菜糊吃了好多天。
然而,父亲身材高大,食量过人,过去一天能吃3斤米,这东一顿西一顿的菜糊草根显
然不够他的需要,他不顾母亲的劝阻,饿急了就干吃起米糠来了。我清楚记得,饿急了
的他,端着半升炒得焦黄的米糠,先抓一把塞进嘴里,再喝口开水冲下,第二天就“结
住”久拉不下,血流如注,呻吟不止,不久就浑身浮肿,卧床不起。接着,致命的一击
又接踵而来。1959年底,家中还有只鹅,偶尔还能下个蛋,全家如命般地养着。父亲当
时还是生产队长,因偶尔有人家的鸡鹅出门啄生产队的麦苗、油菜苗吃,糟蹋庄稼,便
在会上提出加强管理措施,有人提出,谁家鸡鸭鹅再出门下田损害庄稼,谁见了谁逮来
吃,父亲同意了。可后来刚巧有一天,我家这只鹅出门下田了。社员何学民,何陈氏看
见了,别家的倒也作罢,队长家的可就没话说了,这二人果真把鹅捉住,杀来煮吃了。
父亲知道了,叹着气,拄着棍,带着我们兄弟3个到何学民家中哀求,希望能分给半只
一腿,但何学民硬是连汤也没给我们一碗。于是,我们的父亲,这个曾是铁骨铮铮的汉
子,这个儿子们心中的真正英雄,此时只能又叹着气,拄着棍回到家中,从此就到死也
没下过床一步了。这情景,至今想起,仍历历在目,令人辛酸掉泪。
还有件悔恨终身的事不时压着我的良心,总觉对不住父亲——

就在丢鹅的前一个月吧,母亲到城里大姐家去了,我和五哥、八妹待在家中,晚上饿急
了,睡不着,知道柜里还藏着个鹅蛋,便偷偷爬起来,偷了这蛋,找来一些草纸,打湿
了,把蛋包了起来,煨在火膛里烧起来,居然烧熟了,吃下后,竟无人发觉。天刚亮,
就赶紧逃出家门,直奔城里找母亲去了。母亲担心着家中大小,见了我,第二天,在大
姐家吃了早饭便领着我往家中赶。那天是个逢场天,走到糟店过一点,就碰到了父亲:
一身干净的衣服,白白的头帕,背着个扁背篼,一脸的担忧,见了我后对母亲说:“我
们还担心他掉在茅厕里了,找了半天也不见。他把鹅蛋偷来烧吃了。” 母亲不但没骂
我,反而责怪父亲说:“吃就吃了嘛,别说了。”我则躲在母亲身后回了家。回家之后
,五哥却很高兴,说我走后,父亲不知从哪里弄回头好几斤重的死猪儿子,让大家吃了
回肉。父亲在床上躺了两个多月,最后连翻身都要人扶,拖到1960年农历三月二十二日。
就在这个春天的晚上,在公社医院张玉歧医生来家通知他去治浮肿病的前一夜,他把几
个还在身边的儿女叫到床前,言语低沉,断断断续续地给我们交代后事,并一一为我们
祝福:祝大哥工作顺利,下次回家一定为母亲买个罐头回来;祝二哥平安,不要再负伤
了;祝三哥完成师范学业,当个好老师;祝四哥考上大学;祝母亲能享到儿女的福。最
后两句至今犹言在耳:“望全家都好,都好!”后来竟说死后就埋在大门旁边,因为他
舍不得8个儿女,也因为村里得“浮肿病”死了许多人,男人已没有几个了,抬不动棺
材。直到半夜,父亲才在母亲、大姐、大哥、五哥和我的守护下咽下最后一口气,闭上
了眼睛。
父亲死后,母亲用一斤粮票请来二队的王子清,拆下龙门子的屏风门(那上面还贴着两
年前三哥写的一个大大的“福”字,一副对联“翻身不忘共产党,喝水不忘挖井人——
丰衣足食”),做成一个“火匣子”薄棺,一番粗粗装殓,就悄无声息地把父亲埋在大
门旁边的一块空地上,直至今天。
记得安葬父亲时,那个当年提走母亲板栗的工作组成员的那位军人,不知为啥来了,默
默站在旁边,问大姐为啥就把父亲埋在家门口?大姐说什么记不清了,只记得那位军人
像是很忧伤,母亲见机便把家中的镜框拿出来,指着穿军装的二哥的照片告诉他:“这
是我的儿子,也是军人,正在西昌山里剿匪。”军人看了,又默默地走了。不久后的一
个星期天,那军人忽然带来了十几名军人,把我家垮了的厨房又给修起来了,再不久,
母亲忽然被人叫到公社,拿回个每月可领10元钱的取款本,一直取到1964年三哥去当兵。
可惜,直到今天,我们都不知这军人姓甚名谁,属何单位,归何部队。40多年过去,他
该还在人世吧?

