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boards

本页内容为未名空间相应帖子的节选和存档,一周内的贴子最多显示50字,超过一周显示500字 访问原贴
_K12版 - [合集] 周末挖个坑--转载:儿童不易过早识字
相关主题
[合集] 关于儿童识字的好文章。 (转载)[合集] 学龄前儿童的父母,请多给孩子念书 (转载)
周末挖个坑--转载:儿童不易过早识字[合集] 了解儿童心理和练习parenting skills (转载)
[合集] 也打个招呼[合集] 挖个坑,大家每年都会带娃们出去旅游看见世面吗
[合集] 挖个坑: 从孩子身上学到的[合集] 一个周末下来累死了
[合集] 挖个坑:三岁的小朋友迷上涂色,乱剪乱画,怎么引导? (转载)[合集] 蒙氏K的填鸭式教育
[合集] 挖个sleepover的坑[合集] 小朋友们周末在家都可以做什么?
[合集] 周一挖个坑[合集] 我发现我们这个版的人周末反而比较忙!
[合集] 以儿童的角度来看儿童 (转载)[合集] 大家这个周末都是怎么过的?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过早话题: 识字
1 (共1页)
t********r
发帖数: 4908
1
☆─────────────────────────────────────☆
littleice (家有两宝:狗娃猪仔) 于 (Fri Jul 2 15:00:42 2010, 美东) 提到:
原文链接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d8c59260100dq9h.html
原文如下:
特别说明:
本文论述的是让孩子早认字(注:5岁前,即文字敏感期前),而不是亲子阅读。早识
字与亲子阅读是两码事,说实在的,就汉字的特殊性来说,识字与阅读也不一定有多大
关联。这一点,请亲爱的读者们明辨,别弄混了。我一向大力支持爸爸妈妈与孩子每天
进行亲子阅读,尤其是睡前故事,以促进良好的亲子关系,同时也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
,培养终身读书的好习惯。因此事先说明一下,免得引起误会。本文应邀匆忙完稿,难
免挂一漏万,敬请读者谅解!更多相关论述,请参见拙文“儿童的学习”http://blog.sina.com.cn/s/blog_4d8c59260100dqsi.html以及其他早期教育博文。
一位新西兰的幼儿老师给我们讲了这样两个真实的故事:这位老师有2个孩子,二女儿
刚出生时,她一边给小宝宝喂奶,一边给3岁的大女儿念一本童话故事书,一连几天念
了很多遍。有一天,她忙着给小宝宝换尿布的时候,3岁的大女儿拿起书来,一字不落
地念出书上的内容,到该翻篇的地方就能准确翻篇,要知道那是一本文字很多的书,于
是这位老师忍不住惊呼:“哇,我生了个天才!”
后来,当大女儿7岁时,恰逢搬家,又把这本书翻出来,妈妈说,“瞧,这是你小的时
候最喜欢的一本书,那时候你还会念呢!”此时大女儿已经学习认字了,于是再拿起这
本书来读,却吭吭吧吧地非常吃力。这位老师对我们解释说,大女儿在3岁时“念”那
本书,其实只是模仿性的背诵,因为妈妈念的次数多了,孩子无意识地记住了书的内容
。等到了7岁,阅读需要经过大脑处理、识别、理解时,反而念得没有以前流畅了,而
此时才是这个孩子真正意义上的阅读。
这位老师到澳大利亚一所学校教书时,校长给她讲了这么个故事:每个孩子入学时都会
参加面试,为了解孩子的阅读能力,校长给孩子准备了不同级别的阅读书籍,每级的颜
色不同。有一个家庭共有5个孩子,都在这所学校就读,都参加过面试,某一年终于轮
到最小的那个孩子来面试,他把第一级、第二级很快就念完了,一直到最高级别的阅读
材料,全顺畅地念下来了。校长很吃惊,心想这个孩子的阅读能力怎么这么强呢?校长
动了个心眼,找出其中一本书,让孩子把某个字找出来,这个孩子一下就蒙了。他其实
是因为反复听了前面哥哥姐姐的阅读后,记住了书的内容,那不是真正的阅读。
儿童在3岁之前没有语义性记忆(semantic memory),只有肢体和情绪方面的记忆。到
了3岁左右,当儿童的自我意识萌芽,不再叫自己为“宝宝”而是“我”的时候,他才
开始真正的记忆(autobiographical memory)。所以,早期的自主阅读其实是毫无意
义的。小小孩生活体验非常有限,对这个世界缺乏认识,给他一本书,即便他每个字都
认识、可以念出来,却并不理解他念的是什么。学龄前的孩子最最需要的不是书本知识
,而是亲身体验生活,用自己的感受去诠释这些体验,为将来的语义性学习打下必要的
基础。很小的孩子甚至都不知道自己的身体是干什么的,需要从认识自己的手和脚开始
,大千世界万事万物都有待他去探索去发现去摸去碰去捏去玩儿,在他的脑里留下印刻
,包括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需要他在亲身体验中发现其中的奥秘。有了这些体验,等
到他上学的时候,他才能真正理解文字的含义。
无论是古代的教育家,还是现代的科学家,都告诉我们,儿童的语言能力(包括文字能
力)与他们的运动能力息息相关,运动能力发展良好的儿童,语言能力也强。人类认知
与反应的回路是“身体—情绪—理智”,我们的脑深受我们身体的影响,这一点在幼儿
那里尤为凸现。大自然安排好了人类儿童在学龄前就是用身体去感知和学习的,他们在
运动中开发大脑,孩子动说明他脑在动,静止状态则脑也在休息。所以,如果我们希望
孩子将来语言文字方面发展良好,最佳方式肯定不是让孩子背诵静止的字,而是让他在
大自然中奔跑、嬉戏,鼓励他多运动、多玩耍。
我不主张让孩子很小识字,这会破坏他们的视觉神经发育。我也不主张让孩子脱离了阅
读单纯去识字,这会扰乱他们记忆神经的发育。识字的目的是阅读,而阅读必须在理解
的基础上才有意义,才能够让孩子保持兴趣。
市面上流传着一些“神童”的故事,这些孩子在三五岁,就能认识两三千个字。但是这
种“识字”毫无任何意义,一个三岁的孩子,即使能够流畅地阅读报纸,却无法理解这
些文字所传达的信息。这种“本事”,除了满足父母炫耀的心理之外,对孩子来说,弊
端远远大于利端。
眼睛是人体上唯一一个透过它能够看见大脑的器官,也是五官中最最重要的器官。视觉
神经必须通过外界刺激才能得到发展,对视觉神经缺乏刺激,会导致其不可逆转的退化
。刚出生的小婴儿,如果蒙上两天眼睛,就会终生成为盲人。一切正常的新生儿,需要
大概十二年的时间,视力才能发育完全。在这个时期,我们给孩子视力什么样的刺激,
也就是说,我们让孩子多看什么,至关重要。
我们的视力实际上并非我们习以为常的那样:睁开眼睛就什么都在视野之内,还都清晰
聚焦。事实上,我们的视力非常有限,仅仅是光线进入瞳孔的那一点点,不超过巴掌大
,其他的,我们自以为看见的,是什么呢?