父亲下葬那天,大哥又从成都回来,没能给母亲买回罐头,一言不发,一个人默默地为
父亲垒了个大坟堆,而不是像别人那样垒个小坟或者连坟堆也没有。还让我不明白的是
,他整整一夜不睡,就在那把父亲常坐的太师椅上坐到天亮,整个人像傻了一样,直到
母亲喊他,才醒过来。
而我,一是年龄小吧,二是看惯了家家死人,麻木了,更主要的是饥锇吸引了大部分注
意力,对父亲的死,看得很自然,很平常。直到逐渐成人,特别是当了父亲后,才痛定
思痛,才回味起父爱的深沉珍贵,但一切都晚了,不再有了!
在西昌部队的二哥得到父亲去世的噩耗后,大为震惊,大为悲伤,一个人关在屋里哭了
一天一夜。来信说他怎么也不敢相信父亲死于饥锇,因为前不久才从广播里听到人民公
社一大二公优越无比,三面红旗正大放光芒,亩产千斤万斤,公共食堂放开肚皮吃大锅
饭,同时也从探亲返队的战友口中得之“形势一片大好,而不是小好”,怎么一下就闹
饥荒呢?家信中说生活困难,他接信后总寄个三五十元回家,咋就没想到寄粮票呢?家
里咋不告诉他缺的是粮呢?他还写信告诉在康定的三哥,一定要设法保全所有剩下的家
人,绝不能再死第二个。于是便陆续三十五十斤的寄粮票回家了,这是确保全家再没死
人的关键。
父亲死后不久,政府看到死人太多,蒋介石又在叫嚣反攻大陆,传言:先杀党,后杀团
,然后再杀老社员。一时间,危机重重,形势险恶,便实行了救济,恢复了伙食团,按
人头定量供给粮食,小孩、大人,半劳力、全劳力每天4两、6两,5两、八两不等,于
是新的伙食团重新开火,按定量发饭票,但不知为啥这新伙食团又建在离村3里远的二
大队10队石家大院里。比先前规模大一半,有300来人。每月10斤8斤粮,按今天人们的
生活标准,应该不算少多少,至少不至于再饿死人,但那时除此之外,再无别的副食和
营养补给,有段时间连盐巴也买不到。(我就记得曾用一大碗笋子从隔壁何吉生家换半
汤匙盐巴解馋)更不用说油腥了,再加上断粮已久,身体亏空大,所以那经过司务长、
炊事员之手的三五两粮吃进口中,远不能饱肚,饥锇仍像魔鬼一样纠缠着人们。每天早
晚,我们村的人拿上饭票,带上饭盒,穿过沟心头那坝田,翻过黄桶堰高坎,经过陈家
碾碾沟的独木桥,最后再经过石家那坝田,来到石家院的伙食团打饭窗口,排了队递上
3两半斤的饭票,打来一碗两碗的蒸米饭,又返回家中,把米饭和上野菜草根或米糠麦
麸之类煮成汤汤水水一锅,以增加一些饱感,多一点温热。人们多希望能用票称现米回
家来自煮啊,多希望不再有伙食团,政府直接把粮分到各家各户啊,但这得有公社医院
的病员证明,否则这就是反对集体化,是走单干走回头路。
说到打饭,我又有愧于母亲。有次我主动要求去打饭,一共是两碗,一碗半斤的,一碗
3两的,全是黄土碗蒸的硬邦邦的白米饭,刚打下回头走,风一吹,饭香扑鼻,饿急了
的我实在经不住诱惑,于是在那碗半斤的米饭面上掏吃起来,三里路快走完,已掏出个
大大的洞来,我把它翻转扣在盆里,仍是原封不动的一块。进门后,不安地把饭递给正
眼巴巴等着的母亲。母亲接过饭,用铲切开,准备和早煮在锅里的米汤蒿一起再进行混
煮,一铲下去,喳一声空响,母亲一看,什么都明白了,生气地说道:“你下得心哟!
”我羞愧难当,低着头说:“我提前吃了,就不分我的吧!”但分饭时,母亲仍把我的
分上,没少半点。
那时,我家兄妹三人最感兴趣的是围着灶头看母亲煮饭、分饭。有时围得母亲不方便了
,就生气地说:“哎呀,你们怕灶垮么,一个个撑得这么紧!”但我们仍不忍离开,专
心地听着水响水开,贪婪地闻着饭香菜香,大睁着眼看着母亲把饭分在各人碗里,老是
肚里咕咕响,嘴里口水淌。母亲在分饭时,尽量分得均匀,但有时难免有干稀、汤面锅
底之别,三兄妹看在眼里,记在心头,一当分配完毕,母亲一声“端吧”的话音未落,
三双小手便如射箭般伸出,有时是三双手同抢一碗,有时是两双手同伸一碗,有时则三
双手各端一碗,就看各人的观察判断能力了。而母亲,却端剩下的那碗,从不和我们争
,当我们吃完并舔尽锅、铲、碗放下筷子后,母亲总要问我们:“饱了吧?饱了吧?”
我们则懂事地说:“饱了,饱了!”母亲有时明知我们不可能饱,但听了这样的回答,
总会露出点放心和满意。尽管这样,分饭最终还是分出了矛盾,分出了家庭的破裂——
这又是我的心病了。
那时的配额定量,我是每天6两(十六两进制)八妹5两,我觉得平均分饭吃吃亏,尤其
是有天放学回家,八妹还偷吃了留给我的那碗菜稀饭,于是就一把火烧了书包,砸了笔
砚,发誓不再读书,发誓自找活路,并要求把饭票给我自行支配。母亲见状悲哀无奈,
八妹惊恐无助,五哥则义愤填膺,大骂我不忠不孝,可我还是执意分开过了。我把每天
的6两饭票扣着吃,早饭1两,中午2两,晚上有时1两,有时2两,然后就到挤过葫豆米
的田里寻葫豆吃,扯油菜田里的日本油菜头吃。说来也怪,1961年到1962年的日本油菜
好像专长块根一样,大得如萝卜,甜甜的,人们早扯晚偷,十几亩田的油菜没到抽苔开
花就快没了。
有天早晨,白霜一片,我背书包上学路过(经三哥、母亲劝说,我又读书了)。瞅着那
里无人,飞跑下田扯两根,把叶杆一揪,两块头往书包里一按,又快速奔上路来。就在
这时,一声“干啥的,站住!”吓得我心惊肉跳,要跑已来不及,只得站住,来人是大
队干部杨开祥,他捉住我,拉过我的手看了又看,又看看田里,竟然把我放了。我庆幸
万分,幸亏他没看我书包里,否则,不知要扣几天粮了。放学了,我又和同学李福清来
到王家碾上扫细糠子吃。所谓细糠子,就是碾米风米时飘扬到碾上砖缝,板缝里的细糠
灰尘,虽经人反复扫过,但我们还是能用竹签树枝从缝里掏些出来舔进口中,有时运气
好,还能捡到几粒米。但这也不许。有天,我俩正在舔糠,公社书记青少成来了,可能
是怕小孩在碾子上游荡被碾死,就捉住我们,问了姓名地址后,警告我们不准再来,再
把我们的姓名和家长姓名写在碾米仓上,吓得我们半死后才放了我们。
我分开单干过一月左右后,靠自我克扣,靠各种找吃技能,竟也攒下了2斤4两饭票来。
我把这2斤4两饭票用一个铁盒装起来,当成宝贝一般揣在衣兜里。可后来有一天这盒子
突然不见了,我如五雷轰顶,急得大汗淋漓,翻箱倒柜,揭被抖衣寻了整整半天,在终
无结果后,便放声大哭起来,哭了好久好久,哭得好伤心好伤心,那是命呀,是靠吃一
口一口糠菜树皮草根攒起来,准备凑够5斤称米的呀,咋就不见了呢?五哥在躲躲闪闪
,母亲在不停地安慰,最后竟拿出2斤饭票说是赔我,可我怎能要呢,最后还是咬着牙
挺过去了。
事后不久,我在家中一个角落找到了这个铁盒,只是里面的饭票早已没有了,到底是谁
把它拿走的呢?至今仍是个谜——就让它永远成个谜吧,在那辛酸的年月,能怨谁呢,
谁之过呢?