靠我们的记忆和想象来补充!
外界传输给视觉神经多少信息,视觉神经就从记忆储存和想像力中反馈回来多少信息。
我们的视觉神经不是集中一团,而是分散在大脑各处,各司其职:主管静物、运动、物
品、人脸、形状、颜色,等等,是不同的区域。(我们的记忆也并非集中在一个地方,
像放电影那样清晰可见历历在目,也是分散在大脑各处,由神经递质将其统合起来,因
此,记忆的质量与情绪息息相关。)
因此,我们应该尽量避免过早让孩子看平面的、静止的、文字的东西,而是应该让孩子
多接触立体的、运动的、丰富多彩的各种景象和人物。只有这样,孩子才能够储存足够
的记忆,才能够开发足够的观察力,才能够锻造足够的想像力。
一次去外地讲座的时候,听当地主办人说,他们曾经请到一位教育专家来给大家宣讲怎
样让孩子早认字。专家说,“你抱着孩子,窗户外边能看见远处的山,墙上贴着一个‘
山’字,你给他看哪个?不要给他看远处的真山,那没什么意思,就给他看墙上贴的那
个‘山’字,告诉他那就是山,给他念,几次过后他就认识这个‘山’字了。”
的确,这样做会很快让孩子认识“山”这个字。但是这样做有什么好处呢?孩子知道“
山”字怎么写了,但他知道“山”是什么吗?他对山的认知是一片空白,那么单纯认识
“山”字又有什么意义呢?
如果换一种方式,我们带着他去爬山,让他通过亲身体验,感知山的模样、山的高度、
山的颜色,看到山上的树木、花草,闻到山里泥土的气息,听到山中鸟儿啾啾、小溪潺
潺,触摸到山的植被、石子、土地,爬山的过程中流汗、喘息,登上山顶后俯瞰山下景
观、眺望远方地平线,一句话,用全方位的感官去了解山。等到他准备好了认识“山”
这个字的时候,他全身的器官都帮助他回忆起山是什么,他记住“山”这个字,以及一
切跟山有关的文字和信息,还会费劲吗?
同样的,当孩子积累了足够的人生素材之后,让他去认识常见常用的字,他会心甘情愿
地去学习。而如果我们剥夺孩子体验生活的机会,用枯燥无味的识字侵占他们探索世界
的时间,学习于他们来说,不啻于一件苦差。开始的越早,厌学的越快。
早期开发的研究“硕果”都是在两极比较之下产生的,在那些得不到任何智力方面良性
刺激的儿童身上,的确会看到飞速的进步。在现代化文明的城镇当中,过度的刺激,反
而无益于儿童的发展,孩子需要很多安静、独处的时候,也需要时间来消化所接受的各
类刺激。
多年来,脑神经科学家进行的所有研究,都仅仅发现并证明了,缺乏恰当的经历或者有
害的经历,会阻碍乃至损伤儿童大脑的正常发育进程;却偏偏没有找到确凿的事实和证
据,说明怎样做才能够促进或者加速大脑的发育。所有进入市面的理论,都缺乏长期效
益(long-term effect)的证明。胎教、给婴儿听贝多芬莫扎特、闪卡、进行所谓的“
早期开发”活动,等等,都的确能够取得短期的“提高” 智商效应,然而一旦进行长
期效应的控制小组比较,这些早期开发活动毫无例外都不能证明自己有什么真正长远的
好处。
而教育孩子,恰恰是一项长远的工程,需要我们具备远见,而不是短视。只要我们仔细
想想:我的孩子在3岁会认字背唐诗、会心算口算,和他到了8岁再学会这些本事,有什
么本质上的区别?
再问一个问题:哪一名22岁的大学毕业生,在求职信和简历上,会堂而皇之地写上:“
本人3岁即认识2000个字,会背100首唐诗,5岁会弹奏贝多芬,6岁拿到围棋二段证书”?
哈佛大学校长说,他们招生的标准,不是看这个孩子过去有多么辉煌,而是考察他未来
能够为哈佛以及社会做出什么样的贡献。(以上文字摘抄自《跟上孩子成长的脚步》)
与市面上的一些流行说法恰恰相反,脑科学的研究证明,人类大脑的潜能不是无限的,
而是有限的,过度开发某一项功能,就会侵占其他正常功能的空间,抑制甚至泯灭其他
应有的功能。所谓“开发右脑”一说是伪科学,人类大脑的发育应该是均衡的、循序渐
进的,只要不是在过度荒芜的环境中,大脑的成长不需要人工的干涉。早识字阅读其实
就是占用了孩子本应用于开发其他功能、本应健康成长的部分。不客气地讲,早识字早
阅读实际上是在浪费和扭曲孩子的生命,任何此类立竿见影的教育方式,其唯一的好处
就是取悦家长,给家长以炫耀的资本。
儿童的发展是有规律可循的,是循序渐进、慢慢成熟的。就像我们不能催生孩子的第一
颗牙一样,我们不能催生孩子的认知能力。任何提早、拔高、偃苗助长的行为,有可能
取得暂时“辉煌”的成果,却会给孩子的身体和精神带来损伤。
儿童在生命的头几年,需要运用大部分能量去好好长身体,为将来的生活打下健康的基
础;他们需要运用能量建立安全感和自信心,为将来的生活奠定心理地基。他们需要运
用能量确认父母无条件的爱和接纳,从而爱自己、接纳自己,才能在将来的生活中百折
不挠。如果我们在这个时期让他们过早学习书本知识,那么我们则提前透支了他们用以
发展生命的能量。(《接纳孩子》)
孩子3岁会念书,与到了8岁会念书,对孩子漫长的一生而言没有本质区别,随着年龄的
增长,这种差别越来越小。一个人是否聪明、能否过上幸福生活,跟他几岁识字阅读没
有关系。今后的世界需要创新型人才,这样的人才需要具备坚实的自信心、富有别具一
格的创造力、能够担负责任、善于体察他人的情绪,并有团队精神,而这些关乎情商的
素质,恰恰是需要在学龄前培养、开发和保护的。
儿童在学龄前处于梦幻时期,人的创造性潜能都看在这个时期保护得好不好,此时的孩
子就是要天马行空地去幻想,认为什么都是可能的,而不是给他一本书,死读那上面的
内容,挫伤他的创造力,过早地“唤醒”他,让他以“客观”的物质的目光去看待世界
。“早醒”的孩子在学龄期会出现行为和心理问题,在成年后容易患上抑郁症,在中年
和晚年则容易患上各种因压力而引发的疾病。
其实大自然早就安排好了,孩子就是要慢慢长熟的。这个道理,连朴素的农民都知道—
—“万物皆有时”,何时翻土、何时播种、何时收割......都是有规律的,不能随意乱
来,早熟的花果也必定早衰。我们都知道,被人工添加剂催熟的果蔬,只是样子好看而
已,实质上缺乏真正的营养、口感不佳、还会给地球和人类带来灾难。我们的妈妈们那
么注意给孩子吃什么,为什么不注意要给孩子提供什么样的环境,让孩子健康安全地成
长呢?刚才说的只是农作物,动物也一样,动物妈妈都知道,一开始要尽力保护自己的
孩子,不能催着它快快长大,早早独立打猎,为什么我们某些人类妈妈却丢掉了这个最
起码的本能呢?!
最近北京市卫生局公布了一项令人触目惊心的数字:北京市大学生被确诊患有抑郁症者
高达十万人,占大学生人数比例23.66%。也就是说,每4名大学生中就有一名患有抑郁
症。官方数字一般比较保守,这只是冰山一角而已。重压之下死读书的直接后果就是摧
毁孩子的心理健康,这种压力产生的年龄越小,后果越难以挽回。
有些家长会说,“我是进行快乐教育的啊!我的孩子主动愿意认字呢!”小孩子具备旺
盛的求知欲,我们成年人往往暗自欣喜,并且很乐意给他们提供“知识”。卡尔荣格则
认为,这种求知欲是孩子内心恐惧的表现,往往是孩子对父母的感情依恋出现某种障碍
,转而通过求知欲表现出来。另一方面,很多孩子为了讨好家长,会掩饰他们内心的真
实感受,做出家长愿意看到的样子。但这并非意味着面对父母不切实际的期望和要求时
,他们没有经受压力,往往他们当时觉察不到这种压力,而是要等到一个放松的机会时
,才通过无理取闹而宣泄出来。很多脑科学家的研究证明,长期处于隐藏压力下的儿童
,大脑的发育会受到损伤,记忆力会衰退,学习能力也会下降。
而孩子从父母那里得到的讯息是:必须以识字量和“知识量”——继而则是学习成绩—
—来评价自己,这种评价既不真实也不公平,孩子无法获得真正的自信心。
很多人误以为学习成绩好赋予孩子自信,其实这是一个很普遍的误解。从学习成绩那里
获得的自信是一种假象,这种依靠外界打分数而得来的“自信”很不牢靠,不是根植于
内心的坚实信念,一旦遇到超过自己的人,自我评价就会遭遇严重挫败。(《接纳孩子
》)
也有很多妈妈着急地问:“如果我不随波逐流让孩子提前学习,到了学龄期,发现其他
同龄人比她会很多,岂不是给孩子造成打击?”纵观多年来的咨询经验,在这种情况下
,只要父母不因此而感到自卑、气馁、焦虑,而是仍然全心全意地接纳自己的孩子,并
且给予孩子实质性的帮助,只要孩子具备良好的安全感和自信心,他们不会因此而受到
打击,而是能够很快赶上其他人的进度。我所倡导的教育理念,不是让孩子什么都不学
、什么都不会,遇见困难就被吓趴下,逃之夭夭,如果是这样的后果,那么这个教育不
能称为成功。
一个好的教育方式,是在孩子幼小的时候精心保护他的心灵,赋予他强大的内心力量,
给孩子打好心理基础,让孩子具备生存的智慧和能力,相信自己,用于承担责任,无论
遇到什么样的困境,都能够不屈不挠、脱颖而出,并且以善良信任积极快乐的心态对待
世界和他人,而不是焦虑不安地将所有人都看成竞争对象和潜在威胁,必须把他们都“
比”下去甚至“踩”在脚下才能获得暂时的舒坦。在学习方面,最重要的是孩子有后劲
儿,早期成绩优秀并不代表今后保持优秀。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他们承受压力的能力
也逐渐增强,我建议家长们不要着急,而是等到孩子长大一些能够承受更多压力的时候
,再让孩子承担适应其年龄段的压力。做到这一点,家长们需要极大的耐心和勇气,也
需要对人类对上天怀有坚定的信念,相信人类儿童的自然成长轨迹和规律。
养育孩子是一项长远的工程,我们必须具备远见,而不能急功近利。还是那句话,我们
要孩子赢在终点,而不是累倒在起跑线上。
注解:
1、现代脑科学研究成果参考文献:
* Descarte’s Error,by Antonio Damasio 达马西奥《笛卡尔的错误》;
* The Man Who Mistook His Wife for a Hat, by Oliver Sacks 奥立佛萨克斯《误
将妻子认做帽子的人》;
(以上两位是美国脑科学研究的领军人物。)
* Brain Facts, by Society of Neuroscience 美国神经科学协会《脑实况》;
* Another Day in the Frontal Lobe, by Katrinia Firlik 卡特琳娜佛里克《忙于
额叶又一天》;Emotional Intelligence,by Daniel Goleman 丹尼尔戈曼《情感智慧
》;
* Zigler, Finn-Stevenson, and Hall. Current Perspectives in Psychology
series. The First Three Years and Beyond – Brain Development and Social
Policy. First edition, USA, Yale University Press, 齐格勒、芬-史蒂文森、霍尔
。“当前心理学视点”系列丛书,《大脑发育及社会政策》,耶鲁大学出版社。
* 英国电视台BBC的节目The Human Series中的《脑海漫游》;
*《纽约客》杂志2007年12月刊文章Twilight of the Books。
2、儿童发展理论参考系统:皮亚杰、史坦纳、荣格等。
3、儿童心理、成人心理、家庭关系理论参考系统:佛洛伊德、荣格、阿德勒、包尔比
、米纽琴等。中文读物推荐:李维榕《家庭:无形之塔》,武志红《为何家庭会伤人》。
另:研究童年与成年之间的心理关系,不一定取样于儿童,因为童年的作用往往到成年
——尤其是婚后和育后——才能显现。佛洛伊德仅仅治疗过一名儿童,但他关于儿童心
理发展的理论是现代心理学的奠基之一。本人的工作重点和专长是亲子关系和家长教育
,从事这方面的研究与咨询已近 10年,直接或间接接触过数万名家长,接触与观察过
的儿童也无计其数,目前仍在潜心学习,从来不敢自称专家。感谢大家的关注,衷心祝
愿所有的父母都能找到最适合自己孩子的养育方式!