1961 年的春天到了,春天虽是春暖花开,却也是青黄不接,饥荒仍威胁着人的生存。
一天,母亲忽然接到通知,要她马上到公社去,去干啥呢?全家人都忧心忡忡。可不久
母亲回来了,满脸喜色,欢天喜地,原来她竟领了本在王场粮库买现米的本本,有300
多斤呀!这不是天上掉下的馅饼吗?这是咋回事呀!
原来,因耕牛奇缺,为春耕生产计,白头、王场两公社组成了个10多人的买牛专业队,
挺进西昌专区盐源县大山里去买牛。牛倒买成了,但粮食盘缠却用尽了,走不了路了,
即向驻地附近的林业局求救。林业局有人告诉他们说:“林业局大食堂的司务长何学良
就是你们白头公社的人,乡里乡亲,找他好办。”那人说得不错,二哥学良当时已转业
在盐源林业局工作,正干着上百人食堂的司务长。这帮人在千里之外的绝境中遇到老乡
,真是喜出望外,找到二哥,竟然还是熟人,更是喜上加喜。二哥热情接待了这帮落难
乡亲,马上为他们筹了300多斤粮,但有个要求:回到崇庆后,这粮必须秘密还到白头
三大队一队我母亲手中,求助者满口答应了,于是就有了母亲到公社领粮本一事了。那
时三哥已因病从康定师范休学回家,又带回半年的粮食关系回来,每月可在粮站买27斤
粮,并成为家中的主要劳动力,出工使牛挣工分粮,帮着母亲拖着4个弟妹度日。我也
不单干了,一家人因有了粮食和好如初了。
更可喜的是,从这年春耕见水开始,我和五哥忽然发现了一条更好的求生手段:捉黄鳝
泥鳅。那时人少田多,种田不用化肥农药,水田里的泥鳅黄鳝多得很。每当春耕见水后
,它们便都在夜间出来活动了。夜幕降临,我便与五哥一起,点上用猪圈房上拆下的干
竹篙绑成的长火把,提上笆笼,捏着鳝夹,出门捉鳝抓鳅了。尽管黑夜的旷野里冷风嗖
嗖,蛙鸣四起,偶而还碰到红节子毒蛇,但我们一点都不怕。五哥火把照亮处,不时有
一条条手指粗的黄鳝、泥鳅被我轻快一夹,就被夹住丢进笆笼,任其翻卷折腾。偶尔还
能夹到一两条鲤鱼秧子或鲶鱼,更是喜不自胜。兄弟俩从何家坝转到陈家坝,再转到双
庙子,又从双庙子转到二队王家坝,再到何家坝。转满一圈,已是半夜,笆笼已装过大
半,才回到家中。母亲早已把半锅水烧开,正和八妹在焦急等待。见我们回来,母亲就
揭开大锅盖,露条缝,我把笆笼一倾,黄鳝泥鳅鲤鱼鲶鱼哗地下去。压住的锅盖下面,
顿时噼哩啪啦扑啦一阵倒海翻江般地猛响,一阵热烘烘的腥味扑面而来,但也很快就沉
寂下来。架上猛火煮一阵后,揭开锅盖,香气扑鼻,半锅纯天然的高蛋白美味佳肴展现
在眼前:大家各自动手,从锅里捞起一条,劈背一口,吃在嘴里,简直就是山珍海味,
除了骨头和些许肠肚,连血都没浪费一滴,血在脊背处已凝成长长的血条了,格外好吃
,而且连油盐调味都不介入,百分之百的原汁原味。而且,母亲还曾把这鳝鱼的价值提
高到几百上千倍:二哥在盐源山中寄了两块麝香给母亲,母亲一看这黄鳝血条和麝香一
模一样,于是就捡出好多条来,晒干了,掺到麝香里,顺利地卖进中药铺里了,至今我
都还佩服母亲这一大胆“壮举”。
天热后,我们还下河摸鱼捉蟹,也有的是,这大概是“三年自然灾害”惟独没有触及的
地方吧,其情其景,就暂借笔者曾发表的散文《犹闻当年河鱼香》作证吧。