☆─────────────────────────────────────☆
samwise2008 (天道酬勤) 于 (Fri Jul 2 15:03:23 2010, 美东) 提到:
zan坑,跳了再看
☆─────────────────────────────────────☆
EnjoyMyLife (实心团子实心人) 于 (Fri Jul 2 15:03:52 2010, 美东) 提到:
本来担心落后的,突然有人引经据典的告诉我,你做的太对了。
☆─────────────────────────────────────☆
littleice (家有两宝:狗娃猪仔) 于 (Fri Jul 2 15:06:47 2010, 美东) 提到:
我理解作者的意思是不能过早强行让孩子认字。
文中的大部分观点我都同意。
但是,有两点,过早认字会损伤视觉神经,(文中没有references)
还有,"有些家长会说,“我是进行快乐教育的啊!我的孩子主动愿意认字呢!”小孩
子具备旺盛的求知欲,我们成年人往往暗自欣喜,并且很乐意给他们提供“知识”。卡
尔荣格则认为,这种求知欲是孩子内心恐惧的表现,往往是孩子对父母的感情依恋出现
某种障碍,转而通过求知欲表现出来。"
我想不通。作者也说了,她主张亲子阅读,那么,倒是说说看,怎么在长期阅读中禁止
孩子识字?
我觉得她是不是可以分两条线,一条线--强行认字或者脱离阅读认字有什么坏处?另一
条线--通过阅读认字,也许没有坏处?
我觉得整片文章很乱,还没有咱们这儿的fresh写的条理清楚。
☆─────────────────────────────────────☆
InStyle (精致生活) 于 (Fri Jul 2 15:07:31 2010, 美东) 提到:
so happy
六岁高龄的晋晋还是文盲一个, 这下不着急了

☆─────────────────────────────────────☆
EnjoyMyLife (实心团子实心人) 于 (Fri Jul 2 15:08:34 2010, 美东) 提到:
她批判那种用闪卡之类的光强调字的教学方式吧,脱离了阅读背景,就光考察多少字认
识了
☆─────────────────────────────────────☆
EnjoyMyLife (实心团子实心人) 于 (Fri Jul 2 15:09:15 2010, 美东) 提到:
HAND,HAND, SO HAPPY
你家“文盲“也是高级文盲
☆─────────────────────────────────────☆
samwise2008 (天道酬勤) 于 (Fri Jul 2 15:09:31 2010, 美东) 提到:
论点论据一塌糊涂,我晕
不过,这个坑好像pa挖过吧
☆─────────────────────────────────────☆
littleice (家有两宝:狗娃猪仔) 于 (Fri Jul 2 15:10:43 2010, 美东) 提到:
大家觉得这片文章写的很有道理?
那么是我的阅读理解能力太差了。
我怎么觉得说的不够客观?这个小巫据说在国内是专家级别的。既然是专家级别的,我
觉得从做学问上来讲,应该客观一点。
我记得上次是lazystone吧,也说过,要禁止孩子识字,除非严禁看书。
☆─────────────────────────────────────☆
littleice (家有两宝:狗娃猪仔) 于 (Fri Jul 2 15:13:40 2010, 美东) 提到:
是嘛?我没看到。
我前两天才看到。
就是这两天一直在捉摸这片文章,和你感觉一样,搞不清她的point,论据也不
conviencing。才想说挖个坑大家教育一下我。
☆─────────────────────────────────────☆
littleice (家有两宝:狗娃猪仔) 于 (Fri Jul 2 15:15:48 2010, 美东) 提到:
对,我知道她是批判那个,
但是,我觉得她倒是说说,既然亲子阅读是好的,那么怎么禁止孩子识字啊?如果她说
的“5岁前认字损伤视觉神经”是对的话,我想许多家长都不想损伤孩子的视觉神经。
☆─────────────────────────────────────☆
littleice (家有两宝:狗娃猪仔) 于 (Fri Jul 2 15:16:38 2010, 美东) 提到:
就是就是,
我比她家jinjin文盲多了。
☆─────────────────────────────────────☆
EnjoyMyLife (实心团子实心人) 于 (Fri Jul 2 15:18:41 2010, 美东) 提到:
其实她举的第一个例子,我觉得只要亲子阅读,而且是重复阅读,就是不可避免的
JK4。 5岁的时候能把DR. SEUSS书一字不差的背下来,不是说她会读哪些字,就是因为
重复加深记忆
而已
☆─────────────────────────────────────☆
littleice (家有两宝:狗娃猪仔) 于 (Fri Jul 2 15:21:29 2010, 美东) 提到:
那如果孩子脱离了这本书,在别处也认出了这些字,这样算认识这些字了吧?那该怎么
办?
☆─────────────────────────────────────☆
cheerios (早饭要吃好) 于 (Fri Jul 2 15:25:46 2010, 美东) 提到:
认得就认得了,顺其自然,你们何必又担心呢?只要不是强求孩子认字,我觉得都没问
题吧
☆─────────────────────────────────────☆
EnjoyMyLife (实心团子实心人) 于 (Fri Jul 2 15:27:48 2010, 美东) 提到:
我在回去看了一下,(看来也要做中文阅读理解)
前面几段的大概意思是,由于理解需要对生活体验等的支持,小孩子(3岁)之前的自
主理解能力会跟认
字不匹配(就是字认识,但未必理解内容),所以不建议早期自主阅读;
后面紧接着说,因为语言能力和运动能力相关,与其看平面的文字,不如多深入生活体
验靠记忆和想象
进一步增加对文字的理解(尼说的那个影响视力是说书读多了会近视么?)
最后就是,嗯,3岁读书和8岁读书其实都差不多(这个倒真合我懒妈的想法)
☆─────────────────────────────────────☆
EnjoyMyLife (实心团子实心人) 于 (Fri Jul 2 15:28:38 2010, 美东) 提到:
小冰这不是担心么?
这就是我们8岁读书妈妈和3岁读书妈妈担心的不同点啊
☆─────────────────────────────────────☆
littleice (家有两宝:狗娃猪仔) 于 (Fri Jul 2 15:35:24 2010, 美东) 提到:
还有啊,她说:“荣格则认为,这种求知欲是孩子内心恐惧的表现,往往是孩子对父母
的感情依恋出现某种障碍,转而通过求知欲表现出来。"
我感觉荣格说这话的时候应该是有上下文的。
如果她说的是真的话,我们是不是连孩子的求知欲都要禁止?
孩子喜欢某种东西,比如,有的孩子喜欢恐龙,有的孩子喜欢车,有的孩子喜欢数字。
这些喜欢应该是同类的。不是说喜欢恐龙就表明孩子的求知欲正常,喜欢数字就表明孩
子求知欲不正常;或者反过来,喜欢文字就鼓励,喜欢泥巴就禁止。
你们说我说的有没有道理?
☆─────────────────────────────────────☆
littleice (家有两宝:狗娃猪仔) 于 (Fri Jul 2 15:36:48 2010, 美东) 提到:
我倒不是担心。
我是觉得这片文章讲的不够清楚。如果让我的偶像fresh来写,一定比她清楚。
她说影响视觉神经的发展,不是近视眼。但是她又没列reference。
☆─────────────────────────────────────☆
EnjoyMyLife (实心团子实心人) 于 (Fri Jul 2 15:41:08 2010, 美东) 提到:
其实求知欲这个,说法篇为偏颇,可能她想说明,小孩为了满足父母的要求而以为认字
就是唯一标准。
☆─────────────────────────────────────☆
samwise2008 (天道酬勤) 于 (Fri Jul 2 15:41:09 2010, 美东) 提到:
呵呵,我绝对认为你说的有道理,有借鉴意义。这个坑很难做大。。。
☆─────────────────────────────────────☆
littleice (家有两宝:狗娃猪仔) 于 (Fri Jul 2 15:42:58 2010, 美东) 提到:
啊?这个坑都做不大?
我难得挖个坑。看样子挖坑也是技术活。
☆─────────────────────────────────────☆
bluerock (...) 于 (Fri Jul 2 15:45:51 2010, 美东) 提到:
哇,你们想得那么深啊
我就觉得孩子可以自己看书了, 当老妈的我一下子自由多了! :) :)
☆─────────────────────────────────────☆
EnjoyMyLife (实心团子实心人) 于 (Fri Jul 2 15:48:41 2010, 美东) 提到:
XIXI,还是年龄不同
我们都过了早教这个阶段,我就不担心这个,反正于事无补
☆─────────────────────────────────────☆
littleice (家有两宝:狗娃猪仔) 于 (Fri Jul 2 15:49:56 2010, 美东) 提到:
我可能是灌水灌的,尽量说话客观一点,照顾到孩子的差异性。
象这片文章这样说话,有些话不是很不负责吗?尤其是国内很多家长心理学接触不是很
多的话,可能会误导人家。
☆─────────────────────────────────────☆
EnjoyMyLife (实心团子实心人) 于 (Fri Jul 2 16:13:09 2010, 美东) 提到:
我很少看这种教育专家的文章。。。。。。。
☆─────────────────────────────────────☆
mixing (mixing) 于 (Fri Jul 2 16:29:04 2010, 美东) 提到:
以前不知道在哪里见过这篇,当时看完了心里还真是有点担心, 老大3岁多一点的时候
就自己在那看书能看好久,好像她还就爱看字不爱看画,真是担心这是不是会影响她的
想象力。可是呢这字还真不是我故意教的,我那时就想着这可怎么办呢?
☆─────────────────────────────────────☆
Richella (家有超级乖宝) 于 (Fri Jul 2 16:50:37 2010, 美东) 提到:
对啊,我觉得这一段讲得非常无厘头。
就说我们家,去年外婆来的时候教了些唐诗。后来我自己要给她复习,她都爱理不理,
一年下来基本忘光光。结果这次外婆又来了,天天缠着外婆复习唐诗。动不动拉着外婆
去“上课”。难道是对外婆有恐惧感?哈哈,笑死人了。
☆─────────────────────────────────────☆
mixing (mixing) 于 (Fri Jul 2 17:10:53 2010, 美东) 提到:
看见外婆就想起唐诗?呵呵
☆─────────────────────────────────────☆
lazystone (waiting) 于 (Fri Jul 2 17:32:56 2010, 美东) 提到:
罗尔纲在他的《师门五年记》中提到,他写过一篇《清代士大夫好利风气的由来》,
遭到胡适的严厉批评。胡适指出,这样一个笼统一概而论的评价,标题都不成立,文章
就更不值得作了。
这类反识字反早教的文章,其实真是不值一写。这篇提到所谓视觉神经,貌似有些
科学依据。我不懂,也没有兴致查资料。不过,根据我看过的许多名人传记,大部
分都是5岁之前读书识字的。比如阿加莎,虽然她妈受到反早教派的影响,刻意去
避免让她识字,但是在一个有浓厚文化氛围的家庭,加上自身强烈的求知欲,
她四岁的时候还是自己学会了阅读。
当然,也许天才们的视觉神经坚不可摧,我们的凡人孩子才需要特殊保护?
我的看法,教育这东西,不拘一格降人才。完全没有必要做个语录来照本宣科。
☆─────────────────────────────────────☆
PrBeancurd (香干王子) 于 (Fri Jul 2 18:00:46 2010, 美东) 提到:
嗯,总算找到孩子不会认字的借口了。
☆─────────────────────────────────────☆
IAYA (你是我的天使) 于 (Fri Jul 2 19:13:31 2010, 美东) 提到:
为什么人们在做出结论的时候,没有考虑到,孩子和孩子是不同的呢?