田干了,冬天了,晚上没有黄鳝捉的时候,我们就捉老鼠吃。老鼠肉好吃,老鼠皮也好
吃,我就曾把别人晾着的一张老鼠皮偷偷拿走,烧掉毛后吃个精光。晚上肚子饿得睡不
着,就把饭桌翻转,上面压几块石头,用根带细绳的棍子支起半尺高,下面铺点干草,
洒上几粒谷麦之类的诱饵,棍子的绳子直牵到床头手边。夜深人静了,老鼠出来了,黑
暗中桌下面的干草上传来悉悉索索的声响,再耐着性听下去,有打架声了,不止一只了
,便将绳猛地一拉,随即猛地翻身下床摸黑直扑过去,站在桌上左右摇摆几下,脚下晃
悠悠的,估计全压死了,才点灯清点战利品,有时是两三只,有时是五六只,不用说,
又是一顿美餐。
除了捉老鼠,我们还捉偷油婆(蟑螂)吃。那年月,可能是没有杀虫剂之类的药物吧,
灶房中的偷油婆起堆堆,人身上的虱子成串串,我就记得,课堂上,坐在我面前的女同
学是位美丽的大姑娘,冬天的太阳穿过窗户暖暖地照着她的全身,她正专心致志地听课
呢,而我却怎么也听不进去,我在看前桌的大姑娘。看着她长长的头发上,成群的虱子
爬上爬下,爬进爬出。更有趣的是,有些大虱公大虱婆还玩起“背娃娃”的勾当,成双
成对,大摇大摆,分明是在向我示威。而我,虽生来就把虱子恨入骨髓,此刻却眼睁睁
看着它们猖狂而奈何它不得。但对偷油婆则有妙法治之而后快,食之而后乐——
晚睡前,清除尽灶上灶下一切可吃之物,把锅里水舀干,放上些鱼骨饭渣之类,再把能
盖严实无缝的一个锅盖盖上,盖边伸进一根筷子,使偷油婆能通过缝下到锅里。夜静后
,估计偷油婆已全体出动,便悄悄起床摸过去,把筷子一抽,盖子一压,就听得下面悉
悉索索作响,像有千军万马在奔腾,又像大海里潮起潮涌。只不管它,腾出只手来,拿
回事先放在旁边的木盆再压上锅盖,然后才点灯烧火,稳而歼之。灶内烈火熊熊,锅里
又是一番翻江倒海,啪啪作响。过后一切沉寂,沉寂后便是一阵腥臭,腥臭后便有一股
香气透出。揭开盖一看,半锅红灿灿油亮亮的美味直令人垂涎欲滴,抓一把塞进口中,
酥脆油香,比今日的龙虾大蟹不知要美妙多少倍。
总之,没饿死的我们,就在饥饿中反饥饿,找到了好多吃的窍门,就连毛泽东他老人家
也帮全国人民找窍门,指示说,农忙吃干,农闲吃稀,早上吃干,晚上吃稀,并代之以
瓜菜(与原话有点出入,有心读者能在《毛泽东全集》中找到原话)。但这也有差点丢
命的时候。春耕播种了,粮食种子管得再紧,但播时总得要经过人手,播种者瞅空就能
随手塞进嘴里几粒咬几下吞下肚,比如玉米葫豆小麦大麦,红苕洋芋。为了防止人们播
种时偷吃或白天播下后夜里又去掏出来吃掉,有人发明了先将种子和上人屎或石灰的办
法来阻止,但尽管如此,人们仍照样偷吃不误,哪怕吃得满嘴乌黑,满嘴臭气,也顾不
得许多了,最多也就是吃前在身上多擦几下而已。而像我们这些没参加播种,不准下地
的娃娃,便在夜里下地去摸着窝一颗颗掏。其结果是一亩地的种,能种够6分地就不错
了,而这6分地能有4分地长出庄稼就不错了。要说自然灾害,我看这也是一种吧!没办
法,有人又想出更好的办法:在种子中拌“六六粉”农药,拌硫磺,但饥饿能使人“饮
鸩止渴”,仍然照吃照掏不误。隔壁我本家侄女何淑清,就是在黄桶堰掏吃拌了“六六
粉”的红苕种中了毒,浑身浮肿,脸更肿得双眼都不能睁开,幸好她二伯何吉生是个医