☆─────────────────────────────────────☆
izze (凉拌豆渣) 于 (Fri Jul 2 19:45:24 2010, 美东) 提到:
我的理解,作者是有一些assumption的
过早识字,个人觉着,指的是父母有目的的,用抽象生硬的方式给孩子灌输字词,比如
闪卡等等;
孩子小的时候,就是通过各个感官来认识世界的么;先积累感性知识,脑子发育慢慢成
熟之后,才有抽象思维能力,才可以从抽象到具体吧;
☆─────────────────────────────────────☆
izze (凉拌豆渣) 于 (Fri Jul 2 19:58:15 2010, 美东) 提到:
第1点是缺乏references,孩子也不可能长时间认字,不要太紧张了;
这个第2点,一定有这样的父母和孩子,不过不是凡有求知欲就一定内心恐惧啦;
这个要看具体的人,具体的孩子,以及父母/孩子之间的互动;
不要往自己身上套么,就从你写的帖子看,
我不觉着你迫使了孩子;或者大宝跟你的bonding有障碍;
只不过大宝比别的孩子提前对比较抽象的东西感兴趣21;
这个作者是不是做儿童/家庭心理质询方面工作的,
如果是,TA接触到的孩子,大多是在跟父母bonding上面会有些问题,心理上会比较缺
乏安全感 信任感,或许会通过“过剩”的“求知欲”表现出来;而且这些孩子的父母
往往也比较强势,推得很厉害
: 但是,有两点,过早认字会损伤视觉神经,(文中没有references)
☆─────────────────────────────────────☆
izze (凉拌豆渣) 于 (Fri Jul 2 20:02:55 2010, 美东) 提到:
有道理
还有就是,不管喜欢什么,家长都应该支持,而不是一味刻意追求认了多少字
作者在国内么?
☆─────────────────────────────────────☆
izze (凉拌豆渣) 于 (Fri Jul 2 20:03:49 2010, 美东) 提到:
呼唤fresh!
☆─────────────────────────────────────☆
bellinrain (雨中的风铃) 于 (Fri Jul 2 21:45:09 2010, 美东) 提到:
亲子阅读很重要,但是要求在小的时候认识多少字,我觉得没有这个必要。孩子只要到
了一定的年龄能够认识一定数量的字就够了。至于什么时候认识的根本不重要。但是,
小的时候父母应该给孩子读书,讲故事,跟他们一起谈论感兴趣的话题才重要,毕竟我
们认识字的目的就是为了增加知识量。
☆─────────────────────────────────────☆
Achu (fairfair) 于 (Fri Jul 2 22:09:17 2010, 美东) 提到:
这个,如果给孩子读书多了她 记住了怎么办 ?
我家娃现在认 的字都是这么学来的。
☆─────────────────────────────────────☆
catdoudou (豆豆猫) 于 (Fri Jul 2 22:55:00 2010, 美东) 提到:
我觉得顺其自然就好吧。
娃要真是ready了,认字了,父母能楞按着脑袋不让念书不成?
不过话说回来,国内那个早教风气实在是太恐怖了,幼儿园就开始学小学一年级的东西
,5岁上幼儿园大班之前,好多都要求认识多少多少字的。
☆─────────────────────────────────────☆
lazystone (waiting) 于 (Fri Jul 2 23:11:37 2010, 美东) 提到:
风气是一回事,写文章是另一回事。
即便是为了矫正风气,也不应该用这么口号式的一个大题目。
若把标题改成:不宜逼迫儿童识字,至少更妥当些。
☆─────────────────────────────────────☆
littleice (家有两宝:狗娃猪仔) 于 (Fri Jul 2 23:58:45 2010, 美东) 提到:
我也是反对机械早教,违反儿童发展规律早教,强行早教的。所以我从来也没有拿闪卡
闪过我家娃。
另一方面,我也是相当支持亲子阅读的,而且是身体力行的。我的目的是亲子,孩子们
认字,不是我最初的目的,只能说是副产品了。也就是大家说的,孩子非要认字了,怎
么拦着不让认呢?无法执行,除非禁止亲子阅读。
我本来是这么想的:机械早教,违反儿童发展规律早教,强行早教,是不好的;顺着孩
子兴趣的早教,因势利导的早教不是洪水猛兽。因为说到底,孩子从一生下来,就在学
习,他们运用感知觉是学习;他们和人交往是学习。对于家长来说,如果能够将孩子对
文字的兴趣和玩泥巴的兴趣一视同仁,而不是鼓励其中一个,打击另一个的话,至少对
家长的心态而言,会平和好多。
再回到这片文章,作者毫无差别地把强行早教和因势利导的早教,孩子正常的求知欲和
受威胁的求知欲全扔到她的筐里,一杆子打死,起码这是不严谨不客观的。哪怕她文章
最后说一句:本文针对的是机械早教。孩子通过亲子阅读自然而然认字不在本文的讨论
范围中。那也还说的过去。
☆─────────────────────────────────────☆
littleice (家有两宝:狗娃猪仔) 于 (Sat Jul 3 00:16:09 2010, 美东) 提到:
作者是在国内,但是她在美国拿了个教育的硕士学位,做什么工作不知道。
☆─────────────────────────────────────☆
lazystone (waiting) 于 (Sat Jul 3 00:29:10 2010, 美东) 提到:
怎么定义机械早教呢?是不是指家长逼着孩子认字?
有些孩子,就是不喜欢认字,那么上学之后,即便家长不逼老师也要逼。那个时候,
终究是变成机械教学。这种情况,家长提前一年在家逼一逼,就一定不好吗?
我有一个朋友,孩子四岁多开始每天定时由爸爸教学中文和数学,开始当然是强行
的,慢慢就养成习惯。我并不觉得这种方式有何不妥。
每个孩子情况不同,家长用自己的方式教孩子,我觉得怎么着都行,没有对错之分。
☆─────────────────────────────────────☆
littleice (家有两宝:狗娃猪仔) 于 (Sat Jul 3 00:40:40 2010, 美东) 提到:
我们这不是在讨论早教吗?我觉得早教是指学龄前吧。
学龄儿童我就不知道了。惭愧!
☆─────────────────────────────────────☆
rainingcats ( ) 于 (Sat Jul 3 02:07:49 2010, 美东) 提到:
我推崇早期识字,很少亲子阅读。因为中文难就难在识字,除了反复加强之外,没有别
的捷径可走。孩子小的时候,世界上所有的东西对她都是神奇的,识字就像玩一样,不
会觉得复杂困难。认字之后,自然而然就会阅读。我实在想不出为什么孩子识字却不能
阅读。
至于亲子阅读,我小时候父母从来没给我讲故事,我就自己在家里找书看,家里也有好
多好多书柜。就像fresh的帖子说的,言传身教最重要。所以现在我也提不起兴趣给孩
子念故事,试过几次,坚持不下去。
☆─────────────────────────────────────☆
rainingcats ( ) 于 (Sat Jul 3 02:14:40 2010, 美东) 提到:
基本上我是这个目标,希望孩子5岁的时候能开始学国内一年级的语文。
我们在美国,没有汉字环境,更要push一点。
至于其他数学英文钢琴绘画等等,我都不管,就抓中文这一项。
☆─────────────────────────────────────☆
izze (凉拌豆渣) 于 (Sat Jul 3 02:45:27 2010, 美东) 提到:
冰偶,你太认真太学术了
不过是blog上的一篇文章,且在国内那样的大环境下“有感而发”;
脑袋里的事情,太复杂了,现在没有人能讲得很清楚吧?所以,我就看看,就当看不同
的人对大脑发育etc的认知了,不一定是真理
安啦,要对自己有信心
☆─────────────────────────────────────☆
lanfear (放养派推妈) 于 (Sat Jul 3 06:15:54 2010, 美东) 提到:
这篇文章我怎么记得我批驳过啊。
☆─────────────────────────────────────☆
littleice (家有两宝:狗娃猪仔) 于 (Sat Jul 3 10:07:01 2010, 美东) 提到:
我太土了。前两天也是有人推荐,我以为是刚写的。
蓝偶这么一说,我一看,好嘛,2009年6月。那段时间我正好在国内,可惜没看见蓝偶
精彩批驳。
那样子我的挖坑技术不过关啊。
☆─────────────────────────────────────☆
izze (凉拌豆渣) 于 (Sat Jul 3 12:17:47 2010, 美东) 提到:
再来一边么 :)
☆─────────────────────────────────────☆
izze (凉拌豆渣) 于 (Sat Jul 3 12:22:14 2010, 美东) 提到:
总之,作者有些看法论点不够严谨,或许过于武断;
不过,就我看来,大方向是蛮有道理的
☆─────────────────────────────────────☆
floatmeeting (羊羊羊) 于 (Sat Jul 3 22:40:45 2010, 美东) 提到:
不能认同,主要是感觉这篇文章没有什么逻辑
先讲几个常见的真实的故事,然后抛出一个很极端的论点,可是论据并不能支持论点
通篇文章都是这样,
真实的故事,统计数据,和一些理论知识和她自己的观点夹杂,可并无法让人信服
比如那个3岁和8岁读书的故事,人家3岁的小孩子是听妈妈讲故事的时候记住了,妈妈又没有强行让
他认字,如何证明5岁之前认字是不好的呢?
还有,他强调多运动,多接触自然,我们运动能力很强,也喜欢认字,不行吗?到外面爬了山,回来
人家主动问妈妈“山”怎么写,难道要以年龄太小拒绝告诉人家吗?
再者,完全没看出来学龄前教育和成年后忧郁症是怎么联系起来的
每个孩子的性格,爱好和发展都是很不一样的,为什么在孩子喜欢音乐或体育的时候就欢欣鼓舞,孩
子喜欢阅读的时候就要扼杀呢?
习”http://blog.sina.com.cn/s/blog_4d8c59260100dqsi.html以及其他早期教育博
文。
☆─────────────────────────────────────☆
littleice (家有两宝:狗娃猪仔) 于 (Sat Jul 3 22:46:11 2010, 美东) 提到:
对了,这个问题我的回答是这样的:大一年,孩子的认知,抽象思维都进步了一年,有
可能强逼认字的伤害比较少?
我拍拍脑袋想的,不一定对。
☆─────────────────────────────────────☆
littleice (家有两宝:狗娃猪仔) 于 (Sat Jul 3 22:48:23 2010, 美东) 提到:
我小时候爸爸给我讲故事,念书(其实我也属于认字早的,5岁已经认识很多字了)。
至今我觉得这是我童年很温暖的一页。我也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有这样的童年记忆,所以
我也给他们念书。
☆─────────────────────────────────────☆
littleice (家有两宝:狗娃猪仔) 于 (Sat Jul 3 22:51:23 2010, 美东) 提到:
同意你的全文,尤其最后一句。
所以我不是说了吗?孩子不管对文字感兴趣,还是对玩泥巴感兴趣,家长都能一视同仁
就好了。
妈又没有强行让
面爬了山,回来
就欢欣鼓舞,孩
☆─────────────────────────────────────☆
floatmeeting (羊羊羊) 于 (Sat Jul 3 22:57:33 2010, 美东) 提到:
同感,hand一下
☆─────────────────────────────────────☆
floatmeeting (羊羊羊) 于 (Sat Jul 3 22:59:31 2010, 美东) 提到:
看来我们家比较另类,有些非常简单的书读了不下50遍吧,人家从来没背下来一次,那
些字或者单词倒
是认识了(放到别的地方都能认出来)
☆─────────────────────────────────────☆
floatmeeting (羊羊羊) 于 (Sat Jul 3 23:03:52 2010, 美东) 提到:
忍不住再hand一次
这种小的时候禁止人家喜欢数字或文字,大了上学了又拼命推的情形,
跟22岁前禁止谈恋爱,24了就开始拼命催着相亲结婚的现象一样,也就中国父母做的出来
有些孩子是为了讨好父母而学,可也有很多是自己感兴趣才学的啊,作为父母还是很容
易分辨的吧
实在没必要一刀切
☆─────────────────────────────────────☆
floatmeeting (羊羊羊) 于 (Sat Jul 3 23:07:35 2010, 美东) 提到:
就是啊,教育最基本的一条原则:因材施教 都不顾及,就开始危言耸听
难道作者没做过父母吗?我实在是在女儿三个月的时候就非常深刻的体会到孩子跟孩子
大不一样啊
☆─────────────────────────────────────☆
littleice (家有两宝:狗娃猪仔) 于 (Sat Jul 3 23:16:50 2010, 美东) 提到:
我家的两个,是书也会背,单词在别处也会认。
所以我觉得他们是在阅读中自然学会认字了。
☆─────────────────────────────────────☆
littleice (家有两宝:狗娃猪仔) 于 (Sat Jul 3 23:23:01 2010, 美东) 提到:
我也觉得很奇怪。
我觉得在国内的很多“专家”,都喜欢走极端,是不是这样会吸引眼球?