生,弄了些药吃,虽保住了命,但脸庞全部溃烂,昏睡几天才又转来,至今你看她,那
脸上斑斑黑痕,即是铁证。
我们老师找吃的窍门可就要高人一筹,富有科学性了。毕竟是读过书的人,没有 “瓜
菜代”,有人竟想到“芭蕉头代”。那时老师每月配19斤粮,有时还要捐点,更主要的
是要顾妻儿老小,许多人就经不住“考验”,弃教他图了。像我的班主任王恩礼;五哥
的班主任李前魁;三哥的同学杨定郁,多优秀的老师,就是那时弃教走的。有的走后就
死了,像二大队的张树明老师,教我们几弟兄,他的死让母亲叹息了好久。
而孟学良老师的走,更让我至今都还在难过。

孟老师中师毕业,曾是我三哥的同学,是个苗条端庄的大姑娘,挺让人喜欢的。那时老
师们在学校蒸饭,吃都是定量,每人每顿2~3两米,由炊事员打在各人的饭缸饭钵或饭
盒里,蒸好各自端去吃,老师们有的要在里面加上一块两块红苕芋头或几颗豆子之类什
么的,以增加饭的分量,有的则又要匀点米出来,带回家中给父母妻儿救急,所以蒸饭
时大都要来厨房关照一番自己的这一顿饭,就是不加不减,看着炊事员把米量够倒进自
己饭盒饭钵里,掺上水扣上笼蒸着,心里也踏实许多。这天上午,孟老师早课后又来到
厨房,一看蒸笼上已摆好了已打上米但还未掺水的各式饭具,炊事员正在屋外提水,四
下无人,孟老师就趁机在一个个饭盒里匀出一撮两撮米往自己兜里装,不巧的是,炊事
员进来了,愣住了,孟老师连忙求饶说:“别说,别说!”更不巧的是,这一切又让进
来的学校的魏主任看见了。3人在场,那年月谁能包得住呢?谁能担当得起呢?所以孟
老师当即被停课了,第二天便和学校的右派——我们的音乐老师郑瑞清一起出现在抬砖
的工地上了。当我看见那美丽的孟老师和歌声婉转的郑老师抬着砖羞愧地从我面前走过
时,我真是难过极了。再后来孟老师终于被赶出学校,回崇庆县城关公社菜蔬队种菜去
了。后来我读初中进了城,好几次碰到她在卖菜,便连忙走开,怕她看见我认出我,彼
此都伤心难堪。而那位郑老师,不久也死了。
编辑这个帖子 点击查看用户来源及管理,发帖IP:*.*.*.* *.*.*.*
2009-8-25 14:53:04
悄悄话 好友 信息 博客 搜索 回复 本主题下所有发言 第 3 楼
文章提交者:盐河人家 加帖在 史海钩沉 【凯迪网络】 http://www.kdnet.net
还有个男老师,他的找吃办法就不太让人同情了。他教我们体育,身材魁梧,打一手好
球,但那时他却不教我们打球,尽让我们坐在草地上晒太阳,因为大家早跳不动了。有
天在大街上他见有个妇女买了块“高级点心”(那时政府为回收货币,高价出售一些糖
果食品,几元十来元一个,其实和今天的三、五角钱的差不多)正要吃,便猛地从后下
手抢来,躬着背往嘴里猛塞,任那妇女在背上猛捶猛打,直到吞完,他才站起说声:“
对不起了!”旁人只看不动,那妇女奈何不得,便自认倒楣,让他走了。这事传回学校
不知给过处分没有,总之他仍教着书。这种当街夺食的事当时常有,或许领导念他有妻
儿老小,饶了他,况且,饿不知耻,饥不择食,他并不是像孟老师那样夺的是自己同伴
的口中之食,非领导亲眼所见,就姑妄听之,饶也无妨吧!