比如那个爱和自由,我没有全看完,我听说里面有个例子,说为了尊重孩子的自由,一
个孩子在粪坑边玩,老师在旁边不制止。这不是走到另一个极端了吗?这是尊重孩子的
自由吗?尊重孩子的自由等于不立规矩吗?等于无条件尊重吗?
上次有个妈妈看了我的一片文章“尊重孩子的兴趣”,问:我也是尊重孩子的兴趣的,但是难道一点都不建立秩序吗?
我说:顺应兴趣是指在和孩子interaction的时候,不强迫孩子学习什么。
孩子要摸烫的炉子,就不是顺应兴趣了,而是立规矩了,对不对?这是两码事。
☆─────────────────────────────────────☆
lazystone (waiting) 于 (Sun Jul 4 00:58:54 2010, 美东) 提到:
悬乎
不convincing
不过你这个坑,一点点地壮大了嘛:-)
☆─────────────────────────────────────☆
rainingcats () 于 (Sun Jul 4 21:57:44 2010, 美东) 提到:
那一定是很温馨的回忆。
我小时候就是自己看书看报,遇到不认识的去问外婆,慢慢积累了一些,也觉得非常开
心。我们家可能就是这个传统,父母几乎从不讲故事,也很少辅导学习,都是靠自己的
,连小学时候老师要求家长帮助默写生词,我爸爸都让我自己去录音自己去默写。我老
觉得亲子阅读会培养孩子的依赖性,在我看来阅读是很简单的,根本不需要父母的引导。
☆─────────────────────────────────────☆
rainingcats () 于 (Sun Jul 4 22:00:54 2010, 美东) 提到:
我觉得这个世界上根本就不存在“强迫认字的伤害”这回事
对了,这个问题我的回答是这样的:大一年,孩子的认知,抽象思维都进步了一年,有
☆─────────────────────────────────────☆
floatmeeting (羊羊羊) 于 (Mon Jul 5 00:45:10 2010, 美东) 提到:
这里面可能也有个度的问题吧,
家长要是枉顾孩子兴趣,逼得太过了,有可能造成逆反心理
就是孩子不是真心喜欢好奇去学的,而是应付家长强记的,这样子很容易忘记,
以后家长管不了了孩子就不愿意学了
,有
☆─────────────────────────────────────☆
lazystone (waiting) 于 (Mon Jul 5 00:58:41 2010, 美东) 提到:
当然了,任何教法,都存在一个度的问题。
教不教,怎么教,就是家长自己的选择,由自己的comfort level决定,
完全没必要去听从专家。
☆─────────────────────────────────────☆
flyinger (上香上香) 于 (Mon Jul 5 01:34:01 2010, 美东) 提到:
我现在发现文盲也是有好处的
我基本上不看什么早教的书
所以少了很多纠结:)
幸亏你后面写了是批判态度否则我又在后悔
教了小朋友100个汉字
没看之前我是在后悔一两年下来还是只教了
100多个汉字
☆─────────────────────────────────────☆
flyinger (上香上香) 于 (Mon Jul 5 01:35:02 2010, 美东) 提到:
多好阿!
我们家是读了一两遍就基本上能够一字不错的自己“读”下来
换个地方就不认得了:(
☆─────────────────────────────────────☆
littleice (家有两宝:狗娃猪仔) 于 (Mon Jul 5 10:18:42 2010, 美东) 提到:
也许对脑结构没有伤害,对视觉神经没有伤害(与文中所述不同),
也许对兴趣有伤害。
刚才大家也说了,
家长悠着点儿,掌握好“度”。
,有
☆─────────────────────────────────────☆
suanputao (suanputao) 于 (Mon Jul 5 11:01:10 2010, 美东) 提到:
孩子和孩子都不一样,如果孩子有强烈的求知欲,也没必要一定要扼杀吧。
☆─────────────────────────────────────☆
floatmeeting (羊羊羊) 于 (Tue Jul 6 00:09:09 2010, 美东) 提到:
这个”度“,我们家的情况是,丫头自己开始,我小推一下下,发现她能往前一大步,
就适当的再推点。要是人家不敢兴趣,或者推的费力,我才不会费力不讨好呢
我反正觉得没必要为孩子”付出“太多了,多留点时间精力给自己,
大人happy娃娃也happy,何乐而不为
☆─────────────────────────────────────☆
dingdongzzz (dbmom) 于 (Tue Jul 6 00:30:20 2010, 美东) 提到:
同意这个,”付出“太多,就会要求有回报. 有时候作家长的心就会很烦嘈。 就象我
花了那么多钱和时间在我儿子学琴上,尽管他是真得有兴趣, 但听他弹得一塌糊涂,还
是淡定不了。
☆─────────────────────────────────────☆
mark (花生,微爷远爷的爸爸) 于 (Tue Jul 6 10:39:14 2010, 美东) 提到:
你家娃,可以进这里的天才榜了 。hoho.
和小冰家的有的拼!
☆─────────────────────────────────────☆
flyinger (上香上香) 于 (Tue Jul 6 12:47:13 2010, 美东) 提到:
跟我一样
1 (共1页)
相关主题
[合集] 大家这个周末都是怎么过的?[合集] 挖个坑:三岁的小朋友迷上涂色,乱剪乱画,怎么引导? (转载)
[合集] 周末了,贴首歌[合集] 挖个sleepover的坑
[合集] 周末见一个猛的[合集] 周一挖个坑
[合集] 周末挖坑[合集] 以儿童的角度来看儿童 (转载)
[合集] 关于儿童识字的好文章。 (转载)[合集] 学龄前儿童的父母,请多给孩子念书 (转载)
周末挖个坑--转载:儿童不易过早识字[合集] 了解儿童心理和练习parenting skills (转载)
[合集] 也打个招呼[合集] 挖个坑,大家每年都会带娃们出去旅游看见世面吗
[合集] 挖个坑: 从孩子身上学到的[合集] 一个周末下来累死了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过早话题: 识字