现在,老师们找到了学校那两大丛已有几十年的芭蕉,该芭蕉不幸了。那两丛芭蕉,一
边一丛坐落在学校大礼堂前的院坝里。春天一到,它们便张开巨大的叶子挡住烈日。过
去,我们在它的浓荫里嬉戏玩耍,在它那巨大的、重重叠叠的、小山般高的根篼上爬上
爬下,从来没有想到过这礁石般的根篼能吃,更没想到,吃它的竟是天天教育我们要爱
护学校一草一木,爱护这芭蕉的老师!能想到吃它的老师实在聪明,有大学问无疑。他
找来锄头,对着几十年的芭蕉根篼一锄头挖下去,“嚓”一声就劈下一大块来,里面白
白的,就像劈开的是个巨大的芋母头,滑滑地流着汁液。老师将它拿到厨房交给炊事员
,炊事员再将它切成细块,磨成糊状,和上米面灰面玉米面之类,就蒸出了软软的馍来
了,1两米就做碗那么一大块,2两米的保管吃个大饱,虽然吃在嘴里有些苦涩,与真馍
大不一样,但能饱肚,老师们都喜笑颜开,直夸那会找窍门的老师办了件好事,执行“
瓜菜代”指示有创造性。结果,这两丛老芭蕉根篼直吃到1962年麦收。我们看着这芭蕉
篼越来越小,最终被挖尽掏尽,虽然没有了遮阳之所,但一想到这是老师们为了吃饱后
好教我们,也都无怨无恨,甚至觉得,早就该让老师们吃掉它了。
田里的麦粒一天天鼓起来了,一天天黄熟了,虽然夹杂在蒿草丛中,但上面毕竟有救命
的麦粒呀,它那样惹眼,那样诱人。上学路上,我们有意绕路走,来到麦田边,摘下麦
穗,用手搓几下,吹去麦壳,抛进口中,咬几下就吞下肚了。还记得有个叫何玉安的老
师在批评被逮住的学生时总结的话,叫:搓几下,吹几下,咬几下,就吞下!我们不管
那么多,总是吃个半饱,才背着书包去上学。放学了,我们又蹿到麦田里,摘上半书包
麦穗回家,在灶下燃起火堆,把麦穗投入火中,一阵劈啪作响之后,烧得焦黄的麦粒可
就喷香可口了,虽然吃得满嘴漆黑,可肚里却踏实多了。晚上,我又和五哥各拿上米筛
、筲箕之类,来到麦田揉麦。先按倒一垅,放上筛子猛搓一阵,搓下大半,再按倒另一
垅再揉。开头两夜还有点害怕被人逮住,但后来一看,月色朦胧中,好像到处都有人,
到处都传来嚓嚓的搓揉声,甚至听到有人互相打招呼,互相提醒的声音,也就不怕了。
揉完麦子回家后,本来可以和上水磨成糊做成馍吃的,但此时磨子已被干部搜出丢下粪
坑,沉入深井中了。还是母亲有办法,磨不成,就煮,整夜的煮、焖。待到天明,那麦
粒已煮得开花开朵,就如大米饭一般,滋润香甜,各人一碗,又是难得的一顿美餐。
这种大伙都下田偷麦偷谷的现象,后来定性为“群众性的小偷小摸”,不予追究。但短
短半月左右的麦收一过,又是漫长的青黄不接之际,又靠每天的几两半斤粮来维持生计
,人们不是两眼深陷,颧骨高耸,骨瘦如柴,就是浑身浮肿,尤其是双脚小腿,一按一
个深窝,好久都不能复原。这就是人们后来说的“浮肿病”,是死亡的前兆。我请教过
医生这所谓的“浮肿病”的医学原理,医生说是由于营养严重缺乏,具体地说就是蛋白
质严重缺乏所致。
这是第二轮死亡高峰期,这期间死的人不像伙食团刚断火三五个月就死的,即像我父亲
、何德兴那样每天要吃3斤米的彪形大汉、大食量的人,而是些妇女、儿童,他们经过
一年甚至两年的连续饥饿,逐渐耗尽能量,往往在路上走着走着就忽然倒下,再也爬不
起来了。当时走上三五里,就能见到这样的一个“饿殍”,绝非危言耸听或有意编造。
而有的呢,虽在家中,但往往睡着就没醒来。有的村死人太多,埋都没人埋,干部就从
别的村找人来,就地挖个坑软埋了。
写此文前,我问过许多当年的过来人,我说有人估计1960年代初期的饥荒使中国至少损
失了1800万人,他们都说哪里才止这点点。我不敢妄断到底有多少,只将我们这个地处
都江堰自流灌区,地处号称“天府之国”的“上五县”——这个当时有好多户像我家有
外援优势的小村庄损失的人口做一初步统计,读者便可知一二(见统计表)。
四川省崇庆县白头人民公社三大队1队1959年~1962年损失人口统计表
死者姓名 性别 年龄 死亡时间 现有亲属及关系
何祝安 男 57 1959-09 无
何祝安妻 女 56 1959-10 无
何学元 男 38 1959-11 无
何奎奎 男 35 1959-12 无
何友贵 男 25 1959-11 无
何哑妹 女 5 1960-10 何学户之妹
何幺妹 女 3 1960-10(丢弃) 何学户之妹
李子云 男 62 1960-09 李福平之父
李福全 男 36 1962-05 李福平之兄
李福牛 男 20 1962-04 李福平之兄
李福清 男 12 1962-05 李福平之弟
何德兴 男 52 1960-03 无
何德兴妻 女 50 1961 无
何德兴母 女 70 1960 无
何德兴孙女 女 5 1962 无
何仲文(何德兴子) 男 30 1959(矿山死亡) 无
龚模久 男 52 1959 龚和清之祖父
龚作兴 男 5 1959-10 龚和清之子
龚桂华 女 11 1959-04 龚和清之妹
龚桂华小妹 女 3 1960(送人) 龚和清之妹
张黄糟 男 65 1959-02 无
何八斤 男 60 1959-02 无
何学仁 男 53 1962 何英才之父
何光照 男 23 1961 何英才之兄
何元庆 男 20 1961 何英才之兄
何光照子 男 3 1959 何英才之侄
何吉生女 女 2 1961-10 何登文之妹
何蔡氏 女 45 1962 何登蜀之母
何运国 男 12 1962 何学贞之弟
何运国妹 女 3 1960 何学贞之妹
何纪云子 男 2 1961 何纪云之子
何开松 男 50 1960-03 何学嘉之父
伍志清 男 52 1960-03 无
何火生 男 30 1962 无
死亡一直到1962年下半年伙食团“下放”时才停下来。21家中的17家共死掉34人,生存
下来96人,而且这3年中,全村未出生过一人。而我们的邻村四大队八队,人口死掉一
半以上。
伙食团“下放了”,这在当时叫“体制下放”,即不再吃伙食团了,收下的粮食除了交
公粮入国库外,就人头,劳动力、肥料的投入按比例分到各家各户自行安排,还分给每
个人头1分田的“自留地”自行耕种收获,尽管少的年份每人口粮也就只200来斤,多的
时候有300来斤,但毕竟可以自行主宰安排这仍嫌少的口粮了。而且,又准许喂猪、养
鸡,也可以赶集上自由市场了。
于是,炊烟起处,鸡鸣之时,乡村又开始有了生气——从1963~1965年,元气大大恢复
。但就在人们刚刚抹平伤痛,重建生活的时候,1966年开始的一场文化大革命,又席卷
而来。我的父辈和我一样,又陷入新一轮的困惑和苦难之中。
1 (共1页)
相关主题
《红旗谱》是不是今天是最后一天见9300?
对反动的无耻文人应该追究责任一天关6家银行,
陈毅不会打仗?一封给中共中央的密电 (转载)80后美女准房奴的一天:起床大喊“誓死买房” 广州日报
大决战,从庙堂到民间,已炮声隆隆(转)广西的这个局长有意思,日记啥都写,这下杯具了!很黄很暴
Bank要窜通FDIC做假帐来补快光光的保险基金CSCO创纪录的季报和利润出台一天之后,
Re: 许志永到底犯了什么事? (转载)李健10年清华演讲 (转载)
一天不学习,赶不上刘少奇。什么是“协警“? (转载)韩信故里在何处(转载)
除 非房价停止下跌,否则美国经济就难以东山再起 (花街日报)高龄农民工:靠吃肉补充体力 哪个工地肉多去哪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父亲话题: 母亲话题: 何学话题: 人们话题: 食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